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兰季羡林(推荐7篇)
原文: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我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且冲云霄,连宇宙都份佛变成 紫色的了。
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原来很少想到的事情,现在想到了;原来认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竞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
我回忆的丝缕是从楼旁的小生山开始的。这种野花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下得真是无比地奇妙。二月兰一“怒”,份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象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的。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馈就有了悲欢。人自已多情,又把情移到花,“泪眼问花花不语”,花当然“不语”了。如果花真“语”起来,岂不吓坏了人!这些道理我十分明白。然而我仍然把自己的悲欢挂到了二月兰上。
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侯,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支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我的小猫虎子和味味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他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虎子和咪咪也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特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和凄凉。
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十年浩劫中,我被管制劳动改造,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笑对春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个招呼。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德华他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生活费的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婉如和延宗也尽可能地多回家来。我的小猫憨态可掬,依偎在我的身旁。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安慰。
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到了今天,否极泰来,我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虽然德华还在,延宗还有。可我的老祖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世界虽照样朗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凉。
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按说我早巳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年龄,应该超脱一点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走上了每天必登临的小山,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却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选自(季羡林散文精选)》(有删节)
赏析一:
托物言志,咏物抒怀,历来都是文人墨客写文、歌诗、填词惯用的手法。在这里,“物”作为载体,寄寓着仕途维艰之人的激愤和无奈;寄寓着热血慷慨之士的雄心和抱复;寄寓着跋涉异乡之子的惆怅和辛酸,还寄寓着愤世嫉俗者的逍遥和洒脱……
而对花草的歌咏,尤其是对“梅”“兰”“菊”“竹”的歌咏,千百年来,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名言佳句,更是浩如烟海。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唐·林和靖《山园小梅》对梅花的赞颂,寄寓着他乐居小园,“不须檀板黄金樽”的志趣;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是唐·李世民《芳兰》对兰草的歌咏,抒发了他志得意满的情怀;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是清·秋瑾《菊》中的赞叹,展现了她不媚世俗,无惧黑恶的气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清·郑板桥《竹石》中对竹的咏叹,鲜明了他孤傲、耿介的处世观。
