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发言稿(精选8篇)
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人民的精神标识就是民族的文化符号。从历史长河看,中国大地上发生过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复杂问题和严峻挑战,需要我们以礼敬和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为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最核心的要求是解放思想。行动是打破坚冰的力量,思想是冲破束缚的先导。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老祖宗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只能靠自己去探索、去创造。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今年四川省委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发展。改革开放最本质的要求是创新创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改革开放精神的原创版。只有敢于创新创造,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从四川广汉金鱼公社开始“包产到组、超产自留”试点,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开始,“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大江南北、内陆高原、沿边沿疆生根开花。改革开放最根本的要求是勇于担当。改革开放既面临着尖锐性、系统性、全局性、协调性问题,又面对着比触动灵魂还难的利益重组课题。从思想观念的破冰,到利益格局的重造,再到发展方式的重塑、制度文明的涵养,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当代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勇担重任,敢于啃硬骨、涉险滩,闯出一片广阔新天地。
改革开放最持久的要求是学习借鉴。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只有善于学习和借鉴,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978年上半年,中央先后派出4个考察团,分别赴港澳、东欧、日本、西欧考察学习,详实的调查报告和可行的具体建议,对改革开放决策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开始在更多的领域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但学习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制或者模仿。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广泛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当中更优秀、更适合中国现代化的成果,并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四川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突出南向开放,建设现代交通体系。
改革开放最全面的要求是接力奋斗。总书记指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需要接力奋斗,开放需要持续推进。在大踏步追赶时代的时间长廊里,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让区域发展活力与个人创造能力激荡辉映。四川要坚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5+1”万亿产业,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
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时代,改革开放越是向纵深推进,越是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坚持党的领导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总书记把改革开放誉为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给党的建立和党的领导赋予了极其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十分崇高的历史使命意识。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一大批仁人志士探索中国问题出路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在危急情势下应运而生,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站在了团结引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时代潮头。实践充分证明,因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党的领导,今天的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时代还将证明,新征程必然呼唤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作用也必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伟业中得到有力展现。
总书记用“九个必须坚持”总结阐释改革开放40年宝贵经验,其中把“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摆在第一位。党中央反复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具有十分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针对性,是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科学深化和实践指导。从领导本质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不同于领导学意义上的一般化领导,带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和执政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立志于长期执政、事实上长期执政、有能力实现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必然要坚定追求跳出历史周期率、着眼于长期执政而实现全面领导,同时要积极应对“四大挑战”和化解“四种危险”,着眼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而实现坚强领导。从领导属性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首先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从领导范围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关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的全覆盖。
必须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要求。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正因为始终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有力应变局、平**、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越来越明确、信心越来越坚定。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对党章的遵从。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关键在践行“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政治成果,也是一条宝贵政治经验,体现了全党在革命性锻造和重塑中形成的普遍共识和共同意志,展示了维护对象的内在一致性及其与党的根本宗旨的逻辑一致性,是新时代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科学运用和成果结晶。要在深刻理解“两个维护”极端重要性和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用实际行动坚定践行好“两个维护”。
在新的征程中,必定还会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党始终是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的主心骨,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创辉煌的根本保证。必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执政本领,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逐渐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逐渐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既有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也与经济发展中长期积淀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失衡密切相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运行面临三大结构性失衡矛盾。一是实体经济的结构性供需失衡,现有供给体系不能适应消费升级需要,出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消费外流并存局面。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增加的货币大多在金融系统内自我循环,金融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而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三是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投机需求旺盛,诱使资金脱实向虚,并推高实体经济成本。