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一代宗师》优秀观后感(精选12篇)
宫二小姐一个转身,人生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而即使重逢又如何,宫二小姐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了叶问,却只能将春心空付给武林恩怨。也许她和叶问都懂其中滋味,但无声胜有声,你不说,我亦不问。一份孤独两人各尝,一段情愫常存心中。宫二小姐的一招“叶底藏花”蕴含了多少故事,叶问懂得。
宫二小姐始终是要强。在她的眼里,宫家没有胜负之说,因为从未败过。即使父亲被背叛师门、投靠日本的汉奸马三所打伤致死,临终遗言“不问恩仇”。而宫二小姐却始终要为父亲、要为宫家讨回公道。为了宫家的尊严和活着的那口气,她牺牲了太多。也许是“家中无男儿,女子当自强”,一个女子,挑起了宫家门派的重担,被人抢走的东西,终有一天她会亲手拿回来。
为了报杀父之仇,她退婚、入道。并一生遵守“不婚嫁、不授艺、不留后”的诺言。最后终于打败马三,大仇已报,自己却也身受重伤,内力受损。受伤的身与孤寂的心,伴着蚕食心灵的鸦片,黯然度日。拥衾就着一围火炉,搓手呵气取暖,独自品尝着人生的悲喜沉浮,又有谁能相伴,共听一曲潮起潮落江湖音?
工夫就两个字,一横一竖。也许大多数人都自觉对号入座,将叶问当成主角,是一代宗师。但在我看来,知分寸、懂进退,富有江湖道义的宫先生是一代宗师;为父报仇、自强不息的宫二小姐是一代宗师;金楼里各式各样的人物各有门派,也是一代宗师;甚至王家卫本身就是一代宗师。在电影的世界里,他独树一帜,八年铸成一把锋利的剑,将影片的高度和深度如出鞘的宝剑,拔高再提升,锋芒四射。
将人生的含义诠释得如此透彻,江湖的腥风血雨,最后的胜利者,不是留下的人,也不是一代宗师,而是时间和灰烬。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金楼在别人看来是烟花地,在武林人看来是英雄地。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所谓的江湖,之所以能够存在,靠的不单是功夫,还有侠气和道义。这种精神的传承,来源于功夫却高于功夫,并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站稳脚跟。
电影里常出现的意象:灯、灰烬、火车、雪、火炉等可以看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匆忙。功夫依靠代代相传而被延续,正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艰涩难懂的台词却富含深意,将生活的琐碎和人生的哲理相串联,值得每个人细细琢磨;寒冷的冬季与被飘雪凝固的站台,缓缓驶向终点的火车,被拉长的时间和慢动作的回放。时间仿佛停留在一个点上不肯走,等待汽笛声将其唤醒。
点燃一盏灯,守候一个人,情与爱在流水无痕的岁月中悄然度日。等待终究是奢侈品,曼妙美好如花落掌心般静美,却不是每个人都给得起。叶问只身前往香港寻求发展,并在当地开馆授徒、传承中华武术。大陆与香港禁止通行后,一道关卡让永成那盏被点亮的灯只能等到灯花成烬、风吹则灭。所有的等待,终究败给时间,沦落为奴,继续在惆怅和失落中踌躇不前。
而如宫二小姐般,在武林的舞台上浓妆重彩登场过,唱过了《杨门女将》,也想唱《游园惊梦》。做了江湖人眼中的主角,却只能是叶问生命中的过客。赢过自己、赢过武林,最终却也只留下一缕青丝成灰,作为曾经爱而不得的念想,赠与叶问细细回忆,那段青梅往事。
一、大光圈运用, 突出人物特写
众所周知, 在一般的摄影技巧中, 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主体性, 会使用微距的拍摄, 这样拍出来的画面显得突出主题的特征。在《一》这部电影中, 王家卫也多次使用这样的摄影原理进行影片拍摄, 比如在电影中, 马三为了求得富贵、权利, 不惜背叛师门, 将其师傅杀害。正逢新年将至, 宫二为父报仇, 火车站等候马三, 这时, 王家卫给了宫二 (章子怡扮演) 一个特写镜头。这时的宫二身穿一席全黑貂毛大衣, 内穿褐色旗袍裙, 头戴白色小花一朵, 面容严肃而愤恨。她身旁的火车站被淹没了, 我们此时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正义、坚毅的为父报仇的孝女。不少观众都认为宫二的服装很美, 即使放在现在社会中依旧是抢眼夺目的服装, 这就需要归功于导演大光圈运用, 对于人物特写的把握。
二、三分法构图的运用
三分法构图, 也被称作井字构图法, 是一种在摄影、绘画等艺术中经常使用的构图手段。在这种方法当中, 摄影师需要将场景用两条竖线和两条横线进行整齐分割, 就类似书写中文的“井”字一样。这样一来, 图画中就可以得到4个交叉点, 然后再将需要表现的重点放置在4个交叉点中的一个即可。在《一代宗师》中, 这样的用法集中体现的一个例子是叶问去找丁连山 (赵本山饰) 学习宫家独门绝学, 在定连山屋子里进行交谈时, 给了赵本山脸部的一个短特写。我们把整个画面划分为井子型, 然后汇集了四个焦点的地方出现导演想要突出的主体:赵本山的侧脸, 即赵的脸位于井字格的最右侧, 集中灯光等的配合, 实际上突出了他的侧脸。所以当大家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 第一时间就会把目光投向本山大叔的脸部。三分法也是突出主体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总体而言, 电影《一代宗师》中对于人物肖像的处理方法是:人物整体或者脸部一定要放在画面的1/3处, 主体人物的脸要时常冲着画面中的短边, 身后必须留白或者虚化, 同时必配合要大光圈浅景深, 这样一来, 人物的主体性得以彰显。
三、伦勃朗布光法的使用
伦勃朗布光法是一种真正具有绘画风格的用光类型, 它的命名是源于这种布光效果再现了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人物绘画中对光影的描绘。在现代人像摄影中伦勃朗布光法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依靠强烈的侧光照明使被摄者脸部的阴影一侧呈现出三角形的亮区, 所以伦勃朗光也俗称三角光。伦勃朗布光法可以很好的表现出人的深邃和坚毅, 并且强调面部线条, 非常适用于刻画男性角色, 在王家卫对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几乎都使用过伦勃朗光, 但是在《一代宗师》这部电影中, 章子怡所扮演的宫二这个角色在美艳的外表下还透露出了一种习武之人的坚毅果敢, 所以王家卫在刻画宫二这个角色的时候也使用了伦勃朗光, 试图通过这样的表达凸显出人物个性, 这软硬之间, 使得人物性格变得鲜活和饱满。
四、色彩的灵活运用
