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复习之议论文审题训练(共5篇)
材料一:由江苏卫视和上海灿星制作携手打造的大型音乐挑战类真人秀《蒙面歌王》节目7月19日起开始播出,引起社会关注。据说《蒙面歌王》是从开播到落地最快的综艺节目,在韩国播出两个月后,就被灿星抢到手。从《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到《一年级》、《花儿与少年》再到《花样爷爷》、《中国好声音》,中国的电视人简直时刻关注着韩国综艺,对韩国综艺的模仿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为观众所诟病。
材料二:诗庄词媚,词为艳科,长期以来,人们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不管是温庭筠的“空阶滴到明”,还是柳七郎的“杨柳岸,晓风残月”,都充盈着婉约的气息,仿佛皆在印证着这一观念。而苏轼,不落窠臼,洒脱地踩在崭新的路面上。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以他的赤子之心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他的饱满激情张扬了对英雄的追慕。他开创的豪放一派词风,一扫长久笼罩在词坛的艳丽浓云,为后来的词人找到了更丰富的追求路径。
要求: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及含意,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模仿与创新
劳力士效仿日本生产石英表,结果是八百万块表的严重积压。直到大量销毁,仅余十二块表后,反而拍出高价。这提醒我们,不要盲目模仿,而应锐意创新。
星辰满天,如碎钻镶嵌在夜幕中,而最为明亮的,却是月亮的光芒;贝壳遍滩,如躲藏在沙砾中的精灵,而最为珍贵的则是海螺的乐音。拒绝重复星辰的黯淡,贝壳的平庸,唯有创新,才能在月的皎洁中踏出绝妙的舞步,和着海风奏出不凡的曲调。
东施效颦,即是盲目模仿的典例,艳羡于西施的美貌,却无视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以手微扶胸口,便以为可似弱柳扶风,添上几分娇柔的气质,却不知自己与西施天差地别,盲目效仿,只是多增丑陋,徒添笑柄而已。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就应该拒绝一味的模仿。过多的仿效只能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只有创新才能开启一番柳暗花明的景象。
微博,是当下最为炙手可热的词汇。自从新浪微博开通以后,微博已进入千家万户,每天,有无数的信息在上面传播着,有无数的事件在上面翻腾着。随着越来越多人的注册,新浪也随着微博的火热在中国彻底打响了知名度。于是,各种各样的微博翻版接踵而来,各大公司纷纷效仿。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等层出不穷,迅速进入大众的视野。然而,盲目的效仿只是拾人牙慧,步人后尘,这些后起的微博只是一阵无力的风,纵然荡起些微的波澜,却无法真正在市场上掀起巨浪。
过度的模仿就如同在一张画 布上重复作画,只是回忆过往的风景。而选择创新,另选白纸,则是为飞翔的思想更换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方能涂抹出最美的色彩。
音乐小天王周杰伦便是如此。在流行音乐界被各种伤感老情歌充斥,在粤语金曲盛行的年代,他着一袭古怪的袍,哼着模糊不清的调子,轻舞双节棍,于是歌坛平地而起一个炸雷;他手执一管毛笔,在沉闷的歌坛上涂涂抹抹,用古奥的《兰亭序》和精致的《青花瓷》作为音符,谱一张悠扬的曲,于是中国便有了中国风……不走寻常路,敢于创新让周杰伦成功了,伴着他的音乐,周杰伦开辟了一方浩瀚的天地。
拒绝模仿,锐意创新。唯有雄奇似黄山才能在群峰中傲然挺立。让我们摆脱千篇 一律的面孔,选一条不凡的路,朝着成功进发吧!
拒绝模仿,锐意创新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本题的关键语句,就是“中国的电视人简直时刻关注着韩国综艺,对韩国综艺的模仿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为观众所诟病。”“他开创的豪放一派词风,一扫长久笼罩在词坛的艳丽浓云,为后来的词人找到了更丰富的追求路径。”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例如题中关于“成长”的比喻,都表达了对“成长”的肯定。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2.(2016届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这句谚语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谦卑与自信
很喜欢犹太人的一句好话:“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字条,一张写的是‘我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的是’世界为我而造’。”尘 埃虽然渺小,但他却从不轻看自己,因为他有一颗如圣人般谦卑的心,足以为它赢得每一个人的尊敬;世界很大,但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由尘埃构成的,尘埃虽然渺小,但他拥有一颗足以让他征服一切,创造世界的自信心。所以,尘埃的世界不渺小。面对生活,人亦是如此,怀着一颗谦卑的心,时时学习,怀着一颗自信的心,勇闯天涯。
谦卑使人得以进步,自信让你走向成功。杨澜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着名主持人,她也是一位十分成功的女性。最初,大家通过央视一档叫做《正大综义》的节目认识了杨澜。从应征的1000多位女孩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节目的女主持人绝非偶然,她的成功源于自信。无所畏惧的眼神,坚定的话语,浑身散发出的那种自信打动了导演,从而为她赢得了上央视主持的这份工作。但在她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却毅然选择去美国留学,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四年的央视主持人的职业生涯让她明确了她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她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她远赴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国际传媒专业。她在异国他乡抱着一颗谦卑的心,怀揣梦想努力学习,时i向他人请教,虚心学习知识,这为她日后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杨澜来说,她的成功除了刻苦努力之外,还与她拥有的两颗心有关:一可是让她得以进步的谦卑之心,一颗是让她永远处于不败之地的自信之心。
谦卑不是懦弱无能,自信不是骄傲自大。楚汉争霸,胜负已分,回首历史,再看看那“力拔山兮”的盖世英雄项羽和那最终成就霸业的刘邦。乱世出英雄,出身名门的项羽和无名小卒刘邦奋起反抗秦王暴政,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很快夺得秦王疆域的大部。但素有西楚霸王之称的项羽却却与皇帝宝座失之交臂,而刘邦却最终一统天下。傲人的身世和江东父老的支持本应是项羽成为帝王的有利条件,他逐鹿中原,屡战屡胜,这位西楚霸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阿谀奉承蒙蔽了双眼,他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当他四面楚歌时已是悔之晚矣,无颜面见江东父老的他最终在乌江自刎,一世英雄就这样陨落!而刘邦却与之相反,他军纪严明,任用能人贤士,十分谦卑的向他人讨教治世之道,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这不是懦弱无能,只能依靠别人来巩固自己的霸业,而是他拥有一个王者该有的谦卑,这其实也是一种自信。 谦卑 总是让你不落伍,自信从来不会让你惧怕困难。毛泽东主席是20世纪最有威望的革命领袖。作为一位伟人,他的身上有着许多优秀的品质,谦卑与自信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毛泽东的一生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他热爱学习,追求新知识,就算在延安极度物资匮乏时期他都想尽办法从外边买来报刊杂志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好让自己不落伍于时代的前沿。而且他总是不耻下问,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总是很谦卑的向他人请教,从来没有作为一位领导者的高姿态,这是他对知识的谦卑。作为一位领袖,一名革命家,面临着拯救中华民族的重任,他毅然挑起革命的大梁,除了时代的呼唤,同时也源于他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自信,对自己的自信。面对革命路上的巨大困难,毛泽东从来不曾畏惧,因为自信是他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
谦卑与自信往往相互联系在一起,一个成功的人身上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品质就是谦卑与自信。拥有一颗谦卑的心不会让你低人一等,他反而会使你更加高贵,赢得更多人的尊敬。拥有一颗自信的心,它会让你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登上成功的顶峰!
