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志愿者培训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图书馆志愿者培训

图书馆志愿者培训 篇1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总图看到有志愿者在修补图书,当时觉得好有意思,很想试一试。这学期开始,在图书馆的公众号上看到了图书馆志愿者招新,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很幸运通过了面试,成为了修补小分队一员。第一次的培训还有些紧张和激动,一进修补室就闻到一股旧书的气息,一摞摞的旧书堆了半间屋子。教我们修补的老师经验丰富,人也很和蔼,耐心细致地一步步演示从穿线、补书皮、抹浆糊到贴标签、用铁板压实等等。图书修补好像进行艺术创作,每本书破损的程度和方式都不同,如何在修补完善的同时尽可能地美观和保留原本样貌,要看每个修补者的手艺。看着一本本破损的书被修补好,能够被更多的人翻阅,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图书馆志愿者培训 篇2

一、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发端

国外图书馆志愿服务由来已久。2002年, 英国一项关于图书馆是否引入志愿者的调查显示, 85%的公共图书馆 (除伦敦外) 都提供志愿者服务。在美国, 社区图书馆很好地体现了公益性与居民的参与性, 很多社区图书馆除了拥有图书馆本身的功能外, 还兼具邮局、卫生室等社区服务功能, 这些功能的实施大多由社区志愿者承担。在我国港澳台地区, 招募志愿者协助公共图书馆开展工作已经非常普遍, 志愿者服务内容和管理机制也已经非常成熟。一些公共图书馆会发布《志愿者管理手册》, 详细设计和规定志愿者招募、培训、组织、人员分工、激励的各个环节。然而, 国内图书馆志愿者招募活动相对起步较晚, 1996年, 福建省图书馆借鉴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馆志愿者活动的成功经验, 率先在全国建立图书馆志愿者组织, 建立了一支自己的志愿者队伍;2005年5月, 上海图书馆志愿者队成立。当前, 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主要是通过以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来替代原有的勤工助学岗位的工作, 形成以图书馆员工为主, 以大学生志愿者为辅助和补充的新型图书馆工作模式。

二、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意义

开展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可以实现双赢。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普遍采取公益性无偿服务, 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承担相当繁重的工作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 积极招募志愿者, 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完成日常工作, 成为解决人力不足的有效途径。志愿者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为自己积累各方面的经验, 锻炼各方面的技能。其次,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为志愿者提供了一个突破自我, 锻炼意志品质,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的机会。具体来说, 图书馆为志愿者提供的业务培训及工作实践机会, 不仅弥补了志愿者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 拓宽了其知识面, 而且也培养了其敬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再次, 图书馆的自由与平等原则要求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实施无等级差别服务、无身份界限服务、无强制服务和无歧视服务与志愿精神高度吻合。

三、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发展的不足之处

目前, 我国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存在诸多不足。第一, 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机制。部分图书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体制和专业的培训人员, 使得培训内容不够系统、全面、准确和专业, 甚至有些图书馆只进行粗略、短期的培训工作, 就让志愿者上岗工作, 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知识汲取和服务效果。第二, 服务种类单一, 个性化服务欠缺。由于没有全面、系统的培训, 志愿者也只能提供一些技术难度系数较低的服务, 内容相对简单, 如日常流通书库借还书、报刊阅览室值班、卫生打扫、流通书库图书上架、整架、采编部的贴书标等, 使得图书馆志愿者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志愿者的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第三, 图书志愿者无稳定群体, 服务动机各异。目的性和私利性的工作态度往往会使志愿者不能完全进入工作状态, 工作效率低下, 消极怠工的情况时有发生, 反而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提升途径

图书馆志愿者培训 篇3

关键词 全民阅读 盲人读者 公共图书馆 志愿者 服务机制

分类号 G252.1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10.008

The Introduction of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to Help the Blind in Public Libraries:A Case Study of Jinling Library

Zhang Jie, Zhou Kuanhua

Abstract Introducing the volunteer system to help the blind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reader service of public libraries, which contributes to satisfying the special needs of blind readers and expanding the scope of services of public libraries. At the same time, it meets the inner needs of people in the new era contributing to society and improve themselves.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service contents, as well as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Also,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service, and puts forwards suggestions of building up a working mechanism of volunteers to help the blind.

Keywords Nationwide reading. Blind readers. Public libraries.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盲人读者是图书馆读者的一个特殊群体,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性设施,秉承其“平等、公益”的原则,有义务确保视障读者和健全人一样享受同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国内外很多公共图书馆都早已引入志愿者服务机制,用来辅助图书馆各项读者服务工作,一般包括整理图书、引导借阅、少儿辅导、读者活动等。这其中也包括了为盲人读者服务的志愿者,本文称之为“助盲志愿者”,他们面向盲人读者开展更加专业、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

1 公共图书馆引入助盲志愿者服务的必要性

虽然盲人读者在全体读者中的占比并不大,但由于其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使其对服务专门性、引导性需求较高,因此无论是“迎进来”或是“走出去”,在服务过程中,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遇到了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而引入助盲志愿者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

1.1 有助于满足盲人读者的特殊需求

盲人读者和所有读者一样有着对文化知识获取的需求,然而,由于视力障碍而导致了生理上的行动不便,以及心理上可能会造成自卑、敏感、孤独、自尊心强等特征,使他们在获取图书馆资源和文化服务的方式上产生了特殊性。他们需要贴心的服务,如搀扶、引导、解释、书籍资料的代查代检代送等,以及平等耐心的对话交流,让他们产生信任和安全感。因此,一对一的服务方式最为理想。

