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依据与原则

2025-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命题依据与原则(推荐8篇)

命题依据与原则 篇1

中考英语命题的依据与原则

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 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估教学成绩和测试命题的依据,即我们所说的“依标据本”,而“课标”中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是研究测试目的的立足点。因此,中考英语命题,既要有语言知识及文化意识的测试,又要有语言技能的综合测试,为符合此目标和要求,中考命题就必须遵守教学规律及人性的发展,把握以下五个命题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英语试题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检测的内容不能有错误;二是检测的形式要合理;三是检测的结构要恰当。 要避免出现内容错误,最主要的是不能出“模棱两可”的题。之所以会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 1.忽视了在题干中提供必要的限制条件。 2.只注意了某些“旧的”语法规则而忽视了语言发展的新信息。 3.把某些目前仍处在争论之中的语言现象片面地看做是“规则”,而忽视了这些内容尚无定论这个事实。 其次是只注意了语境,但没有注意其语言的真实性、交流性和实用性。 检测形式的合理是根据其目标,针对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来设计它的形式,构建一个能实现其教学目标的相对稳定且可调的动态模式。 检测结构的恰当是在对目标及要求的分析下,确定所要考查的范围,根据其范围划分出要测试的几个主要方面。然后按照这几个方面划定出要测试的几个部分,同时划分出各部分间的比例。考试的性质能否体现,目标能否达到,往往就反映在各部分的比重上,通过它的反拨效应,直接左右着教学的发展方向。最后是根据考试时间确定其总题量。 二、目标性原则 中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是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因此英语命题的目标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知识的识记能力 教学中,我们常说不要“死记硬背”,但这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要记,什么都不要背,只是不要“死”记“硬”背而已。可以设想,如果学生不读不记英语单词、语法、句型,那如何能掌握单词的含义、词语的固定搭配及句型的用法呢?为了检测学生对词汇、语法、句型、话题的识记能力,试题中应适量体现这方面的内容。如重庆的`Don‘t eat that meat,it smells____ .A.dirty B.delicious C.terrible D.sweet (二)所学知识的领会能力 学生课堂上虽然“听”了不少的知识,但并非都能领会、理解。因此设计试题时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检测领会能力的内容。如:同义句转换。 (三)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实践能力 教师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接触异国文化,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此设计试题时就应该选择一些检测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及学法的内容。如一写作题:马上要期末测试了,请你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一份英语复习计划,词数在 60―80词,目标明确,方法得当,语句较通顺,无大的语法错误;再如重庆市的完形填空关于学习效率的文章。 (四)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检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将测试基础知识与分析理解能力融于一体,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着重检测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渗透情感、策略和文化的考查,力争科学、全面地考查学生初中阶段所具有的语言水平。五、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包括命题内容及形式的可变性及学生终身学习的策略性,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英语是一门语言文字学科,它随着时代及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出现新的语言理解的情况,命题时必须考虑到语言的发展性以及形式的调控性。

命题依据与原则 篇2

一、学校课程规划的主要依据

1. 课程理论

学校课程规划, 简言之, 是对学校课程的规划或规划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既是学校课程规划的对象与内容, 又是学校课程规划变革与发展的基础。虽然学校课程规划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 但它是作为课程研究与实践中的重要成分而存在于课程系统之中的。这就天然地生成了学校课程规划的“课程论性意义”, 即学校课程规划因学校课程的限定而应当具有的在课程方面的独特的、完整的理论品性与要求。学校课程规划的目的、内容、原则与方法只有建立在课程论的基本原理或规律的基础之上, 并随着课程观念及其实践的变革而变化, 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得以完满地理解与解释。

学校课程规划的“课程论性意义”主要表现为以“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课程发展的制约因素, 以人的全面、主动发展和个性的培育为课程整合化的核心。若企图在三者中选择其一, 如只关注人或只关注社会或学科的意义, 以求得学校课程规划的“高品位”或“高效率”, 必将导致学校课程规划只能反映课程的部分意义, 造成“课程论性意义”在学校课程规划过程中的“流失”, 致使课程的某些目的和要求形同虚设, 导致学校课程规划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庸或“别的规划的领地”。

因此, 当学校成为课程规划的责权主体时,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学校课程, 就必须根据上述“课程论性意义”的要求, 主动寻求课程理论对其课程规划行为的规范和指

筅江苏南京晓庄学院

张相学

导。课程理论表达的是“课程应该是什么或可能是什么”的意趣, 它可以帮助学校解决课程规划中无法回避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难题, 如“学校课程规划需要秉持什么样的课程观”、“学校课程规划的内容及其关系怎样”、“哪些课程规划的做法更符合学校课程规划的价值取向”、“课程规划工作的计划、方法和程序是怎样的”等等。基于此, 课程理论就成为学校课程规划不可或缺的依据。

2. 课程政策

课程政策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对课程改革与发展作出的官方规定, 其核心内容在于对教育中的课程权责分配进行解释。课程政策不仅反映了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 而且对课程实践给予相当的约束力, 因而也就必然成为学校课程规划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 课程政策能够回答学校课程规划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譬如, 学校能否成为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研究以及课程改革的合法主体?学校能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哪些方面和多大程度上成为这些课程行为的合法主体?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学校课程规划之前作出明确回答。

我国现行课程管理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以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譬如,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 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 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 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 规划地方课程;学校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政策, 结合本校实际, 规划本校的课程。相对于国家与地方的课程规划而言, 学校课程规划是指学校作为课程规划主体, 对课程发展蓝图的勾勒。它是学校加强课程执行力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 是课程理想变为课程现实的桥梁。

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规划是研制学校课程规划的依据, 学校课程规划必须符合课程政策的要求, 否则就难以保障国家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 就会偏离教育目的。但从国家到地方, 从地方到学校, 课程规划及其实施越是接近教学第一线, 所遇到的情况越具体, 越充满着不确定性, 就越需要对预设的课程方案进行调适、变革乃至创新。因此, 此处强调学校课程规划的主体权责, 既不是指学校可以对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规划进行任意的增删更

*该文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资助项目 (项目代码40740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2008119) 的研究成果之一

