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调查报告
民俗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主要研究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民间文化现象,探讨民俗事象形成和演变的规律。本课程的内容大致包括民俗的定义、范围、分类、基本特征、起源、传播、功能等,涉及到民俗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以及民俗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区别。使学生能够了解这门学科的性质和学习的意义,初步掌握并正确评价诸如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科技、民间口承文学、民间艺术等长期传承的民俗事象,能够发现这些民俗事象背后的文化积淀,并通过调查实践,学习有关“田野作业”的本领。
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课程中将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观看教学片,以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本课程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将理论应用到现实中,也就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民俗文化的审美特点和审美方法,在实际中有一定的提高。
教学内容
1民俗学定义及范围 2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 3民俗学的方法和作用 4民俗的主要特征 5自然生态民俗 6物质生产的民俗 7交通和运输的民俗 8消费生活民俗传承 9家族、亲族的民俗 10个人生活仪礼的习俗 11婚姻的民俗传承 12信仰的民俗
教材:
主要参考文献: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3 童恩正,《文化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4 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巴蜀书社 5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6 张采亮,《中国风俗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旅 游 学 院
王艳
对于民俗体育,学者余万予认为是在民俗活动中产生,依赖民俗节日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流传,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可见,民俗体育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民俗体育应该是被民众所传承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在时间上是可以延续,在空间上是可以传播和扩散的。其次,民俗体育依附于其他的民俗活动。最后,民俗体育应该广泛地存在于人民群众之间,民众是其创造者和传承者。
皖南地区(包括:黄山、宣城、贵池、安庆等)民族体育种类不下五十种:如赛龙舟、划旱船、傩舞、叠罗汉、踩高跷、跳钟馗,嬉钟馗、舞香火龙、手舞龙、板凳龙、仗鼓舞、凤舞、扑蝶舞、狮子舞、舞麒麟、抛绣球、花船、亮船会、花棍舞、抬阁、目连戏、五猖会、背新娘……作为这些与皖南历史同步发展的皖南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所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各种身体娱乐活动和保健修身等内容,是符合民俗体育的基本特征的,应纳入民俗体育研究的范畴。
1 皖南民俗体育的内容
1.1 傩舞
傩舞在皖南的古徽州(今黄山市)、贵池等地均有分布,傩可以说是皖南最具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之一。和傩祭、傩仪一样,它是一种世界性的古文化现象,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原始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
徽州有句俗语:“徽州傩舞鬼唱歌。”傩舞亦称鬼舞、舞鬼,是远古时腊月里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源于原始巫舞。在远古时期,徽州地区交通不便,生活水平极为低下,徽州原住土著山越人对各种自然现象和身边所发生的种种事物缺少正确的认识,人们要战胜妖魔鬼怪,只好借助神的威力与妖魔疫鬼进行斗争,乞求神灵的庇护和保佑。人们戴着面具,把自己装扮成比臆想中的鬼神更凶猛狰狞的傩神,跳着凶猛、狂热的舞蹈来驱邪。后来傩舞逐渐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加强了其娱乐成分,内涵也大为丰富,其中包含了驱邪扶正、祭祀先祖、祈福求安、祝祷丰收等内容,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与民间传说故事方面的内容,发展成为戏曲形式,形成傩戏。徽州傩舞的表演形式是边走边舞,沿街行傩,保持有古代傩祭的原始风貌。祁门县芦溪村傩活动就是比较典型的沿村行傩形式。每年的正月初二开始请神,然后表演傩舞,有“刘海戏金蟾”、“先锋开路”、“开天辟地”、“判官醉酒”等。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舞蹈人头戴彩色面具,身着彩衣,手挥利斧劈、砍、挡,动作大方,矫健有力,大有地动山摇之势。动作中掺杂有道教的“跌校”等内容,还有近似现代的滚翻技巧,有严格的跑动路线,是一种跑跳结合的游戏。
现如今人们把傩舞当作一个重要的娱乐活动,每逢有傩舞,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会过来观看,在观赏和参与中享受到乐趣。
1.2 贵池目连戏
贵池目连戏共有筹备、祭五猖、搬演正剧、玩杂耍四大文化环节。其中与身体活动较多的是祭五猖、玩杂耍。祭五猖时由五人扮成黑、白、红、黄、蓝五色脸谱的“五猖菩萨”,他们手执钢叉,由乡首提着灯笼在前导引,乡民们紧随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祭猖。五猖菩萨登上预定场所的戏台上后,面向台内,然后转身绕台一周,一边绕台一边舞动手中钢叉,意欲驱鬼逐疫,除妖灭邪,这时台上紧锣密鼓,台下一片欢腾。最后的杂耍有“筋头”、“窜刀门”、“跳索”、“云里翻”、“登坛”、“翻高台”、“盘吊杆”、“滚钉板”等项目,其中盘吊杆的表演最为惊险刺激,它是将一根长三四丈的树干,竖立在台前空场中央,演员爬到树干的顶端,表演各种姿势,杆底下有演员将钢叉向上抛掷,上面的演员则做接叉、挡叉等各种姿式,体现了演员的高超技艺和过人的胆识。
