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教案免费(精选9篇)
【教学目标】
1、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
2、理解多项式“公因式”和“最大公因式”的概念,并会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3、初步掌握如何用提取公因式法来分解因式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最大公因式
2、正确找出多项式提取公因式后剩下的因式
3、知道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互为逆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计算下列各式:
2、你能把下列各式写成两式积的形式吗? a(b+c)=_____________ab+ac=_____________
x(2x-1)=____________2x2-x=____________
(m+5)(m-5)=_________m-25=____________
m(a+b +c)=__________am+bm+cm=___________
二、新课教授
(一)因式分解
1、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提问: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式是方向相反的恒等变形,他们互为逆运算)
(二)、多项式的公因式和最大公因式
1、多项式的公因式(m是am+bm+cm 的公因式)
2、找找公因式
3、归纳:如何正确找到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① 各项系数的最大公因数
② 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
③ 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三)、提取公因式法
例1:把8a3b2+12ab3c分解因式
针对练习见学案
例2把2a(b+c)– 3(b+c)分解因式
针对练习见学案
三、当堂检测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① 什么叫因式分解
② 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
③ 如何找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④ 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在提取公因式后怎么确定剩下的因式
五、作业布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整式的乘法”是整式的加减的后续学习从幂的运算到各种整式的乘法,整章教材都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依据原有的知识基础,或运用乘法的各种运算规律,或借助直观而又形象的图形面积,得到各种运算的基本法则、两个主要的乘法公式及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学生自己对知识内容的探索、认识与体验,完全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利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时,注意把握多项式的特点,对比乘法公式乘积结果的形式,选择正确的分解方法。
因式分解是一种常用的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公式的逆向变形,它是将一个多项式变形为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积。
2、教学目标
(1)会推导乘法公式
(2)在应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感受乘法公式的作用和价值。
(3)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4)了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5)在因式分解中,经历观察、探索和做出推断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乘法公式的意义、分式的由来和正确运用;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难点:正确运用乘法公式;正确分解因式。
关键:正确理解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的意义。
二、本单元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注重知识形成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领悟知识,在领悟过程中建构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体系的更新和知识的正向迁移.
2.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力求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同时兼顾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心理特征.
3.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事实与数学活动经验,减轻不必要的记忆负担.
4.注意从生活中选取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些交流、讨论的空间,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养成谈数学、想数学、做数学的良好习惯.
三、课时安排:
2.1平方差公式 1课时
2.2完全平方公式 2课时
2.3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1课时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十四章因式分解——公式法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分解因式与数系中分解质因数类似,是代数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是 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整式乘法的逆向变形。在后面 的学习过程中应用广泛,如:将分式通分和约分,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以及解方程都将以它为基础。因此分解因式这一章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 启下的作用。同时,在因式分解中体现了数学的众多思想,如:“化归”思想、“类比”思想、“整体”思想等。因此,因式分解的学习是数学 学习的重要内 容。根据《课标》的要求,本章介绍了最基本的两种分解因式的方法:提公 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因此公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重 要方法之一,是现阶段的学习重点。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会运用平方差公 式分解因式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深化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和数学应用意识,渗透整体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 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准确理解和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并善于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易错点:分解因式不彻底 五.教学设计
(一)温故知新
1.什么是因式分解?下列变形过程中,哪个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2(1)(2x-1)=4x2-4x+1;(2)3x2+9xy-3x=3x(x+3y+1);(3)x2-4+2x=(x+2)(x-2)+2x.2.我们已经学过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什么?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1)a3b3-2a2b-ab;(2)-9xy+3xy-6xy.22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因式分解的定义和方法,为继续学习公式法作好铺垫。3.根据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1)(x+1)(x-1);(2)(x+2y)(x-2y).4.根据上题结果分解因式:
(1)x2-1;(2)x2-4y2.由以上3、4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引出公式法因式分解从而引出课题。
(二)教学新知
1.探究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师:请同学们观察多项式a2-b2,它有什么特点?你能将它分解因式
吗?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 师板书公式:a2-b2=(a+b)(a-b)
师:你能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这个公式吗?
语言表述: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2.理解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2)两个平方项的符号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
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左边是二项式,每一项都是平方项,并且两个平方项的符号相反; 右边是两个平方项的底数的和与差的积。
及时演练:下列多项式能否用平方差公式来分解因式,为什么?
