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教师下半年工作计划(推荐8篇)
1、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掌握教育要点,鼓励和支持大班教师根据自己对纲要的理解,进行大胆实践,逐步把纲要中的教育观念和目标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与价值追求。
2、本年级组的课题为《艺术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能力的培养》,在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将继续组织教师学习这方面的文章,进一步探讨在艺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营造创新环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
3、珍惜园内外的各种学习、交流机会,鼓励组员积极参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积极利用年级组展开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捕捉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闪光点和存在的实践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交流、辨析和调整,程度地帮助教师朝专业化方向更好的发展。
(二)优化教育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1、继续丰富区域活动材料,创设良好活动环境
开展区域活动是贯彻《规程》精神的有效手段,是对幼儿实施素质启蒙教育,充分发展每个幼儿潜能和个性的极好的组织形式。区域活动有着传统集体教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本着使幼儿在活动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则,从活动区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入手,为不同层次幼儿提供不同材料,真正做到区角活动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也应注意教师要把握好指导的度,还要作好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记录,及时关注幼儿的需要,使幼儿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
2、继续开展班级环境建设工作。
在环境创设上,力求做到:(1)环境建设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各年龄段的幼儿由于身体和智力发展的状况不同,他们在理解能力、观察接受能力、动手制作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发挥环境的作用。(2)班级环境与本班当前的重点教育目标相结合。(3)把环境建设逐步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3继续探索生成活动研究
在一日生活中,关注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兴趣,从中挖掘教育资源,生成教育内容,围绕内容收集、整理各种相关资料,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
4、加强常规教育,优化幼儿一日活动
加强教育常规管理工作,认真学习无锡市《幼儿园教育常规》,寻找差距,优化一日活动,积极改进,促进大班组常规管理上档次。
5结合市音乐教育活动的研究,鼓励大班老师积极参与,提高音乐教学能力。
6加强幼小衔接工作。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提供良好的身体、学习和心理的准备.
(三)认真开展课题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以Q市产后返岗两年内的幼儿教师为对象, 共发放问卷45份, 回收43份, 有效40份, 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是95.56%、93.02%。问卷根据西北师大教科院吕国光老师编制修订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 并根据本地区学前教师产后返岗的实际稍加修改, 增加了产后返岗教师个人信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设计了“工作状况”, “产假情况”, “福利待遇”, “园所管理”四个维度, 共16道题目;第三部分是影响产后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 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满意度进行等级分数选择。
二、研究结果
(一) 学前教师产后返岗各维度满意现状
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到各维度的均值、标准差, 如表1可以看出, 产后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总平均分为48.65分, 仅仅刚高出中等临界值48 (16*3) 0.65分。在工作满意度四个维度中, 工作状况与园所管理的均值高于中位数水平 (12分) , 产假情况与福利待遇的均值均低于中位数水平 (12分) 。这说明学前教师产后返岗工作满意度刚刚达到中等水平, 产后返岗教师在工作状况、园所管理方面有相对较好的满意度, 而在产假情况和福利待遇方面满意度较低。
(二) 产后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差异分析
1.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学前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
根据所得数据, 对不同性质 (公办、民办) 幼儿园与学前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T检验。从表2可以看到, 就均值而言, 公办园学前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四个维度上均略高于民办园。其中, 在工作状况维度中, 公办园高出民办园0.95为最多, 其次是公办园与民办园产假情况;而园所管理这一维度中公办园与民办园几乎没有差别。
2.生产离岗时间与学前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
对产后返岗教师离岗时间长短与返港后教师工作满意度各维度进行了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生产离岗3个月以内的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均值总体上高于超出3个月 (包含3个月) 的, 例如在工作状况、产假情况、福利待遇方面, 这三项存在明显的高于趋势, 仅有园所管理一项均值3个月以内低于超出 (包含3个月) 。
3.产后返岗班级变动与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
不少教师产后返岗面临着班级调动的情况, 对产后班级变动与返岗教师各工作满意维度进行检验, 结果如表4所示。有27名教师返港后, 工作班级进行了调整, 足足有6成以上。教师在工作状况、产假情况、福利待遇三个维度上, 工作班级变动的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 (分别为13.38、12.62、12.54) 明显高于工作班级变动了的返岗教师 (分别为12.48、11.22、11.37) , 而工作班级变动与变动的在园所管理这一维度上几乎没有差别。
(三) 产后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各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工作支持、职业认同等影响因素与学前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 工作支持、职业认同及返岗适应与返岗教师满意总分在0.01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工作支持与工作状况、产假情况、福利待遇、园所管理在0.01水平上显著性正相关。职业认同与工作状况、产假情况、福利待遇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 与园所管理在0.01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返岗适应与产假情况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 与福利待遇在0.05水平上显著性正相关。
注:*p<0.05, **p<0.01
三、结论与讨论
(一) 产后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基本探讨
研究发现, 公办幼儿园产后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民办幼儿园产后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公办园在制度保障、福利待遇、产后管理等方面具有完备、科学的机制体制作为保障, 公立园所使教师工资与管理等问题达到国家的规范化与统一, 而民办园由于经费短缺、人力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保障措施相对较弱, 教师们的满意度差异明显。
离岗时长对工作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因生产原因返岗后, 身心方面均存在着返岗的适应与恢复期, 要做的工作准备诸多, 例如:返岗的身体准备、思想准备、时间准备等等。返港准备工作做得好, 产后返岗适应状况就越好, 工作满意度就自然变高。而3个月以内的产假时长, 对教师返港后工作满意度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离岗时间越长, 教师越不易对本职工作满意。
返岗教师责任班级变动对教师来说也是面临的巨大的问题。返岗后, 自我调整的同时面临新班级的挑战。新的合作教师、新的幼儿、新的家长, 建立新的同事关系, 师生关系, 家长关系, 使得返岗教师对这些新鲜事物应接不暇, 当身体或心理产生不适应的体验、对当前工作产生不满意的情感时, 工作满意度大大下降。
(二) 产后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探讨
产后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涉及到园所、家庭与自身等很多方面。其中, 外部因素主要是产假情况、福利待遇以及园所管理等几方面, 对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较大。
产假情况主要包含90天的产假以及返岗后的哺乳假, 返岗教师普遍认为90天的假期时间较短。[1]哺乳假通常为中午一小时的时间, 绝大多数返岗教师对此表示不满意, 认为时间较少, 尤其是园所离家较远的教师不满的呼声较高。研究发现, 公办幼儿园在福利待遇及园所管理方面均略优于民办园, 因此返岗教师在这两个这维度的工作满意度情况产生了差异, 民办幼儿园尤其明显。园所管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管理是否从返岗教师的立场出发、是否人性化管理、是否尊重返岗教师的权利及身心状态都深刻的影响着教师产后返岗对工作的满意度。良好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比较高的满意度、积极情感和较低的消极情感, 产后返岗教师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园所支持以及同事支持上, 良好的支持体验使得返岗教师愉快的投入工作中去, 提高工作胜任感。[2]
四、建议
(一) 建立以师为本的产后教师管理体制与机制