1.3 歙县叶村叠罗汉
叶村的叠罗汉始于明末,在清代逐渐丰富发展,据村中流传下来的《罗汉谱》记载,叶村人历年实际的表演情况,共有66种造型,有六六大顺之意,其中有《童子拜观音》、《渡仙桥》、《普陀岩》、《莲花座》等造型,从名称上即可看出叠罗汉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表演时由42名袒胸露背、画着脸谱的汉子演出,以人的伏、仰、卧、立、拉、骑、支等动作组合成各种造型,包含了社会生活中的佛事、人事、建筑、动植物等类别,人拉人,人叠人,纵横交错,由易到难,形神兼备,险象环生,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男人的力量美和动作与造型的流畅美。
1.4 歙县呈狮村和岔口镇的麒麟舞
歙县呈狮村和岔口镇等地流行的麒麟舞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民俗体育项目。据说源自唐代,是在当时盛行的狮子舞基础上,经过历代艺人不断改进、发展而来,既有古歙县先民驱邪兆瑞的傩舞形态,又融进了徽昆戏曲的成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徽州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在整个麒麟舞的过程中运动量最大的是麒麟,在一系列的仪式之后身着特殊服装的麒麟敏捷地翻到台上,伴随着许多民间的乐曲时而昂首望月,时而席腿而坐,有时兴奋得着地翻滚,惟妙惟俏、生动活泼。
1.5 歙县的嬉钟馗
歙县的嬉钟馗由来已久,早在宋代就已经开始了,每逢端午节前后举行。该县郑村镇的嬉钟馗(又称为跳钟馗和斩五毒)是其代表。嬉钟馗包括四个部分:拜老郎、钟进士出巡(登高、进宅)、斩五毒、谢老郎。整个仪式的高潮就是登山,事先在路口或空旷地搭好高台,当队伍行到时,五毒中的蝙蝠先登台“竖蜻蜓”,钟馗登台做“金鸡独立”、“海底捞月”等姿势,以示寻鬼之状,后与五毒展开较量,五毒开始色厉内荏,后畏缩逃窜,最终束手就擒。在整个过程中,演员、观众、农户互相配合,精彩之极。
1.6 皖南各地的舞龙
舞龙是中华民族一项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皖南地区也同样盛行,大致的形式有草龙、板龙、滚龙三种,每种分别有单龙、双龙和群龙。其中歙县盛行的是草龙,休宁、屯溪、太平等地流行的是板龙、滚龙等。板龙分节,每节都有规定的长度,每节木板的面上固定一个圆柱型的灯笼,以示龙身,里面点燃蜡烛,按户或人出节,故有长有短,木板下面有一个长长的木棒,舞动时为手持所用。表演者动作灵巧,跳跃、滚翻变化自如,同时配合各种身法、脚法、步法,其动作幅度大,表演出神入化,引人入胜。
1.7 歙县的嬉鱼灯
嬉鱼灯活动一般也在春节和元宵节举行,取“年年有余”之意,很多时候与舞龙同时进行,鱼灯是用竹架糊上锦纸制成,彩绘鱼鳞,头额写有“王”字,配有鱼须。有鲤鱼灯、青鱼灯、鲢鱼灯等,出游时大鱼灯在前,一边游一边摇头摆尾,嘴里还会发出尖脆的叫声,大的鱼灯能达到7米多长,4米多高,分5、6节,节节活动。内点蜡烛,由20多人驮嬉。大灯后面会尾随很多各家各户扎的小灯,有鱼、兔、花篮、绣球等造型,千姿百态,配以舞龙和锣鼓,十分热闹。
2 皖南民俗体育的特征
与近、现代体育对比而言,皖南民俗体育受皖南特定的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等影响,有以下特征:
2.1 宗教性
宗教是将个人的生活意义与超验物相联系的一种仪式或态度,信仰者以共同的超验物为榜样,从宗教中寻求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很多民俗体育项目都是不同民族在宗教活动与节日庆典等重要风俗习惯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形成民俗体育最深层的原因应该是宗教。因此宗教性是皖南民俗体育最鲜明的一个特征。例如傩舞本身就是一种原始宗教仪式,麒麟舞、嬉钟馗本身也包含着宗教性的目的,另外一些民俗项目也多源自于古老的神话与传说。
2.2 地域性特征
民俗体育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其形式和内容也相应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例如古徽州人多居于深山谷地,交通不便,生产力水平低下,狩猎是他们生存的重要手段,徽州傩舞中模仿狩猎的场景与古徽州人深山狩猎不能不说有很大关系。
2.3 民俗性
皖南民俗体育源于皖南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它深深扎根于皖南这片灵秀的土壤中,皖南民俗体育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被各种民俗活动吸收,成为民俗文化的载体,如独特的傩舞文化、嬉灯文化、龙狮文化,另外,民俗体育也融入传统节日、婚俗、祭奠活动中。总之,民俗体育项目贯穿于各种民俗活动之中,具有民俗性,是皖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体现着自身的价值。
3 皖南民俗体育的功能
徽州民俗体育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具有体育本身所具有的一般功能外,还具有独特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审美功能
皖南民俗体育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大都保持了其原始的古朴与粗犷。例如徽州地区的傩舞面具运用抽象夸张的艺术手法,体现了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别具一格,舞者动作刚劲有力,朴实浑厚,充分表现出力量美与形体美。叠罗汉时以人的伏、仰、卧、立、拉、骑、支等动作组合成各种造型,人与人互相连接,纵横交错,配合流畅,动静结合,表现出动作流畅美与静态美,处处显现出皖南民俗体育的深厚艺术底蕴。
3.2 娱乐、教育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各种民俗体育活动多在传统节日和冬季农闲的时候举行,每逢表演活动时,方圆几十里的农民们就会相互转告、携老扶幼来到表演地点,饶有兴趣地观看与参与,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从中得到娱乐,从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俗体育的教育功能融化在娱乐之中,是通过多种多样的表演活动潜移默化地给人以教益,如扑蝶舞唱词为一年十二个月的花名和农事,轻松愉快地就传授了重要的农事知识。
3.3 旅游资源功能
