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的预防工作总结

2024-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麻风病的预防工作总结(精选7篇)

麻风病的预防工作总结 篇1

1.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严重者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如不早发现、早治疗,可造成眼、手、足的畸残。

2.麻风病可怕吗?

麻风虽然很少引起死亡,但可导致肢体残废和畸形,使患者丧失劳动力,群众常把它叫做“癞子病”,“鸡爪风”,“歪嘴风”等。并因此而遭受歧视和排斥,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

3.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麻风病属于哪类法定管理的传染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麻风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4.麻风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一般认为,麻风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过的麻风患者,其中多菌型患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多菌型患者的传播效率是少菌型患者的4-11倍。多菌型患者的家庭接触者发生麻风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5-10倍。

5.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一般来说有直接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染方式。直接接触传染是指与麻风病人长期密切接触,如同吃、同住而被感染的,这种传染的可能性较大;间接接触传染是指健康人使用过麻风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食具、生产工具等而被感染,但这种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6.麻风病传染方式有几种?

麻风病传染方式一般来说有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接触传染二种。

7.那种传染性大?

其中以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较大。

8.传染上麻风病要具备那些条件?

健康人感染麻风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同传染性麻风病人(或传染性麻风病人排出的麻风杆菌所污染的东西)长期密切接触。二是本人的皮肤有破溃,并且感染了麻风杆菌。三是机体对麻风杆菌抵抗力低下。三者缺一都不可能感染上麻风病。但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抵抗力。

9.当前有疫苗预防麻风病吗?

当前麻风病尚无疫苗可用,尽早发现新病人并及时予以规则全程联合化疗是主要控制传播的措施。

10.麻风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就是皮肤上出现各种皮疹,且伴有感觉丧失(麻木)干燥闭汗;或伴有外周神经干粗大。

11.麻风病人需要隔离治疗吗?

不需要。现代对麻风病均采取社会防治措施,即在门诊、家庭接受治疗,不需要隔离。只要坚持服药,可以边治疗、边工作、边学习,很快即可治愈。

麻风病的预防工作总结 篇2

2000年,江苏省卫生防病体制改革将麻风防治纳入疾病控制体系,原有的皮防系统单一防治的垂直模式被打破,专业人员减少,防治经费重新调整,病人的发现、治疗以及康复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实现低流行状态的麻风病防治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一个新的思路和突破。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经验和现成的模式,为此,江苏省自2003年底在某县开展试点,以摸索适合江苏乃至全国类似地区开展麻风防治工作的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点基本情况

试点县位于江苏里下河地区,曾是麻风高流行区之一,至2006年底,累计登记麻风病人1868例,年患病率为0.004‰,近五年年均发病率为0.34/10万,麻风疫情持续保持低流行。全县辖18镇,300个村,总人口92.6万,现有麻风病防治负责单位1家,县级医院2家,镇卫生院32家,村卫生室297家。

1.2 原则与措施

1.2.1 参照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麻风防治一体化策略(即将麻风防治与综合性卫生服务相结合)的定义,结合试点县的麻风流行情况、麻风防治工作状况、卫生资源利用等实际情况,通过定性调查研究,论证一体化策略在当地实施的可行性,并制定试点工作计划。

1.2.2 运用省、县行政干预等手段,建立以麻风防治业务负责机构为技术指导和管理中心,以县各级综合性医疗机构为提供麻风防治服务实体的模式框架。

1.2.3 通过明确职责、培训、健康教育等措施,使模式框架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发挥防治麻风工作效能。

1.2.4 通过行政与技术督导、过程评估等手段逐步调整一体化实施过程,使模式呈良性运行态势。

2 结 果

2.1 形成了“以当地政府为主导,依靠行政和经济干预等手段,以麻风防治业务机构为制定计划、核实诊断、培训、督导、评估等为业务指导和管理中心,依靠县、乡、村综合性医疗机构为服务实体开展麻风病监测、病人管理、社会宣传、就近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的麻风低流行地区的麻风防治工作模式。该模式的运用达到了该县各级各类综合性医疗机构至少有1名以上医务人员接受过麻风防治知识培训并能够进行麻风疑似病例的报告和转诊服务;拥有麻风现症病人的乡镇能够免费为病人提供联合化疗和做好登记管理工作;所有麻风患者及其治愈者以及他们的家属均获得过麻风防治宣传资料。

2.2 论证了国际倡导的麻风防治一体化策略在我国低流行地区实施是可行的。通过定性调查研究,该策略能够得到当地政府、医疗机构及其相关人员、麻风患者及其家属、社会群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广泛认同,与当今农民健康工程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卫生策略相吻合,且不违背我国现行的政策与法规。

2.3 群众和医护人员的麻风病知识知晓率得到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麻风知识知晓率由2003年底的73.5%上升至2005年底94.8%;医护人员的麻风知识知晓率由87 %上升至98%。项目的实施,引起了省、市、县各级政府对麻风防治工作的重视,予以了政策与经费支持。

2.4 综合医疗机构发现麻风疑似病例的效果显著提高。在2003年至2006年,试点各综合卫生服务机构共对152089门诊人次进行了麻风病筛查和咨询,随访麻风治愈者2608人次,检查麻风密切接触者1516人次,实施联合化疗监测98人次;共报告麻风疑似病例190例,其中县级医院上报12例,乡镇医院上报100例,村卫生室上报78例,麻风疑似病例复查筛检率100%;确诊2例新发麻风病人,8例被列为高度疑似病例,由县、镇、村共同实行观察随访或预防性治疗。综合性医疗机构发现病人和参与对病人管理的能力增强,报告麻风疑似病例的质量提高,麻风高度疑似病例含确诊病例在疑似病例中的比率由2003年底的3%上升到2006年底的7%。2例新病人的延迟期由6个月缩短至2个月,且实现了乡村报病。现有5例现症病人实现了由县专业机构专管,到县乡共管,并逐步过渡到以乡管理。

