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学校校训(通用9篇)
办学理念:视生为亲,育人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办学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
办学思想: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发展强校。办学目标:把学校建成教育观念科学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教育条件现代化、教育环境优美化、教育队伍专家化、教育质量优质化的省级标准化初中,铸就一流英才,争做东港名校。
校 训:厚德、博学、强体、砺志 校 风:团结、求实、勤奋、创新 教 风:敬业、爱生、严谨、善教 学 风:尊师、守纪、勤学、善思
一、校训说明:
1、厚德:厚是推崇、重视、提倡,德就是道德。厚德就是要注重品德修养,这是做人的根本,把它列于校训首位,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这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要求学生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自尊自爱自强,努力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完善从而有益于社会的人。
2、博学:“博”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博学方能多才,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要广泛汲取“营养”,利用阅读、社会实践等方式开阔自己的视野,为自己储备广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为今后、高中、大学,乃至走向社会铺下奠基石,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3、强体:强健体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失去了良好的体质,健康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健康则是良好体质的归宿和最终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上好体育课、课活和大课间活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完善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4、砺志:志存当高远,只有存在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才有所方向,学生的学习才有所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小培养学生的志气,才能为造就社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校校训的整体含义: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强不息、发奋读书的远大志向,注重道德品行修养,广学知识,博采众长,强身健体,经过努力达到完美的境界,成为道德高尚、学识广博、品学兼优,身体强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厚德,是思想的基础;博学,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强体,是保证;砺志,是奋斗的目标;“厚德博学强体砺志”八字校训,体现了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师生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其意蕴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校风说明:
1、团结: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友爱协作、携手共进。常言道“二人齐心,其利断金”,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团结才能众志成城。现在的学生多系独生子女,特定的家庭环境客观上可能造成许多孩子冷漠、自私,缺少相互协作的精神,为此,学校必须从小培养他们团结、友爱,学会与他人和睦共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同时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应为完成学校共同的任务齐心协力,成为学生的楷模。
2、求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不慕虚荣、务求实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真谛就在于:通过实实在在的传授与学习,掌握一定的本领,教学是一门科学,它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实事求是。因此,学校教育教学都应遵循“务实求真”的原则,教师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用科学方法教,做到教学踏踏实实,功底扎扎实实,做人老老实实,教有实效,教得实在。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才是实实在在的“人才”,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力戒浮夸、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卓有实效。
3、勤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刻苦钻研、勇于探索,不懈地努力工作或学习。全校师生必须勤奋学习,教师学政治、学理论、学业务,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和能力,以渊博的知识、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奋发学习、刻苦认真、兴趣广泛、知识丰富、精益求精 争创一流
4、创新:戒骄戒躁、力争上游、坚韧顽强、开拓进取。创新是任何事物向前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教育将是失败的教育,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对象的不断改变,我们的教法也必须不断地调整、更新,下一个世纪人才的素质重点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必须有创新意识,有创新精神,有创新行动。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使学生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能以创新精神去求索。教育教学有新意,做到教育教学方法新,更新观念思想新,办学思路特色新,做教育、教学、实验、深化素质教育的模范。不断更新观念、富有新意、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勇于改革、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争创特色。
三、教风的说明:
1、敬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个教师首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否则就会误人子弟,我们倡导六中的教师不仅要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一个谋生的手段,更应视之为一个毕生追求的事业,忠于职守,忠于事业,潜心工作,教书育人。
2、爱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谁和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谁的教学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活动中,教师不经意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缕关怀都能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给他们感受到温暖,充满乐观和自信。
3、严谨:所谓严谨指的是严密谨慎,仔细认真。对待学问,我们讲究的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而教育教学是一项严肃认真细致的工作。教师的举止言行都是学生的楷模,举止雅而不俗,衣着入时不奢;教育学生循循善诱,春风化雨,严而有度,依法治教;教学工作从严从细,传授知识方法灵活,准确无误,不疏漏,不误教误导,严密谨慎、严于律己、治学严谨、因材施教。
4、善教:善教不是指一般的教学和教育,它应该是教学和教育水平的体现,是对教学教育水平的一种追求。这里“善”是指“好、优秀、先进”之意;而“教”就是“教学、教育”的意思。一是指教师善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使教师的教学得法。二是指教师善于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技能,使学生的学习得法。教师的这两种善教都是学生乐学的基础。因为通过善教可以形成教师的教学威信,使学生乐于“亲其师”,也乐于“信其道”,进而乐于“重其教”,还可以形成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善学,进而也能够会学。总之,教师的善教可以促使学生的善学,而通过善学又能求得学习的快乐。
四、关于学风的说明:
1、尊师:尊敬老师是学生应有的品格和处人处世的规范。因为教师的职业是光荣的、伟大的、崇高的、神圣的职业,全社会都要尊敬教师、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劳动创造。作为教师要有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要珍惜人民教师这样一个光荣的称号,要自重、自警、自励、自强。正如周济部长所说: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第二是要让人民满意,只有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才是真正的人民教师,才无愧于“光荣的人民教师”这样一个崇高的称号。尊师与爱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守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纪律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保障。作为一名初中生,要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爱护校内外一切公共设施,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切实做到:尊师爱友,自制自律;诚实守法,礼貌文明;仪表整洁,热爱劳动;遵守公德,爱护公物;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热爱六中!
