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5则范文(精选6篇)
篇一: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
段时间我们一直沉浸在对《圆》这一节课的研究中,通过不断地琢磨、仔细地推敲,反复地修改,对这节课的认识越来越深,教学设计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形成了以下的反思:
一、关于导入的设计
本节课的导入分四个层次进行,首先通过老师用线绳工具在空中旋转,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形成的轨迹是一个圆。接着介绍含有圆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圆;再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见到的圆;最后通过摸一摸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从而认识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学生对它也比较熟悉,在课的一开始我们就让学生在老师的演示和图片的观察中清晰地看到这是圆,借助这样的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搜索自己曾经见到过的圆,从而初步地感知圆。最后通过摸一摸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圆与其他图形的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圆。通过这样有层次的感知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圆的兴趣。
二、关于对圆的认识和特征的处理
在研究圆的认识与特征这一知识点时,我们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第一种,把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它的特征结合起来,即认识半径以后,马上研究同一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并且长度相等等特征;另一种:是先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再研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觉得第一种方法比较传统,由于这一环节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研究几个知识点的方法雷同,这样老师的讲解就比较繁琐,学生缺乏研究的兴趣。所以我们就选择第二种方法,先让学生通过自学书本,找到圆各部分的名称,并认识它们,能在自己画的圆中标出。接着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探究活动,讨论交流半径的特征、直径的特征、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是轴对称图形等相关知识。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教师冗长的讲解,学生学习方式的单调,而且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有兴趣的,主动的进行探索。
三、关于数学史料的运用
本节课中我们两处引用到数学史料。这些凝聚着智慧的数学研究史料,我们不仅仅把它们作为引语或欣赏,而且还力求让史料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素材、发挥其数学的文化价值。
首先在学生对圆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以后,联系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说过:在所有的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以此引发学生研究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在探究圆的特征结束之后,借助多媒体呈现墨子的一句话:圆,一中同长。让学生用掌握的一些知识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古代关于圆的史料记载,还可以巩固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引用《周髀算经》中关于圆的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拓展对圆的认识。在播放录象,理解意思以后,进一步引导思考:如正方形的边长是16厘米,你能从中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让学生进一步关注圆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为后继学习埋下伏笔。
四、关于媒体的处理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这节课我们把多媒体和其他传统手段有效结合,力求找准最佳作用点进行有的放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导入新课时,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先借助多媒体呈现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带有圆形的实物图片,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色彩鲜艳的图片,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的兴趣。接着运用动态演示,从实物中勾勒出圆,使学生清晰看到圆是有曲线围成的。
在教学画圆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两段录像。第一段在学习用圆规画圆时播放,通过展示一个完整的画圆过程,为学生提供清晰地、正确的画圆方法,为学生独立用圆规正确画圆奠定基础;第二段在介绍用线绳画圆时播放,通过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的过程,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体会到用线绳画圆的实用价值。
在研究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时,当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知道在同一圆中半径可以有许多条,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同一圆中,从圆心到圆上可以发散出无数条线段。通过强烈的视觉刺激,让学生体会到同一圆中半径有无数条,感受初步的极限思想。
