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火车的故事》说课稿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火车的故事》说课稿(精选11篇)

语文《火车的故事》说课稿 篇1

识“郊、列”等14个生字。会写“成、晚”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感受我国铁路建设的科技进步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感受科技进步

学习难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投影。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四种类型的火车(图片下面有火车名称注释) 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几位新朋友,如果你认识他们就有礼貌地和他们打招呼吧! 学生看图有礼貌地打招呼。

2、学生认读课题 你们喜欢它们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和它们交朋友!学习一篇故事! 板书出示课题:火车的故事 你能读读故事的题目吗?

二、初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认读情况,并适当地给予帮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要求:

①朗读的学生做到“四不”即“不错字,不落字,不添字,不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②听读的学生当小老师认真听,按“四不”要求给朗读的学生打分,错一项扣一分。 整篇课文朗读完后,各位小老师反馈评价,说说读错的字音,老师相机贴出难读的生字,全班同学认读记忆。

三、自主学习生字、

1、过渡:故事中有14个生字宝宝,你能认出它们,正确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课件出示本课的14个生字。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①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哪些字难记,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下这些生字。

②学生反馈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小能手 3认读词语小火车。

2、(郊游、弄明白、查书、提速、不断、一列火车) (修建、世界、创举、做梦、一名学生) 形式:学生男女赛读,开火车读等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书写的6个汉字,认读要书写的字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哪个字难写,怎样能写好。

①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②学生反馈,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补充或强调

3、学生观察、书写两个字“成、晚”,反馈后集体评价

①写字前提醒学生认真描红一个,再仿写两个

②老师挑选典型性的作业,学生集体评价

4、学生以正确的姿势继续描红和临写,老师进行指导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认读“我会读”中的词语。

2、精读课文,读中思考,读中感悟

一、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四种火车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用笔画出答案 《火车的故事》里到底介绍了哪几种火车?请大家读读课文,找出答案用笔画出来。

2、学生反馈,师按顺序贴出四种火车的名称: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贴在黑板)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①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它们的进步越来越大,其中有些火车还被称为“绿色环保型”火车呢!是哪些火车,请大家读读第3自然段,找出答案。

②学生在精读第3自然段,找出答案

③学生反馈,师相机引导学生得出“绿色环保型”火车的出现是科技进步的结果(板书)

二、感受国家火车事业的科技进步,进行说话训练

过渡:世界火车的发展是越来越进步,我国的火车也有了很大进步!

1、感悟第4自然段,进行说话训练

①指名读第4自然段

②学生自由说出不明白的地方,全班针对问题,进行讨论,老师引导理解、感悟

③说话训练 课件显示“我国的火车不断提速”和“现在从北京到上海,可以夕发朝至”两句话,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2、感悟第5自然段,进行说话训练 过渡:我国的铁路建设还有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这就是我国的青藏铁路。

①课件展示青藏铁路紧张修建的图片,背景音乐是韩红的《天路》。

②说话训练,说说自己看图后感受

③学生质疑,走进文本找答案 a课件出示:“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b学生说说不明白的地方 c学生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关键词语,帮助理解 d师总结,引导学生读出高兴、自豪的感情

三、课外拓展及作业

1、你心目中的新型火车是什么样的? 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

2、学生回家把心目中的火车整理画出来。

语文《火车的故事》说课稿 篇2

1. 学习用“最早……后来……再后来……现在……”的句式说话, 并理解“不断提速”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3、4、5 自然段;初步运用生字组词法理解“创举”“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等词语, 了解“绿色环保“”海拔“”世界屋脊”三个词语。

3.会写“晚、新”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火车的故事》。上节课, 我们初读了课文, 学习了生字新词, 你们还记得它们吗?请大家将书翻到第150 页, “我会读”中的词语, 你能一组一组地读一读吗?

(学生自由读, 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读叫一组一组地读。学生拍手一下, 示意老师已经读完。)

师:谁来读第一组?

生:速度、快速。

生:提高、提醒, 梦想、做梦……

师:你们读得可真好!上节课, 我们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列、弄、创、速、提、名) 你们能不能也来给这些生字组组词? (生开火车组词, 小老师带读)

师:上节课, 大家还用了换一换的方法学了这四个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断、梦、郊、查) 你们也能组词读吗? (生组词, 小老师带读)

师:我们还用组词的方法学习了这两个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世界、修建。生读。个别读、两人一起读、齐读)

师:学习汉字时, 我们可以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 来学习一组组字。上节课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 我们还知道一节一节的车厢是靠谁带动的?

生:机车。 (齐声回答)

生:原来, 一节一节的车厢是由机车带动的。

师:我觉得你们把“原来”这个词读得慢慢的, 我仿佛真的明白了。

二、感受并运用“最早……后来……再后来……”的句式

师:其实机车还有不同类型的, 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3 自然段, 再找找有哪些机车, 用横线画下来。

(学生各自读课文。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引导学生找出第一个机车。再启发学生读读找找)

生:磁悬浮火车、内燃机车、蒸汽机车、电力火车。 (学生汇报时, 教师在课件中相机画出对应的机车名字)

师:你们读得很棒,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机车的图片。 (课件出示图片) 请大家看看图, 读读文, 为它们找到自己的名字, 并从文中找到依据说明理由。

生:电力火车在最后一幅图, 因为在图上我看到有电线。

生:我觉得第二幅图是蒸汽机车, 因为它上面有一根管子在喷蒸汽。

生:我觉得第三幅图是磁悬浮火车, 因为它下面有根钢管, 也许可以悬在上面。

生:还有图上这个火车造型也能看出它速度快。

生:污染小。

师:哪里看出来污染小?