幼儿园普遍没有针对于管理待产教师、产后返岗教师的机制体制, 对她们的管理与普通教师并无二致, 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生产作为教师生涯中最重要的关键事件之一, 其身心状态都会受到巨大的变化和影响, 这一特殊阶段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机制体制为她们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 建立适宜的全女性组织, 营造暖心的组织氛围
由于幼儿园存在女性群体居于绝大多数的现实情况, 不少学者提出全女性组织这一理念。[3]在全女性组织中存在着与其他组织运行中非常不同的方面, 女性天性细腻、敏感, 人际关系处理需要妥善处理, 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分析其身心的需要, 切实解决迫切需求。尊重教师的自由与主体地位, 以体谅、民主与沟通的形式渲染工作气氛, 从而营造出暖心的组织氛围。
(三) 科学调整与管理自我状态
产后返岗教师面临着角色的转换、返岗岗位的适应, 家庭与幼儿园关系的调节, 常常使返岗教师应接不暇, 加之由于身心处于产后恢复期, 易伴随敏感、暴躁、脆弱等情况, 对返岗教师科学的进行自我状态的调整与管理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返岗教师应尝试沟通、诠释平衡, 加强相关咨询与辅导, 从而使状态达到最优。
(四) 重视自身可持续专业发展
教师生涯本是就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一些教师产后返岗面临着专业发展困难, 专业能力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 专业意识随着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被逐渐消磨等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园所提供的各种机会, 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以及产后返岗专项培训, 制定有针对性的产后返岗专业发展恢复与发展计划, 坚定专业发展的信念。[4]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产后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表明, 产后返岗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居于中等水平, 各维度存在不平衡;工作支持、职业认同等因素都影响着返岗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建议幼儿园应该建立以师为本的产后教师管理体制与机制;建立适宜的全女性组织, 营造暖心的组织氛围;返岗教师自身应该科学调整与管理自我状态;重视自身可持续专业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师,产后返岗,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蔡玲.论幼儿园女教师产后返岗适应之幼儿园管理方式[J].教育导刊, 2014 (03) .
[2]何海波.生育经历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09) .
[3]章珞瑄.幼儿教师产后返岗的工作适应及心理调整[J].求知导刊, 2014 (08) .
[关键词] 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实施;卓越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73-03
2014年9月18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为宗旨,推动着师范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的改革。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如何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背景下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就试图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强调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反思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出路。
一 通识课程实施的困境之思
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德性、发展理性。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即使培养目标实现由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师资到幼儿园教师的调整,但仍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通识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和其它专业通识教育普遍采取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模式相比,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通识课程长期以来缺乏自然科学课程模块的学习,造成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自然科学知识的相对匮乏,科学精神、理性精神普遍不足。那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通识课程中已经开设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否让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培育呢?事实也并非如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教育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通识教育的理想是培育学生人文和科学精神,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学生的道德品性。而现实的状况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并不认可通识课程的教育意义。笔者通过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普遍认为通识课程没有开设的必要,如果不是因为必修课程,他们绝不会花费时间学习这些在他们看来毫无用处的课程。
造成通识课程教育现实与理想背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目前大学的通识教育完全沦落为通识知识的教育,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记忆知识,这种将知识本身作为目的的通识教育很难实现其教育理想,正如雅斯贝斯所言:“本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如果变得如此严重的教育本质问题,竟被人们如此的忽略,那么教育就会因丧失根本目标变得不稳定和支离破碎。”[1]另一方面,大学这所曾经被认为是象牙塔的地方,如今面对市场经济各种各样的诱惑,似乎也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学校领导在意的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学生的就业率,无意关注教育对美好心灵的塑造;教师则急于评职称,主要精力用于科研,无力潜心研究教学和人才培育;学生则忙着考证,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无心怡情悦性、完善品性。在这种功利主义盛行的校园里,通识教育课程自然不受待见。
通识课程教育对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尤为重要,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幼儿虽然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这就对幼儿教师的道德品性、精神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在网络上频频曝光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不得不引起师资培养机构的深刻反省。正如美国学者拉莫斯所言:“如果师范教育只重视专业角色中的智能的培养,而不把道德的精神的培养作为主要的和本质性的部分,那么师范生就没有领悟教师专业的全部含义并对之做出确认和判断,这种师范教育是残缺不全的,应当把师范生严格的道德陶冶和精神培养当作师范教育的重要方面”[2]。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机构必须坚守大学教育的精神实质,主动改革通识课程现有的僵化知识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通识课程如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反思,着重研究通识课程如何通过学生对知识背后意义的追问,将其所承载的人文和科学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精神和德性素养。
二 专业理论课程实施的困境之思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历来有重视理论教学的传统,因为我们历来信奉“观念先于行为”,坚持“要有好的行为,先有好的观念”。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通常承担着对学生先进育人观念的培育。特别是新时期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不再是人们传统所认为的“能歌善舞、能讲会画”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而应当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种对幼儿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必然要求幼儿教师具备先进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专业理论课程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就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而言,高师学前教育理论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普遍感觉专业理论知识空洞琐碎,专业理论学习枯燥乏味,特别是当所学理论无法用于实践、仅仅用来遗忘时,他们甚至开始怀疑专业理论学习的意义。
造成高师学前教育理论教学目标与结果背离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和其它师范专业相比,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科目实在太多,学科之间呈条块分割,彼此孤立,让人找不到知识的联接点和内在逻辑。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种分门别类、各自为政、缺乏内在逻辑的知识不仅倍感庞杂琐碎,而且颇觉容易遗忘,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其次,高师学前教育理论教学的方式仍然是典型的授受式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师生关系的基本性质就是知识的传递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正确有效地传递和掌握课程知识,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问题是学生即使理解记忆了全部的教育理论知识,他们仍然感觉到无论是分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时这些曾经被理解又熟记的知识都难以提取,一点也派不上用场。总之,学生普遍反映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掌握的是“关于教育观念的知识”,而不是真正获得了先进的教育观念。
