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2024-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5篇)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了解冬天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冬天,热爱这个季节,培养学生多彩的生活情趣。

2.学习实践冬季保健知识,形成自我保护意识。3.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4.学会搜集、筛选信息。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

提前布置寻找冬天的活动 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分组分工、落实任务。

二、观察冬天情景采访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小组讨论研究小结。

三、全班交流汇报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冬姑娘踩着曼妙的舞步,已悄然来到我们中间,她的裙阙所到之处,万物纷纷换上了冬装。冬天来了!冬天有什么比较特殊自然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又蕴含着哪些科学知识?冬天里有哪些动人的诗词歌赋童话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迷人的冬天。探索冬天的秘密。

二.揭示课题

1、出示冬天下雪图片,让学生体会冬天下雪时情景,进入情境。

2、回顾冬天的情景,提出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冬季有哪些特殊的自然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些自然现象?冬天里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冬天里可以做哪些运动?有关冬天的诗词有哪些?……

四、学生选题、分组分工 落实任务

学生自选题目,选同一题目的人一组、确定组长,组长分工(冬季动植物组,冬季养生组、冬季文化组等)。

五、学生汇报、分工情况。教师检查人员分工情况

六、教师小结、提出活动要求,并进行安全教育。

同学们冬天有哪些秘密呢?这就要你们去认真观察,认真思考,认真调查,认真研究,认真探索。同时在活动中,不玩冰,不要冒险,注意安全。

学生课后观察调查、收集资料

第二课时 汇报总结

一、导入:

1、课件出示冬季雪景图片,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把学生带入情境。

2、揭题: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观察探究活动,大家对冬天真是了解了不少。一定有许多收获要迫不及待地展示。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冬姑娘的神秘面纱,领略冬天的美!

二、冬季的自然现象:

冬天里有哪些不同与其它季节的自然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些自然现象?谁有这方面得材料,来汇报?

1、汇报冬季自然现象及其原因。

2、提问:雪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怎么形成的?我听说有的同学给雪做了身份证,做好了吗?谁来展示一下。

3、学生展示作品

4、剪雪花比赛

雪花这么漂亮我们来剪一张雪花。比一比谁剪的雪花漂亮。

三、分组汇报: 冬季动植物组:

介绍冬天动植物的变化及原因。

1、动物如何过冬

2、植物如何过冬 冬季养生组:

师:冬天到来,动植物都有自己防寒保暖的措施,我们人又怎样更好地度过冬天呢?我们来倾听冬季养生组的建议。

1、学生介绍最常见的运动以及注意事项。

开展踢毽子比赛:一组派一个代表,一分钟之内比谁踢得最多。

2、介绍那些食物适合冬季吃,那些食物不适合冬季吃 冬季文化组

1、师吟诗抛砖引玉。

2、汇报搜集到的诗词。师选择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多种方式诵读。

3、列举冬天的童话故事,歌曲等。

4、出示歌曲《踏雪寻梅》师生一起欣赏。

三、总结延伸

啊,冬天有这么动人的诗,这么动听好听的歌,这么神奇的童话,冬天真美!你们爱不爱冬天 ?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2

关键词: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海南骑楼,校本课程,人文素养,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在“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的改革中首度增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共同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提升。[2]因此,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研究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是遵循这些课改理念、充分利用地域人文资源而探索研究与开发的课程。

一、课题产生

骑楼是海南城镇建设中颇具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南骑楼的典型代表。它与海口二中隔江相望,近在咫尺,不少学生就生活在其中或近邻,为开展“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

2010年,笔者从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视角切入,逐步发展成为“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发前期主要做了三项工作。

(一)调研学情

学生虽对骑楼建筑司空见惯,但对海南骑楼的文化、艺术价值却知之甚少,对海南骑楼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多无动于衷。

(二)确立主题

充分利用探究海南骑楼富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为课程载体,引领学生开展搜集与整理信息、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合作探讨和艺术再现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热爱社会,发展学生自主地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基本素养。

(三)编写教材

笔者在课题研发前期的调研中,对海口及海南其他地区的骑楼建筑街区景观及局部特色进行了大量的拍摄和写生,并在试教中供学生观赏、参考,激发学生深入探究与艺术再现海南骑楼的兴趣与热情,进而,师生共同搜集、整理出更多有关骑楼的新资料,创作出更多反映骑楼美的新作品。根据课程主题综合这些资源,笔者编写了供我校初中学生使用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材———《走进海南骑楼———由来、特色及其艺术再现》。此书中还收录了学生提供的大量有关骑楼的资料和艺术作品。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开展的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海南骑楼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特色、保护现状等,并学习对于海南骑楼进行艺术再现的基本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认识与艺术再现海南骑楼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丰富社会活动经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体悟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与一般方法;通过对海南骑楼艺术特色的认识与再现,使学生巩固和发展美术表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以人文的、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海南骑楼,关注并参与社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

1.形成课程共识。实施“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发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探究海南骑楼的兴趣与热情,了解课程将从海南骑楼的“由来”、“特色”和“艺术再现”三个方向开展探究实践活动。

2.建立活动小组。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主结合建立活动小组。其间,教师对小组成员结构的互补性、优化性进行初步评估,并提出小组成员微调的建议供学生参考。活动小组自选组长,自择探究方向,自定成员分工,教师只做参谋。

3.制定活动计划。各小组根据自择的探究方向制定活动计划,将总任务进行合理分解,并制定各分任务切实可行的活动内容、形式、时间、质量要求和人员分工方案。以此作为引领、督促、检查活动有序、有效开展的依据,促进活动顺利进展。

在前期准备阶段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笔者重点指导的环节是:活动小组成员结构的优化,小组探究方向的优选,活动方案可行性的评估,小组成员活动分工的合理性等。这些指导作用的发挥,旨在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

(二)实施阶段

以活动小组自择的探究方向为基础,以《走进海南骑楼》校本教材为指南,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海南骑楼的综合实践活动。

1.阅读校本课程教材《走进海南骑楼》。此教材是学生开展探究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南,不仅提供了海南骑楼的产生、发展、现状的基本资料、海南骑楼艺术再现的大量摄影、绘画示范作品,还设置了“实践与探究”栏目,以引导探究活动的深入发展。

2.搜集有关海南骑楼的各种资料、信息。通过查阅书籍、报刊和上网等了解海南骑楼的来龙去脉、建筑特色、艺术价值等,并对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形成文字或文件材料。

3.走访海口骑楼街区老居民。海口骑楼老街区是海南骑楼的典型代表。许多久居海口骑楼街区的老者对于骑楼生活的历史和现状有着很多宝贵的记忆、有趣的故事和深切的感受。走访他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鲜活的体现海南骑楼与居民生活关系的感性素材,增强了学生热爱海南骑楼的情感。

4.实地考察海口骑楼及其保护现状。学生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实地考察中山路、得胜沙、水巷口等海口市目前尚保留或修复得较好的骑楼典型街区,认识其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特别是街区景观所体现的海南地域风情,并通过摄影、速写等方法进行记录、抒发感受。同时,初步感悟骑楼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所在,并讨论以保护促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5.艺术再现海南骑楼的风貌与特色。这是“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内容。校本课程教材中提供了表现骑楼街区及其局部的速写、素描、水彩画及油画等众多画作与摄影作品,并提示了相应的欣赏与创作技能,为学生艺术再现海南骑楼的自主创作活动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6.合作研讨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进程中,提倡并指导小组开展合作研讨,及时整理活动所获的资料、信息,巩固阶段活动成果,协力解决存在问题和面临困难,推进活动深入发展。

在实施阶段,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小组活动进展状况,并及时进行具体指导。如走访调查,提醒学生注意态度诚恳、话语亲切、倾听耐心、记录认真等。又如,实地考察尤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问题。再如,阶段小结,指导学生整合、固定成果,并确认或调整后续活动方向、任务,以更好地达成预期目标。

(三)总结阶段

“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如不计学生课外自主活动约需18学时。对于活动的总结主要侧重三个方面。

1.关于海南骑楼历史、文化价值认识的深化。海南骑楼是适应海南地理环境、气候特点而创造的建筑形式,也是多元文化融合、交织而产生的文化遗存,热爱家乡、热爱海南就要热爱骑楼、保护骑楼,充分发挥骑楼在建设国际旅游岛中的作用与价值。