【解析】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写好此题,首先要理解所供材料的基本含义。材料的主要信息就是两句话,一句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句是“世界为我而造”。“我只是一颗尘埃”,是说自己渺小,要以谦卑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世界为我而造”,是说自己的伟大,“我”能够主宰世界。这两句话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因此这个材料的思辨性很强,写作的范围较广。综合两方面的意思,人需要自信,但更需要谦卑和有所敬畏,而谦卑和有所敬畏的人,常常更有自信。写作时,必须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阐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就文体而言,写记叙文或议论文都可以。一般来说,写记叙文,无论叙事还是写人,都要凸显“自信与谦卑”这一主题,关键要写出具体的情节。要注意对文章主题意义的挖掘,对语言文采的提升,选材既要相对集中,又要与众不同,角度力求新颖。同时,要注意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努力写出独特感受,表达真情实感。写议论文,要有鲜明突出的中心,要明确表达自己对“自信与谦卑”的理解。在论述过程中要力求把自己对问题的见解说深说透,同时也要注意思考的辩证,注意论证的全面性与层次性,既要写出思想深度,又要兼具文采。
3.(2016届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三4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2月23日深夜,18岁的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文跳楼自杀,已被北大历史系提前录取的林嘉文被诸多史学大家称为天才,林嘉文跳楼前留下遗书说:“未来对我太没 吸引力”,林嘉文的离去,在网上引发了广泛热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
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永恒,因为当你一生下来,死亡也跟着你一起生下来,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动,所以我们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个瞬间。贺拉斯告诉我们:“每天都想象这是你最后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将越显得可欢恋。”这句话是让我们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殊不知,生命是残疾的。微观看,人生短暂,仅那么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么意外,恐怕还活不到那么久,然而这中间有多少人是真正为自己活着?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为向上爬绞尽多少脑汁?为挣大钱煞费多少心血?其实,与其说你赚了大钱,倒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说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由于所有的财富都可以失而复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许多人宁愿用它换取那些所谓的财富,却把全部生命耗费在名声、权利或金钱的积蓄上。他们临终时却如此悔叹:“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活着,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远活着,生命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走向死亡,就开始与死亡做一生的搏斗。所以活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命能够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着怎样的韧性,其实我们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们更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试失败,晋升受挫,邻居失和,家庭矛盾,恋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许多鸡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乱而导致生命危机:自杀或杀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总结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后都叹说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话“船板下面是地狱。”只是一板之隔,生死两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随时随地都会遭到灾难的可能。我们若有这种觉悟,心中存着“现在是生命最后的一刻”,无论遇到任何情况也不会惊慌失措。
生命只有一次,要真实地活着,且活得尽可能地精彩和珍惜生命的人为数不多。每一次风雨之后,让心灵感受生命拔节的人更为寥寥无几。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生命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便负有严肃的生命使命,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我们的生命?
据说当代是“自私与不负责的时代”。多年前,三岛纪夫和川端康成都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但是却先后自杀了,一个是切腹,一个是含煤气管。他们的死,据许多心理学家分析,可能是唯恐自己身体及创作能力衰退,而企图在生命的巅峰陨落,以保存世人最美的印象。其实,敢死,固然精神可贵,敢活有时比敢死更为可贵。因为生命本是脆弱的,但脆弱的生命一旦勇敢地承担起使命和苦难,才显出一种尊严。有时你要记住,你活着毕竟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生命是从你造化接受的恩赐,你有责任承当这项恩赐。你若不珍惜生命,善巧运用内外条件去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你就未尝真正做到“主人翁”。佛说:“命在呼吸间。”人无法管住自己生命,更无人能挡住死期,让它永驻人间。《涅盘经》说:“人命之不息,过于山水。今日虽存而明日难知。”这就是说,人类生命流逝的速度比滔滔而下的山溪更为迅速,转眼之间就消逝了。今天虽平安,可谁也无法保证明日的安定。《摩耶经》中有一节谈到,人生的旅程就是“步步近死地。”一天一天、一步一步接近死亡,这就是人生的真相。既然生命这么来去无常,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珍惜它、利用它、充实它,让这无常宝贵的生命,散发出真善美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的真正价值。
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针对题中材料内容特点,可采用“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或分析其中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如此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题目提供的材料由四句话组成,每一句话都有一个相同的词“方向”,把它们放在一起,很容易发现材料的核心概念。围绕“方向”,采用什么观点?由于材料有意保持了开放的态度 ,所以不必强求。材料的每一句话构成一个角度,分别反映了方向的重要性、寻找方向的技巧、坚持既定的方向、要善于调整或改变方向。这不仅加深了对方向的理解,更为作文构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确定了自己的作文立意,还要善于把抽象的观点形象化、具体化,或把整体性的论点分解为几个侧面。
4.(2016届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国平在其《人生哲思录》中说:“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是啊,这往往是人在世间的两种生存状态,而且往往我们初出茅庐的时候,都想活出个人样来,随着岁月的消失,慢慢地才活出味来了。站在当前的人生当口,你又有着怎样的体验与认识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能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先去生长,再想生活
有许多大树,生前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老了,死了后,它又变成一块檀香,自有其气质,然而树不因生前蓬勃而懊悔,也不因死后沉静而忧愁。
许多人会问:人,究竟是要活出个样儿,还是活出个味儿呢?要我说,为何不能像这香木一样呢,生在何种季节,就做什么季节的事。人应该顺应生长规律去生存,先去生长,再想生活。
年轻时,心里想的应该是活出个样儿。少年时,血气未定,如同风中飞蓬,不像石头可以安居。此时的自己是桃面,是丹唇,是柔膝,而不是鸡皮,不是鹤发,不是衰色更不是黄花。此时若整日追求“释然”、“洒脱”、“空寂”,则正如稼轩词中所说:“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样是万万不成的。蜀人张岱在其碑铭中追忆少年时光:“好美酒,好骑射,好博弈,好鹰犬……”一口气说了十来个“好”。从中,我们看到他年少时的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上好年华,就应该立下远大志向,志在四海。这样的心境需要“锐”,需要“敏”,需要“拼”,而不是年纪轻轻便老气横秋,因为没有岁月是没有沉淀的。
