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感悟表达教学设计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品读感悟表达教学设计(推荐9篇)

品读感悟表达教学设计 篇1

看着眼前的蓝天、大海、椰林,听着耳畔悠扬、婉转、空灵的曲调,亲爱的同学,你那神奇的想像已驰骋何方?脑海里迸出的第一个字眼是什么? 同学甲: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神清气爽,忘却烦恼。同学乙:美!我真想立刻去看看。

二、我发现大家都喜欢大海,换句话说,对大海都有感觉,咱们先来品品两位同学对大海的感觉、感受、感想、感慨吧!

好,先请李昆之同学倾情朗读她的《感悟》!

三、李昆之朗读 感悟《听潮》

那是1929年的夏天,在一个小小的岛屿上,有一位文人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陷入了深思„„几十年后的今日,当我面对着这词句柔美而又不非常华丽的散文时,我似乎感到了他对海潮的特别情感。

四、生生互动答询

品读感悟表达教学设计 篇2

一、品味朗读, 提高鉴赏水平

加强朗读训练, 首先要掌握朗读讲技巧。朗读要避免咿咿呀呀的唱读和没节奏的速读, 要提倡抑扬顿挫的有感情朗读。专家的范读、朗诵家的表演读、中烟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播音和每年举行的走进高校诗歌朗诵会, 是引领师生提高朗诵和鉴赏水平的绝佳范本, 以此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从而形成“自读”能力与习惯。

读是一种能力, 读的能力在读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 师生要多读经典范文和由规范语言文字组成的文章, 其中丰富的词汇、多变的句式、生动的情节, 都有助于听说读写能力由粗到精、由低到高的发展。

二、扎实训练, 培养品读情操

良好的学习环境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凡名师都是范读的高手, 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 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 并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 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 让学生一下子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 找准朗读的感觉。朗读中要勇于赏识, 注重榜样效应, 把握好学生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 发挥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用自己慧眼发现学生朗读中的亮点, 帮助学生有目标、有选择地吸收同学的长处, 改正自己的弊病, 达到共同促进的效果。

只读不练, 学生学得不扎实, 体现不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征。执行新课程标准以来, 有很多的公开课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 这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功能与性质。朗读不能随心所欲, 而是要扎实训练的, 既有训练功能, 又有教育功能, 学生从朗读中可以受到感染和教育, 领悟做人的真谛。

三、读思结合中提高感悟能力

由于朗读基础的不同, 对词语的理解把握不一样, 学生的朗读效果也各不相同。因此, 学生应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把词语读到位, 然后读出语句, 读出语言的情。这里的情包括情感、情趣、情操。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思想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叶圣陶先生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 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语言文字的“情味”, 不是贴在作品表面的标签, 而是蕴含在作品之中的。2008年10月, 我随会宁教育局组织的五十人考察团去江苏如东教育考查学习交流, 有幸观摩了江苏如东茗海中学符小辉老师执教的《社戏》, 其中最后一段:我再也没看到过如此好的戏, 再也没吃过如此好的豆, ———真的, 再也没有。这句话:戏, 真的好看吗?豆, 真的好吃吗?在付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对文章重点语段的深思、小组讨论和反复深情朗读, 包括听课教师和学生达成一致共识:戏, 真不好看, 豆, 也不太好吃, 只是有了和我相知相亲的农村纯真可爱的小伙伴和淳朴的农民形象——六一公公, 那戏自然好看, 豆自然好吃。因此, 这段话的内涵是丰富的、深厚的, 在老师的点拨中学生以深厚的感情再次朗读这段话时, 所有在场人的思维彻底被激活了———师生沉郁顿挫的朗读语调是对这段话的内涵的深刻理解。

语言文字的训练是与思维训练相统一的, 在语言文字训练这个载体上通过读思结合,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 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 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四、明白感悟的本质

在阅读教学的感悟中, 学生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自我理解, 能够将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情感, 以变化节奏和语调的方式融入诵读之声中, 这就足够了。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位教二年级语文的教师让学生描述自己同桌的特征。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我的同桌很机敏……老师几乎不敢相信二年级的学生就能准确地运用“机敏”一词, 于是他激动地追问:“啊呀, 你说的真好, 给大家说说, 什么是机敏呀?”学生眨巴着眼睛, 一时不知如何解释, 老师鼓励道:“说说, 没关系。”学生想了想, 脱口而出:“就是跟鸡一样灵敏!”全班哗然。其实事实就是如此, 会用了就不用再强迫学生去谈具体的意思。感悟不一定要明明白白, 其模糊性是我们必须正视和理解的。