生:蓝天白云, 这火车看起来也很干净。

师:同学们真能干, 通过图文对照、查找资料了解了这些机车的模样和特点。你们还能根据课文的内容, 给这四个机车排排队吗?再读读这段文字, 圈一圈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读完以后在认真地圈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圈完以后再读读课文, 这样做真好!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 注意听清要求。四人小组合作, 先请组里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机车, 尝试排顺序, 再找到对应的图片, 最后借助书本介绍一下这些机车。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师巡视, 进行指导。)

生:最早是内燃机车。 (课件出示“最早”)

生:后来人们把内燃机装到火车上, 制成了内燃机车。 (课件出示“后来”)

生:再后来, 又发明了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 (课件出示“再后来”)

生:这样的火车速度快, 污染小, 真称得上是“绿色环保型”火车了。

师:用上了这几个词呀, 不仅清楚地介绍了有几种机车, 还能明白它们发明的先后顺序呢!像这样四人小组分工再来介绍介绍。 (学生再次进行小组合作介绍)

师:其实我们中国的火车不仅污染小, 而且速度快。 (课件出示第4 自然段) 哪两个词语让你们感受到速度快呢?

生:不断提速。

生:夕发朝至。

师:我们先来看“不断提速”。在预习时, 有28 位同学提出不理解这个词语。 (出示图表) 过去我们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要22 个小时, 后来直达车加快到14 个小时, 现在动车组只要10 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而高速列车6 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这就叫作不断提速。请大家用上“最早、后来、再后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分小组看图用上连接词说话)

师:还有一个词语“夕发朝至”也有很多同学不理解。你们知道“夕”和“朝”分别是什么时候吗?

生:夕是晚上, 朝是早上。

师: (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你们可以想象, 从北京到上海夕发朝至的情景吗?

生:一个人晚上出发, 在车上看会儿电视, 睡一觉, 第二天早上就到了。

三、借助微课, 理解词语“创举”

师:其实中国的火车不仅速度快, 而且铁轨也很先进。我们班有23 个同学提出对“屋脊”不理解。 (出示房屋图片) 看屋脊在哪里?点给我看看。

生: (学生用手指点屋脊) 就是房子最高的地方。“世界屋脊”就是我们的青藏高原。

师:为什么说青藏铁路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呢?我们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么介绍的。 (播放微课)

师:你们能不能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学生轻声自读第5 自然段, 接着师生合作读, 师读第一句, 生读第二句, 读中感受“创举”。)

师:了解了火车和铁路建设的这一切, 小明做了一个梦, 这个梦呀也是他的一个美好的心愿, 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最后一段。

四、学写生字“晚”和“新”

师: (课件出示第5 自然段中的“晚”和“新”) 通过了解, 同学们觉得这两个字特别需要老师指导一下。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左右结构的。

生:它们都是左窄右宽。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但是还要注意穿插。 (师引导学生发现“晚”的撇, “新”的横和撇在书写时要注意穿插)

(师范写生字, 生各写一个生字。师相机巡视指导并进行书写展评, 总结在书写时与横中线、竖中线重叠的笔画要特别注意。)

【评析】

本文是一篇介绍火车种类与发展的科普小品文, 文中具有常识性知识的词句较多,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常识性课文教学如何体现语文性, 娄屹岚老师巧妙地以多种形式的词语理解为切口, 来统领全文学习, 充分体现了低年级词语理解的形象性、具体化。整堂课, 充满趣味, 扎实有效。

一、图文对照, 了解“火车种类”

课文向学生介绍了火车发展不同时期的四种机车, 有的已历史悠久, 远离了学生的生活, 有的虽有乘坐的亲身经历, 但缺乏观察与了解。因此, 教师将学词与认知结合起来。在圈圈读读机车的名称基础上, 出示四种机车的图片及简洁的补充文字, 以学生预习中最想了解的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为例, 引导学生图文对照, 从图片、文字中提取信息, 了解特点, 说说是怎么认识这种火车的。这样, 学生既学习了图文对照、整合信息来理解词语的方法, 又了解了相关的常识性知识, 很好地体现了常识性课文立足于语言学习,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摆摆说说, 感受“火车发展”

在了解“火车种类”的基础上, 教师抓住文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连接词“最早……后来……再后来……”让学生感受“火车发展”。借助图片排序, 引导学生先自主读文, 圈一圈表示机车发明先后顺序的词语, 再通过小组合作摆摆说说的方式来介绍机车发明、发展的历史, 从火车不断地更新换代中感受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这一过程中教师特别重视指导一年级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体现了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展开合作学习的原则, 要求清晰、分工明确、分步落实。

步骤一:自主读文, 圈画表示顺序的词语, 为分工介绍做好铺垫。

步骤二:布置要求、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尝试合作学习。

步骤三:一个小组示范展示, 进一步明确学习流程。

步骤四:再次实践, 将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以小组合作为载体, 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发现由于分工明确, 每个学生都有了各自的学习任务, 在合作中相互监督、相互补充、相互调整, 学习成果有了新的提升。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个体学习的质量。

三、拆字解词, 想象“不断提速”

