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城镇化离不开农村的发展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合理的城镇化离不开农村的发展(精选9篇)

合理的城镇化离不开农村的发展 篇1

刚刚落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翻开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篇章,会议规划的“新型城镇化”注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诚如专家已经指出的,要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关键期牢牢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时间窗口,为现代化争取、创造良好的战略机遇。只有切实搞好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下一步发展过程中的迟滞和乏力现象。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城市与农村互为依存、相互影响,合理的城镇化离不开农村的良性发展。在规划城镇化的同时,也该同步规划好农村的发展路径。

这是因为,其一,以城镇化为主导的发展,必然涉及对农村土地等资源的占有。尽管国家一再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可现实中,一些地方已然启动的城镇化,往往会借助于权力与市场的双重力量,分割、蚕食宝贵的土地资源。此前,已有个别地方搞出“未批先建”、“零批整用”的花样,甚至以逼迫农民上楼的办法,获得建设用地。因此,如何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兼顾农村利益,并非易事。

其二,推进城镇化,也必然涉及大批农村人口的转移难题。放开城市户籍,让每一个公民都能自由迁徙只是第一步,根本之计还在于城市应该培育足够消化农业人口的能力,让农民进得城来、生存得下去。据新华网12月16日报道,虽然农民成为江西多个县城城镇商品房的主要购买群体,但农民转为城镇户籍成为市民的意愿并不强,根源之一是缺乏产业支撑。

城镇化好比一个大幕,大幕拉开之后,整个国家的发展路径固然清晰了,可此前累积下来的诸多问题也由此呈现。无视这些问题,未来的发展必将遇到很多障碍。目前之计,关键恐怕还在于厘清城市和乡村的边界,不能让农村成为城镇化的附庸甚至牺牲品。惟有让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才能绘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图景。

一方面,城镇发展应统筹考虑环境、资源乃至人口的承载能力,既不能让一些大城市不断扩展,不堪重负,也不能热衷于兴建一些缺乏基本公共服务的新城、空城。城市的发展固然要考虑长远,却也该遵循自然规律,不能动辄以官员三五年的任期作为建设期限。

另一方面,必须同步规划农村的建设发展。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也要同步推进新型农村的发展。不是所有农业人口都能够、愿意转为城市人口,也不是所有农村都要搞得既不像城市也不像农村。既要保障18亿亩耕地,也要保障这些土地的未来发展路径。

从长远看,相当数量的农民肯定会进城谋生,同样,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还会在农村生活。进城的农民需要生计,留在农村的农民也一样需要生计。惟有城市与乡村都宜居,才可能释放出巨大的包容性和发展潜力。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物的城镇化”,其中的关键在于,究竟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去规划,还是从单纯的发展愿景角度出发去规划。

合理的城镇化离不开农村的发展 篇2

辽宁省于家房是典型的农业镇。全镇总人口2.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 非农业人口仅0.1万人, 城镇化率仅为4%;三次产业结构为68∶28∶4, 属于“一、二、三”式的产业结构;劳动力共有1.8万人, 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达1.7万人, 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由于于家房镇位于鞍山、辽中与辽阳三市的交汇处, 同时也临近港口城市营口, 蔬菜销售市场较大, 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成为于家房种植业中的一大特色。从我们调研访谈的情况看, 只要农民家庭有青壮年劳动力、有资金、有耕地, 基本上都拥有蔬菜大棚, 有的家庭还有2-3个大棚。大棚蔬菜亩产值达1.7-2.5万元/亩, 露地蔬菜 (马铃薯、西瓜、四季豆) 亩产值达5000-8000元/亩。相比传统种植业, 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亩产收益要高4-27倍, 农民从大棚蔬菜、露地蔬菜种植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全镇共有6.7万亩耕地, 农作物种植总面积5.8万亩, 传统种植业占用耕地面积3.8万亩, 其它种植业主要是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经过近5年的滚动发展, 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农业生产逐渐向规模化、高效化转变, 这种转变开始是在效益激励和小部分农户的示范带动下发生的, 属于自发式的。为鼓励发展高效农业, 辽中县2007年出台了对大棚蔬菜实行补贴的相关扶持政策, 对建成50亩的棚区给予补贴7万元, 并鼓励信用社、农业银行为农户提供1-2万元的小额贷款, 还鼓励成立蔬菜协会、经纪人等中介组织,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的规模化发展。

全镇共有7445户农民, 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共1.1万亩, 平均每户居民占用土地面积1.5亩。从我们调研访谈中抽查的10户农民中, 农民用于居住的房屋占地面积平均约0.5亩, 院落占地1亩左右。农户大多在自家院落中修建鸡舍、猪舍发展养殖业, 虽然农民宅基地面积大, 但是在于家房镇, 宅基地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的场所, 也是他们从事生产的场所。在1-2亩的土地上, 每年创造的收益达到5-10万元。11个村中, 几乎每个村都有养殖业, 全镇2007年养殖业总产值达3940万元, 最高的于家房社区养殖业总产值达800万元, 其次是于家房行政村插拉村养殖业总产值达560万元。

虽然于家房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 但是这种以设施农业和小型规模化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让农民的收入非常可观, 插拉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00元 (访谈数据) 。虽然于家房镇农村居民点户均占地面积大, 布局也比较分散, 村落内部道路、田间道路硬化通达程度不高, 但是从产出上, 宅基地的利用方式相对高效, 是确保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二、区域环境与背景

辽中县近海经济区规划中直通营口港的沈阳产业大道穿过于家房镇域, 这两项外部注入因素改变了于家房的区位环境。于家房将从一个远离大城市 (沈阳) 的偏远农业小镇成为沈阳市的一个石化工业重镇。从一定程度上, 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将因为产业大道的贯通和近海经济区的打造而加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辽中县政府规划在于家房境内设立沈阳市国际石化工业基地, 具体选址为于家房南部上顶子、花家、高家三村。将占用耕地面积8.6平方公里 (其中基本农田面积8平方公里) 。在当前土地紧缩性宏观调控的非常时期, 要确保石化工业基地最终建设落成, 将面临极大的困难。