(1)x2+y2;(2)x2-y2;(3)-x2+y2;(4)-x2-y2.(三)应用新知
例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2(1)4x2-9;(2)(x+p)-(x+q)2.[师生共同分析:4x2=(2x)2,9=32,4x2-9=(2x)-32,故可用平方差
公式分解因式;在(2)中,把x+p和x+q各看成一个整体,设 x+p=m,x+q=n,则原式化为m2-n2,故可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1)4x-9=(2x)-3=(2x+3)(2x-3); 解:
222(2)原式=[(x+p)+(x+q)][(x+p)(-x+q)]=(2x+p+q)(p-q).【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中,a,b既可
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同时初步了解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步骤。及时演练1.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12(1)a-b(;2)9a2-4b2;2522(3)-1+36b2;(4)(2x+y)-(x+2y)2.[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定学生黑板演示] 例2.分解因式:
(1)x4-y4(;2)a3b-ab.解:
2(1)x4-y4=(x2)2(-y2)=(x2+y2)(x2-y2)=(x2+y2)(x+y)(x-y);(2)a3b-ab=ab(a2-1)=ab(a+1)(a-1).【设计意图】通过上面因式分解的过程,得出分解因式的注意事项:有公因
式要先提取公因式,再应用公式分解;每个因式要化简,并且分解彻底。
及时演练2.分解因式:
(1)x2y-4y(;2)-a4+16.(四)课堂小结
1.具备什么形式的多项式可以用平方差公式来因式分解? 2.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一提二套 3.分解因式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
书本119页复习巩固第2题 六.教学反思
探索分解因式的方法实际上是对整式乘法的再认识,而本节正是对平
总体说明:
本节课时是通过回顾初中乘法公式的知识进而引出接下来我们高中所要学习的因式分解,通过所学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而引出因式分解所需要掌握的方法,如十字相乘法和分组分解法。加深对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互逆关系的印象,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逐步熟悉运用因式分解的基本技能,加强因式分解在生活中的运用,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同学们对因式分解能有更深的认识和更强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逐步认识到整式与因式分解之间是一种互逆关系,但对因式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认识还不够深。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观察、对比、讨论等活动的方法,获得了解决数学问题所必要的一些经验基础,并且已具备了一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任务目标:
① 让同学们回忆起乘法公式的运用。
② 让同学们理解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互逆的关系,体验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③ 使同学们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意义以及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十字相乘法与分组分解法)
④ 发展学生对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因式分解的基本运用技能并能熟悉掌握。
⑤ 在探究因式分解的方法时,让同学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⑥ 通过探究因式分解的的概念,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⑦ 注重学生对因式分解的理解,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推理能力。
⑧ 通过本节课,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
教学重点:
① 学会用乘法公式中延展出来的公式解题。② 学会运用因式分解不同方法来解题。
③ 理解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互逆关系,锻炼逆向思维。④ 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回顾和思考,旨在把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线有机的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不再是孤立地看待,而是在应用这些知识时,能顺瓜摸藤地找到对应及相关知识,同时能把这些知识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环节:
回顾(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十字相乘----分组分解---------练一练------课堂总结-------反馈练习
第一环节:回顾
活动内容:初中我们学了什么乘法公式,从而引出在高中更多我们需要掌握的乘法公式,便于我们在高中的学习。
初中学习的(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延展出来的(1)完全立方公式(ab)3
(ab)3
333(ab)(aabb)(2)
(ab)(a3abb3)(abc)(3)三项完全平方公式
接下来提出一道例题,来巩固以上所讲的完全立方公式,并强调大家学会理解乘法公式的结构特征来解题。化简:(x1)(x1)
第二环节:因式分解
活动内容:提问什么是因式分解,讲出因式分解的概念,意义以及运用方法。1.让同学们思考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2.回忆初中时所学习运用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和平方差乘法公式)而用例题引出我们高中要学因式分解的方法(十字相乘法和分组分解法)
活动目的:
学生通过回顾和思考,对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加深了对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互逆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写出几道练习给大家个巩固(1)x3x(2)x2x2(3)x25x4(4)2x23x2
第三环节:十字相乘法
通过习题来介绍十字相乘法:X²+5X+4=(X+1)(X+4)
2X²-3X-2=(2X+1)(X-2)
讲出十字相乘法的关键是交叉相乘再相加。
得出(X+P)(X+q)=X²+(P+q)X+Pq 并且这个过程是互逆的。继而再做两道练习题巩固一下。
(1)x27x6(2)(2)x213x3x
第四环节:介绍分组分解法
十字相乘法主要是应用于二次三项式,但是我们遇到的式子总是多种多样的,继而介绍分组分解法(即将多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通过练习
(1)x3x2x1(2)x24(xy1)4y2
第五环节:练一练
巩固并牢记今日所新介绍的两种因式分解方法,做几道练习题
(1)x23x4(3)3x22x1
(2)x3y3x2yxy2
变式一:3x²+2ax-a²=(x+a)(3x-a)变式二:3(x³+2x+1)[3(x³+2x)-1]
这里把x²+2x看作一个整体来解题。
第六环节:课堂总结
① 深层介绍数学思想,转换思想和整体代换思想,由我们不熟悉转换成我们所熟悉所能掌握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能做的的便是着手自己眼前的力所能及的,继而毅然向前,会发现慢慢的路途也会变得明朗起来,我们也到了终点站。
② 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回顾和思考,旨在把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线有机的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不再是孤立地看待,而是在应用这些知识时,能顺瓜摸藤地找到对应及相关知识,同时能把这些知识灵活运用。
第七环节:反馈练习
7.(1)化简:(a2bc)2(2)已知:a分解因式: 11a22 aa2(1)5x2x16
(2)X³-5X²+6X(3)4m2m(4)X²+X-(a²-a)
教学反思:
①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能做的的便是着手自己眼前的力所能及的,继而毅然向前,会发现慢慢的路途也会变得明朗起来,我们也到了终点站。就如同解数学题一样,刚开始我们可能无从下手,但是,只要我们尽自己所能迈出第一步,接下来的问题便会迎难而解。
一、去括号法则:a+(b+c)=a+b+c a-(b+c)=a-b-c 添括号法则:a+b+c=a+(b+c)a+b+c=a-(-b-c)
二、乘法公式的深化应用.
例:计算(1)(x+2y-3)(x-2y+3)(2)(a+b+c)(3)(x+3)2-x2
(4)(x+5)2-(x-2)(x-3)
423534(5)28xy÷7x(6)-5abc÷15ab
23243 42(7)(2xy)·(-7xy)÷12xy(8)5(2a+b)÷(2a+b)
§15.5.1 提公因式法(1)20×(-3)+60×(-3)(2)101-9922(3)57+2×57×43+43(学生在运算与交流中积累解题经验,复习乘法公式)解:(1)20×(-3)+60×(-3)
=20×9+60×-3 =180-180=0 2 或20×(-3)+60×(-3)=20×(-3)+20×3×(-3)=20×(-3)(-3+3)=-60×0=0.(2)101-99=(101+99)(101-99)
=200×2=400 22(3)57+2×57×43+4322 =(57+43)=100 =10000.
在上述运算中,大家或将数字分解成两个数的乘积,或者逆用乘法公式使运算变得简单易行,类似地,在式的变形中,•有时也需要将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的乘积形式,这就是我们从今天开始要探究的内容──因式分解.
把下列多项式写成整式的乘积的形式(1)x+x=_________ 2(2)x-1=_________(3)am+bm+cm=__________ 根据整式乘法和逆向思维原理,可以做如下计算:(1)x+x=x(x+1)(2)x-1=(x+1)(x-1)
(3)am+bm+cm=m(a+b+c)
[师]像这种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可以看出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相反方向的变形,所以需要逆向思维.
