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共15篇)
课题研究的目的地是为教学服务。而教学策略的研究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只有研究出一些通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服务,才能形成课题研究广泛的影响力。本课题所研究的教学策略是以课程标准中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依据,以开放性教学思想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地位,促进语文大教学的实施,大课堂的形成的一系列教学方法的集优。包括已被事实证明有利于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做法和在研究中通过探索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的模式是: 这是一种单向性结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单一的,就是教师拿着教材走向学生。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环境模式应是: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在与教师、环境、媒体、同学的多重交往和互动中获得信息,增加了信息源。同时,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中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还必须反之:学生问教师答,学生讲教师听;强调了学生主动探究教材,变教师拿着教材走向学生为教师指点学生走向教材;重视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从以上两种模式图例,我们不难发现:要创造出适应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环境,不仅要从理论上入手,更应关注相关教学策略的研究。由此,我们依据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一些相应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策略之一:解构学习,开发教学的生命活力
1、解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束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程的“课程目标”,其中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它是按照基础教育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语文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的要求,因此,它是一个基础性的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语文学习的下限标准。解开束缚,就是要明确课程目标,同时又要敢于突破课程目标,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下限要达标,但上限不封顶,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2、解开教师的束缚。基于新课程的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教学情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主要表现在:多元的价值取向引起教学目标的不确定;课程的综合性以及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引起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教师和学生地自主性不断加大引起教学方法的不确定。这就要求教是必须首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单纯的执行者,同时教师也要由教学的主角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充分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3、解开小学语文教材的束缚。教材内容并不等于就是教学内容,更不是全部的课程内容,后两者的概念要宽泛得多,因此,综合性教学就要求教学从课程的高度出发,整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要凭借教材,但又不能囿于教材,应该超越教材。具体地说就是要超越教材的体系,创造更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体系;要超越教材的内涵,实现多元解读,提升教学的意义;要超越教材的内容,开发和补充教材,使学习过程更丰满。
策略之二:重构目标,提升教学的人文价值
1、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目标有单一性和多元性之分。从总体上说,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1)知识和能力。包括字、词、句、段、篇五种语文知识和听话、说话、阅读、作文、写字五种语文能力。(2)过程和方法。包括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等。以往制定教学目标的范围过窄,多局限于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对其他教学目标考虑甚少,不利于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要体现多元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使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与多元性有机结合。
2、突出语文教学目标的交际性。教学目标有认知性和交际性之分。按照信息论的观点,语
文能力实质上是借助语言文字进行吸收、加工、储存和输出信息的能力。语文能力训练是一种社会交际能力的训练,除了口头的交际训练外,还必须突出广泛的书面语言交际训练,以克服教学时空限制,扩大交际的效果。
3、注意语文教学目标的个体性。教学目标有群体性和个体性之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影响因素众多,需要制定某些群体性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在教学目标中获得和谐统一。群体性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出发点,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主要调节者,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评价指标,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从常规教学看,群体性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有意义的。但是,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等都存在个别差异,这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尽量为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各种自由的空间,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这就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个体性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学要在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可能。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应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而灵活地制定不同的个体性教学目标,变换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为此,课时目标要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分下限目标、发展目标、上限目标。后进生完成下限目标,即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中等生完成发展目标,即理解知识有一定深度,运用技能比较熟练;优等生完成上限目标,即知识理解深刻,技能运用熟练,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一、扎实落实双基, 凸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味
语文综合性学习, 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 虽强调“综合”, 但“综合”和“活动”仅仅是手段, 其宗旨是在“综合”中拓宽视野、丰富文本, 在“活动”中感悟文本材料, 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 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三维目标中“双基”是第一目标,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 在语文的综合性活动中, 必须要扎实落实双基, 凸显“语文味”。
如:在指导学生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 课的课后“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 许多老师往往侧重于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把综合性学习变为表演课, 一堂堂综合课下来, 虽然热热闹闹, 一会儿讲故事, 一会儿说相声, 一会说广告词, 笑声不断, 掌声不停。可是, 这种流于形式、过于花哨的表演, 却忽视了学生发现、积累、运用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的体验, 使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失之偏颇, 使“语文味”荡然无存, “语文性”香消玉殒。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综合性学习的———
课前, 我先让学生收集大量的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笑话、广告词、相声等, 选择自己较感兴趣的积累下来, 并在旁边批注, 如:它们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它?并试着写一写、演一演。由于课前, 学生做了大量的积累、批注, 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因此在活动中能走进文本, 与读者对话, 融入自己的情感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这样的实践活动, 既紧扣语文目标, 体现语文特点, 把诵读、积累、感悟和体验作为主旋律, 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扎实有效地落实了“双基”, 达到了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 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回归语文本色。
二、创造性地挖掘教材, 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的体现,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园地。教师应该大胆地超越教材, 创造性地挖掘教材。