(一) 发展面临的困难

目前, 农业发展势头好, 农民对农业生产的信心强, 在当前的农田和宅基地收益水平下, 征用农民的土地有较大的难度。

如果基本农田保有量不变, 于家房发展国际石化工业基地需要的土地只能用农村建设集体建设用地来解决。将分散的农村居民点整合成集中的居住社区, 把原来居民点面积节约出的指标折抵园区占用的农田面积, 以此来解决园区的建设用地指标。但是, 于家房农田和宅基地产出效益高, 居民从平房搬迁住进楼房, 让出宅基地甚至让出自家农田的补偿诉求也比传统种植区的高出许多。石化园区将占用这三个村的土地总面积10平方公里, 如果按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地中间收益即每亩地1万元的产出计算, 30年将是30万元,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4-6倍给予补偿, 将需要补偿金额270亿元, 还不算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与农民安置费, 这对于家房、对辽中县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二) 如何解决发展的困境

按照于家房镇目前的发展基础, 只有两种途径:一是维持现状, 发展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农民仍然拥有原来的宅基地、拥有原来的农田, 政府为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二是建设化工园区, 发展工业, 全镇统筹整合空间, 集中划分农业发展区、居住区, 农业发展区内的土地在全镇重新分配, 农民集中到镇区居住。这两种途径实际上是选择农业作为主导还是选择工业为主导的空间博弈问题, 不同的产业选择, 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将迎来完全不同的局面和水平。

三、二种途径的效益比较

如果选择第一个途径,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方面除了自来水和学校不需要重点投入以外, 农村道路、垃圾处理、供暖、污水、通讯设施需要花大力气建设, 估计11个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6540万元 (其中, 农村道路建设需要资金1020万元、垃圾集中堆放和清运设施需要资金120万元、供暖管道铺设费3000万元、排污管道铺设费2400万元) 。而于家房镇2007年全口径财政收入320万元, 可支配财政收入仅80万元, 如果维持目前以单个农户为主体的经营方式, 政府财税收入增长潜力非常有限, 完成上述基础设施的建设可能需要50-80年的时间。而农民的收入结构仍然保持目前的水平, 收入的增长与否主要依赖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好坏。这种维持农业生产现状的发展途径, 虽然政府投入不大, 依靠农民自发筹资来解决全镇域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可能永远无法完成, 当然农民也没有这项义务来替代政府做这些事情。

而如果选择第二个途径, 即鼓励发展工业, 在于家房南部三村建设沈阳石化工业园。化工园周边2公里范围内禁止居住, 如果要建成化工园区, 必须将于家房南部的三个村全部迁出。而于家房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农民搬迁后生计如何解决?目前, 于家房除了政府、学校、医院等政府和公益设施用地和少量工矿用地属于国有土地以外, 其他建设用地基本上是各村的集体土地, 南部三个村的农民全部搬迁后, 他们将失去原有的农地和居住用地。

(一) 第一种途径的效益与代价

需要搬迁的南部三个村共有1370户, 4593人, 无论把这三个村的农民安置到哪个村, 都存在占用大量安置村集体土地的问题, 而从于家房各村的收益情况看, 除东部韩家村、范家村、代家房三村农业产值与南部三村相当以外, 于家房社区、漾子泡社区、陡沟子村、青麻坎村、插拉村农业总产值远远高于南部三村。而从城镇的长远发展来看, 将南部三村的农民往集镇集中不仅为镇区集聚人气, 还能为搬迁农民创造创业和从事非农产业的机会, 但是在农田和居民点收益相对较高的情况下, 安置村农民对占地的补偿诉求要比传统种植区内农民高出许多。

笔者在插拉村访谈时, 农民提出要按大棚蔬菜目前的收益标准进行补偿, 即按照每亩2万元的标准对农地进行补偿, 这显然是政府财政无法承担的。在对6个村村民和居委会访谈过程中, 有村民提议既然要保证工业发展, 又让农民的生计有保障, 就应该全镇统筹重新划分各村的集体土地, 农民共同拥有化工园区以外的其他土地, 这个提议得到其他村村民的认可。假设全镇统筹重新划分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公平的, 农民是可以接受的, 当前的宏观政策允许在基本农田数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基本农田的在空间上可以进行调换, 那么选择第二种途径, 政府和农民的代价是什么?

(二) 第二种途径的效益与代价

全镇土地总面积68.9平方公里, 未利用地、特殊用地、水利用地、道路用地、农田水利用地等不能随意加以利用和改造的土地面积共7.2平方公里。如果在镇区集中建设农民安置区, 把全镇的村民都集中到镇区居住, 按照3万人的规模和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镇区面积至少需要3平方公里, 南部沈阳石化工业园区需要土地10平方公里, 用镇区总面积减去镇区占地面积、沈阳石化工业园区占地面积以及不能利用的土地面积即为可在全镇统筹分配的农地面积, 共48.7平方公里。目前可以利用的农用地面积51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 空间调整之后, 保障工业和镇区发展的用地需求后, 农用地面积仅减少2.3平方公里, 如果土地重新分配, 即使不考虑城镇化的因素, 所有的农民 (按3万人计算) 参加土地分配, 农民人均农用地面积从目前的2.9亩减少到未来的2.4亩, 调整后, 农民人均农用地仅减少0.5亩。

如果在全镇范围内对土地空间进行整合, 政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投入:1.农村居民点搬迁、安置;2.镇区规划、公益服务设施建设;3.农村地区土地复垦、整理;4.全镇域道路、管道、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采取农村土地整理时的补偿标准即“拆一补一”的成功经验。在安置标准内, 农民免费入住新房, 按照当地造价, 第一项需要投入3亿元, 镇区公益设施配套费15亿元, 农村地区土地复垦、整理费2500万元, 全镇域道路、管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2000万元, 这四个方面总共需要投入资金18.45亿元。

石化工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 直接吸纳当地农民就业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可以直接带动地方服务业的发展。同时石化工业是高利润、高税收行业, 石化园区规划炼化一体化、碳四深加工与其他石化行业类型, 规划预期2012年石化园区可实现利税30.3亿元, 利润总额19.3亿元。

