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信息工作调研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院信息工作调研(精选9篇)

法院信息工作调研 篇1

滦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谢金华

以文辅政,在名思义,就是要通过写文章的方式,为以领导决策为核心的政务工作做好服务,提供参考性依据。在以文辅政工作上,办公室既占在突出位置,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办公室必须要以此作为一项重要职能,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突出抓好以信息、调研、领导文稿为主的文秘综合工作。同时,更要形成全员抓信息和调研的意识,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全面普及,把我院的以文辅政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一、搞好调研,当好参谋助手,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

要把为领导出主意、当参谋作为调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把握法院工作重点,深入实际,深入业务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在领导决策中当好参谋助手。一是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展开调研。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战略构想。对此,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响应,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好落实。体现在具体工作上,就是要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而近年来,我县县委本着优化发展环境、创建诚信滦县的原则,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加大投入,优化经济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作为基层政法机关,法院在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为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服务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法院重要综合部门的办公室,必须要站得高,看得远,围绕全县的整体和中心工作,跳出法院抓调研,从而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服务领导的决策,使法院各项工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更好地为全县中心工作保驾护航。二是围绕审判工作抓调研。说到底,法院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抓好立案、审判、执行等项业务工作,脱离了这些抓其他,就是舍本逐末,就是无根之木。因此,办公室和全院各单位,在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也必须要围绕审判工作这个中心,挖深、搞细,抓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从而使领导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审判工作中的经验、不足,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三是围绕实际抓调研。从今年来看,我院的调研工作可以说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各单位搞调查研究的积极性较往年有很大提高,调研文章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忧的是,很多调研的质量不高,纸上谈兵的多,切合实际的少,人云亦云的多,真知灼见的少,闭门造车的多,实际挖掘的少。甚至还有一些是从网络、报纸、杂志等抄袭的。这样一来,调查研究不但起不到给领导提供参谋的作用,反而会耽误领导时间甚至引起决策的失误。因此,在调研工作中,必须要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到基层,深入到根源,抓出一些根本性的东西,以调研工作来服务领导决策,推动全院的工作。

二、加强信息反馈,提供决策依据

法院信息工作调研 篇2

周强指出, 做好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手段。当前,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保密与信息安全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十分严峻, 确保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信息安全的任务日益艰巨繁重。全国各级法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统一到中央关于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

周强强调,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坚持问题导向, 进一步加强对干警的保密教育, 落实保密责任, 完善制度机制, 坚决防止发生失泄密事件。要开展不同形式的、以网络信息安全保密为重点的保密意识、保密常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 使保密意识、保密常识教育培训常态化、见实效;要及时分析新情况, 严格落实保密制度, 自觉学习保密法规制度, 努力掌握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能。要加强网络监管, 健全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建立日常安全检查和应急处置机制, 把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要坚持零容忍, 严肃查处失泄密事件和涉密违规行为, 充分发挥反面典型的教育警示作用, 促进全院干警的保密意识不断提高, 保密知识不断丰富, 保密技能不断提升。

周强要求, 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职责, 加强协调配合, 形成做好保密工作的合力。保密工作部门要加强保密监督、管理, 抓好各项保密法规制度的落实, 切切实实解决客观存在的保密风险和隐患, 为干警抵御失密风险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和支持;要结合最高法院机关和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 认真研究提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对下指导。技术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网络安全防护的规定和标准, 实时跟踪、评估网络安全风险, 及时采取技术防范措施, 装备管理部门要加大经费、装备等保障力度, 自觉承担起各自的保密职责, 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切实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做好保密工作的能力水平。

周强强调, 在加强保密工作过程中, 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保守国家秘密与推进司法公开的关系。该保守的秘密一定要保守住, 同时要大力推进司法公开, 实行“阳光司法”, 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二是要处理好密与非密的关系。既要注意实事求是, 科学定密, 又要注意科学定级, 做到贴合实际, 依法管用。三是要处理好教育与惩处的关系。要树立“严管才是厚爱”的理念, 既注重平时的管理、监督, 又要加大对失泄密事件的惩处力度。四是要处理好软件与硬件的关系。要注重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管齐下, 强化硬件保障, 还要时刻注意网络防范技术的跟进与学习, 有效提升技术防范能力, 从源头上减少失泄密事件发生的几率。

做好科研院所调研信息工作 篇3

调研信息,是指紧扣企业决策需求,通过调查研究渠道获得并经过精深加工的有分析、有建议的信息,是信息调研的成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研信息不仅是调查研究的成果,更是实现领导决策科学化、高效化、准确化的有效手段。调研信息正在代表信息服务逐步向“高、精、深”方向和层次的发展。

科研院所的调研信息因其意义和价值特殊,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主要关注热点、难点类和经验亮点类两种类型的信息。其中,热点、难点类信息,重点强调及时性,忌信息滞后,相对于其他类别的信息,热点、难点类信息的时效性最强,甚至某些时候稍微滞后几个小时,就会导致信息的失效。经验亮点类信息,重点强调敏锐性,忌简单陈述,该类信息可以通过走访政府、企业,浏览网页、其他媒体等渠道挖掘信息,在搜集、挖掘信息过程中要具备较强的敏锐性和洞察力,要站在技术发展前沿和企业领导高度去筛选信息,准确捕捉到重点信息、关键信息;采编经验亮点类信息时,不但要反映出相关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更要着力突出有特色的具体做法和措施。根据调研信息的目标和特性,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为科研人员本身研究服务;二是为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提高生产经营效果提供参考。