2.汇集艺术再现海南骑楼的学生作品。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创作了大量绘画、摄影、造型等反映骑楼风貌的艺术作品,也收集了大量反映骑楼历史文化、现状与保护的文字作品。总结阶段中,对这些作品进行再筛选,集中其中的精品进行欣赏、品评,从而促进学生拓展与深化对海南骑楼的认识。

3.总结、交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学生参与“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是多方面的。在认识上、情感上、调查方法上、社会经历上、合作学习上、艺术表现技能上,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通过小组、班级等不同的总结、交流形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收获,扩大成果。

四、研发成果

(一)学生收获

学生在开展“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社会活动经验,并且在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为载体的学习中加深了对海南骑楼的认识,增强了热爱家乡、热爱海南的真挚情感。

(二)成果分享

在学校艺术节上举办“走进海南骑楼”主题展览,展示师生的绘画、摄影、造型等表现海南骑楼的艺术作品,与全校师生分享活动成果,获得广泛好评与共鸣。

(三)出版教材

笔者编写的《走进海南骑楼——由来、特色及其艺术再现》校本课程教材,2012年2月由《建筑与环境》杂志编辑部出版,2013年8月由香港的建筑与城市出版社再版;2013年5月海南电视台风范栏目报道了该教材出版信息。

(四)参赛获奖

1. 2012年12月,《走进海南骑楼》校本课程参加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一届“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荣获特等奖。2013年2月27日《中国教师报》刊登了上述评奖信息。

2. 2013年10月“走进海南骑楼”参加海南省教育培训研究院举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说课比赛,获二等奖。

(五)课题立项

2013年12月“走进海南骑楼———由来、特色及艺术再现”研究获得批准成为海口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市级课题(立项编号HKX12514036)。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3

京剧综合实践活动欣赏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课程。与传统实践活动强烈的目标性不同的是: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通过系列复合性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它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是新课改的闪光点。目前,全国的中小学都在开展,作为一名在校外教育单位工作者,对“综合实践活动”一点也不陌生。从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座少年宫——大连市少年宫成立至今,一所又一所的校外教育单位开展着一项又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学员们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巩固了技能技巧,并在巩固的基础上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

作为校外教育,应该有不同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形态。我认为,校外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包括“专业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两大类,《走近京剧》综合实践活动理应属于“专业实践活动”。不过,这里的专业是应该加上引号的,是相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普及性而言。专业性与实践性也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有时候是相互融合和相辅相成。

京剧,作为我国众多艺术剧种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被称为“国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开展京剧活动,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在这里,借我宫开展的《走进京剧》实践活动来谈一谈对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看法。

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在开展活动之前,让学生进行京剧相关知识的了解,通过相关材料的充分展示,使学生逐渐地了解京剧,认识京剧,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进一步的“走进京剧”奠定必要的基础,让学员初步了解认识京剧在我国戏剧领域中的“国粹”地位,了解认识京剧“生、旦、净、丑”的四大角色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就京剧这门艺术在唱腔、念白、(武打)动作和脸谱这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具体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对京剧产生一种好奇感,进而转化为一种浓厚的兴趣,并且为下一环节进行的相關实践活动做好必要的准备。

其次,有效开展活动。以《走进京剧》为例,我们开设以下活动内容:

1.了解京剧起源。知道中国京剧是世界上三大戏剧文化形式之一。中国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吸收了昆腔、京剧、秦腔等艺术,直到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陆续进京才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2.了解京剧流派及名角名段并学会欣赏。让学生通过上网、看书、向家长请教等方式了解京剧的流派,所谓流派就是指演员的表演有独特的、系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并且这种风格特点得到师承和传播。主要流派有:须生里的谭派(谭鑫培)、马派(马连良)、麒派(周信芳)、汪派(汪桂芬)等;小生里的程派(程继先)、姜派等;武生里的李派、俞派等;旦角里的梅派(梅兰芳)、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云)等;花旦(青衣)里的张派(张君秋);老旦里的龚派等;净角里的何派等;丑角里的王派等。特别是了解京剧四大名旦的代表剧,如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程砚秋的《四郎探母》以及后期的《锁麟囊》《女儿心》等;尚小云的《二进宫》《昭君出塞》;苟慧生的传统戏如《金玉奴》《花田错》等,新剧《钗头凤》《荆钗记》,等等。对于这些名段,组织学员直接聆听,让国粹更快地走入学生心灵。通过生动的视频画面,给学生以直觉上的感受与刺激,为接下来学生“分门别类”地走进京剧作必要的准备。

3.了解京剧脸谱。京剧脸谱,之所以称为“脸谱”,是因为每个历史从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活动中组织学生收集京剧的各类脸谱,让学生通过探究了解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了解每一种脸谱的画法都不同以及脸谱上的每一种颜色的含义不同,激发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

4.京剧脸谱制作。让学员知道,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组织学员动手绘制脸谱,可以有多种绘制形式,如在模型上作画,在普通纸张上作画,用丙烯颜料在布上、衣服上作画、编织、刺绣等手法,作品完成后,将他们绘制的各类脸谱作品展示出来,让他们体会到创作的快乐。

5.学唱京剧。学唱京剧对于学员们来说,有很多的好处:其一,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些古典文学著作,因为有许多京剧都是以《三国》《水浒》《杨家将》为体裁的。其二,可以提高审美情趣。因为京剧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几百年传承下来,必然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其三,可以培养淡定的心境。京剧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可以让人安静地享受。其四,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学员们在学会一些京剧曲目后,少年宫可以提供一定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进一步让他们走进京剧。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4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青春期

二、认识自我。

1、青春小档案。

身高 ————

体重————

爱好————

我的偶像—————

我的格言———————

2、青春小秘密。

3、青春的烦恼。

4、我该怎么办?

5、学生建立档案。

6、举案例。

(1)组织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2)学生交流。

3、设立知心姐姐信箱,请大家把自己的烦恼告诉知心姐姐,交流自己的心事。

四、成长计划。

1、自古英雄出少年,上网搜寻有关这样的事例,谈谈你的感受,纪录下来。

走进秋天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5

一、主题名称: 走进秋天

二、适用年级: 三年级

三、主题背景:

金色的秋天是农村田野中最美的季节。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校园周围有大片田地,很多学生家中就种着各种果树,有的学生家中还有菜园,而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第三组课文的主题就是金秋时节,这些独有的课程资源,便于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直观地发现秋天的季节特征,有利于本活动的开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秋天的美好,了解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体验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一系列走进秋天的综合实践活动,多角度地感受秋天。

四、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两课时(课前一周的观察 开题课、小组活动方案设计课)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两课时(方法指导课)+课外两周实施 第三阶段:交流整理

两课时+课外一周整理资料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

两课时

五、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对秋天的植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4.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丰富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大自然的美。

6.阅读和欣赏有关秋的文章,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六、活动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设计活动方案,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活动内容:确定主题、设计方案。活动方式:讨论、谈话、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步骤:

(一)初步观察,发现问题

各自利用合适的时间走出教室,到校园、生活区、公园、郊外等各处走一走,看一看,初步观察,发现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印记。把自己的见闻通过多种形式记录下来(可写、可画、可拍照、可带实物)。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二)讨论交流,提出问题

1.各自说说:告别了炎热的夏季,我们又一次走进了凉爽的秋季。这是一个美丽而收获的季节。秋天到了,你发现了哪些变化?

2.对于秋天,你有什么困惑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讨论(可以是以前的思考,也可以是观察中的发现或疑问)。

(三)问题归类,确定主题 1.将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2.确定研究的主题。(1)秋天的诗词

描写秋天的成语有哪些?为什么“秋高气爽”?雾、霜是怎样形成的(2)秋天的树

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秋天的枫叶那么红?(3)秋天的花

秋天开放的花朵有哪些?他们为什么在秋天开放?(4)秋天的水果

秋天的水果有哪些?吃水果有什么作用?水果吃得越多越好吗?秋天还有哪些干果?