在叶问金楼闯堂路战各路拳师这个电影片段时, 我们可看出王家卫对于色彩运用的独特之处。金楼实际为当时的声色犬马之地, 各路英雄聚集的秘密场所。因派叶问问战北方习武高手, 特各路高手均为其提供武功秘决。在场景中, 我们可以看见导演用了金黄色彩来修饰金楼的富丽堂皇, 窗户上也是雕花镌刻精致雅观, 但如此堂皇之处, 窗棂色彩则选择了深棕色进行搭配, 金楼中的女人们穿着五颜六色旗袍, 梳着典雅的卷发。但旗袍的出现, 则使得女人们显得高贵、复古。乍眼一看, 金楼的金碧辉煌令人瞠目, 但思量细处, 不难看出, 即使明晃晃的金色装饰了金楼主体, 雾蒙蒙的堂内, 依旧逃脱不了整个画面色彩相应下的怀旧色彩, 这是香港独有的艳丽。
五、小结
通过对于《一代宗师》这部影片人物特写、三分法构图、伦勃朗布光法的使用、色彩的灵活运用等四个方面的分析, 我们能够感受到王家卫对怀旧色彩的喜爱, 对于人物特写镜头的适度把握, 以及拍摄手法的熟练运用。在《一代宗师》中, 我们既看到了一部精彩的功夫片, 但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对于美的享受, 这种享受源于色彩的怀旧, 情节的设置、对于功夫的精彩演绎。电影中许多台词也颇为经典, 比如:“功夫, 两个字, 一横一竖, 对的, 站着, 错的, 倒下。只有站着的才有资格说话”、“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有一口气, 点一盏灯, 有灯就有人”, 这也是王氏电影中的一大亮点。《一代宗师》里主线是功夫, 辅线是两段爱情, 用电影美学的手法传递出电影人对于文学的认识和体验。
参考文献
[1].亨·阿尔杰.电影美学.1994 (08)
2008年10月17日傍晚,谢晋抵达上虞参加其母校上虞市春晖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次日早上7点40分左右,谢晋下榻的酒店服务员发现,谢晋已经停止呼吸。那一刻起这位影响中国电影近五十年的大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谢晋的工作室像一间书房,无数的合影、剧照、资料、书……堆满了房间。挂不下的照片,只能委屈地压在箱子里。他把他同张学良的合影高高地挂在工作室的墙上。通常谢晋的脸上挂着神秘莫测的笑容,他会让每一位来访者猜那位老人的身份。如果猜不出来,他就会像个孩子一样,骄傲地宣布老人的名字——张学良。这成为了谢晋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
在很大程度上也许是电影赐予了谢晋无数个梦想,让他在电影里“活着”为电影而“活着”。正如余秋雨先生曾在《足迹》的序言中所说:“回想一下,在这风风雨雨的半个世纪,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如果没有谢晋,一大批中国人如果没有《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等等电影可看,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失落?”
书香门第里走出的“戏子”
七十八年前谢晋出生在浙江上虞的书香门第,祖父是当地名士,父亲是香港有名望的会计师,两代前辈都寄厚望于这位长房长孙,让其子承父业光宗耀祖,考上名牌大学再出国留洋当专家博士。然而谢晋从小就有点反叛精神,他对当官不感兴趣,却特别热衷演戏。小学的旁边有一座傍水而筑的庙台,草台班子常常在戏台上演出。谢晋身在课堂,心早已飞上戏台,下课铃一响,他就蹦上乌蓬船看社戏,直至天亮还舍不得回家。10岁那年亲戚送他生日礼物:一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学生文库”,他如获至宝,《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岳飞》等精彩故事滋润了他纯真的心灵,并立志像唱戏的上台演戏,像作家写出动人的故事。后来,他随家迁到上海,对艺术的痴迷转向电影,在中学是出了名的影迷。到了高中毕业终于发生家庭冲突,他要报考戏剧学校,父母坚决反对,但谢晋义无反顾地赴重庆考入国立剧专话剧科,师从曹禺、洪深、焦菊隐等名家,从跑龙套、场记、剧务做起,直到1948年任电影《哑妻》助理导演,才开始了他的导演生涯。
谢晋当了五十多年导演,拍了几十部电影,电影给他带来欢乐与荣耀,也带来艰辛与痛苦。在从影的道路上,谢晋始终带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感,用胶片书写着中国社会政治、历史的风云变幻和时代精神的涌动:《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秋瑾》、《牧马人》、《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最后的贵族》、《清凉寺的钟声》、《鸦片战争》……他总是面对现实,去感受、捕捉群众之痛痒和最有时代感的题材,用电影的语言把自己对中国政治历史、社会生活的洞见和接受者的审美趋向协调起来。
这位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开拓者,一直在保持着对社会的严峻而深刻的审视,吸取他人经验和现代意识,勇敢地超越自我。
人靠戏捧,戏靠人捧,电影圈里有句顺口溜:要出名,靠谢晋,谢晋的电影出明星。的确,与谢导初次合作而一片成名的明星很多:祝希娟、陈冲、丛珊、盖克、朱时茂、吕晓禾、姜文、濮存昕……他们都称谢晋是镜头前的魔术,能在一张白纸上画出美丽的图画,能把一团面粉捏成多姿多彩的艺术品。
《红色娘子军》
里走出祝希娟
1961年谢晋在筹拍《红色娘子军》时,为寻找“琼花”简直就是百里挑一也挑不出满意的。一天他偶然来到“上戏”,路过操场看到这里人头攒动,原来是围观一个女孩与比她高一个头的男生打架,那副撒野劲一下子抓住了谢导那根敏感的神经,如此泼辣,如此倔强,少见!尤其那双“火辣辣的眼睛”不正是琼花所特有的吗?于是,一锤定音。一次偶然机缘不仅证实了谢导的眼光,而且也让祝希娟红得发紫,登上了“最佳女主角”宝座。紧接着她又在《燎原》、《啊!摇篮》等影片中饰演角色,还曾导演兼演出电视剧《为明天祝福》、《江南明珠》等,成为1962年受文化部表彰的二十二个明星之一。
《青春》里走出陈冲
1976年拍《青春》时,陈冲还是个不懂戏为何物的黄毛丫头,不少导演都对她存有疑虑:跑跑龙套可以,演主角怎么行?可是谢晋从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看到有戏,意识到她那纯真气质可以挖掘表演潜能,于是大胆启用让她演哑女而获成功。1979年陈冲参加了《小花》的拍摄,并且获1980年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同年在南斯拉夫电影节上获最佳女演员奖。从此陈冲的名字响遍了中国。 她在影片《苏醒》、《海外赤子》中扮演重要角色,取得一定的成绩后赴美留学,开始了她艰辛的异国之旅。
