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年有关的作文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与过年有关的作文(共9篇)

与过年有关的作文 篇1

明明是大年三十,可是除了自家的红灯笼,我看看窗外,一片漆黑。

我撇了撇嘴,接着吃饺子,含含糊糊地嘟囔:“没有年味。”

明明一家子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却每人都捧着个手机,各做各的事情。春晚里的歌舞很起劲,小品叽里呱啦地放着,自顾自唱着独角戏,却没有人欣赏。

我翻了个白眼,拆开一包薯片,嘎巴嘎巴地嚼:“没有年味。”

吃东西,看手机,玩ipad,偶尔看几眼电视……

“让我们倒数五个数!”

“5……”

“4……”

“3……”

“2……”

“1……”

零点的钟声响起。

“新年好!拜年啦!”电视里吵吵嚷嚷的拜年声不断。客厅里的人却像是没有听到似的没有反应。

过了几分钟才有人反应过来:“诶?新年啦?!”

我看了看窗外,没有听到往年接连不断的鞭炮声啊?突然想起今年禁止在城区里燃放烟花爆竹。

我摇了摇头,咂咂嘴:“啧,没有年味。”

再看看手机微信。嗯?怎么也没有像往年一样的红包雨?今年怎么这么不对劲?

大年初一。

爸爸和姑妈妈姐弟俩双双出去会同学了。少了两个主力,剩下几位女士分别在家里陪着手机和电视度过了一个单调的大年初一。

大年初二,去杭州外婆家拜年,天下着雨,于是一群女士又是在客厅看了一天电视。

我难道过了个假年吗?这个年怎么没有味了。

作者:缙云县实验中学七(1)班 丁源创

与过年有关的作文 篇2

影片英文名为《Seventeen years》, 截然不同的是中文名为《过年回家》。“过年”和“回家”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集体无意识, 由此而衍生出的“乡土情怀”和“寻根意识”都成为中国历代文人苦吟追怀的一个主题, 也是历代文学艺术作品表达的内涵。影片用这两个颇具中国文化元素的词汇传达影片的情感主旨:关注普通中国人内心的情感归宿之路。第一个颇具纪实本性的镜头流露出导演关于家庭的内涵、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追寻和探索:丈夫骑车带着妻子, 平静地在街上行走, 妻子怀里揣着青菜。这个镜头长长地从街面一直跟拍到幽长逼仄的胡同里, 景别保持着中景, 前景不断有人骑车闪过。接下来, 导演先后用两个视觉冲突强烈的镜头:背影的黑暗和赫然置于光亮区的五元钱, 通过镜头内部蒙太奇的冲突作用, 将叙事焦点置于观众视野。

陶兰的出场致使这一家人暗藏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强烈的灯光下, 各怀心思的一家人在饭桌上表现各异:看到丈夫对小琴呵护有加, 陶兰又晚归, 妻子开始对陶兰大声呵斥。影片至此, 观众随着摄影机的视点, 已了然两个重新组合的家庭中潜藏的冷漠和自私, 构成家庭最重要的情感——爱并不存在, 或者说没有人试图去建立这种情感。相对于传统家庭中父母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 常常用家长制的手段来使每个子女互敬互爱, 影片《过年回家》中的父母却一反长辈应有的态度, 各自为政, 似乎“家庭”这个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影片第三个段落层, 即小琴偷钱后栽赃的场景颇耐人寻味:小琴偷了钱准备放在自己被窝里 (判断她起初并没有栽赃的动机) , 一念之际将钱又放在书里。小琴的父亲找钱不着, 于是问妻子。夫妻俩争执起来, 一直偷听谈话的小琴悄悄回去将钱放在陶兰的枕头底下, 事件发展的背后是偶然性因素, 但却体现出情感与信任的缺失才是真正的动因, 这也为影片的主旨——情感的回归埋下伏笔。

这部影片在表达情感的回归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意义时, 特地选用了具有对立性的人物关系, 这为影片的主旨建立了叙事的可能性。影片中人物对立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杀人和被杀者、杀人者的母亲和被杀者的父亲、警察和犯人。陶兰和小琴的关系作为杀人和被杀者的关系, 在故事的演进中, 小琴一直处于优势, 即使死了也高尚在活在父亲的心里。而陶兰则处于劣势, 十七年后仍然背负偷盗和杀人的罪名。另一组关系:母亲和父亲。出事前, 母亲一直是强势而咄咄逼人的, 而出事后则温顺地回归到妻子的角色, 成为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最后一组关系:警察和犯人, 是本片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询唤作用的主要组合关系。

二、询唤:权威和人性的契合

一个女警推开沉重的铁门, 由此告知观众时间已经过了十七年。

如何将置于社会权力体系中的人物和处于不自由状态下的个体 (犯人) 最终走向同一条情感线, 完成影片主旨——情感的回归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呢?

叙事:年轻的女队长可以回家过年了。她兴冲冲地跑向售票厅, 却被告知末班车的票都卖完了。在这里, 她意外发现了被获准回家过年的陶兰。陶兰的家人没来接她, 回家的车票也没有了。由于两个人住的地方相隔不远, 富有责任感的女队长决定送她回家, 完成使命。

从这一段落直到陶兰回家, 成为影片叙事的主体部分。导演仍然用纪实的手法, 将与社会隔绝了十七年的陶兰置身于变化巨大的现实社会之中, 通过车水马龙的街道和行人, 凸现出陶兰的封闭与孤援无助。我们通过直接意指层来分析影像文本背后的精神内涵:

画面:街道、候车室、公共汽车、游戏厅;

声音:街道真实的自然音响造成的混响效果。

所有这些客观物象作为社会表层符号, 体现出中下底层社会生活面貌:嘈杂、无序、混乱。陶兰在这种乱哄哄的场景下不知所措, 她甚至不知道上车——挤不上去——她的自信已经被磨平, 当年的青春朝气已不复存在。过马路的时候, 陶兰被人潮所包围着, 只能在队长的保护和带领下畏畏缩缩地跑过去。之后俩人来到陶兰家所在地, 全景表现到处一片废墟, 俩人在碎石瓦砾间穿走, 无家可归的茫然和惶惑表露无遗。废墟的元素在影片《三峡好人》 (贾樟柯, 2006年) 中表现出社会变迁带给个体的情感和心理冲击。在此处, 更多表现的是时空变化带给个体的断裂与铭记。令人触目惊心的是, 曾经层层叠叠的胡同、院落在变迁中几乎荡然无存, 唯一留下的就是当年陶兰拿起棍子打翻小琴的那个公共厕所, 陶兰远远望见便发疯地跑到跟前呆呆站住。明亮区的陶兰面对着处于光线暗处的厕所, 这一镜头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时间怎样流逝, 过去的一切怎样消失殆尽, 陶兰必须面对曾经的污点, 这个污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它还实实在在地站在陶兰的面前, 她无法逃避。