老年后,心里想的,就应该是“味儿”了。岁月洗礼之后,如沈从文所言“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地方的人”,此时的自己,像一只饱经风霜的归雁,又像一只历经游人的渡船,念的是江南,思的是码头。于是有品尝岁月之心,又有琢磨人生之愿,生活的“味道”,就在此时慢慢显现,它是 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梁遇春的《春醪集》,是《朝花夕拾》,也是《我们仨》。这种味道不浓烈,但醇香,它一定也蕴藏了许多离愁和哀痛,才会这样凝练不散,这种味儿,年少时是怎样也不会不懂的。
纵观古今,有太多的人,是年少时活出了样儿,老时又活出了味儿。如前文提到的张岱,晚年时忆到“疯魔半生,竟恍若隔世。”所以写出了《湖心亭看雪》这样大彻大悟的人生哲思,还有谁,有“痴似相公者”?再看今时,昔日摇滚乐坛上“魔岩三杰”,今日张楚说“何勇俗了,我死了,而窦唯成仙了”。窦唯后期的作品,可谓一张比一张禅意浓厚,一首比一首清新脱俗,这也是“味儿”了。
古人云,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人生是段很长很长的路。无论是“样儿”还是“味儿”,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就是自己的性灵而已。不必强说愁,先去生长,再想生活,再去思考生存的意义吧,岁月会给我们答案。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本题为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新材料作文。材料中给出了两种生存状态:活出个样儿来;活出个味儿来。考生围绕着这两种生存状态展开论述就可以。
5.(2016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身不敢忘。”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防微杜渐做好人
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曾对新御史们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轿夫穿了双新鞋。恰巧那是雨后,开始轿夫还小心地挑着干净的地面落脚,但后来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里,之后他就再也不顾及新鞋了。
新御史们明白,王廷相院长是要告诫他们:身居官位,一定要防微杜渐,洁身自好。
其实,这不仅对新御史们有教益,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警示。一些人的罪大恶极,往往是从一个很小的错误开始的。河南有一个刘姓女公务员,曾贪污公款数十万之巨。说起来很可笑,起因是因为她想买彩票没钱了,于是她便拿了两元公款去买,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拿了两元,就想拿三元,四元,最后只要没钱了便从公款中拿。漏洞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大,最后竟成了数十万。可谁又能想到,这数十万的贪污却是从那区区两元钱发展而来的呢?“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所说不假,假使当初把持住自己,不去拿那两元钱,想必那位公务员也不会犯下如此重罪。
人的心理很微妙,一个人的心理防线也许可以很坚固,但只要其中有一点崩溃,那么再坚固的防线也就可能轰然倒塌。那个轿夫开始还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他的新鞋,但一旦踩进泥水,就不再顾忌了。看看那些吸毒的,看看那些贪官污吏,他们往往就是在迈出了错误的第一步以后破罐子破摔,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最终走上不归之路。
要想防微杜渐,时刻自持,就要求我们胸中有浩然正气。有了这股气,便可以不落于贪婪、欲望的圈子,才不会自轻自贱、自甘堕落。陶渊明有这股正气,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李白有这股正气,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于谦有这股正气,“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包拯有这股正气,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他们正是有这股正气,在黑暗的官场中把持住了自己而名垂青史。
有这股浩然正气不易,时刻保持住这股正气更难。只有保住了这股正气,我们才时刻有自持的能力。
有人说:“人和动物的一大区别就是人有自持的能力。”保有浩然正气,防微杜渐,洁身自好,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试题分析】找对象:院长、御史们、轿夫、鞋
为官任职,如果不小心而失足,受到污染,就要想法补救,改过自新,而不能破罐子破摔。由此可以立意:“不要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要不得”,“过而能改诚可贵”,“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偶一失足不掩大德”……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本题这则材料,文字不多,却是故事中套故事。整体上看,说的是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说事,新御史心领神会;局部看,是轿夫的的事。这两件事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对局部具有制约作用,局部不能脱离整体。
6.(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记者采访一位赛车冠军,问:“您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绩,有什么特别的致胜诀窍呀?”赛车冠军说:“许多车手在输掉比赛的时候,第一句话总是抱怨自己的赛车不够好,天气不行,发挥不正常。总之,一大堆理由,但从来没想过应该检讨的,其实是他自己。如果一个车手仔细地去打扫赛道的胎痕,他就会明白高手过弯道的技术和路线是多么的出众,更会明白自己输在哪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个字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
学会反省
赛车冠军的话告诉我们,失败了,有了缺点错误,不要怨天尤人,而应反省自己。
“人,一撇,一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句话是一位哲人说的。的确,因为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才能进步,才会随时代一起创新,一起进步。为了不断完善自己,人们就需要学会自我反省。
反省--即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学会反省,就是人做出一件事实作出自我检查。
古人云:“知人者昏,自知者明。”的确,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试想,如果一个人自己不能了解自己,目空一切,心胸狭窄,心比天高。又怎么会虚心进取?就更不用说成功了。
古人邹忌自知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但却从中得出客人有求于他,他的妻子爱他,他的小妾害怕他,都是因为有求于他,这说明他是一个注重自省自知的智者。
先哲说:“人生的真谛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的认识自己。”许多教育家认为,一个人的反思意识应从小培养,因为让学生学会反思,可以使学生调节学习策略,选择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自学性。
传说中,上帝为人们挂上两个袋子,一前一后地挂着,前面的袋子装着别人的缺点,而后面的袋子则装着自己的缺点,所以人们做错事就习惯去别人身上挑毛病,很少怀疑自己。
就像小时候,每当我们不小心跌倒了,第一个念头就是看看什么东西绊了脚,我们总是怪别人乱放东西,实在找不到还可以怪路不平很稳,虽然这么做没有减轻疼痛,却找到一丝安慰,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责任。
人生需要反省,人生必须反省。反省昨天为了明天;反省失败为了成功。很难想象,没有反省的人生是多么可怕。
反省是一种品质,使我们清醒。不断地反省,我们会拒绝重复性错误。反省,让我们走在时代的前列,不会错过即将到来的机遇。
没有反省就没有新的发现。在痛苦中反省,我们不再孤独;在闲适中反省,我们不再空虚;在奋进中反省,我们不会偏离目标;在安逸中反省,我们不会沉沦;在失败中反省,我们不会气馁;在成功后反省,我们不会停顿。
所以,当我们遇挫折时,我们只能怪自己没有选择好。因为任何时候,学会反省自己,始终是最明智、最正确的生活态度。
名言链接: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 子
2.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 得失。 --唐太宗
3.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 --毛泽东
4.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 --周恩来
5.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 --雨果
经典素材链接:
1.自我反省的伯启
夏朝的时候,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被打败了。
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
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遇到失败或挫折的时候,要善于反省自己,检讨自己不足的地方,只要善于学习,积极克服自己的弱点,不断取得进步,才能增强竞争的实力。
2.托尔斯泰的成功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但是,他也曾有过一段轻狂的年少岁月。15岁时,托尔斯泰读大学文科班。然而,他连续两年考试不及格,被学校强迫退学。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而是认真思索,进行了反思。他把自己的各种缺点都仔仔细细地写在日记本上。以后,他随时对照检查。一旦他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就立即改正。从此,托尔斯泰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过程中,他成为了一代文豪。
