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文学习之美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品味语文学习之美(精选8篇)

品味语文学习之美 篇1

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重文轻语”的现象,很多教师和学生知“文”不知“语”,只知道学习一篇文章,背诵一篇文章,却不清楚其中的道理,不能够品味到语文美,语文课堂也就没有了语文味,变成了学死知识的课堂。本文将从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三个方面入手,品味语文美。

一、语言美

语言是语文课堂的内核,脱离了语言的课堂就会失去味道。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为学生讲解,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品味语言,那么,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和思想脱轨。品味优美的语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魅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例如,《春》就是一篇韵律优美,语言丰富的散文,非常适合学生去细细品味。在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先说一段导入语:“春天,伴?S着桔红色的希冀,驱走了残冬的严寒,展示了美丽和活力,点燃了缤纷的人生。在朱自清的《春》里,春天又有着怎样的美好呢?”教师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美的语言和深厚的感情,还会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带着学生去赏析文章中的语句,“山朗润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等等,这些句子都抓住了初春的特点,表现了初春内在的神韵。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话说出描写春天的句子。最后,教师再进行朗读,用朗读将语言的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在朗读的过程中,想把春的特点体现出来,就需要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节奏、语气、语调等。如,“青草味儿”以及“泥土气”等需要重读,“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中的“红”要稍微提起来。学生在朗读时品味出文章在字里行间中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助于学生在朗读中获得深刻的体会。

二、情感美

文本是作者对社会、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独特体现。阅读文本所传递的信息,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必然的信息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验作者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时,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这篇文章是歌颂父爱的,为了先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以一首歌曲《父亲》作为开头,好歌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也接近学生内心,从而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到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问学生,文章中的父亲寡言少语,老实憨厚,文章中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都有什么样的意义?学生通过寻找,可以知道,父亲一共说了五句话。其中有一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中,父亲表面上是在安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其实,父亲是把悲痛压在心底,不让儿子看到,体现了父亲的善良和对儿子的爱护。“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则体现出父亲对儿子旅程的担心,可谓“儿行千里父担忧”。

一枝一叶总关情,朴实的语言里无不流露出父爱的伟大。学生通过字里行间,读出了作者对父亲的爱戴之情,也能够逐步养成关爱父母的优良品德。可见,学生只有读出了感情,才能产生共鸣,从而升华自己的情感世界。

三、意境美

很多诗歌都是以诗言志,想要弄清诗歌如何言志,就应该关注、品味意象、意境与诗人感情的关系。所以一首意境美的诗篇十分值得我们去赏析与品味。

例如,在学习《钱塘湖春行》时,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细细品味诗中的句子,锻炼学生的独自审美能力,只有有了独自审美能力,才能领悟到诗歌的情感。学生在阅读诗歌的时候,一个个意象映入眼帘:峰峦耸立的孤山寺、西湖畔的贾公亭、争暖树的早莺、啄春泥的新燕、多彩的春花、嫩绿的春草和绿色杨柳。这不由使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出一个美丽的早春游湖的意境。“争暖树”“啄春泥”既说明了天气乍暖还寒,又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渐欲”二字写出了春花渐渐绽放,突出春花的娇嫩。“没马蹄”,既写出了草浅,也体现出当时的人喜欢在西湖边骑马游春的风俗。读完这首诗,脑海中不由有这种画面和意境: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举目远眺,但见水面涨平,白云低垂。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好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从这可爱的春景中,学生无不能够感受出这样的感情: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总之,语文教育应该是与德育、美育相统一的教育,一个没有接受良好审美教育的学生,就不会具有高尚的精神情操和较强的创造力。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重视对学生答题技巧的灌输,更要让学生去发现语文的美,品味语言美,感悟情感美,体验意境美,让语文课堂变成一场文学的盛宴。

品味语文学习之美 篇2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 师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但学生的理解分析、鉴赏评价的能力并没有改变多少。究其原因, 既有阅读教学理念背离了阅读的本质, 也有对新课标阅读教学要求存在的误区。

学科本位观念滞后。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主要在其语言的魅力。没有了咬文嚼字, 推敲玩味的阅读教学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语文课堂上提问多了, 很多问题只需学生简单地回答“是”还是“不是”;课堂讨论的多了, 热闹活跃了, 但要么成了少数尖子生的论坛, 要么天南海北, 散漫无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是通过文本感知出来的, 而是分析理解出来的。

阅读内容狭窄枯燥。教材几乎成了语文学习的全部内容, 跟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则少有人问津, 课外阅读、延伸拓展材料似乎与语文阅读不搭边界。特别是文言文阅读, 师生大部分时间花在疏通字词句意思上, 翻译完了, 任务也就完成了, 没有将文言文作为文章来品味、鉴赏, 结果造成文言文阅读课既枯燥单调又费时低效。

阅读方法手段单一。“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文章历来有两大作用, 一曰认识教化, 二曰审美熏陶。课堂上学生只会泛泛而读, 缺少审美感情, 缺少朗读技巧, 文章阅读和其他学科阅读相差无异。很多教师在美文赏读中往往采取学生示范读、齐读, 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感悟。