2.5 综合性医疗机构参与麻风康复服务能力增强,麻风残疾者从中得到了实惠。试点县对4例现症麻风病人进行神经炎监测,发现并治疗神经炎2例,220例麻木足病人使用防护鞋1320双;280例手足残疾病人进行了眼手足自我护理,其中169例已交由病员所在地的乡村医生随访,获得防护眼镜550副,防护油560盒,红眼数下降了92%、手皲裂下降了95%、足皲裂下降了83%、手溃疡下降了80%。完成特殊手术32例,手术成功率100%,其中3例白内障手术由综合性医院完成;安装假肢54条,假肢维修68条,提供轮椅40辆,拐杖70付;对71例复杂性足底溃疡病人进行了清创,其中43个例由乡卫生院的医生进行,溃疡总愈合率达40%。试点从2006年5月起,在2个乡镇卫生院建立麻风残疾人康复服务站,以探索农村社区麻风残疾者的康复工作,该康复形式已得到当地医疗机构、麻风残疾者和群众的普遍认同。

3 讨 论

麻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2005年在全球9个国家和我国43个县(市)仍然是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麻风登记患病率高于1/万)。江苏曾是全国麻风流行较重的省份之一,1997年全省以县为单位全部达到部颁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麻风病呈现低流行态势,麻风防治工作由皮肤病防治系统交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承担,但垂直的防治模式没有改变。此模式带来了成本-效益低以及麻风防治工作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等突出问题。1986年WHO提出,将麻风防治工作纳入到综合性卫生服务中去,也即麻风防治一体化,是实现麻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1。其目的是为麻风患者提供平等的、适宜的、就近的和综合性的服务,使麻风防治工作更具有投入-产出效益。尼泊尔、加纳等国都先后开展了麻风防治一体化实施工作,得出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2,3。目前我国在麻风防治一体化方面仍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本文在论证了WHO倡导的一体化防治策略在试点地区实施是可行的基础上,通过5年的试点工作所产出的麻风地流行地区麻风防治工作模式与WHO定义的一体化防治的内涵基本符合,但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以及试点县的实际情况,为此,其可作为我国类似地区开展麻风防治工作可选择的模式之一。

Freenstra4认为:麻风防治一体化意味着麻风防治服务成为综合性卫生机构人员的责任,但并不意味解散所有麻风专业机构,相反在中央和中级水平以上的专业机构需要继续存在,每个国家和地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在哪一级水平上保留麻风专业机构。试点得出的结论为:县是实施姜堰麻风防治模式的最小平台单位。Freenstra4同时认为,垂直系统向一体化转变绝非易事,要获得成功,必须具备政府部门认同并支持承诺麻风防治一体化、具备健全的初级卫生服务机构、有符合当地实际和切实可行的计划、当地综合性卫生机构人员认同并接受这一模式的转变等条件。试点经验再次表明政府支持是实施姜堰麻风防治模式的保证。必须依靠强有力行政干预措施,才能落实责任和经费,实现多部门的合作,保证麻风防治工作,特别是麻风康复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强调培训和工作督导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

摘要:目的:探索麻风低流行区开展麻风防治工作的模式。方法:选择麻风低流行县进行5年试点,结合试点实际情况和参照WHO1986年倡导的麻风防治一体化策略定义,在使用定性研究论证该策略可行性的基础上,运用行政干预等手段,建立县、乡、村医疗机构以及麻风防治业务机构组成的麻风防治综合性网络。结果:确立了“以当地政府为主导,依靠行政和经济干预等手段,以麻风防治业务机构为制定计划、核实诊断、培训、督导、评估等为业务指导管理中心,依靠县、乡、村综合性医疗机构为服务实体开展麻风病监测、病人管理、社会宣传、就近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的麻风低流行地区的防治模式。该模式使得各级政府更加了解和重视麻风防治工作;普遍提高医务人员和群众的麻风防治知识水平和参与意识;增强综合性医疗机构病人发现与管理以及麻风康复工作的能力;绝大多数麻风残疾者能获得就近康复服务。结论:该模式是可行的,并可实现低流行状态下麻风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县是实施这一模式的最小平台单位,政府支持是该模式运行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麻风,低流行,防治模式

参考文献

[1]Report on the consultation on implementationof leprosy control through primary health care[R].WHO,Geneva(WHO/CDS/LEP/86.3),1986.

[2]Roos BR,Van Brakel WH,Chaurisa AK.In-tegration of leprosy control into basic healthservices:an example from Nepal[J].Int JLepr,1995;63:422~429.

[3]Bainson AB.Integrating leprosy control intoprimary health care;the experience in Ghana[J].Lepr Rev,1994;65:376~384.

