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培训心得体会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理论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理论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

学习是规范不良行为的基础和前提,是改造思想、提升认识的保证,每个干部只有懂得违纪和不违纪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确该做和不该做的行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严格要求,加强了对自身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的学习、提升。通过不断学习,积极提高自身党性修养,提升人格力量,以此保持政治上的先进性、坚定性和敏锐性,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同时在思想上时刻警示自己,行为上不断约束自己,主动收看、阅读系统内外尤其是涉税违法、违纪案件,并以此为诫,时时刻刻自重、自警,真正做到经得起诱惑,抗腐蚀、永不沾,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

二、进一步自我监督,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凭心而论,作为地税干部,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权力,也容易成为各种利益冲突的焦点,如何善待权力和行使权力,我们认为首先加强自我约束和监督,坚持以自我监督指导自身的言行,建立起有效的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和诱惑的思想道德防线。在实际工作中,将进一步以税务人员十五不准等各项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勤政,公正执法,对纳税人一视同仁,不广交贿友,不搞权钱交易,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此外,对各自负责的工作加强制度约束,对制度的运行管理加强监督考核,要求工作人员切实管住管好自己,经得起诱惑,经得起考验,坚决杜绝工作中的不廉行为。

三、进一步摆正位置,坚持党纪的一般性原则。

理论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一、培训迁移

所谓培训迁移 (training transfer) , 指受训员工将培训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程度。可以说, 培训迁移决定着培训终极目的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实现。对受训员工而言, 他们在培训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以实现培训的终极价值。不可否认, 之所以受训员工不能有效利用其所学知识技能, 是因为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 组织一定要全面、准确的评估影响培训迁移的具体因素, 以实现培训产出的最大化。

二、影响培训迁移的因素

1. 迁移动机。

一直以来, 迁移动机被视为影响培训正向迁移的一个显著因素。当前, 公司人员培训往往是受上级指派。在所有受训的员工中, 有些是自愿的, 有些则不是自愿的。前者参与动机显然比后者更强, 如此一来, 迁移动机的迥异必然影响培训迁移的效果。

2. 迁移气氛。

迁移气氛, 是指影响或促进受训人员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组织环境。基于迁移氛围问题, Goldstein提出了迁移气氛的操作化理论框架, 他指出, 迁移气氛包含以下两种工作场所线索:一是情境线索;二是结果线索, 每一种线索都均有四个不同种类的维度。所谓情境线索, 指的是受训者回到工作岗位之后, 提醒他们运用培训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线索, 一般包含目标线索、社会线索、任务线索以及自我控制线索。相较而言, 结果线索指的是受训者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所获得的反馈与意见, 一般包含积极反馈、消极反馈、惩罚以及无反馈这四类意见。

3. 迁移设计。

培训迁移由近迁移与远迁移组成。所谓近迁移, 是指把所学知识和技能适用在相类似的工作环境中, 其理论依据是等同因素理论;而远迁移则指把所学知识和技能适用在不相类似的工作环境中, 其理论依据是原理理论。等同因素理论认为, 通过完善与实际情境相类似的刺激、反应和条件反射等条件来增进培训效果。而原理理论则指出, 培训的内容需注重对一般原理的运用, 这样可以是受训者在不同的环境下解决问题。由此可见, 不管是远迁移还是近迁移, 都可以作为培训的方向或目标, 并将其体现在培训大纲或培训内容中, 以更好的提升培训的效果。

三、提升培训效果的具体路径

结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要提升培训迁移效果, 务必需要从培训认知、培训需求评估、营造培训迁移气氛、培训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与提高。

1. 提升员工对培训目标的认知。

培训的目的在于提升员工的个人绩效, 使受训员工获得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只有明确了培训的终极目的, 才能真正找到培训产出小于培训投入的具体缘由, 从而寻求对这个问题的破解之道。总之, 唯有提升员工对培训内容与目标的认知, 才能使员工切实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加强主观能动性, 才能真正的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 优化培训需求评估。

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需要, 对培训的期望也有所差异。如果不重视员工培训意愿与动机, 那么就很容易影响培训迁移的效果, 导致培训难以实现预期目标。所以, 组织方在组织人员培训之前, 有必要对员工的培训意愿与培训动机进行科学评估, 践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3. 营造培训迁移的良好环境。

