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暑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本次两节课各有千秋。他们都带来了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课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设计板书内容,凸显教学主题。
现场板画中国版图,令人感叹其功底之深厚,尤其是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又再次应用了该图让学生明确了我国的人口分布界线,让本节的学习主题一下子在眼前闪亮了出来。
2、教师的激情投入,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场效应。
许多老师的形象、语言、体态、动作、情感充满了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深受感染的同时也激发了我向年轻老师学习的动力。
3、灵活组织、调控课堂,波澜不惊中见智慧。
不管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问题,很多老师都能够应付、调控自如,体现了较高的教育教学素质与技能。由此可见,课堂上大胆放手的意义所在,思想和思想的交流,往往会碰撞出灿烂的火花,这种奇迹在有效的师生活动中常常是随处可见的,
4、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彰显教育魅力。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先进,关注了新课标的要求,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具备要求,体现了教学方式带动学习方式转变的时代要求。教师的专业魅力尽情释放了出来,不得不令人佩服。
5、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灵活多样的课堂环节设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也尽情展示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除了常规的教学环节,环节设计,不仅检测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奠定了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学生主动参与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
6、课件制作精良,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每个老师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不仅直观性强,而且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就这样由浅入深一步步由课件的动感带动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中学习的难点迎刃而解。课程流程设计精巧,课件运用适时且流畅,有耳目一新的快感。
7.、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转变了传统的教材观。
大多选手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组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尤其是不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本次听课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理解地理知识,收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出来。最后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甚至能对不理解的问题,也敢于向老师提出疑问,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课堂的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专家层面
专家点评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与会专家参与评课,尤其是最后的点评与综合评价,对于与会者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地理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这里简单汇总主要发言者的相关的建议。
1、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依赖教师的知识储备这是关键点之所在。
2、转达来自评委的建议:
坚持导学理念,学生会的坚决不讲、不重讲;合作探究要适时、适度、适量;个性特色不鲜明;课标解读要精益求精;小组讨论乱用,简单的也讨论;教师表演的成分过多;注意材料选择的时效性;重视引领思维的准确性;鼓励的语言过多过乱,不准确等等。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确收获了很多,也身感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积极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心动不如行动今后我将努力从以下四点来提高。
3、灵活处理教材叙述和教学手法。
教材处理过多依赖其叙述顺序,求稳求全,不敢大胆突破。可根据教学的逻辑顺序对教材叙述顺序大胆进行调整,不要迷信教材前提是有教育理念的支持,从地理学的本源出发,着重学生地理视角的培养。
4、自主探究(是亮点,也是突出特点)问题较多。
都有分组,都有探究,主要方法之一教师给出资料,教师问题提出来,学生根据问题找出答案;其二给若干个问题分组进行,不合适。教师可替代资料的收集和指导学生方法的运用。只注重形式不注意方法。
5、内容设计少了点理性多了些感性。
主要表现在教师设计问题思考的深刻性不足,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教师在讲原理时要直奔主题,不要绕大圈子到本质。建议基本概念要下功夫,不能念一下就过去里课标的把握。
一、钻研新课改的的教学精神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定要通过各种学习渠道,努力钻研新课改的精神,把新课改的精神应用到我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
二、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对我组构建的 问题研究、合作学习、范例-理论-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实践和总结,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合作探究中尽量减少形式,充分结合知识主线设计有效的、有梯度的问题,增加探究空间和必要性。
三、学习课件制作