破解三大结构性失衡,必须摒弃单纯依靠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应从供给侧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和核心战略举措。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因此,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加快推进基础性和关键性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遵循“市场主体、政府引导”“供需衔接、双侧发力”“增存并举、有破有立”“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的原则,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做强做大实体经济为“主战场”、强化创新驱动为“主引擎”,实现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构建与各类需求相匹配的供给体系,形成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大的动力,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在“三去一降一补”上动真格。分类推进去产能,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积极稳妥去杠杆。多策并举降成本,打好“组合拳”,持续减税降费,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用能成本、融资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全力以赴补短板,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坚决打赢打好脱贫巩固提升攻坚战,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在“一提一创一培”上做文章。全面提升质量,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加强“四川造”品牌建设,提高“川字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力培育新动能,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是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多优质企业。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历史。我们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环境污染的“阵痛”,我们在“阵痛”中坚持改革一切不符合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坚持走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对外开放之路。党的十八大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部署,党的十九大作了进一步完善提高,并把污染防治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丰富内涵,突出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本账”。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价值观、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一方面,要大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抓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全域旅游等;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提倡先进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环保、节约的文明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老百姓的习惯。
改革开放40年,四川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实践不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和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迈入法治化轨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逐步形成。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到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建成全国一流生态环境示范区,建设美丽四川目标基本实现。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编制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制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等污染防治攻坚“八大战役”,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加快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面完成生态环境保护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探索设置流域生态环保机构和跨地区生态环保机构,完善省级环保督察机制,探索实施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四是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教育设施和场所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美丽乡村和文明单位(社区)创建,鼓励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餐馆等行动。推行绿色消费,落实新业态环保行为规范,大力推广使用绿色产品。鼓励支持绿色出行,大幅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
以深化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小平同志曾经讲过,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又是“有两个省带头”发动的,一个是四川省,一个是安徽省。四川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始终坚持把农村改革摆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精心部署、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劲动力。
四川农村改革作出的历史贡献:第一,是建立家庭承包责任制。1978年初,四川省委就提出,生产队可以组织作业组,实行定额管理;当年10月在全省推广广汉县金鱼公社的分组作业生产责任制。第二,是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1979年9月,广汉县委在向阳公社进行政、社分开的试点。1980年5月,广汉县委在向阳公社进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试点,撤销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成立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和农工商联合公司,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社。这一改革,很快在全省和全国展开,推动形成了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新体制,并载入《宪法》。第三,是开发农村劳务经济。关于农村劳务经济,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领导同志曾多次专程赴四川调研“民工潮”情况,农民工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逐步得到了高层和社会的认可。同时,我们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扶贫脱贫工作等方面,为全国面上的改革推进,也作了努力探索和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农村改革又有创新突破,一是落实“三权分置”,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全面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大园区+小业主、农业共营制等机制模式,土地流转率比2012年提高19个百分点。二是创新“两股一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比中央要求提前1年完成,同步推进“多权同确”。建成覆盖全省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成都农交所成为全国同类平台中交易量最大的一个。成都市温江区探索“两股一改”经验在全国推广。三是推广“五补五改”,农村投融资机制不断创新。全面推广财政支农资金由直接补助改为基金、担保、贴息、股份、购买服务。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等“四项基金”总规模达100多亿元。设立全国首只总规模100亿元的“宜宾五粮液乡村振兴基金”。四是着力制度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推进。在1市11县3高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探索构建包括资格准入、教育培训、认证管理、生产扶持、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在内的政策体系,建立与城镇职工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同样的社会保障,已培育制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人民的精神标识就是民族的文化符号。