1.2 有助于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范畴

盲人读者分散在城市各个社区,由于他们出行不便,类似送书上门这种主动、一对一的服务应成为主要服务方式,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公益性录制有声读物工作也需要一批具有普通话语言能力、录音技能的志愿人员持续性开展。然而,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只有1~3名在编人员任职,只能为少数到馆盲人读者服务,如若开展更为全面、细致、多样性的服务,就会面临人力不足的情况,而招募志愿者则可以有效弥补这两方面的困难。

1.3 有助于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fow)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人的5种需求层次理论,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且这5种需求呈阶梯状从低到高,逐层上升。志愿者的核心是理念是公共参与、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个人价值。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基本可以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通过志愿服务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交、尊重、归属和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学习相关服务技能,提升各种组织协调、社会交往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比起个人直接服务,在图书馆搭建的公益性服务平台上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则更加安全、明确、规范和高效。

2 公共图书馆引入助盲志愿者的服务情况

笔者通过走访、电话、网页查询等方式对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苏州图书馆、无锡市图书馆、常州图书馆、徐州市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南通市图书馆、泰州市图书馆、常熟图书馆等江苏省内10个公共图书馆开展“关于助盲志愿者服务”的调研,结果显示(具体见表1),这10个图书馆都引入了志愿者服务,但是他们大多以自主招募或合作的方式,专门性的助盲志愿者服务只有3家。

2.1 志愿服务内容

nlc202309090126

公共图书馆的助盲志愿者服务随着视障群体的阅读与文化需求的变化逐渐呈多元化、现代化趋势发展,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愈加丰富、型式更为多样。志愿者可以参与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阵地图书文献借阅服务。公共图书馆按照标准设置了专门为盲人读者服务的视障阅览室,并配备了各种盲用阅读设施,志愿者可以在馆内协助开展文献咨询、盲用设备培训、图书馆使用体验、阅读跟踪指导等服务,如无锡市图书馆面向盲人开展盲文基础、汉语拼音、盲用计算机软件知识及使用等课程的培训[1]。

(2)图书流动点上门服务。通过合作共建,在盲人聚集较为密集的盲校、盲人按摩店、社区等地建设分馆或图书馆流动点,以集体性或一对一服务方式上门办证、定期送取更换图书。扬州、泰州、南通、常熟等图书馆都开展了此类服务,服务人员大多是本馆的党员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

(3)组织各类盲人阅读活动。包括盲人电影解说、一对一朗读、公益表演、公益读书分享会、兴趣活动比赛等。如苏州图书馆于2008年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已有200名文明志愿者利用空余时间提供服务。服务内容主要有讲解地方文献、砖雕门楼、国学教育、旅游见闻等,有的志愿者还将埃菲尔铁塔等自购模型带来供盲人摸赏[2]。

(4)策划开展有声读物录制。精选内容为盲人录制有声读物,有条件的还提供听书机的借阅使用。金陵图书馆的“朗读者”公益项目[3]在此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

2.2 志愿者招募

公共图书馆招募志愿者应当依据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和职责制定招募条件、划分招募范围。首先,志愿者招募方式一般采用合作共建、团体组建、个体报名等。合作共建一般是联合各省、市、地区残联、盲协、志愿者协会、学校、公益组织、有助盲意愿的单位等;团体组建一般是指非单位行为的团队报名;个体报名则范围更为广泛,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其次,志愿者的性别、年龄、国籍、残病情况并不单独设限,仅根据社会服务行业规范和岗位职能需求进行选择。例如,苏州图书馆有一批60岁以上的老年文化志愿者,专门为盲人提供读书分享,最大者80岁;金陵图书馆“朗读者”少儿组志愿者小至6岁;无锡市图书馆有盲人读者主动加入志愿队伍,为其他盲人介绍盲文历史、指导盲文刻印[2]。第三,志愿者招募条件。基本条件包括明确助盲目标、有爱心、有时间、最好有图书馆或盲人服务经验;专业需要则包括会盲文、会使用盲用阅读设备、普通话达到2级甲等以上、会语言器乐表演、有残疾人相关的法律专业背景、有中文专业背景等。

2.3 助盲志愿者管理机制

金陵图书馆的“朗读者”活动自2012年起发起,已持续开展4年,通过招募朗读志愿者录制有声读物和开展现场朗读,为视障读者及其他有需要的读者服务。每年启动一季,活动贯穿全年。现志愿者规模达7000人,共录制有声读物17种,总时长近100个小时;并成立“朗读者”艺术团,举办大小型现场活动117场,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荣获“南京市文明单位首批活动品牌三等奖”“江苏省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二等奖”和“全国优秀盲人阅读推广单位”等多个奖项。该助盲志愿者管理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整成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3.1 招募与培训

金陵图书馆将“朗读者”策划立项后,与南京本地一电台媒体合作主办,双方各自发挥优势,分工协作。图书馆负责活动的文案策划、整体宣传组织推进等工作,电台则负责节目宣传、专业主播参与录制、为志愿者做培训指导等。