1.“原创型”。“原创型”设计, 就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课文单元要求, 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 如:竞赛、表演、辩论、游戏等形式, 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和内容, 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和语文学习特色的设计。这样, 不仅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收集、运用、创造信息等能力, 同时, 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等。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课程计划, 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安排, 在一个主题的统率下, 开展一系列活动, 这样才能使活动课精彩纷呈。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2.“再创型”。“再创型”设计, 基于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安排的主题内容, 以及语文课程标准有关目标要求, 根据本地学习资源, 以及师生操作等实际情况, 进行适当的增删, 设计出更具操作性和适应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语文新教材中都有综合性学习的安排, 但笔者认为并不局限于课文里的综合性学习, 而是让综合性学习贯穿于我们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 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常性地开展,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一课后, 我安排了一项写作任务:小木偶在拥有了人类的表情后, 接下来, 在它的身上, 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续编故事。学生的写作兴致较高, 效果也很好。于是, 我便让他们结合自己的习作组织创作、设计、表演课本剧, “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都获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既使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又达到了“写、说、演”的训练, 从而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灵活性”。
三、多渠道拓宽资源, 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广”度
综合实践活动讲究与多学科课程整合,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我们教师要打破原有狭隘的学科界限, 重视跨学科的综合性活动, 围绕专题组织多方面或跨学科语文综合性学习, 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 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 要求学生每天都要看新闻, 了解国际国内和身边的大事、小事, 再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新闻利用课前的两三分钟时间举办一个小小的“新闻发布会”。这样做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及时了解社会形势, 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还能通过“新闻发布会”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可以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找一找街头的错别字, 甚至可以拿出自己过去的作业本, 把写错的字再重新订正一遍。学习了《儿童诗两首》后, 我让孩子们续写, 并发到班级博客上, 让全班学生自由点评等, 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孩子们的学习渠道, 以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广”度。
四、鼓励活动的多样性, 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趣”道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 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旦学生“乐知”, 兴趣被激发出来, 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要重视活动的多样性。如:春天来了, 万物复苏, 花明柳绿, 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于是, 我抓住这个契机, 设计了主题为“歌颂春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歌颂春天。有的孩子以照片的形式, 把春天的美景、春天的情趣、春天的欢乐用相机记录了下来;有的孩子积累了许多有关春天的词语;我班的陈学尧同学写了一首小诗以赞美春天;我们班的小歌手林山斓还用她美妙的歌声给同学们演唱了一首《《春天在哪里》。缤纷多姿的展示, 使孩子们深深地陶醉了, 孩子们在盎然的兴趣中拓展了“春”的知识, 丰富了“春”的语言, 体验了“春”的魅力, 陶冶了他们热爱春天, 热爱大自然的情操。这样多形式的展示, 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从而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开阔了视野, 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习作能力、审美、绘画、想象、创造、探究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更自由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情趣和魁力。
一、目标的确定要强调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应该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的综合,如:用口头、书面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自己的见闻或感想;还应该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目标的综合,要特别重视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并能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第一单元的综合学习“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之前,我们应该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应该是综合的,只有这样综合性学习才会有实效。一方面教材中已经有提示“……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和同学交流”,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必须涵盖语文知识和能力,能够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具体的可以概括为:能运用合适的书面表达形式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并能和同学交流。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明白这一次综合性学习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一份学生课余生活的纪录,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和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体验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到相互交流的乐趣。而在这一个层面上学生将获得更长远的发展,语文课程的目标将获得更全面的实现。
二、过程的展开要强调实践性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实践是第一位的。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实际应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一是实践的文化性。即所开展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要有文化意味、文化内涵。如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就不仅仅是收集一些反映中华文化的图片和资料,还可以深入地分析某一种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人们对他的态度和心理等。这样,“中华灿烂文化”的文化昧就更浓,当然,这也得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以及当地的教学资源进行选择。
二是实践的自主性。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可以“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教师可以以个别指导的形式在学生商量分组、确定内容、制定活动方案时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三是实践的体验性。语文学习本身十分注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综合性学习更是如此,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的情感激发和牵引,把情感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中华灿烂文化”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一学剪纸,对比一下剪纸作品和其他的美术作品的效果;也可以引导学生听一出京剧,品味其中的韵味,甚至可以学唱几句。在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美妙灿烂。
三、方式的选择要强调自由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是一种自由的学习实践,而不是删除许多复杂的因素,把语文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抽取出来,进行“纯粹”的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自由的学习,除其学习的对象、内容和环境是自由的以外,主要表现在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手段也是自由的。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甚至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讨论、交流等,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要求学生“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提示了学习方式的自由性,教学中要深刻领会这一点,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在学生分组讨论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开拓视野,敢于学习。
四、学习的组织要强调合作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学生群体的合作学习。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要群策群力,发扬合作精神,通过综合性学习的策划、实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的能力。人际交往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形态,也是语言交流和發展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合作,它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比如,在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有的提供活动照片,有的了解课余活动内容,有的负责撰写简单的报告,有的进行简单的统计等。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是一个人员分工、协调、合作的过程。每一个参与学习的成员都应该明确工作的任务、工作的方法以及预期的成果,同时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协调和修正。比较理想的组织状态是能从学习小组构成人员的知识面、特长、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在组内形成相对固定的分工。
通过《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改变了以往的传统观念,更新了自己的对《新课标》的认识。现将我在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过程中摸索出的实施方法总结如下:
(一)制订方案,搜索资料
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依据专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角度,分组制订各自的研究方案。其次,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自愿结合,分成摄影小组、绘画小组、摄像小组、讲述小组、演唱小组、舞蹈小组等并制订出研究方案,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根据既定的方案,或进行实地考擦,或到图书馆查阅,或上网搜索资料。如在上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献给母亲的歌》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就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搜集一到两则歌咏母爱的信息,内容包括:
1、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2、新闻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4、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
5、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这样在搜集、查阅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搜集资料的能力。
(二)形式多样,展示成果
学生把搜集来的资料去粗取精,整理归纳,并就各自的特长,与人合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特长(成果),在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知识的传播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知识,乐趣和成就感,这就更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特色”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如在《献给母亲的歌》的展示课上,同学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多才多艺:
1、故事会:如毕淑敏的《孝心无价》《平安扣》、李智红的《母爱不张霉》、李学军《红肚兜》等;
2、演唱会:如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满文军的《懂你》、韦唯的《爱的奉献》、张含韵的《妈妈我爱你》等;
3、朗诵会:诗歌有冰心的《纸船》《母爱》、孟郊的《游子吟》,散文有《母亲的回忆》《往事》《心祭》,小说有老舍的《我的母亲》,高尔基的《母亲》,电影有《我的丑娘》《妈妈再爱我一次》《左右》等;
4、画展:同学们自己创作和搜集的作品;
5、自己设计的手抄报;
6、舞蹈:《感恩的心》
《让爱住我家》《让世界充满爱》等。总之这些节目给同学们带来了视觉听觉的享受,同时在展示才华、巩固知识时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除此之外,形式还可以再丰富一些,如开展学生自我介绍、课前小故事、漫游语文世界、小组知识竞赛等活动,经过实践,我认为这些活动效果都很好。这里简单介绍其中两种:
1、开展“课前小故事”活动。结合综合性学习的专题内容,利用每天上课前的五分钟,按座号的顺序或抽签的形式,每天一个学生上台讲一个小故事,要求内容健康,最好以成语故事、历史典故为主。之后评出优胜者。学生们的参与意识都很强,开展这个活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个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与口头表达能力,增强知识性与趣味性;其次,学生在找故事的同时,也就主动去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强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多积累一些写作素材;
2、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在进行完一个综合性学习专题后,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开展的这个专题的知识竞赛活动。竞赛时,先给每一小组100分的底分,分必答题和抢答题的环节,答对加分,答错扣分。必答题老师可以指定一些同学回答,尽可能做到人人参与。最后总结的时候,可给优胜组一些小奖品,学生都想表现自己,各小组都不想输,所以,各小组成员也就互相督促、配合,自然,在复习功课上也就不敢马虎了。连平常不很认真学习的学生为了这一节课,他们也能去背诵古诗、复习知识了。有些学生很盼望这一节课的到来,他们认为这样的课有意义、有趣味。这样的活动除了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外,还可以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意识。
(三)归纳总结,作出评价
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后,其中,总有一些亮点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也总有一些不足让我们遗憾。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和学生要及时归纳总结,对于做得好的要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找出原因及弥补的方法,力争下次活动开展的更成功。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更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如: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怎样?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是否每位同学都参与了活动?是否从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学会了合作?等等
(四)借助素材,进行写作
学生在搜集资料和展示成果时,肯定有一些感触和深思,那么,在活动结束
后,老师可以及时指导学生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写作。它既可以是片段式的(如:体验,启发,感受,评价等),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作文。这样就使得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从而避免了写“说大话、说空话”的无味作文。如在上完《说不尽的桥》后,我会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文:以“桥”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长时间观察、搜集、整理资料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文体(既可以写说明文,介绍自己熟悉的一座桥;也可以写记叙文,叙述桥的历史抒发情感;还可以写议论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得心应手地写出优美的文章。
全体学生
二、活动形式
1.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定制了个性化的“阅读存折”,以“阅读存折”为载体,每名学生人手一本,存折用户名均与学生的姓名对应,每读一本书记录读书的日期、书名、作者,家长签字并奖励10个点。
2.以摘抄、读书笔记、读后感等方式记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收获。
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开展诵读经典汇报演出,表彰优秀节目。
4.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确定班级读书交换日。
5.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定期抽查经典诵读的背诵情况。
6.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定期检查亲子经典诵读情况。
三、活动要求
1.学生们每天阅读课外书至少20分钟。学生办经典诵读手抄报。
2.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定期开一次读书交流会。分享读书的收获,总结经典诵读情况。
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成员定期检查阅读存折,盖章监督。
4.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活动形式不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成员负责落实检查。
5.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上好每周一节阅读课。
四、评比奖励:
1.评比方式:根据学生获得的点数逐步评出阅读书童、阅读学士、阅读硕士、阅读博士、阅读天使、阅读达人......颁发勋章。
等级
阅读书童
阅读学士
阅读硕士
阅读博士
阅读天使
阅读达人
2.奖励方式
(1)对于等级高的学生加大力度给予物质奖励。
(2)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对经典诵读活动做出总结,颁发书香班级标识牌。
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实验稿) 》 ( 以下简称 《课标》) 正式发布,并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概念,该标准指出: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应该具备阅读理解、语言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些目标,语文教育是培育新兴知识人才的重要一环。”
在 《课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被分成了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阶段,综合性学习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板块,主要目的就是将前四个阶段目标进行实践巩固,并进行知识整合,利用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够自主组织相关的文学活动,并可以将语文课程知识与其他课程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在进行实际的综合性语文教学之前,应该充分了解该学习阶段的主要特点,本文还将根据这些特点提出几点实践策略并进行探讨分析。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 一) 能力目标的综合性。
综合性学习主要是将学生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语文能力和知识进行整合,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综合、将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综合、将主动探究实践与理论知识学习二者综合,同时也是能力、方法、情感三个维度目标的全面综合。
( 二) 学习形式的活动性。
《课标》的第五阶段学习目标就是综合性学习,它详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协调实施能力,能够自主设计和组织活动。因此,活动成为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形式。通过参加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身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通过亲身策划和实施活动,则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活动来掌握运用知识。
( 三) 综合性学习过程更具有探究性。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是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一,团结合作、勇于创新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学习品质,并且和探究能力一脉相承。实施综合性学习,探索知识和研究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习的重头戏,强调主动学习,而非被动的接受固化知识。也将从前讲究“记忆力”的.文字知识转变为探索的科学,学习方法自然而然的也从 “死记硬背”转变为 “探究学习”.