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一) 从教学环节着手, 突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我国著名语法学家吕叔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弊端:“阅读课也好, 作文课也好, 都流行一套程式。教师按照这套程式去教, 学生按照这套程式去学, 都不必动脑筋”。当前语文阅读课最流行的程式就是:教师在解题之后对课文进行划分段落结构、剖析讲解, 然后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这种程式教学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枯燥呆板, 还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以“美的课堂氛围”的创设来吸引、熏陶并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习惯, 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参与到阅读教学之中, 抓好“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首先, 要通过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只有把作者的思路弄清楚了, 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要从作者的思路入手, 弄清作者运用了哪些主要材料, 初步了解作者有些什么表达意图。正如叶圣陶所说:“看整篇文章, 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 一句一句, 一段一段, 都是有路的, 这条路, 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背影”这条线索,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那么文中通过“父亲的背影”饱含着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以及强烈的思念之情, 就不难理解了。

第二, 要通过阅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每篇文章都可以说是作者情感的结晶, 无论它是以抒情为主, 还是以写景或叙事为主, 都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因素, 具有一定程度的感染力量。例如教学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最后一课》, 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感受到文章洋溢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初读课文如果受到了一定的感染, 激发起一定的情感体验, 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情绪氛围, 对学生进一步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将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 要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框架。框架是文章思想内容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 把握住文章的框架就可以说是从整体上把握住了文章的基本面貌。我在教学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文章分成两部分, 即“百草园”为一部分, “三味书屋”为一部分, 这样框架分明,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热爱和眷恋, 对“三味书屋”枯燥呆板的生活及陈旧的封建教育的厌恶之情。了解了文章的框架, 也便于学生记住文章的内容。

(二) 从情感创设着手, 突出阅读主体的自我性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享受审美乐趣”。有感情朗读是学生自我阅读活动中的一种情感体验, 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是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 个性化朗读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 它以不同形式的朗读, 不同理解的朗读, 融入自己的体验。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 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 才能使之丰腴厚实, 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在对朗读的处理上, 用什么语气、语调, 采用什么语速, 哪些词语该读重音, 没有一定之规, 需要阅读主体创造性的处理。不同的人读同样的文字, 处理是不一样, 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有的朗读催人泪下, 有的朗读索然无味, 这与阅读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分不开。朗读的效果固然与声音有一定关系, 但更多的却是由阅读主体的自我创造能力决定。这种创造是建立在一定的语感, 一定的朗读技巧, 一定的生活经历、情感经验基础之上的。

比如我上《山中访友》时, 当我用激情的语言把学生思维带入课文后, 我并没有以优秀生或是自己的范读为标准, 而是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语段。学生纷纷举手示意, 用多种方式朗读句子或文段:或独诵, 或邀请其他同学共读, 或男女分读, 或分角色读等, 他们读得投入, 读得愉快轻松, 也读出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充分保障了个体感受淋漓尽致地张扬。因此我们必须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各尽所能, 在朗读中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与人分享, 互相启发, 共同提高。

(三) 从文本资源着手, 突出阅读视野的广阔性

新教材中的课文编排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 加强综合性, 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要改变以往学科分类明显的概念, 要广泛地挖掘阅读文本资源, 从课外读物中吸收营养, 增长知识, 促进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教材的文章虽然经过编者的精心挑选, 但毕竟篇幅有限, 加上学生知识经验欠缺, 对课文中的一些问题理解不透彻、不全面, 是很普遍的现象。课堂上, 教师应狠抓教材中涉及的文章背景、作家流派、文学常识、课文主旨的阅读理解, 并以此为立足点进行延伸, 以点带面,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我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往往补叙与课文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 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主旨。如教学《济南的冬天》, 让学生对比阅读课外材料《济南的秋天》, 不仅很好地了解了济南的景物特色, 也了解了老舍散文的特色, 更主要的是学到了写景必须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这一受用终生的写作方法。教学蒲松龄的《狼》, 让学生阅读分析另两则《聊斋》中的《狼》的阅读训练, 有效地训练学生文言文字词的迁移能力, 增强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语感。学习《闻一多的说和做》, 让学生阅读分析《最后一次讲演》, 既有利于更深切地了解闻一多先生, 了解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困境, 又了解到讲演稿这种新的文学式样。

(四) 从语言感悟着手, 突出阅读方式的技巧性

古人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 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 对书册, 详缓看字, 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只是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

古人读书强调字正腔圆、多诵广读来加强文章理解有一定合理性, 当前的语文教学要提高阅读质量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尽快纠正以前种种偏离“语言”本体的做法, 努力将“语音教学、语义教学”发展为“真正的语言语意阅读教学”, 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 突出阅读方式的技巧性。

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可以说它是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在阅读教学中, 语感训练的内容大致有声音感、正误感、分寸感、畅达感、形象感、审美感等。通过阅读、理解和朗读感悟, 学生与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 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尽在其中, 并落实语感积淀, 得到情感提升。比如配乐朗读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提升朗读方法。如在教学《黄河颂》, 我先以激昂而悲壮的语气朗读: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养育着中华儿女,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后给学生播放音频画面:黄河上游图----天高云淡, 山青水秀, 草绿河青;黄河浑浊图----泥水浑浊, 飞流直下, 汹涌澎湃;人民遭殃图---人民衣衫褴褛, 搀母扶父, 颠沛流离;侵略者凶残图----日本侵略者穷凶极恶, 放火烧房, 抢夺财物。接着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课文, 很多同学都能以饱满的激情读出了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的感情。