3、勤学:知识的海洋是广阔无垠的,一个渴望得到真正知识的人必须勤奋努力,练就坚持不懈的顽强毅力,向愚笨索取智慧,向平庸夺得天才。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有许多诸如“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凿壁偷光”等勤奋好学的故事,有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之理,大凡学业有成者都有一番鲜为人知的艰辛苦读,每个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树立竞争意识,做学习的主人,做命运的主人,把握自我,主动发展,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勇于质疑、不耻下问、兴趣广泛,知识丰富,立志成才。
4、善思:学生必须学会用脑思考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课堂上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言,力争回答有见地。作业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力求正确、通变、创新。同时遇到难题积极开动脑筋,学会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不依赖别人。要有不耻下问的品质,不懂不装懂,虚心请教别人,学知识,长见识,快乐学习、善于动脑、精于思考、博闻强识。
五、关于校徽的说明
校徽含义:
蓝色的海水聚成富有动感的海浪,在海浪上飞翔出可爱的海鸥图案。图案上方,是代表着东港市第六中学的阿拉伯数字“6”和汉字“中”,而海鸥图案和蓝色海浪分别象征着学生和六中。该徽代表全体六中人紧密团结,锐意进取,尊师重教,以人为本,在知识的浩瀚海洋里,让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海鸥自由地飞翔,为祖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而自强不息、共同发展的精神。最下方的“2006、6”标明六中易地换建竣工落成的时间。
六、关于校歌——成长的乐园
1、太阳在天边绽出笑脸,我们走进美丽的六中校园。
梧桐树下美凤飞舞,绿草坪上百花开放。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我们的激情像明天的朝阳,驰骋理想、放飞希望,我们的歌声像春天在绽放。这里有我们尊敬的师长,这里有我们美丽的梦想。今天我们是六中的骄傲,明天我们是祖国的栋梁。
呵,六中,我们成长的乐园 呵,六中,我们理想放飞的地方
2、太阳在天边绽出笑脸,我们走进美丽的六中校园。
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活力张扬。
尊师守纪,勤学善思,我们的生命在奋斗中成长,风华正茂,桃李芬芳,我们的生命在燃烧中飞扬。这里有我们尊敬的师长,这里有我们美丽的梦想。
2008年9月,苏州学府中学的前身苏州学府实验学校刚创办时,我便提出以“我梦想我快速我热情”作为校训,并且以此来凝聚人心、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思想、灵魂,应该引领师生的健康发展,为师生自觉接受并且能够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校训不只属于今天,也属于昨天,更属于明天。因为,学校是为明天的社会而准备的。校训不是浮云,校训应该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
校训的产生,必然与这所学校创办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也必然会深深地刻上创办这所学校的校长的印记。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理所当然地渴望学府中学成为苏州名校,由此顺理成章地希望学府中学的校训以她的独树一帜、通俗易懂、刻骨铭心而成为学校的名片。
“我梦想我快速我热情”作为我校校训提出五年来,已然真正、深入地引领着全校师生的思想、行为和实践。我校校训包含对工作和学习两个方面、三个维度的要求:梦想是高度,快速是速度,热情是温度。
第一,我梦想,就是说,即使遇到乌云遮住天空的日子,心中也会洒满阳光。有梦想就会有目标、有勇气、有奇迹。记得学校创办时,我面临很大的挑战,可以用“优生逃光,一副烂牌”来概括。可是,学校首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照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校没有外援的初中足球队,还打败了号称最讲素质教育的一所名校足球队,让到比赛现场加油助威的该校校长输得很不爽。那么,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和教师逐渐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不讲分数,没有今天;只讲分数,没有明天。”我们每学期开学第一周,都要求各班召开关于“我梦想”的主题班会;我们每周都安排一个班5~10名学生进行国旗下演讲,讲梦想;我们安装了7根旗杆,中间的旗杆升国旗,两边的旗杆升常规管理优胜班级的班旗;我们拍摄《中国梦·学府梦》的微电影,在学校大门前广场的超大电子屏、校园网上播放;我自己还经常邀请各种各样的学生与我共进午餐,畅谈梦想。后来,随着事业的发展壮大,我面临更大的挑战。学校占地面积太小,要扩张。可是,没有人相信能成功。怎么办?为了梦想,经过几年艰难曲折的奋斗,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总算美梦成真。2012年,学校初中和小学分设,初中成为苏州科技学院附中,由苏州高新区出资1.5亿元,苏州科技学院无偿出地50亩。我带领苏州学府中学继续行走在追梦的路上。
第二,我快速,就是追求效率。在这样一个工业化、信息化的时代,学校要遵循现代社会的要求积极进取。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不可能等来的,也不可能指望依靠政府“削峰填谷”来实现,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前途必然会用脚来投票。我们唯一的选择是只争朝夕、奋然前行。我们按需设岗、按岗招人,部门扁平化、干部少而精,两人在一起就是开会,讲究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我们建教师QQ群、家长QQ群快速交流信息;我们建“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集体备课和学术共享;我们建“学业分析系统”,分层次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图书馆像大学一样实行开架阅读,学生按照课表进馆,自行借书、还书。我们的大课间深受学生喜爱,三个年级的足球队在足球场分片训练,初三学生练习中考体育项目,初一、初二学生跑操。我校是苏州市体育先进学校。
第三,我热情,就是说做人要有温度,不要冷若冰霜,不要以事不关己的态度拒人于千里之外。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是分数高而没有学会做人,我们的教育就不能说是成功的。学府中学是新建学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学生也同样如此。学府中学要有合力,就要拥有“你在乎我,我在乎你”的人文情怀。我们使用“微格教室”开展了“班级式的开课听课研究”活动,让全校教师在“旁听室”跨学科听课、交流,加速了来自全国各地教师之间学术层面的融合;我们创设了小组合作式的“思辨课堂”,培养孩子的共赢意识;我们与大学联手创办了五大类27个学生社团,有孙子兵法研究室、小薇工作室、沙盘游戏等,培养学生共同完成项目的能力;我们的“学生会”提出“光盘行动”的倡议,并且组织学生干部在食堂检查、督促同学实行“光盘”;我们每周举行“足球联赛”,班班都有足球队、拉拉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我校获得了苏州高新区办学特色一等奖。
