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2024-10-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真实(共12篇)

真实 篇1

会计真实的法学视角--兼论会计真实与法律真实、客观真实的关系

会计真实的基本含义是指会计行为主体严格遵循会计规则,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从法学逻辑出发,认为会计真实的理想目标是客观真实,现实标准是法律真实,并论证了这一观点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上的.科学性与合理的可接受性.

作 者:张敬峰 蔡文春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经济 英文刊名:SHANDONG ECONOMY 年,卷(期): 20(1) 分类号:F230 关键词:会计真实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目标   标准  

真实 篇2

真实储蓄之所以要冠名为“真实”, 是要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的储蓄指标区别开来的, 它试图更加准确地估计国家的真实财富变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自1997年世界银行研发出真实储蓄的概念以来, 真实储蓄指标已经成为一个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权威数据, 并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和认可。世界银行每年都会对各个国家的真实储蓄做出评估, 并且提供相当长的时间序列数据, 还可用于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对比。世界银行甚至将其作为进行各类援助项目评价标准。但是人们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发现真实储蓄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并非像设计者所期许的那样明确。还有研究者对真实储蓄的测算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质疑, 并认为单纯使用真实储蓄来评价可持续发展是不客观的。本文将分析这些质疑, 找出真实储蓄未能如愿反映出可持续发展实际情况的原因。

二、真实储蓄测度的技术路线

当代的经济学家认为, 财富、福利与可持续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著名的经济学家, 英国剑桥大学帕瑟·达斯古柏塔 (Parthas Dasgupta) 教授认为, 如果在任何一个时间点, 社会福利不下降的话, 发展的道路是可持续的。这样的阐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代际公平内涵, 即在谋求当代福利提高的同时, 不损害未来人们谋求这种满足的能力。当前的国民财富存量被认为是未来消费的现值, 也是未来社会福利实现的基础。由此, 可持续发展就是创造、保持和管理财富的过程。这样可持续发展与财富之间的关系就明确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财富存量不减少, 也就要求当期的财富流量不能为负。1995年世界银行对国民财富进行了重新定义, 将其概括为生产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1997年世界银行提出国民财富的当期流量—真实储蓄的概念, 它是国家的生产量和人力资本投资减去其消费、生产资本折旧以及自然资本消耗后的总结成果。

在不考虑国外因素的前提下, 真实储蓄研究的出发点是传统的宏观经济指标GNP, 并将其构成内容分成两大类:储蓄与消费。从GNP中减去社会消费、私人消费, 可以得到一国在统计期内的总投资, 国内总投资是未来消费的基础, 因此被视为储蓄;而经常性教育支出本质上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 二者构成了总储蓄。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造成了损耗, 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这二者都被视为是自然环境的消费行为;生产性的固定资产折旧可以视为固定资本的消费, 以上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个人与公共消费部分构成了总消费。总储蓄与总消费相减可以得到一个国家的真实储蓄, 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真正有能力对外借出和对生产性资产进行投资的产品总量。

计算真实储蓄的基本公式为:

式 (1) 中GS为真实储蓄;C为国内消费, GNP-C为传统的国民储蓄;δK为生产性资产折旧, GNP-C-δK为传统的国民净储蓄;n (R-g) 为自然资源枯竭损失, n为净边际资产租金率, R为可利用资源, g为开采量;σ (e-d) 为污染损失量, σ为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 e为污染排放量, d指污染排放累积量的自然净化量;m为人力资本投资, 同时也被视为嵌入了知识资本, 例如教育支出占GDP比重, 这一类资本被视为是不具有折旧的。式 (2) 中的GSR为真实储蓄率, 它等于真实储蓄与GNP的比值。

三、对真实储蓄测度理论的质疑

真实储蓄测度的理论基础是弱的可持续性范式。弱可持续性发展范式被认为是新古典福利经济学的一个延伸, 它认为构成财富的各种资本形式都是社会福利的直接提供者, 因此在彼此之间是可以实现相互替代的。在弱可持续性发展范式的支持者看来, 运用其他形式的资本, 比如人力资本、无形资本等, 实现对自然资本的替代是完全可行的。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类似的例子, 比如在经济学家眼中人造森林与原始森林只存在树木数量的差异而不存在质量的差异。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 必要的条件是构成国民财富的资本存量总和不减少, 而非自然资本本身。

而与弱可持续性范式相对的是强可持续性范式, 他们认为各种资本形式不可相互替代, 自然资本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 因此自然资本的存量必须得到维持, 不能用其他形式的资本进行替代。强可持续性发展范式的观点看似僵化, 却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各种资本在和谐统一的状态中, 相互促进, 实现增长。

实现可持续发展路径, 最优的选择无疑是强可持续性范式, 但是这样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甚至是不现实的。因为在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资源的损耗。我们拥有的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 是建立人类文明的最重要的基础, 当前最大的任务是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并不断的开发出新的资源, 以实现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 让我们的后代也可以享用到这些地球资源。强可持续性发展范式强调生态的可持续性, 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对立, 从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来看, 二者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而非对立。单纯的以牺牲经济发展获得生态保护的做法有悖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强可持续性发展范式是一个完美的理论范式, 但是在现实面前却很难得以实现。为此, 我们有了次优选择即弱可持续性发展范式, 允许资本的相互替代, 只要满足总资本的存量不减少即可。

