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了解短路和断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的观察,知道短路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2、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应用欧姆定律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安全用电常识。2.难点:学生对安全用电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学生对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教学用具】
简单的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本节介绍了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注意防雷等三部分内容。都是以欧姆定律为主线,结合实际进行讲述,通俗易懂。
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可简单介绍人体电阻,通过公式计算高低不同的电压,加在人体上所产生的电流大小,及人体感受,从而说明电压高,越危险。最后指出安全电压。
本节的目的:一是熟练应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解释有关日常生活现象,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二是为了提高学生安全用电及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展示简单的灯泡发光电路,提出思考:
师:如果灯泡两端的电压不断升高,并超过其额定电压,灯泡会怎样? 生: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很大,灯泡的灯丝最后会烧断,灯泡熄灭。师:此时的电路就叫做“断路”,电路断开了,电流的大小为零。师:如果将烧毁了的灯泡用一段导线替代,电路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生1:此时电路中的电阻很小,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长时间电源很可能会被烧坏。生2:此时的电流的确很大,这样大的电流很危险,可能会引起火灾。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所以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端。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短路”。
这节课我们就来利用欧姆定律了解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吧。板书:第四节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认识:断路和短路
二、新课内容
1、为何电压越高越危险? 图片展示“高压危险”的标志 师:这样的标志哪里会有?
生1:变压器上有;生2:电塔上有;生3:路边的电线杆上有;生4:配电房外有„„ 师:不错,看来平时大家都很留意观察,注意了,这是一个表示有电的警示标志。师:看着这个标志,你想知道其中的什么问题呢?
生1:多高的电压才算是“高压”? 多低的电压才算是“安全电压”? 生2:为何电压越高越危险?
师:平时我们习惯把1KV以上的电压叫高压,1KV以下的叫低压。但这样的区分并不表明它对人体没有危险!要想知道多大才是安全的电压,这就要了解人体对电流的反应特征了。
投影下表: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
师:上表不是直接从实验得来的,而是从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得来的。
师:至于为何电压越高越危险?这个同学们可以利用你们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来解释。谁来简单地说说?
生1: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一般而言,导体的电阻是不变的,所以电压越大时,流过该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所以电压越高越危险。
师:很好,那同学们还记得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多少吗? 生:不高于36V。
师:假设人的双手之间在干燥时电阻是1000~1500,潮湿时是200~800,如果在双手间加36V的电压,计算一下此时的电流分别是多大?
学生开始计算,教师巡视,并投影个别学生的计算结果。
师:用你们的计算结果,对照上表的数据以及作用特征。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1:当双手干燥时,所接的电压36V已经是最大的电压了,因为此时的电流已经是7.2mA了,已经快不能摆脱电极了,若电压再升高,则电流就会更大,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36V已经是最大电压了。
生2:是的,倘若此时双手是潮湿的,那人体流过的电流将更大,此时的36V电压并非是绝对安全的电压了。
师:同学们讲得都很好。其实根据欧姆定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阻值不变的电阻而言,电压越高,流过的电流就会越大;对于电压不变的电阻而言,阻值越小,电流也就越大;电流越大就越容易产生危险。
板书:电压越高越危险
师:对于导电性,干的木棒和潮湿的木棒有什么区别啊?
生:潮湿的木棒电阻更小,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电性要比干的好,电流更大。
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安全用电,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比如:为什么在浴室不能使用电吹风了吗?
生:如果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等,极易使水流入插销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所以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浴室太潮湿了,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即容易使电器产生大电流,对人体产生危害。
生:还有就是:洗完澡后皮肤的电阻变小,若发生触电事故,极其危险,另外,由于室内水气较大,易被电吹风吸入筒内使机件短路而发生危险。故此,不应在浴室内使用电吹风。
师:你们的分析很正确。师:所以平时就要注意用电安全了,但是还有一个和水有关的问题:为什么下雨天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这跟在浴室的情形有关系吗?
生1:哦,有些关系的,都会有电
生2:不同,下雨天不可以站在大树下是因为有雷电。
师:不错。原来是跟雷电有关系,那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呢?请看资料。投影以下的资料,全体学生阅读资料,思考问题。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与避雷针的发明
莱顿瓶放电时能够击死小鸟、老鼠等小动物,雷电时可以击死人、畜等。所以,有人推测放电电火花与天空中的闪电可能具有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在1749年11月7日的笔记中,他记下了放电与闪电的一致:“1.发光;2.光的颜色;3.弯曲的方向;4.快速运动;5.被金属传导;6.在爆发时发出霹雳声或噪声;7.在水中或冰里存在;8.劈裂所通过的物体;9.杀死动物;10.熔化金属;11.使易燃物着火;12.含硫磺气味。”摩擦产生的电与雷电竟然有这么多的特性是相同的!他开始酝酿一个大胆的实验,即制作一根长20英尺~30英尺顶端削尖的铁竿,把云中的电引下来。他认为,这项实验如能成功,那么采用相同的方法,就“可以给人类用于保护房屋、教堂、船舶等等免除闪电的轰击。”但是,这个想法没有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支持。后来,富兰克林想,铁竿的高度总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铁竿伸入到云层中去呢?他想起了儿童时代玩过的风筝,于是,他用杉木搭成一个十字架,蒙上一块丝绸手帕,做成了一个风筝。它能够经受风吹雨打而不撕裂,他还在风筝上加了一根1英尺长的尖细的金属丝。在系风筝的粗麻线靠近手的一端,加上了一条丝带(非导体),接头处系上一把钥匙。1752年6月的一个雷雨天,他和儿子一起把这个负有特殊使命的风筝放了出去。麻线被雨淋湿后,纤维挺立起来。当他用手指节靠近钥匙时,打出了电火花,手感到发麻。而后,他又用这把钥匙为莱顿瓶充了电。发现雷电与摩擦电具有相同的性质。这项实验破除了雷电是“上帝之火”的神话。一系列的实验表明,大多数云层带的是负电,所以雷击时“绝大多数是大地的电穿进云层,而不是云层的电落向大地”。到处都在重复雷电实验,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利赫曼(1711~1753)在得知富兰克林的实验后也决。已投入征服雷电的研究,他不放过每一次暴风雨,1753年7月26日,他在彼得堡科学院会议上听见一声巨雷后连忙赶回家去,因未检查接地设备是否有效,而献出了生命。他的牺牲提醒电学家:人们不能再这样死去。
风筝实验的直接结果是避雷针的出现。早在1749年和1750年,富兰克林就提出过避雷针的设想,认为尖导体既能释放或吸收物体上的电,也能释放或吸收云层中的电。他建议将上端尖锐的防锈铁杆装在房屋高处直通地里,或装在船的桅杆顶再抛入水中,“在云层将要产生电击的千钧一发之际,静悄悄地把电从云中吸走,因而使我们免受最突然、最骇人的悲剧。”
在风筝实验的那年夏天,他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并称这种装置为“避雷针”,试用良好。捷克牧师狄维斯(P.DiviSCh)在1745年首先设计出避雷针。费城一些高大建筑物因装上这种避雷针而安然无恙,在欧洲特别是法国也开始流行。
避雷针的广泛应用是早期电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师:相信在看完以上的资料以后,同学们都对雷电和避雷有新的认识了。板书:要注意防雷
三、课堂小结
教师提示:通过本次课,你获得了怎样的收获? 生1:了解短路和断路。
生2: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生3:学会了雷电的知识以及要注意防雷。生4:知道了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
四、课后作业:完成本课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
【本课点评】:
·本节内容所介绍的内容,都是以欧姆定律为主线,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讲述,比较通俗易懂。
·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可简单介绍人体电阻,通过公式计算高低不同的电压,加在人体上所产生的电流大小,及人体感受,从而说明电压高,越危险。最后指出安全电压。这样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一方面通过熟练应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解释有关日常生活现象,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安全用电及自我保护的意识。
本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欧姆定律来了解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因此, 教师必须向同学们阐释清楚欧姆定律的原理, 以及与安全用电的关系。还要加强学生预防雷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对欧姆定律及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
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发生电路短路的危害以及雷电的危险性, 在雷雨季节, 做好防雷击和防漏电的工作。
三、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
(二) 展示交流
请同学们自愿分组, 然后在组内交流新课预习答案, 之后汇报结果。然后,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问1:能否在输电线上晒衣服?请说出你的理由。
问2:高压电线为什么要架在高空?
