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教语文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返璞归真教语文(精选9篇)

返璞归真教语文 篇1

当电脑悄然走进千家万户时,多媒体也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很多老师都学会了制作课件,让学生在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片中体会风景的优美;让学生在一张张逼真的照片中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让学生在一首首动听的音乐中领悟文中的意境,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但我们却再也看不到孩子们那天真的想象,再也没有了那份意料之外,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让人不禁有些遗憾。

没有美丽的画面,没有悦耳的音乐,有的只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在当今让人不禁有些疑惑。在多次教学实践中,我们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课本里的语言文字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还具有饱满的艺术形象,我们应该让孩子畅游于文字之中,让语言文字在课堂上重新鲜活生动起来。

一、让琅琅的读书声,充满语文课堂的活力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学习《九寨沟》一课时,和孩子们一起了解大熊猫,在对“憨态可掬”的理解上,就让孩子先自己充分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又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孩子一起做动作,让学生把这个词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于是孩子们就心有所悟,豁然开朗,体会到大熊猫的可爱,同时在心中也就生出了热爱大熊猫的思想感情。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才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被注入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的概念被赋予了生活的感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教会学生读书,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方法的美妙之处,让课堂充满读书声,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精彩。

二、让丰富的词汇,充实孩子的语言积累

《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就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须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的。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都在于一个人具有深厚的语言积淀。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积累词汇,在课前把本课词语写到小黑板上,课堂上让学生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齐读,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记忆,接着又让学生理解、造句,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相信孩子在以后的写作交流时,也会运用其中。

三、让思想的表达,贯穿科学的写作指导

返璞归真教语文 篇2

一、文中探趣,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小学生语言文字素养的全面提升,然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错失了很多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素养的机会,传统理念上过于应试的机制,也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积极探寻自身的教学本位,通过在教学中探究乐趣,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爱上语文课堂,爱上语言文字,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

比如教学《秋天的图画》这一课的时候,我注重激发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素养的敏感度和积累,结合课文,我引导学生们说出一些关于描述秋天的词语,学生们很快开始热烈的探讨,比如有的学生提到“天高云淡”,有的提到“瓜果飘香”,有的提到“五谷丰登”,有的提到“大雁南飞”,有的提到“层林尽染”……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们语言文字素养的培养,比如结合这些成语,我引导学生们做出解释,比如针对词语“层林尽染”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通过引导学生揣摩句子,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二、文海拾贝,见缝插针,培育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课堂的一项基本目标,然而近年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是不少学生最头大的问题就在于写作表达能力方面的欠缺,教学每当布置作文的时候,学生就表现出极大的畏难情绪。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适当结合语文教材版本中的具体科目,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多数语文教师都是将写作教学单独拿出来加以开展,而不是结合平日的教学课堂,采用“见缝插针”的方式进行写作方法教学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的时候,给了学生过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导致学生在写作表达过程中出现畏惧的心理。

在教学中,学生们一致认为古诗词是最难懂最难学的知识点,所以结合古诗词,我带领学生攻克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将古诗词的情境得以再现,情境再现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结合我给出的情境,通过情境,帮助学生了解语境和语义。比如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引导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想象,比如在好友相互送别的时候会说什么话,相互送别时的天气、地点都有着怎样的场景,结合学生们的想象力,我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在这种结合课文的情境下开展写作教学,学生们感觉乐趣横生。

三、创新思维,开放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领悟能力

学习是思维的培养,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应一改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创新思维的理念和意识贯彻到教育教学之中。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刻板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形成开放思维,学生在开放性的语文课堂中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开放性问题融入和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之中,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思考领悟能力。

比如结合《荷叶圆圆》这篇课文,在教学的时候,我引导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这首轻快、活泼的小散文诗,结合课文中所描写的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结合课文的描写,我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可以以唱歌、绘本、写作等不同的形式,来综合呈现教学的内容,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思考和领悟能力。

四、深层渗透,层层引入,培育学生的道德素质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教育学生语言文字的素养的目标,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情操。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类的学科,在教学中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性的任务。当前来说,小学生的道德素质素养被全面重视,不少小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是道德素养方面有着很大的缺陷和遗憾,有的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过着娇生惯养的日子,形成一些自我、自私的不良品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层渗透、层层引入的方式,培育学生的道德素质素养。

比如结合《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道德素养的培育,引导学生们从小就有感恩意识,学会知恩图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课文、篇目都可以通过德育渗透的模式,引导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九年制义务教学中的一门学科,在多年的教学中,语文学科不受重视,甚至都没有英语学科的地位高,这主要是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语文学科仅仅发挥着识字以及语言运用等功能,而没有真正全面地意识到语文学科的一些价值和功能。本文从探寻小学语文教学本位的角度进行论述:文中探趣,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文海拾贝,见缝插针,培育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创新思维,开放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领悟能力;深层渗透,层层引入,培育学生的道德素质素养。

