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精选6篇)

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 篇1

思 想 品 德 试 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下面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2013年9月29日,中国________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这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A.北京B.广州C.上海D.天津2、20 13年11月18日,国际TOP500组织公布了最新全 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___________”超级计算机以比第二名美国“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再度轻松登上榜首。

A.天河一号B.银河一号C.神威蓝光D.天河二号3、2014年3月1日,8名暴徒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砍杀无辜群众。面对凶徒暴行,车站广场丁姓保安、宏盛招 待所陈宇贵、派出所副所长张立元、三中队队长谢林、牛肉面馆保安老刘„„挺身而出,与暴徒展开了殊死搏斗。这些平民英雄

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美德②没有做到见义智为,对生命负责 ③弘扬了社会正气,传递了社会正能量④在奉献中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2013年12月14日,韩某听信传言,用网名“佛主”通过手机在腾讯微博上发布虚假消息,称山西文水、清徐发生多起杀人盗取人体器官的事,引发当地群众极大恐慌。鉴于韩某的行为已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警方对其进行了行政拘留。这一事件启示我们要 ①加大惩罚力度②不信谣不传谣③增强判断能力④依法使用网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面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程开甲院士说:“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我们的核试验,是研究所、基地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这告诉我们

①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②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脚踏实地③只要合作,事业就一定能成功④在高科技领域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6、对右边漫画《网络反腐》的认识正确的是

A.网络反腐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B.网络反腐是惩治腐败的唯一途径

C.公民可以通过网络依法行使监督权

D.依法治国的先决条件是网络监督7、2013年6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党同志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

①彻底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③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 任和拥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我国现有私营企业1025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超过6 0%,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90%的新增就业岗位,国内生产总值贡献超过60%,税收贡献超过50%。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①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②是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④发展迅速,显示出了强劲活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情景分析(每小题6分,共12分)

9、黄风是一名普通学生,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妈妈离家出走,给她留下的是高位截瘫的父亲和双目失明的奶奶,生活的重担落在了这位仅有6岁的女孩身上。11岁时,她推着400斤重的铁板车行程500多公里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连续10年,她独自照顾爸爸,给他喂饭、翻身、按摩、换尿布„„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爸爸能够好起来。“不管多难,我都要好好读书,以后还要带着爸爸读高中、读大学,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奇迹也许就会发生!”黄风的事迹一经传颂,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黄风的事迹为什么会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2013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91岁的农村孤寡老人。为捐助贫困学生,17年未添新衣未尝肉味,馒头都舍不得买,每年生活支出千余元。可正是这么“吝啬”的倔老头,却用拾荒和省吃俭用的10多万元资助了全国100多名贫困生!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他说:“捐钱给孩子读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比我自己花强。”就是这么一位普通的老人,靠拾荒资助贫困学生,人届九旬仍不间断。正是这份爱心,这份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为什么刘盛兰老人能感动身边的人?

三、价值判断

四、探究实践(共10分)

15、针对当前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的状况,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以“雾霾”为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下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材料,请你参与到讨论之中。

方式转变形势所迫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曾经看着烟筒中冒出的黑烟而欣喜,因为上面冒出的是烟,而下面冒出的是财富,各地也大力扶持工业发展,结果是黑烟越来越浓,环境却越来越恶化。今天,当雾霾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时,我们看着黑烟却高兴不起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保护青山绿水,不要有污染的GDP,向雾霾宣战。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治理大气污染的十条措施,加大降耗力度,关闭重污染企业。

【我思考】通过上述材料你会得出什么结论?(2分)

重拳出击治理污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2014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

染宣战。

【我分析】为什么要坚决向污染宣战?(6分)

治理雾霾共同责任

雾霾天气,人人都是受害者。那反过来说,减少雾霾发生,大家都可以出一把力。雾霾笼罩之下,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既然同呼吸,那就共担责。

【我践行】为让雾霾天气尽早远离,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2分)

思想品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C

2、D

3、D4、B

5、A6、C7、B

8、B

二、情景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9、因为在黄风身上体现了自立自强、意志坚强、挫而不折、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孝老爱亲的优秀品质,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6分)

10、因为他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分)

三、价值判断

四、探究实践(共10分)

15、【我思考】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之路。(2分)

【我分析】因为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环境,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坚决向污染宣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造福子孙后代。(6分)

【我践行】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规划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环保政策;企业应该减少废气排放;公民应爱护花草,多植树,少开车减少尾气排放等。(2分)

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 篇2

1. 如果a与2互为相反数,那么的值是( ).

A. 2B. 5C. 1D. -2

2. 月亮的平均亮度只有太阳的0.000 002 15倍,0.000 002 15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2.15×10-5B. 2.15×10-6C. 2.15×10-7D. 21.5×10-6

3. 已知一组数据1,3,2,5,x的众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2.8B. 2C. 3D. 5

4. 同时抛掷两枚硬币,硬币落地后,出现“一正面和一个反面”的概率为( ).

A.1/4B.1/3C.1/2D. 1

5. 把多项式x2+7x-18因式分解正确的式子是( ).

A. (x-1)(x+18)B. (x+2)(x+9)

C. (x-3)(x+6)D. (x-2)(x+9)

6. 如图, 在梯形ABCD中 ,AD∥BC,∠B=70°,∠C=40°,DE∥AB交BC于点E. 若AD=3,BC=10,则CD的长是( ).

A. 7B. 10

C. 13D. 14

(第 6 题 )

7. 解方程:1-x+3/6=x/2,去分母,得( ).

A. 1-x-3=3xB. 6-x-3=3xC. 6-x+3=3xD. 1-x+3=3x

8. 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4,D、E分别为AB、AC的中点,连接DE,则四边形BCED的面积为( ).

9. 关于二次函数y=-x2+3x-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直线x=-3

B. 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4

C. 点A(x1,y1)、B(x2,y2)在函数图像上,当x1<x2<1.5时 ,y1<y2

D. 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10. 在正方形ABCD中 ,点E为BC边的中点 ,点B′与点B关于AE对称,B′B与AE交于点F,连接AB′,DB′,CB′,FC. 下列结论:1AB′=AD;2△F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ADB′=75°;4∠CB′D=135°. 其中正确的是( ).

A. 12B. 124C. 34D. 123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计算:2sin60°=______.

12. 化简:a2+2a/2+a的结果是______.