建立目标要求。积极引导受训员工制定明确培训目标, 并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从而保证受训员工在目标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并将其适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受训员工对目标的设立必不能脱离于培训, 否则的话, 目标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将难以实现。

完善反馈系统。组织的反馈系统既包含薪酬制度, 也包括晋升制度。如果受训员工将所学知识与技能提高个人的工作绩效, 那么薪酬也应当得到相应提升, 抑或是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物质和精神奖励等等。所以, 要完善反馈系统, 可以在薪酬、绩效、晋升等制度内容写入培训条款, 以激励受训员工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功能。这不仅有助于确保员工的培训迁移行为, 又可以再组织内部营造相互学习、彼此竞争、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校本培训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篇3

曹杨中学校长为此组织校领导班子一起分析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症结所在。大家认为,要解决学校骨干教师“断层”、青年教师“青黄不接”、学校优良的教育文化积淀后继乏人的矛盾,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如何使中老年教师继续保持教学特长,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二,如何使青年教师传承学校优良的文化传统,发挥潜能,迅速成才;第三,如何使外省市来的教师尽快融入学校二期课改实践,为学校教改添劲出力。

鉴于此,该校从“九五”后期开始积极进行校本培训理论和实践探索。他们从实践中体会到:校本培训的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按需培训,贴近教师,贴近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易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要使曹杨中学的办学质量继续在全区乃至全市位居前列,学校必须不断推进校本培训。于是针对中年教师、青年教师和新引进的教师各自特点推出如下校本培训的措施:

1.加强中年教师培训。中年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目前学校的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理论水平不高,没有将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学校就积极引导他们进行经验总结,请来华东师大的专家为他们开讲座,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促使他们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化。同时,学校为中年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选贤任能,人尽其才,满足他们追求事业成功的强烈欲望,并采取多种激励政策、多种有效途径,鼓励他们把自己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育教学经验、资料等个人财富,转化为学校财富、社会财富。

2.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富有朝气,要求上进,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基本功方面还有所欠缺。学校从教育教学基本功上找突破口,组织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培训。分成文、理两个班,分别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丰硕的老教师主讲,有侧重地开设专题讲座。讲座结束后,举行十佳青年教学能手评比,使他们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体验、内化、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技能。青年教师自觉地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钻研风气。如化学组请两位资深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在老教师指导下每周用两天时间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并以科研课题为载体,老教师手把手地带领青年教师从课题立项、资料搜集、问题举证到实施研究一一详加指导点拨,在共同研讨中,青年教师学到了老教师们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他们独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通过这种形式的培训,曹杨中学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3.加强从外省市引进的教师的培训。从外省市引进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是,他们有一个适应上海教育教学环境的过程。针对此情况,学校组织他们举办专题学习,分析上海中学教育与外省市之间的差异,然后通过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让他们熟悉上海教材和课程标准,并且为每一位引进教师指定一位帮教老师。

由于学校认真分析师资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校本培训,优化了学校的师资队伍,使师资队伍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最近几年,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名列同类学校前列。

曹杨中学的探索与实践告诉我们,一所学校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其师资素质的提高是个关键。曹杨中学的校长将校本培训作为一项科研课题进行研究,以科研促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效益。

链接:校长应该研究校本培训的哪些基本理论问题?

校长要高质量地完成本校教师培训任务,应加强校本培训理论的研究,推动校本培训的开展。

在校本培训中学校的校长首先要成为校本培训的研究者。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广泛收集校本培训领域的有关文献资料,研究校本培训的特点,掌握校本培训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指导本校校本培训工作。

(1)校本培训对象——教师的研究。校本培训的对象是学校的全体教师。学校教师群体的构成十分复杂,年龄、专业、职称、毕业院校、社会经历各不相同。对每一位教师而言,又各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校长必须准确把握学校教师个体的不同特点,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2)教师专业及其发展的研究。校长还需要研究不同时期的教师专业要求及发展趋势,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培训的关系。只有这样,校本培训的目标才会有切适的制高点,校长才能全面地、理性地决策师资培训中的各项工作。