返璞归真教语文 篇3

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刀耕火种的时代一路稳健走来,何以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此颓唐,难道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竟接受不了小小改革浪潮的洗礼?语文教学是关乎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和根本,国民“国学根基”日益浅薄的现实促人思考,促人警醒。但这种思考应是理性的,这种警醒应是冷静的,我们要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理性的审视,而这应建立在对传统语文教学虔诚仰视的基础上,毕竟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曾创造了璀璨无比的文化。当下语文教学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跟风追潮,在改革的旗号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识字、写字教学。语文教学就要老老实实地教学生把字认得,把字写好。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师和学生对生字新词的关注似乎成了课堂教学不合时宜的败笔,默字、听写已不再是语文课堂的常态,咬文嚼字已演变成了一个迂腐穷酸彻头彻尾的褒义词,甚至有人天方夜谭地提出随着电脑的普及可以淡化对识字、写字的要求。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第一关,跳过这一关,其他的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时下写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似乎已有谢幕退台的迹象,特别是在世界艺坛上一枝独秀的毛笔字教学更几尽荒芜,圆珠笔、签字笔因其方便、廉价而一统天下,就连钢笔也一夜之间成了相互馈赠的摆设品。殊不知,中国书法是地地道道的“国粹”,一代代书家,为此磨穿了多少砚山,筑起了多少笔冢,耗费了多少心血。一个连自己的签名也写得歪歪扭扭的中国人活得是多么尴尬。难道技术文明的推进一定要以精神文明的颓废为代价吗?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积累,重视语感的积淀与培养。先人谆谆告戒我们,“《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李白“五岁诵六甲,六岁观百家”,苏轼背《汉书》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茅盾一字不差,熟背《红楼梦》。先人的成功启示我们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可时下的语文教学,刚刚赶走了满堂灌注的幽魂,满堂练又幽灵般的冲斥课堂,讨伐满堂练的战役还没有结束,满堂乱的花哨又已经登堂入室并俨然成了正宫。东施效颦,盲求形似,急功近利,满足于貌合神离,形式包装,贴上课改的标签招摇过市,这有百害而无一利。以自主、合作为名,令人作呕的作秀,廉价笨拙的互动,形式主义的泛滥,有辱斯文的矫情实在是语文老师为人师表的悲哀。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写作,古人甚至把为文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那个一文定终身的时代里,无数读书人焚膏继晷,兀兀穷年,旁搜远绍,只为了一笔锦绣文章。就是在那样的年代里,才造就了令我们永远感到骄傲的诗人、散文家、戏曲家、小说家。但时下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只是点缀,课表上每周两节的作文课让老师和学生倍感伤神,令人厌倦的训练形式,脱离实际的训练要求,糊里糊涂的训练梯度使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厌倦了有趣的写作世界,他们“为赋新词强说愁”,为写作而伤神。每学期八篇大作文的训练量更是让学生无力招架,古代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说法,就连乡下跑江湖的都懂得“光说不练假把戏”,作文教学的弱化是时下语文教学的最大损失。

语文教学改革本应平静的进行,可时下似乎人人都是语文教学的行家,只要识几个字,似乎都可以对语文教学指手画脚,人人都争着做指挥家,于是一曲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变成了和尚做道场的大家唱,语文课堂在众声合唱中已经走调。语文教学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我们要跳出语文看语文的圈子,特别是语文界的同行们不要钻死胡同,蒙着眼睛在语文教学圈子内瞎撞一气,撞疼了还要胡嚼乱骂一通,那是自欺欺人。语文教学,要改革的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拯救语文教学当从拯救语文教学传统做起,语文教学要耐得住寂寞,语文应竭力追求“本真”与“素朴”,从外国泊来的“性”和“论”不管用,妄想用几年、几十年的吵闹去撼动几千年的积淀,那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保持是一种定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潮涨潮落处又有几人能岿然不动、不随波逐流的,保持有时候比创造更能煽动勇者的痛苦。语文就是语文,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为了语文,为了未来,为了蕴涵其中的那份民族气质永不消失,恳请所有的语文老师能固执地保持住这一点。

返璞归真教语文 篇4

从贵族走向平民――谈“语文味”的返璞归真

王清

我读了程少堂先生的文章《“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初中语文教与学》第8期下半月刊),还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对“语文味”这个概念有了一些了解。读完了相关的文章后,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如果真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来――指程少堂先生所说的真正的“语文味”,的确是太美了:能够上出“语文味”的老师是美丽的,能有机缘听到这种具有“语文味”的课的学生是幸运的。