参考文献

[1]《阅读学》北京出版社.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味古诗词之美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品味;古诗词;美

在小学阶段,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使小学生从小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步提高自我鉴赏能力,培养高尚情操,从思想上获得美的体验,同时为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发展做准备。

下面本人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与感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反复吟诵,体味韵律之美

众多古诗词中的五言绝句或七言律诗,不管是何种句式,通常都讲究平仄有序。而且,大多古诗词语言简短精练,读来朗朗上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古诗,重点不在“阅”,重点在于“读”,这种“读”不是大家平常意义上的“读”文章时的一个动词,一个动作,这里的“读”是一种品味,一种思考,一种体验,一种享受。它让人情不自禁想反复吟诵,深深咀嚼,无形中形成一种特有的语感和体会,进而揣摩感受诗文中所蕴含的细腻情感。

例如,同学们可以尝试吟诵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诗,吟咏之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奔腾的黄河水声,看到了青山落日,一幅声色俱全的山水画尽现眼前。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在体悟诗人昂扬奋发,努力进取的激情时,不断品味古诗文韵律之美。

二、展开想象,领略意境之美

《咏鹅》是一篇妇孺皆知的小诗,我们通过吟诵,可以想象到这样一个意境:诗人和小伙伴们正在玩耍,耳旁突然传来阵阵鹅的叫声,翘首眺望:水面上有只大白鹅游浮,长长的雪白的脖颈,它们的头上仿佛带有缀着红宝石的玉冠,它们自由快乐地拨动着河水……

有些生活场景比较容易在现实中重现,例如,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领略《早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所描绘出来的情景,教师可以在早春时节,组织学生去野外踏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远近变换距离观察,通过亲身深切的感受,真正领略古诗文特有的意境之美。

三、深入感悟,体验情感之美

有些古诗,诗人或吟诵生情,或借物咏志,他们在自己所描绘的物或景中发现千丝万缕的联系,把它们相互关联融合成一体。同时,他们将自己描写的事物或场景与自身所处生活环境及遭遇进行联系,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诗文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例如,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诗人将旅途中夜晚留宿枫桥时所见的残月、渔火,所闻的乌啼、钟声等写入诗中,抒发了诗人奔波劳顿的惆怅。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学生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

四、探求意蕴,领悟哲理之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儿童背诵的古诗中有许多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绝句重点不在咏物,也不在抒发作者情感,诗人在好似自问自答的同时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我们为什么不能完整地看到庐山的真实面貌呢?是因为我们身在庐山中的缘故。许多事物,当我们身处其中时,我们的眼光和思想就很容易受到限制,变得偏颇,使我们无法更全面、更客观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就如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对古诗文有一定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才可能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找到诗文重点所在,才能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学习到文化知识,而且还可以领悟到更多的生活哲理。

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更多古诗词的美。

(作者单位 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镇张塬小学)

品味生活之美初中优秀作文 篇4

篇一:品味生活之美

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爱是无私的,它把一切都奉献给你。

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六年级小学生。我拥有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爱——母亲对我慈祥的爱,和父亲对我严格要求的爱。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爸爸,您辛苦了。您整日都辛苦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无论是炎夏还是寒冬。您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让家人能够更加幸福地生活,为了让我和妹妹能够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爸爸,有时我犯错误了,您会打我,但都打得不重。我知道,您也不舍得打我,您打我也是为了让我更清楚地明辨是非。亲爱的爸爸,您辛苦了,我爱您!

妈妈,您辛苦了。虽然您没有工作,但是您每天都在家里做家务,您毫无怨言。您用您那勤劳的双手把我们的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您用您那勤劳的双手把我们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您还在我们饥饿时,做出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给我们吃。

有一次,您做的饭特别香,我笑着对您说:“妈妈做的饭又香又好看,我光看和闻,肚子都饱了。”您那慈祥的面孔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还有一次,那是大冬天。外面寒风刺骨,我们都待在家里,而您却在院子里洗衣服。我跑到院子里,摸着您的手,问:“妈妈,您冷吗?”您刚开始只是笑而不语,之后摇了摇头。您骗人,您的手摸起来明明很凉,怎么会不冷呢?

爸爸妈妈,您们对我的爱和好,是我一辈子也说不完道不尽的,我对您们的爱也道不完,更不是用简单的言语所能表达的。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好报答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爸爸妈妈,我祝你们身体健康,天天开心,万事如意。

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活的养料,爱是生命的源泉。有了爱的滋润和呵护,我这颗小树苗一定会健康茁壮地成长,早日成为参天大树!

篇二:品味生活之美

流星让天下有了刹时的完善,彩虹让天下有了短暂美,咱们也可以让生存充溢美的不是吗? 我不是作家,只是1名通俗的门生,大概写不出使人赞美的诗句,但记载生存与学习上的苦与乐是我的风俗,因而我具有1本属于自己的书。我又不是画家,只是1名通俗的门生,大概我画不出使人赞美的画,但我可以把我的生存及学习中的苦乐画成画,因而我具有1本属于自己的画册。细心想一想你将/ 8 会发现生存自身即是书、...流星让天下有了刹时的完善,彩虹让天下有了短暂美,咱们也可以让生存充溢美的不是吗?