( 四) 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开放性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语文学习更加生活化,学习空间由课堂向自然、社会扩展。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评价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也更加开放性,学习时间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的几十分钟,课外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时间,同时学习内容也跳出了书本,展现生活处处有语文的理念。学生还可进行活动的自主选择学习,学习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可以是自主讨论,也可以是合作观察。而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更开放,既可老师评价也可以学生互评,还可以自我评价。
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推进,综合性学习也成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课题,但是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工作,却成为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因为作为新的教学课题,这方面可借鉴的案例较少,教师们都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碰壁的情况在所难免。下面就借鉴一些先进案例,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第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语文的学习课程变成一次具体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首先对学生讲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列举环境恶化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正如 《课标》指出的,综合性学习要突出展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教学中,一般综合性学习都会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进行讨论学习。老师布置活动课题之后,学生就可以进行自主交流学习,而受限于小学生的年龄,活动中的突发情况还是需要老师帮助解决。但一般来说,老师只是负责引导和监督,帮助学生完成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教学课程应做到主题鲜明。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主要是以课题、问题、主题为中心而开展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在进行一个课题教学时,应该有一个明确主题,也就是中心思想。语文综合性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所以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于学生学习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 《草船借箭》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也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历史文学课目。
三、结束语。
综合性学习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精神。因此,在整个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创造更多的综合性学习机会,将学生引导至更广阔的学习环境中去,通过活动学习知识,感受语文带给自己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郭根福。 试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 [J]. 课程。 教材。 教法,,03: 52 -56.
[2] 王俏婷。 注重策略 让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具魅力 [J].教育教学论坛,,07: 97 -98.
首先, 在课堂上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综合性学习。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 让他们在辩论中思考, 在思考中学习。更关键的是,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他们体会到同学间合作的快乐。例如, 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 我安排了一个综合性活动, 首先把大家分成七个小组, 每组六七人不等, 各组都需搜集准备资料, 搜集人类对地球母亲各种破坏活动的资料。这些任务在课下进行。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出哪些行为是最破坏地球母亲身体的行为, 哪些是无害的, 哪些是有害的, 等到上课的时候让各个小组展开讨论。小学生都非常得认真, 虽然是这样的简单问题, 但他们对于哪些行为是最伤害地球母亲的还是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学生们在实际的动手过程中既有小组内的讨论, 在课堂上也开展了小组之间的辩论,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团结合作的意义和乐趣, 增强了同学间的交流和互信。
其次, 利用写作和口语交际开展综合性学习。所谓的综合性就是指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综合, 当然, 还不仅仅是简单的听、说、读、写, 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 将听、说、读、写巧妙地融合起来。我设计了一个“爱我校园”主题活动。这个活动又分成许多小的内容:1.通过采访老教师了解学校的历史, 让学生当一次小记者, 设计采访提纲, 突出采访的内容, 然后做一个整理。还可以去校图书馆查阅资料, 以此了解学校的过去。2.为学校做一个宣传栏, 选择那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的教师, 为他们写好简历、主要的成绩介绍, 最好是配上照片。这个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老师, 增强学校荣誉感的过程。他们不仅要说, 还要听, 还要思考, 更要动手动脑, 还要有文字的描述。3.每位同学都要写一篇名为“校园一角”的小作文, 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个角落, 写出它的美丽之处。这需要学生能够发现美、观察美, 更要能够用手中的笔写出校园的美。之后, 互相传阅, 相互交流, 彼此批评和指正, 让更多的学生发现学校更多的美丽之处。4.召开班级座谈会, 邀请学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其他班级的学生共同举行, 座谈的内容为:我们的学校有什么光荣的历史, 有哪些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老师?我们的校园有哪些可爱之处?如何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怎样为学校的新发展和面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爱我校园”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让同学们分工负责, 有负责联系领导和老师的, 有负责会场布置的, 还有负责为座谈会服务的, 还要有负责笔记整理的。
这些活动具有相当的挑战性, 需要学生综合各种能力, 更需要他们具备口语表达、与人交流、活动策划、观察记录以及较好的写作能力等多种能力, 可是说, 这是一个比较残酷的考验。但我发现同学们热情高涨, 把这些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像模像样, 最后形成了近三万字的文字材料, 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再次, 在向课外拓展的阅读中进行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需要学生动起来, 课堂这一传统的教学场所限制了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所以, 我们要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 将综合性学习向课外延伸出去。而阅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阅读能为学生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素材, 开阔他们的眼界, 培养良好的语感, 还可以陶冶情操, 获得许多阅读的享受。
笔者一般采用这样的程序, 首先确定这次课外阅读的主题, 比如我们这此读名著, 就为大家开出同学们可能找到的文学名著目录, 并为他们简单的介绍这些名著的产生背景以及相关的评价。然后给出阅读建议, 一般情况下, 我希望学生坚持读完一部名著, 不希望他们浅尝辄止, 更不希望他们读那些节选本。他们可以读不懂, 也可以记不住, 但是读节选本往往让学生产生误会, 以为原书就是如此, 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之后是做出读书笔记, 并在阅读过程中写下有疑问的问题。最后再举行读书交流会, 首先由主讲的同学说出读书的心得, 大家参与讨论, 并就书中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再由大家总结出读书的诀窍和经验, 积累这次读书活动大家最大的心得。