问题是,按照程少堂先生的理论,全国又有多少语文老师能上出具有真正“语文味”的课呢?不要说是千千万万的普通语文老师很难上出来,即便是享誉全国的特级教师、语文教育家又有几人能做到呢?即便是程少堂先生自己――他是“语文味”教学流派的创始人,也不能说,他所有的课都上出了“语文味”吧。就连他自己都说,他的一节曾经轰动全国的《荷花淀》课例,竟然受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点名批评,更何况是普通语文老师呢?我觉得按照程少堂先生的理论,上出来的真正具有“语文味”的课,放眼全国也难找到一两节。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语文味”高高在上呢?我的潜台词,或也可以理解为,是什么原因让“语文味”教学流派有可能被束之高阁,成为课改中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与目标?且让我们来看看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的`界定吧。

他在《“语文味”究竟是什么?》一文中对“语文味”这一概念从12个方面作了阐述。其中,有这样几个界定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自由境界”――“语文味”的哲学味;

二、“‘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美学境界,是语文教学过程美和结果美的和谐统一,因而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学美。”――“语文味”的美学味;

三、“我心目中的‘语文味’主要是文化味”――“语文味”的文化味;

四、“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渗透教师和学生生活体验的课堂。”――“语文味”的生命味;

我完全赞同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的高位解读。的确,如果一堂语文课,能同时具有生命味、文化味、美学味,甚至还具有哲学的意味,这实在是语文教学中的“天籁之音”。这样的课,当然是真正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然而,放眼全国能到达这样境界的课,不会很多,能把课做到这种境界的老师同样屈指可数。就连程先生自己也说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情趣、意趣(理趣)、谐趣等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只有大师级的少数人,上出来的课才能具有“语文味”,而且,即便是大师怕也不能保证上出来的所有语文课,都具有程少堂先生所说“语文味”吧。而一般老师的课堂离“语文味”依旧相距甚远。

但是,我们再看看程少堂先生的另一段表述:“‘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这句话中的“应该”一词,如果我理解不错的话,是否可以理解为“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常态呢?实际上,“语文味”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应该具有的特质,否则就算不上真正的语文课了。如果可以这样理解的话,程少堂先生的论述,就前后矛盾了。因为既然“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常态要求,那么常态下上出的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就不太可能都成为一个语文教师的…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照我理解,对于一人来讲“高峰”总是少的,不常见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表达上的混乱呢?

那是因为他混淆了“平常人生”与“人生境界”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事实上,“语文味”是常态语文所必须具备的东西,也就是说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必须达到这样的要求。试想如果语文老师上出的课,连一点“语文味”都没有的话,这还是语文课吗?这样的语文老师,还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老师吗?至于,程先生所论及的“语文味”却是另外一回事,他实际上已经把这个概念,上升到常人难以企及的“语文境界”了。常态下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而上升到“语文境界”的语文课,那是语文人,尤其是教育专家终身追求的理想。把一个终身追求的教育理想,当作一个普通语文老师每堂课的普遍要求,这样是不是有点苛求呢?

我想表达的意思说,“语文味”要从贵族走向平民,我们应该告诉所有的语文老师,什么样的课是具有“语文味”的课,告诉他们如何才能上出“语文味”来。这个标准一般老师应该是可以达到的,至少通过努力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也就是说,具有“语文味”是语文课的基本要求。我们不能把一个基本要求无限制地拔高,这样实在不利于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

其实,我在论述“语文味”这个概念要返璞归真,要从贵族走向平民时,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我觉得任何一个语文教学理论,实际上是这个教学流派的专家学者对语文教育现象的理论化的解读。再进一步说,这个理论解读,实际上就是一种假说。一种假说的提出大都有两种结果,或是被证明,或是被证伪。被证明的理论,一定是普遍适用的理论,而被证伪的理论,虽然情况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种理论可能在局部有一定的正确性,却一定不具备普遍性。

“语文味”本来是一个相对于“泛语文化”提出来的新概念。它的存在本身,就没有明确的定位,实际上它是为着教育教学的纠偏而临时存在的一种教育行为。“语文味”教学流派的存在,本身也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教育现象,算不上真正的教育理论,事实上,也极难建构真正的理论框架。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但把“语文味”这样一个属于纠偏的教育行为,当作一个教育理论来确立,甚至还人为地把“语文味”贵族化。这样一来,语文教育就再一次跑偏了。因为我觉得任何一种理论的确立,都应该具有指导实践工作的职能。也就是说,真正的理论是很“平民化”的。显然,程少堂先生眼中“语文味”这个概念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

我们对语文教育的研究,一定要能真正地指导平常的语文实践。这样的理论,才是鲜活的理论,才是“流芳百世”的理论;反之,如果我们研究的理论,只能用来解释语文教育中顶尖高手的教育实践,那么这样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可以说,某某老师的语文课已经上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作为普通的语文老师我们可以仰视,却很难模仿,也没有必要强行嫁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由此,我想起了语文教育界许多“贵族化”教育理论,常常是轰轰烈烈上场,却后继乏人,对语文教育本身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影响。其真正原因,就在于许多教育理论因为太具有“个性”化,而难以复制,难以再现。