皖南的黄山市有两处世界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皆自然风光绝佳,人文内涵深厚,是深受国内外游客钟爱的圣地。目前,黄山的部分地区已经把许多民俗体育项目作为其艺术表演手段,成为该地区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都有一定数目的国内外游客为了观赏这些传统的民俗项目特意去参观考察。这样,不但弘扬了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如2004年10月在黄山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式上,徽州民间艺术节目中包括“花棍舞”、“抬阁”、“仗鼓舞”等表演为景点增添了不少体育民俗文化旅游的气氛。
4 皖南民俗体育的发展对策
民俗体育曾经有过辉煌与鼎盛,在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现象有了正确的认识,民俗体育所依附的神秘宗教活动失去活力,其发展受到影响是必然的。另外,民俗体育大多是规范参与者的意志体现,缺乏规范性、公正性和对抗性,是逆“现代体育”的内涵而发展的活动,在与所谓“现代体育”的互相交融与冲突中发展曲折。毋庸置疑,“现代体育”已给中国的民俗传统体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已使之边缘化。民俗体育无论从发育的水平还是普及的程度,均处于弱势地位。由此,对民俗体育进行保护与改造的呼声便成为必然,也是必要的。皖南民俗体育同样如此。
4.1 强化文化内涵与特色
从文化学上看,民俗体育产生的根基是一个不同于西方现代体育的文化体系,其特点就是强调蕴涵丰富的精神追求,身心俱修,注重在活动中寻求心灵感受和人生意义,许多被提升为传统体育的项目如果没有其文化内涵,就会自然地衰落下去。所以,要促进民俗体育的发展,自然要加强其活动的文化内涵。
皖南民俗体育活动多结合生产生活民俗,以舞蹈与身体语言为表达形式,而作为徽州傩舞母体的傩文化,起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是古代驱鬼逐疫、求神灭灾的一种民俗活动。傩的基本目的是逐赶疾病祈求健康,通过傩祭祀仪式,产生健身的作用。毛礼镁的《明代五种傩神考》中就有高阳氏三子、方相氏、傩公傩婆、太子神等五种傩神的记载。充分反映了徽州傩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徽州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信仰意识与民俗心理,显露了民俗体育文化的特殊魅力。
4.2 当地各级政府与体育主管部门应设立相应的民俗体育管理与研究机构
从民俗体育可持续与和谐发展出发,要继承和发扬民俗体育,就必须加强对民俗体育的管理与研究。因此,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都应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并配备具体的人员对民俗体育进行抢救和整理,深入了解民众的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宗教观念、文化特点以及民俗体育的种类、规模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作出合理的规划。如在政府文化部门的支持下,专家整理挖掘了叠罗汉,参加歙县的民间艺术节、黄山国际旅游节,并录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这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同时应该加强民俗体育市场的法制化,制定规范的体育市场发展政策,强化指导、协调和监督手段,使体育市场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促进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4.3 重视文化主体在民俗体育保护中的作用
民俗体育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人在民俗体育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文化主体主要指当地的民众。有学者明确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众才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首先,通过宣传教育,让当地民众认识到当地的民俗体育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将保护文化的意识上升为当地民众的全民意识,为保护民俗体育打下基础。另外,通过教育的形式让当地民众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再认识,让民众认识到本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精华与价值之所在,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4.4 结合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民俗体育与旅游业具有强烈的产业关联效应,尤其是旅游业中独具特色和魅力的重要内容。因此,把民俗体育融入到旅游业中去发展,从而互相推进,谋求共同发展,是一条重要的发展之路。具体可以采用一定的营销手段,扩大广告宣传力度;在旅游景点出售各种民俗体育活动的道具和器具;整合各种民俗体育资源,开发民俗体育旅游项目,设立民俗体育旅游线路;建立民俗体育度假村,定期举行民俗体育项目的表演,丰富游客的观赏内容。如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傩舞、嬉鱼灯、叠罗汉、扑蝶舞等都有很大的参与价值和观赏价值,这些应该成为各景区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成为黄山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地考察、结合分析与归纳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角度研究皖南民俗体育的内容、特征与功能,进而提出对其进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皖南,民俗体育,调查
参考文献
[1]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3]丁世良.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2.
[4]曲六乙,陈达斯.傩苑[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05.
[5]何根海.安徽贵池目连戏的文化考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1).
