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 真抓实干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积极探索 真抓实干(精选9篇)

积极探索 真抓实干 篇1

努力加大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力度

进一步加强人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几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在司法监督工作方面积极探索,真抓实干,取得了较好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与体会是:

一、加强学习,建章立制

一是狠抓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工作人员认识的提高。组织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学习研讨《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司法工作的若干规定》、《安徽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选学宪法和法律法规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别的地方好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本地实际,来研究人大常委会怎样监督和如何加强监督的问题。当前更是在重点学习中央9号文件,并结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岳忠提出的“四个必然要求,三条重要原则,两项重点工作,一个核心内容”,力争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好9号文件精神。学习采取了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

二是狠抓制度建设,规范人大常委会自身和司法机关的行为。2003年初,区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换届,新一届人大常委会重新修定了《宣州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工作的决定》、《宣州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机关具体案件的若干规定》、《宣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人事任命前法律知识考试的规定》,完善司法监督的有关制度。同时,要求司法机关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认真贯彻执行法官法、检察官法、法院组织法和检察院组织法,促进公正司法。

二、司法监督,形式多样

一是将听取和审议“两院”工作报告和专题报告相结合。人大听取和审议“两院”工作报告是建国以来形成的最常规、制度化最高的基本司法监督形式。报告的文字材料要求在会议举行前3日送常委会办公室。2003年以来,“两院”已向常委会和人代会作了7次工作报告;常委会并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区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报告》、《区检察院关于反贪工作的报告》、《区检察院关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报告》。会后形成审议意见,并通过关于工作报告或专题报告的决议,常委会还会对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办。

二是严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为了提高国家机关干部和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常委会坚持执行对拟任干部的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区人大常委会执行此项制度始于1998年,至今已进行了19次法律知识考试,参考人员达135人,其中包括“两院”的副院长、副检察长、正副庭长、审判或检察委员会委员、审判或检察员。考试的范围涉及到《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民法通则》、《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成绩合格的,予以提请任命;不合格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仍然不合格的,坚决不予提请任命。三是加强信访工作。去年6月,常委会设立信访接待室,专门配备了2名工作人员,并实行常委会领导接待日制度。2003年以来,共接待涉法来访群众1760人次,办理来信392件,部分来信为人大提供了司法监督的信息来源。对53件要求有关部门直接办理答复的来信,我们进行了转办,并对其中的17件督报了结果。我们对群众来信反映区法院在办案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核实后,督促法院予以纠正;对有些执行难的案件,督促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如区金坝乡红庙小学扩建校舍,一木工从房梁摔下而导致的人身赔偿案,执行标的未完全到位,难度较大,常委会领导几次召开由人大、法院、教体局、乡和村有关人员参加的协调会,终于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避免了因当事人情绪激动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四是深入开展委托“两院”对“两员”的述职评议活动。常委会内司工委和人选工委一道,指导“两院”拟定评议工作方案,参与“两院”对“两员”开展述职评议动员、调研、测评的全过程,并对个人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2004年以来,已委托“两院”对 17名审判员和 11名检查员开展了述职评议活动。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委托评议活动求真务实、环环相扣,力求使评议活动真正起到推进审判和检察机关严格执法,督促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履职,保障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作用。

五是强化执法检查的效果。常委会确定每次执法检查的对象和内容,邀请市、区两级部分人大代表参加,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加强上下左右的配合,执法检查结果提交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会议审议和讨论,形成切实可行的执法检查意见,交相关部门办理,并抄送市人大常委会、区委和区政府。2003年和2005年常委会分别对《民事诉讼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了执法检查,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有力地促进了司法机关的各项工作,人大执法检查的刚性作用进一步显现。

六是加强个案监督。几年来,公、检、法三家共报送备案案件551件。对漏报和不报的案件,要求报送单位主要负责人到人大常委会做出说明。从2003年8月起至今,我们已组织了七次阅卷工作,坚持做到每半年一次。我们从公、检、法三家各抽取2名责任心强、法律业务水平高的同志组成阅卷组,采取三家交叉阅卷的方式进行。在我们所审阅的551件案件中,提出疑义的有45件,内司工委将其中的39件提交到主任会议,主任会议集体行使职权,集体讨论决定,形成审议意见,交司法部门办理,并要求司法部门限期报告办理结果。2005年元月,常委会制定了《关于聘请律师担任区人大常委会法律咨询员的办法》,分别从四家律师事务所聘请了四名资深律师担任常委会的法律咨询员;对有争议的案件,请法律咨询员具体调案复查,把好阅卷关,对律师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上报到主任会议,并由主任会议作出相应的决定。区人大常委会对具体案件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司法腐败现象的发生,将司法不公的现象降到最低程度,保障了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司法监督,任重道远

几年来,尽管区人大常委会在司法监督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对此,我们有如下几点切身体会:

一、加大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力度,要提高自身素质。俗话说:打铁还需身板硬。若自身没有过硬的本领,又怎能去监督别人!所以人大的同志应加强学习,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提高司法监督人员的法律专业素质和司法实践经验,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司法监督队伍,提高人大监督的独立性与监督能力。