关键词:目的论;大学校训;江西中医药大学;翻译法则;
Abstract:A university motto is the succinct expression of the uniqu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and is also the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university spirit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Based on the functionalism skopos theory,the paper,taking the motto translation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of university motto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ccuracy of translation mottos,the translation of university mottos should abide by the three translation rules of the skopos theory.
Key words:skopos theory;university motto;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translation rule
中图分类号:H059
(基金项目:此文系2012 年度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翻译目的论”视域下的江西中医学院校训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012jzzdxk080)
一、引言
《辞海》将校训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個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校训有“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激励师生,感召学人,完善人格,独显特色的作用。1”本文以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依据,以江西中医药大学校训的英译为例,对我国大学校训的翻译原则进行探讨。
二、功能主义目的论对大学校训翻译的启示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是三大翻译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目的法则是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翻译的结果决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连贯性法则指译文须符合语内连贯标准。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要忠实于原文。
功能目的理论是以目的原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理论体系,它将译者从“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认为翻译应该在分析源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综合考虑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以利于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2。
功能加忠诚理论翻译模式为校训的翻译提出了有效的翻译方法。校训释义特殊文本注重文本的功能和效果, 因此传达校训功能及原文作者的意图是其翻译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因素3。
功能目的理论是以目的原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理论体系,它将译者从“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认为翻译应该在分析源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综合考虑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以利于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三、江西中医药大学校训的英译
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校训为“惟学惟人,求强求精”,属典型的四言八字形式,四个相似的动宾词组简洁有力,极好地体现了江西中医药大学立足于人才培养 “以德为先”,注重塑造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注重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品行的修养,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要学会做事,还要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全面发展、追求完美”的办学理念,以及“强大卓越、与时俱进”的办学目标。
根据大学校训五种常见的翻译形式,即名词或名词化结构、动宾结构、形容词+介词+名词结构、动词+副词结构和系表结构4,我校的校训似乎理应可以翻译为两个相应的动宾结构连用的形式,参照中文校训的原文本,可翻译为“Focusing on Learning and Human,Pursing Strength and Intensiveness”。此译虽然形式上与原文极其相似,可谓字字相对,但Human在译入语读者眼里并无“做人、美德”之意,不仅表达不够地道,而且也十分费解! 这个浓缩了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校训,旨在鼓励学子们掌握好现代科学知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追求完美和卓越。由此可看出,原文读者对原文与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英语中的“virtue”一词恰好能揭示校训的深刻内涵。再者,“strive for”一词将学问的艰辛过程很好地展现了出来。因此,在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参照西方大学校训结构和表达的特点,我校校训可译为“Revere Learning and Virtue,Strive for Mightiness and Perfection”,此译本没有拘泥于中文二言八字的外在形式,而在透彻理解原语的基础上,避繁就简,实现了内涵意义上的“神似”。在校训翻译中,译者在充分理解和挖掘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再着手翻译;对于语言形式上的差异,有时可舍弃原文字面的形式和意义,以便准确传达出原文的精神内涵,实现语际连贯。不仅遵循了“忠实性原则”,而且也符合国外校训语言表达特点。校训英译,尤其是对那些文言色彩浓厚的校训,必须在深刻理解原文内涵的基础上才可下笔成文。
