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企业法律风险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业企业法律风险(精选8篇)

创业企业法律风险 篇1

一、几大风险

1、通融资

2、知识产权、3、合同行为、4、人力资源

5、企业刑事法律风险

一、选择合作者和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的风险

1、投资办公司一般要和别人共同投资,股东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股东之间的合作基于资产关系和信任关系即资合与人合。

合作者的状况对于投资有重大风险关系。

范这种风险的主要对策是在办公司前对合作者的资信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切实查明其所掌握的资源和办公司的真实意图,查清楚这些人掌握的专利技术有没有专利证书,专利权人是否是其本人,如果是非专利技术,是否为其独立掌握,合作对象办公司的真实意图是守法经营还是谋取不当利益

2、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承担的责任不同。

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对该组织形式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

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 人、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则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也是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如果选择的是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组织形式,应尽量控制该组织的资产负债率。

如果选择的是个人合伙、普通合伙企业等组织形式,创业者应当通过合伙协议、规章 制度、参加保险等法律措施对组织的债务规模进行约束,对相关的风险进行控制和规避;

如果选择的是有限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则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 人、公司股东由于对组织债务承担的是有限责任,这些创业者则不必考虑这方面 1的风险了。

创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应考虑到组织运行后的管理成本风险。从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顺序上讲,组织运行的管理成本是不断增加的。如果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将公司与股东、家庭没有严格区分,则有可能被揭开公司 的面纱,股东就要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则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意义就失去了。因此,选择创业组织形式应考虑到创业者在组织运行后对管理成本的承受能力。

在一些创业组织形式中存在着人合的风险。个人合伙、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些组织形式,明显存在着人合的性质。在选择这些创业组织形式的同时,选择志同道合、善于沟通、以创业组织的利益 为重的合作者是非常重要的。

二、合伙人之间的管理方面

■ 损害企业利益,比如侵占企业财产、隐匿企业证照印章等,造成企业无法正常经营

■ 企业治理机制瘫痪,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等无法正常运作,企业组织机构不能正常运行,企业秩序崩坏,企业决策混乱

■ 损害其他股东利益

■ 损害员工利益,不能正常支付劳动报酬

■ 产品质量下降、延迟履行义务、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损害客户或债权人利益

■ 企业遭受行政处罚

■ 企业被申请司法解散、清算或破产

为了有效防止创始人斗争给企业带来的法律风险,不仅需要创始人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还需要创始人具有契约精神,更需要企业在设立之初就做好充分的预防,即设立好协议、制度等“防火墙”:

■ 创始人之间签订书面协议,就创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风险承担、利润分配以及在企业中的分工、职责进行明确的约定,对企业的管理权力分配、治理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对特定情况下创始人之间股权或财产份额的强制转让或收购作出约定,即在特定情况下特定创始人可以将其股权或财产份额转让给其他创始人,或收购其他创始人的股权或财产份额,以解决矛盾无法调和时的部

分创始人退出问题

■ 建立以制衡为核心的企业治理机制,如董事会、监事、独立董事等制度,平衡好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重视监事会、监事等监督机构的作用,并在企业章程性文件中作出相应规定,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

■ 在企业资金许可的情况下,引进并充分发挥外部董事、外部中介机构的监督、制衡、顾问的作用,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和风险控制,比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审计,聘请律师事务所担任企业常年法律顾问等■ 制订可操作、可执行的企业规章制度,依据规章制度建立公司管理体系、流程,并逐渐形成企业制度文化

协议、制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有了协议、制度,则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框架和基础。企业创始人应尊重契约、尊重法律、学会妥协,以降低因创始人斗争给企业带来的法律风险,减少对企业的伤害。

四、劳动法律风险

自2008年1月1日起,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正式施行,企业面临的劳动法律风险明显加大,劳动法律纠纷也急剧增多。《劳动合同法》的正式施行,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从长远来看肯定是有利的,但企业切身体会到的是短期内用工成本的急剧上升,而且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提高,企业发现劳动者也越来越难“搞”了。

劳动法律风险是每一个企业都需面对的法律风险,在本文中,笔者既不会谈及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也不会谈及未足额支付加班费的法律风险,因为这些方面的法律风险虽然可能会导致初创期的企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遭受一定的损失,但尚达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笔者想谈一谈的是企业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风险。

在企业初创期,为了节约成本,企业往往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为员工购买成本更低的商业保险。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种,自2013年10月1日起,上海市企业应为员工缴纳的这五险的缴费比例共计37.5%,最低缴费基数为2,815元,也就是说,即使按照最低缴费基数,企业每个月需要为每个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为1055.6元,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成本,初创期的企业选择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购买商业保险似乎是一种“经济”的选择。但在这笔看起来很合算的经济账背后,则是巨大的法律风险。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企业法定的强制性义务,不能以任何方式逃避或拒绝履行,即使企业为员工购买了商业保险,即使员工自己同意企业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即使企业已经将应缴的社会保险费折现作为劳动报酬支付给了员工,也不能免除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定义务。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可能产生以下法律风险:

■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责令企业限期缴纳或者补足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0.5‰的滞纳金;企业逾期仍不缴纳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 劳动者可以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

■ 企业未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员工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员工可以要求企业赔偿损失

