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心理疏导(精选10篇)
中考对于每个初三学生来说都是有生以来面临的第一次重要考试,再加上教师和家长的期望很高,每个学生的压力很大,致使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疲劳,甚至心理疾病。有的表现为忧郁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有的表现为烦躁不安,患得患失。等等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毕业班的班主任,对初三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非常必要。最近我在湖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网,认真的学习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部分课程后,我对初三学生的心理疏导有了一定的认知,以下谈谈我个人的心得:(1)要学会倾听。
基础平常、智力平平的学生,面临初三年级学科多、学习任务重、竞争压力大等情况,心理上产生了恐慌和惧怕。例如我班的彭艺、张文娟等同学,她们都是女生,在初
一、初二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进入初三后成绩一直令老师、自己很失望。我采取蹲下身子看学生,站起身子看问题,俯下身子去关注,坐下身子去倾听的办法,最重要的方法是学会倾听,我先让她们在每次月考后写一份学习反思,反思自己的得与失,然后再做当面倾听,听听她们的学习困惑及心理倾诉。
(2)要让他们找回自信、收敛玩心。
智力较好、基础平平的学生,在初
一、初二时虽贪玩但成绩还可以。面临初三年级学习时间紧、试卷多、考试多的情况,成绩出现了下滑现象,失去了玩的机会、失去了“不用功成绩却不错”的那种快感,所以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心理上也产生了很大压力。针对这样的学生心理疏导的主要措施是让他们找回自信、收敛玩心。我采取积极的管理态度,对这部分学生要树立“一定要抓、一定要管”的信念,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以便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培养他们自信、自强的健康人格,对他们采取天天检测的办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对这部分学生最关键的心理疏导就是充分信任、关心他们、科学诱导,偶尔我还采取诱惑的方式:“下次月考成绩如果上来,我就会送你们一节体育课。”用这种方式去刺激他们的最痒处; 让他们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3)要学会宽容。
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成绩较差、不服管的学生,他们属于“调皮捣蛋”的学生,每天面对教师严肃的面孔,他们也有压力。针对这部分学生,我采取的心理疏导方式是:教师要学会宽容!用微笑去征服人格、用幽默去化解冰棱。例如我班的龙彪、魏鹏等同学,他们性格
倔强、有个性、有思想,对老师的言语往往有反感。但他们人品不坏,并且对他人很有热心,针对他们的品、行不一致,教师不能用强硬的言语命令他们,要知道宽容是一切大爱的体现、善意的微笑可以化解一切、幽默的言语可以缓冲一切!
(4)用“心理微调战术”学会关注。
到了初三年级,教师的关注对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关注更多的是那些中等生、优等生,对那些“不被看好”的学生出现了漠视和忽略的态度。然而这些“不被看好”的学生更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微变,他们对学习,甚至对老师产生了逆反心理。他们常常通过课上说话、弄噪音、搞小动作等扰乱课堂秩序的方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对这部分学生通过训斥、说教等言语管理方式已经不起作用,因为他们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学习成绩,而是老师对他们的态度。怎样能让这部分学生不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影响他人学习呢?关注他们!怎样关注他们呢?我采取的心理疏导方式是心理微调战术,不用言语,而用一个个特定的手势去提醒他们,例如:把食指放在嘴边“嘘”,提醒他们肃静;用食指向下指多次,提醒他们低下头学习;用拇指和食指张合的方式提醒他们不要说话;用“微笑+点头”的方式表示满意或赞许,等等。小小的提醒或无声的交流既不影响他人,又能征服这部分学生的心,因为在这部分学生心里,这是老师对他们的关注!