陶兰的回家之路注定并不充满光明。

陶兰在队长的带领下到派出所查询, 得知父母已经搬迁了。从派出所出来, 陶兰不想走了, 她要队长回家, 而她呢?“我想回监狱……我觉得监狱挺好……”整部影片中, 自陶兰从狱中出来她的话就很少, 说得最多的是:“是, 队长”。监狱对个体的规范使她的个性和思想已不存在, 有的只是服从。这是陶兰说得最多的一次, 也是最具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一段。父母搬迁没通知她、过年回家无人来接, 这些汇合在一起使陶兰的内心更失落、更自卑。队长几次劝说, 陶兰都坚持己见不肯回家, 队长随之从权力和情感两方面进行了召唤:“这是你想不想的吗?这是政府对你的奖励!”“你是不是想被扣分、不按期出狱啊?你有什么权利这么做?!这么多年白教育你了……”“你不为别人想, 也要为你的父母你的亲人想想……人间自有真情在……要相信自己……”

全景中, 队长快速穿过马路处于前景, 中景是川流不息的车子, 陶兰木讷地在后景中。于是队长从前景来到后景, 这一过程因中景的车流而显漫长, 队长拉了陶兰的手往前景走, 同样因为车流的层层阻碍而显得漫长而困难。这一画面层次丰富, 信息和意义传达都十分丰富到位。

我们把这一段影像内涵称之为“召唤”, 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召唤;二是人性中情感的召唤。队长是监狱的代表, 监狱又是国家机器之一, 它所代表的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和观念。陶兰当年无意中打死小琴, 要坐十八年的牢。于是:监狱——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陶兰——犯人, 构成了一个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 前者要将后者纳入一定的监管之下, 对之进行话语、思想、行为一整套的约束和管理, 使之最终符合它的标准。后者在这个过程中, 要放弃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慢慢归入其麾下。法国学者路易·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提出了“意识形态是以一种在个体中‘招募’主体 (它招募所有个体) 或把个体‘转变为’主体 (它转变所有个体) 的方式并运用非常准确的操作‘产生效果’或‘发挥功能作用’的。这种操作我称之为询唤或召唤。”[1]本片表现了这个召唤过程, 首先是监狱对优异“学员”放假过年的奖励——肯定她们对召唤的服从和认可态度。之后队长在路上遇到陶兰, 出于职业责任感和个人情感, 她送后者回家, 甚至不惜以“政府奖励”来要求她回家——强调监狱教育的权威性和不可违性。所有这一切, 都是通过权力话语权实现陶兰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社会的回归。从某种意义上讲, “召唤”的前提是肯定对方是非常态的、边缘化的人物——一般是违反了社会共同的规则或打破了社会约定俗成的秩序的人。把非常态或边缘化的人物通过强制或非强制的手段、通过思想意识的交流和灌输引入到正常的社会轨迹上来, 这就是“召唤”的终极意义所在。

但影片主要表现的还是情感的召唤。张元说过:“在今天的社会中, 博爱的思想、人道主义思想, 包括现在这部《过年回家》在极度状态下的人道主义, 应该在人们尤其是艺术家的心里存活, 应该让它冉冉升起。现在许多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这种状态下, 更应该有这种精神存在。”[2]导演的所思所想在剧中得到了曲折婉转的表现。车站相遇到从派出所出来, 女队长护送陶兰回家也从单纯的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进一步升化, 走向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情感共鸣。队长进一步深入到陶兰的内心, 陶兰也从开始服从权威的心态转变为对队长的认可和信赖。她们在饺子摊前一起吃饺子, 陶兰大胆地问队长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由此引出队长对自己家庭的描述, 她也有一个妹妹, 在她年三十回不了家时还给她摆筷子、放酒杯;她也跟父亲有些隔阂, 但温情大于矛盾。这些家长里短的闲聊折射的正是陶兰家所缺的温情与爱, 陶兰的心思我们无法得知, 但不可否认队长的这些闲聊, 一定在陶兰心里激起层层涟漪。相对于权威和理性的召唤, 情感更容易深入人的内心世界, 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牵绊。

寒夜里冷清的马路上, 俩女孩子走了很久很久, 除夕的灯火渐渐点亮天空, 而那个温暖的家似乎还在遥远的地方。路遇一个三轮车夫, 由于过年车夫决定少收一元钱, 在路上他热情地和队长闲聊起自己的家庭琐事……看起来似乎与“过年回家”这一叙事主旨无关的细节, 却以其自然流畅的画面和声音都构成了一个潜在的想象空间:权力人物的平民化 + 平民的温情和善良 = 温暖的回家之路, 这一切都让观众从压抑的家庭纠葛和杀人案里逐渐走出来, 走向过年团圆的温情中。

三、回归:情感与意义的终极回归

影片叙事至此, 陶兰从情感上完全认同了队长, 也可以说队长对陶兰从社会和情感两方面的召唤是成功的。但是, 这个家庭如何接纳陶兰, 使这种情感的回归与救赎显得顺理成章?