(3)校本培训内容与形式的研究。校本培训可研究的课题很多,如学校领导教育观念转变的研究,校本培训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校本培训课程建设的研究,校本培训激励机制的研究等等。但重点应放在校本培训内容与形式的研究。一所学校究竟选择哪些培训内容以及采取何种培训形式才更切合学校的实际,这是校长们首先应考虑的,这也是其他人不能替代的。

去培训驾照理论培训学习心得 篇4

从报名起的第一天,我就认真对待理论学习和静车实务操作。通过理论学习,使我懂得了不少交通安全法规知识,在驾校各位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通过了理论考试这一关。上路学习驾车的第一天,我们的教官是驾校的书记赵长刚,他和蔼的语气和态度,使我的担心和害怕全部消失。大胆的我按照赵老师的指导,很顺利地完成了当天的操作。有一天,是该校副校长张玉华老师带我们上车,在操作每一个动作时,张副校长都是那么的认真、耐心地指导我们,使我对每次操作不当的动作都有了较深的印象,每天我都有很大提高。学车第11天,学校安排我们到江城跑长途,教练员是年轻的韩金小师傅。我又担心了,一是我的年龄和他母亲是一辈人,二是对他的教学技术有一点担心。一路上,我与小韩师傅的代沟逐步缩小。没有想到他那么年轻,而教练的水平是那么高,通过两天长途实习,我的驾车技术大大提高,带着丰收的成绩我似乎感到有点骄傲。一天天的进步,更使我珍惜每天教练员的教导。交通驾校严格的内部管理和每位教官的爱岗敬业精神,使我感触很深。每天,他们顶着炎热的太阳,耐心地指导每位学员,使我从心底里佩服他们。特别是他们从不计较工作时间和个人利益,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十多个小时,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由于学习驾驶的人员来自社会各方面,有的能利用正常时间来培训学习,有的是利用休息时间来学习,但我们的教练员都能做到只要学员需要他们,随时都能保证学员提出的任何学习要求。看到一批批考试合格取得了驾驶证的学员,我充满了信心,更感到学车年龄不是问题,只要有交通驾校那么多优秀的教官,没有毕业不了的学员。我真诚的感谢交通驾驶学校的各位领导和带我的教练员,是你们的爱岗敬业精神使我树立了学习驾驶的信心,我会更加努力学好驾驶技术,不辜负带我的每位教练员对我的耐心指导。

小学英语理论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小学英语理论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小学英语培训心得体会

英 语 培 训 心 得 体 会 2月8日,我参加了诸城市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活动,学习是短暂的,但通过学习,使我在思想和业务理论上都受益匪浅,同时也看到了差距,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对小学英语理论培训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以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不断充实自己,扫除自己在英语知识方面的盲区,尤其要扎实课堂用语。教师除了要熟悉书本上的词汇、短语、句子外,还应结合生活实际,熟悉一些生活常用语,常用句子、短语,尤其是在课堂中要使用的句子,教师要达到熟练使用。比如说教室里的每个物件用英语怎么说,学生打报告应怎么说,教师应怎样回答等。

二、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培训中,指导老师们提出了许多非常好的做法,有很多是经验之谈,但经过我在实际中的实践反思,我发现有些方法不一定就实用于我所教学的班级,因而,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关于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摸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借鉴并变通使用别人成功的做法,要常反思,常调整,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小学英语理论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

三、合理使用直观教具,充分发挥教具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提到直观教具,我们首先想到的将会是多媒体设备,但通过参加培训以及和老师们的交流,我觉得,多媒体设备的确有其先进的一面,但如何用好它,在什么时候用,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一个课题。老师们在培训中告诉我们,他们使用图片、简笔画、实物进行教学,同样取得了成功,由此可以说明,不管是什么教具只要用得合理,就会有它的效果,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地研究如何去用好各种直观教具。

四、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使英语学习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爱好。培训中,老师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不喜欢学英语,学校里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问题提出来后,我就在思考,没有氛围,那我们就应该去营造氛围,就应该从自身做起,首先,教师要做好榜样,在平时教学中或和学生的交流中要尽量使用英语,至少在自己教学的班级是可以实现的,虽然这做起来的确有些难,就像普通话的推广一样,这么多年了,依然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们要知难而上,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去尝试,只要你做了,就总会有收获的,当你通过努力使一部分学生喜欢使用英语说话、交流,喜欢学习英语的时候,你会觉得你没有白付出。