(四)划分小组,制定方案

1.为了方便进行活动,每个小组设有组长、记录员、考察员等。2.小组成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按活动内容、目的、步骤、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你们打算研究哪些方面?你们打算怎样去研究?具体时间和人员如何安排?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哪些准备?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与人员?根据各自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为了便于操作,可以设计不同表格)。

3.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采用不同的手段,聘请本组的指导老师(老师、家长、亲友都行)。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内容:指导学生调查、访问、收集秋天植物的品种、特点、生活习性等。

活动方式:分组调查、访问、收集并记录。活动步骤:

外出调查、访问、劳动实践

制定活动方案后,各组学生在指导老师和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按计划实施。

1.向农民了解秋收情况,了解有关农作物的种植、生长、贮藏知识。2.参加劳动实践(掰玉米、摘棉花等)。

3.通过书写或搜集相关赞美秋天的诗歌、文章、古诗等赞美秋天。小贴士:

1.调查、访问前的准备。

(1)仔细观察校园里、自己家里或市场上秋天的植物。

(2)制作调查表或列出访问提纲。

(3)明确向谁调查或访问。可以向学校老师、同学、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朋好友、买花的老板等调查。

(4)注意调查、访问时要有礼貌。

2.分组或个人调查、访问、收集、记录。第三阶段:整理交流阶段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植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活动内容:汇报调查情况并展示个人最喜欢的秋天的植物。

活动方式:交流、汇报、讨论、展示。

活动步骤: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体验,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小组内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相同的归并,不同的列出目录,并将图片文字资料分类装订,形成赞美秋天的文章、诗歌,制作贴画、画画、办手抄报等活动成果,准备展示汇报。

1.整理有关描写秋天的古诗、散文或片段。选自己最喜欢的古诗或片段练习诵读表演。

2.整理有关描绘秋天的图片剪下来做成剪贴画,用搜集到的各种秋天的树叶做成表现秋天为主题的各种拼图贴画,用在田野里、果园里搜集到的成熟的果实或蔬菜及农产品并做成手工作品。作品要有名称,并附有文字说明。

3.整理在图书、报纸、杂志或其它资料中搜集的有关描写秋天的词语或成语,分类办成手抄报。创作表现美丽秋景和秋天特点的绘画作品。

设计意图: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处理信息,整理信息的过程。各小组按照分工开始行动。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力量,亲自动手实践,互相帮助,相互合作,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团结协作、想象创新的机会。

教学效果预测: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估计会遇到意见分歧,思路混乱等困难。我随时关注学生们调查的动态和进展情况。根据各小组的表现,及时交流。目的是,不断整理和修正所获取的信息、资料,使活动的内容更清晰、更具有条理。在与学生进行交谈时,我让他们说说都做了哪些工作?遇到哪些困难?怎样解决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们通过和我探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通过双方交流,找到自己活动时的不足,进行弥补,更加完善。

第四阶段: 成果展示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秋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等进行表达的能力。增长学生对秋天自然现象、生活常识的了解。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有组织的观察、比较,在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经历各种研究过程及成果展示会,体验探索式学习方式。

活动方式:交流、汇报、讨论、展示。活动步骤:

(一)谈话导入

师:又是一年秋风起,枫红橘黄桂花香。在这样美好的景致里,我们能够走进美丽的大自然,闻花香赏美景,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事啊!师: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同学们肯定收集到了许多有关秋天的资料。

(二)活动成果展示 1.小组交流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寻找到的有关秋天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推选出汇报人选。

2.各组汇报

(三)评价。

设计意图: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能使孩子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在广阔的天地里放飞心灵,去探索,去研究。它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是喜悦的季节,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让人遐想的季节。宜人的秋色使人赏心悦目,带学生去踏秋,感受秋天,为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秋天的美好,了解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体验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一系列走进秋天的综合实践活动,多角度地感受秋天。

七、评价办法:

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原则,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1)多元评价。教师、学生自己、学生集体、家长等,都是评价的主体。评价方式分为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书面评价一般采用学生自做评价小卡片、家长和老师温馨评价卡、评价表格为“星级评价”等。(2)档案袋。记录活动过程、体会、收获,积累活动作品,并把各方评价归入其中。

八、学生安全保障措施:

走进秋天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篇6

走进秋天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我所执教的是这个活动主题的第二阶段-------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在活动中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活动.四年级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起始年级,所以培养学生学会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非常重要.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对于自己的活动有一定的见解和想法,这是很好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记录这些想法并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感悟,获取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让他们指定一个活动计划难度是有的,所以教师应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我出示一张完整的计划表就是出于此目的.还应该鼓励学生随时记录遇到的问题以便寻求帮助.在本节课里一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帮助,使我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7

参与式教学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它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是一种与学生参与活动促进教学的新型教学观。参与式教学的内涵极其丰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从观念层次出发,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教育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二)从方法论来讲,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教学形式,它是众多形式中的一种,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三)从活动形式来讲,参与式教学是一个过程,它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通过学得知识的过程来学会这种活动方式,唯一的衡量标准是学生是否有积极思维的参与。

教师实施参与式教学,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开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展示个人才华,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学生参与式教学同样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转变”: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学生本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二、旅游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诉求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语文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给中职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为培养中职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语文实践课中,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是活动的执行者和实践者,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从中提高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的教学,不仅是语文本身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针对当下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单一性及结合旅游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诉求,语文综合实践课可在以下几个能力培养方面下深功夫:

(一)口头表达能力

导游口头表达能力是指导游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所介绍对象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旅游者进行交流目的的一种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导游人员应当具备的各项能力中的核心技能,是导游服务的灵魂,是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核心关键。

(二)察言观色能力

察言观色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然而,这种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旅游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导游工作中,会接待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游客,而各个游客的需求与心理变化是多样且复杂的,这就需要导游人员快速洞察游客的反应,调整讲解策略,提升讲解质量,给游客带来难以拒绝的亲和力。察言观色能力是导游服务逐渐积累并调整的重要技能。

(三)动手操作能力

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然,在导游人员技能培养中,必须“动口又动手”。动手,在导游人员必须技能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它能调动导游人员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动手实践能力表现为:熟悉旅行社接团带团、酒店餐饮住宿操作流程及方法,能完成客房铺床、摆台任务,能完成基础的函件、协议、欢迎词、导游词等旅游应用文写作,能利用网络途径,更新景点介绍及提供便捷服务等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导游服务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四)突发事件应变能力

导游从业人员遇突发事件且手足无措,处理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强与弱影响着导游人员带团质量,影响其工作前途。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让学生熟悉各景点所在区域自然灾害,掌握自救、急救方法技巧;让学生熟悉导游行程中易发事件,掌握随机应变处理事件方法技巧。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分析问题,全面考虑问题,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三、如何开展参与式教学

(一)选择专业的教学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经历、职业面向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关注点和生成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主题应源于学生的兴趣,源于学生的体验、感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学期下来只有5课,而语文作为中职所有专业的文化基础课程,其设置的教学内容为所有专业所适应,单一专业的针对性弱。选择和确定符合专业特性的教学主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主题将有利于整个活动的持续开展,将有利于各专业学生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如:中职旅游专业的语文实践课,可安排“讲解景点——导游工作之导游词讲解”、“接团带团——导游工作之看人识人”、“餐饮住宿——导游工作之食宿安排”、“信息发布——导游工作之基础写作”“人在旅途——导游工作之应急处理”等主题内容,贴近中职导游人员口头表达、察言观色、动手操作、突发事件应变等核心职业技能培养。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主导和控制课堂教学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大多为师范科班出身,传统的教学模式几乎成为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思维定势,束缚了职校语文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是变传统课堂“教为中心”为高效课堂“学为中心”,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理解、掌握、运用知识;二是转变学生由过去认真听到积极主动表现讲,以活动、游戏的方式,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建立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教师积极引导,多表扬,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三是变接受式学习方式为自主式学习方式,综合实践课有很强的实践性,缺少了学生主主体的参与实践,综合实践课就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实践”意义。“自主式学习”是把学习当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能够学会的要尽量让他自己学,不懂不会的,在老师指导下学,在同伴互助下学。语文综合实践课“定向、诱导→自学、探究→讨论、解疑→反馈、小结”教学四环节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式学习”。

(三)实施开放的教学方式

开放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让学生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开放性教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开放;活动空间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评价方式的开放。从“大课堂观”出发,“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转变单一的教室授课思想,将课堂教学空间应延伸至教室外,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如:《美丽的云天宫》、《我爱龟头岭》、《“一身宝”之沙田柚之乡》等多样的、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过程中学习、实践、体验,充分发掘学生潜力,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四)筹划分组的团队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课贵在实践,实践之成效大小在于活动组织形式是否恰当。参与式教学多样化的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座谈等,其核心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语文综合实践课中,动员学生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自由分组,每个小组4—8人左右,按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原则,明确小组成员具体分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交流,让学生的个体思维转化为多项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参与式教学走进语文综合实践课,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职场。参与式教学开放的组织形式和氛围,让学生主动体验、亲身思考、快乐学习,在口头表达、察言观色、动手操作、应急处理等核心能力培养上得到快速提升,促进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让综合实践走进每节语文课堂 篇8

