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意义(精选8篇)
(2)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迎接加入WTO后所带来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与国际经济接轨。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3)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建立了信息门户。这些“门户”让拥有它的企业能够及时的掌握行业动态、市场变化,从而迅速做出反应,抓住占领市场的先机。这些门户已经超出r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已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两大应用的结合点:这些门户对高科技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会带来信息时代技术革命的飞跃。
(4)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困难企业脱困。
他们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科研开发结合为一体,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寻求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和项目,改善管理,早日走出困境。
对于希望实现资产管理精细化的煤炭企业来说,实施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可谓对症下药。首先,煤炭行业属于资产密集型行业,企业资产类型繁多、功能复杂。要对复杂的资产体系进行科学管理就需要有专业性很强的管理工具,即EAM。其次,对于资产密集型企业来说,维修业务通常都是其核心业务,而EAM给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也传递了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
1 煤炭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煤炭企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地质条件趋于复杂、高产高效安全矿区建设、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精细化,现代生产对煤炭企业设备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炭企业在实现资产管理精细化过程中,如何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设备资产管理水平,成为各级管理人员关心的重大问题。
目前,煤炭企业设备资产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煤炭企业生产地点分散,设备资产分布广、流动性大,设备使用动态性高,设备运行状况对煤炭企业生产和安全保障性要求高,设备管理的基础水平比较薄弱。
(2)高产高效矿井推动了煤炭开采整体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的提高,企业需要配备更多更好的设备。
(3)装备复杂化、重型化,装机容量不断提高,投资大,拆装转移更为困难,需要更好地把握设备运行状态。
(4)矿区内大型设备综合机械化、自动化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要求不断提高。
(5)诸多企业主要是在主观判断的基础上相对频繁地加高维修费用,以免出现问题,于是造成了相对的维修过剩。
(6)由于对设备运转情况掌握不够规范与精确,有时还会造成维修缺乏,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 实施EAM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作为神华集团重点建设的大型能源基地,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坚持“以煤为主,煤电一体,煤电油化多元化发展”战略和“建大矿、办大电、做煤化”发展思路,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公司开采的胜利西一号露天矿,煤炭生产能力到2015年达到5 000万t/年,到2020年达到6 000万t/年。一方面是公司快速增长的生产经营需要,另一方面是生产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安全生产的需要,这都给设备资产管理提出了极高要求。
首先,设备故障停机会对企业安全、持续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提高设备日常维护技术水平、确保按制度正常开展维护工作日趋重要;
其次,设备维修与生产部门之间的协调必须十分密切,设备维护维修的计划性要求越来越高,在强化故障维修管控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预防和预知状态维修;
第三,煤炭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人员逐步精简,企业生产能力和煤矿矿区范围逐步扩大,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且先进性逐步提高,外围单位众多,对人员组织、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煤炭企业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方法来提高设备管理和保障能力。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我公司这样拥有高价值资产的资产密集型企业来说,设备管理已不再局限于使用管理的范畴,更成为获取利润的战略工具。作为企业资产核心,设备资产管理方法的优劣与管理手段先进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作业能否安全、高效进行,继而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效益目标的实现。从我公司目前情况来看,设备资产管理工作无论从规模还是复杂程度上来说,都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
3 实施EAM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优越性
对于希望实现资产管理精细化的煤炭企业来说,管好资产也就管好了企业发展的根基。然而这类企业往往资产众多,备品、配件数量庞大,这就对资产管理及成本控制提出了挑战。所以,提高维修管理水平、控制好维修成本就成为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煤炭企业的管理思路应是通过维修管理带动财务成本管理,从而实现公司的战略管理,这是由企业特征决定的。
(1)煤炭企业资产高度密集,设备资产数目庞大、种类繁多,且每台设备的资产价值都比较高,如露天矿的一个电铲就价值几千万美金,甚至一个卡车轮胎也值几十万。
(2)资产设备特别先进、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对人的依赖性较低,但对维修保养的要求较高,所以对维修管理水平要求高。而设备的正常、可靠运行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和企业战略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高维修成本必不可少。
EAM信息化系统可定义为包含设备维护、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和项目管理等模块,以资产维护为核心的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为设备资产管理提供决策信息,并进行技术业务数据处理,它能及时、准确地处理企业设备管理决策和控制的有关信息,为各级经营者及时提供设备管理动态、投资效益分析及相关信息,使设备系统资源得到充分的合理利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实现科学决策、优化配置。
作为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信息化系统不仅引入了国外企业的先进生产管理理念和设备管理策略,它在管理控制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
(1) EAM成本控制是透明的。系统中所有的流程,包括审批流程都是透明的,全公司员工都能监督成本的控制。
(2)先进检修策略能减少维护费用。EAM提供了检修策略模块,为不同的设备设置了不同的检修策略。当所有设备都选择了适合的检修策略之后,就能大大减少系统隐患,从而降低非停和事故发生几率,也能提早进行检修,减少设备维护费用。
(3)降低备品、备件存储费用。备品、备件模块提供了先进的备品、备件管理理念以及最低定额储备、最高定额储备和重要性分析等功能,可使备品、备件储存量降到最低点,从而减少存储费用。