招募范围不限,但以南京市为主;招募途径除了合作方电台媒体之外,还通过各类报纸、电视、网络媒体宣传;报名者在如实填写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等基本内容后,须满足有公益意愿、普通话二级及以上水平、有录音技能、会使用QQ群、邮件传递5项必要条件,另有若干选填项目,如是否有现场朗读、表演才能等。将这些信息建立志愿者信息库,便于根据需求调取任用。

培训是志愿者开展服务的基础,针对视障读者服务有其特殊性,对朗读要求、录音环境、清晰度、单位文件时长、是否需要背景音乐、现场服务时的日常用语及注意事项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图书馆邀请特殊学校、电台、戏剧学校等专业老师前来为志愿者们授课培训,提升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技能,规范录音服务的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后期有声作品提交的使用率,同时也能增强志愿者的服务热情。

2.3.2 权利与义务

图书馆与志愿者的服务协议以报名时签署的报名授权书为准,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已基本体现在其中。志愿者有权了解金陵图书馆志愿者招募与为盲人服务的相关信息,有权根据自身特长选择合适的岗位;获取活动进展情况;对组织管理、作品选用、证书发放、评优奖励等各项流程进行民主监督、投票和结果申诉;在遇到困难时有权寻求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志愿者也应当履行一定的义务,真实填写个人信息,按照前期约定完成自己的各项服务任务,并允许主办方对收集的作品进行公益性使用;如有突发事件或潜在隐患,需及时告知图书馆志愿者管理部门,不影响整体服务进度;此外,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泄露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2.3.3 组织与管理

“朗读者”活动招募到的志愿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包括团队和个人两种形式。为了能够让活动井然有序,人员各尽其能,金陵图书馆制定了一套严谨细致的组织管理方案。

一是分组。先以年龄段为纵向划分,少儿组(主要由父母代为交流)、学生组、成人组;再以团队为横向划分,原始团队自成一组,其余个人报名者随机划分为A、B、C……自然组。二是入群。每位志愿者凭编号实名加入分好的QQ群组,使用“群公告”功能统一发布活动的相关任务信息,且对话时既可一对多发布,也可点对点交流,兼具公开性和私密性的优点。三是运行。除了组长之外,每组还分别设置策划、文书、编剧、摄录、配乐等组委成员,形成志愿者自主管理模式,便于增进志愿者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平台。

nlc202309090126

2.3.4 评价与激励

“朗读者”活动以年度为单位,每年4月世界读书日时启动,次年3月“学雷锋”志愿者日时表彰总结。对于志愿者的评价、优秀志愿者的选拔标准,一方面以参与活动次数、qq群活跃度、对活动的组织、策划、建议,以及事务服务次数为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由每组自行推举人选。每一位作品入选者都可以获得一张入选证书,未入选者也可以得到一张参与证明,以资鼓励。此外,志愿者中积极性较高的核心成员也优先获得图书馆讲座、沙龙入场券、受邀参与座谈会、做客电台嘉宾、参观电台等机会,以示奖励。

3 公共图书馆引入助盲志愿者工作中的问题

3.1 缺乏制度保障和稳定合作机制

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志愿者服务都有相应的政策条例或发展标准。美国图书馆协会于2001年1月16日一致通过了《残障人士图书馆服务政策》,其中指出,“图书馆应为所有图书馆雇员和志愿者提供培训机会,使他们对影响残障人士的问题敏感化,并教授他们为残障用户提供服务以及与残障同事共事的有效技巧。”[4]日本社会教育审议会社会教育设施分会于1896年提出了“完善社会教育设施、促进志愿者活动”的报告,要求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教育机构要积极引进志愿者。我国台湾地区在2001年1月20日颁布实施了《志愿者服务法》[5]115;大陆地区,截至2012年,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7个副省级城市颁布实施了志愿服务条例或办法,但尚未制定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5]52,志愿服务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

3.2 缺乏对盲人的深入调研和宣传

通过调研发现,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读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一,视障阅览室的使用率大部分很低,较少有盲人读者自行前来;其二,流动点的图书由于定期统一更换,没有统计其使用率和反馈评价;其三,活动多以盲协、盲校等团队组织前来,盲人读者处于被动地接受信息状态,不能反映出盲人个体的需求倾向和自主使用图书馆的意愿和意识;其四,未能对青少年盲人使用图书馆及阅读习惯进行专门研究。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助盲服务普遍缺少深入细致的调研,并没有根据盲人的真实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宣传覆盖面并未覆盖到每个盲人个体,仍然有许多盲人不知道、不了解图书馆或者没有使用图书馆的习惯。

3.3 缺乏统一的志愿者规范服务和培训

公共图书馆大多数助盲志愿者缺乏专业的培训,也没有制定统一的专门针对盲人读者的文明礼仪服务规范,那么志愿者就不能充分发挥出帮扶作用,甚至会导致一些问题,如需要的盲文文献找不到、类似“阳光软件”“永德读屏软件”等盲用计算机专用软件不能熟悉使用、有声读物朗读质量参差不齐、电影讲述或座谈沙龙的语言表述不够形象具体等,与盲人读者相处时也可能出现用词不当等情况。此外,由于志愿者服务有许多属于团队合作,图书馆并不直接参与志愿者的联络和管理,在未掌握志愿者实际情况下开展服务有一定的不可预测和非稳定性。