列夫托尔斯泰经过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些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最有力的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7.(2016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国庆节到了,在省城上班的张刚和在大学读书的张强、张勇、张小丽一同回家看望爷爷,爷爷满脸堆笑,高兴得直捋胡子,会餐之前,自然演讲几句,然后开始用餐。其间,孙子、孙女们的微信和手机QQ铃声此起彼伏,思维“小皇帝”频频低头玩弄手机,早把看望爷爷抛到九霄云外。见此情景,爷爷闷闷不乐,只好借故回到自己的房间喝起闷酒。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⑥不得抄袭或套作。
【答案】
关掉你的手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一度在网上流行的话语,深刻揭示了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无论是坐车、旅行,还是任何有可能独处的时刻,常常会见到拿着手机玩微博、看小说的人,手机于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老人摔盘子背后,其实还影射出当前社会所缺失的一种对老人的关怀。“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人人都会背诵的诗句其实早已淡出了人们的大脑。当父母渐渐老去,而我们正当年轻,在为工作生活打拼的时候,常常为“没能回家看看”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反正有的是时间,总有时间孝敬照顾老人的。哪知时日不可待,在各种“借口”中,我们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尽孝的机会。而即便机会来了,我们却会像新闻里那些晚辈一样,不是玩手机,就是完全忽视老人的存在,和同龄人聊生活和工作。
电视里常常播放这样一则广告:一个母亲做好了丰盛的 晚餐等到儿女回家,谁知等来的却是一个又一个不能回家的电话。孤独的母亲失望地面对一大桌饭菜喃喃自语,忙,都忙……重阳节即将到来,希望我们不仅仅按时“回家”,更要把手机调到只为两个人服务的状态,那两个人就是你的父母。
年轻人因为沉溺于玩手机而冷落了老人,导致老人摔盘子以示抗议的现象,不过是现代人所患“手机病”的一个缩影而已,类似这样因为埋头玩手机而冷落了亲情、耽误了工作、妨碍了生活的事情,比比皆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最该被扔出去的,不是老人手里的盘子,而是年轻人手中的手机。
现代人患上“手机依赖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多年轻人缺乏独处的能力,需要从手机中寻找心理上的慰藉和踏实感;比如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贫乏,需要手机的各种功能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寂寞等等。可是,使用手机就像是药物成瘾,一旦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就难以戒除,于是我 们就更加沉浸在自己用拇指建造的封闭世界里,把每一个人都变成一个“孤独星球”。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本该具备的一些正常能力却在逐渐消退,比如与人相处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上的消退,最终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毕竟,我们最终还要活在现实中,而不是活在虚拟的手机世界里。从这个角度说,现代人是该到了重视“手机病”,反思“手机依赖症”的时候了。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重新给手机定位,强调它的“工具性”,而不是“拟 人性”。我们不妨听从专家的建议,有意识地把手机放到一边,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不用手机完成的事情,尽量不用手机,等我们慢慢戒除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它自然就会回归“人类工具”的角色。
【名师点睛】一个由手机引发的新闻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话题背后的A面和B面:A面是在移动通讯无所不在的今天,手机综合症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生活的一种病态;B面是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我们该怎样紧紧联系起自己和长辈的关系,让尊老敬老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而不只是一句挂在口头上的流行语。
8.(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字。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的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材料二:手机互联网时代,让百度、腾讯、淘宝的竞争升级,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占领人们除了工作、学习、生活、休息之外的三小时碎片时间。于是,大多数中国人都 成了低头族。有人觉得,这些时间被占领是好事,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再也不用担心无聊了。但是有人觉得,这样一来。好像更无聊了,要是一离开手机,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与抄袭。
【答案】
给闲暇着点色
“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左右自己。”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是啊,成功人士并非生来就注定成功,而是他们懂得把握自己的命运。那么怎样把握命运呢?华罗庚说“时间是由分秒累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所以,你在努力时,他们也在努力!你不努力时,他们还在努力。就连空闲时间都充分利用好,为其着色,这就是差别了。
这不禁让我很快想到那个时代,那些特别的人。司马迁,专注于《史记》;李时珍,还在翻山越岭创作着《本草纲目》;文学家鲁迅,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惜时如金,连自己喝茶的时间也不放过,阅读古今中外的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陈景润,精通多种语言,利用闲暇的分分秒秒去学习。他们都不曾停下脚步,举手投足间都让生命焕发着光彩,所谓闲暇时间,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每一次静下心来思考生命的时机。那时没有百度、没有淘宝,有的只是一次次对生命的追问。他们成了一位位时代巨人,站到了时代巅峰,攀登上与世人不一样的生命高度。毫无疑问,就是为那些闲暇时间着色。
可如今时代发展了,很多人的闲暇时光却黯然失色,高科技本该成为我们发光发热的支点,此时却成了浪费时间的躯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盗其QQ,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砸其电视……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思过、锻炼、读书、明智、开悟、精技。”这是摘自网络的一个段子,虽然有些搞笑,有些嘲讽,但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被电子产品“绑架”的现代人,所有的闲暇都被其胁迫,我们指尖敲击的不再是梦,而是低俗游戏充斥着的没有灵魂的躯壳。
闲暇时间没了色彩?人们步履匆匆,沿岸的风景无论多美,都不曾停下脚步。寂寞红尘,流年就在指缝间滑过,记忆就在蜕变中沉浮,心就在虚拟中逃避,梦就在暗夜里忧伤,长此以往,这个时代注定会在所谓的无聊中沉沦。
迷茫的人醒醒吧!闲暇时不妨放开手机,捧起一杯香茗,当清风拂过那页泛黄的书角时,我们便可在书香中品味人生,沉淀自我。这是在为闲暇着色,也是在为生命酝酿着每一次花开的时间。
所以,让我们马上行动吧,为闲暇着色,为梦想插上翅膀,为生命喝彩!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材料拓展】
手机“导游”:扫码识植物
世园会的脚步渐近。据说,这次世园将会打造智能世园。漫步园区,只要点点手机,即可规划游园路线;扫扫二维码,就可了解新奇植物的详细资料。
点拨:一部手机就如一个向导,游园扫码,高科技的便捷,让我们的时间可以变得如此充裕,生活变得如此多彩。
学会从容,享受生命
普莱斯曾是一名职业摄影师,他觉得为房贷和房租打拼的日子让他远离了生活,没有了自我。为了换种活法,从容享受生命,他回到故乡,找到一块荒弃的土地,从钻进印第安圆帐篷住进树屋,现在又住到了地洞里。他说,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为生计奔波,这位“21世纪的梭罗”,准备和这位前辈一样,让梦想照进现实,从容生活,好好享受生命。
点拨:普莱斯为生活叫了暂停,他做了更重要的事情,他为生命做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守护,他活得从容而潇洒。
名家链接享受生命
①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等等,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们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我把这类享受称作对生命本身的享受。
②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但许多人宁愿用它来换取那些次宝贵或不甚宝贵的财富,把全部生命耗费在学问、名声、权力或金钱的积聚上。他们临终时当如此悔叹:“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享受生命!”
