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就业群体

2024-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非正规就业群体(共7篇)

非正规就业群体 篇1

关键词:大学校园,非正式群体,学生管理

群体主要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具有不可避免性。大学校园内非正式群体的产生类型多样,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校园环境中,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校园中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由于高校大学生的个人情况不同,因此导致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总体分析,其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一)由社会环境原因形成的。

一是社会思潮对非正式群体的影响。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发展模式下,社会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以及独立意识在不断加强,社会氛围必然会延伸到高校校园内,因此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也会催生大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再加上当前大学生的个性突出,使得他们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群体组织;二是传统文化对大学非正式群体的影响。由于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因此他们具有强烈的“关系”思维,存在浓厚的纽带亲情思想,因此在大学内存在以地域为基础的老乡群体;三是网络为非正式群体的建立提供了便利条件。非正式群体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联系,改变了以往的地域局限因素,同时也加大了高校对非正式群体管理的难度。

(二)由校园环境形成的。

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后,会更加倾向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传统的校园正式群体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文化精神需求,因此大学生开始自己寻求满足于自己层次的群体,为此各种非正式群体就会产生;另外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推动了非正式群体的发展。近些年高校在不断推行实施学分制改革模式,学分制改变了以往班级上课的模式,实现了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学,这样就会增强学生之间的联系性,进而提高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群体的几率,如此为构建非正式群体奠定了人脉基础。

(三)由大学生个体因素形成的。

一是非正式群体可以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大学生的内心发展具有矛盾性,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寻求志同道合的人缓解他们的心理空虚。同时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因此他们希望有展现自己个性的平台,而传统的高校群体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因此他们更愿意参加不具有约束性的非正式群体组织;二是大学生个体交往的需要,人与人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需求,人属于群聚功能,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在获得友谊的同时,通过非正式群体可以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人,进而产生心理共鸣,以此更好地交流;三是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特性,吸引着学生的加入。

二、大学校园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一)成员流动性比较强,组织稳定性不高。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主要是以情感作为联系的纽带,如果该组织符合自己的意愿,学生就愿意参加,相反当出现了不符合自己意愿的现象时,学生就会脱离该群体,因此非正式群体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一是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不成熟时期,因此他们的兴趣爱好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他们会出现“反复无常”的情况;二是非正式群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比较大。

(二)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

非正式群体也具有核心人物,而核心人物的职能就是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当然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也存在不确定性,群体往往会根据某个人在群体中的影响力而自觉赋予或者消除该核心人物的权利。

(三)具有较强的民主性。

一般高校的正式群体组织出于维护校园秩序以及实现某种活动目标而制定了严格的规则制度,例如学生会则明确了会员的选拨标准等,而非正式群体则没有限定过多的约束性条件,其主要表现在:非正式群体成员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实现平等对话,非正式群体在组织某些活动会以协商的方式充分考虑成员的意见,每个人都具有否决权,因此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强的民主性。

三、大学校园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启示

(一)要把握好非正式群体的发展方向。

学校和教育管理者应正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形式和引导方法。对某些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通过团支部、班委、团委、学生会等正式群体组织,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支持,引导非正式群体组织健康发展。对某些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组织要区分情况,采取疏导的方法,通过兴趣转移、联络感情、目标导向等方法,让其成员树立一种作为班级、学校一分子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其为班级、为学院、学校争光的大局意识。对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组织,则要采取果断措施,依据有关规定坚决予以取缔或适当处理,对其成员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

(二)加强对非正式群体中表现消极的群体核心人物的教育。

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在该群体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对该组织进行管理时需要加强对核心人物的管理。一是高校要尊重核心人物。核心人物能够在非正式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说明该学生具有较强的业务处理能力,因此高校要尊重该学生,并且充分发挥其特长,有意识地引导核心人物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核心人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由于高校非正式群体没有规范的制度约束,因此高校要发挥核心人物的影响作用,通过提高核心人物的思想政治意识,达到管理非正式群体的目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紧密结合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内容,如该非正式群体主要以某项体育运动为主,那么高校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该项目结合,以此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教育引导,高校要及时教育引导核心人物,对于负面核心人物要采取动之以情的手段让他们转变观念,以便更好地做其他成员的转化工作。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减小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力。

学生参加各种非正式群体的最终原因是高校的正式群体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因此高校要立足于根本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非正式群体的良好发展。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能给高校带来积极的作用,同样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关键问题在于高校如何引导与管理非正式群体。通过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大大避免了各种不健康的非正式群体的产生与存在。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给学生展现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的联系,通过沟通联系,开展富有意义的活动,以此促进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构建和谐校园环境下,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非正式群体给高校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采取合理的对策,提高非正式群体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载体。

参考文献

[1]潘从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7,6

[2]张雷.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

[3]刘卫学.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成因、影响及对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试析班级非正式群体与学生成长 篇2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需要;学生成长;个体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 G45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11-0069-04

班级犹如一个“小社会”。班级在形成之初,成员的组成是随机的,每个班级成员都有着独特的经历与成长过程,有着不一样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有着自己的认知。班级,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社会。当他进入一个班级以后,他的成长发展便会受到班级这个“社会空间”①的影响。就像社会中除了官方、政府机构,还存在着大量的民间组织和社会小团体一样,在一个班级当中,同样存在着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所谓的班级正式结构,就是按照学校的教育政策和教师的教学要求,为了服务于班级工作而建立的结构,如班委会、团支部。班级非正式结构主要是建立在班级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是为了满足各自不同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这两种结构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班级非正式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与学生成长的关系。

一、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当某些同学在班级正式结构中无法满足自己的这些需要时,他们就会寻求在其他群体中实现自己的这些需要。这样,在班级当中,基于情感和需要的驱使,就自发的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的小群体。

二、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1.凝聚性

每个非正式群体内部一般都有一个核心人物,核心人物在小群体内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这种凝聚力不是来自于行政命令,而是由核心人物本身的能力、威望、气质等因素自然形成的。而且在这样的小群体里面,沟通效率特别高,核心人物有什么动作,在整个群体内部立马有所回应。