(4)有效流程能控制管理费用。EAM系统中的很多流程和煤炭企业现有的管理流程有一定差别,它是融入了先进理念对现有流程的再造。
随着管理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资产管理的内容和范畴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化,而EAM是实现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和精细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EAM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获得高产出,还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为企业产品品质、生产安全性、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保障。
通过EAM系统上线与后期集团统一建设的ERP系统集成,可以解决ERP中因为缺乏设备管理功能造成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ERP信息化管理,使设备管理不再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4 实施EAM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EAM不仅是一套系统,更是一种管理思想的体现,是一项基础工程。其核心并不是管理,而是要建立一个企业数据库,把企业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积累起来,使企业从中发现技术创新的方向和办法。
(1)实施EAM信息化建设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软件系统。最适合本企业的软件是在和厂商的不断沟通过程中形成的,只有不断磨合、不断改进,才能最终得到最适合本企业的EAM系统。
(2)实施EAM信息化建设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进行双重革命。应用要在深度和广度上全面到位,并制订相关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操作。只有这样,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才能有效推进。同时,使用人员的态度也决定了EAM实施的成功与否。
5 实施EAM信息化建设的预期收益
EAM能集成设备管理中各个业务层面的信息,满足先进的生产设备对现代生产组织保障的要求,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可以说,EAM将带给企业效益和安全。
首先,实施EAM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的最大意义在于,科学地规范了企业设备的管理,让单靠人脑管理转化为电脑管理。EAM的核心理念所在就是根据大量历史遗留和后期积累的数据信息,在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设备运转的时间越长,数据越多,规律性的东西也就越多,提供的有效信息就越多。也就是说,EAM是一个越用越准确的系统。实施EAM后,企业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维修过剩或维修缺乏的现象。
其次,EAM体现了以预防性维护为主、强化成本核算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思想。公司的生产设备达到数千万元的数量级时,就需要实施EAM系统。由于其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维修过剩或维修缺乏,故企业将随之获得更高的资产回报和更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
根据国际权威组织的调查,已经实施EAM的企业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经济效益:提高有效工作时间10%~20%,降低库存成本10%~25%,减少设备停机时间10%~20%,增加设备使用效率20%~30%,延长设备生命周期超过10%,备件库存准确率超过95%。以上数据表明,EAM通过对资产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处理和事后分析,可以让企业设备资产管理标准化、精细化,使资产管理脉络更加清晰。虽然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但EAM绝对是可以让企业实现安全、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因为它能真正实现低成本、高效能。
6 结语
综上所述,因涉及部门较少、牵涉流程简单、投资规模较小、实施周期短、回报快,EAM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助推煤炭企业资产管理精细化的一条有效而便捷的途径,并最终帮助煤炭企业实现生产作业高效、安全这一核心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录生.煤炭企业信息化精细管理模式.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
模式;信息;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5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3-0069-02
一、模式是对现实事物的内在机制及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某一事物的整体形象和简明信息。
二、德福勒模式是信息交流的一种模式,又称为大众传播双循环模式,该模式在申农的通信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强调了信息交流的双向性和信息干扰的多途径,指出信息交流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系统,尤其是反馈的提出使人们对信息交流有了更深的认识。
德福勒模式是在“7W”模式上产生的,“7W”即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与之不同的是首次提出了反馈,反馈是信息交流过程中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发出者发出的信息的反应。这就把信息交流的过程描述得更加完整。
三、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就要求抓紧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那么德福勒信息交流模式对信息化建设有什么启示意义呢?这就要从该模式的各个环节说起。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7个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德福勒模式能够起到指导作用。
1.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而信息资源不同于别的资源,该模式强调了在信息交流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噪音,这就说明信息不是稳定不变的,信息在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存在差别,注意到这一问题,就会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明确哪些是有效的信息并能够成为资源。这就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推进国家基础信息库的建设,拓展相关应用服务。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节约资源、能源和提高效益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2.建设国家信息网络
该模式说明信息交流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系统,它对信息交流的全过程概括地较为完整,这对建设完整的国家信息网络具有启示意义,尤其是反馈的提出,体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性,有利于国家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使各个部门联系更为紧密,信息交流更为便捷,从而成为一个整体的信息网络。
3.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