③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选自周国平《哲理美文》)
9.(2016届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列内容,任选其一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
在一次研究性学习课堂讨论中,老师说:“古往今来,出名的人和事很多。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出名的看法。”
同学甲引用刘禹锡的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也要有条件。”
同学乙引用张爱玲的话说:“‘出名要趁早。’人生短暂,可耽搁不起啊。”
同学丙说:“出名可能不好,中国不是有句古语叫‘人怕出名猪怕壮’吗?’
同学丁说:”我认为出名能带来很多好处,有的人一举成名天下知,各种利益也随之而来。现代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出名能行吗?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请以“霜叶红于二月花”为题,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准确立意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
【答案】
出名要趁早
似火骄阳,漫天碧草,是最好的时光;上善若水,物我两志,是最好的时光;执子之手,与子成说,亦是最好的时光。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蚤子。于最好的时光之中,出一次名,让自己成为别人窗口的风景。
出名要赴早,莫让红衣少年染白发,徒悲伤。犹记那风度翩翩的俊俏少年,面对敌人的枪口,依旧面色从容。正是风华正茂时,还未提笔挥毫,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但“为了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他以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毅然走上革命道路,临死仍然坚守信念,大义凛然,留下了感人肺腑的《与妻书》。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介书生,铁肩担道义,趁着青春年少,为了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慷慨赴死,成为当之无愧的烈士,名垂青史,让人无限感佩。
出名要趁早,莫叫落红随流空有意,柔水断肠。席慕容 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叫人不禁忆起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她是来自大草原的赤子,心中怀着草原般的自然纯朴,她幼时好学,13岁时在日记中写诗,14岁起致力于绘画,沉醉于文辞造句和艺术之中并崭露头角,获得多项荣誉。她歌颂着爱,那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一种文字记录一段人生,将痛苦与幸福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也是一种美丽的价值。于席慕容来说,那亦成为被大众所熟知的价值。
出名要趁早,莫使花容失色,人去楼空。历数民国才女,有人评价说:“众人之中,张爱玲绝不是最美的,但却是不能让人转眼的。”通身的冷艳孤傲,让人无法忽视,她的才情还带着些许的叛逆,让人深陷其中。一幕《金锁记》轰动全上海,书中的爱情亦是她爱情的写照。“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身处特定的年代,张爱玲如是说。相对于晚年一人在外的孤寂,年少时的辉煌着实让人羡慕。人生短暂,有些热情一旦逝去就难再拥有了。
出名要趁早,把握青春年华,在最好的时光里书写一段传奇,留下一段精彩,让人生定格成历史中的一道风景,于此生无憾矣。
【解析】
试题分析:立意参考:
出名条件时,无须刻意追求出名,而要储备知识,积蓄力量;当条件成熟,把握了机遇,自然就能出名
7.出名的利与弊。出名能带来一定的好处,如荣誉、更多的发展机会等,但出名也有烦恼,所谓“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名人是非多,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他们常有不少压力。如果出了“恶名”,还会影响社会风气,误导社会,扭曲人们的价值观。
8.正确看待“名’。名乃身外之物,只是个副产品。古代贤人淡 泊名利,即便是古代的科举功名,
也有人将其看得很淡。虚名、浮名更是不能持久,人们鄙视那些“浪得虚名…‘名不副实”“哗众取宠”的人。真正的大家,即使功成名就,也依然低调、谦卑。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命题以情景对话来谈论“出名”这一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既能联系历史,又能启发当下,审题难度不大。考生既可以尽情抒写对“出名”的看法,又可以联系自身“出名”的经历,表达对“出名”的感悟。
(二)
【答案】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叶的绚烂总是比春花的娇媚更令人感动。秋叶历经风雨,傲迎霜露,把岁月的沧桑渲染得红艳似火,赛过二月之花;把深秋的写意舒展得壮丽如旗,张扬蓬勃的生命之美;它就算从枝头凋零,也是为了参与下一次精彩的轮回。
而人生,也如秋叶一般,不经风霜,怎么能丰富多姿?不历磨难,怎么能精彩绝伦?
磨难,可以锻造人的心智。当一个人没有遭遇过什么艰难困苦的时候,往往单纯幼稚,只看得到世界的阳光明媚,而看不到阳光下面还有阴影,因此作出的决定往往也是简单幼稚或草率鲁莽的。这个时候的她或他,正如那开在二月春风里的柔弱花朵,是经不起暴风雨的摧残的。记得以前曾读过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个被家庭过度保护的女孩,就连她从小所读的书都是经过父母精心挑选的,因此,在女孩的心里,只有白雪公主的蓬蓬裙和灰姑娘的水晶鞋。当某一天,她突然从电视里了解到真实的世界时,她内心构建的理想世界崩塌了,于是患了忧郁症,沉溺在对世界的忧虑和不满的情绪中而不能自拔。如果她从小所接收的资讯是真实的,如果她能经历一些正常人所必须经历的挫折,我想,她的心 智会成熟起来,内心会强大起来,她就不会被忧郁打败了。
磨难,更可以让心智成熟了的人增添内涵,别具韵味。当一个人对磨难的体验化作思想、情感和意志在灵魂里沉淀下来,就丰富了自己宝贵的内涵,就会别具一种难得的睿智、深沉和坚韧之美。一个人经历磨难多了,身上的“气场”都会显得不一样。
我喜欢读易安南渡之后的词。相较于她南渡前词风的清新、活泼,南渡后的词读来更觉苍凉悠远,回味悠长。少女时的易安仿佛那迎春花一样明丽动人。初遇赵明诚时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醉后误入藕花深处的“兴尽晚回舟”,无一不透露出她小女儿的娇态,读来,终究觉得淡然。而后来作品中的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煞了多少读者的心!经历过国破家亡的磨难,无处排遣的忧郁只有借词来抒发,而此时的易安,仿佛那在秋风劲扫过后傲然枝头色愈浓的霜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美。
常听人抱怨自己倒霉,怨怪自己为什么一定要承受那么多。我想,磨难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浩劫;而对于某些人来讲,则是酿酒时用的曲,把我们生命的活力“发酵”成人生的能量,让人生越发香醇厚重吧!