在研究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这两个实际问题时,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结合媒体的动态演示,让学生随着画面和声音效果的逐步展示,体会当车轮不是圆时或者车轴不在圆心位置时,车子行驶的感觉是不稳当的。从而体会到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要装在圆心位置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价值。
五、关于细节的处理
1.在导入环节的摸一摸游戏中,为了使全体学生参与这个游戏。我们考虑装的器皿应该是透明的,而摸的同学蒙住眼睛。其他同学通过观察摸的过程,共同感受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另外为了让学生的探索活动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我们在器皿中装的就是用硬纸板剪成的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和圆。
2.整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知识的呈现是逐步完成的。为了完整地展示这一节课的重点,我们准备跟随课堂流程,在黑板上板演各个知识点,一步一步地完成板书。这样的设计避免了多媒体展示的不足,使得学生在全课小结之时,能根据板书,迅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3.在探究圆的基本特征时,组织学生借助圆规画出任意大小的圆进行探索。在认识半径以后,学生通过量一量,量出半径的长度。在学生的交流反馈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量出的所有的半径都是一样长的,但自己量出的半径和别人量出的半径长度是不一样的,从而体悟出只有在同一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才相等。
篇二: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
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有关知识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下基础。
一、以旧引新,渗透“转化”思想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本节教学内容原先的教材是直接让学生操作把圆平均分成16份,用转化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这样学生固然也能掌握圆的面积,但对知识的推导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新教材。让学生先根据旧知概括出求面积的两种方法,然后让学生大胆地猜想数方格能不能求出圆的面积。在发现数方格的方法很难求出圆的面积后,让学生根据方格图大胆地猜想出圆面积的范围。之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学生获得用转化法可能求出圆的面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操作、探究得出圆面积的计算。这一过程的设计正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不仅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更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形成。使学生学得更有趣,更有价值。
二、自主探究,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再创造”。数学学习的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给学生搭建探究的舞台,强化过程意识,以激励学生再创新。课堂的生命活力正是来自于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情不自禁的、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直觉,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更来自于探究体验中的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险和喜悦。只有经历这样的感悟、体验的过程,才能得到能力的锤炼,智慧的升华。
在凸现圆的面积的意义以后,通过对比复习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方法,让学生大胆猜测圆的面积怎样推导。学生猜测后,再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同样大小的圆片,将其中一个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学生动手剪拼好后,进行观察对比,发现如果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极限”思想渗透的最好体验。再对比圆形和这个拼成的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剪、拼图形和原图形的对比,将圆与拼成图形有关的部分用彩色笔标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为后面推导面积的计算公式作了充分的铺垫。
通过学生操作学具,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动作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由扶到放,由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又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探索活动中来。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探索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分层练习,体验运用价值
结合课本中的例题,设计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综合练习三个层次,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第一,基础练习巩固计算公式的运用,强调规范的书写格式。第二,提高练习收集了身边的实际内容,融入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之中,求自动喷水器旋转一周后的喷灌面积就是求半径是5米的圆的面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是有价值的,是有作用的。第三,综合练习既联系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已知圆周长,先求半径,再求圆的面积),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每一道练习题的设置上,都有不同的目的性,教师注重了每个练习的指导侧重点。
篇三: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