如果说通识课程实施的困境是知识难以转化为学生的精神素养,那么专业理论课程实施的困境则是知识难以内化为学生个人真正信奉的教育观念。对于学生来讲,让其了解一种新观念是比较容易的,但这并不意味他们可以真正认同、内化观念。对于新观念,人们无论是“顺应”还是“同化”,都要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碰撞,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否定自己。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自我更新的过程。[3]这就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显性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意识到学生原有隐性知识的存在。这些隐性知识是学生们在十几年的受教育的经历中,潜移默化所获得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这些隐形知识已经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影响着学生对显性知识的建构,支配着学生的实践行为,但学生却并不能自觉意识到这些隐性知识的存在。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唤醒学生对缄默教育知识的意识,帮助学生将隐性知识受到触动、得以澄清,引导学生将教师传授的显性知识与自己原有的隐性知识进行碰撞、对话、交融,这样学生才能够将教师传授的显性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只有这种纳入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才能内化为观念,真正指导实践行为。
三 专业技能课程实施的困境之思
从高师增设的专业技能课程来看,长期以来人们对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普遍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等同于原有中师重视的艺术技能课程,认为学生“普通话标准、儿歌唱得准、钢琴弹得好、舞蹈跳得美、绘画画得像、手工做得精致、故事讲演绘声绘色”就算具备了专业技能。这种对专业技能课程的狭隘理解,不能适应新时期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应当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特别是随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具备对幼儿发展水平的观察能力、对幼儿发展需求的诊断能力、对幼儿发展提供积极支持的教育能力以及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能力。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缺乏对这些能力的培养,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艺术技能的训练。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艺术技能训练上,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其它专业技能的学习,以致于有些学生以为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技能就是这些艺术技能。
造成对专业技能课程的狭隘理解主要是受长期以来我们所持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的影响。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幼儿是“知识、技能的接受者” ,教师则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作为“知识、技能传授者”的教师通常需要给予幼儿清晰的讲解和标准的示范,而作为“知识、技能接受者”的幼儿则通过倾听、观看、模仿、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教与学”的模式下,教师自然就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和艺体技能,以致于在很多人看来,幼儿教师就是会弹琴、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的人。其次,幼儿园在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选聘时注重对学生艺体技能的要求,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为此,我们必须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重新认识学前教育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师是“研究者”,幼儿是“建构者”。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幼儿的伙伴与向导、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幼儿行为的记录者与研究者、实践的反思者”[4],而作为“建构者”的幼儿则通过自身的调查、实践、探究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交流等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在这种“教与学”的模式下,教师不仅应当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技能,还应当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理性的研究能力,包括观察幼儿的能力、教育价值分析的能力、教育行为的反思能力等。[5]当然这些教育技能的训练比艺术技能的训练更难。在美国哲学家舍恩看来,传统的艺术技能尚且属于“技术性实践”,而教育能力则是“反思性实践”。“在反思性实践中,专业人员需要不断与情景对话,在‘行动中反思,形成‘行动中的知识”[6]。我们能教的是“技术性实践”,而“反思性实践”需要在“做中学”。可见,这对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课程实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四 专业实践课程实施的困境之思
近年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普遍受到重视。针对传统教育实践时间短,实习形式单一的问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纷纷进行了拓展教育实习形式,延长实习时间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但仅仅增加教育实习的长度(延长时间)和宽度(拓宽实习内容),并不能真正提高实习质量。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实习生进入园所以后,通常会出现三种状况:一种情况是实习生一进入园所就承担起带班老师的角色,原来班级的教师因忙于准备各种活动比赛,将班级的教学与管理完全丢给实习生,实习生在毫无经验和准备的情况下,被赶鸭子上架,胡乱应付;另一种情况是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实习生都处在班级活动组织与管理的边缘,很少有机会独立尝试教学与管理,更多时候是帮原班教师打杂,甚至有些同学抱怨连指导教师如收取快递等私人事情也由实习生帮忙打理;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先见习,然后逐渐承担起教学与管理的任务。前两种情况尽管不是普遍现象,但也绝非小概率事件,在这两种情况下,实习生很难有真正的成长。此外,笔者在与实习生深入交流时,学生普遍反映在实习的过程中,不少幼儿教师不仅对实习生没有针对性的指导,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也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对于活动的准备与组织过于随意和草率,与幼儿的互动过于简单粗暴。可见,提高实习质量,不是简单延长实习时间、拓宽实习内容就可以做到的。
造成实践课程实施质量不高是和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实习的认识存在误区分不开的。人们通常把教育实习过程理解为学生将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先进观念运用于实践的过程,而不是将实习本身也理解为一种学习过程。事实上,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并不能自觉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正如加拿大学者范梅南所言:“教育知识对理解教育行动很重要,但却不能直接推导出教育行动。”[7]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教育行为的习得更多来自于对实习指导老师的观察与模仿,这就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对于教育实习,我们的任务不是将学生“送出去”,而是应当为他们精心设计,一方面我们要选择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园所作为实习基地,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缺乏精心设计的实习,学生大多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即使延长实习时间,拓展实习内容,实习效果也可想而知。
教育实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是一个高师院校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协调合作的过程。但在我国现有的教育行政体制下,通过实习活动自然联系起来的高师院校和实习园所的关系是松散的,高师院校与实习园所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管理关系,实习园所没有义务接待和安排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习,同时高师院校为实习生支付的教育实习经费相当有限,不足以激起实习园所承担实习指导的动力。在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下,教育行政部门拥有对幼儿教师进行评价的权利,但评价内容并不涉及教育实习,这导致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不强,积极性普遍不高。[8]高师院校安排的实习指导老师一方面因自身缺乏教育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指导如隔靴搔痒;另一方面,高师院校对教师的考核则侧重于科研,导致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常常是流于形式。可见,若要真正提高高师学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质量必须实现高师院校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的深度合作。
参考文献
[1]韩益凤.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与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2013(17):40.