[6]毛礼镁.江西傩及目莲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关键词]民俗课程 田野调查 教学改革
民俗课程(包括民间文学、民俗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民间文化的重要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就学科而言,民俗学包括了民间文学,但在中文系实际教学体系中,一般将之分成两门课程:民间文学作为核心限选专业课,主要研究民间创作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寓言、歌谣、谚语等口头文学;民俗学则是专业选修课,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交通、饮食服饰、岁时节庆、婚丧嫁娶、农耕劳作、工匠技艺、社交礼仪、信仰宗教、娱乐游戏、竞技杂艺等等。民俗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诚如有的学者所言是一门“需要用双脚来书写的学问”,而课堂只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教学空间,是主要传播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场所,纯粹单一的课堂教学,缺乏民俗田野调查的实践环节,显然不能达到使学生真正掌握和体会民俗文化全貌的教学目的。田野调查(Fieldwork)是一种直接进入生活文化环境采集调查的方法,学生在田野调查中对民俗语境的直观感受是课堂中体会不到的。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安排田野调查,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是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有意义的教研课题。
一、民俗田野调查实践的目的与可行性
民俗类课程的“理想模式”是课堂教学与课外田野调查相结合。正如华中师范大学黄永林教授所言:“根据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特点,一方面采用教唱民间歌谣,学讲民间故事,临摹民俗图画,演练民俗游戏,观看民俗音像资料等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理解、接受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统。另一方面,由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产生于民间生活中,因而开展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外教学活动,参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实际活动,比课本的讲授更具有生命力和趣味性,而且更为重要。”[1]但是在本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与“田野”结合起来尚存一定问题,主要是受到客观条件和学期课时的限制。在有限的条件下,应制定适当可行的田野实践方案,让学生有机会真正走进田野,走向民间,投身社会生活,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和认识民俗事象在具体语境中的真实样态。
探索民俗类课程田野调查实践的可行性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内外的民俗学者在民俗田野调查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突出成就,为本科田野调查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参考。大部分本科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田野调查,对调查方法不熟悉,调查经验不足,但是民俗学者的田野研究,如江帆的《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董晓萍的《田野民俗志》及国外学者的相关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为田野调查提供了经验支持和方法指导。
第二,本科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拥有丰富的家乡民俗文化资源。除汉族外,还有土家族、白族、壮族、蒙古族、苗族、藏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学生,民俗资源的丰富性和广阔性对田野调查实践提供了可行性支持。
第三,学校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开展相关实践教学活动,要求在新教学计划中固化相当比例的实践课程,同时设置了多种课外实践的活动项目,在政策、经费上予以支持,为民俗课程的田野实践调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民俗田野调查实践的方法实施及效果
在以往的民俗课程教学过程中,限于客观条件,多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即请民间艺人、故事传承人等到课堂进行展演。这种方式虽然使学生直观地接触到民俗传承人,但毕竟是脱离实际生活语境(decontextualization)的一种片段化的“表演”,学生参与度有限,也难以认识理解民俗事象的完整面貌。
结合新教学计划的制定,我们开始尝试“走出去”的新方式。具体的做法是,在课堂理论教学大半完成、学生已初步了解本课程所涉的基本民俗事象类别及其特征后,进行2课时的田野调查理论讲授,主要介绍田野调查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用实例说明“参与观察法”等方法,介绍费孝通瑶山调查、马林诺夫斯基海岛调查、顾颉刚妙峰山调查等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史上著名的田野调查案例,强调调查的规范和伦理原则,以及介绍设备使用、搜集资料的整理等。同时进行方案设计、分组分工、成果要求等前期布置。在接下来的1-2周内,或者统一组织前往预定的实践基地,或者学生自行确定调查场所地点展开田野调查实践活动。调查结束后,学生需提交相关调研报告以及多媒体记录材料,由教师评定成绩,作为课程考核最终成绩的构成部分。例如,在2015年秋季学期的民俗学课程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赴即墨胶东民俗博物馆进行体验型考察。同学们考察了即墨老酒制作过程,观看了即墨柳腔表演、田横祭海视频,观摩了葫芦雕刻和即墨花边制作,分小组亲自动手制作了脸谱、软陶和即墨榼子花馍,尝试了花边钩绣。同学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承艺人近距离接触,对青岛的民俗有了较为全面的体验和认知,在欣赏表演、参观展览、参与手工制作的同时,同学们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产生了反思。怎么让古老的艺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政府和民众应如何做,许多同学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又如,2016年春季学期民间文学课程中,全班105名学生自由组合,分成17个小组进行田野调查,小组预先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对某一民间文学讲述人的采访和记录,并录制讲述的音频或视频,最后完成调查报告的写作。同学们的调查涉及多地区多民族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传说等。其中张钰娇组调查的民间歌谣涵盖了山东歌谣、常德歌谣、闽南歌谣、湖北歌谣、四川歌谣、湘西童谣、长沙童谣等许多中国传统歌谣。虽然由于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他们只能调查到中国民间歌谣的一小部分,但与歌谣的亲身接触加深了同学们对各地区歌谣的认识。卞文馨组对民间故事的调查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的瑰丽多彩。通过对回族、藏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搜集到“斑竹姑娘的故事”、“暴君的故事”、“穆罕默德的劝告”、“柯尔克孜族史诗”等多民族故事。
nlc202309082257
当然,由于客观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上述调查只是非常初步的,比照严格意义的民俗学田野调查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对于部分有志于进一步学习、探索民俗文化的学生,我们积极鼓励和指导他们申报参与其他学校设置的调研项目,调研时限扩展到寒暑假或者整年,调查空间也得以拓展。如学校设置的旨在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SRDP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壮族学生陆慧玲主持了“壮族天琴之仪式与表演研究”项目,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她和项目组成员克服了交通、气候、语言、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先后三次深入到壮族聚居的村寨进行田野调查。他们与当地民众一同生活,取得了村民的信任,拍摄录制了大量第一手音视频资料。他们探讨了天琴作为民族宗教“法器”在当地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并以天琴的形制、弹奏方式等为切入点,比较民间宗教仪式中的天琴与作为艺术表演的天琴的异同,以及天琴艺术在现代社会下的转变过程。再如学校团委设置的寒暑假“三下乡”项目,奔赴农村地区的大学生,一方面把相关的科技、文化和卫生知识带到当地,一方面可以进行民俗文化的田野实地调查。2012级中文系学生张可心与她的小组所做的关于“天津杨柳青地区民俗文化的现实意义”的三下乡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果。杨柳青木板年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汉民族民间艺术在全国闻名,但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却受到了很大冲击。张可心与其他八位小组成员制定了合理的实践计划,从参观杨柳青民俗博物馆,到在博物馆中做义工,再到举行宣传传统民俗文化的宣讲会,一步步加深对天津杨柳青年画的认识,与民俗传承人的交流激发了同学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2014年,张可心的项目荣获“省优”。