总之,我本人十分赞同语文教学对“语文味”的追求,不过,“语文味”要从贵族走向平民,这样“语文味”教学流派才能走得更远。

返璞归真教语文 篇5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听课体会: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

看了17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课,给我带来了美好的享受。下面,就来具体谈谈这17堂课带给我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第一,从学科性质上看,这17堂课较好地彰显了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还以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17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够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紧紧抓住语言这个中心,强化语言文字的运用,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努力为学生营造语文实践的“场”,读、写、思、问,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这17位教师能够比较好地处理了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达成了一种平衡,非语文抑或泛语文的东西少了,还以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第二,从教学目标上看,这17堂课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高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还以语文的清爽与干净。

布卢姆说得好:“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这17位老师有着比较强烈的目标意识,课堂上能够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具体说来——

1.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

这17位教师都想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在课堂上,他们关注文本的语言,以语言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文字,努力地干好语文该干的事情。

2.把语文课上成了高年段的语文课。

高年段的语文课不同于低中年级的语文课。这17位教师都想在课堂上凸显出高年段阅读教学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他们注意引导学生推敲重点词句,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这是其一。

其二,他们都注意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其三,他们都注意以读书为主线,加大思维力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第四,他们都注重语言积累和运用。

3.把语文课上成了符合那种文体特征的语文课。

对于叙事性作品的教学,老师们能够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对于诗歌的教学,老师们能够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大体理解诗歌的意思,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在教学中,能够强化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对于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老师们能够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令人欣喜的是,这次3位教学说明性文章的老师在教学中有许多匠心独具的设计,把这类文体教得很有语文味和人情味。比如,卢老师教学《大自然的文字》,引导学生做资料检索,写读书心得;黄老师教学《变色龙》,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会学生做批注,揣摩体会说明性课文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第三,从教学内容上看,这17堂课较好地发挥了课文的例子的作用,实现了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华丽转身。

我们认为,语文教学要坚守语文的本真,得要关注语言文字本身的物质存在,要着眼于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语言世界和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生共构。

这17位教师有着强烈的语文意识,发掘课文中的语文元素,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歌德说得好:“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目前还停留在人人看得见的内容层面。但是这17位老师在教学中,能够向只有有心人得之的涵义层面迈进,有些还能够注意向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的形式层面迈进。比如,姚老师执教的《姥姥的剪纸》,赵老师执教的《鞋匠的儿子》,晋老师执教的《爱之链》,黄老师执教的《变色龙》,等等。这些老师的课堂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1.在教学中,他们能够关注文本语言的音、形、义,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文字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

2.在教学中,他们能够关注文本的用词造句、语言风格,引导学生探寻和发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3.在教学中,他们能够关注文本的“文质”“情采”,引导学生掂量和品味语言文字的质地、情味、分寸和美感。

4.在教学中,他们能够关注文本的布局谋篇,引导学生揣摩和发现作者是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么写。

5.在教学中,他们能够关注文本的体裁样式,引导学生感悟文体的特征。

还有的老师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地重组,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像晋教学《爱之链》,姚教学的《姥姥的剪纸》,李教学的《伊索寓言》,等等。

第四,从课堂形态上看,这17堂课较好地彰显了学生主体的地位,还以语文课堂的本真状态。

语文课堂应该是儿童的学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算不上一堂好的语文课。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这17位老师能够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能够合理的退位让学,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圈点批注,课堂上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具有生命的活力。

纵观这17堂课,在多数课堂中,学生是自由的,是思想的。课堂上有时呈现出一种丰富的安静,学生能够自由地读,自由地思,自由地说。课堂上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温度。

第五,从学习氛围上看,这17堂课较好地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思想,贴近学生,回归常态。

在这17堂课中,教师都能够甘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堂上,教师和蔼可亲,笑容可掬,与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心理氛围,教师的语言能够贴近儿童的实际,没有大段地煽情和独白,课堂上始终洋溢这一种民主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是愉悦的,是幸福的。

第六,从学法指导上看,这17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理念,授人以渔。

语文教学要寻求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应该是以学生为本体,以教材为凭借,是一种能够使课堂和谐而有序地流动起来的平衡。有了这种平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能够有效互动起来;有了这种平衡,教师就会在课堂上致力于为学生一种创设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情境,引领学生亲历言语实践的过程,学语习文,得言得意。

这17位老师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寻求这种平衡的状态,他们有着强烈地读法、写法、学法指导的意识,而且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篇课文的读法、写法的策略,并且能够使之内化为适合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力。

在本次赛课,在语文学法指导上有许多创新的举措。比如,赵和春老师引导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朱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注释理解诗意,都是这次竞赛中可圈可点的亮点。