2.稳定性

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是在共同的兴趣或需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按照自愿的原则组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意愿和心理需求,因此,结构相对稳定。

3.和谐性

群体成员是自愿结合,出于共同的心理需要而活动,不受外界压力的影响,活动非常自由,在群体内部可以自由发挥,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点,被重视的需要得到满足。因此,群体内部非常和谐。

4.排他性

在非正式群体内部,有他们自己特有的亚文化和沟通方式,他们喜欢在群体内部活动,且集体性和凝聚性特别强,团体意识强烈,某个非正式小群体形成之后,就不喜欢外人再加入他们,显示出一定的排他性。

5.竞争性

非正式小群体形成以后,为了满足他们成功或优胜的心理需要,都试图去争取一种优势地位,为了获得或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不同的小群体之间会有意无意地展开竞争。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班级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是支撑和激励个体行为的力量。当一个学生在班级正式结构中被忽视、找不到归属感的时候,他就会介入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它在心理、道德、知识、个体社会化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班级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由于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多样,所以非正式群体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除了有积极的一面外,也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容易滋生小团体主义,不利于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二是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他们的一些价值观和道德观可能不正确,如果引导不好,会导致学生误入歧途。但是,尽管如此,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学生的成长仍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1.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1)对学生情绪和动机的影响

积极的情绪能激发人们认识的积极性,激起不断进取的信念;相反,消极的情绪能让人变的意志消沉,心情沮丧,丧失生活的热情,更谈不上去追求创新和创造了。而非正式群体的出现,使得三五同伴能够经常在一起谈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而且这三五个成员往往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这就会激起他们探索、发现和创新的热情,找到自己的价值追求。另外,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本来就是以情感或者共同需要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样,这些小群体正在做的事情、要实施的行为恰巧就是他们喜欢的、想要做的事情,这样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内驱力。

(2)对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影响

参与非正式群体的学生大部分是在班级正式结构中处于偏远地位或被忽视的学生。他们在班级当中没有担任任何职务,成绩一般也是排在后面的,位次甚至也是在教室的边缘地带。教师不器重他们,成绩好的同学有时也对他们流露出不屑的情绪。而在他们的非正式小群体里面,他们每个人都会得到群体内同伴的认可和尊重,有些在教师和同学眼里表现很差的学生,在非正式小群体里却能成为核心和权威。在这些非正式小群体里,他们的特长得到展现,能力得到发挥和锻炼,更会有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甚至会感觉自己的存在是特别重要的。马卡连柯认为,“尊重儿童的人格,就是相信儿童自身的发展力量,就是把社会通过教育提出的各种要求交给儿童,变成他们本身的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尊重人格就是最基本的要求。”② 在这种非正式小群体里面,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很好的尊重,有助于学生以高尚的人格精神走进新的社会生活。

2.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其中每种水平各有两个发展阶段。在道德发展的后习俗水平(即原则道德水平)中,道德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以社会契约中个人的权利为导向的阶段——充分认识在社会中每个人各有其多样的价值,从事各种生活。立志与周围的人一样,在社会的潮流中维护自己的生活方式。”③班级中各种各样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让每个学生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在班级正式结构中无法体现其价值的学生,可以在非正式群体中获得价值体现的机会。并且在班级中的价值体现和非正式群体中的价值体现是不同的,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具有多样的价值,并且有能力做好多种事情。能够激起学生一种认真做事的愿望,在社会形形色色的潮流中,找到自己的最佳生活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使得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追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后习俗道德水平的发展。

3.对学生知识获得及构成的影响

班级中的很多非正式群体是一些兴趣小组。比如,足球小子、绘画爱好者、棋牌爱好者、音乐爱好者、运动爱好者,等等。这一系列的兴趣都是这些非正式群体的课外生活,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彼此交流、合作,研讨他们共同喜欢的主题,获得了他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扩展了他们的知识结构。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之间除了合作、交流,还会有比赛、竞争,为了获取比赛的胜利,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这样,不仅增加了知识储备,还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他们自学的能力。另外,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之间都是同辈的,处在同样的成长发育阶段,感兴趣的话题和领域也基本相似,交流起来会更方便,彼此从群体成员之间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多,而且他们往往也乐意从群体同伴那里获取某些知识。有调查发现,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同伴。

案例:“从对6092例中学生和3360例大学生的调查得知,他们大部分对父母和教师在这方面不够信任。我们曾经问他们,‘你认为谁对你传授的性知识最丰富、有用?回答是父母的占9.1%,是兄弟姐妹的占3.8%,是教师的占0.6%,而回答是同学、朋友的却占80.7%。”④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学生个体从非正式群体的同伴成员那里获取的知识是否正确,只从获取知识的途径这个角度来看非正式群体的同伴成员对学生某些知识获得的重要影响。

4.对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⑤ 班级犹如一个“小社会”,存在着不同的组织和结构。班级成员之间的交往、不同角色的承担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第一,每个非正式群体内部都有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为群体成员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这对个体的社会化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非正式群体的产生,不同的群体亚文化也会出现,在这个群体内部也会出现不同于班级大氛围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这有利于学生个体体会到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的多样化,并且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从而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第二,角色习得的过程就是使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的过程。非正式小群体中的学生在班级正式结构中所承担的角色可能是被忽视的、边缘化的,但是在他们的非正式群体内部,却能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及存在的价值,而且有可能还是小群体里的核心和权威,因此,他们很自觉、很乐意遵守他们自己小群体中的一些规范和要求(这些规范和要求往往是不成文的,是在不自觉中形成的一些群体行为的潜规则)。相反,他们可能会对班级的某些守则视而不见、不理不睬。两种不同的群体,让他们感受到了角色和地位的差异,有助于学生步入社会后很快适应自己可能会承担各种不同角色的现实。

