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论文

2025-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论文(共8篇)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论文 篇1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一、判断题

1.水工结构上的作用荷载,按其随时间的变异分为永久作用荷载、偶然作用荷载。()

2.水闸闸门上下游水位差约5米。闸底板承受的扬压力包括因水位差形成渗透压力、和下游水深形成的浮托力。()3.施工期内由于温差的存在,在混凝土结构中产生不均匀的拉应力、压应力,由于压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时,混凝土产生裂缝。()4.运行期由于温度的变化,混凝土结构的热胀冷缩受到边界约束,将在结构内部产生拉应力,或者压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将产生裂缝。()5.某河道上需填筑土石堰截流,测量放线时,将堰轴线设计成拱形,拱顶朝向挡水侧,拱脚与岸坡的接头处增加填筑的宽度。()

6.井点降水施工时,为增加井管的竖向汇水面积,井管外侧滤层应自井管顶部填至底部。()7.土石坝、堤防、渠道填筑,含砾粘土填筑标准应以相对密度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8.对料场的质与量规划,需对料场进行勘探和试验,查清料场的地质成因、产状、埋深、储量以及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储量仅需满足坝体总量要求。()

9.某土方施工项目部,承担河道堤防的填筑任务,由工期紧,项目部组建后办理好开工申请,对堤基进行清基,对取土场进行清理,报验合格,测量放线后,即可调配机械进行填料的开挖、运输、填筑施工。()10.堤坝土方的填筑前,需清基,并对井窖、树坑、坑塘等按堤坝要求分层回填处理;清基后要及时进行平整压实、压实后的土体干密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11.堤坝填筑分段施工,机械施工段长不小于100m,段内作业面分区铺土、分区碾压。()

12.某堤防培土加固工程,在清基报验合格后,施工作业班组在堤顶备土后,由推土机将土推于坡脚后,再分层压实。()

13.堤防土方填筑按设计铺土的范围、厚度、含水量、土块的限制直径,进行质量控制是保证压实质量的关键。()14.河堤土方填筑,采用粘性土填筑,碾压时土料的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2%范围内,若含水量偏低,填筑现场加水要做到“少、勤、匀”。()

15.土方填筑土料碾压可采用拖拉机带动碾磙静碾或振动碾,碾迹搭压宽度应大于10cm;铲运机兼作压实机械时,轮迹搭压宽度应大于1/3轮宽;静碾或振动碾行走速度不大于2m/s,铲运机2档行驶。()16.堤坝填筑时顶高程填至设计高程后,再进行整坡、压实,再削坡处理,并对两侧护堤地面的坑洼进行填平整理。()

17.铲运机开挖渠道,当渠道开挖长度大于铲土长度,而填土或弃土宽度又大于卸土长度时,一般采用8字形开行。()

18.塑性混凝土的防渗墙由一段段槽孔套接而成的地下墙,施工分两期进行,先施工一期槽孔,再施工二期槽孔。()

19.冲抓成槽回填粘土防渗墙处理措施适用于高度30m以内土石坝防渗处理,该技术成功的关键是挖井要竖直、回填粘土质量好、渗透系数小、夯击要实。()

20.三管法是水、气、浆液分别由三个喷射管输送,从内喷嘴射出压力为30-50Mpa的高压水流,水流周围环绕着从外喷嘴中喷射出压力约为0.7-0.8Mpa的圆状气流,同轴水、气流冲击破坏土体,采用泥浆泵灌

3注压力约为0.2-0.7Mpa、浆量约为80-100L/min、密度1.6-1.8g/cm的水泥浆液进行充填、置换,形成桩柱直径约为1-2m,较二管法大。()

21.现浇钢筋混凝土地连墙及坝体的劈裂灌浆孔施工均分为Ⅰ序(槽)孔、Ⅱ序(槽)孔间隔布置施工()22.劈裂灌浆原则是“稀浆开始,浓浆灌注,分序施灌,先疏后密,少灌多复,控制浆量”。()23.劈裂灌浆施工对孔口冒浆可采用重新回填黏土或在黏土中掺入少量水泥的方法,封堵套管外壁与孔壁之间间隙。对孔口以外部分的冒浆,可采用限流、限压及嵌缝的方法处理,如该法处理无效,则应停注待浆液凝结后再进行复注。()24.某河堤采用劈裂灌浆进行防渗加强,技术员在注浆时,发现吸浆量过大,调整灌浆方法,采取限压方法或在保持注浆压力的前提下,控制注入量。()

25.水闸施工时,先浇荷重较小的部分,待其完成部分沉陷后,再浇筑与其相邻额荷重较大的部分。()26.浆砌石挡墙块石砌筑选择较平整的大块石经修整后用作面石,大面朝外,上下层石块应骑缝,内外石块交错搭接。砌石体转弯处和交接处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留置临时间断处预留平槎。()27.某施工小组在完成浆砌石挡墙砌筑后,为了节约材料,可将砌石余下的砂浆进行勾缝施工。()

28.某砌石施工小组,在护坡砌筑时,为了确保护坡表面的平整、美观,砌筑前先坐浆再砌石,砌石时块石大面朝上。()

29.某水闸闸墩钢筋混凝土施工正值秋冬季节,为了抢在寒潮来临前完成闸墩的施工,项目部加快模板的周转,在闸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5天将侧模板拆除,拆模一周后技术员发现,在闸墩门槽位置底部有竖向裂缝,实测缝宽约0.25-0.3mm,技术员立即要求工人采用水泥砂浆进行表面封闭处理。()

30.新建坝的软弱坝基的加固方法可采用振冲压密法、排水沙井分期填筑法、深层搅拌法、强夯法、换填法及化学灌浆法等。()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属于偶然作用荷载()

A.地震作用荷载、B、静水压力、C浪压力、D、灌浆压力

2.重力坝、闸室结构在设计时通过增加()荷载达到抗浮、抗滑稳定性。A.外水压力、B.静水压力、C.扬压力、D.重力 3.渗透压力与下列因素有关()

A.下游水位 B.上下游水位差, C.上游水位, D.动水压力 4.在相同条件下,墙翼墙后土压力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 B.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 C.被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 D.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

5.沿海某潮汐河道,邻近采石场,河道水流流速3-4m/s、水位落差4-5m,拟采用全段围堰法,填筑筑施工围堰,下列()为最佳结构形式。

A.填土围堰, B.双排钢板桩围堰, C.土石复合围堰,D.抛石围堰

6.某水闸因干施工要求,需进行围堰的填筑施工,关于围堰的轴线请选择合理的线型。()A.轴线呈直线, B.轴线呈拱形,拱顶朝向闸施工的基坑侧,C.轴线呈拱形,拱顶朝向挡水侧,,D.轴线设置成折线, 7.填土围堰内积水抽排的,降水速度控制在()为佳.A.不大于0.5-0.8m/d,B.大于0.5-0.8m/d,C.不大于1.0-1.5m/d,D.大于1.0-1.5m/d 8.某土围堰填筑成型,项目部立即安排堰内抽水,降水速度约1m/d,抽水2天发现,发现轴线位移的1.5 m,下述处理措施合适的是()。

A.降低抽水的速度,边抽水边将围堰加高加宽 B.停止抽水将围堰加高加宽 C.降低抽水的速度,继续抽水 D.停止抽水,向堰内注水至内、外水位平齐后,将围堰加宽、加高,稳定4-5天后,再进行试抽水,并控制抽水速度。

9.沿海淤泥质土潮汐河道进行截流,下列截流方案中,不宜采用()方式。A.立堵法,B.平堵法,C平、立结合堵法,D.立、平结合堵法, 10.沿海淤泥质土潮汐河道进行截流,龙口宜设置在()。

A.河道断面的任意位置,B.顺水流的流向的左侧岸,C顺水流的流向的右侧岸D.河床的主流部位 11.沿海淤泥质土潮汐河道进行截流,不同粒径的石料宜分区填筑,下述正确的是()A.大块石填于坝上游迎水面,中小块石与石渣料下游迎水面 B.中小块石与石渣料上游迎水面,大块石填于坝下游迎水面 C.大块石填于坝上、下游迎水面,中小块石与石渣料填于坝心 D.中小块石与石渣料填于坝上、下游迎水面,大块石填于坝心

12.某水闸基础土方开挖后,需人工降低地下水,土层的渗透系数为Ks为40m/d的土层,降水深度约12m,进行降水设计下列哪种方案最佳。()A.针井降水,B.管井降水, C.喷射井点降水 D.电渗井点