弱可持续性发展范式是且只是一个次优的选择, 认为自然资本和其他资本之间是可以完全替代的, 其所关心的只是由各种资本形式构成的总资本存量。只要后代人所能利用的资本总存量不少于当代人, 就意味着发展是可持续的,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关心转移给后代的资本总存量的具体形式与具体结构。这就暗含着一个漏洞, 当自然资本被耗尽了, 只要有足够的其他资本价值可以替代自然资本的损耗, 真实储蓄也可能为正。任何一种资本形式均是可持续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如果说实现替代的仅仅是一种资本的“账面价值”, 而它的“隐性价值”却是无法估量的, 也是无法被替代的。在真实储蓄持续为负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毫无疑问的判定国民财富在减少, 这种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 而当真实储蓄为正时, 判断却变得困难, 因为我们无法在资本结构发生变化时, 仅仅依据资本的总价值来判定社会福利水平。

因此, 真实储蓄测度的理论基础表明它不可能是可持续性的积极指标, 而只能是不可持续性的消极指标, 负的真实储蓄表示不可持续性, 而正的真实储蓄并不能表示可持续性。正如经济学家Pezzey通过模型推导的方式证明的结果表示的:“真实储蓄只是一个单边的可持续发展测试—负的真实储蓄意味着在未来福利的下降, 但是反过来却不一定是正确的, 即正的真实储蓄就某一特定的时点而言, 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效用不会衰减。”

四、对真实储蓄测度方法的质疑

(一) 测度指标涵盖范围偏窄

在上文的真实储蓄测度公式中, 我们可以看到对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损失的测度指标的选择上存在着较大的漏洞。第一, 自然资源损耗方面仅仅考虑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损耗, 而忽视了水、土地、草原、渔业等资源的损失。第二, 环境污染损失方面仅仅考虑了CO2排放和颗粒物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失, 而忽视了水污染、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造成的严重危害。应该说这样的指标选择涵盖面是非常小的, 但是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 这也是无奈之举。在发达国家, 一般可以得到较为详尽的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的数据,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地区却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完成类似的工作, 而恰恰是在这些国家,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情况尤为严重。因此, 真实储蓄在测度范围的漏洞极大可能会造成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损失的低估, 从而导致最终的数据失真。

(二) 对资源租金计算的简化

真实储蓄扣减的资源损耗等于单位资源租金与开采能源实物量的乘积。单位资源租金一般是等于单位世界价格减去边际成本, 再除以单位世界价格。但是边际成本的计算很难, 数据也难以取得, 因此世界银行做了简化, 用开采的平均成本加以替代。这样计算变得简单, 但是也偏离了资源租金方法的宗旨, 因为这样的结果无法反映自然资源在不同国家和经济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相同的自然资源在资源富饶国家与资源稀缺国家的价值是不同的, 在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真实储蓄在资源损耗物量测度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衡量自然资源的损耗利用自然资源的开采量而不是消耗量, 使得真实储蓄无法真正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总量。这样的做法, 可能带来两个结果。第一种可能是高估资源储备型国家的能源损耗。真实储蓄扣减能源损耗的项目包括煤、原油、天然气, 这些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同时也是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作为国家军事与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 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大国都会采取资源储备的方式来应对未来的风险。如果把开采的资源储备作为能源损耗, 显然会高估损耗值。第二, 可能低估资源进口国的能源损耗。如果一个大量消费自然资源的国家, 其自然资源大部分依靠进口, 真实储蓄表现出来的可持续性也可能被扭曲。

五、总结

真实储蓄是一个综合考虑了期内的生产、消费、投资、教育经费、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等因素对国民财富变动影响的指标。它将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者结合起来, 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是对可持续发展测度的开创性研究, 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但文中提出的几点质疑也不容忽视。

真实储蓄在测度理论与方法上存在的漏洞, 让我们认识到真实储蓄指标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可持续发展现状。指标设计者的初衷是在数据可得的基础上, 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来进行测度, 数据的可得性是最重要的, 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片面和低估自然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价值量的现象。真实储蓄测度更多的是一个专题性质的研究, 远远没有达到整体、系统的层次, 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弱可持续性范式尚存在争议, 在具体的测度方法上也还需要完善, 仅仅依靠“真实储蓄”单一指标对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进行判断的话, 显然是不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国民财富在哪里:绿色财富核算的理论、方法和政策[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2]Kirk Hamilton and Michael Clemens, GenuineSavings Rat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TheEnvironment Department, The World Bank.August 1998.

[3]Katharine Bolt, Mampite Matete, and MichaelClemens, Manual for Calculating Adjusted NetSavings[J].Environment Department, The WorldBank, September 2002.

真实的笛声真实的力量 篇3

关键词真实巴特尔电影后现代笛子

由王全安执导,余男主演的影片《图雅的婚事》获得了第57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收获了本届电影节华语影片第一奖。生性倔强的蒙古族妇女图雅和残疾丈夫巴特尔离婚,她想再嫁一个男人,并和这个男人一起照料巴特尔、孩子、牲畜和一片干旱的牧场。整个故事真实而凄美。

然而,凄而不美的笛声在影片中代表的既是巴特尔的灵魂。也是巴特尔的依赖。观众可以从他断断续续、音色粗噪的笛声中感受到巴特尔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对未来处境的迷茫:人们不会去责怪巴特尔演奏技艺的低劣、当然也不会去责怪导演用人不当:人们关注的重点已经被集中到如何处更好地安置巴特尔,以便让图雅一家早日进入安定的生活。观众在巴特尔羞强人意的笛声中,感受到内蒙牧民那种自然流露的真实、善良、耿直而凄凉的美,这便是真实的力量。