我不是作家,只是1名通俗的门生,大概写不出使人赞美的诗句,但记载生存与学习上的苦与乐是我的风俗,因而我具有1本属于自己的书。

我又不是画家,只是1名通俗的门生,大概我画不出使人赞美的画,但我可以把我的生存及学习中的苦乐画成画,因而我具有1本属于自己的画册。

细心想一想你将会发现生存自身即是书、即是画,咱们是阅书观画的读者,在书中找到属于你的乐趣,在画中找到生存的美,而这一刻你会感觉到自己成了书中的主角,画中的人物了,更有可能咱们同是读者又是画中的主角,因而你和我都具有了属于自己的书和画以及生存的美。

每个日子都是内容差别的1本书、一幅画,只是看咱们怎么样去读它,去旁观它,也许是咱们的脚步太仓猝了,常遗忘了要去读它赏识它,老是随便的阅读过去就算了,就像一篇日志同样,你若细细得去咀嚼它,你就会觉得不单纯是一篇日志,其其实它里面储藏的不只是作者一天的心境,如许的生存才不是一味剽窃的昨天,你在浏览1本书,不但仅是要读懂它的内容、符号,更首要的是要读懂它的内在,观画也不只是看它那五彩滨纷的颜色,那末简单细细想来画中原有画。

不想一味剽窃的昨天的同伙请跟我来吧,拿起笔来,学着记载生存及人生的阅历,学着从这份少有的甘甜与苦涩中找出锦绣来。

不想一味剽窃的昨天的同伙请跟我来吧,拿起画笔、水彩来,把生存中的那份甘甜与苦涩画下来,编织成自己的画册,用来粉饰平平的生存。

余暇的时刻,也可以到原野或郊野去逛逛,去找下大自然的美。烦恼的去吹吹海风,享受一下带着咸咸的海风,从而你会对生存充溢自信,也常沉醉在大自然中,不要只是看面前的美景,把目光放远点,脚步放慢点,不要太仓猝了,你就会感觉到原来生存处处都是锦绣的。

我只晚上小人物,1名在通俗无非的门生而已,只期望自己的进脚步别放得太仓猝了,能渐渐的专心去享受生存的美,可以或许静下心来把生存写成书、画成画,然后1本、1幅渐渐的去看,细细的去咀嚼,并把兴奋锦绣的霎时,和那打动的心境留住1字、1句,写成生存的书,画成生存中的画。

因而我可以笑着说生存处处锦绣。

篇三:品味生活之美

世间万物都在发生着改变,而唯一不变的是那位坐在门口的老人。他,并不美,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材,还有那满头的白发。在天空的照耀下,可以看得很清楚的是那黝黑的皮肤上布满沧桑。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他显得格外孤独。每天都会在门口拿着收音机听戏,他是个“戏迷”。他没有办法用双眼来看世界,空洞的眼里充满了迷茫。每次路过他家门口时,都会很有礼貌的叫一声“老爷/ 8 爷”,而他每一次都会满怀笑容的夸我乖。每天一身蓝色的衣服,冷了加上一件棉袄,正是这样依赖这几件衣服过了十几年。而我对他的态度越来越不如从前了,有时,会像风一样悄悄地溜过他家门前,虽然会发出声响,可他从未说过什么。

我隐约记得那天是周四,天阴沉沉的,好像要发生什么事情似的。我刚走进巷子口,就清楚的听见哀乐的沉重,心中不禁一紧,不知道是为什么,心中像有什么东西似的塞住了心口,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我仓促地回到家中,开口为妈妈:“妈,咱这谁去世了呀?”“哦,是你老爷爷。你说也是怎么说死就死了,唉。”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有了一丝凄凉之意。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我慌忙的跑到屋里放下书包,准备写作业,可是心里一直静不下来,脑海中一直重复着他的容颜......每天放学,他都会问我:“放学了。”“嗯”只是依旧是一句回答。充满了无奈。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问候,但是会让我心中无比温暖。

又是一个明媚的早上,温煦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暖暖的。他依旧坐在门口晒太阳,路过他家门口时,已是满头白发的他说:“干什么去呀?”“我去我奶奶家。”“哦,那快去吧。”我没有回答,其实心中已有了些许不耐烦,我加快步伐,想要早点逃离他。

也许是习惯了有他问候的日子,也许习惯了有他护着的日子。他去世了,就在也没有人每天问我了;他去世了,就再也没有人帮我了。

想着想着,我想去他家门口看一下。我走到门口,停下脚步,回望着每天坐在门口游荡的身影,依稀感觉昨天他还在我身旁。眼泪不知不觉的滑落,眼眸中仿佛有他的容颜,眼眸中流露出空洞。头发已经花白。他并不美,但是在我心中他是最美的。

因为有爱,他才最美;因为关心,他才最美。

生活和学习当中,我们都希望别人帮助我们,那种被别人关心,帮助的感觉是快乐的!相反,我们也应该关心别人。因为有爱,生活才会更美。生活才不会枯燥、乏味。生活才会更加精彩!

篇四:品味生活之美

马路上的车辆、行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匆匆。办公室的人们各自忙碌,奔走,匆匆;在这个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中,一切匆匆亦真亦幻,难道生活中就没有了往日的温馨与感动吗?不,让我们细细品味吧!

