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指导教师
学院: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7班
姓名:
学号:
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 并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道家文化的核心元素无为而治在中国的现代管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它在提高领导者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文旨在研究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关系, 为现代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从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
道家 无为而治 现代管理
治理国家就像烹煎小鱼一样,这是老子所说有关治国安邦传颂很广的一句至理名言。这句话既生动有趣而又寓意深刻,治理国家就如烹制一道美味的小菜(小菜一碟,而不是什么名贵大菜),反映了道家宽广的胸怀和幽闲的心情。烹小鲜,一表示这是一桩小事,不用着急着慌;二是烹小鱼不可随便乱翻动,要不然鱼就碎了。急了,就会乱了分寸,乱动就会把事搞得一塌糊涂。古人评论这句话是“不多事琐碎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不教”,而当“民忘于治,若鱼忘于水。”治国若是,管理一个企业自然更不在话下。
道家一直以来倡导“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管理哲学。道家认为,治国必须坚持政策的一贯性,政策多变则扰民。这就是老子说的治理大国好比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去搅动它,而是要依据规律,使用巧力,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促使其变化。
其一,管得少才是管得好。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决策。把握好做什么、什么目标、哪里做、何时做、谁来做,想办法找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激励部下去做,而不是代替部下去做。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管控,控制的最高境界是少控制、不控制,如果管理部下时“天天搅动小鱼”,就不是一种好的管理方法。其实,一个聪明的领导人,应该正确地利用部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在管理方面,要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得少些,反而收获就多了。管理者,要管头管脚(指人和资源),但不能从头管到脚。
其二,管得少不是不管,而是要抓住管理的关键。这个关键是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越权管理、不越级管理,通过管理人的思想管理好人,通过管理人而管好事。要求管理者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洞察问题的本质,化繁为简,管理简单化。
其三,管得少又管得好,关键在于建章立制。通过建章立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标准化、程序化,减少例外事件,从而做到“闲”而有效。
其四,管理要建立合理预期。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员工、供应商、顾客无法合理预期。没有合理预期,员工及与其合作的利益相关体行为短期性、不确定性增强,而短期行为、不确定性行为大量存在,使企业的稳定性减弱,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性增强。《庄子·齐物论》中有个朝三暮四的故事,讲的是有个养猴子的人拿橡子喂猴子,他对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猴子听了都生气了。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就都高兴了。为什么结果一样,朝三暮四猴子不高兴,而朝四暮三猴子就都高兴了呢?这里面有个管理的预期问题,前者预期置后,变数增加,风险增加,所以猴子不高兴。由于预期不同,导致猴子的积极性不同。其实许多企业在制定制度时,为什么不能多一点“朝四暮三”,少一点“朝三暮四”。同样的代价,由于传递给予企业合作者的预期不同,双方合作的效果将大相径庭。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智慧的基本原则。道家主张管理者应该顺应管理活动的规律,不要胡作非为。这种“无为”,能够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
而在效果上可以达到“无所不为”。这一原则表现在管理活动中,便是管理者在具体事务上无所作为而放手让被管理者积极有为,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若要达到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企业管理者本身必须具备虚怀若谷、胸襟开阔的素质;必须要有容人、容事的气度和风范。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领导者如果要做到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就必须在干部和员工的使用上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伯乐寻千里马、刘备三顾茅庐的精神,。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以充分调动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讲,必须建立一套道法自然、适合本企业特点、有前瞻性、与时俱进的管理机制,企业才能灵活自如、游刃有余地运作。
中国古代强调管理的最高目标是无为而治。无为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即顺应自然的变化之意。要按照道即客观规律办事而道常无为。所以,管理者就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道。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就是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就是说人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以自然为法,而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界。从管理的角度讲 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须遵循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一切从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组织的自然和谐与个人自由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1 ] 袁声莉, 杨耀峰, 现代企业管理[ 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2 ] 文选德.道德经诠释[ 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3 ] 刘曾惠.道家文化面面观[ M].齐鲁书社, 2001
[ 4 ] 罗宾斯, 库尔特著, 孙健敏等译.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5 ](美)C.W.L.希尔, G.R.琼斯著.孙忠译.战略管理.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6 ]葛荣晋,李伟波.道家的“无为而治”与企业的科学管理[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111~116.
[ 7 ]高利民.庄子无用之用的另一种解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05~112.
[ 8 ]魏宏森.系统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 9 ]王凤彬.“全息”原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5,23(3):8~12.
[ 10 ]许建良.道家“无用之用”的思想及其生态伦理价值[J].哲学研究,2007(11):44~48.
[11 ]宋培林.基于不同人性假设的管理理论演进[J].经济管理,2006(11):19~24.
一、上德若谷:教师管理人格的价值诉求
老子非常重视德,德是仅次于“道”的重要范畴。老子所推崇的德是“上德”和“玄德”,这种德行能滋养万物而不自恃,润化生灵而不居功,哺育一切而无声无形无为。“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51章)这种德行就像山谷一样宽容博大,又像“道”一样趋于自然。教师的人格、德行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元素,对课堂管理影响巨大,教师应该用老子所提倡的“上德”来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使课堂管理积极有效。
1. 上善若水
不同的教师人格会产生出不同的课堂管理效果。一个心善仁慈的教师,必定会尊重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相反,一个性格暴躁而又缺乏同情心和风度的教师,他的课堂管理必定是以教师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个体的需求,听不到学生的声音。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该是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8章)这是说,最完善的人所具备的上等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各适其性。教师是学生行为的引领者和学生心灵的守护者。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应仁和谦善,真正做到谦虚、柔和、诚信、真诚,像水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养护学生的性情。对学生循循善诱,平和清静,以诚感人,真诚守诺,谦下包容。《老子》第66章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教师要用江海般的气魄去包容学生,做到居上谦下,不凌驾于学生之上,与学生真诚地进行心灵交流,从而得到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佩和爱戴。
2. 慈爱无私