信息交流的目的是促进信息的应用和在生,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和产业。该模式突出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有利于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信息交流和反馈的过程实现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重视交流与反馈,走信息的“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培育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信息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
4.培育信息化人才
明确了信息交流的模式之后,为了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和推进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健全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类专业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
5.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
信息交流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信息化政策来保障信息交流的正常运行。目前我国正随着世界的科技发展趋势步入一个信息化时代,面对这一趋势,为了加快信息化进程,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应的信息化政策。
6.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既然该模式说明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存在噪音,一些关系到国家安全的信息就不免受到危害,这就存在信息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主动应对信息安全挑战,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
四、总之,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这需要充分理解德福勒信息交流模式,使之对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1]信息化http://baike.baidu.com/view/27.htm2008.11.29.
[2]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http:// zhidao. baidu . com /question/ 17504883 . html? si=32008.11.29.
作者简介:
摘要:信息技术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水平,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势在必行。对许多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既有技术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也有观念、管理等方面的。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内涵的分析,指出了一些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从而找到一条适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路子。
关键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
1引言
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的蓬勃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正在成为世界由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企业信息化是实施国民经济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已成为中国信息化领域最受关注的发展重点。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必将对国民经济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信息化作为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我国企业中推行程度还不够深入,很多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还很茫然,如何建设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了当前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课题。
2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实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信息化的内容应该包括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应用大众化以及信息贡献的社会化等。
企业信息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技术进步。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其普及应用和广泛渗透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办公和管理提供了工具。同时,职能管理层、经营决策层和电子商务层的信息化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组织关系。企业信息化在管理、经营上的变化和时空上的拓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基础条件,电子商务为企业信息化增添新的内涵。企业信息化大大拓宽了企业活动的时空范围,在时间上,企业信息化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施敏捷制造和集成制造;在空间上,企业信息化以虚拟形态将全球聚合在一起。
具体而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2.1产品信息化
产品信息化要使用好两个技术,一是应用数字技术,增加传统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比如,以往的模拟手机同现在的数字手机在保密性和性能方面无法同日而语,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的增值产生了数倍的影响;二是应用网络技术,网络冰箱通过网络管理中心进行控制,可以向用户通报何时需要添置新的食品,从而产生了新的附加值。产品的质量改变不大,最大的差别在于通过服务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2.2设计信息化
即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面的信息化。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
统,设计信息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
(CAA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应用、网络
化计算机辅助开发环境、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的设计(DFX)系统二次开发与应用与产品
建模、模型库管理与模型效验系统开发与应用;
2.3生产过程信息化
即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用自动化、智能化手段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高生产的质量、精度和规模制造水平。其中主要应用包括数控设备地应用、计算机生产过程
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生产数据自动收集、生产设备自动控制、产品自动化检测及生产自动化覆
盖等;
2.4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提高决策管理水平。主要应用层面包括企业资源规划
(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DSS)系
统;
2.5市场经营信息化
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可以大大节约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3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
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业务更是有着
