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追溯信息管理体系(精选7篇)
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食品品质如何保证无疑是市民最关注的问题。而在肉品品质检验管理制度方面,《昆明市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稿)》(下称《条例》)作出了详细规定。昨日,昆明市商务局就《条例》进行了听证。
《条例》要求,肉品品质检验与生猪屠宰要同步进行,并对肉品品质检验结果及处理情况进行登记,同时还要将结果上传至肉菜质量追溯体系平台。而未经品质检验或不合格的生猪产品不得出场(厂)。另一方面,条例还规定生猪屠宰企业应当建立猪肉菜质量追溯体系平台,并与商务行政部门建立的肉菜质量追溯体系时平台相连接,及时报送相关屠宰信息。
业内人士表示,质量追溯系统平台的建立,使每头进厂屠宰的猪都可以查出是谁拉来的,从哪来拉过来的,包括所在区县的检验检疫证明都有据可查。
来自中企肉联的听证代表申定祥表示,生猪屠宰企业建立的猪肉肉菜质量追溯系统平台,还应该与农业部门的肉菜质量追溯系统平台相连接。“这样才能做到无论从哪个渠道,消费者都可以追溯到,所买的肉来自哪个屠宰场、哪个养殖场等等,做到更加完善的追溯体系建设。”
昆明市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加强生猪屠宰和生猪产品经营的监督管理,保证生猪产品质量,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屠宰、加工、运输、经营生猪和生猪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昆明市人民政府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商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的行业管理。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县(市)、区商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的具体管理。
农业、卫生、工商、规划、环保、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根据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的监督管理。第四条 生猪屠宰厂(场)的设置,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清洁卫生的原则。本市主城规划区、呈贡新城规划区、空港经济区规划区范围内的生猪屠宰厂(场),应当实行规模化、工厂化、机械化;其他区域逐步实行规模化、工厂化、机械化。第五条 从事生猪和生猪产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配合做好生猪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工作。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有功人员由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 生猪屠宰厂(场)的设置
第七条 本市主城规划区、呈贡新城规划区、空港经济区规划区范围内生猪屠宰厂(场)的设置专项规划,由市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环保、农业、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县(市)、区根据昆明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报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其他区域生猪屠宰厂(场)的设置专项规划,由所在地县(市)、区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本级规划、国土、环保、农业、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城镇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市商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生猪屠宰厂(场)的选址,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辖区内生猪屠宰厂(场)的设置专项规划;
(二)不得在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军事设施、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等保护范围内;
(三)与医院、学校、幼儿园、居民区等直线距离在500米以上;
(四)不得妨碍或者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公共场所的活动;
(五)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与回族等民族聚居区及其宗教活动场所直线距离在500米以上;
(六)远离生活饮用水的地表水源保护区和有毒、有害场所。
第九条 乡(镇)范围内生猪屠宰厂(场)的设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水源、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二)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待宰间、屠宰间和生猪屠宰设备;
(三)有必要的检验设备、消毒设施和消毒药品;
(四)有对生猪及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和污染物处理的设施;
(五)有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规范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范围内生猪屠宰厂(场)的设置,除具备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及符合国家规定的隔离间、急宰间、检疫检验室;
(二)有符合环保标准的废水、废气、废物和噪声的处理设施及设备;
(三)有依法取得健康证明和专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屠宰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 本市主城规划区、呈贡新城规划区、空港经济区规划区范围内生猪屠宰厂(场)的设置,除具备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肉品冷却间和专用运载工具;
(二)实行封闭式屠宰;
(三)有经考核合格的专职或者兼职的肉品品质检验人 员。
第十二条 申请新建、改扩建生猪屠宰厂(场),在本市主城规划区、呈贡新城规划区、空港经济区规划区范围内的,申请人应当向市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在其他区域的,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县(市)、区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三条 申请新建、改扩建生猪屠宰厂(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投资者的申请报告和身份证明;
(二)生猪屠宰厂(场)设计方案、工艺流程及地形图、总平面图、设备布局平面图等资料;
(三)有符合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相关材料。
第十四条 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生猪屠宰厂(场)的新建、改扩建申请后,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生猪屠宰厂(场)建成后,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及有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颁发屠宰许可证和屠宰许可标志牌。
第十六条 屠宰许可证实行定期审验制度,审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经营。审验标准分别按照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冒用、出借和转让屠宰许可证。第三章 屠宰和检疫检验管理
第十八条 本市生猪屠宰实行屠宰许可、集中检疫的原则。未经屠宰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屠宰生猪。但农村地区农户自养自宰自食的除外。
第十九条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负责生猪屠宰厂(场)的检疫工作,不得实行厂(场)外检疫。第二十条 生猪屠宰厂(场)屠宰生猪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屠宰未经检疫或者经检疫不合格的生猪;
(二)屠宰死猪;
(三)使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四)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一条 生猪屠宰厂(场)应当遵守下列肉品品质检验规定:
(一)建立肉品品质检验管理制度。肉品品质检验与生猪屠宰同步进行,并对肉品品质检验结果及处理情况进行登记;
(二)经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加盖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方可出厂(场)。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生猪产品,不得出厂(场);
(三)屠宰的淘汰种猪及晚阉猪不得上市鲜销。第二十二条 生猪屠宰厂(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屠宰的生猪应当附有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和免疫标识;
(二)屠宰的生猪产品应当离地存放,胴体不得带有血、毛、粪、污物、有害腺体及病变组织;
(三)检疫合格的生猪产品,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加盖验讫印章,并具备检疫合格证;
(四)检疫不合格和未经检疫的生猪产品不得出厂(场);
(五)病害肉类在动物检疫员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确保无害化、污染物、环保处理设施及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生猪及生猪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
第四章 生猪产品流通管理
第二十四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收购、加工、销售下列生猪产品:
(一)未经许可的生猪屠宰厂(场)屠宰的;
(二)未经检疫、检验或者经检疫、检验不合格的;
(三)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
第二十五条 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的开办单位(含肉店)应当建立生猪产品上市的相应管理制度,配备专职人员,对进入市场的生猪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禁止销售的生猪产品,应当予以封存,并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第二十六条 经营生猪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卫生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和营业执照等有关证照;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取得健康证明;经营、加工的生猪产品,应当是经检疫、检验合格并持有屠宰生猪凭证的生猪产品。第二十七条 宾馆、饭店、学校、集体伙食单位等应当使用检疫、检验合格并持有屠宰生猪凭证的生猪产品。
第二十八条 生猪屠宰厂(场)、经营生猪产品的企业在本市主城规划区、呈贡新城规划区、空港经济区规划区范围内运输生猪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动物防疫等要求,使用消毒、防尘和吊挂设备的专用运载工具,不得敞运。经营生猪产品的个体经营户,应当在运输途中保证生猪产品的清洁卫生。第二十九条 外地进入本市销售的生猪产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产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许可的生猪屠宰厂(场)屠宰的生猪产品;
(二)运输条件符合本条例有关规定;
(三)附有有效的检疫合格证;
(四)经本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复检合格。
第三十条 生猪屠宰管理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应当出示有效的执法证件。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许可擅自设立生猪屠宰厂(场)的,由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屠宰工具、生猪、生猪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经营额3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由商务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在规定整改期限内仍不符合条件或者拒不改正的,吊销屠宰许可证。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由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涂改、出借、转让屠宰许可证情节严重的,吊销屠宰许可证。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屠宰工具、生猪、生猪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经营额3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之一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收回已售出的生猪和生猪产品,没收经补检不合格的生猪及生猪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相当于合格货值3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造成疫病传播,危害群众生命安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查处。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项规定的,由商务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项规定的,由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生猪产品和违法所得。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三)项规定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没收生猪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二)、(三)、(五)项规定之一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四)项规定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没收生猪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相当于合格货值3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由商务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屠宰活动,没收生猪、生猪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屠宰许可证。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生猪产品。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二)、(三)项规定之一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没收生猪产品。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四)项规定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责令复检,复检不合格的,没收生猪产品。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六)项、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各相关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生猪屠宰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生猪屠宰管理、监督职责的;
(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
(三)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所称生猪产品,是指生猪屠宰后未经加工的胴体、肉、脂、脏器、血液、骨、头、蹄、皮、毛等。
从2009年开始, 我市开始启动“生猪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对此我们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到目前为止, 已经初显成效, 现就我市的试运行情况作基本的介绍:
1“生猪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设计
溯源体系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在市局重新建设信息接收服务器, 通过无线上网传输信息的方式, 上连屠宰厂、下连超市的溯源查询机, 实现饲养场、屠宰厂信息和溯源查询机信息的交换。在信息采集内容方面, 对农业部原有的防疫、检疫软件基础上, 又增加了饲料的使用情况和兽药使用情况, 在产地检疫环节增加了瘦肉精的检测功能。