爱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没有爱也就不可能有有效的课堂管理。老子认为“上德之圣人”不仅要有“上善”,还应该具有大慈,用慈爱之心去接人待物。“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67章)在“三宝”之中,他最重视慈爱之心与同情之感。慈爱是课堂管理最重要最关键的元素,是课堂管理的渠道、灵魂和根本,缺失了教师之爱的课堂管理和监狱无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教师的爱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每位教师都可以说自己爱学生,但是爱有大有小,有多有寡,能做到对学生完全而彻底的无私大爱却是少之又少,能如“真情兮,煦煦春风胜母爱;师魂兮,浩荡日月放光彩”这种写照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13章)教师要像老子所提倡的那样以爱自己的心去爱学生,以珍爱自己生命的心去珍爱学生。冯友兰提出人生的境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教师的慈爱精神应该是一种超越了道德境界的天地境界。
3. 少私寡欲
现代社会的多元性、丰富性、复杂性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每个人都会因自身的欲望而深陷其中。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也不能逃脱欲望的纠缠和枷锁。道家认为人的生存对利益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如果超越了这个限度,就超越了人的本能需求,老子称此为“私”,名之为“欲”,认为人世间所有的纠纷、冲突,无不是因为人的私心太重、私欲太多造成的。为此,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劝导人们按照自己的本性,减少私心私欲,回归到纯朴自然的本性。“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9章)把金钱名利看得高于一切,不择手段地攫取,只会辱没名声道德,威信扫地。教师的职业是塑造人的事业,教师不能把自己混同与一般社会人,如果把自己因为欲望和利益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压抑和苦闷带到课堂管理中,势必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仔细倾听两千多年前的智者老子对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持守内心的宁静、确保固有的纯净与自然的真情呼唤,会得到很多生命的启迪。作为教师应该遵循少私寡欲、崇俭抑奢的古训,多一些精神追求,少一些物欲放纵,多一些理智真诚,少一些浮华虚荣;应有豁达开朗、逍遥开放的生命情怀和淡泊宁静、知足不争的生活旨趣,以至达到空灵洁净、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
二、道法自然:学生人性的本真归属
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根源,是物质运动的规律,社会生活的法则。所谓自然,就是让事物依照本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要以外在的力量去干预它、约束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天道”取法自然,“人道”取法天道,即是说管理社会的法则和规范也应遵循事物的规律,顺应人的本性。
1. 把学生视为自然人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终生幸福,在这一条件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的课堂管理对“课堂人”也有着不同的人性假设。其一是“工具人”,这是一种物化意义的人,视人为物,完全不顾学生的情感感受。其二是“幼稚人”,这虽然关注到学生生理成长和安全的需要,却将学生视为“不成熟、不平等、不主动”的人,处于逆来顺受被控制的地位。其三是“问题人”,这种假设表现出对学生的不信任、不尊重,把学生推到了“正常人”的对立面,其实质是一种人性本恶的观点。[1]而道家的人性观是建立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基础之上的,它认为性即生,是人生之初;道是始,是宇宙之源。人性由道所生,得宇宙的本根“自然”,人性中既无仁义,也无情欲。道家的人性观高扬人性的自然性,这种自然性不是纯粹的生物性,而是天性。倡导人性,便应当追求纯朴,回归自然。学生是自然人,学生的人性也应当是一种自然的本性。课堂管理应该尊重学生的自然人性,创造利于学生自然成长的环境,满足学生的自然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然发展。
2. 把学生视为独立意义的生命个体
传统的课堂管理看不见学生个体生命的存在,学生在冰冷的管理规则中只是一个被管理的物体,学生的生命本质被无情地漠视,学生的生命需求被湮没。课堂管理是直面生命的活动,生命是课堂管理发生的原点。每个学生的生命对他们自身来说都是独一无二非常珍贵的生命个体,课堂管理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任何偏离生命原点的课堂管理都不是真正的、有效的,而是对课堂管理的异化。道家的生命观认为,“道”是宇宙的始基与万事万物的演化者,道法自然,道化生万物,而万物内含道的德性;另一方面,万物无论是从其诞生、发展还是消亡都应该遵循“道”的运行法则,体现“法自然”是“道”的本性,任性自在,自足其性,得以自然之存在与发展。这势必要求人们尊重“道”所赋予自然界万物的基本生存权利,珍视生命和一切生命的存在价值。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中焉。”(《老子》第15章)在“道、天、地、人”四者之中,把“人”摆在“居中”位置上。在课堂管理中,我们要尊从生命价值的无上地位,理解生命的内涵,尊重生命的逻辑,倾听生命的律动,不断地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发展,使学生的生命日趋走向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合理而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使每个身处课堂管理中的个体都焕发出光彩,使生命的能量得到增值、提升和扩展。
3. 追求自由和谐是学生人性的本质需求
自由是人类自有思想以来的终极追求,生命的自由被历史上的思想家所歌颂吟唱。儒家的自由是入世者在苦苦求索后的理想之境,墨家的自由是驾驭外物的科学追求,而道家的自由则是生命天马行空般的诗意吟唱。[2]自由是生命的本质,是人的天性,但是人的本性却被很多因素人为地捆绑和束缚,而无法获得自由。卢梭说:“人虽生而自由,但无时不在枷锁中。”传统的课堂管理过于强化用制度规范去约束和控制学生,把学生操控在无情的规条之下,强调整齐划一的规则和模式。这样的课堂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而是让学生为了课堂秩序而存在,不是让课堂管理为学生服务,而是课堂管理驾驭和控制学生。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释放学生的天性,回归到自由的本性。只有当学生的生命自由得到了彰显,学生自我意识到自己是做为一个完全而被尊重的人的存在的时候,课堂管理才能达到最理想的高度。
三、无为而治:课堂管理的至高境界
道家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不强为,不妄为。老子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无为”是顺应自然、率性能动的有为,在课堂管理中也要以“无为”生成“有为”,体现出更多的管理智慧。
1. 善行无迹的管理艺术
道家的基本精神倡导顺任自然之道而无为处世,主张个体由内向外地自然生长以完善人格,使其自然而然地生养上德、上善。要求尊重客观规律,尊重教育对象,顺其本性,从其自然,把教育对象置于自然状态,顺性而教,自然无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体悟、内省、自修、渗透等方式来实现教育目标。“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老子》第27章)课堂管理要学会成功于无形,领导于无形。课堂是生命活动的场所,教师、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管理的生命主体。生命的动力源于生命本身,有效课堂管理的动力不是源自教师的管束,而是源自学生的自觉主动。作为人之集约化和职能化的成长环境的课堂,为了发挥其课堂管理功能的最大值,其任何举措的目的均应是推动、保护、激扬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他们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要改变事无巨细一人独揽的做法,放手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管理过程中的主人,将课堂管理变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自觉管理的过程。
2. 柔弱处上的弱用策略
任何一个人都会犯错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展之中,是未成熟的生命个体,犯错误的频率更高。但很多教师却不能容忍学生犯错误,对破坏纪律、不遵守规则的学生轻则好言相劝,重则批评指责。特别是对那种屡教屡犯、任性叛逆的学生更是以恨铁不成钢、怒不可遏,甚至动用体罚。这样的做法只是教师激动情绪的宣泄,对改变学生的观点态度毫无作用,反而更滋长了学生的叛逆和怨恨。老子说“弱者道之用。”“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76章)。柔弱和刚强是事物表现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很多教师却易于陷入一面之偏的错误。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学会换位思考。对犯错误的学生应以讲明道理为主,用真情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不要一味严厉训斥、刻意催促,而需要心灵的期盼和呵护,是下意识的关注,是无声的诱导,是长久的牵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不带功利性的,是集爱心、信心、耐心、细心、诚心、痴心于一体的博大和深沉。这种看似柔弱的教化却最有力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43章)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柔弱的东西更具有生命力。只有真正做到以柔克刚、守柔用弱,才能使课堂管理达到有效的目的。
3. 施行差异管理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绝对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与尊严。每个学生既是完整的、全面的,又是具体的、独特的,都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十六章)万物蓬勃生长,最终都要各自返回它的根本,复归于生命。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自然生长规律和自己的生命本根,要顺应自然法则,就要尽量提供尊重个体差异的环境,施行差异管理。“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3]学生的独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成就感、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及其生活经验。课堂管理应重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短则短,性长得当长,大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和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统一。“每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4]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不可再造的价值主体。在课堂管理中,如果我们无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用一种统一的管理模式去限制原本是丰富多彩、各具特点的个体的独特发展,将具有不同个性品质和特点的学生用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塑造成同一规格、同一类型的“产品”,[5]就是扼杀学生的独特自然天性,违背学生的自然生长规律。想要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必须重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树立承认、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能,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品质进行区别对待。