陶兰不敢进自己的家门, 跑出来寻找队长, 两人站在空阔的院子里默默无言, 楼道里明亮的灯光投射到外面, 队长给陶兰戴好围巾, 俩人默契地走进楼道。从影像语言上分析, 陶兰的继父打开了门, 却不开防盗门。他侧着身子站在黑暗里, 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阴影, 这个阴影不仅是陶兰心上的, 也是观众心中的。导演不仅成功地将处于主体地位的继父对陶兰及其母亲构成的精神压力通过这一细节表现出来, 也传达给观众同样的心理压力。在这一个片断中, 相对于陶兰入狱前, 陶兰的母亲不再处于咄咄逼人的家庭主妇结构中, 而是卑微地跟在丈夫后面, 丈夫开门时, 她在丈夫身后的阴影里, 陶兰进门后, 她仍然在丈夫身后的暗处, 这一切都表明了这个家庭主体地位的转变:由于陶兰杀了妹妹小琴, 连带地自己的母亲也要在夫妻关系上处于从属地位, 在精神上背负终生的内疚。陶兰的继父则始终在整个画面上构成主体和亮光区域, 相对于陶兰母女, 他承受的痛苦要似乎要小于她们。用布光的明暗、构图的比例, 影像成功地将夫妻所属的地位和潜藏的压力形成一种张力, 传达给观众数倍的精神负担, 同时也为进一步叙事设置了悬念。

在人物设置上, 女队长始终是这幅阴暗家庭合影里的唯一色彩, 前面她通过权力和情感一步步引导陶兰回家, 可是回家并不意味着陶兰过年回家的故事可以划上句号了, 而更像是一个故事的开始:如何让这一家人实现真正的团圆?

继父对陶兰的回来似乎很吃惊以至于无法接受, 他呆呆地站在客厅不知所措。在母亲的招呼下陶兰和队长坐在沙发上, 继父坐在桌子旁, 开始了抽烟和长久的沉默。没有人给陶兰倒水, 母亲在递香蕉给队长的时候也没有打算给陶兰, 陶兰就像一颗不适宜的钉子, 别扭地钉在沙发上。队长叫她放下背包, 她说:“是, 队长。”队长又委婉地叫陶兰洗澡, 她也只会说:“是, 队长。”对她而言, 与其说这是队长为她解围, 不如说是命令她更乐于接受。陶兰洗澡的时候, 队长开始艰难地做继父的工作, 从陶兰入狱的年龄, 到十七年的岁月对一个女孩子的影响再到陶兰在狱中的表现, 这一切似乎是队长预先设置好的台词, 既流畅又目标明确:接受陶兰吧。

从前面失手杀人到入狱, 再到艰难的回家之路, 整部影片的风格非常含蓄和蕴藉, 即使影片中最具焦点和爆发力的人物——杀人犯陶兰, 既不是叛逆和反社会的问题少年, 也不是处于阴暗生活面的心理残缺者, 她只是一个十六岁的、风风火火的单纯中学生, 被杀的小琴也不是什么恶人, 仅仅是偷钱又栽赃、不愿认错, 此外还是爱学习的小姑娘。这些人物都是那么普通和平凡, 如果没有发生偷钱引起的杀人这一系列事件, 她们就是不谙世事的花季少女。系列人物的性格决定了影片没有强烈的叙事悬念、矛盾高潮, 也没有人物性格的复杂和冲突, 因而显得那么无奈、那么悲哀。于偶然事件引发的悲剧也因此而滤去了爱与恨的强烈界线, 却具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悯之情。

在这种风格的承续下, 最后陶兰回到家这一片断就显得格外踌躇和伤感, 其叙事较之前面也格外酣畅淋漓, 队长的一番话使陶兰十七年的岁月间接而感性地展现在继父和观众眼前, 此时运用平行蒙太奇, 陶兰正在洗澡, 哗哗的流水冲击在她背上, 象征着她所经历的内心苦痛。或许是对队长这番话有所感触, 继父站起身走到屋里抽烟。母亲推开门, 叫陶兰进去, 用了一个特写使继父的脸在黑暗中, 只有侧面的鼻子和张开的嘴处于门外射进的光亮中, 怪异至极。他让陶兰和母亲出去, 随后他也走出来。这时陶兰、母亲和队长同坐在沙发上, 近景表现他们犹如八十年代的“全家福”相框, 严肃地端坐, 却有一种即将被审判的局促紧张感。画面是这三个人复杂的表情, 画外音是继父对他们所说的话:

……不过还是这样好, 还是瞒着我好。我要是真的搬出去了, 不知道该怎么进这个家, 还在现在好, 现在我可以赖在这儿不走了。

这位蹒跚的老人在影片中第一次说出了“这个家”, 这一句包含了多少复杂的情绪和往事不堪回首的辛酸, 就在以前他们争吵时还会说“你说对了, 这就是两个家”;而现在面对两个女儿一死一入狱的悲剧, 这种对“家”的认可也似乎太过沉重。一个垂暮老人, 唯一最亲的女儿已经过世了, 他最不愿面对的陶兰却是他身边相濡以沫的妻子的孩子, 就算他搬出去, 他又能去哪儿?中年丧子的痛苦还未消失, 如果再加上老年生活的孤苦凄凉, 一个垂暮老人的将来该如何?除了陶兰母女, 谁还能给他家的温暖?继父只能选择对生活低下头、选择宽恕。妻子跪在丈夫面前, 为女儿的罪行忏悔, 而陶兰哭泣之余, 艰难而痛苦地承认那五块钱自己偷的!这种赎罪太过于沉重, 太令人心痛。

继父最终从情感上认可了女儿, 女儿为了使继父心理上得到安慰, 用一个痛苦的谎言承担了偷钱的罪名。这一切, 都因为他们是一家人、都想回归这个家。对中国人而言, 没有什么比家更值得去付出去留恋的。为了除夕之夜这个团圆的家, 他们都付出了十七年的悲剧, 最终构筑起一个“父慈子孝”的家, 也最终完成了精神上的回归和人性的救赎。

参考文献

[1]李恒基, 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 2006.729.

[2]郑向虹.张元访谈录[J].电影故事, 1994 (5) .

辛酸与过年无关 篇3

2009年岁末,当我们即将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迎接新的一年的时候,《新财经》策划了一个关于老板过年的专题,希望能看到这些富人们是怎么过年的。

有句老话:穷人怕过年。可是,在我编辑这组文章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感受到富人过年的快乐和幸福,反而是“辛酸”这个词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白手起家的老板们,把自己的事业看得比命还重要。他们承受着太多的压力和不快乐,而正是在对快乐的无限期待中,又使他们顽强地坚持着、忙碌着。

字里行间,我感受到的是老板们风光背后遮盖不住的无奈、孤独和苦闷。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一场接力赛,在奔跑的过程中,健步如飞,根本顾不了那么多,流下的是汗水,听到的是自己的呼吸和脚步声,看到的是前面的对手。

当老板真的很累,过年了,连放松休闲都要颇费心机,劳顿远行;为了躲掉没完没了的人情债,好几年都不能回老家与父母团聚;煤老板为了来年能顺利开工,过年挨家挨户地拜年,一个年就要“败”去一百多万元;为了找关系,跑政策,每年都是大年三十晚上才坐上回家火车……