第三,为个体独立踏入社会进行职业谋生做相应的准备。不同的非正式群体有不同的目标追求,而且往往有他们共同的理想和兴趣爱好。比起在班级这样一个大环境里,在他们自己的这个非正式小群体内部,他们的追求和目标更容易实现,在其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他们很可能会找到自己将来所适合的职业领域和工作,这无疑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进行职业谋生作了准备。

第四,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之间可以自由交流社会信息,有助于增加他们的个体社会经验,增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非正式群体内部沟通信息的效率特别高,有什么信息一般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共享。由于非正式群体内每个成员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经验不同,他们所获取的信息和对信息的思考也会存在差异,通过交流,就会增加他们的间接社会经验,而且会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

由于班级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独特的特点,并且对学生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也不能一味排斥或强行取缔,而要认真分析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点、性质、作用等,给予正确的评价、积极的引导,积极关注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动向,将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纳入到班级集体活动当中,使其与班级正式群体协调一致,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为班级整体组织和目标服务,让他们成为创建优秀班集体的积极力量。对于那些具有不良风气的小群体,教师更应以满腔的热情赋予更多的关心,耐心疏导,做好其核心人物的工作,通过核心人物带动其他成员的转变,让他们回到班级正式群体当中来。只有班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协调一致、互为补充时,班级工作才能很好地开展,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

注释

①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页

②魏国良:《学校班级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③钟启泉:《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

④黄白兰:《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页

⑤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74页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非正规就业群体 篇3

对学校中的非正式体育群体的认知 体育社会学对体育群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正式体育群体上,如运动队、班级等,对于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研究较少涉及。我在多年的学校体育工作实践中发现,非正式体育群体有其独自的特点和正负两方面的特殊功能。忽视这一问题的研究,往往会影响学校的校风建设和班集体的管理,特别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5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曾对美国中西部十所中学的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学校中明显存在与教师和家长期望相背的非正式学生群体。他们不是勤勉于学业,而是热衷于竞技体育,寻求伙伴的认同;对肌肉发达、人缘好等个人特点予以高度评价;并“规定”群体成员的学业成绩标准,若超过这一标准,便会遭到该群体拒绝;结果导致能力强的学生保持低于其能力的学业成绩。毫无疑问,中国的学校,特别是在中学里这样的非正式体育群体并不鲜见。我们该如何认识和对待呢?

一、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特点

其一,从形成的纽带看,是以共同的体育爱好为基础自发建立起来的。如果说一般的群体以血缘(如家庭)、地缘(如邻里)、业缘(如班级)为纽带的话,那么非正式体育群体则以趣缘为纽带形成的;

其二,从活动方式看,是以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来进行的,并在长期活动中自然形成相对固定的角色分工(如球队的前锋、后卫等);

其三,从组成成员看,年龄相近,多为同年级学生。一般人数不多,少则三、五人,多则十人左右,且多为男生,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的群体成员,亦即人们常说的“内群”,对“外群”具有一定的拒斥。新成员的加入须得到大多数人特别是其中的”领袖”人物的认可;

其四,从群体控制方式看,并不存在正式的控制手段,而依赖于大家约定俗成的习惯及浓厚的感情来维系。例如,周末例行的滑早冰、周日的球赛约定等并不需要“权力”来保证。尽管如此,其“管理”比正式群体更为有效。很显然,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学校中的非正式体育群体是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

二、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功能

学校中的一切非正式群体都具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从正向功能来看,非正式体育群体是学校生活中的同辈群体之一,它对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学生与成人群体的关系(如家庭的亲子关系,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等),都无法使学生获得“平起平坐”的感觉,成人社会与青少年社会毕竟是两重“天”,存在代沟是自然的;而学生同辈群体则使孩子获得了发挥自己潜力的场所。非正式体育群体堪称同辈群体的典型,其特殊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具有保护功能,当学生在家庭或学校中受到伤害后,非正式体育群体为其提供了宣泄的途径和避风港,使之逃离成人的批评和无休止的指责;另一方面,具有发展功能,在非正式体育群体中,群体成员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发展了能力,学会了与人沟涌,学会了竞争与合作,更主要的是使他们体验到了被别人认同与获得成功的快感。

然而,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与学校主流文化是相悖的,其中以非正式体育群体为甚。因而教育工作者多认为它的.负向功能多于正向功能。其表现为:一方面,表面上看他们是缘于共同的体育爱好而组成的,实质上多是由于学业失败而结成的“校园落难者”团伙。因而,自然地带有反学校文化的倾向。他们的行为轻一些的是对教师、同学做一些恶作剧;重一些的产生破坏公物、攻击他人、欺压弱小、追逐异性等越轨行为。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消极影响。学校中的非正式体育群体,看似强调对群体的忠诚、男子汉的勇敢等,实质上使得学生形成狭隘的群体观和盲目的从众心理,因而逃学、流浪街头、抽烟喝酒、早恋、泡网吧等及易成为替代体育活动的“时尚”。

三、对非正式体育群体的教育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控制会逐步减弱,类似于非正式体育群体的活动方式势必增多。关键是如何进行正确引导,我以为:

其一,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的非正式体育群体都是落后的。他们对学校文化的态度,至少可分为“亲学校文化的、非学校文化的及反学校文化的”三种(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其二,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体育群体要区别对待,特别是对“反学校文化的”要以发挥其体育特长为媒介,逐步引导他们溶入学校主流文化。

其三,做好非正式体育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工作。因为学生具有重情讲义的特点,群体中的核心人物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关键,班主任与体育教师要重点做好他们的工作。

非正规就业群体 篇4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就业形式也日趋复杂,各种分散的、零星的、自由的非正规就业模式随处可见,成为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有效地缓解了就业矛盾。但是在非正规就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问题,如果不及时的解决,将会影响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我国的情况看,研究和处理好非正规就业问题,有利于扩大就业和维护上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在现实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政策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从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谈起,分析了非正规就业的特点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关键字:非正规就业