■ 企业未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最严重法律风险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未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在员工发生工伤时,企业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这笔费用是巨大的,也以上海市为例,如果员工因工伤在2013年死亡的,企业应承担的费用包括:丧葬费28,152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491,300元,如果死亡员工有需要供养的亲属的,企业还应承担供养亲属抚恤金,以上还不包括因工伤产生的医疗费等其他相关费用;即使员工因工伤被鉴定为最低等级的伤残(十级),企业应承担的费用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数额为7个月的员工本人工资,按2013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计算,为11,340元,在劳动合同解除时,企业还需向员工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分别为3个月的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共六个月的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按照2012年上海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4,692元计算,为28,152元,以上同样也不包括因工伤产生的医疗费等其他相关费用。由此可见,如果初创期企业未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发生工伤时,企业需要承担的是

巨额的费用,这可能是企业无法承受的。

综上,初创期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实际上是“花小钱、办大事”,企业千万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遭受巨大损失。

创业企业法律风险 篇2

在2016年李克强总理的高校之行中,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成为总理口中的“高频词”,说明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密切的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的趋势,大学生创业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之外的不二选择。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严峻的事实:对于即将毕业或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但是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法律常识,自主创业必然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也必然面临很多的风险。所以,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自身是否具备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是否了解和掌握与其创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是依法创业的关键,大学生是否具备规避风险尤其是法律风险的能力,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

在国家创业政策的支持下,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大学生创业群体不断扩大。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国家政策并不十分了解,也很少关注《公司法》、《合同法》、《税法》、《劳动法》等相关的法律,尤其是出现纠纷以后的法律解决机制,在自主创业后实体组织的实践中将面临以下的法律风险:

1 组织形式的法律风险

大学生创业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也可以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就目前的国家工商局统计情况来看,很少有股份有限公司。不同的组织形式的,将引发不同的法律责任。例如个人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应该以个人的全部财产承担经营活动中的民事责任;如果创业者申请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使用家庭共有财产来进行投资,这种情况下就应当视为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创业者以家庭的共有财产承担经营活动中的民事责任。相对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承担责任的相对独立性。只有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才要求投资人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承担责任。

2 组织运行的法律风险

创业初期的大学生,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在创业组织运行中容易卷入各种侵权或者合同等法律纠纷。

2.1 合同风险

组织的创立和运行都必须在法律的制约下进行,大学生创业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各种合同的签订。那么,《合同法》总则中关于合同的一般规定和《合同法》分则关于有名合同的内容必须了解。例如,要确保订立的合同合法、有效,在合同的形式上,应尽量选择书面形式,并且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保证合同条款的完整、明确,避免歧义;如果选择口头合同,那么,一旦发生纠纷,创业者很难举证,容易陷入被动状态。创业者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须保留合同订立的相关证据,在必要时能够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2 知识产权风险

创业者首先可以选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利用现有的发明、实用新型、商标等为自己创业提供技术开发思路和可行性支持,同时又要保证不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和商标权。也可以自主研发新的技术产品,那么就必须搞清楚对自己研发的技术是全部转让还是授权使用,是独家许可的还是非独家许可,并且用法律手段加以确认。当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相对完善,善用法律,既可以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也能使自身的知识产权得到维护。

2.3 税收风险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大学生创业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税收方面的知识。在创业组织运行初期,要依法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要善于利用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减免政策。例如:不同的行业另有不同的税务优惠,大学生创业者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组织,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创业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组织,经税务部门批准后,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新办从事公用事业、贸易、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谋划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后,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优惠和减免期限之后,要严格按照国家税收法律制度,依法纳税,防止过失性的构成偷税漏税。

3 创业组织终止后债务清偿的法律风险

创业组织终止后,要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创业组织终止后的债务清偿要承担风险,不同的组织形式,承担的风险不同。按照创业组织形式不同,以有限责任公司终止的,大学生创业者应以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组织形式是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的形式,那么就按照创业组织存在期间的债务,以个人资产或家庭共同财产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可见,法律风险贯穿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始终。由于自身经验和能力的有限,在创业中更容易受到法律风险的冲击。大学生创业,不能只是懂技术、会策划、能管理、有资金,却忽视法律风险的制约。在创业风险加大、纠纷增多的同时,应对纠纷的能力也必须提高。

4 结语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相对缺失,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侵权易,维权难,责任重”。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树立一个意识,掌握一种方法,即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只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市场参与才是健康理性、可持续发展的,才能保证创业长远有序进行。创业法律风险的控制和规避是一种管理方法,是创业者应当掌握的工作方法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施险峰,秦金婧.大学生抵御创业风险的途径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2.

[2]覃翠玲.大学生创业风险探微[J].法制与社会,2010,02.

供电企业的法律风险及法律指引 篇3

关键词:供电企业;行政部门;停电;法律风险;指引

前言

2014年,某供电企业发生了一起因协助行政执法局执法对用户实施停电而引发的供用电合同纠纷,从该纠纷案件的发生、处理及结果来看,供电企业作为行政执法部门的协助单位,实施协助停电行为存在一定法律风险,为了防范相关法律风险,我们有必要对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并提出法律指引。

一、案件简介

2014年初,行政执法局向供电企业发函,要求协助对用户A实施停供施工用电,供电企业收到函件后按该函件的要求对该用户实施了停电措施,但未按《供电营业规则》的规定提前通知用户。该用户起诉供电企业,要求恢复供电并赔偿停电期间的损失。供电企业在收到应诉材料后当即对该用户恢复了供电。