看了这些辛酸的故事,让我想起因信用证诈骗罪入狱的“中国首富”牟其中说过的一句话:“我只可用10%的精力去处理生产经营的问题,而90%的精力则要被迫去应付环境的压力。”这也许是中国老板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

有关五年级过年的作文汇总 篇4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过年的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过年的作文 篇1

过年,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是在“腊日”,既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过年”,因为过年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过年是我国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楞,正月实一古称无日、元辰、元、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过年,顾名思义就是开始。开始来了,万象更新,愚意着新一轮的播种收获时节又要到来。人们没有什么理由不来欢欢乐乐的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日来临之前就早早的在门帘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期待着节日的来临。

过年的另一个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想象中的怪物。“年”一来。树木凋谢,百草不生,但“年”一“过”却恰恰相反,会万物生长,鲜花遍地,生机勃勃。“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用红纸照,于是有了燃鞭炮,贴春联的习俗。

过年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是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传统的庆祝则以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放鞭炮,除夕“守发”等仪式,正月初一晚辈要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等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

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五年级过年的作文 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的钟声迎来了辞旧迎新的一年——20xx年。在许多人的心中,过年永远是贴对联、收压岁钱、挂灯笼、写福字……但是我认为,过年已经变了!

小时候

小时候过年,总是会很快乐、很开心,“啪啪啪,啪啪啪”一阵响亮而由又刺耳的烟花声从我耳边传来。

我兴奋地叫了起来,还看到了许多人买了许多东西,比如水果、蔬菜、酸奶……提着去亲朋好友的家拜年!我也不例外,每次去亲朋好友的家里,都收获满满,有好多压岁钱、好多我喜欢吃的蔬菜水果。午饭做好了。鸡鸭鱼肉,丰盛的菜肴:甜辣具备,香醇美酒。外面乍暖还寒,室内温和如春,弥漫着过年的气息,团圆的幸福,相聚的快乐。一家人一起举杯换盏,其乐融融的场面,父亲温馨的笑脸,淳朴真切的话语,浓浓真挚的亲情,让我感到家的美好幸福,好温暖呀!

长大后

自从长大后,便很少拜访亲朋好友,一般都是发一个祝福语、发一个微信红包,表达自己的小心意。过年更是有听不完的唠叨声。几乎每天都重复着一句话“看别人徐思涵,她的妈妈几乎没有管她,她的英语100分,数学99.5,语文93。你呢?考那么一点分,枉我天天对你的良苦用心。不管的孩子都考那么好!”“妈妈,你能不能不要把我的成绩跟别人比?”“就是因为你不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才考的不好的!”过年就在妈妈的数落声中度过。

过年,变了!取而代之的是苦与涩。要是过年不变,那该有多好啊!

五年级过年的作文 篇3

走在大街上,用鼻子嗅一嗅,你就会闻到一股吉祥、幸福的味道。那,就是年味。

小年来了,所以年味在街上正式飘起来了。今年过年格外早,所以年味也早早的来到了我们身边。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春联,个个都那么有诗意“春和千树茂,雨润百花香”“爆竹声声春讯早,桃符处处岁时新”人们不仅贴春联,还贴了“福”字福到了家家户户。嗯,春联里飘出来的年味儿,我闻到了!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各种烟花爆竹奏起了一曲无字的歌谣,歌谣里带着年味,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烟花绽放了,爆竹炸响了,在天空,在地上。“噼噼啪啪,噼噼啪啪”炸出了人们的喜悦,炸出了人们的幸福。嗯,烟花里飘出来的年味,我闻到了!

年到了,手机可忙了。一会儿接收短信,一会儿发短信,又打电话的。每当你收到祝福时,你的心就会感到十分温暖;每当你送出祝福,做着“拇指运动”时,你的心就会感到十分幸福。嗯,手机短信里飘出来的年味,我闻到了!

超市里,菜场里,都是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人们都在争先恐后的过买年货。想好好地过一个幸福的年。买到好年货的人笑逐颜开,没有买到的人则垂头丧气。嗯,年货里飘出来的年味,我闻到了!

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过年的喜悦。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过年了,年味飘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发完祝福短信,贴完春联,提着年货望着漫天星火,耳边响起了不绝于耳的爆竹声,年味愈来愈“肆无忌惮”地宣泄出来了……

五年级过年的作文 篇4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的最后一天,桃花村的人们正急急忙忙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年三十晚。

从此每年年三十晚,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五年级过年的作文 篇5

邻居爷爷已是古稀之年,他的老家在千里之外的四川。趁着今年学校小记者社团布置的春节作业,我采访了爷爷,让他回忆一下他在四川老家小时候过年的趣事。

穿着一身灰棉袄的爷爷高高兴兴地坐在沙发上,很快就沉浸在小时候过年的情景中。

他说以前人们对过年非常重视,进入农历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过年的食材,杀年猪、灌香肠、熏腊肉等等。腊月二十三要祭灶神,做酒饭,放鞭炮。腊月二十四大扫除,“这一天一我和家人都十分的忙碌,一家大小都参与大扫除中”。

腊月二十五要糊窗户,“可是在农村里,多数人家没必要糊窗户,但这一天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

忙碌了一个月,终于踏入了过年的门槛——大年三十,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贴春联,吃团年饭,守岁。爷爷说以前春联都是请老一辈的人写,而现在大多数都是印刷的,“千篇一律”。

到了晚上都会把最好吃的饭菜端上桌,一大家人围着大圆桌其乐融融的吃团年饭。以前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手机,“大家都是吃过团年饭后,一家人围着火炉聊天”,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守岁。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早上都是吃年前石磨手工制作的圆宝(汤圆),然后就各家各户串门拜年,喜气洋洋地互道新年好”。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真正意义上的把这个年过完。

爷爷还给我唱了他们小时过年时的过年顺口溜:“二十七八吃黄粑,三十晚上吃鸡肉。初一早上吃跳水粑(汤圆),婆婆收拾做粑粑,媳妇打扮回后家。姑娘打扮把毽踢,小孩准备把虱抓”。

爷爷说以前过年虽好,但是现在过年也不错,“现在过年可不是杀年猪、做米花糖,熏腊肉等等。需要什么都是上街到商店里购买,给忙于工作的人们带来很多方便,但是也少了很多乐趣”。