再观察上面的第(1)题和第(3)题,你能发现什么特点.
我发现(1)中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x,(2)中各项都有一个公共因式m,是不是可以叫这些公共因式为各自多项式的公因式呢?
因为ma+mb+mc=m(a+b+c).
于是就把ma+mb+mc分解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式是各项的公因式m,另一个因式a+b+c是ma+mb+mc除以m所得的商,•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例题教学,运用新知. [例1]把8ab-12abc分解因式.
[例2]把2a(b+c)-3(b+c)分解因式. [例3]把3x-6xy+x分解因式.
[例4]把-4a+16a-18a分解因式.
[例5]把6(x-2)+x(2-x)分解因式.
323 [例1]分析:先找出8ab与12abc的公因式,再提出公因式.•我们看这两项的系
323数8与12,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4,两项的字母部分ab与abc都含有字母a和b.其中a
22的最低次数是1,b的最低次数是2.我们选定4ab为要提出的公因式.提出公因式4ab后,2•另一个因式2a+3bc就不再有公因式了.
32222222 解:8ab+12abc=4ab·2a+4ab·3bc=4ab(2a+3bc).
总结:提取公因式后,要满足另一个因式不再有公因式才行.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括号里面分到“底”,这里的底是不能再分解为止. [例2]分析:(b+c)是这两个式子的公因式,可以直接提出.这就是说,公因式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是多项式时应整体考虑直接提出.
解:2a(b+c)-3(b+c)=(b+c)(2a-3). [例3]解:3x-6xy+x=x·3x-x·6y+x·1=x(3x-6y+1). 注意:x(3x-6y+1)=3x-6xy+x,而x(3x-6y)=3x-6xy,•所以原多项式因式分解为x(3x-6xy+1)而不是x(3x-6y).这就是说,1作为项的系数,通常可以省略,•但如果单独成一项时,它在因式分解时不能漏掉,可以概括为:某项提出莫漏1.
[例4]解:-4a+16a-18a 32 =-(4a-16a+18a)=-2a(2a-8a+9)
注意: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在提出“-”号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首项有负常提负.
[例5]分析:先找6(x-2)与x(2-x)的公因式,再提取公因式.因为2-x=-(x-2),•所以x-2即公因式.
解:6(x-2)+x(2-x)
=6(x-2)-x(x-2)=(x-2)(6-x).
总结:有时多项式的各项从表面上看没有公因式,但将其中一些项变形后,•但可以发现公因式,然后再提取公因式.
§15.5.2.1 公式法
(一)问题1:你能叙述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定义吗?
问题2: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步骤是什么? 问题3:你能将a-b分解因式吗?你是如何思考的?
1.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其实是整式乘法的逆用,•也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2.提公因式法的第一步是观察多项式各项是否有公因式,如果没有公因式,•就不能使用提公因式法对该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3.对不能使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多项式,不能说不能进行因式分解. 要将a-b进行因式分解,可以发现它没有公因式,•不能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但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个多项式是两个数的平方差形式,所以用平方差公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323 a-b=(a+b)(a-b).
多项式的乘法公式的逆向应用,就是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如果被分解的多项式符合公式的条件,就可以直接写出因式分解的结果,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称为运用公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观察平方差公式:a-b=(a+b)(a-b)的项、指数、符号有什么特点?
(1)左边是二项式,每项都是平方的形式,两项的符号相反.
(2)右边是两个多项式的积,一个因式是两数的和,另一个因式是这两数的差.
(3)在乘法公式中,“平方差”是计算结果,而在分解因式,•“平方差”是得分解因式的多项式.
由此可知如果多项式是两数差的形式,并且这两个数又都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那么这个多项式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做下列填空题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迅速地把一个单项式写成平方的形式.•也可以对积
22的乘方、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给予一定时间的复习,避免出现4a=(4a)•这一类错误] 填空:(1)4a=();
(2)22422b=(); 94(3)0.16a=();
222(4)1.21ab=();
142x=(); 44422(6)5xy=().(5)2 例题解析:
[例1]分解因式
222443(1)4x-9(2)(x+p)-(x+q)(1)x-y(2)ab-ab 可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求解,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纠正学生解题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并对各种错误进行评析.
[师生共析] [例1](1)
中的2x,(2)中的x+p•相当于平方差公式中的a;(1)中的3,(2)中的x+q相当于平方差中的b,进而说明公式中的a与b•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个单项式,甚至是多项式,渗透换元的思想方法)
442222 [例2](1)x-y可以写成(x)-(y)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
2222式分解了.但分解到(x+y)(x-y)后,部分学生会不继续分解因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回顾因式分解定义后,•让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要求是必须进行到多项式的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2)不能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ab-ab•有公因式ab,应先提出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解:(1)x-y2222 =(x+y)(x-y)=(x+y)(x+y)(x-y).
32(2)ab-ab=ab(a-1)=ab(a+1)(a-1).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2(1)36(x+y)-49(x-y)(2)(x-1)+b(1-x)
(xy)2(xy)2(3)(x+x+1)-1(4)-.
4422
§15.5.3.2 公式法
(二)问题1:根据学习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经验和方法,•分析和推测什么叫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能够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22(1)a+2ab+b(2)a-2ab+b 将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反过来写即是分解因式的平方差公式.同样道理,把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反过来写即分解因式的完全平方公式.