第七,从学生发展上看,这17堂课的教学效率较高,学生获得比较好的发展。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应该是学生灵性和智慧生长的地方。这17位老师深谙此道,在教学中他们关注学生的学,努力让学生提供具体的语文实践来提升语文素养。在这17堂课中,我们都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生能够经历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发展过程。

第八,从教学个性上看,这17堂课较好地展示了师生的智慧和才情,彰显出语文课程的独特魅力。

从这17堂课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这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寻。在此过程中,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充分地彰显了出来。语文教材是一篇篇不同的选文。不同的课文,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篇课文都应该选择最适合教材的个性化的方法。当然,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当然,这次高年段的阅读课还给我们带来了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对教材的处理和目标的把握要更准确一些,能够更加符合文本的特点,体现编者的意图,更好地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要有一种更加强烈的课程意识和目标意识。

第二,对教学容量的理解要更科学一些,能够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要知道容量未必与内容成正比。抑或说,我们应该要有一种比较清楚的课时意识。

第三,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品味要更实在一些,能够更好地还原文本,而不是挖掘微言大义,不能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或者说,我们应该要有一种更加强烈的整体意识和篇章意识。

第四,对一篇课文当中该完成的规定动作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要知道小学语文是打基础的课程,语文课一定要干好语文该干的事,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能读好书,写好字,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换言之,我们应该要有一种更加强烈的打基础的意识。

第五,对文本的体裁样式的研究要更深刻一些,要知道对文本形态的认识和关注重于文本的本身。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要有一种更加清楚的文体意识。

第六,对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当一些,要建构富有思维含量的话题,用话题驱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地钻研文本。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变繁琐的提问,为适时的追问,追问是一种顺学而导,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要有一种更加清楚的话题意识。

第七,对资料的拓展要更适度一些,不能把文本淹没在无度拓展的资料当中,语文教学要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就在文本中,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变成课文,它一定是有说道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把握这个道,对文本进行实实在在的教学。换言之,我们应该要有一种更加强烈的用教材来教的意识。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语文可以这样教 篇6

孙松波

“语文课如果有一半时间留给学生去读书,去表达,去实践,那么语文课的效率就一定能够提高!”

“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不难。”

我师范毕业后教起了语文。但万万没有想到,教语文很累,还很难提成绩。备课、上课不说,还有许多作文、周记要看要评,我经常加班加点甚至熬夜。我也试着改革,一方面,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在黑板上给孩子出几个日记题目让他们选择,逐渐避免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尴尬;另一方面,在课外活动时间领着学生到农科园采访、体验生活,有时还带着孩子到鱼山看桃花,学生很惬意,我也得到了放松。可惜好景不长,我教了两三年,还没体验收获,就离开了教学岗位。

前不久,我看到李振村等主编的新书《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出版发行的消息,倍觉亲切。我一口气读完了,对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语文活动又有了新的认识。

语文教师应该是博学的,有宽广的知识面,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他还要喜欢语文,兴趣和爱好对教好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收录的21位小学语文名师,无论是专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大学教授、著名的特级教师,还是在一线教学的青年才俊,他们都手不释卷,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有非同一般的热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正如于永正先生所言:“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不难。”

语文该怎么教,是有方法可言的。当年李希贵老师在实施语文实验室计划时,要求每周六节语文课,老师只能讲两节,其余放手让学生读课外书。老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表达方法和语文知识。几名执教高一的语文老师不服,李希贵就让自己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和读初一的侄女一起参加高一统考,结果两个孩子的成绩均高于高一年级的平均分。这说明了什么?上海师大吴忠豪教授说,“课文只是学语文的例子,是可以替代的。我们可以用这一篇课文来教这些语文知识、方法,也可以换一篇课文来教这些语文知识、方法。所以,语文课把大量时间放在课文思想内容的解读上,这是造成语文课效率不高的直接原因。”他还说,“语文课如果有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表达、实践,那么语文课的效率就一定能够提高!”山东潍坊北海学校教师韩兴娥把教女儿认字、读书的做法迁移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课内海量阅读”,从不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却个个成绩不俗。这比起那些课上满堂灌、课下作业如山的老师,是否会更受学生欢迎?