13. 函数y=x/x+3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4. 用半径为12 cm,圆心角为150°的扇形做一个圆锥模型的侧面 ,则此圆锥底面圆的面积为______cm2.

15. 如图,CD是⊙O的直径,∠EOD=84°,AE交⊙O于点B,且AB=OC,则∠A的度数是______.

(第 15 题 )

(第 16 题 )

16. 如图,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折痕,且tan∠EFC=3/4,则矩形ABCD的周长是______cm.

17. 如图 ,有两只大小不等的圆柱形无盖空水杯 (壁厚忽略不计),将小水杯放在大水杯中,并将底部固定在大水杯的底部. 现沿着大水杯杯壁匀速向杯中注水,直至将大水杯注满. 大水杯中水的高度y(厘米)与注水时间x(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则图中字母a的值为______.

(第 17 题 )

(第 18 题 )

18. 如图 ,直线l与圆O相交于A,B两点 , 与y轴交于点P. 若点A的坐标为 (1,3),PB=3PA,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76分)

19.(本题满分5分)

20.(本题满分5分)

先化简,再求值:,选一个使原代数式有意义的数代入求值.

21.(本题满分5分)

解不等式组:,并在所给的数轴上表示出其解集.

22. (本题满分5分)

解分式方程:

23. (本题满分6分)

如图,在△ABC中,AB=AC,∠BAC=50°,分别以AB、AC为边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D和ACE,使∠BAD=∠CAE=90°.

(1) 求∠DBC的度数;

(2) 求证:BD=CE.

(第 23 题 )

24.(本题满分7分)

某市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了解初一学生每学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随机抽样调查了某校初一学生一个学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天数, 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求出扇形统计图中a的值,并求出该校初一学生总数;

(2)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 求出扇形统计图中“活动时间为4天”的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

(4) 在这次抽样调查中,中位数是多少?

(5) 如果该市共有初一学生6 000人,请你估计“活动时间不少于4天”的大约有多少人?

25. (本题满分8分)

如图,一次函数y=kx+5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m/x在第一象限的图像交于A(1,n)和B(4,1)两点.

(1) 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 根据图像写出当x>0时,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x的取值范围;

(3) 在直线x=-1上求一点P,使PA+PB最小.

(第 25 题 )

26. (本题满分8分)

某水果店从批发市场购得椰子两筐,成本价x元/个. 回来后发现有12个是坏的,不能将它们出售,余下的椰子按高出成本价1元/个售出,售完后共赚78元.

(1) 若这两筐椰子原来的总个数为y个,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 若水果店从批发市场购得这两筐椰子共花了300元,求出x的值.

27. (本题满分8分)

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过点O作弦BC的平行线,交过点A的切线AP于点P,连接AC.

(1) 求证:△ABC∽△POA;

(2) 若OB=2,OP=7/2,求弦AC的长.

(第 27 题 )

28. (本题满分9分)

如图,抛物线y=1/2x2+bx-2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与y轴交于C点.

(1) 则C点坐标为______;x1·x2=______;

(2) 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已知A(-1,0),P为直线BC上的一个动点,若以P为圆心,PC长为半径的圆与x轴相切于点Q,求点Q的坐标.

(第 28 题 )

29. (本题满分10分)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6 cm,AD=AC=5 cm. 点P由C出发沿CA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 cm/s;同时,线段EF由AB出发沿A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 cm/s,交AC于Q,连接PE、PF. 若设运动时间为t(s)(0<t<5). 解答下列问题:

(1) 当t为何值时,PE∥CD? 并求出此时PE的长.

(2) 试判断△PEF的形状,并请说明理由.

(3) 当0<t<2.5时,

(ⅰ) 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ABFPE的面积______(填序号).

1变大2变小3先变大,后变小4不变

(ⅱ) 设△PEQ的面积为y(cm2),求出y(cm2)与t(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y的取值范围.

(第 29 题 )

参考答案

1. B 2. B 3. A 4. C 5. D 6. A 7. B 8. B 9. C 10. B

11.12. a 13. x≠3 14. 25π 15. 28° 16. 36 17. 80 18. y=x+2

19. 1 20.1/x;x不取0和±2即可

21. -1≤x<3 22. x1=-2,x2=4 23. (1) 110° (2) 略

24. (1) a=25%,200人 (2) 略 (3) 108° (4) 4 (5) 4 500人

25. (1) y=-x+5,y=4/x(2) 0<x<1或4<x<∞(3) P(-1,22/7)

26. (1) y=12x+90 (2) 2.5 27. (1) 略 (2)

28. (1) (0,-2) -4 (2) 直角三角形,证明略 (3)

2014年常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篇3

[原题回放]

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意、深沉的思考。

请以“孩子与老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说明: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命题透视]

常州市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思路是:以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为主要考查形式,不限文体,不设审题障碍。秉承这一命题思路,2014年常州市中考作文为命题作文,题目是“孩子与老人”。为了帮助考生拓展思路,激发写作欲望,题目前有一段简明的文字提示:“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意、深沉的思考。”很显然,命题者的意图是要引导考生到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提炼写作主旨,并通过描写孩子与老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悟,进而对两种生命状态做理性而深刻的思考。考生是否能选择最富有生活气息的素材进行提炼开掘?是否能用生动精致的笔调去描摹孩子和老人的生活状态?是否能在描写的基础上做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是命题者想要检测的内容。

初看这个题目,考生或许会轻松一笑:这篇作文不难写,不就是写晚辈如何尊敬长辈,长辈如何关爱晚辈么?孰料,绵若无骨之下往往暗藏玄机,如果仅仅从这个高度构思写作,那么必然在立意上就先逊人一筹,可要与一类文擦肩而过了。

细读作前提示就会发现,这段作前提示语对考生而言非常重要,它既为考生的写作营造了一种特定的感情氛围,又点明了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将“孩子”与“老人”所承载的生命意义揭示了出来,为考生选材立意、构思写作指明了方向。考生可以抒写“感人的故事”,抒发“纯厚的情意”,展开“深沉的思考”……总之,这道题给高手过招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孩子和老人,构成了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这期间的历程就叫作人生。孩子和老人这两个群体极富哲理与思辨的象征意味。一方面,孩子意味着新生、希望、创造、朝气蓬勃、百无禁忌;老人意味着衰老、失望、保守、暮气沉沉、经验主义。另一方面,孩子也意味着柔弱、浮躁、年少轻狂、年幼无知,老人则意味着浑厚、安静、老骥伏枥、老马识途。