法院经审理,认定供电企业实施的停电措施只是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辅助实施行为,其性质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一部分,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不存在违约之说。如果行政执法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以及辅助的停电措施终被认为存在瑕疵或违法而导致原告产生损失,原告寻求救济的对象也应是作出该决定或提出辅助措施要求的行政机关,而非依法提供辅助义务的供电企业。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服提起上诉,终审法院维持原判。

二、供电企业应行政部门要求协助停电存在的法律风险

经案件分析可知,供电企业按照行政部门要求对用户实施停电中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和相关问题,主要有:

1.配合停电行为涉嫌违法的风险

《电力法》对停电的条件和程序做了相关规定,而且《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但是当行政部门要求供电企业协助对用户实施停电措施时,供电企业对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既无审查的权利,也无拒绝执行的权利,若行政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符合《电力法》及《行政强制法》等法律规定,则供电企业作出的配合停电行为就会构成违法。并且,如供电企业在执行停电措施时,如果没有按国家有前规定事先规定通知用户,也存在违反有关电力法规的风险。

2.配合停电行为存在违约的风险

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存在独立的供用电合同关系。根据《电力法》的规定和《供用电合同》的约定,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用电方依法用电的情况下,供电方应向用电方连续供电。除法定情形外,供电企业不得擅自对用电方停电。因此,合同约定供电企业有持续供电的义务,但未约定协助行政部门停电时的免责条款,在用户对供电企业没有任何违约行为的情况下,供电企业配合行政部门实施的停电行为也可能会构成违约。

3.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在履行协助停电时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案件中,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一定失误:按照法律规定及《供用电合同》的约定,供电企业在对用户实施停电前应按规定的期限提前向用户发出停电通知,但供电企业并未履行通知义务;第二(此处省略)。上述问题表明供电企业在协助停电行为中存在一定过错,可能因此导致用户的停电损失进一步扩大,因而需对用户的扩大损失承担责任。

三、供电企业协助停电法律指引

1.对《供用电合同》进行补充约定

在与用户签订《供用电合同》中明确约定,对政府部门要求供电企业停电的,在供电企业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后,可按政府指令停电,不因此向用户承担任何责任。该部分内容应采用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等特别标识,如采用加大加黑字体等。

2.请求行政部门向供电企业出具正式协助执行文件

供电企业并非行政机关,但法律法规规定了供电企业有协助执法的义务,属于有责无权,因此,为了避免因履行法定义务而产生责任,当行政部门要求供电企业履行协助停电义务时,供电企业应请求行政部门出具书面协助执行文件,文件内容应包括协助执行停电的法律依据、明确行为对象、具体停电的时间及地点等。供电企业接到通知后,应充分了解现场情况,明确协助停电的法律依据是否充足,对存在法律依据不足可能导致法律风险的,供电企业应拒绝配合执行并解释原因。供电企业同时还应对协助执行文件等全部依据材料做妥善保存。

3.采取停电措施前必须履行相关程序

《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等规定供电企业在实施停电时应按规定履行停电手续,《供用电合同》也约定了供电企业在停电前的停电通知义务。供电企业在协助有关部门执行停电措施时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全部程序,并向用户说明停电理由及依据。并根据《供电营业规则》第六十七条第(二)项的规定书面通知同级电力管理部门。

4.当行政部门对协助停电的要求有所变更时应及时处理

供电企业按行政部门要求协助停电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辅助行为,当行政部门对具体行政行为有所变更时,若供電企业未及时按照行政部门要求执行,则供电企业可能因此成为责任主体。所以,当行政部门对供电企业作出新的要求时,供电企业应及时按照要求及程序履行义务,避免因工作拖延导致用户损失扩大及引发被诉的法律风险。

四、可依政府指令停电的类型

(1)电力行政管理部门依据《电力法》的规定对危害供电、用电安全或者扰乱供电、用电秩序行为,情节严重或拒绝改正的,作出中止供电处罚,由供电企业执行该处罚决定的,这种情况停电必须执行。

(2)根据《供电监管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供电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作出的对淘汰企业、关停企业或者环境违法企业采取停限电措施的决定。未收到政府有关部门决定恢复送电的通知,供电企业不得擅自对政府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的用户恢复送电”,具有相应执法权的政府部门对淘汰企业、关停企业或者环境违法企业作出的停电决定,供电企业应予执行。

(3)其他具有明确执法权的政府部门要求停电的。经梳理,以下政府机构有权要求供电企业中止向客户供电:

①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各地市经贸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采取错峰用电措施。

②电力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采取中止供电的措施。(相关法条:《电力监管条例》第二十七条、《电力安全事务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四条、第七条、第十五条)

③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有权对特定区域的电力供应进行控制,包括中止供电。(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条、第五十六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相关法条:《中国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五条)

⑤《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规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相关法条:《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五条)

企业高管们法律风险 篇4

文/朱勇律师

一、企业高管刑事法律风险现状

随着《2012中国企业家犯罪媒体案例分析报告》发布,企业管理层犯罪成为社会、司法界热议的话题。盘点近几年来的中国企业家刑事犯罪案例,仅2011、2012两年间,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受理的企业经理职务以上管理人员犯罪案件,约占全部职务、经济类犯罪总数的5%。

从国企老总到民企创始人,或贪污受贿、或行贿、或渎职、或合同诈骗、或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或逃税,一时间官员高管落马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如曾经国美的黄光裕,如当下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加多宝”与“王老吉”之争等。从一个个体行为发展成一个刑事或民事案件,经媒体和社会关注,成为一个社会事件。这些案例,均发端于企业高管的违法违规行为。因此,高管的刑事法律风险需加倍警惕。

即便如此,目前的企业界仍未对高管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给予足够重视,仍就明目张胆、肆无忌惮,且呈燎原之势。我们不禁要问,企业高管作为社会精英群体是不懂法还是对法律缺乏敬畏呢?