相比之下, 第二种途径给于家房的发展带动效应似乎更加明显, 不能从事非农行业的农民仍然可以耕种农地, 镇区集中配套相应的服务设施后, 农民生活条件能够得到彻底改观, 而政府需要投入的一部分资金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来解决, 比如安置区与镇区基础设施、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与房产、企业联合建设, 石化园区的建设是举全县之力建设的工程。在保障化工和镇区发展的同时, 农民的收益不仅不会减少, 相反, 农业用地整理后, 生产更加便利, 农业产出将更加高效, 在镇区和园区还有一些非农的就业机会, 农民收入增长空间较大。

四、结语

1997-2000年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后, 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这些地没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就不能加以利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 一些落后贫穷的地方由于处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 将永远不能发展, 于家房镇就面临这样的问题。镇南部石化工业园区内基本农田能否允许调配, 是影响石化工业园能否落实的关键。政府如何在保障地方发展和保护有限耕地找到均衡点, 从一定程度上是对我国土地管理政策提出的较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合理的城镇化离不开农村的发展 篇3

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

魏海明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相关的重要方面,也得到了国家的极大重视。故,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把含有农村城镇化的区域规划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本文对福建龙岩长汀县童坊镇红明村城镇化的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了我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我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及其政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农民新农村城镇化经济发展 利弊 当前中国官员和经济学者陷入“城市化思潮怪圈”,认为城市化等于现代化,建了高楼大厦和宽阔马路,等于实现经济现代化,所以很多省份的城市包括一些乡镇农村开始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和产业转移,直接从沿海发达地区高密集劳动力、高污染的行业为转移劳动成本,直接转移一些城镇农村,一些城镇农村的政府领导缺乏现代产业意识、环境意识和土地价值意识,为简单追求当地的GDP和财政收入,缺乏系统产业、经济规划,滥用政府权力、粗暴地征收农民的田地,把大片良田变为工业园或者高尚住宅区,真是令人感到心痛,中国的城镇农村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让农民变成城市居民,认为这样就能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

中国有庞大的13多人口,如果粗暴地把全中国的农村变为城市,那么中国的未来在哪里?谁来养活13多亿人口?面对庞大资本对土地疯狂地圈地,当地政府能够禁住资本的诱惑呢?失去耕田,永远不可再回来,中国政府领导不知能够站在一百年、一千年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着中国经济发展,如果为追求当前政绩和GDP的话,乡镇农村化城市化将断葬千秋子孙后代的生产空间和后路。

中国的农村经济要发展,不是简单地工业化和城市化,再高的楼始终会倒下,再新的商业房终究会老去,捞足钱的房地商、工业企业者、当地政府官员始终会一天老死去,留下金钱给他们子孙后代能在货币通货膨胀中变为废纸!

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保护可耕田地,当地政府要确实保护好耕地,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耕地重要性,它是十几人口的粮食生命线,谁也不能把它变为工业园和高尚别墅住宅区,那是对十几亿人民的犯罪!

农村经济发展,首先中央政府要统筹安排好财政,做好财政拨款到乡镇农村基层政府,做好补贴农民,提高农民从事三农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生产收入,做好农民房屋规划,严止占用农田做为宅基地。

农村经济发展,要做三农产业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与市场紧密结合,农民掌握畅通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自解安排生产。

农村经济现代,不是简单的工业和城镇化,如果粗暴变为城市化,将是中国的经济灾难,中国将失去发展空间和动力,一线城市已经没有土地从事三农生产,靠什么来养活十几人口呢?再繁华的商业经济都是建立在农业基础,没有农业,就没有繁华经济,目前世界新一轮粮食危机来临,粮食出口大国禁止出口,很多国家是忧心,谁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经济学家茅以轼认为,中国政府设耕地13亿亩红线没有意义,鼓吹中国政府要取消,认为通过交换 魏海明,男,1990年生,福建龙岩人,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国际会计专业09—4班,电话:***、电子邮件:whm20091211010420@163.com。

就能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真是瞎子在说大话,如果世界人口继续膨胀,全世界都在城市,粮食危机迟早要出现,加上发达资本国家资本机构垄断操纵粮食价格,每个国家是迟早要发生粮食危机,谈何交换就能粮食安全。自由市场经济在国家之间竞争过程只不是一场政治游戏。农村经济现代化,不能简单走牺牲环境,把耕地变为工业园和高尚住宅区,那是对十几人犯罪。必须上升国家安全战略高度上、有序开发,保护中国最后一块处女地。

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民的市民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以安徽城镇化建设为例,分析当前城镇化建设现状并针对安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农村城镇化投资资金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非生产性的”,认为城镇基础设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在城镇投资决策中,对建设周期长、收益具有间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容易忽视。安徽省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在财政支出中分配给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比例较小。从民间角度看,农民收入水平低,乡镇企业效益下滑,难以支持小城镇建设所需的巨大的资金投入。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电力、通讯、运输、环保、供排水等设施短缺,造成农村城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未能充分显现。

(一)城镇化滞后阻碍农村工业化进程。

城镇化与工业化具有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通过“聚集效应”、“循环累积效应”反过来促进工业化。规模化、功能化的城镇形成后,会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工业向城镇聚集,同时又能在内部不断催化新生工业的诞生。城市的高度经济集约,蕴藏着多层次、潜在、集中的市场需求,可以分层次接纳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特别是具有增长潜力的主导工业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工业最易集聚在城市。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又可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城市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提高工业层次和质量。

(二)农村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安徽省虽然在全国较早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但落后的城镇化水平只是将很少一部分有体力、有知识、懂技术的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而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固守在面积日益锐减的土地上,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对缓慢,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水平较低。2003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土地为人均1.0亩,而安徽只为0.9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制约着农业规模化经营,也阻碍机械化在农业中的推广,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得不到提高。省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明显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民为1)已由2003年的1:3.1扩大到2006年的1:3.2,收入差距的扩大将对整个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农村城镇化滞后抑制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农村市场的扩大。

安徽省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农村居民支出对收入的比例逐渐下滑,已从2003年的83.7%下降为2006年的82.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民即期消费支付能力不足。目前,由于城镇化水平低,缺乏农村与大城市相连接的中间桥梁,农民难以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进而抑制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长。2006年,安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69.1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420.9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3.1%;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也存在较大差距:洗衣机农村为37台,城镇为97台;电冰箱农村为26台,城镇为92台;彩电农村为91台,城镇为133台。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29.3%下降