4 公共图书馆引入助盲志愿者工作机制的建议

4.1 跟踪调研,重视青少年盲人阅读服务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年龄段的盲人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公共图书馆要实施跟踪调研办法,及时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龄段的盲人读者不同时期的文化需求,尤其要重视对青少年盲人阅读服务。在国际图联《儿童图书馆服务指南》对儿童图书馆服务目标群体的定义中包括了有特殊需求的儿童(0-18岁的未成年人)[6]。如针对视力有障碍的孩子,图书馆可以为他们提供有声图书或触摸图书,并配套提供朗读或讲故事的志愿者服务。

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的成果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根据笔者对南京市盲人学校的调研,随着生活条件和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当代盲人学生的需求已逐渐从物质转向精神,他们更加渴望参与社会,体现自我价值,并得到社会认同。可以说,公共图书馆是盲人读者从小参与社会、融入社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青少年从小培养使用图书馆的习惯,有利于他们熟悉图书馆,接受图书馆,摒除因自卑或自尊等心理情绪导致的排斥感,使他们在毕业之后与学校教育无缝接轨,继续在公共图书馆中参与文化学习生活。

4.2 建立机制,加强助盲志愿者队伍建设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职能的助盲志愿者队伍,公共图书馆需制定一套规范的志愿者管理制度。第一,明确图书馆、图书馆员、志愿者之间的关系,在志愿服务协议中注明志愿者权利和义务;第二,完善从招募、面试、培训、实施、考核、总结到表彰等一系列志愿者招募管理标准和流程;第三,建立志愿者信息库,熟悉志愿者情况;第四,设置科学、合理、实用的培训课程,内容与图书馆业务常识和盲人阅读服务的必要技能相关;第五,建立志愿服务考核、评价制度,以精神奖励为主,以示尊重和肯定,奖励形式可以采取公开表彰、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通报所在单位等。

4.3 加强合作,整合社会公益力量与资源

公共图书馆应当立足于自身政府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定位,在全社会范围内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互帮互助的文化助盲公益平台,在区域范围内构建志愿者协作网络,与残联、盲协、高校、媒体、社会公益性组织、有公益意愿的单位取得合作,凝聚并整合社会各方的公益力量与资源,做到优势互补,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面和影响力,从而使助盲服务更加立体、多元、现代、优质。

4.4 转换理念,以志愿助盲促进文化共融

公共图书馆今后在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者助盲活动时,其指导思想应当逐渐从单向的提供服务转为平等共融。不要一味地将盲人读者放在弱势的角度,而是以平等的座谈、交流、共进代替单向的帮助、同情、扶助。一方面,让“朗读者”兼当“聆听者”,给盲人读者“说”的机会,从“聆听”开始真正打开他们的心扉;另一方面,在组织各类征文、演讲、演出、座谈活动时,给他们留有一席主动参与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与空间,互相学习,平等交流,促进彼此间的文化共融。

5 结语

盲人读者是公共图书馆重点服务对象之一,而目前助盲志愿者服务机制的引入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作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需要做更多深入的调研和实践,让助盲志愿者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有效推动盲人阅读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 1 ] 金怡.盲人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服务的探析:以无锡市图书馆盲人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0(3):53-55.

[ 2 ] 戴婕.公共图书馆残疾人阅读服务的实践与创新:以苏州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14):87-89.

[ 2 ] 杨长进,张婕.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果成功案例:金陵图书馆“朗读者”公益活动[J].图书馆界,2015(1):55-58.

[ 4 ] 程焕文,张靖.图书馆权利与道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23.

[ 5 ] 汪海波,张燚.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

[ 6 ] 国际图联儿童图书馆服务指南[EB/OL].[2011-12-15].http://www.ifla.org/files/libraries-for-children-and-ya/publications/guidelines-for-childrens-libraries-services-zh.pdf.

志愿者,打扫图书馆 篇4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营造出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干净卫生的学习环境,11月27号,我院能源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图书馆开展了义务清洁图书馆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部分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前,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准时来到图书馆门前集合,此次活动负责人在对全体成员划分小组,并进行周密的安排后,青协成员便各司其职,开展了图书整理工作。各小组志愿者成员秩序井然地由各小组负责人带队进入图书馆阅览室。活动进行中,志愿者们分工明确,依照图书馆相关负责老师的安排,积极认真地对图书馆进行打扫,并对书桌进行了擦拭。在阅览室中,时刻穿梭着志愿者们拖地、清理书桌的身影。最终,在志愿者们的通力合作下,阅览室变得整洁明亮。青年志愿者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图书馆管理老师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此次义务活动,不仅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为全校师生营造了更舒适便捷的读书环境,志愿者们认真工作,在服务中体味“无私奉献,服务师生”的乐趣,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同时,为我校读者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阅读环境;更表现出青年志愿者们的强烈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对于营造学校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提升学校的文化气息也有积极的作用。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5

暑假期间,为了给小朋友们提供一个社会实践平台,引导青少年了解图书馆、喜欢图书、喜欢阅读,营造悦读修身的社会氛围,河南省图书馆少儿阅读中心举办了“小小志愿者”体验活动。本次参与活动的25名小朋友他们干劲十足,对当好小志愿者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岗位培训时,积极提问,认真听讲;工作时,小朋友们认真细致,互相帮助,他们熟练指导小伙伴使用自助借还机、整理书架、引导到馆读者讲文明守秩序,与管理员一起营造良好的借阅环境,在实践活动中,“小小志愿者”的工作表现得到管理员和小读者的一致好评。