我一定要学好课件制作,并熟练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再以年龄为借口),让学生通过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能够非常形象、系统的认识所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自己没有见过的人、物、事,不断开拓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四、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通过各级活动,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论是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教学观念都争取有更明显的改进。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素质教育的先锋。
1. 找到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既“选”之, 则安之, 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成为地理教师, 那首先就要热爱它, 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出去走一走、旅旅游, 你会发现有很多地理知识能帮我们大忙, 我自身体会就非常深刻, 每次结伴出去旅游很多人都感慨“懂地理, 真好”。每当走进课堂我就会和我的学生分享我旅游的见闻, 晒晒照片、讲讲故事。特别上初一的新课时, 由于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学科, 刚开始的好奇心还是有的, 我们地理老师就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 让他们爱上地理, 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
2. 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地理老师
谁都想优秀, 但我们首先要让自己先合格起来。那么如何让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地理老师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 多备课、写教案、进行教学设计, 多钻研课标、教参和教材, 多进行大胆的尝试, 不拘泥于教材。做老师的都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特别是教学前三年, 几乎每一天都要坐在桌前好几个小时备课、写教案, 也许这种工作既单调枯燥, 又不一定马上能取得成果, 但我相信, 只要我们坚持, 什么样的付出就会有什么样的回报。前几周学校安排我听评新老师上课, 每听一次课都会想到当时的自己, 也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所以当我们在一起评课交流的时候显得非常轻松, 因为我能感同身受, 尽量从他们的角度去评价, 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这样他们不仅课会上得越来越好, 而且会形成自己的上课风格。
(2) 多学习、多读 (专业) 书、多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书, 这是一种重要的、永放光辉的明灯, 是学校集体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阅读, 这是一个富有智慧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借以通向儿童心灵的门径。”不管平时有多忙, 我们都要抽出时间来读书, 读书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 还可以让我们与时俱进, 接触最新的理念,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在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使自己一同成长。
3. 和学生融洽相处, 让学生和自己紧密配合
有不少老师会说:“地理课不好管, 要么太吵, 要么就老师一个人表演, 反正很多孩子都不听, 上课时经常会批评学生, 自己也气得要命, 哪有什么心思好好上啊。”记得赞可夫说过:“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人的东西很多, 其中一条要求自制。在你叫喊之前先忍耐几秒钟, 想一下, 你是老师。这样会帮助你压抑下当时你要发作的脾气, 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要想让学生和自己好好配合, 那我们一定先要多了解学生需要什么, 面对不同的学生, 我们要理清备好课和上好课的关系, 而且还要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 享受师生间关系融洽的魅力。
4. 积极寻求学校的支持
“有时机会是靠自己把握的。”地理这门学科在很多学校都不太被重视, 显然不能和语数外等学科地位等同, 但我们地理老师应该一起积极创设教研组、备课组的氛围, 用自己的真诚和努力换取校领导对地理学科的重视。庆幸的是, 我所在的江苏省淮安市 (以下简称“我校”) 开明中学的校长就是地理老师, 他能够体会到小学科在家长和同事们心目中的地位, 经常和我们探讨地理学科的优势, 只要大家愿意, 学校可以提供能提供的平台, 所以一直以来, 我校的地理老师们各展其才, 将小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如测量太阳高度角、带领学生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参观地震台、气象立秋立冬活动等。再者, 平时一定要珍惜学校组织老师出去听课、学习的机会, 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砖添瓦, 特别是有培训的时候要倍加珍惜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为自己的进一步深造主动探路。
5. 重视教师基本功训练
江苏省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几次教学基本功比赛, 不少老师收获很多, 在准备的过程中很艰难, 比赛结束感慨颇深:“如果平时就能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就不致于那么辛苦了。”但是我们也要把握一个原则:基本功不为比赛而练!因为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素养,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功。
6. 结语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教师;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年之久,地理学科在初中阶段是作为副科的性质出现,,教学实践领域的地理教师是如何理解新课程三维目标,又是如何落实,他们教学中实然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调查,分析素质教育改革存在问题。本论文对现阶段新宁地区部分初中地理教师的实际教学目标进行了相关调查,了解其现状及其问题,为地理教师设计地理教学目标提供新的建议。
一、研究设计
地理教师的教学目标现状包含教学目标意识,教学目标理解和教学目标结构,由此,本次调查的主要问题可以具体化为下面三个,根据这些问题来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
(一)研究问题
1.初中地理教师课前课后是否有教学目标意识。
2.初中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目标的认识深度。
3.初中地理教师释然目标的关注点是什么?