问3:电吹风为什么不可以在浴室使用?
归纳安全用电原则:_____。
(三) 认识短路及其危害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 家里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需要电才能运转, 城市夜景灯需要电才能发光......电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但是不合理的用电行为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
1.首先回顾下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
在同一电路中,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后来的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告诉我们, 当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一定时, 电路两端的电压数值越大, 通过电路的电流量就会越大。
2.播放PPT, 展示人体对不同电流产生的反应:
3.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在电路中存在以下三种不同的状态:
由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知道, 当电路发生短路的情况时, 通过电路的电流量会变大。当家庭电路处在这种情况下时, 可能会烧坏线路和电器, 严重的还会引起火灾。
4.教师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
好的, 通过上面的学习, 我们见识到了电可怕而恐怖的一面, 电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也带来了隐患。那么我们该如何趋利避害, 做到安全用电呢?同学们可以从自己做起, 首先, 就是要尽量避免接触和靠近电源。同学们一定不能攀爬高压设备或者接触高压线路, 不要接近有高压危险标志的东西。其次就是保持双手干燥再去触碰开关, 还要保持家电的干燥, 用干的抹布清洁。再有, 不可以因为好奇而去触碰破损的电线, 也不能把特别多的大功率电器一起使用, 这样也容易造成短路, 带来危险。还有, 要提醒家长, 按时检修家庭电路, 以及保险丝使用情况, 努力做到安全用电。
(四) 认识雷电及其危害
教师发言:同学们有没有害怕打雷闪电的?老师就非常害怕打雷闪电, 不单单是因为打雷闪电很吓人, 还因为它们很危险。
1.播放有关雷电的雷击视频及图片。2.请学生讨论并发言, 遇到雷电天气该怎样防雷?
3.认识避雷针
(1) 请同学们介绍关于富兰克林和避雷针的小故事。 (2) 展示避雷针的图片。 (3) 介绍避雷针的工作原理:
避雷针, 通常也被叫做防雷针, 安装避雷针是一种专门并且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和高大树木等遭受雷击的好方法。因为建筑物和树木遭遇雷击的几率较大。一般安装避雷针都是把避雷针固定在大楼楼顶的四角或者树木的顶端, 再通过导线来连接避雷针和埋在地下的地网。当雷电来临的时候, 避雷针的顶端就会形成局部集中的电场, 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 把电引导入大地, 从而保护建筑物、树木不受雷击。
4.教师总结方法:
(1) 绝对不能在树木或者建筑物附近躲避雷雨。 (2) 一定不能外出游泳或者淋浴, 还要避免接触水源。 (3) 雷雨天气禁用手机和电脑。 (4) 出现强雷雨时, 关闭电器及电源。 (5) 遇到雷雨天气, 要关好窗户, 留在家中。
(五) 教学反思
1.优点:
(1) 让学生更积极的认识物理, 由此爱上物理, 做到课上积极发言, 课后认真巩固。 (2) 运用多媒体技术, 让物理课堂更生动, 更有趣, 也能更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更深刻。 (3) 引发学生实践, 将课堂所学物理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有效做到防雷防电, 保护生命安全。
2.缺点:
学生整节课的学习效果无法得到真正检测, 教师也不可能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参考文献
1. 小强同学在学习安装照明电路时,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插座中两个接线柱接到一起.这样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
2. 照明用的电灯和连接电饭煲的插座之间是_______关系;利用电饭煲煮饭是将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能.
3. 关于安全用电,请正确填写:(1)所有家用电器的外壳一定要_______;(2)低压带电体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接近,但不能接触;高压带电体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接近;(3)电灯的开关,应该接在_______和电灯之间;(4)接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座,只在连接插座的_______上装一根保险丝.
4. 照明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可以用_______判别;图1中的两种握法,正确的是_______.
二、选择题
5. 下列事例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6.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 在家庭电路中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B. 用湿布擦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日光灯
C. 更换灯泡时,先断开开关
D. 外壳损坏的插座,应及时更换
7. 妮妮的新家中有150 W的电视机一台,300 W的洗衣机一台,100 W的电冰箱一台,2 200 W的柜式空调机一台,250 W的电脑一台,800 W的电饭锅一只,40 W的照明灯8盏,则安装电能表时,选用以下哪一种电能表最合适?()
A. 220 V 5A B. 220 V 15 A C. 220 V 20 A D. 220 V 30 A
8. 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
B. 用试电笔可以判定火线与零线
C. 用试电笔可以查出电路中故障
D. 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开关都是并联的
三、综合应用题
9. 某太阳能汽车是用太阳能电池将所接收到的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给电动机来驱动的.已知车上太阳能电池接收太阳光能的面板面积为8 m2,正对太阳时能产生120 V的电压,并对车上的电动机提供10 A的电流,而太阳光照射到面板上时,每平方米的辐射功率为1 000 W.求:
(1)车上太阳能电池面板接收的辐射功率.
(2)若通电10 min,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通过电动机所做的电功.
10. 小明同学对某居民小区进行用电情况调查,该小区家用空调的总额定功率为7.26 kW,其他用电器总额定功率为4.84 kW,图2是该小区供电线路的示意图.已知从供电电源到用户的两根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2 Ω,假设用户得到的电压始终是220 V.试求:
(1)当居民小区的空调都不工作,而其他用电器都正常工作时,则其他用电器的总电阻是多少?通过输电线的电流是多少?输电线因发热损失的电功率是多少?