这里只是介绍了比较大型的综合性活动, 需要有一个总体的策划, 占用的时间也相当的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可以随时设计综合性活动。比如根据课本编写课本剧供大家演出, 比如进行猜字谜游戏、知识竞赛、书法比赛等各种活动。笔者始终认为, 语文绝不是仅仅在课堂上讲讲课那么简单, 它应该丰富而多彩, 应该让学生动起来, 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宽阔的舞台, 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能够把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发挥出来, 能够让他们更活泼、更张扬。这才是我们新世纪的教育, 有活力的、有性格的、自信的、富于创新精神的, 这才是我们所要努力培养的学生。
摘要:小学语文要全面发展学生, 为他们的长久发展着想。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说法, 意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本文介绍了几种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策略:在课堂上开展综合性学习;在作文和口语交际中开展综合学习;利用向外延伸的课外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
关 键 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 学习价值 实施策略
【中圖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综合性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践行新课标,积极探索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性策略,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来源于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明创造。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的学习领域。它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资料,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开始就把目标定位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
2.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l世纪,竞争与合作并存,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语文综合性学习恰恰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之一。学生们为了完成一个有趣的语文活动,抑或是解决一个学习中的问题,常常需要在一起进行研究与实践,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将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3.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即是财富。人们需要掌握大量的、准确的信息来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确定自己新的工作目标。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课题,需要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运用语文的知识完成自己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和强化。
二、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1.整体计划,提前布置
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应用语文这一工具进行技能练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达成此项目标有着与教材书本学习不同的学习体验。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因此,语文实践性活动的开展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并使学生积极参与。一般说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因其活动周期较长的特点,一学期建议教师开展l~3次,不宜过于频繁。教师设计活动计划应有全局意识,做到瞻前顾后。比如教师在新学期开始时,统观全书,可以确定几个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选题,做好活动方案,预想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把活动准备工作、活动进程尽量安排得严谨、科学。
2.强化过程中的指导
综合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种种原因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应加强对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和调控。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学生会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可又不懂得如何投入到活动之中。那么,如何选择材料,整理材料,运用材料就成为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一步。这时,教师就要以“参谋”的身份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巧妙设计步骤,把材料加以整合。
3.循序渐进,注重总结
也许学生参与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作为教师应该正确认识.毕竟学生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否则“语文综合性学习”将是一纸空谈。作为中年级学生在低年级进行小主题、小活动的综合性学习基础上,要培养策划学习的能力,总结学习方法,培养观察、调查及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运用语文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每一个主题完成以后,各小组、全班同学、教师应分层次进行总结。总结应使用激励性语言,以正面鼓励为主,不能“一棍子打死”,多发现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闪光点,不足之处则用委婉的语言进行引导,待学生明白不足后思考改进的方法,以期在下一次活动中不出现类似错误。
4.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活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和生活紧密相关。我在综合性学习中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社会教育资源,开展扎实有效地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在各种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在学校开展演讲、办手抄报、演课本剧等活动。在节假日,提倡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外出旅游,进行参观访问。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家庭做调查采访,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等。通过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深入社会实践.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放了语文课程。在“节约用水,爱护我们的家园”活动中,让学生写倡议书,设计公益广告词等一系列活动,体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同时也达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可以说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
5.善落实评价机制
注重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在评价时不偏重学习的结果,而重视学习的过程。按照每个学生进步的状况、学习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按“三维”目标,全面评价。《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的个性,着眼于学生的新奇和独特性,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注重学科特点、听说读写等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
综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形式活泼,生趣盎然,主要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在于解放学生的心灵,超越课堂。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探寻点横撇捺构成的汉字文化,感怀光辉灿烂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去吮吸语文的甘露,采撷文学创作的灵气。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自由抒放,学生的文采便会放出丰盈的灵气。
参考文献:
[1]赵勇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 (01).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我知道学生写话时所用到的字词必须是自己理解的词语、积累的字词,只有积累得多,用时才能得心应手。所以教刚刚开始学写作文的学生时,我们可以训练学生先用一个、两个字词写好身边小事的一两句话,再逐步扩充到写一段话,这样学生就能学以致用。写出来的作文可能就会有所提高了。