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22222 问题2其实就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符号表示.即:a+2ab+b=(a+b),a-2ab+b(a-b)2.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1)a-4a+4 22(2)x+4x+4y(3)4a+2ab+22 212 b4(4)a-ab+b2(5)x-6x-9 2(6)a+a+0.25 2222 结果:(1)a-4a+4=a-2×2·a+2=(a-2)(3)4a+2ab+2212111222 b=(2a)+2×2a·b+(b)=(2a+b)42222
2(6)a+a+0.25=a+2·a·0.5+0.5=(a+0.5)[例1]分解因式:
222(1)16x+24x+9(2)-x+4xy-4y222(1)3ax+6axy+3ay(2)(a+b)-12(a+b)+36
2222 [例1](1)分析:在(1)中,16x=(4x),9=3,24x=2·4x·3,所以16x+12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即
解:(1)16x+24x+9 22 =(4x)+2·4x·3+32 =(4x+3).
(2)分析:在(2)中两个平方项前有负号,所以应考虑添括号法则将负号提出,然后
22再考虑完全平方公式,因为4y=(2y),4xy=2·x·2y.
所以: 2
解:-x+4xy-4y=-(x-4xy+4y)=-[x-2·x·2y+(2y)]2 =-(x-2y).
练一练:
把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222(1)6a-a-9;(2)-8ab-16a-b;
创设情境
4′实例导入列式替代
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问题严重,很多城市受到沙尘暴的侵袭,但狂沙埋不住希望,有3队青年志愿者向沙漠宣战,组织了一次植物造林活动。每队都种树37行,其中一队种树102列,二队种树93列,三队种树105列,完成这次植树活动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列式:37×102+37×93+37×105
有简便算法吗?
=37×(102+93+105)
=37×300=11100(棵)
在这一过程中,把37换成m,102换成a,93换成b,105换成c,?
于是有:m·a+m·b+m·c= m (a+b+c)
利用整式乘法验证:
m (a+b+c)= m·a+m·b+m·c
通过演示引出问题
学生思考列式
逆用乘法分配律,迁移化归利用整式乘法,进行验证通过具有现实意义的情境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也提高学生关注生存环境的环保意识。
利用因数分解将字母代替数,引入因式分解,知识衔接连贯,温故知新,并且用整式乘法来验证等式,为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联系埋下伏笔。
新课讲解
4′提问类比引入新知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
对象:多项式 结果:整式的乘积形式
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因式分解)
思考: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关系:和差积
1、 整式的乘法
因式分解
2、利用整式乘法检验因式分解的正确性。
练习思考(判别因式分解)
ma+mb+mc=m(a+b+c)想学习这样分解因式的方法吗?
这就是提取公因式法理解概念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给予鼓励评价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启发学生从整式乘法角度举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根据例子发现学生对因式分解理解的正误,教师可及时引导纠正。通过类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发现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关系。
联系思考中以习题形式反馈学习质量,边学边练,形成数学活动经验,不增加记忆负担。
新课讲解
11′游戏探索
归纳总结
公因式:多项式ma+mb+mc中的每一项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因式m,我们称之为公因式。
寻找公因式游戏:根据多项式和提供的整式,寻找出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① 3a+3b ② 21x2y2+7x2y
a, b, 3 21xy, 7x2y,7x2y2
③ -x3y2+3xy2-xy ④ x(x-y)2-y(x-y)
xy, -xy, 3xy x(x-y), y(x-y), (x-y)
寻找公因式的方法:
(1)取多项式中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作为公因式中的数字因式。
(2)各项中的相同的字母(或多项式)作为公因式中的字母(或多项式),并取它们的最低次幂。
理解概念
准备好写有整式和多项式的纸牌,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选四个同学游戏,其中3个同学举一组题中的整式牌,第4个同学根据组员建议寻找出此组题中多项式的公因式,并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归纳出方法。引入公因式的概念后,用游戏活动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这样设置打破了传统的由教师讲授找公因式方法,学生被动接受记忆,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团结协作,自主探索出方法,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及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表达交流的能力。
实例分
析提取公因式法:
把公因式提出来,多项式 ma+mb+mc就分解成m和a+b+c的乘积,这种因式分解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例: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3a+3b (2) 21x2y2+7x2y
(3) –x3y2+3xy2-xy
易出现的典型错误:
1、符号 2、项数理解概念
师生共同完成,纠正易出现的错误,写出规范解题格式。例题在游戏中出现过,由此可将注意力集中在提出公因式后各项的变化上,更易让学生学会准确的提取公因式。
例:(4)x(x-y)2-y(x-y)
(5)(x-y)3-(y-x)2
注:n为偶数 (x-y)n = (y-x)n
n为奇数 (x-y)n = - (y-x)n
背景材料:
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更是一种数学的变形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除了单纯的因式分解问题外,因式分解在解某些数学问题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因式分解在三角形中的应用,因式分解可以用来证明代数问题,用于代数式的求值,用于求不定方程,用于解应用题解决有关复杂数值的计算,本节课的例题因式分解在数学题中的简单应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学生学习因式分解初步应用,首先要使学生体会到因式分解在数学中应用,其次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与“经历”,使多数学里拥有一定问题解决的经验。
教学目标:
1、在整除的情况下,会应用因式分解,进行多项式相除。
2、会应用因式分解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3、体验数学问题中的矛盾转化思想。
4、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应用因式分解进行多项式除法和解简单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应用因式分解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设计理念: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主要采用师生合作控讨式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手实践训练为主线,创新思维为核心,态度情感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注重使学生经办观察、操作、推理等探索过程。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与抽象、操作与思考、自主与交流等,进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提问
1、将正式各式因式分解
(1)(a+b)2-10(a+b)+25 (2)-xy+2x2y+x3y
(3)2 a2b-8a2b (4)4x2-9
[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演板,本课时用复习“练习引入”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既先复习因式分解的提取分因式和公式法,又为下面解决多项式除法运算作铺垫]
教师订正
提出问题:怎样计算(2 a2b-8a2b)÷(4a-b)
二、导入新课,探索新知
(先让学生思考上面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从旁启发)
师:如果出现竖式计算,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可能出现(2 a2b-8a2b)÷(4a-b)= ab-8a2追问学生怎么得来的,运算的依据是什么?这样暴露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之处;观察2 a2b-8a2b=2 ab(b-4a),其中一个因式正好是除式4a-b的相反数,如果用“换元”思想,我们就可以把问题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2 a2b-8a2b)÷(4a-b)
=-2ab(4a-b)÷(4a-b)
=-2ab
(让学生自己比较哪种方法好)
利用上面的数学解题思路,同学们尝试计算
(4x2-9)÷(3-2x)
学生总结解题步骤:1、因式分解;2、约去公因式)
(全体学生动手动脑,然后叫学生回答,及时表扬,讲练结合, [运用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和换元的.思想,可以把两个多项式相除,转化为单项式的除法]
练习计算
(1)(a2-4)÷(a+2)
(2)(x2+2xy+y2)÷(x+y)
(3)[(a-b)2+2(b-a)] ÷(a-b)
三、合作学习
1、以四人为一组讨论下列问题
若A?B=0,下面两个结论对吗?