(2)若居民小区所有用电器都正常工作2 h,则输电线上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11. 某学校运动场离学校电控室有一段距离,运动场内原来没有安装照明灯,不利于师生早上的锻炼,后来学校为了师生安全,在运动场安装了一盏规格为“220 V 1 kW”的碘钨灯.已知电控室的输出电压恒为220 V,电控室到碘钨灯之间的电线长为100 m,所用电线为某个品牌的铜芯橡皮绝缘线.下表所列是该品牌的不同横截面积的铜芯橡皮绝缘线在常温下的安全载流量(即长时间通电时的最大安全电流).
(1)所选铜线要符合适用和经济的原则,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应选用哪一种铜芯导线?
(2)若所使用的铜芯导线每米电阻为1.7 × 10-2 Ω,求使用碘钨灯时,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多大?
(3)照明1 h,碘钨灯所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保险丝迅速熔断 2. 并联电内 3. 接地可以不可以火线 火线 4. 试电笔甲
5. D 6. B 7. C 8. D
9. (1)接收的总功率为8 000 W.(2)W=UIt=120 V×10 A×600 s = 7.2×105 J.
10. (1)其他用电器总电阻是10 Ω;输电线电流是22 A;输电线损失功率是96.8 W. (2)输电线消耗的电能是4.356 × 106 J.
11. (1)使用碘钨灯时,线路中的最大电流I= = A≈ 4.55 A,查表知,应选用横截面积为1 mm2的铜芯橡皮缘线.(2)P损 ≈ 61.4 W.(3)W灯 ≈0.874 kW•h.
责任编辑 蔡华杰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理解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2).通过复习,理解电路中保险丝为什么能够“保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复习重点: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及保险丝的保险作用
2、增强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复习难点: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
保险丝作用演示器 保险丝 铜丝 火柴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出示上海胶州路特大电路火灾的视频,引入本节复习内容 二)、出示复习目标:略 三)、授课: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不安全用电的现象,可以相互交流后发言。生:在可移动插座上同时使用许多大功率的用电器
生:新增大功率的用电器不考虑电线和电能表的承受能力 生:用湿手触摸开关、湿抹布擦用电器 生:„„
展示不安全用电的漫画,分析不安全用电的后果:引起火灾、触电 然后重点展示同一个插座上接多个用电器的图片,引入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的复习。
1、复习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总功率过大 老师演示总功率过大引起保险丝熔断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下面的电路图:
师:能否用我们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电路中的电流与用电器的功率大小有什么关系?
生:根据P=UI推出I=P/U,在家庭电路中U=220V,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越大,则干路导线上的电流也就越大。
强调:一定不要让总电流超过家里供电线路和电能表所允许的最大值。(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能太多,大功率的用电器不同时使用)师:大家能否根据我们刚才复习的知识简单解释:供电线路的改造内容之一就是把导线换成更粗的,为什么?
生:减小导线的电阻,允许通过更大的电流,减小电能的损耗。
同步练习:
小明家有1000W的微波炉一个,1000W的电饭煲一个,500W的洗衣机一台,200W的电视机一台,100W的冰箱一台,500W的电熨斗一个
(1)请求出当他家所有用电器都使用时,干路导线上的电流有多大?(2)如果他家的导线上标有“220V 20A”,这么多用电器同时工作,安全吗?(3)如果家里所用电能表的规格是“220V 20A”,他想再添置一个1500W的电热水器,请通过计算说明这些电器同时使用是否安全。
2、复习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二:短路 师:除了总功率过大会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外,还有什么原因会引起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 生:短路
老师出示电路图,通过电路图引导学生分析短路造成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A。A×B。保险丝
生:根据欧姆定律I=U/R,电压U一定,短路时由于导线的电阻太小,整个电路中有非常大的电流,容易引起火灾。
师:生活中造成短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生:线路老化,绝缘破损
生:人为的多种乱拉乱接电线
生:线路安装过低,与各种金属物品相碰造成短路 生:„„
同步练习:
把8W的台灯插头插入家庭电路的插座,室内的电灯立即全部熄灭,原因可能是:()
A、台灯功率太大,保险丝熔断 B、插座中有短路现象 C、台灯插头内有短路现象 D、台灯插头内有断路现象
归纳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1、总功率过大
2、短路
3、复习保险丝的知识
师:电路中电流过大超过安全值时,就会对电路造成安全隐患,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生:安装保险丝、空气开关。
展示各种保险丝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演示实验:短路使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现象 师:那位同学说说保险丝的作用?
生: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由于电流的热效应,温度升高,达到熔点而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师:在生活中保险丝断了,有人用铜丝、铁丝来代替保险丝,可以吗?
生:不能,因为铁丝、铜丝的熔点高,当电流过大时,不会熔断,起不到保险作用。
师:那么被选作保险丝的材料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电阻比较大、熔点比较低。老师演示:用火柴同时烧保险丝和铜丝,加强学生对保险丝的熔点低的特点的认识
师: 应该怎样选择保险丝?
生:以保险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标准
生:选择时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应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师:现在家庭电路中一般用空气开关代替保险丝,你知道空气开关的原理吗?(展示空气开关的图片)
生:当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中的电磁铁起作用,断开电路,起保护作用。
同步练习:
关于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险丝的熔点较低、电阻较大
B.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能自动切断电路 C.不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D.保险丝熔断后,应更换比它更粗的保险丝
4、讨论交流在生活中怎样做到安全用电 师:通过对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的分析和保险丝知识的复习,结合大家的生活经验,大家能否从安全用电的角度来说一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谈谈你们的看法。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再做补充并展示下列安全用电知识。①为了安全用电,应注意不要让干路电流超过家里供电线路和电能表所允许的最大值。比如:要防止同时使用很多大功率的用电器
②、如果家里要添置新的大功率的用电器,例如:空调、电热水器、微波炉等,就应先算一算它的电流,看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否超过供电线路和电能表允许的最
大值。如超过,须先到供电部门申请报装扩容,不要私自在原有的线路上增加用电器具。
③、选用合格的用电器具,不要图便宜而采用不合格的用电器具。④、要选用与电线负荷相适应的保险丝,不要任意用粗铜丝、铁丝来代替。⑤、空气开关跳开后不要急于复位,应先排除故障后再复位。
三)知识小结(学生总结后展示)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电流过大的原因:
总功率过大 :P=UI推I=P/U,U一定,P大则I大
短
路:
I=U/R,U一定,R小,则I大
2、保险丝:
作用: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使温度升高,达到熔点而熔断,起到保护作用
特点:电阻较大、熔点较低
3、安全用电:略
四)、拓展练习:
1、在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引起家中保险丝熔断的是:()A、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 B、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的用电器 C、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 D、室内电线绝缘皮损坏
2、.教学楼上安装了总功率为660W的电灯,全部使用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是
A,如果教学楼上安装了“220V 5A”电能表,还可以再使用功率为
W的用电器。
3、中考前,爸爸为了小亮在家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新买了一台空调,安装好后,刚一使用,家里所有用电器都停止了工作,经检查发现保险丝熔断。(1)试分析保险丝熔断的原因。(2)要使接入空调后,家中所有用电器都能正常工作,该家庭电路应如何改进?