听了爷爷的回忆,我也不禁想起我的春节。我出生在广州,对于广州现在的过年习俗最有印象,最有趣也是广东人特有的过年习俗——逛花街,花市一般在年二十三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除夕夜。在花市,有各种各样争奇斗艳的年花,寓意着大吉大利的年桔,还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各种零食、对联、灯笼等。

每次陪爸爸妈妈逛花街,都会给我买一个风车,风车最早叫“八卦风轮”,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代表着喜庆和吉祥,具有驱魔镇宅降妖之功,寓意家庭幸福,人丁兴旺,四季保平安。把所有的快乐、幸福、健康转进来,把所有的烦恼、痛苦、灾难转没了。这也是爸爸妈妈对我新年的祝福。

我向往爷爷儿时过年的情景,但是我也珍惜我现在过年的时光,有红包收,可以回乡下尽情地放烟花,这些都是平时做不到的。

五年级过年的作文 篇6

腊月二十八,我和妈妈坐火车来到上海。因为今年我们要到姑姑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

来到上海,我发现这儿不愧为国际化大都市,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繁华的外滩,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还有一座座高楼大厦,让人目不暇接,大街小巷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我们坐了很长时间的地铁来到姑姑家,姑姑和姑父热情地招待了我们。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正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美梦,就被外面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吵醒了。我飞快地穿好衣服,起床一看,原来是妈妈和姑姑正在准备年夜饭的食材。妈妈在剁肉,姑姑在做肉圆和蛋饺。姑姑告诉我,在上海人的.年夜饭桌上,肉圆和蛋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肉圆象征着团团圆圆,蛋饺寓意着招财进宝。姑姑还说,上海人的年夜饭桌上每一道菜都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弯弯的黄豆芽,形状像如意,所以取名“吉祥如意”,红烧肉叫“鸿运当头”,桌上必须有鱼,因为年年有余(鱼)嘛!还有热气腾腾的火锅象征着未来越来越兴旺。当然还少不了上海人最爱吃的八宝饭,甜甜的、糯糯的,寓意着生活越来越甜蜜。我听得目瞪口呆,原来年夜饭还有这么多讲究呀!我正看得眼花缭乱时,姑父和哥哥喊我过去帮忙。我连忙跑过去,看见姑父手上拿着一堆对联、窗花和年画。我和哥哥拿着胶布各自在窗户和门上贴上漂亮的窗花和红红的福字。

大家忙碌了一天,终于开始吃年夜饭了。妈妈和姑姑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有糖醋排骨,清蒸鳜鱼、红烧羊肉、卤牛肉、肉圆蛋饺汤……看得我直流口水。等大家都坐好后,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排骨放进嘴里,又甜又香又烫,我不得不一边吹一边嚼。看着我像个馋猫似的,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饭桌上,大家都互相敬着酒或饮料,推杯换盏,说着祝福的话,好不热闹。我也站起来,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奶奶笑眯眯地递给我一个大红包,我推辞不要。可奶奶说,这是压岁钱,可以保平安,必须得要,我便开心地伸手接了过来。心里却在盘算着有了这个红包,开学后就可以买很多想看的书了。

晚饭过后,全家围坐在电视机旁,一边聊天吃瓜子,一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笑声、歌声、谈话声编织成一首美妙的音乐。此刻,在我的眼里,年的味道,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更是甜蜜的!

五年级过年的作文 篇7

往常我是不喜欢过年的,但是今年却是一个意外。因为过年要去奶奶家我又住不惯,所以我才不愿意过年。不过今年我却在奶奶家呆习惯了。主要是因为在奶奶家和妹妹在一起玩才让我这个年过得有乐趣了。下面就让我介绍一下我和我妹在过年的这几天都在一起玩了什么吧。

我发现我奶家有一罐茶叶发现过期了,我打开一看结果冒烟了。其实我知道是因为什么茶叶才冒烟的,是因为灰尘在茶叶罐子里慢慢积攒最后变多了,自然打开一看就冒烟了。于是我想到了和妹妹要玩的一个游戏。我们好一通摇茶叶罐,摇完了在打开

结果肯定是冒烟,我们边摇边得意,还边笑边打开。还编了句词叫见证冒烟的时刻。还唱歌改词。真像回到了童年一样。我们还玩了捉迷藏,我躲到了门后故意把家门打开迷惑她,让她以为我在外面。结果她果真没找到我。下次她更阴,躲被窝里。我也没找着她。

我们还在一起玩扑克。她不会玩,只有玩比大小了,不过依然有趣。过完年了我要回家了以前我这个时候是最开心的,不过今年我却有些眷恋。我不太愿意走了,因为舍不得妹妹了。

不过最后还是和我妹依依不舍的告了别。今年是我过的最棒的一个年。

五年级过年的作文 篇8

过年了!我高兴地穿上了新衣,跑出来家门。放眼望去,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大红春联,小孩子们穿上了漂漂亮亮的新衣服,聚在一起放鞭炮,“劈里啪啦”地响着,可热闹了!

当然,我家也有许多事情要做。除夕下午,我们要大扫除和包饺子,妈妈负责包饺子,我和爷爷奶奶爸爸负责大扫除。只见妈妈拿着一张饺子皮,里面放点肉馅,再在里面放一枚硬币,我觉得很奇怪,便问妈妈,妈妈笑了笑,没有回答。算了,我还是忙我的吧,我就上楼打扫我的房间了。

等全部打扫完,已经快吃年夜饭了,看着眼前干干净净、焕然一新的家,我的心情特别好,这也有我的功劳。这时,妈妈也把饺子包好了,还烧了一大桌菜。妈妈把饺子下好,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全家人围着桌子,吃着热腾腾的饺子,我更是吃得狼吞虎咽,生怕没了。突然,爷爷“哎呦”一声,大家都停下来筷子,原来爷爷迟到了那个包有硬币的饺子,大人们都笑了,爸爸介意大家举杯共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愿我们全家新年新气象,心想事成!妈妈在一旁解释着,饺子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食物,一是因为饺子形状像元宝,人们吃了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人们把各种各样的东西包到馅里,意为来年有个好兆头,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如硬币,就是求财的意思。哦,原来如此,我终于明白了,期待着明年我迟到硬币。

大年初一一大早外面鞭炮声不断,我很早就起床了,我穿好新衣服,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然后跟着爸爸去给几位长辈,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因为拜年,可以收到很多长辈的压岁钱,还可以收到一些礼物,比如玩具、衣服、烟花等。

过年还有很多好玩的,我很开心,我希望天天过年!