这些语文老师都善于动脑子,善于反思,不人云亦云;善于学习别人所长,自己也会出新创新,这使得他们的教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鲜明的个性。特别是他们设计的语文活动都能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所以总能受到孩子的喜欢和家长的欢迎。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常丽华老师说,“很久以来,我们过分强调积累,忽视了儿童的理解和感受。”“如果孩子们背过的诗词和他当下的生活没有任何联系,孩子们能有诗的情绪,能感动于花开花落吗?”所以,常丽华开发的古诗词诵读学习方式是“在农历天空下”的诗词之旅,她带领学生以24节气为线索,诵读古诗词,跨越春夏秋冬四季,自由快乐地徜徉在中国文化的长廊里。这样一位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热爱语文教育的老师,2008年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返璞归真,还语文课堂本色 篇7

一、平淡才是真

平淡即平实淡雅, 不加色彩, 不加修饰, 不刻意雕琢, 不自作矫情, 不故作姿态, 不故弄玄虚, 是原色、原汁、原味, 是本色语文、本体语文、本真语文。平淡为真。返于自然, 归于纯净。教师持这种心态, 就会心平气和, 用真心与文本、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 用真情和作者及学生进行真诚交流。所谓“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平淡致真,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很多次公开课上, 没有达到那种热热闹闹, 顺顺利利的效果, 很多时候会出现老师们最怕的所谓学生不配合的情况, 然后在我的引导下, 逐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课后总是有人善意地责备我:为什么不事先渗透渗透呢?那样更能显示出你的水平。我没有反驳这样的观点, 但我始终坚持自己的做法, 因为我知道, 没有什么比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更可贵, 没有什么比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和探究的能力更重要。所以我喜欢这种略带困难和风险的平淡与真实。

平淡致静, 教师心静如水, 学生雅静无声, 不讲奢靡, 不求浮华。师生之间, 师生和文本之间有心灵的絮语, 有自然的默契, 有随机的暗示, 有会心的微笑。这就是潜移默化, 也就是“不言之教”。

平平淡淡教语文, 方露语文本色。如司空图在《诗品》中所言“生气远出, 妙造自然”。又如苏轼所言“无穷出清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可见平平淡淡教语文对教师的综合素养, 尤其对人文素养的要求更高了。在某种意义上说, 平平淡淡更像一种心态、一种风格、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二、简单才是精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不要硬给语文课加任务, 拔高要求, 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 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 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翻新, 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 喧宾夺主。

当前, 有些课, 尤其是公开课, 容量太大, 节奏太快, 课件太多。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解, 手忙脚乱地演示, 学生急匆匆地对答, 扫描式地观看, 没有回旋的余地, 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 知识如浮光掠影, 训练似蜻蜓点水。如此, 知识如何能内化?技能如何能熟练?

鉴于此, 语文课要“消肿”“减肥”“瘦身”, 化繁为简, 削枝去叶, 突出主干, 凸显主体, 理清主线。因此要强调, 对话主要是和文本的对话, 要深入钻研教材, 疑问主要从文本中来, 答案要到文本中去找, 要不离文本, 紧抠词语, 有时可能还要咬文嚼字。

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 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 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 需要教师具备很高的教学素养。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教学中要求面面俱到, 平均用力, 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 效果也未必好。其实, 正是这种“不全、不粹、不足”, 才使得语文教学更精炼、更精彩。所谓“简洁为美”, 意在于此。

三、扎实才是本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 母语是民族之魂, 国家之根, 智慧之泉, 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 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奠基固本, 要求切实, 训练扎实, 效果落实。

当前, 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 热热闹闹走过场, 认认真真搞形式, 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 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 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 该解释的词不解释, 该辨析的词不辨析, 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 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 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带而过。然而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体现扎实, 我想大家可能看过这样的案例:著名特级教师袁容在执教《少年闰土》时, 提问“秕谷”一词的意思, 学生课前查了字典, 回答说:秕谷就是干瘪的谷子。按照常理对这个词的理解应到此为止了, 可是袁老师又问:能不能说“秕枣”啊?学生说不能, 老师笑问为什么, 学生说这个字是“禾”部, 用来形容谷子的。一个“秕”字, 使学生增长了多少见识啊!这就是扎实。

语文是基础工具性学科, 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 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十分重要。而小学语文又是基础的基础,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扎扎实实地训练。

四、轻松才是乐

当前语文教学, 师生都感到负担重。为何老师负担重、不轻松、不开心, 有教育体制的制约, 尤其是考试制度的羁绊, 也有学校自身的问题。就语文教学而言, 要求太高, 任务太多, 挤得满满的, 填得死死的, 作业多多的, 哪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堂课而言, 也是铺天盖地, 倾盆大雨, 教师气喘吁吁地牵着学生走, 学生匆匆忙忙地跟着教师跑。我认为, 为了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学习, 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言高论, 尽情表露他们的喜、怒、哀、乐, 毫无顾忌地表达他们独特的感悟、独特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并梳理学生解决疑难的思路, 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 完成一种思路到另一种思路的转换, 学生学得很轻松, 教师教得自如。