五)、复习小结:
一、全体员工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学习和贯彻用电,防火和生产安
全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消防安全,熟悉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火灾事故的处理方法。
二、全体员工应持证上岗,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爱护用电设备,专用的消防
器材不得挪作它用,一旦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方法进行处理。
三、各部门所有用电设备应有专人负责,落实本部门的用电管理,每天下班
前必须进行检查,断开所有用电设备电源。
四、工作时要做好人身安全防护工作,工作灯电压不得超过36V,严禁超负
荷用电,严禁在车间和仓库内吸烟,严禁乱丢烟头、火种,严禁穿拖鞋和赤膊进行维修作业。
五、汽车维修前应将车辆的轮胎用三角垫木固定,以防溜车,用汽车提升举
升汽车时,必须插入保险销,用千斤顶举升汽车时,必须用马凳将车架支撑牢固。
六、起动发动机时,应注意飞轮皮带,风扇,传动轴等旋转部件损伤人体和
造成卷入头发,衣服等危险。
七、电焊机应通过专用的接线盒与电源连接,接地线应牢固可靠,严禁乱接
乱搭。
八、气焊作业必须将氧气瓶和乙炔瓶隔离,作业点应离开氧气瓶和乙炔瓶于
10m以外,并做好管路的保护工作,避免碰刮而造成泄漏。
九、在汽车上进行焊接时应特别注意,防止燃油着火,未采取特别措施前,严禁焊补燃油箱。
十、做好燃油、润滑油、油漆、棉纱和其他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物料的保
管,并且远离焊接作业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十一、非工作需要不得移动任何车辆(包括维修车辆),不得在维修车辆内坐
卧、抽烟、聊天等。
十二、车辆在车间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km/h,不得在车间内试车。
十三、试车和送检车辆必须按规定路线行驶,如有违反,责任自负。
以上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如有违反,视其情节轻重将给予一定的处罚,如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为用户选购,安装、操作及维修时。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及电器原理图进行。
2.提高家用电器产品的绝缘性能和设计安全性。放暨时采用绝缘物增强隔电能力。
3.来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这一有效的技术性保护措施,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4.采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三芯引线,并配以相应的三极插头、插座。如电吹风、电熨斗,移动家电,如台式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等,应采用专用芯线接地,此芯线严禁用来通过工作电流。
5.大功率电热器具如电烤箱、微波炉,应采用单独供电线路,装设单独的开关和熔断器,不可使用胶质线作为电源线。
6.电热器具应放置在不可燃材料基座上,切不可直接放在木桌上,以免烤燃起火。同时应远离易燃或可燃物品。
7.防止家用电器的绝缘受损、受潮,并定期进行检查。日常应加强对电热器具维护。
关键词: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理念
安全用电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涉及的内容宽泛。课程理论性强,教学内容枯燥。现阶段这门课的教学仅仅以理论为主,实验教学与参观教学基本为空白。技校学生普遍基础较弱,自制力不强,学生对该课程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该课程对于技校学生难度更大。如何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针对安全用电这门课程教学的现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注重首次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如果第一节课没有上好,就会给整个教学带来困难。所以在首次课堂教学中,“说课”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安全用电这门课程在生活中以及在工作岗位的重要性,知道该课程要学习些什么,能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给学生多介绍一些关于电给人们带来的诸多好处,列举电在生活中、生产中、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接着教师引出用电不当给人们带来危害的有关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电给人、财产造成伤害和损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让他们对电的世界产生好奇,促使学生自愿想学好这门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接受此课程。
二、导课讲技巧,吸引学生注意力
导入新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何把学生从丰富多彩的课间生活吸引到他们觉得枯燥无味的安全用电讲堂上,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把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这就需要恰当的导课。教师根据安全用电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导课技巧,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利用图片、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通过语言的形象描述,制造出生产现场的气氛,然后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既能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加深印象,又能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例如在讲电气事故案例分析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以真实的案例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导出课题。例如在学习触电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描述自己的触电经历和感受,然后询问学生有无触电经历,从而引出什么是触电,触电的伤害程度。这些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知识就是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自然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2.利用设疑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设置疑问,将要讲述的问题引出来。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对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引出新课内容,提高学生注意力,开动脑筋,导入积极思维的状态,并主动在新课中寻找答案。例如,在保护接零的学习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家用电器用的是三孔插座,是因为我们要把金属设备外壳进行接地,从而防止人身触电。我们知道保护接地是应用在中性点不接地的场合,但是如果中性点接地的话我们又应该采用哪种保护措施防止人身触电呢?”通过这个问题,学生既回顾了保护接地的概念和应用场合,又可对问题进行设想。一个似懂非懂的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从而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之中。
此外,还有我们较熟悉的直观演示法、检查复习法、明确目的法等导课技巧。
三、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师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是“主演”,而应是“导演”。只有学生自己观察、联想、想象和分析思考,才能内化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中,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地学起来,主动地学起来,创造性地学起来。
安全用电课程理论性强,术语多且抽象。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平淡的讲授为主,极易使学生处于被动模式。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所以要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上教师能够让学生对问题自主授课,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掌握知识点。例如,在讲触电事故发生时,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学生先阅读课文,对触电事故产生初步的认识;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展示触电的类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图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体思维讨论出触电类别以及触电原因。学生在讨论的同时,就真正参与到课堂上来。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安全用电课程是研究人身触电事故和电气设备事故发生规律且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用电管理制度和预防性措施都是枯燥无味的。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式地接受知识,则非常被动,缺乏积极进取、独立求知的兴趣。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多媒体技术作为融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教学工具,在安全用电课程教学中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安全用电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来自生产实践,比较抽象。如果单纯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讲解,不仅费事,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还能通过图片,带给学生生动、形象真实的体验,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安全用电课程涉及案例图片很多,用多媒体演示引出用电不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观看收集的图片,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震撼,使学生对安全用电有感性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事故伤害事件的原因。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可以给学生展示各种设备及元器件;也可以给学生演示抽象的东西,例如触电电流流经人体的途径,把看不见、不可摸的电流变成看得见,形象地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多媒体视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安全用电课程涉及一些制度,如倒闸操作、操作票填写等。这些都是学生不熟悉的并且觉得枯燥的内容。我们可以先播放一系列视频,让学生先有一定的认识,然后对制度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讲述电的危害时可以用鲜活的例子,找一段安全用电的警示片加到课件中去,让学生认识到用电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效果比起老师的讲解好得多。另外,利用多媒体视频教学,还可以弥补教学设备的不足。例如,在触电急救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领,如果单靠教材的文字,学生比较难掌握,而且理解不深。观看视频,对帮助学生理解操作要领起到很大的作用,弥补教学中的设备不足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在互联网中也可以找到大量的信息素材,为教学提供方便。特别是电力部门制定的有关电力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教育片,为安全用电课程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几乎囊括了安全用电课程里面的所有知识点,还用了大量因违反安全用电造成严重后果的血淋淋例子。运用这些作为教学的辅助工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安全用电的学习中去。