翻开唐诗、宋词、元曲,随处可见对“梅”“兰”“菊”“竹”特质的品评,随处可见对“荷”“松”“牡丹”“枫叶”风骨的描写,但是,对花中的“灰姑娘”“二月兰”的讴歌,或许是孤陋寡闻,我却没有找到一首。
初识二月兰,还是读了季羡林的《二月兰》之后。
始读季羡林的《二月兰》,我被季老笔下的二月兰深深地震撼了。在文中,季老极尽赞美之能事,对二月兰的长势,进行了倾情渲染:“ 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了.”“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仿佛发了狂,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的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
这那是花中的“灰姑娘”,这分明是花中之魁,花中之伟丈夫!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季老在耄耋之年,对 “我的二月兰”的爱怜和情结,源于对婶婶 “老祖”和女儿“婉如”逝去的追忆和思念,源于对家庭曾经的祥和、温馨的不再,源于“十年浩劫”,“ 是非颠倒,人妖难分”“虽处人世,实为异类”“被打得鼻青脸肿”的非人摧残。
季羡林是誉满世界的学术泰斗,他对中印佛教史独到的研究,对世事、人生的参悟,在《二月兰》里得到了印证:
“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天运转动,否极泰来”。
作者借用东坡的词,和二月兰花开花落自然之理,托物言志,咏物抒怀,袒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禅机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凡事顺其自然,遇事不为它动,处之泰然。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庄子,想到了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鲍鹏山在《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里,分析了庄子思想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不妨学学庄子的主张。
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人世间的种种荒唐和罪恶让庄子无所适从,亦无可奈何,他感到极度的痛苦、愤怒和绝望,所以,他以极端的荒唐、怪诞、孤傲、偏激的个性来对待人事。但是,庄子的精神世界又是矛盾的,他心肠很热,对人世,人类无法释怀,不能忘情,现实和人性的冲撞与无奈,迫使庄子选择了彻底否定现实,和现实彻底决裂的人生态度——出世。
《秋水》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千岁矣。王中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拒绝为官治国,顺其自然,逍遥终生,在战国时期,不失为一种修身养性,洁身自好的出路;在今天,当我们个体生活、事业遇阻,深感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的做法的确不失为一种调节心理的好方法。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出世”,只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决不能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流,我们需要的还是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否则,国运难以昌盛,小康难以实现。
二月兰冲天紫气的描写,是季羡林坎坷人生的写照,是季羡林不畏强权,坚持自我,无私无畏人格魅力的写照。
愿二月兰的精神,光照人间。
赏析二:
《二月兰》是季羡林先生的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他豁朗明达的心胸、平朴简约的文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
二月兰,这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野花儿,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霄。它纵浪大化中,不管世事变迁如何,一如既往地在春风招摇中笑对人世沉浮。在《二月兰》中,先生以巧妙自然之笔将自己的每个人生经历和二月兰结合,让悲的更悲,让欢的更欢,同时又借二月兰的不经意的“笑”表明了自己面对世事变迁的态度。融情于物,给《二月兰》营造了一种飘逸悠远的氛围。恰如先生在回忆昔日的团圆之乐时所描绘的:“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吨的清香。当宛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走去。”先生将对亲人的浓浓的依恋之情化在飘渺的二月兰花雾中,显得自然而优美、缠绵。而且,先生在表现思亲之情时,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细节,然后缓缓道出,语言从容,平静。