“不断提速”“夕发朝至”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抽象, 如何让抽象的词语具体化呢?教师通过补充资料, 并以数轴显示的方式将数字变化形象化、具体化, 再小组合作运用上文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最早……后来……再后来……”来说一说。让学生借助补充资料, 在运用句式说话中理解了所需时间越来越少, 速度越来越快, 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不断提速”, 从而感受我国火车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然后, 教师又从“夕发朝至”入手, 采用拆字解词的方式, 借助学生已有的对“朝阳”与“夕阳”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义, 并引导学生读读句子, 想象一下是怎样的情景。通过读句子想象, 学生就将“夕发朝至”转化为具体的情景画面了。

四、寻找联系, 感知“世界屋脊”

借助图片演示让一年级学生具体感知“屋脊”是房屋的最高点, 那么“世界屋脊”又是指什么呢?为什么说青藏铁路建成后火车可以开到“世界屋脊”上了?教师不是自己讲解, 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自主从文本中去提取有关信息来加以说明。学生找到了文中“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的句子, 教师再补充:“青藏高原离海平面可高了, 有我们杭州20 多个玉皇山那么高呢!”从而具体感受青藏铁路的“世界之最”。这样, 不仅学习了常识性知识, 更突出的是教师指导一年级学生学着去依据上下文寻找联系, 利用关联信息解惑, 提升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五、借助微课, 感叹“伟大创举”

方案火车波尔卡说课稿 篇3

《火车波尔卡》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 我是4号选手 袁冬梅。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一节非常有意思的音乐欣赏课。接下来请随我走进音乐《火车波尔卡》。

教材分析

《火车波尔卡》是人民音乐出版一年级下册 第5课 “游戏”中的一首管弦乐曲。是对本单元歌曲《火车开啦》的一个情感延伸。让儿童在游戏中了解社会,学会生活,在游戏中成长。基于此我对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

《火车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斯特劳斯的管弦乐作品之一。是为了一家铁路公司通车典礼而创作的乐曲。乐曲降B大调、2|4拍、快板,复三部曲式。全曲采用写实的手法,对蒸汽机车启动、加速、行驶、到站做了细致的描绘。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具有一定描绘行色彩的乐曲。全曲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A段主题,跳跃的曲调和倚音形成的跳进音程。明朗欢快,仿佛人们乘坐火车时愉快地哼唱着波尔卡旋律;第二部分B段主题,跳跃性很强,象征着火车在加速行驶中;第三部再现A段主题,简洁明快的旋律结束乐曲。整首乐曲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位听众。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音乐与人和音乐与社会关系。音乐教师应把音乐置于生活背景之中,用生活去引领孩子的探索。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学情分析

现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喜欢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在本课的设计时,我紧密结合了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能力和他们的生活实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模仿性和表演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火车的探究欲。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有效教学对个人的发展功能,设置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描绘的火车形象,体验乐曲活泼欢快、明朗的情绪。丰富情感体 验,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火车的探究欲。(情感、态度、价值观)2.采用听、拍、唱、演、奏等多种活动方式,感受波尔卡舞曲的节奏特色。(过程与方法)3.用铃鼓、串铃和三角铁参与主题乐段的演奏。并能听辨主题乐曲,感受乐曲不同的音乐形象和乐曲的结构。(知识与技能)教学重难点

为有效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行为的有的放矢,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置如下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乐曲火车的形象,体验音乐轻快、活泼的情绪。

2、能听辨乐曲主题部分,体验波尔卡舞曲的节奏性特点。了解乐曲的曲式结 构。

难点:能用打击乐器(铃鼓、三角铁、串铃)合作参与b段音乐的演奏。通过聆听音乐,对生活中火车有进一步探究欲望。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欣赏聆听为主,对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想象、模仿、分析、比较等激发学生自觉体验。

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练习法和律动表演为主。将音乐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主要以发现法为主,通过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图形谱,和乐曲结构得出所学知识。

说学法

音乐教学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在学生积极体验下,充分展开现象,并保护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因此,教学中我有意识进行学法指导,用听、说、演、奏多中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升华情感,达到从音乐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自主学习,主动探索

2、交流互动,快乐习得

3、创编表演,充分体验 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首先在音乐的引领下创设去旅游的情景,见学生带入坐上火车的氛围中。

一、欣赏图片,激活想象

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行吗,老师带领大家去看看游览一番吧。(播放课件:奥地利美丽的风景和名扬世界的音乐家,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个音乐之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孩子们想不想到音乐之乡去看看呀,那我们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去呢,你听,这是什么来了,(引出课题——火车。)

二、整体感知,初步体会

1、欣赏全曲。这辆火车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2、动作模仿火车。(播放音乐,学生做动作体验)

3、聆听引子。这辆火车是准备启动出发还是进站停止了,通过这问题有意识让学生去关注音乐的引子部分。

4、从而去关注引子的启动速度。由慢到快并通过用动作体验,去有意识的记忆火车启动的形象。为聆听主题乐段打下基础。

三、分段聆听,突出重点

1.聆听主题a段(分段听a段,目的听节奏xx x)首先从熟悉主题a段节奏为切入点。教学过程:听节奏。小火车启动的音乐中,每一乐句后面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节奏,你能听出来吗,(播放音乐,学生听,听后交流)初听时能听出节奏的只是少数学生,并只能对此有点感受。那么怎样让大多数学生都听到这个节奏。于是,教师有意识的敲节奏。把你认为火车在说话的地方用手把它敲出来。通过这样的无声引导节奏。再出示节奏。并通过认识节奏。接着拍节奏和数乐句节奏。最后(6)游戏“开火车”。巩固乐句的节奏性。