二、加大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力度,要争取常委会领导的支持。很多时候,一件事情的成与否,关键就在于领导支不支持。要将监督工作定期向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会议汇报,以加深领导对此项工作的印象,争取领导的大力支持。此外,还要争取区委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三、加大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力度,要提高司法机关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司法机关接受人大监督是其法定义务,必须自觉地接受这种监督,而不能拒绝和回避,公共权力必须接受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人大要与司法机关多沟通、多交流、多协作,只有司法机关大力配合,人大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四、加大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力度,要充分发挥人大的刚性监督手段。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司法监督,不仅可以采取听取、审议工作报告,视察、检查工作等柔性手段,还要充分发挥质询、询问、罢免职务、撤销决定、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等法律赋予的刚性手段,加大监督的力度。

积极探索 真抓实干 篇2

回顾四川省2008年的机电灌溉工作, 提灌建设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进一步重视;提灌建设投入不断增加, 四川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中开始纳入了电机、水泵等排灌动力机械;各级农机部门全力抗震救灾, 抢修提灌设施, 同时狠抓建设管理, 努力提高工程质量。通过各级农机部门的艰苦努力, 近年来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机电提灌设施在保证农业农村用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得到农民群众和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表现在几个不适应上:一是机电提灌设施建设的投入与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农民群众对机电提灌的需求以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标准不相适应。二是农机系统的技术力量、技术水平以及提灌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水平虽有所提高, 但与当前农村机电提灌建设任务, 特别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还不相适应。三是农村提灌站目前的管理模式与变化了的农村经营体制不相适应, 仍然存在产权主体不清、责任主体不明的现象。

全省各级农机部门要围绕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要求, 针对存在问题, 做好2009年四川省机电灌溉工作。

一是要乘中央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拉动内需的强劲东风, 抓住地震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 在各种资金渠道中争取机电提灌建设投入有较大增长。特别是要针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资金投入量较大, 投入时间较为集中的实际, 做好争取工作。目前第一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已安排到四川受灾县, 地震灾区的大部分市、县 (区) 已落实了第一批提灌站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恢复重建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一些还未安排中央提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市、县 (区) 农机部门要依据国务院印发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五部委印发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专项规划”和“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农业农村生产设施 (农机部分) 恢复重建规划”等文件, 积极主动向当地党政领导和发改、财政部门汇报, 争取按要求安排提灌站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目前, 省政府已将机电提灌站建设、机耕道建设和主要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等项目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纳入了2009年重大项目计划。其中:要求2009至2010年重建8 097座、修复5 134座提灌站, 责任单位是四川省农机局和市 (州) 人民政府, 项目的业主单位是县 (市、区) 农机局, 各地农机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 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充分利用各方投入, 确保省政府重大项目任务的完成。2009年, 省级财政在机电灌溉方面的投入仍然有所增加, 其重点主要还是省政府认定的地震灾区, 相关的项目指南很快就会下发, 各地农机部门要与当地财政部门一道, 严格按照项目指南要求, 作好项目的筛选和上报工作。

二是要狠抓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从机电提灌建设技术标准、人员培训、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入手, 迅速提高基层农机人员在机电提灌建设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前不久四川省农机局印发了经重新修订的“四川省农村机电灌溉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对四川省农村机电灌溉项目建设的管理程序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各级农机部门要依照管理办法搞好提灌站建设项目的实施, 同时积极争取提灌站建设相关地方标准尽快通过并实施, 以指导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是要积极探索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机电提灌站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地震后的恢复重建给我们带来千载难逢的建设机遇。提灌站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首先启动的农机项目, 意义重大, 政策性强。要看到灾后恢复重建既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 全国乃至世界都很关注, 责任重大, 任务繁重。各级农机部门要本着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把握好恢复重建的总体要求;按照相关规定认真搞好项目管理;多与恢复重建当地乡镇党委政府沟通协调, 充分调动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共同搞好恢复重建工作。

积极探索 真抓实干 篇3

《纲要》指出,在活动中,应该让孩子 :1.能感到周围的人都爱学习,而且能对学习活动很感兴趣。

2.有机会探索他们感到好奇的事物 ,满足好奇心 。

3.在学习中获得某种愉快的体验。

4.在学习过程中有 自主感、成功感。

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观念转变常常停留在表面上 ,知道许多 “应该”的原则 、规程及方法,却没有转化为教育行为,主要表现如下:1.教学活动 内容的选择不合理 ,出现教学内容不适合幼儿的学习水平,或低水平重复。

2.教学活动方式的教条味过浓 ,教学活动不能融于幼儿生活,要么 “活儿不动”,教师在表演 ;要么“动而不活”,幼儿像木偶一样听任教师指挥。

3.片面强调教学活动游戏化方式 ,有 的活动看上去既有教学又有游戏,而实际上 “游戏未游”, “学习未学 ”。

怎样让孩子去喜欢、去选择、去体验 ,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心态呢?我认为,在活动中应充分体现以下原则:1)体验性原则 :尊重儿童直接经验的积累,创设环境 ,让孩子通过操作获得体验。

. .