4. 治班级若烹小鲜
在现实的课堂管理中,我们总是用很多硬性的、毫无人情味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和控制学生,想把学生框套在自认为“正确、正常”的轨道里。各种条款上至校规校纪,下至班规班纪,名目之繁多,花样之翻新,让人眼花缭乱,更让人触目惊心。学生无时无刻不处在“天罗地网”之下,就如同随时会被鱼钩钓起的鱼、随时会被猫抓住的老鼠,整天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荏天下,其鬼不神。”(《老子》第60章)反对人为地制造出规范去限制人的行为,束缚人的本性。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虽然制定了这么多的制度规范,但还是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可见“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第65章)管理课堂就如同治理一个国家,应该尊重学生的自然本性,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爱护学生的生命意义,让学生很少体会到“被监视”“被控制”的感觉,而是发现和找到课堂生活的快乐、幸福、自由。课堂氛围应该是和谐愉悦的,让学生在这里感觉如沐春风、如淋春雨,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东, 李森.课堂管理创新:内涵、方向、策略[J].教育探索, 2005 (10) .
[2]吴亮奎.先秦道家生命教育哲学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J].现代教育论丛, 2008 (10) :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23.
[4]卢梭.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90.
浅析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启示
中国人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品一杯茗,作一首诗,唱一首曲,是古人闲情逸致生活的再现,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但对饮茶的喜爱却有增无减,将传统道家美学观点与现代消费者审美眼光相结合的茶叶包装设计往往可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无形中增添了茶叶的文化气息,而一些具有独特的设计品味、能够传承古今的茶叶包装设计往往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个流派,道家以“道”作为世界的最终本源。“天人合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人的哲学观、宇宙观,同时也是中国人人生观和艺术观的体现,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自然与人类的相结合,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设计的本质,体会到道家学派的精髓。而对茶叶的包装设计也往往渗透着道家的哲学观,对蕴含着道家哲学的包装设计在造型和审美上均值得设计师们为之探索,需要设计师们用心去感悟,这些道家的哲学观对当今时代艺术的创作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启蒙作用。
传统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
由于茶叶在中国的饮用年代由来已久,古人常用陶罐、锡罐装茶叶,对茶叶的包装以实用为主,较少强调包装设计中的审美性和设计感。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包装行业的激烈竞争以及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使得茶叶包装越来越具有设计感,陶瓷、玻璃、金属工艺品等多种材质的茶叶包装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良好的包装设计不仅推广了自身的品牌,同时也为大众带来了良好的审美享受。
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出现疲劳,而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包装设计可以让人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知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蕴含着道家哲学的包装设计,可以使人们放松心灵,品茗的同时精神境界得到较大的提升,唇齿张合间感受到设计赋予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启示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其“天人合一”理论也是中国茶道的灵魂,古时一些高境界的茶事活动,往往可以达到物我两相忘的境地,古人会在品茗间达到飘飘然的精神境界,一如庄周是蝶,蝶是庄周,二者分不清孰是孰非。今人在做茶叶包装设计的过程中,也对其进行了大胆的创作,如一款陈幼坚先生设计的竹叶青茶叶的包装设计。这种绿茶,又名青叶甘露,其外形稍扁,两头尖细,形似竹叶。茶叶沁水泡后会一根根的竖起来,味道清醇淡雅,令人回味无穷。
这款包装在色彩上,采用黄绿色,而非茶叶本身的颜色,是因为黄绿色给人以沉稳的视觉感受,深浅、高低的错落变化使得色彩上更具品质感。同时,在图案的设计、字体、材质、工艺等细节之处均做了推敲。不同的茶叶等级有着不同的包装,竹叶青茶叶包装中的“论道”系列,凸显了真正的传统味道,陈幼坚先生巧用传统感觉使东方文化重新焕发出光彩,他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到其创作作品中,这里的“道”往往被赋予了一定的附加值,取其底蕴和茶道相结合,是一种气韵生动的表现,真实的再现了“东情西韵”的艺术手段,使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这种沉稳中有着无限内涵,巧妙中留给众人无限思考空间的作品,往往能够更加打动人心,像品茗般在人们的脑海中、唇齿间萦绕升华。只有善于将传统哲学思想进行一定的引用,从中参透出其中的精华并为我所用,才能使设计的作品站得住脚,有一定的思想文化根基,闪耀出设计的光芒,为受众带来独特的视觉审美感受。
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
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要在体现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角度上做进一步的推进,同时要将消费者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考虑进去,在立意上,要懂得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手段相结合;在形式上,平面与立体兼顾;在印刷上,要不断的改进材料的选择与加工;在制作过程中,要具有环保意识;在情感价值上,要更具人文关怀;在创作表现上,要做到更好的古今传承,不断挖掘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题材。
面对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茶叶包装市场,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脱颖而出,需要设计师们不断的调整设计思维与手段。传统的道家美学观点中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刻解读,有助于设计师们在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创作过程中,有更深刻的文化积淀和情感共鸣,同时做到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设计手段和谐的融合在一起,不断的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使其更好的为现代设计所服务,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完善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中国特有土生土长的道家思想传统文化体系,廉政思想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道家廉政思想无论是作为一种政治道德,抑或是作为一种治政方略,无一不折射着我们的祖先杰出的智慧,对银行业廉政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一、对道家思想的认识体会
道家思想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对于廉政的观点就包括“少私寡欲”、“恬淡俭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要节情少虑,控制欲望,克除贪婪之心;做到“恬淡俭啬”,生活杜绝铺张浪费、花天酒地,摆脱名利观念的系缚,以保障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井然有序。道家“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观念,强调从业人员要懂得满足,保持心理平衡,而这种心理的宁静平衡,这种精神上的富足,才是永远的满足。道家思想认为“少私寡欲”是治理国家,修身养性的最好方法,道家思想提倡:大道是常道,常道是一般,是永恒,是无限。老子说:“廉者常乐于无求,贪者常忧于不足”,银行业是特殊行业,干部员工每天与钱打交道,应该认识到有许多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如健康、亲情和友情。可是无休止的追求金钱,尤其是以权谋私,使得人良心时常会受到拷问,一生背上沉重的枷锁,容易引发疾病;追逐金钱使人殚精竭力,相互猜疑,互相利用,容易令亲人离间,友人反目。
大道从简思想提倡不为金钱,是要求我们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要一切为了钱而降低做人的标准,丧失道德,甚至违法违纪犯罪。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的重要涵义之一,就是人必须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我们银行从业人员作为社会公众服务者,与法律、法规的接触更为紧密,更要懂得道法自然的道理,适应这个法律体系对现实生存环境的影响。在工作中要做到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办理每笔业务要以制度为依据,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使自身能做到“人法合一”,主