13.某水闸闸址范围内存在承压水,基坑深约12米,为防止基础土方开挖后,承压水上部的土层被击穿导致基坑破坏,宜采用()降低地下水。

A.针井降水,B.电渗井点,C.喷射井点降水 D.深井降水

14.“当上坝强度高时用近料,低时用远料;近料及易淹的料场先用,远料及不易淹没料场后用”是对料场进行规划中()。

A.空间规划 B.时间规划 C.质量规划 D.数量规划

15.某堤防土方填筑工程,利用枯水期进行施工,填筑土料场为地形平坦的河滩地内,经现场勘探,可用料土层厚度约1-1.5m,汛期为淹没区,含水量较高,填料采用()较为合理的开采方式。A.平面开采,B.立面开采 C.平面、立面开采均可以 D.采用装载机开挖

16.堤防土方填筑前需进行清基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得堤基设计宽度为1500㎝,清基宽度为()㎝为宜。

A.1500,B.1530,C.1580,D.1460 17.堤坝土方填筑,相邻施工段作业面均衡上升,段间高差以()斜坡相接。A.1:3-1:5 B.1:2-1:3 C.1:2.5-1:3 D.1:1-1:3 18.某堤防培土加固工程,原堤防坡比为1:2.5-1:3 在土方填筑前,需进行横断面削坡处理,下列最合适的坡比。()

A.1:4 B.1: 3 C.1:4.5,D.1:6 19.软土地基填筑施工时,若有压载平台,平台与堤坝填筑的先后顺序为()A.先筑堤后压载,B.先压载后筑堤 ,C筑堤、压载同步上升,并迅速填筑完成,D筑堤、压载同步上升,并控制填筑速度

20.堤防土方填筑,填料为粘性土,采用挖掘机装车,汽车运输填料,其现场卸料合理方式()。

A.用后退法卸料,汽车始终经压实成型面上行驶卸料; B.进占法倒退铺土,使汽车始终在松土上行驶; C.进占法倒退铺土或后退法卸料均可以;D.集中卸料后,再采用挖掘机,铺料

21.堤防土方填筑时,土料铺料要均匀、平整,每层铺料的厚度、土块的直径应根据()要求。A施工组织设计要求,B规范要求 C.监理要求 D现场碾压试验成果要求 22.某土石坝发生滑坡,下列处理措施不符合要求的是()A.抛石固脚阻滑B.坝顶堆石压载C.放缓坝坡D做贴坡式反滤层

23.堤坝填筑分段施工, 分段碾压,相邻作业面的碾压搭接宽度,平行于堤坝轴线方向不小于()m A.0.5,B.0.2 C.0.1 D.0.3 24.堤坝填筑分段施工, 分段碾压,相邻作业面的碾压搭接宽度,垂直于轴线方向不小于()m。A.1.5,B.3 C.2.5 D 2 25.某堤防工程分段施工,每段长度约150 m,填筑作业面宽度为10-20m,采用推机碾压作业,碾压方式()。

A.垂直于堤坝轴线,采用进退错距法;B.平行于堤坝轴线,采用进退错距法;C.采用圈转套压法,D进退错距与圈转套压法相结合;

26.某土石坝坝基需进行高压喷射注浆防渗加固施工,设计图在坝基中布置三排注浆孔,注浆的顺序()。A.先施工下游排孔,后上游排孔,最后中间排孔;B.先施工上游排孔,后下游排孔,最后中间排孔,C.由上游向下游依次进行施工; D.由下游向上游依次进行施工

27.劈裂灌浆施工采用 “坝体分段,单排布孔,(),综合控制。”的原则。

A.分序钻灌,孔口注浆,全孔灌注,B.分序钻灌,孔口注浆,全孔灌注,一次灌完 C.稀浆开始,浓浆灌注,分序施灌,D.先疏后密,少灌多复,控制浆量 28.劈裂灌浆钻孔工艺,下列不宜采用方法成孔。()A.高压水冲孔 B.冲击成孔 C.泥浆护壁湿钻法 D.钢管护壁旋挖孔

29.劈裂灌浆施工时,钻孔的有效深度穿过待注浆地层进入下部地层()为宜。A.0.3~0.5m B.0.5~1.0m C.0.5~1.5m D.1.0~2.0m 30.劈裂灌浆施工时,在松散砂性地层中进行注浆时,注浆孔口处理措施()A.回填原土,并夯实

B.埋孔口管,在管周边回填原土,并夯实

C.埋孔口管,在管周边回填黏性土并夯压密实 D.回填原土,并夯实

31.劈裂灌浆施工, 一般泥浆情况下配制的浆液,对颗粒组成要求,()A.砂粒含量在30%以上,粘粒含量在20%左右,粉粒含量为50%左右 B.砂粒含量在20%以上,粘粒含量在30%左右,粉粒含量为50%左右 C.砂粒含量在30%以上,粘粒含量在50%左右,粉粒含量为30%左右 D.砂粒含量在50%以上,粘粒含量在30%左右,粉粒含量为20%左右 32.劈裂灌浆时注浆期间地层隆起,采取的措施(),A.不控制注压力,继续注浆,B控制注浆压力,不控制注入量,C.保持注浆压力,控制注入量D.在保持注浆压力的前提下,增大注入量

33.水闸按其所承担的任务分为六种,拦河闸、进水闸、分洪闸、排水闸、挡潮闸和冲沙闸,其中双向过水闸室两侧均设置防冲设施的是()。

A.拦河闸、排水闸 B.分洪闸、排水闸 C.分洪闸、进水闸 D.挡潮闸、排水闸 34.水闸的组成主要包括上游连接段、()、下游连接段 A.闸底板、B.闸室、C.工作桥,D.桩基础

35.将闸室上部荷载传至地基,兼有防冲、防渗的作用是闸室的()A.消力池, B.护坦, C.闸底板、D.闸墩。

36.在水闸的结构中用以消除过闸水流能量,引导出闸水流均匀扩散,调整流速分布和减缓流速,减小水流对下游的冲刷的是()。

A.消力池, B.护坦, C.海漫、下游护冲槽、D.下游连接段。37.水闸的建筑物底板下均为原状土基础,水闸闸室底板与相邻的翼墙底板底高程分为▽-3.0m、▽-1.0m,两底板施工最合理的次序()A.先翼墙底板后闸室底板, B.翼墙底板、闸室底板同步施工 C.先闸室底板后翼墙底板, D.先闸室底板,再闸墩施工,最后翼墙底板施工

38.某水闸闸室、翼墙基础均为原状土,翼墙与其相邻的消力池、铺盖、海漫合理的施工顺序()。

A.消力池、铺盖、海漫施工在翼墙施工完成,墙后土方填筑前进行施工 B.消力池、铺盖、海漫施工在翼墙施工完成,墙后土方填筑沉降稳定后进行施工C.消力池、铺盖、海漫施工在翼墙施工前进行施工 D.消力池、铺盖、海漫与翼墙施工同步进行

39.闸墩与岸墙之间、闸墩与翼墙之间(包括闸墩与闸墩之间、翼墙与翼墙之间)的止水二二相联,垂直止水安装时锚固侧设置的原则。()

A.先施工的一侧墙身垂直止水铜片翼部预留燕尾槽中,铜片另一侧翼锚固于后施工的墩墙内

B.先施工的一侧墙身垂直止水铜片翼部锚固在其中,铜片另一侧翼部位于后施工的墩墙混凝土预留燕尾槽中

C.不论先后均位于墩墙混凝土预留燕尾槽中。D.不论先后均锚固于施工的墩墙内

40.浆砌石挡墙分层砌筑,每层砌筑的顺序()。

A.角石→腹石→面石B.腹石→面石→角石 C.面石→角石→腹石 D.角石→面石→腹石

41.某护砌工程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拟定浆砌石挡墙施工时砌石上升速度如下,选择合理进度()。A.3 m/天 B.2m/天 C.1m/天 D.1.5m/天

42.砌石时对于有较大的空隙部位,正确的处理方法()

A.填小碎块或片石;B.先填小碎块或片石嵌实,后填塞砂浆;C.只填砂浆,D.先填塞砂浆,后填小碎块或片石嵌实

43.某水闸施工项目部质检员对已成型钢筋混凝土20个闸墩底部的竖向裂缝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其中必须进行灌浆处理的有()

A.缝宽0.1-0.15mm,缝长约1000-1500mm,共5条,B.缝宽0.18-0.20mm,缝长约1500-2500mm,共6条 C.缝宽0.22-0.24mm,缝长约2500-3500mm,共6条 D.缝宽0.32-0.34mm,缝长约3500-4000mm,共3条 44.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补强加固采用()。

A.聚氨脂类浆液 B.环氧树脂类浆液。C.水泥净浆.D.水泥砂浆 45.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灌浆()灌浆嘴开始注浆。