在任课教师的重视、鼓励和认真指导下,更多的同学开始积极申报相关项目。2015-2016两年间,民俗学、民间文学方向共完成5项“三下乡”项目,3项“国创”(“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项SRDP项目,搜集了大量的多媒体和文本资料,在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6年新申报立项成功“三下乡”项目6项,SRDP项目4项。同学们纷纷奔赴天南海北、侗乡苗寨、田间地头,深入开展不同课题的民俗文化田野调查。这些项目的调研活动,是教学课时完成后的延伸,大大延展接续了课时内受限的时空,同时也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和考研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2015-2016两年的民俗、民间文学方向的20篇本科毕业论文中,至少有16篇是在田野实地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
三、成功实施民俗田野调查实践环节的要素
如何在固定的教学计划框架内,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田野调查实践合理分配、有机结合,有针对性的制定可行的调查方案和计划,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取得有效度的调查结果,是需要认真探索和总结的课题。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值得重视的要素:
第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田野调查方案。首先,在教学计划中,民间文学、民俗学分别安排在一年级和三年级开课,学生对大学学习方式的适应和掌握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程度有较大差异,与中文系的其他课程相比,民俗类课程有其特殊性。民俗和民间文学根植民间,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此学科缺乏了解;其次,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或者农村山区的学生与城市生活的学生,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等,在对相关民俗事象的经历和了解上有显著差异;此外,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近的民间文学和与专业差异较大、具跨学科性质的民俗学在所涉研究对象方面有明显区别,等等。因此,学科基本理论、民俗民间文学基本类型的概念及其特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等,以及上述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都是需要在田野调查之前,通过课堂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并将之运用到调查实践中,因此将田野调查实践环节安排在学期后段是合适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来源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方案设计,如大一的学生以团队分组为宜,合作交流,发挥集体智慧,个体优势互补;大三的学生则以独立选题、独立完成为主。选题具开放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以便更顺利地完成调查。
第二,激发学生进行田野调查的兴趣和主动性。在课堂理论讲授部分,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对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有初步感性的认识,同时有意识挑选部分学生,结合应时应景的时间节点(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课堂上展示讲述家乡民俗文化,一幅幅鲜活的民俗画卷在同学们眼前打开,讲述者对家乡民俗的依恋和热爱调动了课堂气氛,引发了大家进一步调查了解自己家乡民俗文化的兴趣。在调查方案制定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锻炼同学们制定计划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小组成员自行组队,分工合作,起草调查计划。如进行“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搜集”的田野调查时,如何确定选题,如何寻找采访对象,小组成员中谁录音、谁记录、谁整理调查报告,都由学生提前制定好调查方案,在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合作交流,齐心协力完成了调查项目。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搜集到第一手材料,这就需要学生以真诚、平等的心态,取得对方信任,有效进行与信息提供者的沟通交流。如陆慧玲团队三赴壮乡,努力融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去,建立起友好信任的感情之后,才慢慢进入田野调查的主题,获得了只有当地才流传的民间故事等珍贵资料,就是比较成功的交流范例。参与田野调查实践,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以后从事学术研究或步入社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建立田野调查成果的评估激励机制。田野调查实践是民俗课程教学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检验学生学科知识掌握与运用程度的途径之一。在调查结束后,应对学生提交的成果报告进行成绩评定,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构成,计入学期期末最终成绩。在期末考试时,试卷中亦有与田野调查相关的考题。选择优秀团队在课堂上介绍经验,并将他们的文章推荐到有关报刊和专业网站。2015年11月,青岛高校首届民俗文化青年论坛召开,多名在田野调查中收获颇丰的学生,在会议上宣读了相关论文,获得专家好评。
第五,提供及时有效、多渠道的支持指导方式。除了课堂讲授外,教师与学生课下多方交流,主动提供指导。在学生申报有关调研项目时,认真审改学生申报书,帮助学生确定合适选题,提高立项成功率,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源。在学生异地田野调查时,及时通过网络等方式提供远程指导。在校报开设了田野采风专栏,刊登各地民俗学者的经验心得,供学生参考。另设有专门的课程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提供及时的信息和指导。在本地建立了两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提供了相对固定的民俗事象体验场所。多种方式的指导支持,为学生顺利开展田野调查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障。
徐杰舜在《田野上的教室》一文中指出:“田野调查方法作为人类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已经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它引入高校课堂,作为文科实验教学方法,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①引导学生在民俗课堂内外开展多种田野调查实践活动,既能让学生真正了解民俗民间文学的传承语境和现实样态,又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调研和交流、组织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民俗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江帆.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
〔2〕黄永林.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探析 黄永林自选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版;
〔3〕徐杰舜等.田野上的教室.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
作者简介:
李扬(1962--),男,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俗学。
牛璐(1993--),女,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X年春节
调查目的:通过观察家人、朋友的过节方式,体验传统节日的意义
调查地点:我家
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
调查成果:
在调查中,我了解到,春节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些甚至沿用至今。
一)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二)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古时候人们以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如今,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三)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但根据我的调查,现如今城市中,由于人们多住在楼房中,不便贴春联,以致城市中这一风俗习惯正在慢慢消失。
四)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春节期间,处处可见人们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我家门前贴上了“福”字。据说,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就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五)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乡村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表达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根据我的调查,现如今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城市人中很少挂年画,但也总少不了挂历,想必就是这个原因。