从听节奏~到敲节奏~再到出示节奏~拍节奏~此教学过程采用了层层深入法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型。而节奏型的提炼是为了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波尔卡舞曲特点。这是整节课的教学重点。

2.聆听主题b段(分段聆听b段)(1)对比欣赏:听火车加速形象。并图线谱的方式表现乐曲,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感受乐曲的强弱力度变化。为加入乐器的演奏作铺垫。这是一个难点的设计。(2)图线谱感受:我们的乐器朋友也想来表现火车加速。但要演奏乐器,必须得看懂这段演奏图。(3)画谱,感受力度。这是一个难点的突破。通过学生感受图形谱走向和观察图形谱中的强弱力度上的变化,得出结论:从强到弱。为选择乐器做铺垫。最后老师(4)教师出示乐器。让学生在观察和讨论,探索中明确乐器的演奏方式。设问:A:这是什么哪三种乐器,B:想想看:用什么乐器在图形谱中的什么位置演奏,(生思考,同桌交流,然后汇报)C教师示范乐器演奏。oo用铃鼓;曲线 用串铃拍。师点拨每个乐器在图中 演奏的位置和乐曲的强弱变化。这是演奏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5)徒手练习:现在我们分组练习。一组单手拍凳模仿铃鼓;三组、四组拍腿模仿三角铁,二组晃手动作模仿串铃。(目的为进一步深化每个乐器演奏的节奏)(6)分组合作乐器演奏(自由练习,尊重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演奏乐器。(7)音乐看图演奏(全班)。最后(8)完整表现主题A段。加深对乐曲A部分音乐的完整性。

在b段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有探索法~发现法~练习法。通过观察图谱的乐曲走向和强弱力度变化。选择合适的打击乐为b段伴奏。参与方式是合奏。对 的展示就是一个难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还说用不同的乐器参与合奏难点。图形谱 的突破。通过图谱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演奏~降低了演奏难度。同时也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充分参与到音乐中来~体会合作和演奏的快乐。教学用时为开课的黄金时间25分钟。

3.聆听中部B 段(分段聆听第二部分)教师引导角色表演。角色:火车司机、乘客。让学生通过演和说的活动方式感受B部分旋律的欢快活泼情绪。教学过程(1)完整听:(2)动作体验: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行进中的小火车。体验火车司机的快乐。(3)用节奏朗诵儿歌的方式表演乘客的快乐。(4)分角色表演B部分音乐。,B部分的音乐是整首乐曲的一个中部~不作为重点聆听。目的在感受中。通过教学活动动静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第二部分音乐中火车跑行进的形象。体验进行的速度和愉快的心情~把快乐旅行的心情进行到底。用时5分钟,四、聆听全曲,突破难点(5)通过以上环节的层层深入,为聆听乐曲的结构埋下伏笔。教学过程1(分辨颜色卡片。情景创设:火车就要到站了,火车上的列车长要来检查火车票了。请轻轻拿起凳子下面的车票。当你听到启动音乐出现时,请出示红色的票;当你听到加速音乐出现时,请出示蓝色的票;听到火车平稳行进时,由老师出示黄色的

vip票。(这样很快就能让学生又回到音乐的聆听中来。这也是对以上学习知识点的一个检查。通过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就知道学生对主题段的熟悉程度。从听全曲,看结构图:到总结音乐规律到发现乐曲的结构。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获得知识的一个最佳表现。最后了解创作背景,出示课题。说板书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本课的板书设计。为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识记,我采用了结构式的板书。颜色卡片是音乐形象的认识,有每个乐段的重点感受痕迹,包括节奏型,图形谱。最重要的是乐曲的结构分析,不仅形象化,也能直观化。给人以清晰明了,一目了然之感。

我们再回到此阶段的环节目的上来。通过层层递进的方法,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虽看似无心,却有意让学生无意中了解乐曲的结构,又直观而又形象的看到了乐曲的整个发展。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

五、综合表演,激活想象

快乐的旅行终于到目的地了。教师有意引导学生了解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作用。并告知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在这里表演过,它是音乐艺术家心中的一个向往。为全曲的完整表演,创设了一个华丽的背景。基于乐曲所描绘火车形象,我又添加了参观火车博物馆的环节。让学生回到生活中火车上来,激发情感目标的落实,对生活中火车的探索。最后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结束《火车波尔卡》。

观看整个教学过程。你会发现,每一次精心设计的情景创设,都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每一个分段聆听,都是为全曲聆听做铺垫;每一个活动设计,都是为学生亲自参体验音乐做嫁衣;在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动静交替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增长音乐的知识,都到美的熏陶。

《给予的故事》说课稿 篇4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

过程与方法:

在讨论交流中流露真情,明辨事理,提高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给予的幸福和快乐。

说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说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说教学过程:

1、师:刚才我和同学们聊天时候,发现你们已经通读了《给予的故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给予这个词的?(板书:给予)

2、(答不出)给予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呢?

(答出)同学们读得很认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给予的故事》,(补充板书:给予的故事)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师配乐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受到了什么启发?

