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活动发言稿(精选7篇)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我们学校第一届读书节
。这届读书节的主题是:营造书香校园,奠基书香人生。也就是说,通过本次读书节活动,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交友。在陶冶情操,滋润心灵的读书中,使我们更加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自己,把我校建设成一个充溢着浓浓书香的校园,让书香伴随我们成长的每一天。
书籍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的朋友,是精神与智慧的结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书,打开了我们心灵的窗户,让我们拥有一双通天的慧眼,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外的星体,看到昨天和明天。它使我们庄严地思考,它使我们的每一天都变得丰富而充实。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可以净化心灵。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一段精辟的语言,都可以陶冶我们的心灵,读书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旅行。在书我们明白了真、善、美,假、恶、丑,知道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读书可以提高修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阅读。任何别的办法都不能取代阅读,无论是口授的课程,还是电影、电视。都没有阅读给我们带来的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大。因为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读书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以使自己人格高尚。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每一个小学生到小学毕业都要完成100万字的阅读量。如果我们不重视扩大
课外阅读,我们就达不到最低的读书标准。我希望通过读书活动,同学们阅读更多的图书,更加热爱书并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为此,我代表全体老师给同学们提三点要求:
一、读好一本书。
每名同学最少选择选一本适合自己的好书,认认真真把书读完,读懂读透,不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二、做好一件事。
在阅读的同时,手中要有一只笔,边读边记。做好读书笔记,对于那些精彩的词、句段要标出,要随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赞美的、批评的、联想到的以及产生的写作冲动和灵感、坚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三、认识一个人。
去认识书中人,认识作者。看看作者是谁,写作背景如何,再读读序文,了解一下名家对该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评价,然后读作品,用心感知作品的故事及人物的命运。要像绣花一样去细读文字,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写人壮物的各种技巧,去领会作者的心声。老师们、同学们,书是一条船,它带着我们在智慧之河里航行!书是一只鸟,它让我们在天空中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书是一座桥,它引领我们通向成功之岛!书是一盏灯,它带着我们走出黑暗,走向光明!
一、调查研究.谋划研读文化格局
2 0 1 3年6月, 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对全区教师的阅读情况k行了全面调查。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广大中小学教师对读书追f认同度胃:读书与专业成长正相关。同时也^现存以下几个方面状况读%范围狭/K读书信息不畅通;读书ffel约因素多;读书机制急待完善等。
在认真地做了归因讲斤的g础上, 对“读百家经典, 做幸福教师”活动进行科学的整体谋划, 为研读文化格局的打造奠定了基础。
二课题牵动, 弓丨领研读文化方向
为了挥进区域干部、教师的“休闲式”读书向“问•题式”读'书转变, 打造以区域引领性课题“区域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推进.策略硏究”为.牵动的课题研究网络, 以引领广大中、小学校$、教师针围绕学校特色建设工作这一“课题”开展“问题式”的读书、学习硏究, 在读书中获得新的观点、新的立场、新的方法, 通过不断反思形成各自学校的校本研学文化, 促进各中小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推进。
三、三位一f t, 助力干训师训效果
把“k■卖经典”同“师训•’“手训”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每位研修班p校长通填参加研修班的过程, 都要经历两f u双毛一”工程的打造。第一组“七p, 的研修奠基工學是研修课题 (或专题) ; (2) 一会研修读书目录; (3) 一本专用研学笔记; (4) -•套文本过程1资料盒; (5) 一个个人网上“博客”; (6) 一个个人出文件夹; (7) 一个个人电子邮琯。第二组“七个一”硏工程是 (1) 一天一句感悟; (2) 一周一段反思短文;^月-次专题论坛1; (4) (4) 一一月月一-篇•“勞学期--•文交流刊发; (6) 一学项成果展示; (7) 结业时—人一本专著。
四、扶植社团, 培育研读群体文化
甘苷子区在区域层面积极组织、巧植多-次、多形式的教师读书0队:如校长读书文化4龙、S级干部读书i、名优校长“师徒研学”对子、骨干教师核心读书小组、班主任工作研修坊、青年教师读书会等读书社团。群众性、自发组织的教师读¥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布甘井子区广大中、小学、幼儿园。各类读书社团的创建.让广大教师找到阅读、研学的®属感。
