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篇1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学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一提到历史课,学生的印象就是一大堆过去了的人和事,学历史就是要死记硬背,学历史的目的就是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不仅背离了历史教育的宗旨,影响了学生的历史观,制约了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而且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相违背。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反思历史教学的育人目标,弄清楚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然后再从方法上加以改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时期历史教学的目标也必须以此为基点。笔者认为,历史教学要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赢得生命,赢得学生、赢得未来,就必须重新定位,高举做人的大旗,在人格教育、公民教育、知识分子教育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从个体发展来讲,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而中学时代是一个人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中学历史教育又是塑造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最佳课程。因此中学历史教学的总任务必须限定在“基础教育”的范畴,即增进知识、培养技能、陶冶理想,使人的身心全面而协调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未来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学习化的社会,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即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勇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优良的人格特征。这些优秀的品质仅靠应试教育那种灌输和题海战术的机械训练是无法培养出来的。为此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思想,从一点一滴的历史知识中深入挖掘德育因素,并采取各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实践,才能逐渐养成。在人格养成教育方面,历史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学生往往崇拜名人、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历史上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加以熏陶。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就可以发挥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从而为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打下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

从社会发展来讲,历史是一门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普及教育。培养健全的公民,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历史教学和公民教育密切相关,有了“历史认同”才能产生“民族认同”或“国家认同”,所以中国古代学者有“国可亡、史不可亡”的警语。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角度讲,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具有全球意识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而不是把取得好成绩作为第一追求。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和公民意识,有一种理解当今世界价值观和制度的能力,能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正确地看待历史,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现实、理解现实、善待人生。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从教育的理想角度讲,应该培养每个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气节、有文化、有修养、有理想、有抱负,把知识作为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途径,而不仅仅是把知识当作实现个人目的的真正知识分子。随着大学教育的逐步普及,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会进入大学深造,承担起改造社会,促进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大业。如果大学生丧失了忧国忧民的意识,丧失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知识分子气节,那么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将会一片黑暗。如果说,知识分子有区别于芸芸大众之处的话,那就是知识分子对真理(或相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和特有的独立思考精神。真正的知识分子首先是高尚的人格,其次是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知识分子最基本的特点是知书达理,最大的优点是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宝贵的品质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另外,知识分子的光辉品格还在于坚持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求真态度;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在于“达则兼济天下,独则穷善其身”的豁达;在于“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坚贞;在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自由人格;在于经世致用,积极进取的做人原则。可以说在知识分子身上凝聚了人类理想的做人原则。中国要想复兴,就必须培养一大批真正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培养必须从一点一滴的教育入手,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就是由知识分子延续下来的,未来的文明创造也必须由知识分子来承担。在世界多元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快餐化的时代,培养和鼓励学生养成一种潜心治学,独立思考,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风气和价值取向,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篇2

在现代开放的多元化社会结构中, 人们的智商和情商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 也是人构造和谐心灵和促进事业成功的基础条件。情商EQ (emotional quotient的简称) , 又叫情绪智力或者情感智力, 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彼得·萨洛瓦里和新罕布什大学的约翰·梅耶首次提出的, 他们认为高情商的人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全球开智计划”中也明确指出:“智力并非一个单向度的概念, 除了基本智商 (IQ) , 它还包涵了人的更多能力:成就智商 (AQ) 、道德智商 (MQ) 、情绪智力 (EQ) 、体能智商 (PQ) ……”可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是按照多元智力理论, 从社会智力的角度来界定情商概念的。

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在人成功的诸多因素中, 智商 (IQ) 因素大约占20%, 而情商 (EQ) 则占80%左右。情商是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 是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情商是洞察人生价值、揭示人生目标的悟性, 是克服内心矛盾冲突、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

二、情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学校教育作为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心理学研究分析, 教师在加强智商教育的同时, 要通过有意识地进行情商教育,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心态, 以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目标明确的情商教育和相关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身心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服务,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心理支持。学生走向社会以后, 一旦形成健康心理和良好的习惯, 将使他们从中终生受益, 能积极应对人生的磨难和生活的挑战。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同时又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三、情商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培养学生的高情商品质和高智商素质, 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那么, 历史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情商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1. 通过对历史榜样人物的学习, 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一个人崇拜另一个人的时候, 他就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去模仿那个人, 致使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影视明星王铁成扮演了周恩来, 又因他情境的感悟至深和思想感情的投入, 崇拜和模仿周恩来, 后来以至于体态形貌更加接近周恩来, 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也向周恩来学习、看齐, 由简单“形似”向“神似”魅力演员的过渡, 实现人的情感体验和情商素质中一次质的飞跃, 这就是情商教育作用的充分体现。由此可见, 对领袖英雄和先进模范的崇拜, 可以重塑人的外观形象, 造就人的性格品质, 改变人的思想感情和事业成功的路径。在学校中, 这些都是通过历史教学完成的。

2. 通过对历史杰出人物的解读,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积极的心态

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而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之君, 无论对他的智商应如何评价, 最起码说明他善于在错综复杂的时局中, 妥善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 在复杂的人群中与人和谐相处, 帮助他成就一番千古称奇的帝王伟业。汉代医学家张仲景, 用毕生的精力研究撰写《伤寒杂病论》, 则说明他有超人的自我激励能力。研究伤寒, 并非易事, 不仅艰辛, 而且有生命危险, 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意志, 是不可能建立起这样不朽的功勋和成就的。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中有目的的情商教育,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积极心态, 为学生将来能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抗挫折能力。