关键词:综合实践;语文实践能力;写作技能

语文实践能力,就是能够熟练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它不仅体现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还体现在我们的生活过程中。而培养学生实践语文知识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这也就引出了我的第二个问题:怎么实践语文知识才能获得能力?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而培养实践语文知识能力的第一步也是——走进生活。“走进生活”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完全走进生活也不可能,那我们只能用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了。

一、让孩子说出来

让孩子说话很简单,但让孩子说得有条有理、主次分明却不

简单。

1.让孩子说出昨天的事

这个昨天的事,可以包括自己的、妈妈的、同桌的……每天选四位同学来说,每人每次限定三分钟,加起来就是十二分钟。这十二分钟,将会让孩子的表达能力登堂入室。

2.让孩子说出明天的事

明天,会有什么事?有个小孩说,明天我会来上学。全班哄堂大笑。我现在还不需要想象,就要这“生活”味很浓的答案。明天,妈妈要来接我。范围扩大了,很好。明天,我家的荔枝花要开啦。以人及物,有进步啊。明天……终于,有一天,有位学生说,明天,我又长大了一岁。噢!明天是他的生日,到时候,我们全班都要给他唱生日歌。这意味着时间和空间概念已悄悄在学生心中发芽。

3.让孩子说出心里的事

孩子心里想什么?大多数老师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学生必须按我们的意愿去做。这种行为直接损伤了孩子的创造力,也间接损伤了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我也鼓励他们说“心里话”。要知道,心里话说多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就会提高。

二、让孩子想出来

“想出来”是建立在“说出来”的基础之上的。说得多了,就会下意识地整理自己的语言,就会努力让说的话更清晰、更系统。这时候,教师适当地引导一下,学生就会想得更自然、更主动。

1.让孩子想出原因

我会问:“你为什么要刷牙?你妈妈用什么牌的牙膏?为什么用这个牌子?你为什么是东莞人?”……很简单,很生活。每天用五分钟问这些问题,让语文课与生活贴贴切切地联系在一起,不仅让学生养成想的习惯,还会让他们养成寻找问题和观察事物的

习惯。

2.让孩子想出过程

当我问学生为什么要上学时,总会让另一位学生说说来上学的过程。如果这时再加点写作训练,效果会更佳。每个人都知道的过程,并不一定会说或会写。连心里知道的都没有学会说或写,更何况不知道的。简单的都没有过关,何况那些不清不楚的、半明半白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3.让孩子想出结果

问题:爸爸、妈妈和我的面前只有一个苹果,怎么分?爸爸要看球,我要看动画片,怎么办?……结果五花八门。在选择结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思考问题,这是显而易见的。可谁能想得到,学生还掌握了抉择的能力,还拥有了否决的权力,还获得了指点江山的气质。

三、让孩子写出来

写什么才好?日记?太枯燥,能坚持写的没几个。常规作文?间隔太长,又偏难,只对少数学生有效。那么怎么办?

1.让孩子有时间写

每个星期我要拿出三节课,这三节课中我又拿出十分钟用来写。这既保证了写的可持续性,保证了学生的“手感”,又养成了写的习惯。写的内容有“口语交际”里节选的,也有我找的“生活”题材。有一天小明病了,我就拿着他的请假条在班里“找毛病”,然后请学生即兴写作。有一天小梅考了一百分,我就让学生分析一下原因。……生活处处有语文。十分钟而已,这影响不了我的教学进度。可这十分钟,竟成了他们的欢乐时光,竟让他们的作文水平突飞猛进。至此,我才理解了事半功倍的含义。

2.让孩子有胆量写

孩子为什么不会写作文?一是确实不会,二是没胆量写。故此,要想学生写好,首先要让学生敢写。面对作文,就是先要培养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文章写成了流水账,没关系,还有我!巧做加工,微加修饰,在课堂上对照一遍,学生都恍然大悟。写多了,一发不可收拾,没关系,我给你时间。有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在我的鼓励下,居然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多字。虽然言之无物,但我如获至宝,到处宣扬。结果,他的第二篇、第三篇就问世了。比之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好的榜样在那里了,班里掀起了写作狂潮,个个争当起小作家了。当文字成了他们最好的游戏,当文字成了他们最好的朋友,学语文,还会是畏途吗?

3.让孩子有东西写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读物,就如那活水,必须走进他们的生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多读书,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大有好处。小学生不适宜读那些深奥难懂的书籍,选一些童话的、科幻的比较好。我的学生,到五年级时,已有读过二十本书的。如《安徒生童話》《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木偶奇遇记》等。读得多了,写作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喜爱的文风灌注进去,也会将一些喜欢的语句信手拈来。我在出题时,从来没有设定模式。这样,学生的写作视野就开阔了好多,写出来的东西也大气了好多。三年下来,学生的习作竟有一

大堆。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探讨综合实践与语文知识有机结合的群体中,我的方法只是沧海一粟。虽说各有千秋,但让语文回归“生活”却是众口一词。这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可持续的增长,学生的语文技能得到了可持续的实践。既然小有收获,我也有理由在我的这条道上探索下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 篇9

一、活动目标:

1、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检索、选择、阅读、整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

1、学校开展“我所知道的图书馆文化”为主题活动,要求将搜集的材料整合成专题资料,进行展示并介绍,你打算分哪些专题 ?

图书馆常识(图书馆的位置、职能部门、最大的图书馆、图书馆内图书的分类)、图书馆的趣事、图书馆与名人、全国著名的图书馆、当地著名的图书馆、读书的故事等等。

2、写出一个你所熟悉的图书馆(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并说出该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或写出你自己的一个读书的故事(要求用一两句话概括)以及从该故事中获得的收获。

三、活动要求:

1、要遵守图书馆有关规定。

2、要爱护图书。

3、要做好借阅和摘录等工作。

4、查找有关传统节日、民俗风情的资料;组织借阅鲁迅、沈从文等名家的图书。

5、阅读时要做读书卡片,请你从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四个方面给同学们做个示例。(示例: 类别:文学 书名:《繁星 春水》 作者:冰心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四、活动方案:

1、查阅有关课文的资料,做好读书卡片。

2、将学生分成四组,第一组检索名家名著,第二组查工具书,第三组到阅览室阅读读期刊、报纸。布置作业: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10

一、设计理念:

本设计立足学生对生活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通过探究、交流等活动,了解塑料的历史、特点、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引发思考,进一步探究塑料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背景: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原材料,它不但可以独立制造器具,而且可以与其他原材料组合制造器具,一些物体上都有它的存在,像钢笔、手机外壳、飞机螺旋桨、农用地膜、塑料袋、人造珠宝等。正因为普遍,学生往往会忽视它的存在,忽视它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便利,忽视它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为此,我选择了“走进塑料世界”这一活动主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走进塑料世界,了解其相关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使用好塑料,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地认识塑料,了解它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了解塑料生产、使用过程中带来的危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轻“白色污染”。

3、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将主课题分为塑料的历史,塑料的性质、种类和用途,塑料的使用现状调查,塑料与环境保护四个子课题,学生已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现有条件自由选择合适的子课题,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教师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有一位朋友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想知道它是谁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内容为:塑料盆、汽车、盒饭、五颜六色的包装纸、家用电器、玩具、农用喷药器、建筑材料等各种学习、生活、体育用品。

2、知道这位朋友是谁了吗?一起说„„塑料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它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具大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塑料世界,探索塑料家族的奥秘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不仅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可以调动个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活动的成效。所以课件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各样丰富的塑料制品,引导学生回顾了塑料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便于调动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为切入后面的活动作好铺垫。]

二、汇报交流,了解塑料

1、塑料的历史

(1)追溯历史的长河,塑料家族的成员经过几代的演变,日益丰富和多样,你对塑料家族的历史有哪些了解?我国的塑料行业发展情况又是怎样的?

请一组“塑料的历史”小组进行汇报,教师同时提出汇报要求:汇报时要内容简明,语言流利,其它同学要认真倾听,想一想,从他们的汇报中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倾听是一种美德。学会倾听,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点燃创新的火花。所以教师在汇报开始,提出了明确的汇报和倾听要求,为打造自然、真实、充满灵性的课堂打下基础。](一组同学汇报,其余同学质疑补充,评价完善。)

(2)小结:你们组汇报的内容真全面,可见课前大家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获得这么全面详细的资料吗?生交流。上网查阅资料时可以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这样效率会更高。

[设计意图:上网查阅资料是一种最便捷的方法,但由于小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的限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寻求大人的帮助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会让整个活动更加事半功倍的开展。]

2、塑料的性质、各类、用途

(1)塑料有什么特点?分为哪几类,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广泛的用途?请二组(塑料的性质、各类、用途)同学进行汇报。

(二组同学汇报,其余同学质疑补充,评价完善。)

(2)小结:你们组的介绍不仅有简明的文字,还有生动、代表

性的图片,图文并茂,让人眼前一亮!你们组是怎样想到这种展现形式的?

