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创伤的联合救治与护理(精选6篇)
【关键词】 酒精中毒
饮酒过量称酒精中毒,俗称酒醉,就是摄入了过多含有乙醇(酒精)的饮料。乙醇具有脂溶性,易透过血脑屏障和细胞膜迅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并抑制呼吸中枢使皮质下中枢和小脑受累,最后导致抑制延脑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出现休克。由于对酒精的耐受性、中毒症状出现的早迟与轻重不同,个体差异颇大,一般在空腹状态饮酒极易中毒。由于酒精中毒后的患者记忆力与自控能力差,往往在酒后开车肇事、行走摔倒或与人发生冲突、打架、斗殴而发生酗酒事故。酒后的患者一般表现为兴奋或昏睡等精神状态,当事故发生后,往往是由旁人送入医院,一时难于准确判断受伤的时间、程度。笔者对其采取以下一系列急救护理措施。
迅速了解病因和准确评估病情
检查受伤的部位,协助医师抢救患者,测量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四肢活动情况并做好记录;同时通过询问陪送人详细了解患者饮酒量、饮酒后受伤的情况、受伤的时间、伤后是否清醒,有无中间清醒期,呕吐次数、呕吐物性质及数量。对有昏迷半小时以上的患者,常规送CT检查,对准确判断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骨骨折有重要意义。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供氧 患者伤前有过量饮酒和饮食,颅脑损伤后呕吐较频繁且量多,由于酒精和脑损伤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咳嗽和吞咽反射减弱,意识障碍者不能主动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反流,造成呼吸道梗阻。护理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目、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对呼吸困难、呼吸暂停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使用呼吸兴奋剂。急救护理措施
3.1 接诊患者后,要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观察瞳孔、神志意识并做好原始记录 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特别对昏迷伴呕吐患者,防止呕吐物反流误吸,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3.2 早催吐、洗胃 争取将尚未被吸收的酒精从胃中迅速排出。对于神志尚清的患者应选择了催吐方法,效果良好,方法是嘱其配合,先自饮温开水,再以棉签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催吐,直至胃内容物吐尽。对乙醇中毒严重者,尽量置入胃管行胃肠减压,用生理盐水洗胃以减少乙醇的吸收,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
3.3 迅速降低颅内压,维持血液循环 迅速建立2条有效静脉通路,用较大针头或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失血过多、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行深静脉穿刺,以保证液体和药物能迅速进入体内。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20%甘露醇250 ml加压静滴,给予速尿、地塞米松针静脉推注,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乙醇抑制肌磷酸化酶的活性,对心肌、骨骼肌均有损害作用,易引起外周循环衰竭,部分患者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极易发生休克。故有休克或处于休克前期者应积极扩容,扩容时以胶体液为主,如血浆代用品、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血液,辅以一定量晶体液,如平衡液、10%葡萄糖溶液。应予50%葡萄糖液和B族维生素,予纳洛酮促进患者清醒。
3.4 对待烦躁不安的患者 可给安定10 mg肌注或静注,禁用吗啡及度冷丁,以防抑制呼吸。
3.5 急救处理时应注意有无复合伤,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 医护配合,争分夺秒。在送X线照片、CT检查时注意病情变化并保持各管道通畅。4 观察及护理
4.1 急性酒精中毒若合并颅脑外伤,意识状况和眼征变化是观察的关键 由于急性酒精中毒的表现常常掩盖了颅脑外伤的神经系统症状,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据文献报道,约20%颅脑损伤发生在醉酒状态下,因此,病情观察细致、体检全面是提高诊断和疗效的关键。
4.1.1 意识的观察