改, 也不是指学校对国家与地方课程规划的机械执行。究其实质, 是以学校为基础, 通过对学校课程的整体建构, 促进三级课程管理权力的生效与和谐。

3. 学校愿景

学校愿景是在分析学校现状基础上提炼而成的。学校现状是指学校各项工作的总和或综合实力,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外在环境, 如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与他校或机构建立的联系、学校的社会声誉以及占有的社会资源;二是学校内在环境, 如学校目标与组织、学校文化与师生素质、学校资源与硬件设备等。对学校现状的把握可以通过态势分析来进行, 即将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内部优势因素、弱点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 通过调查依照一定次序按矩阵形式予以排列, 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 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 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学校在现状分析过程中应着力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我们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 或学校之外存在对发展的机会与威胁是什么;二是哪些人和事有助于发展, 哪些人和事可能滞后;三是什么人或事是最重要、最急需改变的。现状分析旨在形成学校愿景, 应认真调查并遵循客观事实, 以保证结论的真实可靠性。学校在提炼愿景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 共同愿景是个人愿景汇聚而成的, 只有凭依个人愿景的汇集, 共同愿景才能获得能量和培养心愿;第二, 系统思考是建立共同愿景的重要支撑, 因为事件导向只会排除真正的愿景, 留下的只是空洞宣言;第三, 愿景的提炼与表述要清晰明确、坚定有力、激情生动、令人信服。

二、学校课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1. 民主化原则

学校课程规划的民主化原则是指在课程规划过程中, 学校必须以民主化的课程理念为指导, 建立民主化的课程决策机制, 让课程利益相关者全程参与课程规划活动, 通过对话与协商汇集课程利益相关者的智慧, 在集体审议中研制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并付诸实施。

首先, 民主化原则是课程民主化理念在学校课程规划中的具体运用。在课程民主化的理念中, 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一种社会的和个人的生活方式, 即民主的基础是信仰人性所具有的才能, 信仰人类的理智和信仰合作经验的力量;但民主的自由观念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有权力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最为根本的是在于心灵的自由以及产生理智自由所必需的行动与经验的自由。从学校层面看, 课程民主化理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意涵: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学校是课程发展之所。当课程民主化从意识走向一种文化和实践时, 学校课程规划的民主化就成为学校当然的选择。

其次, 民主化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对学校课程规划的具体要求。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是外控、集中、单一和封闭的, 学校的任务就是执行国家课程, 要做的就是排课表并监督落实。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将过度集中的课程权力下放, 为学校课程决策提供了自主的空间, 旨在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课程运行机制。具体到学校内部, 学校课程规划既不是简单地执行国家与地方课程规划的过程, 也不是校长或其他管理人员闭门造车的结果, 而是基于课程政策与学校现实, 由课程利益相关者在对话基础上进行民主决策的结果。

2. 整体化原则

学校课程规划的整体性原则, 是指在课程规划的过程中, 学校必须遵循“整体论”的方法论, 对提供给学生的所有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及其相关因素与条件进行整体构建, 以提升学校课程的整体价值, 促进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最佳发展。

首先, 整体化原则是依据学校课程整体论原理提出的对学校课程规划的具体要求。目前, 基础教育领域对“学校课程”主要有两种不同看法:一是专指“校本课程”;二是指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的“三级课程”、“三类课程”。这些理解与解释往往把学校课程视为由课程要素结合而成的集合, 坚持的是“构成论”思维方式。其实, 学校课程的普遍意义在于它的整体性存在, 整体意义是学校课程价值的基础。因此, 学校课程既不仅仅是指静态的、孤立存在的课程文本产品, 也并非只是由上述“三类课程”组合而成的“堆”, 而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整体。

其次, 整体化原则是依据学校课程规划的内容提出的对学校课程规划的具体要求。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全面规划”, 即学校对提供给学生的全部课程的整体设计。学校课程规划涉及的范围既包括校本课程, 也包括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可谓是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所谓“全程规划”是指学校课程规划涉及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全过程。课程规划方案的研制无疑是学校课程规划的重要内容, 但并不仅限于此, 还包括学校愿景、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更在于保障课程规划方案得到有效落实的相关组织及制度的建立与运行上。

3. 校本化原则

学校课程规划的校本化原则是指在课程规划过程中, 学校必须以本校为基础, 找寻课程政策与学校现实的结合点, 充分履行自己的主体权责, 起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介作用, 以保障学校、教师、学生获得适切的课程。

首先, 校本化原则是由学校课程规划的目的所决定的。就学校课程的类型与存在方式而言, 学校课程规划旨在通过利益相关者在学校中对课程主动建构, 提升学校课程的整体价值;从学校内外系统的关系来看, 学校课程规划不是“为顺从或分数而规划”, 而是“为了建立永续的组织生态”;依据课程选择的信息来源, 学校课程规划是以知识为原生性目的、以社会为外生性目的和以人的主体发展为内生性目的的整体建构。“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是对学校课程规划意涵的简约表述。如果说国家与地方的课程规划强调一致性、共同性, 那么学校课程规划就应当以学校为本位、基础。若不从学校实际出发, 学校课程规划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其次, 校本化原则是由学校课程规划的特性所决定的。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作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微观层级的课程规划, 学校课程规划无疑具有更强的问题解决意识和现实针对性;二是相对于校内教师小组、教师个人的课程计划而言, 学校课程规划无疑又具有中观层级课程规划的属性, 这就天然地形成了学校课程规划的“中介性”、“两重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性。因此, 在课程规划过程中, 学校既不能完全沿用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规划, 也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课程规划, 必须重视本校已有的课程传统, 关注学校已有的创新与改革, 考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和声音, 尤其强调学校的愿景和使命。