总之,本次培训对我来说的确是受益匪浅,从中不但开阔了我的知识视野,同时也吸取了不少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论,但是在我心中还有一点遗憾,就是自己所学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此我衷心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开展一些类似的培训活动,多给我们一些学习的机会。

篇二:小学英语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培训心得体会

版石中心小学 朱淑萍

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小学英语培训,通过专家的讲座和老师的示范课,我学到了很多有效而实用的教学方法,下面谈谈我学习后的收获和感想。

小学阶段是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应该重视爱好和交际意识的培养,学生们对活泼新奇的教学形式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和求知欲望,因此我们应该创建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我觉得空中英语这一有效的远程教育资源对我们农村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本次培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与传统小学英语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课堂中注重交流,注重互动,畅所欲言,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一、培养兴趣,提高积极性

通过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实例、教案以及和身边的同行交流来看。农村小学的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居多,且其父母的文化素质也不是太高。所以要想给孩子在家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不可能的,只能让学生在班级内部能多用用英语进行对话,而这只能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作为教师都知道,兴趣是学好每一门知识的最好的老师,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就等于将学生领进了这门知识的大门。为此,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善用教学资源,营造乐学氛围

英文儿歌的特点是旋律活泼优美,歌词简单,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歌唱。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语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播放一些英文歌曲。把单词带进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中,使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唱得乐此不疲,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兴趣高自然也把新词记住了。

三、认真组织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保障

要上好英语课,教师在课前必须要进行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才能在课堂上组织好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多方的互动活动。努力创造与学生生活实际想接近的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大声的用英语说话,在学生的说中不断熟练英语的发音和应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使用、学好英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对话,动手制作,形体表演和歌唱等多种形式来展开活动,在学生学好英语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英语兴趣。此外还要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英语的训练,我经常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相互对话,内容不限。鼓励学生课下用英语相互打招呼和作一些简单的交流。

总之,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会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充分利用英语资源,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培训心得体会 篇6

听了宋景堂专家的讲座,我深深的感受到,教育技巧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才能和素养,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教育技巧,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条件,随机应变地、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突如其来的教育、教学问题,否则,即使你有高谈阔论的理论也无法成为实际的好教师。

在教学的实践中,广大教师对教育的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我们在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时,会发现他们都非常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恰如其分地把握教育的时机和分寸,方式方法灵活自如,语言通俗、生动,分析精辟入理,富于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显示出一名政治教师的聪明才智,即高度的教育技巧。但与此同时,一部分教师由于对教育技巧的含义、表现及其培养途径等缺乏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只对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比较重视,而对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才能则往往重视不够,认为只要自己有了:“一杯水”,就一定能给学生“一滴水”,殊不知,如果缺乏教育技巧灵活和才能,没有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为主体地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则连“半滴水”都得不到。另一部分教师在目前的观念常常把教育的技巧理解为是管理学生,维持秩序的一种应急手段。这些误解,往往影响着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自己教育的智慧才能的自觉性,妨碍了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育机智,即是教师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和综合表现。技巧有效地发现和

处理各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发现问题,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近年来,“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有所变革。如:在初中阶段,原来初二年主要是上“社会发展简史”,而现在是上有关的法律知识,对于这种不同教材,就有不同的要求,要对症下药,才会有的放矢。如果缺乏针对性,就好比射箭没找到靶子,治病没找到病因。只能陷于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有的甚至在朗读教材。如果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迅速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妥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非易得之。所以它要求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

二、善于因势利导、创造性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理解人生,解决周围各种思想认识问题,从而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因势利导地对其进行教育,更需要教师有高度的教育技巧和智慧。

对于课堂上突然出现的问题,这是常见的事,不足为奇。但要能及时地作出正确的反应,机智果断地给以恰如其分地处理,不仅可以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表现出教师在巧妙处理问题的聪明才智,还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政治课教学所独具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该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善于把握教育分寸、循循善诱、引导得法。“欲速则不达”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切莫急于求成,而应恰如其分地掌握分寸,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机智的重要表现,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分层次,以理服人,讲求实效,以情感人。