在具体操作上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1在设备管理环节, 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登陆动物标识和疫病追溯体系门户进行网上注册。
将每一台采集设备下挂到对应县市的乡镇站, 并且使得每一个操作人员具有唯一的账户和密码, 具有使用设备的资格, 这是开展信息录入工作的基本条件。
1.2在养殖环节, 主要针对生猪养殖场的相关数据进行录入。
包括生猪养殖场的防疫情况、兽药使用情况、饲料使用情况、生猪出栏时瘦肉精检测情况、生猪出栏产地检疫情况。录入后将数据上传到国家数据库, 同时上传到我局数据库。在生猪出栏时, 通过采集设备上网开具产地检疫票。
1.3在屠宰环节, 对生猪进行宰前检疫和瘦肉精检测。
生猪进场后, 由驻场检疫人员对产地检疫票和耳标进行扫描生成一个屠宰批次号, 通过扫描分码器产生的一维码标签, 使一维码标签与屠宰批次号一一对应, 完成入场检疫。在屠宰检疫中只要复制一维码标签粘贴到猪肉上即可。在屠宰过程中对每批的猪肉按5%的比例抽检, 将抽检的结果也通过采集设备上传。
1.4在销售环节, 对猪肉上的一维条码号通过分码器进行复制, 分别粘贴在分割的每一块猪肉上, 以便于消费者查询。
一维条码号具有唯一性, 只要输入条码号, 就可以通过溯源机查出猪肉产品主要部分信息。可查信息包括: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机构, 瘦肉精监测合格、来源的屠宰场、饲养场等信息。一但猪肉出现质量问题, 只要通过一维条码标签就可进行溯源。
2“生猪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应用与实践
2009年6月开始, 我局开始生猪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探索工作, 市局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运作。首先我们以福建新大陆电脑科技有限公司为技术依托, 建立了信息服务器, 建立了数据库和查询门户, 同时, 购置了60台便携式打印机和10台分码器, 采购物品无线上网卡、设备耗材。对现有的数据采集器进行升级, 使其具有能够录入饲料使用和兽药使用的功能。
我们选定河北凯隆达食品有限公司的屠宰厂作为试点场, 与厂方协商选定了6个生猪养殖场作为猪源场试点, 开始数据的录入和采集工作, 并把各生猪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备案。
前期准备工作完毕后, 2009年10月底组织基层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每个饲养场1名兽医人员, 每个饲养场一名监管责任人以及县级网上注册管理员进行培训。培训形式采用幻灯片模拟讲课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9年底在我市的15家北国超市安装了政府统一配发的溯源查询机, 市局对超市管理人员和猪肉销售人员进行了统一技术培训, 同时与凯隆达公司共同设立了专门可追溯猪肉销售点, 销售点设专人负责, 对一维码标签进行复制并粘贴在每份分割猪肉上。经过1个月的调试, 15家超市基本实现了猪肉的可追溯功能。
为保证饲养场屠宰场超市人员的正确操作, 我局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小组, 深入基层巡回指导, 对于督导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及时了解决。在此基础上, 2010年与河北凯隆达食品有限公司协商, 将试运行猪场扩大到36个, 统一进行了培训并配发了升级后的设备, 到目前为止, 各项工作都稳定开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生猪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体会
3.1精选猪场是“生猪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基础
为保证养殖场与屠宰厂之间的顺利对接, 必须选定符合可追溯要求的生猪养殖场, 选定的养殖场要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规模一般在1 500头以上、管理相对规范;二是驻场兽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相关技术知识;三是养猪场所在基层站人员要有责任心, 会一定的操作技能。三者缺一不可。
3.2搞好基层人员的培训是核心
基层操作人员 (包括县级管理员、乡镇站人员、饲养场、屠宰场人员、超市销售人员) 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体系运行的好坏, 必须进行理论培训、实践培训, 不厌其烦的多次手把手的培训和指导,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3选择管理水平高的屠宰厂是关键
由于屠宰场是追溯体系的中间环节,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必须需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屠宰厂管理水平高, 有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 能够协调饲养场和超市之间的关系;二是屠宰厂的驻场检疫人员要精干, 既要负责任又要熟识专业知识和追溯系统的相关技术;三是屠宰厂在社会上有较高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市民易于接受其产品。
3.4加强组织和督导是保障
市县必须成立专门的组织, 配备专门的人员, 及时上网查看上传信息, 对上传不及时, 不规范的及时通报。必须经常到饲养、屠宰、销售三个环节实地查看,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4影响“生猪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运行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4.1无线网络信号不稳定
无线网络信号在个别地方, 特别是山区不稳定影响了相关信息的及时上传, 致使所需数据上传不及时。
4.2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数据采集设备操作熟练需要一个过程,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 文化水平较低、信息技术知识缺乏、年龄偏大, 造成录入工作缓慢。
4.3扫描二维码耳标工作量繁重
由于耳标包装袋粘贴的二维码标签不能被便携式数据采集器识别, 采集数据时只能将二维码耳标逐一扫描录入, 使一些规模较大的猪场的工作量非常繁重, 影响了数据采集进度。
4.4超市工作人员以及消费者的溯源意识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 物联网 ;生猪 ;追溯
中图分类号 S828
Abstract Based on the live pig as the object, the research contents from the production, purchasing, transportation, slaughtering, to monitor the sales process and timely and effectiv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quick feedback and warning were selected to realize the tracking and events traceability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information of live pig in another place,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basis on fully realiz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serv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 live pig ; traceability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产品安全问题,由于疯牛病的发生,欧盟在1997年开始实施农产品的追溯管理。而近年来,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追溯服务方面的研究和平台建设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进行了部分农产品溯源的实际应用[1]。中国也有一些农产品安全追溯的研究应用实例,研究了基于RFID技术的肉牛养殖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2]及基于RFID的猪场信息平台研究[3]。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启用了畜禽类产品的追溯体系[4],保证了奥运会的食品安全。在整个食品安全追溯方面也有全面的研究和应用[5]。
笔者从技术的层面研究了利用物联网、RFID技术对生猪生产流通领域产品标识和溯源的信息化应用;并对其提出了可行的应用方案。
1 生猪质量安全追溯问题