五、专家引领, 助推研读效果应用
甘并子区聘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团队介入指导、引领, 为“读书活动”建起k论与卖践的趙带和桁梁) 助推理论学习的有效转化。.专家团队通过培训并座、特色诊断、专家热线、分片包干、、构建“特色学校联盟”等形式开展工‘作, 或利用基地专项培训头脑风暴等方式引领研学活动, 一'石多鸟, 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与专家之间的沟通与对话, 有效地帮助学校学习、消化、应用相关的经典理论'。_
六、拓展平台, 分享阅读无处不在
、区域校长每月一次的读书论坛、区域教师每年V次的读书演讲比峦、区域教师的“读书烤龙”f优秀读后感郭在《甘井子教育》《教育通讯》《进修文摘》这“三刊”中设有的专栏中选优发布。同时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及时、互动的特殊功準, 利用“甘弁子致育网”“甘井子教师进修学校门户网”“进修0 A办公系统”等途径加速、加深读书成果的分享、交流„
七、惠及学生.提升区域阅读素养
【关键词】读书 活动 角色 幸福 人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开展好读书活动,让学生从书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知识,去认识一个广阔的世界;让学生在读书成长,让读书开创学生幸福的人生。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然后按角色的要求,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活动就不会是花架子,就不会是走过场。活动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活动会更具实效性,那么教师要在读书活动中做好什么角色呢?我在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中,作为一名教师参与进来,从中得到一些真实体会:
一、读书活动中的编导角色
如果说人生就是一场戏,那学生是否有出彩的人生,需要有一个精彩的剧本,给学生一个出彩的机会,需要有一个优秀的编导,引领学生达到出彩的高峰……读书活动中也一样,就是一幕人生的好剧,教师要起好编导的角色。
怎样引导学生走上读书之路?关键是环境的创设。一个良好读书的环境,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实际上,在学校,教师迫于升学的压力,把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学生时间都花在了作业上,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在家庭中,在当今的许多家庭,添置了现代化的家具,购进了高档乐器和丰富多彩的玩具,为孩子创设一个温馨舒适、高档的家庭环境。但许多父母往往没有想到为自己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大部分学生家里没有读书的氛围,主要原因是来自家长自己的文化素养不高,对孩子没有必要的影响和引导,更不要说给孩子相关的指导和建议。那孩子读书意识的激发,读书习惯的养成就无从谈起了,学生的书越读越少,学习面越来越窄,最终走向了知识的死胡同。因此,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十分必要。2013年,我校开始全面打造一个充满书香的“阅读型校园”,形成悠长的具有特色的文化底蕴,促使每个学生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全面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塑造我校“慧读教师”“慧读学生”,打造“慧读班级”,在慧读学校的基础上开展创建“慧读家庭”的读书活动,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建设者。而作为教师,要在这个活动里,为每一个具体的活动做好编和导,使活动有效进行,进而为建立起“书香社会”“书香人生”尽微薄之力。
二、演员角色
在读书活动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决不能做课外阅读的旁观者,而应在学习上、生活中,处处为学生做示范,做一个读书活动的参与者,也就是说,教师自己也是演员,做学生读书的伙伴。
首先,做学生读书的典范。空暇时,手拿自己精心挑选的课外读物认真阅读,向学生介绍自己最近的读书情况,对于有的好书、好文章,我还会读给同学们听。这一做法很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学生把自己买的书带到了学校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并向我推荐;还有的学生竟开始向我换书和借书阅读。其次,每周开展一节“阅读交流课”,让大家自由交流阅读的感受。这一举措很受学生欢迎,从此,我们师生一起阅读,共同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学生的阅读兴趣初步培养起来了。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的积累多了,能他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再次,我精心选择,为学生推荐好书,重在阅读经典和切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书。在开展读书活动之初,在学生喜欢的图书类型调查中,校园故事和动漫类图书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8%和29%。其中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图书包括动画图书《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出没》《海绵宝宝》等,中年级选择了杨红樱的《笑猫日记》以及《淘气包马小跳》,高年级学生则倾向于伍美珍和郁雨君的校园题材小说。