语文课返璞归真才有语文味 篇8

读出诗词的语文味

特级教师韩军在上示范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的诵读,让很多师生流下了眼泪,原因是从他的诵读中听出了蕴含在诗中的味道,即“保姆在那个非人的社会所遭遇的非人待遇”,令人同情。诗人余光中在厦门大学校庆时诵读自己写的《乡愁》,听者唏嘘声一片,从老诗人的诵读中,品味出了诗人对妻子、母亲和祖国的挚爱之情。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书读百遍,其味亦自见。一次我上古诗词的鉴赏课,让同学自由谈谈读诗词的感受。语文课代表首先发言说:“我从杜甫《登高》一诗前两联中读出了气魄的宏大,境界的开阔。三四两联不再像前两联那样开阔、宏大,而是写他‘个人’的潦倒,深厚阔大的境界一下子缩小了,变得深沉多了。境界由大到小,情绪由高亢到悲抑,给人以跌宕苍凉之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当他诵读完全诗时,教室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一同学说:“我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读出了诗人那种忧国忧民、救世济人的思想感情。”之后,他用浑厚的嗓音,充满感情的诵读,把同学带入了诗的境界。这时一女同学急忙站起说:“我从诗人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中读出了诗人追求理想的浪漫豪放情怀;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诗句中读出蕴含其中的愁思、幽愤及郁闷,也知道了原来写愁可以用水来比喻。”经常在校《远帆报》发表文章的李婷婷同学则接着说:“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也是用水喻愁的。将亡国之愁喻为流不尽的一江春水,生动形象极了。我从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诗句中读出愁也有长度。又从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词句中读出愁也有重量,可用船载,而词人担心船载不动,可见愁之沉重。”

这是由阅读生成的课。同学们欣赏到这种地步,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光凭老师的讲解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即使达到了这种效果,也是违背新课标精神的。

联系实际读出文本的语文味

联系实际读出文本的语文味就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事,结合文本,通过阅读去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读出文本的语文味。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一遍课文,接着范读。之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实事,再读课文。不一会儿我看到一位男生哭了,当时还以为他病了,一问,他说:“以前曾读过这篇文章,没什么感觉,听了老师的范读,再按老师的要求读课文,我感觉我好像就是文中的‘我’了。”于是让他讲讲原因,他说:“作者20岁,其父50多岁,而我16岁,父亲68岁,他的父亲体态肥胖,腿脚不好,走路不便。在那种情况下还是坚持送儿子去车站并亲自给儿子买橘子,特别是攀月台那让人揪心的动作,使我想起我那年迈的父亲。父亲每天驼着背,早出晚归地为家操劳,每晚还必到我房间看看,让我心存感激。有次来学校上课,我跟在父亲后面出门,看父亲背上背着喷雾气,肩上扛着锄,走路明显蹒跚的后背时,我哭了……我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作者哭了,那是对父亲的感激和敬畏。应带着一颗感恩之心去读课文,才能理解文中‘我’那时的心情。”这时很多同学被感动了。于是纷纷起来发言,一女生说:我读到父亲腿脚不好,走路不方便,还去为儿子买橘子那个蹒跚的背影的文字时,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父爱。真是让人感动,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我平时没有注意。另一女生说: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多令人揪心啊,对他那个年龄,多危险啊,这是个多么让人感动的背影。一男生说:这是爱子的背影。还有一男生说:我改句诗吧,真是“背影有真意,欲说难为言”。……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阅读,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体会出了那份浓浓的父爱,无需表达,也难以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读出细节描写的语文味

文本中的细节往往就是师生在阅读文本时不太注意,容易被忽视的一些细节描写,这细节描写自有其目的和作用,不容忽略。如《社戏》11节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请看特级教师马清泽老师的授课。师:请同学边读边思考,看看句子里有什么?生:连山。师:怎样写的?生:连山的颜色是“淡黑的”、形状是“起伏的”。师:给人的感觉怎样?生: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师:山本是青色,为什么说是“淡黑的”?生:那是夜里所见。师:为什么说像“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生:站在行走的船上,连山确有“踊跃”之感。师:山是起伏的,是黑的,以“铁的兽脊”写夜里的连山何等准确生动。师:“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生:写终于能去看社戏的愉悦心情和孩子们行船的速度之快。这样一读一品,此句写得多好,多有味。再以我教读《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一个细节描写为例,当讲到文中买牡蛎付钱给于勒时,“我”看到他那“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苦,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学生站起来说:“从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后面又加上一个‘亲’字重复‘我的叔叔’,显得啰唆。”我问:“是吗?如果真啰唆就删掉,请你读读看效果怎么样。”他一读,马上就有学生说:“效果不好!”一女生说:“不能删去,看似啰唆,实则是‘我’对真情与亲情失落的痛心。”接着这位同学用极其痛心的语气朗读了这句话,课堂上静极了(许多同学被感染了)。另一同学说:“删掉后面的两句呼唤,语言显得苍白,缺少了‘我’对叔叔同情的力量和对‘另一群人’批判的力度。应该用悲愤的语气去读。”这个同学也试读一遍,效果很好。我接着问:“另一群人指谁?”同学齐说:“指像‘我’的父母及老船长等人。”第三个同学说:“这样反复强调,近于呼唤,很有艺术震撼力,我认为应用呼唤的语气,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呼唤去读。”于是试读,效果极佳。品读这样的细节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让丑恶的灵魂得到一次洗礼和净化。