一甲30覃_敖青.t科研2o11.o7.o8甲2)适应性原则 :从实际出发,注重活动内容的选择 ,活动 目标的合理性 ,活动形式的可行性 ,操作材料的层次性。

3)主动性原则 :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让幼儿主动探索 ,自主活动。

4)互动性原则 :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具体从三个方面实施 :

一、关注孩子的发展 ,激活学习动机 ,形成积极心态尊重幼儿的天性,尊重幼儿的内在需求,激发幼儿的兴趣 ,是幼儿愉快地主动学习的前提 。在活动中,教 师的出发点不 再是教材 、系统 的学科 知识 ,也不仅仅是重视技能 、活动的结果,而是关注孩子的发展需要 。

1.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近期发展 ,把握时机,创造条件 ,支持、推进发展。

教师要能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游戏和偶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将其作为教育的生长点 ,即时、即景 、果断地调整 自己的教育策略。同时,要把眼光放在了解孩子已达到的水平和预测可能达到的水平上,做到 “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例如:在 《各种各样的管子》活动中,孩子用管子玩游戏:排水 、吹泡泡 其中有一個孩子用管子造型,搭坦克 、汽车 ,他的游戏激发了同伴的创作欲望。于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准备了各种不同的塑料软管 ,让孩子玩管子造型游戏。孩子的潜能被激活 ,个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张扬。2.在活动中关注每位幼儿的发展 ,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教育者要尊重每一个孩子 ,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透过孩子的行为用童心去分析孩子的动机 ,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放手让他们 自我发展 ,留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为孩子搭建一个充分发展 自己的大舞台。切忌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孩子 ,切忌用成人的标准去审视孩子。记得在一次 自选游戏时 ,几个小朋友正围着小雨说着 : “你 不会 ,就别到这里来。” “你会剪吗,别把纸剪坏了。” 小雨的小脸涨得通红,眼里含着泪水 ,双手紧紧握着剪刀。我及时走过去,对他们说 : “小雨可能剪不好 ,老师要表扬他能努力去学剪,真勇敢。小雨 ,慢慢来。”当我把小雨的窗花展示给大家看 ,大家鼓起了掌。

3.在活动 中关注幼儿的情绪及情感 ,引导其趋 向真善美,形成健康人格。

教师要激发孩子 良好的情绪 ,因为积极的情感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当老师的要注意留给孩子一片抒发情感的空间,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能体验到成 功的快乐 。为此 ,我们创设 了 “心情小屋”、 “快乐的花园”、 “随&,DIY” 如在一次区域活动中,玲玲站在玩具架面前很长时间,老师走过去问: “你选好了吗?需要帮助吗?”老师挨个指着玩具问她 : “想玩 吗?” 每指到一个玩具她都点头 ,却又不做选择。只是低低地说 ; “我害怕。这么多玩具我不知道选什么。” “没关系 ,你可以随便选择一样玩,不会的可以请老师、小朋友教你玩,还可以交换的。”玲玲想了想,拿了一样玩具高高兴兴地去玩 了。

4.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 ,有效地将课程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即教育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 的学习就越有效 。同时幼儿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各个侧面都蕴涵着很好的教育 内容。教师要善于观察 、倾听、分析幼儿的生活疑点 ;善于试着用不同的方式鼓励他们 。记得幼儿园新建传达室,小朋友每天来来往往总是看一看 ,每天经常谈论这个话题 : “幼儿园盖新房了。” “我也看见了 ,工人叔叔在抹水泥 。” “不知道 这房子干什么用? ” “为什 么盖房子要用水泥?” 老师敏锐地感觉到幼儿的关注点,决定调整计划带孩子到施工现场参观 ,生成活动 “我们的家”诞生了。

二、匈设丰富的活动环境,便于自主选择,形成积极心态《纲要 》总则指出: “幼儿园应当提供健康 、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 的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 的经验。”因此 ,幼儿园提倡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要向幼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即:A、 一个 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幼儿创造 自我和实 现 自我 。

B、一个有秩序的环境 ,幼儿能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 地生活。

c、一个 生机勃勃 的环境 ,幼儿在那里充满生气 、快乐、毫不疲倦地生活、精神饱满地 自由活动。

D、一个愉快的环境 ,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为幼儿设置的。

通过创设这样的多元化环境,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通过与同伴 、教师之间的互动,通过幼儿 自身的操作、探索,通过幼儿 自己的活动实践,让幼儿有宽松的选择机会和权利,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我们应该给幼儿一些权利 ,让他 自己去选择 ;给幼儿一个机会 ,让他 自己去抓住;给幼儿一个选择,让他 自己安排。

我们具体采用了下列 “套餐式”系列活动:套餐一 :构思灵巧、生动新颖的班内区域活动。

教师精心制作 ,变废为宝 ,注意提供具有层次性、适应性的材料 ,具有探索性、多功能性、可变性的操作材料 。每位幼儿根据 自己的兴趣 、能力 、水平、经验,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套餐二 :全面 的专 门的活动室 (生活室 、科学室、图书室、电教室 ),让幼儿把幼儿园当作开心园、智慧园,在园内自己就是主人,可以凭 自己的兴趣 、能力、个性 ,选择专门的活动室内的活动,自由探讨 、讨论、交流、分享。