由于乙醇对大脑和间脑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导致昏迷,而颅脑外伤亦可直接引起昏迷,故此时根据意识障碍判断病情相当困难。所以,对于此类患者,必须将乙醇与外伤两种因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乙醇中毒往往掩盖了颅脑外伤的典型症状。若昏迷在4 h后无改善应考虑为颅脑外伤所致,昏迷程度逐渐加深、无好转应考虑颅脑外伤的病情加重。典型的颅脑外伤中间清醒期一般不会出现。
4.1.2 瞳孔的观察 一般急性期10~20 min观察1次,做好记录,以作对比。有瞳孔不对称散大,即使在正常范围内,也要怀疑脑疝可能,应立即报告医师做出相应的处理。
4.1.3 观察生命体征 严密的观察能及时发现伤情变化,往往有一部分患者,特别是颅脑外伤及胸腹部外伤早期就诊时,有的脏器虽然已受损伤,但早期各种检查阳性体征不明显,医护人员很容易被这些检查情况蒙蔽,产生病情不重的概念。因此,笔者认为,酒醉后创伤的患者,首诊时只要有一个可疑点,无论是医师还是护理人员,均应做到认真、细致,对患者负责。对症状体征不典型的患者留院观察是十分必要的,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全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先兆、发展、动态等,使患者的每个细微的变化,得到及时发现和准确的处理,避免因不能及时发现病情突然变化,延误治疗及手术时间而造成不良后果。
4.2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和痰液,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
4.3 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对烦躁的患者,就应采取保护措施,加床栏或用约束带直接约束患者四肢,以防患者坠床和发生意外。注意不乱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抢救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1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 男95例, 女26例;年龄13岁~68岁, 其中1例为13岁男孩;饮白酒82例, 啤酒20例, 红酒15例, 其他4例;兴奋期48例, 共济失调期45例, 昏迷期28例;伴不同程度呕吐92例;饮酒后2 h就诊15例, 3 h~4 h就诊76例, 5 h~8 h就诊25例, 8 h以上就诊5例;饮酒原因:生活压力大、情绪低落、酒宴场合、朋友聚会等。
1.2 临床表现
①兴奋期:酒精中毒早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病人表现为头晕、面色潮红、眼结膜及皮肤充血、有欣快感、喜怒无常、言语过多或入睡。②共济失调期:病人表现为兴奋状态消失后动作失调、步态蹒跚、语无伦次、口齿不清、恶心、呕吐、心率加快。③昏迷期:病人进入昏睡状态, 呼吸深而慢且有鼾声, 口唇发绀、瞳孔散大或正常、脉搏细弱、心率加快、体温偏低, 重者转为昏迷, 多因延脑呼吸与血管运动中枢衰竭而死亡。
1.3 结果
除9例收入相应科室 (上消化道出血收入消化科3例, 骨折收入骨科2例, 1例脑出血经抢救平稳后转入神经内科, 3例行血液透析收住院治疗) 外, 其余112例均在急诊科治疗, 经催吐、吸氧、保暖、输液及应用纳洛酮、醒脑静、奥美拉唑、高糖、维生素C等治疗好转后意识清楚, 痊愈出院, 其中有87例在24 h内治疗好转, 平均观察时间2 d。其中住院的9例病人住院7 d, 均痊愈出院, 无一例死亡。
2 救治与护理
2.1 催吐或洗胃
轻度中毒无需特殊治疗, 可使其平卧并给予保暖、饮浓茶或咖啡等可自行恢复, 症状较重者可用温水、生理盐水或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入院前没有呕吐及意识清醒者可采用刺激会厌催吐, 一般情况下我科不主张洗胃治疗[1]。其原因为:①急性酒精中毒早期病人大多呈兴奋状态, 比较躁动, 不易配合插管洗胃。②昏迷病人可引起窒息、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发生。③急性酒精中毒病人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尤其是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会加重出血。④乙醇为水溶性, 在胃内90%被吸收, 残留在胃内的一般不多, 洗胃治疗不一定能缩短清醒时间。⑤酒精中毒病人如合并服用大量镇静剂或其他药物中毒可能性时应向家属交代, 知情签字后慎重洗胃。洗胃过程中如果病人出现频繁呕吐、洗出血性液体、腹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洗胃。
2.2 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反应程度, 必要时行心肺复苏术。对生命体征不稳定、呕血、既往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呼吸困难者在抢救室进行抢救, 待病情平稳后转入观察室或病房。
2.3 药物治疗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2.3.1 促醒