做好调研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调研信息工作是改进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为隶属于中国石油集团的科研院所,西北分院一直承担着为西北各油田企业从事勘探开发技术服务的重任,在开展科研服务过程中,调研信息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借助于西北分院的特色技术和人才优势,分院积极开展的系列调研信息工作每年都为油田企业提供了规模化、专业化的特色性科研服务,有效降低了油田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减少油田企业创新投入的综合成本,特别是有效解决了有些油田无法依靠自身资源解决关键技术的问题,得到各油田的高度肯定和信赖,越来越成为油田勘探开发决策部署的重要技术力量。

做好调研信息是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

调研信息工作为分院和油田企业间建立起一条沟通、交流的“信息快车道”,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反馈的时间,有效避免了信息传递的层层衰减,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执行效果。由于地理位置和管理模式上的优势,分院创新向每个油田都派驻研究“小分队”或建“研究基地”的管理模式,使得大多数调研信息来源于油田企业的生产一线,使其更具准确性和说服力,部分无关信息或非关键信息在调研过程中被及时被筛除,而关键点被捕捉并得到有效反馈,使信息的搜集和汇总更为高效。

做好调研信息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

调研信息有助于指导油田企业结合发展实际,有的放矢,推动油田生产经营工作。通过大量深入地调查研究,找准课题研究选题的切入点、着力点;有利于推动研究的重要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合理把握研究课题的有效方法和具体措施,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科研水平及特色技术服务的整体推进、创新发展。分院自成立以来,基本上形成一种“规矩”,每年至少1~2次,由分院主要领导带队,各相关部门和技术骨干参加,到各油田进行全面调研、走访,了解油田技术需求,把握研究重点,及时调整研究方向。调研结束回到分院后,再经过认真、反复的组织讨论,形成系统的调研简报,分发至各部门和研究“小分队”或“研究基地”,成为全院指导研究重点和方向的纲领性文件。这些做法对分院自身的发展和有效解决油田技术难题起到了良好效果。

切实改进调研信息质量与应用的思考

调研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关系到科研院所的存在与发展,这是一个无需讨论的话题。而无论是为了自身研究水平的提高,还是更好地为油田服务,要做好调研信息工作,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以虚心求教的态度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突出重点,关注热点,剖析难点,诚心实意地多向油田技术人员讨论,大量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形成高质量、有分析、有见解、有对策价值的调研信息和材料。调研信息写作要做到选题要准、准备要足、调查要细、研究要深、观点要新、语言要活,做到逻辑性、系统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明确调研选题

信息调研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部分是如何准确选题。偏离油田需求或领导决策意向的题目不现实、不合时宜;太大的题目无力完成,个性化小题目又没有实质性意义。因此,信息调研工作成功的关键就是要选好调研题目。

中国石油集团对西北分院的定位即是为西部油田的勘探开发、增储上产服务,围绕这个总体定位的一切调研信息,自然也就要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围绕油田企业十分关注的勘探开发热点、难点问题,围绕油田企业急需解决的勘探开发技术需求,围绕石油、天然气行业技术进展和动态现状,围绕国内外技术发展方向,围绕未来发展趋势性、倾向性问题的选题。对油田企业来说,增储上产、降本增效是头等重要的工作,除了直接用于勘探开发相关的动态和信息外,作为集团公司级的科研院所,还应站在更高的角度,及时关注国内外油气行业的宏观形势、外部重大变故、行业动态,超前预测与企业有关的事态走向,有利于指导分院自身发展和油田企业未来综合经营的方向,有利于领导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提高信息质量

调研信息既要有一定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有更高、更有价值的质量。要想提高调研信息质量,首先必须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选题,在此基础上,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使调研信息能够真正充分发挥其服务于决策、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一是调研信息提出的观点要尽可能新颖。各油田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一般地质理论和地质现象方面的资料和观点成熟性好,尽量尊重前人观点和认识,但是,一些地震、测井等技术方面的调研信息,要尽量追求创新。要善于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多出新主意,总结新经验,避免乏味陈旧、千篇一律、耳熟能详的信息。要吸引“眼球”,使人有一睹为快的欲望,可在提炼观点上下功夫,使所提出的观点具有开拓思路、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是调研信息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务实求真是调研与信息写作的最基本要求,最好能够多体现深入基层、深入现场,利用生产实际最典型的事例和数据来说明主题。无论是地质,还是勘探开发技术,都要力求尊重科学,敢于否定,切勿搜集假信息、假资料。通过现场或其他渠道调研的结果是什么情况,就反映什么情况,不主观臆断、以偏概全,要真实地反映情况,切实推动工作。

三是针对调研成果展开深层次的剖析。调研信息写作要有层次、有深度,可通过越级思维的方法,站在领导的角度超前思考问题,注重对原始材料由表及里的深入挖掘,处理好由整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由时间到空间的关系,不仅要看到事物的本质,还要看到它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不仅要座谈,还要问卷调查、访问以及实地观察,确保调研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要听介绍,更要听基层员工或者群众的反映,“偏听则暗,兼听则明”,通过点滴工作做到见微知著,使调研信息成果有理论功底,有深刻见解,只有调研深入,认识才能得到升华。