四、结语
中西校训由于内容和结构上差异极大使得中文校训的翻译显得极为困难。综观我国国内大学校训的翻译,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例子,当然也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对我国大学校训的翻译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为了实现翻译的目的,校训的翻译应适当采取以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中文校训的翻译要以突出实现校训翻译跨文化交际的翻译目的,在翻译中如果发现中文校训中有无法为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的因素时,译者可以大胆采用一些灵活的变通手法,删繁就简,甚至可以舍弃一些不可译的因素,以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周永模.大学校训的主要特点及翻译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8(5):136
[2]张沉香.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郑斌.文化视域下的校训翻译—以哈尔滨高校校训翻译为例[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7):198
[4]岳中生.论大学校训的翻译[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5
2011年之前的早期校训为:励志笃学,求实敬业。
2011年3月后,更改为:经世致用,和而不同。[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为我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学校“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抢抓历史机遇,优化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结构,凸显应用特色,实现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在今后的十年内,努力实现学校从以教学文化为主导向以学术文化为主导的方向转型,从以教学型院校向以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发展。这种转变相应的就会有一个学校主导文化的转型,而引导这个转型和发展的,是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出体现学校精神文化的新校训、学校精神和校风的最新概括。[6]“经世致用”,指学问须有益于国事。它既涵盖了“利天下而为之”、“兼善天下”的含义,又涵盖了“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含义。“经世致用”,是一种把国家、民族、个人融合为一体的高尚情操,强调做人应当具有坚定的信念,博大的胸怀,求实的精神,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做到做人与做学问的统一。在我校建设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需要以“经世致用”中的高尚情操、崇高境界、博大胸怀、求实精神来引导、激励、规范全校师生,为社会培养和造就素质高、能力强、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而努力工作。“和而不同”,强调多样性的统一,追求在文化学术上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和而不同”不仅体现了不同学派既相互论辩,又相互吸收和融合,达至文化会通的人文精神,也体现了思想文化创造性的科学精神。“和而不同”是学术民主、学术自由的必要条件。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大楼”、“大师”,也在于“大气”,这种大气,就是“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在我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整合为手段,以学术兴校为战略的背景下,需要引导广大师生弘扬“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虚怀若谷,吸收他人之智慧和洞见,创造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为学校的学术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6]
学校精神
天天奋斗,天天快乐
“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习仲勋同志激励自己一生的名言,也是老一辈革命家一生奋斗历程和思想境界的真实写照。[6]
“奋斗”既包含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也包含着为达成目而不懈努力的坚定信念。“人生的快乐在于奋斗的过程”,“天天奋斗,天天快乐”就是要用天天的奋斗过程来体验天天的快乐心情。“天天奋斗,天天快乐”表达了学校五十余年“艰苦创业,励志图强”的奋斗历程,表达了师院人五十余年积淀下来的“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文化传统和“开拓、创造、吃苦、耐劳”的精神追求。“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用通俗而朗朗上口的语言,教育、感染、引导全校师生员工为实现学校“十二五”规划蓝图,树立奋斗的信念,胸怀图强的大志,弘扬进取的精神,提升快乐的境界,实现美好的未来。[6]
校风
励志、笃学、求实、敬业
2011年新确定的校风沿袭了原校训的表述。
著名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校训:剔除恐龙美化校园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天苍苍,夜茫茫,女生楼下一群狼北京化工大学校训:不务正业最出人才人民大学校训:让我校美女真正达到波涛汹涌的要求!华北电力大学校训:心电感应,阴阳结合中国美术学院校训:把女人变成男人,把男人变成死人。中国舞蹈学院校训:决不娇揉,决不阳刚,决不叛变,决不投降同济大学校训:与时俱进,不招萨施武汉大学校训:拳打清华北大,脚踢复旦南开,剩下的都是晚辈,老夫不屑动手浙江大学校训:少上网,多读书!!浙江中医学院校训:视美女如干尸!长沙理工大学校训:杜绝招男生!上海东华大学校训:不行就改名华东理工大学校训:进来就是死,死你也得给我进来上海体育学院校训:女人的天堂!华中科技大学校训:将每个女生后面的男生数减少到6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训:我们一定要骗学生骗他们的金子尤其是要骗他们的青春!涪陵师范大学校训:涪陵师范大学在此!专业榨菜生产基地!榨菜之乡,榨菜之香!量大从优!谢谢品尝!青岛港湾学院的校训:不是我骗你来的!是你自己来的!青岛港湾学院男生的反驳:不是你骗来的谁骗的!你又没说男女比例6:1啊!青岛港湾学院女生的心声:哎!真是难为我们学校那群男生了!