近年来应用纳洛酮促醒较多, 重病人应用后苏醒时间缩短, 病死率下降。用法:纳洛酮0.4 mg~0.8 mg静脉注射, 0.5 h静脉注射1次直至病人清醒, 重病人可将0.8 mg~1.2 mg纳洛酮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静脉输注维持, 同时0.5 h静脉注射1次, 剂量为0.4 mg。中成药醒脑静也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药物, 部分病情较重的病人加用醒脑静20 mL静脉输注, 以醒脑开窍, 促进意识恢复。
2.3.2 止吐
剧烈呕吐者可予甲氧氯普胺10 mg~20 mg肌肉注射。
2.3.3 保肝护胃
将肝水解肽200 mg加入250 mL葡萄糖液中静脉输注, 将抑酸药奥美拉唑42.6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加用止血药物如巴曲酶、酚磺乙胺等。
2.3.4 应用镇静剂
对躁动不安者应用镇静剂要慎重, 特别注意忌用巴比妥类镇静剂, 避免呼吸抑制。
2.3.5 大量补液
静脉注射呋塞米20 mg, 以促进乙醇排泄。
2.3.6 维持呼吸功能
使用呼吸兴奋剂, 对严重抑制状态昏迷者可予氧气吸入, 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
2.3.7 其他
合并脑出血颅压高时给予20%甘露醇250 mL静脉输注;严重酒精中毒者可用血液透析疗法。
3 体会
一次大量饮酒可出现急性神经精神症状, 长期饮用可产生酒精依赖甚至出现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对此类病人加速体内乙醇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组住院治疗的9例病人均为兴奋躁动、共济失调所致的外伤或昏迷、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收住院。对急性酒精中毒病人要仔细搜集病情资料, 根据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相应的处理, 同时加强健康宣教, 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3.1 催吐或洗胃
乙醇经胃肠吸收极快, 因而一般不需催吐或洗胃, 但如果摄入极大量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时应向家属交代, 如同意签字后洗胃。
3.2 严密观察病情, 保持呼吸道通畅
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者应给其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防止窒息。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 生命体征监测的同时做好记录, 根据呕吐物的量和形状分辨有无胃黏膜损伤情况, 必要时留呕吐物送检。如合并外伤出血者应予清创包扎或清创缝合, 可疑骨折时行X线检查, 合并颅脑外伤时除加强瞳孔、意识、生命体征观察外, 必要时行颅脑CT检查, 及时诊断, 及时处理, 收入相应科室。
3.3 纳洛酮使用注意事项
纳洛酮为纯阿片受体拮抗剂, 是一种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对酒精中毒效果较好, 可使血中乙醇量明显下降, 使病人迅速清醒[2]。研究证明, 醒脑静与纳洛酮有相似的药理作用, 在治疗酒精中毒方面也具有较好疗效, 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 应注意使用后清醒的时间, 若超过平均清醒时间或用后昏迷程度加深, 应追问病史, 详细检查, 考虑是否存在其他问题。
3.4 做好基础护理及防护
急性酒精中毒病人全身血管扩张, 散发大量热量, 有的病人会有寒战, 此时应加干棉被或用暖水袋, 补充能量。对烦躁、兴奋、多语、四肢躁动者应加强巡视, 使用保护性约束带、床档等, 以防意外发生。昏迷、大小便失禁者可留置尿管并做好导尿管的护理。同时医护人员在护理好病人的同时要做好自身的防护。
3.5 健康教育
急性酒精中毒病人多是因过量饮酒而引起, 大多数病人与情绪有关, 护理人员应及时与陪护人员进行交流, 在病人清醒后主动与病人沟通, 采用“疏通宣泄”的方法让病人发泄心中的不满, 同时讲解乙醇及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 经常过量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若是长期酗酒成瘾会影响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 还可导致认知功能、智力及判断力下降等。教会病人解酒的一般常识, 如轻度醉酒者可给予浓茶或咖啡等[3,4]。对于原来有心、肝、肾等脏器疾病的病人应劝其戒酒, 对于儿童由于好奇心和行为模仿引起的酒精中毒, 应告知饮酒对儿童成长不利的影响, 及时发现并制止儿童饮酒。
参考文献
[1]冯录用.急性酒精中毒100例治疗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 2011, 40 (8) :793.
[2]方楚芬, 林曼娜, 李惜华.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救治体会[J].广东医学, 2006, 27 (2) :295.