非比寻常的意义
3.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
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3.2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
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
济效益。
3.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
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3.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
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
3.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
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3.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所以说,企业的决策者们在制定企业发展的宏观战略时,应该将信息系统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从长远战略的角度,把企业的信息化当作经济发展的“倍增器”来抓。企业信息化实施应遵循五个原则
开展企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软件和硬件设备的大量投资,又需
要人力、物力、智力的投入;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必要时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
构进行改造,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工作。
4.1选准企业信息化突破口
4.1.1 从企业信息化突破口的选择原则上讲,信息化应该自下而上、由里而外,因为这样
数据才能取自于源头,真实、有效。但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出现的问题在各个层
次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对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做出先后安排。
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或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
4.1.2 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根据木桶理论原理,信息化建设选择企业管理最薄弱环
节、最需要解决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可以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上升。对于企业领导有战略
眼光、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很支持、企业整体素质较高的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选择从瓶颈
突破。
4.2员工培训应在信息化实施前
当前,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培训是提高企业整体素
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培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员工接受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为
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理念基础,二是使员工会应用计算机,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应用基础。这
样,才能使企业信息化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培训应分两大步走,对于理念的培训,应
该在信息化实施前进行培训,而对于应用部分,则在信息化建设时及时培训。
4.3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重组应互相推进
成熟的软件代表着一种先进或标准流程,必然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
别,这就涉及到业务流程重组问题。是先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还是先实施信息化,一直是困扰
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问题。先进行局部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局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逐步推进,可以使企业尽早地看到成果,在企业中营造乐观、积极参与
变革的气氛,减少人们的恐惧心理,以促进ERP在企业中的推广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因
此,建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选择后者,循序渐进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即企业在运用先
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解决生产中的瓶颈
问题出发,着手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基础工作进行整合与提升,使之适应先进管理软件的要
求,这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另外,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对一时难以达到的部分管理
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修改某些难适用的部分,使之能与企业的现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把引
入的软硬件看作是“死”的东西,而是作为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4.4打通人才和网络通道
企业信息化的人才来源与企业其他人才来源一样,有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渠道。不论
是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都要求企业首先建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解决企业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地域分散的情况越来越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网络通道的范围将
越来越大。如果企业自己铺设网络,势必牵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中国电信等网络
通道提供商的通道资源,租用或外包建设是企业与中国电信等部门双赢的选择。
4.5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软件的选择不只是选择产品,更重要的是选择未来长久的合作伙伴。从
这样的高度出发,软件选择,特别是ERP的软件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4.5.1选择商誉卓著、经营绩效良好、经验丰富的公司。
4.5.2选择的产品既能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成长的需求,又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需求,质量要
稳定,维护要容易。
4.5.3选择的公司拥有完整的售后服务机制,可提供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
4.5.4选择的公司拥有广大的满意客户群,最好有其同行案例客户。
4.5.5尽量选择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上线的方案。
4.5.6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一致的,选择成本较低廉的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全一样的一套模式可以选择,因为信息技术仅仅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它必然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企业管理无定式,不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必然也