在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管理高峰论坛上,万科集团首席律师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目前在中国普遍存在着法律不如法规、法规不如规章、规章不如政府红头文件、红头文件不如领导批示,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企业家们拿出大量精力攻领导、弃法律就不足为奇。尤其目前选择性执法泛滥,法律失去了规则的刚性而变成一种弹性工具,违法者获利,守法者吃亏,谁还愿遵守法律?虽如此但法治在进步,大量案例告诉人们,领导是靠不住的,关系是靠不住的,唯一能

让企业家稳健前行的是——法律,这才是企业家内心应当坚守的正能量。

二、公司高管的法律界定。

根据《公司法》第217条规定: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三、从企业高管刑事犯罪的罪名分布来看,常见犯罪类型。

1、贪污侵占挪用类犯罪;

2、行受贿类犯罪;

3、非法经营类犯罪;

4、诈骗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其他犯罪类型。

其中以贪污侵占挪用类犯罪和其他类型犯罪占比重最大,高达统计案例的71%(摘自: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企业高管刑事犯罪案例分析)。

四、企业高管刑事案件的发案特点。

1、“权利”成为发案的核心要素,表现为“用权”和“买权”。企业中经理以上管理层人员,掌控了一定的管理实权,包括企业事务的决定权、人事权、财权等等。如果,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制约、监管机制,相关人员就很容易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为自己牟利。这也是为什么贪污、侵占、挪用犯罪,高发的原因所在。而在部分国有垄断行业中,企业的管理者代表国家掌握了大量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控制权,很多周边行业和下游企业,为了从国有企业中获得利益,自然有求于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于是有些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便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开展类似权力寻租的活动,出现了不少国企管理层人员受贿的案件。

2、企业资金链断裂、融资困难、竞争激烈迫其铤而走险是犯罪的重要诱

因。近几年来,国内多地出新“崩盘”的现象,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如温州、广东、福建等地。一时间成为圈内聚会大家常常提及的话题,其中是有一些骗子公司进行的犯罪运作,但也确实有中小企业主是为了融资而有意为之。为了融资,还有一些企业高管通过诈骗、虚假交易等手段,制造虚假业绩和财务报表,欺骗风投、担保公司和银行,究其原因都是为了企业融资。

3,企业整体发展布局不平衡,集中在特定行业,直接导致资源的严重短缺,势必会迫使企业铤而走险排除异己。现在有些企业家,特别是一些中小私营企业,缺乏必要的守法意识。遇到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合法性问题,而是所谓的“潜规则”。

五、企业家及公司高管对刑事法律风险的认识误区。

高管刑事责任风险的问题不仅关系到自身的人身权、财产权,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也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许多企业高管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说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自以为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甚至还有自己的“保护伞”,因此他们往往把法律当“儿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也许还存在着“没有花钱摆不平的事”的意识。还有一部分靠自己“闯出来”的企业高管,把企业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为所欲为,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心存侥幸。当然,也有一些企业高管,他们确实不懂法,无法预见或者判断当时行为后果的严重性,结果走上了犯罪道路。重视关系,轻视法律,这是非常危险的。应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注重法律知识储备,加强与律师等专业人士的沟通,从而有效管理风险。

六、法律顾问是企业家和高管避免刑事法律风险的最后屏障

2004年国资委就发文加强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的工作,去年国资委又发文要求“央企副总任法律总顾问”。从政府管理层面上讲,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提升公司

企业印章法律风险及防范 篇5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作地点不断变化,企业印章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尤为突出。本文试结合企业印章管理实际,分析印章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印章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对策。

一、企业印章其主要风险

印章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凭证,在法律上意味着企业的承诺、认可和证明。一般来说,企业印章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公司和下属分公司的行政印章、合同专用章以及财务专用章,二是公司机关部门印章,三是公司党务、工会、团委及协会印章,四是项目部印章,五是公司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个人名章。

上述不同类别的印章在企业的内部效力虽然不同,对外效力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用印后企业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都会给企业利益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企业一定要防范印章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1.未经批准擅自刻制的风险。刻制印章应当经过本单位领导批准,未经批准不能擅自刻制印章。

2.未在公安机关指定单位刻制印章的风险。在公安机关指定单位刻制印章,可以直接在公安机关备案,以后需要鉴定印章真伪时就有案可查。

3.未经批准擅自使用的风险。使用印章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能使用,更不能在空白介绍信或纸张上用印。

4.擅自携带印章外出的风险。印章不能离开保管人,不能擅自携带外出,特殊情况下经过批准携带外出应指定监印人。

5.未建立印章使用台账、无原始证据查询的风险。

6.印章被盗或丢失的风险。在被盗期间若有人使用,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企业要承担相应责任。

7.印章特别是项目部印章被仿冒的风险。

二、当前企业印章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印章管理中存在着各种风险,许多企业却熟视无睹,不采取措施加以防范,而是在印章管理中出现了较大问题给企业带来诉讼风险时才去亡羊补牢。目前,企业印章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印章刻制的业务流程不清晰,没有审批程序,只要业务需要,领导或部门就可随便刻制印章,刻制后没有下发正式启用文件,没有明确印章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