从历史长河看,中国大地上发生过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复杂问题和严峻挑战,需要我们以礼敬和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为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最核心的要求是解放思想。行动是打破坚冰的力量,思想是冲破束缚的先导。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老祖宗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只能靠自己去探索、去创造。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今年四川省委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发展。改革开放最本质的要求是创新创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改革开放精神的原创版。只有敢于创新创造,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从四川广汉金鱼公社开始“包产到组、超产自留”试点,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开始,“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大江南北、内陆高原、沿边沿疆生根开花。
改革开放最根本的要求是勇于担当。改革开放既面临着尖锐性、系统性、全局性、协调性问题,又面对着比触动灵魂还难的利益重组课题。从思想观念的破冰,到利益格局的重造,再到发展方式的重塑、制度文明的涵养,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当代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勇担重任,敢于啃硬骨、涉险滩,闯出一片广阔新天地。
改革开放最持久的要求是学习借鉴。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只有善于学习和借鉴,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978年上半年,中央先后派出4个考察团,分别赴港澳、东欧、日本、西欧考察学习,详实的调查报告和可行的具体建议,对改革开放决策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开始在更多的领域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但学习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制或者模仿。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广泛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当中更优秀、更适合中国现代化的成果,并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四川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突出南向开放,建设现代交通体系。改革开放最全面的要求是接力奋斗。总书记指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需要接力奋斗,开放需要持续推进。在大踏步追赶时代的时间长廊里,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让区域发展活力与个人创造能力激荡辉映。四川要坚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5+1”万亿产业,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
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时代,改革开放越是向纵深推进,越是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坚持党的领导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总书记把改革开放誉为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给党的建立和党的领导赋予了极其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十分崇高的历史使命意识。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一大批仁人志士探索中国问题出路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在危急情势下应运而生,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站在了团结引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时代潮头。实践充分证明,因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党的领导,今天的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时代还将证明,新征程必然呼唤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作用也必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伟业中得到有力展现。
总书记用“九个必须坚持”总结阐释改革开放40年宝贵经验,其中把“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摆在第一位。党中央反复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具有十分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针对性,是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科学深化和实践指导。从领导本质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不同于领导学意义上的一般化领导,带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和执政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立志于长期执政、事实上长期执政、有能力实现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必然要坚定追求跳出历史周期率、着眼于长期执政而实现全面领导,同时要积极应对“四大挑战”和化解“四种危险”,着眼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而实现坚强领导。从领导属性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首先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从领导范围层面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关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的全覆盖。
必须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要求。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正因为始终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有力应变局、平**、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越来越明确、信心越来越坚定。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对党章的遵从。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关键在践行“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政治成果,也是一条宝贵政治经验,体现了全党在革命性锻造和重塑中形成的普遍共识和共同意志,展示了维护对象的内在一致性及其与党的根本宗旨的逻辑一致性,是新时代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科学运用和成果结晶。要在深刻理解“两个维护”极端重要性和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用实际行动坚定践行好“两个维护”。
在新的征程中,必定还会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党始终是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的主心骨,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创辉煌的根本保证。必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执政本领,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逐渐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逐渐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既有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也与经济发展中长期积淀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失衡密切相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运行面临三大结构性失衡矛盾。一是实体经济的结构性供需失衡,现有供给体系不能适应消费升级需要,出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消费外流并存局面。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增加的货币大多在金融系统内自我循环,金融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而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三是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投机需求旺盛,诱使资金脱实向虚,并推高实体经济成本。