3. 通过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高情商体验

每个典型历史事件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都是人类情商的精彩表现, 是教师实施情商教育的绝好素材和典型范例。如, 为了抵御漠北和塞外匈奴的南侵掠夺, 秦始皇决意在崇山峻岭上修筑绵延万里、高达数丈的长城, 用人成千上万, 耗费物资、人力、财力不计其数, 工程之浩大, 之艰巨程度前所未有。作为秦朝的开国皇帝, 如果不能够正确认识自身情绪导致的后果, 如果不能熟知自己的治国能力和决策魄力, 岂敢倾其全国国力建设如此宏大的系统工程?如果不能够妥善管理和节制自己的情绪, 又怎能调动全国的数十万人力?作为长期服徭役的民工, 如果不能够自我激励, 就不可能忍受修筑长城经历的千辛万苦。皇帝的治国决策和气魄, 民工的忍耐和坚韧不拔, 是修筑长城在众多的责难和民间非议中仍然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

历史事件中蕴藏着情商教育的丰富素材, 这些素材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情商教育。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 教师还要挖掘历史事件中隐含的情商因素, 呈现给学生去系统思考和对比分析, 把显而易见的情商因素进一步强化和升华, 使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情商熏陶。

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构建情商课堂教学新模式

除了利用教材的内容来进行有效的情商教育外, 也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和适当的教学模式,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为学生营造一种有利于情商教育的氛围, 让学生在与同学的情感交往中, 积极培养自身的高情商精神和心理品质。

在历史课堂进行情商教育, 必须研究教学方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情商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研究历史问题, 正确衡量自己对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并进行调节的重要性;也可以举办即席演讲会, 登上讲台, 放下架子, 放开胆子, 尽情地表现, 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

同时, 教师在教学中也可开展“挫折教育”活动, 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介绍一些伟人年轻时愈挫愈坚的故事, 经常讨论一些不能受挫折教育的反面例子, 让学生知道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 增强是非判断力, 提高思想警戒。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智,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成功“挫折教育”的结果就是, 将来学生无论成为任何社会角色, 都将更加称职, 更有效率, 为将来人际关系和谐和事业成功奠定情商基础。

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堂历史课, 或者一个教学环节, 不可能培养学生情商的所有方面。所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方法的特色, 有重点地培养情商的一两个方面就可以了。

“目标教学”应定位于教育目标 篇3

“目标教学”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在素质教育中完全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具有其相应的地位和价值,这是不用实验就可以确定的。就如其他许多好的教学方法一样,相互交融,共同发挥促进教育教学的作用。一般来说,好的方法都具有相关性、相容性、递进性、互促和共化等性质,但作为方法范畴一般也都具有工具性和灵活性,无方向性;比如在素质教育或应试教育中,任何方法多是具有服务性的,它们既可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也可以为应试教育服务,关键看什么样的人实施什么样的教育,这其实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不用证明人皆共知的道理。

“目标教育”给我们留下的最好启示就是目标意识,也就是说做事情要有目标观念。目标又有内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评价不同等等。首先,是要有目标,而目标又必须正确,其次是目标有大小、总分、长短、远近、粗细等之分,而不同时期、机遇、过程和情况又会造成人们对目标的不同理解,必然出现各具特色目标的具体实施,不可能去搞刻板划一的“目标教学模式”。所以关于所谓“目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定位”之类的课题研究和实验意义并不重大,而且所谓实验班与对照班也无从确定,谁也无法阻止教师使用自己认为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强制教师实施所谓“好方法”也是行不通的,尤其是评价标准是什么?是分散?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的区别搞清楚没有?众所周知,就说分散(绝不能说等于成绩、效果),那也是个很复杂的事物,并不是能作为评价标准的。

现在我们再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大家都说“愉快教学”是好的教学法吧!其实看为谁人所用,它同样可以为各种教育服务呢!还用举例吗?方法——工具,都是为目的服务的,比如扳手,是件工具,它就既可“往紧扳”,也可“往松扳”,既可以扳旧螺丝,又可以扳新螺丝。大、中、小等不同的螺丝可以是固定型扳手也可以是活动型,总之,光是举这么个“扳手”问题就不知可以举出多少说法,但这“扳”也是有目标的,而且也有大小、方向、层次和过程、评价等等(不再细说)这是人们都已懂得并能理解的是事情,还非要列成“课题”去研究吗?或者在实践中发明了一种新式扳手,还用再去不厌其烦地“论证”其意义吗?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篇4

有学者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初中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体现着我们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以及把握程度。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分为了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目前初中历史课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

第一,三维目标割裂。

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整合的统一体,学生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并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的。脱离了知识目标,能力和情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脱离了能力和情感目标,知识也就成为了僵化的、毫无生气的、没有实际价值的知识。

三维目标的整合,是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可是更多的时候,教学目标却表现为机械地罗列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目标之间分割孤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看,除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有较强的指向和较强的操作性外,其他两个维度的目标都缺乏实施的具体载体和途径。通常我们看不出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之间有什么关联,是如何进行整合的。

第二,目标制定过大。

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已开始关注学生的素养,但有的目标制定过大,且表述的很比较抽象以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和落实,自觉或不自觉地偏离教学目标,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例如某老师就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课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下:通过分析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认识到民族关系的发展,并初步掌握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表述中,“昭君出塞”的历史事件如何分析、分析到什么程度都没有具体的描述,而且通过这一事件根本无法完全理解民族关系的发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一节课或是两节课所能完成的,所以这样的表述是空洞无效的,也是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的。

第三,学习主体不明确。

在课程改革理念下,我们在理念上都认识到了要实现由以学生为中心向以教师为中心的转变,但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却往往使用“通过向学生讲述……”“引导学生……”“使学生……”这种表述方式,体现的还是教师的主体,而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因此,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只考虑自己如何教转变为考虑学生如何学,重点考虑学生通过学习有什么变化、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那么,我们应如何整体建构教学目标呢?

