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耐心的几个方法(精选5篇)
http:// 父母网
这个便利的时代,你可以用一按钮就四处乱跑的电动玩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耐心等待还有什么好处?
没有人愿意等待——想想你上次在超市长长的队伍中等候付款时的心情吧!而精力充沛的孩子更是无法明白,为什么‚有耐心‛是那么重要。他们的理性和自控意识发展得还不够强健,因此,三四岁的孩子们就表现得特别没耐心,在很多你期待他能‚乖一些‛‚听话一会儿‛的时候,他给你的却是那么不能忍耐。
帮助这个年龄的孩子锻炼耐性很重要。有耐心,这不仅仅能够使爸爸妈妈得到片刻的安静,也不仅仅是孩子需要学习的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更是对于孩子日后自身心理发展、整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妈妈锻炼孩子耐性的心得和小方法,用来让急不可待的宝贝能够稍等片刻。我们也请《社交能力强的孩子》(The Socially Competent Child)一书的作者、纽约大学医学院临床助理教授、哲学博士Anita Gurian对这些方法做一下点评。
宝贝儿,请你稍等一会儿
通常,当女儿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比如看动画片的光盘、切开刚买回来的西瓜、再讲一个故事等等,我们就会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我会给她时间用来体会和比较,让她能够明白‘等待’是一个什么概念和感受——‘这会儿你可以唱一遍《找朋友》和《我在马路边拣到一分钱》或是从1数到 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再加上她唱歌或数数,也能提醒我不要忘记她正等着她的要求得到实现呢。——小雨妈妈
当我同其别人谈话时,我4岁的儿子就老是希望引起我的注意力。我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我们在家,要是他因为不能立即满足而大惊小怪或是哭着吵闹,我通常就不理他。要是我们外出,我会尽量选择一些即时性的安抚,以避免他哭闹。‛—— 威威的妈妈
熙熙现在3岁半,他现在知道了,当我说:‚等妈妈把话说完‛,那意味着在轮到和他说话之前我不会再理他。—— 熙熙妈妈
专家点评:这些妈妈都是聪明的妈妈。培养孩子的耐心,就要尝试向你的孩子解释,让他明白他确实必须等一会儿。然后,不要理睬他将有可能对你的打扰。不过,一下就等上5分钟,对一个学龄前儿童来说太长了,刚开始时等1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3分钟,记住,要在家里练习。
另外,你可以建议他做一些事,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怎么做,提供具体一点儿的例子,帮助她理解你需要多少时间。比如,你可以说:‚当我打电话的时候,我需要你安静1分钟——也就是画张画儿的时间。‛然后,你可以给朋友打电话并且只交谈一分钟(让朋友配合你对孩子的训练)。如果孩子安安静静地等待了这1分钟,你要这样表扬他:‚当妈妈说话的时候你能自己玩,你真有耐心,妈妈为你感到自豪!‛同时立即兑现你的承诺。相反,如果他没有乖乖听话而是不断试图引起你的注意,那么在接下来的1分钟里不要理他,并且向他说明为什么。这确实很难做到,所以父母们也需要坚强起来,如果你忍不住又搭理她,训练就将前功尽弃。
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可以给孩子一个他没见过的或者平时不怎么让他玩儿的安全的小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当他弄明白那是什么东西和他能用那玩意儿做什么时,你已经结束你的谈话了——聪聪的妈妈
专家点评:如果是个刚开始学走路的小宝宝,给他一个玩具是个不错主意。因为大多数2岁左右的孩子还不具备自己转移注意力的能力。但是,孩子到了3岁或者4岁,就要鼓励他们在等候的时候自己找事情做。给她一个玩具,意味着你要替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接触的技巧
有这样一种方法:当孩子想要得到关注时,就让他把手放你手上,你握着他的手,以此告诉他:我知道你有要求,当我能做到时我会尽快满足你。这个技巧是我女儿的学校教的,我喜欢这种方式。它使我可以和女儿沟通而不必中断谈话。在一些场合,比如,我必须打个生意上的电话,而此时女儿正和我在一起时,这方法的确行之有效。关键在于,当你忙完事情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那儿时,一定要告诉她,她刚才做得多好。我会尝试用不同的话来回应她,比如‚谢谢你耐心的等待。告诉我你想要什么?‛—— 欣然的妈妈
璐璐的妈妈还补充道:‚我采用这种方法和我4岁的女儿沟通就非常成功。我们有个小约定:在一些公共场合,如果她需要去卫生间,我教她摸着我胳膊的同时把一根手指放在鼻子上。那么,我就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必须尽快甚至暂时放下我手中的事情。‛
专家点评: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个身体上的接触以使他安心,并且可以使他在你说话时安静一会儿。但是,他没有被要求离开去自己做点什么,他还是在依赖你使他平静下来。教给孩子什么叫做耐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教孩子当他在等待时干点什么,也要使他相信,耐心等待时间一点点过去,最终将会得到他想要的。尽管,实际情况对于孩子来说总是难以理解——因为孩子对时间的理解是‚现在‛或‚不是现在‛。他们对于理解像‚从现在起10分钟‛ 还是有困难,除非你把它同孩子们知道的一些事联系起来。所以训练孩子等待和耐心以及对于时间的概念时,你可以这样说:‚用10分钟给你的芭比娃娃梳好小辫儿,穿好花裙子,妈妈就过来给你讲故事。‛或者,给他一个水盆、一块毛巾:‚用10分钟把毛巾洗干净后叫妈妈来帮你晾好,让我看看我们的宝宝多能干!‛
Tips
专家说给父母:
* 心态要平和。大多数学龄前儿童的父母面临着同样的问题。3~4岁的孩子正在学习如何控制他们的冲动。耐心,则需要很好的控制冲动的能力。有些孩子比其他人更容易掌握这种技巧。然而,大多数孩子直到他们5、6岁才能掌握耐心等待的艺术。一些孩子可能还会觉得等待的过程很难熬,这取决于他们的性格。
* 要讲究技巧。一个有趣的游戏、即将得到的神秘小礼物、父子间一个秘密小约定,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爱抚,都会让你的孩子觉得等待并不漫长、痛苦,耐心等待之后,是愿望的实现和对自我的肯定,他会越来越有信心、耐心去等待。