1、自读自悟。

1)出示自学提示,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提示来学习这篇文章。

温馨提示:

结合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读、思、圈、注、议,谈谈你对“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这句话的理解。

(读给学生听:结合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体验,就是把课文的内容与我们同学生活中相同的事情结合在一起,通过读,小声的读课文,思,开动你的脑筋,思考问题,圈,拿起笔,把你认为的重点字词句画出来,注,把你对所圈出内容的理解写在旁边,议,把想法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一下,如果你有了新的感悟,就赶紧补充到书上)

2)学生自学。

老师巡视,指导按“读、思、圈、注、议”的方法自学。

(在自学中如果需要老师帮助的,请举手示意)

3)小组交流。

(沙漠中的环境,告诉学生重点在那个人的一步一步的行走,不放弃希望。

抉择,读出艰难的抉择,那几句话。

奇妙的灵感,是什么,是一种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也要试一试为更多的人找到生命之水)

师: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顺着学生,不管学生回答什么)引到他是在什么样的处境中面临生死的抉择。

(如果学生不能直接找到那句话,而是说了自己的语言,就引导一句: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请同学们想象着读一读。

(找一个学生读一读)

师:他的`坚强,永不放弃求生的希望,支撑着他一步一步的向前。命运之神没有抛弃他,这时他看到了一丝希望,是什么呢?

(木屋、水壶、汲水器、纸条)(谁还有补充)

(出示纸条上的话:“要先把这壶水灌进汲水器,才能打出水。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水。”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发现水壶里果然有满满的清水)

师:(学生读)现在他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果然)

(惊喜,激动)

师:同学们,体会着读一读。(生读)

师:谁来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师:水壶里有水,证明了纸条上的话有一部分是真的了。这时我们的主人公面临了一个很艰难的抉择,是什么呢?

生: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汲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汲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吗?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

(指导学生读出艰难的感觉来)

师:是呀,生死就在一念之间,这的确是个艰难的选择。他做出了怎样的抉择呢?

(把水倒入,按纸条上的话做)

师:是什么促使他这样去做呢?

生:一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他下决心按纸条上说的做。

师:我有些困惑了,是种什么样的灵感给了他如此大的力量,让他把生死置之度外?

(试一试,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

师:冒着牺牲自己生命的危险,也要试一试,为更多的人找到生命之水,这是何等高尚的品质呀。当他把水壶里的清水倒入汲水器,继续抽水时,果然,汲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通通快快地喝了个够。

(果然,汲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通通快快地喝了个够。)

师:这时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体会到了什么?自己读读。

(惊喜,喜出望外)

师:那你就体会着读读这句话。

(找两个学生读)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主人公说些什么?

师:这位主人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所以他在纸条上加上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这是主人公的肺腑之言,谁来读一读他加上的这几句话?

(请学生读)

师:我们与主人公一起经历了这个艰难的抉择,共同体会到了给予的幸福和快乐。此时此刻,你们想在纸条上加上一句什么话呢?

说板书设计:

给予的故事

第一种选择:喝光水

《小木偶的故事》说课稿 篇5

【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略读课文《小木偶的故事》。本组课文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

《小木偶的故事》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其故事内容通俗易懂、情趣盎然,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童话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为只会“笑嘻嘻”一种表情而受冤枉,遭误解,被怀疑;直到女巫出现,赋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让他真正获得了快乐。

这是一篇拟人体童话,情节生动有趣,构思巧妙,让我们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时,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乐的真谛: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但生活是复杂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之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不同的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情感态度,要用我们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读通读懂课文的内容并不难。而且这篇课文语言通俗易懂,故事内容简单有趣。但要让小学生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及感受,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乐的真谛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属于拟人体的童话,文中对话较多。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运用通过反复朗读感悟童话蕴含的道理的阅读方法学习本文,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拟人体童话的特点。所以我把这篇课文的重点放在了通过反复品读人物间的对话领悟“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上。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以促进师生、生生、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采用自由读、分角色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自主选择角色读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与课文零距离接触:如果你是小木偶,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后,你的心情如何?让学生亲身体验角色特点,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领悟道理。根据以上分析及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制定如下: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独立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4.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难点:读、悟课文的角色对话,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模拟表演,导入新课

1.看词语模拟表演,同桌合作,一个读词语,一个做出相应的表情,反过来再 做一次:板着脸、笑嘻嘻、愤怒、龇牙咧嘴、嘟嘟嚷嚷、可怜巴巴、放声大哭、着急、生气、委屈、伤心 2.自由谈:你最喜欢哪种表情?

3.小结: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表情,喜、怒、哀、乐,样样都会。但我们都喜欢“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会“笑”这一种表情,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这节课,让我们读一读《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交流课前预习情况:木偶是什么? 2.自由读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与生字交朋友。3.检查初读情况

(1)将之前表演的词语从文中找出来,做上标记。

(2)联系上下文,了解含义,读一读。

(3)小结: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表情和内心情感的。

三、紧扣文眼,感悟小木偶的内心世界

1、我们知道小木偶一开始只有“笑嘻嘻”的表情,“笑嘻嘻”在故事出现了几次?请画出有这个词的句子。(1)老木匠拿起他的神奇雕刻刀,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上一个笑嘻嘻的表情。(2)穿警服的熊看看小红狐,小红狐满脸的愤怒;在看看小木偶,小木偶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3)“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笑嘻嘻地回答。(4)“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这四句话分别讲了谁与谁的故事?自由选择一个部分,带着表情、动作分角色朗读。(生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2.合作表演,集体交流。

(1)全班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教师读旁白,其余角色有各小组担任。

(2)过渡:因为只拥有笑,小木偶受尽了委屈,你觉得,这些时候小木偶的心情是怎样的? 口头完成练习:假如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表情,那会是怎样的呢?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换上体现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