而整篇文章真正撼动人心灵的是先生独立不屈的人格。十年浩劫给先生所带来的巨大的身心折磨,先生用三言两语带过,而将一番翻涌的心绪赋予二月兰:在“被打得鼻青脸肿”时,看“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象在嘲笑我”。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先生在二月兰身上找到了坚持。多年以后,当先生又再面对声名虽在,亲人离散的孤寂时,“泪眼问花花不语”,内心里悲欢难辩,但在看到二月兰“仿佛发了狂,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的力量,一定要把花开便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时,老骥扶枥,但千里之志仍要伸的勇气不知不觉中就蔓延开来了。在二月兰的花丛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生的人生写照: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先生的《二月兰》,已经能够理解,这篇文章发掘的是特殊年代给季先生带来莫大安慰的亲情,我因此第一次被季先生的描述感动。
赏析三:
《二月兰》是季羡林先生的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他豁朗明达的心胸、平朴简约的文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
二月兰,这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野花儿,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霄。它纵浪大化中,不管世事变迁如何,一如既往地在春风招摇中笑对人世沉浮。在《二月兰》中,先生以巧妙自然之笔将自己的每个人生经历和二月兰结合,让悲的更悲,让欢的更欢,同时又借二月兰的不经意的“笑”表明了自己面对世事变迁的态度。融情于物,给《二月兰》营造了一种飘逸悠远的氛围。恰如先生在回忆昔日的团圆之乐时所描绘的:“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吨的清香。当宛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走去。”先生将对亲人的浓浓的依恋之情化在飘渺的二月兰花雾中,显得自然而优美、缠绵。而且,先生在表现思亲之情时,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细节,然后缓缓道出,语言从容,平静。
而整篇文章真正撼动人心灵的是先生独立不屈的人格。十年浩劫给先生所带来的巨大的身心折磨,先生用三言两语带过,而将一番翻涌的心绪赋予二月兰:在“被打得鼻青脸肿”时,看“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象在嘲笑我”。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先生在二月兰身上找到了坚持。多年以后,当先生又再面对声名虽在,亲人离散的孤寂时,“泪眼问花花不语”,内心里悲欢难辩,但在看到二月兰“仿佛发了狂,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的力量,一定要把花开便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时,老骥扶枥,但千里之志仍要伸的勇气不知不觉中就蔓延开来了。在二月兰的花丛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生的人生写照: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季羡林《二月兰》阅读训练及解析
2.季羡林《二月兰》阅读答案
3.季羡林:二月兰
4.季羡林散文《二月兰》原文赏析
5.季羡林二月兰阅读答案
6.季羡林《二月兰》读后感
7.季羡林散文《二月兰》赏析
8.季羡林二月兰
9.《二月兰 季羡林》阅读答案
关键词:谷子,二月兰绿肥,翻压,倒茬,效果
谷子—二月兰绿肥种植试验, 作为配套种植栽培新技术的一项试验方案于2008年7月在山西恒穗航天育种研究中心实施。总结谷子轮作经验, 就是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与作物之间相互作用特点, 挖掘谷子增产潜力, 实现谷子稳产高产[1,2]。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扩大谷子种植面积, 就必须找到使谷子可以“重茬”的方法, 又不能违背谷子的生产规律。“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曹卫东在《农民日报》介绍二月兰绿肥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不仅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 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改善农作物茬口, 减少病虫害, 与谷子倒茬种植, 有望为有机谷子生产找到了可行的方法, 促进谷子生产的健康发展,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试验设置于沁县段柳乡青屯村, 属黄土丘陵山区, 海拔950 m, 气候以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 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为8.9℃, 多年平均无霜期169 d, 平均10℃以上积温3 275℃, 初霜期始于10月上旬, 终霜期在翌年4月下旬, 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 529.1 h, 平均年降雨量616 mm, 平均年蒸发量1 533.7 mm。