麻风病的预防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麻风病;流行;控制;策略

【中途分类号】R75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97-01

由于麻风是一种潜伏期长,而且目前又无一级预防措施的慢性传染病,因此麻风病达到基本消灭后,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麻风病仍将在低状态下流行。三明市于1993年达到以县级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至今已过去近20年,本文结合我市达标后的做法,就低流行状态下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1 麻风防治现状

1.1 麻风基本消灭后领导重视程度下降,三级防治网络不健全:由于偏面宣传和认识“达标”,认为达标地区的麻风已不再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有些地区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麻防工作不再重视,防治经费明显减少,麻防工作难以摆上议事日程,有时流于形式走过场。三级防治网运行困难,任务落实不到位,防治人员也转向从事有经济收人的工作,有些地方基层防治网名存实亡。

1.2 麻防经费不足、麻防人员待遇偏低:虽然近年有了中央转移支付麻风防治专项经费,但地方配套经费明显不足,供需失衡的矛盾仍较为突出,现有病人的跟踪随访、可疑线索的发现、治愈病人及家属的随访、防治人员的技术培训、诊治设备等很难落实到位。麻防工作是带社会福利性质的工作,在当前群众对麻风依然存在歧视的今天,麻防人员无论是社会待遇还是经济待遇都远低于从事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基层防治人员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1.3 麻风发病率、患病率无明显下降:三明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20年来,每年发现新病例3—6例,由于新发病人数与每年治愈数相近,麻风患病率无明显下降,这一情况与我省情况相似,和全国情况也相似[1]。

1.4 防治工作难度加大,新发现病人更加困难:由于新发病人的减少和高度分散以及麻风有很长的潜伏期,常无法查到传染源,新发现病人难度增加,大量的流动人口也给新发现麻风带来困难,目前新发现病人主要以皮肤科门诊被动发现为主。许多现有病人确诊为麻风病后,为避开社会歧视,往往搬迁变换住址,此外,现在麻风病的治疗药品是按本地区麻风病人数分配的,部分现症麻风病人外出打工,在当地很难拿到药品,外出人员药品和规则治療难以保证。

1.5 外来传染源输入增加:如今人口流动频繁,其中不乏麻风病人,有的是自己不知道,也有的是被确诊的病人在当地无法生活而外出打工,如尤溪县在连续13年没有新病人后发现外来输入病例,近年来每年都有外来输入病例被发现。

1.6 防治技术力量下降:以前我市有一支敬业奉献、技术精湛的专职防治队伍,近年他们已陆续退休,新接手的同志防治积极性不高,加上待遇偏低,麻风防治队伍人才断档、业务不精的问题较为突出,全国情况也有相似情况。市、县专业防治人员中有的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综合性医院医生、基层医务人员、防保人员普遍缺乏麻风病防治知识,造成麻风病误诊误治,这也是制约我市麻风防治的重要因素。

2 麻风低流行状态下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理顺麻防机构,实现麻防工作一体化:我国深入开展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原有的垂直麻风防治体系有很大的变化,多数已经整合到了疾控中心,也有的仍然独立,地市级麻防机构担负着本地区麻防工作管理和技术指导的任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麻风病仍将相当长时期存在的情况下,新病人的发现、治疗及治愈者的社会心理康复等技术性工作都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因此地市级麻防专职机构很有必要继续存在。防治工作要逐步实现一体化,应在县疾控中心保持一定数量的专职医生,负责当地麻风病的宣传培训、诊疗监测转诊等工作,麻风病在“传染病防治法”中属丙类传染病,县级医疗机构应将麻风和其它传染病一样列人管理和监测,每年由卫生局组织考评一次,并与防病经费挂钩,麻风应作为一种普通的慢性传染病纳人社区防病工作中。1993 年我市以县为单位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后,坚持了“四个不变”,所有县无论有无现症病人,疾控中心都保留一名专职麻防医生,负责麻风的宣传培训、监测和康复指导工作,乡村麻防工作结合到社区防病工作之中。

2.2 不拘形式方法,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人:麻风的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止传染和畸残的关键,为早发现病人我国采用了“五查”等方法,过去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流行的降低,麻风新病例的减少,“五查”已不完全适用,分析我市达标后的发现病人主要方式为皮肤科门诊发现及可疑线索报告等。

2.2.1加强皮肤科建设,真正发挥窗口作用。随着人们卫生知识的提高,皮肤病病人主动求医增多,皮肤科门诊成为发现麻风病人的重要途径,由于现在麻风病已成为少见病例,多数皮肤科医生没有见过,也往往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因此要加强对皮肤医生的麻风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在日常门诊中注意发现麻风的早期线索,真正发挥皮肤科门诊的发挥窗口作用。

2.2.2 广泛麻防知识的培训和健康教育:首先要对综合性医院的皮肤科、内科、妇科、神经科等医生和乡村医生进行培训,为让他们能更主动参加,在培训时可以结合其它内容如性病知识等,使他们掌握麻风病基础知识,熟悉麻风的早期症状,在日常门诊中能及时发现麻风可疑线索,并报告专业医生确诊。由于经费所限,我市花了五年时间,分批对对全市所有县、乡、村医进行了一次全员培训,为提供麻风可疑线索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其次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开展健康教育,消除人们对麻风的偏见,使病人消除顾虑,主动就医。

2.2.3 坚持高质量的线索调查:目前县、乡、村三级防治网基本健全,如能很好利用,省时省力,线索调查可以覆盖所有人群,但要做到高质量不容易,贵在取得他们的支持,对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或确诊者给予相当的奖励。

2.2.4 病人家属及密切接触者检查也是值得坚持。

2.2.5 麻风病普查已不适用:由于发病率已很低,加上现在人口流动大,病源地普查很难达到95 %以上的受检率,且费时费力已无必要,可采取皮肤病巡回医疗或重点人群抽查的方法。

2.3 采取灵活措施,早期规则治疗病人:只有早期规则治疗病人才能有效控制传染和防止畸残,联合化疗已为我国普遍接受和施行,但对于流动人口很难做到每月送药监服,在病人能保证自觉服药的情况下或收取一定的保证压金后,可适当多给些药量,如一次给予3 个月的药,同时告诉病人遇有麻风反应等情况及时就诊。放宽和改革麻风病药品供应方法,预备一定人数的机动人员药品,让打工等流动人员,能在当地领到麻风药品;麻风的康复与联合化疗同步进行,教育病人如何自我护理,逐步将麻风康复纳人社区康复之中,让已治愈的畸残者加人残联,像其他残疾人一样享受政府给予的优惠待遇。