教育的技巧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教师在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那么,政治教师要具有更高的教育机智技巧,主要应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高度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理论知识修养,是教育机智才能赖以培养和提高的坚实基础。

教育机智的才能,首先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境界,才能变得耳目聪明、灵活,潜移默化。许多问题连教师自己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怎么谈得上机智灵活地去教育学生呢而丰富的知识;较高的理论修养水平是教育机智的基础,虽然教师有了“一杯水”,并不一定就能保证交给学生“一滴水”,但教师这“一杯水”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灵活自如地驾驭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具有准确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游刃有余地进行处理,否则教学时只能照本宣科,遇到问题就会措手不及,捉襟见肘,教育机智便无从谈起了。

其次,深刻了解学生的思想、知识和心理特征,是教育机智才能得以发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对学生了解得越透彻,教师的才能也就越能充分地发挥。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尚未定形,处在“断乳期”,他们的心理时起时伏,这就需要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平常就应以课堂教学作铺垫作用,才能有针对性,使教师教学才能得到发挥。再次,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是教育机智才能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内部动力。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的进步,历史车轮的前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等都在于教育。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只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对学生所承担的责任,他才能千方百计地努力去追求尽可能完美的教学效果,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才能得到不断锻炼和提高。

最后,自己勤奋进取,虚心向他人学习,勇于探索创新,善于积累和总结,是教育机智才能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每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想自己能在教学上挥洒自如,教学效果良好,给学生有个好的印象。这并非每人均有办法掌握这种高超的教育艺术才能,在同样起点的条件下,有的教师进步较快,有的停滞不前,关键就在于个人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要能大胆创新,注意总结,借鉴别人的经验,联系自己实际,才能得到启发,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才能。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是与广大教师的教育机智分不开的,而这种才能的培养和发展,则要依靠教师自觉地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和锻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只有通过勤奋进取,不断追求,勇于探索,才能登上这座教育艺术之峰。

高校开展卓越课程培训的理论思考 篇7

一、我国高校教育现状

中国的大学总体上来看是发展的,对于中国的国情: 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是这从根本上是满足不了中国对于发展的需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接收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得接收到高等教育的人也在逐年增多,实现了教育的大众化,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成功不可否定,而现在这种局面对于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另外一方面,暂且不说单单培养应试能力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大学是学校与社会对接的一个重要入口,对人的道德和素质也是有要求的,所以要求高校并不是仅仅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的创新、对国家的主人翁意识、 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意识,包括人最基本的带的意识,这些都是大学生在素质教育下所学习到的并且是具备的。在享受到一定成功的结果与喜悦后,可以说中国过去几年的政策有点略微失误,不过好在及时调整,对高校的教育正在全面进行。

简单归纳,中国确实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家对于各方面的调控都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尤其是对于面向如此多人口的教育问题。自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各界一直处于改革中,教育也同样如此,在意识到出现的种种问题后总要谋求出路,让未来的大学成为国家依赖的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源泉。

二、卓越课程形式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来说,有三个问题需要思考: 一是办一种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办一所什么样的高等学校; 二是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和研究生; 三是怎样培养学生。如果要全面解决这三个问题,那么卓越课程就已经在我国高校中基本立足了。创新人才培养是当代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指向,并成为大学教育中的一种潜在话语与默会认同。通过大学教学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我们在知识观、学生观、课程观与教学观四个维度重新审视大学教学活动的内在理路与观念基础,并在创新人才的内涵指引下,构建新的贯一性的思想策略与实践理念。这新理念与策略思想也就是卓越课程, 卓越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要依据地方特色分区建设,如以当地文化背景为基础,发展学生研究此文化的深度,再如艺术类院校以实践形式展开对学生认知艺术的能力。卓越课的形式并不是一个定式, 所谓卓越,就是绘声绘色的课堂,一定是有某一方面会使学生得到素质上的一定发展的,比如小说写作课、剪纸艺术课、文艺审美课等等。