一、联系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我引导学生说出身边的物体哪些是圆形的,让学生初步了解圆形的。课末引导学生开展游戏活动选择汽车,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优点:
学习一首古诗,必须理解了诗意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古诗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以及插图,并加上合理的想象就可以大致的理解古诗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孩子按照上述方法学习了《泊船瓜洲》后,接下来放手孩子学习了《秋思》和《长相思》,并且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将《秋思》改编为了一个小故事,并让孩子畅所欲言学习了古诗词后对作者思乡之情的理解,教学过程相当顺利,孩子们在理解了诗意后,能有感情朗读诗词,并且在当堂就背诵会了诗词。
本节课资料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础上,在学习了圆的初步认识,明白圆心、半径、直径及圆的特性的基础上,进而学习圆的周长的。
主要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学习方法的养成,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分析,学会分工,学会分享。
上课前,我选的是第二课时,既然是示范课,如果像平时一样按老套路来,我会上得很精彩,该演的演,该读的读,但我总是觉得这样的阅读课很乏味,就是为了体现公开课的完美。于是,我想:能不能在第二课时的老套路上做些突破呢?我们学校属于城乡结合部,学生整体素质偏低。我们班学生朗读能力不是很好,齐读读不整齐,单独读不能有感情地读,语感不够好。我就在“读”上做些尝试吧。虽然很羡慕目前很热火的作文课上得风生水起,但是,针对目前我班的学生水平,还是结合实际吧!我在复习生字的基础上,我想在这节课中在“读”课文方面做些突破。
我的教学设计是闯三关:我会认、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认就是认读生字,我会读,做三个层面的要求:正确、流利地的读、有感情地读、熟读成诵。这也符合低年级学生读的要求,也是读的起码要求。第一层面正确流利地读,大部分学生能做到。第二层面有感情地读,我为学生创设了情境,我设计的过渡语是:如果今天有机会让你变成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或者小鱼儿,你会变成谁?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读,可以边读边做动作,然后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我抓住“躺”“立”“蹲”“游”四个动作,再结合黑板上的板书,指导学生记住关键字词来背诵课文。但是,只有小部分学生能达到要求。反思这节课,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有些细节我对自己不满意。但是,要想让学生读好每一篇课文,并不是在这一节课中有所要求,而是每节课中都要这样严格要求,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感渐渐有所提高
上个周末,我奔赴合肥参加了“和美课堂”研讨会,看到专家上课不紧不慢,静候花开,我也受了影响,在上课的时候,我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不着急,结果,第三关在这节课中没有完成,当然,好处是我跟着学生的节奏走,而不是为了完美地完成这节公开课急急忙忙地完成预设的环节。
教学重点、难点:圆的定义的理解
教学关键:理解两点:①在圆上的点,都满足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
②满足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点,在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角平分线及中垂线的定义(用集合的观点解释)
2、在一张透明纸上画半径分别1cm,2cm,3.5cm的圆,同桌的两个同学将所画的圆的大小分别进行比较(分别对应重合)。并回答:这些圆为什么能够分别重合?并体会圆是怎样形成的?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木条照课本演示圆的形成,用圆规再次演示圆的形成。
分析归纳圆定义: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固定的端点叫做圆心,线段叫做半径。
注意:“在平面内”不能忽略,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2、进一步观察,体会圆的形成,结合园的定义,分析得出:
① 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
②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以定点为圆心,
定长为半径的圆上。由此得出圆的定义:
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例如,到平面上一点O距离为1.5cm的点的集合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1.5cm的一个圆。
3、在画圆的过程中,还体会到圆内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小于半径,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都在圆内。
圆的内部是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同样有:圆的外部是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4、初步掌握圆与一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⑴已知图形,找点的集合
例如,如图,以O为圆心,半径为2cm的圆,
则是以点O为圆心,2cm长为半径的点的集合;
以O为圆心,半径为2cm的圆的内部是到
圆心O的距离小于2cm的所有点的集合;
以O为圆心,半径为2cm的圆的外部是到
圆心O的距离大于2cm的点的集合。
⑵已知点的集合,找图形
例如,和已知点O的距离为3cm的点的集合是以点O为圆心,3cm长为半径的圆。
5、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在圆上,点在圆内,点在圆外。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与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如下:
设圆心为O,半径为r,点P到点O的距离为d,则有
点P在圆内 OP>r
点P在圆上 OP=r
点P在圆外 OP
例1:求证:矩形的四个顶点在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
〈分析〉证明多点共圆,由圆的定义知道,即要证明点A、B、C、D到点O等距离。
三、巩固练习:
1、已知△ABC中,∠C = 90 ,AC = 2cm,BC = 4cm,CM为中线,以C为圆心, cm长为半径画圆,则A、B、C、M四点中在圆外的有
在圆上的有 ,在圆的内部有 。
2、课本P
3、我们学过的所有顶点共圆的图形还有那些?