1动适应规章制度的要求,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道家思想对银行业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
汲取传统精髓,才能拥有牢固的根基,融入时代精华,才能引领时代的风尚。我们在学习道家思想上,应该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群众需要的廉政建设途径,使古老的思想在今天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辉。为此农行廉政建设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廉政建设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二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抓住关键环节,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三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从农业银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的实际出发,加强系统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格局。
(二)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主要措施
1、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为着力点,构建全行思想教育机制。一是加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反腐倡廉教育。加强教育是防范领导干部道德风险的基础工作,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为根本,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勤政廉政为主题,把反腐倡廉教育贯彻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促使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廉洁从业思想防线,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要在全行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后阶段整改活动中,对照检查领导干部思想上的纯洁问题、经营上的态度问题、管理上的作风问题,促进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当前要认真学习中央最近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重大法规制度,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全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二是开展面向全系统的反腐倡廉教育。首先是开展喜闻乐见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要运用廉政贺卡、廉政短信、廉政展览、举办自娱自乐的文艺晚会等形式开展廉政建设宣传教育。要通过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网点、进宿舍区、进家庭等活动,浓
厚员工廉洁自律意识和提高员工的廉政文化水平,形成全行尊廉倡廉守廉的良好习惯和氛围。其次加强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大力宣传忠诚农行事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政廉政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学习优良品质,开展示范教育。要开展警示教育,认真剖析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揭示腐败现象产生的思想根源,促使广大从业人员以案明纪、引以为戒,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和规定,坚决杜绝不廉洁行为发生。同时,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全行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中,并作为宣传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日常教育和阶段性集中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逐步培育和形成“恪尽职守、忠诚奉献、廉洁诚信、依法经营的农行廉政文化。要巩固深化教育成果,在抓好每年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任务落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建立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
2、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点,构建全行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一是实行科学分工。按照相互制约的原则,规范和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前台业务由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分管,主要负责人原则上不得直接分管前台业务,分管信贷后台的领导不能同时分管信贷前台业务,分管纪检监察、审计职能的领导不能同时分管财务、后勤工作;二是实行合理授权。对下级行的各项业务经营权实行授权、转授权,下级行在授权或转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不得有超过授权行使权力的行为。主要负责人对副职要明确授权,受权人不能在授权范围内滥用权力和不正当行使权力;三是规范决策程序。科学界定党委会、行务会、行长办公会的议事范围、决策权限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明确在重大问题决策上的纪律要求。要加强对主要负责人决策行为的制约,需经集体议事决策的重大事项、超过个人授权决策权限的事项,主要负责人不得个人决策。在集体议事决策过程中,主要负责人应广泛听取与会成员的意见,未经讨论不得提前发表倾向性意见和决策性意见;四是提高行使权力的公开透明度。要完善和落实行务公开制度、职代会制度、党委工作情况通报制度。行务公开坚持每季一次,职代会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党委工作情况通报坚持每半年一次,重大决策和事项在一定时间内要及时公开,扩大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防止权力滥用、暗箱操作,实现权力行使的公开化、公正化。
3、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工作机制。一是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责任分解,明确行党委成员和各部门的职责。纪检监察部门要协助行党委抓好反腐倡廉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加强督促检查,组织协调各部门落实任务、落实责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在反腐倡廉中的主力军作用;二是行党委要把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实施。要把反腐倡廉工作与业务经营工作摆在同等重要位臵,做到同布臵、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以业务经营的又好又快发展检验反腐倡廉的成果,以反腐倡廉的深入推进保障业务经营有效发展;三是在抓好每年廉政任务落实的基础上,根据改革发展需要,不断对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构建一套符合实情的反腐倡廉制度框架和制度体系,形成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
4、加大对和重点部位的监督制约,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一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选人用人水平。要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干部,确保思想先进、政治素养好、工作能力强、作风正、纪律严明、勤政廉洁、勤俭节约的人员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坚决制止暗箱操作、封官许愿、跑官要官的行为;二是深化信贷业务制度改革,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水平。进一步规范审贷分离,加强对信贷决策全过程的监督制约。强化信贷授权授信管理,坚持审慎信贷政策,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完善贷审会议事规则,严格按照程序和规则进行贷款审批决策。控制独立审批人权限,推行专家论审制度。要建立风险预警及处理机制,进一步推进贷后管理工程。完善客户经理定期联系协调制度、风险经理定期风险分析预警制度及贷后管理定期报告制度,健全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反应灵敏的风险预警及处理机制。强化风险预警功能,加强贷款风险分类全过程电子化管理。抓好信贷制度落实和贷后管理的检查,着力解决贷款质量反映不实,以好充次,为完成不良贷款清收任务而弄虚作假的问题。对由于贷后管理失职造成资金风险或损失的,要从
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加强不良资产风险管理,规范处臵行为,严格抵债资产的接收、管理、处臵,加强贷款核销管理,降低资产损失。制定委托不良资产定价办法,明确定价原则、定价依据、定价程序,进行民主决策和市场化操作,最大限度防范资产处臵风险,减少资产处臵损失。加强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制定非信贷资产质量和表外科目监测考核办法;三是深化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强化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制,树立经营讲成本、管理讲核算、收支讲预算、立项讲效益的观念。建立集中采购自律监管制度,实行集中采购责任人制度,加强对集中采购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规范采购行为,实行采购公开、公平、公正运作。加强固定资产和基建装修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目录和保值增值监测台帐,落实基建工程招投标制度,控制价格,确保质量。四是对行党委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监督内容包括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行党委决策、决定的情况,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及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重大问题按规定程序决策。
