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反思(精选8篇)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初中课程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初中生物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生物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新课程下生物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生物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
一。初中《生物》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
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生物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生物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生物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生物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生物教学》、《中学生物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生物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
生物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生物学名著、生物学学术论文、生物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生物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生物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生物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生物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生物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生物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生物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 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 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生物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 转变生物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那么,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应加强教学理论的研习, 如《生物教学》《中学生物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 丰富生物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 至关重要。生物教师多研读生物学名著、生物学学术论文、生物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 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 新课程下生物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 生物课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 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 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 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 生物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 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 自由度较大, 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促进生物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 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 以生物学科来说, 平常生物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有的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像一部机器痛苦地运转,怨声载道,却从没想过究竟怎样做能获得工作上认可,这有可能就是在工作中缺乏“反思”的结果。
所谓反思,就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及到教学中,反思有着更为深厚的内涵。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对自己的工作回过头来总结,坐下来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实践出真知”教师的反思能力应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
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这种循环往复的反思过程带来教师自身反思水平的提高,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让教师自觉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权。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通过我的历史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的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反思”给我们带来的多多益处。
一、善于用赏识的目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只有善于积累经验的人才会有所进步。作为教师,我们在上每节课时,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这不同的情绪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有一次,我刚上完一节历史课后,感觉非常惬意与喜悦,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很爱说话的那几个同学居然在这节课上自始至终保持积极状态。课后,我仔细回忆每个细节,不禁豁然开朗:课前,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哪位同学帮老师把投影准备好?” 这两名同学就不约而同主动去做了,我在课上对他们热爱劳动和乐于助人进行了表扬,学生报以鼓励的掌声。这两名同学脸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课上的表现与以往也就大相径庭了:潜心贯注的听讲,争先恐后的发言,面红耳赤的讨论。针对他们的变化课堂上掌声迭起,它缓解了课堂的紧张气氛,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感觉像做游戏一样,在愉快中获得了知识。寻找闪光点真诚赞美、赏识激励,这一条作为宝贵的工作经验被我收入行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成效很大。
二、尊重和理解学生是指引教育迈向成功的保证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识记的知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很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取的措施是,每节课在讲新授课前,总是进行小测验,不合格的同学要受到一定的惩罚。记得有一次测验时,有一名同学早做了“准备”,当她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动”时,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边,轻轻的在她的桌上点了三下,这三下既有对她行为的提醒,又有对她行为的“包庇”,公布于众与尊重暗示中我选择了后者。她当时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从这件小事之后,楼道中擦肩而过中多了一双真诚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后的测验中没有再发生过作弊现象,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我在教学反思中写下:“即便学生有错,也要给学生留面子,也要丝毫不怀疑他们自省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三、在教学中沟通心灵,构建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体现民主、平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历史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历史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历史发表自己的见解,纵论国内国际的是是非非。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权能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历史,或者是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这需要老师时常督促。
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不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应该用心去了解学生,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历史教学服务,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1、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
2、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职业中学的数学教学
简介
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至此,全国各地掀起了课改的浪潮,虽然各种模式不同,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根据职业中学学生现状结合课改的要求对新教学方法阐述自己的一点建议。
一、新课程改革的概况
新课程改革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放在突出位置,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自主参与,完成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发展的个体性与差异性,重视开发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6、课程管理方面,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职业中学学生现状介绍
职业中学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对于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说,在工作上存在了很大的难度;又由于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普通高中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职业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效率低下;并且,他们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诱惑非常大,因此课程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等,根本无心学习。另外,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环境优越,从小缺乏艰苦的锻炼,因此表现在心理品质上即为严重的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难、心理脆弱、学习惰性强,无法正确对自己做出评价,思想观念相对弱化,做事处世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高。
但是,职业中学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且追求时尚,追求财富,出人头地的梦想非常强烈。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结合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三、新课标下的中职数学教学之我见
首先,树立信心,让学生认识到职业中学将成为我们新的起点和人生跨越的开始。
给学生一个较低的门槛,小步快跑向成功。自信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情绪调节和坚持。可以说,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是能否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由于职业中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职中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成绩是个位数。这些学生在初中时不被关注,从而留下了很多的消极思想,认为老师讲课跟我没关系,反正我以前就已经什么都不会了,自我放弃,没有学习的动力。而数学课不同于专业课从头开始,数学从我们上小学就已经学习了,所以学生长期落下的旧知识让他们失去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数学课就”头疼”。在这种状况下,只有先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动力,然后我们开展教学工作才会顺利进行。要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数学课与以前的数学课有很大的区别,职业中学的数学课本内容少,知识难度小,注重强调技能,而且在我们整个学习内容中占得比重也小,只要我们认真听讲,一定可以掌握所有的知识。
其次,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整堂课的核心,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教材,备学生。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在具体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课堂。