A.由最低处向高处 B.由最高处向低处 C由中部向高、低处,D由高、低处向中部

46.水电站厂房与挡水建筑物呈一列式一起座落在河床上,共同起挡水作用。适用于低水头、大流量的水电站,常建于河流中、下游为()。

A.坝式水电站 B.引水式水电站 C.河床式水电站 D.一字式水电站

47.水电站枢纽建筑物中,用来平稳由于水电站负荷变化在引水或尾水建筑物中造成的流量及压力变化的建筑物为()。

A.挡水建筑物 B.泄水建筑物 C.尾水建筑物 D平水建筑物

48.水泵叶轮淹没于水下,启动方便,电机居于上方,有利于防洪和通风,要求泵房的平面尺寸较小,但维修较麻烦,安装精度要求高,适用于水位变幅较大的场合水泵结构类型()A.卧式 B.立式C.斜式 D轴流泵

49.已建坝体的坝基为粘性土地基密实加固时宜采用()A.强夯法、B.振冲压密法 C.深层搅拌法 D.换填法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论文 篇2

经过调查和教学实践我们认为, 首先在内容上, 该系列课程要有较强的“专业即时性”, 即以专业需求为主导, 其次是课程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力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1.根据学校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评估后的整改方案, 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为目标, 以本专业对课程的需要为依据, 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进行改革。

2.工程力学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紧密联系工程实际, 有很大的实用性, 同时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理论基础, 必须考虑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3.处理好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大力学课之间及与其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内容相近部分的整体优化关系, 避免课程内容上的不必要重复。

4.注重基础, 强化应用性教学。工程力学既作为专业课的基础又直接服务于工程实际,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 也要具有较好的结构简化、分析、计算、校核能力。在讲解时, 应注重与实际工程结构相联系, 为学生指出一个基本思路, 方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对一些公式、原理的推导、证明, 对一些繁难的手算要求可降低, 强化计算机应用程序对结构进行定性分析、校核的能力, 将传统内容与计算机应用合二为一, 使教学模式实现一个巨大的转化, 将传统的讲述性教学发展成为应用型教学, 既适应了教学的发展, 也适合了时代的需要。

5.在教学时数的确定上, 应尽可能地满足专业课对该课程的内容要求, 在考虑其内容完整性的基础上, 确定其总学时数。

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力学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 主要方向目标是应用性, 在此对工程力学教学内容作出如下调整。

(一) 减少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

减少大学物理已讲过的内容, 比如, 动力学内容中的功、功率、功能原理、动能定理等内容, 重点讲解质点系动能定理、刚体转动时的恒力做功、刚体绕定轴转动时动能及动能定理、恒力作用下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及惯性力、达朗伯原理等内容, 并将此原理广泛应用于动力学问题的求解中。

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对桁架,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对静定梁内力分析及弯矩、剪力、荷载集度之间的微分关

传统工程力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较差。而教科书给出的例题、习题多是理想的计算简图结构, 与实际工程不能紧密联系, 学与用脱离, 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实际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 对相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造成困难。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布置读书工程系列大作业。

在静力学受力分析部分, 我们引入的力学模型大部分都是和专业实际相结合的, 比如, 水工大坝、输水管道、启闭闸门中的桁架结构、渡槽及支架的受力分析等, 目的是增加学生对专业所涉及建筑物的感性认识。

在静定结构内力分析部分, 对杆系结构 (如渡槽及支架) 重点是如何把实际工程结构简化为计算简图及对计算简图进行几何分析和受力分析, 进而分析结构的内力特点, 目的是锻炼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计算能力。

在应力状态分析及强度分析部分, 在对实际结构的计算简图 (渡槽及支架的计算简图) 内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强度分析, 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实际结构强度的分析能力。

(三) 结构分析的计算机应用

把结构分析分为传统内容和计算机应用两部分, 通过传统内容建立基本概念、学习基本理论及基本计算方法, 解决简单问题;通过应用计算程序进行复杂计算, 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通过大量计算机操作, 熟悉各种结构分析程序的应用, 掌握结构内力的分布情况。

传统内容为工程力学的基本内容, 在保证静定结构内力分析足够学时的情况下, 超静定结构基本结构类型的计算方法以熟练掌握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为主, 其他复杂结构 (如框架、空间桁架等) 计算通过计算程序完成。

计算机应用是指给出各种结构类型的计算源程序, 让学生了解其使用方法和适用结构。这一部分内容是工程力学应用能力培养的一个主要方面, 在这里要尽可能多地介绍各类结构计算程序, 以保证工程力学计算的完整性。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能读懂程序并熟练使用, 以达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目的, 形成以矩阵位移法程序为主, 其他方法程序 (如简支梁及连续梁影响线、包络图程序、弹性地基梁或动力计算程序等) 为辅的体系。

结构分析的计算机应用主要针对繁难结构的计算, 改手算为电算, 可以加大作业量, 通过大量计算分析, 提高学生的结构计算、分析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创造型人才。改变以往固有的传递—接受式学习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书写论文等形式, 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加学校实验室开放项目, 例如, 依据工程力学的知识制作纸桥, 进行受力分析、位移计算和实验验算, 优化选择纸桥的结构形式、截面参数等,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更容易地掌握教学内容。

同时, 还需充分利用先进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使用, 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改革应用的一个堂。在实践中, 可增加一些三维图像, 形象、生动描述出质点、刚体及可变形固体的运动轨迹、变形曲线, 也可增加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而书本上又没有的工程实例 (如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 尽可能多地调动与专业相关的资源, 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实现学时少、讲得精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激活创新意识,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唯一教学形式的运行机制, 建立教师学生双向选择、相互配合,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多种手段交叉进行的新机制。在课堂讲授中对例题着重讲解思路, 引导学生课后自学;同时, 针对学生专业, 将工程实际中的一些具体应用或者科学研究中抽象出来的一些理想力学模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全国水利大发展的形式, 要求我们面向社会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 这种培养方向的确定要求我们的考核必须是综合的、灵活的形式。考卷的分数固然重要, 但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由于工程力学理论系统比较严谨成熟, 以往在考核上我们主要侧重于学生在力学问题上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学风、缜密的力学思想以及良好的力学素养, 而且特别注重于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夯实, 这样原来的考试主要以试卷的形式进行。但由于我们是工科学院, 要担负起培养工程人才的责任, 所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及实践能力, 同时还要具有创新精神。这就注定我们要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 以一种更为灵活的考核方式, 全面、综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引导他们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而且, 进行考试改革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与考风。因此我们建立了非常科学、全面的考核制度。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及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课程的考核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平时成绩, 包含学习态度、课堂提问、完成作业情况、平时测验、课堂出勤等, 还有学生自主学习部分的成绩, 如读书报告、课堂讨论、学生讲解等;第二部分为理论成绩, 在形式上有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笔试等, 试卷中有加试题或选做题, 这样就考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第三部分为加分, 包括在实习实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完成实验作业 (比如实验设计、工程实际的力学建模设计或论文) 等, 这样就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调动学生在学习理论、思考问题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增强学生在日常行为上的自我约束能力, 起到了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作用。

摘要:按照黑龙江大学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要求, 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力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内容进行了综合改革。通过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强化了“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 提高了学生学习力学的主动性, 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并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程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论文 篇3

摘要:结合湖南城市学院实况,对新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完善课程教学、加强实践、实习的建议,并对水利水电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前景进行了规划。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3]223号380)

·TV21-4;G642

1、前言

水利工程和房建工程、路路桥梁工程一样,与土木工程建设息息相关,随着大型水利工程结构物的建设与运营,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水利工程相关的教学、科研、设计、施工及管理工作。很多工科院校设立了水利工程专业,向学生传授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努力培养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专业结构发展要求,2014年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新增了水利工程本科专业,并招收了第一个水利班学生,作为专业指导教师之一,为了更好的教育和指导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培养水利工程专业人才。

2、人才培养要点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要求高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应注重课程教学与实践、实习。

2.1 完善课程教学

大学之事,应以教学为重。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创造性、表演性和审美性等特征,课程教学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与关键抓手。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之前,应该考察类似学校或相近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兼顾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办学特点,考虑如何在学制范围内,传授给学生必要而又全面的专业知识。充分尊重教师、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建立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的依据。任何一所高校所设专业一旦被確定,就可以说是基本稳定下来了,在短时间内变化不会很大,然而,随着专业学生队伍的壮大与社会需求的变化,专业课程的内容却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更新,那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站在社会前沿。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新增专业,目前只招收了一个班的学生,还处于起步阶段,课程教学也处于摸索阶段,第一学年开设的都是专业基础课程,从第二学年开始,需要开设专业课程。根据2015年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拟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环境学概论、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学、工程水文学、工程地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土力学、水力学、工程材料、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电工学、工程经济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