第一,三维目标需要有机融合整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例如,对《秦的统一》一课的目标表述如下:

知道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和修筑长城、开发南疆的有关史实,列举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

以“如何看待秦始皇的历史作用”为题展开讨论,尝试与同学交流和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培养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习惯。

以“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为题,探讨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感受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本案例并没有简单的罗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是将这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到了一起。对“秦始皇的历史作用”是建立在其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上,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进行的,并且通过这一讨论,完成对国家统一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那就是在“过程和方法”中掌握“知识和能力”,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才更加科学、有效。

第二,目标的行为主体应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设定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因此目标表述中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例如,英国某位历史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学生将能够:

(1)通过社区活动,考察历史中的人。了解方式可以通过访谈、新闻杂志以及小说等。

(2)记录社区以及生活在社区内的不同民族的历史。

(3)收集数据、组织、书写、编辑和修改,自己准备发表的文章。

(4)理解文学和历史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教学目标的表述中,都是围绕学生如何参与展开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三维目标应是可操作、可检测的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篇5

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观点教育”,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处理教材内 容的若干原则”中又强调:“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 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以上要求和原则说明,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 导历史教学。下面谈谈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剖析史实应注意偶然之中存在必然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进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性 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人类历史发展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必然的。人 类历史发展必然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原始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但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中,在不同时 期,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地区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如各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因为各自的主 客观原因和特殊情况,所经历的各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自然存在差异,甚至是跳跃式的抑或反复的。时势造英 雄,每当新旧制度交替时期,就必然会出现一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领袖人物、改革家等,至于是哪个具体 人物、时间以及采取什么样的顺应潮流的措施或改革等则是偶然的。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持久战,总的过程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这是必然的,它是由敌我双方矛盾的根本特点及其 变化的总趋势决定的。但是,由前一阶段进入后一阶段的具体时日,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最后胜利哪一天到 来等等,又具有偶然性,它受着国际国内许多复杂条件的影响。总之,在研究历史运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 时,我们应通过具体史实分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符合偶然中包含必然,必 然又通过偶然起作用这样一个辩证原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历史发展的特点和本质。

二、观察历史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各种历史现象表现得纷繁复杂,曲折离奇,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去粗取 精,去伪存真,透过事物的现象,揭露它的本质。怎样才能在教学中通过若干表象,去粗取精,分析总结,得 出历史的本质东西呢?古今中外的诸多历史现象虽曲折复杂,但它总是有规律可寻的,总是有内在的、本质的 东西存在。如古代世界史上,阿拉伯人从原始游牧民族直接通过建立国家过渡到封建社会,而日耳曼人是在摧 垮了西罗马帝国后在其废墟上直接建立了封建国家,它们都未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表面看来,这是超越了历 史的发展或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实际上,阿拉伯人也好,日耳曼人也好,在他们建立国家之前其原始社会 就已经开始解体,同时在征服比他们先进得多的民族时又善于吸取、消化他人的先进东西,进而才直接跨越了 奴隶社会,建立了封建国家。也就是说,被征服先进民族实际上已为他们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搭起了一 座桥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能直接跨越一个社会的本质和内在 的东西。同样,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为什么历次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 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其本质就在于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因此也就不 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封建革命纲领,其结果也必然失败。近代亚洲各国,尽管具体情况各异,但民族资产阶级改 革或革命最后几乎都是失败,其本质原因也在于在这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 妥协性,他们不可能彻底地进行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同样都是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汉时期是进步的,而明清时期却是反动的?实际上它的本质的东西就是前者是顺应民心,推动了历 史的前进,而后者却逆历史潮流而动,顽固维护已趋没落的腐朽封建制度。同样都是实行科举制度,隋唐却是 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明清则是钳制思想,摧残人才,其本质也在于前者充分施展了知识分子才华,后者却 让文人禁锢于“四书五经”、八股文之中。通过比较以上这类表面相似的现象,就不难看出它们不同的本质,也就出现了各自不同的结果。通过以上这类比较分析,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达到教 学目标的实现。

三、处理教材应注意内容决定形式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殊性来确 定。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教材领悟准确了,才能产生优化的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也才能得以优化。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吃透大纲和教材,然后根据每一课或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和 特点进行匠心独运的设计。如教学某一章节的历史,我们首先应明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然 后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明确哪些内容应精讲,哪些该深入展开,哪些又该让学 生练,哪些内容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哪些内容又采用图表法、纲要法或者演示法(使用投影仪、录音、录相 等电教手段),哪些内容可以又采用参观(参观各种历史文物古迹和革命事迹展览)等。总之,只有通过教师 的刻苦钻研吃透了教材,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四、优化教法应采众法之长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对 此,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各种方法,了解各种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做到“胸中有法”;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 施教的不同内容,灵活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呢?首先,应该善于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博采众“法”,广泛吸收,注意储存各种教学方法的信息,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做到信手拈来,亦即“教学有法”。其次,“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所谓“因人而异”,即要因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异。如有的历史教师,演讲能力强,讲课时声情并茂,“情 境教学法”能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而有一些教师则善于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多种立体教学手 段,结合启发、提问、归纳讲解等教学方法。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扬已之长,避己之 短。另外,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对低年级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 或情境教学法,以激起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对高年级学生却要多启发思考,增加思维深度,教会他们学习历史 的方法。所谓“因课而异”即因历史教学内容而异。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主要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 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对课文中理解和运用部分等重点内容进行 精心讲解、分析,而对非重要内容和一般性史实介绍则用讲述法。同样,歌颂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或鞭鞑奸贼等 则应慷慨激昂,进行生动的描述和演讲。如遇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理论,我们还可辅以图表法、纲要法、联 系对比法、演示法等。所谓“因境而异”,即因教学情境而异。随着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也应施 以不同的教法。如教师课前准备了电教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等),但恰巧遭遇停电或机器故障,教师就应 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或采用“激将法”,启发读朗好的学生将历史材料继续读下去或结合历史课本中丰富的插 图进行讲解,或在小黑板上进行图表法演示。有时,学生也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谈话 法“乘势追问”、“引发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自查自找”等方法加以解决。总之,优化教学方法要善 于学习,博采众“法”之长,根据自己施教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应的教法,最后形成适 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指导学法应明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观动因是内因,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内 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根据内、外因这种关系,教学方法的优化,就不 只是指教师的“教”法的优化,还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以此审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篇6