这些图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情节刺激、故事性强,但仔细分析却发现这些作品不排除有粗制滥造的文化快餐之嫌,可读性虽强却如过眼烟云,除了博学生哈哈一笑外,其余的乏善可陈。新课标规定,小学生毕业要有100万字的阅读量,现在看来100万字的阅读量比较困难,但100万的读图量却可能达到。经典文学的语言魅力距离我们渐行渐远,浅阅读的盛行难掩文学大师们落寞的背影。经典阅读的严重匮乏必然会导致学生精神钙质的疏松,人没了骨头便站不起来,大脑没了灵魂也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为了与时俱进,我常常上网搜寻可供学生阅读的好书。找到书后,我一定会先自己阅读,然后再向学生推荐。《窗边的小豆豆》《世界童话》《一千零一夜》《我要做好孩子》等一大批好书,都是我向他们推荐的精品。最后,还要加强指导,为学生解疑难。小学生年龄还小,接受能力较弱,在课外阅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疑问,就会大大影响到他们阅读的兴趣。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我每周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解决学生阅读中的疑惑,对他们提出来的问题,我总是耐心去解释,从孩子的角度教他们怎么看世界,或是和他们共同交流读书的感觉,探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颁奖者的角色
社会上的什么“金鸡奖”“金马奖”“华表奖”等,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明星云集,为什么让人为之奋斗,就是要体现“成功的喜悦”。
从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来说,也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这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读书活动中,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对其多加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享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能使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力量,这一点是绝不能忽视的。如平时看到学生主动去看课外书,教师对其含笑点头,学生会因此信心倍增,这种信心可转化为读书的动力。善于发现进步,尤其是学习困难生,他们也有一种“不能比别人差”或“要胜过别人”的心理,更应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微小进步,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容易的,应及时予以鼓励。不吝惜自己的颁奖词。我对在代表班上参赛获奖的选手这样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是盾,就矗立在冲锋的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征途扬眉出鞘绝不退缩。他朝定能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些点滴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促进作用,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树立了信心,不但更加爱读书了,而且也渐渐地爱上了学习,学习成绩逐渐提高。学生只有不断体验成功,才能发展潜力,才能实现由“读书好”到“好读书”的转变,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最后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成功!
四、偶像的角色
在追星成为年轻人生活一部分的今天,偶像的示范作用不言自喻。小学生最具模仿性,教师往往就是学生的偶像,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在读书活动中,教师也要起到偶像的作用,引领学生读好书。自从学校开展读书活动以来,我每天早晨都挟着一本书,或《唐诗》或《宋词》,自顾自地朗读、吟哦、咏诵。眼前的追逐嬉闹不以为意,耳边的喧哗嘈杂听而不闻。我更愿意在自己的书中醉而忘归,让齿颊生津的文辞,一个个地在心里慢慢长出羽翼,它们将如飞翔的天使,渡我们的灵魂飞越狭隘与尘埃。也不知是哪一天早上我读着,读着……教室里乍然安静下来,似涧水悄悄滑过幽深的山谷,没入萋萋的芳草地。不约而同的,孩子们翻开了书本来。童音书声是乳燕齐啼,新莺出谷,千啭百鸣叫人心花怒放。此后每天早上成了师生共读。在忘情的诵读中,学生们渐渐是食髓知味,觉得读书乐趣尽在其中,对语文学习乐此不疲。而我则通过经典诵读获得很多精神及文化上的陶冶,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引导。
尊重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在我发言前,王瑛老师的发言震动全常我只能自我解嘲,几句话过渡到我的发言!呵呵!引言以下:刚刚王瑛老师为我们创设了 1个诗情画意的情境,让我们沉醉其中,非常膜拜哈!但是,我深信朴素的语言其实不影响对真谛的表述,下面让我和大家 1 起回归淡定的理想思考。
“应用情境课堂,培养学生爱听课的习惯”读书体会。情境课堂,以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地培养学生爱听课的习惯;情境课堂,以情感染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听课;情境课堂,以思启发学生的智慧,让学生通过思考到达爱听课的效果。情境课堂具有独特的魅力,所以每节课我们都在努力地创设这类很容易走进学生心灵,1 下子就可以激起学生兴趣的情境。特别对1 年级的学生,这类情境课堂的创设更有着不容忽视的份量。只有孩子的思惟被唤醒,被激活的情境下,才能让学生全身心肠去听老师的讲课,去思考,去收获!但我们不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 1种积极的认真地学习状态,我们更应当关注这类爱听课、会听课、会学习的习惯培养!