牛津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Oxford,简称:Oxon.,来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 Oxoniensis)位于英国牛津市,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大学。有“天才与首相的摇篮”之称的美名。虽然牛津大学的确切创立日期仍不清楚,但其有记录的授课历史可大约追溯到1096年,迄今已有9个世纪。
学校校训: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
意思是“耶和华是我的亮光”(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 圣经 》中的诗篇第27篇。
学校机构
牛津由一个中央学校(包括校和系图书馆,以及科学实验室),38个学院以及7个永久私人公寓(Permanent Private Halls,PPHs)。这些学院并不只是宿舍,而是实质上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有些学院只接受研究生,这些通常都是近一个世纪建立的新学院,例如Wolfson College。而有一个学院根本就不招收学生,那就是All Souls College。
牛津的学院系统产生于大学诞生之时,并逐渐成为牛津市独立机构的集合体。
与大多数其他大学组织结构相似,牛津大学又根据专业分为不同的系。系通常在研究生教学中扮演主要角色,提供讲座、课程以及组织考试。系也通常是被外部机构包括大型研究委员会资助的研究中心。
学校特色
目前,牛津共有39个学院,它们和学校的关系就像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那
样采用联邦制形式。每一所学院都由Head of House和几个Fellows管理,他们都是各种学术领域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学校都有职位。6个准学院(称为“永久性私人学堂”-PermanentPrivateHalls、为各宗教教派所办),至今还保留着它们的宗教特许状。此外还有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在35个学院中,众灵学院目前没有学生,只有院士(包括访问院士)。各学院规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学生、教师(院士)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
除学院外,牛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尤其是后者),主要由学部来组织,学部不是大学内的自治单位,它们都是跨学院的机构,不附属于任何一个学院,不过各学部的教师和学生,首先必须是牛津大学内某一学院的一员。牛津现有16个学部:人类学和地理学学部,生物科学学部,临床医学学部,英语和文学学部,法学学部,经典、哲学和古代历史学部,数学学部,中世纪和现代语言学部,现代历史学部,音乐学部,东方学学部,物理科学学部,生理科学学部,心理学学部,社会学学部,神学学部,文科学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学部下又分成30多个系,有的
学部还设一些中心和研究所。此外,有的研究所(如教育研究所,招收有研究生)不隶属于上述各学部,而直属于大学。
十二世纪末的时候,牛津镇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中心。从欧洲大陆与其他地方的学者定居在此,在1096年时就有一些教学活动。1167年巴黎大学的排外活动,让许多英国学者离开法国,回到英国牛津。
延安大学坐落在革命圣地延安, 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1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 1943~1944年,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和行政学院相继并入, 其历史可以上溯到陕北公学成立之时1937年。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和社会主义新时期, 延安大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吴玉章为首任校长。
延安大学校训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首任校长吴玉章的办学理念和宗旨定位, 首任校长吴玉章在首届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延大的教育目的“不但在专门技术和知识的获得, 且更应注意养成学员的伟大品格”, “延大不应当只是学科学的学校, 更应当是学做人的学校”。革命战争年代的办学实践证明了吴玉章校长办学理念的正确性。“立身为公”的“身”的社会学本意是身份, 同时隐含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等引伸意。具体讲就是通过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的修炼, 使自身能够成为被社会认可的一种身份或角色。“公”显示了自我人格与公共社会的一体性联系。“立身为公”意思是培养树立“公平”、“公正”、以天下为已任的大公无私品质。“学以致用”的核心概念是“学”与“用”。“学”是学习、学业, “用”是实践、运用。“学以致用”, 从主观上讲是将学习的目的建立在实际运用的基点上;从客观上讲, 是将学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数年来, 延安大学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社会的普遍评价是有真才实学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 “学以致用”的教育方针已经成了被社会所高度认可的优良传统。作为校训, “立身为公学以致用”既是对延安大学优良传统的继承, 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科学的永恒意义。
延安大学校歌由老一辈革命家作词谱写, 激昂高亢的旋律和催人奋进的歌词体现着延安精神的内涵本质。延安大学在每年新生军训都会组织合唱比赛, 延安大学校歌是必选曲目。延安大学前身之一的陕北公学的校歌由校长成仿吾作词、鲁艺音乐系负责人吕骥作曲。校歌既洋溢着严肃活泼的集体主义的乐观精神, 又充满慷慨激昂、一往无前的战斗豪情, 表达了献身革命事业的决心和对革命取得胜利的信心。1988年, 延安大学迎来了50周年校庆, 陕北公学校歌的曲作者吕骥又专门创作了延安大学校歌, 这首校歌既表达了老革命家对延大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又寄托着对延大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当延大师生在建校70周年庆典晚会上深情地歌颂母校的荣光时, 在场的所有新老延大人都被深深地感染了, 他们为自己身上流淌着的红色血液而自豪, 他们深信延大的红色文化基因必将得到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二、大学校训校歌的基本内涵与功能特点