①“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

②“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地回答。

③“脑袋很疼。”小木偶一副()地表情。

④“老奶奶,我没有撒谎。”小木偶()地说。

⑤“谢谢你给了我人类所有的表情。”小木偶()地对蓝鼻子小女巫说。

3.以采访的形式展开想象,谈感受

(1)老木匠:请问你为什么给小木偶加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

(2)我想采访一下熊警察,你为什么要把小木偶拎起来扔出去?你当时是怎么想的?(3)小木偶,你当时脸上是“笑嘻嘻”的,但你被抢了背包,你心里是怎样想的? 4.联系生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

(1)好心的老木匠原本希望小木偶永远快快乐乐的,所以只给他刻了“笑嘻嘻”的表情,但他一点都不快乐,小木偶最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2)练习填空,加深理解。

因为我们的生活不仅有快乐的日子,还有()、()、()的日子,所以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3)小结: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的快乐。但生活又是复杂的,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之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牛活。

四、放飞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遇见当初做小木偶的那个木匠,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假如小木偶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现在小木偶拥有了所有表情,那么在小木偶身上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续写故事题目自拟,既要大胆想象,又要把握故事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推荐题目: 《又遇到了小红狐》、《我不仅仅会笑》、《再见熊警官》、《成为真正的孩子》

五、作业

1.把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小木偶的故事》说课稿 篇6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文中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

3, 学会读故事,讲故事,并合理地续写故事。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的道理;在会读故事,讲故事的基础上,合理地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1,出示课件(文中出现的表情词语),导入语:同学们,课前先让我们玩一个小游戏,根据屏幕中的词语,演给你的同桌看看。

2,积累词语:

生气 放声大哭 委屈

板着脸 亲热 愤怒 笑嘻嘻

温柔 龇牙咧嘴 嘟嘟囔囔 可怜巴巴

3,导入:今天让我们认识下只有一个表情的小木偶---《小木偶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思考: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

2,指名说,齐说。师板书。

三,再读课文,深度体会

1,默读课文,想想这几个人物和小木偶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用自己的话说说。

2,指名学生说

3,出示课件:因为小木偶只会笑,得不到熊警官的信任;因为小木偶只会笑,得不到小白兔的同情;因为小木偶只会笑,得不到老婆婆的帮助;所以————

让学生齐答: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

4,小组讨论,交流,谈谈对“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这句话的体会。

5,小组派代表回答

6,出示课件,读一读,将原文句子中“笑嘻嘻”换成你觉得应有的.词语,再读一读。

四,小练笔

1,要求:小木偶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之后,在小木偶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着编下去……

2,写前指导

3,学生写作

4,交流

五,总结

笑,是很重要的。可是,要是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还有除了笑之外丰富的表情,只有体验了酸甜苦辣,才是完整的。

六,作业布置

(1)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2) 阅读《小木偶的故事》姊妹篇《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我喜欢做我自己》 。

(3) 将你续写的故事或阅读的这些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设计

小红狐

小白兔 小木偶 熊警官

老婆婆

小木偶的故事说课稿 篇7

李嫦娥

一、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小木偶的故事》课文先写老木匠做了一个小木偶,并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上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以为只要会笑小木偶就会永远快乐;接着写小木偶在着急、生气、委屈甚至是痛苦、伤心时也总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后写小木偶在女巫的点化下,拥有了所有的表情,此时他发出了内心的感叹:“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童话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为笑嘻嘻而受冤枉,遭误解,被怀疑;直到女巫出现,赋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让他真正获得了快乐。童话构思巧妙,让我们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时,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乐的真谛。

根据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2独立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重难点是因为:这篇课文属于拟人体的童话,文中对话较多。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主要是要让学生运用通过反复朗读感悟童话蕴含的道理的阅读方法学习本文,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拟人体童话的特点。

二、本课的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以促进师生、生生、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采用自由读、分角色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自主选择角色读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把自己当作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让学生化身为主人公,直接进入文本中,与与课文零距离接触:如果你是小木偶,在受到不公待遇后,你的心情如何?让学生亲身体验角色特点,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领悟道理。

三、本课的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以促进师生、生生、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这节课我重点研读的是文中主要人物的对话。采用自由读、小组练读和角色读的方式,真正做到以读激情,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木偶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揭示本文主旨。

四、本课的教学过程

(一)闯三关,查预习

1、生词关;

2、课文关;

3、问题关。一是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二是明白课文的道理.(相机板书:只会笑、被抢、熊警察不相信、头疼、小兔子、老婆婆说他撒谎。

(二)自主学习

个人自学:找出课文中关于人物表情、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用心体会人物的心情。

小组交流:先把你找出的句子读给组内的人听,再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组内其它人补充.全班交流:师对交流的情况进行点评、点拨、整合(三)积累词语(读词、理解词、运用词)

扩展词语: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火冒三丈、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愁眉苦脸„„人类的表情有多丰富,生活就有多丰富

课后抄到笔记上,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四)课堂检测

假如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怎样呢?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填上表达他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

1.“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地尖叫。

2.“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地回答。

3.“脑袋很疼。”小木偶一副()的表情。

4.“老奶奶,我没有撒谎。”小木偶()地说。

5.“谢谢你给了我人类所有的表情。”小木偶()地对蓝鼻子小女巫说。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小木偶现在拥有了人类的全部表情,他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请你任选一个题目,编一个故事,发挥你的想象力,还要尊重作者原来的创作意图。把握故事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又遇到了小红狐(和好、惩罚); 我不仅仅会笑;再见熊警官;和老木匠幸福地生活;成为真正的孩子„„

自编-----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师点评)