其实情境课堂的最直接效果就是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流教育理念要我们尊重学生的兴趣,1直以来我坚信并遵守着这个原则。但是在今年,党我再次走进 1 年级的孩子,再次用情境课堂带领着他们快乐地学习时,我堕入了 1 个更深的思考——“兴趣究竟从何而来?”兴趣仅仅是天赋或潜能的自然表现吗?即便 1 个具有天赋或潜能的孩子能否自我开发?或是通过后天体验、见识启发、调动出来?
?
从启蒙到体验学习、延续发展、直到构成成熟的兴趣取向,这个进程不会只是 1 个人在参与,在这里有孩子们本身的寻觅和探索,有外界环境的引导和影响,有孩子们的执着和坚持,有外界环境的陪伴和一样锲而不舍的协助。所以说“兴趣”的构成,有它的“前世今生”。而我们则是增进这个进程的最有力的外界协助气力,我们任重道远,我们所要做的不单单是在每节课上,创设情境,实现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应当从每个细小的环节入手,决不能有环节,没细节,真正关注学生内心的体验,让他们产生“爱听课、爱学习”的源动力——对学习的兴趣。相信这 1 定是 1 个漫长而艰苦的进程,但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对我们的学生有信心,1 定会不断地向着这个目标靠近。有句话说“梦想是用来接近的,而不是用来实现的”,我想让这句话更完满些,我们可以向着梦想无穷接近!
多少年来,我们 1 直固守着给学生最优良的成绩这个信心,也 1直为此而努力。但终究能够成绩学生的,却是 1 些最本质的东西,比如良好的习惯。相信在培养学生构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我们也正在构成某种良好的习惯,证应了那句话——“在付出与收获的同时,成绩他人,页成绩自己。”这是 1 件共赢的事!
熟习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自信的人。只要是我认定的事,我都有足够的信心去做好它。追究我自信的缘由,我想可以用这样 1 句话来总结:从小生活在鼓励当中,让我学会了自信。但熟不知,为了这宝贵的自信,其实我付出了 10 分“沉重的代价”。
小时候,妈妈不允许我们看课外书,两个姐姐总是偷偷摸摸地看 1 些,总会被发现,他们会因此挨吵,乃至挨打。我其实不是个10 分听话的孩子,可是妈妈制定下的规矩,我还不敢不服从,因而我总拿着语文课本坐在平房上读,因此赢得了很多的“夸奖”,长此
下去,我那看课外书的动机便在妈妈片面的导向中渐渐消失了。
没在小时侯养成读书的习惯,让我长大以后的再学习变得很被动。他人是为兴趣而读书,而我却是为提高自己而读书。我不知道在坐的各位有无和我”惺惺相惜”的,但我知道,这样读书会比他人少了很多乐趣。每天下班,大家都会看着我掂着鼓囊囊的书兜往家赶。我那提兜里装的有教案,备课资料,还有些其他的教育类的书籍。我每天不辞辛苦地把他们掂到家里,其实也并没看多少。吃过饭后,我宁愿在洗碗,拖地板上耗费体力,也不怎样喜欢拿着书躺在沙发上翻上几页。况且那样的坐姿会影响我的看书效果。我总要坐在书桌前,开着台灯,正儿 8 经地坐着跟办公室里 1 样的椅子,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你光听听就知道,这是多么“艰巨”的读书。可由于我的好学,我的认真,使我这样 1 个读书习惯不好的人也从那众多的教育书籍中取得了很多的灵感与顿悟,使我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能够得心应手。我想,如果我的读书兴趣再浓 1 些,习惯再好 1 些,?
能力再强 1 些,我肯定会从书中取得更多的东西,我也会比现在更优秀很多。
不怕大家笑话,前 1 阵子,我又从阅览室借走了大家可能都看烦了,翻烂了的 4 大名著之 1“红楼梦”,放在我的床头,每天临睡前翻上几页。我想的是,自己文学功底不深,作为语文教师,它需求的不单单是掌握好的教法,更多的是自己用自己精深的文学素养感动学生。
今天在“好书大家读”推荐会上,我跟大家交换了我的读书历程。虽然这是 1 段其实不让我引以自豪的过去,但我还是抱着 1 颗真诚的心给大家交换了出来。愿大家能从我的例子上得到启示。希望有孩子的同事能够鼓励孩子多看书,千万不可浇灭他们那高涨的读书热
忱,不要在书的内容做过量的限制,只要思想健康,只要他们喜欢,就放心让他们读吧!同时,也希望和我有类似经历老师们能够早早觉悟,趁着学校创建书香校园,学习型校园的大好时机,能够管住自己,行动起来,多读书,读好书吧!