破解三大结构性失衡,必须摒弃单纯依靠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应从供给侧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和核心战略举措。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因此,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加快推进基础性和关键性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遵循“市场主体、政府引导”“供需衔接、双侧发力”“增存并举、有破有立”“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的原则,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做强做大实体经济为“主战场”、强化创新驱动为“主引擎”,实现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构建与各类需求相匹配的供给体系,形成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大的动力,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在“三去一降一补”上动真格。分类推进去产能,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积极稳妥去杠杆。多策并举降成本,打好“组合拳”,持续减税降费,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用能成本、融资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全力以赴补短板,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坚决打赢打好脱贫巩固提升攻坚战,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在“一提一创一培”上做文章。全面提升质量,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加强“四川造”品牌建设,提高“川字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力培育新动能,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是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多优质企业。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历史。我们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环境污染的“阵痛”,我们在“阵痛”中坚持改革一切不符合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坚持走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对外开放之路。党的十八大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部署,党的十九大作了进一步完善提高,并把污染防治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丰富内涵,突出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本账”。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价值观、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一方面,要大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抓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全域旅游等;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提倡先进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环保、节约的文明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老百姓的习惯。
改革开放40年,四川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实践不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和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迈入法治化轨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逐步形成。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到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建成全国一流生态环境示范区,建设美丽四川目标基本实现。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编制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制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等污染防治攻坚“八大战役”,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加快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面完成生态环境保护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探索设置流域生态环保机构和跨地区生态环保机构,完善省级环保督察机制,探索实施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四是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教育设施和场所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美丽乡村和文明单位(社区)创建,鼓励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餐馆等行动。推行绿色消费,落实新业态环保行为规范,大力推广使用绿色产品。鼓励支持绿色出行,大幅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
以深化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小平同志曾经讲过,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又是“有两个省带头”发动的,一个是四川省,一个是安徽省。四川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始终坚持把农村改革摆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精心部署、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劲动力。
四川农村改革作出的历史贡献:第一,是建立家庭承包责任制。1978年初,四川省委就提出,生产队可以组织作业组,实行定额管理;当年10月在全省推广广汉县金鱼公社的分组作业生产责任制。第二,是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1979年9月,广汉县委在向阳公社进行政、社分开的试点。1980年5月,广汉县委在向阳公社进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试点,撤销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成立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和农工商联合公司,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社。这一改革,很快在全省和全国展开,推动形成了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新体制,并载入《宪法》。第三,是开发农村劳务经济。关于农村劳务经济,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领导同志曾多次专程赴四川调研“民工潮”情况,农民工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逐步得到了高层和社会的认可。同时,我们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扶贫脱贫工作等方面,为全国面上的改革推进,也作了努力探索和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农村改革又有创新突破,一是落实“三权分置”,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全面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大园区+小业主、农业共营制等机制模式,土地流转率比2012年提高19个百分点。二是创新“两股一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比中央要求提前1年完成,同步推进“多权同确”。建成覆盖全省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成都农交所成为全国同类平台中交易量最大的一个。成都市温江区探索“两股一改”经验在全国推广。三是推广“五补五改”,农村投融资机制不断创新。全面推广财政支农资金由直接补助改为基金、担保、贴息、股份、购买服务。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等“四项基金”总规模达100多亿元。设立全国首只总规模100亿元的“宜宾五粮液乡村振兴基金”。四是着力制度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推进。在1市11县3高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探索构建包括资格准入、教育培训、认证管理、生产扶持、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在内的政策体系,建立与城镇职工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同样的社会保障,已培育制度框架下的职业农民5000余人。