三、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

1. 学校课程规划的基本模式

有研究者指出:根据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情况, 学校通常可以在学校课程规划的内生模式、外引模式和分化模式中作出选择。所谓内生模式是指学校在充分了解学校基本状况的基础上, 通过探索和创新来生成学校独特的课程规划。该模式的运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组织构建、收集资料、确定目标、再收集资料、构建预方案、进行审核、修改方案、描述方案。所谓外引模式主要是通过引进其他学校的课程规划方案来构建本校的课程规划, 其基本环节有:收集方案、构建审议团队、形成筛选标准、方案评价、初次筛选、方案补充、描述方案。所谓分化模式主要指学校将课程分为多个模块, 如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然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使一部分模块的课程规划由学校自主生成, 而另一部分模块的课程规划借鉴于其他的学校;其基本环节包括:收集资料、模块分化、模块借鉴与生成、方案整合、集体审议、描述方案。

2. 学校课程规划的基本步骤

比较学校课程规划的内生模式、外引模式与分化模式的异同, 不难发现,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 学校通常都是沿着以下路径进行课程规划的。一是建立组织, 即建立以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和教育专家为主体的学校课程规划团队;二是收集资料, 即广泛收集课程开发所需要的各种资料, 如课程政策、课程资料、学情资料、社区资料、教师资料等, 并分类整理;三是确定目标, 即确定学校的课程目标, 构建校本化的课程标准;四是研制方案, 即编制学校课程规划的整体方案, 如课程设置方案、课时安排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案等;五是集体审议, 即把课程方案移交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审核, 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后再次移交教师代表审核;六是描述方案, 即送交教师大会进行审议, 根据审议结果提出修改意见, 对方案进行修改, 并用准确的语言予以描述以作为学校课程事务的行动指南。

3. 学校课程规划的基本条件

学校课程规划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 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条件。但当制度为学校课程规划提供了空间后, 学校课程规划的保障条件主要在于专业方面。首先, 学校领导团队应拥有深厚的课程专业知识和课程领导能力。学校能不能作出适合于本校的课程规划, 根本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团队, 特别是校长的课程专业知识背景和课程领导能力。其次, 学校应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学校课程规划的形成不仅仅有赖于学校领导, 同样有赖于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需要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 需要教师将探究作为职业生活方式, 需要学校中合作的文化。第三, 学校应当寻求专业力量的支持。我国中小学校获得规划课程权力的时间并不长, 要求学校独立进行课程规划也有些不太现实, 因为过去没有培育学校领导和教师课程意识的环境, 也没有支持学校领导和教师课程领导能力发展的实践。因此, 学校在制定课程规划时必须寻求课程专家的合作, 建立基于兼容双边不同需求和抱负、跨越中小学和大学两个世界的有机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318-325.

[2]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0-16.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13.

[4]崔允漷.学校课程规划的内涵与实践.校长阅刊, 2007 (1-2) :73-75.

[5]徐高虹.学校课程规划的框架建构.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8 (2) :21-25.

[6][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 邱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44-51.

[7]房林玉.整体论学校课程规划研析.当代教育科学, 2009 (1) :29-32.

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依据与原则 篇3

关键词选择地理教学方法 主要依据 基本原则

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之一,是达成地理教学目标的关键,是选择地理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依据。所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优化地理教学设计、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来说至关重要。

一、地理教学方法的一般类型

地理教学方法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从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不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同、课型的不同、地理知识属性的不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不同等角度来划分。为凸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根据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同进行划分,具体包括以直接感知为主、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以操作训练为主、以自学探究为主和以参与体验为主的六种方法。其中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旅游参观法、演示法等;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等;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等;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习法(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以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讨论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

二、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1.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的特性

要科学地选择地理教学方法,首先应了解每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运用条件、适用范围、优势、局限性等。例如,讨论法,既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独立的思维活动进行创造性学习,又能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但要求教室空间比较大、班级规模比较小;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合作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适用于高中阶段;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问题设计能力和课堂管理调控能力。又如,地图法是最具地理特色的教学方法,直观性强,最适合区域地理中地理名称、地理位置、地理分布等知识的教学,但抽象性和概括性较差,需要与讲授法配合使用。实践表明,正确认识各种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的特性,是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

2.地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类型决定了应当选择的方法。由于各章、各节、各课时教学目标不同,就必须相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就可选择以直接感知为主和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等,以利于学生建立丰富形象的地理表象[1],进而准确地理解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原理;如果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除了采用讲述法、讲读法、问答式谈话法等以阐明有关知识,让学生明确基本要求和掌握操作要领外,还应大量运用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加强技能操练;如果教学目标旨在发展学生地理能力,则可选用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以及讨论法,以发展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如果教学目标有科学的地理价值观教育,则可选用讲解法、案例法、讨论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某种地理体验、产生某种地理情感,则可选用以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

3.地理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教学内容的性质决定了应当采用的方法。自然地理内容多概念、原理,既抽象又远离学生生活,相对比较难学,宜采用旅游法、演示法、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变式练习法等,便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原理。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特征决定了在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中还应较多地采用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等具有自然地理特色的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人文地理内容常常被认为是“易学不易教”[2]。因此,针对人文地理的知识特点,宜采用参观法、社会调查法、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具有人文地理特色的教学方法,使人文地理内容“易学易教”。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内容,多地名、数据、景观、分布、判断、特征,可采用演示法、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游戏法、区域比较法等,有利于学生建立丰富的地理表象,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乡土地理内容最接近学生生活,既是学生熟悉的内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应采用学生自由度较大和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方法,例如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给予学生较多的学习自主权,同时尽可能采用旅游参观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方法,实行开放式教学。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根据课题名字就可确定以模型(地球仪)演示法为主。又如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根据问题内容很容易确定出其主导教学方法为决策教学法。

4.学生的特点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选择教学方法就必须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3]。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方法取决于年龄心理特征。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课堂注意力比较短暂,容易分散;观察事物和现象比较片面、肤浅、粗略;直接经验比较少,理解能力弱;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象一般从感性出发,贫乏单调;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不够牢固。因此,地理教师应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选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讲述法、讲读法、启发式谈话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丰富地理表象,发展地理形象思维能力。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与初中生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课堂注意力比较集中、持久;观察事物和现象比较全面、深刻、细腻精确;直接经验比较丰富,理解能力强;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想象一般从理性出发,丰富且具有创造性;记忆以意义记忆为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比较牢固。因此,地理教师应从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教学方法以讲解法、练习法、实习法等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观察、练习和实践操作,辅以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自学探究的方法和讨论法。同时,依据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存量和初始能力来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5.地理教师的特点