[3]彭伟.急性乙醇中毒60例综合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 (4) :8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8例, 女32例;年龄21~70岁, 平均 (44.2±2.1) 岁;有机磷服用剂量为21~122 m L, 平均 (74.2±11.5) m L。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 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急救方法
两组患者的抢救方法相同, 具体的方法如下:患者进入到抢救室后需迅速的对患者口腔及体表异物进行清理, 将患者衣服脱下, 完成催吐处理后进行彻底洗胃, 尽量排尽农药;若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或者呼吸骤停现象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3,4], 需静脉注射氯磷定;若患者情况比较严重则需要在静脉滴注完30 min以后再次静脉滴注氯磷定, 静脉注射阿托品, 确保患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阿托品化, 给予持续脱水、给氧、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以及利尿等处理, 加大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 给予脑细胞营养剂, 由此有效地降低肺水肿及脑水肿的发生率[5,6]。
1.2.2 护理方法
(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 严密监测病情。护理人员应严密的对患者鼻腔分泌物、意识、瞳孔以及口腔分泌物等生命体征进行观察, 且详细的进行书写登记[7,8]。第二, 急救护理。患者在进入抢救室提供基本生命支持, 密切的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监测, 且给予降压或者升压治疗, 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 确保气道畅通。 (2) 而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 心理护理。服用农药患者一般都存在焦虑、消极级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 护理人员应及时的与患者沟通交流, 充分了解服药原因, 且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法, 叮嘱患者家属应给予足够的关心, 且鼓励患者积极的面对生活, 患者早日恢复健康[9,10]。第二, 饮食护理。患者胃黏膜在洗胃以后会遭到很大的损伤, 大量患者会发生慢性弥漫性胃炎以及胃出血等症状, 为了降低对于胃黏膜产生的刺激, 应叮嘱患者尽量食用低脂低糖流食[11,12]。第三, 口腔护理。患者呕吐非常容易引发呼吸道堵塞, 导致患者发生窒息, 由此护理人员应不断巡视,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且告知家属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第四, 输液护理。农药中毒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心衰及肺水肿等并发症, 因此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 防止发生并发症[13,14]。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两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一般分成4个等级。其中, 患者经过急救及后期治疗后,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关症状全部消失, 且毫不影响患者生活为痊愈;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关症状基本消失, 且基本不影响患者生活为显效;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关症状有所改善, 且患者生活能力基本自理为有效;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关症状无变化或者加重为无效[3]。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 对两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 而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例 (%)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 对两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估, 其中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 而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例 (%)
3 讨论
有机磷农药 (OPS) 是我国使用广泛、用量最大的杀虫剂。主要包括敌敌畏、对硫磷 (1605) 、甲拌磷 (3911) 、内吸磷 (1059) 、乐果、敌百虫、马拉硫磷 (4049) 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 是指有机磷农药短时大量进入人体后造成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一系列伤害, 临床上主要包括急性中毒患者表现的胆碱能兴奋或危象, 其后的中间综合征 (IMS) 以及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OPIDPN) 。每年全世界有数百万人发生AOPP, 其中约有30万人口死亡, 且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三:经口进入:误服或主动口服 (见于轻生者) ;经皮肤及黏膜进入:多见于热天喷洒农药时有机磷落到皮肤上, 由于皮肤出汗及毛孔扩张, 加之有机磷农药多为脂溶性, 故容易通过皮肤及黏膜吸收进入体内;经呼吸道进入:空气中的有机磷随呼吸进入体内。口服毒物后多在10 min~2 h内发病, 经皮肤吸收发生的中毒, 一般在接触有机磷农药后数小时至6 d内发病。