五是激励创新创业,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在21个涉农科研院所和62个县开展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并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出台鼓励离岗创办企业、允许兼职取酬、允许提供有偿服务等10条政策,已有50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参与改革。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掀开了“三农”工作新篇章,也对农村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总书记强调,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下一步,我省农村改革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四个优先,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度框架下的职业农民5000余人。五是激励创新创业,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在21个涉农科研院所和62个县开展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并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出台鼓励离岗创办企业、允许兼职取酬、允许提供有偿服务等10条政策,已有50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参与改革。
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看后、听后总书记的讲话和深圳惊人的发展历史后,我感到我们的国家现在确实强盛了,确实强起来了,比如总书记指出“4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财政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加到9424亿元,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再比如“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比1985年增长31.6倍;
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等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无比自豪,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无比骄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从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一路向前,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总书记在最后结束时的这句铿锵有力的话,我影响很深刻。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站在伟大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问心无愧?这应该也是必须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思考的事。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西部地区的纪检干部,我主要从不忘初心使命,加强修身养德,筑牢廉洁从政之根基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与认识。因为无论从先进典型来看,还是从反面腐败案例,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廉洁是最基本的,好比高楼大厦的根基,根基不稳山摇地动。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也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根本在于自觉加强修身养德。只有不断修智、修心、修德和修行,坚持热情、务实、高效、清正的工作准则,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甘于奉献,志存高远,心系民众,才能抵制诱惑、清廉从政,才能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修身养德,需要在勤于学习中加强。总书记强调,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学习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高尚的人格、良好的操守、凛然的正气,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养成,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追求,作为一种使命、一种境界、一种品格来对待,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一是围绕提高理论素养,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以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围绕提高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注重学习掌握宪法监察法等法律和党章党规党纪,进一步提高善于发现问题、妙于应对问题、巧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中,通过学习教育,通过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同志们思想上不想腐,制度上不能腐,惩戒上不敢腐。三是围绕加强党性修养,始终把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作为履好职、做好事的前提,坚持带头模范学习廉政理论,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保持为政清廉、工作勤勉的良好作风,形成忠诚、敬业、负责、踏实、上进的品行和高尚无私的道德情操。
修身养德,需要在勇于实践中历练。实践出真知。1978年的那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直接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的事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干好事业是这个道理,修身养德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摔打、探索、总结,才能加强修养、储备知识、增长才干。实践既是我们成就事业的磨刀石,也是提升自身修养的练兵场,任何修养都要在实践中养成,也要在实践中验证。当前,对我市的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找准工作的对接点,在推动发展的工作实践中,吸取营养、增长素养、提升修养。同时,把修身养德的成果,体现在廉政勤政上,以此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修身养德,需要在善于总结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圳特区要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竹子,因其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雪,古人常借以明志。其每往上生长一节,即“小结”一次。正所谓“有结乃韧,有结乃高,结而后实”。深圳这么好了,总书记还提出这么高的标准要求,那么我们西部落后地区该怎么办?反省什么?怎么反省?发现的问题改怎么解决?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应该是我们要反省的第一位。修身养德亦需像竹子,每前进一步,都需小结一次,才能提高一步,“结节志更高”。作为领导干部,无论在修身养德中,还是在工作实践中,都要学会并善于总结,看一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党的利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能主动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新形势,是否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总结促提高,以总结求进步,以总结谋发展,才能始终保持竹子般挺拔傲立的风骨。
笔者通过视频直播认真学习,深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的幸福感倍增,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物质文化提高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要向受表彰杰出贡献时代楷模学习,并继承和发扬他们身上的精神。
坚忍不拔奋斗精神是我们的根基。40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勤劳的人民在生产工作的第一线的奋斗,正是这种“长征”精神是缔造了如今的成绩,从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到王有德科学治沙,到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之父,一辈辈的前辈们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继往开来创新精神是我们的源泉。40年来,科学家、民营企业在各类领域为国家的科学事业继往开来。张瑞敏管理思想家受到了国际公认、屠呦呦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华为技术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打破了国际上的垄断,缔造可5G技术的领先地位。从基层治理、到电子通讯、再到航天事业,各行各业积极乐观向上,创新新生活,开创了新局面。