五、巧妙运用案例,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对具体案例事实的观察分析为前提,深入剖析它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先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从实际的例子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学会思考和进行探讨,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安全用电规模不断扩大,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日渐显著。电工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从事企业的电工作业,而电工作业人员若缺乏安全知识而违章,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学生应该掌握好这门知识。如果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单纯自导自演,学生没有进行足够多的思考,就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更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安全用电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糅合到案例中,让学生来分析讨论,学生从实例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安全用电课程教学中把需讲授的电工作业安全知识融入到案例中,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例如,教学中引入事故案例,在引入案例后,便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就会产生较强的求知欲,带着问题主动寻找答案并开展讨论,主动参与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提高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主动性、互动性的特点。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掌握知识要点,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六、小结
安全用电是一门很抽象的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注意充分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只有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善于尝试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学生乐于接受教学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从而才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亮化工作总结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重点村安全稳定用电和亮化工作总结
根据**市发改委《关于对2018年**市农村面貌提升行动重点村安全稳定用电和亮化工作验收的通知》(**发改能源通字[2018]225号)精神,并按照《**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省重点村亮化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以此次行动为契机,努力提升农村面貌,现结合我区实际,将我区2018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重点村安全稳定用电和亮化工作进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有效协调各方关系,确保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重点村安全稳定用电和亮化工作的扎实推进,年初,我们制定了《**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省重点村亮化工作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区各相关单位,切实做到组织有力、行动有序。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区安排的亮化工作为小赵庄乡的万庄子村,计划安装路灯60盏,预算资金为5万元;实际完成安装路灯60盏,决算资金为42446.21元。所有安装路灯已于11月底通过工程验收,并投入使用。
三、发动广泛宣传
我们将发动宣传工作部署到最基层,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公开栏、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动的重大意义,明确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任务及目标,推行群众监督制度,不断引导农民群众主动配合,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为不断加快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步伐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主要措施
毋庸置疑,电能的大规模使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多年来由于“用电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是此起彼伏。中学生,尤其是初二学生,对安全用电的认识仍然处于懵懂阶段。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例,在我上初二刚学完火线、零线等基本家庭电路知识时,有一次家中一灯泡开关的拉绳断了,在换接前,我断开了保险盒内的两根电线中的一根,就开始操作,现在我还依然记得当时有明显的触电感觉,但是“瞬间的”,我当时坚信,我已经断开了一根,电流不可能形成回路,所以应该没有问题,“触电”也是“偶然的”、“瞬间的”、“不应该的”。其实后来才知道,当时断开的很可能是零线(当时未检测,无法得知真相),由于我本人踩在木制板凳上,没有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
所以,有关安全用电的教学宜引起格外重视。而且教学目标不仅仅放在知识点的学习上,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安全用电的意识,做到不惧怕电,安全、合理、科学地使用电能,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安心、幸福。
安全用电的教育渗透到了教材中电学部分的各个角落。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为例,作为课题,有三节内容,第一是第七章《欧姆定律》第四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二是第八章《电功率》第五节《电功率与安全用电》,第三是第八章《电功率》第六节《生活用电常识》。从标题也可看出,这三节都是该章内容的综合应用,同时又从不同的角度讲安全用电。《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的物理依据是:I=U/R,结论是:电压越高越危险;电路中电阻太小,尤其是短路时,会造成I过大,导致事故发生。《电功率与安全用电》的物理依据是:P=UI、I=P/U,结论是当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时,会造成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甚至引起火灾。《生活用电常识》的内容有:家庭电路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组成;火线与零线;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两种类型的触电及触电的急救。
综上,家庭电路中的安全用电隐患除了人身触电外,都是由电流过大造成的,而造成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三种可能:
1、电压过大;
2、短路;
3、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在家庭电路中电压通常是比较稳定的,也不是我们用电人所能控制的。所以我们主要考虑后两者。
由于电流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我们必须通过特别的教学设计增加学生感悟,以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
师:家里电路出现过跳闸现象吗?(从常见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跳闸现象入手,有利于展开学生思维,从而有效地推进教学活动)
生:出现过。(这是事实,大部分同学家均出现过跳闸现象)
师:家庭电路中跳闸现象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生:夏天用空调时。(大部分同学这样说,也有说用微波炉、烤箱等其他电器的)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亲眼目睹“跳闸”现象。(学生兴奋、期待)
教师出示自制示教板,并作简单介绍。
教师故弄玄虚,说:“坏了,今天没带空调来”,学生们笑了,并思考着。很快有人讲话,“用其他电器代替”、“多接几个其他用电器”等等。教师顺势取出了几个灯泡,学生们一看是灯泡,就开始议论纷纷,有人干脆直接说:“不行,就象人吃饭,吃100个花生豆不一定吃饱,吃馒头两个就行了”,通俗但易懂。最后师生共同商定不用灯泡,用几个其他大功率用电器。教师出示事先备好的电熨斗、热得快、电热水壶(两个)。
接下来,利用示教板演示跳闸现象。(这应该是同学们第一次亲眼目睹“跳闸”,因为家庭电路跳闸时,大家不可能在“跳闸”现场)(二)师生共同思考,解决问题
问题1:跳闸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
同学们思考、讨论,最后比较容易地达成一致:当同时接入的用电器过多,即总功率过大时,会发生跳闸现象。接下来,师生共同分析其物理依据,如下图所示:
家用电器并联在火线和零线之间,电路总功率P总=P1+P2+…、Pn,多增加一个用电器,P总会变大,P总=U总I总,I总=P总/U总,U总是比较稳定的,所以I总变大。教师介绍,这个闸叫“空气开关”,当通过它的电流过大时,它会断开(原理以后会学到)。
问题2:跳闸是好事还是坏事?
学生1:是坏事。若正在玩电脑,突然跳闸,停电,玩不成了。
学生2:是好事。如果该跳不跳,可能造成火灾。
最后师生共同认定学生2比较有道理。教师借势发挥:我国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因用电不当而酿成的重大火灾事故。
下面我们一起目睹火灾是如何发生的?
教师把示教板转到别的方向,偷偷地“做手脚”。做完手脚,再把示教板转过来。(学生们一直期待着)再逐一接入用电器,很快大家看到有一地方冒烟,发红,而且有烧焦的东西脱落。(学生们惊喜)
话题一转,教师提出:同学们,请猜想一下,刚才老师“偷偷地做了什么手脚?”。同学们七嘴八舌。最后教师揭开谜底,换了一个规格不同的空气开关,在示教板的某位置套了一个塑料吸管。
师生共同分析发生火灾的物理依据是:Q=I2Rt,装塑料管的一段是铁丝,电阻相对较大,在同时接入的用电器过多,即电功率过大时,干路电路电流较大,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较多的热量,引燃了塑料管。
教师:空气开关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保险装置,原来家庭电路中安装的都是保险丝。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熔断,切断电路,从而保护电路。教师把示教板上的那一段铁丝取下,换上一段保险丝,把刚才的用电器逐一接入,很快保险丝变红、变软、断开,有熔化物脱落。
问题3:保险丝的材料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同学们讨论得出保险丝应该具有熔点低的特点。然后教师交待:保险丝是由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教师演示用火柴烧断保险丝,证明了其熔点较低。
问题4:选择空气开关或保险丝的标准是什么?