感悟是渐进的, 其正常的过程是经历认读、还原、移情等阶段, 逐步去发现和把握那些潜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意思, 得到真正的感悟。

我想只要真正理解和细化了这些感悟本身所具备的特征, 并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得以重视和优化处理, 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成功的, 也一定会更精彩的。

摘要:“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学中不难发现, 强调学生对文章的充分朗读, 读出情感, 读中感悟, 可以加强对文章更深层次的理解, 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注重品读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篇3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动的伴生者,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观和升华,只有通过品读,我们才能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只有通过品读,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挖掘作品的内涵;也只有通过品读,我们才能感悟到每一篇文章语言文字的真正魅力。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充满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多彩的语言想象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无穷魅力,去感悟语文的真正价值。在课堂上经常有意识地尝试进行品读教学,久而久之,不仅能让学生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还能使学生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使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和感悟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如,人教版九年级教材《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有很多关于菲利普夫妇的语言描写,尤其是他们对于勒前后不同的各种称呼安排,作者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当于勒经济状况不佳时,菲利普夫妇称他是坏蛋、流氓、无赖;当于勒赚了钱说要赔偿父亲的损失时,菲利普夫妇称他是“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而当于勒再次穷困潦倒在船上靠卖牡蛎为生时,菲利普夫妇又称他是“小子”“家伙”“贼”……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都是围绕着于勒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于勒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皆因金钱而改变。这就反映了他们处世的态度就是一切以金钱为转移,从而揭示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庸俗、势利、冷酷的性格特点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因此在教学中,我就很注重学生对人物语言的反复品读,在品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不同时期对于勒的不同感情,如赞叹、同情、斥骂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思想内涵的理解。可以说,学生的每一次品读,无不渗透着强烈的情感。而这样的品读训练,不仅使学生感悟語言的能力增强了,而且也使学生的语言思维更活跃、更深刻了。

总之,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重点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我相信,只要我们确实将品读很好地落实到语文课堂上,真正做到在课堂上以“品读语言”为核心,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就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沉浸在“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语文,喜欢去读、去品、去说,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显现出迷人的光彩,使我们的语言文字真正散发出内在的无穷魅力。

品读感悟表达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骨、瘸、”等8个生字,会写“弟、谢”等12个生字。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会用课后词语说句子。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融入文本,体会小鹿的心情,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小鹿的玫瑰为什么没有白栽”,体会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体会文本含义。教学难点:

理解“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一)谈话:

师:我们读过很多童话故事,有《风娃娃》、《纸船和风筝》、《小柳树和小枣树》等。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神奇的童话世界,去学习一个小鹿和玫瑰花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师板书:《小鹿的玫瑰花》。

(三)正音。

师:“玫瑰”是个轻声词,这两个字都是王字旁。(带领学生读)设计问题:小鹿和玫瑰花之间有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提要求,轻声读文。

/ 8

要学好课文首先要做到什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带拼音生字词,小老师带读。花骨朵儿、终于、一瘸一拐、惋惜、黄莺

2、巩固容易读错的字。

师:你们看,这就是花骨朵儿。看着花骨朵,再读读。还有谁来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容易读错。请学生齐读。

3、去拼音,开火车认读。

4、记难记的字。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记,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巧妙方法。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看图引入。

师:认识了生字宝宝,我们再来认识两个小伙伴。他们是谁呀?(出示小鹿和鹿弟弟图)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师:小鹿和鹿弟弟在干什么?(指导说话。)

(二)请学生找课文中鹿弟弟的话并加以质疑。

1、轻声读课文,划出鹿弟弟说的话。出示两句话: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2、全班齐读。

3、质疑:想一想:你有什么词不理解的,或者什么问题不明白的,想和大家交流交流?

板书:没有白栽? 惋惜

4、解释“白栽”。鹿弟弟一会儿说“白栽”,一会儿又说“没有白栽”,那么白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请学生自由发言。

(三)引读第一段。

师: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小鹿栽玫瑰?