《渔夫的故事》优秀说课稿 篇8

本篇课文是北师大版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下面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程序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本文的地位及作用

本文出自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它是世界著名文学作品之一。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内容包括寓言、童话、爱情故事、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想象丰富,描写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渔夫的故事》是一篇大家都熟悉的民间故事,情节精彩动人,人物形象鲜活。

2、教学目标

了解民间文《一千零一夜》的特点及类型,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复叙故事情节

3、教学的重、难点:根据人物的肖像、对话、心里活动的描写,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充分相信人的聪明才智,对邪恶势力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二、教材处理:

抽测预习,掌握字词;了解故事情节,复叙故事;分析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性格。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1、字词抽测,小组展示

2、整体感知,复叙故事

3、分组探究:各小组接到任务,合作探究,讲解展示

4、魔鬼与渔夫的对话是课文最精彩部分,揣摩人物语言,表演课本剧,激发兴趣

三、教学程序:

1、由学生讲故事导入并介绍《一千零一夜》

2、准备课本剧的道具

3、整体感知,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4、学生探究,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领会文章主旨

5、导演课本剧,活跃气氛

6、延伸拓展,给课文续写不同的结尾

四、反思小结:

《卡通故事》说课稿 篇9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儿童最熟悉、最喜欢的卡通形象为题材,启发引导儿童进行欣赏学习。卡通是音译词,它囊括了动画片和漫画。那些生动、夸张、个性鲜明的卡通形象、跨越了国界、跨越了民族,成为全世界小朋友们共同的财富。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神态各异、特性鲜明的卡通明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受,并说出原因。然后再将自己最喜欢的形象试着画出来,并对其进行深层的了解,感受这一形象设计的精妙之处。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对本课制定了以下目标: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卡通画中形象的特征。

2、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试着用大胆、夸张地表现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感受到美术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卡通世界的乐趣,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方法:

我在本课准备了动画短片和大量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获得了良好的审美体验。我还结合了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方法,课前让学生走入生活收集物品,对生活中的卡通形象进行欣赏与评述。这就是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积累,最终通过美术创造,来提升生活的境界。虽然有些语言和想法稚嫩,但闪耀着孩子们天真的童趣;折射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三、学法指导:

以低年级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学法运用得当学生将会更感兴趣,更主动参与学习。我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提供丰富的材料,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学会们在认知、情感、语言等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

1、欣赏,体验感受。

在新课开始,我播放了一连串学生喜爱的中外卡通作品,通过展示卡通形象,播放一连串学生喜爱的卡通片,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动画片里的主角形象和故事情节,学生争先恐后地各抒己见,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2、讨论,各抒己见。

三个和尚、哪吒闹海、机器猫、猫和老鼠、宠物小精灵等经典动画引发了学生无限丰富的联想:

如:“我是孙悟空,我会七十二变!”

“我是小哪吒,我有乾坤圈!”

“机器猫真可爱,真聪明!”

…………………………

你一言我一语,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的独特感受。从这些富于时代精神、健康有益的卡通形象中,学生可以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美的陶冶。

4、想,漫无边际。

想象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给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在以后的生活或在学习中怎样运用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比如画一幅卡通作品装饰自己的房间,做一个卡通头饰表演小话剧等等去体验创造和表现的无穷乐趣,充分感受到美术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

5、画,尽情享受。

把课前从生活中收集的卡通图片带到课堂,小组内学生采用自我交换的方式,极大地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因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学习也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6、评,多元评价。

展示作品的挑选紧密联系课题,通俗易懂,使教材内容得到有机补充,并使这一课的教学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采取师评、生评、互评相结合,个人评和小组评相结合等多元化评价模式。

中班故事说课稿 篇10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故事:《腊八粥》。

一、说活动教材

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很好,词汇量掌握的比较丰富,幼儿喜欢与他人谈话和交流。喜欢听故事,有了一定的倾听习惯,并能较全面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发现,会简单评价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根据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及我班幼儿现有水平,我选择了《腊八粥》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体现了中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腊八节。通过一个感人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天上不会掉下来馅饼,一定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养活自己!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是很好的教育资源。这个故事为幼儿提供了一面镜子,让幼儿借助角色形象知道什么是勤劳与懒惰,什么样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尊重和愉悦。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

二、说活动目标

结合中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2、技能目标:了解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

3、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告诉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惰”,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根据上述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活动的重点、难点如下:

活动重点: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活动难点:感知“勤劳和懒惰”,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为了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重点的突破: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欣赏《腊八粥的故事》,了解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分段播放课件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知道腊八节以及了解腊八粥的主要材料。第二,游戏“制作腊八粥”。游戏中萌发兴趣再选一选、认一认、粘一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加深对五谷材料的认识。第三,品尝腊八粥。让幼儿通过视觉和味觉来感知腊八粥的八种材料

难点的突破:采用PPT,引导幼儿感知后进行讨论,并将幼儿的感受迁移到生活实际中,更加贴近幼儿,便于幼儿理解。

三、说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各种常见谷类。

2、物质准备:(1)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腊八粥原料的图片(大米、小 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2)分成八格的碗状底板,盛放各种腊八粥的原料:(3)腊八粥食品;(4)PPT“腊八粥的故事”。

四、说教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更好地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兴趣,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讲解法、讨论法、提问法、游戏法和新视听方法。

五、说学法

根据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的要求,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学习方法:讨论交流法、多通道参与法,帮助幼儿理解“勤劳与懒惰”。

六、说教学程序

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活动导入,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采用讨论交流法,提出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我们每天的早餐都会吃些什么?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粥?”让幼儿畅所欲言说出粥的种类,引出腊八粥。教师小结:腊八节就要到了,每年腊月初八就叫腊八节。小朋友们知道腊八节这一天我们有什么传统吗?(吃腊八粥)达成了重点目标的前一部分: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吃腊八粥)。

此环节达成了重点目标的前一部分: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吃腊八粥)

二、欣赏《腊八粥的故事》,了解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分段播放)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新视听方法中。

1、在幼儿观看故事之后,我运用提问法抛出问题:

(1)腊月初八,家里东西都吃光了,两兄弟后来找到了什么来做吃的?(2)两兄弟一共用了几种材料做粥呢?