1.2 供试材料
供试绿肥为二月兰, 俗称诸葛菜, 十字花科诸葛菜属, 二年生草本花卉。因农历2月前后开始开花, 故称二月兰。对土壤光照等条件要求较低[3,4], 耐寒抗旱, 少有病虫害, 生命力顽强。二月兰是集“肥田、覆盖、景观”于一身的植物。它既可作为绿肥, 又可作为早春常见野菜———兰薹, 营养丰富, 也是很好的油料植物, 特别是其亚油酸含量较高, 对人体极为有利。
1.3 试验方法
该试验采用的生产方式:在谷子收获前后种植二月兰, 翌年翻压二月兰作绿肥或者采食兰薹后再翻压作绿肥, 翻压后播种谷子。一是谷子收后播种。适合在10月5日前收获谷子的地区, 谷子收后及时翻地播种。撒播、条播均可。播种量15.0~19.5 kg/hm2。条播行距15~20 cm, 以浅播为宜, 在保证出苗墒情播深1~2 cm即可, 墒情差地块播深2~3 cm。可以使用人工或者小麦播种机播种。最好是将种子与细沙以1∶3左右的比例混匀后进行播种。条播及撒播, 播后均要镇压。二是谷子收前播种。在7月适当时间将种子撒进谷子地即可, 播种量19.5~25.5 kg/hm2。可以在谷子出穗灌浆前结合中耕管理期撒播, 此时谷子株高对于人工操作影响不大;播种后, 一般采取施肥、除草等农艺措施, 使种子进一步进入土层, 利于出苗。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 可以不施肥;肥力较低的地块, 可随整地或者在谷子收获后施尿素75~120 kg/hm2。如果希望得到较高的鲜草产量, 可再施磷酸二铵、氯化钾各75~120 kg/hm2, 并可在3月中旬追施尿素75~120 kg/hm2。不必专门进行杂草及病虫害管理。一般不浇水, 但有条件时, 可灌越冬和返青水。
2 结果与分析
2.1 翻压作谷子绿肥效果
一般, 在谷子播种前1个月, 翻压二月兰较为合适。此时一般在4月25日左右, 二月兰正处在盛花期, 进行压青, 因鲜草重、干物重在盛花期达到高峰。翻压时, 可以采用秸秆还田机将茎秆打碎后, 用旋耕机直接旋耕即可。二月兰鲜草用旋耕机翻压20 d, 软化腐解率可达高峰。二月兰翻压后, 其茎叶中的大量水分及养分会缓慢释放, 对于土壤墒情的维持十分有利, 同时可以在谷子苗期提供谷子一定的养分, 从而达到促进谷子出苗、壮苗的目的。翻压二月兰能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 还可以降低土壤的p H值、调节土壤碳氮比、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据测算, 二月兰鲜草产量22.5 t/hm2以上。按干物质10%折算为有机质2.25 t/hm2。
2.2 采收兰薹食用效果
在3月下旬现蕾期进行, 此时兰薹产量高、品相好。采收时, 从地上部5 cm左右用刀割取即可。兰薹可炒食、做汤, 是上佳的绿色蔬菜, 风味非常独特。由于其基本不施肥, 更不使用农药, 因此是纯天然有机食品, 并且是北方地区稀有的春季露地菜薹, 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
2.3 倒茬效果
在谷子播种时二月兰腐解符合谷子播种条件, 经专家现场勘察推测, 二月兰与谷子巧妙倒茬起到换茬作用, 可减少或缓解谷子重茬对增产的不利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沁县气候适宜二月兰的生长, 在谷子田的行间作倒茬种值一茬绿肥是可行的。翻压二月兰的地块, 谷子一般可以少施基肥20%~30% (不种二月兰的谷地施基肥30 t/hm2) 。种植和翻压二月兰的地块, 形成了合理倒茬, 土壤得到了培育和休养, 地力明显提升, 应尽量采用高产栽培方式。谷子高产栽培 (播种量11.25 kg/hm2) 的技术关键为宽行种植、保持株数等。宽行种植不仅利于通风透光, 还非常有利于农事操作, 可采用宽行40~45 cm、株距6 cm, 使谷子密度保持在31.5万~33.0万株/hm2, 能显著提高肥料基肥利润率, 高产田总施肥量谷子专用肥 (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2∶1∶1) 525~600 kg/hm2。
谷子收获至翌年播种前, 有7个月左右的空闲时间, 充分利用这一时间的光热水资源, 发展一季冬绿肥, 对于土地保养作用巨大, 并且控制杂草能力极强, 具有覆盖、养地、观光、节水等多种功能。二月兰与谷子倒茬理论上是可行的[5], 是否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还需今后进一步系统研究, 获得最佳生产模式, 方可在山西乃至全国春谷中晚熟生产区域推广。如果可行, 在有限的土地上方能扩大谷子1倍的种植面积, 为谷子生产找到一条增产途径[6]。
参考文献
[1]王东海, 韩涛, 李绍立, 等.谷子轮作倒茬[J].河北农业, 2009 (3) :12.
[2]安治信, 刘彩云, 张金良, 等.旱地谷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1) :122.
[3]赵秋, 高贤彪, 吴迪, 等.越冬绿肥二月兰耐盐能力及在盐碱耕地上的培肥效果[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 (4) :65-68.
[4]刘佳, 曹卫东, 荣向农, 等.华北越冬绿肥作物二月兰生长特征的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 (5) :77-81.