1.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
校训对全校师生员工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的训示、号召和要求, 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 是一所大学对全校师生员工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的训示、号召和要求, 是一种赋予大学以生命、品格与典范并深刻体现其办学宗旨、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队精神、社会责任和个性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 是大学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浓缩, 是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延安大学的校训“立身为公学以致用”在当今时代体现了我们的办学思想和宗旨定位就是培养面向基层:培养下得去的人才服务基层:培养用得上的人才扎根基层:培养留得住的人才。
2. 校歌是将校训和校风的内容用旋律节奏等表达出
来, 使之形象化和艺术化, 更容易走进师生生活的具有一定美感的表现形式。延安大学校歌高潮部分“为挽救祖国危亡, 为争取民族解放, 延大的英雄儿女贡献了革命的青春和力量, 前进呀前进, 革命的熔炉, 永放光芒;为祖国繁荣富强, 为人类美好理想, 延大的英雄儿女正献出全部的热和光, 前进呀前进, 革命的传统, 永放光芒;努力学习团结奋斗, 把延安精神发扬, 新世纪美好的远景已显现灿烂的曙光, 前进呀前进, 延安的精神, 永放光芒。”这首校歌既表达了老革命家对延大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又寄托着对延大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
3. 大学校训是大学校本文化的灵魂和旗帜, 校歌是大
学校本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艺术形式, 这对一所大学来说, 校训、校歌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 评价作用。作为对学生行为规范有指导意义的校训校歌, 有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并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以此为尺度衡量自己的行为, 并以此为标准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2) 凝聚作用。校训、校歌借助群体成员价值的认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精神纽带来团结校内成员, 建立起和谐、信任、友谊、理解、尊重的群体关系, 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学校凝聚力。 (3) 激励作用。校训、校歌创造了团结进取、严谨治学、勤奋读书、大胆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励当今大学生勇于探索、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挫折和困难。 (4) 辐射作用。学生在校期间要接触社会, 毕业后要走向社会, 校训、校歌感染学生, 学生也会把好的习惯、品质和风气带到社会。提升所在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它是一所大学较长办学历史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独特的精神特征。
三、大学校训校歌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
大学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大学教育、大学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提起大学, 首先出现在脑海的便是具有标志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校训和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校歌, 校训校歌的对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和价值观念、人生教育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导向功能。
大学校训校歌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 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校训则起到了关键作用。校训可以体现高校发展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引导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最终将影响大学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延安大学校训“立身为公学以致用”就是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公平、公正、大公的高尚品质和高雅操守的道德品质人才, 就是我们教书育人过程的风向标和指南针。2005年, 延安大学毕业学生3584人, 其中志愿到西部就业者达2800余人, 这些就业者中又有1600人留在了陕北;在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就业者多达3000人, 约占毕业生总数的86%。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为基层服务, 除了具备思想政治素质, 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更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是在校训激励下的文化导向功能的真实体现。
2. 教化功能。