[2]李玉芳.论教师专业精神及其培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6):59.
[3]雷丽霞.观念是如何转化为行为的[J].中小学管理,2006(3):18.
[4]牛翠平.幼儿教师的核心素质的探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J],2010(10):110.
[5]孙琴干.幼儿园课程变革的视角审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J].考试周刊,2011(7):200.
[6][7]王加强.“教”可教吗[J].教育学报,2012(5):40.
“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天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又迎来了新的学期。这是孩子们在学前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一学期。所以我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针对上学期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调整,使每一位孩子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了学前(1)班的《拼音》、《数学》、《写字》、《图画》、《手工》的教学。我力求上好每堂课,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注意强化难点强调重点,教学中严格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下面将主要的学科做简单的教学计划:
一、拼音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拼音的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二)、措施与方法
1.汉语拼音的教学,从实际出发,采用直观教学,如:图片、卡片。
2.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扎扎实实地把拼音基础打牢。
3.重视读写训练,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读写拼音字母的能力。
4.注教学评价,要善于鼓励学生,多表扬。
5.结合幼儿的特点,启发诱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关注家庭作业,拼音作业布置要适量,也要多布置一些口头拼读作业,教育教学方面,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早备好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纲要》,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互相听课,认真听取同事的意见,改进教学方式。每天及时写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主,以抓好拼读为重点,掌握一定的拼读方法,正确使用“情境图”、“语境歌”。充分运用表音表形图。合理渗透教材的人文性。让孩子通过(1)编小故事;(2)采用歌谣;(3)编顺口溜、编儿歌的方式帮组记。课堂中努力营造一个个生动活泼、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教学环境,引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以各种方式吸引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同时完成身体上、智力上、品德行为与情感上、美感上等方面的教育,我注重“快乐教学”“寓教于乐”让幼儿始终保持在快乐求知欲望高的氛围中学习。
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要求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20以内加减运算。
(二)、数学教学的重难点
1、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如认识钟表、学习等分、学习分类等。
3、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的进行20以内加减运算。
4、认识钱币及钱币的简单计算。
5、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算式。
(三)、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中组织创设各种情景,以有趣的故事和游戏展开,并配合具体形象的教具引导幼
儿多方位、多角度、多方法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写字教学计划
1、写字方面,熟练掌握基本的汉字笔画名称及书写,加强认识汉字的深度,要求能在田字格中按照笔顺规则正确地书写,并能给生字组词、口头说话。课堂中,规范的板书,详细的讲解,教给幼儿正确的书写方法,严格要求幼儿在四线格或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熟练掌握每一个生字的每一笔画所在田字格的位置。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写字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习。
3、体会汉字的优美。引导幼儿看范字、描红,感知感悟。再将写字的作业相互传阅、交流、挑选优美的作业粘贴于评比栏,让幼儿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
本学期,我在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的同时,不断加强幼儿阅读、书写的训练,以及幼儿良好行为品德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和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2011-11-06 20:12:23)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10以内加减法。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
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内容
第一周、《学习用品多又多》
第二周、《运动器具真不少》
第三周、《学些数字》
第四周、《分与合》
第五周、《加一加》
第六周、《减一减》
第七周、《有趣的图形》
第八周、《单与双》
第九周、《排一排》
第十周、《分类游戏》
第十一周、《相邻的朋友》
第十二周、《上上下下的电梯》
第十三周、《谁第一》
第十四周、《分两份》
第十五周、《小动物家的门牌号》
第十六周、《日历》
六、教学措施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学期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
新年的炮竹声还在耳伴回响之余,新学期的工作又即将开始,怀揣着兴分与激动,我们又紧张地忙碌起来,为在新学期中更好完成工作,使幼儿得到更多知识现特将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三、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
1、本期将继续学习6至10分解与组合,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对物体的高矮、粗细、宽窄、左右、多少等有确切的概念。
3、认识人民币,并能懂得使用人民币。
4、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四、教学目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六、教学措施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七、教学安排
1周:复习10以内的数;分类练习;认识正方形;排序练习;会变的圆和三角。2周:区别左右;做正方体的纸盒;认识长方体;学习2和3的组成。
3周:学习4、5的组成;认识球体;做长方体的纸盒;复习5以内熟的组成。
4周:玩玩积木;学习得数是2和3的加法;学习二等分;学习四等分;学习得数是4的加法。
5周:学习得数是5的加法;怎样等分;学习2和3的减法;复习5以内的加法;学习4的减法。
6周:复习4的加减;学习5的减法;复习5的加减;学习6的组成;复习6的组成。7周:学习6的加减;复习6的加减;学习7的组成。学习7的加减。
8周:学习7的加减;复习7的加减;认识球体和圆柱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几何图形。
9周:学习8的组成;复习8的组成;学习8的加减。
10周:复习8的加减;学习9的组成;学习9的加减。
11周:学习9的加减;复习9的加减;学习10的组成。
12周:复习10的组成;学习10的加减。
13周: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14周: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
15周:跳方块;走迷宫;找朋友;找答案。
16周:邻数相加游戏;分清左和右;分清左边和右边;认识时钟。
17周:改错;时间和顺序;认识人民币。
18周:付钱的方法;比一比一样吗。
19周:比比一样吗;哪个客人喝得多。
20周;复习考试。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在过去的半年里,通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辅导,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能看图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20以内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要求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20以内加减运算。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六、教学安排
第一周认识序数、学习方位
第二周学习等分、学习分类
第三周练习数数、认识几何图形一
第四周学习11的加减法
第五周学习12的加减法
第六周学习13、14的加减法
第七周学习15、16的加减法
第八周学习17、18的加减法
第九周学习19、20的加减法
第十周认识钟表