生活中处处有感动。我是爱花的孩子,家里的阳台上一年四季都有我最爱的花----百合或是兰花。然而我的百合枯了,于是便又去花市买,逛了好久都没找到百合。在最后一家我决定再问一次“阿姨,还有百合花吗?”无应答。我一连问了几声,她都忙于招揽客户而无暇理我。正当我转身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小朋友,要百合花吗?”我高兴地使劲点点头。她进屋从花瓶中抽了两支给我,说“百合现在不卖了,这是我自己的,送给你了。”半晌,我无语,心里暖暖的,像潮水拍打着岸边,一种温情将我包围,一种叫感动的东西让我沉醉……至今那/ 8 朵百合还在我书桌上放着。每每看到它,心中就会充满感激而感动。细细品味,生活真美好。

生活中处处有感动。一次买报纸,学校门口刚来的新报摊。我只是匆匆在那位阿姨那儿买了便走了。晚上放学时,我意外地发现那位阿姨没有摆摊却在校门口。当我走过时,她一把抓住我,关切地问“小朋友,你的钱包。”我一看果然是我钱包的一刹那,眼泪就滚了下去。我怎么也没想到,她会在门口等我。一个报摊,一天挣不了多少钱,更何况我的钱包里有百元大钞!以后的日子里,我只在那一家报摊买报纸……细细品味,生活真美好!

点一盏心灯,去品味生活,有匆忙更多的是温情和感动;点一盏心灯,点亮你我的心扉,细细品味,生活真美好。

篇五:品味生活之美

青灯下,手执黄卷,品着香茗,好不惬意!读一本书,就是去感悟月的朦胧、星的灿烂和花的嫣然。开启书的扉页,缕缕墨香如淳淳的杨柳风迎面袭来,沁人心脾,在心田上萦绕,让心花悄然绽放,散发出无数哲理的诗行。

漫步于文学的殿堂中,体会

文学的快乐。在那里,我会让朱自清先生带我去寻找那70年前清华园的旧迹,让余秋雨领我去探寻那敦煌的奥秘,让三毛

与我一路穿过西班牙和德意志迎着撒哈拉的热风去聆听骆驼悲惨的哭泣,让张爱玲点燃一柱沉香,在香烟缭绕中把我带到旗袍摆动人力车穿行的旧上海……

只因付出,才有了一部部如珍宝般的书籍。如果没有曹雪芹耕耘十载增删五次怎能换来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红楼梦》;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忍辱负重怎能换来人类珍贵的历史典籍——《史记》如果没有……

看屈原披头散发走向罗江,项羽浑身鲜血倒于乌江江畔,岳飞披枷带锁愈走愈远。书中那永恒的美,无畏的勇气让我学会了何为生存?

走进书中,品读人生。这有作者奋笔疾书的侧影,这有读者热情洋溢的呼声。这有精彩纷呈的快乐,这有催人泪下的感动……

空谷很美,因为有兰花的幽幽绽放;夜空很美,因为有繁星明月的陪伴,灯下很美因为有阅读的点缀它似冬日的一缕阳光,驱除凛冽的寒霜,它似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它似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希望的方向……

篇六:品味生活之美

离开家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但是我感觉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所以每次坐上回家的车,心中总是洋溢着幸福。

从来没有这样的轻松,从来没有这样的踏实,我觉得自己好象是被上帝赐予了魔法的天使。突然见看透了整个世界,感觉世界原来是如此的简单:天空如一汪泛着碧波的池水,大地似嵌着花边的地毯,望着天空中那一片片似棉花般的云,/ 8 我仿佛已小时在天地间,随着时间光转,随着地球轮回。

造物主好象给了我一把叫做信心的钥匙,如果我在长满荆棘的灌木从中,那把钥匙就是我披荆斩棘的利剑;如果我在大海中,那把钥匙就是我乘风破浪载我到彼岸的风帆。青春,我们走出去就有一片天空;青春,我们不必再唱“平平淡淡”才是真;青春,我们要为理想播撒希望的种子;青春,我们要轰轰烈烈!学,就要学出水平。玩,就要玩出乐趣。干,就要踏踏实实。

相信是骏骥就不会停蹄在地,是巨轮必定远行,是雁侣终究飞翔于天,是金子更不会用埋地下。青春不是一片长满毒蘑菇的野地,让人上脑筋无法接近;青春是一片桃李飘香的果园,每一颗红艳艳的果实都在向你招手。当一个人赤裸裸地来到世上,他也会一无所有的离开。人们不会注重运动健儿的胜利,人们只会关注他们怎样奋力冲向终点;孩子们不会注重一颗成熟的果实,他们只会注重果子怎样成熟。没一个人的一生最终要走向的都是死亡,而对人来讲,追中的结果并不重要,最重要的的是他怎样活得精彩。

在“对话”中品味语文 篇5

湖师附小 孟丽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画杨桃》的课例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精心设计的。通过创设对话情境,培养学生对话意识。

课文介绍 《画杨桃》一课记述了“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有些同学讥笑,却得到老师肯定的故事。故事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向读者传达了的是实事求是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特点。

具体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对课文质疑,解疑,再质疑,在与文本的多次对话中,深入理解课文。

2、通过交流、评价学生的画,促进师生、生生、生本等多项对话,使学生深刻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从文本的解读中受到人生的启迪。

教学过程:

一、 生本对话 获取信息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拿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待会儿请你说说,在读的过程中,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也会因人而异。

二、 梳理问题 板书存疑

为什么同学们看了我的画,会哈哈大笑,而老师不笑?