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离不开书的滋养,就像花朵离不开阳光的庇护,草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酷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有效地教书,酷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更好的育人,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久远”。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在告诫我们平时只有多读书,用时才会得心应手。可我却在读书的进程中有这样的体会:
(1)越是读的书多了,越是发现自己晓得太少了。
(2)读书时和作者有共鸣的地方(谢老师说的那样),觉着这点说的有道理,那点写的也很好,为何我自己就表达不出来呢?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想法,那就赶快记录下来,如果不及时记录,过后很快就会忘得 1 干 2 净,等到哪天想用道时却不知他在何处,所以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作为 1 名老师,每天要面对几 10 个学生,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要上课,备课,改作业,辅导,谈话,写各种资料,整天有忙不完的事追着自己,哪有时间去读书?这个问题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1 条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 1 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毕生的友谊,把读书当做1种享受,就像我们得到1件心满意足的衣服后那种兴奋。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我们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我们具有的知识海洋中的沧海 1 粟,这样在教学工作中就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也就不会把工作当做 1 种负担。
?
(4)教师浏览的意义 ?
我们的学生,在 1 本书上痛苦奋斗多年,除错过书本外的很多知识,而且 1 直很难与书本建立联系,这类与书疏离的状态将伴随其1 生。培养学生浏览习惯很重要。每天朗诵 15 分钟是美国教育的秘诀。我们教孩子去酷爱与渴望读书,远比我们光告知孩子去读书重要很多。事实也证明,学生对浏览的喜好程度,关键取决于他的父母和老师对书的爱好程度,试想一想如果 1 个老师除课本,在课堂上历来不讨论其他书里的内容,那他的学生对其他书又会爱好到甚么程度呢?自然也有例外,对这样的孩子,老师是“最后的希望”,是孩子“在步入成年之前的最后 1 个加油站”。如果老师能找到方法让孩子享受浏览的乐趣,养成毕生浏览的习惯,那末孩子就有较大的机会健康成长,并能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样也就为未来的老师减轻了负担。
我们实验小学正努力以“书香”营建校园特点,打造“书香校园”文化。学校为我们创设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没理由不去读书活动。我们都知道,站在伟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读不在 3 更 5 鼓,功只怕 1 暴 10 寒。”让我们以审视的眼光浏览书籍,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 1 缕书香伴你我同行!
最后,我要把朱永新教授的 1 句话送给大家,以此共勉。“浏览,让贫乏和平庸阔别我们!浏览,让博学和睿智解救我们!浏览,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浏览,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们聚在 1 起,进行这次读书交换活动,其目的是要大
家各抒己见,谈谈自己读书的经验和感悟,同时也包括自己在读书进程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下面,我把自己在读书学习中的做法和体会拿出来,跟各位老师做真诚的交换。
我们学校有许多喜欢读书的老师,特别是卞金涛老师、高英猛老师、韩开平老师等,他们博学多才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我。他们读书是为了兴趣,主动读自己喜欢的书。在上学的时候,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也曾是 1 个喜欢读书的人,优美的诗歌、散文,各类小说,也深深地吸引着我。但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在繁琐的工作眼前,读书的兴趣渐渐地淡去了,今天的自己总是感觉是在压力下读书。
之前,我们常常说要想给学生 1 滴水,教师必须要有 1 杯水,要想给学生 1 杯水,教师必须要有 1 桶水。但新时期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 1 来源,学生在某些知识方面超出了老师是常有的事儿,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仅满足于 1 杯水、1桶水,不求知识的拓展和加深是完全不够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做“活水”,要做源源不断的“长流水”。所以,我认为即便读书的兴趣散去,我们也应当在压力下读书,由于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我的学习是从反复浏览初中历史教学用书和高中历史教材开始的。我购买的书籍,我自己把它们分为教育理论、专业知识、课堂教学 3 类。近期我购买的书籍主要有:《教师语言的艺术》、《给历史教师的 101 条建议》、《优秀教师的经典说课案例》、《史记故事》、《成功教师的 22 条军规》、《人 1 生要读的经典》等。分别放在家里、办公室里、学校宿舍里,利用休闲时间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自己在学习进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困惑,特别是繁忙的工作,总是不能够依照事前的计划读书。
?