五年级过年的作文 篇9

过年啦过年啦,家家户户挂灯笼,贴对联,放鞭炮,看春节联欢晚会,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听爷爷奶奶说年夜饭代表着团圆,也象征着美好和幸福。父亲给我们做了一桌子各式各样、香甜可口的菜品。他在饭桌上笑眯眯得说:鱼代表着年年有余,接着又说:这盘饺子里有一个饺子里有一枚硬币,你和姐姐谁吃到这个带有硬币的饺子谁就福大,于是我和姐姐狂吃饺子,怕对方先吃到这个饺子,最后我吃到了这个饺子,我大声的喊了一句:我是福气最大的人。吃完这顿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便坐在床上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上的演员个个舞姿优美,个个歌声嘹亮,个个演的小品都很逗人……我们看得入迷,一起拍手叫好。

就在看得入迷时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我站在我家阳台上指指点点,尽情欣赏别人放的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烟花,我越看越入迷,便提着各种各样的烟花到楼地下也放了起来,父亲首先把打火机给我,让我点然导火线,可我不敢点,姐姐鼓励我说:没关系,你一点赶紧跑就行了。我只好硬着头皮用打火机点燃炮头,我还没反应过来花炮已经“嘭”的一声腾空而起在半空中腾空而起,绽放在天空中,顿时天空中的烟花有的像一座美丽的花园,有的像流星雨,有的像天女散花,还有的烟花上写着:祝大家今年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我感觉除夕的晚上简直就是花炮的世界,花炮的海洋。

与过年有关的作文 篇5

我可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可以放鞭炮。我们家的鞭炮都在爷爷家,在平时,爷爷奶奶根本不让我放鞭炮,这下我可要好好的过过鞭炮瘾。

爷爷家的鞭炮特别多,爷爷怕我偷放鞭炮太危险,所以,他都把鞭炮藏起来,他可瞒不过我的火眼金睛,经过侦察,都知道他藏在哪里!过年那一天,我跟姐姐可放了个痛快,我急急呼呼的吃完了晚饭,就跟姐姐把鞭炮搬到院子里,花样可多了,有青蛙王子、坦克、蝙蝠、小黄蜂、小礼炮、小玉米、爆竹……。因为喜欢,所以放炮一点也不害怕,都是我跟姐姐自己点的,鞭炮可漂亮了,小黄蜂嗡嗡的向前冲,一不小心就会钻进你的怀里;小坦克咕咕噜噜向前跑,而且还会边跑边放大炮,可吓人了,不注意就会打到你,我都点完就快跑;小玉米可漂亮,点上就直冒五颜六色的火花;最漂亮要数小礼炮啦,就像天女散花,有红色、黄色、绿色等各种各样的颜色,映红了一片天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有关过年的散文 篇6

回到家就一直忙,打扫卫生,会见闺蜜,朋友聚餐。晚上,一抬头看见了那件羽绒服,就想起来,早上醒来接个电话,下楼又给忘了。就这么着,到了二十五的晚上我才意识到,堂弟的婚礼上,三婶大概穿不了我的羽绒服了,心里满是遗憾与悔恨。

二十六那天,仰仗着离娘家近,我又赖床了。十点整,我哥打电话催我,我穿上了袜子,又睡着了;十点二十堂妹打电话催我,我穿上了裤子,歪头又睡;十点半,我家房门被敲得咣咣直响,原来我妈坐着堂妹的车,亲自来喊我起床了。麻溜溜的,我一分钟就穿好了衣服。我妈说今天小辉大喜的日子,我就不说道你了,赶紧跟我走吧!

我前脚进门,婚车也跟着到了。堂弟和新娘手牵着手,如胶似漆,一分钟都不能分开的样子。众人跟司仪起哄:“别拜天地了,直接入洞房得了!”堂弟和小新娘一直笑,配合着司仪,该拥抱就拥抱,让接吻就接吻。到了拜爹娘这一块,堂弟的眼睛红了,台下的我,最见不得这种场面,我的泪水大颗大颗流着。我比堂弟大九岁,仿佛就在昨天,我还抱着他,给他买糖吃,一转眼,这个小不点,就高出我半头了。再看我妈,我叔,我婶儿,一个个都眼含着眼泪,我才发现我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老了?

大年初一,给婆婆公公拜年,然后又回娘家拜年。结婚之后,我经常想,养女儿真的很悲哀。含辛茹苦养活了二十年,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口里怕化了,好不容易长大了,开花了,却被人连盆端走了,就是拜年也得先拜人家的爹妈。

我妈妈是真老了,年轻时候的脾气一点儿都没了。记得我小时候,我忘记犯了什么错,妈妈拿起擀面杖对我一顿好打,倔强的我硬是没掉一滴泪,反倒是她的的眼里泛起泪花儿。如今,她恨不得我二十四小时呆在她身边儿,即使看会儿电视,她也让我坐在她被窝儿,哪怕一句话也不说。

儿时,我总觉得妈妈身上散发着香味儿,总想一天到晚呆在她身边儿。可是妈妈怀里抱着的永远是弟弟,我小心翼翼跟在她身后,就算晚上睡在妈妈脚头,抱着她的脚,我也能睡得香甜。可是这么小小的心愿,总也难以得到满足,每当夜晚来临,我便被奶奶抱走,时光那端的小女孩,我依稀还有她的模样,又开始在记忆的长廊里,哭得撕心裂肺,荡气回肠。

如今,记忆里那个幼小的自己,也被时光推到了儿立之年,为人妻,为人母,懂得了母亲当年的无耐与辛酸。多年的幽怨、遗憾,都随着父母、至亲的老去烟消云散。每年叩拜祖先,我都会回头问一声身边的嫂子:嫂子,磕几个头呀?嫂子早已习惯我的这种不食人间烟火,头也不抬地回复我:神三鬼四。是呀,嫂子与哥哥结婚的时候,我刚刚十三岁,还是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十几年来,我们虽有分歧,也有默契。