有机磷农药的临床发病机制一直没有明确, 在临床抢救的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救治, 及时的对衰竭及反跳等现象进行区分, 及时给予洗胃处理, 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排出农药, 注射阿托品, 由此提高患者临床抢救效果[15,16]。临床中常见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一般为主动口服或者误服中毒, 患者一旦口服以后则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病, 具有非常高的病死率, 且容易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 因此临床中应及时的采取科学合理的急救及护理干预, 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7,18]。就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来说, 及时地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以及输液护理等护理干预, 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保护胃黏膜, 提高治疗依从性, 降低由于呕吐物堵塞气管引发的窒息死亡现象[19]。相关研究证实, 就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来说, 科学合理的进行急救及护理干预, 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20]。
此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 对两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 而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 对两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估, 其中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 而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00例, 血液酒精浓度200~400mg/dl。有不同程度昏睡、昏迷、呼吸抑制等, 符合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临床分期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92例, 女8例, 年龄18~39岁。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 男48例, 女2例, 年龄 (32±5) 岁;对照组50例, 男44例, 女6例, 年龄 (31±7) 岁。2组患者既往体健, 入院前未发生误吸、窒息。2组患者年龄、饮酒量、临床表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常规给予输液、脱水、利尿、护肝、能量合剂及保护胃黏膜等治疗, 中毒<2h且昏迷者给予机械洗胃, 静脉注射纳洛酮0.8mg。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 加用醒脑静20ml及葛根素500mg稀释后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神志转清、呼吸改善、动作协调等的缓解时间及出现误吸、窒息的例数。症状消失的标准为患者恢复清醒状态, 无瞻妄、共济失调, 能与环境正常接触。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2结果
观察组起效和症状缓解、消失时间及出现误吸、窒息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可致中枢神经抑制, 迷走神经兴奋, 瞳孔缩小, 血压下降, 而中毒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使贮存在下丘脑-垂体轴中内源性阿片肽释放, 同时高浓度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超过肝脏代谢的氧化代谢能力而蓄积, 并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刺激下丘脑同样释放大量的内啡肽等阿片肽, 内啡肽与吗啡受体结合使神经系统出现先兴奋后抑制状态, 并可因脑干麻痹致呼吸中枢抑制而死亡[2]。酒精易损伤咽喉及消化道, 刺激引起恶心、呕吐, 此时患者昏睡、昏迷、呼吸抑制, 加之酒后饱腹, 胃内容物涌至咽喉部, 极易引起误吸及窒息, 若不能及时发现救治则造成猝死。
醒脑静的主要成分为牛黄, 配以麝香、栀子、郁金、冰片等药。从中医学理论上讲, 醒脑静具有开窍醒脑, 化痰通瘀, 清解毒邪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 本药可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改善脑脊液的酸碱度, 有明显的促醒和脑保护作用。
葛根素是从纯品植物葛根中提炼出有效成分葛根黄酮制成的植物化学药物, 具有扩张血管, 降低血管阻力, 对抗血管痉挛, 抑制血小板凝聚, 降低血液黏度, 改善微循环的作用[3], 从而进一步改善急性酒精中毒时脑部的症状。葛根素可通过抑制β-内啡肽 (β-EP) 的释放改善脑功能和抗自由基, 减轻脂质过氧化对细胞的损害, 对急性酒精中毒有保护作用, 与纳洛酮联合使用可加强其解酒作用。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 透过血脑屏障快, 亲和力>阿片肽, 使用纳洛酮后一方面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的内源性阿片肽;另一方面, 它对特异性阿片肽受体的有效拮抗加速外周血浆β-EP的降低;另外, 纳洛酮还可抑制脂质氧化, 抑制溶酶体酶释放, 减轻胞内钙超载, 从而减轻细胞损伤, 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和能量代谢。可见, 纳洛酮在解毒促醒的同时还可发挥脑保护作用[4]。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醒脑静及纳洛酮均有解毒、催醒、保护脑细胞等功效, 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作用更强;呼吸改善及催醒快, 可使误吸、窒息病例减少, 病死率减少;解毒、保护脑细胞等作用加强, 减少并发症, 缩短住院及观察时间。
综上所述, 醒脑静联合葛根素治疗重度酒精中毒, 症状缓解快、催醒快、呼吸改善快、误吸及窒息少, 无不良反应, 可作为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首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983.
[2]徐继永, 卜一珊.中药急救药醒脑静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天津医学, 2003, 15 (4) :45.