在此,我给各位年轻的教师提出几个建议:
1、明确目的:首先根据个人情况思考自己为何而读书。
2、选择书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的需要进行选择(你喜欢看甚么样的书,你需要看甚么样的书)。
3、制定读书计划:既包括短时间计划,也包括长时间计划。计划每一年每个月,乃至每周每天读甚么内容。
4、写读书笔记、教育随笔:这也是 1 个积累的进程,重点写出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体会,把读到的东西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5、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编写教学设计、优良课评选、论文评选等,各种活动会成为你读书的动力,活动促使你去读书,查阅各种资料。1 个教师不管是本身素质的提高还是专业理论的提升,都是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进程中才会有质的奔腾。
从年龄上讲,你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不要等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要等到我们这类年龄,没有精力读书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到的东西太少。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应当尽自己的所能,使自己做到最好。从现在开始,就努力读书吧!或许我们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们可以成为最努力的!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说实话,作为今天读书活动的第 1 个发言人,我很紧张;作为 1名数学教师,我更紧张,好像“读书交换“是语文老师的专利似的;作为 1 名中年人,我倍感紧张,由于近段时间我总感到自己的白发在不断的增长,而自己各方面的提升却进展缓慢,虽然我 1 直提示自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虽然感觉自己写起文章来更得心应手了,但却有些力不从心了,没有那末大的精力了!
?
正如读《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1 样,早在去年雷夫老师到北京演讲的时候,我就听王庆华老师介绍了他与雷夫老师面对面的交换的感受,知道了雷夫老师的睿智,《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的精彩,却 1直没有机会 1 读为快;后来,孙校长向我们推荐了这本书,我又由于自己眼睛的问题,没能及时的上网浏览。所以开学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到图书室去借来了两种不同版本的《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从而满足了我好久以来的反复研读、感受奇迹的心愿,知道了原来雷夫老师的成功也经过了长时间的坚持和不断付出,也经过了艰辛的淬炼。
如今,手捧《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静静的感受第 56号教室内产生的奇迹,认真学习雷夫老师对孩子们在浏览和艺术方面的引领,分享着雷夫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演变历程时,我就恍如找到了自己努力地方向、付出的决心!
说句实在话,我和雷夫老师 1 样,1 直都相信“酷爱浏览的孩子们将具有更美好的人生。”却不知道该怎样点燃孩子们浏览的豪情。虽然我也曾带领孩子们上“读报课”,和孩子们在早读时间同享“浏览经典”的美好,并要求孩子们写多少篇很多于多少字的数学日记······却始终不知道如何衡量孩子们的浏览能力,并引领他们为自己的人生而读,还经常以自己是数学老师作为搪塞的理由。
如今,仔细浏览、分析雷夫老师的做法,我将努力如他所做:和孩子们 1 起浏览,并展现给孩子们自己浏览的乐趣和收获,并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即使我非语文老师,但又有甚么能阻挡我酷爱浏览、喜欢写作,对孩子们的未来负责的信心呢? ?
关于雷夫老师与孩子们艺术的交换,原来我只知道可让孩子们未来的人生丰富多彩,并阔别无聊的纸牌、麻将的诱惑。却不知,掌
握艺术知识的进程亦可让孩子们学到纪律、责任、牺牲、练习、纠错、聆听,和时间管理,还可让孩子们在度过愉快时光的同时,保有独特的自我。
最关键的是雷夫老师对孩子们信心的渗透,我们都知道“撼山易,撼心灵,难!”“教给孩子们知识容易,渗透孩子们心灵的信心,难!”“简单的说教容易,心灵的接受,难······”但第 56号教室的孩子们却 1 致建立了“成功无捷径”的信心,并努力地做到最好。从而教会我们:教育就是要以身作则,而非靠言辞说教。想让孩子们努力学习,自己就得先成为 1 个他们眼中从未见过的勤奋之人;想引导孩子们善待他人,就 1 定要让自己时时处处友善待人;想要孩子具有幸福感,自己就要先做具有幸福感的老师······ ?