本次参与活动的小志愿者齐玥说:“她非常喜欢做小志愿者,她希望小伙伴们不要在图书上乱写乱画,正确将图书放回书架,号召“小书虫”们共同爱护书的家园,不乱扔垃圾,保持图书馆里环境卫生。”

通过“小小志愿者”活动,小志愿者们进一步了解了图书馆的各项功能,为利用好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打下了基础。活动达到了让孩子们自己管理图书馆,帮助小读者在图书馆快乐阅读的目标。该活动已在我馆持续开展多年,成为图书馆暑期的品牌活动之一,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追捧。

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制度 篇6

一、志愿者成员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严于律己,遵守社会公德,文明使用图书馆,不得利用志愿者队队员的身份图书馆荣誉的行为;

二、自觉遵守大通县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本章程的各项原则;

三、服从领导,服从学校、图书馆的指导,参加志愿者队组织的各项活动,参与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积极主动地学习图书馆业务,对图书馆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

四、履行志愿服务承诺,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关心图书馆,关心读者;

五、树立严格的时间观念,发扬团结协作和吃苦奉献精神,按时段准时到图书馆工作,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按质按量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和项目。未经准假不得擅自离开服务岗位,确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服务岗位的,须经批准;

六、按时参加例会,并积极参与发言与讨论,积极参加、策划以及组织图书馆和志愿者队的各种活动;

七、关心图书馆工作,主动向组织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八、履行相关法律法规及团组织、志愿者组织规定的其它义务;

九、热爱图书馆,关心图书馆建设,积极宣传爱书、爱馆,文明使用图书馆,对行为不文明的读者加以规劝和指导;

十、工作积极认真,具有拼搏进取的工作精神、扎实勤奋的工作作风;

十一、有责任心,愿意尽心为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出谋出力;

十二、认真完成志愿服务工作,履行志愿服务承诺,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关心图书馆,关心读者;

十三、代表大通县图书馆志愿者队形象,致力于“服务图书馆、服务读者”,积极推动大通县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

十四、积极为队伍提出创造性意见,致力于扩大图书馆志愿者队的影响力; 按时段准时到图书馆工作,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有事的须提前向馆长请假;

十五、工作时认真努力地完成所分配的各项任务,积极负责,态度端正;

十六、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并规劝违反制度的读者;

十七、积极参加、策划以及组织图书馆和志愿者队的各种活动;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研究 篇7

(一) 志愿者又称“义工”, 是指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 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心而自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或群体, 志愿服务有无组织的和有组织的两种形式。

日本的大学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从1986年就开始了, 我国公共图书馆志愿者行动始于1996年, 高校图书馆界引入志愿者服务更晚些。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扩大, 高校图书馆在实现化被动提供文献服务方式为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新型服务模式, 图书馆的人员编制显得十分匮乏, 志愿者队伍作为一支生力军, 可以弥补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不足, 由志愿者来从事一些相对简单的工作, 可使一部分专职馆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致力于开展深层次服务, 有利于更有效地管理图书馆, 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化解图书馆服务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 我国图书馆界在引入志愿者、合理有效地管理志愿者、充分发挥其作用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

规范志愿者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运作和保障机制是有待于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这也使得近年来对图书馆志愿者的研究不断增多。吴迪通过对海外图书馆志愿者的调查, 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及启示;邵贤以沈阳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大流通模式下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内容、管理特点、激励方法、评价标准及管理的意义;谭绣文阐释了志愿者活动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指出了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这些研究多从理论上出发, 缺乏实证探索, 如何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值得高校图书馆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主要思路

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志愿者活动的调查, 拟从志愿者管理原则、规划、招聘、培训与指导、督导与评估、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图书馆志愿者工作进行探讨。高校图书馆对于志愿精神的认识还十分有限, 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志愿精神对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到图书馆工作的志愿者, 一般来说都从事的是图书整理、环境卫生等简单机械的工作, 志愿者的从业人员也比较少, 缺乏一种完善的管理机制, 志愿者工作的随意性很大, 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志愿者管理规则, 是高校图书馆致力的方向。

(一) 志愿者管理原则

1、协同管理原则。

馆员和志愿者之间需要通过合理的组织及有效的分工合作, 形成一种整体合力, 志愿者表现与指导馆员的责任挂钩, 强化横向与纵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使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 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2、激励管理原则。

为志愿者提供发挥能力的工作岗位, 提供展示成就的机会或学习研究的平台等, 辅助一定的物质或荣誉激励, 可以稳定其工作热情。要使志愿者工作长久开展下去, 应做好以下工作:提供能发挥志愿者最大能力的工作岗位;为志愿者提供学习研究的条件;为志愿者提供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为志愿者提供展示成就的机会。

3、广延性。

对志愿者的管理目标要具有一定的广延性, 既有效促进服务质量, 又提高志愿者自身综合素质, 在制定计划时, 考虑问题要全面。志愿者本身就是读者, 同时又是图书馆服务提供者, 这种双重角色更能从读者立场出发去发现图书馆在服务和管理方面的缺陷, 并能够将读者的意见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图书馆工作人员。

4、人性化原则。

志愿者虽然大多为学生, 但他们的志愿精神可嘉, 在对他们的管理中, 一定要充满人文关怀, 注重其个体发展, 把志愿服务当作学生课堂教育的补充, 坚持以育人为目标, 这样图书馆才会在他们的配合下, 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 志愿者管理机制。