在当下社会,这两个群体还分别存在着养老问题和独生子女问题,交织着隔代教育的无奈、孩子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道德困境。老人和孩子还常常成为被忽略的群体、被欺负和损害的群体……于是,写作高手的机会来了:可以赞美老人的孩子心态,期待老人以智慧指引孩子,呼唤孩子理解老人的苦心、欣赏老人的美德;还可以揭示这种代沟,反思相关现象,呼唤某种变革;可以表达一种相互欣赏的赞美,表达一种相互融通的祝愿;可以写成个体之间的故事,小中见大;可以是社会两大群体之间的相互映衬、相互发现;可以上升到民族层面关于继承与创造、保守与开拓的哲学思考;甚至可以联想到一个老大帝国和少年中国的时代定位等。

这道作文题昭示了考场作文的未来走势:炫技者将让位于实力派,低层次的模仿者要臣服于高品位的创造者。因此,走出课堂,走向生活,磨砺思想,提升境界,将成为中学生提升写作品位、提高中考应试成绩的不二法门。

[评卷扫描]

虽然这道作文题在审题方面不存在太大难度,但是,考生在完成写作的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缺少对题目中的“孩子”和“老人”这两者所指代的范围的思考。

不少考生笔下的“老人”大多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邻居家的某位长辈,而“孩子”就是自己,然后就围绕两个个体间的亲情展开叙事、描写。不少考生的叙事还停留在流水账式的层面,对于亲人间的事情缺少具体细致的观察和体悟,所以,笔下的亲情似乎大同小异,没有特色。比如,奶奶都是体贴入微的,爷爷都是温和慈祥的,父母不在身边的小作者感受着他们无微不至的呵护。千篇一律的叙述,暴露了考生写作中存在的“概念化写作”的弊端,这样的文章很难以情动人。

第二,缺少对题目中的“孩子”和“老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不少考生一边倒地将写作重心放到了“老人”身上,将大量的笔墨用在对老人的具体描摹和赞美上,一味地把文章打造成了赞颂“亲情”的主题作文。文章罗列出很多生活的点滴,叙述老人是如何照顾幼小孩子的:有铺陈排比式的、有集中笔墨详写一件事的、有以孩子的成长历程为线索的……他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关爱后代、无私付出的老人形象,刻画可谓充分而细致。但是,他们忽略了题目中的另一个关键词“孩子”。其实,这个题目中的“孩子”与“老人”是一样重要的,它们就像天平的两端,只有两者都被重视,才能够维持天平的平衡。

第三,缺少对文章立意的深入思考。

如果说对“孩子”和“老人”所指代的范围的思考过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少考生的选材,那么在众多反映“亲情”主题的文章中,又有不少仅仅停留在了“亲情”层面,导致文章从选材到立意都大同小异,这样的文章在中考阅卷中,只能成为大海中一颗平凡而不起眼的小水滴了。不少考生没有深入思考“孩子”和“老人”所代表的不同的人生内涵,例如,因为年龄相差悬殊,必然导致“孩子”和“老人”在人生阅历、面对生活的态度、看待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考生如果能这样理解,文章的档次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第四,缺少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直白。

不少考生通篇以叙述为主,例如,反复强调老人每天尽心尽力地照顾小孩,却不会选择场面或瞬间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也有不少考生在描写过程中手法单一,只是通过外貌、神态和语言客观地记录,缺乏真情实感的体现,更没有想到运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或运用联想、对比等手法提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结尾部分也是蜻蜓点水般地用一两句话收束,既没有精彩的、发人深省的议论,也没有真诚动人的抒情,没有起到升华主题、感动读者的效果。

[迷津指点]

中考作文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审清题目、读懂想透;其次要精心雕琢语言,推敲如何表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是如此。读懂题目、审清文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虽然审题问题是老生常谈,但是,中学生因为审题能力不强而导致写作失误的例子还是比比皆是。因此,提升审题能力在当前以命题作文为主旋律的时代,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审不清文题,一是可能无从下手,二是写出来的文章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连基本分都拿不到。

那么,审题要审什么呢?

首先,要审好文体。

中考作文命题一般注明“文体不限”,或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总之,是放开体裁要求的,让同学们有自由选择的空间。但是,“不限”也不是绝对的,有时题目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文章特别适合某种文体。

比如“十六岁的我”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当然最适合写洋溢着青春激情的抒情散文。如果写议论文、说明文,就不太好下笔。再比如“说谦虚”,一看就知道必须写议论文了。有些题目似乎一下子看不出应该写什么文体,或者说哪种文体可以写,这就需要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比如“孩子与老人”这个题目,如果写记叙文,就得叙写孩子和老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或者描绘孩子和老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或者从孩子与老人的矛盾冲突中展示某种哲理的思考等;如果写议论文,就得从两者的关系中提炼出一个鲜明的论点,然后围绕这个论点进行论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现在,有一些地区的中考作文不再笼统地标明“文体不限”,而是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对此,同学们在审题时就更要注意了,一定要按照题目规定的要求来写作,不得擅自改变文体。

其次,要审好人称。

人称是题目的基本信息。中考作文命题一般更关注同学们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_________”等。即使题目中没有出现明确的人称,同学们在写作时也要尽量写“我”的经历、见闻和感受,这样更符合中考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

如果题目中出现了“你”,那么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两个人称之间的关系,要确定好重点。如“好想握住你的手”“你误会了我”这样的命题,对叙述者的口吻就有特别的要求,必须强调对“你”的感情倾诉。

如果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的班级”“那一刻,我们_______”,这类作文就特别要突出“们”,要突出群体的形象。

像“孩子与老人”这样的题目,人称该如何处理呢?首先,要准确定位,明确是以老人的口吻写还是以孩子的口吻写;其次,要确定是从个体的角度写还是从群体的角度写。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再动笔,在人称上就基本不会出现错误了。

第三,要审好范围和句式。

审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最近几年,为了防止套作和抄袭,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提出限制,对这一命题趋势,同学们必须加以特别关注。

例如:“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你在我心里”的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是非作者自己,比如,可以虚拟“我”为树叶,树叶对树根说“你在我心里”。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非作者本人莫属了,如果虚拟成别人,就跑题了。

审句式就是看题目是用什么句式表达出来的。如果题目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歌声”,那对句式的审查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题目里出现了关联词语,或者题目是由两个小分句构成的,那就需要辨析内部的联系了,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呢?