2.印章刻制不在公安部门指定的单位进行,不在公安机关备案,随便找一家单位刻制公章,刻完就用,为以后发生印章使用风险埋下了隐患。

3.个别企业没有印章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使用印章未经过严格审批。印章管理人员对使用印章材料不严格审查,更有甚者在空白介绍信或空白纸张上用印。印章保管者让印章离开自已的视线或因自己没时间让他人代为盖章,在没有监管人的情况下允许他人携带印章外出。

4.个别企业没有统一的印章使用台账,采用一页纸请示的方式,请示完成后,领导审批用印的签批单由经理办公室保存,时间长了很容易丢失,无法追溯。个别单位虽有统一的用印台账,但对领导在材料上签字直接上报的文件则没有登记用印事项和用印人,以后涉及此类文件的问题同样无法追溯,形成法律风险。

5.个别企业印章保管制度不健全,未设专人保管,印章丢失或被盗后不及时报告,不及时报案,也不主动在报纸上发布公告声明作废,从而留下了潜在的用印风险。

6.个别企业为追求收益,允许不具备资质的企业挂靠施工,个别情况下甚至允许挂靠单位使用公司印章,一旦挂靠单位出现问题,企业就要承担相应责任。

7.个别企业不重视管理项目部印章,意识不到项目部印章对企业的重要性,项目部印章管理不规范,没有限定项目部印章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审批程序,没有设立项目部印章使用台账,形成了项目部印章管理的空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法律风险。

8.个别企业印章被仿冒后,未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放任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9.个别企业在下属单位、部门、项目部被撤销和关闭后,没有及时收回和销毁这些单位的印章,造成印章的流失,形成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三、企业应对印章管理法律风险的措施

要解决企业印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范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企业要建立岗位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印章管理岗位人员要签订法律风险岗位承诺书,明确印章管理岗位的法律风险防控职责;同时,要加强对印章管理岗位人员法律风险防范的教育,使其认识到印章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印章管理的技能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2.企业要制定印章管理规定,指定印章归口管理部门,明确企业各部门印章管理职责,明晰印章刻制、使用的业务流程,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3.企业新注册设立的单位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应直接到行政服务中心公安机关刻制印章并备案。

企业临时刻制印章,包括项目部印章,必须由印章管理部门统一提出,经过法律部门、专业部门审查,报公司主要领导审批。经批准后,由印章管理部门统一在公安机关指定的单位刻制并备案。印章管理部门在印章交付使用前,应下发印章启用文件,未经启用的印章不能使用。

4.企业应当建立统一的印章使用台账,制定印章使用申请表。申请使用印章的单位必须按印章管理规定履行审批程序,经过有权部门和企业领导批准。经企业领导批准后,印章使用单位应填写统一的用印登记表,企业文书人员对用印文件要认真审查,审核与申请用印内容、用印次数是否一致,然后才能在相关文件上用印。用印时必须由印章保管人员亲自用印,不能让他人代为用印,同时不能让印章离开印章保管人员的视线。

5.印章保管人员必须加强对印章的保管,未经企业主要领导批准,不允许将印章携带外出,特殊情况下需携带外出时,必须指定监印人随同。印章遗失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取得报案证明,同时在当地或项目所在地报纸上刊登遗失声明。

6.企业必须定期检查印章使用情况。企业印章管理部门应按照印章管理规定组织法律、监察等部门对所属单位印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7.企业应加强对项目部印章、部门印章的使用管理,限定其用途和使用审批程序,严格按公司行政公章的使用程序要求各级印章保管和使用单位。项目部印章和部门印章要严格限定使用范围,不能用于对外签订合同,不能在对外承诺、证明等材料上使用,必要时要将使用权限通知业主、原材料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项目部和企业的部门要指定印章用印和保管人,建立使用台账,绝不允许分包方使用项目部印章。

8.企业所属部门发生变更或被撤销后,印章统一管理部门必须收缴部门印章及用印记录;所属分公司注销后,在工商注销手续完成后,必须收缴分公司包括行政印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负责人名章等在内的全部印章及用印记录;项目部关闭后,项目部印章及用印记录必须全部上缴企业印章管理部门。企业印章管理部门会同法律部门将收缴的印章统一销毁,用印记录由印章管理部门按档案管理规定存档。

9.企业在遇到仿冒本单位或项目部印章的情况时,企业印章管理部门要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法律管理部门,由法律管理部门按法律规定解决。基本做法如下:首先,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仿冒人的法律责任;其次,在相关报纸上发布澄清声明,及时知会潜在客户;再次,及时通知仿冒合同的相对人,陈述相关事实,解除相关合同,如果相对人不予配合,要及时向当地法院申请,通过法律途径认定合同无效,解除相关合同。

民营企业面临诸多法律风险 篇6

企业所存在的决策、人事、财务、商业等管理和运营方面的法律风险

一个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究竟要面临多少法律风险?企业设立之初面临能否准入、抽逃出资、虚假注册法律风险,经营过程面临税收、劳动、环境保护等法制风险。

在6月29日,由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商法研究中心及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13年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防范与应对高峰论坛上,众多业内专家呼吁,法律制度应为民企的发展保驾护航。因为民营企业解决了中国80%以上的就业,上缴税收占到财政收入七成以上,而民营企业家所面临的法律环境却不尽如人意。