——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学好中国古代史》有感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的学习,首先学习的就是中国古代史,如何做好历史学习的启蒙教育,对于学生以后能不能对历史学习充满兴趣、能不能掌握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至关重要。所以,在选修课的学习中,我重点学习了《如何指导学生学好中国古代史》这门课。

张汉林老师说:“过去我们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天,我们应该把它改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场’。‘渔场’就是使学生自主探究的领域。”在此,“渔场”一词让我深思,给学生什么样的场,其实就是给学生什么样的历史课堂。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好历史课堂的教学设计呢?通过本课的学习,以下几点使我的感受最大。

一、依据学情来制定教学的重难点

李明赞老师将《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这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祖冲之。是源于上课之前李老师作的学情调查。他发现对于这三位科学家,学生最为熟悉的是祖冲之,因为他们在小学学过。李老师认为,本课教学重点定在祖冲之,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充分参与教学过程。“贾思勰”是学生现有知识的盲点,因此要让学生真正走入贾思勰的人生,对贾思勰的科学精神与人格魅力产生深刻印象。所以,李老师围绕《贾思勰种植农作物》图设计了精致的教学活动。从学生反馈结构来看,李老师的教学意图都实现了。这让我恍然大悟,为什么我的教学有时候会是教师和学生是两张皮,原来是我在设计教学重难点时,不是查看〈课标要求〉,就是寻找考点,以考点来确定重点,显示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在课堂上难以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就很难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教学中来,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好。所以,本次学习,使我深刻意识到依据学情来制定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性。

二、教学设计时,要为动态生成留有空间 1.不怕学生提问题,就怕学生没有问题提

贾海燕老师在教学《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时,针对学生的提问“水患真的是迁都的原因吗?”,鼓励学生积极查找资料,下节课勇跃发言,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认可和尊重,对其他的学生也会产生正向的刺激作用,从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以前,我怕学生提出问题,在有争议的地方,我总会躲闪,这是多么可怕的行为啊,长此以往,我教育的学生,恐怕只是简单知识的记忆者,没有了思考,何谈思想?所以,在以后教学中,我要多问学生有没有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2.不要因为存疑而扼杀了探究的意义

学习历史是要将古人的经验化作今人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所以,古人的经验不一定都是定论,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我会注意探究不必给出定论,甚至可以不给结论,该存疑时就要存疑。

初中历史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浅探 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三维目标,统一整体

《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 即教学须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教学目标内涵和外延的全面概括, 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和落实教学目标, 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的核心与载体, “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的灵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教育最终的核心目标。这三个维度教学目标不是分散的逐渐递进的层次, 在教学中不能在完成一个维度目标的基础上再去落实其他维度的目标, 它们是紧密联系、相互融合的整体。在历史教学中要达成这三维目标, 要求教师更新原先的教育观念, 必须由旧的“重教重结果”转化为新的“重学重过程”, 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能力, 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的。就此笔者谈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统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

坚持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 始络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难题。由于升学压力而片面强调知识传授, 由于新课程实施而片面强调能力培养, 两种厚此薄彼的现象都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因此历史教学必须有机统一知识传授与技能的培养, 才能真正有益于学生的课堂学习。

构成历史的根本是翔实的历史史实, 也就是所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看书、识记、评述”的教学方法正是针对历史教材中历史史实描述使用较多的一般方法。而对于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 就不得不提“分析、概括、启发”的三步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时, 面对教材中只有“太平天国运动”起因和过程, 却无其历史意义和特点讲述的困境时, 出于实现知识和能力两方面教学目标, 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就增加了对空缺内容的讨论探究, 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

历史技能和历史认知能力这两个方面是历史课标要求着重培养的。如我们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 首先必须通过研读教材掌握整个历史过程, 即从“鸦片战争”起至“新中国成立”止, 然后便可以列出不同阶级在不同时期救亡图存的不同手段, 从而得出一般的历史规律。在深刻了解知识的基础上, 这一教学便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整理、编制和表述等历史技能, 便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和想象力等历史认知能力。在知识传授中渗透能力培养, 在能力培养中加强知识传授,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两方面的统一。

二、攻克“过程与方法”的教学难点

“过程与方法”这一点是课标新添加的, 可见其重要性和困难性。“过程与方法”是手段, 也是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以正确的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中获取并使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从而做到“以史为鉴”“史为我用”。

依据历史教学目标与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 加之教师灵、活、巧的教学方法, 辅以系统的双边活动, 使学生的知识、认知和情感都发生变化且发展其个性, 这才是历史学习的初衷, 更是其本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 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法。由此显而易见, 不但需要教师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 而且需要学生掌握主动形式的学习方式。师生的角色都在改变, 因此两者也需要加强沟通和合作, 以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及时调整纠正。笔者认为, 落实初中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关键之一就是能否真正实现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学习《南京条约》有关内容为例, 教师应规划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问题, 做到有的放矢。在得出“割地、赔款、开埠、议税”这一线索的前提下, 就《南京条约》的影响, 教师可以提出四个问题,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1) 割地对中国造成什么恶果? (2) 赔款会加重谁的负担? (3) 五口通商到底是利还是弊? (4)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什么权利?最终可以得出一个总的历史结论: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揭开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剧序幕。同样学生可以借此分析的方法来讨论和探究《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这样分析问题、讨论问题, 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 而教师真正地践行了“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概念。