一、教师应该擅用罗森塔尔效应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能够正确对待每天的生活, 不过喜不过悲, 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前途是光明的, 未来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的, 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我在高三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给学生讲我对他们的认识, 让他们知道在老师的眼中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我主要这样做:
(一) 营造一种平等关爱的气氛。
我会通过个别谈话让每一个学生知道我与他 (她) 之间是绝对的朋友关系, 我就像一个挚友默默关注着他 (她) 的成长。即由对学生高度的期望而产生了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支持, 营造师生间的良好气氛。
(二) 做到及时反馈。
对各方面较为突出的学生给予肯定, 同时也指出他们身上的不足之处, 让他们能够清楚自己的优缺点, 不盲目自大、妄自菲薄。对表现欠佳的学生多表扬他们身上的优点, 及时发现闪光点, 并对闪光点进行肯定, 让他们有一种被人认同的感觉, 敢于去做敢于去想, 从而影响中间层次的学生。也就是教师对寄予期望的学生, 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
(三) 按时输入信息。
即教师向学生表明对他们抱有高度的期望, 教师不间断地指导学生一段时间, 让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形成自己准确的理解, 或者是对某一方面的生活细节有自己正确处理的能力,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启发性的回答, 并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材料。
(四) 善用鼓励。
即对所期望的学生给予各种各样的鼓励, 使他们不断朝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可以是课上的口头表扬与肯定, 也可以是物质的奖励, 或者是特殊环境中师生的掌声与赞同, 抑或是通过他信赖的人间接传达教师的认可等等。
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学生高三这一年里不间断地采用罗森塔尔效应来稳定学生的情绪, 尤其是补习生, 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 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改变命运, 而不是做一次这种思想工作就认为够了。
二、帮助学生调整对“挫折”的认识
当学生面临考试失利、升学无望、就业前景不乐观等挫折时, 应该避开敏感的话题, 诸如“为什么没考好”“你为什么不想想考上以后会有怎样的生活”“你最近和异性交往成绩直线下滑了吧”“照你的这个情况肯定考不上”……有这些问题的学生, 他们自己清楚问题所在, 他们只是不愿承认自己的过失, 如果教师不介入, 他们可能自省, 可能自暴自弃, 更可能听之任之, 而这些学生心灵深处最需要的莫过于来自教师的安慰与关心, 包括同情、体贴、鼓励, 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 帮助其走出困境, 应付心理上的挫折。这时教师不妨告诉他们“退一步海阔天空”“没有面包和牛奶的爱情是不现实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思故我在”“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难道要被自己打倒”……过分的强加压力只会使这些本已焦躁的学生更加焦躁不安, 帮助他们卸下身上的重担, 他们肯定走得更远。
三、鼓励学生自我调适
一般, 心理健康是一种保持动态平衡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 而是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 能够正确地调适自己, 检讨自身对待困难或处理问题的方式, 发挥最大的潜能, 选择更好的适应方法和行为, 以保持心理平衡。对于自卑和过分看重结果的学生, 教师应该与其谈心, 告诉他们喜也一天, 忧也一天, 你的喜怒得失不会对他人造成任何影响, 自己的路要靠自己去走, 所以能帮自己的就是自己, 要学会自己走出各种困境。
四、用情感和知识去影响学生
要善于运用“情感资源”。作为一个高三教师不应该让学生感觉与自己有很大的距离, 应该想方设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从只有一个学生敬佩你逐步发展成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学生敬佩你, 要善于用情感的力量去感染人, 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情感在心理疏导中是“催化剂”。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居高临下的训教与和风细雨的说服, 效果迥然不同。要善于和学生用情真意切、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话语化解矛盾、疏导冲突、讲通道理, 这样心理疏导才能收到效果。同时要善于运用“知识资源”, 运用知识去启迪学生。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好的书籍, 诸如《感恩父母》、《傅雷家书》、《感悟人生》等, 让他们从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 从而远离不良影响。
五、做一个好听众
高三的学生他们已经经历了两次重要转折, 他们有自己的人生定位与人生追求, 无论做什么其实都只是想证明自己。所以当教师有什么要与学生交流时, 不妨先做一个好听众, 让他们尽情地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 之后肯定他们, 告诉他们你的想法, 这样学生会不自觉地接受教师的建议, 从而得到成长。
【关键词】初三语文;心理疏导;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初三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再加上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导致很多学生在初三复习中感觉力不从心。在这个阶段,初三学生的思想比较复杂,面对升学的压力,他们容易对未来产生忧虑,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分散,对自己能力不自信,与父母、教师、同学存在沟通困难等问题,导致不良心理情绪的滋生,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隐患,应引起初中教师和班主任的广泛关注。
一、在初中语文复习中学生容易形成的几种心理状态
(一)焦虑、浮躁的心态
随着中考的迫近,学生心理负荷不断加大,就很容易使学生出现焦虑、浮躁情绪。由于升学愿望强烈,学生急于提高成绩,往往费尽心思多写多看,却失之急于求成,反而得不到好的效果。当现实和愿望产生矛盾的时候,学生便很容易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情绪,容易引发失眠、厌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等问题,需要长时间调整。这种心理状况一般在中等学习成绩水平的学生当中比较普遍,他们的心理状态容易随着成绩的波动,学习时紧时松,影响了学习效率。
(二)易激动的心态
毕业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情绪比较浮躁易激动,同学之间易发生矛盾冲突,一旦有了矛盾,往往容易引发争吵甚至斗殴事件,严重者会发生恶性事件,既伤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又分散了师生的精力,还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困难。
(三)渴望倾诉的心态
初三复习阶段由于学生学习负担比较繁重,课外活动少,生活方式比较单一,缺少与旁人的交往和交流,而他们又有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以及很强的倾诉欲望,渴望和老师交流,不少同学主动找老师交谈,希望能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得到解释、安慰和激励。
(四)保守的心态