通过学习,我还认识到了利用汉字规律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讲到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利用汉字造字规律进行教学、把握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运用汉字字理进行教学等等。通过实践,确实收到了实效。比如,学生总是将“即”写成“既”,我用培训中学到的古体字对学生进行了讲解,讲到了它的来历,讲到了它最初表示的意义,学生果然有了深刻印象,在以后的运用中极少再出现错误。
小小的汉字包容了太多太多的故事,而我们自己所知道的太少太少了,所以,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潜心研究,不断学习。
根据二十几年的从教生涯,我提出以下几方面与大家共勉。
一、课前,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查字典、词典的办法,让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字面意思。有助于学生独立识字、查字典使用工具书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课上,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针对具体情景进行教学。对字词的理解既要联系课文内容,还要从课文中跳出来,进一步理解其表达的作用。
三、联系句段理解词义,做到词不离句。在字词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而理解,关键还要学习文章是怎样运用词语来表达意思的。学习字词的目的不仅是理解,还在于运用。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时,还要组织学生回到文中,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词语来表达意思的,进一步理解词语是怎样恰当运用,表达思想情感的。此时,教师可以采取读原文的办法,联系上下文体会,这样,我们的字词教学就不仅仅是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理解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把理解和运用词语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字词教学更有深度。
四、学生自主识字意识逐步增强,在识字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在教师们看来,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很多汉字,而且,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了语言,发展了思维。
五、学生的自主,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服务意识的增强。学生自主学习高涨的积极性,感动了老师,督促教师尽快改进方法,更新教育观念。促使教师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发展。也更激发了教师的教育行为的创造性。
在诸多的现代教育理念的论述中,教师们可能说得非常到位,理解得非常深刻。可是,到现实的课堂上,如何落实理念,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者情况。有些是教师们想不到的。可是,学生是有思想的人,是教师教学中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可能他们的感受会给我们很多启发,会促使教师的行为、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即我们经常说的教学相长吧。
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有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愉快的学习,不感兴趣,就不想学习,即使勉强的学习也会感到是沉重的负担。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学习字词时,关注的是汉字词的本身,如果学生感觉很难,没有意思,就不愿意学习。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国的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果教师在课堂字词教学中能够渗透汉字本身的造字规律,讲解一些学生不知道的造字规律,学生就能感受到有意思,愿意学习。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想要提高识字的效率,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最重要,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他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想方设法的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低年级字词教学中做好以下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识字比赛,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里练读,之后进行全班比赛。以此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其次,将字词与生活相联系。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就要学生利用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字词,例如每天上学的广告牌,电视上动画片中的字等等。
最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识字。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造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兴趣和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
如果说在低年级中注意培养学生识记字词的兴趣,在中高年级我们教师就要试着在我们的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咬文嚼字”。语文教学讲究的是字词句篇的教学,教学时,如果我们抓住了文中最关键的词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进行学习,达到预期目标。
从理解词语的意思入手,联系生活体会用法,明白字词、句子意思,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再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再回到文章中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到篇,层层深入,再深入浅出。由语言内容到表达形式,循环往复,这就是语文教学的规律。
一、明确要求,制定计划
我用了一课时来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进行阅读,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怎样去学?然后,组织学生结合实际,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同时我自己也拟定一个单元教学计划,师生对照计划进行教学。
二、逐一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写好计划后,我就开始组织学生进行收集诗歌,整理诗歌,推荐诗歌。对于这三个教学任务,我先设计成表格,让学生提前在家里收集好诗歌内容,在此,我引导学生如何收集诗歌,如何整理诗歌,如何推荐诗歌。再让学生将收集好的诗歌填好表。另外,推荐的诗歌除了完成表册以外,还可以推荐的诗歌写上内容,画上喜欢的画面,使其美观。完成了这三个教学任务,就带领学生学习阅读材料,我采用快速阅读和引导的方法,把诗歌的发展历程,诗歌特点和学习诗歌的方法讲出来。学生学得很认真,学习兴趣浓厚。随后我让学生学习写诗,举办诗歌朗诵活动,诗歌知识竞赛,整编小诗集和写活动总结。
三、共享学习乐趣
可以这样说,本次综合性学习失去的最成功的一次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积极参加,学习认真;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真正的地调动起来了;
3、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学习动机挺纯,学习氛围浓厚,我也真正起到了主导作用。
4、本班学生每一项教学任务都完成的很出色。如:整理诗歌,整理类型多样化,推荐的诗歌在内容下面装扮得如此漂亮啊!整编的小诗集更是美丽多姿啊!像一本本美丽的画册,诗画融为一体啊!美不胜收啊!也体现了儿童个性化的特点啊!诗歌朗诵活动和诗歌知识抢答赛更是精彩激烈,掌声不断啊!学生的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写诗非常积极,大部分学生写诗兴趣极为浓厚,有的学生提前就写好了好几首主动请老师参与修改,我进行了归类一下,评出了优秀诗篇给予奖励。
总之,本次综合性学习,通过学生的真实反馈,确实是大大成功,在两周的时间里学生学习得很开心,也体验了学习的幸福啊!
四、我的感受
1、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的语文差异,认真备好能反映学生个性差异的和能有效的指导教学的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做好学生的好导演,和学生打成一堆,认真辅导,合理安排。
3、在学习过程中去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积极操作,积极思考,认真辑写。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指导要点;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79-01
综合性的语文学习相比以往来说具有极大的优势特征。首先综合性学习具有较强的开发性和延展性,它的主要内容是面向社会生活的知识体系,突破了以往教材的束缚,很大程度上拓宽了语文的指导方式,所以具有极大的开发性,在这种开发性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的学习氛围也会比较轻松愉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那么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要讲究哪些策略呢?