为什么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一样?

为什么老师要让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来看?

为什么父亲和老师的话那么相似?

简单板书: 哈哈大笑? 角度? 轮流坐? 相似?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简单板书,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

三、 多项对话 触发感悟

(一)画

1、我们带着问题也来画幅画,看看能不能通过作画、评画,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把课文读懂了。

2、小作者画杨桃,我们来画洒水壶,虽然东西不同,但一样能考察你有没有读懂课文。(拿出洒水壶放好)

3、画之前,同学们先找找:书上那些句子能指导我们正确作画呢?

学生找句,交流

主要是父亲的话和倒数第二段中:“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学生齐读。)

4、我们作画的要求是不要画得太细致,只画它的基本轮廓。仔细观察,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画,不会画的,再读课文,边看,边读,边画。时间五分钟。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以画的形式解读文本,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

(二)评

现在我们来评价几位同学的画,我们不管他画的技术好不好,只是通过他的画,评价他有没有读懂课文。不过你在评价时得引用文中的话来判断他有没有理解。

1、(出示一幅画)谁来评他的画?学生评价这位评价的同学是否正确。以判断他是否站到了作画者的位置上进行评价。引用书上的话。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看了看、走到、坐下来、审视。理解“审视”)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坐到我位置上的同学还笑我的画吗?那开始的`哈哈大笑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老师没笑是因为……(知道先从同一角度来评价)

齐读这两句话。引导评画的同学坐到作画者的位置上去评价。

(学生评价后,大家反馈)现在你知道文中的老师为什么要让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了吗?(从同一角度来评价)

---------------------------

2、出示一幅和第一张角度不同的画

她读懂课文了吗?指名说,能从书上找依据吗?

学生交流: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上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你看到一样东西,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表扬评价的同学观察仔细,会读书。

采访作画者:“你为什么能画得那么准确?也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觉得自己画得很正确。”

表扬她和小作者一样自信认真。(板书: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和第一幅画比较:同一把水壶,为什么他们画得这么不同?(学生自由说)黑板上的第二个问题你明白了吗?

3、展示一幅画走样的画

指名评价,结合书上的话,说说他怎么画成这样?

(没有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没有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想当然,画走了样。)

顺势理解“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设计意图]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画、读、评等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思考,行动、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

(三)再读老师和父亲的话,明理

父亲和老师的话,你在画画时做到了吗?指名读他们的话。(媒体出示)

小学语文品味语言与阅读方法 篇6

朱自清说“诵读”的要义,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 朱熹说诵读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情感传达出来,在于“得他滋味”。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沉浸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司空图说的“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劝心”的程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

分角色朗读创设了情境,渲染了气氛。男女生有层次的朗读,将朗读的情势一层层推向了高潮,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强烈的思想感情及旺盛的生命力,磅礴的力量、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都在声音中得以鲜明的展示,学生对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在淋漓尽致的朗读中得到了深入的理解,如果再配以“安塞腰鼓”的画面展示,则会把情境再一次推向高潮,实现音、画、情的和谐统一。

洪镇涛老师说:“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师要灵活的运用品味语言的方法,紧扣语言的“美点”,在学生无所适从时,在学生思虑梗塞时,在学生无法言表时,授之以法,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深刻地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之美。

二、比较中品味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在比较中辨别,在辨别中求知。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法在语言品味中的运用对学生形成语感、鉴别审美、发展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1、句式转换比较法。让学生在两种不同句式的诵读中体会语气和感情的差别。

再次以《安塞腰鼓》为例,我们来欣赏下面两个语段的区别。

2、文体转换比较法,让学生在不同文体的品味中体会语言的特点。

教师首先出示了一个范例,体会不同的文体读出的不同的味道和情致。

学生通过比较会发现:便条的形式只是一种单纯的信息留白,感情并不强烈,而变成诗歌的形式,错落有致的句子,吃的则不单单是梅子,而是一份甜蜜蜜的情意,一份深深的感情。

例:在教《白色鸟》这一课时,我采用了小说和诗歌语言转换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两种文体的异同。

何立伟的这篇小说很多语段都可以变成诗歌,我们不妨来当一把诗人,试着把这三段变成诗歌体会一下,表情朗读一下。

大量叠词、拟声词体现了诗化语言风格,易于意境的创造,诗化的语言为小说刻画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创造了优美、安详、自由的诗的意境。

3、调换词语比较法,让学生在不同词语的品味中体会语言的特点。

例如:朱自清的《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闹”能否改成“叫”,通过比较同学们会发现“叫”只表现在声音上,而“闹”既有声音又有蜜蜂的舞姿,侧面表现了繁花盛开、百花争艳的情景。

通过以上的改编和诵读,我们不难发现: 比较中创设的意境利于学生对语言的区别和体味,胜于教师的讲解和说教。

三、情境中品味

语言品味的另一种方法是教师通过情境设计使学生置身情境之中,完成角色转换,再通过朗读、品味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产生真切的心理体验。