初三阶段是考试最多的阶段,随着各种考试的增多,学习竞争也日益激烈,有部分学生害怕别的同学学习成绩会超过自己,导致逐渐形成保守的心态,不仅不能积极回答别人的疑问,不向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且自己有了疑问也不会主动问他人,逐渐把自己也封闭起来。这种保守的心态,使同学之间缺少了合作,不能激活学习,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初三语文复习渗透心理疏导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由于种种原因,重理轻文在初三阶段是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人认为语文答案具有不确定性,且不容易像数理化那样经过某一阶段的复习就提高分数,导致原本对语文感兴趣的同学也对语文学习失去热情。而初三语文教师由于课时紧、任务重,出现给学生大量阅读资料,挤占学生课余时间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直接、有效的因素,因此,在初中语文复习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该尽量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其次,应该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快乐。应尽量留给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对于那些学习落后、性格自卑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热心,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要尽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要尽量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将学生从枯燥与压力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信心
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难免会出现心情紧张、心理负担重等情况。学好语文的过程就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坚持的过程,在初三阶段,有些学生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在短期内看到效果,很容易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因此,教师在初三复习指导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当学生复习期间遇到挫折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客观评价,使他们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再结合自己的学习水平,制定切实的复习提高计划,按照计划执行并做好阶段性总结,通过总结,学生能够及时找出自己复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下一步的复习计划。
(三)积极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
初中学生大多好奇心和好胜心比较重,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搜索一些与重点知识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等,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知识。如在讲解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的相关内容时,就可向学生播放《威尼斯商人》的相关戏剧或影片等,激发学生热情。还可以在复习过程中穿插各种小游戏,如美文朗诵表演比赛、即兴演讲比赛、答题竞赛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掌握知识,加深记忆,这比单纯的题海战术显然更有效果。同时,还可开展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形成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等。
三、结论
初三阶段是学生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环境有重要影响。在初三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在压力之下有放松的空间,从而保障语文复习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仇文丽.巧用心理素质促进语文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5).
[2] 刘玉婷.再议中考语文复习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2(8).
[3] 陈瑜.如何有效激活初三语文复习课[J].广西教育,2012(14).
作者简介:邓静,女,1967年生,大学本科学历,中教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三年级汉语言文学、历史教学工作。
一、对待学生心理问题,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
心理学研究认为,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原有心理水平与新的心理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伴随年龄特征的发展性心理问题,作为教师不应单理解和盲目等待,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冷静对待学生心理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方能在此基础上实施教育活动。正因为如此,学生才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所以教者只有把学生视为发展的人,正确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对待学生心理问题,要做到全面系统的疏导
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等系统因素作用的结果,与其先天遗传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当学生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时,教师不应简单地仅从学生问题本身找原因,而应该看到背后隐含着的许多综合的影响因素,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学生心理问
题的原因。首先教师还要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教师要了解和预测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掌握一定的应对策略。其次重视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开发,培养积极情感、个性与社会性良好发展的同时,还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冲突与危机的早期预防,从而直效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对待学生心理问题,要用独具匠心的慧眼进行疏导
好奇乃知识的门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处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学生而言,如果教师没有认清其心理问题的实质,缺乏及时和适当的引导,一味地采取灌输教育的方式,讲大道理,其结果不仅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和对抗,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与抑郁等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常常心不在焉,课堂上身在曹营心在汉,要么做小动作,要么偷看小说等。因此教师要独具慧眼,善于在疏导中求解决。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成功。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对学生的“问题”予以适当的疏导,而不是“硬碰硬”。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帮助和理解,寻找问题的根源,耐心教育引导。像小学阶段,有些学生可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中学阶段,有些学生可能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等。这类问题并不严重,只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加以疏导,大多可以顺利解决。