建立志愿者网站, 由专门人员负责志愿者网站的数据发布、更新和维护, 包括志愿者岗位的设置、志愿者条件、各类激励机制、绩效评估、终止志愿者工作时以及建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的方式, 等等。

1、招募选拔。

图书馆志愿者的招募可以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图书馆办公室负责, 为全馆所需部门招募人员, 培训合格后分配至所适合部门;一种是各部室独立招募, 针对各自所需招募志愿者, 这种模式集中培训几率较小, 管理相对松散;还有一种是与各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 由协会负责志愿者的工作安排和各种活动。无论哪种模式, 都必须有一个志愿者联络员, 认真做好志愿者的记录, 指挥协调志愿者的工作。

2、培训指导。

图书馆制定详细的志愿者服务手册, 招募到志愿者后, 必须先进行一种带有引导性质的基础培训, 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服务岗位, 安排专门的培训课程, 根据培训后的情况, 视其能力分配任务, 调动工作积极性。

3、绩效评估。

图书馆要建立一套志愿者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 可从服务岗位、服务时间、服务水平三个方面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 每学年对优秀者予以奖励。服务达到100小时可以获得一份证书;累积工作200小时~300小时, 可以获得一份纪念品;累积达到500小时, 可以获得一个荣誉奖章, 等等。

4、终止关系。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志愿者都是一种自愿、松散的状态, 志愿者不想来工作了, 发个飞信或跟老师说下就行了, 没有一种明确的终止关系的方式, 这对于志愿者的考核很不利, 因为许多志愿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调整志愿服务时间, 可能会有中断, 如果没有合理的记录方式, 将很难统计出他们的累积工作时间。

5、建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

图书馆志愿者服务许多人认为只是一种活动, 活动结束志愿者服务也可结束, 事实上志愿者服务应该是一个长期长效的工作。通过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的志愿者实践活动, 寻求到一种适合高校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由于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学科知识多元化, 不同的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也不同, 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科知识却相对单一固定化, 所以难以全面满足各类学科读者的不同需求。来自不同专业的志愿者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三、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创新、应用价值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以志愿者服务实践为基础, 通过文献调研、个案分析等方法, 探讨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管理机制及长效机制, 总结出一套适合高校图书馆运行的志愿者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建立高校图书馆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高校大学生的人才优势, 通过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图书馆存在的价值, 以组建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模式, 来解决图书馆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的困境, 这对目前各高校图书馆人员紧缺和管理困难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丽萍.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探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13.4.

[2]丘莉莉.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 2009.3.

图书馆志愿者培训 篇8

“小小志愿者”活动启动于2007年,是中国科技馆重要的品牌教育活动之一,受到小朋友、家长及广大公众的欢迎。至今共计培训小志愿者近300人。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中国科技馆小小志愿者活跃在儿童展厅、华夏之光展厅、恐龙广场,为小观众表演科学实验。小志愿者在为公众服务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科技馆教育的新思路、新形式,同时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两分钟的自我介绍、才艺表演、回答问题是每个报名者面试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小选手们稚嫩有趣的回答常常把面试官逗得前仰后合。一辆“机器人小车”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按照设置好的程序,在地面上以“正方形”的路径平稳地行驶着。李宜澎同学边展示自己的才艺,边向考官介绍说:“我在‘机器人’的单片机上设计程序最快两三分钟,慢的话七八分钟。”他同时还介绍报名科技馆的“小小志愿者”,主要是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的交流能力,“弥补在学校为同学们服务的欠缺,还能学到知识。”

1000多名小朋友来参加小志愿者面试的小朋友中,有30多名外地的小朋友。中国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负责人介绍,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仪容仪表及组织纪律性,他们更喜欢那种能够表达自己想法、语言有特色的孩子。从这次“小小志愿者”报名情况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不仅仅注重孩子知识的积累、文化艺术气质的养成,而且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公益观念。

对于选拔出来的小朋友,中国科技馆将充分利用馆内外资源,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辅导老师授课,内容包括语言、发音、形体、礼仪、科学实验、讲解等。凡考核合格的小朋友将成为中国科技馆的“小小志愿者”,参加日常的志愿服务工作,全年不少于30小时。

据科技馆有关人士透露,“在今年暑期,科技馆还将推出小志愿者的提高班。提高班将对已有的“小小志愿者”进行培训,让他们从儿童乐园、恐龙广场、华夏之光展等相对简单的志愿服务中,升级到“比较难”的二层A厅进行基础科学的志愿服务。

图书馆志愿者心得体会 篇9

上个学期以来,唯一能够让我坚持去图书馆做志愿活动的动力,就是——帮助别人,则是快乐的。

图书馆志愿活动,主要是协助管理员摆放书籍,整理书籍的相关工作。将每一类书籍的书目序号分类并摆放整齐就构成了工作的全部内容。每当我去图书馆做志愿者时,虽然感觉这种志愿活动比较枯燥、单调,但是志愿者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bù yì lè hū)。

因为图书馆里每天都有很多人跑来看书,所以每一层书架的书籍都非常乱,工作量大,需要花不少时间来摆放整齐。不过我身为一名志愿者,就要有一种不求回报的精神。每次完成任务后我的感觉都很好,看着自己整理过的书架就很有成就感。因为别人能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我心里也挺高兴的。去图书馆做志愿不仅能帮助图书馆的老师们,而且还锻炼了自己认真做事情的能力,这样一举两得(yī jǔ liǎng dé)的事情,又何乐而不为(hé lè ér bù wéi)呢?