到2003年的28.4%、2006年的25.4%。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占全社会集市贸易成交额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45.7%下降到2000年的42.1%、2003年的38,9%。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城镇化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农村市场的繁荣,阻碍了安徽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城镇化滞后抑制了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快速转移。

由于安徽农村城镇化进程滞后,其在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及农村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十分有限。在2006年从业人员构成中,安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4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安徽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22.4%、31.1%,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和0.9个百分点。2003年,在乡村从业人员构成中,安徽非农产业所占比重为25.1%,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近11个百分点。在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中,安徽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83.2%,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

(五)城镇化滞后影响居民文化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农村居民居住的分散性和农民收入的有限性,使大部分农村居民远离城市中的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享受的现代社会文明成果十分有限。在目前“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下,城镇化发展滞后,造成农村居民很少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进而影响科学技术、现代文明在农村的传播和应用。2006年,安徽文盲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的1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并且文盲人口主要在农村;在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比例中,接受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数所占比例,安徽省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安徽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无关系,也影响了安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和要求,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生产设施建设。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政府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在退耕还林地区培育后续产业,抓好防护林体系和农田林网建设,为建设高标准农田营造良好的生态屏障。

加强生活设施建设。优先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突出抓好“水、路、气、电”,让农民喝上清洁卫生的水,走上顺畅便捷的路,用上洁净安全的能源和既经济又有保障的电。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

3.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4.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城乡经济相互作用的增强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农民面对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其现有素质的不适应性也越来越强。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有利于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现代产业竞争、就业竞争的挑战,扩大农民增收、就业和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参与发展决策的能力、对农村公共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表达能力和争取相对有利的政策地位的能力,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傅治平、文丽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参考》[J],红旗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2] 朱有志、胡正扬,《中国乡村发现》[J],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合理的城镇化离不开农村的发展 篇4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相关的重要方面,也得到了国家的极大重视。故,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把含有农村城镇化的区域规划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本文阐述了广丰县城镇化建设给我县带来的利益,同时也指出了我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我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及其政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农民新农村城镇化经济发展 利弊

前言:

广丰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东部,与浙江、福建两省接壤。东界浙江省江山市,北邻玉山县,西毗上饶县、上饶市信州区,南接福建省浦城、崇安两县。县境南北长62.5千米,东西宽45千米。全县辖3个街道、16个镇、4个乡。共有58个居委会、153个行政村。

唐乾元元年(758)置永丰县,因里为名。元和七年(812)撤销,并入上饶县。宋熙宁七年(1074)恢复永丰县。元代隶浙江行省,明洪武四年(1371)改属江西省。清雍正十年(1732)因吉州已有永丰,加之境内有丰溪河,置广丰县,与“永丰”意近。

人多地少的县情,使背井离乡出去创业成为广丰人的选择。从明清时期的“扁担经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十万斗笠闯天下”,广丰人的足迹遍布全国每一个省市。目前,广丰县共有30多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创业,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年实现务工收入30多亿元。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县领导外出招商时,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召集在当地创业的广丰籍人士座谈,鼓励他们回乡创业。

主体:

一:全县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适应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城镇化针对乡镇、农村的城镇化对居民住宅进行集中整体规划,节约了大量小家独院占用的耕地,扩大了种粮面积。同时进行城镇化建设 的乡镇企业能吸纳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土地的规模化、机械化经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这点可以举我村的 例子说明,我村里有三千多人口,就有将近一千的成人在外打工,一方面对家里的照顾也不方便,而且他们在外很多合法权 益保护无完善的保障体系。因此,一些人开始选择在县里或 乡镇企业里做事。城镇化使人口更加集中,便于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备 和管理,以及各种生活垃圾的处理,进而城乡差距的缩小。城镇正是县城经济的增长点,是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中枢,是连接城乡、工农的基地,它与城市和农村的差距都不是太 大,因此通过农村城镇化可逐步发展农村,缩小城乡差异,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对当今愈加扩大的城乡差距也 是个很好的遏制。家乡的农村分布广泛且相对分散,有些偏僻的地方,还 是比较贫困,农民主要靠种田为生。这可以说是实现城镇化 的一大障碍。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一旦逐步实现城镇化,很多农民可以通过进城做工改变贫穷的现状,生活得必然比住 在山里好。目前,好几个乡镇在积极招商引资,建立更多的 乡镇

企业。这可以说为我县的农村城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 契机。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对全县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所做出的成果深有体会,许多城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县城附近的区域,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很快,我感触很深。和其它县市一样,我县的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也颇多,利弊皆有。下面我就对我县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进行总结。

(一)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

1、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可形成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点,不论是农 民进城镇自建住房还是购买商品房,都将有力地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小城镇房地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同时,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不仅可以拉动建材、建筑、装饰、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环保等许多产业的发展,拉动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可以创造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并通过建设资金转化为消费资金,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2、加快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民的就业门路和收入来源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在联结城乡,迅速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极具优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收入来源单一,局限于家庭自我服务的传统圈子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不多,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更不可能形成对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规模需求。随着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增加,小城镇第三产业的需求规模将随之增大,就业和收入也必将随之增长。

3.城镇化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更加便利,让农民切身感受到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全县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许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许多偏远的农村都通了水泥路,个别城镇还新建了公园、篮球场,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丰富。同时,农田的水利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的农村农忙时都采用机械化,使广大农民感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4、加快城镇化建设,可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村消费需求。

农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相应地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市场的消费主体就是农村人口自身,然而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收入水平较低,加上自给、半自给性质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较少购买消费品,极大地限制了商品性消费。所以,只有结合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转移,加快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才能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效地改变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增加农民的商品性消费,不断扩大农村市场容量。

(二)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1.城镇化建设分布不均匀,缺少良好的规划。

经过调查发现,我县城镇化建设存在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有的乡镇财政拨款很大,建设速度很快,例如永丰镇,但是有的乡镇缺少财政的支持,城镇化建设严重滞后,例如枧底镇、泉波镇。农村经济发展,首先中央政府要统筹安排好财政,做好财政拨款到乡镇农村基层政府,做好补贴农民,提高农民从事三农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生产收入,做好农民房屋规划,严止占用农田做为宅基地。