例如“生活因思考而精彩”,题目的意思就是“生活的精彩来自于思考”,精彩是结果,思考是原因,两者是因果关系。写作时,就必须说清楚你是如何思考的,又获得了怎样的精彩,两者要兼顾。再如“孩子与老人”这道题,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短语,行文时,同学们就要写清楚两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孩子”和“老人”缺一不可,如果只写一方面,就是偏题。

下面再来说说语言表达的问题。这既与同学们的积累有关,也与同学们的思想阅历有关。如果说立意、选材、结构等能力属于技术范畴,可以通过短期的强化训练得以提高,那么语言则是一门艺术,是一个人的基本功,无法速成。如果一篇文章的语言枯燥乏味,缺乏表现力,即便立意再高、材料再好、结构再完美,也无法感染读者。尤其在考场上,有时出色的语言可以“一好遮百丑”,起到其他写作技巧达不到的效果。古人云“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语言就是一个人的基本功,一旦过了语言关,你就掌握了写作的主动权,就站在了作文的制高点上,就能写出精彩的高分作文来。

对同学们而言,最基本的表达要求就是能做到记叙清晰明了,不啰唆;描写细致生动,不概念化;议论必须精要,在关键处把“事”中之“理”揭示出来,切忌长篇大论、不着边际地空发议论;抒情要真诚,不故作姿态、无病呻吟。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彩呢?具体来说,同学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多用描写,让语言充满鲜活的美感。

描写是使语言鲜活的重要手段。要使语言摇曳多姿、精妙亮丽,同学们就必须在描写上见“长”。

例如,有一位学生对父亲的鼾声做了这样精彩的描写:“老爸一躺下,准有鼾声,而且像一支曲子,很美。开始的‘嗡嗡’声似蜜蜂采蜜,接着的‘轰隆’声如雷声滚滚,到后来的‘呼哧’声,就像小狗喘气。有前奏,有高潮,亦有尾声,如此循环往复,真是妙极了。”如此惟妙惟肖地描写“鼾声”,使文字显得摇曳多姿,非常富有吸引力。

第二,善用修辞,让语言富有斑斓的色彩。

修辞的作用在于修饰和调整语言。有人称修辞为“魔杖”,说它点到哪里,哪里的语言就亮丽起来。比喻、拟人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可以使语言富有气势和节奏;对偶能使语言整齐华美;设问、反问则能使文章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例如朱自清的《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既富有颜色的斑斓热烈,又有音乐的灵动美妙。

第三,巧借诗文,让语言饱含诗意的灵动。

在文章中适当地引用一些诗文、名言、谚语乃至优美清新的歌词等,既可以展示自己深厚的文化积累,又可以扩大文章的容量,使语言饱含深刻的意蕴,增强灵动感。

例如“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九曲黄河,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这段文字引用了大量的古诗名句,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充满自豪和赞美之情,不但句式整齐,而且诗意盎然,富有感染力。

总而言之,精妙的语言既来自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也来自广泛的阅读和深厚的积累。要使作文语言出彩,同学们就必须做到热爱生活、博学厚积,同时,要在具体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仔细揣摩、用心感悟,这样,写作时就会文采飞扬。

[例文点评]

一类文:

孩子与老人

清明,虽然有些年轻人忽视传统,但老人们还是会领着孩子去扫墓,既是向先人表达敬意,亦是上一堂家族观念的教育课。

伴着纷纷而落的清明雨,爷爷领着我和妹妹前去扫墓。年仅6岁、懵懂无知的妹妹看着爷爷庄重肃穆的神色,略有所悟地收起了嬉笑的表情,感知了此事的严肃重要。(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清明扫墓时孩子与老人的不同心态)一边走,爷爷一边指给我们看远处的坟:这里长眠的是叔公,那里躺着的是姑奶奶……陌生的称呼从爷爷口中道出,带着岁月的沧桑和悲凉。一直不服老的爷爷此刻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苍老,浑厚的声音中露出一丝倦怠。贴心的妹妹伸出暖湿的小手,像一条小蛇游进了爷爷宽厚的大手。爷爷用力地攥紧了些,慈爱地抚摩着她柔软的头发。(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形象的比喻凸显出爷爷的历经沧桑和妹妹的年幼贴心)一旁的我低垂着头,沉默地做一个倾听者,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讲他的童年,他的奋斗。就这样边走边讲,爷爷从家里的族谱一直说到了古董和家风。原本不远的路程居然走了许久,我回过头,泥泞的田埂上留有一串串大大小小的脚印,错落却和谐,沉淀着满满的爱……(田埂上留下了两代人的串串脚印,充满家的和谐与温暖。细节描写传递出了真挚的情感)

终于到了。爷爷坐在太公、太婆的坟前,他缄默不言,妹妹也低下头若有所思,如此的安静使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各自不同的心声:妹妹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眼前事物的好奇,而紧抿的嘴唇却透露了她的害怕;爷爷则是一脸淡然,仿佛看透了生死,希冀慈爱的眼神时不时地落到我和妹妹的羊角辫上。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老人健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不要等到阴阳两隔时,后悔不已。

在这丝丝细雨中,我忽地想起了林清玄的一句话:“人生就是在不同的位置看风景。”无论仍是孩子的妹妹和我,还是花甲之年的爷爷,甚至是在天堂看风景的太公,景观没有变,只是我们的人生境界在不断提升,所以,我们对事物有了不同的理解。(用林清玄的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孩子与老人所处的人生历程的位置不同,对生活的感悟当然不同,这是一个境界提升的过程。亲情背后,我们还领悟到了人生)

但是,血缘纽带、家族观念的教育课,跨越了岁月的鸿沟,架起了孩子与老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桥梁……

一路走过,老人与孩子,仿佛牵手共伴了一整个世纪。(结尾点题,升华主旨)

总评:小作者选取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素材——清明节祭拜先人,将家族中的老人和孩子联系起来,选材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语言表达上,小作者用对比手法很好地体现了两代人在祭拜时对生死的不同态度。妹妹由开始时的“懵懂”“嬉笑”到之后的“好奇”“害怕”,表现出了孩子的年幼天真;而爷爷的“一脸淡然”却体现出长者对生命的深刻参透。此外,小作者善于捕捉生动的画面来传递情感,“我回过头,泥泞的田埂上留有一串串大大小小的脚印,错落却和谐,沉淀着满满的爱……”