读出字词句读的语文味

教语文,就是要紧扣字词句读,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只有紧扣了字词句读,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才会落到实处。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经典的语文课离开了具体的字词句读,谈何感受、理解及运用。字词句读是语文课的“总抓手”,离开它,语文教学就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为空中楼阁。读课文时,当把心沉到字词句读里去,想想作者究竟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如《故乡》第六段中“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老屋易主的原因”。多平实、明白的语句,不仔细读就会一晃而过。按下述三个方面读读想想,语文味就出来了。句子中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瓦楞上”,草本该长在地上,这里却长在瓦楞上,处所不一般,说明屋子很老,与下句老屋照应;“许多”,草数量不少;“枯草”,全无生机;“断茎”,肢体残缺;“当风”,遭遇不幸;“抖着”,体态无力,老屋难免易主,心境悲凉。这句与第一段相照应。第一自然段那是从大背景下写故乡的萧条,此句是从小的细节再次写出故乡的萧条冷落,同时也写出了家道的中衰。当用凄凉之感情诵读此句。便能体悟出来作者心中的悲凉。著名作家、语言大师、剧作家曹禺先生在看排练他写的戏时,常常指出演员把标点符号读错了。标点符号读错了,说明演员没有理解作者的用意。可见他对标点符号运用的认真与讲究。因此,在读书时,还应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上理解它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故乡》当“我”看到二十年未见的闰土时,“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我”只说出七个字,却用了六种标点符号,表现“我”当时的兴奋,但又不知怎么说才好的心情。而闰土见了“我”却叫了声“老爷!……”两个字,用了三种标点,闰土的激动、局促不安、恭恭敬敬,不知怎么说,也不知说什么好的情态得到充分的表现。而文中关键的字词句读,需要老师和同学仔细选择确定。

简简单单教语文 篇9

听同课异构——《天鹅的故事》有感

上周四,我听了四年级郭老师和余老师关于《天鹅的故事》的同课异构,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各有所长,简简单单地教语文。

两位老师的课,都抓住了课文的中心段落——第5自然段,进行品词、析句、感情朗读。郭老师的课响亮而细腻:她善于抓住能表现老天鹅的勇敢、顽强的词句,循循善诱,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次齐声朗读,整个过程显得环环相扣,紧密相连;郭老师还抓住第7自然段——群鹅在老天鹅的带领下,勇敢破冰后发出的叫声,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写话。余老师则由学生观察一幅幅美丽的天鹅,进行说话训练:“看看这一只只天鹅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引入课题,然后让学生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以“看看哪些自然段一下子就能让你为之感动?”这样的一个问题切入课文重点段落——第5自然段的学习。接下来让学生对能打动自己的词语、句子、标点符号进行旁批、谈体会。还让学生将手握成拳头慢慢地举起,然后自然地落下,一次高过一次,让学生体会老天鹅“腾空而起扑打冰面”所忍受的疼痛,同时还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天鹅一次次扑打冰面的声音想象:仿佛看到什么?从而让学生走进老天鹅的心里——愿意为了群鹅而牺牲自己。并且还让学生设生处地想象:假如你就是群鹅中的一只,你看到老天鹅的行为,你将会说什么?怎么做?„„余老师对文章的其他段落和处理也很巧妙:天鹅群的壮举不仅打动了你我,还打动了猎人——斯捷潘老人,将猎枪挂在了墙上。然后余老师问道:你从斯捷潘老人的行为中感受到了什么?随后,余老师出示了四个答案让学生选择,并告诉学生:这四个答案都是余老师每读一次的感受,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希望同学们今后在阅读时,也能做到多次阅读,从而产生不一样的震撼。整个课堂显得重点突出,轻松而富有深度。

不过,两位老师也有值得改进之处,比如:郭老师的过渡语和引导语丰富、细腻而有诗意,但多次让学生齐读,显得单调、泛味;在总结老天鹅的品质时,未能让学生畅的欲言,感觉是老师直接就给学生总结出来了;在课文结尾处虽然提到“首尾呼应”的写法,但未能将课文前后两段提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让学生对比、体会“首尾呼应”的好处。余老师虽然提的问题不多,但能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层层拨笋似的递进。不过,也有不当之处。比如:在让学生将手握成拳头举过头顶,让学生亲自体验老天鹅破冰所承受的巨大疼痛时,有的孩子明显感受到了疼痛,却未能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然生成的课程资源未能起到对学生心灵的震撼作用;在结尾时未能让学生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也是个遗憾。

上一篇:幼儿园家长工作案例下一篇:校内实训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