2.城镇化建设使个别地方耕地受到影响,环境受到破坏,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调查,我发现我县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存在这乱砍乱伐、占用耕地的现象,虽然说城镇化建设可以给农村经济带来诸多好处,但是不能以破坏耕地和环境为代价。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保护可耕田地,当地政府要确实保护好耕地,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耕地重要性,它是全

县的粮食生命线,谁也不能把它变为工业园和高尚别墅住宅区,那是全县人民的犯罪!农村经济现代,不是简单的工业和城镇化,如果粗暴变为城市化,将是我县的经济灾难,我县将失去发展空间和动力,一线城市已经没有土地从事三农生产,靠什么来养活全县近百万人口呢?再繁华的商业经济都是建立在农业基础,没有农业,就没有繁华经济。

3.城镇化建设投资资金不足,使部分城镇化建设走畸形路线,使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非生产性的”,认为城镇基础设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在城镇投资决策中,对建设周期长、收益具有间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容易忽视。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在财政支出中分配给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比例较小。从民间角度看,农民收入水平低,乡镇企业效益下滑,难以支持小城镇建设所需的巨大的资金投入。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电力、通讯、运输、环保、供排水等设施短缺,造成农村城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未能充分显现。

三、对我县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各乡镇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开展城镇化建设,不要盲目的去扩展城镇的规模。在进行城镇化建设之前必须要做好良好的规划,必须要在做到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齐头并进,对文化和教育的建设也要加大力度,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防止出现畸形的城镇化建设。

2、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围绕 工业 基地建设,突出高科技和无污染,加快产业聚集;要继续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招商引资队伍;坚持和完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各地领导联系制度,资金的投入应该及时跟上建设的步伐,对一些滥用资金、挪用建设资金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建立健全落地项目服务单位责任制。

3、随着城镇化加快,部分农民离开土地,从而使这部分农民的土地闲置下来,农村就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制定出一套农村土地退出转让,出租的具体规定。这种规定应利于农民离地进城,有利于土地向专业大户集中,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小城镇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影响 篇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九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问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糸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举措。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笫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減慢,农村经济新的増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共同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并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減。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篇6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化的表象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的发展壮大和农村人口的弱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1。 城市化一词是在17世纪中期由西班牙工程师(Ildefonse Cerda)提出的2。而城镇化一词也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但是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却没有形成一个权威定义。有学者认为城镇化最早起源于英国,也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学者制造的词汇。对于“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异同,我国学者一直众说纷纭。“城市化” 国际通用,而“城镇化”则在中国官方和学术界占主流。城市化、城镇化、都市化,英文都是Urbanization,一般地,在中国内地使用“城镇化”,西方国家使用 “城市化”,而在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则使用“都市化”3。中国内地一开始城市化、城镇化通用,后来学者们认为“城镇化”更符合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随着 “城镇化”一词被中国学者们的广泛认可和1999年9月在中央文件中的使用,这一词汇在新闻媒体和官方文件中的使用便开始增多,广大民众也慢慢接受了这一说法,渐渐地“城镇化”提法在当今中国占了主流。

唐红波4对城市化、城镇化概念的理解是比较科学的,他认为在现实实践中, 农村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是很相近的两个概念,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略有差别。二者相同点都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农村人口变少,城市人口变多, 人口从农村居住地转向城镇居住地,人口分布从分散居住到集中居住,放弃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活动,随之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等多方面、多层次发生改变,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是可以通用的;但从二者的不同点看,虽然二者都是指农民职业的转换与居住位置的变迁,是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镇的流动,人口流动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也伴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但是,二者还是略有区别的。“农村城市化”含义主要侧重的是农村人口向现有城市转移,从农村迁向现有大、中城市居住,导致现有城市发展壮大,不涉及城镇数量增加,是个“市化”过程;而“农村城镇化”则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在农村范围内聚集,这一过程伴随着小城镇产生,人员流动范围较小,对产业变更产生的影响也较弱,是个“镇化”过程。

韩文明5认为,城镇化的内涵承认城市的带动作用是首要的,小城镇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该共同发展,在强调发展城市的前提下,再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共同发展;而城市化则更侧重发展现有城市,强调现有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主张走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没有城市的发展,则谈不上城镇化。

但是,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 二者是混用不加区分的,正像江泽民同志所说,不管是城镇化还是城市化,实质都是把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出来6。我国《城市规划法》中指出,“本法所指的城市,是指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 镇。”因此城市是包含建制镇的。有些中央和地方的正式文件中,城镇化、城市化同时出现。正像秦建建7说的那样:小城镇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城市的发展带动为前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应该共同发展,没有城市的发展,就没有小城镇的发展。

笔者认为,所谓城镇化,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城镇数量逐渐增多,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镇不断壮大,农村逐步弱化的过程。西方国家主要表现为人口向大城市迁移,而在中国则是先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农村发展成为镇,再将镇发展为城市,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进而达到城乡共同发展。这一过程自然包括:城镇增多,城镇基础设施增加,农地减少和城镇占地增加,二、三产企业增加,以及就业岗位增加,人们生活方式、工作内容的改变,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的变化等等。城镇化是以工业为主的二、三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由传统“散居”、落后的农村向现代“集聚”、先进的城市转化的过程,是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变迁,是我国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城镇化的核心是城乡资源的融合、生产要素的融合以及生活方式等的融合,包括居民、经济活动、地域空间三个主体的转化过程。

但是,张争艳8认为城镇化并不代表放弃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城镇化是相互促进、不可或缺的,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2006年2月,回良玉同志在省部级建设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提出:“今后‘三农’问题的解决,要靠两条腿走路:一为城镇化;二为新农村建设。”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只有在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才能全面实现现代化。

二、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以前、1949—1958年、 1958—1978年、1978年以后。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城镇化萌芽阶段

1949年前,中国以农业生产为主,城镇发展相当落后,非农经济相当薄弱,城镇无法带动农村,城镇发展相当缓慢。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除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外,全国只有136个城市、 2000个左右建制镇,5765万城镇人口, 人口城镇化率只有10.64%9。