套餐三 :创设我们的小天地 ,体现具有浓郁的主题活动色彩的学习环境。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篇4

自踏入教育这个工作岗位,在17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勤奋努力。基础课程改革以来,我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课改能力;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指导课堂实践;努力营造课改氛围、引领教师成长,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教学。

一.深入学习课改理论,不断以新理念充实自己。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积极参加学校、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把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教改活动,抓住机会,先后到宝清四中、二中、七星泡中学、一中、三中等我县名校听课学习他们的先进课改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课余时间我大量购买和借阅《黑龙江教育》、《人民教育》、《中学语文课改方案》等书籍,并通过互联网观看课堂实录等各种途径积极接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模式,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为自己充电。

二.认真准备好每课教案,灵活理解和使用教材。

传统的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不越雷池半步,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领会了新课改理念后,首先就是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的处理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课的教案,反复修改,然后才开展课堂教学,尽可能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习,学习也离不开生活,这种方法更容易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积极坚持课堂实践,大胆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新课改的顺利实施,要求必须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新课改理念一直困扰着我,我们县开展学习“洋思”教学模式以来,我首当其冲,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大胆实施,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的课堂变化很大,自已渐渐地找到了点感觉,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邀请领导、同组的老师对我进行听课指导,不断的改进课堂教学,我逐渐掌握了洋思模式。2010年,县局又组织学习了“杜朗口”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宝清四中“三学一评”教学模式,我都积极参加听课,认真学习,尤其是四中“三学一评”模式,听课学习后对我触动很大,他们敢于改变学生的座位,课堂上敢于放手让学生展示,敢于让学生进行评价……,这完全不是传统教学了,感觉老师很轻松,不用再口吐白沫

般地讲个不停,学生学得很快乐,不用再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黑板却什么都没听明白,让我耳目一新,回校后,我马上开始了形式上的学习,给学生重新分组排座,制订学科每节课的预习案,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上前充分展示,积极评价,忙得不亦乐乎,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和学生们渐渐适应了这种全新的模式,在学习实践这些新模式的同时,这些新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我通过网上交流、电话沟通等方式,不断尝试解决,在学习借鉴这些新成果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能不能形成我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呢,这正是我下一步要探索的目标。

四.努力实现角色转变,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改革试验中,我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向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独特发展的目的。经过几年的实践,我的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

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教全班学生解决问题等等。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我的课堂上悄然形成。

五.认真总结,致力钻研课改,形成教改成果。

从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对实验的每一步,我都要作认真总结、反思,详细分析,成功之处,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作为教训,改进调整,继续前进,这样,我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实验工作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思路。

正是在我和学生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丰硕的果实结伴而来,在2009年全市初中教学能手评比活动中,我主讲的课被评为优质课奖,我撰写的论文《培养个性写作,提高作文水平》、《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之我见》等文章分别被评为省市一等和二等优秀科研成果。

当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我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计教学、组织教学,但是我的教学策略、职业机敏还很不够,面对开放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生成的资源还不能及时捕捉、利用、总结、提炼;我在备课中思考得较多的是如何呈现知识,对于知识的创造性地呈现目前已经很到位,但是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时候提升各种能力,思

积极探索 创新培训形式 篇5

创新培训形式 按需培训

优化教学内容

——着力提升财政基层培训成效

根据财政部、省财政厅和市财政局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为切实提高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乡镇财政干部培训计划,努力打造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并重型机关,不断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科学理财的能力,进一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据统计,2014年全年共举办*期乡镇财政干部培训班,培训计***人次,其中所长*人次。结合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定期培训和不定期重点工作培训,每人累计接受培训授课时间不少于*个课时。

一、培训制度不断完善

我县局领导高度重视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站在全局的高度,将培训工作作为加强基层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纳入全局财政干部培训计划,坚持业务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两促进,两不误。将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从制度上细化工作职责,量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程序,使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每一期培训班,局领导均能亲自部署、亲自动员。各科室组织协调有力、密切联系配合,确保了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培训理念不断转变

从“填鸭式”培训向“启发式”培训转变。过去培训成效甚微,归根究底在于学员对培训内容、形式不感兴趣,认为培训内容枯燥乏味,脱离工作实际。因此我县在认真开展培训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乡镇财政干部的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将乡镇财政干部反映比较集中、愿望比较迫切的科目列入集中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好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创新培训理念,强化体验教学,注重各镇财政业务的交流研讨。

三、培训内容不断丰富

随着培训制度的不断完善,乡镇财政干部培训的内容也趋于多样化,以提高业务操作能力为主,以促进心理健康为辅,力求把积极阳光的氛围渗入工作的每个环节。

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内容紧密联系基层财政部门工作实际,内容主要包括: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农村社保、农村卫生、农村教育、农桥建设等农村公共建设以及涉农补贴、一折通、一事一议奖补、家电下乡、汽摩下乡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相关项目资金管理等;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绩效管理与评价工作;公共财政等相关知识;廉政建设和职业道德操守;乡镇财政管理所需的其他内容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镇财政工作业务日趋繁杂,我县还安排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乡镇财政人员舒缓日常工作压力。组织人员进行廉政教育,从根源上对职务犯罪进行防范。