校歌对师生的思想行为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特别是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群体的意识, 这种群体的意识一旦确立, 学生的努力方向就会得以确定, 校歌所蕴含的教育思想、理念、理想就会因此而实现, 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个人生。如延安大学校歌所唱“努力学习团结奋斗, 把延安精神发扬, 新世纪美好的远景已显现灿烂的曙光, 前进呀前进, 延安的精神, 永放光芒”这种催人奋进高亢激动人心的革命意志歌曲不仅教育我们不要忘记革命岁月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美好品质, 同时也是寄托着我们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
3. 育人功能。
延安大学诞生于抗日的烽火岁月中, 抗日战争时期, 延安大学肩负着培养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条战线上急需人才的历史重任, 为共和国的诞生培养了一大批精英。当时, 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满怀报国热情, 闯过重重封锁, 跋山涉水, 来到延安这块火热的革命根据地。而延安的条件十分艰苦, 缺衣少药, 住的是土窑洞, 吃的是小米饭, 喝的是南瓜汤。就是在这样的艰苦岁月里, 延安大学师生锻炼了革命意志, 形成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和意志在校训和校歌中均有体现, 培养我们的学子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要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革命乐观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
4. 价值功能。
校训校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还体现在价值观念的塑造和人格精神的培养上, 那种身体力行、重于实践、乐观精神、勇于向前的品质高尚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都是校训和校歌的在当今大学生身上的体现。数年来, 延安大学毕业用于生能够积极面向西部, 融入陕北, 服务基层, 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祖国建设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是与学校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以及多年来形成的培育机制分不开的。为了鼓励学生融入基层, 延安大学还通过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在陕北地区建立长期的、固定的实习与实践基地, 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陕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 树立在陕北和西部建功立业的信心与决心, 从而在上岗之前就为服务基层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四、结束语
延安大学的校歌校训诞生于革命年代, 但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指引和价值意义, 这种“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朴实校歌内涵不仅会影响延安大学的学子, 而且也会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李岚清同志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校训为核心进行, 这句话是对大学校训的文化功能的最好注释。高校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努力使德育对象具有健全的品德素养,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创造个体的幸福生活。在新的形势下, 大学应充分重视校训的精神塑造功能和价值引领功能, 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校训精神的有效途径, 就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大批高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延安大学.红色文化显特色延安精神铸校魂[Z].延安大学.
[2]高延龙, 石玮.延安大学校歌与延安精神[N].中国教育报, 2008-05-14 (9) .
[3]徐军.校训的文化内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曾在南开园学习四年、工作五年的学人,内在感触当然非目睹耳闻所能尽。对于公众,这也是重审大学精神、校园治理,乃至文明脉动的一次良机吧!
校训与校徽、校歌一起,构成了一个大学的认同性精神符号。历史久远的名校大多都有,也有起步晚的——如我的第二母校香港科技大学,尚待孕育。有的还不止一个,如英国剑桥的拉丁校训,除了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寻求启蒙与智识之地),还有一句苏格拉底的名言“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校训”一词,本系东洋舶来以对应英语motto者。其获认可,也在于契合了本有文化精神。典谟训诰,都是体现三代理念的典范和规则。“训”从言川声,意在透过持续不断的劝导说教,使人归服某种理想。我老家方言里,还在单用这个字,而且是动词原义。“老师训我”,主语是某个权威性、示范性的化身,表达教化、带有威严庄重的意味,但又不至于像另一方言词“噬嗑”般严酷。
嵌入“校训”,其中寄托了多由大学创办者、主事人确立的基源性精神导向。以寥寥数语的凝练形式表达,作为一份精神托付呈递到每一位参加该团体的成员面前。后者以此为动力为规约,传承之推进之,而使大学成为一个生生不已的精神共业。我想,这就是校训的天命所系吧!
也因此,大学创立者等核心人物的言为行止、有形陈迹,对于校训之发扬关系重大。比如南开老校长张伯苓先生的“中国不亡有我在”,振聋发聩。“允公允能”,表彰中国文明传统的贤能理想。“公”义之广大普遍,实不限于一国一地,必至“天下为公”而透彻。既公且能,非“又红又专”这类时代意识形态能束缚,正在其根底中庸包容,溥溥不穷。这让我想起南开东门宽阔笔直的大中路,想起当年宿舍旁的乐群食堂,在排队等大锅水饺之余,每每咀嚼镌刻在门楣的“乐群”二字,韵致非书本可达;前不久大学校长推荐读书,南开的龚校以《革命烈士诗钞》独树一帜,革命理想主义情怀可嘉,然不知抚弦几人能听?
第二母校香港科大的首任校长吴家玮先生曾表示校训可有可无,此说或可斟酌。印象颇深的是,当年吴先生向我们首批大陆研究生群体强调科大虽理工为主,却不能丢失人文关怀,因此坚持设立人文社科学院。具有人文情怀的吴校长,曾提议将大学门前的路命名为“仲尼路”,竟被矢志国际化的校董会否决。折中方案“大学道”,仍然寄存了吴先生的珍贵文明意识。还有那条海边浅滩明月流淌的路径,不知夜里徜徉过多少次,吴先生欲名之为“清照路”。这份文化情怀、文明自觉,怎好错失一个留念人心的校训?