33.5 O
四、课后小结:
1、圆的两种定义
2、圆的内部,圆的外部的定义
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4、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和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
5、多点共圆的证法
五、布置作业:
课本P 1、(1,2)、2、3、4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圆的概念的探讨,深入地了解圆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脱离在小学时的对圆的肤浅认识,掌握圆在初中的知识里更完整的定义。
在教学重点上关键让学生了解圆的两点,简单的说,到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点在圆上,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在圆的概念的引入时,首先利用集合的语言去解释圆,例如像前面学过的角平分线及中垂线的集合定义,然后利用图形的画法理解圆的定义,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教学的讲授中,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演示圆的形成,要了解画一个圆的两个必需条件:定点和定长;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圆的概念,同时,还会体会到圆的内部和外部的意义,并能等同的用集合的定义解释内部和外部,从而又能引出一个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那么,学生会在一系列的过程中更清楚的认识圆的定义,更完整的了解圆。例题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多点共圆必须要以定义为依据,并能探索其他的所有顶点共圆的图形。
单元 圆
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17分)1.要画一个直径是3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叉开()厘米;如果要画一个周长为12.56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叉开()厘米。
2.在长8
cm,宽6
cm的长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cm,周长是()cm。
3.如右图,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是()m2。
4.如右图,把一个圆分割,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已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10
cm,这个圆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
5.某圆的周长是37.68
cm,则它的半径是()cm,面积是()cm2。
6.一个时钟的分针长5
cm,当它走一圈时,它的尖端走了()cm,分针扫过部分的面积是()cm2。
7.如右图,在长方形内有甲、乙、丙三个圆,已知乙、丙两个圆相同,那么甲、乙两个圆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8.把一个直径是12
cm的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个半圆形纸片,每个半圆形纸片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
9.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境内观察到天文奇观日环食。乐乐把自己看到的日环食画下来。如右图,内外圆直径分别是10
cm,12
cm,图中圆环的面积是()cm2。
10.一根铁丝可围成直径是4
dm的圆,如果把它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dm。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5分)1.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2.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与面积相等。
()
3.大圆圆周率等于小圆圆周率。
()
4.扇形的圆心角越大,弧就越长。()
5.直径总比半径长。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5分,共12分)1.如图,圆从点A开始,沿着直尺向右滚动一周到达点B,点B的位置大概在()。
A.9到10之间
B.10到11之间
C.11到12之间
2.一张圆形的纸,要想找到它的圆心,至少要对折()次。
A.1 B.2 C.4 D.8
3.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中,面积最大的是()。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4.如图,从甲地到乙地有A、B两条路线可走,这两条路线的长度相比,()。
A.路线A长一些
B.路线B长一些
C.两条路线一样长
D.无法比较
5.如图,图中长方形的周长是()cm。
A.6
B.8
C.16
6.圆的半径增加了4
cm,这个圆的周长增加了()
cm。
A.4π
B.8π
C.4
D.8
7.如图,聪聪和明明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走到C、D,两人走过的路程相差()m。
A.π
B.π
C.2π
D.10.5π
8.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的道宽是1.2米,跑一场400米比赛,三道的起跑线要比一道的起跑线提前()米。
A.2.4
B.4.8
C.7.536
D.15.072
四、细心的你,算一算。
(共30分)1.完成下表。(每空1分,共12分)
2.计算下面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与面积。(每小题6分,共12分)
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每小题3分,共6分)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共8分)1.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每小题1分,共3分)
2.李灿在一次图形设计中,需要用作图工具在一张边长是4
cm的正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下图是他所画圆的一部分。
(1)请你用圆规和直尺把李灿所画的圆补充完整。(保留作图痕迹)(3分)
(2)请你求出这幅设计图中圆的面积。(2分)
六、聪明的你,答一答。
(共28分)1.一台压路机的前轮直径是1.6米,如果前轮每分钟转动6周,压路机半小时能前进多少米?(5分)
2.沈阳方圆大厦是一座古钱币造型的建筑。小新模仿它设计了一个模型,模型的正面是铜钱的形状,其圆的直径是24
cm,中间正方形的边长是0.8
dm。这个模型正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分)
3.下面是一家比萨店的致歉声明:顾客朋友们,很抱歉地通知你们,由于中午客流量大,店内直径是30
cm的比萨已经售罄,我们将为您换成相同口味的2个直径是15
cm的比萨(厚度相同),祝您用餐愉快!如果你是顾客,你觉得这样换有没有吃亏?请说明理由。(4分)
4.一个圆形餐桌面的半径是1.5米。
(1)在餐桌的边缘每隔0.628米摆一套餐具,大约可以摆多少套餐具?(3分)
(2)在餐桌的中央放着一个直径是2米的圆形转盘,剩下的桌面面积是多少?(3分)
5.李奶奶家的养鸡场(如图),一面靠墙,一面用竹篱笆围成半圆,它的直径是6
m。
(1)修这个养鸡场需要多长的竹篱笆?(4分)
(2)李奶奶要扩建这个养鸡场,把它的半径增加2
m。养鸡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4分)
★挑战题:天才的你,试一试。(10分)
如图,有一只狗被拴在一个建筑物的墙角点A处,这个建筑物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8
m的正方形,拴狗的绳长18
m。现在狗从点B出发,将绳拉紧并沿顺时针方向跑。狗最多可以跑多少米?