存在问题

对策

一、非正规就业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所谓“非正规就业”,是同“非正规部门”的概念伴随产生的。所谓“非正规部门”,是指那些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主要包括三个类别:微型企业;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服务组织;独立的个体劳动者或服务者、个体工商户。从我国的情况看,非正规就业指的是没有建立正规的劳动关系和没有正规的劳动组织程序的就业,前者是就雇佣劳动而言,后者是就自营就业而言,尤其是指没有办理工商登记手续的情况。非正规就业的外延,包括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的劳动者的总和,按其存在的环境看,包括非正规部门的雇用劳动者、小业主等自营劳动者和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雇用者三个基本类型。

根据对我国实际情况的观察,非正规就业具有以下特征:

1、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几乎没有制度性联系,或者虽有制度性规定但很少被遵守。

2、基本报酬形式一般采取计时工资,例如按日、按小时等;少数情况下采取计件工资,例如零星劳务承包、产品推销等。

3、劳动报酬一般只能达到当地法定最低工资水平。

4、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契约十分松散,一般处于随时可能被中止的状态。

5、劳务收入处于税务监管的“盲区”,很少申报纳税。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特征仅是对我国目前现实情况的归纳,并非是非正规就业的必然条件。认定非正规就业状态的关键是“劳动契约随时可能被中止”和“劳动时间长短可由雇主和劳动者双方灵活选择”两项。从实际情况看,非正规就业与雇主是否是“正规单位”并无必然联系,例如非常正规的大企业也可能雇佣临时清扫人员或推销人员;与就业者是否能够实现全时就业也并无必然联系,例如就业者可能同时为多家雇主工作,也可能自愿选择非全日就业。此外,就经济学意义上说,有三种情况不应被视为非正规就业:一是非法就业,例如童工、不具有工作资格的外国人等;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兼业;三是收入具有不稳定性的演艺界、体育界人士“走穴”。

二、我国非正规就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我国,非正规就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传统的正规就业部门吸收就业能力不足,为了缓解城市适龄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国家制定了容许个人自谋职业的政策,于是非正规部门就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而在农村中,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其中的大多数开始涌向城市就业。1978年,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口仅15万人,随后十余年,非正规就业发展极为迅速,1981~1992年的11年时间,从113万人发展到834万人,20世纪90年代,非正规就业人口稳步攀升。2000~2004年,全国城镇个体经济就业人数增加了385万人。增幅达18.30%,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增加了1726万人,增幅达到96.07%。截至2004年末,在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从业人员已高达5515万人,已占城镇就业总量的20.83%。而目前,我国新增就业岗位80%来自非正规就业。由此可见,非正规就业在我国的就业体系中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国经济结构大规模调整、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深化和加入WTO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格局下,非正规就业人员迅速的增加,经济社会的多元化现象也使非正规就业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正规部门将主要着眼于提高生产效率、淘汰低技能冗员,能够创造的新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而非正规部门将得到巨大的发展,成为正规部门淘汰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吸纳者,非正规就业比例还将进一步上升。复旦大学《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城镇的非正规就业总人数约为1.36亿人,非正规就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超过35%。2008年12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国内实际失业率已达9.4%,再加上今年大学生、农民工、下岗人员三支就业大军的叠加,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而非正规就业具有准入门槛低、劳动成本低、文化技能要求低和就业岗位多的“三低一多”优势,将成为当前扩大就业、缓解压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发展非正规就业不仅有利于经济建设,同时还有效缓解社会就业矛盾,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当前,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正规就业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亟需转变观念,客观、科学认识和理解非正规就业的内涵,大力发展具有非全日制、临时性、灵活性特点的非正规就业,从非正规中找饭碗,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三、非正规就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非正规就业的产生促进了市场机制发育、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同时发挥了对小企业的孵化器和对民营经济的催生作用,缓解就业矛盾,促进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客观上加速了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其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其自身发展进程。

(一)社会各界认识不统一,缺乏完善的服务系统。

1、不同群体对非正规就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在新形势下,各级政府逐步注重发展非正规就业,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加以扶持,但社会上对其仍存在不同看法。

一些非正规就业者自身认为,具有传统意义的固定工作时间、工作岗位才是就业。而非正规就业则不是就业。还有不少人存在着从事非正规就业岗位、“低人一等”的思想观念。在一次总工会的调查中,有46.2%的非正规就业者看重或比较看重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区别,只有7.7%的人不看重两者区别;在政府部门,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认为,非正规部门征收税费麻烦多,影响秩序和卫生,有碍城市容貌,存在安全隐患等,给城市管理增添不少难题;一些正规经营单位认为,对非正规部门的减免税或无照经营会导致“不公平竞争”等等。以上种种,使人们对发展非正规就业有所疑虑。

2、缺乏专门的法律政策、规划措施。

在发展非正规就业方式的实际工作中对于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已有的规划涉及非正规就业问题的部分规定得还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在国家现行的法规政策体系中,对于非正规就业方式没有专门的规定;已有的一些涉及非正规就业的法规政策不够系统和全面;而且,一些政策只是针对特定群体(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制定的,适用面比较狭窄.此外,对于非正规就业或非正规部门就业、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统计指标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不利于掌握情况、制定相应政策法规。

3、缺少专门和完善的服务系统。

首先,作为非正规部门的主体,小型、微型企业的小规模经营不能融于现代资本市场。由于缺乏针对小型企业和个人的信贷和担保制度,使得广大小型、微型企业得不到贷款。这也是小型企业开办难,不易抓住市场机会,难以发展壮大的原因。第二,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难以得到税收政策方面的照顾和优惠。从事小规模经营的手续繁杂,开办和经营成本难以承受。这已成为目前广大小型、微型企业和小规模经营面临的普遍问题。第三,缺乏一整套有效的组织管理系统。非正规就业群体缺乏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咨询服务体系和创业培训体系等。如专门的非正规就业服务系统尚不健全,劳动力供求双方得不到有关信息、培训和相应服务,使他们的就业和经营状况难以得到改善,也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很多街道和社区的劳动就业管理工作面临无机构、无编制、无职能、无人员、无经费的“五元”局面,有些已经建立的机构,人员、经费等也不足,给开展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这使得通过社区组织城市就业困难群体从事非正规就业变得十分困难。