教师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者,教学方法的选用往往带有运用者的个性色彩,因此,地理教师应发挥自身特长、优势,选择适宜的地理教学方法[4]。如有的地理教师雕塑和美术功底扎实,他就可以多选用模型、板图、板画等直观教学方法;有的地理教师酷爱旅游、擅长摄影录像,他就可以多选用标本、照片、幻灯、投影、录像等直观教学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精通计算机和网络,他就可以多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法和网络演示法;有的地理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音质柔美、极富感染力,语调抑扬顿挫,讲话幽默,他就可以多采用讲解法、讲述法;有的地理教师动手操作能力强,他可以多采用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善于组织学生活动的地理教师,可多运用讨论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总之,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来选择地理教学方法,做到扬长避短。

6.地理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与周边教学环境是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物质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本学校现有的地理图书、报刊、挂图、图片、标本、模型、教学软件、网络教材、教学器材、学习场所等教学设备条件、学校所能够提供的教学经费情况以及学校周边的自然与人文教学环境,选用条件许可的教学方法。如教学设施比较简陋的乡村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质地貌、河流、植被等自然景观进行野外考察教学,可以充分运用地球仪和地图册进行直观教学,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简易教具和设计实验进行教学。而现代教学媒体齐全、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往往建立了地理专用教室,可以经常采用标本与模型演示法、实验法、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法和网络演示法。那些建立了地理园的学校还可以经常运用制作法、观测法。总之,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建立在对学校教学设备条件和周边教学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到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三、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1.多样性原则

从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看,选择多种方法有助于进行组合教学,实现优势互补。实践证明: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所有的方法都有其运用条件和适用范围,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5],没有一种方法在所有方面都超过其他方法,也没有哪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校、学生和教师。有时,某一种方法的局限性可能正好是另一种方法的优势。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可以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进行组合、直观教学方法与逻辑思维教学方法进行组合[5]、文字语言教学方法与图像教学方法进行组合、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与以学生为主的方法进行组合等。

从地理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看,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教师素质、教学设备条件等的不同所决定的。不同的进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一样;不同的学校,教学设备条件有差异;不同的班级,学情有区别;不同的教师,素质有高低。地理教学系统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变化性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

2.主导性原则

主导性原则是指在一节课里,教师所选择的几种地理教学方法不能均衡使用,而要在其中确定一种方法作为这节课的主导方法,而其他方法作为辅助和补充,为主导方法服务,所谓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体而言,要分三个维度进行选择:首先要在宏观层次上本节课是以教师活动为主旋律,还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旋律。例如,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就属于以教师活动为主旋律的方法;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就属于以学生活动为主旋律的方法。其次,要在中观层次上确定本节课是以哪一种方法为主导,即确定是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为主导,或是以自学探究为主导,还是以参与体验为主导。最后,要在微观层次上确定本节课具体的主导方法。如在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方法中选择案例法作为主导方法。

3.有序性原则

有序性原则是指选择地理教学方法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以保证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对此,首先要熟悉各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优势、局限性、运用条件、适用范围等自身特性。其次要分析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三维要素组成与水平层次(包括了解、理解、掌握、应用水平等);分析地理教学内容的性质、知识属性、组成、层次结构、逻辑联系、重点和难点[6];分析不同学段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差异等年龄心理特征,挖掘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学习积极性因素,结合生活经验、地理知识存量、初始地理能力等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学习风格;清楚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教学特长、教学弱点;熟悉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教学经费情况和周边的教学环境。再次,要充分考虑学校目前为地理课程安排的教学时数(即课时)和最大程度所能提供的教学时间保证,做到因时制宜。在此基础上全面比较,综合考虑,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陈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林培英.探讨“决策”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0(6).

[3]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李家清,等.生本取向优质地理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5] 李晴.论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6] 赫兴无.地理教学媒体的选择[J].教学与管理,2013(22).

[作者:赫兴无(1976-),男,湖北枝江人,河南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篇4

教学设计其实就是教师依据本节教学内容、课程要求及学生年龄特点,提前预设适合的课堂教学流程。好的教学设计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多种能力训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为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每节课都是为了向学生传授一定知识,训练学生一定技能、培养学生一定情感的。所以,教学在教授一节新课时,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明白自己要“教什么”。不能海阔天空乱来一气,让学生听的茫然。

二、重点性原则

每个知识都有其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难以体会之处,那就是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去设计教学的地方。每节课必须都有主有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能自己理解的,老师坚决不去做过多的讲解,学生能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总结的知识,老师千万不要图省时省力自己去总结,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能集体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让他们自己解决。教师只能把学生不能靠自己或合作解决的问题的关键讲解给他们,真正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

三、整体性原则

新课标下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篇5

依据教育教学原理,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学情分析、设计教学流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要顺利实施教学活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明确所教学科目标,还要确定一个单元、一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组织实施并测评。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就要分析、选择、确保能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技能和策略。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主导者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周密思考和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

1、教育理念即课标精神

它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先导,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依据其开展,要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就要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标对教学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对课程标准进行研究。

2、教材分析

第一,教材体系的分析;教师首先要明确教材体系的构成;对使用的教材进行整体结构分析和单元结构分析,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第二,单元内容设计。第三,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段特点,为单元服务,为本课价值服务。

3、学情分析

第一,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规律的分析;第二,学生需求与学习动机的分析。

4、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包括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及三维目标的统一

5、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板块式结构:对设计意图的分析)。第二,问题的设计(解决教学内容的设计);第三,学生的设计(预设对学生学习活动、内容的设计);第四,板书、课件设计(总结全文线索及背景知识的运用等)

6、教学评价的设计

第一,针对单元或课文教学目标的评价设计;第二,试卷编制与分析;第三,教学活动的评价量表设计。

二、教学设计的原则:

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依据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课程标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周密思考和设计:

一、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的,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序的确定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科学性。

三、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四、反馈性原则

命题依据与原则 篇6

12信息安全

程晓阳

由地方信访工作浅谈宪法依据和基本原则

12信安程晓阳(1210604)