在每次工作结束后我都会待在图书馆内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地看书,渐渐地,我就喜欢上图书馆志愿活动了。这个学期的志愿院工作让我感到摆放书籍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更需要的事坚持与耐心。

在做志愿者的时候,我虽然会失去时间和精力,但这样的劳动成果能给予别人帮助,同时也能让我得到一种快乐——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图书馆志愿者心得体会 篇10

成为志愿者为他人服务的同时,又能充实自己,使自己有所得,我始终相信,无论你做什么事,只要你认真做了,你就会有所收获。在图书馆做志愿者让我学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认真负责。志愿者是一个完全自主性的活动,只要以一种认真地态度来做志愿者的工作,就会发现奉献的时间很快过去。加入志愿者不仅是光荣的,还可以增强自身的精神文明素质,更能够加强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友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本学期的志愿者活动为我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提升自己的责任感。我坚信,爱和奉献会温暖整个世道,在前行的路上,我会继续传递爱心。

图书馆志愿者培训 篇11

这24名美国学生都是来自爱荷华大学的北京奥运首批海外志愿者,22日抵京。他们将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和国际广播中心(IBC)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受奥组委和美方之托,经与爱荷华带队老师协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周的中国文化培训和考察活动。包括中国的书法、中国的媒体、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环境、中国政治等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天安门、故宫、长城、颐和园、首都博物馆等堪为中国文化特色缩影的参观考察,这些活动旨在让海外志愿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北京,更好地为奥运会服务。

书法课是他们在清华大学接受的第一堂中国文化培训课程。“我今天的作业能自己带回去吗?”在中国老师点头后,美国学生如获至宝地将自己写的书法作业收藏了起来,他显然是与中国的文化课“一见钟情”了。

志愿者培训课程的主讲教师包括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鞍钢教授,新华社高级记者熊蕾等,全部课程采用英文讲授,外交学院藏族教师文泉还带领同学们在北京著名的藏族餐厅玛吉阿米用餐,并介绍中国的民族政策,帮助同学们了解西藏文化。

来自爱荷华大学的志愿者大部分是新闻专业和交际汉语专业的学生,年龄均在20-26岁之间,他们是经过北京奥组委3轮测试选拔出来的。测试不仅包括新闻写作,还包括角色扮演等。这些志愿者多数都学习过1个到2个学期的中文,不少同学都能够说一点简单的中文,有些同学还曾经在中国上过大学,学习过中文。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他们将使用英文工作,中文能力将帮助他们在中国顺利地生活和工作。

据带队老师Sterling介绍,同学们过去在美国主要通过中国美食、中国电影尤其是一些“功夫片”了解中国。同学们都对一周的学习观光充满期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清华大学高度重视此次为期一周的海外志愿者的集中文化培训和考察活动,为海外志愿者精心设计每一场活动,专门安排一位专职老师全面负责项目的落实,以讲座或其他教学组织形式,为他们介绍中国的方方面面。学校为这些海外志愿者提供食宿,他们和清华学生同吃同住,并有英文流利的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全程陪同,协调和沟通有关事情。

李希光教授说,“我们的文化培训活动将有助于初来乍到的美国志愿者们在最短的时间适应中国的环境和风俗,了解中国和北京,更优质地服务于北京奥运。”

文化培训之后,这些志愿者们将与其他媒体运行海外志愿者一起参加北京奥组委组织的场馆及岗位培训。清华大学媒体运行的志愿者们还将和来自爱荷华的志愿者们结成一对一的对子,共同学习,开展工作。

据悉,从2006年初开始,北京奥组委同海外10所高校接洽,从2008年2月18日到3月9日,媒体运行部陆续派出7个面试小组分赴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海外签约大学,面试选拔出了292名媒体运行志愿者。这些海外志愿者分别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爱默森学院,爱荷华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海外高校。他们到达北京后,将分别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与这些高校的志愿者们同吃同住。爱荷华大学是第一所确定合作意愿并与北京奥组委签约的境外学校,也是最早开始为参与奥运会开展培训的学校,该校的奥运会志愿者培训项目从3年前就开始了。

“他们必须在看过体育录像后就能写出较高水平的新闻稿件。”奥组委媒体运行部负责人介绍,海外志愿者需要明白多种体育语言的表达方式,并记录比赛情况。首批海外志愿者已接受过看录像写新闻稿的培训。

此外,志愿者还需要与运动员直接对话,并逐一记录运动员陈述的所有重点内容,所以志愿者英语水平的高低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拔标准。志愿者还必须明白运动员说出的俚语、口语化的语言,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语气。

图书馆志愿者培训 篇12

关键词:图书馆志愿者,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一、图书馆志愿者

志愿者又称“义工”, 其英文“volunteer”来源于拉丁文中的“voluntas”, 意为“意愿”。志愿者这一名称正式提出的时间不长, 但志愿者服务却由来已久。其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 在二战后得到普及和规范化。我国志愿者组织起步于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 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建立了图书馆志愿者组织, 由此开始了我国图书馆志愿者的活动与研究。