例如:在教授《珍珠鸟》一课时,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相关段落。教师扮演“我”,学生扮演“珍珠鸟”,文中出现的表示这两个角色的相关词语,教师朗读时一律换成“我”“你”,学生朗读时一律换成“你”“我”。

这种角色朗读,创设了一种亲切和谐的氛围,立刻将学生带入到宽容和爱所创造的美好情境中。教师的这一创造性设计,激活了文本内容,拉近了文本与读者的距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体悟语言的情境。让学生和作者、小珍珠鸟进行了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四、批注法品味

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法”作为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在中国古已有之。就是将自己阅读的疑问、点评、心得等用精炼的语言写在原文的“天头”“地脚”“行间”“旁空”处。“批注法”在语文教学领域很受推崇,这种做法利于挖掘学生在自我朗读中的个性体验,是一种终身受用的语文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深化阅读,提高见识,训练写作的好方法。

例如:

雪白雪白的两只水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批注:

从色彩看: 白与绿辉映,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乡间田野图!一切那么纯洁、透彻,如诗如画!从句式看:“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独词成句,意境优美和谐。

品味语文学习之美 篇7

反复聆听着这段音乐, 那缓缓流淌的旋律就如同一种深情地述说, 将我深深的吸引, 到底是怎样的一段故事、怎样的一种心境让约翰·威廉姆斯用如此哀婉动人的音乐来配乐?我甚为好奇, 终于迫不及待的走进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走进了那一段残酷的历史中。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 (1939年) ,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是一出关于犹太人的人间悲剧。当年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 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 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在如此沉重的历史背景下, 人们该愤怒吧?该控诉吧?该痛断肝肠吧?但所有我们能想到的情绪发泄在《辛德勒的名单》音乐中都不存在, 在英国管那略带忧伤的引子之后, 小提琴在低音区第一次演奏出汲取了犹太民族音乐旋律特点的主题音乐, d小调的旋律, 大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的大跳谱写出低回曲折的旋律, 就如同人们起伏的心境, 时起时落的迂回, 而弓与弦的摩擦、撕扯所发出的连续长音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内心的那种饱含苦难、难以言喻的痛楚, 将我们带入到那段伤痛的回忆之中, 那是整个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 也是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的心路历程, 音乐虽然很忧伤, 但却没有愤怒、谴责与控诉, 面对那一段错误的历史, 他们选择了宽容与宽恕, 这是一个民族的胸怀, 何其宽广博大!

主题的第二次出现为高八度反复, 在第一次主题低回曲折、如泣如诉的映衬下, 高八度的旋律哀而不伤, 充满了省思与缅怀的温存气质, 那是对历史的反思, 也是对英雄的缅怀与感恩。谁是犹太人心中的英雄?辛德勒!在那个灰暗的、生命不能自主的年代里, 辛德勒倾家荡产买下了1200名犹太人的生命, 这是冰冷的历史中温暖的一束光, 他温暖了战争阴影下那一颗颗凄凉的心, 他使人性终于获得了尊严, 这是一种充满酸楚的欣慰, 音乐带我见证了辛德勒的善良与人们的对他的怀念与感恩。

在主题第三次出现之前, 由乐队演奏的引子再度响起, 小提琴在低音区继续倾诉着, 但此时的旋律打破了主题旋律平稳单一的连续八分音符, 大量附点音符、休止符的使用, 密集的节奏型使音乐变得急促, 让那种包含苦难、难以言喻的激情在弓弦之间宣泄着, 那是情绪的渲染, 在这激情的旋律中有一些不断上行的分解和弦, 仿佛是一些不甘心,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奋争与期盼, 就犹如那些犹太人他们正奋力争取着生存的权利, 虽然艰难, 但绝不曾放弃, 而辛德勒的援手让那个地区的犹太人满怀希望, 在快速的七连音上行旋律之后主题第三出现在a小调上, 它在原有主题的基础上有变化、有扩充, 最后的收束由于有#G音的加入, 给人以温和、平实、深情、绵长的感觉, 就如同影片最后那些获得自由的犹太人手挽着手共同走向光明的前方, 画面由黑白渐变为彩色一样, 所有的希望在最后都变成了现实, 辛德勒在拯救了1200名犹太人性命的同时, 其实也就托起整个犹太民族的希望, “凡救人一命, 即救了全世界。”此时的音乐成为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历史独白。

读帖,品味汉字之美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字形;呼应之美;读字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2-0034-02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智能化的电脑、手机越来越普及,手写体基本被电脑打印所代替,但书写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办公时代,在任何时候也不可能完全被替代。所以一手好字,它显示的不仅是一个人的个人素养,更彰显着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写字,首先要“读字”,每一个方块字,看似静静的躺在纸面上,其实它都是由动变为静的,一点一画,一撇一捺,无不蕴藏着翻转、提按、顿挫、快慢,在静中蕴含着动态之美。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发现这“方块字”的美呢?如何让孩子们品出这“方块字”的美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从观察角度入手,启发、引导孩子,让孩子做一个发现美的使者,做一个欣赏美的智者。