三、关于构建卓越课程的思考

教育是民生之首,如果教育不能按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就会直接影响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中,教育现代化之所以要走在前面,是因为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如果教育不能率先实现现代化,就会影响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把教育作为基础性项目着重发展、改革,可见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鉴于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弊端,如教师教育观念老旧、学校教育经费有限、教学方式上的问题,由这些导致的学生创造力的缺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这都是阻碍我国快速发展的阻力。卓越课程的构建要从本质上开展,更新人们对于教育的观念,抛弃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改革教学课堂,教育要从课本上走出来,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设置教材与课程上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难度在符合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并以此来构建卓越课堂。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并不是只有开始和结果,素质教育重视的是人的培养,在卓越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增加多方面的教育。

总结

经过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普通的人口大国转变成了人力资源大国。从2015年开始,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进入第二个五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规定,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对国家、对一个民族是尤其重要的,但是教育重要也不能任其自由发展,必须符合国情以及国家的经济形势, 卓越课程的构建与开展是这个重大问题的首要问题,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当务之急,所以我们必须吸收过去的经验教训,在新世纪完善素质教育,做出卓越的国家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吕林海,汪霞.创新型的大学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思考——基于知识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四维度审视[J].江苏高教,2008(01).

理论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装备保障,深化,专题,案例

近年来,随着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加快,对装备保障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装备保障人员在学历教育阶段和岗前培训阶段所学理论知识已不能满足武器装备发展的要求,急需院校“深化理论培训”的支持。因此,研究“深化理论培训”教学问题,提升其教学质量,对提高装备保障能力有重要作用。

一、端正思想认识,解决好“怎么看”的问题

1.充分领会“深化理论培训”对提高装备保障能力的重要性

装备保障训练是军事斗争准备在装备领域的延伸,“深化理论培训”是提高装备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装备保障训练的高级阶段,对装备保障训练具有牵引和示范作用,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军事训练的质量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当前,装备保障能力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并且装备保障的主体、对象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能否着眼未来作战需求,增强装备综合保障能力,不仅关系到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还将对作战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院校必须强化“深化理论培训”的牵引和示范作用,在部队把装备保障能力建设贯穿到战斗力建设的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装备保障能力的深入发展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2.深刻认识抓好“深化理论培训”对学院长远发展的意义

“深化理论培训”任务安排由上级机关视情而定,由院校承办培训工作。近年来,学院承担的“深化理论培训”任务逐年上升,培训机种由“歼强”系列向“轰运”系列拓展,培训层次由二级(机务士官、地勤干部)上升为三级(机务士官、地勤干部和空中机械师)。培训任务的增加,不仅体现了上级机关对学院承训能力的信任和肯定,也给学院提高承训水平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学院的长远发展有深远意义。

3.正确看待“深化理论培训”教学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深化理论培训”与岗前培训等其它培训相比具有教学工作强度大、难度大的特点。一是“深化理论培训”任务由上级机关视情而定,通常教学准备时间非常短,尤其是新增机型,“深化理论培训”没有量身定做的教材,一般使用机务系统的统编教材(用于学历教育和岗前培训)代替,需要在较短的时间段完成进一步的调研、收集资料和备课等工作,因而有教学工作强度大的特点。二是“深化理论培训”是院校教学的高级层次,培训对象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为丰富的维修经验,用岗前培训等低一级层次的培训方法和内容进行教学显然行不通,要求教员有更高的水平,因而有教学工作难度大的特点。为此学院应制定激励机制,解决好“怎么引”的问题。首先加大对首批承担“深化理论培训”且完成任务好的教员的奖励力度。其次开展“深化理论培训”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如不定期举行“深化理论培训”教学讲座和举办“深化理论培训”教法比赛等。再者在确定学院每年5门信息资源精品课程时,应优先考虑有“深化理论培训”任务的课程。

二、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解决好“训什么”的问题

1.紧扣关键环节,突出理论的“深化”培训

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是一项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工作,人才培养应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不断循环发展的成长规律,“再理论”是人才成长链中关键的环节。培训对象经历过“理论—实践”的阶段,在实践中,存在用理论指导实践力不从心的问题,急需“再理论”环节的提升。“深化理论培训”就是用来再次提升理论,其核心是深化。教学中不仅要突出理论的“深”,还必须深刻领悟“化”的寓意和掌握“化”的方法。“深”是指教学内容在理论上要有深度和难度,避免一般性的理论重复;“化”在这里是经过化解过程、最后达到变化的意思,“化”的方法在这里泛指授课教员在“深化理论培训”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及方法。比如制定教学策略时,要考虑:如何解决理论深与浅的尺度?如何处理前沿知识新与培训机型知识相对旧的关系等?