(1)A和B同时都为零,即A=0且B=0
(2)A和B至少有一个为零即A=0或B=0
[合作学习,四个小组讨论,教师逐步引导,让学生讲自己的想法,及解题步骤,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运用因式分解的实际运用作用,增加学习兴趣]
2、你能用上面的结论解方程
(1)(2x+3)(2x-3)=0 (2)2x2+x=0
解:
∵(2x+3)(2x-3)=0
∴2x+3=0或2x-3=0
∴方程的解为x=-3/2或x=3/2
解:x(2x+1)=0
则x=0或2x+1=0
∴原方程的解是x1=0,x2=-1/2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最后教师针对性地讲解,让学生总结步骤:1、移项,使方程一边变形为零;2、等式左边因式分解;3、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
3、练习,解下列方程
(1)x2-2x=0 4x2=(x-1)2
四、小结
(1)应用因式分解和换元思想可以把某些多项式除法转化为单项式除法。
(2)如果方程的等号一边是零,另一边含有未知数x的多项式可以分解成若干个x的一次式的积,那么就可以应用因式分解把原方程转化成几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设计理念:
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及说课稿
城东中学 钟楚凤
2018-9-2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
1、会应用分解因式的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2、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1、理解分解因式法的思想,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能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通过利用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体会 “降次”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探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使他们知道分解因式法是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简便方法,它避免了复杂的计算,提高了解题速度和准确程度。再之,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与积极参与的意识。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分解因式法解一些能分解因式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发现与理解分解因式的方法。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上采用以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实际问题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使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成为一种需要。并以分析、讨论、交流、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出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学法指导
新课改的精神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经历观察、计算、比较、探讨等过程,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3、所用的学具:课件《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回顾引入(出示提问,让学生回答)
2、出示课题: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出示学习目标 重难点
3、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哪些?
设计意图: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回忆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对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以及两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衔接前后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把要分解的多项式放在右边,方便学生通过对比,模仿左边方法进行分解因式,并且这些多项式的分解都是下列解方程时移项后的多项式,有利于学生衔接前后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达到分解这节课的难度的目的。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1、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3倍有可能相等吗?如果能,这个数是几?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小颖,小明,小亮三位同学的解法,讨论这三位同学的做法?你认为那种方法更合适?为什么?)
归纳得出因式分解法的定义:
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就可以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求解.这种用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因式分解法.说明:如果ab0,那么a0或b0
2、观察下列投影右边和左边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如何把方程化为左边易于分解,右边为0,根据ab=0(至少有一个因式为0)得到a=0或b=0.设计意图:右边的方程与左边的整式放同一张投影,让学生加深对多项式与方程的概念的理解。力求使学生根据方程的具体特征,灵活选取适当的解法.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尽可能自己探索新知.第三环节:学以致用
1、从上面引出右边简记歌诀
2、例1引导及当堂训练1:5x24x(老师引导,师生共同解决)
(2)x(x2)x2(学生黑板解答)(3)(x1)2250(学生黑板解答)问题:
用这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想是什么?步骤是什么? 对于以上三道题你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来解?(课后交流完成)③(1)题方程两边能不能同时除以X?(2)能不能同时除以(x-2)?为什么?
设计意图:例题讲解中,第(1)题老师引导,师生共同解决,规范解题格式,得出解题步骤。使学生在做题时有可仿照,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得到突破。要注意的问题在③中提问,这是学生的易错点,防范于未然。另让学生明确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你观察分析题目后灵活合理的选择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的速度。用简记歌诀,化复杂为简单。
3、例2引导及当堂训练2:
设计意图:增加十字相乘法的分解方法,这是最简便解法和高频考题,而学生又还不大掌握的题型。再增加两道习题让学生训练,巩固解法。
多次出现 ab=0(至少有一个因式为0)得到a=0或b=0,突破教学重点及难点。
当堂练习总贯穿在例题后面,让学生有方法可以仿照,降低了难度,也较适合基础不好的本校学生。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当堂训练3)
1、解下列方程:
(1)(x2)(x-4)0(3)x27x120
(2)4x(2x1)3(2x1)
2、一个数平方的两倍等于这个数的7倍,求这个数?
设计意图:华罗庚说过“学数学而不练,犹如入宝山而空返”。该练习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同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第五环节:感悟收获
1、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思路和理论依据是什么?
3、能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什么?