一、善用儿童的视觉发现“点睛之笔”,寻找汉字之美

纵观各地的房屋建筑,无论什么材质,无论什么形状,都有一个“大梁”来支撑整体框架,这样既稳固又使整座建筑挺拔。“梁”若是短小,房屋必然小家子气;“梁”若是倾斜,那房屋也承担不起风雨,更不要说美观了,可见这根“梁”十分重要。同样,我们古老的汉字就如这老屋一般,每个字都有一根“大梁”在支撑它,使汉字呈现稳固的方块造型,因此“方块字”也就成为汉字的别称。所以,带领孩子们去寻找、去发现这根“大梁”十分有必要。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仔细观察就会 “发现”每一个汉字中都有一笔或两笔成就了这个字的美感,毫无疑问,这就是它的“大梁”。所以,我个人认为,只要能够发现这起到支撑作用的一笔或两笔就是成功的一半。在练习书写“寿”这个字时,孩子经过反复观察、揣摩很快指出了这个字中 “丿”是写好这个字的关键,这一笔掌控着整个字的走势,这一笔写正了,整个字就写美了!所以,在教学中,我往往会让学生去大量观察,反复揣摩,提高学生观察的广度,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字的“点睛之笔”,找到这跟“梁”之所在,由细节到整体,整字把握,让字的每一笔好似动画一般在眼前流动,赋予方块字生命力。经过反复的观察,不仅锻炼了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同时也练就了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

二、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说字形之美

低年级的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于字的理解有限,所以,教师讲解汉字时要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描述,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书写的效果。例如:“青”这个字,虽然笔画不多也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这个字是“横”的集合体,要想写好这个字,处理好各种各样的“横”就成为关键。因为横多,所以很多学生写出来的字都是上大下小,缺少美感,所以我就引导:你们看这个字,上下结构,但是上面部分写的长了些,因为田字格的限制,下面的“月”只能写的小一些,就好像一个人长成这样子。”说完出示了一张“上身长下身短”的人体图片,并把孩子们的问题字与图像对照,孩子们看过之后笑得前仰后合,深刻理解了什么叫“腰长腿短”,明白了怎么才能让这个字写的美。因此,通过对比寻找不足,再辅以形象化的语言,将汉字字形之美形象地表达出来,将抽象的讲解人情味一点,生活化一些,离“品”字就更近了一步。

三、在简单的笔画之间寻找呼应之美

汉字不仅具有音、形、义,同时它或繁或简的笔画又决定了它的形体变化,所以要想使得汉字具有美感,笔画之间的呼应与避让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写 “芬芳”二字,“艹”的两竖下方略向内斜,撇捺要舒展,写出了“呼应”; “芳”字的中横要写的长,突出了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的方正平稳。草字头的内收,撇捺的舒展,给了我们一唱一和的感觉。再如,“类”这个字,上下两部分中同时出现了“捺”,为了让这个字更具美感,将其中一笔变化,以避让重复笔顺,所以就将这个字中“米”的最后一笔变成了“点”。而这种现象在同一个汉字中出现的非常多,所以避让就成为汉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古人用简单的“横、竖、撇、捺”创造了汉字,为了使方块字更具欣赏性,笔画间就产生了变化。正是笔画间的呼应,让汉字产生了变化之美;正是笔画间的避让,使汉字更具洒脱之感。

四、寻找细微的差别,用精细的观察强记字的章法

汉字的横竖撇捺位置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字。同一个偏旁长短不同使汉字具有了张弛的变化。例如在古诗《草》这一课中就有这样的两个字:“荣”和“菜”,这两个字偏旁都是“草字头”,而要想写出这两字的不同,就在于它们相同的草字头上了。将两个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学生很快发现了:虽同为草字头,但第一个字的草字头写的比较小,中间的秃宝盖写的较长;而第二个字中草字头中的横却比较长……经过观察比较,孩子们发现了草字头的特点,写出的草字头的字就有了变化,在以后处理类似字的时候也就有了自己的心得。

五、运用量的积累,完成字形特点、结构规律的识记

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任务就是识字与写字,所以汉字的书写也是这个年级阶段的重点。针对这一点,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妨在大量的生字中将相同偏旁部首、字形集中讲解,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字形特点,再利用反复的书写,强化此类汉字的特点与规律。

根据人教版课本编排的方式,我发现,每一课中都会出现相同结构或是相同偏旁的汉字,例如“二年级上册《‘红领巾真好》”一文,生字中就出现了“蹦、跳”这两个字,这两个字都具有相同的偏旁和结构,所以在讲解时我主要侧重讲解“足字旁”的字形特点、结构规律,这样不仅突出了重点生字,同时也强化了这一类偏旁生字的写法,让学生由“读字”逐步向“写字”转化,正如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所说:“拟进一分,则察亦进一分,先能察而后能拟,拟既精而察益精。”

六、述说“读字”心得,在集体智慧中共同提高

学生经过系统的观察识字学习,初步具备了自主理解汉字的能力,如果能够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将想法表达出来,这无疑离写好汉字又近了一步。但是受年龄的限制,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有限,所以引导他们把自己关注的某一方面表达出来就是“读字”的成功。

在语文课上,我总是预留出10~15分钟时间让孩子对汉字进行读帖的表述,自由表达你对某个汉字或部件的理解,在一次次的练习之中,学生对汉字的整体把握渐渐有了自己的心得,不同的观点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关注的角度在不断增加,语言表达更加完整,对于汉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所以在集体的智慧中共同品读汉字,是检验孩子们读帖过程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上一篇:《节能环保》主题班会总结下一篇:2019年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