猪肉及其加工食品是中国大部分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主要食品,由于生猪饲养过程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国内不少经济较发达地区已经转为主要通过采购异地生猪货源来满足当地消费需求。由于现有货源多来自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生产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货源渠道多且复杂,传统的标记手段和基于人工的猪源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猪肉安全质量监控的需要,在销地检出流行病猪、瘦肉精猪,甚至发生外来猪导致疫情流行或食用猪肉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威胁到畜牧生产和人类安全,影响社会稳定。本研究是以每年生猪销售数量达千万的珠三角地区与湖南、江西、广西等猪源地区,从生产、收购、运输、屠宰、销售全过程进行监测和及时有效的信息采集、快速反馈和预警为研究内容,实现异地生猪质量安全信息的全程跟踪与事件溯源。
2 生猪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构建
2.1 平台功能结构
2.1.1 信息采集管理
数据采集管理在收集、管理各环节的信息后,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方式来生成与定制数据库,以便在数据检索功能中对数据内容进行检索与功能实现。
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2个部分:生产原材料和相对生产成品。这2部分都是指在本工位上的原材料和经过加工后所得到的产品。给所有的生产原材料和相对生产成品赋予RFID电子标签,应用网络技术把这些资料输入到平台数据库中,这样,生产过程就一清二楚;
在产品的存储、运输过程中,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控制好每一项操作,同样地,为这些过程应用RFID电子标签技术,并将这些数据存储到平台中,为以后的产品调查做到有史可依、有据可查;
在销售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记录在案,包括产品从哪里销售、价格、有无质量问题等等,将相应信息存入RFID电子标签中并输入系统,为将来的产品质量调查提供最准确的数据。
2.1.2 数据分析存储
对收集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并进一步分析农产品的流通情况,指导生产布局和产品流通。
2.1.3 数据检索
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检索,包括:逻辑组合检索(与、或、非)、通配检索、前后一致检索、二次检索、中英混合检索、半、全角检索、简、繁体检索、数值检索(大于、小于、等于)等丰富的检索手段。
同时,提供完善的、多样化的二次开发API接口,使第三方系统可以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应用开发,设计出与其它应用程序风格一致的界面或满足各种特殊的应用需求。
2.1.4 信息发布
基于XML的、涵盖Internet/Intranet/Extranet、支持多种表现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其基本功能包括:接收汇总各种农产品电子标签的实时消息,并将其选择合适的方式发送给用户;支持智能传呼机、掌上电脑、PDA、Web电话和互联网应用;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
2.1.5 数据接口
数据接口的开发分2部分:①与其他通用数据库的数据接口,作为平台的支持进行开发,主要考虑与ODBC数据库以及通用数据库系统数据格式的接口;②开放给其他应用软件调用数据的数据接口,在农产品电子标签编码规范及农产品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开发。
2.2 流程设计
2.2.1 作业流程
信息流和控制流:
(1)生产过程中被记录在案(生产者、地区等);
(2)在进入流通阶段前的加工开始就引入RFID电子标签管理;
(3)流通过程同时被记录;
(4)流通过程中各个阶段都可以查询到过往阶段的所有信息。
2.2.2 信息流分析
对生猪产供销链条及追溯的信息流转(见图1)进行分析,从生产者、屠宰场、企业等供应链的各环节上筛选和确定生猪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关键点,以确保获取的信息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传递和更新,从而确保追溯系统的有效运作。
对于有“质量问题”的情况,这些问题可以在供应链中不同水平和联系之间来发现,具体步骤如下:
(1)发现生猪的质量问题;
(2)将发现的问题信息进行传递;
(3)找出相关的供应商信息;
(4)找出相应批次信息;
(5)对所有有问题的批次采取相应的措施。
2.3 技术路线
2.3.1 数据采集
在本项目中,采用RFID射频识别系统采集各生产流通环节的RFID标签的数据信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猪肉产品生产、运输、屠宰和销售不同环节的业务流程特点配备不同识读设备,采集各生产流通环节所赋予RFID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并将相关的信息通过识读器上的TCP/IP接口应用网络技术把这些资料输入到平台数据库。
2.3.2 数据存储
对于本项目开发的全程监控数字化系统,数据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随着系统平台的推广应用,存储的数据量特别巨大,一旦出错,很可能是灾难性的,所以,对数据的及时有效备份十分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一套完整的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对数据库数据实现在线存储、备份和恢复,并共享各存储备份。
2.3.3 技术流程
项目采用“功能矩阵模块的顺序设计与原型测试”的研究方法实现农产品安全追溯服务,如图2所示。
(1)开发标识规范及数据库描述规范
开发统一的、适用于农产品产运销全程跟踪与溯源的产品标识编码规范,包含产地生产标识、中转运输标识、加工标识以及销地零售部分。
产品个体标识:明确对区域内同一单位农产品的唯一标识,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数据格式进行标识,建立与区域内生产者、经营者对应信息索引表。
农产品生产档案:使用XML语言规范建立符合相关监管部门规定格式的农产品种养档案的信息化规范描述,在该生产档案中要载明以下内容: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名称、来源、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信息内容。
建立产地区域农产品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产品防疫检疫工作档案,对不同生产规模的生产者进行分别处理:大型农产品种养基地:名称、地址、产品种类、数量、用药情况等;小规模种养散户:户主姓名、地址、产品种类、数量、用药情况等;建立销地产品检疫检验档案,对异地销售的产品进行以下信息记录和管理:运抵日期、标识。
建立销地加工、分销档案,载明以下信息:加工企业:名称、地址、日期、输入标识、加工后产品标识、出厂日期;分销终端市场:名称、地址、日期、输入产品标识。
(2)建立一个基于规范编码体系的、对应于异地农产品安全追溯的信息平台
该信息平台包括建立生产者、流通者的数据库,区域性产品标识信息数据库,以及统一的农产品安全数据中心,完成基于标准数据格式的数据交换和互追溯机制。
根据上面第(1)点的定义,建立产地生产者数据库、产地流通者数据库、销地流通者数据库、农产品农残药残检测数据库、销地加工企业数据库、销地加工商数据库、销地分销场所数据库。
建立产地、运输、销地之间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的编码索引。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策略:在项目实施单位存放主数据库,所有各基地的数据在当地都有备份,主数据库和基地的数据库互相备份,同时平台的数据监控服务会对两端的数据库进行监控,保证数据一致性,保证用户方面不会因网络情况而引起对平台的不满,引入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方式来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3)建立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平台
定义供应链各用户所需服务类型和数据流向。
在应用层,生产者、流通者、管理者、消费者可以通过PC、移动终端访问单一的门户进行产品质量查询与追踪服务的使用,应用层的各类服务必须通过业务中间件的动态组合提供支持。
系统将基于J2EE进行设计开发,数据交换全部使用XML语言规范。
系统采用C/S系统与B/S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地化内部信息管理与查询使用C/S结构,跨地区跨环节信息服务使用B/S结构。
(4)产品加工环节的标识唯一性、连贯性问题解决
分装时根据电子标签的不同编码,用一维条形码对分装的农产品进行标识,直到市场出售,其中电子标签可循环重复使用。
不同环节的不同产品使用不同的标识技术,这样可以保证最终产品标识的唯一性。
2.4 技术关键问题
2.4.1 缺乏覆盖整个产品供应链的产品标识规范