[5]李明哲, 郝洪波, 谢楠, 等.黑龙港地区谷-草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 (12) :5-7.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绝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
我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也许正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我蓦地发现,从我住的楼旁小土山开始,走遍了全园,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我在迷离恍惚中,忽然发现二月兰爬上了树,有的已经爬上了树顶,有的正在努力攀登,连喘气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到。我这一惊可真不小:莫非二月兰真成精了吗?再定睛一看,原来是二月兰丛中的一些藤萝,也正在开着花,花的颜色同二月兰一模一样,所差的就仅仅只缺少那一团白雾。我实在觉得我这个幻觉非常有趣。带着清醒的意识,我仔细观察起来:除了花形之外,颜色真是一般无二。反正我知道了这是两种植物,心里有了底,然而再一转眼,我仍然看到二月兰往枝头爬。这是真的呢?还是幻觉?一由它去吧。
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原来很少想到的或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现在想到了;原来认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我自己也有点吃惊了。
(选自《季羡林散文精选》,有改动)
赏析
在文中,季老极尽赞美之能事,对二月兰的长势,进行了倾情渲染:“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二月兰冲天紫气的描写,是季老坎坷人生的写照,是季老不畏强权,坚持自我,无私无畏人格魅力的写照。
转眼,不知怎样一来,整个燕园竟成了二月兰的天下。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
我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也许正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我蓦地发现,从我住的楼旁小土山开始,走遍了全园,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我在迷离恍惚中,忽然发现二月兰爬上了树,有的已经爬上了树顶,有的正在努力攀登,连喘气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到。我这一惊可真不小:莫非二月兰真成了精了吗?再定睛一看,原来是二月兰丛中的一些藤萝,也正在开着花,花的颜色*同二月兰一模一样,所差的就仅仅只缺少那一团白雾。我实在觉得我这个幻觉非常有趣。带着清醒的意识,我仔细观察起来:除了花形之外,颜色*真是一般无二。反正我知道了这是两种植物,心里有了底,然而再一转眼,我仍然看到二月兰往枝头爬。这是真的呢?还是幻觉?一由它去吧。
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原来很少想到的或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现在想到了;原来认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我自己也有点吃惊了。
我回忆的丝缕是从楼旁的小土山开始的。这一座小土山,最初毫无惊人之处,只不过二三米高,上面长满了野草。当年歪风狂吹时,每次“打扫卫生”,全楼住的人都被召唤出来拔草,不是“绿化”,而是“黄化”。我每次都在心中暗恨这小山野草之多。后来不知由于什么原因,把山堆高了一两米。这样一来,山就颇有一点山势了。东头的苍松,西头的翠柏,都仿佛恢复了青春,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中间一棵榆树,从树龄来看,只能算是松柏的曾孙,然而也枝干繁茂,高枝直刺入蔚蓝的晴空。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注意到小山上的二月兰。这种野花开花大概也有大年小年之别的。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用得真是无比地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这真是多此一举,然而没有法子。人自己多情,又把情移到花,“泪眼问花花不语”,花当然“不语”了。如果花真“语”起来,岂不吓坏了人!这些道理我十分明白。然而我仍然把自己的悲欢挂到了二月兰上。
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春天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她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当小保姆杨莹还在我家时,她也同小山和二月兰结上了缘。我曾套宋词写过三句话:“午静携侣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当时只道是寻常。”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她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小莹也回了山东老家。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猫的规律,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老祖和婉如的走,把我的心都带走了。虎子和咪咪我也忆念难忘。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回忆这些往事,如云如烟,原来是近在眼前,如今却如蓬莱灵山,可望而不可即了。
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今年又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在校园里,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霄汉,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这一切都告诉我,二月兰是不会变的,世事沧桑,于它如浮云。然而我却是在变的,月月变,年年变。我想以不变应万变,然而办不到。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它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正是在二月兰开花的时候,我被管制劳动改造。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坐喷气式,还要挨上一顿揍,打得鼻青脸肿。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像是在嘲笑我。
本文主要通过作者回忆一些与二月兰的人和事,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失去的亲人的无限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笑对人生冷暖,生活中体验悲欢真情的人生感悟。作者用拟人、夸张和摹色手法,描写了二月兰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霄。它坚强地开着,不管世事变迁如何,一如既往地在春风招摇中笑对人世沉浮。二月兰的一“怒”,紫气冲云霄,一切顺其自然,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没有所谓的悲和喜……然而,移花于情,作者的记忆开始打开。
天地虽宽,阳光虽普照,作者却依然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二月兰的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性格,与作者的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花倒是能笑对春风,而作为人呢?于是结尾有“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又是作者对二月兰这一形象的提炼,达到了顶峰。在生命的逆境中,身边的事物慢慢消逝,亲人的离去,导致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思考:悲中有欢,欢中有悲,悲欢交织难辨。文章以二月兰贯穿全文,反复描写二月兰,强化了感情,表现了二月兰在逆境中巍然屹立,一切顺其自然,遇事泰然处之的品质和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人格和提醒人们体验悲欢离合的人生境界。
读完此篇,我沉思了很久。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情绪大起大落,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更是虚弱得像一根墙头草,没有毅力,没有理想,甚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我们为何就不能像作者笔下的二月兰一样,不管外界如何,我们都活出自己的个性,用坚强的意志笑对人生起伏。而当我们在社会的逆境中无法逆流之上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到家,去寻找一份温情,去修补自己脱落的羽翼,待一切都准备就绪时,我们就可以像二月兰一样,一怒冲霄汉,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写到此,不仅又让我想到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而那颗可以长起来的种子,它一定也具备了二月兰遇事泰然处之,在逆境中笑对春风的品质!