教师提示:这两者的规格都是以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标准。那么,在家庭电路中,它们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呢?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最后认定:选择的空气开关或保险丝既要满足大部分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又要保证干路导线不着火,即总电流不超过导线允许的最大电流。
教师顺势抛出:如果二者不可兼得,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师生交流互动,最后认定:首先要保证干路导线不着火,必须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这一前提下,尽量满足更多用电器的正常工作。
教师讲解:若在满足前者的条件下,只能满足很有限的家用电器(举例)同时正常工作,这样就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的幸福指数就会下降。这时候,我们就要改造电网。事实上,前几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城乡电网改造工程,电网改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更换输电线,换用更粗一点儿的输电线,使它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更大,满足更多的家用电器同时正常使用。
(三)最后是演示“惊心动魄”的短路现象。教师用绝缘钳夹着一段较粗的铜导线,将其插入示教板上插座的两孔,空气开关立即断开,同时看到铜线两端“冒火”,拔出后发现两端已被烧黑。同学们专注、期待、担心、惊讶、高兴。紧接着,教师郑重声明:短路实验不可擅自在家模仿。我们这次实验也是经我校电工师傅允许的。同学们表示完全理解。,《电功率与安全用电》的教学认识与实践
三、反思总结
家庭中常见的电路事故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或短路造成跳闸或火灾。本节主要着眼于这两点,用现场演示这种最直观、最刺激的方式把平时很难“亲眼目睹”的现象展示出来,并且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知识进行解释。这是一次物理与生活的亲密接触。这完全符合新的课改理念,从生活现现象中抽象出物理问题,再将物理知识用于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解决。
教学设计从最常见的生活现象跳闸入手。
第一部分:先让学生回忆跳闸时的情境,然后以教师为主演示跳闸现象,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跳闸的物理依据。
第二部分:师生共同认识跳闸或保险丝熔断对保护电路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将物理应用于社会,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大量的家用电器进入家庭,这就造成了干路电流过大与导线可能太细之间的矛盾,于是就出现了我国城乡大规模的电网改造工程。第四部分:教师为同学们演示“难得一见”的短路现象,同时也意识到了短路可能带来的危害。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最后达成共识:
一、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宜太多,总功率不能太大;
二、用电要认真,小心,尽量避免短路的发生。笔者认为,这种教学设计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课程倡导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本教学设计依据课程目标,对有关安全用电的课程资源有机融合,试图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一、借助“诗句化”教学,让学生明白触电的原因
很多学生都明白用电的危险性,也懂得一些简单的用电常识,但是对于具体的触电原因始终不了解。对此,笔者在该项教学中要求学生记住一首诗:人体为何会触电,是因人体如导线。加之大地零电位,没有绝缘祸跟随。电流要向地下跑,如同水往地下流。近离裸线有危险,接近带电会触电。
二、借助“诗句化”教学,帮助学生熟记防护措施
设置各种屏护装置和安全标志是最常用的电气安全措施之一。讓同学们熟悉国家的有关标准、安全标志的颜色形状是必须的,通过下面的一首诗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记忆:电气安全要注意,设置屏护和间距。若要进入用电地,首先断电防万一。安全标志做成牌,悬挂起来没有害。禁止工作红白色,警告标志黄黑色。有时指令蓝白色,也有提示底绿色。
三、借助“诗句化”教学,让学生熟知绝缘防护检查要诀
绝缘防护也是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经常检查各用电设备的接地和使用安全,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对此用几句话做了简单的总结:绝缘防护是关键,人身安全命相连。高温高热易老化,勤检勤验把关卡。接地装置接地线,泄雷降压防触电。金属设备均接地,电阻防腐要合理。
四、借助“诗句化”教学,掌握防火防爆要点
在电气电路中,由于各种原因有可能引发火灾或者爆炸。因此,教会同学们以下防火措施和设备的选用,是安全用电的必学知识,借助“口诀化”教学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一教育目的:消防工作很重要,关键在于控燃烧。设备安装有要求,超荷用电不能有。发现起火速断电,及时报警是关键。泼水灭火选时机,正确选用灭火器。
五、借助“诗句化”教学,让电工安全用具用起来得心应手
对于电工作业人员,作业时保证人身安全和顺利完成任务是必须具备的素质。那么,学会相应的安全用具使用方法是前提。“口诀化”教学可以让学生记得更牢固,使用起来更顺手:电工作业有保障,防护用具须用上。上杆要用登高板,跌落保险绝缘棒。辅助用具多防护,绝缘好似护身符。妥善存放有位置,定期检查做测试。
六、借助“诗句化”教学,掌握正确的电器操作规则
在变配电以及用电设备的更换中,为了防止操作失误,对一些必要的操作顺序和要点,必须记牢。借助以下的“诗句化”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电器操作两人制,一个任务一记录。操作先看分合位,再核设备名称号。送电先送总开关,停电先断分闸处。守规程,按规定,强弱电线不混用。电话网络电力线,分开各敷己路线。
例如:带电更换RTO-100型熔断器熔芯,如果学生理解并熟记下面这首诗句,操作起来肯定正确无误:绝缘防护穿戴齐,专用工具放一起。负荷开关先拉下,再将熔芯来检查。卸下熔芯有顺序,先拉中间后两边。换上熔芯则相反,先装两边再中间。
安全用电包括的范围很广,以上“诗句”只做了一些简单的总结,有时表现地也不够直观,词难达意,概括面不广,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更多更好的诗句还源于以后工作的不断积累和总结,要善于做笔记,善于探讨,善于交流,更多地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笔者认为,将该方法与实践教学配合应用,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际操作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余颖
【情景】
问: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电?如果没有电会怎样?
但是电也会给人带来危害。(出示资料:1882年7月26日下午7时,上海的一台发电机开始运转起来,点亮了15盏电灯。这是在中国土地上第一次亮起电灯!可是3个月后,清政府官员竟下令禁止使用电灯。理由是使用电灯不安全,会引起火灾。)大家认为这样做合理吗?说说看法。
教师与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教师为正方,觉得这样做合理,学生为反方,认为这样做不合理,这样互相来辩论。辩论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
小结:用电虽然有危险,但是它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利大于弊。何况只要注意到安全用电,就可以避免危险的发生。
阅读教材了解怎样做到安全用电。
问:请同学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安全用电的常识。如果不注意用电时的安全,会造成什么后果?安全用电非常重要!