(3)塑料的用处可真大!请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塑料,那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小结使学生打开思路,结果的展现形式不仅有全面、详细的文字资料,更要有生动、丰富、多样的展现形式,这样效果会更好。]

3、塑料的日常使用现状调查

(1)生活中的塑料使用现状如何?有请三组“塑料的日常使用现状调查”小组进行汇报

(三组同学汇报,其余同学质疑补充,评价完善。)

(2)小结:你们组使用了调查法,能简单说说你们调查的经历吗?你认为在进行实地调查时该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回顾调查过程,反思调查方法,提高调查效率,为下一次调查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4、塑料与环境保护

(1)塑料家族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可如果使用和处理不当就会给人类带来污染,塑料废弃品就会造成白色污染。

(四组同学汇报,其余同学质疑补充,评价完善。)

(2)小结:你们组的同学通过搜集资料、拍摄图片、动手实验、实际调查等方式进行展现,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搜集资料、拍摄图片、动手实验、实际调查,多样的方法,多方面的知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整合性和相融性。](3)好,通过各小组精彩的汇报你有没有更多的收获?(教师要注重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与总结)

[设计意图:根据课题的特点和研究的需要,课前把主课题分为了塑料的历史、塑料的性质种类和用途、塑料的使用现状调查、塑料与环境保护四个子课题,四个子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逐一进行了汇报,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活动的结果,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的质疑与反思,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申辩,学会表达,学会分辨、学会包容与信任,努力营造活跃、精彩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1、塑料的污染真让人触目惊心!可这“糟糕的发明”不是塑料本身的罪过,而是人类自己没有妥善处理好塑料制品惹得祸,你有什么想法?是呀,为了减轻塑料家族对人类的危害,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争做环保小卫士吧!你打算如何行动?

2、生自由交流。可以办手抄报、写倡议书进行宣传,也可以举行“塑料再生” 活动,废物利用,还可以向有关企业、部门提出合理建议,妥善处理好塑料制品。

[设计意图:事物的产生都有其两面性,塑料的产生也不例外,在享受它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更要认识到对人类生活环境带来的威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设计这一环节,体现了此门学科的开放性,旨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多科知识进行宣传,让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回顾整理、课外延伸

1、通过本课学习,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说一说吧!

2、同学们的想法真让老师大开眼界,生活处处皆学问,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同时,也会有新的疑问产生,推进你们深入探究。希望课下大家能积极付诸行动,宣传塑料对环境的,并从小事做起,共同营造一份洁净的空间。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研究过程也是学生合作动手实践的过程,但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活动的终结,反而是新的开始,唯有走向生活、延伸课外,学以致用,才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最终目标。]

我的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它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加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一、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主题。

“生活即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发展的教育,是大教育观的生动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为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特点,知识经验的限制,主题的选择必须贴进现实生活,面小实实在在,具有可操作性。为此,我选择了“走进塑料世界”这一主题,因为塑料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触手可及,学生并不陌生,对塑料的亲近感也使学生对这一主题乐于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调查研究活动奠定基础,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前提。

二、注重过程评价,及时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所以各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教师除了关注评价的结果,更注重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如资料搜集整理的方法,调查、采访的最佳策略,活动成果的展现形式等,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学生在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思考中,主动审视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三、初步形成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意识。

人是自然、社会的一份子,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融入生活、热爱生活。大量触目惊心塑料污染的资料震撼人心,唤起了学生强烈保护环境的意识,人类

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实现“综合” 篇11

一、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 它是通过亲身参与的学习方式, 亲历亲为, 体验实际, 从而取得本身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主题活动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的有效形式。总结探索之路的经验之一就是从其他有关学科的领域, 选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主题, 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关学科的教学,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第二单元中有一课“温馨一家人”, 教师可以从中延伸拟定开展以“家庭之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列出多个小主题:寻找长辈们的回忆、关于学生当家能力的调查……供每个学生选择。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有分有合, 在完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进行组内组间的交流, 在体验中感受“温馨一家人”。上述过程图示如下:

【点评】这样将两个课程的教学融合, 既加深了学科课程“温馨的一家人”的感受, 体会父母的爱和辛苦,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是观念与体验、理念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如《关于小学生使用零花钱的调查与研究》这个课题组, 学生通过订计划、实地考查、上网查找资料、分析调查结果等, 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让家长和学生感动。

二、注重任课教师个体资源的有机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课教师往往同时兼任班主任等工作, 头绪多、工作繁重, 如能做到把这些常规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 互相促进, 将会起着工作减量、增效的作用。

1.常规班级工作的融合

从常规班级管理工作中, 延伸拟定活动小主题, 在各相应时间, 由学生选择分头完成、交流汇报。以王老师所带班级的班级工作为例:

周二谈话课——才艺展示

周三谈话课——暑假旅游介绍

周四谈话课——班级情况汇报 (班干部日记)

每两周进行优秀小组经验介绍 (中队角)

周四班队课

周五地方课程——小组合作上课 (单周) 、综合实践活动汇报 (双周)

每月由班级阅读小组推荐优秀刊物、书籍 (黑板报)

课内时间:品德课午间管理困难班 (用于计划与反馈, 指导与交流)

课外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 (用于实践与研究)

2.学校常规活动的融合

“新旧文化各放异彩——杭州‘新城文化’和‘小巷文化’调查研究活动”是学校国庆期间的一项常规活动。各班任务:通过实地调查、亲身体验、采访宣传等方式多角度地关注公共空间的文明利用。如:

401班——“公共设施使用情况”

402班——“文明出行”

403班——“校内公共空间不大声喧哗”

404班——“文明阅读”

405班——“公共空间卫生”

406班——“中国式过马路情况调查”

在这项常规活动中, 王老师指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小主题:“钱江新城周边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调查”和“杭州市民中心公益设施及其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等等, 并指导学生制定了活动方案, 国庆期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实践活动, 活动结束后, 学生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实践活动的总结和交流。

3.配合学校的大型活动, 开展主题活动

一、二年级, 可以选定“寻找秋天”“我与大自然交朋友”“我向国旗敬个礼”等主题, 组织班级家庭积极参与学校的亲子活动;三到六年级可以根据学校的大型活动、身边资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活动可以确立为:

【点评】任课教师如能把所担任的日常管理、辅导工作及学校的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合理利用起来, 不仅可以使班级管理、辅导、实践课程各不误, 还增加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充实活动的内涵, 提高活动的效果。班级的日常活动及学校大型活动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借此开展主题活动, 将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 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目地。

三、重视多种考核方法的综合运用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调人人参与、学生个体情况及发展的千差万别, 用常用的百分制的考核方法已失去评价优劣的原有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的考核方法是对每个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发展进步性作出评价。经过分析王老师的指导经验, 总结出了“自我对照、适时评价、组合计分、描述性评议”的考核方法。具体做法以案例说明。

例如, 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研究主题活动, 按下表所列程序进行考核, 分阶段评写“小分”。

然后进行描述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评语。如描述性评价:该组同学活动安排有组织、有计划、有想法;采访时勇敢主动;调查报告制作认真, 科学性强, 只是思维分析能力还需提高。总体表现出色! (优秀队员:×××、×××、×××等)

【点评】学生成绩如何评定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热门问题,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型课程, 学生成绩的评定更是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评价的目标、理念、内容和方式上都没有现成的程序和模式可以照搬套用, 但对学生的评价又是激励其动力和学习方向的指导, 是必不可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成绩评定引发争议是因为本课程是以实践活动作为课程内容、以学生全部的社会生活作为课程活动范围、以学生亲历性的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主要活动过程;实施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实践能力和情感体验, 倡导自主体验、主动参与和独立研究。学习培养的结果必然是差异化个体化的发展, 能力、体验等综合素质都非传统的分数所能度量, 统一的试卷式的定量评分已没有意义。我们根据王老师指导经验总结出的“自我对照、适时评价、组合计分、描述性评议”的考核方法, 兼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能力素质进步的方向性、非量化阶段评议的促进作用等, 较好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 发挥了考核的作用, 实践结果也是比较好的, 王老师的探索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12