图书馆志愿者是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 志愿为了知识信息的自由、平等、广泛有序传播而参与图书馆服务或活动并进而奉献社会的个人或团体。图书馆志愿服务是图书馆服务行为和志愿服务行为的有机融合, 其在无偿、公益、利他这个基本原则上, 与图书馆服务精神和志愿者精神的高度契合。而这些契合表明图书馆之所以吸引志愿者, 是因为图书馆有使志愿精神发扬光大的优势和环境。同时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图书馆开放自己、拓展其社会职能的标志, 更为重要的是向全社会倡导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形成一种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图书馆事业, 提高志愿者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社会氛围。

二、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对志愿者统一的管理和健全的制度。目前, 许多公共图书馆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志愿者管理机构。每次有活动时由各部门分别招募志愿者, 重复花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久而久之, 有的志愿者就不愿意来了。有的志愿者因为没有老师或组织监管, 工作马虎不认真、迟到早退, 甚至招来投诉或与读者起冲突。

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的国家法律或部门法规, 省一级的地方性法规仅有广东、山东等省份通过的有关青年志愿服务的条例。因此, 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强, 最终导致图书馆难以吸引和留住志愿者, 特别是高素质的志愿者, 志愿者服务也就难以深入开展下去。

(二) 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 工作效果差强人意。由于公共图书馆招募来的志愿者是来自各行各业, 专业水平、知识技能等参差不齐, 即使他们所服务的岗位任务简单, 也经过了简单的培训, 但是由于他们对图书馆这个领域比较陌生, 这就造成了对工作的认识程度不一的局面, 导致服务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 志愿者培训工作不到位, 岗位设置单调。对志愿者上岗前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但是许多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主要是针对某一岗位的培训, 很少有综合系统的培训。这样, 无法让志愿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图书馆具体的服务范围与技能, 更无法提高志愿者的素质以及其工作能力。

公共图书馆对志愿者的岗位设置往往是从图书馆浅层次需求出发, 志愿者们被安排的大多数工作仅限于读者服务方面。主要是阅览室的图书整理、书库排架、上架、打扫卫生、外借服务、读者办证咨询、文明巡视等相对简单、机械的工作内容, 忽略了志愿者的个人能力锻炼和发展需要, 导致志愿者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这会造成人才浪费, 也会影响志愿者的工作热情, 从而影响其服务效果。

三、完善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几点建议

(一) 建立有效的志愿者服务保障机制。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的保障机制包括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以及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是指, 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必须有专门人员负责, 设立专门的办公室负责协调, 同时纳入公共图书馆的领导和组织机制;经费保障是指, 图书馆应确保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费用, 包括培训及其他经费;制度保障是指, 要专门制定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办法及服务守则, 规范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管理和运作, 建立起管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同时, 志愿者也可以自发成立“图书馆志愿者协会”, 其职能是协调志愿者活动。

(二) 建立有效的志愿者招募和培训机制。“志愿者招募”是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工作的起点。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网站、志愿者网站、QQ群、微信、直接联系志愿者管理部门、论坛、报纸、广告等多种途径发布招募信息。图书馆对于志愿者应采取开放而从简的管理方式, 即只要有参加志愿活动的意愿, 并具备基本的活动条件, 都接纳为志愿者。在具体招募中坚持规范化, 采取登记管理制度, 志愿者可通过团体或个人自愿报名参加。在招募过程中, 要求志愿者填报详细信息或网上注册管理系统。图书馆要建立志愿者档案, 分别按年龄、专长、学历、职业等信息存储到信息库中, 以待图书馆留档备查。有效的招募可以为后续培训和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培训工作是志愿者做好服务的重要环节。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图书馆基本知识: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员工构成、图书馆参观路线等, 也包括对志愿者个人安全意识、紧急情况处置等方面的培训。首先要培训志愿者图书分类、图书排架、电子资源检索与利用等基本技能。同时, 还要加强礼仪、语言、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训。此外, 对于深层次的服务, 如信息服务、参考咨询等, 图书馆还必须设计精细培训课程。对于志愿者来说, 必须参加所有相关培训课程, 并按时出席每月例会, 以确保志愿者培训与发展有序进行。培训的目的就是使志愿者尽快适应环境、熟悉工作, 能够较为独立地开展服务活动。

(三) 拓宽志愿者服务范围。公共图书馆招募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 有着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社会工作经验, 图书馆应根据需要因人而异, 可结合馆情、志愿者人员情况, 创造性地开辟新的服务项目, 形成特色, 既充分利用了志愿者本身资源, 又使志愿者在无私奉献的同时, 增长了知识和能力;既吸引读者, 又为志愿者提供一种寓学习于服务的模式, 达到双赢结果。

(四) 完善志愿者服务的监督、激励机制。适当的监督可以确保高质量的工作, 同时也要给志愿者一些引导和激励。不同的图书馆, 对志愿者的激励措施应有所不同。志愿者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和动机的多元性等特点, 因此采取的激励措施必须是多样的、综合的、立体的。可以通过倡导志愿者文化, 用社会的认同感使其感到自身价值;还可以通过颁发证书, 通报表彰等方式来让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得到理解、受到尊重, 产生长期服务, 奉献社会的意愿;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应该提供充分的个人锻炼和发展的机会, 让志愿者在“爱心奉献、助人自助”中, 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汪海波, 胡昌平.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志愿者研究综述[J].图书馆, 2012.2.

[2]徐恩元, 黄黄.我国图书馆志愿者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 2011.6.

[3]洪文梅.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的探讨[J].图书馆论坛, 2010.2.

[4]马骐.我国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23.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下一篇:告诉造句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