阅读教材“用电安全须知”,把它背下来,熟记于心。
【反思】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电路】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一节。它是前几章电学知识的延续和提升应用,也是本章的学习核心和基础。本节内容由“家庭电路的组成”“ 火线和零线”“ 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三部分构成。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使学生能了解家庭电路的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为以后的安全用电打下基础。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作用,有初步的安全用电常识。
(2) 了解试电笔判定火线和零线的方法。
(3) 了解三线插头与漏电保护器和安全用电的关系。
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难点:通过学习实践让学生克服对家庭电路中的“电”的恐惧心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三、【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自学、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交流相结合,利用自制教具家庭电路演示平台及 家庭电路图从进户线开始,逐一分析讨论,形象、直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电路的组成,掌握灯泡、插座开关等的安装,突出了重点,同时增强同学们安全用电意识和节能意识。在火线和零线内容部分适当安排学生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动手实验给学生一个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突破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实践,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一、创设问题情境:
【感 悟】首先向学生图片展示:装修过的温馨家园家庭图片,在美丽豪华的灯饰中感受电的魅力,家庭中如何用电?我们怎样才能安全的享受电带来的便利呢?让我们一起走
进家庭电路 ---课题( 家庭电路 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
【知识链接】: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怎样连接 的?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自主合作学习:
我阅读,我明白
探究知识点一: 家庭电路的组成
阅读教材105-106页第一,第二自然段,做好勾画与批注,记录疑难,并用2分钟时间完成导学案。
内容见导学案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结合家庭实际,积极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 回答问题。
1、学生小组讨论,确定结果,小组间交流。
2、将示教板上次序与自己确定次序对比,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现代生活离不开家用电器,学习了电路,结合实际请学生讨论家庭电路有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放映课件
1、问:供电线路入户后,你们列举的家庭电路组成元件的连接有无次序?
2、示教板实物讲解问:次序怎样?各部分有何作用?
达成目标
1、使学生知道家庭电路的主要组成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作用。
3、使学生认识复杂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的道理。
我理解,我操作
探究知识点二: 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
1.阅读教材106-107页,做好勾画与批注,记录疑难,并用2分钟时间完成导学案。
内容见导学案
教师活动
1、讲述火线和零线
2、(放映)介绍试电笔构造作用。
演示使用方法
学生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积极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导学案预习成果
2、仔细观察老师演示试电笔使用,讨论总结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方法。
3、主动上台使用试电笔
达成目标
1、了解火线、零线、试电笔构造及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能力和大胆动手能力
我观察,我提高
探究知识点三: 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3.阅读教材107页,做好勾画与批注,记录疑难,并用2分钟时间完成导学案。
内容见导学案
学生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积极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导学案预习成果
2,学生观察三线插头、插座并与二线插头和插座对比,小组讨论区别,进而疑问:为何这样?
教师活动
1、观察实物,放映。
2、请学生观看,观察实验后对比三线插座与两线插座的区别,讲解这种区别的原因。
3、漏电保护器
达成目标
1、培养安全用电意识。
2、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小结和思考
老师:
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
1、学生自己总结。
2、完在当堂训练
现在人们都知道万有引力的规律是由牛顿发现的,其实,胡克在其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661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专门研究重力问题,当时胡克就从事这项工作.他已经觉察到引力和重力有同样的本质,他曾和助手们在山顶和矿井下进行实验,企图测定重力随地心的距离变化的关系,但未能成功.
1674年,胡克在一次演讲中提出,引力会随距离变化,“一旦知道了这一关系,天文学家就很容易解决天体运动的规律了”.1680年初,在给牛顿的信中,胡克提出了引力反比于距离平方的猜测.
1684年,在胡克、论恩、哈雷等人的一次聚会中,又重提引力问题.论恩为此拿出一笔奖金,胡克声言他已解决了这一问题,但不肯立即公布它的证明.哈雷于1684年8月从伦敦专程到剑桥大学向牛顿请教,牛顿说他早已完成了这一证明,但当时没有找到这份手稿.在这一年的年底,牛顿重新作出证明寄给哈雷.在哈雷的热情劝告和资助下,1687年出版了牛顿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公布了他力学研究的全部成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现在,胡克留给后人影响最大的还是著名的胡克定律: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F=k△X,其中F代表弹簧所受到的拉力,△X代表弹簧的伸长量,k被称为倔强系数.k的大小与弹簧本身的材料、匝数、横截面积有关.对于某一确定的弹簧而言,k值是确定的.这一定律的发现直接导致了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基本工具的诞生,并且直到今天的物理实验室还在广泛使用.当年,胡克在研究弹力时做了大量的实验,他不仅研究了弹簧伸长和缩短时遵循的规律,而且研究了扭转形变、弯曲形变时遵循的规律.
胡克定律是物理规律和数学公式的完美结合.在各类考试中也经常有这类题目.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两道题.
例1实验室中的一个弹簧测力计因弹簧断裂而损坏,小明就去掉断裂的一小段弹簧,将剩余较长一段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刻度.那么用这个修复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测量值与原来测量值相比较,结果是().
A.测量值比原来的测量值大
B.测量值比原来的测量值小
C.与原来测量结果一致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解析弹簧受力时,各部分都均匀伸长,在忽略弹簧的自重下,可认为各部分的弹力相同.设想将整个弹簧分成等长的n段,如果弹簧总的伸长量为△X,弹力为F,那么每一段伸长量为△X/n,每一段产生的弹力大小也是F.弹簧剪短后,仍分成等长n段,如果弹簧总伸长量仍为△X,则其余每一段伸长量为△X/n.但剪短后每一段自然长度均小于未剪之前,在总伸长度相同的条件下,剪短后的每一段产生的弹力要大.也就是说,剪短后的弹簧与原来较长的弹簧相比较,使它们伸长相同的长度△X,对较短的弹簧的拉力大于F.由上分析,用修复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测量值小于原来测量值.本题答案应选B.
例2小浩制作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如左图所示,弹簧一共20匝,经检验,该弹簧测力计在测量范围内(0~5N)示数是准确的.该弹簧不但“伸长的长度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而且弹簧受拉力伸长时,各匝伸长的长度都相等.有一次不慎把弹簧靠近O端的一小部分挤压变形,小浩把变形的3匝剪去,并把弹簧上端重新固定在O点,然后把指针C适当向下移动,使它在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时指针仍然指在“0”刻度线处.(1)写出这个新改制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F与它的示数F测的关系式,并说明理由;(2)用这个新改制的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重物,它的示数为4N,该物体实际重是多少?
解析(1)对于一定的拉力F,不管弹簧是否剪断,每匝的伸长量是相同的.但本题中剪断后的弹簧只有17匝,所以它的伸长量只有原来的17/20倍,而弹簧刻度的示数不变,所以示数F测与实际拉力的关系为F测=17F/20,即F=20F测17≈1.18F测;(2)已知F测=4N,将它代入F=1.18F测,可得F=1.18×4N=4.72N,所以该物体的实际重为4.72N.
如果同学们对上面两个问题都搞清楚的话,可以尝试研究下面一道题目的求解方法.