《图雅的婚事》这部影片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这是大部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总体评价。也许,正是这种几乎原生态的牧民生活写照与蒙古民族对女性再婚现象中流露出的那种特有的宽容,深深地打动了评委与观众的心。而这种注重消解艺术与真实的界限,正是后现代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重要特征。

一、真实性——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消解

电影艺术与其他姊妹艺术的发展历程基本相同,它也同样经历了传统/现代,后现代等历史过程。由于录音、摄影、播放、舞台灯光等技术因素的限制,使得电影的发展史远远落后于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戏剧等艺术形式。尽管如此,电影还是以其无与伦比的听觉与视觉联合冲击的特殊魅力,占据着审美消费的重要位置。而且,其他艺术发展到今天也已经开始从电影艺术中吸取视觉元素丰富自身的内容。就音乐而言,如多媒体音乐对屏幕视觉效果声部的重视与可能性开发,后现代音乐中复中心、消解艺术与真实生活的界限、反人工控制、广场狂欢等特点都体现出某些现代电影艺术的复合性与写实性追求特征。

二、真实性——艺术对生活的写真与思索

1一个真实的演员十一群真实的蒙古牧民

据导演王全安介绍:在他的金熊奖影片《图雅的婚事》中,除了女主角图雅的扮演者余男外,其他演员都是阿拉善左旗的蒙古族牧民。余男对于不畏困境的蒙古族妇女图雅的艺术刻画能力令人叫绝,而图雅的残疾丈夫巴特尔的扮演者巴特尔更加让人看到了真实的力量。

2真实的巴特尔

王全安在选演员时,看到照片上巴特尔那忧郁的眼神,就觉得一定有什么原因。后来他才知道,巴特尔生活中恰好同剧本中描写的一样走路不方便。只是生活中是骑马摔伤的,而电影中则是打井砸伤的。生活中的巴特尔也是一句话都说不全。在那么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一个男人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的确不易,显然巴特尔特有的那种气质是演不出来的。影片选择在内蒙古拍摄,也是因为导演本人感觉到巴特尔的单纯、善良是当代人正在失去的东西。

3真实的改变

影片的拍摄不仅仅让人们了解到当地生活的艰辛,也着实改善了巴特尔的生活。王全安说,片中巴特尔对于因女儿上学和图雅争吵的一场戏总是因情绪激动而演不好,最终只能删去。后来余男了解到。巴特尔也有相似的经历,他的女儿如今已经从呼和浩特师专毕业,但初中学费还没有交。于是,剧组决定把在柏林电影节获奖后陕西省给的一笔奖金中,拿出一部分补贴给巴特尔。这也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对于贫困的真实支持。

正因为感受到这些有力支持,无论在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式还是影片首映式上,特意从冰天雪地的内蒙古赶到春暖花开的北京的巴特尔。脸上时刻都洋溢着憨厚而幸福的笑容。

4真实的无奈

王全安甚至还认为巴特尔的老婆可能就是另一个图雅。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式上他说:“嫁夫养夫”在我国西北地区是一种比较普遍和典型的现象,它涉及道德、伦理、人性、爱情等多方面的问题,而承担者往往是妇女,当困难来临时,她们作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电影体现的主要是图雅的努力和豪迈,但这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人性是复杂的,“嫁夫养夫”在道义上可取,但一旦产生爱情,就会非常矛盾。

《图雅的婚事》的结尾,生活在戈壁中的蒙古族妇女图雅为了养家糊口,终于嫁给了愿意接受残疾丈夫巴特尔的森格,但是巴特尔和森格却在婚宴上打了起来,倔强的图雅哭了。这个开放式的结局,透露出了导演王全安在影片以外的无奈。

三、结语

真实 篇4

艺术界的问题应该通过艺术界的自由讨论来解决,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也是如此。

艺术真实就是在坚持生活真实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合理的联想、幻想、想象、虚拟,进行“任意”地编造和虚构。编造和虚构的东西,有时甚至可以违背现实生活的常情常理。一般来说,艺术,分为绘画、雕刻、建筑、文学、音乐、戏剧、舞蹈、电影八大类。前七大都有渊远的历史可循,唯电影是近代才增列的。

文学是美的艺术,也是“真”的艺术。这里所谓的“真”是指文学应当追求艺术的真实性。所谓艺术真实性,就是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生活真实就是客观存在的人、事、物。对文学艺术来说,生活真实是基础。这是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造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鲁迅是一位文学大师,它的很多作品如《社戏》、《故乡》、都来源于他幼年的生活经历。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或生活中的见闻,相信鲁迅是不会写出这么深刻、动人的作品的。

虽然,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生活真实并不等于艺术真实。这是因为,生活与艺术之间总有一段距离的,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要经过作家头脑的加工提炼,要有艺术实践活动。有些作者虽然把自己经历的最悲惨、最痛苦的事写上来,但却没引起读者的共鸣,原因之一就是没对生活素材要做分析鉴别,而是照搬全抄。我有位同学曾经写了一片作文,叙述了自己生病做手术差点死掉的事,结果老师的评语却是不真实、有抄袭之嫌。我的同学很气愤:我谢的是真的,老师却说我虚构,我前面的同学的明明是虚构的,老师却说她写得真实感人···

我听了,感慨颇深,照搬某个生活场景也可能显得不真实,因为那只是繁杂生活中的个别现象,并不能整体生活的本质,而只有具有生活代表性的作品才能让人感到真实。著名剧作家曹禺在话剧《王昭君》中,虚构了孙美人的形象,新皇帝因为先帝托梦说孤单,就下令赐死孙美人为老皇帝殉葬。王昭君从孙美人的悲剧命运中看到了后宫嫔妃的凄凉下场。试想,如果没有虚构的孙美人形象,王昭君下决心自愿嫁给匈奴单于,且远去数千里之遥,一辈子不能回中原,她的心理依据是什么?剧中孙美人的出现,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因此,孙美人虽然是虚构的人物形象,但却真实可信,且具有典型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深入生活,学会提炼生活,抓住生活的本质,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赋予文学作品更强大的生命力。