(二)非正规就业群体处于弱势状态,合法权益易受到损害。

1、就业机会的稳定性不够。

非正规就业带有普遍的临时性和季节性,导致了非正规就业机会的不安全,同时,由于非正规就业大部分为低技能劳动力,对从业人员要求不高,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劳动力个体之间存在较强的替代性,加之很多非正规就业者无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进一步加剧了非正规就业机会的不稳定。

2、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

由于大部分从业人员主要依靠体力,从事简单的生产和服务,劳动报酬低。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又决定了从业者很难在工作过程中获得提高自己劳动技能的机会,难以进入高收入阶层。他们难以享受有效的法律保护,也缺乏足够的法律监督,并且无法摆脱“低技能、低收入”的陷阱。同样在那次总工会的抽样调查中,非正规就业者年平均工资为7980元。有的工资报酬达不到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有的拖欠、克扣工资情况严重;有的工时超过法定工作时间;劳动和安全卫生条件恶劣;被随意解雇;有的甚至受到老板的污辱、打骂,人格尊严得不到维护等等。

3、普遍缺乏社会保障。

一方面,很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千方百计逃避为其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企业最关心的是劳动力价格的总体水平,既然不同用工在辞退难度和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上存在差异,一些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自然会更倾向使用“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非正规就业者。非正规就业者由于在权力和信息等等方面的绝对不对称,他们对企业经营者拥有的劳动力定价权是无力抗衡的。而对于非正规就业者而言,同社会保障相权衡,如果要实现就业权利往往必须以其他一些权利的丧失为代价时,他们宁愿选择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的要求严重不相适应。正规就业状态下的“续保”、缴费年限连续计算以及缴费责任等规定在非正规就业状态下很不适用。从现实情况看,由于劳动关系和收入水平的不确定性,在非正规就业状态下,企业经营者与就业者很难比照工资总额分别缴纳各种社保缴费。这也是造成从事灵活多样就业形式人员进入社会保险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非正规行业中一些不良因素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1、大多非正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

很多非正规企业属于小型或微型的生产、服务企业,难以获得市场信息、资金技术资源的匮乏以及管理的落后,造成这些企业和个人难以正确把握市场动向、更新生产服务项目、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只能满足简单投入再生产循环的需要,难以实现扩大再生产的自我发展与壮大,最终导致产品和服务缺乏市场竞争力,经营活动规模难以扩大。

2、非正规就业群体中流动人口的流动成本偏高。

在非正规就业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为流动人口,如外来务工人员,其流动成本偏高。一是生存成本偏高。他们外出就业时,需携带、办理各种证明,如计划生育证明、外出务工证明及办理“暂住证”等,都必须支付不少费用。此外,在住房、水、电、煤、子女的教育费用等方面支出,花去了他们相当部分的收入。二是交通成本偏高。流动劳动者职业一般不够稳定,工作流动性大,导致交通费用增加,有时在节日期间还要受运价上涨或“黑市票”的影响。三是心理成本偏高。大量流动劳动者,不能完全享受当地居民的同等待遇,难以融入当地社会,加之由于长期处于动态流动之中,以及受社会习俗和传统排外观念影响,心理缺乏安全感,承受着非经济因素的心理压力。偏高的流动成本使劳动者不能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才华,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3、大部分非正规就业者就业竞争能力差。

大部分非正规就业者自身文化水平等素质水平较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由于受自身素质、经济地位的限制或受到歧视,他们为了获得生存,不得不从事非正规就业,但不能获取公平的机会和应有的权利,也缺乏动力去接受培训来提高劳动技能。同时大部分非正规企业为降低成本等原因,也不大愿意对非正规就业者提供人力资本投资。加之一些正规部门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也使得非正规就业人员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十分有限。失去接受培训的动力,从而使大多数非正规就业人员陷入素质低带来收入低,继而根本无力对劳动技能的提升进行额外的投资,使自身就业竞争能力无法得到提高的恶性循环。

四、促进非正规就业“正规化”的对策分析

(一)明确非正规就业的法律地位

非正规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我国非正规就业者规模巨大,但是我国的非正规就业占就业总量比重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平均50%的水平、更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的状态,我们要正视这一现实,承认非正规就业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格局。所以我们必须彻底突破传统的就业理念,明确非正规就业属于正当的社会就业范畴,认识非正规就业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进而,要把对非正规就业的扶持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管理范围之中,改变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重点只放在大项目、大企业上的做法,从法律上确立非正规就业的地位。具体做法有:(1)明确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科学规范。在国家正式统计中增加非正规就业的统计工作,为非正规的就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2)国家应制订专门的法规对非正规就业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规定,明确非正规就业的地位、作用和适用范围,并把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使非正规就业合法化、明朗化以及“隐性就业”显性化和公开化;(3)明确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对雇主的行为给以必要的限制,规范非正规部门的用工制度,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健康发展。

(二)为非正规就业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其一,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对非正规就业的立法和管理的经验。要出台必要的法律法规,协调国家促进就业的大目标和各有关行政部门的职能管理(如市容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正确界定合法的非正规就业与非法、违法的经济活动,营造一种有利于非正规就业和非正规部门发展的社会环境。

其二,改变非正规就业无人管和遭排斥、遭打击的状态。要通过政府的行政监察、社会大舆论监督和非政府组织(NGO)的工作等渠道,强化对非正规就业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此外,建立非正规就业者的行会或工会组织,也是非正规就业从业者对自身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重要途径。

其三,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好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医疗、养老、失业三大保险的合理和有效实施,是保障非正规就业者的生活和促进社会就业总量扩大的重要途径。对非正规就业者进行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时,必须采取弹性较大的方案,在内容方面包含强制加入的与自由选择的两个部分,“强制”部分一定要做到“广覆盖”以至“全覆盖”;政府还应当为非正规就业者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以保证该项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和实施的可靠性。其四,注意非正规就业者群体中雇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从法律和制度方面保障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和加班补贴等收入,保证其工作时间、安全卫生条件和正常的休假,防止雇主在解雇非正规就业者中的非法行为。从目前的情况看,主要应解决好对社区雇用就业者和农村进城打工者劳动权益保障的制度建设。