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10月23日-27日,西园街道霞浯小学组织五年级79名学生到位于紫帽山下的晋江市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23日上午,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带着行李登上了学校包车前往基地,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五天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地礼堂举行简短的开营仪式后,同学们正式投入了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内容首先以军训、内务训练为主。教官为了使同学们掌握一些部队正规动作要领,同时以部队的纪律来严训学生。立正、稍息、下蹲、摆臂、踏步这些看似容易的动作,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军训时,有时一个动作,一个人没有做好,教官就接二连三的强化训练,直到所有同学的动作协调一致,并符合标准。此外,为了充实他们的军训生活,调节他们艰苦军训的氛围,还开展了拔河比赛、国防知识专题讲座、文艺晚会等多种活动。同时,在基地辅导员和学校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五天时间里,同学们先后参加了“射击体验”、“蔬菜生态园”、“泥塑”、“多米诺骨牌”、“陶艺”、“坎坷人生路”、“鸭子舞”、“环保生态游”等项目。通过走进社会、走进基地,充分发挥了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在这里,同学们不仅充分享受到了动手实践的乐趣,也在努力拼搏中增长了知识,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技能,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前在家里很少做家务,长期依靠父母,这样的锻炼机会很难得,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的成长很有意义,希望今后学校能多组织类似的活动。活动最后还就军训会操、内务整理、文学风采、拔河等方面进行了专项活动比赛,评出了优秀奖项。

27日上午,我校赖校长到基地看望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并与同学们亲切交流,了解同学们参加实践活动的感受,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当天的军训会操。

27下午,在基地礼堂举行了闭营仪式,实践基地的总教官作了总结讲话,赞赏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团结友爱、乐观坚强、开拓创新等优秀品质,勉励同学们再接再厉,回到学校后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闭营仪式上,还对优秀班级、优秀学员进行了表彰。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13

【活动主题】美化学校校园

【活动班级】咸丰县丁寨乡蒲草小学501班

【活动教师】咸丰县丁寨乡蒲草小学教师 魏玉英

【活动目的】以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原则,极力让每一位学生感同身受,认识到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校园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活动重点 】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活动准备】

1.学生观查校园内有哪些不美的地方,哪些是同学们的行为造成的,有哪些卫生死角。

2.准备脏乱图片、干净整洁图片、乱扔垃圾图片、捡起垃圾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展示脏乱图片,比较干净整洁图片(卫生、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保障我们健康的身体素质、维护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秩序、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展现我们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的校园有哪些地方不美,汇报给全班

学生:(1、教室到处是垃圾,校园里糖果纸、麻辣口袋等白色垃圾随处可见,食堂周围饭粒,菜粒很多。墙壁上有脚印,划痕,字,扶手上有灰、痰迹。垃圾桶周围满是垃圾,桶里却没有。学校角落荒草丛生,草堆成了垃圾的藏身之处。

2、同学采摘花草,践踏花坛,3、翻越围墙。说脏话,欺侮小同学。

5、做操不认真、上课拖拉。作业乱画。这些都不美)分组讨论我们的校园有哪些地方不美,汇报给全班 6.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是什么原因校园脏的,乱的。

(二)老师:(我们平时不经意的一个举动,瓜果纸屑乱丢,不分场合吐痰……使我们美丽校园内产生了一道道不和谐的音符。在空气干燥的情况下,很容易传播各种流行性疾病,不仅威胁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整个校容校貌!)

(三)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我”该怎样做并汇报

(从我做起。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不在校园公共场合吃零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互相监督。主动发现并及时制止各种不文明现象。感化他人。从小事做起,以自身的行动感染他人,使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14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春节的习俗

②了解春节的由来

③了解春节的吃文化

【能力目标】

①能对于“家乡的春节”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并组成研究小组,能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照制定的方案开展教学,能对于教学过程对自己和组员作出评价

②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家乡春节的信息。培养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汇总和应用的能力。

③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感受,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家乡春节的研究,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②通过同学间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培养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体验自己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引导学生从网上或书上查找有关节日的背景资料。

2、引导学生向熟悉当地春节的有关机构和个人进行调查采访。

3、准备好外出教学所需的一些设备,如相机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教学主题,分组制定计划

1、通过开题课,学生讨论得出研究的总课题《走近家乡春节感受民风民俗》以及研究的3个主题:“春节的由来”、“春节的习俗”、“春节的吃文化”。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自由组合,分配好人员,选好各个小组长。然后由组长带领,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教学计划。

第二阶段:教学实施阶段

1、按小组开展调查、访问、图片收集、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调查结果并对教学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由各组组长负责分工完成(访问方式有:实地访问、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象适度含盖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员根据访问的情况做好记录)

2、集中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组讨论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等。根据教学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

3、整理信息,形成观点。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展示成果,交流分享,组织评价。在老师指导下,各个小组的成员根据教学中获得的信息作进一步的筛选和整理,形成共识,以书面形式上交调查报告,并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各个小组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向同学分享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老师和同学共同评价这次的教学。

五、教学成果展示:

1、学生说教学感受

2、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如:

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吃文化

四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15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户外活动安全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户外活动安全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每年因游泳溺亡,因郊游、野营离奇失踪甚至失去生命,因到游乐场所游玩而与家人失散等等,一次一次“血”的教训,让我们不断反思户外活动安全的重要性。

一、简述户外活动安全知识

(一)、怎样保证郊游、野营活动的安全? 要注意以下各点:

1、要准备充足的食品和饮用水。

2、准备好手电筒和足够的电池,以便夜间照明使用。

3、准备一些常用的治疗感冒、外伤、中暑的药品。

4、要穿运动鞋或旅游鞋,不要穿皮鞋,穿皮鞋长途行走脚容易磨泡。

5、早晨夜晚天气较凉,要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6、活动中不随便单独行动,应结伴而行,防止发生意外。

7、晚上注意充分休息,以保证有充足的精力参加活动。

8、不要随便采摘、食用蘑菇、野菜和野果,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9、要有成年人组织、带领。

(二)、游泳时应注意什么?

游泳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同时也存在着危险。要保证安全,应该做到: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处在月经期(文章来源:安全急救网)的女同学也不宜去游泳。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不要到江河湖海去游泳。

3、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三)、在游乐场活动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近些年来,游乐业发展迅速,大大小小的游乐场遍布各地。去游乐场活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有:

1、最好有家长或老师带领,活动时要遵守游乐场的安全规定。

2、要选择经国家检测合格,比较安全、正规的游乐场。

3、参加每一项活动,都要严格按规定采取保险措施,例如系好安全带、锁好防护栏等、不要开玩笑或冒险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

4、患病或身体不适时,不要勉强参加活动。

二、户外活动的自救知识

(一)游泳时遇到意外怎么办?

游泳最容易遇到的意外有抽筋、陷入漩涡、被水草缠住等。万一发生了这些情况,应当采取下列自救方法:

1、遇到意外要沉着镇静,不要惊慌,应当一面呼唤他人相助,一面设法自救。

2、游泳发生抽筋时,如果离岸很近,应立即出水,到岸上进行按摩;如果离岸较远,可以采取仰游姿式,仰浮在水面上尽量对抽筋的肢体进行牵引、按摩,以求缓解;如果自行救治不见效,就应尽量利用未抽筋的肢体划水靠岸。

3、游泳遇到水草,应以仰泳的姿式从原路游回。万一被水草缠住,不要乱蹦乱蹬,应仰浮在水面上.一手划水,一手解开水草,然后仰泳从原路游回。

4、游泳时陷入漩涡,可以吸气后潜入水下,并用力向外游,待游出漩涡中心再浮出水面。

5、游泳时如果出现体力不支、过度疲劳的情况,应停止游动,仰浮在水面上恢复体力,待体力恢复后及时返回岸上。

(二)流血不止怎么办?

同学们在玩耍时碰伤了身体,往往会流血不止,特别是鼻子最容易出血。出现了这些情况,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1、四肢或手指出血,应该马上用一块干净的纱布或较宽的干净布条将2

伤口紧紧地包扎住,如有条件,最好洒一些云南白药在伤口上再包扎。

2、如果是鼻子出血,可以把头抑起,用手指紧压住出血一侧的鼻根部,一直到不出血为止。如果有干净棉球,可以把棉球塞进鼻孔里压迫止血。另外,可以用冷水浇在后脑部,这样会使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三)外出时迷失了方向怎么办?