2.2加强实践与实习

实践与实习是能力培养的关键,是理论知识应用的渠道。作为高校,应该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与激励机制,多为学生开辟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走进实验室,走出校园。由于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实习基地数量有限,实习质量不高,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合并成一个实习环节,适当缩短学时,建立与主干课程对应的课程实习环节,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大土木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从事结构施工工作,对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要求更高,更应鼓励学生多参与现场实习,多接触工程实体,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目前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拟开设的实践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类实验、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认识实习、施工实习、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水电站课程设计、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学分要求最低学分为 185 学分,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合格。其中:理论教学共 135.5 学分,占总学分73.2%;共 2168学时,占总学时 55.1 %;理论教学共 135.5 学分,占总学分73.2%;共 2168学时,占总学时 55.1 %。理论教学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 135学分,占总学分73 %;2160学时,占总学时54.9 %,选修9 学分,占总学分 4.9%; 144学时,占总学时3.7%。实践教学包括各类实习、实验、设计等。

3、就业规划分析

根据对我省水利行业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明显不足,制约了水利建设发展的步伐,水利现代化急需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熟练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无论是水利人才队伍总量,还是队伍的知识水平、学历结构都需要更大的发展和提高,需要培养一批涵盖水利各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水利工程专业岗位群的社会需求空间还很大。同时,随着水利事业的加快发展,“节水型社会”的建立,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防洪安全、生态环境等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水利事业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也必将需要大批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水利专门人才,这将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了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应该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应用技术能力与职业素质能力。应用技术能力包括: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能力、施工技术能力、测量测绘技能、工程概预算能力、工程招投标能力等;职业素质能力包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一定的竞争意识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4、结语

作为发展中的二本院校,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水利水工程专业的申报与设立,是学校深思熟虑并努力争取的新增专业。一个新专业由设立到发展壮大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的长远规划与大力支持,需要专业教师的积极配合与谆谆教诲,更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

参考文献:

[1]叶志明. 课程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J]. 中国高等教育,2012,(19):42-44.

[2]陈静,郭惟嘉,文志杰,等. 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与机制改革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4,(17):14-15.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材料之二 篇4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起本)教学计划

中央电大理工部

(2002年5月7日)

—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起本)教学计划

(2002年5月7日)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从事本专业工程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和开发能力。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

1.深入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一般水利水电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综合管理能力,以及试验研究能力; 3.获得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初步训练;

4.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获得前沿知识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6.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

(-)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二)限选课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提供教材和教学服务。(三)选修课建议在本教学计划中选择,中央电大尽可能提供服务。

(四)试点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课程的实验、大作业,凡未完成或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五)集中实践性环节由中央电大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由试点单位组织实施,不得免考。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的实践性环节有: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中央电大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教学质量。

(六)本专业安排毕业设计(论文)10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和方式可以多样化,选题要符合教学要求,并尽量选择与实际任务相联系的题目。中央电大将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情况和毕业设计说明书进行抽查。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1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条例者颁发国家承认的工学科学士学位。

四、课程说明

公共必修课

1、[课程名称] 工程数学

学分4,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主要学习矩阵、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2、[课程名称] 英语(2)、英语(3)学分6,课内学时108,开设二学期

3、[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分5,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和水利工程CAD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因特网的发展、概念和术语,因特网的连接方法,因特网的基本服务(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络新闻和电子公告牌,索引服务,信息查询服务,因特网的其他应用,信息资源和浏览;局域网应用基础;水利工程CAD初步实用技术,水利工程图的设计技术。

预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4、[课程名称] 岩土力学

学分5,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和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课程的内容包括土力学和岩石力学两部分。其中土力学部分主要论述土体的渗透变形特征、有效应力原理、土的变形和强度特征、地基中的应力及变形、土压力理论、边坡地基稳定性分析等。岩石力学主要介绍岩石的物理形状、变形强度特征与强度理论、岩体初始应力状态、岩石蠕变的基本概念、岩石的基本力学模型、地下洞室稳定性计算等。

5、[课程名称]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与管理 学分4,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一般程序,工程造价基本原理和概念,工程定额原理,工程费用的项目划分及构成,工程基础单价分析,概预算编制的内容、方法和程序,介绍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影子投资以及使用计算机编制概预算的方法等内容等。

预修课程: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

6、[课程名称] 环境水利学

学分4,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环境污染的规律和水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课程的主要内容:环境水体污染的机理,环境水体中介质扩散传播规律,水体的污染与自净规律,环境水质的数学模拟预测,水环境容量的推求,水资源保护的规划方法,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水环境的质量现状评价,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水生态环境的—

— 保护等内容。

预修课程:水力学或流体力学

7、[课程名称] 水利水电工程专题 学分6,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结合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进行学习,以掌握大型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重力坝的设计,拱坝设计,土石坝设计,水电工程的泄流问题,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水电站非恒定流问题,大型水电站设计运行及管理等。

预修课程: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

限选课

1、[课程名称]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学分4,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主要内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原理,各种构件的破坏形态和承载力计算、适用条件和施工图的绘制,组合受力条件下的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抗裂度、裂缝宽度及变形的验算,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专题等。

预修课程:工程力学,建筑材料

2、[课程名称] 水电站建筑物

学分4,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电站建筑物的基本知识和水电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水电站的类型及组成建筑物,进水口及引水系统的布置设计,压力管道的布置及结构分析,水电站调节保证计算,调压室设计,水电站地面厂房设计及结构计算,其他形式的厂房。

预修课程:水轮机,水力学,水资源管理

3、[课程名称] 灌溉排水新技术 学分4,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节水灌溉原理与方法,低产田改造和灌区管理新技术,具备从事现代灌排工作的基本技能。

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水分与作物,作物水分生产系数,低压管道灌溉,渠道防渗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灌溉优化水管理,低洼易涝区的治理技术,盐碱地的改良,灌溉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灌溉计划用水,灌区现代管理技术。

预修课程:灌溉排水,水力学

选修课

1、[课程名称] 水工钢结构

学分3,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钢结构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钢结构设计

— 和强度验算。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钢结构概述,钢结构的材料,钢结构的连接,轴心受力构件,梁,偏心受力构件,平面钢闸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钢结构设计,对结构的强度能进行校验。

预修课程:工程力学,建筑材料

2、[课程名称] 治河及工程泥沙 学分3,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河流泥沙的基本运动规律、治理与利用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河流域泥沙的特性,泥沙运动的基本形式,泥沙的启动规律,沙波运动,推移质和悬移质运动,高含沙水流及异重流,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及其分析方法,河床稳定性与河相关系,河道整治规划及整治建筑物,防洪与抢险,水库泥沙的利用。

预修课程:水力学

3、[课程名称] 水土保持

学分3,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主要内容:水土流失的规律,土壤锓蚀(水蚀、风蚀等)过程及机理,流域管理与生态环境,土地退化(荒漠化、沙化、石化)与国土整治,植被退化与建设,土壤水分与养分,水土保持生物、工程措施与综合治理,泥石流、滑坡、洪涝等灾害的防治与监测,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等。

预修课程:水力学,土力学

4、[课程名称] 地下水利用

学分3,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基本知识和开发利用的技能,为从事地下水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单井稳定流非稳定流计算,管井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其他取水工程简介,水文地质参数的试验和确定,地下水资源评价,井灌区规划和管理。

预修课程:水力学,灌溉与排水,水泵及水泵站,水文地质学

5、[课程名称] 土壤与农作

学分3,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土壤、土壤水分作物水生理及合理用水等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土壤水分,盐渍土特性与改良,作物与水,主要作物的合理用水等。预修课程:土力学

6、[课程名称] 水力机组的状态监控 学分3,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控的基本方法。

水力机组稳定性指标(泥沙磨损、空蚀、振动、尾水压力脉动)监测,水力机组经济性指标(出力、流量、水头、效率、协联关系)监测以及通过现地单元与上位机和本厂及远方实现自动控制。

预修课程:水轮机,计算机原理(或单片机原理)

7、[课程名称] 水电站经济运行 学分3,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主要内容:水电厂经济运行基本原理,水电厂内经济运行,电力系统中水电站的日最优运行方式,设计水文条件下水电站长期最优运行方式,丰水年条件下水电站长期最优运行方式等。

预修课程:水轮机,水资源管理(或水文计算)

8、[课程名称] 自动化控制基础 学分3,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数学模型和基本原理。以古典控制理论为主,讲述线性定常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域分析,系统的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线性离散系统。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