(三)对非正规就业给予大力度的政策倾斜

其一,进行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制度建设。要降低非正规就业者进入市场、从事经营与其他经济活动的门槛,例如降低个体营业注册的条件、公布实行“自由经营”的经济活动领域;进一步加强对特殊行业和一些重要行业(如食品制售)的兼管,使非正规就业向有益社会、有益经济、有益人民的方向发展。

其二,对非正规就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例如,筹集和发放非正规就业创业基金、扩大小额信贷的发放对象范围和增加资金数量,对不同的非正规就业给予无息贷款、低息贷款和经济补贴,等等。

其三,举办对非正规就业者的公益性培训。要努力提高非正规就业者的素质,促进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的增强,以维持社会的就业存量;要举办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创业、经营培训活动,以达到扩大社会就业增量的作用。

其四,建立非正规就业的创业扶持制度。要吸收国外和国内的风险投资、创业教育、企业孵化器、再就业工程等诸多制度、措施和方法,对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非正规就业领域和非正规就业者(如大学生中的非正规就业者)进行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不仅可以提高其成活率和成功的水平,而且可以吸纳或示范带动一批非正规就业,进一步还能够向稳定就业、正规就业转化。

(四)建立适合非正规就业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目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各种措施主要是按照正规就业模式设计的。而正规就业状态下的 “续保”、缴费年限连续计算以及缴费责任等规定在非正规就业状态下几乎全不适用。在非正规经济发展过程中,让弱势群体的利益也受到保障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非正规就业之所以能够存在,就在于它能够提供廉价、随时可以更换的劳动力。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就会增加劳动成本,从而减少对非正规就业的需求。因此。现阶段要完全消除非正规就业者和正规就业者在待遇上的差距,可能不太现实。但是,应该针对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制定一些简易的社会保险,适当提高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水平,逐步缩小与正规就业者的差距。例如可设计一种“一揽子”的简易社保品种,比照当地法定最低工资水平,采取固定费额的方式,由非正规就业者自愿“购买”,重点保工伤和大病医疗,同时兼顾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

(五)建立和完善非正规就业培训服务体系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成功的培训方案应是那些能够对工人的特殊需求、处境以及本地雇主寻求细致定位的方案。根据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针对非正规就业者的现实需要调整和确定培训内容,开展多种层次的劳动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鼓励技工学校、企业培训中心参与其中,并根据其培训数量和质量给予政策补贴和支持。职业介绍机构要收集各类非正规工作信息,为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提供信息帮助。要根据发展非正规就业形式的要求,完善就业服务功能,研究开发适合非正规就业特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服务。满足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多样需求。政府部门应当根据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建立包括资金服务、培训服务和信息服务在内的多层次非正规就业服务体系,为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解决就业问题和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成熟,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我们应该通过政府公共政策的调整,为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更好地促进非正规就业在我国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天勇.怎样对待就业问题[N].学习时报,2009—3—31.

2010年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总结 篇5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为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宜宾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并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现将2010年我市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及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确保工作落实

为确保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取得实效,市政府明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国土资源局和市农劳办分别为四类群体就业工作的牵头部门,分别拟定了《2010年宜宾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2010年宜宾市促进城市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方案》、《2010年宜宾市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方案》和《2010年宜宾市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市府办及时出台了《关于印发2010年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10〕14号),并将四类群体就业的目标任务下达到区县,有力确保了重视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大力度,及时提供就业援助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我市采取多种帮扶形式切实开展行动:一是将重点群体纳入2010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扶持范围,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帮助困难就业人员和实现就业和已经就业的重点群体人员稳定就业。通过就业援助系列活动,全市共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2,662人,摸清已就业未享受政策的就业困难人员367人;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低收入家庭1,251户;组织专场招聘会23场/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940人;认定的零就业低收入家庭222户;帮助零就业低收入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216户;帮助零就业低收入家庭实现就业302人。二是通过项目吸纳、开发公益性岗位、组织劳务输出、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和落实社会保障的措施,为重点群体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帮扶,促进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确保长远生计有保障,积极有序的推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截止目前,我市重点群体就业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其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目标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市建立就业见习基地18个,占省下达目标任务12个的150%,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151人,占省下达目标任务120个的125.83%;促进城市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就业1979人,占省下达目标任务1700个的131.9%;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8962人,占省下达目标任务7000个的128%;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3.23万人,占省下达目标任务123万人的108.3%,组织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1.08万人次,占省下达目标任务7.03万人次的157.61%,其中在岗培训4.06万人次,占省下达目标任务2.5万人次的162.4%。

三、建立帮扶责任制度,落实援助长效机制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大局,我们将把对重点群体实施就业援助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和总结援助活动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功能和措施,充分利用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紧紧围绕重点群体就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开展就业援助服务。组织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长期对援助对象实行上门走访,加强创业指导和帮扶,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市场就业能力,鼓励他们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2010年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工作在各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覆盖面广、受益效果好的成效,活动内容和形式也有了新的进展。我们将在今后的就业援助工作中,紧密围绕就业目标任务,积极开拓、努力探索,不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工作,让重点群体人员从此就业不再困难。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我市今后重点促进三类群体就业

对三类群体有针对性实施推进计划

2010年08月25日

来源:中国六盘水网--凉都晚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关闭]

本报讯(熊建西 记者 孙卫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三类群体,是我市今后推进就业的重点对象,市就业部门对三类群体将通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计划、农民工就业服务计划、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计划、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以及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等举措,力促三类群体更多地实现就业。这是记者日前从市就业部门获悉的消息。

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计划中,全市各级就业部门将围绕“职责明确、管理规范、有效运行”的原则,加快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同时,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以及相关政策落实和服务工作,对回到原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跟踪服务。