一、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三鹿奶粉”、“红心鸭蛋”、“苏丹红”、“毒蔬菜”等农产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直接或间接地危及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对整个社会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政府和人民更加重视并关注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
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包括生产档案的建立,包装标识、索证索票和电子监管网络系统。在我国千家万户生产规模小的条件下,建立这种制度确实有一定的困难,最大的难点就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国际化的大市场之间如何实现有效对接。我市农产品的生产、收获、加工、包装、运输、存储和销售等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薄弱,生产资料、生产标准、法规体系、认证体系、标志体系的建设滞后,暴露出农产品供应链上包括原料供应、生产、流通,加工、监管等方面所存在的漏洞,质量监控技术和管理的载体建设问题还比较突出的。总之,农产品质量安全离老百姓期望值还很远。
二、项目建议
1.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农产品安全的法规和政策。应对农产品从生产、加工、贮藏到销
售等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和相应社会关系进行专门系统性立法,为实施跟踪与追溯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2.做好系统编码、条码推进工程的实施工作。加强查询扫描平台的建设,吸引农产品
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配送中心、超市、批发市场、学校等单位首先加入该平台,推进系统编码、条码工程的实施工作,逐步开展我市农产品“身份证”制度,构建一个运行高效、责任明确、统一协调的农产品流通监管、追溯和分析平台,实现对农产品流通全过程跟踪、企业全覆盖汇集、信息清晰、追溯快捷,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农产品安全监管和调控决策信息。
3.建立面向于多用户群体的界面和功能区块。为了使系统适应农产品安全的行政执
法、监测分析、信息通报、安全预警、应急处理和农产品安全科研及社会公众服务需求。区别允许各级政府、监管部门、检验检测机构、企业、公众分别登入,实现各用户对辖区(辖区外)检测数据的原始采集、上传录入、汇总统计、监测分析与实时查询。建立面向于多用户群体的界面和功能区块。
4.积极推进农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农产品安全认证是对农产品质量的认可和保
证,完善农产品安全认证是健全农产品安全信用体系的有效手段。应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力度,努力使更多的农产品贴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签,尤其要加大对具有特色的传统农产品的认证。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农业企业去建立与国外农产品管理体系相接轨的认证认可制度,通过ISO9000系列、ISO1400系列、HACCP等各类国际认证,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能力。
5.加大对建立追溯系统的资金投入。因为现在要监管的对象、群体众多,监管的生产
单位众多,建立农产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需要建立一种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筹集资金,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制订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为全面推行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跟踪与追溯机制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开发对安全农产品生产流通等过程的智能化跟踪指导软件,为建立追溯系统提供技术保障。
三、项目建议解决办法
1.加强农业生产源头管理。
2.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
3.狠抓基地认定和“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切实加强农业
品牌建设。
4.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监管。
5.精心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与专项整治工作。
通过整治,确保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蔬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平均合格率96%以上,杜绝在生鲜乳和饲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杜绝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行为,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系统介绍
1.系统简介
本系统采用的技术是以商品标签为载体,将包含溯源信息的二维条码打印在标签上,将标签贴于产品包装上。农户或农产品种植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物流各环节、销售商、消费者、执法机构都可通过专用识读设备识读,或用具有解码功能的摄像手机拍照识读二维条码标
签,也可通过发短信或登陆指定网址方式查询产品溯源信息;同时,在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布设自助查询终端设备,使消费者可以很方便的对标签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识读。以产品为主线,凭借二维条码为媒介,完全实现产品的安全追溯,实时跟踪、及时反馈。
2.系统特点
系统的核心是在产品包装上粘贴/打印具有“一物一码”的二维条码标识,二维条码标识具有最高可达1K的数据存储量,能轻松地满足“一物一码”的物品标识应用需求,相当于给了产品一个高科技“身份证”,“身份证”存储有产品管理、生产和认证信息(数字、字母、汉字等等)。在产品各个流通环节,只要将二维条码识读设备对带有“身份证”的产品轻轻一扫,所有信息一目了然,产品生产者信息、产于何地、生产日期、有效期、批次号等,都可以在二维码标签中得到体现,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每一个环节到位。
产品二维条码标识的应用不仅实现了产品在各个流通环节的信息自动采集,而且使系统可以快速追踪到每件独立包装的产品。一旦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发现了质量安全问题,可以层层进行追溯,最终确定问题所在,快速采取招回措施。
二维条码具有如下特点:
1.信息容量大
2.编码范围广
3.保密、防伪性能好
4.译码可靠性高
5.修正错误能力强
6.容易制作且成本低
消费者查询:
消费者在购买贴有二维码标签的产品后,可以利用在超市,农贸市场放置的产品质量安全溯
第一节 产品质量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目的以适宜的方法标识产品,确定产品的类别及检验状态,有需要时实现追溯。2 范围
产品接收、生产、交付使用的全过程,若顾客另有规定时,按顾客的规定处理。职责
3.1生产部门负责产品标识与追溯的归口管理;
3.2综合管理部负责检验状态的标识;
3.3仓管人员负责对物资进货与贮存的标识;
3.4各生产环节人员负责实施生产过程辖区内产品的标识与追溯;
3.5出厂包装人员负责对成品的标识与追溯;
3.6销售人员负责对客户所有信息进行记录。定义
4.1 标识:利用标签、颜色等方式让操作人员清楚了解产品的规格以及检验状态。
4.2 产品标识:是识别产品特定特性或状态的标志或标记,包括生产产品和运作过程中的采购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到交付客户使用的产品。
4.3 产品的状态标识:在产品实现以及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中,为了区别不同状态的产品,对产品的测量状态(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判定)及加工状态(已加工、待加工)所作的标识。
5工作程序
5.1产品追溯流程图(见后附)
5.2产品标识及产品的状态标识
5.2.1内容:
产品属性:品名、规格型号、编号、加工日期、数量等;
检验和测试状态:待验、合格、不合格等,检验测试人员、检验测试日期、批次等;
加工状态:原材料、外购品、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等。
5.2.2标识的方式:可采用挂牌、贴签、分区域等方式,并配合表格记录。
5.2.3公司可追溯的标识分为三个环节进行,原材料的标识统一称为“原材料批号”;过程加工的标识统一称为“生产批号”;成品标识统一称为“出厂批次号”。
5.3采购品的标识