【摘要】由到当地信访局的调查研究引出对宪法依据及制度逻辑的对比性论证,进而引出少数地区信访工作中违背宪法基本原则的做法,通过对宪法基本原则的作用的论述,阐明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以宪法的重要意义作结,完成论述。【关键词】信访 宪法 制度逻辑 宪法基本原则

我时常在想,除了法律,还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其他办法。于是在一个暑假,我来到了当地的信访局。而我发现,“信访”这个比较直接的利益表达形式,也是有一定宪法依据的。中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这些规定,可以看做是信访的宪法依据。

那么,让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在信访局所了解到的情况。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33万,下辖4个乡镇、10个街道、58个社区、50个村,农村人口近5万。近几来年,随着全区社会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涉农信访问题逐渐凸显,访量最高时曾占到来访总量的71.6%,集体访总量的82.5%。因此,认真分析农村信访问题,及时有效化解矛盾,对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大局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接下来工作人员给我介绍了农村信访问题的主要特点,我简单把特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问题种类多。过去,农村矛盾主要是以家庭矛盾和邻里矛盾为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征占、换届选举、集体财产、干部作风、矿权纠纷等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且往往与历史遗留问题交织叠加,种类繁多。

二、涉及层面广。由于以上问题都关系到绝大多数村民的切身利益和未来发展,因此牵涉群众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甚至牵涉几个村,层面较广,给社会稳定造成比较严重的威胁。

三、集体访量大。许多上访村民受“法不责众”等心理因素影响,抱着人越多越有理问题越容易解决的想法,容易形成群体性上访事件。

我接着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也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政策原因。有关部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制定的政策、措施不尽合理,或者虽然合理合法但标准不统一,造成了诸如同地不同价等问题,激起群众的不满,导致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干部作风原因。有的村组织议事、决策程序简单化,虽然为公众着想,但得不到群众的支持,硬性推进引发群众上访。

三、群众自身原因。部分上访群众自身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政策观念不强,遇到问题往往只依靠信访渠道寻求解决,而较少考虑其它渠道,甚至存在个别群众追求不正当利益,借机缠访、闹访的现象。

对于问题的化解对策,根据从信访局得到的资料和我又通过其他渠道取得的信息,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密切与群众的关系

(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疑聚力、战斗力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办公室主任强调:2011年以来,我区涉农信访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进京集体访为零的突破,来区访量下降了50%,现占总访量的21.5%;集体访量下降了60%,现占集体访总量的12.5%。总之,化解农村信访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既要靠外部环境如政策法律的改善,又要靠密切干群关系、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疑聚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的信访问题,从而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而据我后续了解所知,宪法依据并不等于制度逻辑。国务院1996年《信访条例》把《宪法》第四十一条所说的“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具体化为“信访人的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作出处理决定的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其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第十条),是行政机关,而不是任何机关;是有权机关和其上一级机关,而不是任何一级政府。2005年新《信访条例》也基本上维持了这一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第十六条)中国政府过程的突出特点,是在大部分民众头上,从中央到乡镇共有五级党政政府(在农村地区有时还包括一级不是政府的政府,那就是村委会、村党支部),城市比农村少一级乡镇政府(直辖市再少一级──地市级),但又多一级“单位”。上下级党政政府之间等级地位十分森严,各级政府都是下管一级,形成一个层层向下约束、层层向上负责的“金字塔”式的嵌套机制。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其实并不能形成真正的中央集权,除了少数例外,它只能直接管到省、部级,即使是对比如某省某县的拆迁政策进行纠正,也要通过该省,而该省也须通过该县的上一级政府,即地市级党政政府来具体处理,比如将该县的党委书记和县长撤职。

这个制度逻辑,决定了上一级政府总会鼓励民众提起针对其下级政府的上访,但却不希望民众越过自己到自己的上级政府上访。针对下级政府的上访使得本级政府可以行使约束下级政府的权力,所以上访有时候会对上级政府“赋权”──赋予它管理下级政府的权力;如果民众越过本级政府上访,却将使本级成为上级政府约束的对象──哪怕民众反映的是自己的下级政府,但在上级政府看来,该为此负责的却是本级政府。

这就形成了中国信访制度的一大特色:容许逐级上访,直至上访到中央政府,但反对越级上访。然而,上访者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却有更大的动力进行越级上访。上访者倾向于相信,他所反映有问题的政府,跟其上一级政府免不了要“官官相护”,因为如果他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按照这个制度逻辑,上一级政府也是有领导责任的。只有再上一级政府,或者更高级的政府,才没有官官相护的嫌疑。比如,如果上访者要反映乡镇政府的问题,那么在其眼里,县政府是不可相信的,只有地市级和更高级别的政府,由于对乡镇政府没有直接约束责任,才可能对乡镇政府做出公正的处理。但下管一级和向上负责的制度逻辑,又使得哪怕是越级上访在层层批转之后,最终还是由县政府来处理乡镇政府。上访者也明白这一点,但他认为,如果有更高级政府的“尚方宝剑”在手,县政府在“官官相护”的时候便会有所忌惮。

在上访者看来,最没有“官官相护”嫌疑的是北京的中央政府。所以,上访的最终目的往往是“千方百计进京城”。

对于强化对进京非正常访的处置工作,信访局提出一是要抓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对重点人员,要安排专人严防死守,全方位、全天候的做好稳控,逐人成立工作小组,逐人制定稳控措施,确保其不进京上访;二是要及时劝返。在2012年一旦发生进京非正常上访,责任单位要立即进京,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劝返接待工作;三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启动市文明学校;四是要强化依法处理力度。对不依法信访、无理闹访的,要严肃批评教育;对借上访之名扰乱社会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及时依法处理;对借机利用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煽动群众闹事的,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坚决打击,切实维护社会秩序。

而对于一些比较低级的信访机关,对于进京访量的控制手段就有些扭曲和不人性。每当北京有重大会议召开期间,有些信访工作人员单纯为了减少进京访量,不管其来访目的,直接否决,并对来访者进行非法监禁。更有甚者,有些信访机关甚至有专门名单记录经常上访者和由于一些案件牵涉到的有上访可能的的人,在重要时期在车站、机场派人堵截,不论其出行目的。在京设有赌访人员,不是劝返,而是强制返回。