陈冲在赴美期间,继续从事电影方面的学习,且只身勇闯好莱坞,拍摄了电影《大班》,并成为第一位被美国电影学会接纳为“会员”的华裔演员。后来在《末代皇帝》一片中大获成功,并与好莱坞多位著名影星及导演联合主演了许多影片。近几年陈冲不断在中国导演的影片中亮相,所扮演的角色形象也丰富多彩,包括《向日葵》、《茉莉花开》以及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李安的《色戒》,澳洲影片《家乡的故事》,《十七》等。
2007年陈冲以《意》夺得第四十四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再次封后。
《啊!摇篮》里走出张瑜
《啊!摇篮》是谢晋为了纪念国际儿童年而拍摄的,此部片子表现了老一代革命者对孩子深切的爱,歌颂崇高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这部片子获得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张瑜在这部片子里饰演了一位延安保育院老师的角色,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1980年张瑜参加了影片《庐山恋》的拍摄,在此片中她饰演了周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自小生长在海外,却对祖国怀有赤子之心的少女形象。她的表演热情而不矫情,奔放而不造作,给人以清新质朴之感。1981年,她主演了影片《知音》和《小街》,这两部影片,特别是《小街》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张瑜成为当时女演员中很受欢迎的一个。之后,她又出演了《小金鱼》、《清水湾,淡水湾》等一系列影片。1981年,她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同年连获四冠的演员,分别为: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政府奖。
《牧马人》里走出丛珊
叶问。很多人在怀疑,有了甄子丹的武打形象在前,梁朝伟的文艺范还会不会依旧电力十足,这样想过的人一定不了解王家卫。片名由《一代宗师叶问》改为《一代宗师》,关键词已经落在了“宗师”二字身上,他无需挑战洋人把东亚病夫的招牌一脚踢开,宗师是一种武学境界而不是拳脚,叶问的形象是儒雅的,民初沿海中产阶级的典型打扮,中式长衫布鞋显得从容不迫,一顶西式礼帽又暗示他的风尚时髦。
叶问是富二代,拜师学武是因为兴趣爱好,动机不算高尚,但很纯粹,这种人往往比走投无路被逼学艺的苦孩子有涵养,不求赏口饭吃、不求扬名立万、不求为谁报仇,单纯因为爱好是成为宗师的好基础。开拳的时候,师傅说,一条腰带一口气,练武凭的就是一口气。
片中和叶问有感情戏的是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妻子张永成,另一个是武林前辈的女儿宫二小姐,红玫瑰白玫瑰,朱砂痣明月光,枕边暖柏拉图。
宋慧乔演的张永成,因为是外国人,很多时候她都不需要台词,全靠眼神和王家卫神一般游走的镜头。一个安静、满足的妻子,与其说她是一个角色,不如说是一个符号或一种风格,王家卫经常使用到的女性符号:旗袍摇曳的身姿、婆娑光阴的手、欲说还休的眼神。她曾经是张曼玉刘嘉玲林青霞巩俐。叶问和妻子的对手戏不多,片子开头有一场是带她逛堂子听戏,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失足妇女中,张永成娴静得鹤立鸡群。
王家卫说要借《一代宗师》缅怀逝去的武林,片中广东佛山的共和楼就是这个武林的缩影,发生在这里最精彩的一段戏是1936年。那个时候的共和楼是销金窟也是英雄地,卧虎藏龙。那时是武林中人最好的时光。其实1926到1936年也是近代中国最好的时光,北伐成功国家统一是民国史中的“黄金十年”,然而这一切都被1937年的全面抗战打破。我们还是说说共和楼最辉煌的时候吧,一面是纸醉金迷缓歌曼舞,一面是南北武术争奇斗艳,正如《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时的大观园,如此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好不热闹。而叶问挑战北方高手宫羽田的那场盛宴,又如同《滕王阁序》中的雄州雾列俊才星驰各洒潘江陆海。宫羽田和弟子马三是北方武术的代表,有绝技六十四手,邀请南方武师挑战,叶问代表南方迎战。对阵宫羽田之前,叶问和各位南方武师层层过招,王家卫借此向观众普及了许多武林绝技:八卦掌、形意拳、杂家、咏春,以点窥面,可知中华国术博大精深、高手在民间。
宫羽田在共和楼办隐退仪式是为了让年轻人出头,主动把名声让给晚辈,让年轻人担起传承武术的重任。年轻的叶问当仁不让,面对高山绝不仰止,追风赶月不留情,博得满堂喝彩。这恐怕是共和楼最后的风光时候,最香醇的酒、最美艳的女人、最顶尖的高手,还有那些精辟而费解的台词,简直就是古龙小说中的经典场景。
作为王家卫的第二部武侠题材电影,《一代宗师》表现出与《东邪西毒》截然相反的立场,变得积极出世,很多台词完全是《东邪西毒》的对立。欧阳峰绝望地说山的后面不过是另一座山,而叶问说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一念既出,万山无阻。前者见山是山,后者见山不是山,至于何时见山还是山,我们拭目以待。
在宫羽田和叶问比武的时候,也比了“想法”。老前辈宫羽田佩服中华武术会会长叶云表的一句话“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这是站在政治的角度看武林。而叶问则认为天下之大何止南北,这是站在宇宙的角度看武林,跳出人世,境界更高一层,政治上的分分合合都是暂时的,而而武学是永恒的,有灯必有人。武学的传承不是哪一个门派哪一种招式的传承,而是整个中华武学精神的传承:从扎上腰带起练的一股浩然正气、对技艺的不断追求探索创造、对武学奥义的领悟等等。招数门派的不同是外在的不同,而习武者内在的追求是相同的。
叶问共和楼一战赢了宫羽田,何等春风得意。宫羽田的女儿却要为家族从无败绩的荣誉挑战叶问,在共和楼摆下霸王夜宴。这一战,叶问没赢,知道了山外有山,叶问一直想要见一见传说中神一般存在的宫家六十四手。两位武学高手从此惺惺相惜,频繁通信,“叶里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踏雪就是要寻梅,哦,宫二小姐的全名就是宫若梅,王眼镜安排了多么隐晦的暧昧啊。
灯,和照片是片中线索性的道具。灯,用来指明前路,照亮人心。照片,记录时间变化时代变迁。在这个大时代中,有的武学绝技在消亡,而有的却在顽强生长。有的人由刚烈变得脆弱,有的人由温良变得顽强。