第十一周认识几何图形二
第十二周10以内数的连加法
一、10以内数的连加法二
第十三周10以内数的加法、连加法应用题
第十四周10以内数的连减法
(一)、(二)
第十五周10以内数的减法、连减法应用题
第十六周15以内数的加减法应用题、20以内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第十七周认识日历、认识钱币
幼儿园和学前班是学前教育的两种不同形式。幼儿园是学前三年教育,学前班是学前一年教育,两者都属于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以下是关于学前班教师工作计划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前班教师工作计划(范文一)新学期的工作开始了,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更好的发展,能更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并在学习工作中得到成长,特制定工作计划,并在计划实施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素质,现将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二月份:
通知小朋友开学,制定班级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做好开学准备工作,接待好新入园的小朋友。
三月份:
训练好常规,做好开学准备计划,发放新书,制定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认真填写三检记录,三八妇女节制定贺卡,庆祝妈妈的节日,制定出版面,如:花,贺卡等,二十八号制定出家长开放日计划,31号家长开放(家长会计划要求:有讲稿,有过程,有总结,有反思。这月所学内容展示给家长)迎接每月的语言考核。
四月份:
在班级设立种植区,如:小草、菊花、滴水观音等,让幼儿每天给植物浇水施肥,让幼儿观察种子发芽观察植物生长状况,组织幼儿春游,让幼儿体会春天的快乐,开展春季运动会,让家长报名参加让幼儿体会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游戏的快乐,二十八号制定出家长开放日计划,29号家长开放(家长会计划要求:有讲稿,有过程,有总结,有反思。这月所学内容展示给家长)迎接每月的美术考核。
五月份:
把世界节日介绍给小朋友五月一日劳动节,五月八号母亲节制作和绘画,跟老师一起庆祝妈妈的节日,准备六一编排节目,迎接每月的舞蹈考核。
六月份:
准备父亲节,制作贺卡和绘画,让幼儿跟老师一起庆祝自己的节日,并跟老师一起拍班级合影,各班准备公开课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二十八号制定出家长开放日计划,30号家长开会(家长会计划要求:有讲稿,有过程,有总结,有反思。这月所学内容展示给家长)迎接每月的钢琴考核。
七月份:
庆祝七月一日党的生日,(唱歌,舞蹈,游戏等)跟孩子一起开毕业典礼,(朗诵,唱歌等)重新制定计划,迎接每月的公开课考核。
八月份:
庆祝八月一日建军节,准备迎接教师考核(五项技能考核、语言、美术、舞蹈、钢琴、公开课11---15号)并进行优秀教师评选并进行表彰。做好家长工作,迎接新小朋友入园。重新制定计划,总之,我会时刻牢记“园兴我荣”的宗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幼儿园的美好明天不断努力,让我们的宝贝在金色摇篮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学前班教师工作计划(范文二)本学期是新生入学的学期,孩子们刚入园时的热闹声,通过这几天的集体生活,使孩子们学会了许多,各方面进步也不错,这里,我也该整理一下我的思绪,总结过去在学前班教育教学的工作经验,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项工作水平。
一、教学方面:我教的是常识、音乐、体育。我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着手,根据新大纲、新教材、新课程进行启发式教学,以“照顾全体、注重个别”为基本点,把游戏穿插于教学之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每个小朋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使每个小朋友在教学活动中变得积极主动,孩子虽小,但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在各种活动中让小朋友多动手,不但可以训练其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而且还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和想象能力。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小朋友的兴趣让他们写简单的数字,画自己喜欢的作品,用纸折自己喜爱的飞机、轮船、扇子等,教师在小朋友动手的过程中只作指导或参考,且激励为主,让小朋友自己开动脑筋,发挥想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健康卫生方面:我要求小朋友不乱倒水,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随时洗手,自己学穿戴,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小朋友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经常拖扫教室、睡房等活动场所,每天保证小朋友有一个清洁舒适的活动环境。每天检查小朋友的穿戴,时刻关心每个小朋友的变化和吃喝情况。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的工作,尽量做到一切让家长放心,孩子们开心,保证小朋友的身体得到健康发展。
三、安全方面:以“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为准则,重抓安全与卫生管理。以“警匪110”、“火警119”,教育幼儿不玩火,向幼儿讲述用火知识及防护方法。教育幼儿分辨好坏,怎样保护自己,知道爱打架的人、偷抢的人都是坏蛋,是警察叔叔管制的对象。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教育幼儿不与别人争抢打闹,不玩电器,不翻爬桌椅门窗等,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尤其是那些调皮一些的小朋友,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
四、家长工作:本学期更加注重了和家长的沟通,及时全面地了解每位幼儿的思想变化,并给予及时的建议和意见,更多地组织了丰富多样的家园联谊活动,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说“亲子活动”,就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快乐,一起开心。还有文艺活动,也让家长们看到了自己孩子的成长,这些都能让家长们更加重视,更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
孩子们这学期是在幼儿园生活中的最后阶段,学前班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为了让幼儿顺利地进入且适应小学的生活,必须培养幼儿的各方面习惯以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天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又迎来了新的学期。这是孩子们在学前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一学期。所以我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针对上学期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调整,使每一位孩子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了学前(1)班的《拼音》、《数学》、《写字》、《图画》、《手工》的教学。我力求上好每堂课,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注意强化难点强调重点,教学中严格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下面将主要的学科做简单的教学计划:
一、拼音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拼音的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二)、措施与方法
1.汉语拼音的教学,从实际出发,采用直观教学,如:图片、卡片。
2.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扎扎实实地把拼音基础打牢。
3.重视读写训练,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读写拼音字母的能力。
4.注教学评价,要善于鼓励学生,多表扬。
5.结合幼儿的特点,启发诱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关注家庭作业,拼音作业布置要适量,也要多布置一些口头拼读作业,教育教学方面,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早备好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纲要》,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互相听课,认真听取同事的意见,改进教学方式。每天及时写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主,以抓好拼读为重点,掌握一定的拼读方法,正确使用“情境图”、“语境歌”。充分运用表音表形图。合理渗透教材的人文性。让孩子通过(1)编小故事;(2)采用歌谣;(3)编顺口溜、编儿歌的方式帮组记。课堂中努力营造一个个生动活泼、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教学环境,引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以各种方式吸引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同时完成身体上、智力上、品德行为与情感上、美感上等方面的教育,我注重“快乐教学”“寓教于乐”让幼儿始终保持在快乐求知欲望高的氛围中学习。