练习一轻质弹簧原长为12cm,上端固定,下端挂2N重物时,这时弹簧的长度变成18cm.设想将该弹簧剪断1/3,较长段下端再挂2N重物时,这根弹簧的长度将是多少厘米?(答案:12cm)
总体而言,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的要求并不是太高,同学们如果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加以研究,相信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收获.
1.教学目标
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教学重点/难点
家庭电路的组成,各元件的连接方式。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连接家庭电路示教板,现在大家注意观察黑板上关于家庭电路的示教板,示教板上全部是实物连接,观察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家庭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电能表是不是平常所说的电表,它的作用是什么?插座在家里也见过,常用的有几种?电路中的几部分是如何连接的?保险丝的作用是什么?家庭中,要安全用电,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看来,我们最熟悉不过的生活电路中也有许多物理知识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教学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 1.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2.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击和电伤.1).电击 是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破坏,使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2).电伤 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A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伤及人体组织深层,伤口难以愈合。
电弧灼伤:发生在短路或高压电弧放电时,电弧像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烧坏,同时还会造成眼睛严重损害。
B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被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
C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使得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
注意:电击与电伤往往同时发生,同时还会引起二次事故。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1.电流的大小: 人体对电流反响一览表:
结论: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强,触电死亡越快.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1)时间越长,电流所积累的能量越多,引起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2)时间越长,电流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会使人体出汗、组织电解,从而使得人体的电阻逐渐减小,流过人体的电流逐渐增大。
绪论:时间越长,危害越大。3.电流的频率
人体对不同频率的电流的生理敏感性
是不同的,因此不同频率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有区别的。
1)直流电的伤害程度较轻
2)工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较重。4.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 电流通过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致人死亡,但以通过心脏、中枢神经、呼吸系统最为危险。
5.人体的状况
触电者的伤害程度还与其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有关。
(三)、常见触电的原因与触电方式 1.触电的原因
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2).设备不合格; 3).违反操作规程; 4).管理制度不严格。2.触电方式
触电的方式: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三种情况: 1)、单相触电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 的触电电流会将人体烧焦。触电电流的形成:
在三相交流电网中,每一条输电线与大地之间都存在分布电容C,电容值的大小与线路的分布情况有关,架空线路、线路分布越长,其
分布电容值就越大。并且线路与大地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绝缘电阻R。这样,每根导线与大地之间可以组成一个等效阻抗Z(Z=R
//jwc)。当发生单相触电,触电电流Ib构成的回路如图2所示。
例如:在10KV的电网中,如果采用16mm2铜芯电缆输电,该电缆每千米对地分布的电容值大约为是0.22μF,线路总长假设为
1000m,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是几千M,可以忽略不计。发生单相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Ib约为1.171A, Ib 远大于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流(10mA),使人致命。可见,供电线路越长,供电的面积越大,单相触电的后果愈加严重。
(2)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 指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
中的两相导体时,电流从一相导体经人体流入另一相而发生的触电。如图4所示,此时,加在人
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与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无关。假如仍在三相四线制(380/220V)电源电路中,人体电阻按1K计算,则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达380mA,足以使人死亡。
3).跨步电压电击
当带电体有接地故障时,有故
障电流流人大地,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即为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电击事故为跨步电压电击。
范围:高压故障接地处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在距离接地故障点8~10m以内,电位分布的变化率较大,人在此区域内行走,跨步电压高,就有电击的危险; 接地故障点4m以内(因室内狭窄,地面较为干燥,离开4m之外一
般不会遭到跨步电压的伤害);在室外人体不得接发生高压设备、导线接地故障时,在室内人体不得接近近故障点8m以内。如果要进入此范围内工作,为防止跨步电压电击,进入人员应穿绝缘鞋。
安全电压
一般情况下,36v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但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是24v,特殊的甚至在12v以下.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家庭电路由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和用电器组成,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2.什么是火线、零线,试电笔的功用是什么。3.两种类型的触电和触电的急救。4.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的作用。
1.了解电的用途,懂得怎样安全用电。
2.培养幼儿节约用电的意识。
3.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理解电对人类的危害性。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电·安全用电得的意识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电的用途以及电对人类的危害性
活动准备
1·节约用电相关图片
2·教室内的电源开关
活动过程
1·播放相关图片,音乐导入。
2·让孩子们讨论停电了我们该怎么办?从而引出电的用途的讨论,并结合生活实际来说说电的作用。
3·打开教室电灯开关,教师讲解电的用途
4·幼儿自由讨论,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5·帮助幼儿理解怎样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开学还不到一个月,张安然就被紧张的高三复习搞得手忙脚乱、焦头烂额。针对学科的强弱情况,她把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了分配。但随着复习的深入,她渐渐开始发现自己的课余时间不够用,特别是分配给弱势学科的时间比较吃紧,而自己又不舍得把强势学科的时间拿出来分给弱科,因为担心这样一来,强科的优势就无法保持下去了。
从安然的情况来看,安然一方面希望投入更多的复习时间来提高弱科的成绩;另一方面,又担忧因为复习时间的减少,强科的优势会逐渐丧失。她这种在时间分配上的左右为难,可以和心理学上的“二八定律”结合起来。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巴莱多提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因素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比如在社会财富的占有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上,80%的产出,来自于20%的投入;在事物因果关系的对应上,80%的结果,归结于20%的起因……这些都是对这一规律的活生生的体现。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平均地分析、处理问题,而是要对所有问题进行统一分析,然后再把主要精力拿出来解决问题当中的主要部分和关键环节。
安然在对待强科和弱科上,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并没有真正满足弱科的需要,提高学习成绩,更反而使自己陷入了困扰和烦恼之中。依照二八定律,安然应当弄清当前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清轻重缓急,设计优先顺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关键的少数。这就要求安然把握以下几点:(1)不和别人比强弱,而是根据自己的一贯表现和成绩,把自己的所有学科进行排队,分出强、中、弱三个档次;(2)对于真正的强势学科,力求把问题放在课堂上解决;(3)在对待弱势学科上,应区分哪些科目是能够短时间提高上去的,而哪些科目须立足长远。依据以上原则,安然可以把更多的课余时间交给弱科。而面对短时间可以提高的弱科,目前不妨多分配一些时间,对一时不能见效的弱科,可以坚持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复习。
当然,在分配时间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需要注意,即对弱科复习的期望值问题。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所攻关的科目也不见得有所提高,这会让我们感到心灰意冷,觉得提高弱科成绩是没指望了;反之,一旦有点起色,我们又会期望它步子迈得更快一些,进而开始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它上面,造成了时间分配不均。这两种心态的变化都会影响弱科成绩的提高。弱科、偏科是不少同学的“固疾”,解决它们需要抱着平常心。既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自然不能奢望破冰之旅朝夕之间就可走到终点。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11-13
欧姆定律概念07-16
欧姆定律计算题06-26
欧姆定律的应用10-01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2-04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10-10
欧姆定律评课稿11-04
欧姆定律高二物理教案11-11
九下物理《欧姆定律》教案11-1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