六)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但根据我的了解,由于每个人生活方式的不同,少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已不再认为守岁是一种必要的活动。
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我家除夕夜团年的时候就燃放了爆竹。
八)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初二则为出嫁女回娘家拜年。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 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根据我的调查,现如今拜年不同于往日,大多数情况只是大家聚在一起互赠礼物,吃饭或者进行某项娱乐活动,比如打牌、唱歌等,而不必真正地进行跪拜。
调查感言:
调查目的通过对我国传统民俗民风的调查,加深对民俗民风的了解,从而认识其重要意义,继而加深对于中华民族及其优良传统的情感。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及社区中的其他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了解民间风俗传统。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访问调查、图书馆查阅资料、互联网查询等方法。调查时间
2011-1-23至2011-1-30
调查内容
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等。调查结果
节日文化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完善并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教的产生和活动的频繁,为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古代的岁时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知识的不断丰富有关,尤其是后来划分出的农历节气更与传统节日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联,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传统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众多,现代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由远古发展而来、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在亲身体验、参与和创造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的过程中,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传统、消费观念和生活情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节日文化相应地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今天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习俗,仍在民间广泛沿袭。人们不仅继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健康内容,并且赋予它新的形式。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日渐改变,节日的庆祝方式也产生了变化,追求传统与时尚的结合。能够体现中国人往来礼仪的新鲜内容也进入了人们的选择视野,网络、短信等等已经成为人们互相庆贺、表达美好祝愿的新载体。中国的节日和中国人的节庆生活越来越丰富精彩。
服饰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而其中有很多民族就生活在美丽的云南省,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而她独有的原始风情、清幽古朴,却为这片迷人的土地增添了无限神秘色彩。例如苗族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则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而配饰以银饰为多见;回族在服饰上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做,式样为无檐小圆矛,也有戴黑色的,最初是作礼拜时戴,现在以成为民族标志;鱼皮衣是赫哲族的重要标志,赫哲族的鱼皮服饰不仅面料为鱼皮,连缝衣服的线也用鱼皮线。鱼皮服饰具有抗寒、抗湿、耐磨、防水、美观等特性。
礼仪服饰是参加宴会、晚会和出席各类喜庆礼仪活动穿着的服装,或出访迎宾穿着的服装。我国古代有特制的各式汉服,现在暂时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男式凡西裤、中山装等;女式凡连衣裙、汉服礼服、旗袍、套装等只要整齐,大方、穿着合身、衣料略好者,都可作为礼服穿着。
饮食文化
中国地域广阔,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除南米北面、南细北粗外,共有八大菜系,分别是粤菜,鲁菜,川菜,湘菜,苏菜,徽菜,浙菜,闽菜。饮食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产生了许多有着古老渊源的节日,而饮食文化正是由此而来。如端午节一般地区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黄梅、雄黄)三白(白酒、白肉、白蒜头)食物;腊八节是北方最为寒冷的日子,人们用五谷杂粮、干果熬煮成、腊八粥,在节日早上食用。熬制腊八粥的原料至少为八样;春节年饭中,小麦产区的北方,节日主要食物是以饺子为主,水稻产区的南方,则以汤圆、年糕、煎堆、素食为主;元宵节人们吃汤圆(元宵);中秋节则一定要吃月饼。
民族文化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中国各民族特色各异的众多节日,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六个方面。如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彼此理解、尊重才能营造良好氛围,使中华民族更加团结,让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有利于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举例说明,傣族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
传统文化艺术
中国悠久的历史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石狮、飞天、太极、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鸟笼、盆景、芭蕉扇、风箱、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唐诗、宋词、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等都是传统文化艺术的典范。
调查体会
调查时间:寒假假期
调查地点:爷爷奶奶家
调查渠道:长辈、网络、书籍
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
调查结果: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
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 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春节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昌邑市实验中学
八年级五班
1 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的分类
1 . 1 传统节庆假日类民俗体育文化
传统节庆假日民俗体育活动不仅丰富着广大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也起到了强身健体、传承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的作用。河南省地域广泛,各地域之间节庆假日类民俗体育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差异的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和统一性,现对河南省各地间节庆假日的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整理归类如下表所示。
1 . 2 婚丧嫁娶类的民俗体育文化
一是抛绣球选婿。女儿家通过抛绣球选新郎,绣球抛到谁手中谁就是女孩子选中的新郎,当即拜堂成亲,在一片嬉戏中送入洞房。二是豫西传统迎亲活动。传统迎亲活动的全部过程由娶亲、嫁女、迎亲、拜天地、入洞房、闹洞房、嫂子撒喜床等环节组成。三是目前河南普遍流行的,结婚前一天晚上放烟花,以表示庆贺;在喜丧的晚上,放烟花炮竹,以表示祭奠和怀念。
1 . 3 民间歌舞游艺类民俗体育文化
当前宝丰马街书会、濮阳杂技、开封盘鼓、豫西社火、豫南民间歌舞等为代表的民俗体育文化至今还在民间盛行。最有特色的是开封盘鼓、霸王鞭、斗鸡、濮阳杂技、桐柏皮影戏、新野猴艺等。尽管它们的起源还存在争议,但是,在河南省广为流传,有广泛的发展地域、群众基础。
2 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
2.1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河南省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文化。地域文化、种族文化、婚丧文化等纵横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河南省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范畴。古老的黄河流域文明孕育了河南省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原特色的黄河流域民俗体育文化。