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要求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20以内加减运算。
(二)、数学教学的重难点
1、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如认识钟表、学习等分、学习分类等。
3、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的进行20以内加减运算。
4、认识钱币及钱币的简单计算。
5、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算式。
(三)、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中组织创设各种情景,以有趣的故事和游戏展开,并配合具体形象的教具引导幼儿多方位、多角度、多方法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写字教学计划
1、写字方面,熟练掌握基本的汉字笔画名称及书写,加强认识汉字的深度,要求能在田字格中按照笔顺规则正确地书写,并能给生字组词、口头说话。课堂中,规范的板书,详细的讲解,教给幼儿正确的书写方法,严格要求幼儿在四线格或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熟练掌握每一个生字的每一笔画所在田字格的位置。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写字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习。
3、体会汉字的优美。引导幼儿看范字、描红,感知感悟。再将写字的作业相互传阅、交流、挑选优美的作业粘贴于评比栏,让幼儿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
本学期,我在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的同时,不断加强幼儿阅读、书写的训练,以及幼儿良好行为品德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和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一.班况分析:
学前班本学期新生5名,共有孩子32名,年龄在5—6岁之间。通过上学在期末的测查及平时的观察,我们对孩子在身体、认知、社会性三方面有了相当的了解,以下是三大领域的详细分析:
身体发展方面:
在老师不断地提醒下,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大肌肉动作:孩子能较协调地走,跑、跳,属于正常水平的约99%,学会了有组织有纪律,学做文明孩子的良好思维。
2.小肌肉动作:多数孩子小肌肉发展不够灵活,表现为有的孩子不会握笔,有的孩子写字时不时写倒笔画(笔画笔顺颠倒)就是姿势不正确等。
3.生活能力:一部分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普遍一般。自制能力和整理床上用品较为困难。
4.自我保健:游戏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季节变化,还不太懂得自行增减衣服(或告诉老师)。
认知发展:
1.智力能力:学习了按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分类。学习了运用视觉、触觉感知物体的大小、多少等,学会区分早晨、晚上,学会听琴唱歌、听音乐节奏拍手。
2.语言能力:学会了用举手请教老师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听懂语意,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但有些孩子发音不清,表达不完全或站立起来了不敢大声讲话。
3.自然概念:对身边的自然物感兴趣,在很多情况下会有顺序的观察他们的主要特征。
4.数学概念:学会比较长短、多少、高矮;按图形配对分类等简单的科学知识的接触。
社会性发展:
1.品德行为:使用礼貌用语、节约使用能源、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懂得收放玩具、爱护玩具和公物,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回家。
2.交往能力:多数孩子比较活泼,不认生。但有个别孩子比较内向,爱独处,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
3.情绪情感: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并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老师和小朋友等。
4.个性特征:与逐渐形成遵守活动规则的意识;部分孩子依赖性较强,自制力较差,不能在短时间内专心做简单的事情。
二.本学期工作的主要目标及任务:
幼儿生活管理方面:
随时对幼儿进行思想健康和卫生常识教育,对个别孩子进行重点指导,有认真按顺序洗手的好习惯,洗手时不玩水,会擦肥皂,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能正确使用餐具,有文明的进餐行为,细嚼慢咽,不挑食,精神集中地吃饭;保持桌、地面和衣服的整洁,餐后会擦嘴和用水漱口;能安静入睡室,衣裤放在固定的地方,安静就寝,睡姿正确。
教育管理方面:
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确立相应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三会”目标和围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专项课题,确立相应的教育目标、要求和教育内容及形式。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学习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学会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
三.各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
常规工作:
1.班级卫生保健管理:
抓好班级日常性卫生保健工作,使孩子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在每日的饮食起居中,得到细微的养护照顾
,受到科学的健康教育,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2.幼儿安全管理与教育:
结合孩子年龄特点,进行适当的安全、健康、科学化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在抓好孩子生活常规的同时重点抓孩子的学习常规。
教学活动:
合理利用分区、分组、集体、方案活动、游戏等形式,确保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家长工作:
日常性的家长工作:
(1)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孩子的短暂时间与家长接触,了解和介绍孩子情况,相互沟通提出建议等。
(2)运用家园联系,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个别交换意见,互通情况信息。
(3)以家长园地形式向家长介绍孩子园和班级活动安排和教育计划,结合各月重点并针对家教中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宣传家教科学知识、指导方法,介绍家教经验等。
阶段性的家长工作:
(1)家访(或电话):
完成新生普访工作,取得家长配合、孩子同教师建立初步信任关系。
(2)家长会:
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有关制度;本学期园内的大型活动项目;对孩子在上学期的生活、学习情况作详细总结;分析班级存在的不足,希望得到家长的谅解与支持。同时,教师还鼓励家长大胆提合理化意见,以便本班保教工作的改进。
(3)家长开放日:
请家长来班,观看或参加活动,使家长以直观方式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方法,直接看到幼儿在园表现,了解教师工作情况,增强与教师的相互理解,增进情感联系,也为扩大幼儿的社会接触提供了良好机会和条件。
时光飞快,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光转眼就过去了,这将是他们在园的最后一个学期,在这最后的学期里,我将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目标,力争在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幼儿健康的个性。为了使幼儿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入小学能迅速、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确保他们的身心都能在新的环境中,得到稳定而又健康的发展。我们的班级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班级管理
孩子们这学期是在幼儿园生活中最后一个阶段,为了顺利地进入小学培养各方面的习惯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这关键的一学期里,必须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与各方面习惯及能力。这学期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培养重点,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变得自主起来,自己寻找兴趣点,发现小知识点。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学习、卫生、行为各方面的良好习惯。新《纲要》精神中指出要让幼儿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获得不同的知识。这也是幼儿能力的体现,比如:观察力、语言能力、倾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1、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中,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2、课余时间多阅读书籍,增强孩子的语言能力。开展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
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将有大幅度提高。让幼儿与幼儿大胆交流。