是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同。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并非无规律可循,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由
于企业主要是用于生产经营,投入研发信息系统的精力就不可能很多。
研究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在对国内外ERP实施过程模型以及中小企业ERP实施过程策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了适合我国中小企业ERP实施的方案,建立了适于我国中
小企业信息化实施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型方法。因为时间有限没有深入研究,综合所做过
程感受到选择一种合适的中小企业ERP实施过程评价方法十分重要,实施过程有待进一步研
究。
[1]王众托.信息化与管理改革[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欧阳锋,傅湘玲.企业信息化管理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0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Hu Bei Da Xue Zhi Xing Xue Yuan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会计学专业
学号:0811140156
姓名:胡之昂
指导教师:张乃洲
1、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2、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企业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3、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受到多方面的调控,其中既有强制性的“硬调控”,如制度、命令等;也有说服教育式的“软调控”,如舆论、道德等。企业文化属于软调控,它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正是由于有着坚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得日本大财团三井公司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分崩离析后又重新聚合在了一起。
4、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企业文化给员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各种不合理的需要。所以,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一旦员工真正接受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
5、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交往等)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树立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将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6、品牌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导向,以激发员工自觉行动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经营管理思想。它是以确立企业价值理念为核心,以搞好企业经营管理、激发员工积极性为手段,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现代管理理论。
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文化相关的理念的形成、塑造、传播等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削弱企业的运作功能,因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经营业绩起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切实地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不竭之源。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而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内涵,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一方面,企业文化会直接影响员工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与价值指向,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和员工的忠诚度,增强企业员工的满足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重大决策、公司的长远目标、策略以至规章制度的执行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管理好企业的关键要素如消费者要素、领导要素、企业员工要素正是企业文化建设所应该涵盖的内容。那些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企业。
试想一个经济效益再好的企业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那么企业就不会具备团体精神和凝聚力。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纵观世界上著名 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比如美国的惠普公司,它的成功当源于与众不同的优秀企业文化。始建于1939年的惠普公司,经过六十三年的发展壮大后,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IT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惠普公司的宗旨明确写着:“组织成就乃系每位同仁共同努力之结果。”它特别倡导团体主义的企业文化,主张建立轻松、信赖、和谐的人际关系。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使公司得以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不断地做大做强,位居同产业的领袖地位。
二、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文化建设,包括思想文化、技术文化、管理文化、品质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共同建设。这些文化的整合与相互作用,一方面促进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共同文化的熏陶,可以在企业中形成共同的意识和行为导向,保持和维护团结、协作、融洽的员工关系,客观上加强了团结奋斗、共同创业、整体发展的效能和合作意识,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培养团队的合作意识,从而形成企业整体运行的价值观。
优秀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能使绝大多数企业员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易于对企业各项重大决策取得共识,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优秀企业文化能培育职业道德,可促使员工在深化企业改革、利益关系调整等变动中,正确妥善处理公与私的关系,能巩固和发展团结向上、协调稳定的群体关系。优秀企业文化在企业整个实践活动中界定员工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激励员工自觉地按照企业总体水平、统一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强化员工的创业、敬业精神,为促进企业持续、协调、有效、和谐发展勤奋工作。
贵州茅台集团是一个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的国有酿酒企业,具有较强的本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绿色茅台、人文茅台、科技茅台”是茅台集团面向新世纪,站在深刻把握、充实发展文化酒内涵的战略高度,对茅台酒所做出的品牌发展定位,是国酒人坚定不移地进行品牌升华与理念创新的举措。如今茅台集团从卖酒到卖文