1.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有兴趣跟着学
一位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任教的数学感兴趣,除了自身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外,还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或打球、或唱歌、或游戏,等等,让学生喜欢自己,这样学生才会对自己所任教的数学课感兴趣,才会“爱屋及乌”,激发起“向师性”,从而把数学学好。因此,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你有一群小粉丝,教学就不再难了。
2.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事物比较敏感。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教具、多媒体教学及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9加几”时,通过小棒和花的实物图充分显示了凑十和口算的过程,并通过学生摆一摆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同时形象地展示“凑十”的过程,把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为学生脱离实物通过思考算出得数打下基础。
4.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新奇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通过讲故事、设问或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教具、数学游戏、课堂提问、练习形式多样化等方法,使学生不会产生厌烦感,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5.抓住难得的机会,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敏感性
乡村小学数学教学少不了指导学生观察,笔者发现一位教师是这样抓住机会指导学生观察的:那天校园中开进一辆车牌号为58258的小车,一般来说,这些偏僻的地方,是很少有汽车的,那老师马上对围上观察汽车的学生说:“大家小心看,认真想,要记住这车牌号,有几种方法?”老师话音刚落,学生就有不同的答案。有的说:“按顺序记58258。”有的说:“反过来记85285。”有的说:“我抓住中位数2,向左是58,向右是85。”甚至有的说这牌号的总数是28……教师抓住这难得的观察情境及时总结,巧妙地利用这身边的教学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这件事的启发,我常常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让数学融入生活之中,学生自然对数学感兴趣,学得就更起劲了。
6.利用简陋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是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但乡村小学的教学资源远没有城市学校的丰富充足。但只要有心,就可以有效地利用简陋的设备,结合了乡村的生活实际,创造教学资源条件为教学服务。比如,我在教三年级数学给学生上“摸球”这课时,因为没有先做好的箱子,也没有那么多的红色、白色、黄色的乒乓球,我就利用学生装饭盒的袋子,选择学校旁边沙滩上的红色、白色、金色的鹅卵石,进行资源利用,学生摸得很高兴,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又如我们学校一位四年级教师在教学“丈量”时,带学生到学校邻近的村庄,丈量老爷爷的鱼塘、老大妈的坡地,这些身边的教学资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操作,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探索及学习数学的视野。这样做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为乡村学校教学提供了教学指导和智力资源,帮助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很值得利用和推广的。
7.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往往对一些新鲜事物或活动有一种好奇心,而好奇心又使他们去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努力钻研。作为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中的特点,在学习数学某部分知识前,设计一种趣味性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引起对相关事物的关注,并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情境时充分体现数学的趣味性,体现数学的魅力,创造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情境,让数学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富有趣意。
8.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依赖成功带来的愉快,持久的兴趣又反过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的前提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成功机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带来的愉快,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力。
耐心被认为是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心理健康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耐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那么培养孩子的耐心呢?