(二)问卷设计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希望学生的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本文查阅资料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制定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目标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结构如下:1.问卷调查教师有无教学目标设计意识,制订出了问卷的第3题和第11题;2.根据地理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认识深度,提出了调查问卷的第1题和第2题; 3.为调查初中地理教师的三维目标重视轻重,制定出了问卷的第5题、第7题、第9题。
二、调查结果
在新宁几所学校发放调查问卷共30份,回收30份,具有有效性的问卷30份,无作废问卷。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当前的地理教师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和落实方面出现下列问题。
(一)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意识差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意识较差,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教学目标设计的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5]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的结果,从中得知,教师在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方面的意识还是比较欠缺的。表1显示,教师在编写地理教学目标时,一般不思考教学目标的,虽然36%的教师的选择是在依据一定的地理教学课程目标之后,通过认真揣摩编写课标;但还是有40%的问卷调查者回答是凭照自己的授课经验对教学目标进行编写,而且他们认为所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也能够制定出很好的教学目标并推动其教学活动的有利开展;还存在有14%的回答者表示在平常的备课设计中是基本按照教学参考或现成的教学教案进行照写,这样就完全没有自己设计教学目标的意识,没有考虑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来创新设计。所以现在的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意识还是较欠缺的。
(二)教师对教学目标认识不全面
教师长时间的实践授课,就会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同时也会形成惯用的教学思维,他们认为适应应试大形势下的教学方法才是更为符合要求的。因此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会对规定要求的教学目标进行深入了解。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只有33.3%的教师会选择认真的阅读教学目标,60%的教师只是一般阅读。我们可以看出,连阅读的态度都是这样的情况,那么真正按照要求去实行的就会更少了。而且表3也表示有大约53.3%的教师认为教学目标就是简单地《课程要求》中规定的目标要求,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
(三)轻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维度
相较于以前的地理课程教学目标来看,课改后的课程目标更加地强调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均衡发展,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形成积极地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等。”
课时安排相对来说比较少,是边缘学科,而且在初二年级末就会举行地理初中阶段的总结考试,所以学生也不会对这门学科投入太多精力,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就可想而知。这样就间接地导致教师的授课情绪受到影响,也只会把重点放在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做题解答技能的培养,教师对培养目标显得单一。
表5数据显示,教师在设计地理教学目标时,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较为重视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6.7%和13.3%,有67%的地理教师更加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问卷调查了30名初中地理教师,在设计地理教学目标时,表4显示出,13位(43.3%)教师表示他们最关注对学科知识内容方面因素的分析,关注学生方面的有10位(33.3%),对地理教学方法比较关注的仅有7位(23.3%),由此我们可以综合这两方面的问题得出结论,地理教师关于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比较单一,多层目标的均衡实现情况得不到落实。
通过问卷调查反映出的现状,有73.3%的地理教师认为“三维目标”中最难理解和实现的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为了使得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就必然会绕开一些有碍教学过程的东西,所以那些难于理解和实现的目标就会被自动地忽视掉,导致达不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2014年7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石家庄市第15中学举办的“人教社初中地理培训”,这次培训由四川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冯忠跃解读新课标及八年级地理上册新教材。经过近十年的课改实践,这一次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是我们课改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一次质的飞跃,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
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之一淡化死记硬背知识点。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突出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突出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化之二:淡化知识的系统性,突出区域差异。
二、寻求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建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教学中,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无法产生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因此,新课标、新教材提出:恢复个人在知识建构中的合法身份。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体会到两者的区别有多么地大。放在假设现在厨房有很多东西要放在柜子里,传统的教学是这样做的:把学生带进厨房,老师根据自己的思维放一遍然后跟学生说:油是放在这里,盐是放在那个位置,你要记住哦;新课标、新教材应该是这样的,老师把学生带进厨房,告诉学生有哪些东西,然后说你喜欢怎么放就怎么放。这两种教学,哪个学生更能够记住东西放在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我们给学生介绍了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
一、位置(经纬度、海陆、半球)和范围;
(二)、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
三、经济与风俗。教师只需要有侧重的引导学生学习一个,其它的学生可根据这一知识体系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讲清思路,让学生学到研究、探究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实际是在教师指导下探索、研究客观事物的方法。方法对,就学的好儿快,方法不对就要走弯路。初一学生一接触地理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地图、会分析地图这是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在地理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能力是目的。如我们在学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时,教师思路一定要清晰。什么是季风?→引导学生读图说出冬夏季风差异。→启发学生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最显著→看图分析季风和非季风区划分→根据演示分析夏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结合海南当地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思路清晰,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地理,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有益的。