化,茅台集团的营销策略已成为白酒市场中的独特景观,也是茅台集团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整个企业及全体员工中形成了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念的结果。
三、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崭新成果,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原有企业管理理论的总结创新的结果,因此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角度上思考。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经历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这样三个阶段的管理进程。经验管理属能人模式,凭感觉、靠经验管理、靠个人的能力、素质、经验和风格在发挥着作用,结果使大部分企业长期停留在粗放管理水平。科学管理属于制度模式,企业各单位职能、岗位职责、行为准则、运作程序都实现了规范化;信息传递、各项工作实现了程序化;人才、资金、物资、时间等资源的利用实现了科学化,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都有成套科学的、规范的制度和程序。但是,总有部分工作是制度和程序管不到的,如果太多的制度和标准让人难以掌握,就可能压制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运行效率,增大管理成本。现代管理属于文化模式,员工的工作都不靠人来监督、管制,而是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完成工作,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企业文化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共同奋斗的愿望,使员工忠诚于企业和企业所从事的事业,一切基础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程序都已经潜移默化为所有员工的职业习惯。企业管理者重点关注在实施战略规划、战略管理,这是每个企业管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培养和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会为企业培养和建立一支思想过硬、文化过硬的高绩效团队;能够优化管理手段,使企业在营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更合理化和规范化,充分挖掘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创新和创新能力,从而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企业文化强调人的因素,重视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更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首先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产生作用。
企业的竞争和发展最终还得通过人来实现,切实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的整体素质既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灵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思想的具体体现。试想一个企业若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生产力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思想熏陶,始终把企业精神的塑造和弘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是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保证。
五、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企业文化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体现在产品服务以及技术进步这些物质
载体上,还通过厂区建设,包括生产环境的改造,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来体现企业的物质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塑造良好的、独具特色的企业形象,从而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品牌竞争力。
关键词:就业形势,信息化,就业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早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不断完善,高校毕业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传统的就业工作模式随之改变,正在向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迈进。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高校持续“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很大压力。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全面“扩招”,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相关资料显示2004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分别为245万,338万,405万,今后还会继续增长。而社会需求却很难实现同步增长,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大学生包括各种就业方式在内的一次性就业率平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2006年有超过96万的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这还不包括往年还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产业结构调整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压力和挑战。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许多公司企业由“人员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的产业和岗位不断产生,急需一批掌握新技术、懂管理、有策划销售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员工,而大学毕业生素质好,接受新生事物快,与社会一般下岗人员相比,具有强势的竞争力,这对毕业生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公司企业的“人才高消费”,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加高,不少公司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只青睐高学历人才。不少中小企业在引进人才时也盲目跟风,片面追求高学历,而忽视了企业团队中人才结构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制造了人才浪费。许多公司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都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道很高的门槛。
面对就业的压力,大学生一改过去“天之骄子”的心态,有的同学在大三就开始寻找就业单位,作为学校,毕业生是其“产品”,能否顺利地将大学毕业生输送到社会上去事关一所大学的信誉、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成为高校重要的工作目标。
二、就业工作信息化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
第一、就业工作信息化使得就业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过去大学生往往局限在文件传达、课堂说教以及传统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等方面。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与社会的围墙,把大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大学生了解大千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同时也影响到大学生思想观点,择业取向。