答案
一、1.1.5 2 2.6 18.84 3.113.04
4.31.4 78.5 5.6 113.04 6.31.4 78.5
7.21 41 8.30.84 56.52 9.34.54 10.3.14
二、1.√ 2.× 3.√ 4.× 5.×
三、1.C 2.B 3.C 4.C 5.C 6.B 7.B 8.D
四、1.圆的半径
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m
m
18.84
m
28.26
m2
cm
cm
25.12
cm
50.24
cm2
cm
cm
31.4
cm
78.5
cm2
dm
dm
37.68
dm
113.04
dm2
2.(1)周长:3.14×12÷2+12×2=42.84(cm)
面积:12×(12÷2)-3.14×(12÷2)2÷2=15.48(cm2)
(2)周长:3.14×5×2÷2+3.14×(5-1)×2÷2+1×2=30.26(dm)
面积:3.14×[52-(5-1)2]÷2=14.13(dm2)
3.(1)3.14×(112-72)=226.08(dm2)
(2)(8+12)×(8÷2)÷2-3.14×(8÷2)2÷2=14.88(cm2)
五、1.一、1.1.5 2 2.6 18.84 3.113.04
4.31.4 78.5 5.6 113.04 6.31.4 78.5
7.21 41 8.30.84 56.52 9.34.54 10.3.14
二、1.√ 2.× 3.√ 4.× 5.×
三、1.C 2.B 3.C 4.C 5.C 6.B 7.B 8.D
四、1.圆的半径
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m
m
18.84
m
28.26
m2
cm
cm
25.12
cm
50.24
cm2
cm
cm
31.4
cm
78.5
cm2
dm
dm
37.68
dm
113.04
dm2
2.(1)周长:3.14×12÷2+12×2=42.84(cm)
面积:12×(12÷2)-3.14×(12÷2)2÷2=15.48(cm2)
(2)周长:3.14×5×2÷2+3.14×(5-1)×2÷2+1×2=30.26(dm)
面积:3.14×[52-(5-1)2]÷2=14.13(dm2)
3.(1)3.14×(112-72)=226.08(dm2)
(2)(8+12)×(8÷2)÷2-3.14×(8÷2)2÷2=14.88(cm2)
五、1.2.(1)
(2)3.14×22=12.56(cm2)
六、1.3.14×1.6×6×30=904.32(米)
答:压路机半小时能前进904.32米。
2.24÷2=12(cm)0.8
dm=8
cm
3.14×122-8×8
=452.16-64
=388.16(cm2)
答:这个模型正面的面积是388.16
cm2。
【点拨】注意条件中的单位不相同。
3.3.14×(30÷2)2=706.5(cm2)
3.14×(15÷2)2=176.625(cm2)
176.625×2=353.25(cm2)
706.5
cm2>353.25
cm2
答:这样换吃亏了。
4.(1)3.14×1.5×2÷0.628=15(套)
答:大约可以摆15套餐具。
(2)3.14×1.52-3.14×(2÷2)2=3.925(平方米)
答:剩下的桌面面积是3.925平方米。
5.(1)3.14×6÷2=9.42(m)
答:修这个养鸡场需要9.42
m长的竹篱笆。
(2)6÷2=3(m)3+2=5(m)
3.14×52÷2-3.14×32÷2
=3.14×(12.5-4.5)
=25.12(m2)
答:养鸡场的面积增加了25.12
m2。
【点拨】第(1)问是求圆周长的一半,第(2)问是有关圆面积的一半,别忘了除以2。
挑战题:
×2×3.14×18+×2×3.14×(18-8)+×2×3.14×(18-8-8)=47.1(m)
答:狗最多可以跑47.1
m。
【点拨】狗沿顺时针方向跑的路程是半径为18
m的圆周长的加上半径为(18-8)
m的圆周长的,再加上半径为(18-8-8)
【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5则范文】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反思05-28
新教师初中数学教学反思06-20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听课反思07-05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怎么写10-19
初中数学《比例的应用》的教学反思09-19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07-26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教学设计与反思06-24
初中数学课后反思09-16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1范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