(二)1949—1958年城镇化稳步进行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才正式开始,但是走工业优先发展的道路,且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城镇化发展大大落后于工业发展,尤其是效仿前苏联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和户籍管理制度, 把公民分为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严厉控制城乡人口流动,制约了城乡资源的融合,形成城乡二元化,延缓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是在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重点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经过三年的恢复期,便是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启动了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大量吸收了农民进入工矿企业,使城镇人口得到了迅速增加10。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走工业化发展的道路,随着大规模地工业建设和大批农民进入工厂,全国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0.64%提高到1958年的16.25%,年均提高0.63个百分点,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稳步发展。

(三)1958—1978年的城镇化徘徊时期

1.1958—1965年。这段时间由于政策原因,使得城镇发展大幅度波动: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造成超高速城镇化,城镇化率从1958年的16.25% 迅速提高到1960年的19.75%。之后,从1961年开始大幅缩减职工人数,压缩城镇人口,城镇化率从1961年开始下降,到1963年下降为16.84%,随后起伏发展为1965年的17.98%,使城镇化水平又回落到自然水平。

2.1966—1978年。 1966年开始的 “十年动乱”,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曾一度试图走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无力安排新生劳动力就业;大批机关干部、知识分子携带家属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抑制了城镇人口的增长,使工业化、 城镇化处于停滞状态,1966年到1972年城镇化处于“负发展”,城镇化率从17.86%逐年下降为17.13%,至1978年才逐步恢复为17.92%,接近1965年的城镇化水平。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城镇化率从1958年的16.25%徘徊发展到1978年的17.92%,20年仅提高1.67%,年均增长0.08%。

(四)1978年以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打破,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

1.1978—1983年恢复发展期。1978年11月24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诞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向全国推广,1983年全面落实。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农村经济随之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富裕劳动力便开始转向城镇,加上国家允许知青回城, 下放的干部返城等等政策,使城镇人口快速增长,而且大城市人口增长更快,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恢复发展为1983年的21.62%,年均增长0.74%。

2.1984—1991年小城镇剧增期。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村集镇和小城镇得到快速发展,全国小城镇数量从1984年的71861个, 快速增加到1991年的12455个。1984年新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进镇落户,小城镇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但对人口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的辐射作用不强,城镇的集聚效应很弱。 城镇化率由1984年的23.01%缓慢发展为1991年的26.37% , 年均增长0.48%。

3.1992年以后,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渐打破了城乡壁垒,中国的农村城镇化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城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城镇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城镇化率从1992年的27.63%快速增长到2014年的54.77%,年均增长1.23%。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992年的1221元,上升到2014年的9892元,年均增加394元。到201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达74916万人,不仅城镇人口年净增量长期处于世界第一位,而且,城镇人口总量也已长期居于世界首位。目前,中国城镇人口数量有了较大发展,中国城镇人口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两倍,中国的城镇人口规模比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荷兰等27个正式成员国家的欧盟总人口规模还要大,大约多25%11。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当今的中国,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城镇化发展都备受世界瞩目。而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中国领导人的英明决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城镇化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将会发生质的飞跃,未来的中国将彻底取消农村户口、城镇户口,实现城乡人口入学、就业等机会均等,社会保障全覆盖的新格局,中国将不仅以一个世界强国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更是以一个平等和谐大家园的环境笑迎八方宾朋。

注释

11雷长青.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特色城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2

22 成咸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3 谢倩.河北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2

44 唐红波.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55 韩文明.中国特色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

66 王张平.资源型农村城镇化道路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2

77 秦建建.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0

88 张争艳.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现实意义.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8-9

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128-13l

1010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8-33

合理的城镇化离不开农村的发展 篇7

——××镇强抓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近年来,我县小城镇建设迅速推进,如何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小城镇建设与繁荣农村经济“双赢”?最近,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到××镇进行了典型调查。

××镇是××县的一个边远乡镇,距县城57公里,与重庆市××县××镇毗邻。该镇小城镇建设自1995年起步,累计投资7000余万元,征地200余亩,建房11.7万平方米,改造旧房3.2万平米,新建街道12条,硬化道路33600平方米,新增程控电话1500余门,水、电、气、广播电视、邮政通讯等设施逐步完善。2002年全县文明场镇竞赛考核评比中,该镇以99.5分获得第一名。发展小城镇,不仅改变了××的场镇面貌,而且使××镇成为周边乡镇的商贸集散中心,场镇呈现出人气旺、商气活、财气浓的繁荣景象,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预计今年全镇可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3433万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9元,同比增加150元。该镇的主要作法是:

一、坚持“四高标准”,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和扩张

××镇作为一个农业镇,工业基础薄弱,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就农业抓农业肯定不行,引进大企业的可能性也小,怎么办?镇党委、政府经过思索,决定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强镇利民、寻求新的经济支撑的第一要务来抓,作为农村经济起飞的载体来抓。于是,“城建兴镇”战略便成为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在整个场镇建设过程中,他们坚持以“四高”为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一是高起点规划。按照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对整个场镇进行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的规划。突出规划的科学性、综合性、超前性、效益性和可行性。始终着眼发展,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做到既保证阶段目标的实现,又不改变规划或降低标准。为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镇党委、政府还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到重庆、泸州、宜宾等地参观学习,为场镇规划布局提供超前的思维构想和有力的科学依据。二是高水平设计。先后邀请××市建筑学院、××市设计室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现场设计,在立意上突出新、特、美、实用,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择优选样后再付诸实施。今年新建、改建竣工的8幢楼房,都注重了立面造型新颖美观、色调搭配适宜和谐、功能结构合理完善,改变了以往规划设计中“一般化、一溜齐、一个样”的现象。三是高投入建设。仅今年1-11月,全镇共投入146万元资金加快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在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上做文章。硬化场镇道路4200平方米,修下水道1120米,新装路灯65盏,新建花坛81个,新增绿化带1440平方米,全面改造了水电、通讯、电视及排污系统;大力加快“四个一”工程建设进程,总投资55.7万元修建的一个中心广场、一个农贸市场、一个汽车站、一个垃圾处理场,预计明年初可以全部竣工。四是高标准把关。集体和私人的建筑工程,均发包给建设水平高、完成质量好、社会信誉佳、具有资质的建筑单位和能工巧匠修建。镇党委、政府组织国土、建设等有关单位现场监督,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并严格把好验收关。