三、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维度

作为一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 历史的内容古老而又有新意, 其知识丰富而又琐碎。所以往往在教学中找不到一个小而精的切口, 对于历史知识中深刻饱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挖掘提炼也就难有成效了。比较一下历史新课标与原先的教学大纲, 不难发现, 教学大纲中单纯的知识和政治教育的层面被大大突出, 而新课标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提升了隐性知识教育的地位, 有机结合了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和人的认知功能, 进而使整个历史教学紧紧围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灵魂。

所谓言传身教, 即要求教育者若想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首先应该用自身的价值观去正确引导学生, 身体力行地证实其真实性和有益性。回顾历史教材, 其更多体现的是旧唯物史观, 这就不得不促使我们要在教育过程中发掘和融入新的历史观。史学观念陈旧呆滞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在教学中未能主动吸纳新史观造成的。以“辛亥革命”为例, 从近代化史观来看, 这一历史事件是中国封建专制帝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的分水岭;从全球史观来看, “辛亥革命”受到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从社会文明史观来看, 它移风易俗, 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多个方面出发加以新史观的吸收, 这样学生对此知识才会掌握通透, 课堂才会丰富多彩, 教学维度才会得以体现, 历史教学才会与时俱进。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历史课程的最初目标, 也是最终目标。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该统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 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感受和拥有方法, 最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实现这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于世华.新课程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落实[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11) .

初中历史应渗透专题教学 篇8

【关键词】 初中历史 专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0-071-01

一、提出的背景

专题,是指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历史的专题,按知识领域的大小分,可以分为大模块(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和小专题(如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西方的民主制度、开放交流等)。历史学科中的专题教学,是指以某一理论知识、社会热点为题目,开展专项的讨论、探究。对于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来说,专题范围过大,不适合他们作专题研究或讨论,应该从更小范围的小专题入手。通过小专题的讨论、探究,理解历史现象,形成大历史观,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本文中提到的专题教学,是指小专题的教学。

初中的历史教材,是按时序编写的通史,即根据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自古至今地讲述历史。在日常教学中,初中老师多是按教材的编写顺序,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有些老师甚至就教材教教材,缺乏对知识体系的提炼与归纳,学生对历史事物缺乏整体认知,综合分析能力不高。且从学生历史考试成绩的分析看,学生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综合题的得分差距上。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渗透专题教学,以此为抓手,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帮助学生赢得中考、为高中历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历史教学渗透专题教学的必要性

1.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具有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但受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是把中国史、世界史完全割裂开来分册编写,是以时间为线索的通史,教材中呈现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化和浅化,形成众多的“点”。如果老师只是以教材教教材,不注意知识的关联性,这些“点”虽然具体、生动,也只是一些杂乱的“点”,学生对人类历史知识的记忆也只是些“碎片”,更谈不上理解、分析、运用了。如何把这些“点”连成“线”、织成“面”,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就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关联、适当地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专题知识的探究,即渗透专题教学。

2.是学生中考备考的需要

从深圳近十年的中考试题看,无论是以前的《历史与社会》学科,还是2015年开始的《历史》学科,基本题型都是选择题和综合题,而最后的综合题往往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全国各地近年来的中考历史卷也是如此。

3.是初高中教学内容衔接的需要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的设计,要“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现行初中教材(以人教版为例),是以时间和地域国别为线索的通史,重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高中历史教材,则打乱了时空的次序,贯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联的模块加专题的专题史,分为政治文明、经济成长、文化发展历程几大模块,更着重于对史实理性的探索与思考。两者比较,体裁变化大,跨度大,刚上高中的学生容易产生不适。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联系性上,认为有联系的只占68%,认为无联系的多达32%。”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历史学习,在初中阶段,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专题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为高中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三、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专题教学

1.在新课教学中渗透

在新课教学中渗透专题史,一方面,在教学某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相关联的某些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知识体系的构建准备。另一方面,要关注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初中历史的每一个单元,是以某一历史时代特征为主题。教学过程中,每一课的教学,都应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其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专题意识。

2.复习课中的强化

复习课,是知识的再现、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历史的中考备考复习,一般经过第一轮的基础知识梳理,第二轮的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的梳理,常常是按教材内容的章节顺序,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在这一轮复习中,可以结合知识点,及时地引导学生回忆同一主题的相关内容,强化主题意识。

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更需要引导学生提炼出不同主题的相关内容,通过列表、思维导图等方式,整理专题内容。中考备考的历史专题复习,可从以下几个专题着手:政治制度专题(中国古代的中央集体制度、西方民主制度)、改革專题、科技专题、开放专题、中共党史、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史等。在开展这一轮复习时,还应关注社会热点。如2015年是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当年二战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多有安排庆典活动,这无疑是一社会热点。因此在2015年的历史中考备考中,还应该关注、强化与二战相关的专题内容:两次战争、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四、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专题教学,既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教学中渗透专题教学,既是课程教学目标落实的要求,又是学生升学、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专题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商务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七~九年级)》.总体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

[3]《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篇9

前些天master.张问我如何定位到目标用户,我自己把这个问题分成“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问卷的投放”两大部分。

首先要理解何谓目标用户,不同的调研目的不一样,目标用户自然不同。一般来说,调研分为站点级(产品级)调研与页面级调研,站点级的调研更多地用于发掘现有用户与潜在用户的需求与不满,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市场调查。而页面级调研的对象更多的是现有的用户,对体验分析很有帮助。

弄清了你的调研目的,自然有的放箭,对于问卷设计来说,开头的问题就好比就好像一个漏斗,通过几个问题进行分群,过滤掉那些非目标用户,然后再开始细问你要得到的东西。而且还可以在这些问题设置有逻辑矛盾的选项,以此干掉那些忽悠你的用户。