四、教科书特色
本册教材始终如一地注意巩固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和表达、交流等能力的训练。如运用地球仪的技能(演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地理观察、观测技能(地理图片、示意图以及野外观测等);获取(搜集)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断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地理问题、作出假设、提出探究思路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通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地理新课标培训学习与网上学习研讨,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聆听有关专家对地理新课标的解读和新教材的详细说明,使我对地理教学的新要求,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浅谈几点对地理新课改的学习体会:
一、新地理课标使地理更接近生活实际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强调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社会需要、学生发展的角度去选取内容。并强调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与生活有关的地理知识,学习到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使地理教学在提高公民素质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二、新课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新课标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求教师改变以前的灌输教学方式,从侧重教学结果转向侧重教学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习学习的方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知识形成的过程等,也就是课堂以学生为主,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
三、新课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要以学生为主;新课标要求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题材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课后的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去研读新课程标准,运用课程标准贯彻教学过程,根据课标要求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真正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更多、更广泛、更容易地学习到终身受益的知识。
2015年12月17日上午,辽宁省送教下乡优质观摩课在阜蒙县蒙古贞中学举行,由蒙古贞地理教师展示了地理优质课,我们有幸聆听了《世界的语言与宗教》这节课。蒙古贞地理教师赖应力老师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为我们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导向。通过本次听课对我的触动很大,受益非浅。
首先授课教师的讲课都应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们都知道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把枯燥的、学生难于理解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的知识,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学习的方法。授课教师在课下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制作了幻灯片,在电脑大屏幕上播放。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圆满的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其次是授课老师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适时适度的运用鼓励的方法,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这群第一次和她见面的孩子们喜欢她,进而配合她的教学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在我的教学中是可以吸取的,相信也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还有就是教师在《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节中运用了小组竞赛的形式,让自己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开始时效果很好,后半时教室比较安静,缺乏一定的积极性。我想以后如果自己在教学中想应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就要事先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因为任何事情不发生是不知道怎么处理,在这里就可以提前当个借鉴,以防备自己以后有同样的失误。再次是有些教学方法使用太频繁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例如该教师的讨论方法运用了很多次,开始时还很吸引人,但后来就让人感觉有些烦躁,学生也没有了兴趣。让我明白了学生不太喜欢单一的教学方法,他们喜欢多角度的变换方法来学习地理知识,那样他们会更有兴趣更喜欢去学地理。
最后给我们感触最深的是: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希望以后这
样的学习机会多一点,也希望我们能得到锻炼!
县蒙古初中地理教师
韩雅娟
郭丽娜
顾向杰
一、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7至11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11至16岁开始会类推,有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小学阶段学生大多依靠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认识、感知世界,进入初中后,学生逻辑、抽象思维逐渐加强。六、七年级处于认知发展过渡阶段,同时又处于小学升入初中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学科间的过渡出现脱节,很容易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自然科学类的小学科学、初中地理等课程。中、小学在教学方法上会有很大不同,小学科学由于其教育对象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原因,在课堂上通常会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科学实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初中地理教师多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如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大部分的初中教师认为造成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脱节的原因为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例如五年级科学《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中学生从表象上知道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图片上了解了林奈的花钟,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根本原因必须等到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了初中地理才能明白,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的衔接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
二、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教师交流的必要性及方法
做好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衔接,最佳方法就是教师交流,初中地理教师深入小学科学课堂,熟悉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掌握两者基本理念共通之处。