另外,有一点很重要,艺术真实总是高于生活真实的。因为艺术真实是带着作者主观倾向性的生活真实,它是经过作者加工提炼后的生活真实。就说《西游记》吧,大家会理所当然的认为那是假的,因为那些妖怪、菩萨在现实世界是不可能有的···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西游记》是作家在坚持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幻想而虚构、虚拟的作品,目的是曲折地表达作者对现实污浊世界的憎恨、反抗及作者的人生理想,在这一点上来说,它的确是表现出了某种艺术上的真实,并比所谓的全体复制的生活真实更有意义。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艺术真正的高度。

真实 篇5

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不要小看自己,人有无限可能。

黑发不识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关注你所专注,放心你所用心。

千淘万漉虽辛苦,千锤百炼始成金。

成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分数铸就辉煌,汗水凝聚实力。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想法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你增我增大家增,团队发展舞春风。

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

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播种劳动,收获成功。

今天明天,由我创造。

一个真实的故事 篇6

宜昌市八中 何轶

教学思路:感受音乐──了解剧情──创编全剧──才艺展示──提高认识(环保意识)。教学目标:1.根据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创编音乐情景剧。

2.让学生通过欣赏、创编、表演等形式,接受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创编音乐情景剧,并对环保的意义有所认识。

教学难点:创编音乐情景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导入

1.提问:同学们饲养过小动物吗?

2.语言讲述:今天,我将给同学们介绍一位养鹤的姑娘。

3.师朗诵: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沼泽地,再也没上来。

4.播放录音《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过听,使学生对整段音乐有一个粗略的感受,然后直接导入主题──创编音乐情景剧。

三、创编音乐情景剧

1.复听朗诵与歌曲,加深理解,感受情绪。

2.分配角色:朗诵者:自荐或同学推荐,最好是朗诵水平较高的同学。

丹顶鹤:自荐,机会均等。

女大学生:自荐,机会均等。

群众演员:分组担任。(含芦苇、风声、流水,也可添加雷雨声,创设背景,为剧情的发展埋下伏笔)

3.自主创编。(提示:丹顶鹤最常见的动作:站姿与飞姿等。女大学生的形象:乐观向上,且热爱自己的家乡等。)

群众演员:创设情景:A.芦苇:用舞蹈动作来表现。

B.风声:用竖笛、口哨来表现。

C.哼唱旋律:学生哼唱。

D.可增设雷雨声:学生拟声。

4.表演。①首先,请朗诵者上场朗诵。

②丹顶鹤出场,伴有风声、雷声、芦苇的动态,预示雨的来临。

③女大学生出场,伴有风声、芦苇的动态、哼唱声、雷雨声,预示剧情的突变。

④全剧完毕,请学生综合丹顶鹤、女大学生、芦苇等动作,再加以空间、方向、速度的发展变化,组成一个简短的舞蹈,并表演。

⑤学生表演完毕,老师也可以来一个即兴表演,增添气氛。

四、环境保护教育??

讨论:谈谈自己保护动物的经历及保护动物的意义。

①浅谈自己饲养小动物的经历。

②假如你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你将怎样对待它?

⑨保护环境有何意义?

真实地隐藏与隐藏的真实 篇7

但孙犁还是有别于沈从文的, 沈从文所描绘的美是发生在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中。孙犁作为解放区成长起来的作家, 创作背景大多是充满烽火硝烟的战区。战争是残酷无情的, 当一个作家拿起笔, 近距离地去描写战争年代的现实生活时, 很难避免“腥风血雨”“生离死别”。但孙犁却有意地隐去了战争的苦难, 转而将笔墨着重放在对战争年代中人性美的挖掘上。被选入语文版高中语文课本的《山地回忆》就是其中代表之作。

一.真实地隐藏苦难

在《山地回忆》中, 孙犁并没有正面地去描写战争。“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 我打游击到了这个小村庄, 情况缓和了, 部队决定休息两天。”简单的一句陈述便交代了抗日战争的大背景。对于激烈战况, 也仅仅是用“妞儿”的一句“我们的房, 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一笔带过。虽为战争题材的小说, 却刻意淡化了战争的惨烈。即便是交待背景, 语气也是平静而客观的。没有对悲痛的渲染, 没有对侵略的批判, 反而将视角集中在人物美好的品格上。正如孙犁自己所说:“看到了真善美的极致, 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 我不愿去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 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 可是我不愿意去写那些东西, 我也不愿意去回忆它。”经历了山河破碎, 目睹了生灵涂炭, 孙犁并不是不了解战争的严酷, 但他在艺术创作中自动地滤掉了苦难丑恶, 给读者呈现出的是人性的纯洁与善良。