四、培训方式不断创新

大胆启用短期、封闭式培训的模式。2014年,我县首次对乡

镇新上岗的总预算会计和新招录的公务员统一委托高等职业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封闭式培训,排除外界因素干扰,将业务专题讲座、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培训、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提高财政干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培训理念,根据乡镇财政干部的岗位需求和工作特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充分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培训质量不断提升

积极探索农村生态环保新途径 篇6

陈丰林

2010年第6期 ——生态建设

近年来,保康县委、县政府立足山区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以推进农村生态建设为突破口,以实施农村环保“四两”工程(即两清——清洁种植和清水养殖、两减——化肥施用减量化和农药施用减量化、两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两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为着力点,努力探索农村生态环保工作新途径,使保康农村呈现出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风貌。

高点定位,确立农村生态环保工作新思路.保康县地处鄂西北,是一个全山区农业县,属省定国家级贫困县。全县80%的人口在农村,境内工业企业少,最大的优势是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65.2%。近年来,我们因地制宜,高点定位,在全面开展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生态创建的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生态村建设标准,积极探索具有保康山区特色的“四园”(生态家园、生态菜园、生态产业园和生态休闲园)模式,扎实开展生态村创建。在创建过程中,对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环境保护较好、有开发潜力的村,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型生态村;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好、建有绿色无公害食品和林果基地的村,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型生态村;对矿产资源丰富、矿区生态修复较好的村,支持发展矿山修复型生态村;对有深厚民间文化底蕴的村,整合农村唢呐、锣鼓、皮影、剪纸和书画资源,全力打造传统文化型生态村。试点先行,探索农村生态环保工作新途径

针对各村基础不同、优势各异的特点,我们坚持试点先行,探索经验,每个乡镇确定一个试点村开展创建活动。一是生态家园作基础。以“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厨、改猪圈)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农户用能生态化、房屋庭院整洁化、农业生产有机化、农民生活小康化”进程。积极引导农户正确开展垃圾分类,帮助农户购置分类处理垃圾箱,建设资源分类中心和垃圾填埋场,最终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设计农户生活污水处理沟,妥善处理生活污水,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状况;按照“一户一院、一院一景、一景一特”的规划要求,推进庭院绿化和美化,使庭前屋后整洁优美,花草树木错落有序,打造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生态家园。截止目前,全县试点村沼气使用率达到75%,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90%,“一建三改”率达到90%。二是生态菜园作保障。顺应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消费潮流,利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为绿色蔬菜的种植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发展户平一亩有机菜园,既满足村民日常消费需求,又为“菜篮子”提供保障,促进农民增收,还使家禽家畜的粪便污染这一突出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三是生态产业园作支撑。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村庄周围、自家庭院或房前屋后种植花草、瓜果树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注重保护环境资源,大力发展无公害粮食、瓜果菜生产,逐步形成农业生产与生活的良性循环。不断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各试点村已初步建立起以核桃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等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四是生态休闲园作平台。选择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段开辟休闲、娱乐、健身广场,结合村庄总体布局,建设具有山区特色和风格的农村生态休闲园。如尧治河村专门辟地10亩,建设6000平方米的生态休闲园,经常组织开展环保公益宣传、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观看电影等活动,生态休闲园已成为村民休闲健身运动的最佳去处、传承民俗文化的中心场所和传播生态文明的良好平台,满足了山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狠抓整治,展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新风貌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做好农村生态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我们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四个重点整治”活动,全面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一是围绕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两大难点开展重点整治。对城郊8个村的农户垃圾,统一清运到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对其他村的生活垃圾,引导农户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对农村生活污水,实行定期管护,清淤通流,确保环境不受污染。二是围绕农村面源污染开展重点整治。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按照生态农业生产要求,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积极推广使用科学的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化学合成肥料的施用量,不断提高无公害有机肥的施用比例,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三是围绕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开展重点整治。对全县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四是围绕缺乏规划、乱搭乱建开展重点整治。我们对生态村村落和农户院落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保持建筑风格的整体协调。积极支持有经济实力、有迁建意愿的农户,按规划对土坯房、危旧房进行改造;引导经济实力弱、尚无迁建意愿的农户,按安全、实用、美观的要求,采取刷白墙、压屋脊等形式,开展庭院美化活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如今,全县农村呈现出山清水秀、路畅物洁、清风扑面的新气象,农村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农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建立机制,实现农村生态环保工作新突破

我们通过建立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向纵深发展。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强化领导责任,推行齐抓共管,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和行政问责制。县委明确提出举全县之力抓好生态县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对生态创建工作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力争

三年内全县80%的村达到国家生态村标准。二是建立投入机制。采取积极向上争取、吸引社会投资、采取资产置换等多元化投入方式,加大农村环保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生态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建立管理机制。为切实加大对生态建设和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管理力度,我县每个村都建立了环保协会,由协会制定章程,把村民在环保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写进村规民约,村民参与管理,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措施,提高村民环保意识,规范村民环保行为,使农民自觉地投身到生态建设中来,先后涌现了一批像尧治河、堰垭、中坪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典范。尤其是通过广泛宣传大造声势,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围绕课标,积极探索 篇7