5.3.1 原材料、外协外购产品到公司后,采购人员或需采购部门相关人员根据供方的送货单进行清点收货,进行初步验货;
5.3.2验货根据各部门对产品具体的标准要求和方法实施检验和试验;验货后检验合格的入库在指定区域存放,分区域存放无法达到识别要求是,配合进行产品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批次号、物料编号、物料名称、入库数量、入库日期、生产厂家等。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做好退货或者交换良品的工作准备,必要时进行“不合格”标识,分区域存放、处理;
5.3.3仓管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对产品进行入库处理。
5.4生产过程中的标识
5.4.1 生产过程半成品标识:按《生产作业指导书》和《产品检验指导书》要求进行生产人员代号标识及相关生产质量控制表格的填写;生产中相关配件上均表明生产人员编号(用黑色记号笔写在相应位置),严格遵守生产规程要求,如果下道工序人员发现产品没有编号及时返回。
5.4.2产品生产时填写的相关表格输入电脑,做成产品出厂原始记录,便于查询。
5.4.3各个工序的检验和测试状态及加工状态,可通过放置于不同区域反映出来,必要时配合进行产品标识。对于经检验为返工/返修的产品,直接返回上道工序,或放入返工/返修区表明情况。对于经检验为不合格的废品,放置于不合格区。
5.4.4生产完工的产品送至测试区,测试后须返工的产品放入指定区域写明情况,返工之后的产品,重新检验。
5.4.5当计量检测设备失准导致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流出厂时,发现部门必须立即通知生产部相关人员,转回上道工序或按发货批次进行追回、检验和返工/返修。
5.4.6生产部门生产过程中,各种标识资料必须随产品一起交接,确保追溯时的准确性。
5.5成品标识
5.5.1成品的产品标识是规格型号、编号、加工日期、数量等。
5.5.2最终检验、测试不合格的成品,应放置于有不合格标识的区域;
5.5.3包装人员在装箱以后在箱外进行标识(含顾客名、品名、规格、数量等),顾客要求的特定产品要照定单要求执行。
5.5.4产品出厂时封装好相关资料,并将产品出厂时间填写到原始记录表中。
5.6标识的保护
5.6.1 产品标识应清晰牢固,不因产品流转中诸因素(如搬运、移置、管理不善或雨淋等)的影响而损坏或消失,保持其可追溯性。
5.6.2在产品实现和生产运作过程中,产品在未出厂前,各有关部门必须对所用的各种标识认真保护,严禁涂抹、撒毁,保证标识整洁、醒目、完好地保持原有状态,防止误用产品或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5.6.3各有关部门按规定做好标识,无状态标识的产品不得使用、转序或出厂;发现标识不清或无状态标识的产品立即向标识的责任部门报告,产品暂停流转,直到重新正确标识后方能流转
6产品的可追溯
6.1公司产品(服务)的追溯要求可以追溯到生产历史,根据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客户名称、生产日期以及各工序的相关作业人员和工序质量、检验记录、入库有关记录等。
6.2 当顾客要求或公司产品出现批量不合格时,销售部应当会同工程部、生产部部等有关人员查阅产品各种记录进行分析和处理。
6.3对让步接收、紧急放行、特别处理产品,流转部门进行书面记录、标识中注明如“让步接收”等字样,以便进行追溯性验证。
6.4用户使用产品时,根据用户安装位置,填写指导安装记录(本公司人员参与情况下),表格包括:安装产品编号,安装地点,使用环境(井下、室内、野外等),产品安装时间。
第二节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合格,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非预期使用和交付,提高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外购产品、原材料的进货检验/验证及产品生产全过程和销售服务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定义
不合格品是指未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让步是指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通常仅限于在商定的时间或数量内,对含有不合格特性的产品的交付。
4.职责
4.1采购人员和需采购部门相关人员负责采购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及处置。
4.2生产部质检人员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的鉴别、对标识和隔离进行监督、对过程中重复发生的批量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并及时作处置决定;
4.3 销售人员负责已交付产品出现不合格的处理,特殊情况可申请其他部门协助。
5.工作程序
5.1不合格品的鉴别、标识和隔离
5.1.l 不合格品(包括原材料、成品)的标识方法为指定区域或配合产品标识。
5.1.2 原材料进本厂后,检验人员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品,及时通知采购人员,进行退货或换货处理,供应商选择参见《供应商评审制度》。
5.1.3成品、半成品及工程现场出现的不合格品或不合格项由最终检验人员进行标识、隔离,并对不合格品(项)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和处置。
成品、半成品出现的不合格品由生产相关人员判断是否可修复,能修复的以修复为主,不能修复的判断原材料是否可用,可用的重新启用,不可用的进行分区域摆放标识;工程现场出现的不合格品由我司最终检验人员判断是否可修复,能修复的以修复为主,不能修复的判断原材料是否可用,可用的重新启用,不可用的由最终检验人员进行处理;已交付产品出现的不合格品由销售人员判断是否可修复,能修复的以修复为主,不能修复的返厂送往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按上述标准处理。
成品、半成品及工程现场出现的不合格项(如违反操作规定、现场卫生脏乱差等)由检验人员对不合格品项当场处理(如规范操作、组织人员进行卫生清扫等)并进行记录。
5.2服务质量不合格的控制
5.2.1对因服务不规范所发生的顾客投诉或电话回访中反馈的顾客意见、信息,以一般问题或严重问题进行登记识别。
a.一般问题包括:不能文明用语、待客户不热情、简化服务程序等行为。b.严重问题包括:因服务质量的投诉电话、与客户吵架、服务不规范等。
5.2.2对服务质量的不合格,由相关人员进行记录并报发生部门主管人员或总经理办公会议。
5.2.3一般问题由发生部门主管人员主持评审,严重问题由总经理办公会议主持评审,并将评审意见进行记录。
a.属一般问题的,由部门主管人员或责任人向客户赔礼道歉,说明原因,取得客户谅解。
b.属严重问题的,由部门主管人员根据评审意见提出纠正措施报总经理办公会议批准后实施改进。
c.对严重问题的处理,必须在取得客户谅解的基础上,以最佳方式解决。
5.3 不合格品的处置
5.3.1根据对不合格品的检验、评审等决定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包括:
(1)拒收(退货或换货)、让步接收。
(2)返修、返工、废品处理。
(3)顾客让步接收:顾客的让步接收需得到顾客的书面认可。
(4)测量仪器精度引起的不合格,需对测量仪器进行校验或重新购买并经检定合格。
5.3.2不合格服务的处置:
不合格服务的处置方式:警告、处罚、待岗培训、换岗、劝退。工作差错的处置方式:返工、报废、警告、处罚、换岗、劝退。
第三节 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对产生不合格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调查,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并对潜在不合格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发生,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生产活动过程、检验测试过程、顾客反馈、投诉及管理评审和质量体系审核和数据分析中发生不合格时采取纠正措施和对潜在的不符合项采取预防措施的控制。
3.定义
纠正措施:指针对已发生的问题进行改善以防止再发生。
预防措施:指针对潜在的问题作预先的改善以防止发生。
4.职责
4.1销售部负责收集整理顾客反馈信息,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综合管理部负责电话回访。
4.2各相关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措施并予验证。
4.3各相关责任部门负责本部门潜在不合格的提出,并具体实施预防措施。
4.4 各相关部门的主管领导负责纠正措施的跟踪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协调。
4.5各部门对本部门使用的测量仪器交由专人定期组织校验。
5.工作程序
5.1 纠正及预防措施的信息输入及实施
5.1.1当原材料、外购产品、服务过程等出现批量不合格品或不合格品影响严重时,采购人员与需采购部门相关人员给出不合格品处理意见,采购人员执行后,按《供应商评审制度》处理后续事项。
5.1.2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如遇影响比较大的不合格出现时(如,影响供货期、批量不合格等),需以报告的形式分析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给出预防与纠正措施。
5.1.3销售部利用本公司的销售网络收集市场变化的动态和顾客需求的动向,将市场信息、顾客的反馈信息(包括顾客的投诉、抱怨信息)及时掌握:
(1)一般销售人员可自行解决的问题,由项目销售人员协调解决,做好售后服务;
(2)需要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由项目销售人员牵头,报销售部负责人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协助解决;(例如: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首先须排除是否为人为因素造成产品损坏,与客户协调解决方案,如确实需要进行返厂处理,返厂后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3)重大问题由项目销售人员无法协调解决的,也报销售部负责人协助解决,也可申报总经理办公会议协助解决。
(4)每一次纠正措施由项目销售人员做好记录备查。
5.1.4各部门根据本公司的发展能力、生产设施与环境情况、人力资源情况等,对本部门潜在的可能造成不合格品的因素制订《预防措施》,报总经理办公会议。
5.2纠正及措施的验证
实施纠正措施的部门应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负责。综合管理部根据责任部门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幸福密码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食品法规等,加强食品企业内部的追溯监管,保证食品原材料来源安全,明确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员工的责任,有效减少食品生产事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销售、使用、服务质量的全过程记录追溯管理;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索证有效性及查验或验收记录追溯管理;以及生产场所卫生状况记录追溯管理。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3 职责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工作职责如下:
3.1 市场部负责原辅材料供方评价及购销计划中所涉及的产品标识与追溯管理方面工作; 3.2 质检部负责原辅材料查验和产品质量检验所涉及的产品标识与追溯的归口管理,同时,会合其他部门做好产品质量安全召回工作;
3.3 生产部门负责对物资进货与贮存所涉及的产品标识与追溯管理方面工作;
3.4 生产、包装、保管人员各自负责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产品标识与追溯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 3.5 其它工作职责按相关制度中界定的职责履行。4 标识定义 4.1 标识
标识是用于识别产品及其质量、数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所做的各种表示的统称。产品标识可以用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它说明物等表示。4.2 标识划分
企业的产品标识,通常分为原材料标识、生产过程中的标识、成品标识、标识管理、标识追溯。4.2.1 原材料包括生产食品所使用的主料、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及其包装材料的标识。4.2.2 生产过程中的标识包括加工状态、检测(测量)状态的标识。4.2.3 成品标识。通常称销售包装标签的标注,其内容应符合GB 7718和GB 28050的规定。
4.3 状态的标识
不同状态的产品应作不同的标识,以便于识别。
4.3.1 测量状态的产品标识分为:待检验、已检验(包含:合格、不合格、待判定); 4.3.2 不合格产品的判定,按产品标准中相关规定执行; 标识标注程序 5.1 标识的内容
5.1.1 产品属性:品名(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规格型号、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数量、出库保管员等;
5.1.2 检验和测试状态:待验、合格、不合格等,检验测试人员、检验测试日期、批次等; 5.2标识的方式
通常采用挂牌、贴签、分区域摆放等方式,并配以表格登记。5.3 采购品的标识 5.3.1 查验
外购产品(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食品)等到货后,按本公司验货制度相关规定进行,并按本制度的规定进行标识及登记记录; 5.3.2 验货检验和试验
外购产品(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食品)经验货后需对其质量检验检测的,按本公司验货制度相关规定,并按执行标准要求和方法实施;验货后检验合格的入库存放在指定区域,并作标识,内容包括:批次号、物料编号、物料名称、入库数量、入库日期、生产厂家等。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做好退货或者交换良品的工作准备,必要时进行“不合格”标识,分区域存放、处理; 5.3.3 索票索证
外购产品(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食品),应由负责查验人员按相关规定索取相应的票据和证照材料,并与其产品的一致性和票证的真实性进行核对; 5.3.4 保管要求
仓库保管人员负责对查验、检验检测合格的产品及票证接管工作,产品分类入库存放,票证妥善保管,并建立标识登记、标志。5.4 生产过程中的标识
5.4.1 生产过程半成品标识。按《生产作业指导书》和《产品检验规程》要求,对生产人员代号标识及相关生产质量控制表格的填写;生产中相关配件上均表明生产人员编号(用黑色记号笔写在相应位置),严格遵守生产规程要求,如果下道工序人员发现产品没有编号及时返回。5.4.2 产品生产时填写的相关表格必要时输入电脑,做成产品出厂原始记录,便于查询。5.4.3 各个工序的检验和测试状态及加工状态,可通过放置于不同区域反映出来,必要时配合进行产品标识。对于经检验为返工/返修的产品,直接返回上道工序,或放入返工/返修区表明情况。对于经检验为不合格的废品,放置于不合格区。
5.4.4 生产完工的产品送至测试区,测试后须返工的产品放入指定区域写明情况,返工之后的产品,重新检验。
5.4.5 当计量检测设备失准导致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流出厂时,发现部门必须立即通知生产部相关人员,转回上道工序或按发货批次进行追回、检验和返工/返修。
5.4.6 生产部门生产过程中,各种标识资料必须随产品一起交接,确保追溯时的准确性。5.5 成品标识
5.5.1 成品的标识。规格型号、编号、加工日期、数量等;
5.5.2 最终检验、测试不合格的成品,应放置于有不合格标识的区域;
5.5.3 包装人员在装箱以后在箱外进行标识(含顾客名、品名、规格、数量等)。顾客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订货合同或订单上的约定执行;
5.5.4 产品出厂时封装好相关资料,并将产品出厂时间填写到原始记录表中; 5.5.5 产品出厂标识
食品出厂标签标志应符合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及其相关标准要求。通常标注的内容: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5.6 标识的保护
5.6.1 产品标识应清晰牢固,应保证具有可追溯性;
5.6.2 产品未出厂前,必须做好标识保护工作,保证标识整洁、醒目、完好,防止误用产品或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严禁涂抹、撒毁;
5.6.3 无状态标识的产品不得使用、转序或出厂;发现标识不清或无状态标识的产品,应及时报告标识责任部门,产品暂停流转,直到重新正确标识后方能流转。6 产品的可追溯 6.1 可追溯的标识区分
可追溯的标识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6.1.1 原材料的标识统一称为“原材料批号”; 6.1.2 过程加工的标识统一称为“生产批号”; 6.1.3 成品标识统一称为“出厂批次号”。6.2 追溯性要求
产品应具有可追溯性,应覆盖到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即:查询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客户名称、生产日期以及各工序的相关作业人员和工序质量、检验记录、入库有关记录等信息。6.3 产品追溯程序启动、实施
6.3.1 当顾客要求或本公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要追溯时,自追溯通知下达后,由技术、生产、销售部门负责人共同负责,各部门的相关人员参与追溯查阅产品标识的各种登记记录工作,各相关部门予以配合;
6.3.2 当监管需要或用户反映产品有重大质量嫌疑时,由负责技术工作经理适时组织相关人员实施追溯,各相关部门予以配合,严密组织查阅产品标识登记,按要求适时书面上报或通报产品追溯进度或结果;
6.3.3 产品追溯程序启动、实施记录。凡启动产品追溯程序的,各部门应做好登记记录并按相关管理制度中的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由负责技术工作经理组织有关部门人员查找、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研究解决的方法并通报各相关部门,杜绝问题再发生。6.4 处理产品的追溯