麻风病防治是跨世纪的事业,在新形势下麻防工作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值得广大麻防工作思考和探索,麻风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麻风病的预防工作总结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站就诊的40例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 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 女4例;年龄43岁~71岁, 平均年龄 (56.8±6.3) 岁;溃疡时间3年~31年, 平均 (18.5±3.6) 年;共有31处溃疡, 其中单纯性溃疡12处, 复杂性溃疡19处;麻风型别:少菌型麻风 (PB) 13例, 多菌型麻风 (MB) 7例;麻风足部残疾:均为Ⅱ级。对照组男15例, 女5例;年龄42岁~72岁, 平均年龄 (56.3±6.1) 岁;溃疡时间2年~31年, 平均 (18.2±3.5) 年;共有30处溃疡, 其中单纯性溃疡12处, 复杂性溃疡18处;麻风型别:PB 12例, MB 8例;麻风足部残疾:均为Ⅱ级。排除合并糖尿病或血糖控制不稳定者、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严重感染者、溃疡恶性变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予以清创及修复术治疗, 术前常规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足部30 min, 常规消毒铺巾, 彻底祛除溃疡基底部坏死及周边角化组织, 使用刀片搔刮局部至出现点状出血, 随后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最后用纱布包扎好。注意术后抬高患肢, 给予静脉输液抗感染治疗3 d, 若发现溃疡存在全身感染症状的患者给予静脉输液抗感染治疗1周。术后常规换药, 1周后每周换药1次, 共治疗3个月。嘱咐患者注意安全生活, 减少足部活动, 平时使用轮椅或拐杖以减少对足部的压力。

观察组在常规清创术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 (1) 健康教育:采取现场宣教、讲座、幻灯片等方式向患者介绍麻风病足部溃疡产生的原因, 并介绍防治措施,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2) 自我护理:教会患者要养成良好的自我护理习惯, 尽早发现损伤, 尽早采取措施, 注意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制动, 坚持功能锻炼, 避免使伤口受到压迫。 (3) 防护鞋:对清创的溃疡进行松紧适度的包扎, 愈合后使用底硬、高绑、垫软、宽松舒适的防护鞋。 (4) 中药外敷:当归、红花、乌蔹莓、白及、乳香、象皮、没药、败酱草、地丁草、金钱草、夏枯草各100 g, 食盐15 g, 加水2 000 m L, 煎至1 000 m L, 取药液浸泡纱布外敷或填塞创面, 1次/d。 (5) 饮食指导: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以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 促使溃疡愈合。2组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1.3 观察指标

使用下肢慢性溃疡评分表 (LUMT) 评定并记录患者足底创面肉芽生长积分, 0分:溃疡完全愈合;1分:红活, 肉芽覆盖创面>76%;2分:紫暗, 肉芽覆盖创面51%~75%;3分:苍白, 肉芽覆盖创面26%~50%;4分:肉芽覆盖创面<25%。

1.4 疗效评定

痊愈:创面完全愈合, 自觉症状消失;显效:创面缩小≥50%, 自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进步:创面缩小<50%, 自觉症状改善;无效:创面无缩小或扩大, 自觉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 /总病例×100%。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治疗后创面肉芽性质积分、创面肉芽覆盖面积积分分别为 (1.14±0.13) 分、 (1.07±0.16) 分, 较治疗前明显减小, 对照组治疗前后同样差异显著 (P<0.01) , 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 (P<0.01) 。见表1。

注:t、P为2组组内比较检验值, t1、P1为2组治疗后比较检验值。

2.2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 对照组为40.00%, 2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见表2。

3 讨论

足底溃疡为麻风病常见并发症, 发生率约为30%, 是引发畸残的重要原因。麻风病足底溃疡是末端神经与血管功能障碍性溃疡, 为皮肤麻木、局部循环不良与多种物理性损伤导致的溃疡。足底溃疡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 常会并发感染, 引起深部骨质炎症与破坏, 严重时需行截肢[1,2,3]。在本病的治疗中, 祛除坏死组织、改善神经营养状况、控制创面感染是重点, 本研究2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清创修复术, 收到了满意疗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我护理、合适的防护鞋、中药外敷, 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 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自我护理对麻风患者来说是终生的, 是麻风病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风病足底溃疡形成机制复杂, 良好的自我护理对预防、发现, 从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自我护理已成为麻风病畸残防治与康复的重要手段。改变患者的观念, 提高自我护理意识和知识技能, 还需要长期不断重复的健康锻炼与外部支持。养成自我护理习惯对溃疡的愈合意义重大, 因此在治疗时教患者自我护理方法十分重要[4]。医护人员要多向患者进行宣教, 教会患者如何保护有感觉障碍的手足, 重视术前、术后理疗与护理, 愈合后使用底硬、高绑、垫软、宽松舒适的防护鞋必不可少, 同时加强功能锻炼。

麻风病足底溃疡属于中医“镰疮”范畴, 是因脉络痹阻, 局部气血运行不畅, 湿热下注、气血瘀滞所致, 治疗时以清热利湿、通筋活络、活血生肌为主。本研究在常规清创修复术后给予中药外敷效果显著, 方中地丁草、败酱草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外敷时可直接起到杀菌、抑菌与强烈的收敛作用。药物中的黏液质、糖类、多盐类与维生素B1, 能有效改善神经血管营养状况, 促进代谢, 增强组织抗感染能力, 促进组织再生与溃疡愈合。当归、红花等诸药合用, 共奏生肌敛疮、清热散结、舒筋活血、消肿排脓等功效。在常规清创术后, 中药外敷的基础上, 本研究还对患者进行了适当的健康教育与饮食指导。