四、对待学生心理问题,要更新观念,持之以恒疏导
观念决定行动,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开拓创新,才会永不满
足于现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可能更多关注那些聪明、听话、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忽视甚至冷落那些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被同学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缺点或缺陷的学生、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与教师对抗的学生。因此,对待这些学生教师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个性,采取既因材施教,又平等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要走进心灵,呵护其成长,持之以恒地疏导在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始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一定责任和权益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发展特点来培养学生。同时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隶属的人,否则只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甚至酿成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我们教师要解放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总之,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是教育的基础,也是认清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基础。因此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疏导和解决好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获得良好心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示范校评估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围绕我校“培养方圆有致的幸福学子”的育人目标,致力将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校幸福课程深度融合,现制定本年度的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如下: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以五月心理活动月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
(1)开设心灵花园校本课程,开展系列团体辅导活动,包括团体游戏、心理影视剧欣赏、心理绘画等。
(2)完善“心理委员”制度,发动心理委员的辐射作用,做好班级学生和心理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积极配合工作,保证心理活动月的有序开展。
(3)继续面向六年级全体学生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本年度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拟开设生命教育,由《人字的支撑》、《风景在路上》、《红丝带的咏叹》、《无言的爱》,以及与初中生学习心理发展相关的最为重要的四个话题:动机、注意、记忆和应考策略。包括《学习这件事》、《注意你的注意》、《寻找记忆面包》、《轻松应考策略》。
(4)实施九年级学生心理辅导系列活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本年度开始,我校将在九年级学生中,以一个学年为限,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指导学生的学科学习策略、疏导学生的考前压力等为目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心理辅导系列活动。
(二)完善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1)定时开放心理咨询室,组织专职教师对有需要的学生定期进行心理辅导。
(2)对来过心理咨询室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3)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使用不同地方式帮助学生排解压力,如情绪宣泄室、心理沙盘室、心理绘画等。
(4)更新“心理树洞信箱”,及时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告知每一位学生心理咨询室地地点和开放时间,以及“心理树洞信箱”的位置,第一时间给与回复。
(三)重视培训,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强支撑。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学校将积极创造各种机会送心理老师去研修相关专业课程。重视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养。借助班主任教研组的力量,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活动;以践行“幸福课程”为主旨,以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尝试开展校级幸福课程,并于适当时机组织推广;组织班主任撰写心理教育案例等。由此,逐渐营造全员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查漏补缺,继续扎实推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按照创建嘉定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的标准,结合我校的实际特点,我校将继续完善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每周1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面向六至八年级学生的心灵花园兴趣拓展课,根据学生需要开展的团辅活动课等。同时,重视个别辅导,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机制,开展心理委员培训和心理社团工作等。此外,还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学生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如花季护航青春期心理讲座、考试压力管理讲座等。此外,依托学校橱窗,定期编辑心理小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普及活动;开展心理教育主题班会;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QQ等网络平台给全校师生搭建沟通的桥梁;开展心理课题研究等等。发展学校心理辅导形式的多元化。
(五)继续开展面向家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继续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面向家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1)利用家长会,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2)拟开设家庭心理咨询热线和网络咨询服务,面向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3)健全家长学校,加强家庭心理教育指导工作;
(4)积极探索家校共建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长效机制。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1)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普及讲座;