泰戈尔的诗说得最好不过了:
只有经历地狱的磨练,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人间的绝 响。
10.(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还生命以真实
自拍,在这个智能手机横行的年代,几乎是大多数青少年的生活常态,借助各种自拍软件的神效,瞬间即可华丽变身,真可谓是貌若潘安、颜胜貂蝉,但是,请问:那还是真实的你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如略施粉黛,对自身形象进行适当美化,本来也无可厚非,但若然满脸都是胭脂厚粉,如此的“美”则不免让人作呕。而 当下的各种自拍美颜工具,则已经发展到不需要任何的化妆技巧,也能自拍出一张“美美哒”的照片的地步。科 技的发展可谓是把人类的爱美之心发挥到极致。俗话说,有图有真相,图倒是有了,但“真相”却是深深地隐藏在照片的背后。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余秋雨在《废墟》一文中如此感叹。是的,成长就应该是一个真实的过程,生命就应该是一个不需要伪装的真实自我。我就是我,无需过度美化伪装。当所有人的人都是清一色的仰望45度自拍,借助美化软件,青春痘磨平了,皮肤增白了,脸变瘦了,再加上美瞳效果,每一个你我他看起来都是俊男靓女,青蛙变王子、灰姑娘变身公主的童话变成了现实,但那还是真实的你我他吗?我们除了看着自拍大头照顾影自怜还剩下什么?除了满足了那短暂的虚荣心还能得到什么?其实,即使照片中的你不免留着几个青春痘,还有那素面朝天的肤色、有点婴儿肥的脸庞、懵懂青涩的微笑,但是,这就是正在成长中的真实自我。你有着属于自我的青春标志,有着弥足珍贵的曾经年少,为何非要去追求那清一色的剪头手、瘦脸蛋呢?悦纳真实的自我,因为,你就是你,而不是标准化的自拍产品。
因此,拒绝那些过度的自拍美化,让生命呈现一种自然而舒适的真实状态,这应该是这个日益智能化的时代里我们应有的一种生活态度。毕淑敏在《素面朝天》中如此写道:“每张脸,都是一本生命的图谱”,确实,在这张图谱里,有着我们的生命基因,有着我们的成长印记,而且我们还需要借助这张图谱来认识彼此。但是,过度滥用的美颜自拍却消磨掉了这份难得的真实。这是一个真实渐行渐远的时代,假恶丑的泛滥,不断压挤着真善美的生存空间,若然看着一张张“美美哒”的照片,我们心中依然打着一个大大的问号,试问:我们究竟还能信谁?须知,唯有真,才有善与美的可能。
美不是错,对美的追求更不是错,但是,我们依然希望,让生命多一点真实。一个只能活在自拍美照中的人,注定不能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还生命以真实,让生命自由舒展,真实地活着,这更是一种大
【试题分析】本题为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新材料作文。材料由两个段落组成。第一段围绕‘自拍美颜厅的现象展开,先呈现现象,再围绕具体的.自拍美颜”现象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
了大部分人以貌取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自拍美颜”现象的泛滥。
3.“也有人梦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表达了对“反美颜”软件的不同看法,认为适当地美化真实是可以接受,是无伤大雅的。
综上所述,本题的写作内容其实就是如何看待“自拍美颜”的现象,只要围绕“自拍美颜”这个范围引发的思考与认识都是符合题意的,正向、反向众意皆可.也可辩证立意。
正向立意有:自拍美颜是爱美之心的一种体现,是对美的追求:自拍美颜,悦自,也可以悦人:适度美化自我,未尝不可……反向立意有拒绝刻意之美,呼吁真实之美;自拍美颜,掩盖真实:自拍美颜,是自欺也是欺人:反美颜,呼吁真实:接收并悦纳真实的自己:反美颜,以诚相待:真实的自己,无需美化……
材 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本题为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新材料作文。材料由两个段落组成。第一段围绕‘自拍美颜厅的现象展开,先呈现现象,再围绕具体的.自拍美颜”现象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写作内容其实就是如何看待“自拍美颜”的现象,只要围绕“自拍美颜”这个范围引发的思考与认识都是符合题意的,正向、反向众意皆可.也可辩证立意。
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学习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思想迅速集中,在短时间内朝着一个目标思考;有利于作文批改和讲评;有利于密切配合阅读,巩固和发展阅读收获。
二、命题作文高考回顾及趋势
在最近几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中可看到一种趋势,就是命题作文越来越多。2005年,有4份高考卷的作文是命题作文;2006年,有7份;2007年高考语文共18套试卷,命题作文9个(其中,6个纯命题作文;3个给材料命题作文),占了50%。
命题作文吸收了话题作文的一些优点,强化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许多命题作文的题目有深刻的意蕴,很灵活,也很开放。如天津市的《有句话常挂嘴边》;上海市的《必须跨过这道坎》;辽宁省的《我能》等。
因此,高考复习中要强化命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加强命题作文训练是势在必行。
三、命题类型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 词语式命题
这种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习惯》、《尝试》、《包容》、《肩膀》、《愿景》、《意气》等等。词语式命题,审题时要对题目“咬文嚼字”,特别要注意词语包含的意义范围,即明含义。
例:命题作文《对手》的审题和立意:
(1)首先要界定“对手”的含义,对手不是敌人、仇人,对手不是对立关系,“对手”是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伙伴。
(2)明确“对手”的意义:对手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手是竞争对象,有竞争,就有目标;有竞争,就有激励;有竞争,就有发展。
(3)如何对待对手:承认对手,欢迎对手,尊重对手,善待对手,感谢对手,敬慕对手,敬畏对手,挑战对手,战胜对手,自己也充当对手、对手让我成功等。
2. 短语式命题
这种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或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留给明天》、《看家乡》。
在主谓短语的题目中,谓语部分常常是写作的重点,也往往是题眼。如《我看课外阅读》,“看课外阅读”就是题眼,意为“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因此,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对某种课外阅读现象的探讨,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也往往是题眼。如《看家乡》,题眼就是“看”,“看”是视觉的感受,题目规定了是从视觉角度写家乡,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眼中家乡独特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变迁。文章中当然能写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发的思索。
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也往往是题眼。如《我心中的歌》,题眼是“心中”,心中之歌珍藏在主人的心里,构成了主人生命的旋律,所以写出来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心底的具有感人情怀的事情。
3. 句子式命题
这种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
1. 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 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2006年江苏卷作文《人与路》: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 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
2. 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
3. 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
四、审题思路
(一)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例如《尝试》: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失败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等等。
(二)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写“我”想握住身边人物的手,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写“我”想握住当代知名人士或弱势群体的手,表达景仰、尊敬之情或同情、体恤之意;跨越时空,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还可展开更为灵动的联想、想象,比如写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借虚写实,抒情论理。 还有《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个题目,题眼在于一个“想”字(表示一种与他人亲近、友好的愿望),这道题与“我握住了你的手”是有明显区别的。
(三)把握内涵,梳理关系
对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
江苏卷《人与路》的命题前有三句提示语。第一句“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很好理解,它告诉我们:路(包括“革命之路”“改革之路”“个人发展之路”等)是人走出来的;“走的人多了”可以无路开路,开创出道路。“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这第二句就耐人寻味了。为什么“人多”会导致“无路”?不妨。多角度思考,比如“千军万马”都往“独木桥”上挤,自然会造成“此路不通”的尴尬状况;大家都固守着原有的套路不思开拓,必然会产生前途被“堵”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须“排除堵塞”或“另辟蹊径”。由前两句提示语不难发现,命题意图在于鼓励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再看第三句“还有人说,……”这里的省略号可谓意味无穷。它暗示考生:关于“人与路”的关系,还可以有其他种种个性化的思考:
1. 顺着前两句的思路,把提示语补下去。比如,补作“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少了,仍然没有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少了,也便没了路”,如此一来,写作范围扩大了许多。
2. 谈“人”与“路”有着惊人的相似点,你可写如路一样的人生,或者如人生一样的路。
3. 赋予“路”以象征意义和比喻色彩,这是常规思路;如果将“人与路”往实处理解,不也能避免与大多数考生在立意、选材上“撞车”吗?