四是调研信息写作要简明扼要,增强可读性。首先,调研信息篇幅要短小精悍、简洁明快、开门见山、结构清晰。文字太长,不仅写作时耗时费力,阅读上也要牵扯读者的大量精力;其次,要将大量的信息、情况进行高度浓缩,一针见血,用有限的文字包含最大限度的资讯;最后,应多运用一些来自基层现场、来自普通技术人员、甚至来自外行人员也能读懂的鲜活语言,使调研报告语言灵动起来,避免干涩生硬。

五是快速、及时地对调研信息进行报送。研究院所调研信息区别于一般企事业或政府部门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要站在科学前沿、踏在前人肩膀上。调研信息要体现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及时传递实用信息,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后及时向上级反映情况,使油田领导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时机,确保推广应用和决策工作处于主动、可控的状态。多年来,分院的简报和生产动态信息,为指导油田技术服务做出重要贡献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其及时、准确地反映或反馈了油田技术需求与研究成果的匹配性,指导研究人员及时调整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取得了积极的作用。

注重成果转化

多年来,西北分院的研究成果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油田决策,而分院研究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从上到下进行的广泛调查研究。利用研究简报作为调研成果时,必须牢固树立为油田领导决策服务的指导思想已经成为分院各级领导和技术研究人员的共识。强化调研成果的转化意识,使其转化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措施,具有为决策提供服务的可操作性,成为调研成果能否成功转化的关键,其中必须注意做好两点:一是要积极做好调研成果的汇报工作,汇报材料要突出主要观点和对策建议;另一方面,在起草文件或简报时,须将调研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写入,有利于领导审定和决策参考。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法院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4

一、我院信息化各系统总体建设,应用和管理情况 我院领导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网络建设,信息化网络建设情况也一直在全市走在前列,我院信息系统承载的业务主要有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司法统计系统,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刑事办公管理系统,信访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执行案件管理系统,人事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可以说囊括了我院绝大多数业务,在我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院网络主要包括外网,局域网,内网这三大网络。外网主要是连接Internet,共有40余台终端计算机,主要用于查找资料。局域网主要用于单位各终端计算机的数据互传以及数据存储,即使各别终端计算机出现故障,也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我院的局域网,不仅保证了数据互传的便利,也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以很好的应对一些终端计算机的突发情况。内网主要是采用C/S模式,承接着案件流程管理系统,信访系统,刑事办公管理系统这三个重要系统。共有四台终端计算机,分别在立案庭,刑庭,执行局,院长办公室。内网的终端计算机是跟外网物理隔离的,这就保证了它的绝对安全。另外,政工科有一台计算机专门进行人事信息管理;办公室有两台计算机分别承载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立案庭有一台计算机专门承载司法统计系统。另外,我院还建立了专门的网站以方便群众了解我院动态。

我院的网络设备主要有cisco3745(R0)路由器一台,Huawei/S2403H-Hi交换机三台,主要用于外网建设。IMB服务器一台,交换机一台,主要用于内网建设。惠普服务器一台,主要用于局域网建设。视频会议相关设备。我院一贯重视信息化各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信息网络有专业技术人员维护,规章制度体系完善,能覆盖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的绝大部分方面;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更大的损失。我们会定期的对服务器系统CPU,内存,I/O状态,进程等检查,对系统设置,日志文件,Error Report进行检查分析,清理系统中的日志文件和垃圾文件。其次,对磁盘阵列,光驱,维护终端等的状态,设置进行检查。对风扇,后备电池等敏感部件进行检查,如有故障征兆进行先期更换。虽然我院计算机使用者专业水平不高,但我们也给予了最大限度的保护。主要是通过Lan-Based手段进行重要数据备份,就通过easyrecovery进行数据修复。并且对于备份服务器都进行了详细的权限分配,所有客户机终端只能下载和上传数据。

二、信息技术在科技强院中所起的作用

随着科技强院步伐的不断加快,法院围绕使用计算机技术所进行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原有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基层法院建设,已成为法院工作发展和融入社会的客观趋势。信息化建设,能够将基层法院的业务工作、队伍建设有效的整合为一体,促进其他各项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并且能很好地规范审判行为,促进审判公正。同时通过先进的网络教育手段,使干警们“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树立得更加牢固,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有新的提高。我院的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从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极大的提高了我院的工作效率。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资料的准确性和易存储性。我院的网站,可以让群众更加了解我们,展现我们的风采,也方便我们直接跟群众对话沟通。计算机化的记录不仅有利于以自动化取代笨拙的人工方式,而且它还能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可接触性和时效性。通过信息技术,无论身在何处,法官都能获取有关具体个案进展的最新消息,也可以实现对案件的跟踪,对每个案件,信息技术系统都能形成日常提示、进程报告、待决事项清单以及公告谁将主持下一步工作。因此,从案件最初受理到案件最终解决,法官都能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案件的监督、管理和控制。从长远来看,对于有价值的案件,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形成完整的案件历史卷宗;而且,这种完整的案件历史卷宗可以说是迅捷的、可信赖的,不需要花高昂的费用就能得到它。我院的信息化系统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业务,可以说,我院如今的工作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

三、我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操作人员计算机水平不高,导致信息化各系统应用的不够深入。

2、个别计算机终端偶尔发生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病毒入侵等问题。

3、部分终端计算机配置过低,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建议:

1、加强对干警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2、加强对院内干警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做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定期的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导致不良后果的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从而提高人员安全防护意识。

3、加大对线路、系统等的及时维护和保养,加大更新力度。

4、建议上级法院配发一些配置较高的计算机。

四、我院信息化建设规划 我院信息化建设起步早,相对比较成熟,全面。下一步建设规划主要有以下两点:

1、集中力量搞好科技法庭建设工作。

2、加强对干警计算机水平的培训,深化各系统的应用。

科技法庭的建设工作是接下来我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利用目前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以及通信与自动化技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对法庭审判过程的所有电子笔录、音频、视频、电子证物等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处理,并通过网络以多种视频应用形式(视频直播、点播、下载、光盘刻录等等)展现庭审过程。科技法庭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它方便了法院工作人员、其它司法人员、普通民众借助信息化网络和信息终端,实时了解庭审过程,支持在线司法监督,体现法院审判的公正与透明,充分展现和提升法院的司法形象,更加展现了创建和谐社会,实现司法公平、公正和公开及阳光审判的形象。

虽然我院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早,也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实际应用情况还是不够理想,根本原因在于我院干警平均年龄偏大,面临信息化建设这种新生技术,不容易适应。所以接下来,我院会加强对干警计算机水平的培训,更好的运行这些系统。

法院调研指导工作简报 篇5

在座谈会上,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马健龙从审判管理、司法改革、队伍建设、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执行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对全院工作进行了全面汇报。

随后,市中院审管办朱瑞玲主任通报了全市法院一季度各项考核指标,并对秦都法院考核指标进行了解读并提出要求。会上,罗院长对秦都法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该院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措施得力,工作成效显著。并就切实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他强调,法院班子成员要带头学习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引导广大干警不断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开创追赶超越新局面。要不断加强班子建设,班子成员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市区委要求对标;要讲团结,讲大局,齐心协力,不断增强自身的“长宽高”(学有所长,胸怀宽阔,境界高远)。工作中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团结众人,特别是要善于团结对自己有意见的同志,从容不迫处理问题。正副职之间要协调互动,精诚合作,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增进团结友谊。

法院执法工作调研报告【篇三】 篇6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五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市人民法院近三年来的执行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队伍现状:法院执行队伍包括执行局干警和四个法庭的干警。法庭只执行婚姻家庭案件,其余的案件由执行局执行。执行局现有工作人员13名,其中在编政法干警8名,事业编制干警2名,聘用制人员3名,有司法警察身份的5人,具有法官身份的3人。10名在编干警都有本科学历。

2、执行案件数及主要类型: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市人民法院受理各类申请强制执行案件2126件,执行标的约3亿元,执结1766件,兑付执行标的款9000余万元。主要涉及民商事案件1269起,劳动争议、仲裁案件66起,非诉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857起。

3、执行结果:三年来法院收结案件数、净执结率、执行标的到位率、裁判文书上网率、执行案件信息录入率呈上升趋势。三年来尽管案件实际执行率达到了88.57%,执行标的到位率达到了89.51%,但历年来未结执行旧存案件仍多达3500件以上,其中,大部分是没有履行能力、当事人死亡或下落不明的案件,执行难的问题长期客观存在。

二、执行难的原因

1、被执行人难找;2、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3、被执行人财产难查;4、涉政案件执行难;5、队伍素质不齐;6、执行措施不力。

三、存在的问题

1、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公众法律意识淡薄。一是法院对自己缺少正面宣传,社会上对法院工作不了解,甚至误解。二是公众法律意识淡薄。不少当事人视生效判决文书为废纸,对法院的传唤不理不睬甚至逃避或公开肆意暴力抗法。

2、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部门之间联动不够。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凭法院“单打独斗”是难以解决的。体制上,公检法的执法联动协作不够,在处理暴力抗法等违法犯罪方面,常常是工作制约有余,打击不力;法院内部的立案、审判、执行等部门也缺少信息共享。机制上,各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建立相应的工作联动机制。公安、检察的力量没有充分利用好,金融机构的冻结、扣划等查控手段上程序复杂,往往造成被执行人转移了财产。

3、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执行力量严重不足。执行局干警每年人平办案100多起。目前,执行局工作人员13人,只有

3名干警具有法官身份,公车一台,经费紧张,案多人少的矛盾非常突出。面对大量的执行案件,执行干警工作和心理压力大,只能是疲于应付。

4、法律手段运用不够,执行处罚力度不大。对一些被执行人故意阻碍、抗拒执行的违法行为,或采取的“赖、躲、藏”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采取的法律手段还不够,打击处理力度不大。对其依法拘留的,前几年每年只有十多人,尽管今年增加到了四十人,但对抗拒执行违法行为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我市到现在还没有突破零,没有起到打击震慑犯罪的作用。

四、建议意见

1、加大宣传声势,营造良好执法环境。一要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各级领导对法院工作的重视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二要广泛开展执行法规政策讲解,重大执行活动报道、典型案例通报活动,以案说法、教育引导社会公众增强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营造以配合支持法院执行工作为荣的社会氛围。

2、创新执行体制,构建社会化执行大格局。一要不断完善领导协调机制,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参与、社会配合、法院主办”的执行工作大格局,合力破解“执行难”。二要深化执行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统一立、审、执协调配合工作体制,畅通内部沟通渠道。三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让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人无处可藏。四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争取将部门配合执行工作情况纳入平安创建考核内容。