所谓的话题作文,都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引文,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宝藏”。要写好话题作文,关键是指导学生对题目所给的材料认真品读,领会材料的内涵,理解材料的实质,审视写作的要求,弄准写作的角度,因此,写话题作文一定要学会挖掘“话题宝藏”。

一、仿语言,写出精彩靓丽的开头

注意提醒学生,引文大多是千锤百炼的名言警句,或是精心构思的短文,大都句式整齐,语言优美。同学们若能活学活用,将这些文字巧妙地化为文章的正式开头,便能收到起笔不凡的效果。例如:有一道作文题目的引文是:“假日,意味着精神和身体的极大解放。你可以沉醉于久已神往的心爱书籍,你可以漫游在神奇迷人的网络世界,你可以穿梭于人头攒动的广场超市。要求以‘假日为题写篇话题作文。”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首先提问:你们喜欢假日吗?作为农村的中学生,你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身份的一些活动去渡过有意义的假日。有个同学作文开头是这样写的:“相信每位同学都喜欢假日吧!有了假日,我们可以结伴到乡间品味郊游的乐趣,可以徜徉沙滩感受大海的魅力,可以漫步丛林领略山野的幽静……可是,假日能有多少呢?”这样的作文开头就是从引文出发,仿中有创,设置悬念,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作者要写的下文。另外,还有一道作文题目的引文是:“我们青少年一天天长大,一步步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尊重,也应该尊重别人。请以‘学会尊重为题写篇话题作文。”针对这一话题,我先指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受人尊重者必先尊重别人,只有具备了尊重别人的美德,方能赢来他人的尊重,因此,可以从受人尊重的角度入手,也可以从尊重别人的角度落笔,要学会尊重就得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观察生活,不能只用眼睛,而要学会用脑子去观察,对自己观察到的种种生活现象要加以比较,进行判断和推理,透过生活表象发现生活原本是丰富多彩的。比如邻里之间,得到别人援助时别忘了说声道谢,影响他人时别忘了声道歉,看到别人进步时给予一声喝彩,见到他人失误时给予一番勉励,以及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珍惜,对他人人格的赞赏等等,生活中,处处都有反映出学会尊重的例子。我批改作文时发现有个同学是这样开头的:“光阴似箭,一眨眼,我们已经是初中的学生了,在这匆匆的学习时光中,我与同学们一起同舟共济,一起分享学习中的快乐与烦恼,同时我也从中学会了尊重。”作文的开头也是巧妙地运用了引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不错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能仿,绝不能原样照搬,否则会弄巧成拙。

二、看提示,选取切合自身的内容

引文里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写作信息,提示众多可选择的写作内容。既然大家同是一个话题,要写出特色、写出新意非常重要。因此,在写作前要特别指导学生注意创新途径,首先选材要新。选择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跟上时代的步伐,合上时代的节拍。比如“环境保护”、“绿色工程”、“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下岗再就业”、“申奥”、“网络”等等,都应当作为文章的首选材料,只有将那些极普通的、极不被人所注意的人或事用现代意识去挖掘,一定能把话题作文写活、写新。其次是形式要新。构思上要独具匠心,话题作文一般不限文体,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去写,无论怎么发挥,都不能脱离话题这个引子,只要与话题有关,合乎题目要求都可以写。第三是语言要新。尽量多用生活中比较鲜活的口头语,流行语,诙谐幽默语以及适当的修辞手法,适当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或诗词歌赋,适当运用一些文言词语或语气词。若能做到“言人之所未言,发人之所未发,想人之所未想”,定能写出好文章。

三、辨角度,寻求与众不同的立意

同样的内容,角度不同,效果也就不大一样,引文里除了在内容上有提示之外,往往对写作角度也进行了暗示。有一篇话题作文的引文是这样的:“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梦想,也有太多的假想。假如你是家长,也许你会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假如你是老师,也许会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假如你是市长,也许你想让城市更快地发展。请以‘美丽的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我指导学生写作时,重点强调了“假如”二字,“假如”二字实质上就是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种假设不一定是自己亲身经历,但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通过联想,对比现实,切换角度,大胆说出自己的目标、愿望、理想,使虚构的文章多一点真情实感,经过我的点拨,有个同学是这样选择角度切入的:“假如让我选择,我会放弃财富,选择贫困。选择富有,固然可以省去许多时间和苦难,但也就失去了拼搏的冲力,丰富的阅历和胜利的豪情;假如让我选择,我会放弃漂亮的外表,选择平凡的容貌。漂亮的外表固然可以带给我一些机遇,但也给我带来麻烦;平凡的容貌时时催人奋进,储备知识,增长才干,赢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平凡的容貌可能暂时少一些机遇,但我不想做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这位同学在立意上独具匠心,用自己独特的眼光打破旧的思维模式,超凡脱俗,逆向思维,他那种勇于拼搏、勇于挑战的精神别具一格,与普通人渴望的安逸舒适、追时尚、赶潮流的昏庸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能做到这样真的是难能可贵。另外,在一般人的眼里,哭是脆弱的表现,意志坚强的人与哭无缘,其中,也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说该哭的时候要大哭,因为哭是感情的流露,无情未必真豪杰,自己的亲人死了能不哭吗?毛主席和周恩来逝世时有谁不哭?因为这种哭的背后,除了伤心之外,还有一个深深的“爱”字。这样文章的立意,非同一般,并没有背离时代精神,很有新意。