1936年,抗战爆发。叶问的人生一下子从春天直接进入了冬天,失去了经济来源失去了亲人,朋友们有的抗日而死有的变成“汉奸”。共和楼还在,金楼还是那金楼,阿姑还是那阿姑,只是换了主人,被日本人接管了。(从前的老板灯叔,我觉得是一条线索,一是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灯字,而是他在抗日时说孙中山是咱大爷。具体隐喻还没想通。)流水的客人,铁打的金楼,这金楼就如同中国的江山,山河始终不会变,只是漫天的旗帜由青天白日变了太阳旗。
叶问的生活陷入困境,眼睁睁看着孩子饿死,靠着朋友的接济勉强度日。英雄,失去了时势,就是空有一身好本领。最难越过的高山不是远方的高手,而是生活,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时背景音乐响起大概是李香兰唱的《何日君再来》,那甜美的靡靡之音告诉我们,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盛宴之后必是残汤剩羹,黄金十年之后将是残山剩水。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中国人笑了,幽幽唱一句何日君再来,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如今事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当南粤武林中人同仇敌忾捍卫三民主义的时候,东北的武林中人却各自为阵。马三投靠伪满,宫羽田劝他回头反被马三所杀,宫的结拜兄弟不但不给宫报仇,反而劝宫二小姐不要报杀父之仇。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故意,故意把义气给南方人而把卑鄙给北方人。血红雪白里,宫二小姐毅然决然走上复仇之路,付出的代价是终生不能结婚和传艺。这是这样一个倔强的人,什么困难也难不倒的烈女,与人抗衡一生最后却向天意认命,叫人唏嘘。宫二是火,绚烂一时终将幻灭;叶问是水,涓涓不竭终成大海。
故事的下半部分发生在1950年之后的香港,内地在经历了清朝民国北伐抗日内战之后,重新洗牌成立新的国家,国民党退守台湾。当台海紧张对峙的时候,香港却是华人冒险家的新乐园,这是一个让中国梦发芽开花的新天地,没有人追问你的过去,你只管去闯你的大好前途。很多人在这里重新开始生活,有的富裕、有的安稳、有的贫困,但无论怎样,东方之珠为这些背井离乡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远离政治、较为安全的环境,虽然它鱼龙杂混险象环生,但遇到的困难都是个人的困难,而不再是沉重的国仇家很。叶问在这里靠教人习武为生,较穷,勉强还过得去。而他的妻子却永远留在了大陆,他一直想对妻子说“郎心自有一双脚,隔江隔海会归来”,并非郎心似铁,而是时代如刀。
张震演的这个人应该是国民党的杀手,1950年之后国民党败退,他在大陆无用武之地,又不愿意去台湾,只身来到香港,躲过从前同党的追杀,在香港开起白玫瑰理发店,同时传授八极拳的功夫。张震在片中的戏是最莫名其妙的了,第一次出场在火车上被追杀,遇上宫二好心救了他,第二次出场在香港,雨夜里剽悍打退追杀他的人,第三次和香港小黑社会三江水交手,打到对方哭着拜师。张震的身份更像是暗示香港的黑社会。现在香港的几个黑社会都和当年的国民党有很深渊源,49年后不能呆在大陆,又何台湾的当权者不合,加上手中有点军队或别的什么势力,就在香港落脚,最开始还有很浓的政治目的,渐渐地变成普通帮派,控制经济,而在政治上不再那么尖锐。这个在《无间道2》里面可以看到一些影子。
宫二小姐在东北为父报仇杀了马三,随后也到了香港,和叶问在这新天地中,旧人相逢。宫二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而叶问对武学还在不断追求。他曾经想北上去东北见识宫家的六十四手,去北方的大衣都做好了,但战事爆发,一切都变了,穷困的生活使他变卖大衣,只有留下一粒纽扣作为念想。从前他要见识六十四手,或许还有切磋武艺的想法在里面,但现在更多的是想要为往圣继绝学的心态。白云苍狗时势变迁,多少绝学烟消云散,甚至没有在史书上留下一星半点记录,就好象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这叫自幼喜爱武术的人怎能不心痛。
大时代给每个人都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连刚烈不屈的宫二小姐都学会了认命,叶问还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什么。宫羽田曾对叶问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叶问对宫家的六十四手念念不忘,但总也没得到回响。武学,还有整个旧的中国,就是在这样的人事这样的天意中渐渐走向了消亡。有人任由它们像水一样溜走的同时,好在还有人念念不忘,或许是有回响的,只是还没有到它响起的时候吧。
叶问和宫二的最后见面,又到了王家卫话痨抒情的时候了,一群漂泊异乡的人在东方之珠听着粤曲《风流梦》,好似白先勇的情怀,王家卫说了要拍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定好了林青霞来演,在这出戏里面看到了他为“最后的贵族”们做好了准备。
岁月和鸦片损伤了宫二的容颜,在见叶问前她精细地画了浓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是老生常谈了,宫二问叶问“你把我当戏看”,这也是在问观众,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当你把我们当戏看的时候,你可有想过你自己的人生?台下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戏;前世故人,忘忧的你可曾记得起;欢喜伤悲;老病生死说不上传奇;十年后双双,万年后对对不是我跟你。俗尘渺渺,天意茫茫,将你共我分开,断肠字点点,风雨声连连,似是故人来。
宫二连连抛出无数金句“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时间了。说人生无悔,那都是赌气的话,若真无悔,那人生该多没趣啊”。“世间的所有相遇,都是为了久别重逢”,“我选择留在我自己的岁月里”这几句话和《东邪西毒》最尾张曼玉在海边说的一番话似曾相识,就连章子怡此时画的妆都和彼时张曼玉的妆一样,但张曼玉那时是无可把握的悲凉“我输了,在我最好的时候,我最爱的人竟不在身边”。红颜辞镜花辞树,比起张曼玉的深深遗憾,宫二要幸运多了,她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幸运,她的年华没有虚度。
她见过了自己,见过了天地,还没有见过众生,不知是她不想,还是健康不允许,但她把这个愿望托付给了叶问。作为宫家武术的最后传人,她选择留在自己的年月里,把武学传承的重任托付给叶问,唏嘘啊唏嘘。或许她知道叶问才是最适合传承武学的那个人,他有着她都不能企及的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