政府应依法为民企服务

中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说,健全的法律制度与法治的实际情况,有时候不成正比例,也就是说,法律制度越来越健全了,但在某些问题上,法律实施的情况却不好。

“像这种情况,就不是有没有法律的问题。法律有了,但法律的权威没有建立起来。”

他说,法律的实施要依靠政府的作用,如果政府不用,法律本身是不能自己使用的。而政府如何运用,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他举例说,有一家典当公司,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到当地国土资源局登记,但那个国土资源局就是不给登记。对方的理由竟然是,当地只给两家典当机构办理登记,其他都不给登记。

江平说:“这说明,政府在职能转变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政府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能解决,就是有法律,法律没有权威,也不能得到很好地执行,执法得不到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就得不到改善。

在谈及民营企业家与政府的关系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涌说,大多民营企业家与官员的交往十分谨慎,民营企业家们常用“三不”概括民企与官员的关系,那就是“离不了,靠不住,惹不起”。

偷漏税成为民企最大“帽子”

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长期研究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问题。他说,他接触了不少对民营企业家的冤假错案。民营企业受侵权的事时常发生,主体大都是政府和司法部门。

保育钧说,民营企业家头上有三顶“帽子”,都是很可怕的。第一个就是可能被指偷漏税。现在由国家立法机构出台的税收法律只有企业所得税法等几部,但税收政策却很多。民营企业,无论发展好还是不好,无论规模大还是规模小,一旦被查,第一个就可能被指偷漏税。

第二个可能就是非法集资。保育钧说,我国金融是垄断的,民企要发展,大多数没有贷款和到股市融资的路子,没有资金,只好搞集资,一搞集资,很可能就涉嫌非法集资。把一项投资行为当成非法集资,这对民营企业家是一项极具杀伤力的法律问题。河北孙大午案就是如此。

第三个是被可能指侵犯国有资产。保育钧说,之所以可能出现这个问题,根源还在于法律制度不健全,有时候还存在权大还是法大的问题。

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国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私人合法财产。对私人财产的保护与对国有财产的保护有区别。对于私人财产,首先要区分是不是合法。

这实际上也涉及所谓企业家原罪问题。在改革发展初期,许多国有企业被私人承包,一些有能力的人把当初经营不景气甚至濒临倒闭的企业搞活了,后来通过股份制改革,自己拥有了一定股份,形成最初的原始积累,开始自己创业。有些人也是钻了当时法律的空子,后来创业成功了。

由于当初发展的不规范,民营企业家有可能被扣上侵犯国有资产的帽子。一旦被扣上这顶帽子,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民事纠纷刑事办会致民企破产

据保育钧介绍,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就是经济纠纷刑事办,这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基本上就是灭顶之灾。一个民营企业家与他人发生经济纠纷,按正常的民事诉讼程序,本来就可解决,但一旦司法机关将民事案件办成刑事案件,先把企业家抓起来,等刑事问题解决了,民营企业家出来不出来,他的企业基本上也就破产了。

“这实际上是对民营企业家财产的掠夺”。

政府不当作为,如果再和司法机关联手,有时情况将更可怕。

论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与法律规制 篇7

2009年3月31日, 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 标志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推出拉开了帷幕。创业板上市交易于2009年10月23日举行开板仪式, 并且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于10月30日集中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这意味着备受市场关注的创业板市场将在30日正式开市交易。我国创业板市场是基于贯彻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而推出的, 定位于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发展。它的开设对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创业板的风险分析

我国创业板历经十年终于开启, 它一方面为高新技术产业拓宽融资渠道, 一方面这些企业本身的规模偏小, 入市门槛低, 加之投资创业板市场的一些不确定性, 从而使创业板市场蕴藏着比主板市场更大的风险。

2.1 创业板市场风险的特征分析

(1) 比主板风险更大。

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都是中小型公司, 是风险投资关注的重点, 它们一方面有高成长性的潜力, 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投资失败率高的问题, 没有主板市场上市的公司稳健, 另外, 如前所述, 创业板的入市门槛较低, 一些发展不成熟, 管理不规范的公司, 只要符合条件, 就很有可能上市, 同样加大了风险。

(2) 更容易被操纵。

由于整个创业板市场在推出初期总体规模较小, 而创业板市场的主要玩家将仍然与主板一样, 是有着深厚权力背景、巨大资金实力的权力机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所以一旦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在这样一种格局与背景下, 就很容易被操纵。

(3) 更易影响市场信息。

创业板市场的运作理念是——买者自负, 一切风险概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所以说创业板市场是让投资者多了一个可投资于高增长、高风险业务的选择。鉴于其涉及的风险较大, 所以创业板市场是以专业及充分掌握市场消息的投资者为对象, 这决定了创业板市场风险更易于影响市场消息。上市公司和各个创业板市场玩家的一举一动, 都和股价密切相关, 而且联系特别明显, 所以创业板市场上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比主板更高。