(1)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耐心的重要性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有恒心、有耐心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大凡成功之士,都具有恒心和耐心,成功也青睐于可以坚持到底的人,关于恒心和耐心的成功故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父母经常向孩子讲述这个道理,让孩子明白培养耐心是何等的重要。当然,仅仅“言传”是不够的,还需要“身教”。父母做事的态度,在很在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做事的态度。
(2)教会孩子学会“迟延满足”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似乎没有多在的耐心,但如果对孩子的任何要求,父母都立刻满足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缺乏耐心等待和自我努力的意识,从而错过许多培养耐心的机会。
在遇到孩子没有耐心时,父母要坚持,不要因为孩子的要求而做出让步,如果每次孩子一要求父母就让步,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总是听我的,我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那样孩子就会越来越没耐心。
在让孩子“延时满足”上,父母不可以用生硬的态度来命令孩子,如“不行,你给我等着!”这样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聪明的父母不但会让孩子等待,还会让孩子明白等待是有原因的。
(3)对孩子进行三分钟的耐性训练
在《美国家庭的卡尔.威特教育》一书中,介绍了一种“三分钟耐性”训练法,这种方法对没有耐性的孩子,有一定的好处。它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训练,对孩子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实际上是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使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某一对象,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习惯,也提高了耐性
(4)培养耐性不是培养忍耐
有些家长认为,培养孩子的忍耐就等于培养了他的耐性,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些父母常常让孩子去忍受一些他们反感的事情,并以此来锻炼孩子的恒心和毅力。但这种忍耐,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感的负面情绪,其直接效果是使孩子精神涣散,甚至对任何事情都恍若不见。
真正的恒心和耐心,是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在孩子做事中培养孩子的耐心,是正确的方法。但在让孩子尝试做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这并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就应该立即中止,或者换用其他的方式,或者干脆进行其他的尝试。如果父母命令孩子“赶快做”、“必须做”,只会招来孩子的反感,让孩子变得兴致全无。
(5)恒心毅力和习惯是培养孩子的三要素
怎样培养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话题,让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借此机会把我的一些未必成熟的做法拿出来与大家探讨,也期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首先,孩子就是孩子,现在说他们成功或者失败都为时过早。毛毛虫迟早要变成美丽的蝴蝶。
怀着一颗平常心帮助他成长。允许他犯错,相信并帮他改正;允许他不能学的很好,相信并帮他学得更好;失落时能给予鼓励,得意时不忘提醒;既然我们都是凡人,那他就是凡人的后代。
做事尽量持之以恒,决定了的事不要轻易放弃。比如让他学习书法、画画、打乒乓球,甚至玩游戏四年来几乎没有间断过。就算他学得不理想,玩的不怎么样也要坚持下去,让他去悟功到自然成的道理。书法的学习就是这样,随着五级、七级、九级(最高级)的通过和各种奖项的获得,他逐渐体会到持之以恒的重要,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他做事的信心和勇气。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扰,有智力上的、有体力上的、有情感上的,还有环境上的。当它们出现的时候,首先要让他勇敢的面对而不是逃避。我家老少四辈,兄弟姊妹十来家,家里六七口人是常有的事,有时会有十多个人乃至二十几人,又热又闹。他必须学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闹中取静。这也无形中培养了他的亲情意识和团结精神,还有就是耐心。
不让他过早的享受安逸。能骑车上学就不坐车去,让他经历风吹雨打,烈日严寒,磨炼意志,强健体魄。吃过苦才知道甜。
培养他的自立能力,他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要敢于放手。从三四年级起,他就要自己打理床铺、书包、衣物、学习用品,五六年级学会一个人在家,能吃上饭,能睡着觉,能做完作业,能去市里学习。今年期末考试结束后,他就自己买票去新宾看望爷爷奶奶,回来时还带了好多东西。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尽管不太放心,但还是放手去做了。我们总不能怕孩子摔跤就不让他走路吧!