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就违背了宪法的基本人权原则?孟德斯鸠曾经说过:“掌握权力的人容易滥用权力,使用权利直到遇到界限为止。”但权力的利用不能以牺牲人权为代价,所谓人权,是指每个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权原则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宪法保护。而人身自由权,本身作为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七条的内容,更是人权的一个重要表现。作为与西方国家的请愿法类似的信访工作显然不能通过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来实现。列宁说:“宪法就石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人身权利是公民一切权利的基础,公民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那么其他权利都无法行使。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是现代各国宪法普遍具有的条例。

而当今时代下的所谓的宪法基本原则,究竟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宪法的基本原则在宪法的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宪法精神(或指导思想)之滋润,下起宪法规则之规定。它的作用体现于宪法运用的整个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存在着先天局限性的成文宪法规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指导对宪法的解释;

三、补充宪法规则存在的漏洞;

四、把宪法对普遍正义的追求与个别正义的维护有机的结合起来。

事实上,政策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在各级的执行中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些许不愉快。而对于政府官员,则需要更多更深地了解和吃透宪法及相关法律,这样才能真正使用好权力,真正为人民请愿,切实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

宪法基本原则问题是宪法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但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并没有受到宪法学研究者的重视。虽然所有的宪法学教材与书籍在体例上都有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但大都停留在对西方国家或对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基本原则具体含义的一般性介绍和评价之上,而缺乏从宏观上对宪法基本原则本身的形而上的研究,以至于宪法基本原则在宪法学中拥有的重要地位始终无法凸显出来,对宪法规范所规定的有关制度的解说自然也就难以上升到宪法基本原则的高度来认识。

这也就解释了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也有人没有宪法意识的错误执行任务的原因。

参考文献:【1】王广辉、叶芳 《宪法基本原则论》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1年05期

【2】《信访条例》 1996

命题依据与原则 篇7

教案也称为课时计划, 是教师根据学期体育教学进度和单项教学计划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一堂体育课设计的教学方案, 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文件之一, 是对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体育课教案是体育课教学设计的具体产物之一, 是教学设计指导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

一、体育课教学设计与教案撰写的依据

1. 依据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要求“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同时指出“加强体育,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所以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案撰写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过程等都必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使“育体”与“育人”有机结合。

2. 依据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 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 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二者都是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因此, 体育课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要充分考虑健康的目标并化为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在体育课堂上来实现, 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3. 依据体育学科本质与课程总目标的要求

体育 (与健康) 课程教学有别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 体育学科是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锻炼方法为主要内容, 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发展学生运动技能、体能素质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的, 体育学科的本质不能丢。其次, 体育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 掌握增进健康的知识与方法;增强体能并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 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表现出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只有依据体育学科的本质与课程总目标来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从而实现体育教学内容、方法、过程、目标的一体化、科学化、系统化。

4. 依据体育教学的规律

进行体育教学设计与撰写教案旨在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设计是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展开, 它除了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外, 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 因为不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进行,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体育教学必须遵循动作发展的规律、身体机能发展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身体锻炼的规律及人的生长发育规律等。只有遵循规律,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

5.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不同需求

“为学习设计教学”充分体现学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 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案撰写只有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及不同需求为依据, 并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条件来设计, 这样的课堂教学实践才会有效。学生的身心特征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 由于这种阶段性和个体差异, 也就决定了学生在各个阶段的不同需要。因此, 应根据学生在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和不同需求来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等。只有课前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 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够体现更明显。

6. 依据体育教学资源

体育教学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和场地、器材等。教师和学生是体育教学的要素, 而场地、器材则是物质要素, 两样缺一不可。教学设计可根据体育教师自身特点、特长和教学风格进行, 当然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能与技能基础;必须依据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器材情况, 以及了解同伴上课的信息沟通。因此, 在体育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时必须结合教师和学生及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等具体情况, 才能确保所制定的教学方案得以实现。

二、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案撰写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所谓符合科学性, 就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理念, 依据体育学科性质和体育教学改革精神, 根据体育教材内在规律, 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难度适中, 设计教学过程符合体育教学规律, 同时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和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

2. 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 一是要体现某一课时在单元教学中的位置、作用和所处的环节;二是必须体现课时教学目标统领教学, 设计中的每个环节、方法、步骤、媒介、评价等都应该围绕目标展开, 体现“目标与过程和谐统一”。所以首先要有单元教学意识, 其次要有目标教学意识, 即“统揽全局、聚焦局部”, 要求单元教学设计有连续性, 让学生能够拾阶而上, 而课时设计要有侧重性, 也就是说每一节课侧重于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3. 可操作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与撰写教案时, 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依据学生学情和教学资源情况, 明确教学效果, 充分体现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设计学习过程要清晰、有层次, 练习次数、时间清楚, 教师组织过程简练, 场地设计简洁, 即该简就简, 该繁就繁, 要简繁得当, 让设计与教案使人一看就明白教学意图与过程, 能够真正起到指导教学实践过程的作用。

4. 灵活性原则

必须考虑到教学设计与撰写教案毕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预案,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面对的是能动性很强的学生, 教师是不可能事先估计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情况的, 所以必须灵活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 对出现的问题要有教学应变的对策和方案, 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不要、一成不变地执行教案, 它仅是“预案”, 在实际教学中要学会观察课堂, 灵活、机智处理教育生存, 发挥驾驭课堂的能力。

5. 创新性原则

命题依据与原则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生写作训练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学生面对课堂作文命题(教材中的作文题或考试中的作文题),往往搜索枯肠,难以落笔成篇,完成后也可能是千篇一律、贫乏枯燥,场面十分萧条;另一方面,不作题材、体裁限制的各种随笔、散记却是异彩纷呈、语言鲜活、个性鲜明,极为繁荣。这萧条与繁荣的对照说明:指导学生的写作,只有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规律,把握他们的写作心态,使作文命题达到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步,才能优化他们的写作动机,激发他们的写作情感,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心,最终把作文写好。