尊敬的各位××、亲爱的××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春风化雨,40年跨越腾飞。作为一名80后,我虽未能见证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但却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可喜变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爬山过坎,披荆斩棘,在改革开放的助推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日新月异、走向美好。而我家的幸福生活就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缩影。
40年前,“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不是一句玩笑。
记得电影《长江七号》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周星驰饰演的农民工爸爸把捡回来的烂苹果认真削出最后一点好肉给儿子当餐后果。这个场景让很多观影人为之动容,我就是其中一员,甚至比其他人更多了一份感同身受。小时候,生活对我来说,基本是这样的:家是土砖、黑瓦和下雨天四处放置的接水盆,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新老大、旧老
二、破老三”,吃是勉强糊口,若能碰到母亲低价买回几个烂苹果解解馋,别提有多高兴。对于这样的生活,大人们会用“穷”字来概括。但在孩子的眼里,这应该就是常态,因为身边小伙伴的家庭情况大多都是这样,谁也不知道宽敞明亮的楼房是什么样子、坐小汽车是什么感觉、牛排是什么样的美味„„
40年里,生活水平日益提升。
虽说孩童是“没心没肺”的,但日子越变越好,我还是能够深切感受到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亲的豆腐摊生意越来越好,父亲便 回家和母亲搭起了“班子”,父亲负责晚上熬夜磨豆腐,母亲负责白天卖豆腐,就这样,家里的生活条件逐渐开始改善。
家里三个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都按时去学校报到了。虽说那时条件依然艰苦,但能够上学,就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只是孩子永远改不了嘴馋的“毛病”,看着小卖部里琳琅满目的零食,我们姐弟三人也会不依不饶地要些零花钱,有时碰到父亲“悄悄”给我们一两块钱的“巨款”,内心的兴奋不言而喻。当然,最让我们解馋的还是父亲做的“红烧肉”,要是哪顿饭出现了这盘菜,作为大姐的我,必须要先定好规矩,每个人只能吃几块,要不然还没等开饭就能见到盘底。好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慢慢改善,“红烧肉”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姐弟三人也能毫无顾忌地美餐一顿。
得益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悉心照顾,姐弟三人学习还算刻苦,生活上也比较节俭。在一家人的相互鼓励和努力下,我考上了大学,弟弟妹妹也开始了中专学习。这个时候,家里条件虽然算不上宽裕,但在旁人看来,能解决三个孩子一年几万块钱的学费,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因学致贫、因贫辍学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
40年后,“幸福”变成了生活的“主题词”。
如今,我研究生毕业已经6年了。父母老了很多,体力也大不如前了,好在磨豆腐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从前磨豆浆的石磨变成了豆浆机,从前烧豆浆的土灶变成了燃气蒸汽机,从前压豆腐的大石块变成了千斤顶,如今磨豆腐轻松了许多。当然,要不是因为闲不下来,父母其实可以退休了,因为现在全家人的生活已经能用“富足而幸福” 来形容了。家里盖起了带院子的三层楼房,门前大马路、背后小山丘,居住起来很舒适。父母办了医保,领了退休金,生活不成问题。而姐弟三人也都在合适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都在生活的城市买了房子,小汽车也成了生活的配置。碰到节假日,一家人都会围坐一起,聊聊家常,笑声常在。
用母亲的话说,40年的变化太大,她从女儿变成了外婆,从艰苦走向了幸福。40年的收获也太多,享受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看到了孩子们的学有所成、住有所居。而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幸福。
“窥一斑而知全豹”,我家生活的变化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日益美好,我家所享受到的发展红利也印证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丰硕。
2021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第1篇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春风化雨,40年跨越腾飞。作为一名80后,我虽未能见证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但却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可喜变化。而我家的幸福生活就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缩影。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想用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三个阶段来表白我同改革开放一起走过的日子。
40年前,“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不是一句玩笑。
记得电影《长江七号》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周星驰饰演的农民工爸爸把捡回来的烂苹果认真削出最后一点好肉给儿子当餐后水果。这个场景让很多观影人为之动容,我就是其中一员,甚至比其他人更多了一份感同身受。
童年,家里条件很不富裕。父亲一个人工作,母亲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姐姐和年幼的我,只能在家做一些零活。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父亲一个人身上。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很清晰地记得一件事,那是我一年级的六一儿童节,因为我要演节目,母亲赶集给我买了一件八块钱的裙子,当时我是爱不释手,别提有多高兴了。对于这样的生活,大人们用“穷”字来概括。但在孩子的眼里,这应该就是常态,因为身边小伙伴的家庭情况大多都是这样,谁也不知道宽敞明亮的楼房是什么样子、牛排是什么样的美味,坐小汽车是什么感觉。
说到汽车,我小时候,汽车很少,上学都是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走路去。路上侥幸遇见一辆停着的小汽车,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在汽车前面照啊照,汽车像哈哈镜一样,能把我们的身材变得又矮又胖,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现在想起来,那一幕仿佛还在眼前。
虽说孩童是“没心没肺”的,但日子越变越好,我还是能够深切感受到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餐桌上可以见到红烧肉了,我也开始有新衣服穿了。
少年时代,可口可乐、健力宝出现在我们身边,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种味道的雪糕占据了我们青涩的眼球。1996年,我们家换了一个大件。12寸的熊猫黑白电视换成了25寸的海尔彩电,记得很清楚当时花了2700块钱呢。买回来一装上,哇,终于看到《渴望》中的穿着花衬衫的刘慧芳了。
40年后,“幸福”变成了生活的“主题词”。我已从少年步入青年。父母老了很多,都已经退休了。20年,中捷的拆迁政策惠及百姓。我们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父亲一直说,真是多亏了国家政策好,要不然,咱家上哪能住上这么宽敞的楼房啊!母亲感慨更多,她老人家想都没想到自己还能有退休金。现在全家人的生活已经能用“富足而幸福”来形容了。家里不仅有拆迁的房子,还买了商品房。父母退休金和医保都有,生活得到保障。而我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遇上节假日,一家人开车出去旅行散心,生活何其美好!
用母亲的话说,40年的变化太大,她从女儿变成了外婆,从艰苦走向了幸福。40年的收获也太多,享受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看到了孩子们的学有所成、住有所居。而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幸福。
“窥一斑而知全豹”,我家生活的变化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日益美好,我家所享受到的发展红利也印证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丰硕。时至今日,改革开放让人民群众收获了太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感慨国家发展之快,感恩人民生活之美,也必当感知改革开放之必然。“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应当充满信心,将改革进行到底;我们应当以奋斗的姿态,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只有这样,国家的发展才能持续向好,我们的幸福才能长长久久,最后让我们共同期待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2021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第2篇
尊敬的各位xx、亲爱的xx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春风化雨沐华夏,改革开放乘东风!”
弹指一挥40年——从1978年到2018年。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庆典,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是什么在40年前给我们如此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是什么在这短短40年使我们发生沧海桑田般变化?是改革开放;又是什么让我们在40年后的今天能够安居乐业、实现小康?还是改革开放!