篇一:
书中有句话,如果说“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的愿景,那么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就是实现这个愿景的方法和策略。共读共写带来共同语言,共同语言带来行动一致。共读共写能解决行为不一致背后的凝聚力问题。共读共写能让我们更团结。共产党一向如此,集中力量办大事。
所谓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都是指利益取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目标经常被政治家挂在嘴边。思想问题永远是首要问题,思想工作做好了,思想统一了,凝聚力就有了,事就好办了。共读共写其实就是共同体成员吸收相同的经典文化,建构相近的思想价值体系的过程。平时的聊天、开会、共同经历也能统一思想,建立相同的价值观,但是局限性太小,兼容性不强。要形成更广大范围的共同体和价值认同,就要选择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语言,唯有向上向善的民族文化经典才含有这样的营养功效。所以唯有社会成员共读共写,边吸收边消化,互相理解、融合才能实现凝心聚力的社会效应。最终实现如民族、国家等大级别的共同体的利益和意志。
什么是共同语言?比如说:看过同一部电影,听过同一首音乐,认识同一个人,身为同一件事的当事人,即共同的经历带来共同的语言,如发小们就算很长时间没见也不会生疏,因为他们有童年的共同生活经历,他们会沉浸在美好的共同回忆中享受亲密完整的人际关系。
但是这些语言,都不足以把更多的人凝聚在一起。但共同读过一本书就不一样了,那会带来读者思想基础上的统一,而且这个不难实现,无论经济状况如何、成长环境怎样,只要读的书一样,价值观类似,那么他们就能随时无障碍的沟通,就能团结更多的人做大事,实现更高层次的利益。
对于新教育,我认为,他是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改革资本。没有教师对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执着和坚持,那些美好的愿景都会幻化为泡沫。思想决定高度。其实,每一次教育改革受到的阻力都在教师这里,因为“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教师是所有理念最终的落实者。正所谓,“教育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我们肩上的成长的担子很重呀。虽然外界对我们的要求会随着社会民主化的推进而越来越明确、严格,但“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自我觉醒才是我们最好的出路,其实大家从站在更高层次审视学生的学习问题一样,自觉和兴趣最重要,能力不足可以用责任心弥补,对于成功来说,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篇二: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哪?性别、性格和阅历都有,但我认为最本质的差别在于思想差别,如态度、价值观。这种差别虽然造就了百花齐放的精彩,但若差别过大就会造成个体行为上的分散和敌对,造成群体凝聚力的虚弱,执行力也大打折扣。只有思想一直,才能让我们更团结、亲密无间。
我经常看《新闻联播》,这个节目很正统,经常听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句话被政治家们挂在嘴边,这段时间我才焕然大悟,思想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对国家如此,对各种层次的集体和个人更如此。
新教育的口号就是这本书的名字“过一种幸福完整地教育生活”,第一次出现在管城区是在上年教师节的庆典上,就赫然印在舞台下方的台壁上。其实这句抽象的广告或者说口号的背后站着的是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这种具体可行的行动,也就是我们学校正在推进的晨诵午读暮省、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以及现在我们进行的教师共读和一会即将开始的博客沙龙,共读共写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形成相互之间的共同语言,进而带来亲密无间的团结一致,那么我们就可以凝心聚力做大事。
什么是共同语言?我们一般的理解就是共同的兴趣爱好,其实,共同语言的意义在于思想价值观的近似。现在谈恋爱都讲究有没有共同语言,更何况一个个群体内部的成员之间呢?我每天下午第一节会和学生共读《没头脑和不高兴》,当我和学生一起穿透文字想故事更深处挺近时,我们能看到许多让我都吃惊的风景,我们沉浸在这美好之中,在共同挖掘中,我们比照着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富含营养的故事情节,我和学生把各自的生活也扒拉了一遍,这两个文学形象是那么的生动、丰满,我们在他们身上更深入地反思、认识了自己。只是我和学生共同的思想成长经历,也成就了我们之间拥有了一些共同语言和相似的价值观。
共读,不是教师给、学生接。教师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自我、实现自我。
关于这次读书交流会,我真没想到会开得这么隆重而务实,形式化的东西没能成为主流。以下是精彩瞬间:
写博客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为作家,而是“以写代做”,做的精彩,活动精彩,才能写得精彩。
当把自己心中的感发凝结成文字固定下来的时候,你会敝帚自珍,因为那些汉字是从你的心里流淌出来的东西,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大家下午好: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提高的阶梯。”读书使人提高,读人明理,一本好书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和享受,甚至使我们终身受益。“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每一位教师成为“读书人”是一种职业召唤,一种义务,一种职责,所以营造书香学校,教师必须成为学生读书的楷模。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我,跟上时代的脚步。仅有经过读书才能更新自我的观念,丰富自我的头脑。所以,“读书”——既是响应学校的号召,也是对自我的一种鞭策。
我读了许多篇章,深有感触。明确了很多道理。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我。