孙犁在《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中曾提到:“我想写的, 只是那些我认为可爱的人, 而这种人, 在现实生活中间, 占大多数。她们在我的记忆里是数不清的。”“我在写她们的时候, 用的多是彩笔, 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照射之下, 春风吹拂之中。”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孙犁的创作态度, 他更愿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来赞扬战争年代中的真善美, 想以此来鼓舞人们, 给人胜利的希望。小说中的“妞儿”身处战争年代, 虽然生活条件不好:穿的衣服很单薄, 还得顶着寒风在未解冻的河边洗菜, 全家人的早餐也不过是“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但“妞儿”没有叹气, 没有埋怨, 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全家辛勤劳动购买了新的纺织机, 学习了全套的纺织手艺。虽然物质条件匮乏, 但也丝毫不影响她的“豪爽大方”, 将家里仅剩的一点白粗布给“我”做了袜子, 而这点布原本是要给她父亲做袜子用的。孙犁笔下的“妞儿”在艰苦的环境中, 依然昂首挺胸地面对贫困与战乱, 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虽然“妞儿”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她那崇高的品格却早已深入读者的内心, 这就是孙犁所追求的对“美的极致”的宣扬。

孙犁的战争题材小说没有因为隐去了战争的苦难, 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他将笔墨着重放在了对日常生活中小事的描写, 让读者读起来, 感觉就像现实中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一样, 自然真实, 又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便是孙犁作品的独特之处, 将战争与“美”巧妙而又真实的结合起来。在《山地回忆》中没有战火纷飞的场面, 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 有的只是山地人民的淳朴与善良。读孙犁的战争小说, 就仿佛依偎在慈祥的母亲身边, 在徐徐的春风里, 听妈妈娓娓地讲着过去的故事。

二.隐藏的真实爱情

《山地回忆》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我”与“妞”在河边的对话。读完这段对话, 多情的现代人总不免产生一个疑问, “妞儿”与“我”之间有没有存在爱情的可能性呢?首先是“妞儿”前后态度的大转变, 从刚相遇争河岸时的蛮横, 到对卫生问题充满攻击性的揶揄, 都给人感觉这是一个泼辣又不讲理的姑娘, 但当再往下读时, 却发生了变化。“光着脚打下去吗?”上一句“妞儿”还在与“我”讨论什么时候能打败鬼子, 此时却话题一转, 突然转到了“我”没穿袜子的事儿上来, 看上去很突兀, 实际上这才是“妞儿”一直想要说的话题。再看一下两人关于袜子的对话: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 尽住小村, 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 求谁去做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 “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 ”她用手一指, “你要是没有布, 我家里有点, 还够做一双袜子。”

此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明明是一个满怀柔情, 心系他人的姑娘。读到这里, 才让人恍然大悟, 原来“妞儿”之前对我一系列的进攻, 不过是为了找话, 好与素不相识的“我”交谈。“妞儿”此刻的语气也由刚相遇时的“喊”变成了“低声说”, 这其中包含了多少的少女心思。“妞儿”是一个倔强的年轻姑娘, 要对一个陌生的战士送上关心, 难免会有羞涩之情。出于姑娘的自尊, “妞儿”不愿主动去说给“我”做袜子, 而是想变主动为被动, 诱导“我”来求她做袜子, 谁知“我”始终不明所以, 直性子的“妞儿”终于忍不住了, 脱口而出“我给你做”, 紧接着便将家的位置和自己有布的情况一口气说出, 仿佛是怕“我”拒绝, 不容得“我”思考, 便将事情敲定了。读到这里, 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小说虽然反映的是良好的军民关系, 但单单从军民关系的角度来理解, 而不考虑“妞儿”对“我”的好感, 似乎有些说不通。

在“我”真去了“妞儿”家之后, “妞儿”的话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你这人倒实在, 叫你来你就来了”, 乍一听仿佛是不欢迎“我”来, 这是出于少女的娇羞, 实则内心的喜悦早已溢于言表。“明儿别到河里洗脸去了, 到我们这里洗吧, 多添一瓢水就够了”, 看似大大咧咧的“妞儿”内心是很细腻的 , 连洗脸这 类小事也 替“我”想到, 担心用河水洗太过冰凉。再看大伯的话, “往年, 我一个人背枣, 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是因为“妞儿”不孝顺吗?在上文中我们了解到, “妞儿”将自己劳动赚的钱全用于给父母添置衣服了, 由此可见“妞儿”对家人是很好的, 但由于“我”的到来, “妞儿”特意去改善了伙食, 足见“我”在“妞儿”心中的分量。而“妞儿”对伙食一事的回答更是有趣, “沾他什么光, 他穿了我们的袜子, 就该给我们做活!”“妞儿”没有正面去解释伙食为什么提高了, 反而故意岔开话题, 将叫“我”帮忙搬枣说成了是给做袜子的回报, 为的是把内心对“我”的关切遮掩起来。在小说的字里行间, 我们可清晰地感受到, “妞儿”对“我”那深埋心底却又时隐时现的情愫。

当然, 孙犁写《山地回忆》主要想表达的还是军民亲如一家的主题。作者在文中有意地淡化了女性与爱情。比如“妞儿”的五官、年龄, 孙犁都没有做细致的描写, 甚至连“妞儿”的真实姓名也没有交代, 尽可能的将人物身份设置成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而“妞儿”给我做的袜子的结局也是被黄河水所冲走了, 冲走了“妞儿”留给“我”的纪念, 也斩断了读者关于“袜子”和“爱情”之间的联想。小说的结尾处, 作者特意强调了“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 来表明我对“妞儿”的怀念是没有什么个人感情在里面的。这些情节看上去有点画蛇添足, 实际上是孙犁精心安排的, 是为了防止读者的误读, 为的是使小说更符合当时的文学规定。