(2)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读书活动;
(3)依托学校现有的资源,认真举办20xx年度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及相关的研究项目;
(4)转变教师观念,努力营造全员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1、家长要鼓舞孩子说出来
对于孩子的焦虑情绪,家长要鼓舞孩子说出来,在诉说的过程中达到放松。而考生自己也需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不为一时的挫折而丧失信心。克服考试焦虑的情绪,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达到自己所憧憬的目标。
2、要学会接受紧张情绪,但不要过分关注。
要知道其实一部分紧张是我们的“朋友”,它是帮助我们聚精会神的“助推器”,所以当紧张情绪来暂时不要尝试去完全摆脱。可以尝试开展积极自我对话,告诉自己这次考试只是一场考试而已,尽量幸免夸大不合理的想法。
3、学习一些放松技巧
如练习腹部深呼吸,想象或回顾你曾经去过的美好地方等。把每天的习题练习想象成考试,然后放松自己的情绪与身体,以练习克服考试紧张。如果考生在做了以上自我调节仍然无效时,需及时去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的帮助。
高三学生如何缓解压力
第一,可以采取饮食减压法,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味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考生应大量摄取诸如草莓、洋葱头、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第二,运动减压法。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
第三,转移减压法。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家长应帮助考生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放学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抽出一些时间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
第四,环境减压法。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而不能创造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对考生灌输努力学习考大学或名牌大学等字眼,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迎考服务方面暗中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如营造肃静的家庭学习和歇息氛围,为孩子安排好饮食等。
高考心理调节窍门
强化自信
不管你现在是成绩拔尖,还是跟别人有一定差距,千万别忘了每天都带着信心起床。不论个人情况怎样,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同学基础扎实根底深,不论高考如何变,都能游刃有余;有的同学思维灵活敏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理解能力强,对考创新的活题尤为适应;有的同学阅读面广,视野开拓,心理素质好,抗挫能力强,善于超水平发挥。不管怎样,在高考前夕,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
优化情绪
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生活中,情绪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象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婆婆非常疼爱她的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均为小贩,一个卖雨伞,一个卖布鞋,这个婆婆晴天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整天哭泣,雨天又担心小女儿的布鞋卖不出去,又整天泪流。街邻叫她哭婆婆。后来一位先生开启她说:“我为你感到高兴。晴天您的大女儿的伞卖得好,雨天小女儿的鞋卖得俏。”婆婆听后,脸色马上转阴为晴,由哭到笑,街邻又叫她笑婆婆。哭婆婆变为笑婆婆的故事说明: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情绪就不同,结果就两样。变换角度看问题,情绪自然调整过来了。
自我减压
临考前降低心理预期目标,不要老想着一定要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要知道高考大学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全部。只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复习与考试,对进入最佳状态关系很大。若把复习与考试看成一种挑战,会激发自己很快进入状态;把它看成一种锻炼,会以平和的心态投入;把它看成一次机会,会以积极的心态迎接。
自我质辩
自我质辩是心态自我调整的良方之一。比如,有“离高考越近,便越担心自己能力”的忧虑的同学,不妨进行如下自我质辩:自问:这种担心必要吗?自答:毫无必要,平时自己一向学习认真,虽不十分优秀,但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正常发挥,这次考试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为这无端的担心而苦恼。又问:这种担心有利吗?自答:没有,它有百害无一利,它松懈人的斗志,转移人注意目标,若不及早排除,到考后将悔之晚矣。再问:我该怎么办呢?自答:最要紧的是对考试充满自信,要有条不紊的地组织复习,扎扎实实地做好考前准备。通过这样自我质辩,心中的担忧也就化解了。
高考考试紧张怎么克服
我们可以提前去一些高考的考场,知道高考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你的座位在哪,然后看着你考场的同学一个个的近来,在高考中,有的同学会提前来半个小时,所以如果把学生们的面孔都熟悉了,我们在给自己一些暗示。考试的时候,可能就会觉得这是在学校考试,都是自己熟悉的人,心理的自然就不紧张。
如果我们能够把学习学好,我们在考试的时候,也不能紧张,都死自己会的题,有什么紧张的呢,看到一道题我们很快的就能够选出答案,这样的同学,基本都不会紧张的。
如果还是很紧张的话,也可以闭上眼睛,去用心感受一下周围的环境,让自己心跳慢一下来,可以联想一下我们自己高考成功之后的场景,但是时间不要太长,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一、真诚沟通, 用心交流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达, 就是把信息传递给对方的一种行为。它广泛存在于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包括与同学、朋友间的沟通, 与家长的沟通, 与老师的沟通。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 要蹲下来和学生对话, 做到相互平等, 相互尊重。在信任的基础上, 让学生换位思考, 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教师和家长。当意见不统一时, 可把教师、家长作为他们的大朋友, 去沟通、去交流, 达成共识。当然, 教师、家长们, 也要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 共建和谐、平等关系。通过真心的沟通与交流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不仅增加学生的信任度, 也多了一份理解。
二、发现优点, 鼓励为主
俗话说, “人无完人”。意为生活在世上的人, 没有谁只有优点或只有缺点。我有时列举自己人生历程中失败的例子, 名人失败的例子, 加深学生对“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认识。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也都有可爱的一面。“问题学生”也希望获得长辈的鼓励和支持。因此, 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 特别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更要用心, 不错过他们的优缺点, 采用扬长避短的方式, 以鼓励为主, 教育为辅。对他们多一点表扬, 多一点鼓励, 用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随着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增强, 教师的鼓励期待行为, 将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使学生逐步沿着教师期待的目标去努力, 自然而然, 逆反心理就消除了。