法院信息工作调研 篇7

(一) 商家侵犯人格权损害赔偿产生的背景及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出现了“形象经济”这个新兴词汇, 它意味着人格标识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经济资源, 使其具有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商家开始利用名人的人格标识等现象屡见不鲜。随着肖像、姓名等人格标识被广泛用作于商业广告, 以此出现的纠纷也日益增多。1989年的河南何克明肖像案, 鲁迅肖像、姓名案, 姚明诉可口可乐公司案、崔永元被滥用肖像案。在现实社会中, 自然人将自己的肖像、姓名等用作商业用途也极其常见, 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将自己的姓名作为企业名称、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将自己的姓名作为注册商标、篮球运动员姚明作为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形象代言人。

就目前来说, 我国对于人格标识财产利益的保护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从传统的民法理论体系来说, 人格标识主要涉及的是精神和伦理上的利益, 而法律如果要保护则涉及到的保护方式只能通过一种打“擦边球”的方式, 来针对日益涌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通过商标法、人格权法和侵权法等等。因此, 如何通过法律来保护侵犯自然人的人格损害赔偿问题, 并为国家立法提供指导, 这就无疑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二) 商家侵犯人格权损害赔偿现状的调研

笔者在对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法院进行调研后发现, 从2008年至2014年, 这6年中商家侵犯自然人人格权的案件正逐年增加, 并且赔偿方式也有所改变。在2008年至2011年间, 商家侵犯自然人人格权的损害赔偿除了特别严重的情况外, 主要以赔礼道歉、更正声明为主, 很少涉及财产方面的损害赔偿。而从2012年至今, 在对商家侵害自然人赔偿的方式中, 不仅有传统的赔礼道歉、恢复名誉, 也开始出现经济利益的赔偿。但从整体上来说, 赔偿的方式还是没有一个系统的、较为成熟的理论对其进行支撑。笔者向法律事务工作者发放了200份问卷调查中发现, 针对侵犯自然人人格权损害赔偿问题, 有65%的人认为在实践中应该要有涉及经济利益方面的赔偿, 这样才会显得更合理, 并且就目前的经济赔偿来说相对较低。笔者也实地走访了被侵害其人格权的申请人, 其中85%的申请人对法院最终判其的经济损失并不满意。

二、商家侵犯人格权损害赔偿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人格权损害赔偿中的“人格权”定义过窄

笔者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 对于损害赔偿问题的人格权定义过窄。比如肖像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传统观点认为肖像是指五官在内的形象, 不包括人体形象。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但若是自然人的某一身体部位具有高度的辨识性, 即使不出现其面部肖像也能准确辨识出一个人。而很多商家就是利用这一特定部位做了商业广告, 自然人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而根据我国法律对肖像的定义却得不到保护。第二, 模仿。因为我国法律规定肖像权赋予自然人适用自己肖像的权利, 对于他人用相似的肖像适用自己无权去干涉。这就使得“模仿”成了法律的真空地带。《重庆经济报》就报道过飘扬文化有限公司将与刘德华长得极为相像的杜雨华的肖像权拍卖的例子,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模仿”从而侵害了刘德华的民事权益。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 模仿行为实质上市利用了名人的商业价值对其的一种侵犯, 但在我国这种保护却是无能为力的。

(二) 实践中以精神损害赔偿为主

笔者在对城西法院中关于侵犯人格权案件进行统计中发现, 超过三分之二的案件法院最后都会让被执行人向申请人赔礼道歉、更正声明, 很少会涉及到有现金赔偿。笔者认为, 相对于物质损失而言, 精神损害极难恢复。支付受害人一定的金钱赔偿是极为有必要的。因为擅自使用权利人的肖像等人格标识并不是为了损害其精神利益, 而是为了从此种行为中获取一定的商业利益。因此, 单纯的精神损害赔偿并不能弥补权利人的损失。《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诉某公司滥用肖像案中, 其要求对方赔偿精神损失10万元, 经济损失170万元。原告认为, 对方侵害自己的肖像作为其商业代言至少剩下广告费用170万, 而这个金额如果是自己和对方签订合约的情况下对方应该支付的费用。但在审理案件时, 法院认为这170万的赔偿金额没有法律根据, 肖像权作为一种人格权只能用精神损害赔偿, 不可以有财产损害赔偿。因此, 法院在最后驳回了原告关于财产赔偿的要求, 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肖像侵权赔偿金6万元, 名誉侵权赔偿金4万元。在笔者认为, 该处理结果有欠妥当。本案从实质上属于经济纠纷, 并不是精神损害赔偿纠纷。被告使用原告肖像是作为一种商业用途的行为所侵犯的是原告的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 至于其侵害的精神上的伤害, 对于原告来说是间接性的并不是直接的, 也并不是主要损害。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为了抚慰其精神创伤,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 其精神损失赔偿的金额是有限的。而在大部分侵害人格标识的案件中, 侵权人的行为多数是侵害了权利人的人格标识的经济利益而并非是精神损害。