4. 虚实结合,专谈“人造路”。比如,从“造路”需要科学的规划、“造路”需要拼搏的精神、“造路”需要健全的体制(这最后一个“造路”,虚指加强廉政建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逐层论述。
(四)由表及里,揭示寓意
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例如《过河小卒》:这道题很显然是不能够照“过河小卒”的表面去理解、构思的,必须准确揭示出它的真正的指向,也就是寓意。俗话说:“过河小卒胜过车。”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未过河的小卒微不足道,但过河小卒力量强大,因此,小可以变大。
参考答案:
1、记叙文。
破例,义为打破常规。有的常规不能打破,如法律,纪律、乡规民约等。有的常规则可打破。根据题意,写“可打破的常规”。“可打破常规的事”或“应打破常规的事”,如果出现了,即为改本创新,即为新人新事。如某老实巴交农民,居然经商;某墨守成规的老先生跳起了的斯科;某学生迟到,班主任还表扬了他,某厂长改革人事制度,辞退了他的舅子等等。
2、议论文。
①可以正反两方面分析。有的“例”不可破。如领导干部要廉洁,老师要为人师表。执法者要带头维护法律尊严等。有的“例”则应破,如请客送礼等不好习俗,陈旧的规定方法,束缚生产力的操作规程等。
②可以把“改革就要大胆破例”(当然是存不合理的例破束缚生产力的例)作为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例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行“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小学生文化考试废除百分制,小学进初中废除升学考试等。
审题具体方法
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构思方法。
1、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2、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体或象征体,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红叶》,不是写经霜的枫叶,而是要赞颂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革命家等老同志保持晚节、争献余热的高尚粮神。也就是说,《红叶》就是写树老叶红,人老心红。
另外既可作本体来理解,也可作喻体来理解的题目,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则可以写文化科学知识方面的一次实实在在的考试,也可以写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一次考验。《珍贵的礼物》。可以写人情往来方面的赠送的珍贵物品,也可以写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绩、成就或成果,还可以指父母、师长或上级领导教育自己的金玉良言。
3、添加因素法:如《心事》,可以在原题前面加上“我的”、“老师的”、“奶奶的”、“班主任的”等。
4、改造文字法:如(啊,新世纪》,这个题目抒情色彩很浓, 审题的关键在于对“啊’”字的感情色彩的理解,“啊”字很显然含有惊喜、赞美之意,于是可将题目改造为《我赞美新世纪》、《新世纪畅想曲》
5、扩大范围法:题目含意内容很窄,无法取材,可以扩大范围来写。如《在今天的课堂上》,可以将发生在“今天的课堂上的所见所闻“作为文章的线索,穿插回忆昔日课堂内外的事;也可以把”今天“作为广义的今天来理解,写最近一个时期的课堂上的事。
6、瞬间升华法:如《得与失》、《机会》、《勇气》、《考场》、位置》等,均可叙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经过,结尾道目从中悟出的哲理。
萧桦坚也热衷于栋笃笑表演。他表演时不光会说,还有大量的唱。他请国内顶尖乐人作曲编曲,请最好的工作室录音混音,他的表演广受听众喜爱。听众的掌声令他信心倍增。现在,他正在策划新的节目。
立意提示:
(一)运用同中求异即对比法
创新,最好的传承方式
(二)运用抓关键句法:
1.辩证分析:如何继承传统
2.单向立意:
(1)在传承的路上需要一种勇敢坚守的精神
(2)创新发展也是一种继承方式
【变通中体会审题立意之妙】(删掉一句话,立意有变化)
栋笃笑是一种介于相声、脱口秀的表演形式。钟永明是全职的栋笃笑艺人,多年来坚持用传统的说的方式讲述故事,但知音寥寥。
萧桦坚也热衷于栋笃笑表演。他表演时不光会说,还有大量的唱。他请国内顶尖乐人作曲编曲,请最好的工作室录音混音,他的栋笃笑表演广受听众喜爱。现在,他正在策划新的节目。
立意提示:
一、命题作文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必须跨过这道坎》《创新需要坚持不懈》。
2.论题型命题作文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对春夜喜雨的不同评论》《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酸甜苦辣说高考》。3.寓意型命题作文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考场》《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水》。4.关系型命题作文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树木·森林·气候》《一步与一生》。
三、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1、比喻象征题目的审题——探究寓意法
【题目特点】——这类题目一般说题目本身不是论点、论题,而是要求在把握命题寓意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找本质上相类似的生活现象,确定论点,展开议论。【探究寓意法】——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
(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
(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具体步骤】(1)正确理解题目的字面意义,(2)联想,无论什么题目、材料,归根结底都是写人,写人的价值、感情,因此,人是本体,题目是喻体。这是大方向、大思路。联想就是找出题目与人的内在联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首先分析题目的特性、特征,其次找出与人在哪些地方。【典例精选】
“与你为邻”——“你”可以有形也可无形,可具象也可抽象,可以以书为邻,可以与“他”为邻,可与信仰为邻。
“难题”——可指学习上遇到的难题,可指人生中遇到的难题,可指一个具体的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总之是指不易解决的或解答的问题。含义广泛。
“找回童年”——童年字典义指儿童时期,幼年。由提示语得知,童年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百无禁忌的象征,令人神往。
“早”——字典义有:
1、早晨,2、表示事情的发生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3、时间在先的,4、比一定的时间靠前,5、问候的话。由此我们可以展开联想:从时间的角度看,想到早读、早练、早起上班-------,想到勤奋、刻苦、责任------;想到“一日之计在于晨”,想到早准备、早打算------,从问候语看,想到祝愿、和谐、友爱-------“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比喻性极强,仰望星空是人生理想希望目标,脚踏实地是达到理想的路径。特别要讨论两者的关系。
“绿色生活”——即低碳环保的生活;绿色生活即充满活力、生命力旺盛的生活;绿色生活即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绿色的比喻特点鲜明。
“肩膀”(06辽宁卷)——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担当、承受;是用来承担什么的?——责任、勇气等。“必须跨过这道坎”(07上海卷)——“坎”,其寓意(比喻义)为“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合。如家庭变故、升学挫折、心理失衡等”。
“提篮春光看妈妈”(07安徽卷)——“春光”比喻(象征)“希望”“真诚的心”“浓浓的爱”等。
【类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在这家效益不错的公司里,员工们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领导的吩咐,谁也不去那个房间。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年轻人,同样的话,总经理又向新员工重复了一遍。而有个年轻人偏偏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同事们纷纷劝他,冒这个险干吗,不听总经理的话有什么好果子吃?而小伙子执意要去看个究竟,他轻轻地叩门,没有人应声。他随手一推,门开了,不大的房间中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拿这张条子给总经理。”小伙子很失望,但既然做了,就做到底,他拿着纸条去了总经理办公室。当他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时,不但没有被解雇,反而被任命为销售经理。
请以“虚掩着的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命题作文题“虚掩着的门”是一个偏正式短语,“门”是中心词,它的本义是指房屋、车辆等的出入口,它的比喻义(寓意)是指人生、事业等的出入口。“虚掩着”是修饰语,点明了“门”的特点——只要去推,便可打开。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本义实指的“门”,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一个意象、一个道具、一个细节等,由此来生发出为文、为事、为人之道,最后文章的中心可能还要升华到“门”的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上。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比喻义的“门”,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主旨的凝结点——知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人去推开;生活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能体味爱心,而又能付出爱心”的人去推开;事业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人去推开等等。