三、集体力量, 感染内化
古人云:“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小学生的思想极易受周围的环境影响。一个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如果处在一个好的环境之中, 有几个正派的好朋友劝导, 盲目叛逆的毛病可能会自动消除。如果他与其他更加叛逆的人在一起, 相互影响, 就可能越来越重, 最后走上“邪路”。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有意识地培养班级正气, 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做人做事, 力求让学生志向远大。可利用一些传统节日开展集体活动, 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潜移默化地规范他们的行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不断地开展一些活动。
四、家校合作, 共同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良性互动。班主任要注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同时还要善于借助家长的力量, 理顺家校沟通的关系, 这样才能更好地寻求到家长的支援, 家校达成共识, 协调教育方法, 统一教育, 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当学生出现心理叛逆现象或其他心理障碍时, 我们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 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 使他们主动地配合学校的教育, 消除学生叛逆心理及障碍。
例如, 一位名叫刘波的学生, 人挺聪明, 最近上课总是分心, 作业不能及时完成, 还和同学打架, 和任课教师顶嘴, 成绩直线下降。我多次家访, 了解到他的父母由于感情不和, 母亲离家出走, 父亲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经常在外赌博、酗酒, 不回家, 根本不管他, 甚至打他。他的遭遇让我感到同情和惋惜, 我把他带到家中, 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 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经过努力, 我联系到了她母亲, 把情况告诉了她, 他母亲被我的行为感动了, 回到孩子身边, 他爸爸也主动改过, 面临破碎的家庭又破镜重圆了, 刘波的学习, 以及各方面的表现也有了很大起色。由此可见, 家长是儿童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疏导;直言点拨;借题发挥;巧言暗示;反弹琵琶;欲擒先纵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200-02
疏导,是针对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疏通和引导,使他们解除思想疙瘩,克服不良言行的教育语言形式。它是正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一些现象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出现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或不良言行,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疏通和引导。疏导的作用主要在于沟通心灵,指点迷津,启发学生消除思想障碍,走出误区。
疏导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重视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和运用,只有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本人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通过摸索实践,得出运用下列方法进行疏导,有一定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一、直言点拨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变化,形成了他们特定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阶段不同,心理特点也各异,他们的思想上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现在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抓住实质,不厌其烦地给以指点,使学生明白事理,解除思想疙瘩或克服不良言行。记得有一年我接了一个班。开学时,学校安排公共场地。我叫劳动委员让别班的先挑,剩下的是我班的。结果我班负责打扫厕所。大多数学生有意见,因为他们在家中很少进行劳动,何况是这样又脏又臭又累的活呢。我和颜悦色、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选择这样的场地,我有两个目的,一是培养大家吃苦耐劳的精神,二是养成先人后己的美好品德。有了这两种美德,就能成就一番事业,就能得到别人和社会的尊重。请问,你们哪一位不愿得到这两件‘宝’呢?一个人连厕所这样的累脏的活都能做,你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何况厕所是一个学校文明的窗口,从这个窗口让我们向全校师生展现我们一班的风采。”我的一席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怨气尽消。一年下来,值日生每天三次冲水,坚持把厕所冲洗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人叫苦,反而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磨练机会。
同时,教师在直言点拨时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到突破口,方能有效。如,一些同学好吃零食,整天零食不离口,渐成奢侈为荣之风。而不少人认为,现在生活好起来了,吃点零食不要紧。孩子喜欢吃,家长乐意给钱,小事一桩无须小题大做。在这样的情况下,给他们谈“艰苦奋斗”,就要有意寻找突破口。有一天,一位学生因吃食方法不得当而泻肚子。这下我就抓住契机点拨说:“我们吃零食容易引起厌食、偏食,造成肠胃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加上个别不道德的厂商将伪劣变质食品混入市场,我们食用后,轻则身体不适,重则引起中毒。再说,贪吃零食容易养成不良品行,一天少则几角多则几元,久而久之,不知钱财来之不易,就会养成奢侈挥霍的劣性。”话语不多,但我从实际事例出发,结合科学知识教育,使得学生吃零食的风气很快扭转,使学生养成俭朴的美德。
二、借题发挥
现代中学生正置身于改革开放年代,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多元化观念和形形色色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成长,给他们打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烙印。工作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敏锐地抓住某个有利于教育的话题,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巧妙地进行引导,使他提高认识,走出思想的误区。有一位老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发现一个学生存有一种不正确的想法,认为自己年纪小,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是“无名小卒”,对国家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这位老师就抓住“无名小卒”作话题,对学生说:“一盘棋中有将、相、士、车、马、炮,还有众多的小卒。小卒每次只能走一格,这比不上马走日字,相走田,车走直线,炮翻山,可是当小卒勇往直前时,却势不可挡。小卒过河能吃车闹士,而且能“将”军,怎么能说无名小卒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呢?”接着又进一步发挥:“翻阅历史,大人物总是少数,无名小卒却是大多数。许多名人当初也是无名小卒,大发明家爱迪生是报童,飞机的发明者莱特是自行车修理工,发明火车的史蒂芬是烧火工,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当初是学徒工,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是普通一兵,成千上万的英雄模范人物,当初都是‘无名小卒’。这些人物虽然当初是‘无名小卒’,但都为自己的祖国乃至全人类做出杰出的贡献!”这位老师就是运用借题发挥的方法启发学生,使他思想开窍,提高了认识,树立起为报效祖国而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的崇高志向。