3、老师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也就是找到孩子学习的兴趣点。
4、平时多听故事磁带,让幼儿的倾听能力有所提高。
5、每周提供一次“自由画画”的时间,让幼儿自己去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应舍弃那些枯燥无味的填鸭式及照葫芦画瓢样的临摹式的教学方法,应让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充分体现趣味性、娱乐性,充分满足幼儿的求乐心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卫生保健的管理
1、制定符合幼儿生理特点的生活制度:注意动静结合,保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加强晨间检查,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同时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如:小刀、玻璃片、小球、珠子等,发现后及时妥善处理。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疾病传染隐患。
3、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的培养:能够自己穿、脱衣服,并且学会系鞋带,扣纽扣;能够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如擦桌子,洗手帕等;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卷袖子,擦肥皂,手心手背撮,洗净,洒干;能够愉快安静的就餐,会正确的使用餐具,能自己收拾碗筷。能够自己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等。
4、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儿童入园前,老师进行检查,是否有玻璃、玩具、刀、针等危险物品。减少教室危险因素:如电源、针、门窗等。在幼儿午睡时,检查幼儿的睡眠姿势,防止被褥遮盖口腔。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如鼻子流血时,将手抬高,手指朝上;摔倒时应抬头,两手撑地。开展“小小安全员”活动,让每个
幼儿都能够增强安全意识。
5、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利用阳光的照射,促进幼儿体格的生长。家园联系,督促幼儿改正偏食的习惯,全面均衡营养。有的幼儿身高、体重不达标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对于这种幼儿,我们的措施是: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利用阳光的照射,促进幼儿体格的生长。让家长多给幼儿喝牛奶,补充钙的吸收。多参加跳跃运动,促进骨骼生长。
(三)、家长工作
幼儿教育是多层面、多元化的系统工程、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密切结合的综合整体,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它对幼儿的发展,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我班家长工作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经常相互沟通,共同教育幼儿。家园沟通是双向的,教师根据班级的教育目标,结合每个孩子的需要,经常及时地将孩子在园的表现、进步、问题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共同研究,彼此配合教育,以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向家长宣传幼儿期是人生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而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尽到自身的责任。帮助家长端正与更新家教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
具体安排:
三月份
1、接待幼儿回园上课,做好常规训练。
2、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3、班上老师做好弹唱比赛准备,保育员做好讲故事比赛准备。
4、做好社会活动课的准备,并实施。(打算让幼儿到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并进行野炊和放风筝活动。)
5、按计划授课。
四月份
1、做好清明期间的安全教育工作。
2、做好六一节目的准备工作,选节目,定节目。
3、对部分幼儿进行家访工作。
4、按计划进行授课。
五月份
1、加强常规训练。
2、排练“六一”节目
3、按计划授课。
六月份
1、开展汉语拼音教学活动。
2、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
关键词:学前教育,男教师,体育课
前言
长期以来, 幼儿园缺少男教师, 有的幼儿园没有男教师[1], 男幼儿教师跳槽现象严重[2]。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比例可以体现出来[3]。目前研究男教师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独特魅力的文章比较少。
1.学前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学前教育是指对年龄在0-6岁的儿童进行相关的教育。幼儿阶段是儿童个人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儿童通过对大人行为的模仿以及家长教师的引导来学习。因此, 进行适当有效地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
2.男教师独特魅力的展现
(1) 文化课教学领域。学前儿童处在语言学习的模仿时期。男教师的一言一行, 儿童们都乐于模仿。男教师规范的普通话, 可以使原来讲方言的孩子在交流中掌握了较准确的普通话。男教师的语言简洁, 语言表达逻辑清晰, 对儿童开发智力有积极的作用。男教师的板书体现出遒劲有力的风格, 给男儿童一种良好的示范。
(2) 唱歌教学领域。音乐教育是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通过音乐抒发儿童的愉快心情, 陶冶性情。男老师教唱歌, 示范的歌声洪亮, 男儿童模仿唱歌时发音自然, 声音纯真好听, 男儿童喜欢跟随男老师唱歌。幼儿园的儿童绝大多数都喜欢唱歌, 都需要老师像调音师一样的帮助他们唱好歌曲。男教师和女教师生情演绎歌曲, 给示范儿童。不仅是如何教会幼儿唱歌曲, 还要通过自身的表达传达给儿童。歌怎么唱, 欢快的、优美的、激昂嘹亮的、进行曲等。男教师在示范激昂嘹亮的、进行曲时可以充分展示歌曲的境界, 表象出男教师的魅力。儿童在感染下就能对歌曲有一个潜移默化音乐素养的培养。一首激昂嘹亮的歌曲, 需要男教师的演绎来引导儿童感受, 需要男教师自身的情感表达给儿童。
(3) 体育游戏领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 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体育对男儿童有着天生的情结。不仅能促进体格的健康发展, 而且为智慧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让幼儿在男教师的带领下, 是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的最佳结合。学前儿童体育作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适合于学前儿童的体育活动, 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和最有效的因素, 也是增进幼儿健康的一种积极手段。[8]男教师在幼儿体育游戏教学方面有突出的优势。男教师可以科学地对幼儿体育游戏教学活动实施系列调整改进措施, 擅长制定各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目标和活动内容, 并且分解、制定出每月的教学计划和每周教学活动的详细内容。根据幼儿的体能特点, 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 从走、跑、跳、投、钻、爬、攀、搬、平衡等基本动作, 展示强壮有力的示范动作。特别是在速度和力量的表达方面体现明显。只有男教师担任才能更好地引导儿童认识到体育的魅力。上课时, 男儿童非常听从男教师的指导, 女儿童也能正确认识体育游戏的速度与力量。
(4) 运动感知觉发展领域。人类的运动感知觉发展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在自然环境中获得, 例如:在乡村生活的儿童, 生长环境是自然的原生态, 所以有广阔的空间奔跑、跳跃, 运动感知觉能力较为准确, 发展水平比较高。随着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在城市生活的儿童数量快速增长, 由于城市的运动空间和时间较少, 所以儿童进行运动训练, 提高是另一种发展运动感知觉的有效方法。适合训练运动感知觉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体操、田径等。其中足球运动是户外体育运动项目, 运动部位包括:上肢、下肢、髋、足部等关节的屈伸、转动连贯合成。足球是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开展最为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 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因此, 可以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创编适合儿童的足球游戏, 发展运动感知觉。男教师创编的足球游戏具有运动性、容易学会、趣味性、娱乐性。跑动、跳跃、踢球、转身、接球、传球, 发展儿童的运动感知觉效果对照表1。从表1的对比数据可以显示, 男教师的教学效果明显。
结语
为了实现中国梦, 要有优质的教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与幼儿教师男女比例有密切的关系。对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 女教师的重要性得到公认, 男教师在体育游戏、运动感知觉发展、文化课、唱歌等教学方面的魅力也要充分发挥, 这样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红英.男幼师百花园中的绿森林[J].早期教育, 2015, (1) :34-35.