《山地回忆》是于1949年12月发表的, 只有当我们回到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节安排和思维逻辑。1949年7月的第一次文代会提出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 为社会服务, 为工农兵服务, 指明了这个时期作家的首要任务就是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 抒发高昂的时代情绪。在“文艺体制一体化”的影响下, 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文学规范力, 很多作家的创作主题被限制, 孙犁也不例外。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 书写爱情题材的小说都难免会遭到议论, 甚至是批判, 谁又愿冒天下之大不韪, 顶着“小资情结”的帽子, 让自己的作品可以被从爱情的角度来阐释呢?更何况是部队与群众之间的爱情。《山地回忆》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作的, 孙犁刻意设置了一些看似多余的细节, 为的就是将小说的主题牢牢地圈在“军民鱼水情”的范围之内, 只有这样, 在当时看来才正当合理, 符合要求。现在当我们重读《山地回忆》时, 更应该关注的是作者在“不经意间”的自然创作中所流露的人的本真情感, 即便这种情感已经被作者刻意地掩盖了。当我们从一个“人”的视角去欣赏文本内涵, 以个体的人生经验去分析人物情感时, 就会发现“妞儿”对“我”的好感不但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早已超乎了军民之情。在种种对话和行为的背后, 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欲盖弥彰的爱意。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自然也意识到了这流露而出的爱情, 所以才加入了那些“用心良苦”的情节来阻止读者对两人爱情的想象。

老师的真实与真实的老师 篇8

曾经的神龛上都写着的天、地、国、亲、师位,当人们一说尊师就会提到神龛上的这几个字。老师呢则认为这是祖先给予自己的尊严,认为自己的尊严就得像神龛上的菩萨的尊严一样不可动摇。

其实,老师的这种自尊感是不真实的。

神龛上的牌位是曾经的,它只能说明过去。现在,大家的房间里很少有神龛。只常见一些十佳或什么歌星的排名。其实,教师只是这个世上许多职业中的一种,它不会受到比给这个社会带来许多物质财富或感官满足的职业更多的尊重的。

并且,教师是个教育人的职业,要教育好正在成长的孩子,尊重孩子、关爱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基础。如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只强调学生必须尊重自己,只想自己必须在学生面前保持不可动摇的威严,这是不切实际的。其实,受教育的学生不一定尊重老师,这才是真实的,是很正常的,学生处于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就是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教师这个职业是个需要付出尊重的职业。

也许有人会说有些家长对老师还是很尊重的,这肯定是事实,特别是社会上那些资助特困学生或者出资办学的行为是对老师极大的尊重。但有些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却只是表现在自己有儿女在老师手里读书的时候。这时候的尊重只是家长想求老师多关照自己的孩子,并且总想要教师把十分的心思花十二分到他的孩子身上,至于其他的孩子身上花几分就不关他的事,家长对老师的这种尊重给了老师许多的为难,这其实不是对老师的尊重。

教师只是一个职业而已,一个必须用心才能做好的职业,只有把这个职业做得很好时,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当然,用心地工作、出色地工作还只是赢得别人尊重的必要条件,他人不尊重你,也不是你发牢骚和感到痛苦的理由。如果老师得不到更多的尊重,老师就感到世态炎凉,就感到做教师没有半点意思,这只是老师没有看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真实而已。

2

写着写着,我想起了“阶层”这个词,我们所处的社会是由许多的阶层组成的。有了阶层,不同的阶层就有不同的生活。老师也属于一个阶层,老师有老师的生活。

老师这一阶层,到底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应该处于一个什么位置,这是很难说清楚的。对这个问题我只能模糊地说,老师不会是资本家、不会是公务员、也不会是苦力。即使与你一样大学毕业的同学成了资本家,即使你教育的学生成了政府官员,你也只能是维持温饱的老师,因为你选择做了老师。你是老师,你就别想着与资本家一样有豪宅、有名车、有美女,你就别想着与公务员一样的有级别、有各种灰色收入。这就是老师生活的真实!

老师要始终记住这一点,老师所做的只是教育工作,老师所得的利益就只能是老师这个行业所可能得到的利益。在这个行业里,红眼病、得过且过、虚度年华都是百害无益的。我这么说,只是想说明,老师只有看清自己可能的拥有,别心存牢骚、心存幻想,自己才能够宁静、平和,才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是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当然,我不排除为了自己可能的利益而进行有效的抗争,我只是希望自己或者同仁们不要异想天开,不要整天想着要过资本家或者官僚的生活。

3

关于老师,有一个声音好像成了一个真理,总是说教师这个工作是一个平凡的工作。我认为这是不真实的论断。

说到平凡,任何一件事成为自己的工作后,我们都可能会感受到它的平凡。但相比来说,老师的工作有更多的不平凡,因为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不断成长的学生,是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教育不断成长的学生,老师的教法或者说教师的工作就要不断变化,也就是老师的工作每天是不同的、是有变化的、是有新意的、是不平凡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工作都不是平凡的。任何行业的人就可以在这个行业里创新,都可以艺术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都可以体验到这个行业的快乐。

人生所有追求的目标最终只是快乐与幸福,做好了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平凡,是职业人最大的快乐与幸福。老师要想得到更多的快乐与幸福,不是有了老师这个名称,就可以得到的,老师的快乐与幸福只在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自己培养的学生为这个社会做出了大贡献;只在于老师自己的不断发展,例如自己能够艺术地进行课堂教学,自己对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老师不要在“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论断里迷茫,要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不平凡,要把教师这个职业做出新意、做出特色、做出艺术、做出不平凡。

4

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么说就言过其实了,这么说就不是老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真实表述。