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我。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所以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教师对完美的事物应坚持敏锐的态度。教师应对的孩子就是最完美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教师对完美事物坚持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教师要有“赤子之心”。做个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教师应有独立思想,让我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梦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应当做的就是顺乎人性。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教师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所谓“惩戒”,是指经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
但惩戒必须注意几点:
一、教师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
二、尊重学生人格;三惩戒应合理并公正;四、惩戒要贴合相关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学会不培养乖孩子。如果我们将一个个乖孩子树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而必然的报应就是,在这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越来越多,而那些当初的乖孩子,将来他们也许就是“弱势群体“,汇入茫茫的失业大军。
读书, 让我品味美好人生
一本好书, 使人兴奋, 使人乐此不疲, 使人品而有味, 读而神往, 让人真正体会出读书的乐趣与奋进的力量, 从中感悟书香魅力和体察美好人生。当代教师中, 虽说很大一部分人热爱教育工作, 但也有一些人出现了职业倦怠, 认为书难教、课难上, 纷纷找关系改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 我有几次改行做行政的机会, 但都被我拒绝, 很多同事不理解我的选择。其实, 是我在教书和读书中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 以致于无法离开心爱的教育工作。
通过读书, 我向学生传递仁爱、善良、自信、诚信、奋进的精神, 使学生感受到了做人的尊严和力量。看到学生健康成长, 我进一步品味到了人生的美好。有时学生的一句留言、一条短信、一张明信片都让我感动, 都让我更加坚定搞好教育工作的决心。无论是出差还是开会, 我从来不忘记读书, 哪怕时间再紧也不忘完成自己的读书任务, 并且做好读书笔记。通过读书, 我还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相互交流、探讨, 相互鼓励, 慢慢地开始写一些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并在十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 更让我感受到教育需要智慧, 智慧需要读书, 有书相伴的人生真美好!
读书, 让我践行学用结合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们教师不一定都能成为名师, 但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名师的态度。教师除了爱教书外, 还要有成为教育家的理想, 这就需要我们向教育家学习, 要从教育家那里汲取思想营养, 熟读他们的著作, 研究他们的思想;需要向当代的优秀教师学习, 学习他们先进的思想和感人的事迹;要诚心诚意地向学生学习, 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 在师生互学互勉中汲取营养。作为教师, 要懂得践行学用结合, 走到哪里就要学到哪里, 养成反思的习惯和写作的习惯。
我在读书的同时, 养成了写笔记的习惯, 并定期整理,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随笔, 不断地积累教育科研的资料。通过读书, 让自己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 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阿莫纳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埃里希·费罗姆的《爱的艺术》等等书籍, 对形成个人儒雅优良的品性修养、高贵优雅的气质、睿智含蓄的幽默感等有着良好的催化作用。只要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思考, 同时转化为实际探求, 就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读书, 让我成就教育理想
我刚走上教师岗位时, 发现自己知识面狭窄, 讲课不生动, 我开始反思, 挤时间读书来充实自己。渐渐地, 学生爱听我的课了, 同事们也都说我书教得好, 知识面广。后来我又考进师范学院进修, 认真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 并利用假期在原来工作的学校进行教育研究。毕业工作十多年后, 我的五个教育教研课题获省、市级奖励。2002年我参加湖南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 在自我介绍中谈到想让自己成为特级教师的理想。有了目标, 我教书更具动力, 更喜爱读书, 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2005年我终于如愿以偿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 2008年还成为了益阳市特级教师评审专家。
【教师读书活动发言稿】推荐阅读:
教师读书沙龙发言稿05-25
关于读书的教师发言稿11-05
青年教师读书活动方案06-03
教师读书活动推荐书目06-08
教师读书征文活动方案07-15
教师读书活动总结汇总10-24
教师读书汇报交流活动材料05-24
学校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总结09-12
小学春季期教师读书活动总结06-22
2024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