2、增补信息法
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
【典例精选】2008年高考作文(湖北卷):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比如“透过举手投足之间进行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举手投足之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问”“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等等。然后取其一点入题。
【类题训练】 题目: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运用“增补信息法”补充成分,一是可以补充宾语,回答出“担当”的对象,如“担当责任”“担当义务”“担当道义”等;二是可以补充主语,回答谁“担当”,如“我担当责任”“每个人担当义务”“教师担当道义”等。这样选择其中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即可。
3、明确重心法
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典例精选】 2007年高考作文(湖南卷)
题目: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注:(1)注意题目中的“地”字。(2)不得抄袭。【审题指导】“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类题训练】题目:以“世界因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本题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有三个因素“世界”“精彩”“你”,那么哪个是审题立意的重心呢?句子主干是“世界精彩”,状语是“因你”,我们说题目的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也就是说审题立意的重心在“因你”上,认真审题后发现,这里的“你”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既可以指某个人,也可以指一个群体。行文的重点应是“你”,如我的人生(世界)因母亲(你)而精彩,社会(世界)因你(助人为乐者、富有爱心者、默默耕耘者等)而精彩,我的世界因你(李白、苏轼、李清照等)而精彩等。从以上几个立意看,出彩点在于“你”这个“偏”的部分。
4、以问领想法
“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以问领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典例精选】 2008年高考作文(重庆卷)题目:《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1)自然界。(2)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对于这个题目,可以运用“以问领想法”,例如:“自然”指什么?“自然”不仅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等义,如果从这个角度立意,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成长中不能勉强自己,要顺其自然。我们还可接着自问自答: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必须不雕饰,不矫揉,不虚伪,不做作;在自然中生活,必须始终保持一颗闲适淡泊的自然的心。我们为什么要“在自然中生活”呢?因为我们离不开自然,我们要关心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这样立意就明显了。【类题训练】题目:请以“走出这个圈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此题可通过“以问领想法”来打开思维的闸门。自问:这个圈子是一个怎样 3 的圈子?自答:题目中的圈子,指的是一个现实的环境、一种生活的状态。自问:为什么要走出这个圈子?自答: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个圈子于人们而言,更多时候是一种困扰,一种束缚,制约、阻碍着人们的发展。自问:怎样走出这个圈子?自答:看清这个圈子,认识自己,须要理智的抉择。自问:走出这个圈子以后将会怎样?自答:走出这个圈子,是绝境后的柳暗花明;走出这个圈子,是迷惘时的茅塞顿开;走出这个圈子,将有另一片艳阳天空。“以问领想法”不仅解决了审题立意问题,有时也解决了行文的结构问题,如此例。
5、化意为象法
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
【典例精选】 2006年高考作文(湖南卷)题目:“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1)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3)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指导】 “意气”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题目中的提示已经给出了三个义项,但考生依然较难把握其立意。是肯定还是否定“意气”呢?我们可采用“化意为象法”进行审题立意,将“意气”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化成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等。例如:为朋友两肋插刀是意气,勇斗歹徒是意气;苏武牧羊是意气,张骞出使西域是意气,项羽乌江自刎是意气;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意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意气,毛泽东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是意气等。如此,我们下笔就有方向,同时,也便于行文。“化意为象法”其实是一种联想发散思维法。
【类题训练】题目:请以“考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审题指导】“考验”是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可运用“化意为象法”,将“考验”转化成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例如:苏武牧羊是考验;司马迁受宫刑是考验;屈原终不屈于浑浊的现实,自身选择高洁,是考验;邓小平三起三落是考验,我们高考是考验等。从这些形象的事例中,我们得出中心:“人要经受得起各种考验,考验是对人的毅力、人格、精神的检验,是我们成功的通行证。”“化意为象法”采用的是一种先发散后聚合的思维过程。
6、一分为二法
“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
【典例精选】 2008年高考作文(江苏卷)题目: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欢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一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对“好奇心”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好奇心”的正面,又要看到“好奇心”的反面。例如:是好奇心,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好奇心,让爱迪生不懈探索点亮世界的灯芯;是好奇心,让“嫦娥一号”遨游太空等。这是“好奇心”的正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好奇心,让鲁迅笔下的那些“竭力伸长脖子”的看客丧失人格,甚至丧失了民族意识;是好奇心,让哥伦布打开了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人类的杀戮从此更疯狂等。这是“好奇心”的反面:让人平庸,甚至酿成人类悲剧。综合立意:好奇心是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世界或个人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世界或个人蒙上一层阴影,我们要学会使用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
【类题训练】题目:请以“弯曲”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对“弯曲”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弯曲”的正面,又要看到“弯曲”的反面。一方面,人生道路是弯曲的,人的处世态度也要“能屈能伸”,典型的例子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等;另一方面,有的“弯曲”不可取,如卑躬屈膝、奴颜婢膝、溜须拍马等,这时,我们要像方孝孺、李白、屈原等一样正直。这样我们的思维才具有思辨性,深刻性。
【高考作文复习之议论文审题训练】推荐阅读:
考前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模版10-31
2022高考作文审题01-13
高三高考作文的审题窍门07-01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辅导教案07-05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步骤9.209-08
高考作文指导一 审题立意10-06
高考作文训练07-03
高考语文作文开头训练07-24
高考作文开头训练升格11-11
高考语文全国作文训练讲座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