与此同时,实施农民工就业服务计划,通过向城镇转移就业、扶持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三结合,多渠道转移农民工就业。

另外,全市各级就业部门还将继续实施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计划,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同时,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并建立公益性岗位储备制度,及时解决“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就业问题,确保城市“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非正规就业群体 篇6

一、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一) 心理相融与性格互补。

高职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过程中, 彼此情感融洽, 心理相融, 这是形成非正式群体的情感与心理基础。而成员之间性格上的互补性大幅减少了成员之间产生冲突的可能性, 使非正式群体更趋向于稳定。调查显示, 在回答“你与一些同学交往密切的原因”这一问题时, “性格上合得来”成为首选项。学生非正式群体多存在于班级之内, 但也有跨班级、跨年级、跨系甚至跨学院的非正式群体。在网络环境下, 人们结识他人的范围更广, 更为便利。在更大的范围内结识他人的往往是那些活动能力强的学生, 他们可能是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干部, 也可能是表现较差的学生。前者因为参加学校的工作或活动而有便利条件与班级以外的学生接触, 后者则可能因为表现差在班级内不受重视而在班级之外寻找“情投意合”者。

(二) 相同的兴趣爱好。

高职学生在发展个人兴趣方面有其优势条件。绝大多数高职学生不再受升学之累, 也比本科院校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轻松, 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于发展各自的兴趣和爱好。针对调查问卷中“你与一些同学交往密切的原因”这一问题, 选择“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这一答案的为第二选项。共同的兴趣爱好促成了非正式群体的产生。

(三) 相似的生活经历。

青少年的生活经历对其成长及个性特征都有明显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生活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学习成绩等生活经历的相似性也容易成为联结的纽带。尤其是那些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单亲家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如果又不能得到正式组织的关注, 他们更易结成非正式群体, 以期在非正式群体中获得慰藉、理解、支持。

(四) 亲近的地缘关系。

高职学生因地缘关系而结成非正式群体成为普遍现象。这种非正式群体的规模较大, 跨班级、跨年级、跨系甚至跨学院。调查发现, 有1/5的受访者参加了同乡会, 即使没有参加同乡会的学生与同乡的交往也很密切。乡土意识浓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 在当代青年身上也得以传承。

(五) 共同的目标。

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有切实可行的学业规划, 在共同的目标追求中, 相互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成长, 从而形成相应的非正式群体。而另一方面, 少数学生在宽松的大学环境中, 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纪律观念淡薄, 经常缺课、拖欠作业, 很少参加或不参加集体活动, 逐渐游离于班级主流群体之外, 他们为了获得相互慰藉, 也容易形成所谓的“目标共同体”。

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除了上述学生个体的内因以外, 还有来自正式组织的外因。正式组织的缺陷越突出, 非正式群体就越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比如班级管理不力、对待学生不够客观公正、学校或班级的活动太少或缺乏吸引力, 等等, 于是非正式群体反倒成为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 寻求心灵慰藉的场所。

二、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及其后果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引导非正式群体发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尽量限制以至于消除负面的、消极的影响。非正式群体根据其行为后果, 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三种类型。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可从二个方面分析, 如果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相一致, 则对正式组织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内部越有凝聚力则对正式组织的作用越大。反之亦然。从班级管理的角度看, 当非正式群体与班级管理的目标相一致时, 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能够减少班主任或其他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融洽学生关系, 有归属感, 团队协作强。但是, 非正式群体也会给正式组织带来负面作用, 比如从众行为、传播小道消息、群体冲突等。尤其在社会转型、网络化传播的背景之下, 更要密切关注、提前预防非正式群体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作用。在此着重分析非正式群体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作用。

(一) 弱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如果学生过分倚重与非正式群体内成员的交流, 相应地会弱化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调查显示, 高职学生交往密切的同学在3~6人这一区间的最多, 达66%, 而交往密切的同学46%属于同一个非正式群体。这种现象在课堂上都能观察到, 同一个非正式群体的学生往往坐在同一排座位或相邻的二排座位, 课间休息时也喜欢在一起活动。调查还显示, 已入学一年及以上的学生, 14%不能说出班上所有同学的姓名, 62%不能说出班上所有同学的来源地。这表明目前高职学生相互了解不够深入, 交往的范围比较狭小, 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成弱化趋势。

(二) 抵制学校的规章制度。

高职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没有高中阶段大, 少数学生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在学习上, 由迟到而缺课, 由上课不认真听课到不完成课程作业。这类学生由于“目标”相同, 很容易结成非正式群体而演变成一股力量, 其成员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 更加大胆地违反校纪校规, 对其他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导致自由主义漫延。任课老师大多有这样的体会, 在某些班级总有少数几个学生表现不佳, 且行动一致, 如一同迟到、一同缺课等。

(三) 错误的观念与行为对学生的误导。

非正式群体成员往往将参与非正式群体活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 群体成员的行为趋向一致。群体中能量较大的活跃分子特别是核心人物对其他成员的影响很大。 据观察在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中, 其核心人物往往因成绩较差、表现欠佳而得不到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器重, 其“个人才干”得不到认可和展示, 于是就会在非正式群体内自建一套与组织目标相对的评价标准, 以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 不喜欢学习, 推崇“六十分万岁”;耍小聪明或在考试中用不当手段蒙混过关;讥讽认真学习的同学为“书呆子”、“脑子不灵光”。这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不仅被小团体内的成员接受、效仿, 而且对其他同学也会产生误导作用, 败坏学风、考风。