一、教师转变角色
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等基本特征,因此,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交往和研究探索,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渠道来获取信息,提倡生活中学习语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创新能力等。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传授知识已不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的角色从传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变为主题活动中的指导者、策划者,甚至是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这样的学习也为教师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提供了机会,能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二、确定多元目标
多元目标指的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为外延的目标体系,它讲求目标确定和达成的多元化。多元目标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1)教材内容的多元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是多元的,它是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和能力的综合。我们要站在语文教师的角度,从语文学科本身的工具性出发,找到能切实增长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切入点开展语文性的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 也是跨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我们要善于挖掘活动主题可能涉及到的跨学科的内容。如有可能涉及到的有关自然科学、历史地理、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确定中,无论是哪一方面的目标都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在确定主要目标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的目标,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和鉴赏音乐的能力等。
(3)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活动中,大胆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互动方式。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在学习中也各有所长。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强项,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方式或方法,比如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讲故事、绘画、模仿等无论是哪一种组成方式,都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组织策划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在活动的成果展示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汇报自己的活动成果。可以是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可以是一场激情的演讲,可以是精美的手抄报,还可以是一段优美的诗词……
如《走進大自然》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个主题内容,围绕这个主题,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我力求解放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动手脑,例如课前收集、整理材料,准备解说词等。学生围绕主题出谋献策纷纷说出自己想要探究的内容。他们有的加入神奇组,探索大自然神奇奥秘,他们看书、上网、查找资料,走进电脑室,在老师的帮助下对收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务求将大自然最神奇的一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有的加入恩赐组,了解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一切生活所需,为了更多地展他们组的资料,组员们还办成了精美的手抄报;有的加入启示组,收集然界给人类启示进行高科技发明创造的资料;有的加入愤怒组,收集大然的愤怒,惩罚人类的资料。他们不仅查找了泥石流、水灾和土地沙漠化图片和极具说服力的数据,而且还自发地组成了东莞运河采访队,进行地调查、采访,做成了详尽的调查报告,还有的同学写下了观察日记!次活动,学生不但了解了大自然可爱的一面,而且还看到了大自然可怕一面,还纷纷表态要当“环保小卫士”,向家长、向社区甚至走上街头向群众宣传、呼吁环保。就这样,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从课本走向了自然的大课堂,去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我,在个活动过程中始终是他们的引导者、协助者。
三、关注学生的差异
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能力是存在差异的,而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所以,教学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里,往往出现这种情况: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意识强,常常唱主角;而能力弱的学生参与意识弱,常成为听众、观众。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语文素养发展失衡的现象。我们应该尝试几个方法来进行改善:1、探究活动前对学生的参与提出明确的全员参与的要求,并指导小组合作中应适当地根据各成员的特点来分工,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2、探究活动时,提出明确的交流和倾听的学习任务。3、探究活动中,教师采用灵活的方法,引导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在交流中关注他人,用心思考。4、可以用学习表格、评比等方式激发、督促学生参与。5、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不仅对个体表现给予肯定,更对能通力协作协作的团队精神给予赞扬,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形成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姜殿荣.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大观周刊》2012年第32期.
在实施过程中, 我摸索出一个简单、便于操作的基本规律, 即:搜索资料—展示成果—总结评价—进行写作。
一.制订方案, 搜索资料
综合性学习过程中, 首先指导学生依据专题,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角度, 分组制订各自的研究方案。其次, 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 自愿结合, 分成摄影小组、绘画小组、摄像小组、讲述小组、演唱小组、舞蹈小组等并制订出研究方案, 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根据既定的方案, 或进行实地考擦, 或到图书馆查阅, 或上网搜索资料。
如:在上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 (下) 第一单元《献给母亲的歌》时, 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 就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搜集一到两则歌咏母爱的信息, 内容包括:
(1) 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2) 新闻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 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4) 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
(5)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
这样在搜集、查阅的过程中,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搜集资料的能力。
二.形式多样, 展示成果
学生把搜集来的资料去粗取精, 整理归纳, 并就各自的特长, 与人合作,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特长 (成果) , 在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知识的传播的同时, 自己也获得知识, 乐趣和成就感, 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 团结合作, 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如:在《献给母亲的歌》的展示课上, 同学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多才多艺:
(1) 故事会:
如:毕淑敏的《孝心无价》《平安扣》, 李智红的《母爱不长霉》, 李学军《红肚兜》等。
(2) 演唱会:
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 满文军的《懂你》, 张含韵的《妈妈我爱你》等。
(3) 朗诵会:
诗歌有冰心的《纸船》《母爱》, 孟郊的《游子吟》等;散文有《母亲的回忆》《往事》《心祭》等;小说有老舍的《我的母亲》, 高尔基的《母亲》等。
(4) 电影:
有《我的丑娘》, 《妈妈再爱我一次》, 《左右》等。
(5) 画展:
同学们自己创作和搜集的作品。
(6) 自己设计的手抄报。
(7) 舞蹈:
《感恩的心》, 《让爱住我家》, 《让世界充满爱》等。
这些节目给同学们带来了视觉听觉的享受, 同时在展示才华、巩固知识时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三.归纳总结, 作出评价
一节课上完了, 其中, 总有一些亮点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也总有一些不足让我们遗憾。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和学生要及时归纳总结, 对于做得好的要继续保持;针对不足, 找出原因及弥补的方法, 力争下次活动会开展的更成功。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 更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如: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怎样?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是否每位同学都参与了活动?是否从中掌握了知识, 提高了能力, 学会了合作?等等。
四.借助素材, 进行写作
学生在搜集资料和展示成果时, 肯定有一些感触和深思, 那么, 在活动结束后, 老师可以及时指导学生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写作。它既可以是片段式的 (如:体验, 启发, 感受, 评价等) , 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作文。