本文的立意有深度,令人眼前一亮。花甲之年的爷爷正在走向生命的衰竭,在坟前,他“希冀慈爱的眼神时不时地落到我和妹妹的羊角辫上”,传递的是对幼小生命的美好祝愿,这让小作者感慨唏嘘,内心的尊老爱老之情油然而生。不止于此,小作者引用林清玄的“人生就是在不同的位置看风景”,将文章情理融合,透过真挚的感情,我们看到了理性的思辨,这正是这篇考场作文的难能可贵之处。

二类文:

孩子与老人

我坐在阳台上,光影调皮地跳跃在绿色植物上,看起来像发光的钻石。(形象的比喻、拟人手法,营造了温馨美好的梦幻般的氛围)外婆的影子映在上面,更显得慈眉善目,像极了动画片里的月亮奶奶。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扑进外婆怀里,甜甜地叫了她一声,然后腻歪着不肯起来……

我这个鬼马精灵早就赖上事无巨细、勤劳能干的外婆了:不必说解渴的山药汤,也不必说香甜的南瓜饭,单是那糯糯的烤红薯,至今回想起来也会让我忍不住咂咂嘴,咽几下口水。那是留在记忆里的家乡的味道……(色香味俱全的家乡美味令人垂涎,舌尖上的美味勾起了童年的味道)

不过,最让我佩服的还是外婆的那双巧手!我最喜欢看她从老旧的针线盒里拿出亮闪闪的银箍套在中指上,瘦削、苍老的手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根针。穿线更是不用说了,那线头一把就被外婆拉过了“小山洞”,捏在手里,不等我缓过神来,线尾已经出现了一个胖嘟嘟的“大盘结”,结结实实的,像个壮小伙。每次我夸赞外婆,外婆总是爽朗地笑两声,再附上一句:“外婆以后教你。”我依然痴痴地望着,心里早如播(“播”应为“拨”。)乱了的弦,漾起一圈又一圈圆晕……(心理活动描写细腻)

我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还伏在外婆暖暖的双膝上,她那双满是褶皱却依然有力的手揽着我的身子。我不禁坐直了身子,轻轻地靠向外婆的肩膀,甜甜地说:“外婆,以后你也要靠着我哦!”……

阳台上的光影继续跳跃在一老一少之间,明媚出暖暖的温情……(“阳台上的光影”首尾呼应,使得文章浑然一体。“明媚”一词有表现力,点明主旨)

总评:文章语言清新灵动,读来如水一般温润。开头很有画面感,既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也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温馨美好的亲情就像一股溪流,在字里行间流淌。它从外婆精心烹饪的美食中溢出,从外婆灵巧的双手中穿过,更在“我”甜甜的软语中传递。

文章结构清晰,这得益于小作者采用的环境描写手法,收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使得文章严谨周密。每一小节最后都用省略号收束,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拉长了文章的广度。

小作者还注意虚实结合,画面切换自然,段落间衔接紧密,拓宽了写作的时空,将一幕幕美好的瞬间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暖暖的温情”是本文要体现的主题,所以,这篇文章还有提升之处,要能从亲情出发探求“孩子”和“老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可以多从“我”的角度着手,揭示“我”从亲情中得到的体悟,文中那一句“外婆,以后你也要靠着我哦!”的意蕴要凸显出来。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一段别样的旅途”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胸襟。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世间的一切。低调做人才能有一颗平凡的心,才不至于被外界左右,才能够冷静,才能够务实。这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最起码的前提。

请以“低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曹介梁,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常州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担任常州市教育局语文兼职教研员,江苏省“送优质资源下乡工程”主讲教师,并多次参加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和审稿工作。现任教于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 篇4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⑪道狭草木长。(陶渊明《归园田居》)

⑫。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2分)

⑬,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⑭回首中国大地5000年历史,真令人感叹“,”!(用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阕的句子),而我们更看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⑮把王维《终南别业》默写完整。(4分)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⑪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shànxiào()。

⑫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lì(),全体都震悚起来

⑬他就是这样chuīmáoqiúcī()。

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bùkědānɡ()。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有的书可供一读,有的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消化。

(2)我单位原公章已作废,自2002年5月1日起新公章,特此通告。

(3)地铁三号线18个车站站名经市地名委员会,已经正式确定。

A.咀嚼启用审查B.品尝启用审察

C.咀嚼起用审察D.品尝起用审查

4.下面是某同学写的日记中的一个段落,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是()(3分)那一次,学校组织卫生大扫除,我和一个同学被安排打扫教室卫生。(A)贪玩的我竟对那个同学说我生病了,硬要她帮我打扫一下。(B)当我在外面玩得痛痛快快后走进教室时,却发现训斥她的老师正在教室里。(C)原来她先帮我完成了任务,而自己负责的区域却没来得及打扫。我的脸一下子热起来。我的行为真可耻啊。(D)是啊,自己应该承担的事情,怎么可以强加在别人身上呢?我和那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5.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意思相承或相关。(4分)大自然给我们很多启示。滴水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学习要广读博览;,是在告诉我们。

二、阅读(46分)

(一)伤仲永(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伤仲永/以伤先帝之明B.世隶耕/隶而从者

C.即书诗四句/无从致书以观D.固众人/吾义固不杀人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8.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二)(9分)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帝怆然,遂舍之。(《西京杂记》)

9.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⑪帝忍而愎忍:

⑫益死之速耳益:

10.对画线句“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回头看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激怒他。

B.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顾及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激怒他。

C.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顾及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感动他。

D.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回头看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感动他。

11.东方朔用什么办法解救乳母?(4分)

(三)去繁就简的人生(10分)

夏秋相交之时,家门口的一棵柿子树被一场罕见的大风拦腰吹断了,很是让人心痛。那棵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每年都给当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我当时少不更事,便问正在对树叹息的祖父,冬天风大,还那么冷,它怎么就没被吹断呢?祖父说,这树亏就亏在了结果太多,枝叶太旺,招风啊。我当时听得似懂非懂,并不完全明白祖父话中的意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渐多,才慢慢体会到祖父话中的意味。柿子树在夏秋之际的断折,是因为它在最为繁华的时节,背负了太多的沉重,就像英雄往往魂断于盛年。而在深秋或寒冬,华叶落尽,果实卸下,生命开始简单而平静,再次面对风霜雨雪的袭击时,就显得无畏无惧,宁静泰然了。