9、[课程名称] 法律基础

学分3,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课程的主要内容: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知识产权法,常用市场运用法,合同法,程序法,国际法等。

预修课程: 无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起本)教学计划

(2002年5月7日)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英语段翻译 篇5

Ideally suited to narrow canyon s composed of rock, the arch dam provides an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structure to control the stream flow.The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an arch dam enables the designer to conserve material and still maintain an extremely safe structure.• 拱坝最适合于修建在岩石峡谷中,它是一种控制河道中水流经济而有效的建筑物。一座拱坝的承载能力足以使设计人员用较少的材料而仍能建成极为安全的结构。

The general theory of arch dam design is comparatively new and changing rapidly as more information is obtained.Engineers have cautiously applied mathematical theory, the law of mechanics, and theories of elasticity to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arch dams and gain substantial economies.• 拱坝的一般设计理论比较新颖,同时在获得更多的资料之后,理论的变化也很迅速。工程师们曾慎重的应用数学理论、力学定律和弹性理论,以减小拱坝的厚度,并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果。

• Historically, the method of analysis of arch dams grew from the cylinder theory to independent arches, crown cantilever analysis, and then multiple cantilever analysis.The crown cantilever and arch action theory has prove d satisfactory for arch dam analysis.• 从历史发展来看,拱坝分析方法从圆筒理论开始,发展到多个独立拱圈分析、拱冠悬臂梁分析,以及多悬臂梁分析。拱冠悬臂梁和拱作用的理论已被证明能满足拱坝分析用。

• All earth dams must have sufficient extra height known as freeboard to prevent overtopping by the pool.The freeboard must be of such height that wave action, wind setup, and earthquake effects will not result in overtopping of the dam.In addition to freeboard, an allowance must be made for settlement of the embankment and the foundation which will occur upon completion of the embankment.• 所有的土坝都必须有一个足够的额外高度,称为超高,以防止水库漫顶。超高的高度必须足以在波浪作用、风浪壅高和地震影响下,不会导致坝的漫顶。除了超高外,对于坝建成时发生的坝体和地基沉陷,还必须在高度上留有余地。

• The width of the earth dam top is generally controlled by the required width of fill for ease of construction using conventional equipment.In general, the top width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30 ft.if a danger exists of an overtopping wave caused either by massive landslides in the pool or by seismic block tipping, then extra top width of erosion resistive fill will be required.• 土坝的坝顶宽度一般用常规设备便于施工的填筑宽度来控制。通常,坝顶宽度应不小于30英尺。如果存在着大规模塌方进入水库,或者有因地震使岩块倒落而引起波浪漫顶的危险,则需要采用抗冲刷的材料填筑更宽的坝顶高度。

• The alignment of an earthfill dam should be such as to minimize construction costs but such alignment should not be such as to encourage sliding or cracking of the embankment.Normally the shortest straight line across the valley will be satisfactory, but local topographic and foundation conditions may dictate otherwise.Dams located in narrow valleys often are given an alignment which is arched upstream so that deflections of the embankment under pool load will put the embankment in compression thus minimizing transverse cracking.土坝的坝轴线选定应尽量使建设费用降到最少,但是也不能因此引起坝体发生滑动或开裂。一般来说,一条横跨河谷的最短的直线,可能满足要求。但是,当地的地形和地基条件可能要求采用另外的方案。对于峡谷的坝,常采用向上游拱出的坝轴线,以便在坝体受库水压力作用而发生变形时,能使坝体压紧,从而尽量减少其横向开裂。

• Three problems are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abutments of earth dams: ① seepage, ②instability, and ③transverse cracking of the embankment.If the abutment consists of deposits of pervious soils it may be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n upstream impervious blanket and downstream drainage measures to minimize and control abutment seepage.• 一般有三个问题与土坝坝座有关:①渗透;②不稳定;③ 坝体的横向开裂。如果坝座是由透水的沉积土构成,就可能需要建造一道上游不透水的铺盖和下游排水设施,可尽量减少和控制坝座内的渗透。

• Where steep abutments exist, especially with sudden changes of slopes or with steep bluff, there exists a danger of transverse cracking of the embankment fills.This can be treated by excavation of the abutment to reduce the slope, especially in the impervious and transition zones.The transition zones, especially the upstream, should be constructed of fills which have little or no cohesion and a well-distributed gradation of soils which will promote self-healing should transverse cracking occur.• 在坝座岸坡很陡的地方,特别在边坡突变或有陡壁处,那里的坝体填土会产生横向裂缝的危险。这个问题可以用开挖坝座放缓边坡来处理,这样的处理在不透水区和过渡区特别需要。过渡区,尤其是在上游侧的过渡区,必须用粘着力很小或无粘着力且颗粒级配良好的土料来填筑,这种土料如发生横向裂缝时能自行愈合。

• It is often possible, and in some case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dam embankment in stages.Factors dictating such a procedure are: ①a wide valley permit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version or outlet works and part of the embankment at the same time;②a weak foundation requiring that the embankment not be built too rapidly to prevent overstressing the foundation soils;③a wet borrow area which requires a slow construction to permit an increase in shear strength through consolidation of the fill.In some cases it may be necessary to provide additional drainage of the foundation or fill by means of sand drain wells or by means of horizontal pervious drainage blanket.• 土坝的分期施工往往是可能的,而且在一些情况下是必须的。要求这样施工程序的因素是:①河谷宽阔,可以允许导流或泄水工程与一部分坝体同时施工;②地基软弱,要求坝体不要过快填筑,以防止地基中产生过大的应力;③料场潮湿,要求放慢施工,以使土料能通过固结作用来增加抗剪强度。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需要增设基础排水设施或填筑排水沙井,或采用水平透水的排水铺盖。

• Most soils are suitable for use for embankment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re are physical and chemical limitations, soils which contain excessive salts or other soluble materials should not be used.Substantial organic content should not exist in the soils.Lignite sufficiently scattered through the fill to prevent the danger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not objectionable.Fat clays with high liquid limits may prove difficult to work and should be avoided.• 大多数土料适合于坝体填筑,然而,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也有一定的局限,含有过多盐和可溶性物质的土料,不可以使用。在土壤里不应存在大量的有机质成分。褐煤若能通过填筑而充分分散,无自燃危险,就不妨碍使用。而具有高度流限的肥粘土,多半难以施工,必须避免使用。

• The strength of the impervious and semi-impervious soils depends upon the compacted densities.These depend in turn upon the water content and weight of the compacting equipment.The design of the embankment is thus influenced by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borrow soils and by the practicable alternations to the water content either prior to placement of the fill or after placement but prior to rolling.If the natural water content is too high, then it may be reduced in borrow area by drainage, or by harrowing.If the soil is too dry it should be moistened in the borrow area either by sprinkling or by ponding and then permitted to stabilize the moisture content before use.The range of placement water content is generally between 2 percent dry to 2 or 3 percent wet of the standard Proter optimum water content.Pervious soils should be compacted to at least 80 percent of relative density.• 不透水和半透水的土料的强度取决于压实的密度。压实密度又取决于土料的含水量和压实设备的重量。因此,料场土料的含水量和在填筑前或堆筑后而未碾压前的填土实际含水量的变化,都会影响坝体的填筑。如果天然含水量太高,可以在料场用排水或将土料耙松的办法来减低。如果土料太干燥,则需在料场用洒水和泡水的办法把土料润湿,然后再让土料在使用以前保持稳定的含水量。填筑时的含水量范围一般介于比标准普氏最优含水量低2%到高2%~3%之间。透水性土料至少压实到相对密度的80%。

• If necessary, test fills should be constructed with variations in placement water content, lift thickness, number of roller passes and type of rollers.For cases of steep abutment, the fill must be placed in thin lifts and compacted by mechanical hand

tampers.All overhangs should either be removed or filled with lean concrete prior to fill placement.•

如果需要,应该变换填筑层的含水量、铺层厚度、碾压遍数和碾压机的型式等,进行填筑试验。对于坡度很陡的坝座部位,必须用薄层填筑,并用手扶打夯机夯实。所有外悬突出部位,均应在填土堆筑以前挖除或用贫混凝土填平

• The type of instrumentation depends upon the size and complexity of the project.The devices in common use are: ① piezometers;②surface movement monuments;③settlement gages;④inclinometers;⑤internal movement and strain indicators;⑥pressure cells;⑦seismic acceleration meter ; ⑧movement indicators at conduit joints and other concrete structures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篇6