三、巧言暗示
青少年在发育和成长中,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异性之间的爱慕,正如早晨太阳初生的一层薄雾,它是美好的,但绝不能让它酿成云、酿成雨,甚至酿成雷电和冰雹。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大喊大叫,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有时反而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消极反抗,有时则使学生觉得老师无能。学生中对这样的青春期问题往往比较敏感,不便直言点破,作为老师应细致地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使之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于是便可以巧妙地运用暗示的方法旁敲侧击,进行疏导。下面是一位老师同一个早恋学生的谈心,他只字未提男女之事,很值得我们借鉴:“你看,这棵桃树,因为春天到了,开始发芽了。多好的春天啊,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你看,一棵芽,以后就是一朵桃花,再以后,就是一个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呀!怎么搞的,这里已开了一朵花,哎,开早了啊!现在还没到开花的季节,没有开花的时候开的花,是一种无结果的花啊!”学生听到这里,心里似乎被猛地推了一下,接着又听到:“争春,不一定提前表露。旱柳提前发芽,但春天刚到,就开始枯黄,飘落无情的柳絮;竹笋,春日还把头埋在土里,吸收着丰富的水分和营养,后来拔地而起,直冲云天……”听到这里,学生已领会了老师的话外这音。这位老师巧妙地运用比喻进行暗示,他的话就象春风一样吹开了学生的思维之窗。同是这样的情况,老师若直言,不一定有这么好的结果。因为学生对早恋已产生的羞耻心,这种羞耻心一旦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其结果常常事与愿违。一方面被训斥的学生容易因信念和理智的丧失而“破罐子破摔”,另一方面,因为学生们往往同情弱者,认为老师做得太过分了,反而同情被训斥的学生,就站在他们一边,这样,对大多数的学生不能起到警示作用。因此,教师在疏导时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四、反弹琵琶
有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从反面进行延伸,正话反说或者反话正说,使它的谎谬或危害更加突出,从而给学生以警示的作用,并产生风趣的效果。有一段时期,我发现班里有许多男生迷上了打游戏机,一放学或星期天就沉迷于它。我掌握确实的情况后,在班会课中便着重解决这一问题。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谈打游戏机的好处>的标题,学生一见感到新鲜而好奇。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打游戏有哪些好处吗?”许多人都笑了起来。有几个学生说可开动脑筋。我表示肯定。我说:“打游戏的好处很多:一、开发智力,敏锐思维;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三、增强动手能力。”然后,我开始点到另一面:“还有更重要的是:第一是省粮,打游戏一长,忘了吃饭,一省;再加上时间一长,身体垮了,食欲锐减,食欲一减,这当然就节省了不少粮食,二省。第二是省衣,学生时代本是身心发育的时期,如果这时候搞垮了身体,可以及时地控制身高,从而达到省衣的目的。第三是省钱,上机时间长、精力花费过多,作业就不做了,可省下钢笔和墨水,这不是省钱吗?还有,把钱用到打游戏机上,这是消费,这样促进货币流通,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此外,到初三毕业时,我班能出现五六个比尔盖茨,这不是更值得骄傲的事吗?”在一片笑声中,学生接受了我的警告,自那以后,班中再没有人上游戏机房。这比正面劝说有效多了,是我们老师疏导学生思想的较实用的一招。
五、欲擒先纵
有时,我们可以采用欲擒先纵的方法,即老师先对学生的想法或做法表示部分认同,以求得心理上的接近,再寻机转过话头,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弊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一段时间,我班女同学一度看言情文学成风,什么《少女日记》《美少女》等等,全是街头通俗文学,对中学生来说,可以说是垃圾,看了只能使她想入非非。开始我采取压的方法。班中表面上看没有这类书了。实际上她们却偷着看。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改变了方法。我先鼓励学生要多看课外书,一是向他们推荐课外书,如《钢铁是怎样烁成的》《红岩》等优秀名著,二是借给他们看,把自己订阅的全拿去,如《青年文学》《读者》等,在班中形成一种开展课外阅读的氛围。然后,有目的地针对最爱看言情书的那个女同学,把秦文君的作品给她看。经过几个星期后,我举行了一次读书汇报活动的班会,特地让她发言谈课外阅读的感受。这此班会后,那些垃圾文学销声匿迹了。这种方法避免了与学生的正面冲突,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化和启迪。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门富有艺术性的劳动,我们要善于捕捉时机,恰当地疏导,让每一个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缺乏教育机智,永远也不会成为一名好教师。”
参考文献:
[1] 傅惠钧 教师口语艺术[M]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育的一个最重要时期,是一个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点。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形象地称为“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特殊问题,部分学生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作为班主任如何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疏导、消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呢?这是一个所有班主任都应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的阻塞现象,或心理失衡,失调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障碍”。目前,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他们是家庭中的小皇帝,性格的个性化都很强,但其面临的社会却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快节奏、多变化的社会,这对初识社会的中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这要求他们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而中学阶段学生必须面对升学、就业、人际关系等强大的心理压力,这对于某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情绪波动大的学生就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较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诱因极多,表现形式纷繁复杂,主要表现为:(1)认知障碍。如学生对老师家长的思想教育不理解或对学科学习目的不明确而形成的应付心理或厌倦心理等。(2)情绪障碍。如学生因老师表扬或批评而形成的骄傲心理或自卑心理等。(3)性格障碍。如孤僻心理、抑郁心理、狂妄心理等。(4)人际交往障碍。如早恋心理、嫉妒心理、怀疑心理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个体身上,上述心理障碍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几种障碍交织在一起。