(四) 为了保持一致性导致集体非理性行为。

非正式群体内的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促使成员行为趋向一致, 如果某成员不遵守群体规范, 他将受到压力与“制裁”, 被孤立、被干扰、被讥讽、被嘲笑等。其结果要么屈服, 要么离开。正是在这样的规范、压力之下, 非正式群体很容易出现集体非理性行为。就在我们写课题报告之际, 某校的二位同班同学小A和小B因一点小事产生纠纷, 小B召集校内老乡五人, 来到小A宿舍, 集体殴打小A, 小A则奋力反抗, 顺手拿到一把水果刀乱挥乱划, 结果造成二名同学受伤。事后冷静下来他们才知道后悔了, 但在当时为了所谓的老乡面子, 不假思索地跟着小B做错事。类似的事件在青少年群体中时有发生, 有的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一起集体非理性行为可以毁掉几个家庭。正式组织最需要防范非正式群体的这类行为。

三、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的对策建议

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学习方式正在经历重大变化, 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向网络化、多样化发展, 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客观地、一分为二地对待非正式群体, 适时、适当地加以教育和引导, 使其尽量发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削减其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 正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如前所述, 非正式群体在学生个体成长中有其重要影响 , 在情感寄托、人际交流、学习与娱乐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 可以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在一般情况下, 我们应正视其存在, 只有当非正式群体阻碍了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严重干扰正式组织的正常运行, 对于这样的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理。

(二) 注重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转化。

非正式群体类型多、特点各异, 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或转化。支持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 促使其扩大影响力, 凝聚更多的学生, 形成良好风气。引导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 使其向积极型靠拢, 或至少不产生消极影响。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加强教育、转化工作, 如果有违反校纪校规又屡教不改的, 应视具体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理。无论哪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工作的重点是核心人物或积极分子, 以点带面, 可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三) 发挥正式组织的功能。

在关于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调查项目中, 有36%的学生回答“经常参加”;有高达60%的学生选择“必须参加则参加”, 也即能不参加就不参加;还有4%的学生则回答“从不参加”。这个调查反映的是各级各部门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较低, 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不高。正式组织功能缺失并不是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之一。但如果正式组织功能缺失, 则会增强非正式群体的吸引力。

(四)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虽然“非正式群体”是校园内的普遍现象, 但如果学生过多地将交往范围限于少数几个群体, 则对其社会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性格内向的学生、以及处于恋爱期的学生更倾向于非正式群体内的交往。前者因性格上的特点, 不善于语言表达、不善于甚至害怕与人交往, 教育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培养其表达能力, 鼓励其参与集体活动, 扩大交往范围。少数学生特别是女生, 情感单纯, 一旦进入恋爱期, 就将自己限于二人世界, 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其情感关系的前提下, 鼓励他们升华情感, 珍惜美好青春时光, 集中主要精力于学习, 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恋人与同学的关系, 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避免因过分专注于个人情感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张德, 吴志明编著.组织行为[M].大连: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刘宝.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3].沈鸿.对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认识与引导[J].上海市普陀区党建网, 2007

非正规就业群体 篇7

一、农村初中班级形成非正式群体的根源

首先,是由于农村初中的学生具有的独特心理。初中时期是童年时期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较为独特。一方面,这一时期的孩子渴望独立,他们希望能够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极力想成为一个独立的大人,想要拥有对自己所有一切的决定权。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经验还几乎为零,还不能够准确地判断是非对错。因此,他们还不能够独立,在很多时候,处理事情方面,他们还依赖于家长和老师的指导。

其次,是由于农村初中的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在观察中,不难看出绝大多数的非正式群体成员在班级中都属于“特殊学生”。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存在学习成绩较差,不能遵守纪律等情况,因而在班级中都被老师甚至同学否定,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被班集体排除在外。他们为了能够找到自尊,相互之间往往会形成聚力,汇聚到一起,彼此寻找安慰,以应对班集体的漠视。

最后,还由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所处外部环境的影响。虽然是农村初中,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界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初中生尤其是这些非正式群体成员极易受到诱惑。他们大多不乐于学习,将大量时间花费在上网玩游戏等娱乐活动上。同时社会交往也越来越多,在接受的这些信息中,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农村初中对于非正式群体优化的策略

首先,树立信心,加强情感交流与疏导。在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对于学生的某个方面的需求上能够给予满足,其中部分非正式群体还能促进班级的健康发展。但不能因为这样我们就忽视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优化,毕竟非正式群体并没有得到学校、家庭和教师的认可,这些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对于班级的建设和学生的成长是没有益处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强化对其的管理和优化工作。同时在非正式群体的活动过程中,他们既想在群体面前展示自我,但又不想让老师家长知道这样的存在,由于这样,内部彼此之间就会逐渐产生不信任,这也就为非正式群体的优化提供前提。

情感的交流和疏导是成功优化非正式群体的一个重要方法。非正式群体中有许多被老师和同学们边缘化的学生,他们极易与老师形成对立情绪,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指责、批评,甚至想通过行政指令孤立这些成员,最终的结果都会是让这些学生和老师的对立变得更加严重。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真心去加强与这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亲近和理解这些学生,疏导他们内心的苦闷,进而诱导他们的逐步优化。

其次,抓住关键,落实核心人物的优化。非正式群体中都会有一位核心人物,他一般是这个群体的“灵魂人物”,他对于这个群体的建立,成长甚至消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好他们的优化工作就是整个工作的重点。这些学生都具有着较强的号召力,所以对于他们的优化工作就不能简单化,我们要帮助其改正自身的缺点,逐步将其培养成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发挥他们的特长,较多的让他们有机会再班级活动中展示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正当的兴趣爱好,促使其带领整个班级向健康方向发展。

最后,强化引领,避免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部分学生不能安心于学习,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游离于班级的正式群体之外。而造成这样现状与社会的负面现状对其的吸引有着一定的关联。所以我们在优化这些群体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这些学生参加社会学校组织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如团部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等,在活动中培养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的兴趣爱好,进而隔断了这些孩子与社会不良环境接触的机会和可能,使得这些非正式群体的优化效果能持久。

做好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优化工作是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班主任要脚踏实地,不断创新,改进自己的班级管理方法,更高效地完成对非正式群体的优化工作。

(作者单位:江苏高邮市汤庄镇沙堰初级中学)

上一篇:一年级安全和传统文化试题下一篇:学科教育渗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