关键字:报告 实习报告

做为水利水电工程二年级的学生,学校安排了本次为期五天的认识实习。要求学生对水工建筑物有基本认识。通过实习让我们对水工建筑物的规模,作用及特点有了很大的了解。同时对电站的工作模式,关中地带的灌溉系统及电站运行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问题与处理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从四月四号开始我们先后参观了韦水倒虹、冯家山水库、王家崖水库、宝鸡峡渠首、钓鱼台双曲拱坝、石头河水库、魏家堡引水工程、汤峪渡槽及电站、漆水河渡槽、郑国渠、黑河金盆水库等水利工程。

一、韦水倒虹

韦水倒虹的我们实习的第一站。韦水倒虹是宝鸡峡灌区塬上总干渠跨越韦水河谷的一座大型输水建筑物,是由钢管和混凝土管组成的双管桥式倒虹,单管长880米,最大水头70米,进水口与出水口高差为3.25米,设计流量52立方米/秒,控制着塬上灌区159万亩的灌溉面积,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座倒虹工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咽喉工程。工程自建成以来已经运行30多年,我们在实习的时候工人正在更换管道外壁的防护瓦。但经老师介绍得知管道内部经长期的高水头水流冲刷及水中重推移质(砖头、石块等)的撞击,倒虹的钢筋混凝土管普遍存在着内壁磨损现象,尤其管底部位最为严重工程于2002年列入国家大中型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项目,计划投资4540万元,对倒虹进行全面改造。

经过专家的分析论证工程采用外粘钢板修复。在内壁先用自锁锚杆嵌固钢板,在内壁与钢板之间的缝隙中用压力灌注WSJ建筑结构胶。钢板在自锁锚杆的锚固力和结构胶的粘力作用下,能与原混凝土共同受力工作。钢板补充了混凝土内部的配筋损失,同时可防混凝构件的进一步碳化和在流水中的腐蚀及冲磨,因此,该方法具有强度高,抗冲磨、抗空蚀性和可靠性高等优点,是本工程的最优处理方案。修复后已通水运行将近一年,停水间歇入洞检查,监测数据显示一切正常,修复加固效果良好,能确保运行安全和发挥应有的效益并满足期望的输水能力。

实践经验证明,将外粘钢板技术和自锁锚杆锚固技术结合应用于混凝土管抗冲耐磨修复,值得在涵洞、渡槽等灌溉工程和其它水利水电工程中推广应用。

二、冯家山水库

到了冯家山水库我们学校的一个毕业生在那里冯家山水库位于千河下游的陈仓、凤翔、千阳三县(区)交界处,是我省关中最大的蓄水工程。水库工程于1970年动工兴建,1974年下闸蓄水,同年8月向灌区供水灌溉,1980年整个工程基本建成,1982年1月竣工交付使用。该工程是以农业灌溉及工业、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为主,兼作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水库工程分枢纽和灌区两大部分:水库枢纽由拦河大坝(碾压式均质土坝,高度75米)、输水洞、泄洪洞、溢洪洞、非常溢洪道、坝后电站六项工程组成,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232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92.5%,回水长度17。5公里总库容4.28亿立方米,有效库2.86亿立方米。

灌区位于渭北高塬,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18公里,工程分布广,战线长。灌区主要工程有总干、南、北、西四条干渠,总长为120公里,其中总干”万米隧洞”长12614米,深入地下40米,过水量42.5秒立方米,横穿黄土高塬区,属目前国内最长的土质隧洞。北干渠有六座渠库结合工程,总库容2133.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282.6万立方米,具有调蓄水量、农田灌溉、防洪减灾等功能。抽水灌区设5000亩以上抽水站22处53站,总装机162台,容量3.47万千瓦。干渠以下有支渠97条,总长度542.7公里;斗渠1572条,总长1418.8公里。干、支、斗渠设有建筑物60728座。可灌溉陈仓、凤翔、岐山、扶风、眉县、乾县、永寿等七县区的农田136万亩,其中自流灌区65万亩,抽水灌区71万亩。

冯家山水库工程运行30年来,管理局作为业主单位,承担着水库枢纽、灌区工程维护管理、安全运行和供水服务的任务。水库自投运以来,充分显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宝鸡市区居民生活、宝鸡二电厂工业供水。虽然供水量较小(目前年2000万立方米左右),但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更显示出水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王家崖水库工程

水库位于千河宝鸡县王家崖,流域面积 3288 k m2,坝 高 24m,总 库 容 9420万m3,有效库容 8750万m3,坝 型为 均质土坝,坝顶通过宝鸡峡总干渠,流量60 m3/S。该工程是我省第座较大渠库结合工程,坝顶通过宝鸡峡总干渠,干渠水可放入水库,调蓄非灌溉期来水,缺水时再补给渠道供水,经多年运用效果显著,为我省渠库结合设计积累了经验。

四.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

宝鸡峡渠首位于宝鸡市以西约11km的渭河林家村峡谷出口处,控制流域面积30661km2,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24.0亿m3。一期工程为低坝引水自流灌溉,1958年动工修建,1971年建成投入运用。灌区有王家崖、信义沟、大坝沟、泔河等渠库结合水库,水库形成长藤结瓜式引水,年可调节水量1.97亿m3。总干渠全长180km,其中98km是著名的黄土塬边渠道。

二期工程计划在一期低坝的基础上加坝加闸,以增加库容进行蓄水,主要解决宝鸡峡塬上179.3万亩的灌溉缺水,并结合灌溉进行发电。

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工程主要由枢纽大坝及坝后式电站组成。大坝加高是在原坝体的基础上进行的。坝顶高程由原来的615m加至637.6m,加高22.6m,坝顶总长210.8m,最大坝高49.6m,坝型为重力式圬工坝,水库正常蓄水位636m,总库容5000万m3,有效库容3800万m3。

大坝中部在坝顶615m高程上均匀布置10×8.30 m2五个泄水中孔,坝的两端设有6.5×8.0 m2三个排沙底孔(左端一孔,右端两孔),孔底高程与河床齐平为605m。灌溉和电站两个引水孔紧靠左岸排沙底孔左侧,设计最大引水流量65m3/s,灌溉引水孔口尺寸为4×5 m2,孔底高程609.5m,是水库低水位运行及不发电时的灌溉引水孔。发电引水孔尺寸4.6×4.6 m2,进口高程615m。坝后式电站布置在坝后左侧,安装三台机组,发电尾水退入灌溉渠道。电站设计水头18.5m,单机设计流量19.63 m3/s,电站装机容量9600kW。

该工程由1930年动工,1932年6月放水,当时引入流量16 m3/S。原设计灌溉面积64万亩,解放初为60万亩,1966年进行枢纽改造,增大引水能力为50 m3/S,灌溉面积逐步扩大为135万亩。为增加渠首发电和调节作用,1997年改建为加闸引水,设6孔升卧式闸门,孔口宽10m,门高8.3m,溢流坝顶加高11.2米,坝后引水发电,装机容量7500kW,成为灌溉、发电综合利用水利枢纽

十、黑河水利枢纽工程

黑河金盆水库位于周至县马召镇境内的黑河上。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258km2。水库设计正常水位为594.0m,总库容2.0亿m3。有效库容1.77m3,黑河水利枢纽建成后年调水量 4.28亿立方米,向西安供水3.05亿立方米,日平均供水76万吨,供水率保证95%,可以有效缓解西安城市供需矛盾,西安水荒将成为历史。

灌溉供水1.23亿立方米,灌溉农田37万亩同时 通过水库滞洪和削峰作用,可将100年一遇洪水削减为20年一遇,减轻下游洪水灾害。坝后电站装机2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7308千瓦时。工程于1996年1月开工,总工期约7 年,2002年竣工。

枢纽所在地地质条件恶劣,滑坡特别严重,其坝坡都必须进行处理,大坝西侧为薄壁山梁,危及大坝稳定性,必须进行灌浆处理,处理工量极大。

黑河水利枢纽主要由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系统三大部分及古河道防渗与副坝、下游护岸组成。拦河大坝为黏土实心墙沙砾石坝,总填筑量815万立方米。设计坝高130m,坝顶高程600米m,顶宽11m,坝顶长度440m,坝顶防浪墙高1.2m。心墙顶高程598m,顶宽7m,通过过渡料与坝壳料接触。大坝内侧为混凝土面板加2m×2m间距的pVC管。坝面外为浆砌石菱形网格。

泄洪洞工程位于大坝左岸,全长643.06m,进口高程545m,出口高程493.158m,设计流量2421m3/s,属高流速无压隧道。

溢洪洞工程和引水洞工程位于大坝右岸。引水洞工程由进口引渠、放水塔、压力洞、工作弧门闸室、无压洞、出口明渠等部分组成,建筑物全长792.96m设计流量30.3m3/s,校核流量34.1m3/s。