综上所述, 对于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来说, 常规清创修复、自我护理、合适的防护鞋、中药外敷、饮食指导、康复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可有效促使溃疡面愈合, 减少足底溃疡的产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麻风病足底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站收治的40例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 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清创、修复术治疗, 比较2组患者经治疗前后创面肉芽生长积分与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创面肉芽性质积分、创面肉芽覆盖面积积分分别为 (1.14±0.13) 分、 (1.07±0.16) 分, 较治疗前明显减小, 对照组治疗前后同样差异显著 (P<0.01) , 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 (P<0.01)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 对照组为40.00%, 2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对于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来说, 常规清创修复、自我护理、合适的防护鞋、中药外敷、饮食指导、康复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 可更有效促使溃疡面愈合, 减少足底溃疡的产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麻风病,足底溃疡,综合疗法,疗效

参考文献

[1]钟永红.麻风足底溃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3) :1241-1242.

[2]潘美儿, 张国成, 王景权,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麻风足底溃疡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1, 27 (1) :48-50.

[3]钟均堂.36例麻风病足底溃疡的综合防治效果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 18 (3) :183、203.

麻风病的预防工作总结 篇5

【关键词】麻风;一体化;策略

麻风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之一 ,在低流行状态下 ,保持和增进有效的麻风防治服务 ,提高麻风防治工作的投入产出效益 ,实现麻风防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显得十分迫切,淮安市麻风病防治经历60余年,查治病人4181名,治愈约3086名, 2011 年底全市现症病例为19例,患病率为0.38/10万,各县(区)达到基本消灭标准。在低流行状态下,我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麻风病防治项目试点,逐步提高麻风病防治工作质量。一体化防治开展后,通过模式转变,防治服务的覆盖面得到扩大,社会参与防治服务程度在提高,防治服务的可及性在加强,社会对麻风病的歧视在减少[1]。

在一体化实践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部门分工协作,初步形成新的防治模式

一体化实施后,我市在政府组织与领导下,建全麻风病防治工作机制,积极动员多部门及社会组织力量来参与麻风病防治,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强化卫生、民政、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配合,进行广泛宣传和慰问等活动,解决困难病人医疗、生活和低保等问题,改善留院病人居住及生活环境,实施畸残康复等,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其中,我市卫生部门在一体化过程中,将麻风病防治工作纳入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实现对基层网络的有效管理。我们体会到行政干预是实施麻风病一体化策略的组织保证。

2加强麻风病防治重点环节

2.1健康教育

開展群众麻风病及一体化服务的健康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措施,是麻风病防治一体化服务成效的标志。

2.2麻风培训

在一体化实施中,我们每年都进行大面积培训,集中对基层网络人员和皮肤科、神经科等相关科室医生进行培训。

2.3早期发现

一体化实施中开展早期发现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以线索调查、重点人群检查、学生体检等常规主动发现方法为辅,采用综合性医疗机构和基层网络参与发现工作为主,扩大网络的作用,依靠广大皮肤科、神经科门诊医生及基层防治网络发现病人,特别是皮肤科发现病人的数量在增加,今年2月我市新发一例就是一单皮疹患者,去年年8月左小腿起红斑,后到中医院皮肤科就诊被怀疑麻风病,转诊到皮防所被确诊,由于病例发现早,没有畸残,说明我市早期发现工作的成效在提高。

2.4 康复

一体化实施中,我市基层麻风康复工作得到加强。将康复任务交给乡村医疗单位,运用全科医学卫生服务等模式,开展麻风病畸残康复管理工作,让患者得到集防、治、保、康于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使残患者通过接受综合性的医疗卫生服务,恢复功能,提高愈后人群的健康水平,减轻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5]。

一体化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认识到目前我市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针对性的策略:

1转变观念和加强组织领导

改变防治观念,不停留在过去的模式里。淮安市60年代末70年代初,曾开展三次大规模的全民普查及线索调查,发现了大量的病人,对麻风病的控制起到关键的作用,但也耗费大量的人力等资源。要持续实现早期发现,继续这种依靠专业防治队伍去发现越来越困难,所以我们要过改变这种认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独自承担麻风病防治的错误倾向,充分发挥基层网络、综合性医疗服务系统、医疗保障系统、残疾康复系统和麻风病专业机构在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一体化实施,提高发现的及时性,实现治疗康复就地开展,方便患者。

2加大投入、融入医改

政府在政策、资金、人才等各方面对麻风防治予以倾斜,并重在落实。一体化是一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连续的过程,要完成这些具体进程,政府必须予以大力的支持,给予相关的政策倾斜,在经费投入以及后勤保障上予以保证,创造一定的条件,促进麻风一体化的发展。

3改进一体化重点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

认识宣传的重要性。随着科学的发展,麻风病应该像普通疾病一样在任何医疗机构得到治疗,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个防治战略,不但要科学宣传还要在宣传的内容和方式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脚步,一体化就是要改变过去宣传方面存在的随意性、临时性,建立起有系统性、前瞻性的统一宣传方案,包括一个清楚的宣传构架,详细的实施程序,强调了不同宣传部门的责任。

4创新一体化防治内涵,探索新的防治模式

一体化过程中,虽然防治工作得到发展,但如何适应新的形势,以最有效的手段去符合防治需要,去最大限度发现病人,服务病人,还有很多工作要我们去研究。各个地区之间,情况不同,在推进一体化战略过程中,应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开展一体化的试点工作,不断积累经验,讲究实效,探索出一种或多种一体化服务的模式,最终积极稳妥地进行推广,不断扩大麻风病一体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工作深度,最终实现消除麻风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沈建平,李文忠.麻风防治与综合性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概念与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467—469;