2.关注个体差异,突出内容的“优化”培训

“深化理论培训”的参训人员来自不同的部队,从职称上看有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从军衔上看有士官、尉官和校官,从维护的机种看有歼强系列和轰运系列、有二代机和三代机。显然受训人员成长经历不同,经历过的“理论—实践”阶段存在差异,对培训的期望和需求也不同。关注个体差异,突出内容的“优化”培训,避免“一刀切”、“一锅煮”。要解决培训中“吃不饱”和“跟不上”的问题,首先院、系要根据上级机关下达的深化理论培训任务,提前做好收集资料、调研等工作的部署,来解决新承训机型中教学资源缺乏的“短板”。其次教研室要针对深化理论培训任务涉及的机种、机型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组织好资料收集、外出调研、编写教案、课件制作和试教练讲等教学准备工作。再者授课教员要根据教研室的安排,了解所带教学班学员的情况,区别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在研究具体培训机种、机型教学内容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

三、改进方法手段,解决好“怎么训”的问题

1.依据教学内容,运用好“专题+案例”式教学方法

“深化理论培训”是人才“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成长路线图中的“再理论”环节,其教学内容的设定是用来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理论指导实践不仅涉及原理知识,还要涉及构造设备知识和外场维修知识,深化培训的是要比经过单门课程培训达不到的,范围更大的综合运用能力。因而“深化理论培训”与岗前等其它培训相比有教学内容涉及面广的特点。原理课、构造设备课和外场实践课中原有的任一种成熟教法都不能完全胜任,必须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经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合于“深化理论培训”的“专题+案例”式教学方法。所谓“专题+案例”式教学方法是指将课程分为几个专题,在专题中设置若干个案例。例如:将“飞机构造与维护”课程分为“机体及起落架结构分析”、“飞机操纵系统分析”等八个专题,在专题“飞机操纵系统分析”中设置“一起‘头重’故障的分析与排除”等案例,分析与排除这类故障需要综合运用飞行原理、飞机构造和飞机外场维护知识。通过在专题中设置涉及知识面广、运用理论多、故障隐蔽深的案例,可起到强化理论、拉近理论与实践距离的作用,易为教员所采用,更容易得到学员的肯定。在使用“专题+案例”式教学方法时,要避免对功能、原理和结构知识的简单罗列和重叠,防止在专题教学中出现既没有案例又没有分析的“败笔”。

2.依托课程信息资源建设,运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决定其表现形式,“深化理论培训”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对课程的信息资源依赖程度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升“深化理论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拓展。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课程信息资源建设的力度。一是看内部,整合好已有资源。看内部是寻找自己的不足,打破课题组、教研室及部系的界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避免实际上,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重复收集资料,重复制作图片、课件、动画和视频等工作,降低“深化理论培训”教学准备的强度和难度。二是看外部,开发好新资源。看外部要走出去,一方面去部队、去工厂调研收集资料,尤其是收集新承训机型的资料,了解部队装备保障训练的新动态,进一步掌握“深化理论培训”的需求。另一方面去兄弟院校,学习其开发资源的先进经验,编写模块化突出“专题+案例”的专用教材,开发网络化教学平台,完善多媒体信息资源。三是看将来,探索虚拟化教学的路子。看将来要紧跟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运用计算机及仿真设备、器材,模拟航空装备的性能和排故过程,进行虚拟训练,拓展从简单模拟到复杂模拟、从静态模拟到动态模拟、从小型模拟到大型模拟的训练路子。

参考文献:

[1] 胡胜红,关心.任职教育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J].

继续教育研究,2013,(3).

[2] 戴革林,潘璐.国防生任职培训教育管理刍议[J].管理

上一篇:隔代教育的利弊下一篇:人力资源市场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