在人的一生中,也会有许多的追求、许多的憧憬。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我们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我们的一种负担。

古人有句话叫“大道至简”,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越是真理的就越是简单的”。的确,古往今来,那些真正健康长寿的人,那些人格高尚、具有爱心、在专业上有所建树、给人类社会留下精神财富的人,无不生活简朴,思想单纯专一,在世人眼里,他们看起来也许并不怎么聪明,甚至会有些傻里傻气。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是大智若愚,自觉淘汰了对他们来说多余的东西罢了。

智者的简单,并非因为贫乏或缺少内容,而是繁华。著名的美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有一个很有趣的“数学人生法则”,说数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九九归一,化繁为简。在人生的过程中,往往越是单纯专一的人,就越是容易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而那些想法很多,在许多方面都行,都一试身手的人,则往往终其一生而无所作为。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即便你健康地活到80岁,才有29200多天。这里面还要除去2/3的时间用于睡眠和其他琐事,还要除去童年、少年和老年的时光,其实你可以利用来做事情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千天。在有限的人生中,你不可能做得太多,所以只能有选择、有方向地去努力。

一个心中有坚定信念的人,一个有明确目标的人,他会心无旁骛,并善于将可能引起忧思苦恼及妨碍行进的事物丢弃掉,不让它干扰自己的身心和脚步。使用电脑的人都知道,你安装使用的软件越多,电脑运行的速度就越慢,还会有大量的垃圾文件、错误信息不断产生,若不及时清理掉,不仅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还会造成死机或者整个系统的瘫痪。所以,你就必须定期地删除多余的软件,这样才能保证电脑的正常运转。人的身心何尝不是这样,你要想有所作为,想在生活中健康有力地向前走,就不能背负太多无用的东西,要学会清理和放弃。

简单的过程是一个觉醒的过程。大道至简,健康人生一定是一个去繁就简的人生。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而快乐才是生命不断走向高处的动力。

12.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去繁就简”,是指将人生多余的东西丢弃掉,专注于自己的信念与目标,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B.“大道至简”,真理总是简单的,不简单的就不是真理。

C.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渐多,才能够慢慢体会小时候不理解的事情。

D.文章举出一些电脑之所以死机瘫痪的例子,说明必须及时清理和放弃无用的东西。

13.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提倡“去繁就简”人生态度的理由。下面不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那些用不着的东西,会成为我们的一种负担。

B.古往今来,健康、高尚、成功的人无不生活简朴,思想单纯专一。

C.人生有限的,不可能做得太多,只能有选择、有方向地去努力。

D.简单能使人身体健康,而身体健康能使人快乐,走向成功。

14.请你举一个例子来证明本文的观点。(4分)

(四)目送(17分)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⑾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⑿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⒀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⒁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⒂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5.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4分)

16.“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请你结合文章第⑨段和第16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4分)

17.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画线句进行鉴赏。(5分)

⑪从A句中任选一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简要品析。(2分)

⑫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B句。(3分)

18.《目送》一文发表后,在世界华人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读完此文,你能说出它受欢迎的原因吗?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三、作文(50分)

19.请以《思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A)可是,我一连跑去挤了两三天奶,什么也没有看到,我的胆子稍稍大了一点。我想,其实没有什么事情,都是我的想象罢了。但我还不能使自己确信那一定是自己的脚印,除非我再到海边去一趟,亲自看看那个脚印,用自己的脚去比一比,看看是不是一样大;只有这样,我才能确信那是我自己的脚印。不料,我一到那边,首先发现的是,当初我停放小船时,绝不可能在那儿上岸;其次,当我用自己的脚去比那脚印时,发现我的脚小得多。这两个情况又使我马上胡思乱想起来,并使我忧心忡忡,忐忑不安。结果我吓得浑身颤抖,好像发疟疾一样。我马上跑回家里,深信至少一个人或一些人上过岸。总之,岛上已经有人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对我进行突然袭击,使我措手不及。至于我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卫,却仍毫无头绪。

(B)一位信使早我们半天先出发了,他去报告国王我就要到了,请陛下规定一个日子和时辰,看看他什么时候高兴见我,好让我有幸去“舔他脚凳子跟前的尘土”。这是这个国家朝廷的规矩,不过我发现它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因为我到达后两天被引见的时候,他们命令我趴在地上朝前爬,一边爬一边舔地板;但因为我是个外国人,他们倒注意事先将地板清理得干干净净,这样尘土的味道倒还不是很讨厌。不过,这是一种特殊的恩典,只有最高级的官员要求入宫时才能得到。不仅这样,要是被召见的人碰巧有几个有权有势的仇敌在朝,有时地板上还故意撒上尘土。我就看到过一位大臣满嘴尘土,等他爬到御座前规定的地点时,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这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那些被召见的人如果当着国王陛下的面吐痰或抹嘴,就会被处以死刑。另外还有一种风俗,说实话我也不能完全赞同:如果国王想用一种温和宽大的方法来处死一位贵族,他就下令在地板上撒上一种褐色的毒粉,舔到嘴里,二十四小时后毒发身亡。但是说句公道话,这位君王还是非常仁慈的,对臣子的性命相当爱护(这一点上,我很希望欧洲的君王都能向他学习)。为了他的荣誉,我一定要说一下:每次以这种方法将人处死后,他都严令叫人将地板上有毒粉的地方洗刷干净,侍从们要是大意了,就会因惹恼了国王而受刑。

1.这两段话分别出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2分)

A段出自《》,作者是。

B段出自《》,作者是。

2.你觉得这两段文字在叙事上有什么不同特点?结合文段内容简要说说。(4分)

3.设想这两部作品改变成戏剧,出现了上述两个片段。表演A段中的“我”或B段中的国王的演员在这场戏中表情应该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导演,请你选择一个片段,为演员在戏中的表情写几句描述性的提示语。(100字以内)(4分)

参考答案

1.⑪夕露沾我衣⑫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⑬万里赴戎机⑭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⑮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⑪讪笑⑫霹雳⑬吹毛求疵⑭锐不可当

3.A

4.B

5.绳锯可以断木,是在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大海能容纳百川,是在告诉我们心胸要宽宏大量;壁立能够千仞,是在告诉我们要无私无欲;粒沙可以成漠,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坚持到底

6.D

7.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8.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9.⑪残忍⑫更

10.A(个人以为激为激将而非激怒)