比如说,一题多选题,用户A同时选中A与最后一项“以上都不是”,这些就是地雷,选中后从分析要剔除,

对于调查问卷的投放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投放的渠道、触发时间、动机等去定位目标用户。假定我们要针对一个大众型频道进行业务规划的调研,比如新闻频道,渠道的选择就不能仅仅选择在本站的新闻频道,因为不看新闻频道的人大多数也会有新闻的需求,只不过可能你的新闻做得不好而已。

因此,本站的首页、其它频道都可以作为投放的备选渠道,如果有可能还可以选择在其它网站投放,但成本太高,通常不考虑。接下来谈谈调研触发的时机。由于投放在其它频道,就是说这个调研更多的是一种“干扰”,你不能在别人玩得很爽的时候弹出来一个窗口。

一般是放在比较低的位置,或者是在其离开时触发调研,在WAP上只能说是在离开页,任务完成的页面加入调研的链接。也可以在其进行“直接访问”时触发,即在刚刚访问频道时做一个跳转。

最后一个是动机,之前我也说过了,用奖励吸引用户做调研不太靠谱,动机不纯对调研质量会造成干扰。

如何提高初中的历史教学效果 篇10

1.初中生对历史重视程度不够,无法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

由于初中历史开设的比较晚,导致许多学生不了解,由于对历史的不了解导致学生们失去兴趣,学生认为历史是一个不重要的学科,对历史不够重视,只看重数学、语文、英语,认为只有学好三大学科才是关键。

其实初中历史是一个很有趣的学科,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看到历史学习的价值,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感受,就会更加重视历史的学习,对历史更加关注,主动学习历史。

2.历史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给初中生的自主空间较少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措施还没有实施完善,部分老师还在沿用老旧的传统,观念守旧,学生们在历史课堂中提不起兴趣,教育观点缺乏创新。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得到思维发挥,提不起兴致,思维散漫,导致对历史知识不感兴趣。

有些老师只是注重背,没有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和应用技能,导致学生只是会考出很高的成绩,却没有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挥,限制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遇到真正问题便会无从下手。

3.历史学科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设置存在不科学因素

对于初中生历史学不好有很多因素,一方面是学校的因素更一方面是自己的原因。例如,在学校方面,历史课程的安排量很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不重视,无法按时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初中师资力量不足,有些历史老师并不是师范专业毕业或者学习历史的老师,甚至身兼数职,缺乏教学的经验,使学生在课堂中无法产生学习兴趣。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

1.改变学生对历史的错误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历史学科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科。可以陶冶初中生的情感,是学生们在学习主学科之外的重要学科,具有启发学生情感的作用。历史老师对学生的更好指导,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历史素养。

2.巧妙设计历史教学策略,为初中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在历史课堂中,老师具有亲和力,吸引学生,学生的积极配合,才会出现高效率的历史课堂,促进学生的学习。老师要随着时代与时俱进,创造出有趣的课堂,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水平,设计方案,学习最前沿的理论知识。从知识中让学生了解时代的大发展、大跨越,做到从书本中实国家大事。

3.不断整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增强历史教学质量

随着科学不断发展,初中的各个学科都有了紧密的联系,对于各种教学资源都要积极收集,确保教学的顺利完成。初中的历史老师将每个科目的知识融入到历史当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素养,可以更好学习中的学习质量。可以在历史课堂中融入政治的内容,政治是对现在历史的反应,在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鸦片战争这一点讲起,我们可以运用政治当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分析,分析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分析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对中国的影响,让学生们在了解政治的同时也学会历史知识。

师生互动才是最好的方法

在初中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在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对她们的学习进行关注,通过知道学习让他们在在学习中获得新的思路,发现自身历史学习的不足,在进行历史知识不断探究的过程可以更较了解历史知识,感受到整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让学生对历史教材更加记忆深刻,只有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才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对于学生的指导方面,初中老师是一个关键人物。

1.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列表归纳

教师指导学生建立主导线时间轴,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知识,从历史知识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最后将这些知识运用到里面去。

2.结合地图进行教学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识图,并且分析地图中会出现的历史信息,从历史信息中获得有用的,进而分析,从而提高历史的学习能力。

3.结合阅读进行记忆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培养学生阅读历史知识的习惯养成,做到认真阅读历史教材,边阅读边思考,对阅读中得重难点进行标记,最后统一进行知识讲解,或者学生们集体讨论,对于历史知识要整体把握,先整体后局部的对历史知识进行背诵。

初中历史教学应关注学生差异 篇11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特点;分层教学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交流加大,人们思维活跃。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急需培养素质全面、具有现代意识、思维活跃的公民。历史学科教学则在这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育差异化应运而生,在教育教学中形成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教学模式落后、内容枯燥的情况,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引入了差异教学的思想。

一、差异教学的含义

所谓的差异教学是指在实际的集体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个体需要和学生各项差异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以实现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挖掘学生潜力的目的。差异教学是一个多元且复杂的教学活动。

二、初中历史课程的现状

1.学科特点

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差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历史课程的特点。传统的历史教学都是老师在台上进行大量的讲解,而学生能接受的知识量较少,这样就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进行新课改之后,教学过程与以往有所不同,现代教学非常注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初中历史教学对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讲解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会觉得这样的课堂十分枯燥,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况,这样教学质量就会降低。要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应将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于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要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教学成果,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2.历史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首先初中历史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教材内容简单,包含基础知识和便于学生思考的问题与情境。因此,要转变教师为主角的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起着引导的作用,而不是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将历史事实向学生呈现,引发学生思考,然后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或者是让学生自己描述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情况,教师对学生的描述给予纠正。这样的历史课堂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这对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牢固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差异教学的策略