4、在应用因式分解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进行小结,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高层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一)拓展练习:(课后做)
1、已知m是关于x的方程mx-2x+m=0的一个根,试确定m的值。
2、已知(2x+y)2+4(2x+y)=-4,求代数式2x+y的值。
(二)正本作业:
习题2.7 1.(2)(4); 2.(2)(4)。
(三)课外作业:1.P47 48 ; 2.新课堂P29.30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是为了班中的优秀学生能吃得饱,作业布置是关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升华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教学设计说明
Word教案一----基本操作(2008-11-11 10:31:57)标签:电脑 word 教案 视图 制位表 杂谈 分类:信息技术教育
第一节 Word的基本操作
Word 2003主要是对文件和文字的处理。特点: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用于信函,传真,公文,个人简历等的制作。
一word 的打开方式
开始/程序/office/word 2 建立桌面快捷图标
二 word 的工作界面
标题栏位于文档的最顶端,包含文件的名称,最小化,还原,关闭按扭。
菜单栏包含处理编辑文件所有的命令。
打开菜单栏的方式:1 用鼠标单击 2 alt+相应菜单的字母
工具栏常用的命令用图标的形式显示,利用工具栏加快操作速度。显示或隐藏工具栏 视图/工具栏/选择常用,格式
标尺
利用标尺设置段落的缩进,页边距,制位表,以及改变栏宽。
文本区输入文字,插入图片,设置格式。
滚动条拖动滚动块,查看文档的不同位置。
滚动条的左侧4个显示方式 :
普通视图:输入,编辑和排版文本。
Web版式视图:
大纲视图:查看文档的结构。
页面视图:查看与打印效果相同的页。
状态栏 三 word的关闭
单击文件/退出
按alt+F4 3 单击标题栏上的关闭按扭
双击标题栏上的控制菜单按扭
关闭文件之前记得保存。
四 文件的保存
1、第一次保存新建的文档:
A、组合键:Ctrl+S。
B、文件菜单→保存。
C、常用工具栏上单击“保存”按钮。
注意:保存文档时应首先选择保存位置、再输入文件名、选择文件类型,最后单击“保存”。
a、文件默认类型为*.doc。
b、模板文件(文档模板):*.dot。
c、文本文件(纯文本):*.txt。
2、对已有的且已修改的文档进行保存
A、直接按F12。
B、文件菜单→另存为……。
五 打开已有的文件
文件/打开 快捷键 Ctrl+O 2 双击要打开的文件
六 建立新文档 文件/新建 快捷键 Ctrl+N 空白文档/利用模板建立新文档/利用向导建立新文档
实例利用模板创建个人简历 利用向导创建个人简历
练习:利用模板和向导制作传真
Word 第二节 文档的编辑
一 输入文本
1、输入中文:
输入法的逐一切换:Ctrl+Shift。
中英输入法的切换:Ctrl+空格键。
中英文符号的切换:Ctrl+.。
全角与半角的切换:Shift+空格键。
2、输入标点符号:
A键盘输入。(顿号:退格键左侧的那一颗双字符键;
省略号:Shift+6(双字符键);破折号:Shift+-(双字符键)
书名号:Shift+<、Shift+>;)
B 软键盘输入:在软键盘上右击,在菜单中选择符号类型,……。
C 符号工具栏
D 插入菜单中的符号或者特殊符号。
二 选定文本: 1 任何数量的文本:将“I”字形指针移动到文本的左侧,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
一行文本:……。3 一大块文本:首先选中开头的部分文字,再按下Shift键,文本末尾处单击左键。
一块垂直文本:将“I”字形指针放在文本的起始处,按下Alt键,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
全选:Ctrl+A。
三 文本的移动、复制和删除:移动:左键拖动;剪切和粘贴。
复制:左键拖动(配合Ctrl键);复制和粘贴。
四 查找和替换:
Word 第三节 格式设置
一、设置字符格式:
1、格式工具栏:
A、字体:对文本书法格式的设置。(Ctrl+Shift+F)B、字号:对文字大小的设置。
将文字变大:Ctrl+]。
将文字快速变大:Ctrl+Shift+>。
将文字变小:Ctrl+[。
将文字快速变小:Ctrl+Shift+<。
C、加粗:(B)Ctrl+B。
D、倾斜:(I)Ctrl+I。
E、下划线:(U)Ctrl+U。
F、字符边框、字符底纹
G、字符缩放:宽与高的比例为100%时为标准字体,大于100%为扁型字体,小于100%为长型字体。
H、字体颜色
2、字体对话框:格式菜单或者在页面上右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或者选择文字按组合键Ctrl+D)
A、设置字符的效果:
B、上标、下标的设置:选中文字→右击→字体对话框中勾选上标或者下标→确定。
C、改变字间距:
*、格式刷:复制文字的格式。
二、设置段落格式:
1、进入段落对话框:
A、格式菜单→段落。
B、页面上右击→段落。
2、段落的对齐方式:
A、两端对齐:Ctrl+J。(一般情况文档的正文都采用这种对齐方式)
B、居中对齐:Ctrl+E。(一般用于文档的标题或者副标题)
C、右对齐:Ctrl+R。(一般用于日期、姓名等,位于文档末尾)
D、左对齐:Ctrl+L。
E、分散对齐:Ctrl+Shift+D。
3、段落的缩进:
A、首行缩进:设置当前段落第一行文字向右缩进的距离。
B、悬挂缩进:设置当前段落除第一行文字外其他各行文字向右缩进的距离。
C、左缩进、右缩进:设置当前段落左、右页边距的大小。
4、设置段间距和行间距:
A、段间距:进入段落对话框→缩进和间距选项卡,段前……、段后……。
B、行间距:进入段落对话框→缩进和间距选项卡,行距(选择“固定值”)……。
三、设置边框、底纹、项目符号、编号
1边框
A应用于文字:选定文字,进入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边框选项卡,“应用于”选择“文字”→根据需要选择样式、设置线型、颜色、宽度→确定。(给文字加边框)