第二、由于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送性,大学生可轻易地获得大量就业信息。并且不受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沟通,缩短交流时间,节约大学生就业成本。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上职业测评,实现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信息化。学生喜欢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这些都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网络调查使我国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择业心理和动态,提高了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第四、就业工作信息化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网络上大量的信息为大学生提高就业技巧,了解相关就业政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就业工作者丰富了就业方面的素材。信息传播的多媒体特性可以使就业工作更具有艺术的感染力,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可以使得就业工作更具有时效性。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学习,强化高校就业队伍的建设
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不仅需要硬件设施还需要良好的软件资源,而就业工作教师则充当着引导与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角色,网络化就业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高校就业工作队伍才能驾驭,因此高校就业工作者要注意自身的几个方面的转变:首先要做到自身的适应性转变。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要求教师自身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和全面的提高,包括教育思想观念、方法以及,思维模式等。因而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一个重新学习、全面提高和自我完善的任务,即面临着一个自身的适应性转变的严峻课题。做好这一点,要从工作观念上与时俱进把握当前就业工作的新形势,对待网络技术要积极学习并善于利用网络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就业工作网络化使得教师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转变,网络虽不能代替教师,但却可以将他们从封闭的教学空间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个别指导,指导他们从网络中吸收利用各种资源,教师将不再是课堂中知识的主要源泉,而将成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引导者和辅导者。因此,只有具备熟练的网络操作技能和一定的技术开发技能,才能够为高校就业工作进一步开展奠定深厚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证。
第二、转变高校就业部门职能,明确建设就业信息网站的工作目标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高速公路已经成为所有行业走向成功的重要依托,加强就业网站建设自然而然地成为指导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大学生信息网络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就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学生可以及时看到招聘信息,更重要的是,不少用人单位已经把网络作为搜罗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应该定位在权威的就业信息平台并能够提供大量信息资源的目标上。
就业网站建设是发展就业信息化的基础,但决不是建立网站就能实现就业信息化。就业信息网站仅仅是一种物质基础,就像一所大学建造了美丽的校园,不一定能保证就业工作质量提高一样,对一所学校来说,建设网站不应是走形式,要从学校的需要和可能出发建网,当然,硬件建设只是一个投入的问题,而软件建设和潜件建设远比硬件建设要复杂的多,事实上,在就业网络建设上占据首要位置的是网络认识、就业观念的转变等潜件建设。
第三、建设网上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和指导大学生就业顺利进行
要实现就业指导信息化,高校一方面加快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站建设,为大学生及用人单位提供高质量服务平台。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利用高校就业信息网,指导教师可以在网上开辟一个诸如“求职顾问”的版块,告诉大学生一些就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方法与技巧。同时,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是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但很多大学生却苦于不能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就业政策。在以往的就业工作中,大学生往往要询问主管就业工作的教师,这样大学生感到很不方便,同时也给主管就业的教师增添了很大的工作量。利用网站传播信息的便捷性就使主管部门可以把就业政策上传到网页上供大学生查询。这样,既给大学生提供了方便,又大大减轻了主管教师的工作量,此外,就一些大学生都关心的问题也可以在网上答疑,通过这种信息技术使就业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择业。
四、利用E-mail功能,群发就业信息,实现快捷就业服务
大学生就业信息网除了统一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外,还需注重为毕业生开展个案分析,提供个案服务,可将就业指导中心的E-mail地址通过各种渠道公布给毕业生所发布的电子邮件, 及时为毕业生提供信息并开展咨询会, 还可利用E-mail将就业信息群发至个院系, 学生工作组织或学生的电子邮箱中, 使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能及时, 准确地送达毕业生中。
参考文献
[1]、徐仁权.大学生择业误区分析.江苏高教, 2003 (6)
[2]、赵放辉.加强就业指导, 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石油教育, 2003 (6)
[3]、丁颖海.高校就业网络建设与运营初探.中国西部科技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快速提升
互联网飞速发展使不少省市级医院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完善自身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这也是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医院进入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大型的数字化医疗设备在医院中使用,各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医疗临床信息系统的普及,使医院工作流程发生了改变和创新,并使医院得到了全面发展。特别是加速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HIS系统的整体建设,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方便群众获得规范、便捷的医疗服务,改善了卫生服务体系运行状态,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因此,有必要对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医疗管理水平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信息化在医院整体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医院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必要的基础设施。作为一所现代化的市级中心医院,一方面着手用高新技术引领医学发展的新潮流,一方面积极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努力打造以信息化管理为亮点的放心医院和满意医院。