衡量土石重力坝安全性的指标是沉降、变形和位移,在大坝建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设时往往会内置一些仪器,再在大坝表面建设观察房,之间用电缆相连,以便在大坝运行时及时对大坝进行监测。

开挖不稳定的滑坡体、打井埋置防滑桩、采用锚杆对滑坡体进行固定。

该工程以向西安市供水为主,兼有灌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水库建成后,供水渠道可纳入石头河、田峪、沣峪、石砭峪等南山支流,日供水能力最高达120万t。供水暗渠自水库至曲江池水厂86km。

个人感想:

通过五天的认识实习让我对我们的专业有了深入了解,明确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和工作任务。这样在我以后的学习中更容易抓住重点,学好专业知识。同时在实习当中看到不少工程在当时设计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韦水倒虹在管道进水口就没有看到拦污栅,在进水口前面的闸门上面的护栏做的不好。这样不仅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且河道中的一些杂物进水水管中,在高流速的携带下会对管道造成很大的损伤,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前几年不就对管道内部进行了修复处理吗。还有宝鸡峡渠首林家峡水电站当时设计时考虑到水库蓄水量受西兰铁路的限制但是还是按灌溉要求设计了水库。这样下来现在还没有协调好二者之间的矛盾,这样工程还是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我感觉这就不合理了。还有冯家山大坝正在加固除险,而汤峪渡槽则将原来的U形渡槽换成流量更大的矩形渡槽。而在武功县看的那个渡槽却却没有水流的通过.漆水河渡槽当时在修好之后发生温度应力的不均匀使渡槽的装配应力缝开裂产生渗水,这其实是材料的选取不当。

当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这些工程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在实习的时候感受了钓鱼台的美好风光,还有黑河水库、石头河水库对西安供水之数据。更重要的是众多的水利工程保护着关中人民免受洪灾之苦,这一切都是水利工程的建设目的。虽然我们这次实习见到的工程主要是起调洪灌溉的作用。但做为我们水利水电工程的学生都知道水电站才是水利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水电做为一种绿色能源、无污染、不耗能,是国家大力发展的一个项目。

经过老师的介绍,我们还认识做一项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力。水利工程需要投资巨大的财力和物力,整个水利工程不仅是一个地方的水库而是国家的工程。因此做每项工程都必须收集尽可能多的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推断施工当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可能的难题最后再结合当时的国力人力,及技术水平,综合一切,最后得出这个工程是该建还是不该建。这样才能做出造福人类的好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论文 篇7

关键词:三维设计,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思想,工程布置

人在设计时的原始冲动是三维的, 设计成果是有颜色、形状、材料、尺寸、位置、复杂运动关系等关联概念的三维实体。但传统的水电行业设计工作是从三维到二维, 再从二维到三维的过程, 这种设计方式对设计工程师和施工者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设计者将原始的三维设计概念和思想抽象成相关联的平面三向视图并以二维平面图的形式来展示, 这种设计方式往往难以完全表达设计者的原始设计思想, 出现差错和缺漏。这种三维到二维的设计过程往往受到工程师的空间想象力和基本制图技能的限制;施工者又要将平面信息想象成三维的形体才可以进行施工, 设计者和施工者之间表达和理解的差异往往也带来了差错。这种二维到三维的施工过程中, 绘图、读图都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来进行。而三维设计则可以完全避免这种“三维——二维——三维”的繁冗过程。根据三维设计概念直接进行三维设计, 从而输出的三维设计成果可以非常直观和完整得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只有三维设计才能完成思维过程与设计过程的统一,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CAD。

对于初学者本科生而言, 既没有一定的设计思想, 也没有相关的设计经验, 他们只能靠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大脑进行想象。然而, 这种最初的三维图形很难在其大脑中形成, 那么由三维到二位, 再由二位到三维的设计思想也很难形成, 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提高兴趣。对于工科本科生来说, CAD教学的目标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看图, 还要学会作图, 从而提高其应用能力。

一、二维设计的弊端

传统的CAD教学模式是在基于二维投影及表达的层次上进行的, 无论是手工绘图还是计算机绘图都是以投影方式绘出的二维图形。对于复杂结构而言, 只能通过零部件各个视图来表现其结构特征, 然而各个视图之间的处理缺乏整体性, 需要识图者同时对比各个视图, 从三维的概念建立不同视图之间的联系, 从而确定结构的三维特征。这就要求识图者要有一定的经验知识。

对于学生而言, 由于无法建立实际建筑物三维概念, 从二维到三维或三维到二位的思维过程转变非常困难。以往教师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依靠模型或者形体的轴测图, 这样不但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 大大降低了课堂容量, 而且不是太真切、形象。所以, 教学效果不是太理想。因此, 大部分同学将CAD课程作为一门计算机操作课来应付, 也就失去了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因而, 教师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中, 原始构思是三维实体形象, 实施的结果是三维实体, 而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的设计过程却是二维图形表达, 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一个复杂的环节, 而且对于学生而言, 这个环节往往是最难实现的过程, 只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这种表达和读图的方法。

二、三维设计教学体系

1.以三维实体造型提高学生空间把握能力

结合三维CAD设计软件, 将三维实体造型概念引入教学, 以三维实体设计为主线, 三维实体表达方法和三维工程图表达方法并重, 加强三维形体的想象、构形、分析, 表达能力及三维形体和二维图样相瓦转化的能力的培养。

作为初学者的学生, 没有实践的锻炼, 头脑中的立体概念比较少。因而, 在投影理论的学习中会感到吃力, 往往想象不出实体的形状。针对这种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 直接从“体”入手, 强化学生对空间实体的理解与把握, 建立其空间感觉, 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首先, 在CIVIL3D中进行各种基本体的建模训练。让学生在三维环境下, 从不同角度观察各种基本的形态特征。通过实体的绘制与观察, 加强学生的立体概念。学生在观看实体模型的过程中, 头脑中不断积累立体的表象, 表象积累多了, 空间感性知识就增强了, 想象空间形体的形状就变得容易起来。通过基本的建模训练, 使学生对空间有个初步的了解, 掌握各种基本的空间形态特征, 及其线而情况。

其次, 在CIVIL3D中进行组合体的模型训练。在此, 把组合体分成叠加组合体和切割组合体两部分来训练, 以包含不同的制图知识进行讲解, 将深奥的理论融入实体绘制过程当中。

2.三维到二维投影方法

在学生对三维实体有了良好的空间感觉以后, 我们反过来由“体”抽取点、线, 面来讲授投影原理、方法及投影规律。通过以上的讲授与训练, 基本体的空间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已是十分明朗。这时, 加入必要的投影基础知识, 绘制基本体的投影是非常轻松的事情。熟练绘制基本体投影之后, 在基本体上提取点、线、面, 并在相应视图找出相应的投影, 以训练点, 线、面的投影规律以及获得点、线、面的投影的方法。由“体”出发分析体、面, 线、点的投影及表达方法, 直观性强、便于理解、记忆, 有利于增强空间思维能力和构形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 利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综合训练组合体的投影, 以及投影和实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3.三维建模贯穿始终

以三维设计软件AUTOCIVIL3D为平台, 实现基本表达方案、结构构件以及装配图等内容的讲授。在实体建模的过程中, 学生必须充分了解建筑物的各个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充分掌握结构的空间特性, 通过装配, 才能够建立三维模型。也可以通过基本构件的几何布尔运算建立三维模型。根据建立的三维模型转换成工程图样, 通过相应的三维标注方式, 形成符合国标、表达准确而规范的图样, 直接以三维工程图表现结构特征。引入三维实体造型概念, 对培养, 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牢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及表达能力, 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强大的辅助功能。

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三维设计教学培养

1.设计基础

枢纽布置设计工作的基础即根据流域水文气象资料和工程地质条件等, 针对各坝线来进行可能的枢纽布置格局方案的布置与搜索, 从而生成多种枢纽布置方案, 并得到推荐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设计。三维设计下多方案的搜索以信息化工程设计及管理的理念为依托, 通过引入知识库体系来实现枢纽布置多方案的初拟定。结合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从而对各个方案进行优化和比选。在过去二维平面的设计方式下, 枢纽布置设计工作效率不高、重复工作量大, 难以实现真正的优化方案, 因此需要在三维设计环境下进行枢纽建筑物的空间布置和设计。在实际三维设计流程中, 一方面必须能够顺利读取基础数据 (包括原始地形勘测数据和地质勘探数据) , 从而建立有效的三维地形、地质工程模型, 为结构物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另一方面需要在考虑水力学和力学结构要求的情况下, 建立典型建筑物 (如大坝坝体、溢洪道等) 的三维工程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维开挖和填筑设计及枢纽布置方案的研究、优化, 同时也进行相关结构和水力分析计算、工程量统计、二维平面图纸输出等。