[2]刘娟.男性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教育艺术, 2015, (1) :131-132.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多种途径,其中学前教育网在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网能为幼儿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性教育知识
1、学前教育网与实践性教育知识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学前教育网为幼儿教师获取实践性教育知识提供了条件。以某网站教师论坛中,环境创设板块中一个名为“新年、圣诞、元宵、春、夏、秋、冬、六一会用到的资料”的帖子为例,到2008年2月26日23点32分17秒为止,网站记录共有20054个人曾经浏览过这个帖子,这就使得实践性教育知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在幼儿教师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要想胜任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大量的实践性教育知识。这种需求也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网站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另外,一些网站以论坛、博客形式为处于不同时空的幼儿教师架设了沟通的桥梁,使现实生活中缺少话语权的普通幼儿教师有机会参与教育思想的交流。这种带有草根性质的交流比现实生活中从上至下式的交流更为平等、自然,更有可能真正影响教师实践中的教学行为。
2、学前教育网是解决幼儿教师面临现实问题的智囊。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会给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困扰。网络具备的优势有助于幼儿教师解决自身遭遇的问题。比如,在某教育网站论坛的教学经验交流区,一篇名为“如何和难缠的家长相处”的帖子,收到了来自于好几十个网民的回复。下面选取了几则回复的例子:
发起的帖子是:如何和难缠的家长相处?现在的家长怎么越来越不可理喻,教师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高级保姆。如何跟这些人打交道?有啥高招吗?
跟贴一:正确对待家长的不理解,努力让家长看到我们幼儿教师身上的闪光点,看到我们对孩子所付出的,看到孩子的逐步成长,并耐心地与他们沟通,也许这样家长工作会更好做些吧!呵呵。
跟贴二:以过硬的专业素养来赢得家长的尊重!
跟贴三:家长也是各种各样的都有,真是遇到一些不讲道理、无理取闹的我们也要不卑不亢,该硬的时候也要硬,不能一味忍让,很多家长也是软的欺、硬的怕,你如果对他不客气了,他反而会格外尊重你。
跟贴四:社会在变,家长也在变,肯定会有素质高低之分,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怎么教育,对待那些难缠的家长,我们只要做到问心无愧,让家长挑不出大毛病就好了。
跟贴五:换位思考,也许好一些。
论坛上的回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表示有同感、提出自己遇到的类似问题、从自己亲身体验的角度提出如何解决问题、从精神上鼓励发帖人。综合网友的建议,对提高教师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确有实效。
二、学前教育网有助于研究型幼儿教师的形成
1、学前教育网有助于幼儿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教师的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合。幼儿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基于作为社会中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形成,自我意识是在个体与他人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认识。学前教育网为通常在日常生活或其他媒介中相对缺少话语权的幼儿教师开拓了向大众传播信息的渠道。根据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的“社会范畴论”,每一个体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的,都从属于一定社会中一定的群体,拥有相似社会范畴的人由于生活环境、心理因素相近而具有很多共性,从而看似分散的受众实际上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团体。㈣由于工作环境的类似,在不同地方、不同类型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必然会对某些相同专业的相关问题感兴趣,网站通过分类编排网站信息使对同一个问题感兴趣的用户组成一个暂时性的团体,正是在这种团体中,教师们通过互动,形成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观念系统,进而形成了专业自我。
2、学前教育网有助于提高研究型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反思能力等,能力的提高是以知识的获得为基础的,但是知识的获得不是能力提高的唯一条件,懂得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恰当的知识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能力。随着学前教育课程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生成课程、班本课程的兴起对教师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能随时便捷地获取最新的专业知识。专业网站的出现,不仅拓宽了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素材的渠道,也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3、学前教育网有助于提高研究型幼儿教师主动学习的专业态度。主动学习的专业态度是研究型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由于网络重视大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而不仅仅是处于信息被动接受的地位,因而其主动权有助于幼儿教师主动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学前教育网能改善幼儿教师的精神生活
1、幼儿教师良好的精神生活是他们获得专业发展的助推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幼儿教师做好专业发展的心理准备,而利用网络让幼儿教师进行情感的充分交流,有助于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另外,网络交流存在匿名性的特点,幼儿教师可以放心地倾吐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不仅满足了他们心理宣泄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他们所面临的工作压力。
2、学前教育网在满足幼儿教师内心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同时,有助于他们实现自我。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即实现自我价值和创造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形成的,幼儿教师基于共同的需求在网络上自动聚集成群体,相互分享信息和交流情感,参与者不仅能从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具有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
要真正发挥学前教育网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还必须加强学前教育网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建设。一是要从为幼儿教师提供专业服务的角度出发建设网站,由学前教育专家、学前教师以及网站设计师共同完成对网站整个体系的规划,了解学前教育各相关领域的需求,尤其是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真实需求,在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二是要加强网站的管理工作,从网站设计技术以及网站经营理念两方面来考虑,充分体现网页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另外,由于网站信息进入门槛较低,且监管不严,导致一些网民随意发布低水平信息,甚至发表消极的言论,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对某些幼儿教师的心态和行为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在有些幼儿园,因幼儿园管理者对幼儿教师文本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存在一些幼儿教师动辄到网站用拷贝粘贴的方式找资料代替份内的文本工作的现象,使网站成为了滋生懒惰的温床。因此,要想使专业网站能发挥最大价值,教师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采择能力,学会在多种信息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有正确的使用态度。
【学前班教师下半年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学前班教师教学计划安排07-12
学前班幼儿教师个人工作计划10-14
学前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报告09-29
张畈中心小学学前班教师工作职责06-04
学前班教师评语10-25
学前班教师期末评语06-23
学前班教师年度总结10-23
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技术07-08
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