5、从热点问题着手,构建纠风治理长效机制。一是坚决杜绝员工经商办企业行为。要认真落实关于重申严禁员工经商办企业的规定,加大检查力度,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要立即纠正,对拒不纠正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全行员工均要签订不经商办企业的承诺书或保证书;二是坚决制止营销活动中的违规行为,不得为争抢客户而满足一些客户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三是坚决纠正弄虚作假行为,对不讲实话、不报实数、虚报成绩以及不如实反映贷款形态等行为要认真查纠,确保各项经营业绩得到真实反映;四是狠刹用公款大吃大喝歪风。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行为,严格遵守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坚持勤俭办行,对违反者要严肃查处;五是规范各种检查和调研活动。要统筹安排,严格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提高检查、调研质量,减轻基层行的负担和压力。
6、以案件查处为突破点,构建违纪违法行为惩处机制。一是对案件保持高压的打击态势,坚持案件查处 “四个不放过”。即案发原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摘要: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在21世纪的今天,为了推进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我们非常有必要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良性影响和局限性,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经营管理的思路,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企业的发展的现代管理之路。
儒家思想历经几千年而依旧充满生命力,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活动,有着指导意义。我们在教育领域,在很多时面临着育人过程中各种困惑,在社会生活领域,也经常面临者社会风气的恶化、社会公德的缺失、在政治生活领域,也会无奈于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地淡化。所有的这些困难都可以使我们积极思考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儒家的管理思想对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儒家管理思想中蕴含的哲理,从宏观上可以为当今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某种方法论启迪,另一方面,儒家管理思想反映管理―般规律的合理内容,在微观匕对于学校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操作过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创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体系。学校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包括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原则、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各个方面因为特定的内容和功能而自成系统,各个方面又因为相互作用而互成系统。我们既不能把管理的诸要素孤立起来,更不能把管理的诸要素对立起来,而是必须使它们保持必要的张力。同时,学校德育教育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就要求管理的诸要素在横向上相互作用,也要求管理的诸要素在纵向上发展变化,永远不能停止在~个水平上。只有正确把握管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才能不断完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体系。
其次,有利于创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融洽关系。在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融洽关系表现为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在认识上的高度统一,以及由感情融合、心灵相通而达成的行动上的配合默契。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虽然角色不同,地位各异,但处于这个统一的共同体之中。共同体融洽与否,关键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观和管理实践,《论语》强调“正己正人”,就是要求管理者要设身处地地为被管理者着想。儒家的管理思想,如果能够内化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管理者的自身素质,那么,在德育教育中就更容易营造出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
最后,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学校德育教育不同于学科教学,它具有德性教化的功能,所实施的是转变人的思想、提高人的觉悟的工程。因此,其效率和水平不宜单纯用数量标准来衡量,而应该以质与量之统一的“度”作为进行德育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尺度。德育教育的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等需要掌握适度”标准。
另外,儒家十分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可以说对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有了人才有管理,这种观点和儒家的哲学是分不开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治人而展开的。在学校德育管理中以学生为核心,有利于激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
儒家在管理上偏重于礼和中庸,认为这是达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几千年之前就明白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群一一分一一义,群是建立组织结构,分是实行分工,而人之所能建立组织结构和实行分工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存着“义”。当群体建立起来后利用分来进行分工,再用礼来规范,用中庸来协调,使组织高效运行。将这种思想运用到学校的德育管理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分工合作意识,杜绝自由散漫和小团体主义。
4.2对在学校德育管理中融入儒家管理思想的有益探索
如果要对儒道做一个定性评价的话, 说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干”, 这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是生动的:为了避免有两个主干, 说道家是“根”, 则也很恰当。“根”与“主干”是同胞异体, 很难说谁贵谁贱, 谁主谁次。但主干没了“根”就会枯死, 这道理也很显然。[1]
看来既然道家如此的重要, 那么就有必要剖析一下道家所体现的德育思想, 以及这些德育思想是如何启发当前历史转型期的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从而借古育今, 更好的对青少年进行他们的道德教育。
第一, 行不言之教, 直觉顿悟, 启发青少年力求创新的思想。
“不言之教”最早是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所以圣人所作的事就是顺应自然而不提倡人为, 圣人的教育就是顺应人心而不提倡言语教化。“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稀及之”[2], 因此, 不言之教还被老子视为是德育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没有言辞的教育, 清净无为的好处, 对于这两者, 天下很少有比得上它们的, 既所谓“希言自然”。[3]
这里老子提倡的不言之教, 并非“不言”, 而是说“不立声教法令”, 即不要过多地施以行政教令, 而要顺应教育的自然规律。“不言之教”要求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 重视其自然的思悟, 发挥其主观内在的潜能, 自主克服弱点, 达到完善境地。老子主张的得思悟是从直观的景象出发, 经过冥思苦想, 达到顿悟。他说:“涤除玄览, 能无疵乎!” (《老子》十章) 所指就是直觉作用。直觉、顿悟备受西方科学家的重视, 被认为是最具魅力和创造力的现代思维方式。
鉴于以上道家观点, 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唯物辩证法认为,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因此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奋发向上的热情, 加强隐形教育, 具体来讲, 就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中, 组织学生定期参加理论学习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主动地自觉地, 改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重视知识传承, 轻视知识创新, 这与儒家理性精神占统治地位、忽视对道家直觉理念的挖掘有紧密联系。因此, 有必要在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给于青少年一个宽松的文化环境、自由的学术环境、民主的精神环境和自主的学习环境, 正所谓,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创造力的解放。
第二, 道法自然, 自然无为, 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