2.三维设计能力技术的培养和强化

在教师讲课过程, 首先以实物模型的型式向学生展示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 使学生对建筑物有一定的基本认识, 然后以实物模型为例, 构建三维模型, 直观易懂, 可创造一种新颖愉快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激发其学习兴趣,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从而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构型设计,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由于水工建筑物形式多样, 结构复杂, 在教学过程可先建立各种建筑物的组成构件的三维模型, 再组合各种复杂的建筑物, 即由简单构件到复杂结构的装配过程, 在装配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结构的整体结构形式, 以及建筑物的空间形式是如何表现的。同时, 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是否合理, 有无干涉等问题也可以通过三维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维设计符合设计者的思维习惯, 可以充分发挥设计者想象力和创造力。解决产品设计和工程绘图的问题, 重要的是三维CAD技术可实现产品的虚拟设计、动态仿真和优化设计。

3.工程三维布置

结合水电枢纽工程的设计特点, 提出了枢纽布置的整体三维设计流程, 包含多种枢纽布置方案的三维设计、方案比选和优化、三维设计成果输出等过程。

针对某一布置方案完成枢纽布置工作的基础理论是基于碰撞干涉检测的三维装配技术。枢纽建筑物三维布置核心是确定每套枢纽布置的空间位置关系, 并完成相应三维地质开挖, 具体方法为:确定枢纽布置方案;根据水文、地质、开挖边坡等条件确定枢纽开挖方案, 并进行枢纽三维开挖, 完成工程量统计, 与此同时进行枢纽典型建筑物三维构形;确定开挖地质模型与建筑物的控制点坐标, 利用控制点坐标匹配, 完成枢纽建筑物空间位置关系的确立;由于开挖及各个建筑物设计是由不同专业及部门完成, 交叉设计必然带来一定的错误, 因此, 对典型建筑物及开挖地质模型间进行碰撞干涉检查, 来完成开挖设计及枢纽建筑物设计的检验, 最终确定枢纽布置的正确位置关系, 进而完成枢纽建筑物的三维布置工作。进行枢纽三维布置能够快速完成枢纽建筑物布置方案的比选, 得到最为准确的工程量平衡方案, 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直观地完成环境评价、施工组织设计等工作。

4.三维到二维转化

在掌握了组合体的三维造型之后即可进入工程制图模块的学习, 这时要教会学生如何由组合体的三维造型自动生成三视图。这样就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三维造型+二维投影”同步教学模式。在以后的教学内容中, 如构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构件与装配均可按照“三维造型——二维投影”的模式实施同步教学。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学会了三维设计, 而且由于虚拟模型的直观效果, 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设计时要求学生把所见的三维实体表达成二维工程图样, 在读图时又从工程图样想象并构形出三维造型, 这样就完成了由空间到平面再回到空间的认识过程。学生的三维形象与二维图像间的转化能力将得到较好的开发。

四、结语

通过对水利类本科生三维设计能力的培养。加强了学生对水利相关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增强了学生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加适应现代企业和社会需求。随着三维设计在水利行业的应用, 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有效地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严重脱节, 为学院培养水利应用型人才提供可行性方案。

参考文献

[1]魏加兴.以三维设计为平台改革传统工程制图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19) .

[2]杨桃, 陈守强, 康博等.三维设计中的设计思想与意图体现[J].现代制造工程, 2010, (10) .

[3]黄爱华.运用三维建模是改革制图教学的有效途径[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9) .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论文 篇8

摘要:实践教学是职业技术教育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形式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实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包括专业技能性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能力教育、职业资格培训等几个方面。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强化工学动态结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内涵;动态;体系;实践;工学结合

一、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定位是“以服务生产单位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就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内涵来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能性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性实践能力包括单项基本技能、专业基本技能、综合性技能和发展性技能四个方面,为服务生产管理一线提供技术智力支持。

2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不仅以实践技能培养为目标,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注意学生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创业能力、创新意识方面的培养。

3职业资格培训。实践教学体系的能力训练要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结合起来,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必须获得毕业证书和岗位资格证书,同时还需要获得与职业密切相关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及第二专业证书等。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原则

1培养目标的动态化,实现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发展和优化。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应随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要求进行动态的调整,确保培养出的人才模式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的要求。从微观上来说,实践教学项目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等应紧随市场岗位和一线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而积极调整;从宏观上来说,实践教学体系又是一个各种实践项目的有机整体,必须随市场岗位、一线生产技术等变化发展进行动态调整,以达到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效果最优化,从而保证实践教学体系高效、高质量运行,为学生有效掌握最新的岗位职业技能创造良好的实训机制。

2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不断适应生产管理一线的现实要求。高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坚持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的方针不动摇,并且应着重建设以培养生产管理一线职业技术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抓住重点,突出特色,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的内容贴近最新生产技术和岗位技能要求,真正提高职业技术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具有鲜明的水利职业技术特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3实训环境的仿真性,实训项目要有前瞻性。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在实训基地创造企业生产的真实工作环境,一方面实训项目与职业岗位要有对应关系,实施“预就业机制”,做到“真题真做”,使毕业生能够“即插即用”,没有或者只有很短的适应期。另一方面实训环境要充分模拟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如场地布置、设备配置、训练操作的规范性、技术标准的严格性、建筑生产标识等各方面都要尽量和实际企业的生产运行环境一致,使学生在整个实践环节训练过程中如同置身真实的职业岗位环境,向学生宣示着今天的实训项目就是明天的工作岗位,使学生不断地自我激发掌握专业技能的内在动力源泉。

由于科技新成果迅速发展,从科学发现到大规模应用这种发现的时间间隔逐渐缩短,技术、产品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在安排动态性实践教学实训项目时,要适当考虑内容设置的前瞻性,及时更新技术设备供学生操作演练实训,训练的方案和方法也要做动态性调整。

三、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构建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按科学划分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另一种是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于高职教育以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以“能力本位”来组织教学,因此,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一般采取后一种模式。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职业岗位(群)和技术型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建立适合理论教学体系并具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以“四模块”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四大核心模块包括单项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以及发展性技能四个方面。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特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形成一个前后衔接、循序渐进、由单一到综合,贯穿全学程的纵向体系。根据单项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发展性技能等实践教学各个环节,针对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项目,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紧紧围绕四大核心模块进行,这样,实践教学体系就形成了职业素质教育与实践教学之间即相互独立又互相渗透的体系模式。

(1)单项基本技能。单项基本技能训练是实践的初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为理论教学建立感性认识,打下良好基础,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实训(建材实验、三大力学实验、工程地质实习实训、制图单项训练、测量单项训练、水工基础实验)、电工实习实训等。

(2)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指从事具体职业岗位的专业工作中所具备的能力。它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所常用的技术,要求学生在实践环境中能运用一项或几项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包括专业认知实习实训、专业课程单项设计实训(水利工程制图课程设计实训、水利工程测量实训实习、建构结构课程设计实训、水工建筑物主要建筑物课程设计实训、施工组织和设计概算课程设计实训)和大坝各种变形观测实训。

(3)综合技能。综合技能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训练学生应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主要包括:项目化设计实训、项目化施工实训、综合课程设计(建材综合实验、制图综合训练、测量综合实习、主要水工建筑物设计与施工实训)。

(4)发展性技能。发展性技能训练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过程中重要的质变过程,把实践教学和生产实践直接对接。发展性技能训练方式包括课程中顶岗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发展性技能训练与传统的毕业设计实习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毕业设计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缺少课程中顶岗实习,认识过程中出现断层,训练项目理论性倾向非常明显,很难适应高职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而发展性技能训练,不仅安排毕业顶岗实习,还根据课程进程安排课程中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假期中轮岗实训),它遵循认识的基本规律,符合认识实践循环提高发展的过程。在训练项目上直接与职业岗位对接,学生面对的是真正的生产岗位系列技能,破解了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内在驱动动力不足的瓶颈难题。顶岗实习在岗位选择、实训设备、实训技术方法、实训环境等多方面都极富有全新的发展性特征。

2构建动态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现校企“零距离”对结。校企“零距离”对接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新模式,它把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把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纳入实训教学计划。为了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零距离”对接,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充分实现教室、实训室、企业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做到三个“无缝对接”,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训环节与工程技术应用对接,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

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在实际执行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顶岗实习在空间跨度上大,难以有效管理等问题,再如实训体系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人才培养、就业方面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机制。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深入、系统地研究。

上一篇:爱心传递活动总结下一篇:教育咨询师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