例如五年级科学《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本课主要内容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活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昼夜交替的影响,揭示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本课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主要通过对一些资料的观察和分析来认识;第二部分,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了解昼间活动的动物和夜间活动的动物;第三部分,选择典型的夜间活动动物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动物适应昼还是夜的活动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比如动物的身体构造、天敌活动的时间、食物来源等。学生们知道一些,可是有时他们并不明白生物的这些特点是由于昼夜交替而引起的。而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是初中地理中关于地球自转的内容涉及的。初中地理教师交流至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带着学生探究昼夜更替的成因以及对动植物的影响,十分有利。
初中地理教师交流至小学科学课程,随着新成员的加入,中小学教师之间能产生新的合作与竞争机制,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学习外来的新知识与经验,初中地理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并展现自我,双方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交流会激发教师们的工作干劲和潜能,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交流可以让学生接受相对公平的教育,各种不同风格的、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师会让学生们的视野更开阔,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思考问题能够更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渗透学科意识。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了初中地理学科内容,在过渡期教学中开始向学生渗透地理学科意识,有助于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尽快适应学科的分化,了解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地理的学习。
其次,融合教学方法。小学科学和初中地理,由于其教学对象年龄上的差距,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大差异。这导致学生在中、小学过渡过程中不能适应,从而产生教学的脱节现象。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交流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中、小互补,让学生逐步适应两个学段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同时两个学段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做好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学科教师的交流工作,能够使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学科更好地衔接,为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学习做好铺垫,使小学科学向初中地理学科的过渡更自然、顺畅。
摘要: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教学与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做好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衔接,最佳方法就是教师交流。初中地理教师应深入小学科学课堂,熟悉小学科学课程,掌握两者基本理念共通之处。
关键词:小学科学,初中地理,衔接,教师交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地理;西部农村;教师现状;对策
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都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这种高要求与低能力的矛盾极为突出。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了解我国西部农村地理教师队伍现状,将有助于落实地理新课程在西部农村地理教学实施,同时,有利于解决其实施过程问题,以此推进地理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的有效实施。为此,了解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状况,通过对云南省部分农村乡镇中学开展调研,以期解决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实践意义。
一、研究调查情况
围绕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基本状况的目标,对云南省建水、思茅、昭通、曲靖等乡镇中学师资状况进行调查。
调查采用问卷方式,内容涉及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教育背景、专业素养、教学状况等问题,调查对象为上述各地一线初中地理教师。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98份有效,即有效问卷率为96.07%。
二、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现状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在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状况并不容乐观,因此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调查数据显示,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师资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1.年龄结构是师资队伍现有和潜在实力的重要体现,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地理教师的创新能力、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调查显示,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比例低于于老年教师,如20--29岁的年轻教师较少,只占16%,30--50岁的中青年教师占32%,而50岁以上的临近退休的教师占了较大比重,即52%。
2.说明地理教师的年龄结构不甚合理,人才梯队中明显缺乏年轻老师,这种年龄结构不利于农村学校地理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师资的教龄与职称结构存在不足
从教龄来看,地理教师的教龄结构表现为“两头多、中间少”,即教龄在5年以下和20年以上的各占20.1%和38.5%,前者虽有朝气但经验不足,后者虽经验丰富但职业倦怠感也相对较重,而既有一定教学年限,又有充沛精力的中年教师相对较少为41.4%,教龄结构不尽理。另外,本专业出身的地理教师,教龄相对较短;而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是非地理专业出身,或者是兼代其它学科。从职称来看,职称结构偏低,即地理教师的低级职称较多,而中高级职称过少,这与教师的教龄明显很不相称。同时,一些地理教师的职称多是通过其它学科长期的教学而取得,也就是说地理教师的职称与地理教学没有多少联系,这从他们教学地理科目的时间也反映出来,这些教师中,有58.1%的教师教授地理的时间为2--5年,有31%的教师教授地理的时间在两年以内,只有10.9%的教师教授地理的时间是6--10年,而没有一位教师教授地理在十年以上。
(三)地理教师学历水平低
学历结构是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调查显示,本科学历的地理教师仅占29%,而专科学历的地理教师比率却高达71%;地理专业的教师占29.2%,而非地理专业的教师占了70.8%。并且经了解高学历的教师大多都是通过函授等学习手段后期获得的,可见,初中地理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专业对口的教师比例小,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农村初中地理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教师非专业化现象突出
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地理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地理教学理论、地理教学技能等内容。一位地理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在教学中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不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地理教师的专业思想也不坚定,这可从近86%的教师教授地理是因为“上级的安排”或者“教地理比较轻松”中明显的反映出来,而且绝大部分地理教师对自己地理教学的要求仅仅是“能应付过去就行”或者“混日子”,他们对个人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持有一种被动应付、得过且过的态度,没有高远的理想,缺乏专业提高和教学成功的心理预期,同时学校主要对他们的主科教学或主要工作进行评价,打击了教师对地理这一副科专业提高的积极性。据了解,一些长期工作在农村且为农村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教师,得到职称晋级的机会却依然很少,付出与获得很不相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缺失,对待教学和新课程也缺乏热情。