《道德经》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认为, 真正的“道”只能靠默识体会, 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又所谓“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其中, “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核心, 道家认为,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本规律, 是难以用言语进行描述的, 因为凡事预言所能够表述的, 必然是具体的失误, 也就有着局限性。认识主体, 保持虚静, 并且排除一切杂念和理性知识, 反观内照, 通过“心”这面特殊的镜子, 以达到主观和客观的沟通, 从而认识和掌握“道”这一世界万物的本质规律。由此得出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能将注意力停留在言语等表面的形式上, 而要注意透过形式, 体悟到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本质规律———大道。它内在于万物之中, 支配着万物, 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特性, 人类必须遵循这一特性, 以之作为基本的行为原则:“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再次,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顺应事物的内在规律, 而不主观妄为, 才能获得成功, 这就是所谓“无为而无不为”。
这就告诉我们, 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内在规律, 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在务实中求应变, 在应变中求进取, 才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建功立业不断走向成功。这说明, 主体性道德教育暗含着这样一个内在的要求———遵循自然之道、顺应学生自然个性, 回归生活本真, 给青少年学生一个宽松真实的外部环境。在这里, 自然不是平常所理解的自然界、大自然等特质性的概念, 而是表征自己如此、本来如此的客观性概念。具体而言, 它有两层含义:其一, 顺性情, 去妄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道德观念内化为道德良心、转化为道德自觉的一个过程。要使这种转化过程得以实现, 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本性和道德需求, 顺性情而引导, 减少外界强力干扰, 减少一切妄为,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 提高道德素质, 并使其道德潜力得到开发。其二, 适度。强调顺性情、顺应学生个性不等于放任自流, 也不等于纵情。任何个性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 因而对其道德主体性的培养既要考虑其本身个性发展的要求, 也要考虑社会环境的要求, 否则, “物壮则老”、物极必反, 放任自流会使个性失去应有的发展空间。因此, 在青少年学生道德个体性培养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遵循其道德品质形成、道德习惯养成的客观规律, 去除伪饰造作, 使道德主体回到活生生的自然生活世界, 使道德成为一种活生生的、面向自然生活的道德。
第三, 各便其性, 充分尊重、包容青少年的个性。
《庄子·至乐》篇中说:“鱼处水而生, 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 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 不同其事。”庄子认为, 万物有其特性, 不同的个体各有自己的本性和长处, 人们应该充分认识和保持各自的特性, 各有所用:曹操虽为一代奸雄, 但是却不能像熟谙水性的东吴兵士那样, 可以驾着小周浮游于江湖之上。虽然《道德经》是一种南面之术、帝王之学, 其教育对象主要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 对于广大百姓则主要是一种道德蒙昧主义。虽然就这一点反映了作者轻视人民的阶级局限性, 是应予以批判与摒弃的, 但是就其积极方面而言, 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 在道德教育内容上采取分而教之的方法是有启发意义的。
那么, 与顺应个性的原则相联系的是宽容的气度。既然物各有性, 物各有宜, 那么, 就应该宽容不苛, 接纳各种人才, 兼收不同的思想。《淮南子·主术训》亦强调应该充分认识不同人才各自的特性, 使天下之才“大小修短各得其所宜, 规矩方圆各有所施, ……无可弃者”。这就是说高明的人能够以宽容的胸怀理解和接纳各种任务, 善于因顺个人的特性而施教, 故能够教育和拯救不良者, 使人尽其才, 而无被遗弃之人;能够顺应物情, 使物尽其用, 而无被遗弃之物。在当前的教育中, 这种人各有性、兼收并蓄、宽容不苟精神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根据这些差异“各便其能”, 对青少年分而教之, 努力发展其个性, 寻找青少年的闪光点, 确定并培养青少年的特长、兴趣、爱好, 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 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坐标, 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并启发青少年以独特的眼睛, 独特的头脑, 独特的性灵, 独特的角度, 去理解社会, 发掘生活, 探索未知, 方能开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造出独树一帜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 道家思想是一个流派众多的庞大体系, 但无论是老庄道学, 汉初黄老之学, 还是汉末道教乃至魏晋玄学, 仍然有着大体一致的思想主线。文章充分阐明道家的行不言之教的直觉顿悟、道法自然, 自然无为的思想和各便其性的思想, 并通过借鉴这些思想, 试图给当前教育者带来启示:培养青少年力求创新的思想、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以及充分尊重、包容青少年的个性的道德教育, 从而对当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产生借鉴作用。
关键词:道家,德育,思想,青少年
参考文献
[1]杨启亮.先秦道家德育思想辨析[J].教育科学, 1995, (1) :22-29.
[2]《道德经》43章.
[3]《道德经》23章.
[4]刘韶军, 陈业新.道家逸品[M].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7:212-213.
关键词: 道家; 生态思想; 生态德育; 天人合一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道家学派的生态伦理思想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价值意识”,即价值存在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之中,而不是西方浪漫的荒野概念、或以生态为中心的现代道德观念中。道家文化的许多思想和观念,经千百年的延续阐发,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古代农业文明条件下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观,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蕴涵着深刻的、丰富的道家生态智慧。这无疑成为当下生态德育的理论先导和实践依据。正如澳大利亚生态哲学家西尔万(R.sylvan)和贝内特(D.Bennett)指出的那样:“道家思想是一种生态学的取向,其中蕴含着深层的生态意识,它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2
一、道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智慧
(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
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的颗粒,积极梳理和深入研究其生态蕴涵,对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借鉴作用。
我国古代发达的农业文明,促使我们的先民很早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体验和思考,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乃是道家文化所关涉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凝练,也是其最高境界和根本精神。正是从此出发,道家文化从宇宙的构成和万物的起源的维度,系统地论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且进一步从本体论和价值论的视角论述了“顺应自然,道法自然”的基本思想。
道家学说代表人老子在《道德经》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自然”这一重要范畴,讨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复归于自然,其在“自然”中存在,就如同天地万物在“自然”中存在一样,与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同一性。“道”也是以“自然”的方式存在的,是为感官所不能接触的终极实在,而天地万物与人皆由共同的终极——道所生出,二者是统一的。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它是一种先于天地存在,“先天地生”而且“为天地母”的东西;“德”是道的成果,“尊道贵物”是天人和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法自然”归根到底是“人法自然”。1 从万物的价值本源来看,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庄子也认为:天是一种天下万物各适其所的原始生存境域,天与人本质上是融合为一的;“天”只有有了人的生存参与才成为其“天”,人也只有在“天”的原始境域中才能展示其本真生存;人的身体、禀赋、生命以及子孙都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既是天地之物,又与万物相依。天、地、人和物相互依存、彼此和谐,故有“人与天一也”(《庄子·山木》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庄子正是以“物我同一”思想为基点,站在“道”的立场、用“道”的观点审视“人与天一”,推出其“物无贵贱”等天、地、人和物的合而为一的万物平等思想。在他心目中,世界万物皆有道性,道是万物之根本和尺度,是万物生成、变化及发展之源泉和动力。庄子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的观点阐明了万物平等的主张, 否定了人类有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特权,把人文关怀指向天地万物。老庄正是以这种超越一切的“道”为最高境界,以天道体悟人道,以天道推论人道,要求人类按照天道运行的自然法则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物我同一”的物化思想与“现代人以万物为友的意识流向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建立人与自然之和谐秩序的主张相吻合”2。
(二)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生态整体观