1.采用分层教学模式

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性格和历史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在初中差异化教学的课堂上按照学生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按照分层的目标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划分。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目标,教师按照学生选择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有针对性地教学,对于完成教学目标的学生给予鼓励,提高他们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要从思想上改变传统观念,承认学生之间差异的存在,并且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自由的课堂环境,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并组织教学。按照学生的不同特质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每组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于历史水平较差和过好的学生要单独进行辅导,在这样的差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挖掘学生潜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历史知识。

3.强化教师的引导能力

教师对班级的每个学生进行充分了解,能够更加精炼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这样能够减少讲解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可以增加讲解一些历史事件,探索历史规律,理清脉络,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与思考以及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历史认知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要不断加大对初中生培养力度,历史学科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记忆量大的学科,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学者都在进行不断的探讨和研究,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便是差异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初中历史教学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鸿.目标导向的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2]焦文梅.竞赛激励策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初中历史教学应处理好四种关系 篇12

一是插科打诨。在课堂上开玩笑,如在讲佛教时,讲鲁智深醉打山门;在讲《蒙娜丽莎》时,论述达芬奇的自画像变形之美,认为博得学生一惊一笑,以为这就是创新。

二是滥加臧否。在课堂上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个人好恶,道听途说之材料,任意评说,引起学生的认识混乱,以为这就是创新。

三是放任自流。对课堂教学胸无成竹,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任意提出几个问题,不加引导与指点,让学生争争吵吵,无结果而散,留下认知上的空洞或缺陷,以为这就是创新。

四是以活动来取代课堂教学。有的以参观、讨论取代教学,或以“电灌”取代“口灌”,缺乏与课文的有机结合,仅仅停留在历史教学的表面,没有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以为就是创新。

出现这些现象,究其原因,是出于对创新教育的认知、理解有误。创新教育,说到底,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发具有不同禀赋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2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正如马卫东老师所说:“要把历史教学改革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2]

历史教学必须创新,但这种创新不应该是勉强为之和形式主义,而应该贯穿教师的创新意识与求实作风,精心筹划、设计与操作,确有成效。下面我就历史教学的创新,谈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长短程能力的关系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能力源于知识。试问,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空都茫然无知,还能说有历史思维能力吗?当然,知识又有待于转化为能力,单纯地提“知识就是力量”有片面性。知识必须经过加工、联系、拓展和重组,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应用。

虽然当今世界的经济、文化、民族、外交关系盘根错节、风云变幻,但仍可从古今中外历史现象中找到相通之处。水有源,树有根,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知识与能力并重。舍近求远、忽视知识传授、片面强调能力的作法不可取;只传授知识,不教给学生思维方法,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作法同样不可取。例如:评价历史人物,不能采用一刀切,而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客观分析、评价。如评价秦始皇,教师不能因他的暴政而否认他的伟大的历史功绩。

二、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讲继承,又要讲发展,对传统教学手段不能一概否定。在实际教学中,有形有声有影,入眼入脑,活泼感人,这是创新;站在讲台上,一本书、一支笔或加一幅图,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师生心灵感应,产生情感上、意识上的共鸣,这也是创新。创新的关键不在表面,而在实质。当然,我们不能以此为“满堂灌”辩护。不过,历史教学工作者有必要在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上做文章,使教学更趋完美。教师不能固守传统教学方法,排斥先进的教学手段,而应使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不使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可否试一试?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可否注入一些新鲜空气,启疑、激疑、释疑,让教学过程充满辩证法、挑战性、生动性呢?

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历史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因课而异,因材而异,因人而异。变化多样的教学形式往往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感,形式活跃的课堂氛围能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适宜的载体。在这方面,不少教师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创造。有的把讨论引入课堂,让学生阐述观点,说明道理,甚至围绕一些史学界尚有争论的问题,把学生分为正方反方,进行辩论。如郑和下西洋、殖民主义、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等对中国有影响的问题,都可成为辩题。这样在教师的主导下有序进行的课堂辩论,使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而热情高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提高。

四、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方式可以分为采取课内和课外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课内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过去诸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课外这一重要的方式,这就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课外活动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具有诸多的优点,如在时间的掌握安排,具体的实践操作等方面都表现出灵活性强的特点。因此,课外丰富的空间资源为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我们可以举办以下活动。

1. 学术专题讲座。

在这个活动中展现的是中学历史教师的能力,即教师应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3]例如教师在讲完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一节内容后,可以以“近十年来关于对洋务运动研究的新进展”为题目举办一个专题讲座。其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摆脱中学历史教材的“一家之言”的束缚。

2. 专题辩论。

专题辩论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师主导性参与的最佳契合的一种方式。同专题讲座一样,专题辩论亦离不开历史教师精心准备这一环节,只不过这一环节的实施者既包括历史教师,又包括学生。教师也不是一个旁观者,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对学生的辩论准备工作的指导作用上。在广泛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最终确定一个在学生中能引发矛盾和争鸣的辩论题目。教师应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搜集相关的史料和论文,指导学生撰写辩论词及应注意的事项。辩论双方谁赢谁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史学辩论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辩论过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提高。这种辩论专题在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实例,如人物方面:秦始皇、汉武帝、毛泽东等;历史事件方面:辛亥革命、新航路开辟等。

3. 撰写小论文。

小论文式的作业,虽然类似于读史札记,但对学生的要求却很高,教师可以在笔法、写法、结构、史料分析上予以点拨指导。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总之,强调课外的重要作用,决不是说课堂内的作用不重要。课堂教学是创新思维精神培养的“主战场”,但它不是唯一的“战场”,需要课外这一战场的有利配合补充。

在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时,应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选择性原则。可以说教材上没有一个历史问题得到满意的答复,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至传说中的黄帝的性别问题,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珍珠港为何遭日本法西斯突然袭击,都有争论。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一问题上,在考虑到中学生不同的思维发展状况特点前提下,对于史学研究上的学术分歧应该有所取舍,选择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选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学术之争。如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下限是划至1919年五四运动,还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选史学研究时代差异悬殊的学术之争。如关于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第三,选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坚持的原则。如关于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历史早有定论,对于报刊杂志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观点,历史教师不能随意采取“拿来主义”。