“白雪公主”和七位麻风病爹娘 篇6

在重庆万州区走马镇的一片森林里,这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吴继林,就像那童话故事里的 “白雪公主”,和她的七位麻风病爹娘演绎着一个新的凄美的童话故事……

寒风瑟瑟

弱小女婴有了七位麻风病爹娘

重庆万州区走马镇森林里有一个麻风村,由于老百姓对这里充满恐惧,因此住在这里的人几乎与世隔绝。

1989年农历腊月十九,天空飘起了雪花,由于南方很少下雪,吴杉林一大早就起床,准备到森林里走走,可刚走出麻风村的院子,就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婴儿哭声。

吴杉林循着声音找去,很快,就在路边找到了一个包袱,原来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女婴,孩子已经冻得浑身发紫,可一看到他,竟停止了哭泣……

“多可怜的孩子呀!是谁这么狠心?”吴杉林感到揪心地痛,他紧紧地将孩子搂住,抱回了家。

麻风村来了一个婴儿,这让沉寂许久的村庄一下子热闹起来。在这里,除了吴杉林外,还住着李昌珍、江元贵、刘长民、陈丰珍、郑林、王秦百等六位村民。其实他们的病早在政府的关心下治愈了,但由于亲朋好友的歧视,所以他们一直没有回家,其中吴杉林还和李昌珍在1986年结为了夫妻。这些年来,他们虽不在一口锅里吃饭,但相同的境遇,让他们相处得好似一家人。

如今七个人看到了可爱又可怜的婴儿,他们都想将孩子留下来。他们也希望能和其他普通百姓一样,有孩子叫他们爸爸、妈妈……

大家经过商量后立即向当地政府部门提出申请,并得到了批准。可一说到谁收养,分歧便出现了。

刘长民说:“我是我们七人中最年轻的一个,让我收养,我会让她过得幸福。”

“不行,正因为你年轻,你还可以找个媳妇给你生一个。”郑林提出反对意见,“我虽然年龄大一点,但我是咱们中最会照顾人的,孩子跟我比跟你们任何人都强……”

“孩子是我从雪地里抱回来的,理所当然该由我来收养!”吴杉林说得理直气壮。

七个人各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没办法,第二天他们只得赶到当地的走马镇小学,向老师请教。老师认为,孩子最好从小就有一个温馨完整的家,这样才最有利于她成长。而七个人当中,无疑吴杉林、李昌珍这对夫妇是最好的人选。

听到这里,其他五人都不再争论了,他们拉着已经45岁的吴杉林和43岁的李昌珍的手,一边祝贺一边说:“其实,不管孩子跟谁,都只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我们都会将她当亲闺女对待的。”

爱意绵绵

麻风村是漂亮女孩幸福的港湾

当天中午,七个人分别拿出自己最拿手的好菜,聚集在一起,举行了一个“盛大”的仪式,欢迎这个小生命来到他们的身边。这是他们到麻风村以来,过得最快乐的一天。他们把酒言欢,一直喝到晚上,然后又轮流给孩子取名字,小芳、冬燕、冬梅……终于在凌晨三点,确定孩子的名字为吴继林。

天亮后,七个人又像过节一样,一路欢天喜地,抱着孩子来到民政部门,办理了相关收养手续。

尽管按照法律规定,继林的“父母”是吴杉林夫妇,但其他5位村民每天都聚集在她的周围,像捧着一颗璀璨的星星一般呵护着她。半夜里孩子一哭,就能听到其他几家起床、开门的声音……在麻风村,他们每个人都分有土地。每当庄稼收割上来后,他们都会卖掉一部分粮食,然后给小继林买回衣服和营养品,将她打扮得像一个小公主。而小继林也十分乖巧,每天都跟在他们身后,“爸爸”“妈妈”“伯伯”“姑姑”地叫个不停。

转眼间,小继林4岁了,吴杉林夫妇把她送进了附近上坝梁小学的幼儿园。这所幼儿园距离麻风村有10多华里的山路,中间还要趟过一条河流,翻越一座山。

大家都知道吴杉林夫妇身有残疾,于是他们也一大早就起床,等候在吴杉林的家门口,只要小继林一走出家门,他们就拥上前去:“继林,今天就让刘伯伯送你上学……”“还是王伯伯送你去吧!”

“不,不能再给大家添负担了,还是我自己背孩子上学吧。”吴杉林显然有些过意不去。

“早就说好了,吴继林是我们共同的孩子,怎么成了给我们添负担了?”其他几个人显然对吴杉林的说法不满意。争论不下,最后几人商量,轮流送小继林上学。

从此以后,在通往学校的崎岖山路上,每天天不亮,就有一个瘦小的人背着一个活泼的小姑娘,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着。趟过河后,小姑娘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独自向山里的学校飞去。下午夕阳西下的时候,又有一个瘦小的身影在小河边等待……

1994年夏的一天下午,吴杉林去接孩子回家,可一场瓢泼大雨耽搁了返程的时间。雨一停,他就背起小继林往家赶,可刚走出校门,就看见妻子和江元贵、刘长民、陈丰珍、郑林、王秦百也沿着山路赤脚赶来。原来他们看到天气这么恶劣,担心身有残疾的吴杉林和孩子在路上发生什么意外,结果都赶了过来。

于是,七人轮流背着小继林回家,可走到学校与家之间的小河边时,他们发现河水暴涨,汹涌的洪水阻断了道路。正在为难之际,江元贵“扑通”一下子跳入了河中。看着他的脑袋在洪水里起起伏伏,岸上几个人的心都怦怦地跳个不停。终于,他顺利地游到了河对岸,找来一根绳子,绑在一棵大树上……经过半小时的努力,所有人都趟过了河,可七个人的腿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剐伤。小继林看到后,心疼地用小手摸着几位长辈的伤口说:“我今后不读书,就不会再遇到洪水了,你们就不会受伤了……”