新课标明确提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而实际上,不少学生作文已变成了与个体生命、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失去了亲切自然的魅力。写作过程中,压根儿就没有惊叹、沮丧和战栗之类的情感因素生成。这样,写作主体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一个个活泼的“我”的灵魂,难以在作文中映现。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如何做到作文命题与学生心理发展同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我们语文教师应予以探索研究的课题。

二、学生心理发展阶段与作文命题

心理学表明,每个人从出生到成熟经历着两个断乳期。第一个是乳儿后期的生理性断乳期,第二个是青少年时期的心理性断乳期。如果说生理性断乳是父母主动脱离孩子的过程,那么,心理性断乳则是孩子主动脱离父母的过程。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身心发展的变化,形成了他们特定的心理特点。一般来说,他们的心理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开放期、闭锁期和“二次模仿期”。高中生在三年的学习中经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写作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我们的作文命题如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让学生领悟到老师能窥见他们的心灵,认同他们的所思所虑,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按照命题的要求,在教师亲切得体的提示导引下完成作文训练。

(一)开放期的心理与命题

开放期心理一般是刚刚升簢高中的高一学生所特有的。这时,他们还保持着_些稚气,思想大胆、活跃,情感丰富、真挚,会和老师、家长、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喜欢结交朋友,向往拥有一个没有老师管束、没有父母唠叨的自由天地。这时,他们在写作上的最大特征是善于模仿、乐于想象。尽管他们的模仿往往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想象又偏重于故事情节,但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些特点进行作文命题,就能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开放期学生的作文命题应符合以下特征:

第一,作文命题要以保持学生的纯真感情为前提。家庭和学校是和学生成长直接相关的两个方面,它们直接构筑了学生的心灵世界的版图。母爱父爱常常是感之不尽写之不尽的永恒主题,更主要的是读懂母爱父爱也就是读懂人生的源头,提高对人生价值观的理解。比如高一学生学了台湾作家杨子的《十八岁与其他》,对父母和子女的沟通问题深有感慨。于是趁学校即将召开家长会之际,笔者特意抓住这个适合沟通的机遇,布置每个学生写了题为《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书信体作文,让每位学生写好后慎重地装在一个不封口的信封里,在家长会时作为见面礼送给父母。事后得知,许多父母看了子女们这封谈心书信后都为之动容。他们惊讶的是孩子的内心有如此多的想法;喜悦的是孩子的思想突然间成熟了许多;感动的是孩子原来还是会主动与父母沟通;感谢的是老师给他们与孩子搭起这座走进彼此心灵的桥梁。在第二周的随笔中,有许多学生写到家长会后父母对孩子动情地表达和洋溢其间的温馨氛围。有位学生甚至这样写道:“在这次学校组织的考试中,我一败涂地。本以为(按照惯例)家长会后我将面临一场暴风骤雨。然而回到家后,父母给我的那番报以理解、激励之语如一股暖流久久地回荡在我全身上下,如一泓清泉,甜甜流淌在我心灵的每一处。今晚,美好的月色伴我幸福地入睡……”

这种效果的出现正如歌德所说:“能将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连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这样的作文命题让学生写出了纯真的思想情感,正是这样的真情实感打动了他们的父母,达成了默契和理解,从而温暖和照亮了他们的前程。

第二,作文命题要有趣味,给人以新鲜感。鲁迅先生曾经创作出类似《大话西游》一类颠覆神圣的一组新历史小说,后结集为《故事新编》。在这组小说里,鲁迅并不是简单地再现神话和历史,而是穿越时空、古今杂糅,用古代神话传说和故事影射现代生活、针砭流俗、讽刺世事、批判社会。“故事新编”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适合让心理上处于开放期的高一学生来练笔。在写作时把题材延伸到中外文学名著、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以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情节、人物进行加工演绎,进行再创作,生发出荒诞的新故事。学生的模仿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充分调动和发展,一种创作的激情和冲动一直洋溢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在“故事新编”中,关羽可以进军娱乐圈,刘备可以上因特网,周瑜听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祥林嫂上法院打官司……初读让人匪夷所思;继而令人忍俊不禁。相信学生的创作过程一定会充满趣味和新鲜感。

第三,作文命题要给学生留有写作时模仿、创造的空间。在这一点上,两种作文命题形式可以作尝试。一是古诗词改写成散文,一是小说续写。在刚升人高中的高一学生的记忆里留存着不少优美的诗歌,这些诗歌滋养着他们的精神,陪伴着他们成长。圆月当空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能吟出对故乡的热爱;岐路挥手时,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少年的书生意气和满怀豪情;青春花开时,“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动人的诗句弥漫着浪漫情感,使内心泛起美好的涟漪。把古诗词改写成散文的过程是运用形象思维再创作的过程。还可以选取《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最后的常春藤叶》等高一学生熟悉的小说进行续写,让他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情节的设计、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两种命题形式从较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创作的空间。

(二)闭锁期的心理与命题

有管理班级经验的教师都会说:“高中三年里,高二阶段最难管理,相比之下高二学生特别容易与父母、老师或同学之间发生冲突。”的确,高二学生的心理特征很鲜明:(1)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用审视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不再安分地躲藏在父母的“羽翼”下,不再视父母、老师为“完人”,更多的需求使他们常与社会和家庭发生冲突,出现矛盾,成长中要求被尊重理解的烦恼与日俱增;(2)内心世界日趋丰富复杂,产生了交往的拘谨心理,思想上充满着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轻易表露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不倾吐真情;(3)在当今社会各种信息交流极为频繁的情况下,他们接受的信息成倍增加,思想也逐渐深刻。在作文上

则表现为希望写点深沉的东西。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的作文命题可以如下进行。

第一,挖掘学生最宝贵的写作潜能,让他们围绕“我”来做文章,坦然地表露“自我”。比如高二进行了文理分班,开学初布置他们写《文(理)科生畅想》。因为这个时候刚刚经历的文理科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他们对人生方向的一次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肯定有过许多犹豫,有过许多憧憬。这样的思想经历事实上已经让学生积累了许多写作的素材,这种写作的潜能实在应该得到及时有效地挖掘。这次作文命题切中了经历了一次人生选择的学生的思想、情感脉搏。所以许多学生大胆地、真诚地设计了自己的未来,也畅谈了作为文(理)科生所应具备的品质。所以说心灵封闭的他们,一旦开放其间的光和热,就会照亮他们手中的笔。