2、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解析几何教学中,逐步使学生养成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实质。因此,应主动有效地设计出”数形动态”演示特点,赋予它特有的魅力。在讲解立体几何中,我们可以安排动手操作课,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立体几何图形,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兴趣并提高学习动力。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多关爱他们,尤其是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他们最迫切需要信任,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因此,教师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进而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其热爱学习,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3、抓住课堂效率。据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职业中学学生课前没有预习的良好习惯,课后没有完成作业的自觉性,结果直接影响了听课的效果。鉴于这种现状,教师只有抓住课堂效率,让学生“忙”起来,参与课堂的活动,思考。向40分钟要成绩,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技术活,熟能生巧,注重的是练题,所以教师在课堂安排上要给予学生大量的练习时间,选题要有代表性,难度应该偏低一些,以适应大部分学生。尽量在课堂上完成所有内容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再次,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做为一名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培养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面对不断变化的课改和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灵魂,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品质等有很强的感召力。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培养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要真正体会新课程理念,作为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需要做的工作还相当的多,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学习特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以最终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教学的新目标。
石楼职业中学
曹溶珍
新
课
改
下 的 数 学 教 学 反 思
作者:叶新志
[摘 要]实践证明,教学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成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物理 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对日常教学工作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反思是面对问题和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主要标准。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批判性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我认为,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物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物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观念的反思。
以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例如在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就以能源为例,用相关例子向学生说明,能源的分布是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些工业基地附近往往能源丰富(渗透自然环境是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观点),但也有些工业基地,如我省宁波北仑工业基地,周围没有丰富的能源,但却是著名的工业区,原因是它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陆交通,摆脱了能源的限制(渗透自然环境并非是决定性条件的观点)。通过上述的例子,学生一方面明确了能源可以影响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这种影响不起决定性作用,就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观点。
物理新课标不仅对物理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物理观。
2.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课后认真想想,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学习,既抽象又难学,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做了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突破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边做实验边学,将抽象的楞次定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掌握了知识,同时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3.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记得有人说过 “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教学、辅导的重心自然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从而造成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第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种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第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各种物理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物体的运动和变化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师采用。在新课改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4.教学过程的反思。
新课标提倡 “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例如我在教完原子物理知识后,提问:我国考虑在某地方附近建一新核电站,给出了某地方的一部分地图以及一些有关的资料,要求学生对照地图和资料,以4人为一组讨论图中提出的地点是否合理。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相互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巡回到各组之间,以平等的身份、认真的态度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共同探究。同时,我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1)考虑问题时,必须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实际问题;(2)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要学会从中选出最佳方案;(3)分析任何问题都应该采取科学的、辩证的、全方位的态度和方法。在随后进行的各组汇报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我在最后总结时,重点并不放在结论上,而是放在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上。肯定同学们的参与过程,鼓励赞扬同学们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尤其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我又把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平时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把它们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探究。事实证明,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理解得更透彻,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同时也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笔者认为,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教学素质和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这要求物理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充实、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内外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
5.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第一,语言优美。教师的语言应是科学的、优美的。语言是意识的外化形式,抑扬顿挫的语调,优美动听的语言,既使学生享受美妙的语言,又对物理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言简意赅的讲解,灵活多变的教法,再加上对语言的灵活操作,恰当地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愉悦的感受。
第二,板书精致。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让学生感到教师就是美的化身。因此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激励和鼓舞,学生会爱屋及乌,学好物理。各种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使之产生共鸣,让物理课“美味”飘“香”。
第三,规范实验。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
6.教学课后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要通过课后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例如,在讲速度选择器知识有关题目时,有些同学不会做这种题目。笔者在讲解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请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然后较容易地完成,并且掌握了解题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
课后反思不仅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自身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物理成绩也普遍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校的物理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认真学习课改理论,积极探讨物理教学,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心得,然后再应用于具体的物理教学中。经过半年的实践,我校高一学生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改变。在2006学年的第一学期市物理统考中有许多同学考出了七十多、八十多的成绩,最好的一同学考出89分的高分;一些讨厌上物理课的同学,学习也变得主动、自觉,与平时相比判若两人;原来不愿做作业的同学现在基本上能独立完成,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之,广大学生都体验到了物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多年来的的物理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优,踢自己之短,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开阔了理论视野,促成了个人特色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参考文献: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面对新课程, 选择适合自己的新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 以培养人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为出发点。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 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 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 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如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悦, 民主和谐, 师生交往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初中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时期。因此, 以“情趣性、游戏性”为特点, 倾心教学情境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 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具体来说, 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例如:在讲欣赏课时, 当我们看到画家塞尚画的《水果静物》, 有些同学会感到很吃惊:这算什么大师的杰作?我也会画!风景画和静物画还可以这样随意的画?面对学生如此多的质疑, 教师要耐心的引导, 帮其解或。对风景画和静物画不一定再现, 不一定逼真, 只是画出景物的美, 画出自己对景物的感受。要鼓励学生以后留心自己身边的景物, 再对照大师的作品, 是不是有奇特的感觉?说出来, 与同学一起分享心得。 (2)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 指而不明, 开而不达, 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 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 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 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 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当学生登山畏惧时, 教师不是拖着走, 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 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例如在黑白木刻版画教学设计中,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版画的艺术魅力, 通过欣赏、教师演示、学生提问等使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 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位置上, 真正让孩子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二、教材的灵活运用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 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 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 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 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 是广泛的, 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 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 “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例如八年级美术下册“走进经典”, 展示名家作品。让学生感悟艺术的魅力, 同时了解画家高超的技法。这幅作品歌颂了爱与美的融合,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现实生活中的美与爱。 (2) 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 以培养人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为出发点。将美学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乃至融合, 引发了美育系统的结构的重构.要教学生探索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黑格尔说:“说到本领, 我认为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学生们的想象力, 学生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 每一个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内心的释放, 鼓励学生好奇心的张扬, 如自由自在的野外写生, 随心所欲的泼墨赋彩、绘声绘色的形象思维启动等, 都能激发学生们用自己的画将神奇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 使想象力得到发展。
三、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 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 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 是由内向外的生长, 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 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 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了解他们已知的, 分析他们未知的, 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学生喜欢游戏,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欣赏课教学设计中, 我将整个教学过程编成了一个故事:故事本身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和趣味性, 再加上绘声绘色的描述, 穿插其间的活动参与, 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好玩、好动, 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 因此, 在串讲故事的过程中, 我注意到了动静的搭配, 收放的调控。这样, 从学情出发,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循序渐进, 螺旋式上升, 化解了难点。
四、科学的评价学生作品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内容这样写道: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 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我们的美术教育评价:
(1) 淡化考试的功能, 淡化分数的概念, 使“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2) 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 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 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3) 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 会不断的追求, 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理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18-01
物理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要想更好的实现这些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是非常有必要的,更何况,教学实效本身就是教学活动追求的永恒目标。同时,在新课改背景下,尤其是新的课程改革开展以来,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要想更好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提高教学实效更是不容忽视。所以,提高教学实效,既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才能让初中物理教学取得实效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指导着教师的教学实践,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初中物理新课改,将物理定位为一门让学生学习基础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所以说,新课改对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转变原有的不适合新课改的教学观念。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更多侧重于教师的“教”而不侧重学生的“学”,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各种知识的讲授而不是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要积极的更新教学理念,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上,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大胆的抛弃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启发式”的教学。
比如,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很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进行设问教学,鼓励学生先发现感官的东西,建立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通过逐步引导,引导学生去分析各种现象,思考问题,总结规律,让学生了解深层的原理,并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除了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之外,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还存在的问题等,然后予以合理的总结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意义的指导,才能为提高教学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让学生认识到并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促进教学相长,因此,教师要注意积极的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初中物理作为初中阶段学生新接触的科学课程,比较严谨,同时,物理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很多学生都认为初中物理学习十分枯燥乏味,甚至晦涩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良好的教学氛围,需要我们用更灵活更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来实现我们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让我们的教学内容通过更好的方式为学生所接受,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更多层面,更能够让我们的物理教学达到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优化教学设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多的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建构,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实效。
三、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选择和加工构建过程。所以,并不是我们教什么,学生就能够学什么,我们教多少,学生就能会多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教给学生越多的知识和内容就越好,而是需要我们有选择的、重方法的进行教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地位很重要,这既是实际情况也是现实需要。
不论是从教学活动的本质和目标来讲,还是从新课改的要求来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紧密围绕学生这个中心,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很多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主宰着整个课堂,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多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是注重技能和方法,仅仅去关注学生的成绩不是去关注学生的能力。
处于这样的模式之下,学生只能十分被动的、机械的跟随教师的脚步,学生无法很好的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积极性不高,当然成效也就不好。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积极的转变自身的角色,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开展教学,更多的“授之以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四、积极完善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对初中物理教学来讲,我们面临的学生学习基础不一样,而且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等都各不相同。所以,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方法,也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来制定和完善教学方法,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展开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总之,只要能够为教学活动服务,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比如,注重教学实验,提高教学实效就是不错的教学方法。实验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应当为我们所重视,如果能够合理开展实验教学,将会极大促进物理教学的实效。
当然,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更多的放自主权给学生,可以通过问题导入的方法开展,在实验的过程中,也要灵活多样,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的做法,此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一些实验进行演示,如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等。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从简单的开始逐步到比较复杂的实验都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
【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11-15
新课改形势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开题报告07-08
新课改视角下的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研究06-16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07-27
新课改下的高二地理优秀教学反思09-28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陈世明)09-07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实践09-24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现状及对策07-13
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之我见10-01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