11.根据武帝的性格特点,从武帝与乳母之间的关系入手,让乳母“慎勿言,但屡顾帝”,动之以情。然后用训斥乳母的方式委婉劝谏皇帝。

12.B

13.D

14.略

15.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

16.①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②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③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④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

17.⑪可选择“无边无际”“时空长河”“凝望”“交会”等词语进行品析,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示例:“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1分),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⑫作者以斜风细雨烘托惨痛别离的心情,再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到一起。(语意相近即可)

18.参考角度:⑪文章的选材;⑫章的情感;⑬文章所蕴含的哲理;⑭文章的语言;⑮文章的表现手法。参考示例:文章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深情的叙述之中。透过作者极富真情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理,让人学会珍惜亲情、珍惜生命,让我们沉静下来,纯粹起来,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附加题

1.A《鲁滨孙漂流记》笛福;B《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 篇5

思 想 品 德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盐城青年陈晓明大学毕业后,放弃已找好的工作,到贵州一所乡村小学支教,并最终决定终身留教当地,因此他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优秀志愿者,以他为原型的电视剧《月亮之恋》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陈晓明的事迹告诉我们:

A.实现人生价值不应追求个人利益B.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服务社会

C.个人离不开社会D.承担责任不一定能赢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

2.2014年1月7日,香港电影制作人邵逸夫与世长辞。在他生命的最后30年,他几乎每年都要拿出一亿多元用于支持中国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教育事业,他更是情有独钟。据统计,1985年至今,邵逸夫生前共向内地捐赠了47.5亿港元,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项目,涉及内地31个省份。邵逸夫的事迹体现了:

①心系祖国发展的爱国主义情怀②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感

③无私奉献社会的高尚道德情操④挥洒金钱扬名青史的人生信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2014年2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一行时强调,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4.频繁的雾霾天气使人们更加关注空气质量,并讨论PM1、PM2.5、PM10的中文名称。但正如央视微博所评论的“其实叫什么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蓝天”。实现“蓝天梦”需要: 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④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利于: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在2014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是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这是因为只有把教育搞上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才能:

①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②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使我们克服发展中的所有困难,解决改革中的所有问题

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必须依靠一种民族精神。下列格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有:

①“礼之用,和为贵”②“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全国人大的:

A.立法权B.任免权C.监督权D.重大事项决定权

9.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网购便捷的同时,却患上了“网络强迫症”——有时间就浏览购物网站,看到打折、包邮的信息就兴奋,不管需要不需要,非得买点东西,遇到促销、优惠更是把持不住„„如果你身边的人出现网购成瘾的情况,你会对他说:

A.艰苦奋斗不能抛弃,要拒绝消费

C.勤俭节约美德勿丢,要理性消费B.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要远离网络 D.不良诱惑犹如病毒,要抵制诱惑

10.湖南卫视的推出的《爸爸去哪儿》好评如潮,该节目原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爸 爸!我们去哪儿?》,其通过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不仅为湖南卫视带来高收视率 和广告高收入,而且掀起一场全社会的亲子教育大讨论,很多家长都在反思并纠正自己 的家庭教育方式、内容和行为。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建设先进文化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

③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④电视节目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1.2014年2月7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

办理工作汇报,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

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如图)。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②体现了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③彻底解决城乡差别,实现养老公平

④有利于协调各利益群体的关系,解决社会矛盾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2.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赴美留学时立志要写出一篇试验物理论文,但由于动手能力不强,后来转向理论物理研究,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发展做出规划B.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C.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具体理想D.要不断改变自己的人生选择和道路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的根本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和总任务是什么?(4分)

14.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什么样的伟大民族精神?(4分)

15.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的确立是由什么决定的??(4分)

16.实践与探究题:2014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激素奖励大会,表彰奖励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创新成果。请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党和国家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说明了什么?(2分)

(2)请你拟写两条关于科学技术的宣传标语或口号。(2分)

(3)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亲切关怀广大科技工作者?(6分)

(4)我们应怎样向科技工作者学习,成长为祖国所需要的人才?(4分)

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

思 想 品 德 答 题 卡

班级姓名考号成绩

二、非选择题(共24分)1416(1)

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 篇6

2014年6月温州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1各答案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皆不给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胚胎pēi懵懂mǒng罪孽...nie惟妙惟肖.xiāo

B.抽搐.xù饿殍.fǔ盘桓.huán残羹冷炙.zhì

C.崔嵬头càn烧灼远眺móu .wéi孱..zhuó凝眸.

D.数落shù伺候ci斑驳...bo放浪形骸.hé

2.下面句子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协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文化传统的变化总是渐进的,不会一促而就,在社会急剧变换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C.深圳多个路面交通瘫痪,不少汽车因浸水息火,停在路边的汽车淹没在积水中。

D.字里行间充盈着真情,读来趣味盎然,一点也不会令人感到内容庞杂,枯燥乏味。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希望读者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地下结论。

②作者多年积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出来。

③那些经典作品,曾经激起一代▲几代人的内心共鸣,历久弥新,光辉熠熠。

A.轻率流露甚至B.轻率流淌甚至

C.轻易流淌或者D.轻易流露或者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游客在观赏高度逼真的3D绘画时产生错觉效果,仿佛设身处地般与画作融为一体。....

B.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词典的修订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自我完善。....

C.尽管“电视选秀”频遭非议,但此类活动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有愈战愈勇之势。....

D.残联和交管部门都认为相关法规的缺失是导盲犬无法名正言顺上路的重要原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被称为“超级癌症”的艾滋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致人过早殒命夭折。

B.我生在楠溪江边,长在楠溪江边,美丽的楠溪江对于我并不陌生。

C.这起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厂房电线老化导致短路引起的。

D.随着城市绿化面积扩大、环境改善,温州越来越向“森林城市”靠近。

6.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那轮万古如斯的明月常常引发人类无限的遐思。‚ ▲ ‛,月是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 ▲ ‛,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苦茶。‚ ▲ ‛,月又是参透历史和人生的一剂良药。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②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A.①③②B.③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①

7.下列歌词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如果你不会唱歌也没有关系/就让第一道阳光把你的耳朵叫醒(《把耳朵叫醒》)

B.害怕浪花午后的狂欢/空气忽然变得敏感(《看海》)

C.风走在我们前面/甩裙摆画着圆圈/花美得兴高采烈(《触电》)

D.我将眼泪流成天山上面的湖/让你疲倦时能够扎营停住(《丝路》)

8.下列公益广告不得体的一项是()

A.禁毒:拒绝毒品,向摇头丸摇头!B.义务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C.尊师重教: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D.下岗再就业:掀过去,将拥有另一片天空!