三、完善商家侵犯人格权损害赔偿的建议

(一) 承认人格标识具有经济利益

传统的法学理论认为, 人格标识不具有经济利益。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像肖像、姓名等人格标识事实上不仅是标志人的一个符号, 其与人身并不是绝对不可分离的关系, 其可以被用作商业所利用。所以当商家侵犯自然人的人格标识的时候, 应该从法律上承认人格标识具有经济利益, 在赔偿的方式上不仅要有精神损害赔偿, 更重要的是要赔偿经济利益的损失。这对原告来说, 也是相对合理的。

(二) 明确规定损害赔偿责任

笔者对西宁市城西法院调研结果总结后认为, 在损害赔偿人格权时, 应该将经济赔偿作为主要的赔偿措施, 并且将精神损害赔偿与经济损害赔偿区别开来。笔者在对法院收集到的案例中, 在精神人格权受到侵害时, 法律规定一般都是赔礼道歉等, 损害赔偿都是辅助性的补救措施。这就使被害人的商业侵害得不到赔偿。既然已经承认某些人格标识具有经济利益, 那么当此种经济利益受到侵害时, 经济赔偿就应该作为第一位的赔偿方式。同时, 由于人格标识源自人格权, 对他们的侵害很可能也造成精神利益的损害,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只对其中一种利益赔偿也是不合理的。所以, 法官在实践中应该区分这两种赔偿方式, 使得其有理有据。

(三) 明确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方式

笔者认为, 损害赔偿的金额要以原告遭受的经济损害赔偿和被告所获得利益作为赔偿依据。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用作商业用途, 对权利人来说是一种自己利用自身肖像进行商业活动的机会损失, 是对其人格标识的一种无偿利用, 那么赔偿的方式首先就是要将这种无偿使用转变为有偿。也就是说, 法院可以假设被告与原告之间存在一个获权使用原告人格权的一个许可合同, 那么赔偿金的数额就可以参照原告许可他人利用自身人格权所获取的经济利益来确定。但是这种方式仅限于有社会知名度的人, 对于一般自然人来说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因为其没有所谓的市场价值。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用一种推定的方式来作为补充, 简单来说就是以被告侵权所得来确定赔偿数额。

摘要: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愈多的事物被用作商品经济。凡是不悖于社会善良风俗, 能和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并能产生增值的事物都应该被支持和保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推动了人格权商业化利用的出现。在实践中, 一些名人通过许可合同授权商家利用自己的肖像等人格标识做为商业商业利用。随着而来的, 一些商家会擅自利用名人的人格标识在不经过许可的同意下, 从而侵犯了名人的权益.本文通过对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法院的调研结果, 通过统计对比等方法总结出目前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商家,人格权,损害赔偿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法院系统“信息球” 呼之欲出 篇8

这所与共和国同龄的法院,一直以来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确保当事人打一个公正、明白、便捷、受尊重的官司。为了确保“公正、明白、便捷和受尊重”落实到审判业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北京法院系统积极利用信息化为之服务,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成绩斐然,站在全国法院前列。该院信息化运维管理工作成为我国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的最佳实践,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政务运维示范项目。

“除了推动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之外,北京法院的信息化该如何发展?”北京高院技术处处长王岚生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说,如何利用信息资源,将信息化上升到更高级的管理层面成为难题。

但这个难题正在被破解。北京高院正在实施“信息球”计划,为法院管理和法官工作提供“随需想要”的数据,从而保障审判运行平稳有序、审判资源配置均衡、审判流程严格规范、审判质量稳步提高等,并为这些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什么是“信息球”?

“信息球”是怎么设计的?王岚生说,运用“顶层设计”的理念,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将分散的信息汇聚成能够体现审判业务的总体态势,能够提供数据分析,能够满足不同管理层需要的动态数据信息需求,并且可为法官提供有利于提高工作质效的便捷、实用的信息化工具。这套理念将分散的各类业务信息汇聚为“球”的形态,用360 度旋转球的概念表达使用信息的便捷和全面(见图)。

这个“球”聚合审判业务信息、队伍管理信息、共享交换信息三类资源,“经度”和“纬度”是从“人员”、“事件”、“时间”、“绩效”四个维度,为建立审判质量管理、审判效率控制、审判绩效考评三个体系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服务。

法院的核心业务是审判,涉及立案、庭审、执行等环节。如果再细分,又可从审判绩效考核、审判效率控制和审判质量管理三个维度看全流程的审判业务。这三个维度不同,涉及到370多项信息控制点和98个数据库,包括审判业务数据库33个、辅助审判业务数据库59个、队伍管理数据库6个。

“98个数据库支撑着全院110个系统和40个平台软件功能,可见我们需要管理系统的庞大程度以及信息的复杂程度。”王岚生介绍说,正由于系统的庞大和复杂性,要满足人民法院管理创新工作需求,就必须运用顶层设计的理念重新梳理,但以什么为抓手?

最终,这个顶层设计理念以“信息球”的模型出现了。

“信息球”有什么用?

“北京法院的系统庞杂,但是有序。系统存在哪里,为哪些部门服务,我们一清二楚。”王岚生继续阐述法院信息化建设时说,法院110个系统大多是部门级别的应用,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应用有,但不多,这也就形成了“烟囱”或者“信息孤岛”。

举例说,当法院不同的管理层级需要某类信息,如某个部门的结案率、细致到某个人某段时间的结案率或者是某个案件的前因后果时,该部门提供的信息是否满足管理层的需求?这就涉及三个问题。第一,单个部门掌握的数据是否满足院长、法官等对全市法院审判业务总体态势数据的分析?第二,部门是否能够完全将信息准确、及时地提交给院长、法官?或者提供的信息是他们所需要的?第三,涉及到跨部门之间的信息时,部门之间是否能做到信息的准确共享?