我喜欢文学,也经常喜欢投稿,但是很多稿子都像投进大海的石头,一去杳无音讯,我时常都会很失落,有时看到自己文章就感觉到烦闷,于是就叫上朋友去喝酒,到最后自己的文笔是越来越浅,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个性,也把自己投到了人云亦云的邮箱。其实,我们本来就不应该有那么大的怨气和埋怨,我觉得作为一个人,要活在时代下,那么他三十岁之前所有的成功放到人生的大舞台都不叫成功,三十岁以前的失败放在生命的历程中来看都不叫失败。因为人从一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受罪的对象,人们一直为不受罪或者少受罪而努力着,前进着,没有逃脱逆境的勇气的,便平庸的活着,他的天空如果有色彩的话,那也一定是白色。
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打倒我们,只有我们拥有坚强的毅力,有一颗理智的心,在顺境中我们扬帆远航,在逆境中我们逆流而上,把每次挫折和困难都看做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磨砺,坚信有朝一日我们一定可以直冲霄汉,看一世绚丽的烟花。
感谢季羡林先生的《二月兰》,感谢二月兰生之美丽,我会沿着二月兰的花香勇敢地向人生的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走,不达目标觉不回头。
二月兰读后感2二月兰,是燕园里再平淡无奇不过的小花,却也是陪伴季老几十载的老友。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流转,花还是那样的开,人却是月月年年都不同了。季老说,花本是无情之物,只不过是人有情,却偏偏要安在花的身上。人说“泪眼望花花不语”,而这花若是真的说话了,岂不是吓坏了人?
我敬慕季老,一位真正的国学大师。无论治学还是自身修为,都深深令人折服。当年惊闻季老去时,我长叹“老一辈的大师逐渐远去,新一代的人才也未见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仍扼腕深有此叹!
季老的文章,平和,质朴,打动人心。人如其文,他必然也是这样一位谦和的老人。他只不过是通过燕园里的二月兰记录了一些生活琐事,却让我看到了他坎坷的几十年,曾经的悲苦,如今的凄然。当初是时运不济,如今是晚年萧条。他由一个“不可接触者”变成了“极可接触者”,本是可喜,但至亲远去,又极可悲。如今他心中无悲,无欢,只有凄然。
读了这篇《二月兰》,我竟有些释然。季老字里行间流露的从容深深打动了我,我知道自己是想成为像他这样这样可敬可佩的人。我深爱这样静谧平和的文字,可如今却时时怀着一颗功利的心去看不喜欢的书。我违背了自己的内心,却认为是与现实的抗争。
这篇《二月兰》,是一位平凡老人回望岁月时的絮语。过去多么激荡的情绪,到现在只是像涓涓的溪水,缓缓流进读者的心田。我知道自己不需要对这样一位老人报以同情,即便是晚年萧然;他看淡了世事,坦然了自我,早已不为外界的人事所动。他的一篇文,便足以掀起我内心冻结许久的波澜,像一阵春风,吹醒了我心中的湖水。如今我唯一能做的,便是感谢,即使他走后许久,他的文字还能予我以启迪。
二月兰读后感3感动中国人物之——季羡林先生,其中的【颁奖辞】为:“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季老的专业论著,我们难以享用(因我们的学识所限),但季老的散文随笔,却给我们展现了他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一面。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季老的散文集《二月兰》其中有一篇《神奇的丝瓜》,给我印象深刻,丝瓜,太平常,太普通,我们房前屋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但我从没注意过它,直到我读了季老的“神奇的丝瓜”,才注意到丝瓜也有“思想”。季老写到:“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我真佩服季老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日本作家黒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里写到“世之最可惧者,莫若有目不知其美,有耳不闻其乐,有心不解其真,既无感慨,亦无激情……之类也”。我们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熟视无睹,对自然界的变化缺乏欣赏,对周边的事件麻木不仁……真真的可悲可惧。“大家”与常人的区别大概就在此吧,我们司空见惯的“苹果落地”,只有牛顿想到了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掉,进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烧开的壶水,为什么会把壶盖顶起,也只有瓦特比别人多问了个为什么,随之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工业革命。