[3]杜艳秋, 赵敏, 李长喻.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β-2内啡肽、丙二醛、P-2选择素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35 (3) :269-27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蛇胆中毒患者5例, 其中男4例, 女1例, 年龄18~36岁, 发病前身体健康, 无肝炎及肾病病史。
l.2临床表现
有3例生吞蛇胆, 2例服用现配的胆汁, 5例患者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表现, 如头晕、乏力、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 1例还出现轻度的精神异常;5例均出现急性肾衰, 表现为少尿、无尿、血肌酐和尿素氮上升。3例合并中毒性肝炎, 表现为黄胆、肝肿大、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升高。
1.3 治疗措施
根据患者服用蛇胆的时间不同分别给予洗胃、导泻、抗组胺药、保肝、地塞米松静滴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例患者都采用血液透析治疗, GambroAK90、AK95机及血仿膜中空纤维透析器, 动、静脉直接穿刺或股静脉单针双腔导管快速建立血管通路, 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时血流量在150~200 ml/min, 每日透析1次, 每次2~4 h, 然后根据病情延长透析间隔时间, 超滤根据病情而定, 本组5例患者均经过2~5次透析后度过少尿期, 最后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此类患者起病急, 病情变化快, 对病情没有充分认识, 加上对血液透析的不熟悉, 往往有紧张、恐惧、焦虑和濒死感等。所以, 透析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蛇毒的性质、常见的症状及透析治疗的重要意义, 以减轻心理压力和不安, 配合治疗。
2.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对血管条件较好的患者选择直接穿刺, 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深静脉置管, 以免因多次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 同时可避免因血流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
2.3 视具体情况设定脱水量
根据患者的24 h出入量记录, 设定所需脱水量,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
2.4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对患者的神志、瞳孔、面色、尿量、呕吐、腹痛和抽搐等密切观察, 一旦发生低血压, 应及时补充液体、暂停超滤等处理, 以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
2.5 灵活掌握透析时间、次数
因蛇胆中毒合并急性肾衰者, 病情急, 症状重, 初次透析时间长, 易发生失衡综合征, 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和精神症状。我们采用缩短透析时间, 增加透析次数的治疗方法。即连续3天透析, 透析时间从2 h逐渐增加到4 h, 此后每周2~3次, 每次4 h, 这样既避免了失衡综合征发生, 又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2.6 血透前应监测凝血时间
因蛇胆中毒易导致肝损害, 在血透前应监测出凝血时间,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本组5例除1例使用肝素外, 其余都使用低分子肝素, 无出血现象。
2.7 防止出血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渗血, 固定是否妥当, 对直接静、动脉穿刺者拔针后应注意按压, 防止出血。烦躁不安者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3 小结
急性肾衰是蛇胆中毒最重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 所以, 防治急性肾衰是蛇胆中毒的关键。血液透析对中分子的细菌毒素有透析作用, 能减轻患者的中毒症状[1]。民间有食用蛇胆的习俗, 但生吞或混合白酒食用不可取, 宜蒸熟后服用或泡一段时间再饮, 要控制一次用量[2]。本组5例患者均是相信民间习俗, 有意服用蛇胆致中毒, 所以, 应加强卫生知识宣传, 普及蛇胆中毒的知识, 教育群众不服食蛇胆, 以免引起中毒。患者出院后要注意休息, 饮食应清淡, 同时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避免服用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关键词:血液透析,蛇胆中毒,护理
参考文献
[1]庄开岑.蛇胆中毒所致精神障碍1例[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 (1) :53.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37例, 其中男10例, 女27例;年龄2~67岁, 中位年龄43岁;均有明确口服百草枯药物史, 自服34例, 误服3例。入科后, 均予以常规治疗, 如血液灌流加透析, 每天1次, 连用3d, 碱性溶液或清水洗胃、导泻 (甘露醇+硫酸镁) 、保护胃黏膜、防治感染、对症处理及营养支持治疗, 一般不予以氧疗, 动脉血气示Pa O2<40mm Hg或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给予低浓度、低流量、短时间应用>21%氧气吸入, 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中药汤剂以通腑排毒, 方药:炒山栀15g, 生大黄30g, 苏叶15g, 黄连6g, 生甘草30g, 常规水煎250ml, 每隔8h洗胃1次;方药:炒山栀15g, 生大黄15g, 连翘30g, 芒硝15g, 生甘草10g, 常规水煎250ml, 保留灌肠每天2次。血必净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ml中静脉滴注, 每6或8小时1次。7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37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1d, 出院存活24例, 存活率为64.9%。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注意呼吸频率、节律, 有无胸闷、咳嗽及进行性呼吸困难, 必要时行心电监护, 观察心跳节律、心率、血压, 了解有无心肌损害;观察Sp O2, 皮肤巩膜色泽, 有无发绀、黄染, 有无呼吸道梗阻及肺损害;观察尿量及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记录24h出入量。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 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 同时作好患者家属的工作, 多给患者精神上的安慰支持。护理人员在操作时, 应给予安慰、鼓励、支持, 使患者在极度悲伤、痛苦和恐惧中, 看到希望。强大的精神支柱会调动患者全身的潜在力量投入机体的应激反应中, 使患者的心身处于良好的应激状态, 机体对于缺氧、疼痛等耐受性增强, 这对抢救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2.2 中药洗胃的护理