经过多年的作文教学,我深深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每一个学生作文都达标,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好一定的写作技巧,这样,一篇好的文章就会跃然纸上了。

积极探索城镇社区管理工作新路 篇8

罗平烺

2011年第5期 ——社会建设

秭归茅坪城区地处三峡大坝坝上库首,有西楚、桔颂、滨湖3个社区共4.2万人。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契机,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创新社区管理工作,促进了社区各项事业健康蓬勃发展。我们主要实施了“四大工程”:

一、实施“堡垒工程”,让党旗在社区“飘”起来

我们以社区整合为抓手,创建“城镇社区党建示范区”,大力实施社区“堡垒工程”。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建立“三创三商”网络。“三创”是依托县委、镇委、社区党总支“三级联创”抓党建,形成全县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纵向组织体系”;“三商”是建立全县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协调委员会、镇委党建共建议事会、社区党建联席会“三会共商”议党建,形成社区党组织广泛参与的“横向网络系统”,增强党的工作渗透性、延伸性和覆盖性。通过社区整合,帮助社区普遍建立由“领导层(社区党组织)”、“决策层(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议事层(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执行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成的社区四大机构,在全县率先实现一居一支(党总支),逐步建立一居一连(民兵连)、一居一会(工会)、一居一团(团支部)、一居一警(警务室)、一居一室(微机室)、一居一点(电教播放点)。二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我们组建“党员教育培训讲师团”深入社区,有计划有针对地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培训。通过落实“三知四管”制度,使社区党组织对党员知思想、知现状、知去向;对所属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协管、流动党员参管、“三新”组织党员联管。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有职党员按职履责、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要求,设立社区事务协调、困难对象救助、矛盾纠纷调处、计划生育宣传等岗位,将无职党员分派到相应岗位,设岗定责率达89.4%。要求在职党员在社区领取党员联系卡、党员服务承诺卡、党员表现反馈卡、民情日记登记卡、为民办事进度卡。我们在3个社区建立群众事务代理中心(站),安排有一定能力的党员参与群众事务代理中心工作,帮助孤寡病残、年迈体弱和办事不方便的群众代办各类事务,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成就感。通过实施“堡垒工程”,党员像明灯在群众中“亮”起来,党组织威信在居民区“树”起来,党旗在社区“飘”起来,涌现出王祖海、韩永勤、韩庆元、付强等一批先进典型。桔颂社区党总支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称号。

二、实施“素质工程”,让文明形象在社区“亮”起来

为提升社区群众文明素质,树立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和文明秭归人的良好形象,我们围绕三峡文明库区创建活动,大力实施社区“素质工程”。一是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要求社区按时更新报刊专栏,向居民群众传授文化知识;在社区活动中心举办电器修理、家政服务、酒店服务、物业管理、计算机操作等培训,帮助下岗职工掌握一门技术。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端正学风,转变作风;各社区营造起“人人讲学习、个个求进取、处处谋崛起、家家争示范”的浓厚学习氛围。二是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们先后开展“学习夏明翰,争做后来人”、“学习十七大,文化进社区”的主题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小区”、“五好家庭”、“文明楼院”争创活动;深入开展“四德四爱”进万家活动,增强了居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让“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扎根居民心中。各社区还创新开展“星级社区”和“特色社区”活动,创建了一批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如桔颂社区开展的“敬老爱老进万家”活动取得成效,成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西楚社区以“社建带创建”创出“全省无毒社区”;滨湖社区以“创业带就业”成为“全省充分就业社区”。通过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活跃了社区气氛,陶冶了居民情操,提高了群

众的文明素质,提升了社区品位。三是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各社区纷纷组建腰鼓队、秧歌队、合唱团、书画联谊会、老年门球队等,坚持“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活动”。县里还先后举办以“关爱留守儿童”、“预防艾滋”、“拒绝毒品”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晚会,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唱响移动·欢乐城乡”歌舞乐电视大赛。由3个社区共同编排的《秭归花鼓舞》,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比赛中喜获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文化活动,给社区带来“四少四多”的可喜局面:打牌的少了,学技能的多了;乱丢垃圾的少了,保洁护绿的多了;邻里吵架的少了,团结互助的多了;无事闲侃的人少了,关心国家大事、参加公益性活动的人多了。

三、实施“平安工程”,让社区治安“好”起来

秭归城区紧邻三峡大坝,流动人口多。为确保城区社会秩序稳定和坝区安全,我们创新实施社区“平安工程”。一是编织治安网络。各社区建立健全以“一站、两会、三室、四队”为主体的社区综治组织,即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站,调委会、治保会,社区警务室、流动人口和房屋出租管理室、信访室,治安巡逻队、防火队、法制教育宣传队、安置帮教队;组建包括社区民警、综治干事在内的社区联防、巡逻、消防自救等群防群治队伍,实行物业公司、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三位一体”小区治安管理模式。二是设置多道安全防线。三是实行多方联动。各社区坚持把社区警务、社区法制、社区创安、社区调解、社区防范、社区矫正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警民联动的“打、防、控、教”一体化立体社区治安防控防范体系。通过实施“平安工程”,社区基本实现“六无目标”:无敌对分子滋事;无重大群体事件;无“法轮功”人员进京;无重大治安事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特大火灾事故。滨湖社区先后被省综治委、市委市政府授予“安全文明社区”,受到司法部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实施“民心工程”,让服务在社区“火”起来