2.2 创业板风险的种类

(1)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风险。

创业板市场是高风险的市场, 与主板市场不同, 它的市场风险性要高于主板市场, 因为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通常处于创业期或产业化初期, 企业不确定性相对较大。而主板市场所容纳的上市公司由于基本归属成熟产业, 公司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其发展也会相对稳定。因此, 其资本与收益也会呈现相对稳定的特点。导致创业板上市公司这种高风险性的主要因素主要有:①创业板市场存在系统风险。从技术角度看, 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一般是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公司, 公司规模较小且处于初创阶段, 而当今世界技术更新速度很快, 今天是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公司, 很快就可能变成普通的公司, 技术也会过时, 导致企业竞争能力减弱。从经营的角度看, 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大多是中小企业, 其经营管理可能不如大公司规范, 不可避免地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 缺乏民主、科学的管理体系等问题。②创业板市场存在巨大的道德风险和诚信风险。比如, 会为不少企业恶意包装, 欺骗上市提供便利的条件;也不排除某些企业上市的目的不纯正的问题, 可能有的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钱, 当企业上市募集到资金后就会金蝉脱壳等等, 这样, 这种较低的门槛就会使这样华而不实的企业上市, 从而增加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所以, 创业板市场是一个风险相对较高的证券市场。

(2) 投资者的风险。

对于一国证券市场而言, 投资者信心是决定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创业板市场特点决定了创业板的投资者将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①投资者个人专业的风险。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大都是高科技公司, 对投资者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创业板上投资同样也要求投资者对创业板这个新兴的市场有个总体的了解, 这是对投资者的最基本要求。但是这对于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个难题, 另外就是对于这个新兴的市场以后会有什么法律出台, 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都是投资者个人难以判断的, 所以这就会加大投资者投资时候的盲目性, 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投资风险。②我国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 同样, 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也不够成熟, 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即使在主板市场上, 也经常出现股民跳楼或者去证监会闹事等现象, 更何况在高风险的创业板市场。如果投资者不具备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 将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的不稳定。

2.3 证券中介和服务机构的诚信风险

证券中介和服务机构是指在证券市场上为证券的发行与上市提供保荐、承销、审计、资产评估、法律服务、咨询等服务的专门机构。对于我国目前的投资者来说, 这些证券中介机构做出的证明文件是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假如这些机构及其人员受利益驱动与相关上市公司共谋, 违背原则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 将会导致不合格的公司上市, 导致虚假信息传播, 误导广大的投资者, 造成整个证券市场的混乱。

2.4 监管主体的监管风险

从我国目前主板市场的情况看,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手段落后, 监管能力不强, 证券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泛滥成灾, 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证券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如果按照我国主板市场目前的监管水平来衡量, 结合创业板市场的性质及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自身特点, 再加上创业板设立初期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我们不能不对创业板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和有效监管忧心忡忡, 因为创业板市场的监管风险将比主板市场更大, 这会加大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

3创业板的风险控制

面对以上可能出现的种种风险, 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 在借鉴国外的一些风险化解机制上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的有效的法律规范, 争取把风险控制在最低。法律规制不能消灭创业板市场的风险, 但可以适度降低创业板市场的风险, 法律规制是解决创业板市场道德风险的良方。

3.1 我国目前的法律规范概述

我国于2009年3月31日发布, 于5月1日正式实施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成为目前我国主要的创业板法律制度。该办法共分为6章58条, 对拟到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3.2 创业板市场风险法律规范的主要制度分析

(1) 创业板市场准入制度。

我国采用两套上市财务标准。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办法》第十条规定, 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第一套标准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 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 且持续增长。第二套标准为:最近一年盈利, 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 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上述两套标准还须满足四个条件, 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 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三千万元。创业板市场应当建立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投资者准入制度, 向投资者充分提示投资风险。

(2) 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保护投资者利益, 为各国所普遍采用。与主板市场相比, 创业板的入市门槛大幅度降低, 是一个高成长性市场也是一个高风险市场, 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也高于主板市场, 这些都决定了创业板市场必须是一个以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为基础的市场。而且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要求应当更加全面和细致。例如, 对涉及公司技术的重大事件, 创业板上市公司也须随时发布临时公告, 予以披露。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也设专章规定:“信息披露制度”, 由此可见, 信息披露制度对防范创业板市场风险的重要性。

(3) 保荐人制度。

保荐人实质上类似于上市推荐人, 主要职责就是将符合条件的企业推荐上市, 并对申请人适合上市、上市文件的准确完整以及董事知悉自身责任义务等负有保证责任。尽管联交所建议发行人上市后至少一年内维持保荐人对他的服务, 但保荐人的责任原则上随着股票上市而终止。香港推出创业板后, 保荐人制度的内涵得到了拓展, 保荐人的责任被法定延续到公司上市后的两年之内。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 成熟的创业板市场大都通过设立保荐人制度或类似制度来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所以, 保荐人在创业板市场上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让保荐人来充当创业板市场的“看门人”, 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提升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 保荐人保荐发行人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 应当对发行人的成长性进行尽职调查和审慎判断并出具专项意见。发行人为自主创新企业的, 还应当在专项意见中说明发行人的自主创新能力。

(4)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

合理的退市制度安排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前提。所谓退市, 是指上市公司由于各种法定的原因, 其股票不再具备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格, 从而退出证券交易所的一项市场管理制度。众所周知, 上市是为了获得融资, 提高公司知名度, 那么退市就是实现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机制。

我国主板市场比较宽松的退市制度不适用于具有高风险性的创业板市场, 为强化创业板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办法》通过“信息披露”章节第四十条与“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章节中第五十一条, 增加了有关退市风险提示和交易所制定相关退市规则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创业板大幕正式开启[J].科学大观园, 2009, (11) .