1.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质量监管的作用
强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统一管理标准、提升管理水平,杜绝同一事物因不同人员对政策、标准认识的不同而造成的统计和评判误差,是提升医院整体管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医疗保险方面的管理优势更加突显,实现了对医疗行为的实时监控,以计算机管理替代人工管理,以据管理替代经验管理,变事后检查为事前监督,使医生的医疗行为全程置于医疗管理部门的监控之中,有利于职能部门掌控和监督指导,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了医疗差错、减少了医患矛盾和纠纷,为临床积累资料打下了良好基础。
2.随时动态地观察医疗信息,并及时进行综合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医院可以实时采集各种医疗信息,如用药情况、检验检查结果、治疗情况、患者的医疗费用情况等等。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把患者的诊断、就医历程、检查治疗的方案、用药信息等实时记录,为接诊医生提供治疗参考,为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思路,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报卡的错报、漏报。既利于对质量信息的反馈控制,又利于实施医院的目标任务,使医院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转化,为医院领导的决策提供有力的帮助,从而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增加医院效益,增强医院活力。
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随时了解医院门诊住院病人情况,包括在院就诊的有多少医保病人、非医保病人;每位医生一天的工作任务,一个手术有多少学科的哪些医生参加。过去一个日报员一天才能统计上来的数据,现在几分钟就可以从网上调取,形成信息化资料体现出来,为行政参与调控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
3.规范推行电子病历,实现医疗管理信息化
电子病历的使用实现了医疗过程的全面信息化管理,电子病历不是指电子打印的病历本身。电子病历的实施,可以改变机械式的手工劳动,将医生、护士、手术麻醉以及各项医疗检查项目,通过电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是动态的智能的信息源。电子病历的实施使医疗质量管理由终末式管理向环节网络化质控转变,达到环节控制的目标成为可能。医院质量控制人员通过网络对全院各科室的病人从入院直至出院的诊治情况进行全程实时质量检查控制。质控专家可随时在电脑前检查全院每个病人的用药、处置情况和医生记录,随时调阅每个病人的各类检验数据和影像资料,并通过网络与医生及时沟通,从而实现真正的实时质量监控。医院决策部门通过HIS系统即时采集医疗过程中各种原始数据,改变了管理滞后于医疗过程这一传统医疗管理模式的弊端。医院质量控制处通过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医疗行为是否到位。电子病历、医生用药、处方是否合理规范,新入院病人病历书写手术小结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都可以通过信息系统随时监控。
电子化、封闭式医疗文书保证了病人安全,电子病历杜绝了二次书写,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病历,都要求医生必须用规范的语言清楚地记录病程。电子处方为病人提供一个与医生对等的信心交流平台。病人对开具的药品名、费用等一目了然。电子病历的实行还实现了检查申请与结果的无纸化传递,加快了检查结果的回报速度,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
4.信息化建设极大的提升了服务质量
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大大减少了患者无价值的就诊活动比例,方便了患者就医。以门诊医生工作站为核心的流程改造,实现了挂号、分诊、就诊、收费、发药、检查、检验、治疗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贯通。患者到院后,直接到医生诊室挂号就诊,医生开具医嘱的同时,处方价格自动生成,既省去了划价环节,又可及时告知患者的消费价格,让患者做到明明白白消费;电子处方自动传送至门诊收费处,患者交费后配药信息自动传送至门诊药房,患者到达药房之前,药房已将药配好等候患者取药,病人平均3分钟左右就可完成缴费、取药全过程,有效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同时,病历、医嘱书写更加规范、快捷,大大加快了医嘱录入速度,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5.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杜绝了患者重复就诊、重复检查、重复取药、冒名顶替等不良事情的发生,杜绝医疗资源的浪费,减少医疗保险基金的过度使用和浪费,降低医院的费用拒付,为医院资金的安全保驾护航。各个工作环节手工操作和人工干预减少、最大限度杜绝了跑费、漏费、冒领等现象,降低了运行成本;信息共享使监管力度和透明度增加,各科室自觉加强了对耗材的管理和节约;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流转加快,出院人数、工作量逐年稳定上升;医疗质量、医院形象、规范化、透明化等无形资产提升,不仅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而且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今后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信息化已成为医院现代化信息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管理系统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提速迫在眉睫。医院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要进一步优化门诊、住院等环节的信息运行,使医生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病人信息,医生打开电脑便知病人情况,包括病史、用药情况、检验结果、影像资料等情况。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无纸化医疗资料的获取和资源共享式的阅读,如内镜检查和影像图文系统传输,无纸化、无胶片化的实现等;逐步完善远程会诊、垂直信息化平台和社区医院工作站互动平台建设;发挥沧州市病理会诊中心作用,对周围单位检验结果的信息传输、技术指导等等。总之,我们力争利用自身信息化的优势,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化医院。
参考文献:
[1]唐源.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药导报,2012,28.
[2]刘晗.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转变[J].中国信息化,2009,02.
[3]曹德贤.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J].中国实用医药,2011,12.
[4]徐服宁.信息化建设推动医院管理现代化[J].中国病案,2010,12.
【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意义】推荐阅读: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3
企业信息化建设计划09-25
新企业信息化建设11-22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12-11
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01-03
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岗位信息化建设12-29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报告11-06
企业信息化的职责10-19
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09-21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