宫二是武林的挽歌,她的永别标志旧式武林的终结,那个飞檐走壁的时代,那个劫富救贫的时代,那个仁义忠勇的时代。叶问就好像但丁(中世纪的最后一个诗人和新时期的第一个诗人),他既是旧式武林的代表,又是新时代武术的传奇,香江水割断了历史,侠客在前头,宗师在后头。
我说是吧。宋慧乔的张永成是红玫瑰,柔软的,温和的,她会笑,会流泪;章子怡的宫二是白玫瑰,坚硬的,冷淡的,她的唇是白的,眼是冷的。叶底藏花,两朵花。
其实又不是,红玫瑰和白玫瑰的男人是世俗的,并不似叶问,气度摆在那里,就好像管他万花擦身而过,而我自是片叶不沾身。
那副风度我想是年轻时的周慕云所没有的吧。梁朝伟老了,眼角都开始下垂,但是时间给他的礼物恰恰是自己永远都带不走的,风度。女人要想吸引人,致命的优点有很多,温柔贤惠妩媚妖娆;但男人若想同时被男女两性认可,致命的却只一种,风度。
就算是打斗的功夫,他还是淡定。宫二找他比武,就在金楼,把风月场当做打斗比武的擂台,精细的装潢设计,场景一下变成黄色的温暖色调,处处精细考究。就连这打斗都好像缠绵悱恻,两人似乎就在这次比武心意相通。
他说,千古无同局,叶底是否能够藏花,有机会我们再印证。
她说,你来,我等着。
“叶底藏花一度,梦中踏雪几回”
大屏幕上黑底白字,着实叫人心头一颤。这算是精神出轨吧。随后而来的是宋慧乔隐忍的侧影,以及后来叶问离开时她颤抖的长睫。《何日君再来》想起来,靡靡之音让人不知身是客,后来却梦醒于宫二一句话,“这么多年,你我”
后来的故事,偏离了叶问,画面从南方的温暖,切换成了北方的清冷。清冷的雪,清冷的宫二,以及清冷的宫二为父报仇。在这期间,张震上场,我以为,帅哥张的故事从此开始,没想到这却是一个转折,而且,张震只负责转折。压抑的氛围下,宫二报完了仇,这个清冷的女人奉了道,从此六十四手不会再有后人。这一段故事我到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气氛太过压抑,而我始终不能静心。
大概这还是能算得有王家卫的特色的,屏幕一角演员放大很多倍的脸,昏黄的背景,缭绕的烟气,溅起的水花,类似《东邪西毒》里一篮鸡蛋的故事的那一块饼,浓艳的女人……宫二面对墙壁自言自语时像极了周慕云对着墙洞的默默念叨。还有后来看起来很美的话。
宫二说,在北方有句老话:人不辞路,虎不辞山。这些年,我们都是他乡之人。我是真的累了,想回老家。临走前,有样东西要还给您。六十四手,我已经忘了。我在最好的时候遇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时间了。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叶先生,说句真心话,我心里有过你。我把这话告诉你也没什么。喜欢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这些话我没对谁说过,今晚见了你,不知道为什么就都说出来了。就让你我的恩怨像盘棋一样,保留在那儿。你多保重。
宫二说,或去或留,我选择了留在我的年月,那是我最开心的日子。
宫二说,叶先生,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叶问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我们之间本来就没恩怨。有的只是一段缘分。你爹讲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希望有一日,我可以再见宫家六十四手。
叶问说,我踏出这一步的时候,我以为有一天我还会回来。想不到那次是最后一面,从此我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事,回头无岸。
叶问说,有人说,咏春因我而起,因我而收。 我但愿他们是对的。我一辈子没挂过招牌,对我而言,武术是大同的,千拳归一路。到头来,就两个字:一横一竖。
我不知道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人们是如何看待它的。我想大概男生们拿他当武打片,女生把它看做是爱情片,专业的说它是文艺片。
我是把它看情片的,而且是我看不懂的爱情片。叶宫二人的情愫我不懂,张震的一闪而过我不懂,高手之间好像很厉害的对话过招我依然不懂。
看了以后感慨良多,虽然看完后默默无语上床睡觉,实则内心百转千回。
中华武术于我而言,是从我儿时起就埋在心中的一个梦!七岁上小学二年级,见同学在爸爸的陪伴下每天坚持练拳,那个痴迷和艳羡!我经常呆呆地站在旁边看她练功,一招一式都镌刻在我心中。那个同学后来得过全国武术锦标赛的大奖,后来移民去了日本。
这个梦时常在各种武侠片中复活,附身在黄蓉、小龙女、玉娇龙等人身上!
其实这个片子很多地方看得我不太明白,当然,也许是版本和剪辑的缘故,原片拍了好几年,有四小时的版本,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
整个风格非常美,对我这样有东方文艺情结的人来说,实在是视觉与精神的多重享受!无论拍摄手法、人物刻画、取景、音乐、灯光、视角,都喜欢得不得了!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看《英国病人》的感受,好像有一种魔力让人无法割舍。
除了联想到唯美成毒药、时常萦绕于心的《英国病人》,还有王家卫九零年代的经典巨作《东邪西毒》!
“在我最美好的时候,我最爱的人也不在我身边.........”,还记得张曼玉那一身惊艳的红色长衫,灯下美人依旧,泪光中多少幽怨情仇?唉~!还有哥哥所演的欧阳锋!多少心痛啊~~!
记得那一年我在日记本里最后落笔四个字是“ 我 心 大 恸 ”
到了《一代宗师》这里,张曼玉那一身艳红化作宫二精致的红唇,两腮粉色胭脂,微微含笑,映衬出苍白如雪的病容。需知一个细节:电影末尾处叶问与宫二最后一面前,宫二才对镜贴花黄,而此前出镜的宫二一直是素颜犀利的。
看电影其实是看自己的人生:当你不可以再拥有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
这句话也适用于宫二。
看完本片,我也明白了为什么章子怡可以凭借宫二屡次获奖。确实,这个角色非章子怡莫属,宫二有玉娇龙的狠劲,却比玉娇龙更内敛和绝决。她的人生和父亲的人生一样,都是自己的选择,她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只能进,不能停。于是她留给叶问和后人的就只是一个无限唏嘘的背影。但这个不转身的选择,也成就了她所坚守的人生。套用一句话:”各自的朝圣路“。
章子怡本人的演技,也凭着宫二一角,更上一个台阶。至少在我眼中,她就是宫二!
梁朝伟的演技不用说了,太喜欢了!演叶问老婆的是韩国女星宋慧乔,对角色的把握也很到位,外柔内刚的一个贤妻形象!一线天是张震,也是一个我非常佩服的人物。居然可以为了拍电影练到武术竞赛第一名!这样的人什么事做不成呢?顶礼膜拜他!
虽然角色有主次,出镜有长短,但总体来说,《一代宗师》不是简单拍几个武林高手,王家卫拍的是一个辉煌的时代,遗憾的是,也是中华武林最后的辉煌!