我,是一个80后的青年,可以说,伴随改革开放的时间并没有40年,或许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时间甚至更短,但是,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想用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三个阶段来表白我同改革开放一起走过的日子。
童年时,很少有品种多样的蔬菜和肉食,包饺子是家里最开心的时刻;玩具是父母手工做的,穿着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颜色单一,样式简单;少年时,可口可乐、健力宝和各种新奇的图书逐渐出现于我们的视野,连环画已经被镭射录像和装帧精美的漫画小说所取代,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种味道的雪糕占据了少年青涩的眼球,15寸的黄河黑白电视已经换成了21寸的熊猫彩电,里面播放的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联播和动物世界了;青年时代的我,尽管对街边数不清的零食不再感兴趣,却发现汽车、火车、飞机、地铁、轻轨等各种交通工具已经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分的一部分,世界各国品牌的衣服已经挂进了我的衣橱,超市的蔬菜比肉类更受欢迎,大背投和等离子早已不再稀奇,电脑笔记本和网络悄然地构架起了我生活的点、线、面。
朋友们,饮水不忘掘井人,居安当思归来源。
历史告诉我们,是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届中全会引来了改革春风,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使中国驶进了一个高速前行的快车道。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让华夏儿女迎来了思想的解放,“部分人先富起来”让经济大胆地插上翅膀腾飞,中华民族昂首阔步挺向世界民族之林。
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因为我见证了40年风雨沧桑,凤凰涅磐,巨龙腾飞的过程;我,为自己是一名xx而自豪,因为我参加了这支无怨无悔守望国家走向安定团结、繁荣昌盛的xx。
在今后的日子,我,作为一名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还会守卫改革开放十年、二十年、三十年、40年、甚至更多,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无比感激之情为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扎实履行xx历史使命。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2021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第3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改革铸就辉煌,奋斗实现梦想。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这是一首创作于1997年的歌曲,而今现在,走过40年的改革历程的今天,这首歌曲依然唤起人们对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回忆,那一幕幕中国儿女奋发图强,神采飞扬的精神面貌……新时代东风浩荡,中国梦曙光在前,党的十九大之后的新时代,我们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国梦想正在书写新的传奇。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奋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改革开放伊始,百废待兴。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是一个亟待顶层设计解决的问题。有这样一个老人,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5年参与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推广和巩固起到了巨大作用,他是公认的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叫杜润生,被誉为“农村改革之父”。有这样一位女士。36岁南下打工,15年间从最低层的业务员一直做到公司总经理,她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商界女性50强,她用一股坚韧不拔的韧劲和一种“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让世界爱上了中国造。她是董明珠,现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还有一群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仅34.5岁,典型的“80后”、“90后”组合。但他们格尽职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勇于担当,用年轻人特有的执著和追求,把严谨细致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微小细节。他们是长征六号团队,一群小字辈大能量的航天人,用行动和成果续写着中国长征系列火箭新的辉煌。
这样的例子还很大,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拼搏进取的中华儿女,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为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方法就是在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奋斗!
眺望苍穹,今日朝霞如此绚丽;浩瀚星空,明日中国梦想成就奇迹。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定能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
我的演讲完毕!
遥想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当时的人均GDP只有156美元。从小岗村农民的“红手印”、蛇口开放的“试验田”,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向纵深。回首过去,中国40年的风雨历程,虽路途艰辛,但硕果累累。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国科技也飞速发展,制造业正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改革从城市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40年的沧桑,40年的巨变、40年的历程,经历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也取得了累累的硕果,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总书记说,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作为一名90后的上海青年,我亲眼见证了许多上海发展的飞跃,上海的天空越来越蓝,上海的河道越来越清澈,上海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上海的购物越来越时尚,上海的城市面貌越来越现代化,上海市民的行为举止越来越文明,上海这座城市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高……
习总书记说,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90后的宣传干部,我感到自己身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代,宣传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意志更加坚强。
姓名:梁建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行 政 管 理班级:2008级1班学号:20080701B026
教学共进,党建同行
———高等学校创先争优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摘要:
“创先争优”,是基层党组织从实际环境出发,是深入开展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的有效形式,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继续。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基层党组织有责任和必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此来推动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加快人才培育步伐。现在一些基层组织存在思想观念落后、能力素质不够、执行力差、不能体现党的先进性等问题,建党“90”周年和党的“十八大”召开即将来临,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刻不容缓。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全面落实中央方针政策,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推进教学发展。
关键词:创先争优教学 基层党组织
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曾明确提出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之所以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要接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
高校是我国人才高地、科技高地和精神文明建设高地,高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要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学校科学发展;要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任务落到实处。
创先争优活动不仅要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还应该将活动自觉地融入到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有效推进了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因此,创先争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①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12月09日第1版