任何老师都不可能是神通的,一个老师不可能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学生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老师也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老师培养学生必须要有师生个性之间的互动,但不是每一对师生之间都可以形成良好的个性互动的,没有良好的个性互动,教师的教育就不可能在学生身上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成长就会受到挫折。面对丰富多彩的学生,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老师看不到这种真实,总是被“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鼓励或理想鼓动,老师就可能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好某门学科而去伤害某些学生的个性,影响某些学生的健康发展。老师也可能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在学生没有得到健康成长的时候,老师只有自责、失望,缺乏寻找让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法的意识。老师只有认识了自己真实的教育教学能力,才可能不断地学习,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才可能认可学生的个性差异,才可能允许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才可能改变学生管理模式。

5

我写的这些文字与老师相关,与教育相关,但它不是教育论文。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大专毕业生,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中学教师,我不可能写出有格式、有深度、有价值的论文,这确实是像我这类乡村教师真实的教育科研能力。

如果我说每一个老师都写不出论文,那我说的肯定不是老师的真实,但从我这十几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看,绝大部分老师连基本合格的论文也是写不出的。其实,不是一个接受过作文教育的人就会写文章的。如果有人或者某个制度一定要求老师写论文,好像普天下的老师都有谈古论今的欲望、能力,都可以写出论文,那就脱离了老师的真实。如果在权威与制度的督促下,老师们都写出了论文,这却并不是值得歌功颂德的良好局面。

看清自己真实的教育科研能力,老师自己也许就会有实事求是的行动,写不出教育论文,就写点教育日记;看清了老师难以写好教育论文的真实,领导们就可能不只是布置写教育论文的任务,还可能深入实践帮助老师提高表述教育成果的能力。了解老师的真实,也是领导开展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

6

一个真实的故事 篇9

我有一位可爱的小表妹,她非常美丽。可以说她是我一生中遇到最美丽最可爱的小女孩!犹其是那一双人见人爱,会放电的眼睛使我屈服。可惜她已消失在人间!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的正月初二,我们一家人坐着一辆小轿车去姨妈家拜年。本来车开得好好的。后来在半路,表妹要坐到副驾驶员的位子上,婶婶也同意了。后来婶婶开车很快,不知怎么的,车突然被婶婶刹住了,表妹的头撞了一下,后脑全软了,脑子里的胫全断了,血流了很多。后来去了医院,医生说要动手术,婶婶哭了,她说:“早知道,就不让她坐副驾驶员的位子了。”

正月初四那天,医生给表妹动手术,正月初四傍晚,手术房间里的灯熄灭了,婶婶以为手术成功了,高兴而欣慰的笑了。医生走了出来说:“我们已经尽力了。”顿时,婶婶晕了过去。后来,我们把表妹葬在了杭州那里,把她葬在了人间天堂的那块地方。

面对真实的自己 篇10

也许你认为自己完美无缺,也许你认为自己一无事处。完美无缺只是你自己心中的自夸,一无事处只是你自己心中的自嘲。

怎样正视自己,这是大多数人的问题,鲁迅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如果让我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我只能说:先坦然面对现实,然后去脱离虚伪。要正视自己就要先坦然面对现实。

秋天到来,树木坦然面对现实,知道自己该如果正视自己,那就是为自己脱掉一层虚伪的面纱;冬天到来,青蛙坦然面对现实,知道自己该如何正视自己,那就是闭上双眼,去深思自己;春天到来,冰坦然面对现实,知道自己该如何正视自己,那就是解开对河水的束缚;夏天到来,雨坦然面对现实,知道自己该如何正视自己,那就是滋润大地。

坦然面对现实,就要坦然面对生活。坦然面对现实,就要坦然接受现实的残酷。坦然面对现实,就要坦然的对自己微笑,对他人微笑。

微笑很重要,认识自我也很重要,以乐观的态度去热爱生活,去接受现实的残酷,虽然会打破多年的梦想,但现实是无法改变的。长大的人是要面对现实,而不是躲避现实。

所以你要坦然面对现实。

如果要去正视自己就不要去用华丽的衣着去掩饰内心的虚伪。

虚伪不是由外表所决定的,虚伪已经摧残了很多人,或许你现在也是正在被虚伪所摧残中的一个。登场是虚伪的开始;表演就是虚伪的过程;谢幕就是虚伪的结束。或许你虚伪一生只为了金钱、地位。但你的金钱再多,地位再高,到你入土为安后,你能带走你的金钱还是地位?或许我有一个办法让你拥有的更多:那就是张开双手。双手紧握手里什么都没有,张开双手世界在你的手中。如果你张开双手放飞梦想,就连世界都在你的手中了,你还有什么可奢望的?我只能提醒你从虚伪中脱离出来,与虚伪划清界限。华丽的外表,掩饰不住内心的虚伪,破烂的衣衫,污染不了内心的善良。

生活真实巧化艺术真实 篇11

【关键词】作文教学 艺术真实 生活真实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78-02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初中学生写作文时,常听老师说:“要从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入手,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对此,有些学生理解为:不能有一点点的曲解生活的真实,更不能背叛生活的真实。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首先应该告诉学生:“真实性”原则在文学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具有“真实性”的品格,其作品才能使读者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读者才能为之所吸引所感动,从而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与精神上的享受。然而,文学创作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有别于科学真实,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化的真实。

所谓“生活真实”生活真实。狭义上讲,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是没有经过加工提炼,没有经过人的大脑主观意识过滤的生活。广义上讲,是指生活中所见所闻所读所想的所有内容。而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主题的重新塑造。艺术真实是作家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过渡的桥梁是素材。

那么,如何将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方法如下:

(1)典型集中法

把一类人一类事集中到某一人或某一事上。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塑造。生活中任何一个人的悲剧都不能和祥林嫂的悲剧划等号。祥林嫂是集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于一身。她既有丈夫比自己小十岁的痛苦,又有二嫁二寡的不幸;也有儿子让狼吃掉的悲惨;更有别人强迫她二次嫁人,却成了她永世洗刷不清的罪过的冤屈。她既经济上受剥削,又精神上受摧残。鲁四老爷把她看成是不节不烈的罪人;庸众把它当作嘲笑和鉴赏的玩物,最后沦为乞丐婆,还要带着沉重的精神负担(既害怕有灵魂,又担心没有灵魂)告别人世。也只有祥林嫂这样的命运,才能更集中、更强烈、更典型地概括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命运,这便是鲁迅在塑造人物过程中采取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的方法。

(2)移花接木法

依据主题需要,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人物的片段内容进行剪辑重组,构成了线索清晰、情节连贯、联系巧合的崭新题材。如《草船借箭》“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平定关中,率大军南下进攻孙吴。孙权领兵迎战,两军战于长江水入巢湖的濡须口。曹操受挫,坚守营垒以待战机。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便战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营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渐渐倾斜即将翻沉。孙权命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平均,船身平稳后,孙权指挥战船列队,缓缓离去,曹操才明白上了当。

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3)虚实结合法

依据主题的需要,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在反映现实的题材中融入怪诞的、离奇的甚至魔幻的内容,创造出奇幻多变意趣横生的新题材。艺术真实允许虚构,允许写想念或幻想的事物,生活中虽然不一定有其事,但它却符合生活逻辑。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运用了虚实结合法。它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她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了香喷喷的烤鸭;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见了久违的祖母,她想让祖母留在自己身边,擦亮了一整把火柴。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小女孩就是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无论哪一种体裁,都需要让学生学会将生活真实提炼转化为艺术真实,否则学生就无所适从,言之无味,走不出“真情实感”的紧箍咒,就放不开笔。当然,永远不要忘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真实的根基是生活真实,丰厚的素材积累永远是写作的冲要前提。

参考文献:

真实 篇12

任何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认识论告诉我们, 对于事物的认识必然存在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两个层面, 然而任何事物、事实的本质是多层次的, 听起来似乎有点矛盾, 但仔细回味又有其内在的道理。

新闻的本质真实首先是真实, 因此我们要讨论现象与本质的真实问题。对于新闻的现象真实, 我们可以把它认为是微观的真实, 即单个报道的真实再现;而新闻的本质真实, 即新闻真实论中所说的本质真实, 则是宏观的真实, 即能够揭示一定目标报道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主流主导情况, 也能够揭示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在一定时期内的主流主导情况, 而主流主导情况, 就是一定目标报道领域或整个社会的本质。

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本质时, 必然是从现象开始了解, 但是现象反映的不一定都是本质, 本质只是现象背后的真实, 我们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时候, 不一定就能够顺藤摸瓜地找到真正的本质, 但是本质却一定是反映在现象之中的, 这就给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增加了难度。既然现象真实+现象真实≠本质真实, 那我们是不是要摒弃现象而直接去探寻我们所需要的本质真实呢?显然不可能。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现象真实呢?“客体的本质具有初级本质、二级本质、三级本质……不同层次的本质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客体的性质及其内部联系。这些本质有一个逐渐显露和展开的过程。”1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 我们所认识到的事物的最初现象也是事物本质的一个层面, 这样一来, 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就新闻本质这个问题来说, 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在人们不断认知事物的过程中, 会出现许多本质,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时代主流引导下, 我们所认知的本质不断发生变化, 如果説真的存在一个绝对的本质, 那么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这个绝对本质是永远也无法达到的, 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相对本质。也就是说, 我们最初所认识的现象真实可以归为本质真实的一个层面, 即最初最浅的层面, 而由现象真实逐步深入进而讨论到本质真实, 其中直接推出而导致的误差则会由时代去纠正, 由主流去评判。

由现象真实到本质真实, 实际上就是一个事物的本质不断被更新、被完善的过程, 也是新闻工作者追求新闻本质真实的一个过程。然而新闻工作者不同于科学家, 科学家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去揭示客观规律, 但是新闻工作者不能。人们对事物的认知, 是永远都不可能完整的, 也许在现有的时间、空间中我们认为我们自己已经将这个事物认识得很完全, 已经足以给这个事物下定论, 其实不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思想的全面, 我们会发现, 我们可以发现的东西越来越多, 而此时来看以前的完全认识是多么的幼稚, 这也正是新闻本质真实所不能逾越的时代鸿沟, 因此新闻的本质真实只能放在现有的社会、时代中去考虑, 而不能给它下一个定论。我们所説的新闻本质真实, 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本质真实, 这些相对的本质真实代表着我们向绝对本质真实所做出的努力, 即使那是永远不可能完成的, 但是我们也要一直追求, 这正是保证我们新闻真实的原动力。

综上所述, 新闻的本质真实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相对的本质的真实, 它受到时代、社会、科技、思想等等很多客观因素的限制。新闻的本质真实并不是一种客观规律、一种完全正确的真理, 意即要达到被所有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认同的本质真实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我们所认识的本质在不断改变和完善。所以, 新闻工作者只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去不断接近这个本质, 去不断探求这个真实。■

参考文献

[1].吴江:《认识论十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2].文援朝:《超越错误》,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3

[3].罗以澄:《罗以澄自选集》,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4].赵林:《西方哲学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我的小花猫优秀作文500字下一篇:清淤专项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