二月兰,这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野花儿,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霄。它纵浪大化中,不管世事变迁如何,一如既往地在春风招摇中笑对人世沉浮。在《二月兰》中,先生以巧妙自然之笔将自我的每个人生经历和二月兰结合,让悲的`更悲,让欢的更欢,同时又借二月兰的不经意的“笑”证明了自我应对世事变迁的态度。融情于物,给《二月兰》营造了一种飘逸悠远的氛围。恰如先生在回忆昔日的团圆之乐时所描绘的:“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明白在午餐或晚餐的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吨的清香。当宛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走去。”先生将对亲人的浓浓的依恋之情化在飘渺的二月兰花雾中,显得自然而优美、缠绵。并且,先生在表现思亲之情时,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细节,然后缓缓道出,语言从容,平静。
而整篇文章真正撼动人心灵的是先生独立不屈的人格。十年浩劫给先生所带来的巨大的身心折磨,先生用三言两语带过,而将一番翻涌的心绪赋予二月兰:在“被打得鼻青脸肿”时,看“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象在嘲笑我”。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先生在二月兰身上找到了坚持。多年以后,当先生又再应对声名虽在,亲人离散的孤寂时,“泪眼问花花不语”,内心里悲欢难辩,但在看到二月兰“仿佛发了狂,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的力量,必须要把花开便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时,老骥扶枥,但千里之志仍要伸的勇气不知不觉中就蔓延开来了。在二月兰的花丛中,我们能够看到先生的人生写照: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先生的《二月兰》,已经能够理解,这篇文章发掘的是特殊年代给季先生带来莫大安慰的亲情,我所以第一次被季先生的描述感动。
在南京这座城市,紫色的二月兰是南京理工大学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到二月兰盛开的季节,总会吸引众多学生和游人前来欣赏。从学校的二号大门进入校园不久,就能看到水杉林间,二月兰满满地簇拥在树下,给水杉镶了一层淡紫色的花边,此时,高大的水杉甘做二月兰的陪衬。
二月兰是淡雅的紫色,神秘而迷人,远远望去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近看有四个花瓣,花蕊从中冒出来,黄澄澄的。时不时还有一股香气散发出来,引来一群又一群蝴蝶停在她的头上,久久不愿离去。小蜜蜂也在辛勤忙碌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总想把最香的花蜜采摘回去。
漫步在小路上,片片淡紫中散发出阵阵芬芳,令人心旷神怡。我仿佛置身仙境,如醉如痴。二月兰是以多制胜,不像梅花,一枝傲对大雪。正因为她的“怒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片花海的美,还有那浓浓的春意。
理工大的二月兰,怎一个美字了得!
【二月兰季羡林】推荐阅读:
季羡林二月兰读后感素材07-05
《黄昏》季羡林07-17
季羡林名言名句07-08
季羡林散文《黄昏》赏析09-29
季羡林的名言名句10-07
季羡林的代表作品07-14
季羡林人生感悟语录09-09
季羡林散文集有哪些07-23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参考10-18
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教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