2.2 种族地域性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河南省是多民族居住区,地域辽阔,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历史条件、生产方式和民风习俗都不行同,形成了种族地域性的民俗体育文化特征。
2.3 节庆娱乐性
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源于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或是对未来憧憬与期望,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通过体育活动事项表达对生活的夙愿、丰收的喜悦和对未知自然气候的期望等。如:踩高跷、扭秧歌、捉鸭子。
2.4 养生保健性
体育运动创建之初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强身健体,而民俗体育活动也都带着延年益寿养生保健作用。像温县太极拳、登封少林拳等;河南普遍有冬至包饺子吃(祈祷着冬天不冻耳朵)和端午节用艾叶水洗脸(祈祷着来年不生病、辟邪)。
2.5 比赛竞技性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运精神的核心体现,也是体育运动的追求本质。民俗体育也不例外,以争奇制胜为乐事,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如:赛龙舟、登山、斗鸡。民俗体育运动的比赛竞技性也增强了民俗体育文化的表演性、观赏性,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发展奠定了基础。
2.6 特殊的集约性
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体育文化随后可及,各地域间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是始终不变的是它民俗体育文化的特殊集约型,有比较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集中在一起进行展示和比赛。如:宝丰马街书会、洛阳民俗文化庙会、中岳庙会、五月五赛龙舟、九月九登山比赛等。
3 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分布
3 . 1 豫东民俗体育文化
3.1.1 杂技
周口是“中国杂技之乡”。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周口就有民间艺人以杂耍技术谋生。尤其是周口的淮阳县,每年都举办“二月庙会”,“杂技棚连棚,会师陈州城”。这里汇集着大江南北和黄淮流域的刀山班、马戏团,为周口的杂技艺术培育着土壤。目前,周口有专业杂技团150多个,从业人员7000余人;业余杂技团和杂技班近700个,加上遍布全国各地的父子兄弟型杂耍和民间杂技培训班等,从业人员达14000余人。杂技演出收入成为周口许多杂技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市杂技事业年收入达4亿元以上。
3.1.2 登高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老人节,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始于东汉、盛行于唐代。2005年12月1日,上蔡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自2003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3 . 2 豫西民俗体育文化——农民篮球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只要能跑动,就会打篮球”。豫西农村群众篮球基础好,村村有篮球场、篮球队。三门峡灵宝市卯屯村,被当地人称为“灵宝篮球第一村”。为灵宝赢得“篮球之乡”的美名。村民梁金牛因善于组织篮球赛,被誉为“豫西民间萨马兰奇”。目前,该村拥有12名国家级篮球裁判员、11名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成立有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等5个体育组织。
3 . 3 豫南民俗体育文化——耍猴杂艺
南阳新野县是中国民间耍猴技艺的发源地,是著名的“猴艺之乡”。至今全国猴艺人中将近90%都是从新野走出来的。据介绍,南阳新野全县的猴艺人有2000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耍猴卖艺挣钱。该县民间耍猴技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传承至今。
3 . 4 豫北民俗体育文化——“抬阁”文化
“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大型造型舞蹈,是中原地区民间春节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传承至今的中原“抬阁”被誉为“华夏一奇”,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在2006年10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上,安阳“抬阁”表演队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而安阳已成为“中国抬阁文化之乡”。
3 . 5 豫中民俗体育文化——武术
3.5.1 太极拳
目前太极拳已成为参加锻炼人数最多的世界武术运动,全世界参练者8000多万人。陈家沟是太极拳的故乡全村80%以上的人会打太极拳。目前温县加大了太极拳相关产业开发,在陈家沟建设农家宾馆20余家,开发太极服装、太极器械、太极功夫茶等系列产品10余种,发展太极拳家庭武馆30余家,初步形成了旅游、学拳、住宿、购物、娱乐产业链,让游客在旅游、学拳的同时,感受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
3.5.2 少林拳
武术运动起源于中国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流动的传奇。嵩山少林武术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全球开设分寺,先后派出武僧到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地传授少林武术、讲经论法,广泛传播中国武术和禅武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与途径。同时,各种少林武术表演、培训、旅游开发,乃至少林题材的影视作品拍摄,已逐步形成以少林武术为核心的产业链群,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 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
4 . 1 加强宣传,提高人民保护意识
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民俗体育文化宣传,提高认识,转变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识偏差,让大家了解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进而去接受、学习、传承、发展。尤其是那些鲜为人知面临消失的项目得到及时的保护与开发继承。
4 . 2 加大经济投资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生活的数字信息化,导致适宜民俗体育文化生存的土壤越来越贫瘠,部分民俗体育文化项目后继无人。所以,政府要加大经济投入力度,鼓励大家参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传播发展,对继承者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合作开发建设,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经济效益的可循环发展。
4 . 3 民俗体育文化进校园
对适合学生学习的民俗体育文化项目进行课程建设开发,编入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或者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们进行民俗体育文化教育,让学生成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4 . 4 进行影视作品开发, 成立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
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现代化影视作品开发,把面临消失的民俗体育文化项目进行影音刻录保护,留下珍贵的资料以备后人去学习、欣赏、研究。建立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把民俗体育文化文献资料保存起来。如:洛阳民俗博物馆。
4 . 5 举办民俗体育文化节或民俗体育运动会
定期举办民俗体育文化节或民俗体育运动会。既能促进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又能提高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在举行文化节或运动会之前可以召开民俗体育文化研讨会,让广大学者、专家群英荟萃,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研究、整理、开发,这样更有利于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
4 . 6 开发河南特色民俗体育文化
对民俗体育文化项目进行资源整合开发。把经济价值高、又具有典型中原民俗特色的项目进行开发创作,打造河南民俗体育文化品牌。把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推出河南、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如:河南民俗武术表演团(少林、太极)、河南民俗杂技表演团(周口杂耍、濮阳杂耍)。
5 结语
河南省历史文化悠久,具有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对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任重而道远,机遇与挑战共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要提高认识、加大经济投入,进行影视开发、创建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进行民俗体育文化项目教学建设、举办民俗体育文化运动会等措施,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保护建设开发,让民俗体育文化在中原大地源远流长!