最后想说的是:人生如戏,要投入入戏,也要有割舍。能知进退,才不至于飞蛾扑火。
但年少时的我,也曾沉醉于美女鱼赤足刀尖舞蹈的痛美。奋不顾身是凭着一股子气,何所为”气“,那当然是气贯长虹、气壮山河的”气“~~~
很可惜,我们都缺乏勇气,来成全一个梦,所以人生过半,遗憾总是如影随形,并且越来越多。
一、从“一个人”到“一段情”, “一个江湖”, “一个民族”, “一个时代”一网打尽
《一代宗师》算是打破原有王氏叙事风格, 出现有明显的时间线索。片中分别出现“一九三六, 广东, 佛山”, “一九三八, 十月, 佛山沦陷”, “一九五零, 香港”……等八次准确字幕提示。讲述一九三六年至叶问卒年间一代宗师叶问的生平事迹。而片中由梁朝伟所扮演的叶问在片中的第一人称叙述更是使得《一代宗师》拥有比较清晰的标志线 索。串起的是《一代宗师》的剧情发展:“平静生活→众推登顶→国破家亡→武馆授业”。而整个贯穿时代背景线是中国经历的民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借助叶问视角巡视整个武林, 整个时代, 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叙事哲学似乎最是适合中国人追溯本源。线性结构清楚明了, 观众一看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片中横向结构线索是金楼里南北武林的对垒到最后的人物角色的爱意情深。影片中宫二先生道出功夫的三重境界是 “见自己, 见天地, 见众生”, 可是在电影里的顺序其实是“见众生, 见天地, 最后才见自己”。这种反向的复调主题耐人寻味, 在观看影片多次之后产生顿悟, 叙事结构与影片主题在此处又是得到了极致的结合。
二、影随人动境不动
本影片利用表现性光影塑造出分割、破碎的空间;以光影塑造场景氛围, 烘托气氛, 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情感;运用表现性光影追求唯美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境界。
在南方多为阴雨天气, 几场打斗都是黑夜雨战, 黑色是室外的主基调, 带着强烈的神秘感和危机感。《一代宗师》中最常用的就是布光与构图。人物独占画面, 人物处在黄金分割线交叉点, 充分凸显人物重要性, 至此一份的情感达到充分表现, 而人物不占据中央而处于一侧, 则给观众以无限遐想, 美学中留白手法也被运用进来。在此构图基础上, 增添灯光技巧, 在这部电影中, 保留了人们对民国时代的种种幻想与憧憬, 但同时黑暗的背景也寓意着时代与社会基调的不明朗, 战争一触即发, 人物对现实的反抗似乎很是薄弱也微不足道。
像用光的例子, 值得一提。在宫宝森被徒弟马三杀死后, 宝森众兄弟到关内与宫二先生商量处置那场戏, 在拍摄宫二哽咽说话“我就是天意”的同时, 镜头光线忽明忽暗, 一方面暗喻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 抗战已经打响。另一深层次, 更是直接点开了宫二此刻的心理, 父亲被害, 孤立无援, 内心忽明忽暗闪烁不定的心理活动。
三、言携画, 言谐景, 言一代宗师
大家风范, 不需言语, 锋芒可以杀出一切。看《一代宗师》, 比起华丽的布景, 比起忽明忽灭的独特灯光, 言语或者说台词不算多, 但这些大师嘴中手中身中, 有粗有细, 不反复雕琢, 确实是不能懂的。
片中主角“叶问” (梁朝伟扮演) , 温文儒雅, 斯文却不羸弱。他谨记“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凭一口气, 点一盏灯。”, 将咏春推向世界。片中叶问的自白或许是文艺了些, 但这之中更能突显一代宗师能文亦武的高境地。“其实天下之大, 又何止南北。勉强求全, 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在, 这块饼是个武林。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 有缺憾才能有进步。真管用的话, 南拳又何止北传。你说对吗?”;到头来, 就两个字:一横一竖。”片中叶问说过的每一句话值得让人铭记在心, 久久不能忘记。
《一代宗师》看起来, 果是叶问大师将咏春推向世界, 弘扬光大, 因却在这背后生活的点滴, 儿女情长之中。人存大志, 也有小私, 民族之林, 民族之魂如果传承也只得学习叶问大师, 如何揣度生活, 再如何生活, 如何教会他人生活, 如何传承生活。看罢《一代宗师》, 岁月是一座高山, 总有一代代宗师, 教我们对得起时代, 撑起时代。在时间面前经得起推敲的, 才真正拥有真功夫, 才不愧为“一代宗师”。
摘要:“功夫, 就是时间”筹备长达8年之久, 王家卫再一次带来了拍摄手法独特, 个人风格强烈的电影《一代宗师》, 得到华语电影圈以及国际电影界的瞩目与赞赏。匠心独运的叙事结构, 以点带面;光与影的完美分割, 润物无声;情义的对立统一, 诗意武侠。本文旨在从叙事结构, 电影画面以及电影对白和角色形象塑造三个方面深入剖析该影片电影美学艺术的设计。
关键词:王家卫,电影美学,电影艺术
参考文献
[1]李玮.用特写描绘的江湖情、宗师梦—从《一代宗师》看王家卫的情怀.[J]青年文学家·影视文学, 2014.
[2]张慧瑜.王家卫的大时代与《一代宗师》的中国想象[J].新片热评2013.
[3]陆支羽.王家卫的半个江湖.[J]LI FE生活·不散场, 2013.
——艺术,不是用来看懂的,而是用来欣赏的
毕卡索的抽象画、梵高的《向日葵》被无数人诟病说乱编乱画居然也值这么多钱。——有专业学画的人告诉我,毕卡索对线条的处理、梵高对色彩的处理,后人无人能及。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几个人能懂?——你不懂,不代表《相对论》全无意义。只是你不专业。
„„
我承认从前我也不知道王家卫的电影好看在哪儿,前两天我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觉得里面的配乐非常好听,昨天再看《一代宗师》,忽然发现,里面的配乐很精彩。——从前我几乎不听配乐的,只看剧情发展。现在想来,那些说看不懂的,大概就把电影纯粹的当作“讲故事”了。
《一代宗师》是王家卫经过八年筹备三年拍摄才成品的影片。生逢乱世,儿女情长只能埋藏心底,在人生中留下遗憾的回忆。王家卫的电影是散文式的,它的气韵流通之处,就是它的神之所在。
在电影《一代宗师》中,导演王家卫运用了许多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有粤剧,京剧,南音以及歌剧。个人认为,这部电影音乐的运用是比较成功的。电影配乐依附剧情而生,它起到一个画面辅助的作用,会无声无息地渗透到剧情中,使观众与电影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与心灵的共鸣,将气氛渲染到高潮,推动剧情的发展,深化主题。音乐不仅仅是电影的配乐,它们更是电影的心声与灵魂。