(3)故事里说到了哪八种材料?

教师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

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这一环节完成了活动重点内容之一——了解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

2、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点制作腊八粥的五谷杂粮,你认识哪些呢?采用讨论交流法提示幼儿分享已有经验,教师进行补充,对于一些幼儿不太熟悉或者容易混淆的材料重点说明。

三、游戏:制作腊八粥

这一环节用游戏法和提问法相结合,抛出问题:如果让你来做腊八粥,你会选哪几种材料呢?教师提示幼儿选择材料图片,并说出相应的名称,将图片逐一贴在碗状底板上,最后数一数是不是八种。

教师进行小结:原来许多五谷杂粮都能做腊八粥,只要选择其中的八种材料就能做成你喜欢的腊八粥了。

四、品尝腊八粥

端上厨房烧好的腊八粥或从超市买来的灌装腊八粥请幼儿品尝。在品尝过后,提出问题:数一数,看看自己能吃出几种材料?这一环节不但引导幼儿运用味觉、视觉,而且幼儿也在品尝之后讨论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五、感知“勤劳和懒惰”,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1、通过幼儿讨论交流理解故事内容,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什么后来两兄弟又开始种田了呢?我们小朋友要不要像两兄弟学习呢?为什么?

2、通过幼儿实际生活重点引导幼儿感知“勤劳和懒惰”,并鼓励幼儿用语言 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提问:小朋友的袜子谁来洗?玩具玩完后应该怎么办?吃饭的时候用不用爸爸妈妈喂?„„为什么袜子要自己洗?为什么要自己吃饭?„„此环节我用了情感陶冶法,通过故事本身及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况,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感化、熏陶。帮助幼儿理解“勤劳与懒惰”,形成一种概念——要做一个勤劳的孩子。

这一环节将故事中的经验迁移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引导幼儿联系自己 的生活实际,加深幼儿的理解,突破了难点。

七、说效果

1、选材生活化。

孩子们一听到“吃”和“过节”就会滔滔不绝的说起来,因此我把教学活动以“看、听、说、做、吃”的线索来展开。让孩子们通过欣赏故事、谈话讨论、结合实际生活和品尝,让幼儿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知道做腊八粥的材料。

2、内容整合化

一年级语文火车的故事教案 篇11

1、认读 郊、列、弄等14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2、学会名、发、成等6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图文结合,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了解现代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特点。

2、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火车、识字教具。

【设计理念】

1、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自主识字、自悟自读、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优化教学结构。

3、将识字与朗读、词句教学与朗读感悟有机结合起来,重视整体读,体现整合精神。

【教学环节】

一、导入揭题

〖教师活动

1、谈话导入(师出示玩具火车)大家看,这是什么?对,是玩具火车。有谁见过真的火车,能给我们介绍讲一讲吗?

2、揭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火车故事的课文。(依次出现三幅火车图画,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1、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共同观察火车,说一说火车的样子。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组织说话,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读课文识字

〖教师活动

1、出现我会读图标,交代活动内容,提示读课文的要求。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学生活动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3、标出自然段。

〖设计意图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

三、自主识字展示与交流

〖教师活动

1、 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读认识的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同学推荐。

3、 出示带果子的(字卡)果树。

〖学生活动

1、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并读给学习伙伴听。

2、交流,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3、摘果子游戏。

〖设计意图

1、 体现自主、合作识字。

2、 在活动中识字。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师活动

1、提出学习要求。

2、组织引导学生学习。

3、指导朗读。(读出小明那种奇怪的语气和爸爸鼓励的语气。)

〖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自己的玩具火车,演示一下飞驰而过,看哪组演示得好?

2、通过演示玩具火车,让学生说一说火车是靠什么带动一节一节的车厢向前跑的。

〖设计意图

1、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演示理解词语,理解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教师活动

1、出示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⑴ 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几种火车?

⑵ 最早的火车是什么样的?

2、检查学习效果。

3、指导朗读。

〖学生活动

1、各小组合作学习,动笔画出关键词语。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读书,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句,进而读懂课文。

六、学习课文4-6自然段

〖教师活动

1、提出学习要求。

2、组间巡视,随时指导。

3、组织交流、汇报。

4、讲解海拔、世界屋脊。

5、指导朗读 。

〖学生活动

1、各小组自由读课文,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2、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重点理解提速、夕发朝至)

〖设计意图

体现自悟自读,展示交流。

七、整体朗读感悟课文

〖教师活动

组织朗读。

〖学生活动

1、你喜欢哪个自然段就站起来读哪个自然段?

2、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1、体现自主学习。

2 给学生创设展示读和个性化朗读的机会。

八、总结

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自由发言,拓展思维。

九、实践活动

上一篇:入团考试题下一篇:场地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