同学们独自外出到陌生的地方,可能会忘记或辨认不清来时的方向和路线而无法返回;和家人、同学等一起出行,也可能发生走失而迷路的情况。外出时迷失了方向怎么办呢?

1、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2、在城市迷了路,可以根据路标、路牌和公共汽(电)车的站牌辨认方向和路线,还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逻民警求助。

3、在农村迷了路,应当尽量向公路、村庄靠近,争取当地村民的帮助。如果是在夜间,则可以循着灯光、狗叫声、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寻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

三、播放关于户外活动逃生演练及户外活动安全新闻资料的录象。

1、结合录像中关于户外活动逃生的相关注意事项。

2、选几位同学回答假定你处于户外活动安全事故中你会如何去逃生?

3、结合上述户外活动安全知识简单总结逃生的相关方法。

四、小结:户外活动安全知识、自救知识及学生的看法。

五、课后作业:设想置身于某一项户外活动安全事故的逃生技巧。

课题:黏黏世界

教学目的:

1、知道收集“黏斗士”的资料和各种途径,培养独立思考、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寻找生活中各种用途的“黏斗士”,积累生活经验。

3、在制作糨糊过程中,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科学精神。

4、在测试黏性时,能够科学公平地制定评价标准。教学重、难点:

1、知道收集“黏斗士”的资料和各种途径,培养独立思考、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制作糨糊过程中,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寻找“黏斗士”

师:你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黏斗士”呢?

1、小组讨论。

师: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到“黏斗士”?会用到哪些“黏斗士”? 学生汇报。

2、分头查找。

师: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黏斗士”?怎样收集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学生发言。

3、整理总结。

师:“黏斗士”们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填写书本第5页的表格,集体订正。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4、全班交流,认识更多的“黏斗士”。

5、填写第7页的成绩单。活动二 “糨糊斗士”诞生记

1、师:你们想试着自己制作糨糊吗? 师:如何制作糨糊呢?

让学生汇报: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得到的答案。

2、准备材料。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制作糨糊,先拿出准备的材料。师:哪些材料能被用来做糨糊呢?根据什么来判断呢? 生:淀粉遇碘变蓝,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来选材料。实验发现土豆、蛋清等都可以用来做糨糊。

3、同学们一起试验做糨糊。

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做出更多的“糨糊斗士”。

4、做好后,学生试一试糨糊黏不黏。

5、填写第11页的成绩单。活动三 比比谁更黏

师:大家做的“糨糊斗士“与常用的胶水相比,黏性怎么样? 生:设计一次比赛,让它们“较量”一下就知道了!

1、选定“参赛选手”:“蛋清斗士”、“芋头斗士”、“胶水斗士”等等。

2、设定比赛规则和项目。

3、制定评判标准。

4、正式比赛,学生记录在第14页的表格中。赛后得出结论。

5、填写第15页的成绩单。

课题:珍惜我们的眼睛

教学目的:

1、了解预防近视、爱护眼睛的知识和方法。

2、了解问卷调查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实践调查。

3、了解制作宣传海报的基本要求,能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4、培养珍爱眼睛、珍爱身体、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预防近视、爱护眼睛的知识和方法。

2、了解制作宣传海报的基本要求,能进行有创意的设计。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用眼习惯小调查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良的用眼习惯容易导致近视、弱视,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眼睛呢?

生:老师我们在班里做个小调查吧,看看大家的用眼习惯怎么样。

1、了解用眼习惯。

师:我们先了解一下用眼习惯包括哪些方面?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学生介绍用眼习惯,教师补充。

2、设计问卷。

师:设计哪些问题可以全面了解同学们的用眼习惯? 学生发言,汇总后制成问卷。

3、小调查。

师:什么时间开展调查比较好?怎样让更多的同学能够认真完成问卷? 学生回答,开始问卷调查。

4、整理问卷。

师:你们首到几份有效问卷?怎样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整理问卷。

5、分析总结。

师: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填写第22页的“关于我班同学用眼习惯的报告”。

6、填写第23页的成绩单。活动二 让眼睛更明亮

师:你们知道怎样让眼睛更明亮吗?

生:多吃含维生素、钙、锌等的食物可以保护眼睛。

生:我们可以做写宣传海报,发到各个班级,鼓励大家多吃这类食物。

1、学一学。

师:海报宣传有什么特点?从已有的宣传海报中能学到什么? 师:怎样制作宣传海报? 填写第25页的表格。

2、说一说。

师:我们的海报里应该放哪些内容? 学生发言。

师:你们准备采用怎样的图画和文字表现? 学生发言。

3、做一做。

师:版面怎样安排会比较和谐、美观? 学生发言后,制作宣传海报。

4、填写第27页的成绩单。活动三 个人护眼计划

师:最近一次体检结果出来了,有的同学视力下降了,还有的同学得了沙眼,卫生老师提醒大家要好好保护眼睛。生:那我快去为自己制作一份护眼计划吧。

1、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介绍书上讲的方法,学生再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介绍青少年护眼六法。

2、对照个人情况。

师:大家先回想一下自己平时的行为,再请同学补充一些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不好的做法。学生发言。

3、制定护眼计划。

师:针对自己的情况,今后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护眼行动?

学生制定自己的护眼计划。

4、执行与监督。

师:怎么保证计划得到落实呢? 生:可以请父母或同学充当监督员。生:„„

5、填写第31页的成绩单。

课题:小商品,大学问

教学目的:

1、掌握收集信息的能力,会整理信息,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培养策划活动能力。

2、了解如何挑选学习用品和纸巾以及如何为“希望工程”举办义卖会的有关知识。

3、掌握观察、比较、调查、访问等探究基本方法。

4、培养探究的兴趣,团结协作能力,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收集信息的能力,会整理信息,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培养策划活动能力。

2、掌握观察、比较、调查、访问等探究基本方法。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红领巾文具店”开张啦 出示第36页的情境。师:同学们需要哪些学品呢?

1、行动前的讨论。

师:你们认为行动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学生发言。

2、校园小调查。

师:对每一种文具可以问哪些问题? 学生设计问题。

3、整理调查记录。

学生对调查进行整理,并汇总。

4、班级讨论。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5、填写第39页的成绩单。活动二 我也能当家

师:下周妈妈准备让小红当一天的家,但是小红必须通过妈妈的考试——买到实惠好用的盒式面巾纸。大家来帮帮她好吗?

1、实地了解。

师:超市有哪些面巾纸,各种面巾纸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

出示第40页的图片。师:谁来帮她做决定?

小组讨论后汇报,并填写第41页的表格。

2、请教身边的人。

师:对于不同品牌或不同规格的盒式面巾纸,应该怎么比较? 生:可以自己调查,或者请教身边的人。看书第41页的内容。

3、做决定。

师:现在由你来决定挑选什么样的面巾纸,哪种面巾纸既实惠又好用? 学生填写第42页的“我的决定”。

4、填写第43页的成绩单。活动三 爱心义卖会

师:下周,学校要举办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的义卖会,很多同学和家长都会参加,大家想参加吗?

1、确定义卖品。

师:同学们都准备带哪些东西去参加义卖会呢? 学生发言。

2、估价。

师:怎样为义卖品估算价格呢? 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3、出谋划策。

师:怎样把自己的义卖品推销出去呢? 小组进行讨论,制定本小组的方案。

4、义卖会开始了。

5、填写第47页的成绩单。

课题:动物——人类的朋友

教学目的:

1、了解动物园里动物的生活情况,能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关于仿生学的知识。

2、能够将自己观察与采访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的分析,在交流中培养倾听习惯。

3、能真正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对动物的关爱之情,用实际活动去保护动物。教学重、难点:

1、了解动物园里动物的生活情况,能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关于仿生学的知识。

2、能真正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对动物的关爱之情,用实际活动去保护动物。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动物园里的动物过得好吗

师: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它们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你们想对这些朋友有更多的了解,表达更多的关心吗?那就一起去动物园,看看这些动物朋友过得怎么样。

1、明确观察内容。

师:想了解动物的生活状况,要观察哪些内容? 小组讨论,学生发言。

2、制定观察计划。

汇总大家的意见,制定观察计划。填写第53页的观察计划。

3、观察和记录。

师:在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把它们记在本子上。

4、对比分析。

师:和大自然中的动物相比,动物园里的动物生活得幸福吗? 学生发表见解,汇总后,填写第54页的表格。

5、填写第55页的成绩单。活动二 奇妙的动物仿生

出示第56页的情境。

1、找一找。

师:大家说说看,可以从什么地方查找资料?