孩子的话温暖着在场的每个人,他们红着眼对小继林说:“孩子,不论有多大的困难,你放心,我们都要将你抚养成人……”

然而,时间久了,小继林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而且同学们也知道了,他们欺负她,说她是“麻风病人”,在她的书和作业本上乱画。小继林上四年级的一天,一名同学在放学的路上又向她挑衅,她和这名同学吵了起来,结果同行的十多名同学没有一人站出来帮她,还找来淤泥往她身上抹。就在这时,吴杉林接她来了,看到爸爸,小继林一下子嚎啕大哭起来。

女儿的哭声,像一把刀子插进了吴杉林的胸膛,突然间他觉得继林跟他们7个曾经的麻风病患者生活在一起,不仅没有获得幸福,反而增加了痛苦。一路上,他拉着女儿的手默默无语。

回到家,吴杉林取下家里惟一的一块腊肉做成了菜,召集来麻风村的所有成员,摆上了酒杯。席间,他拉着女儿的手,说:“孩子,你也知道你的身世了,你跟着爸爸、妈妈以及伯伯、姑姑,总是受欺负,明天我们就去为你寻找亲生父母……”

“不……”吴杉林还没说完,小继林就嚎啕大哭起来,一下子跪在大家面前,“我不会离开你们,我不怕别人欺负,不怕别人笑话!”

孩子的哭声使在座的人潸然泪下,他们又怎么舍得孩子离开呢?他们连忙把孩子扶起来,哽咽着说:“好孩子,我们一家人永远不分开……”

就在这天晚上,小继林也开始改口,将另外五人都叫做爸爸、妈妈。一声声“江爸爸”、“王爸爸”、“陈妈妈”,让七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哽咽了……

情意深深

美丽公主愿做白衣天使守候爹娘

在七位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小继林健康地成长着,她的学习成绩也十分优异,每次考试都是全班前五名。每当小继林将考试成绩单拿回家的时候,爸爸妈妈们的脸就像盛开的桃花,他们喜不自禁地赞扬道:“孩子,你是好样的!”

然而,这个家庭的特殊性也注定了这个家的贫穷。虽然小继林的七位爹娘的病早已治好,但他们仍旧遭受着一些人的歧视,加上他们的身体状况也不好,所以一年的总收入不足3000元。随着小继林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开销越来越大,这个家的经济状况渐渐吃紧。而小继林也很清楚家里的情况,因此十分节约。2002年,吴继林升入了初中,在走马镇中学住读,可她从不在学校食堂买一份菜,只吃从家里带的泡菜。

七位爹娘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当吴继林回家,他们都要说:“孩子,你在学校还是买点肉吃吧,不要亏了自己的身体……”而吴继林总是笑着说:“爸、妈,我每次回家,你们都要给我弄好吃的,我每次带到学校的菜里面,你们也给我放了很多油,我用不着再吃肉了……”

2005年,吴继林在中考时不负众望,考取了万州城里的一所重点中学。拿到录取通知书这天,七位老人更是喜上眉梢。可喜悦是短暂的,因为到万州城里读书,仅学杂费一学期就要1000余元,加上生活费等其他开支,一学年要4000元钱。吴继林知道,这个家怎么也拿不出这笔钱来。于是,她将录取通知书藏了起来,给父母留下一张字条,然后就悄悄地随一位同学的父母来到万州城打工。

8月的天十分炎热,吴继林怎么也没想到,她刚到城里的第三天,七位爸爸、妈妈就赶到了她打工的饭店。看到他们被汗水浸透的衣服,尤其是两位赤脚的爸爸脚上的血印,吴继林“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孩子,也许你的爸爸妈妈们没有能力供你上大学,但是,现在哪怕你多读一天书,你就多长一分出息啊……”

吴继林还能说什么呢?她跟着爸爸妈妈回到了家。8月31日,她又带着父母们东拼西凑借来的钱走进了学校。

尽管第一学期期末,吴继林考出了全班第三名的好成绩,但是她始终兴奋不起来。她知道七位爹娘为了让她上学,付出了太多太多,她实在不忍心看到他们为自己操劳,她要想一个办法让他们同意她辍学。

经过十多天的考虑,2006年春节,吴继林告诉爸爸妈妈说学杂费涨了,新学期开学要交纳3500元。七位老人很少与外人接触,这里方圆几十公里又没有人在城里上重点中学,因此她的话将他们惊得目瞪口呆。看到爸爸妈妈的表情,吴继林又趁热打铁说:“你们放心,我绝对不会放弃学业的,我会边打工边自学……”

面对“巨额”的费用以及女儿的承诺,七位父母沉默了,在不知道擦了多少次泪水后,他们还是无奈地同意了女儿的意见。

就这样,春节过后,吴继林来到了广州,一边在一家加工电子元件的小厂打工,一边买来医学书籍自学。她希望用自己打工挣来的钱完成学医的心愿,将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因为在她的心中,爸爸妈妈们之所以成为今天这样,都是因为可怕的疾病,虽然他们的病已经好了,但身体还是很虚弱,所以她要学医,将来好好地照顾爸妈们的晚年。

为了实现愿望,吴继林每天晚上下班后,都要看书到第二天凌晨。她的勤奋好学,自然引起了不少男孩的注意。2006年8月,一名男孩向她表达了爱意,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在一张纸上画了七个瘦小的身影,他们在麻风村前的一片庄稼地里,挥汗如雨。她将画递给了对方:“这个麻风村就是我的家,他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你要和我在一起,你就必须接受他们……”男孩看了画后,再也没有来到她的身边。但她一点也不后悔。