祖先牌位,我只认识爷爷奶奶与父亲。我也见过爷爷的母亲,只是记忆里,她是模糊的,模糊的脸庞,模糊的微笑,模糊的白发如柳絮般飘渺。只是我的睡梦中,她会偶尔清晰,尤其是她粗糙的手,触摸我脸颊时,传递过来的温暖。于是我的叩拜,庄重与敬畏中多了一些温度。

三个响头,我已泪流满面。泪眼模糊中,父亲慈爱的笑脸,正望着我,耳边仿佛传来他宠溺的声音,依然喊着他对我的溺称:妮妮,我的妮儿……仔细回忆,他陪伴我的二十多年里,竟从来没喊过我的全称,更没对我动过高声。

初二,串亲访友,也拜年。我哥领着我们十几个兄弟姐妹,去二爷三爷家拜年。二奶奶和三爷爷已经去世十多年,二爷爷生性淡漠,不喜言谈。小堂妹担心地问我:“姐,你说咱二爷爷认不认得咱们呀?走在路上,我跟他问好,他总是嗯一声。”

“二爷爷认不认得你们我不知道,但我敢保证二爷爷一定认得我。”我十分自信地说。

“为什么?”堂妹和他老公一起问我。

“因为我从小就浓眉大眼,唇红齿白,人见人爱,二爷爷看见我就笑,比见到他亲孙女都乐呵。”

“切,自恋狂!"弟弟妹妹们竟然异口同声,像排练过一样。

果然,二爷爷一脸茫然,面无表情地望着我们。

我问二爷爷,认不认得我。二爷咧嘴笑了:“咋个不认识,你不是大妮子嘛!然后他双手在口袋里摸索,给我一大把核桃。弟弟妹妹们站在二爷爷面前,二爷爷又一脸茫然,没了下文。

我哈哈大笑:“看看,我没说错吧,二爷爷就是只认识我自己。”

小堂弟不禁惊呼:“凭什么,到底凭什么?”

“凭我长得好看呗,凭我老少通吃呗!”望着弟弟妹妹惊奇的目光,我骄傲地说:“你们以为好看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嘛?其实长的好看,真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哈哈……这多年我真的不容易。”

然后又到三爷爷家拜年,三奶奶喜笑颜开。我们一起起哄:“三奶奶,把您压箱底儿的东西都抖出来吧,核桃、瓜子、糖果、果冻,啥啥的都要!”

三奶奶把家底儿都抖给我们了,乐呵呵地说:“赶情来了一帮子土匪呀!”

在三奶奶家又遇见了我爸的堂妹,我们的堂姑。堂姑们见到我都高兴的不得了:“哟!哎呦,咱们家大妮咋长得跟小女孩一样一样哟;哟!哎呦,咱们大妮咋越长越好看呢?”

我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善良,所以年轻;因为好看,所以好看。”

拜年回来,妈妈已经站在门口眺望,像我儿时一样,等待她的孩子们回来吃饭。

过年,我也打麻将,与家人,与闺蜜,尤其是与闺蜜在一起,我们也偷偷说些粗话,但不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偶尔有些小坏,但都是单纯的女子。就像我允许床上放些衣物,但不允许衣物脏乱。

我平时不打麻将,小堂妹不住提醒:“姐,咱可是现金哦,可不许耍赖哦。”

“咦?凭什么断定我会耍赖,又凭什么断定我会输?”我问。我接着又说:“打麻将除了靠运气,还得靠聪明,这些我都不缺。”

我,我哥,大堂妹和小堂弟组成一桌。堂弟下了一条龙,哥哥下了空中炸。

哥哥说,他先讲一下什么是空中炸:空中炸就是自摸赢牌以后,把牌举过头顶,在空中向大家展示一下。

小堂弟问,意义何在?

我哥说,意义之大,难以言表:首先此举非常人性化,向那些个肚量小的人打个招呼,避免其心脏病、脑溢血产生与复发。其二,那些自摸羸牌者,会沾沾自喜,此举提醒他凡事三思,不要轻易而举,忘乎所以。

我们都明白了哥的一片苦心,异囗同声夸赞他是河南好大哥,还提醒哥不要忘记申请个专利。

果然,一下午我们的自摸赢牌都白瞎一场。只有我哥哥摸牌以后,不慌不忙举过头顶,然后向大家展示一番,再不慌不忙收钱。看起来和谐又顺其自然。

但是,我哥和我妈妈婶婶打麻将,从来都是输钱,我仔细想想,也不觉得奇怪。

和闺蜜打麻将,我们四个一桌,每次婷婷都说和堂妹一样的话:“咱们可是现金哦,不许耍赖哦。”然后也会望向我。

我心里说,凭什么?就凭你粗心。

说起婷婷粗心,我这里有个关于她粗心的典故。三年前她请刚有驾照的我做司机,去她四十里开外的娘家奔丧,她告诉我她亲大娘死了。结果她下车就蒙上白孝帽,一路奔向灵堂,一路哭嚎:我的大娘,我的亲大娘,你走的好突然……看她哭得动情,我也鼻子发酸,眼泪横流。她跪在灵前,趴地狂嚎:我的大娘,我的亲大娘……

我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劝解之时,从灵堂后走出一老太太。只见她拉起婷婷说:“我的儿啊,你大娘我没死,死的是你亲大爷……

就这么一个粗心人儿,还怕我输不起钱,我还怕赢得太多呢!

每次婷婷做庄家,都提醒我们要平赢,切勿摸了她。我下了她三次庄,她都问我干嘛摸她,你还要不要脸?

我说摸了你老公,我才不要脸,摸了你白摸。

另一个闺蜜小会说,看看崔崔,平时不动声色,说话居然带颜色,还是向日葵的颜色。

我说人生嘛,荤素搭配,才有滋有味。

赢钱的我,也请大家吃饭。每次点菜,婷婷都会提醒,多点菜,少点肉,而小会却喜欢吃肉。

我就不紧不慢地提醒:切勿偏食,荤素搭配,健康人生。

然后我们会不约而同,大笑不止。

饭后,我半假半真地要求服务员开发票,她们都会告诉我,店小无票。

大家会半假半真地批评我:“崔,不要再调皮。”