二、立足“四个到位”,着力提升小城镇质量和水平

一是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充分认识到搞好小城镇建设,对于加速商品流通、开发利用本地资源、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度重视场镇建设工作,牢固树立起“抓场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把场镇建设和发展工业、农业摆到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成立了小城镇建设工作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副组长,建设、工商等乡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以政府名义统一进行征地、规划、设计、建设。为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又将各项工程和建设任务具体分解到每一位领导和政府工作人员,并与其工资、奖金挂钩,逗硬奖惩。

二是宣传到位。镇党委、政府响亮地提出了“××镇是我家,文明城镇靠大家”,“创建文明场镇就是抓经济发展”等口号,号召全镇人民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创造优美的场镇环境;组织居民学习《城镇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文明常识,加强“三德”和“三个主义”教育,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中普遍形成了一种勤奋创业、爱镇爱家,有利于加快场镇建设的思想舆论氛围,加深了人们对推进小城镇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三是资金到位。加快小城镇建设,关键在投入。镇党委、政府充分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把场镇作为商品来经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大力吸引外资投入参与小城镇开发,因地制宜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吸农、加速发展”的路子。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统征统管,并着力建立场镇资本的生成机制,以政策性投入和生产要素投入为主,选择让开发商能够赚钱的项目,使无利变有利,资源变资金,让土地在流动中升值。今年1-11月,新增建设面积2万余平方米,总投资达625万元,全部属个人

投资。今年城镇建设收益约80万元,除拿出20万元用于合金会个人股金兑付之外,其余全部用于场镇建设再投入。

四是管理到位。镇上成立了专门的场镇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了考核管理制度,派出所、建设、工商、税务等相关单位齐抓共管,整治环境卫生、经营秩序和交通秩序,效果突出。镇上购置了垃圾车,聘请了保洁工,对垃圾实行定时清运,街道随时保洁。对“乱摆、乱放、乱建、乱倒、乱停、乱贴”等现象进行坚决整治,实行“四归”,即坐商归店、行商归市、车辆归点、广告归栏。切实加强对各类市场的管理,打击假冒伪劣,反对欺诈暴利,要求经营者明码实价、亮证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在各行业中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在居民中开展争做文明镇民活动,居民的思想素质、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法律观念、道德观念明显增强。形成了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和睦友善、尊老爱幼的良好社风。

三、注重“四个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突出特色经济。在小城镇建设中,××镇党委、政府立足镇域经济特点,着重抓了农副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确立了蔬菜、水果、竹木、畜禽四大支柱产业。各种轻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通过市场源源不断销往外地,特产“仁”字豆腐干更是远销重庆、达州等大中城市。随着场镇建设发展,基础设施和功能的日益完善,××镇还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场镇从事二、三产业。几年来,全镇就地安置剩余劳动力4000余人,小城镇的发展为农民致富开启了希望之门。村民周××搞养殖业,投资20余万元养蛋鸡1万余只,年收入达15万余元;朝阳村9、10社蔬菜种植形成规模产业,今年仅蔬菜一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将增加13元。市场的吸收,利益的驱使,政策的开放,使农民不再囿于有限的土地,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纷纷告别以往传统农业单

一、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进城入镇,建房经商,自觉走上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路。

2、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工业强镇。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乡镇企业逐步向场镇集中,逐渐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支撑力强的骨干支柱企业。如矸砖厂一年可生产矸砖1200万匹,产值达108万元,产品供不应求。该镇农民与*县业主合资70余万元新建的页岩砖厂,预计年产值可达196万元。彩瓦厂系回引工程,由打工青年周*等回乡创办,今年可初创工商税5万元左右。

3、与商贸流通相结合,繁荣场镇经济。小城镇建设的良性发展,旺盛的人气有效地剌激了商贸流通。××镇不仅将周边乡镇的农民群众吸引了过来,连重庆的商人都云集赶来搞展销会。镇中心黄金地段的地价已攀升至每平方米3000元。以运输、餐饮、服装、文化娱乐为主的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600余户,全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424人。

合理的城镇化离不开农村的发展 篇8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

一。农村小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是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反过来说,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中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的可持续性。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可依托的平台,是各级政府面对的一个战略性课题,而农村城镇化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而城镇化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把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推进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以县域经济的发展来推动城镇化进程,是一条符合广西实际的发展路子。

二、县域经济是属于区域性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以县城为中心,集镇(尤其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区县域有89个县(市、区),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1%,人口占全区的82.6%,在县域就业的人数占全区就业人数的80%以上。2004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审时度势,结合广西的具体情况,召开了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下发了加快国有产权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使我区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县域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发展特色明显,民营经济主导力量加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县域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有较大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2004年上半年全区县域生产总值823.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大体与全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同步,占全区生产总值60%。

12.县域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面貌进一步改善。2004年以来,特别是县域经济会议以来,各地加强了包括水利、交通、供电、生态、良种、病疫防治、食品卫生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

3.招商引资成效好,推进了一批县域重要加工项目的开工建设。2004年以来,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全区各地加强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加紧协同有关方面,以更快的速度办好审批手续,协助业主做好项目建设的准备工作,把工作的着眼点和中心放到加快推进重要项目开工建设上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嫁接等方式,下大力气,吸引国内外、区内外的企业和商家来我区投资落户,加快县域优势和优势产业项目的开发。

4.县域工业发展明显加快,产业结构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区各县(市)采取股份制改造、租赁、承包等办法,大力推进县域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特色优势工业的发展,县域工业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5.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这几年,各县(市)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

6.特色经济初步形成。全区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产业。

7.民营经济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一些县(市)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迅速增大,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和新增长点。