2007年春节前,吴继林回到了麻风村,看着长得像公主般美丽的女儿,看着女儿买回的礼物,七位老人快乐得像孩子……

(责编/俞媛媛)

麻风病的预防工作总结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内容

采用统一设计,随机分组,对2012年1月在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登记的543例麻风病人健康体检,体检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基本情况及病史包括人口学资料、摄盐量、吸烟饮酒运动史、既往史、心血管家族史。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实验室检查包括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对上述543例麻风病人作为入选者进行高血压筛查并计算患病率,筛查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以计量局核准的水银式血压计测量3次取平均值,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确定的最新标准,收缩压(SBP)≥140mmHg及/或舒张压(DBP)≥90mmHg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分为1级(BP140~159/9 0~9 9 m m H g),2级(B P 1 6 0~1 7 9/1 0 0~1 0 9 m m H g),3级(B P≥180/110mmHg),高血压检出者均经复查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确诊。

1.3 研究方法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依据健康体检情况综合干预。包括制定饮食处方和运动处方,发放《个人健康手册》,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低盐低脂饮食,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进行规范化,全程用药指导,提供24h健康咨询。在干预12个月后,进行第二次健康体检,资料分析,对比干预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本研究总人数543例,男性357例,占65.75%,女性186例,占34.25%,男∶女=1.92∶1,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8.31±4.12)。

2.2 高血压患病率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人数137例,患病率为25.23%,以2级高血压为主(16.39%)。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性发病率(32.49%)明显高于女性(11.29%)。体质量指数(BMI)与发病率呈线形相关,患病率明显增高(P<0.001)。家族史阳性患病率较阴性高(P<0.001)。烟酒嗜好,饮食口味,精神压力,运动情况都为重要影响因素。

2.3 干预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情况。

对13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后,干预组71例,男60例,女11例;对照组66例,男56例,女10例,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年龄(58.32±5.05)岁,对照组平均年龄(58.30±5.11)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干预组与对照组生活行为变化情况。

通过对干预对象进行全程干预,将对照组与干预组进行比较,发现对照组吸烟、饮酒、饮食、运动情况一年前后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一年前后吸烟率、饮酒率、偏咸饮食、运动情况变均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见表1、2。

2.5 干预组与对照组一年前后血压水平分级构成变化情况。

对照组一年后正常血压人数为0,1级高血压人数比例由22.73%下降到3.03%,2级高血压人数比例由66.67%下降到40.91%,3级高血压人数比例由10.60%上升到56.06%,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一年后正常血压人数比例由0上升到92.96%,1级高血压人数比例由19.72%下降到7.04%,2级高血压人数比例、3级高血压人数比例均为0,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6 对照组与干预组危险因素水平一年前后变化见表3。

3 讨论

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1]。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在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监测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1]。收缩压每升高1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相对危险升高40%[2],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每下降2mmHg,脑卒中危险下降7%,冠心病危险下降3%[3]。由此可见,有效防治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所在。麻风病患者做为一特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也在不断增高。本调查对象为枣庄地区麻风病患者,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25.23%,高于全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8%,并以2级高血压为主(16.39%)。统计学分析显示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遗传、年龄、性别、超重或者肥胖、高盐饮食、烟酒、吸烟、精神紧张、缺乏运动。有研究显示具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显著增加[4]。本次研究中有高血压家族史的105例,患病人数41例,患病率39.05%,提示我们要对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提前预防。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发病率32.49%,女性11.29%,女性高血压发病率较低,与其体内雌激素的血管活性调节作用[5]有关,也可能与某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女性明显少于男性有关。经过12个月的综合干预,对照组吸烟、饮酒、饮食、运动情况一年前后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干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显示全程综合干预是有效的,可行的。血压水平的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1级、2级高血压人数减少,但3级高血压人数增加,而干预组1级、2级、3级高血压人数均减少,提示我们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对照组一年后超重、肥胖人数,三酰甘油边缘升高及高三酰甘油血症人数,总胆固醇边缘升高百分比均增多,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血糖变化尚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一年后肥胖人数、超重人数均减少,空腹血糖异常及糖尿病人数均有减少,但变化尚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与BMI与血糖控制需要长期干预后才有明显下降。干预组一年后三酰甘油边缘升高及高三酰甘油血症人数,总胆同醇边缘升高及高胆同醇血症人数均有减少且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

由以上研究结果可知对麻风病患者有高血压人群应结合其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及管理,调整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所存在的特定危险冈素,增加干预措施的可行性。

摘要:目的 了解枣庄地区麻风病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给于综合干预并效果评价,为进一步探讨该人群的高血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健康查体筛查枣庄地区543例麻风病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并,分析影响因素。对高血压患者分组,对干预组综合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5.23%,以2级高血压为主16.39%,与患病主要相关的因素是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家族史,超重。结论 枣庄地区麻风病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病因为多因素;对该群体进行综合干预,降低目标人群的血压值和高血压的发病率。

关键词:麻风病人群,高血压,综合干预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张继可,杨莉,王宇,等.个体化健康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3):152-153.

[3]Colditz GA,Atwood KA,Emmons K,et a1.Harvard report oncancer prevention volume 4:Harvard cancer risk Index[J].CancerCauses Control,2000,11(6):477-488.

[4]王泽生,杨超慧,刘卓敏,等.高血压家族史对子女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1):46.

【麻风病的预防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麻风病预防知识教案07-20

麻风病培训小结07-03

麻风病防治知识问答10-16

上一篇: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总结下一篇:政务信息和调研报告的写作研究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