9.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才能。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既望”指望日的后一天,即农历每月十六。

C.“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中“总角”是儿童向上分开的两个发髻,代指儿童时代。

D.“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左迁”即降职,古人尊右卑左,故称降职为左迁。

10.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

11.下面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大王来何操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12.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劣马能够连续拉十辆车,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有了向往的好境界,连做梦也就意趣盎然。

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会拿名誉节操来自夸。

13.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第一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

B.第三联描绘落叶的声音和江浪的气势,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C.第三联用“万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把忧思表现得既广又深。

D.第四联写由于忧虑时世艰难和感伤岁月流逝以至于连喝酒的兴致也没有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6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大概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 ..

C.暴秦之欲无厌厌:同“餍”,满足 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颠覆:灭亡 ...

15.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B.则秦之所大欲 ..

C.则诸侯之地有限D.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提出全文论点,并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进行分析,巩固论点。

B.第二段摆事实,讲道理,令人信服地阐述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C.文中运用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证明以地事秦必然招致灭亡的结局。

D.本文逻辑性强,分析透彻;文中还使用形象描写的手法,使得论证鲜明晓畅。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18题 在习惯了上网浏览、看微博、发微信以后,许多人突然发现自己难以阅读大部头的书籍,包括以前甘之如饴的小说。他们担心网络阅读习惯会使人丧失阅读复杂深奥的内容的能力,变得愚蠢浅薄。

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正在为此提供证据。2012年以色列曾做过一项实验,让一群工科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分别用电脑和纸质图书阅读同一材料,然后回答提问。这些学生都是习惯于使用电子产品阅读的人,他们本以为用电脑阅读要比读纸质书更有助于理解材料。但他们错了,答案正相反。

数字阅读的最大问题是注意力极易分散。由于网络内容大部分是多媒体,既有文字、图片,也有音频、视频,而这些内容大都以超链接的形式排列,一旦点开新的链接,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阅读领域。许多人上网之初也许是为了读一条感兴趣的新闻,但几十分钟后却发现自己在购物网站上寻找最新产品。

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

有科学家指出,数字阅读是‚F形阅读‛。所谓‚F形阅读‛,是用字母F模仿数字阅读养成者的眼球活动轨迹,看任何读物都会像读网页新闻那样,前几行细读,后面就竖着略读。这已经是不少人下意识的阅读习惯。

说到底,数字阅读所抢走的不仅仅是传统纸质图书的市场份额——美国电子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纸质书——更是时间。2013年美国成年人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已经达到了5小时,我国这一数字也达到了3.6个小时,网民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了刷微博、发微信上。

指出数字阅读的缺陷不是要否定数字阅读,只是提醒人们注意技术的负面效应。特别是青少年不应过早养成数字阅读的习惯。大船在航行过程中比小船要平稳得多。青少年就像小飞机或小船,在尚未成长起来之时就一头扎进未知的数字化海洋,绝非明智之举。只有打好根基,才不至于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才不至于随波逐流而变得浅薄愚蠢。(选自2014年4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下列不适于“数字阅读的缺陷”的一项是()

A.数字阅读使人丧失阅读复杂深奥内容的能力。

B.数字阅读极容易使阅读者分散注意力。

C.数字阅读不足以锻炼阅读者的耐心。

D.数字阅读抢走传统纸质图书市场份额。

1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内容分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四个领域。

B.浏览微博的过程因信息的丰富和多样而足够刺激。

C.“F形阅读”是网络时代许多人下意识的阅读习惯。

D.青少年过早养成数字阅读习惯容易在网络信息中迷失。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小题共2题,第19题4分,第20题2分,共6分)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如超出4题,则取前4题评分)

(1)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2)臣生当陨首,▲。(李密《陈情表》)

(3)仰观宇宙之大,▲。(王羲之《兰亭集序》)

(4)▲,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5)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0.文学常识填空。(2分)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两句诗形象地概括了▲朝诗人▲(填人名)的诗歌通俗易懂,流传广泛的特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22题各3分,第23题4分,共1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1题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21.文中提到尼采,这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要论证什么观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2-23题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

22.宝玉给黛玉取字为“颦颦”,说“岂不两妙”。请分析这“两妙”各妙在何处。(3分)

23.对贾母和宝玉关于读书的同样问题,黛玉的回答却前后不一样。你认为哪个是如实回答?为什么前后说法不一样?(4分)

四、写作题(本大题30分)

乌龟在地上跑不过兔子,但是在水里永远比兔子游得快。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观点明确,以议论为主。③不少于600字。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14年6月温州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懵懂měng惟妙惟肖xiào抽搐chù饿殍piǎo数落shǔ放浪形骸hái)

2.D(和谐,一蹴而就,变幻,熄火)

3.B

4.A(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句中应用“身临其境”。)

5.D(A.重复赘余。“夭折”,未成年而死,有过早死去的意思,也含有殒命的意思。B.主课颠倒,应为“我对于美丽的楠溪江并不陌生”。C,句式杂糅,应去掉“发生的原因”)

6.A

7.D(夸张,其余拟人)

8.C

9.A(句中“六艺”即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10.D(约束:信约;告诉:报告申诉;行李:使者)

11.B(被动句,其余宾语前置句)

12.C(A.劣马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B.意有所至,梦也同往;D.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自己的名誉节操。)

13.D(杜甫是因病断酒)

14.A(率:都)

15.D(此句中“之”是代词,指奉秦之物;其他三句中“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

16.B(第二段阐述的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17.D(这是现状,不是缺陷)

18.A(如此划分缺乏文本依据,“阅读领域”与“领域”也不是一个概念)

19.(1)金就砺则利(2)死当结草(3)俯察品类之盛(4)多情自古伤离别(5)气吞万里如虎

20.唐 白居易

21.运用类比论证方法,用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而最后“发了疯”,类比论证中国如实行“送去主义”将祸延子孙,亡国灭种。(共3分,答出论证方法给1分,准确答出观点给2分)

22.(1)与黛玉的本名有关联;(2)与黛玉的神态(眉尖若蹙)有关联。(共3分,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

上一篇:婚礼主持策划稿下一篇:“二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