急诊洗胃后2h内给予中药洗胃。洗胃机洗胃时, 患者会感到痛苦, 有时难以忍受, 尤其是轻生服毒的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由于中药汤剂仅有250ml, 无需洗胃机洗胃, 选择普通50ml注射器抽吸药液, 经胃管注入, 对患者刺激小。神志清醒的患者, 若可耐受中药苦味, 可口服, 减少胃管对胃黏膜及口腔的刺激, 预防出血。对于神志不清、无意识的患者, 应取侧卧位, 以免分泌物误入气管, 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服用中药汤剂之后, 观察患者胃管内液体或者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及有无出血。洗胃过程中, 患者如感到腹痛或出现虚脱现象, 吸出胃内容物含有血性物质量, 应立即停止洗胃, 并及时报告医师, 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以防意外发生。
2.3 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
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明中药保留灌肠的目的、过程、效果及要求,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密切配合。中药汤剂剂量为250ml, 药温为39~41℃。采取改进灌肠法, 取50ml注射器抽取药液, 连接一次性吸痰管, 吸痰管前段使用石蜡油润滑后轻轻插入患者肛门。一次性吸痰管口径小, 柔软度大, 对患者刺激小。肛管插入深度为25~35cm, 臀部抬高约10cm。轻推注射器, 使药液完全进入患者直肠, 经直肠黏膜吸收, 达到解毒、排便的目的。若患者感到腹胀, 或有便意, 可告知患者是正常现象, 嘱患者张口深慢呼吸, 放松腹肌减轻腹压, 尽量忍耐, 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越长, 疗效越好。观察记录患者排便时间及性状, 观察有无出血。
2.4 静脉输注血必净注射液的护理
血必净注射液为棕黄色的澄明液体, 在使用过程中个别人偶见皮肤红痒感, 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有中药制剂过敏者, 慎重使用。严格三查八对、无菌操作, 使用前必须检查药液是否澄清, 如出现混浊、毛点、絮状物、沉淀物等现象严禁使用。静脉滴注时不得与其他注射剂配伍使用, 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在30~40min, 更换输液之间要用生理盐水50ml冲管。
3 体会
3.1 预后
百草枯中毒预后与摄入百草枯的量有关, 摄入量<20mg/kg的轻型患者, 除胃肠道症状外, 其他症状不明显, 多数患者能完全恢复。百草枯摄入量在20~40mg/kg的中重型患者, 除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多系统受累表现, 1~4d内出现肾、肝功能衰竭, 数天出现肺部损伤, 多数于2~3周内死于肺功能衰竭。百草枯摄入量>40mg/kg时, 严重的胃肠道症状, 1~4d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极少存活。
3.2 中草药治疗
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逐渐显现, 尤其是对百草枯中毒导致的肺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2]。炒山栀清热泻火凉血;生大黄攻积滞清湿热, 泻火凉血, 祛瘀解毒;苏叶发表散寒, 理气和营;黄连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连翘清热解毒, 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芒硝泻热通便, 润燥软坚, 清火消肿;生甘草益气补中, 缓急止痛, 泻火解毒, 调和诸药, 具有抗炎、抗病毒, 和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上方中药汤剂洗胃加灌肠, 具有排毒解毒、保肝护胃、清热通便的疗效, 预防及治疗药物中毒引起的炎性反应及改善胃肠道功能衰竭。
3.3 血必净注射液
血必净注射液由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等中药材提取物, 主要成分为红花黄色素A等, 可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减少器官功能衰竭, 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具有多器官保护作用[3], 临床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关于中西药联合治疗百草枯中毒成功的报道[4], 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百草枯中毒及改善预后的优势所在, 同时还需护理人员做好相关护理, 提高中毒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384.
[2] 孙树印, 刘云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26 (20) :204-205.
[3] 王煜, 赵敏.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多器官保护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 18 (5) :296-298.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创伤的联合救治与护理】推荐阅读: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10-15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07-20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监测与护理06-06
急性硫化氢中毒典型案例07-10
应急培训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09-10
急性肾盂肾炎护理查房07-17
急性胰腺炎护理查房09-19
酒精与温度对照表11-21
酒精对驾驶员的十大影响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