道家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为宗,认为人类与天地万物同源、同构、同质,没有贵贱之分,自然万物是一个生生相系的整体。老子不仅提出宇宙间“天、地、人、道”“四大”尊贵而平等,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25章),而且认为这“四大”各居其位、各尽其职,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为宇宙之生生不息共同作用。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73章)。在老子看来,宇宙大自然就是一张天网,自然界之结构是由万事万物的相应相求、相依相附联结而成的一张生态之网,彼此牵连、环环相扣,布局严密紧致,没有错漏缺失。构成宇宙环寰的“四大”元素成为这张生態之网的“结节”,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连锁的精美之网,共同维系着宇宙大自然衍生的责任和义务。“天、地、人、道”四大元素,既彼此独立、自主自在,又相互依附,共存于同一天网之中,保持着生态整体的完善性和最大的德性。彼此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10章)。那么,如何维护“天网”秩序井然地运行以彰显生态的完善性呢?老子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道生万物”的准则,认为道是万物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42章),“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老子》第77章)。由于道生万物,寓于自然之网的宇宙万物才能“负阴而抱阳”,和谐共生,共同维系着自然之网的生态平衡。庄子也认为,所谓的“天”就是一个以自然为最高表征的生命共同体,是一个万物相互蕴含、不能分离的自然整体。庄子在其《庄子·齐物论》中也表达了“物我同一”思想,即“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万物相互交蕴,我中有物,物中有我,物我同一。“天地虽大,其化均一;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庄子·天地》)。只有从人与自然互为一体的视角出发,把人类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知常曰明”、“知止不殆”的生态保护观
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不仅仅体现“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以及“天网恢恢”的生态整体观,还体现在“知常曰明”、“知止不殆”的生态保护观上。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只有保持和谐共生,宇宙才能延绵不绝、代代相传。要保持美好的自然之境,使自然万物生生不息、良序共进,作为宇宙之物的人类行为就必须从维护“万物并作”的立场出发,遵循“知常”的辩证法,认识自然、掌握规律,不肆意妄为、不胡作非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凶的恶果,保持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人类不仅要“知常”、“知和”,还要“知足”、“知止”,即认清和把握宇宙万物本身所固有的限度,适可而行,止于至善,以限制或禁止人类自身贪得无厌、竭泽而渔地对自然界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欲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第16章)为此,老子提出了一系列生态保护的措施:第一,主张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29章)的绿色消费观,要求圣人做到清静寡欲,远离奢侈的饮食,远离豪华的住宅,远离那些极端的事物,远离那些奢侈的生活。不求功名利禄,不为私欲囚困,始终保持一种“安时而处顺”、畅万物之情而适万物之性的德性,遵循常道,顺乎自然,摒弃那些过度的、夸大的、极端的行为。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让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望来扰乱个人内心的安宁。第二,提倡生养万物而不宰杀的生态慈爱观。老子以“道生之,德畜之” (《老子》第51章)这一思想为依据,提出“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第2章)。第三,反对发动战争,破坏生态环境。老子认为以兵强天下,发动战争,势必破坏生态,造成资源的浪费。这是为有道之士所不取的。第四,主张知足知止,爱护资源,确保资源用之不竭的长久之道。老子认为人类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自我满足、适可而行、适可而止,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凡事都有一个度,所以只有知足知止这种知道满足的满足,才是真正永远的满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46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44章)人类的这种贪得无厌、过分攫取某种东西的恶性必然招致重大的花费与损耗;过多地贮藏、聚天下之财尽归己有也必然招致更多的亡失。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老子》第32章)知道适可而止,才能远离危险,避免祸患。在老子看来,“知足”和“知止”是密切相关的。“知足”含有适可而止的因素,“知止”也包有知道满足的内容。既然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人的行为就应当有所“禁止”;既然人的行为应当有所“禁止”,人的欲望就应当有所满足、有所克制。
二、道家文化的生态德育方法
道家文化不仅关注宇宙与人生、人与生命、人与自然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生态思想之根;还注重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这些观念,使道德教育这种修身养性的个人生活方式逐渐转变为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和谐的整体生存方式。道家文化认为,要将“道”道明白,这种“道”必定是“无”恒常(in-constant)、“不”平常(un-usual),因此,其精髓在于以德为魂,倡导修德为先、尚德为荣、践德为要,即认识依赖于启示的经历和实践,通过人的身体的转化而融入与其他特殊身体的关系之中。
(一)君子修身,道法自然的修德方法,以达到行不言之教
道家文化倡导君子道法自然,“行不言之教”,“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根本法则和万物存在的根据,是不可道、不可名的终极实在。道的本体通过其功能的发挥是可以用心灵去体悟。人们应效法自然无为、简朴至纯的道之真性,去进行彻底的修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虽为“无为”,却不是不行动、无所作为,而是要顺应自然、应循大道,不做违反自然之事;虽为“不言”,却要求得自身的内在转化,以达到“教化”的目的;虽为教化,却又自然而然,不见其痕迹。“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即通过道德示范和道德导向的作用, 唤起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潜移默化地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品德。庄子也认为人生存的最高境界是达到“至德之世”。要达到这种“至德之世”,人只有把握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洞悉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自觉追求天与人相统一的“道”境;主张君子必须学习天地之德、吮吸宇宙之精华、效法自然之处事,这才是修身之道。
(二)以道德修养与道德教化为途径,倡导“以德服人”的“仁政”
在老子看来,统治者作为“万乘之主”不仅要“行不言之教”,通过自身言行表率来感染和影响民众,而且更要“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老子》第19章)。在这儿,老子将“智、义、利”纳入“道”的范畴,认为只有深刻体认“道”之内核,依道而为,才能达至“无为无不为”境界,即“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3章)。 只有有道、有德之人治理政事,才能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魂强健”;才能使百姓“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世务,就没有不上轨道的。”1庄子的崇无为、尚自然,柳宗元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古人顺物之性、为我所用的生存智慧。
(三)“君子节用,知足知止”的生态实践方法,倡导人们自觉保护自然资源
道家极力主张节俭取物,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适度消费,反对浪费,主张杜绝人类的贪欲和一切过度的行为,这种生态实践上的道德规范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体悟。老子提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所谓“知足不辱”,就是告诫人们要节制欲望,要知足常乐才不会因贪欲而受到惩罚。“知止不殆”就是要充分考虑生态资源的承受限度,不能无节制地浪费资源;要广施“仁德”于天下,爱及昆虫草木鸟兽,不要伤害任何无辜生命,甚至提倡省己之食,以喂养鸟兽。总之,道家对于宇宙萬物的态度是“常行慈心,憨济一切,放生度厄”(《太上洞真智惫上品大诫》)。只有通过这样的生态实践,人们才能真正深悟自然之道,才能真正做到上德若谷,上善若水,化育万物。人类也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关爱自然,以“时”而动,见“机”而行,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确保“万化”永“安”。
三、道家文化的生态德育启示
道家文化的生态思想作为前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产物,凝聚着人类在生存实践方面的经验和智慧,凝聚着人对自然和对人自身的理解,构成“以其为基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与最高境界”2。道家文化蕴藏着极其宝贵的生态伦理、生态德育思想,以其深邃的大智能、独特的言语和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人的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道家文化在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倡导节俭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与现代生态德育基本一致的要求,如以平等的眼光、敬畏的态度善待自然万物,道法自然、物我同一、众生平等、尊道贵德等思想。这些都为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当下的生态德育提供了理论启迪、内容传承和方法借鉴。
(一)继承道家文化的“合理内核”——理论的启迪