我们立足“便民、利民、爱民”,大力实施社区“民心工程”。一是开展惠及万家的“便

积极探索 真抓实干 篇9

基层正规化管理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保中心、固安全的具体工作,是加强部队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始终把握这条规律,积极探索,坚持不懈地加强基层正规化管理,在落实制度上求规范,在解决问题上求实效,促进了安全工作落实。

一、把握规律,树立意识,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把握规律,在实践中探索;明确责任,在实践中运用,这是牢牢掌握安全工作主动权的基础。

1、统一思想,树立意识。抓管理和保安全是辩证的关系,在工作中探索规律,牢固树立管理意识,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党委一班人不把他的事故当作故事来讲,而是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得出了只有加强正规化管理,才能促进安全工作的落实这条明理;在兄弟单位惨痛的教训面前,深刻认识到,放松管理,安全工作毫无保障;要抓好安全工作,保证部队安全稳定,就必须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把正规化管理工作始终贯穿于部队的方方面面,来促进安全工作落实。

2、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委总体抓,主官亲自抓,基层主动抓”的工作思路,明确职责,严格实行主管负全责、主官负主责;当事人员直接责任的分级负责制。切实把责任定细,人员定位,奖惩定严,措施定实,并逐级签订《正规化管理责任合同书》,使各级各类人员明确责任,形成了机关、基层、干部战士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常抓不懈,形成规律。把握部队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突出重点,瞄准薄弱环节,从点滴入手,常抓常管,持之以恒,使抓正规化管理、促安全工作落实形成规律。如,在新兵集训期间,成立主管小组,重点抓好封闭式管理;外出学习、探亲、住院、出差,实行电话、书信间接管理;重点抓好对外出人员的管理;新兵下队后,结合条令月学习活动,进行作风纪律整顿,重点抓好“四个秩序”的落实;老兵退伍前组织军事训练汇操、开展站好最后一班岗等活动,重点抓好一日生活制度的落实,年年坚持,形成制度。

二、落实制度,规范秩序,坚决堵塞漏洞。

建章立制,重点规范,强化“三个结合”,是堵塞安全漏洞的“杀手锏”。

1、建章立制,明确职责。针对部队在正规化管理中出现的标准不统一、职责不明确、规定不具体等问题。坚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依据条令条例,先后建立了条令学习制度、形势分析制度、考核评比制度、机关干部蹲点指导制度、车辆使用制度、枪支弹药管理制度、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等各种制度、规定,使正规化管理的各个方面、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2、重点规范,全面落实。在用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安全上,重点突出了规范人的思想、组织、行为这个重点,实现“三个不失控“的目标。一是落实思想教育制度,在深入持久地搞好“四个教育”的同时,坚持抓好形势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忠诚卫士教育,切实打牢官兵的思想基础;二是落实“三互”小组的作用,并且连每周、营每月、团每季度组织评比先进“三互”小组活动,把“三互”管理做为一项经常性活动开展好,切实管住战士的行为。三是严格落实跟踪管理制度,对住院、出差、学习、探亲等外出人员,发给“自律卡”,并要求他们以打电话、写信等形式,汇报在外情况,实施跟踪管理,使他们时刻处在管理之中。

3、强化“三个结合”,为推进基层的全面发展,建立正规的“四个秩序”。下大力狠抓“三个结合”。一是抓管理与教育的结合,坚定不移地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大教育力度,提高管兵的思想觉悟,增强官兵的自我约束力,以教育的有效性保证管理工作的持久性。二是抓训练与管理的结合,坚持训中有管、管中有训,把大量经常性、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寓于严格的训练之中,做到严格训练标准,严格训练制度,培养官兵良好的素质。三是抓好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把主要精力的放在实实在在的内容上,建立正规的“四个秩序”,夯实部队正规化管理的基础。

三、解决问题,加强防范,超前消除事故隐患。

超前的防范措施和经常性的检查督导工作是消除事故隐患的根本。

1、超前预测,积极防范。根据各个时期的任务、特点和工作要求,结合部队实际,经常在工作开展前对管理中容易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积极防范,把问题想在前,把措施定在前,把问题解决在前。一是实行层层预测。从党委机关、各个部门、各个股到营、连、排、班,都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进行分析预测。二是实行重点预。在部队任务转换时节、执行重要临时任务时节、成员时节、季节性变化时节、事故案件易发时节以及重点人员、重要部位实施重点预测。三是做到时时处处预测,对落实正规化管理的各个方面、各项工作都及时进行预测,保持积极预防的持续性。

上一篇:我毕竟走过满分作文下一篇:谈中国诗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