第二,应追寻学生生活的热点,利用他们成长过程中容易激起感情波澜,形成写作冲动的特定活动的内容出题。通讯技术的日益发展也冲击了许多高中生的身心。高中生拥有手机的人数越来越多,有些学生非常渴望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手机,但对手机的使用往往不能很好地加以控制,在就寝时、上课时出现发手机短信现象,不但影响听课也妨碍休息。基于这一现象,学校组织了一次关于高中生是否需要手机的辩论会。通过辩论前的材料准备和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所得到的认识和收获,笔者布置了一篇《手机,想说爱你不容易》的随笔,要求学生既要描述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又要写出辩论赛后的认识变化。笔者自认为这样的命题设计,学生既练了笔,又解除了他们心理上的困惑,从而锻炼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理性处理矛盾的能力。

前面笔者说到处于封闭期的学生不再视父母、老师为“完人”,更多的需求使他们常与社会和家庭发生冲突,出现矛盾,成长中需求被尊重理解的烦恼与日俱增,所以学生们有时候会对老师的某一句话、班主任管理方式提出质疑甚至是挑衅。在讲述《论语》中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时,学生们对孔夫子与弟子之间那种民主平等的聊天式的课堂气氛表现出异常的欣赏和羡慕。尽管笔者也是倡导课堂民主的,并且一直有意识地实践着,但从学生对孔子弟子的羡慕神情中,笔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对于这种差距,学生肯定有话可说,于是作了《我理想中的师生关系》这样的作文命题。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尽心中无限事”,看完他们的文章,我深感:原来他们对老师的要求那么高,但他们又是那么向往与老师沟通。

第三,可让学生自由拟题,用自己喜欢的文体写作。校园生活节奏快,学生课业负担重。在繁忙的学习中偷闲地写上几行,是一种难得的惬意。翻开他们平时写的“随笔”、“迷你篇”、“拾贝篇”、“青春篇”、“超短篇”,比比皆是。“匆匆几行,有时代的节奏;寥寥数语,有思想的潜流。”“一篇篇小作文,一丝微笑、一点思考、一分忧伤、一次幻想,那是心海的日记。”(评语)就像喜欢跳街舞、哼流行歌曲、玩游戏机一样,学生自然喜欢上这种自由拟题的小作文。作为老师,学生自己拟题,用自己喜欢的这种文体写作,即使三言两语,只要出自真情,就要认真写上几句评语,表示:我接受你们的节奏,欣赏你们的文笔。于是师生间有了默契,写作出现了感人的局面。

(三)“二次模仿期”的心理与命题

经过了十八岁成人仪式后的高三学生已完成了心理性断乳期,进入了心理学上所说的“二次模仿期”,成为实实在在的青年人。他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逐步摆脱了家庭的监护和父母的干预,要求独立的自主愿望继续增强,并开始以自己的观点、态度去体验生活,探索、思考人生的真谛。如果说,四五岁的小孩喜欢模仿成年人的语言和动作,那么,高中生则侧重模仿成年人思考问题和处理问r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们敏感、自信、爱思考、喜浪漫,对自然界的风花雪月已能赋予自己的情思,对事物的审美标准已具尺度。同时,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丰富的媒体资讯,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活跃了他们的思想,升学就业的剧烈竞争加速了他们的成人化。这个阶段的学生,风华正茂,很有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概。这正是培养、提高他们的议论、审美、感受能力的大好时机。我们根据学生要像成年人那样议论、评价问题的心理需要,作文命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切合时代的脉搏。比如《明星的公众形象排行榜》《足球“黑哨”之我见》《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活动计划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等文题之所以能引起高三学生的普遍兴趣,是因为这些命题切合他们的心理,全都沾上了时代生活的新鲜的露珠儿。学生·见题目,便有一股浓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就如学生面对一盘自己喜爱的美味佳肴,急欲投箸一样,引发了学生写作的灵感和冲动。可以预见写这样的作文,他们的笔下一定会流淌出文情并茂的文字来。

第二,要摸准学生的心理脉搏。好的作文命题是一种诱发灵感的信号。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作文命题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情感生活的真貌,摸准学生的心理脉搏,优选出一个个热门的话题。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白发地投入其中。如今的高中生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偶像,而且这些偶像往往不是政治家、发明家、诗人等伟人。只是一些体艺明星,他们绝不允许有人抨击自己心中的偶像。基于这一心理现象,笔者曾作过《周杰伦歌词中的文化现象举隅》《婉约派宋词与当代通俗爱情歌词比较》的命题,这样的命题作文是带有研究性质的,需要他们进行材料的搜集,并加以分析比较、判断评价。而这些环节正是处于“二次模仿期”的学生们想做的,满足了他们渴望像成年人那样对某一现象进行评头品足的心理需要。

第三,要能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如《与大师面对面》《“超级女生”热潮袭来的思考》《话成熟》《议“90后”学子的爱国情》《汶川地震孤儿心理辅导书》等议论性题目,气魄大,内涵丰富,能适应学生日益强烈的参与意识,为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和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机会,学生欢迎这样的题目。

三、作文教与学的心理接轨

作文是学生的作文。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依学生心理发展进行作文命题,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具体表现。作为教学中“教”与“学”的接轨,至关重要的是心理接轨。众所周知,知识可以用言授口教的方式进行传递,而语文素质读写能力则只能靠个体“习得”和“内化”才能获得培养和提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动”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积极地吸取,最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个体潜能。这就需要做好“教”与“学”的心理接轨。在命题指导这一环节里,我们则应努力使命题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步。

高中生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每个年级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内涵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讲究命题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步,就是所谓“钻到学生心里出题”,能使命题无论其内容还是语言表达形式,都能吻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发学生的美感,满足他们的情感、意志、兴味上的需要。那样,学生便能找到写作的爆发点——激发写作的冲动,从而使作文教学产生由被动参与转为主动投入的积极效应。

上一篇: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下一篇:刘书记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