一、提高“教”的质量,校党组织要引领“革教”新风
一个高校,重点在于“教”。如何创新“教”的方式,升华“教”的理念,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基层党组织应树立创先争优的风气,在贯彻中央“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方针下,积极开展学术、先进理论思想研究等活动。具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点:
(一)建设学习型、魅力型党组织,做好学校“教”的理论研究。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② 所以,基层党组织在整合学校“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加强所有党员关于党的理论的学习与研讨,在提高党员自身理论素质的同时,使党员以及相关基层党组织能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先进思想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体要做到几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提高政治觉悟,要顾全大局,维护稳定,坚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党群关系融洽,增强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人人思进,竞相发展,推动高校凝聚力和战斗力;带头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要有新思路、新举措。
基层党组织还应该做到“事事学习,时时学习,时事学习”,在党的先进理论指导下,联系学校实际,走出一条“跟着党且属于本校”的“教”的模式。
(二)以党组织为先锋,加强师资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建设。师资队伍的思想与道德水平,直接作用于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方式,对学生影响重大。因此,在创先争优的过程中,加强师资队伍自身建设尤为重要。首先,基层党组织应以党的先进理论对师资队伍进行思想理念的培养,从而使整个教师队伍思想的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教”的过程,定期进行师资队伍的思想教育是每个高校必要的步骤。其次,要进一步加强高校中教学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考评,特别要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集中解决高校科学研究工作中还存在的学术不端② 摘自《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问题。教师队伍应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心群众,改进作风,全心全意为高校教学服务,为学生排忧解难,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过硬的实际工作本领。
(三)在开展高校的创先争优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还有加强学校教学理论建设。“教”的先进理论,一是通过学校教学相关工作人员或工作小组进行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研究;其次,学校应举行必要的教学理论研究会议,对整个师资队伍的个人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开展不定期的派出学习活动,选派优秀教职工到其他高校考察学习,借鉴其他高校成功的教学理论并选择性地吸收利用,使高校教学走向互动与开放。
(四)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形成高校先进的“带头人”,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扩大高校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积极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加强基层党组织薄弱环节的工作,要根据高校基层党组织实际,找出薄弱环节,分类指导,分类进行相应的完善与改进。
二、完善“学”的氛围,高校党组织应“创学”环境
无论什么形式的教学,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片面追求学校声誉、学校排名、学校硬件的建设与完善,更应该注重学生本身的 能力的教学。高等学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方针政策与实际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立足基层实际是关键。因此,在高校教学“创先争优”活动中,高校党组织要扎实发挥实际作用,把关键放在发挥高校党组织在解决“培养什么学生”、“如何培养学生”这个高校办学根本问题上的领导核心作用上。
(一)健全完善高校软、硬件设施的速度应逐步加快。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从学校实际与学生需要的情况出发,进一步加快高校设施的健全。具体包括教室、住宿、食堂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硬件的健全,从而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处、寝食能安。对于软件的完善,学校党组织及学生党员应带头组织兴趣小组、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充分吸纳学生优点,从各个方面为学生服务,了解
学生所需,“知需而定所供”,真正捉到贯彻党的“为民服务”的宗旨。
(二)加快学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设,加强学生“勤、助、奖、贷”等资助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能否上得起学,交得起学习费用”一直是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压力的关键。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发动党员及党组织,在国家财政支持教育资助的同时,积极发展可依靠的社会资助项目,以短期到长期的方式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相关费用问题,减轻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使之专心学习知识。
(三)高校党组织应制定相关方针政策,加强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场所。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校是学生与社会直接连接的场所,基层党组织应调整相应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习理论与实际结合,以此达到教育面向社会的真正目的。
三、“教”“学”共进,高校党组织作用是关键
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容分割开来研究的,当然也不可能分开。所以,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寻找“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整合高校其它相关资源,是“教”与学达到完美的统一。
(一)以党组织为领导,各学院党员小组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是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充分发挥党员分布广泛的优势,全方位了解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状况,了解师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汇报解决,从而使“教”“学”工作能相互吻合,既符合教室队伍“教”的理念,又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学”的需求。
(二)创先争优,高校党组织着力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基层党组织应立足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从而使教育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三)“创先争优”,要坚持“创新办学,创新教学”的理念。江泽民同志③④ 摘自《温家宝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④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高等学校党组织应结合学校各种实际,开展创新活动及创新研讨会议,尽力使每个教职工、每个学生都完全参与进来,对学校各方面进行创新。
四、“创先争优”,党组织原则所在“无规矩不成方圆”。党组织在“创先争优”中,必须以党的先进思想作为指导,以“服务学生群众”为宗旨,在可变动范围内,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一)结合本校情况,从实际出发。要紧紧围绕“创先争优”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活动,使“创先争优”有效可行,而不只是注重形式。
(二)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与参与性。党员分布广泛,“创先争优”活动要想深入展开,必须发挥党员积极性与参与性。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为党员参与创造条件,使党员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发言稿】推荐阅读: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发言稿10-02
李长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10-08
改革开放40周年教案09-30
改革开放40周年文章12-25
改革开放40周年手抄报07-25
改革开放40周年观看感受10-17
改革开放40周年高考作文12-12
庆祝改革开放30年征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