摘要:历史学家称河南为“中国历史博物”,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积淀几千年厚重的民风民俗,为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对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进行了归类划分;总结了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分析了重点民俗体育文化的资源分布;最后提出了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以促进河南省民俗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民俗学 民间文化 世界民俗 融合
一、民俗学的概念
民俗是民风、谣俗、习俗、风俗。狭义上来说,是文化的遗留物,是一个已经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包括精神文化、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民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就民族而言,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间生活。民俗为满足一定群体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产生的传统行为模式。它与科学行为和官方行为相对应而存在。科学行为旨在追求真理,官方行为旨在维护秩序,而民俗行为重在表达信念和感情。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等现象的一门社会科学。民俗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主要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的意义。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
二、民俗学的主要任务
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它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理论探索与阐释、对民俗史和民俗学史的研究与叙述、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对民俗资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探讨。
三、民俗学的研究对象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生活里的种种民俗文化现象,大体具有以下特点:它们是社会性和集体性的,一般要经过民众的认同和长期实践,才能成为风俗:它们大多以类型或模式的形态存在:它们在时间上具有传承性,空间上具有扩展性。上述特点使得民俗现象能够显著地区别于社会生活中那些个人的和暂时性的现象。
民俗文化现象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首先是物质的生活和相应的社会心理需要而生成、传播和继承的;同时它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相应的功能,研究各种民俗文化现象,将有助于对社会历史传统的梳理与展示,有助于对民众实际生活及其观念、心理的考察与理解,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注重实证,要求开展田野实地调查以获得研究的基本依据,包括搜集在民间保存、记忆、变通运用的各种民俗资料,观察和体验民众实际生活。同时,至少在中国还应结合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民俗学研究强调对民族或地方的生活文化进行客观描述,也对其形成及演变规律、内外部关系和性质特征等作出解释。由于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和需要有多种观察角度,因此,亦经常借鉴相关学科的资料、理论和方法。民俗学尤其和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艺学等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
四、从民俗学角度分析传统节日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
“传统节日”内容涉及民俗学等多学科知识,与社会学内容非常接近,必须对此进行深刻探讨及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主要有一是表现在吃的文化,比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腊八节吃腊八粥,过节大多离不开吃,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特点之一。二是表现在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个节日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人们都过,但又各有各的特色,同样是过春节,北方大多数地区都是吃饺子,但有的地区吃肉馅,有的地区则吃素馅,而南方甚至不吃饺子,却有同样的称呼“过年”。三是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各民族都有不同的传统节日,比如藏族有藏历年,回族有古尔邦节。四是传统节日都是表达了群众向往幸福生活的良好心愿,比如春节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中秋节是为全家人能够团团圆圆等等。
影响传统节日民俗形态的文化因素有:一是先秦周礼的影响。周代是一个非常注重礼的朝代,那个时代的礼制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人。二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三是百姓精神信仰的影响,比如信仰祖先神灵等等。四是道教的影响。五是佛教的影响。六是历史伟人的影响。比如据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但中国节日受宗教的影响要远比西方弱。
今天,当我们强烈呼吁保护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时候。不能不对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传承的濒危状况做出分析,特别是对它们濒临失传的原因进行论证。传统节日民俗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传统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
近日,国内民俗学专家们聚首恳谈,呼吁法定春节假期可考虑从年底安排起,使之与民间从年底过渡到年初除旧迎新的习俗相契合,并提出对于个别“洋节”,应加强对民众的教育和指导。个别洋节的越来越红火,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对冷清,使得捍卫传统文化的呼声日渐高涨,甚至有“抵制洋节”的声音传出。但是,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很难想象抵制能够有什么效果。而从历史角度而言,我们的穿着、习俗等都曾经有过异化的时候,但自信的中华文化允许并包容了这种异化,这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总之,立法、放假是振兴传统节日的一个办法,同时,将传统节日的内涵与现实有机结合并“广而告之”地进行重温,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们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且内容丰富,承载着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如果能够将这份宝贵的遗产继承并光大,那么,对于个把洋节的“入侵”,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五、结语
【民俗学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风俗民俗的调查报告10-12
民俗文化活动总结报告09-15
民俗饮食文化调查问卷12-01
六年级写民风民俗的作文:苗族的民风民俗11-20
电大中外民俗06-10
中外民俗题10-22
台湾民俗简介11-30
节日民俗12-08
中国传统农业民俗05-26
春节民俗作文高一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