为此,“信息球”计划的部分任务就是把分散到不同部门的不同数据进行整合,通过逻辑计算,聚合成为高层次的管理数据。

前不久,北京高院党组书记、院长池强在全市法院年中工作会议中提出,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与审判工作的深度融合。法院信息化总体上要实现审判管理、内部考核、方便诉讼三者统筹兼顾。在信息化管理和软件开发上,要找准节点、精心组织,本着科学整合、高度融合、精细管理的原则,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最大效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北京高院必须将既有的信息进行资源整合,构建一个从“顶层设计”出发的信息模型。于是,“信息球”孕育而生。

基于顶层设计

“我们设想的是,在这个信息球中,无论从哪个节点看,来自业务方面的人、事、时和绩都一清二楚,也能从不同维度查看具体个案。”王岚生解释说,选择“人员”即统计全部工作信息;选择“事件”即统计全部案件或工作与所有参与人员之间关联的信息;选择“时间”即分别以年、季、月、日为单位计算统计审判业务各类数据;选择“绩效”即从个人在部门、部门在本院、本院在全市、全市在全国的各类业务数据对比分析。

王岚生分析说,过去,法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是由网络技术驱动而形成的,而现在的“信息球”则是由审判业务驱动而形成的,两者的出发点截然不同,但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高院的“信息球”更设计了一种理想的信息化管理方式,那就是不仅可以找到相关信息,更可以主动为法院管理、为法官审判、为社会公众推送信息,提供智慧型服务。

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调研分析 篇9

一、有助于建立法治政府并保障公民权利、法律调整机制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和保障弱势群体、是减缓社会压力的最佳选择、有助于实现利益分配的均衡化。基于这种认识,我结合分管工作,从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司法实践工作上,对全旗民商事案件的审判调解工作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并作了一些理性思考。

一、民商事审判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旗民商事审判工作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齐心协力,坚持“公正与效率”的主题,认真贯彻落实 “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民商事审判方针,结合 “五大工程”等教育活动,在相关部门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加强审判工作管理、落实司法为民措施、不断提高审判质量和效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诉讼,及时、高效、优质地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民商事案件占全旗案件总数的80%以上,案件数量多,执行难度大,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直是法院审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旗法院克服人手少、困难多的实际,经过全体民商事审判人员的共同努力,该项工作一直走在全盟前列。2007年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682件(含旧存9件),审结1676件,结案率为99.64%,调解率为84.19%,上诉率为0.44%,当事人满意率达96%,案件执行率达97.84%。2008年上半年,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098件(含旧存7件),审结947件,结案率为86.25%。其中,判决97件,调撤826件,调解率为87.22%,执行率为71.58%。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化解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做法有:

﹙一﹚强化诉讼调解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诉讼调解是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新形势下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旗法院在民商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坚持把调解工作贯穿于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展庭前调解,判决送达前调解,借助代理人、当地干部、当事人近亲属调节等方式,以“案结事了”为目标,建立多元化的诉讼调解机制,最大限度的扩大调解结案的比重,引导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减轻当事人之间的对抗和诉累。如,树木沟办事处杨有昌与红光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一案中,红光村在98年将杨有昌的土地以欠税费为由收回,2004年杨有昌给付了税费,村里将两户村民的机动地补给杨有昌,但实际杨有昌未全部得到该补偿的土地,还差5亩未得到补偿,杨多次找村里协调均未得到解决,2007年杨在阿力得尔法庭起诉,这起案件历经时间长,解决难度大,但在阿力得尔法庭的多次调解下终于得到解决。另外,不断拓宽诉讼调解的适用范围,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参加协助调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司法监督员参加庭审旁听,庭前庭后协助调解,激活了调解资源,缓解了诉讼压力。大石寨法庭连续五年调解率均在94%以上,这在全区乃至全国都是少见的。

(二)规范办案程序,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审判质量和效率是法院工作主题,也是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旗法院通过抓好审判各个环节,保证程序公正,严格岗位考评等多种措施,确保案件质量和审判效率,提高审判工作水平。具体工作中他们严格执行案件流程管理制度,按照程序科学运作,充分发挥网上分配案件的作用。对疑难复杂案件合理调配承办人和合议庭组成人员,使案件流程管理最终达到保证案件运行顺畅,有利于和服务于审判,减少当事人诉累,节约诉讼资源,降低诉讼成本,确保每一案件公正、高效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坚持追求实体公正和实现程序正当,确保案件处理公正透明,让当事人看得到,信得过,“胜败皆明”。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大石寨法庭共审结291件民商事案件,其中调撤280件,判决11件。所审结案件达到了无上诉、无申诉,无缠诉、无反悔、无上访。服判息诉率达到100%。

(三)以定纷止争为目标,努力实现审判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旗法院在审理每一案件时始终兼顾法律政策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努力做到既合原则,又近人情,防止就案办案,机械办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确保通过民商事审判活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加强判后答疑,以案释法和调后回访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案