在电影《一代宗师》中很多对白都是经典的,推动这故事的进展,凸显着人物的塑造。“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我踏出这一步的时候,我以为有一天我还会回来。想不到那次是最后一面,从此我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事,回头无岸。”在棋道里面,讲究落子无悔。记得我在跟师父学习捭阖之道时,师父曾教导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当你选定好了方向,只能往前走,就像棋盘上的棋子一般,没有收回的机会。只能想着更长远的地方,落好下颗棋子,永远没有回头的路,可是人生难免有昏着(就是出错),所以,你可以有遗憾,但却没有后悔的机会。因为每一步选择都会存在遗憾,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留给地平线的只能是背影。
作为一部中国功夫影片,《一代宗师》呈现的不仅仅是武打动作,导演王家卫表示,“这部影片还包含了气、智、魂等一些无形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并不是那么容易表达的。杜比全景声技术对整个影片的叙事效果给予了极大的提升,对此我印象十分深刻。采用杜比全景声技术进行混音的《一代宗师》将通过音效将观众直接带入影片中。”
电影,不等于只是讲故事,还有画面,配乐,剪辑。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也不要为了特效而特效,要慢慢来,值得被欣赏。而不仅仅是被看懂。
电影不是给你一个故事,而是给你一段情怀。故事常变,情怀永生。总想起一句诗,写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广播电视编导1203B
马现勇
对于王家卫的电影,我们不能用类型片来概括,武侠片和功夫片是华语电影最重要的两大电影类型,是中国电影独特的电影类型,是他们存在让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让世界的观众都认识了中国电影,武侠和功夫都承载了不一样的文化特质,侠的精神一向在我们的精神世界荡漾,而功夫则一向存在我们肌肉之中,是我们特有的基因。
当年一部《侠女》在世界的扬名,更是让全世界观众领略到了武侠片的独特之处,“武侠大师”胡金铨将武侠片提升到了精神思考和人生的参悟的境界,而不再是飞剑飞刀,那些玄幻而只有招式的演绎,则是精神气质的表达;功夫,则因李小龙的成名,让“功夫”一词写进了牛津词典,同时也成为了世界功夫迷的偶像,刮起了功夫热潮,功夫片也成为了华语电影的代名词,谈到华语电影则是绕不开功夫电影。然而,这个两个电影类型,在王家卫手中,似乎不再纯粹,不再简单的演绎,对于《东邪西毒》这样具有武侠片元素的电影,我们能否简单归结为武侠电影呢,或许不能,正因导演是在借武侠人物之名在解读此刻都市中男女情感,始终是王家卫的情感解析和表达的方式;而对于此刻的《一代宗师》呢,我们似乎无法正确的说出这样功夫片吗?没错,功夫是有,但是这部电影仍旧充斥着王家卫的个人文艺风格,慢条斯理的调情状态,以致于某些观众反应在观影的过程中,睡着了,看不懂。但不可否认,《一代宗师》是一部不可翻页的电影,或许是残卷(以公映版本为准),却是一部值得回味的经典作品,留下了太多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思考的地方。
回看过去的功夫片,我们总能见到高手展现技艺的时候,故事总是简单的交代,不外乎勤学苦练,成就一番事业;或是拜师学艺,身兼血海深仇,结局或是将恶人惩治,仇得以报,或是在师傅的点化之下,放下恩怨;等等,功夫片似乎总逃不开这样的模式,然也是功夫片的魅力所在,观众更多的是见到拳拳到肉的快感和瞬间的刺激,拳脚的声音才是更渴望得到,故拍摄功夫片的人,总是尽情的展示各种奇淫技巧,目的是观众过瘾,观众叫好就OK了。当然在那里不是数落功夫片的不是,我们也能见到好的功夫片,像是刘家良师傅文武结合,功夫以实为主,故事总是教人行善,叫武德的,毕竟刘师傅往上算也是少林功夫一脉,黄飞鸿但是祖师爷;还有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系列也是功夫片的经典之作,将习武之人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下,展现时代时局之下的,习武之人的心态和精神世界。
我们再看看《一代宗师》却有不一样之处,实实在在展现习武之人的精神气质和内心世界,既见招式,也见气质。我觉得这是过去功夫片所缺少的一种的人物气质,有宗师气派,却少见宗师气质。这种宗师气质,更多是来自于王家卫对于演员的要求,让剧中主要演员拜师学艺,真正感受习武之不能承受之痛,感受习武是多么辛苦,多么的累,坚持方能体会其中所包含的做人做事之道,才能真正体会一个人物形体还有精神世界。故我们看到台湾演员张震一步留意成为了八极拳的高手,同时,我们也看到章子怡苦练形意拳的辛苦,虽有舞蹈拉伸底子,但是练功不是跳舞,更多的时候需要苦练;而梁朝伟为练咏春拳更是伤筋动骨的,很是受伤,然这一切都是值得。正因我们知道优秀的演员总是需要去体会人物,将其化为身体的一部分,电影中人即我,我即主角,才不会使得观众产生一种疏离感。王家卫的这种做法,有个响亮的名字“方法派”,是世界著名的表演方法,我们知道方法派需要演员以自身经历来激发表演,而不仅仅仅作为僵化的类型人物,更多的是需要一种真实情感的表达,或许高超的表演技巧也是达不到一体的效果,唯有人“神”合一!著名的方法派代表人物,罗伯特德尼罗为了拍摄《出租车司机》真实的去体验出租车司机的生活,便开
上几个月的出租车;为了《愤怒的公牛》则与过上了拳击生活,等等人物,就像新科奥斯卡影帝,丹尼尔戴刘易斯也是一样的,为了到达与剧中人物一体,服装上也是要求与时代持续一致,已到达一种真实的表演状态,或许这是表演洁癖吧!正是由于真实的感受,才能让观众看到一种无痕的状态,一种忘我的情景,我们不再想这个演员是在演,而是他就是这个人物。故我们总能感受到子怡以往不一样的一种人物状态,观众已经认可宫二这个人物;梁朝伟版叶问更具宗师气派;连赵本山老师也呈现出与其喜剧主角不一样的诠释,或许我们觉得是由于赵本山活跃的状态一向已经成为了他在我们记忆中的唯一的状态,当他以一种深沉内敛的形象出现时,我们也会不禁而笑,或许是由于我们没有分离出来,但是我觉得赵本山的表演在这边是成功的,好歹饰演的“李存义”是八卦形意拳大师,中华武士会的会长,武林的宗师人物,起码王家卫看到了赵本山的宗师气派。