道家文化以独特的视角关注宇宙和人生,含有丰富深刻的关于人与生命、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天人合一”核心理念。“天人合一”是道家“万物齐一”的精髓,其崇尚人与自然的平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和完善的德育理念。它以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一体的直觉意识为基础,“通过对流变的自然节律和生物共同体的有机秩序的体悟,具体真切地把握了人类生存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 1,描绘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样本,为当代中外生态伦理学发展和有效实施生态德育提供精神养料。这些体现着道家生态伦理的高超智慧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内核、当代生态德育所塑造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有着极其明显的相似性和互通性。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所说:“无论如何,儒家和道家至今仍构成中国思想的背景,并且在今后很长时间仍将如此。”2
众所周知,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主要是建立在对工业文明的生产技术方式给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灾难性后果的负面价值的反思之上,建立在以生态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尽管它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规律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强调人与自然在生态系统中的一体性联系,但是它完全继承了西方近代科学分析的理性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单纯以理性的分析整合为据,缺乏一种具体真切的经验感受和生命统一的悟性体验,不能不带有主客二分的痕迹”3。这种仅仅依靠科学理性主义思维,无法完整感知和体认人与自然的经验体验,从而更深刻地分析和把握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因此,必须把西方的科学理性思维与东方的形象直觉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体验。在这一点上,中国道家文化的思维模式中重直觉感悟和形象思维的偏向,恰好与西方生态文化的理性分析和科学实证形成互补。正是中国道家文化的重直觉、重形象的整体思维方式,塑造、凝炼出了一种重感情、重道德的精神品质,弥补了西方生态伦理的工具理性的缺憾和偏颇,促使一些西方有识之士纷纷把研究视野转向东方,对中国的道家文化所彰显的“高尚的道德情怀、博大的生命境界”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认为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引领世界的未来。
(二)挖掘道家文化的“合理外核”——内容的传承
道家文化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自然和谐是万物之本质”、“顺应自然、无为而为的人类行动准则”、“贵己重生的生态价值和意义”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从根本上消融了工具理性的根基,否定了以人类为中心的狂妄态度,强调了要以平等的眼光、慈悲的心情、敬畏的态度善待自然万物、珍爱生命。这些思想不仅构成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道德样本,更是现代生态伦理学茁壮成长的历史养分和现代生态道德教育健康发展的精神保障。尊重自然内在价值、关注自然存在合理性,帮助人们树立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为每个人提供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知识、态度、价值观、责任感的机会。
道家文化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完善的思想,提出了“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知止不殆”——人与自然共存共进的发展观、“尊道贵德、至德之世”的生态道德理想、“物我同一、众生平等”的生态伦理情怀以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个人修养伦理观,杜绝了征服自然的野心、摒弃了消费至上的物欲主义理念,倡导以“物我同一”的生态伦理情怀,践履“万物不伤”的生态伦理精神,实践其“至德之世”的生态道德理想。这此智慧不仅为生态德育提供了无穷的思想宝藏,更为启迪和帮助现代人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提高生态道德修养,培育生态意识,提高生态素质,帮助人们培养保护生态的道德责任感,进而塑造其对自然和社会具有主动关心和高度负责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的精神信念,实现德育范式的全方位生态关怀。
(三)重视道家文化的“道德实践”——方法的借鉴
道家文化独特之处就在于其价值指向不是“知识论”的,而是“境界论”的。正如冯友兰所说:“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以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1 事实上,道家不仅思考人和自然环境在其中的位置,更是主张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些观念,倡导通过体验宇宙过程的自然性,来体悟和理解宇宙精神和生命之本质。道家思想以智慧为重,靠个人体悟启明,保持自知之明和自珍自贵,以达到“不言以求自身的内在转化”的道德境界,即通过“悟道”达到“得道”,从而在实践中做到“守道”。老子的“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的处世态度,是主张通过“修身”和“养性”注重道德的自觉修养,约束自身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实现“自德”。
中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本质差异在于其修德方式的区别。西方生态伦理也重视生态道德的教化和培育,但其主张通过伦理教育由外向内的培养;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具有“修身为本”的可能性,通过效法自然、节用知止、身体力行等方法“修身正心”,实现由内向外、推己及人的自覺修养。人类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自觉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道家的这些“道德实践”方法与当下生态德育正在积极倡导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这些德性修养的主张和方法为生态德育的方法论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culture, Taoism, with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contains profound and abundant Taoist ecological wisdom and “distinctive value consciousness”. Taking “Tao” as the core, Taoism regards human beings, living beings and all non?living objects as an interconnecting and co?existing universal integration. It advocates concepts of ecological equality, such as “human?nature unity” and “Tao follows nature”, ecological holism, like “justice has long arms”, and view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cluding “to know the eternal is to be enlightened” and “to know when to stop is to avoid danger”. Taoism expands interpersonal moral from social field to natural sphere, highlighting the ecological ethic wisdom that all things are equal and harmonious, and thus provides theoretical enlightenment and connotation inheritance for present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Taoism emphasizes the practicing of its ideology and the principles of moral practices, including giving top priority to moral cultivation and promoting self?cultivation through learning from nature. It advocates moral cultivation and education to realize the “benevolent governance” and “winning people by virtue”. In ecological practice, it encourages frugality and “stopping at appropriate time” to protect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ctify minds”. In doing so, Taoism desires to fulfill the cultivation from inside to outside and from oneself to others, and gradually transforms the individual lifestyle of moral education into a holistic lifestyle of human being to promote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between people and society as well as among people themselves.
【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推荐阅读:
道家哲学对现代医学的启示06-29
道家自然之道06-08
道家文化与西方自由主义比较研究09-15
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启示07-09
儒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影响07-22
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思考与启示09-19
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06-22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10-04
对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理解10-23
我对党建的想法与思考思想汇报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