件的上诉率、改判率和申诉再审率,力求达到“调判结合、胜败皆明、案结事了”。如原告科尔沁镇远峰村李德山诉被告李德成财产纠纷一案,原、被告系同胞弟兄,1998年1月在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时,被告以家庭名义承包了含原告在内的5口人的耕地17.85亩。此耕地先后于2004年修省际通道和2007年前旗政府搬迁共计征用15.29亩,各项补偿及奖

金130112.20元,全部由被告领取,原告要求被告返还他的那份土地各项补偿及奖金21422.00元。庭审中被告对本案的事实证据无异议,但不同意返还原告主张的数额,经调解无效后做出判决。宣判后,被告不服要提起上诉,并拿着判决书找到主管院长,主管院长依照本案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耐心的解答被告提出的疑惑,以案释法,经过一番耐心讲解,被告终于认为判的合理合法,并表示马上回家取款履行判决。当日被告将款如数送到法院给付了原告,化解了同胞兄弟之间的矛盾。

(四)依法便民审案,注重社会效果。旗法院在审案过程中,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采取了相应的便民措施。首先,进一步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做到繁简分流,对事实清楚,权力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尽量做到收案后快送达、快审理,最大限度地缩短办案期限,力争以最少的司法资源,最少的诉讼成本和更短的时间消耗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乌兰毛都法庭现在审理的案件,在保证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前提下,30%以上均达到了当日立案、当日审结,审限仅为一天。其次,积极开展“法官进社区,诉讼零距离”活动。坚持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制度,经常把工作做在当事人家中,案件办结在农民的田间地头和牧民的牧包里。2008年上半年,旗法院共进社区审理案件253件。第三,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对确有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减免措施,让有理无钱的人也能打得起官司。2007年,旗法院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减免诉讼费达24370.00元。第四,加强与当地司法、综治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基层社会动态。大石寨法庭多年来坚持参加当地每月一次的综治例会,及时了解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动态和人际关系,为案件的顺利审理奠定基础。

(五)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旗法院从事民商事审判的共有七个庭,院内有民事审判一、二、三庭﹙

一、三庭合署办公﹚,基层有五个法庭:阿力得尔法庭、大石寨法庭、乌兰毛都法庭、归流河法庭、额尔格图法庭。民商事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旗法院领导班子一直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人员配备、硬件建设等方面确保民商事审判工作的需要。基层五个法庭中有三个标准化法庭,各庭均已配备电脑和办案用车。现全旗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法官共有23人,其中21名是大学本科学历,均是系统中的业务骨干。在人员培训方面,旗法院每年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培训班,对民商事审判法官进行系统培训。重点是加强民商事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加快推进司法民主进程,确保司法公正。民商事审判人员的办公桌上常放着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物权法、退耕还林条例等常用的法律法规,坚持经常性学习,确保案件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每当群众来咨询时,及时拿出来进行宣传和讲解,让其明白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法律禁止的,有效的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减少了诉讼案件的发生。今年法院系统以实施“整顿机关工作作风”为契机,着力解决民商事审判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提高、查摆问题和切实整改等阶段的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民商事审判队伍的理想信念、服务意识。通过开展 “向优秀法官黄学军学习”和庭审观摩岗位练兵活动,提高了民商事审判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强化了民商事审判法官的执法为民、公正司法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因法院系统业务要求较高,法官难考,人员难进等因素,导致民商事审判“案多人少”矛盾突出。阿力得尔法庭现有3名法官,现有人员远不能适应辖区办案需要,经常有下乡办案庭内无人接待当事人的情况。民事审判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专家型”和“学者型”法官缺乏。

﹙二﹚基层法庭交通工具短缺。现有办案用车陈旧,存在借车办案现象,极不适应基层审判工作的需要。

(三)办案经费紧张。基层法庭经费紧张是多年形成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新的诉讼收费办法出台后,办案经费更显不足。加之油、电、煤价上涨,办公经费增加,办案实际困难加大。个别基层法庭存在使用当事人交通工具或由当事人出钱解决交通工具办案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庭形象。

三、几点建议

通过深入调研和认真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民商事审判工作的重视程度。把民商事审判工作放在化解社会矛盾、调解利益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发展的高度来抓,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对民事案件的调解力度,依法调解各种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环境。旗法院要把诉讼调解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在调解的主动性上下功夫,在调解形式上求创新,在调解的方式、方法上求突破,抓住调解时机,释法说理,化解积怨,提高调解成功率,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三﹚进一步加强民商事审判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审判工作质量。要把法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要加强法官素质教育,提高法学理论知识水平,增强司法能力,培养出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要将警力向基层法庭倾斜,缓解基层法庭人员过少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庭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层法庭的工作经费投入,妥善解决交通工具,更好地适应基层审判工作的需要。

﹙四﹚进一步加强便民诉讼机制建设。积极推进机制创新,着重健全完善方便群众诉讼、就地化解矛盾、提高当事人参与诉讼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建设平等、公开、高效的诉讼程序保障机制。

﹙五﹚以构建稳定和谐社会为目标,重视政策性强又较为突出的民事案件的审理。目前,土地纠纷和草牧场纠纷案件仍然比较集中,旗法院要加强同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慎重办理好相关案件。

(六)进一步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系,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提高自我监督意识。旗法院要建立健全各级人大代表旁听案件审理制度,特别是公开审理社会影响较大和比较典型案件时,应当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旁听,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要进一步加强人民陪审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案件审理中的作用,促进法院公平、公正司法。

上一篇: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稳定发展下一篇:志工部部长竞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