8.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各县(市)加强城镇发展规划,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企业为主力军,以发展非农产业为主体,搞好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和管理。一些县城日新月异,变化很大;小城镇规模逐年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吸纳产业聚集和劳动力转移能力增强,建制镇由2000年的733个增加到目前的748个,发挥了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通过实施重点突破,自治区22个小康示范镇工作已经启动,227个自治区重点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如鹿寨雒容镇、横县六景镇的接受城市辐射和工业牵引型,灵川大圩、钦南区犀牛脚镇的旅游带动型,宾阳黎塘镇、全州沙河镇的市场带动型,兴安融江镇、右江区头塘镇的农业产业化带动型,福绵区福绵镇的工业加工型,左州区新和镇的新兴小城镇。

2004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召开了全区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开展了广西十佳县的评比工作,明确了中直、区直单位对口帮扶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各市加大了县域经济工作的力度。全区县域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县域经济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省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我区县域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财政普遍困难,城乡差别十分明显,发展后劲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我区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障碍。

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比较薄弱。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小。二是县域经济人均占有水平低。

2.县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性突出,县(市、区)之间发展差距大。

3.县域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特色优势产业群体尚未形成。

4.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还比较落后。

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多方面,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工作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等深层次的原因。

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直接推动着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的快慢,又反过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和收入问题。现阶段广西城镇化的水平较低,提高广西城镇化水平是解决广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应当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二)城镇化是加快县域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推进城镇化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作为

欠发达地区,面对全省二、三产业发展从分散到集聚、工业化与信息化交织在一起的新形势,发展县域经济必然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和信息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从而以城镇为平台,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三)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下,欠发达地区及其县域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相对滞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二三产业就业门路少,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作为欠发达地区,广西在迅速壮大县域经济同时,加快城镇化进程,努力推动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县域经济的制度创新,必然是以市场为取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必然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目标,应是通过对农业生产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

五、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整体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财力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和困难,仍将长期制约我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寻找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推进城镇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区下一步县域经济工作仍要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任务、目标、要求去开展,明确思路,做好规划,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狠抓落实。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理清思路,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民营化、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劳务经济为重点,以园区为载体,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园区为载体,培育和壮大县域特色经济,实现县域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后劲增强,达到

富民、强县的目的。

(一)大力推进工业化。一是科学确定产业导向,大力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二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多上工业项目。三是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把“开放兴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手笔促大引进、大引进促大发展。

(三)抓好民营经济的发展。

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四)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扩大县域投资规模,推进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六)积极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载体。要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当务之急是加快县域城镇建设规划和修编,严格按照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建设品位。树立产业兴镇、依市兴镇、以城促市的观念,积极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各具特色的小城镇。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办理城镇常住户口的条件。小城镇建设必须以市场化运作、用产业聚集带动。

(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主要在财政、投融资、用地以及科教和人才方面的支持。

(八)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县域创业环境。

合理的城镇化离不开农村的发展 篇9

中国虽然是农业大国, 但是农业发展却相对落后, 农户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 由于信息不对称, 农产品的供产销存在生产效率低下, 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农业电子商务在农业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 进行供求、价格等信息的发布与收集, 并以网络为媒介, 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 使农产品交易与货币支付迅捷、安全地得以实现, 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1]。因此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利于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农村城镇化指农村在工业化过程中,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 劳动力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业, 人口以及经济活动不断由农村向城镇聚集的过程[2]。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将实现城乡一体化, 将城乡两地资源优势结合起来, 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经济结构, 不仅利于资源的统一管理, 还能够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进而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本文应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 分析农业价值创造过程, 及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指出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电子商务的和谐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良方。

一、农业价值创造过程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 每一个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产、供、销的过程中所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 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3]。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是一个集生产、销售、发送等于一体的活动, 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因此, 农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也形成了价值链 (如图1所示) :

其中,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农产品生产、农产品运输、农产品销售及服务是价值创造的基本环节, 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农业技术开发、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是必不可少的支持活动。只有当这些价值创造活动紧密结合, 相互协调时才能够创造最大价值。目前中国农民采取的农业生产方式一是分散经营, 另一种是联合经营, 这两种生产方式的目标都是农户自身利益最大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农民会考虑农产品的产量、价格和投入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生产的某种农产品过多, 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而生产的某种产品过少时又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这些都将影响到农业价值的创造。

二、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电子商务对农业价值创造的作用

在生产环节上,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有助于对改变农业经营生产方式。农村城镇化将原来分散的村庄集中在一起, 部分农村劳动力将被吸引到乡镇企业, 农村土地从大量农户住宅用地中解放出来, 集中到少数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人手里, 从而实现土地的机械化、规模化管理, 进而在源头上提高农业价值。

农产品的运输是农业价值创造环节的关键, 许多农产品因交通问题生产了却无法运输到消费地, 造成农产品的严重浪费。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将使农村布局发生变化, 形成以城市为中心, 连接城镇的交通网, 从而改善农村交通状况, 便于农产品运输, 解决农产品的运输难的问题。

在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方面,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中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 阻碍了农业价值创造, 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使农业从业人员的生活方式受到城镇居民的影响, 增加农业从业人员与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关联程度, 从而使农业从业人员有自主学习动力, 而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将更加容易。

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利于化解农产品交易风险。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季节性, 周期性等特点, 传统农业从业人员对农产品的生产决策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 增加了农产品的交易风险, 降低了农业价值。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将农产品交易双方直接联系起来, 提供及时有效地信息, 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提高农业价值。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而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又将农业生产过程的前、中、后三个环节连接起来, 协调农业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 为农业价值的提升提供保障, 进而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三、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电子商务的和谐发展

目前, 中国农村城镇化尚未完成, 而农业电子商务也在起步阶段, 如何促进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电子商务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农业价值创造过程中, 人才是基础。虽然农产品的购买者涉及到各个层次, 各个行业的人, 但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基本上都是农民, 因此, 应加强对农民在信息技术方面技能的培养, 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 使农民能够自如地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分析, 指导农业生产, 避免资源浪费。

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 积极促进农村网络信息建设, 搭建能够连接农产品生产资料销售、农产品生产、农产品供应、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 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者、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供产销的信息及时在平台上更新, 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资源浪费。

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 可以说电子商务是一把双刃剑, 对电子商务的合理利用必将为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好处。而目前中国正处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涌动的时间,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 抓住契机, 科学利用电子商务带动农业发展, 将为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宫正.吉林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策略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3.

[2]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及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关于同学你好观后感500字下一篇:劳动法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