如:在上完《说不尽的桥》后, 我会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文:以“桥”为话题, 题目自拟, 文体不限, 字数不少于600字。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长时间观察、搜集、整理资料的结果, 选择合适的文体, 得心应手地写出优美的文章。
为保证以上环节操作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 每次综合性学习, 我都要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布置, 有的甚至在开学初就布置, 让学生有足够、充分的时间准备、实践、研究、分析、展示, 使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学科的亮点和难点,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有益探索。
第一,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对写字十分重要。小学低年级写字姿势主要是握笔问题,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是:手离笔尖2-3厘米,食指和拇指不交叉,以中指的第一关节作支撑,笔的倾斜一般为30度。正确的握笔姿势是在孩子启蒙读书时就要养成,要比以后纠正握笔姿势简单得多,一旦握笔姿势不正确孩子就不可能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眼与书本的正常距离。
第二,激发学生学习写字兴趣。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写字兴趣。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开展各种写字活动,分成小组进行写字比赛,然后展评,相互学习,相互鼓励,通过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给了我们同行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激发起我的信心和勇气,我要把所学技能结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创设良好学习氛围,积极研究探讨小学语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就培养能力而言,自主学习是发展潜能的桥梁;从教育实践来说,自主学习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诱因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是学科对象的主动自觉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欲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让学生想象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其次,精心设计好导语。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一席好的导语尤为关键。据说魏书生上课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今天上哪篇课文,为的是激发一下兴趣。我在上《太阳》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最最喜欢的太阳。由学生想怎么画都行,让学生在画太阳中经历一番独特的体验。通过绘画导入新课,激发了兴趣,活跃了思维,开启了想象,学生学习课文自主性更强了。
二、引探导学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持久保持下去,关键还在于掌握语文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学习中往往存在“你一说我就明白,可一做题就糊涂”的状况,问题在于教师没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工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导学---开辟自主的空间。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时导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讲究教学方法。以《太阳》为例,教师可以这样有步骤、分环节引导学习:(1)让学生自由的读,并把读懂的内容大胆的说出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2)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认识(学生自主学习有选择的空间,并有合作学习的时间)。(3)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后,设计了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写“中去(知识迁移,读写结合,训练能力)。一改过去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方法,学生在教学中不是消极的受教,而是主动地探求,探求的兴趣引发了,探求能力得到培养,基本学习能力与积极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
2、启思----激发积极的思维。
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 以问题为中心, 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为原则, 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
1、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制定活动计划、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呈现学习结果、写感受及实况记录、要求学生调查、采访、讨论、演讲、讨论等, 无一不融合听说读写的锻炼与训练。
2、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综合性学习中很多以“问题解决”和“活动探究”的方式来进行, 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 较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但是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 必须有一定的书本知识基础, 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整合知识, 运用原有的知识, 生成新的知识。
3、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已明确地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 而要注重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领域的学习, 以及在其中对语文的学习和运用。
二.“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和学习内容。教师要致力于加强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运用多样化学习方式和成果展示途径, 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和学业评价体系。
1、开发综合性的学习资源
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由于学校生活的局限性, 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这条线来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另外, 教师还可以开发课外图书、报纸杂志、学生的习作、日记、周记等文本型的资源, 或者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资源。同时, 教师应该广泛关注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进度, 从中提炼出学生感兴趣的, 确属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资源。
2、采用多维化的学习方式
在综合性学习中, 教师要鼓励并且指导学生运用多样化学习方式, 如社会调查、人物访谈、资料查阅等等, 加强学生的“过程性学习”, 让语文“综合性学习”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帮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 提高能力。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有许多内容都需要学生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学习, 如《成长的烦恼》等, 都需要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调查, 在调查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相关常识的培训。有的活动需要学生通过人物访谈的方式来进行, 如《我爱我家》等, 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访谈前的有关准备。此外,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的学习, 如《黄河, 母亲河》、《古诗苑漫步》都需要查找大量资料,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依据专题, 集中力量, 按照图书资料索引去查找资料。
3、呈现多样化的成果展示
综合性学习结果的呈现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暴露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学生进行了综合性学习之后, 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展示小组的活动成果, 如演讲、报告、表演、展览等等。
此外,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展示成果, 比如《成长的烦恼》这一学习内容, 学生就可以通过模仿表演来表达出对该内容的学习了解程度。
4、建立立体化的评价体系
综合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评价不能只是教师说了算, 必须有学生自己和学生群体的参与。有了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参与, 不仅能保证评价的全面、公正, 还能够提升评价的效果。
教师除了在试卷中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之外, 还可以以档案袋为依据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档案袋中的内容不仅有特定主题的学习结果, 而且还有学习过程的记录和积累, 可以系统地展现学生个人学习的历程与成果。
【“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07-03
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论文09-19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阶段性总结07-25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07-05
小学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策略09-25
《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公开课教案06-04
小学语文综合性调查06-06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06-09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09-27
多渠道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教学论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