校训虽承载现代中国的印记,里面却不折不扣地涌动着古老文明的血脉。
欧美名校的校训,大多显露基督教文明的底色,以及在此前提下申张启蒙时代的理念。譬如牛津的“上帝给我光明”、哥伦比亚大学的“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上帝”、“光明”、“真理”、以及“自由”,是常见字眼。而我们倚靠的,则是儒家传统的精神资养。的确,似乎没有校训以法家、墨家等立意(以吏为师?兼爱非攻?)。而且,大多数名校校训,表达的正是深受宋明近世儒家影响的理念,诸如“格物”、“明德”、“止于至善”、“经世济民”、“实事求是”。有心者比照四书经典,当可明了。这一点在其他东亚圈国家也可见,如韩国成均馆大学,以“仁义礼智”为校训,以孔子诞辰日为校庆日。
我们的“道”、“学”、“实”、“德”,同样扮演着根源性信仰和道德的角色。这些帮助国人泊定文明认同的方向,并为应对自由、平等等现代价值提供平台。现在的问题是,经过传统断裂的危机,如何激活从而使先民的训导真正回响在今人灵魂中?设想若以“畏天命而修天职”为训,今人能否服膺其感召,而不打为“封建迷信”?又,民国代表的大学遗产如何有助于应对“钱学森之问”和“精致利己主义者”?
安徽大学:至诚至坚博学笃行
长安大学:求是笃学 敬业 创新
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 勤学业 爱国家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东华大学:严谨勤奋 求实 创新
东南大学:止於至善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福州大学: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 严格要求 勇于探索
黑龙江大学: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湖南大学: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华侨大学:会通中外并育德才
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集美大学:诚毅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兰州大学:博学笃行自强为新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北京大学:勤奋严谨 求实 创新
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 守正出奇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汕头大学:创新求实 勤奋 团结
上海大学:自强不息
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同济大学:严谨求实 团结 创新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 求是 拓新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湘潭大学:博学笃行盛德日新
新疆大学:团结紧张 质朴 活泼
扬州大学:求是求实 求新 求真
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 成一等事业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中南大学:经世致用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北京交通大学:知行
北京科技大学:学风严谨崇尚实践
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 求实 创新
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 敬业 乐群
大连理工大学:团结进取 求实 创新
电子科技大学:团结勤奋 求实 创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厚德博学强军兴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哈尔滨理工大学:知行统一博厚悠远
华东交通大学:团结严谨 求实 勤奋
华东理工大学:求实勤奋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诚朴求是博学笃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结俭朴 唯实 创新
南京理工大学:团结献身求是创新
兰州交通大学:文明进取 求实 创新
石油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太原理工大学:求实创新
武汉理工大学:团结严谨 求实 创新
西安理工大学:祖国荣誉 责任
西安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西北工业大学:公诚 勇毅
西南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艰苦奋斗 团结活泼 严格谦逊 求实进取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人至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中国矿业大学:勤奋求实进取奉献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广西师范大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河南师范大学: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 求实创新 为人师表
华中师范大学: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山东师范大学:弘德明志博学笃行
陕西师范大学:厚德积学励志敦行
首都师范大学:为学为师求实求新
四川师范大学:重德博学 务实 尚美
安徽财经大学:诚信博学知行统一
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学诚信 求索 笃行
国家会计学院:不作假账
江西财经大学:信敏廉毅
上海财经大学:经世济国
浙江工商大学:立志创新勤奋求实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实事求是朝气蓬勃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 格物 致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明理厚德济世
中央财经大学:忠诚团结 求实 创新
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
华南农业大学:修德博学 求实 创新
华中农业大学:团结勤俭求是奋进
南京农业大学:团结勤奋 求实 创新
山东农业大学:爱国爱农 爱校 求真 求知 求实
四川农业大学:追求真理造福人类 自强不息
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
北京中医药大学:勤求博采厚德济生
哈尔滨医科大学:政治坚定技术优良
南京中医药大学:自信敬业
首都医科大学:扶伤济世敬德修业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严谨博精 创新 奉献
中国药科大学:严谨求实 团结 创新
中国医科大学:仁慈谨慎博雅汇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明德勤学 求是 竞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明德尚行学贯中西
中南民族大学:笃信好学自然宽和
中央民族大学:团结求实 文明 创新
北京体育大学:爱国拼搏 求实 创新
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鲁迅美术学院:紧张严肃 刻苦 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