《一代宗师》我们还有一个人物是不可忽略,就是本片的编剧武术编剧徐浩峰,是作家也是导演,作为作家有《逝去的武林》、《大成若缺》、《国术馆》等武侠纪实文学和武侠小说,作为导演有《倭寇的踪迹》和《箭士柳白猿》,两部导演作品都在台湾的金马奖上获得过提名,也算是不错的表现了,或许是正因电影显得小众些了,正因至今我也只看到过《倭寇的踪迹》,至于《箭士柳白猿》不在金马奖上提名,我都不知道存在这部电影。我们能够从中寻到《一代宗师》中人物的踪影,要了解形意拳,可从其《逝去的武林:1934的求武纪事》中,了解形意拳到底是怎样一种拳法,还有弟子是如何学拳的,他们的师傅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而至于电影中经典段落“掰饼”,或许是来自讲述大成拳的《大成若缺》,当然“大成若缺”是出自《道德经》之中,也有可能徐浩峰在那里植入了广告(呵呵),“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拳中的玄机就是拳到自然!”既然讲拳,讲功夫,也是能够存在的。从徐浩峰的《倭寇的踪迹》与《一代宗师》在某些气质上还是存在着一向的,在《倭寇的踪迹》中,我们看到双方决斗的一种状态,还有身形步伐,而《一代宗师》也不少展现功夫的身形步伐和决斗的状态,表现出功夫的展示是由内在的一种气质而
自然展开的,人物不再是拳脚人物,更多是一种“含”的状态,非匹夫之勇,拳脚之间由内而外,又由外而内,收放自如。
文/张建
王家卫花费四年精心打造的《一代宗师》是一部值得看的片子。没什么可说的武林,演绎得很有点黑社会的意思,或许民国武林真的如此,虽然没有什么剧情,但是里面的武术是本片的精华,可以一看。本文只说武术。
为方便理解,先概括一下剧情::叶问在香港武术圈被江湖大哥引荐为接班人,然后他遇到了各门派的人,他们相继展示武艺。没了。故事的主角是宫派八卦掌父女俩,女儿掌握了八卦掌,为父报仇打死了弑师的师兄。叶问自始至终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
这个安排非常明智。王家卫不愧见多识广。他的目的是要拍出一个武林的江湖,而不是一个人。他要展示的是一个武林生态群落,这帮人是怎么生活、思维、交际、工作的。由于经历抗战,也安排一个高手当了汉奸,就是宫家的大师兄马三。
电影非常接地气,人物真实感很强,能让人感受到民国时期武林中人的呼吸与思维,也能感受到那时社会底层人民面对日本侵略者的不同心态。
影片展示了咏春、形意、八卦、八极、洪拳等不同拳种的风貌,除了咏春,基本上没有艺术的夸张,非常写实,但是同样精彩。
形意的五行拳,开头那位太监公公展示的不同于目前网络上各家的五行拳,传统味道浓郁,一看就是实战拳。钻和横,劈三拳,尤其独特。
但是当章子怡与马三决斗时,马三的形意拳没有打出形意的味来,五行拳和十二形,看不出来,槐虫步更没有。形意是撞打拳,发动起来必得像坦克一样,看来展示是一回事,能在实战中运用是另一回事。
八卦掌,章子怡与叶问对打一节是本片最精彩的地方,章打出了八卦掌的龙形风采。翻滚拧转,剑走偏门,龙飞凤舞,在现实中还没有见到过一个八卦掌人打出这种神韵来。当然,这里面肯定有电影艺术的加工,但是让人看到了有真实的基础。章的两位武术指导:韩燕武和戈春燕都是八卦掌的名家,功不可没。
八极拳展示不多,只表演了一个八极小架的冲肘。
咏春展示的不真实,可能是因为男演员梁朝伟练的不熟练,动用了大量表现手法,咏春是灵巧拳,怎能面对着一群敌人往上冲。这是假的。凡遇群殴,首要就是逃跑,在逃跑中寻机一个个歼灭敌人。哪能冲着人家的人群就上去了?而且人家还个个拿着砍刀,五把刀分上中下左右同时砍到,你不中招才怪。而且还表现了两次这种愚蠢的行径。这是不真实的。可能是故意要突出一种知难而上的勇气吧。这一点,甄子丹演的《叶问》中也用了同样的手法。
本片另一个特色是展示了武林人物的思维。宫二小姐章子怡为报父仇,发誓不婚嫁、不养儿、不传艺,最终让宫家武术失传。当叶问想见一见名闻江湖的八卦64手时,宫二小姐、宫的师哥、宫家的管家,没有一人答应叶问,即使宫二小姐曾经暗恋上叶问,也只有落泪,而不答应传拳,这在今天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民国时武林界确实规矩如此。毕竟同行是冤家,你知道了他就没有优势,甚至失败,关闭武馆回家种地。
至于八卦64手是否有这么神秘,也未必。现在网上到处都是。它是董海川所传8大掌演化出来的技法。据说当年董海川只传了走圈和八大掌。越是真功夫,招式越简单。但是内里极深。在民国时期,人人用功,64手用法自然是秘密武器。在现代,人们功力练不到,就是有再多手法也没有太大意义。
最后,本片的不足:
一、主要演员选的不当。就章子怡身手还可以。既然要拍功夫片,何不选功夫明星。
二、情节演绎不够。
画界一代宗师--观方小石先生画展有感
为庆祝方小石先生九十大寿,由有关部门在贵州省国画院,举办了方小石先生近作展,进展厅,欣赏它的作品后便至老人家居室拜望先生.一进门,我作为学生拱手向先生致以敬意,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心中自然有说不近的高兴.仔细端详简朴清雅的.居室墙上镜框中作品,不禁触发我很多联想.次日贵州省电视台记者,约我谈方老的画,便借在京开人大常委会间歇之机,写下近五十年来在方老的言传身授中的所感所悟,与读者分享.
作 者:杨长槐 作者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席刊 名:美术观察 PKU英文刊名:ART OBSERVATION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而名字是一个人存在世间的载体,具有神秘的力量,呼唤一个人的名字,你就具有了控制这个人的力量。很多故事中都有关于“名字”的桥段,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汤婆婆就是控制着人的真名,让人留在她的巫术世界。而在现代社会,我们可能有很多与人联系的纽带,如QQ号、微信、网络ID、电话号码,这些都可以轻易的删除改变,但如果你还记得一个人的名字,你就能维系一段记忆和思念。
名字也好、绳结也好,都是人们为了留住一段记忆的凭证,留下与一个人的联系,或思念,或爱情,或约定,也是与另一世界沟通的密码。当名字消失,绳结只剩仪式,我们无法追寻冥冥中注定的人和物,也无法踏入交错的时空,只能在这熙熙攘攘的人世,茫然而又执著的生活着。
三叶与泷互换身体,寓意着人们的身体里住着另一个自己,这个“自己”是谁?既与自己相似又大相径庭。自从上帝从亚当的身体中抽出一根肋骨,变成夏娃,人们终身都在寻找自己另一半,而这个另一半,一直都住在自己的身体里。只是,我们失去了联络的密码。
【看电影《一代宗师》优秀观后感】推荐阅读:
一代宗师大学生观后感12-21
一代宗师影评09-23
用企业文化打造新一代优秀团队07-07
电影《东京审判》优秀观后感09-29
电影黑白记忆的优秀观后感01-03
驯龙高手2优秀电影观后感09-28
电影《红海行动》的优秀观后感作文10-29
观《私人订制》电影优秀观后感作文11-09
优秀叶问电影观后感600字06-09
《我的战争》电影优秀观后感800字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