[2]张宇润.中国创业板市场法律规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7.

[3]深圳证券交易所策划国际部.创业板市场文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4]王巍.第二板市场-新兴企业创业良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9.

[5]岳冰.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及法律防范[J].企业活力改革探索, 2009, (04) .

创业企业法律风险 篇8

【关键词】防范;法律风险;企业利益

引言:企业法律风险是指法律法规因素所导致由企业承担的潜在经济损失或其他损害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多,企业要想实现稳定持续经营、获取利益最大化,就必须重视法律风险防范。

1.企业法律风险的特点

1.1企业法律风险的特点

(1)风险根源的确定性

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企业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行事:在主动型法律风险,原因为企业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包括对国家的义务、对社会的义务、对直接关系人的义务等等;在被动型法律风险,则是因为企业没有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行使其权利,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包括对政府的权利、对交易相对人的权利,对受其管理者的权利等等。

(2)风险范围的广泛性

法律调整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个社会主体从孕育到消亡过程中的每一个行为都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因而,企业法律风险可能发生于企业的各个阶段上:设立筹备阶段、设立中、运营中、终止清算阶段;也可能发生于企业的各个行为中:生产、经营、管理、投资等

(3)损害结果表现形式的特定性

企业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害结果其表现形式是特定的。在主动型法律风险中,其损害结果表现为:刑事责任,例如企业因违反刑法而受到刑事制裁;行政责任,例如企业因违反劳动法規而受到行政处罚;民事责任,例如企业因侵犯他人权利而承担赔偿责任。在被动型法律风险中,则主要表现为合法权益的丧失,例如撤销权的丧失、经济利益减少等等。

(4)风险的可预见性

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何种行为是法律允许的,何种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何种行为是法律鼓励的,都有明文规定,企业的行为将产生何种后果在行为之时就是可以预见到的;企业在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害时可以采取何种救济途径也是有法律指引的,故而所有的企业法律风险都是可预见的。

(5)风险的终极性

企业除了面临法律风险,还存在诸如自然风险、社会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等等其他种类的风险,风险一旦通过诱因被促发,则必定会对企业的权利义务重新洗牌,而权利义务是法律的调整对象,故而这些风险最终都将转化为法律风险。

在这之中,风险范围的广泛性、损害结果表现形式的特定性、终极性,决定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必要性;风险根源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决定了对企业法律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的可能性。

2.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性

2.1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是增强企业依法经营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逐步完善,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必须依法经营和管理,依法开展各种经济活动,这是对企业的基本要求。如果企业没有专门的法律人才,就有可能会因自己不懂法,而承担法律责任或蒙受经济损失。例如盲目担保、合同诈骗、债务拖欠等等。

2.2日益严重的市场竞争环境决定了企业建立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紧迫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市场逐步走向融合,市场的法制环境更加多样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更多投资机会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法律风险。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是我国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争取市场优势的一项基本工程。

2.3有效防范企业的法律风险是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有力保障。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行为,例如改制、并购重组、对外投资、契约合同和产销行为等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这些法律风险的发生,有些会使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有的会使企业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因此,构建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机制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有力保障。

2.4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走出去”给我们带来高回报的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法律风险。了解和熟悉被投资国的法律环境,重视和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3.1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模式选择

1.纵向集中模式。也叫派驻制,在此模式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由企业班子成员、企业法律顾问、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公司总部总法律顾问全面负责公司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领导公司法律事务机构工作。其分、子公司法律机构由总公司总部统一设立,法律机构负责人员由总部委派。分、子公司法律事务机构直接向总公司法律事务机构报告工作并对其负责。

2.横向分散模式。在此模式下,由于具体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不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讲求实效。企业的每一业务领域以及分、子公司都分别配有法律顾问,法律顾问直接受分管业务的副总经理或分、子公司总经理领导,而不是受总法律顾问或总部法律事务机构的直接领导。

3.2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重点

1.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制度体系

建立一套合法、实用、规范的企业规章制度,使人们有所遵循,工作有程序,办事有标准,从人治走向法治,建立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制度。企业应在对外投资、产权交易、企业改制、融资担保等重大决策上建立一套可行完备的法律论证制度, 强制推行重大决策法律论证程序, 避免重大决策失误。同时,一个企业制度的出台, 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 确保企业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实用性。

2.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组织体系

企业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组织体系是搞好企业法制工作,保证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的组织保障。建立诉讼风险管理组织, 确立诉讼风险预警体系。企业应逐步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总法律顾问牵头、法律部门与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法律风险防范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从而保证企业的研发生产、基础管理、对外投资、合同交易、市场拓展、劳动用工等各项活动都能严格依法运作。

3.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工作流程。

企业可根据法律风险防范的基本环节,建立快捷、有效的工作流程。定期评估法律风险,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方案,实行动态管理:第一,广泛收集相关法律风险信息;第二,清理排查法律风险点;第三,对法律风险定期进行评估;第四,分类处理法律风险;第五,总结效果。

结束语:

化解企业的法律风险,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经济利益是企业法律顾问的职责所在。要想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公司领导的支持、各业务部门的配合,只有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做好法律风险的防范工作,才能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包庆华:《现代企业法律风险与防范技巧解析》,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版。

[2]王宾容 王霁霞 孙志燕:《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上一篇:尽孝道,知感恩演讲稿下一篇:大学生的主要事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