师:你们找到了什么资料?生活中,有哪些动物仿生的实例呢? 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

2、准备展板材料。

师:我们先来给资料分类一下,你们想按照什么标准分类呢? 小组讨论,进行资料分类。

3、制作展板。学生开始制作展板

4、填写第59页的成绩单。活动三 救救濒危野生动物

师:听说我国目前野外生存的华南虎不足20只,国内动物园里总共也只有60只。华南虎面临灭绝的危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情况。

1、认识濒危动物。

师:我国有哪些濒危野生动物?怎样救护它们? 学生发言,填写第61页的表格。

2、了解濒危的原因。

师:为什么这些动物面临濒危? 学生发言。

师:你能从这原因出发,想出什么拯救濒危动物的好办法吗? 小组讨论,发表意见。

3、发倡议书。

师:我们能为拯救这些濒危野生动物做写什么? 先小组讨论,再汇报想法。师:让我们一起来写倡议书吧!学生一起动手写倡议书。

4、填写第63页的成绩单。

课题:五月初五话端午

教学目的:

1、了解和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如习俗、故事。

2、能够合理分工,配合表演,能在原作品基础上进行创意的设计和创作,能举办形式简单的知识竞赛。

3、培养民族责任心和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4、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1、了解和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如习俗、故事。

2、能够合理分工,配合表演,能在原作品基础上进行创意的设计和创作,能举办形式简单的知识竞赛。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故事里的端午节

师:今年我们表演一些与端午节由来或习俗有关的故事,来庆祝端午吧!生:好!

1、找故事。

师:关于端午节由来或习俗的故事有哪些?故事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学生把课前找来的故事简单的介绍,确定表演什么故事。最后,决定 表演屈原投江的故事。

2、小组分工。

全班分成:表演组、服装组、剧本组,各自进行准备。师:怎样将角色演得惟妙惟肖?

3、头脑风暴。

师: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 学生小组发言,汇报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4、排练预演。

师:从大家的排练预演中,发现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5、合作表演。

6、填写第71页的成绩单。活动二 巧手做龙舟

师:今年我们班开展一次龙舟制作比赛,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开始制作龙舟吧。

1、认识龙舟。

师:龙舟的外形是什么样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出示一般的船只和龙舟的图片。

师:和一般的船只相比,龙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汇报。填写第73页的表格。

2、做龙舟。

师:在做龙舟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龙舟的制作方法。学生发言,小组开始制作龙舟。

3、龙舟展示。

同学们展示各自小组制作的龙舟,并进行介绍。

4、填写第63页的成绩单。活动三 端午小考场

师:快过端午节了,我们班举行一次“端午小考场”的知识竞赛吧!生:太好了!通过竞赛,大家肯定会对端午节有更多的了解。

1、收集资料。

师:那怎样设计端午知识竞赛题呢? 生:先收集资料。

师: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

生: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创新、感恩。学生开展活动。

师:我们还应收集一些关于知识竞赛形式和环节的资料。学生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2、设计竞赛题。

师:围绕每个知识点,可以出哪些题目?能设计出多少种不同的题目形式? 学生汇报,展示第77页的表格。

师:先自测一下,看看竞赛题需要做哪些调整和改进。学生小组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3、竞赛现场。学生开展竞赛活动。

师:今天的竞赛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第二小组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们祝贺他们。

填写第79页的成绩单。

课题:节电小专家

教学目的:

1、通过家庭用电情况的电查,初步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绘制统计图表的方法,并能通过观察发现家庭用电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通过穿插了解家中电器情况,并制作节电小贴士,加强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节电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善于与家人沟通的习惯,树立爱家精神。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家庭用电情况的电查,初步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绘制统计图表的方法,并能通过观察发现家庭用电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培养节电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善于与家人沟通的习惯,树立爱家精神。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家庭用电情况调查

师:“节点标兵”家庭评选活动快开始了,每位同学赶快去收集最近半年家里的用点情况,好去参加班级评选。

1、确定调查内容和方法。

师:要知道家庭用点情况,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解? 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方法,小组汇报。

2、搜索家庭用电情况。

师:调查行动开始前,先想一想怎样将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生:可以设计一张“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表”。学生填写第85页的调查表。

3、整理数据。

学生填写第86页的人均用电量表,并将调查数据整理成图表。

4、班级评选与交流。

师:其他同学家庭用电情况怎么样?与他们相比,你们家的情况怎么样? 学生评比。

师:为什么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有的家庭用电能比较少? 学生发言。

5、填写第87页的成绩单。

活动二 节电小贴士

师:电是一种宝贵的能源,节约用电,人人有责。

生:我们应该从家庭节电开始,做些小贴士提醒家人注意节电。

1、家中侦察。

每位同学家中有哪些电器?家人平时使用电器的情况如何? 生答。

2、搜集节电窍门。

师:谁来说说看,节电有哪些窍门?

可以先让用电少的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制作小贴士。

师:我们可以制作一些节电小贴士,时刻提醒自己。师:做小贴士要考虑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

4、看效果。

师:小贴士起作用了吗?家人的行为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

5、填写第91页的成绩单。活动三 设计配灯方案

师:王老师忙着装修新房,这些天她正为选用什么样的灯具犯愁呢。我们来给她出谋划策吧!

1、认识灯的类型和照明特点。

师:说说灯有哪些类型,以及各种照明的特点? 学生汇报课前到附近的灯具市场进行调查得到的资料。

2、增长选灯学问。

师:选择灯具时应从哪些角度进行思考? 生:要从房间角度考虑,从实用、节能方面考虑。

3、了解新房情况。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王老师的新房情况。出示第94页的新房草图。介绍新房情况。

4、确定配灯方案。

师:怎样针对不同房间的需要,制定配灯方案? 学生说自己的方案。

师:请其他同学给他的方案提些改进意见。学生发言。

5、填写第95页的成绩单。

课题:生活变变变

教学目的:

1、通过了解人们家居生活条件、日常生活用品、家乡交通方面的变化情况,认识社会发展与进步,感受科技和经济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增强独立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

3、培养成果表达与交流能力。

4、培养互助友爱、乐于倾听他人意见,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提高合作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了解人们家居生活条件、日常生活用品、家乡交通方面的变化情况,认识社会发展与进步,感受科技和经济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培养互助友爱、乐于倾听他人意见,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餐桌上的变化

出现场景:小明说:“每当我挑食时,大人们总会感叹说:‘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难道他们小时候没东西吃?”

师:我们可以问问大人们当年的情况,用表演来反映几代人餐桌上的变化。

1、讨论要了解哪些信息。

师: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餐桌上发生的变化? 学生说方案。

2、收集信息。

师: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生:我们回家采访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并总结了如今家中餐桌上发生的变化。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来的信息。

3、确定表演内容。

师:怎样表演能突出餐桌上发生的各种变化呢? 生:我们来演故事。

小组写小剧本,填写第101页的“小剧本”。

4、表演前的准备。

师:根据表演需要,我们组成不同的筹备组,分头做准备。学生分成:服装组、表演组、道具组。各组详细介绍一下各自的准备工作。

5、表演现场。

师:经过精心准备和密切配合,我们大家的表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祝贺大家。

6、填写第103页的成绩单。活动二 新旧物品比一比

师:我们三代人的生活物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找找看。

1、找一找。

生:我们各自观察了一番家中平时常用到的各种物品,并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询问了以前他们都会使用哪些物品。学生汇报各自收集的资料。

2、用一用。

师:我们把各种新旧物品都找来用一用。学生介绍自己的使用过程。

3、比一比。

根据各自观察和体验的情况,说说对这些新旧物品有哪些不同点。学生回答自己的比较结果,填写第106页的表格。

4、说一说。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和感受。学生小组发言。

5、填写第107页的成绩单。活动三 家乡交通的变迁

师:班里要举行“穿越时光隧道”展览会,展现最近30年家乡的变化。每个小组准备展示什么方面的变化?

1、确定怎样开展调查。

师:家乡交通变化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我们可以从什么方面进行调查? 学生定各自小组的主题:公共交通工具、家庭交通工具、交通设施。

2、分组进行调查。

学生分组展开调查,汇报各自的结论。

3、讨论展示内容和形式。

师:我们对获得的信息进行了整理分析,如何布展? 学生展开讨论,汇报。

4、为展示做准备。

师:我们根据需要做的工作商定好分工,制定了布展的工作计划,现在开始准备吧!学生活动。

5、走进“时光隧道”。

上一篇:社会保险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开展学生创业实践,探索绩效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