B应用于段落:将光标放在段落中(针对当前段落,如果多个段落格式相同,可选定这些段落,再编辑),进入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边框选项卡,“应用于”选择段落→根据需要选择样式、设置线型、颜色、宽度→确定。(给段落加边框)
C、应用于页面: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页面边框选项卡,根据需要选择样式、设置线型、颜色、宽度或者选择一种图案(艺术型)→确定。
2底纹:
3项目符号:段落中起始位置出现的符号即称为项目符号。
设置项目符号的方法:
第一步:格式菜单→项目符号和编号→项目符号选项卡中选择符号→确定;
第二步:设置段落缩进。(一般首行缩进2字符,左、右缩进为0)
4编号:
设置编号的方法:
第一步:格式菜单→项目符号和编号→编号选项卡,选择一种编号样式,如果样式不符合要求,则单击自定义,进入新的对话框,在“编号格式”中输入公共部分,在“编号样式”中选择符合要求的样式→确定。
第二步:设置段落缩进。(一般首行缩进2字符,左、右缩进为0)
Word 第四节 排版
一、页眉和页脚:
1、文档正文编辑完成后,再做页眉和页脚。
2、创建页眉和页脚:进入视图菜单→页眉和页脚。
A、设置页眉和页脚的空间: *、一般情况页眉页脚所占的空间在0.5厘米以上。
B、在首页和奇偶页上创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页面设置”按钮,版式选项卡中勾选“首页不同”和“奇偶页不同”。
C、编辑页眉中的直线:
a、删除直线: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边框选项卡→“应用于”选择“段落”,“设置”中选择样式为“无”→确定。
b、改变直线的线型、颜色、宽度: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边框选项卡→“应用于”选择“段落”,根据需要设置线型、颜色、宽度,“设置”中选择样式为“无”,在“预览”框中单击下边线→确定。
二、页面设置:
1、纸张:设置文档纸张的大小。
2、页边距:设置文档上、下、左、右页边距的大小。
在页边距选项卡可以设置纸张的方向,当一篇文档中纸张既有横向又有纵向时,在页边距选项卡的“应用于”设置为“插入点之后”,同时将纸张的方向重新设置一遍即可。
3、文档网格:
在“文档网格”中快速设置行间距和字间距,在“指定行和字符网格”单选框中单击左键,根据需要设置“每行”的字数,“每页”的行数。
4、版式:设置未满一页文档的垂直对齐方式、页眉和页脚距页边界的距离。
三 制表位:
1、作用:主要用来制作书的目录、没有表格线的表格。
2、生成制表位的方法:
A、在水平标尺上设置:首先在水平标尺与垂直标尺交叉处设置制表位的对齐方式,然后在水平标尺下边缘上单击左键。
B、格式菜单设置:格式菜单→制表位→根据需要输入按Tab键后光标停留点的位置(“制表位位置”),按Tab键后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符号(“前导符”),按Tab键后光标停留点后面字符在垂直方向上的对齐方式(“对齐方式”),单击确定。
四 分栏
1、整篇文档的分栏:格式菜单→分栏→在分栏对话框中设置栏数、栏宽、分隔线,应用范围(整篇文档)→确定。
2、插入点之后分栏:格式菜单→分栏→在分栏对话框中设置栏数、栏宽、分隔线,应用范围(插入点之后)→确定。
*、将光标移入下一栏的方法:插入菜单→分隔符→分栏符→确定。
3、用文本框分栏:
第一步,绘制文本框:调出绘图工具栏→在工具栏上单击“文本框”,在画布之外拖动左键,绘制文本框→输入文字。
第二步,取消框线:选中文本框→绘图工具栏上单击“线条颜色”,设置为“无线条颜色”。
第三步:复制文本框:选中文本框,用组合键Ctrl+D,即可复制文本框,根据需要调整文本框的位置(Ctrl+箭头键微移文本框)。
五、特殊排版:
1、首字下沉:
2、竖直排版:
A、全文均竖排:
a、文件菜单→页面设置→文档网格选项卡,“文字排列”选择“垂直”。
b、页面上右击→文字方向,选择竖排。
B、部分内容竖直排版:插入竖排文本框。
Word 第五节 表格的制作
一 整表的操作表格的生成:
方法
一、常用工具栏上“插入表格”按钮。
方法
二、表格菜单→插入→表格。
方法
三、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单击“插入表格”按钮。
2、表格的选定: 方法
一、将鼠标指针移入表格内,左上角出现移动符号时,在该符号上单击左键。
方法
二、表格菜单→选择→表格。
方法
三、将光标定位在表格中任意一个单元格内,关闭数字锁定键上方的指示灯,按组合键Alt+5(数字键区)。
3、表格大小的调整:将鼠标指针移入表格内,右下角出现一个小方块,将指针放在小方块上按住左键拖动即可。
4、表格的删除:选定表格后使用剪切命令。(按Del键只能删除表格中的内容)。
5、拆分:
A、水平方向上拆分:在需要拆分的行中单击左键,进入表格菜单中选择“拆分表格”命令。
B、垂直方向上的拆分:选定需要拆分的列→右击→边框和底纹→在预览框中单击所有的行线→确定。
6、自动套用格式:选定表格,进入表格菜单,选择“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7、边框和底纹:
A、设置边框:将插入点放在表格中任意一个单元格内→右击→边框和底纹……
取消框线:直接在预览框内单击需要取消的框线即可。
改变框线:设置好线型、颜色、宽度,在预览框内单击对应的框线即可。
B、设置底纹
8、对齐方式与文字环绕:
9、标题行的重复:操作方法:选定标题所在行,进入表格菜单,选择“标题行重复”命令。
二、行列的操作:
1、行列的选定:
方法
一、用鼠标选择:将鼠标指针放在行的左侧(列的最上边)出现向右(下)的箭头时,单击左键。方法
二、用表格菜单选择:表格菜单→选择→行(列)。
2、行列的添加:
方法
一、选定行(列),右击鼠标,选择“插入行(列)”。方法
二、表格菜单→插入→行(列)。
3、行列的删除:
方法
一、选定行(列),右击鼠标,选择剪切(删除行或列)。
方法
二、将光标放在要删除的行(列)中,右击鼠标,选择“删除单元格……”→删除整行(列)。
方法
三、将光标放在要删除的行(列)中,进入表格菜单,选择删除命令→行(列)。
4、行高、列宽的调整:
方法
一、用鼠标调整:将鼠标指针放在行(列)线上出现一对平行线和箭头时,按住左键拖动。