二是监控性原则。如史学界近几年兴起的为个别历史人物“翻案风”不适宜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意义上的“创新”,盲目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给人以哗众取宠之感。历史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区别与认知。

“古文科斗出,新叶剪刀生”。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与21世纪建设人才的价值取向、人文素养、知识构成和能力素质紧紧相连,应该面向现代化、不懈追求,研究和实践历史教学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开拓出中学历史教学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摘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时, 理顺创新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关系, 有助于创新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应理顺的关系有:长短程能力的关系;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在理顺这四个关系的同时, 还应做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处理工作。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精神,课内外关系

参考文献

[1]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教育研究, 1999, (5) .

[2]马卫东.浅析历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误区——兼论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历史教学, 2000, (3) .

如何摆脱初中历史教学的尴尬困境 篇13

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何摆脱初中历史教学的尴尬困境

姓名:陈雁芸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9年4月

民族:汉族

学历:本科

籍贯:云南武定

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邮政编码:651601

电子邮箱:1918316215@qq.com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武定县东坡中学

通讯地址:武定县东坡乡东坡街12号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何摆脱初中历史教学的尴尬困境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使从事其教学的教师也产生困惑、失落,更使得初中历史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改革

初中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束之高阁,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近八年的历史教学中,我有着深切的体会。在一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的历史课往往是走过场的形式,又或是历史课的教学课时大量缩减。平时一遇课程紧张,历史课可以随意被停课,占用,这种现象极为普遍。而更让历史教师更无奈的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可有可无;学生家长一听是历史老师反映学生情况,态度也不热情,更不重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也认为历史教学轻而易举;在教师的业绩考勤中也让历史教师感到无限失落。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主要看分数的高低。这使得中考、高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优生率和及格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由此又令学生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是无足轻重的。这样作为国家标准课程的历史科就被搁置冷落于一旁,导致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肩无多大重任,从而缺少了奋斗的动力,至于业绩荣誉也无从谈起,这些就使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感到极端的困惑与痛苦。

第二、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从传统上来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水源头”。加上课堂上讲究“师道尊严”和“上下尊卑”,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泯灭,潜能得不到开发,历史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第三、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

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课本的内容与数、理、化、外等各科比较,毕竟不是那么深奥难懂,对学科重要性的收益也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这不仅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且对它的教学困难性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认识。

以上三点,我认为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现状与困境。目前我县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如何摆脱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我以自身教学实践的初步体会,浅谈以下几个方法和策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确立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是前提。

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教化和人文精神滋养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也是人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一面镜子,因而历史课自然也就成为一门极富生命活力的学科。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其尴尬之处在前面的困境探讨中已述及,这里就不再作重复。

历史教育究竟能贡献什么?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乐事”。但历史教育在今日中国教育体系中“功用”有限,从事历史基础教育者的欢乐亦有限。“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龚自珍语),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历史的使命感,历史教师的事业之魂。梁启超曾感叹:“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往事,惟此为大。”“历史使人明智”,倘若我们有这样的认识,职业荣誉感就会油然而生。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教育不是讲述陈腐的万年之谷,而是先祖千百万年遗留的人类文化精髓和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后来之人,不忘前师之事,要以古鉴今。从而我们就会感到自豪,产生一种敬业精神,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己为完成本职工作而兢兢业业,不因从教“历史”而面愧,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在师生中开展互动的探究性学习是关键。

“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做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那要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需以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据,既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选择内容,如:《人类的起源》、《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等;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以小型专题为内容,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由来》、《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演变》等。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基础及注重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其次,教师要勇于接受挑战。

对于教师而言,一般对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已驾轻就熟,习以为常。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其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必须具备新的教育理念,知识更新的能力和善于指导及激励学生探究的能力。

再次,利用好校外的教育资源。

到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为多,实物史料接触较少。因此,做好探究性的学习可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好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最后,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主要分成三个方面:①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注意探究过程资料的积累,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②对历史学业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评价的比重应加大,尽可能减少单纯的记忆性试题,应该增加思维能力题,或者尝试采用开放性的试题,使学业评价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③对教师的评价,此种评价要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三、“学史致用,重铸人格”是目的。

让孩子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发古之幽情,而是通过所学的历史,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历史的记忆是认识、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己与全人类之间的联系。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一链条上的一环,人类历史上的善与恶时刻都影响着我们,而我们的现状也将在未来影响我们的后代。无史之人如同无根之树,漠视自己的根和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就不会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和共同的社会意识。

当今社会人文素质每况愈下,塑造人格国格的任务刻不容缓。而历史作为社会的教科书,不仅以其所传授的历史知识担负着文化教育的任务,而且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本闪耀着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历史见证,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爱国思想和爱国行动的实录。展开世界历史,更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历史上众多的光辉典范,如: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马克思花了四十年写下了《资本论》;毛泽东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等等无不激励着孩子确立与调整自己的人格观,完善与守成自己的人格观。当然,人格的重铸要经过长时间的学、思、行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才能使思想和言行融合,内里与外表完善统一,从而达到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最高境界。

要冲破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还有诸方面需要研究探讨,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做法。不过最重要的条件,我认为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转化。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应重视确立自己的正确教学思想,转变、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抱着“学史致用,重铸人格”这样一个功在千秋的理想,我们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参考书目及文献材料]:

1、骆志煌:《改革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福建教育》1997年1期

2、吴颖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8年5期

3、张红军:《历史教师要敢于创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3期

4、王宏志:《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时代性》,《光明日报》2001年11月27日

上一篇:比较特殊教育试题下一篇:送朋友早安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