面对学生的心理障碍,班主任必须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取得了一定的心理教育经验。我认为要想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掌握以下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一、创设班级美好的情感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教育的基础。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因此,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出发,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因真实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2.创造心理吐露的机会。班主任要想了解学生的心理,除自己细心观察外,还要想法为学生创造自我吐露心理的机会,让学生在平等、安全的心境下敞开心扉、吐露自己的心声。如:经常性地开设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调理好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运用宣泄、替代、遗忘等形式,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迁移异常情绪反应。
当学生遇到挫折后,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谈心,平等地交流使学生能与教师作详细倾诉,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当某学生因不能以优异的成绩来满足自尊心时,教师可以创造一事实上的条件,使其在另外的技能活动方面取得好成绩以获得自尊心的满足;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打击时,引导学生将不愉快的事情置之脑后,从不和谐的气氛中解脱出来,潇洒地生活。
三、运用激励的方法和技巧,促使学生实现新的心理平衡。
激励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激励者要有明确的目的、敏锐的洞察力、诚恳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仅就激励的技巧而言,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赞赏学生的优点;有效地与被激励者沟通,找出与被激励者共同的信念;容忍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在激励法中,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关键,其根本措施就是唤起学生的成功经验和对成功的向往,创造条件让学生取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真正激发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运用突破法促使学生建立起新的适合自己健康发展的心理机制。
某生因连续几次考试成绩不好,经过一番努力也未见起色,情绪低落,自叹自己脑子笨,奋斗也没用,肯定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学习失败者,想放弃学习努力。这种自卑情绪是对几次考试成绩不好的消极防御,如固定下来,就会严重制约他一生的健康成长。此时,教师及时与他一起讨论,做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明确指出其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树立信心,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找出失败的根源,重扬前进的风帆。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从长期的失败阴影中突破自卑心理,充满信心地去挑战、去争取新的成功,这就是清除心理障碍的突破法。
在小学教育实践中,我作为一名普通科任教师,和学生进行交往和交流,每个年级的学生中总会或多或少有少部分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为给他们排解烦恼,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干预和疏导我把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进行了梳理,和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小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由于外在或内在的原因,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某一时间会在他们的心理上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作为教师不单单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出现学习疲劳表现:长时间紧张学习后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学习疲劳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危害。
小学生对厌学也有一定的出现,他们往往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严重者则表现为有意的逃课,甚至辍学。
还有许多的学生有着暴躁心理,遇事沉不住气,好发急,不能控制情感,易激动,甚至唇枪舌剑,拳脚相加。
更有学生有着品德不良的表现:学生经常违反道德要求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如偷窃、打架、斗殴等。这类学生虽然在学生中只占极少数,但是他们危害大、影响面广,往往具有蔓延作用,给学校教育和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较多的困难,甚至成为社会秩序的不安全因素。
我认为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1、来自小学生自身的遗传因素
2、气质类型的不同
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
4、来自家庭的因素
5、学习负担过重
6、教师教育方法失当
7、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教师把学生考高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迁移、泛化到小学生与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焦虑。
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但它并非洪水猛兽,它既然有形成发展的过程,我们就必然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和措施。我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必须重视,虽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学生仅仅极少数,但是我们发现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随年龄增长,因此需要对全体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这一个学生的一切。宽待每一个学生,就不能把学生分类,不能假设班级学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行为习惯不同而看不起学生。缺乏对学生的宽容,心与心难沟通,教师与学生难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进行。教师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学生,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不能原谅的错误,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问题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适时的问题。
小学生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多与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学校要多渠道狠抓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要加强和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要争取社会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校周边环境,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