6.4.1 食品的处理产品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规定处理,并按相关制度规定做好登记记录,必要制作视频资料留存备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轮毂行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如何极速地响应市场变化, 并通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而传统的生产现场管理, 对实时产出率、在线质量波动、工艺过程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追溯等生产现场信息缺乏有效的监控, 出了问题只能在事后补救, 这已无法满足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需要。因此, 如何将轮毂生产作业透明化, 找出影响产品质量和制造成本的动态问题, 提高计划的实时性和灵活性, 同时又能改善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已成为每个轮毂企业所关心的课题。
通过采用条码自动识别技术——EAN·UCC信息管理系统, 将先进的生产线控制系统和企业级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E R P) 有效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可以让客户代表和销售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车间生产的各类信息;另一方面又能使企业的各项生产调度和决策信息及时下达到车间第一线, 使之得以有效贯彻和执行。同时, 作为汽车安全件的轮毂, 在其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过程中都必须保持产品的可追溯性, 但以往的手工操作只能进行现场产品追溯, 一旦成品出库以后则无法继续追溯其产品的质量情况、各工序生产者、质检责任人等信息, 更无法追踪它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情况。如何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在轮毂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实现相关信息的有效追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轮毂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作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的南京华舜轮毂有限公司的产品追溯系统很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公司的贸易效率和对客户的反应能力, 同时对国家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落实也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公司整体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中, 华舜轮毂已经与神州数码公司合作, 开发应用了“易飞ERP”系统, 从而拥有了非常坚实的IT平台。出于行业和市场的双重要求, 公司的高层一直坚持产品要走国际化, 必须要实现其可追溯性的战略, 这包括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原材料的可追溯性, 特别是在推向欧洲市场的时候, 产品将可能受到“举证责任倒置”法规的挑战。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 从2005年起, 结合ERP项目的实施和ISO/TS16949质量标准的贯彻, 公司开始全面推行轮毂产品追溯系统。
厂商识别代码的申请
2004年11月, 公司首先向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申请了厂商识别代码 (见图1) , 从此“69369570”成了华舜轮毂产品的全球身份证号码。
ERP系统中轮毂产品品号的设立
公司技术中心将车轮产品按产品规格、型号、装车条件、表面处理、相关配件和包装方式细分为14个属性, 无论是新开发的产品, 还是老产品的销售, 在合同评审前都必须将14个属性与顾客确认清楚, 而14个属性中的任何一个属性发生变动, 对华舜轮毂来说, 就是一种新规格的产品, 它有自己独立的编码 (品号) , 这样就严格保证了产品编码的惟一性, 杜绝了重码、错码现象。
轮毂产品的加工过程分为五步, 依次为:铸造、热处理、金属切削加工、表面处理和成品包装, 在ERP系统中设定采用七位数字 (品号) 来完整地表示一种成品或半成品的状态, 为便于区分成品、未包装半成品、金属切削加工毛坯、热处理毛坯和铸造毛坯, 分别用1、2、3、4、5作为首位数进行标识, 第二位数和第三位数表示轮毂的尺寸, 后四位数为产品代码。如:18022×9.5产品, 其各种状态的编码 (品号) 依次为:成品1220038、未包装半成品2220038、金属切削加工毛坯3220036、热处理毛坯4220158和铸造毛坯5220011 (见图2) 。
轮毂产品条码的构成
技术中心在设置产品品号的同时, 已经将该产品的商品条码作了规定, 即将成品品号中表示工艺过程的首位数字和表示轮毂尺寸的第二、三位数替换成公司的厂商识别代码“69369570”, 从而形成该产品的EAN-13码。该编码方式既符号EAN·UCC系统码制的要求, 又符合编码无含义性的原则。例如, 在上面的例子中, 将“1220038”中表示工艺流程的“1”和表示轮毂尺寸的“22”替换为“69369570”, 自然就形成了该产品的条形码“6936957000388” (见图3) 。同时, 将表示轮毂尺寸的两位数加上表示流水号的三位数形成快捷码作为商品条码的附加码, 对商品条码没有能够完整表示的信息作了有效补充。如上例:快捷码“22694”中, “22”表示轮毂尺寸, “694”则表示流水号。轮毂产品的追溯体系, 在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的引领下, 通过ERP系统的强大功能得以实现了。
轮毂产品可追溯性的实现
利用ERP系统实现轮毂产品的可追溯性, 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产品结构子系统中, 记录着每件产品的属性数据和物料清单 (BOM) ;二是在生产管理子系统中, 记录了产品生产、销售、物流和财务的相关信息, 实现对产品生产过程的跟踪, 可随时获得产量、品种、订单和工单等生产管理信息。不管产品发往何处, 都会留有记录。如果发生问题, 只需识读产品上的条码 (见图4) , 通过还原产品号, 就可以在ERP数据库内调出该产品所有的相关数据 (见图5) , 大大便利了产品的质量跟踪和售后服务。
公司的产品出厂之后, 通过ERP系统还可以查到如下信息:
(1) 验证产品的真伪, 即具有产品防伪功能。
(2) 产品资料, 可以获取产品的品名、规格以及其他详细资料。
(3) 质检员, 可以获取此产品的各工序的质检员、生产者。
(4) 生产日期。
(5) 发货客户、出库日期, 产品的销售去向, 所在销售单的发货地点、出库单号、发货数量等资料。
(6) 同批出库的其他产品, 通过查找销售订单显示所有同批发货单的其他产品。
产品追溯系统运行之后, 华舜轮毂发生最大改变的流程主要体现在两个部分:生产过程的跟踪和产品追溯。在生产过程的流程中, 从生产计划的生产工单开始, 系统就开始跟踪每件产品的完整生产过程, 直到产品出货。系统对每件产品的有关生产、原材料、质量和设备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都进行了全面的跟踪和记录。这些信息包括在哪个生产工序生产过, 生产了多长时间, 使用了哪些材料, 什么时候入库, 入到哪个仓库, 何时出库, 存储了多长时间, 设备状态如何, 工艺质量检测结果如何, 是由哪些操作员操作的, 在哪些生产线的哪些机台进行过生产以及不良状况如何等。同时, 系统在庞大的数据库中设计了清晰合理的数据结构, 便于统计和查询。在产品追溯的流程中, 基于生产过程跟踪所获得的产品生产信息, 可以灵活和完整地实现产品追溯功能。通过系统, 可以查询过去任何一天有哪些生产工单, 生产了哪些产品, 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生产时间、产量、工艺路线信息、设备故障、停机、维修信息、质量检测、工艺参数信息、原材料信息以及材料消耗等所有数据。因此, 产品追溯系统对于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改善生产流程, 加大生产过程管理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 产品追溯系统也使华舜轮毂对产品召回能够快速界定责任归属。比如, 一旦确定为原材料的问题, 就可以利用系统准确判定是哪个批次的原材料以及哪家供应商的责任。如果是涉及“举证责任倒置”法规的问题, 也可以通过系统准确查询产品设计、制造、试验和检测能力的实际状况, 为举证提供最完善的原始数据。
【生猪追溯信息管理体系】推荐阅读:
产品信息可追溯系统07-05
生猪屠宰信息化07-05
产品追溯管理制度05-26
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10-11
生猪屠宰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09-29
昆明市生猪屠宰管理条例06-27
追溯系统使用手册07-03
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生猪采购调查报告05-25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06-18
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