从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素质调查的情况来看,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且缺乏提高专业素养的意识。初中地理课程多是由物理、化学、体育、计算机、英语等教师来上,绝大部分的地理教师都未受过正规的地理专业课的系统训练。调查数据显示,西部农村初中的地理课程,极少是由地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担当,而更多是由所占比例高达70.8%非地理专业的教师担任。
大多数教师在进入地理教学岗位之后,他们并没有就地理专业知识做专门的研修或者相关的系统培训,本身的地理专业知识极为匮乏,他们难以根据地理学科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这很难保障教学质量。
(五)地理教学整合科技新技术手段水平不高
由于这些乡镇初中的地理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地理专业培训,所以他们的地理教学技能也很不足,比如说,地图技能是地理学最为基本的一项技能,也是初中地理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但是据了解不少地理教师上课仅要求学生勾勾重要文字,死记硬背图形。
接受调查的地理教师中,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3S技术”、“全球变化”和“数字地球”等知识不了解的居然占到了61.2%,听说过但不清楚的为38.8%,而且,超过86%的地理教师并不清楚这些反映当今时代发展特点的地理知识。
总的来说,这些乡镇中学地理教师严重匮乏,非地理专业教师比例大,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年龄结构与教龄结构不合理,高职称教师数量少,地理教学态度与方法有待改善,专业素质偏低且提升意识不强,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地理教育发展。
三、提升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素养的对策
1.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对自身的专业素养不足有清醒的认识,要不断加强专业和技能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以适应地理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西部农村山区贫困县,地理教师就是学生获取相应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地理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尤为重要。那么,农村初中地理教师该如何学习呢?这要根据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有以下学习方式:一是通过地理教师的自学或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二是参加有关部门的各种短期或长期的地理教师职后培训,如地理教师的新课程培训、职称晋升培训等;三还可通过自学考试、函授等各种学历教育加强学习。此外,也可以结合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来学习。
2.开展教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地理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是现代地理教育的召唤和必然要求。首先是地理教师跟上教育改革步伐的需要,地理教师只有通过各种教学研究来认识并适应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变化,才能走在地理教育改革的前列;其次是提高地理教育质量的需要,地理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要靠地理教师的埋头教学,更要靠地理教师的教学研究;再者教学研究也是提高地理教师素养的必须途径。然而,就该区而言,其开展教学研究的条件不足,加之大多数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较低,很难开展教学研究。因此农村地理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素质和研究条件,选择适合于自身的教学研究方法和类型。比如,初步参加教学研究的农村地理教师可以从撰写教学经验与体会式文章入手,渐渐的地理教师更要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注重对地理教学经验、体会进行研究和总结,从而逐步的提升撰写比较严密和规范的地理教研论文的水平。
3.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地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但是据调查农村初中乡土地理教育缺失,这使得不少学生认为地理课程远离个人生活。其实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无疑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尤其是素材性资源,如独特的地貌、气象气候、生物生态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古朴的建筑、淳朴的民俗民风、古老的民间传说、动植物的栽培养殖技术等社会资源。因此,在缺乏乡土地理教材的农村初中,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就地取材。比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现有的新课程地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开展乡土地理教学,地理教师也可以结合本地特色,通过新教材开发乡土地理内容,使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与农村社会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独立学以致用的效果。
4.鼓励与支持地理教师加强学习和教学研究。
教育的得失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关键。而所调查的老师中,都普遍存在着的地理教师教学水平低、专业素质差等现象。因此,要真正落实地理新课程,学校还应该鼓励地理教师参加各种学习,支持地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通过地理教师的学习和教研提高其实施地理新课程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比如学校可以争取给地理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以促进他们提升学历、增强科研意识与能力等。此外,还可多开校内外交流会等,以形成互助共长的和谐校园氛围。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地理教育新课程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整体素质偏低,这种现状存在的原因主要与地理学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农村经济实力不足有关。可以说,由于受到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素质不高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初中地理新课程实施效果不明显。对此,应该提升地理教师素质,加大投入,建设并完善地理课改配套体系,从各方面保障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既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要加强专业学习,开展地理教学研究,同时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地理教学,促进专业发展,切实做到学教研结合,从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民,仲小敏. 地理教学论[M].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7.
[2] 钟启泉.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初中地理暑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计划09-12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09-10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教师研修日志11-06
初中地理研讨会心得体会10-09
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06-22
初中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09-10
初中地理集体备课05-26
初中地理亚洲教案06-11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07-15
初中地理复习计划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