方法
二、用表格属性命令调整:(表格菜单→表格属性;右击鼠标→表格属性)在表格属性对话框中进入行(列)选项卡输入具体的值,单击“确定”。
5、边框和底纹:(略)选定行(列),右击,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
6、平均分布各行(列):选定行高(列宽)需要均等的所有行(列),再选择其中任意一种方法即可。
方法
一、右击鼠标,选择“平均分布各行(列)”命令。
方法
二、表格菜单→自动调整→平均分布各行(列)
方法
三、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单击“平均分布各行(列)”按钮。
三、单元格的操作:
1、单元格的选定:表格菜单→选定→单元格。(将鼠标指针放在单元格的左侧出现向右的黑色箭头时,单击左键)。
2、单元格的合并:选定单元格,方法
一、右击鼠标,选择“合并单元格”命令。方法
二、表格菜单→合并单元格。
方法
三、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单击“合并单元格”按钮。
3、单元格的拆分:
方法
一、右击鼠标,选择“拆分单元格”命令。方法
二、表格菜单→拆分单元格。
方法
三、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单击“拆分单元格”按钮。
4、对齐方式:选定单元格,方法
一、右击鼠标,选择“单元格对齐方式”命令。方法
二、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单击“单元格对齐方式”按钮。
5、斜线表头的绘制:表格菜单→“绘制斜线表头”命令。
四、表格的计算:
1、操作步骤:将插入点置于要计算的单元格内,进入表格菜单,选择公式命令,在对话框中,公式一栏中输入函数名和计算的区域(单元格地址:打开excel对照讲解),完成后单击“确定”。
2、函数:
五、表格的排序: 操作步骤:
第一步:选择要排序的数据。(表格不能有合并的单元格)
第二步:表格菜单→排序,在对话框中设置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Word 第六节 编辑图形
一、插入图片:插入菜单→图片
1、剪贴画……
2、来自文件……
二、编辑图片: a、选定图片:在图片上单击左键。
b、大小的调整:选定图片在图片工具栏上单击“文字环绕”按钮,将图片的版式设置为“嵌入型”之外的格式,图片四周会出现八个小圆圈,在这些小圆圈上拖动左键就可以更改图片的大小。
c、图片工具栏:
①颜色:设置图片的颜色。
在黑白打印机上打印图片,最好图片颜色设置为“灰度”。如果将图片作为文档的背景,可将图片颜色设置为“冲蚀”(并且图片的版式应设置为“衬于文字下方”)。
②文字环绕:常用的格式有“四周型”、“衬于文字下方”、“上下型”。*、只抓取窗口中的一部分内容:将所需要内容显示在屏幕上,按一下屏幕打印键→进入画图软件,粘贴,单击工具箱上的选定工具,将需要的内容框起来,复制→进入Word软件,粘贴,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格式。
*、只抓取工具栏上的某一个按钮的方法:将工具栏和按钮显示→工具菜单,自定义→在按钮右击,选择“复制按钮图像”命令 →关闭对话框,粘贴。
三 绘制图形 Shift键的作用:
1、绘制水平(垂直)方向上的直线(箭头)。(改变直线或箭头的长度,也应配合Shift键完成)。
2、绘制圆和正方形。
3、对象的等比例缩放。
4、多个对象的选择与组合。Ctrl键的作用:
1、复制对象:
A、选定对象,按组合键Ctrl+D。
B、选定对象,按住Ctrl键的同时拖动左键。
2、微移对象:选定对象,按下Ctrl键的同时按下对应的箭头键。绘制简单图形:
1、绘制直线、箭头、矩形、椭圆等。
2、绘制任意多边形
四、艺术字
1、艺术字工具栏
2、用艺术字绘制公章、对联
五、文本框
1、在文档中插入文本框
2、链接文本框 Word 第七节 打印输出
一、打印预览:执行“文件”→“打印预览”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预览”按钮,即可进入打印预览视图。在预览工具栏上,存在以下按钮:
1、打印:按当前设置开始打印文档。
2、放大镜:可以在放大页面与编辑文档间切换。进入打印预览视图后,工具栏上的放大镜按钮自动处于选中状态,把鼠标指针移至文档页面上时,呈放大镜形状,如果带“+”号,此时无论单击左键还是右键,将按100%比例显示文档内容,同时放大镜变为带“-”号,再次单击鼠标,则恢复成放大前的比例。单击“放大镜”按钮,取消其下陷选中状态,在页面编辑区指针形状变为“I”形,可以不关闭预览直接对文档进行编辑。
3、单页:在当前窗口显示一页内容。
4、多页:在当前窗口显示多页内容。
5、显示比例:设置当前显示的比例尺寸。可以选择一个比例,或直接在其中输入数字都可以按比例显示文档页面。
6、查看标尺:在预览状态下显示或隐藏标尺。在预览状态下可以直接使用标尺调整页边距。
7、缩小字体填充:通过缩小字号或段落及字符的间距把最后一页的少数文本压缩到当前页面。
8、全屏显示:隐藏窗口项目,以此尽可能多地显示文档页面。
9、关闭:退出预览模式,恢复原视图方式。
二、打印:按组合键Ctrl+P,或进入文件菜单→打印……。
1、打印文档特定部分: A、在“页面范围”选项中设置。
*、只打印选定的内容:选定需要打印的内容,在“页面范围”中选择“选定的内容”。
B、只打印奇数页或偶数页:在“打印”框中单击“奇数页”或“偶数页”选项即可。
2、同时打印多份文档:在“份数”框中输入打印的份数。
3、缩放打印:
Word具有一个类似复印机的缩放功能,能够在不进行页面设置的情况下,按比例缩小或扩大页面上的字号和图形,使其自动适应所选的纸张尺寸。方法如下: 执行“文件”→“打印”(或按Ctrl+P),打开“打印”对话框。→在右下角“缩放”框中选择缩放成的纸型。→单击“确定”按钮。
【因式分解教案免费】推荐阅读: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全单元教案07-07
因式分解练习题11-02
分解因式法教学设计09-12
公式法因式分解练习题09-10
4的分解与组成教案06-24
任务分解情况09-25
创二甲任务分解06-02
各部门分解职责09-15
安全目标责任分解10-30
创卫任务分解表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