实践证明孩子长大了。
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促进他成长的关键。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是相互影响的。做事有计划、有条理、有时间观念,分出轻重缓急,这些习惯是在他穿衣吃饭、上厕所、玩游戏中培养的。比如提醒他要物放有序但不替他收拾(可以先示范一两次);上学到点就走,你先出门;给他机会打扫房间、收拾饭桌、洗刷碗筷;上街购物,花钱记账等等。习惯成自然。顺便说一句,孝顺不光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习惯。不吃独食,有好东西大家分享,先给老人和比他更小的孩子。我们常回家看看,他逢年过节就想着回去探望老人。这似乎和学习无关,其实不然,有爱心才会有责任感。骄横任性的孩子怎么能有好习惯呢?
耐心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有耐心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有始有终,耐心是要从小培养的。有的父母总是抱怨孩子没耐心,做事三分钟热度,其实,教育孩子有耐心要用对方法,你的方法是否正确呢?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现在的智力玩具也很有特点,当然,我们不一定要选择那些昂贵的,准备一些常见的积木类、拼图类的就行了,可以利用这些玩具来训练孩子的耐心。
比如,积木类的玩具,都是一个个不同的形状,需要堆积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形状;拼图类玩具更是需要孩子学会观察和细心,和孩子一起游戏互动的时候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耐心,父母有时间可以多陪孩子做一些益智玩具的互动。
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不管做什么,成就感是促使他们坚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一个孩子学习下棋的时候每次都是输,就会降低他的积极性,自信心也会受打击,如果体验到赢,他们的感觉就会不一样。同样,父母要找出孩子有兴趣且引导孩子发挥耐心品质的.事情,让孩子看到好的效果,尝到“甜头”也会明白耐心的重要性。
很多孩子缺乏耐心,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做事的要求不够高。所以,父母不能让孩子养成做事半途而废的坏习惯,在开始一种新的活动之前,必须让他把正在进行的活动做个了结。
比如,让孩子去洗澡,应在开始烧水的时候就告诉孩子画好这张画后,再去洗澡。然后在孩子洗澡之前记得认真检查画有没画完,这就是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父母平时可以给孩子设置点障碍,给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因为耐心是靠坚强意志磨炼出来的,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下,越能锻炼孩子的耐心。
父母要鼓励孩子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做任何事情要经过努力,才能完成。孩子经过努力完成一件事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强化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不管做什么事情,集中精力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完,做好。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当孩子饿了马上要吃,渴了马上要喝,想要什么玩具当时就要买的时候,父母可有意延缓一段时间,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父母平时做事都没有耐心,孩子也会“学习”,所以父母一定要认真有耐心的做好每一件事情,言传身教对孩子很重要。
比如,晚上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如果孩子在身边一会看书、一会又去玩,但是他看见父母耐心阅读就会受到感染,父母可以借机会告诉孩子说好的事情要耐心做完,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以及孩子的耐心。
孩子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好玩的事,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尽快实现,比如,看喜欢的动漫,玩好玩的游戏……有时候不光是要尽快实现,还没什么耐心,一集动漫没看完就想要看下一集,这就体现了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
父母平时陪孩子一起互动和玩玩具的时候要让孩子学会等待,教育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耐心完成。
昨日已发下拼音字母卡片,要求近段时间孩子写完作业后,在家多进行拼读的练习。如果孩子在拼读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进行发音,我们可以这样试试。先让孩子进行第一个声母的发音,然后嘴型向第二个韵母滑动。如果孩子忘了家长进行帮助。然后让孩子反复读这个音的拼读,进行记忆。这样,对那些拼读并不好或容易忘记的孩子可能有帮助。
2、见缝插针进行有效复习
拼读练习要反复进行复习,可以见缝插针地进行练习,循序渐进。学习过程中,时间久了,孩子对知识就会忘记的,所以我们强调复习很重要。比如,孩子哪些音不会,或是忘记了,就抓住空隙时间进行巩固。上学路上,可以和孩子进行拼读巩固,不要太多,几个时常记不住的进行拼一拼。放学回家,再进行一次拼读;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之前,也进行拼一拼。这样,趁一些空隙时间,就不会让孩子有在学习的感觉,又很好地进行了复习,时间上又不会很长。一个孩子的学习过程,许多时候还是靠家长的监督。相信有了家长的时时配合,孩子们的拼音一定会学好的。
3、写字母量少质高
【培养孩子耐心的几个方法】推荐阅读:
培养孩子忍耐力的方法06-28
培养孩子勇气的八种方法01-26
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有哪些11-10
培养孩子阅读免费06-21
怎样培养孩子智慧?09-09
培养孩子好习惯10-29
培养孩子的特长12-28
如何培养孩子吃苦精神09-18
非常父母培养优秀孩子09-22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