年,就这么悄悄过去,时间也从指缝间溜走。

跟过年有关的随笔:从容生活 篇7

人生如同一场梦幻,喜乐间时间飞逝,从春花秋月到更深露重,人生的步履匆匆,光阴的故事在日复一日中,被清风一页页翻过,或铭记或遗忘,已无法一一细说。生活就象一本日历,每过一天就撕去一页,日子不可重来,人生不能彩排,过好今天最重要。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容器,该舍得舍该留要留,多留些快乐、美善和阳光,其它的自然就少了。但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不惧不退,才能享受生活,船停在港湾最安全,但造船人是为了出海;人呆在家里最舒适,但那不是人们追求的生活。人生一世,走很多的路,有平坦的也有崎岖的,生活再苦难也不要抱怨,不抱怨上苍、不抱怨世俗、不抱怨命运、不抱怨父母,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尽全力养育我们已是不易,我们应当报答。生活再困顿,我们也要不负恩泽,不负太阳每天的升起,这就是日子,这也是人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生活。日子是琐碎,是平淡,是辛苦,或忙或闲,或累或烦,无论如何都得过;人生是跋涉,是攀登,是穿行,或难或易,或远或近,不论如何都得走;生活是烈酒,是香茗,是咖啡,或浓或淡,或苦或香,不管怎样都得品。不论苦乐,不论难易,依旧前行。

所以,我们要感恩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強盛,要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因为世间万物,皆有因果,生死富贵,草露云烟,不过是一场领悟。懂得取舍,做智慧行侣,静沐岁月风雨,清读时光苍茫,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淡定从容。曾经强烈期盼得到认可和承认,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已的,与他人毫无关联。原来真是如此。

与过年有关的作文 篇8

我和嫂子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个新年我们三——我、哥哥、嫂子是否哪里做得不够好,让母亲心生失落之感。

母亲大概留意到我和嫂子的表情,叹了一口气说道:“与你们无关,我心情也不差,只是少了过年的劲头。”

我开始寻找自我懂事开始,记忆里母亲是如何准备“年”的回忆。

小时候,家还在建国糖厂,没有搬来县城。每当年关将近,母亲便会去县城一趟,给我们备过年的新衣服新鞋子,然后藏起来,直到除夕到来的前两天才拿出来让我们保管。每次拿到衣服我与哥哥总会兴高采烈地摆弄新衣服新鞋子,还会互相评价各自的衣服。那时母亲则会静静坐在一旁,微笑看着我和哥哥。

记得有一次,母亲骗我与哥哥,说今年没有买到新衣服,我当时候十分失落,夜里爬起来偷偷翻找母亲的衣柜,看到两套崭新的衣服才安心回去睡觉。在我的记忆里,没有新衣的年不是新年。

新年的红包我们总能收到很多,来自父母、亲戚、邻里街坊。直到上大学,我的压岁钱都是在母亲手里,母亲会语重心长地解释道:“别人给的红包我们都要回礼,父母给你们的就自己收着。”因此,过年收红包其实就是期待父母给我的那一份,也因母亲那样一说,每每有人想塞给我红包,我内心都是拒绝的。不懂大人的世界为何要做这样的蠢事。

小时候过年回想起来的确是珍贵的美好回忆。总觉得小时候吃过的莲子糖是最好吃的,年夜饭是最丰盛的,夜里父亲买给我们的花炮是最特别、最响的。可是这些都随着我长大消失了,除了大年初一早上起来依旧规矩等母亲说完新年快乐我们再答谢的那一股谨慎感。一些习俗母亲现在还依旧会坚持,譬如大扫除、譬如年初一吃斋、譬如守夜。

我也不清楚这些潜移默化的事物是何时被一件件取代掉,只剩下最简单最不可替代的。这样简单的年意味着我们是长大了还是老了?不知道现在的小孩眼中的年又是什么样子?

母亲在度过了60多个新年后,终于说出了对年的疲倦感。也许年纪大了,年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时间流逝。孩子长大、日子的富足,亲友的相聚,一切的实现了,日子没了期待,似乎年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说便消失了。

而我,对于新年的感受则比较复杂。期待过年家人齐整团聚,在家唠嗑家长里短。

只是,年到了,你会发现朋友数量也一下子骤减。

我没有留在家里过年,而是去了哈尔滨。连续三年聚会的小团体最终还是散了。17/不再提起聚会的消息,期间似乎发生了很多事,似乎又并未发生什么。只是大家都相继恋爱,组建家庭,这样的小团体一旦有人结婚便会自然解散,表面上看是大家减少了出来说傻话,聊人生的时间,但其实在年复一年的流逝中,随着价值观的变化而变淡的情感。类似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则愈演愈烈,直至往后不复相见,关系脆弱得风一吹便断。而真正沉淀下来的东西的便沉淀下来了,十分珍贵。

昨晚,一位认识了十几年的闺蜜还打趣道:“再过三年我们就认识了,这个数字稳稳地刻在了我们的脸上。”我也笑了,看着身旁自信淡定的她,我知道,我们更喜欢现在的自己,因为以前我们真的除了年轻一无所有。

来年再聚吧,年还是需要的,不然谁见证我们的成长与老去呢?

作者:诉非

与过年的作文 篇9

今天是除夕。在车上煎熬了一个多小时,爸爸妈妈终于回到了老家。门上贴着红色春联。进门的人真多!连平时很少见面的七婶八婶都回来了。大家问了问题,聊了聊自己的日常生活。过年的滋味,在这问候的话语里,让人在寒冷的冬天首先从心里暖起来。

黄昏时分,天空中出现了几颗星星,星星似乎被米饭的香味所吸引。我们开始吃年夜饭。食物不同于亲切的话语。不是温暖,是充实。大家吃着好吃的,说着拜年的话,很舒服很舒服。一年不见,压抑了一年的思念如泉水般涌出。食物包含了厨师对亲人的关心,对父母的孝顺,对孩子的期望和期待。这不是过年的味道吗?

午夜了。该放烟花爆竹了。烟花一朵接一朵升向天空,夜空中百花盛开。一个小点在天空中画出一条美丽的线,一个点和一条线的消失促使一朵花绽放。鞭炮也加入其中,发出声音,夹杂着孩子们的笑声和大人对新年的问候。那我们的孩子该开心了。几只“火蝴蝶”在空中飞舞,几只小烟花被禁在空中,几只“金龙猫”在地上跳来跳去。这是我的杰作。笑声和火花组成了我们的青春舞曲。院子里浓烈的火药味蕴含着青春的激情。这不是过年的味道吗?

上一篇:如何提高体育教师撰写体育教学说课稿下一篇:修旧利废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