/ 8

明确:第一自然段。老师引读第一自然段。

(四)赞玫瑰:

师:在小鹿的辛勤栽种下,小鹿的玫瑰花盛开了!你们瞧,这些玫瑰花美吗? 是啊,小鹿的伙伴都被吸引过来了,他们正七嘴八舌地夸小鹿的玫瑰花呢。你们也都是小鹿的伙伴,你们也来夸一夸吧。

请学生各抒己见,赞美玫瑰。

(五)学习玫瑰生长的句子:

师:花儿开得这么美,小鹿看到了吗?你是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明确:第三自然段:“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养病。”一句。

师:是啊,小鹿不小心跌伤了。那么他在跌伤之前看到的玫瑰长什么样?

1、读读1—3自然段,找出句子。出示句子:

(1)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2)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儿。(3)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2、齐读两个句子。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3、找近义词。

这两个句子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4、理解“慢慢地、渐渐地”。

师:这两个词写出了玫瑰生长需要一段时间,那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读得怎么样?指导读句子。

5、调词序、读、体会。

把这两个词在句子中调换位置再读一读,分组读。

师:意思有没有改变?这两个词意思相同,文中却用上了不同的词来表达,多么生动啊。

(六)想象:

/ 8

师:玫瑰花长得这么好,眼看就要开花了,小鹿却跌伤了,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课件出示图)他会想些什么呢?

(七)体会小鹿想看玫瑰的急切心情:

1、找句子。

师:是啊,小鹿是多么想去看玫瑰花啊!第三段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小鹿想去看玫瑰?

出示句子: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

2、自己读读,想想怎么读比较好。

3、请学生自愿起来范读。

4、评价交流哪些地方读得好?

5、指导读句子: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就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6、激情朗读句子。

师:小鹿盼啊盼啊,好不容易盼到了能下床的这一天,他还没完全康复就急着要去看玫瑰了。带着小鹿的心情读一读: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

师: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时间过得可真慢哪!什么时候才能下床去看玫瑰花呀!请同学们把这个句子连起来读。

师:时间啊,你快快过去吧,我急着要去看玫瑰花了!再读。

(八)体会“惋惜”:

1、师范读:

小鹿迫不及待地来到门外,他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老师示范读:“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2、请同学们体会小鹿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明确:失望、伤心、难过。

3、读句子。

师:小鹿日夜牵挂着玫瑰,居然一朵都没看着,难怪鹿弟弟会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 8

师:是啊,小鹿辛辛苦苦栽种的玫瑰,却一朵花也没看着。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啊!咱们把这个句子连起来再读一遍。

(九)体会“没有白栽”。

1、读课文的5、6自然段。

师:正当鹿弟弟为小鹿没看到玫瑰而感到惋惜时,谁来了?他们说了什么?请你们读读课文的5、6自然段。

2、请同桌两位的两位同学分别读黄莺和微风的话。师板书:可好看了!可香了!

3、找感叹号:在这两个词后面还用了什么标点?

明确:是的,读课文时也要注意标点符号。请同学们拿起笔,把这两段话中的感叹号都圈出来。

4、夸夸小鹿的玫瑰:

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鹿的玫瑰花吧!老师领读词组“可好看了!”“可香了!”。

5、男女生赛读:

请女同学扮演黄莺,男同学当微风,老师读叙述部分,看看谁读得好。

6、体会小鹿的心情。

师:小鹿听了黄莺和微风的称赞,心情怎么样? 咱们就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小鹿的话吧。

7、齐读小鹿的话。

师:是啊,小鹿的玫瑰花给这么多人带来了快乐,怪不得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请同学们再高兴地对小鹿说一遍吧,体会小鹿的心情。

8、交流:为什么没白栽?

(十)小结:

师:同学们,小鹿亲手栽种的玫瑰花,虽然自己没看到,却给周围的朋友带来了花香,带来了幸福。这真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啊!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朗诵自编小诗《分享快乐》。分享快乐

/ 8

绿叶抖抖身子,“我把花儿打扮,花儿绽开了笑脸。春来了!春来了!”

牛儿摇摇尾巴,“我把力气奉献,庄稼笑弯了腰。丰收了!丰收了!”

蜜蜂扑扑翅膀,“我把花蜜酿造,人民生活甜如蜜。多喜悦!多喜悦!”

太阳捋捋胡须,“世界有了你我他,共同分享真快乐!真快乐!”

五、布置作业

读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演演:和你的好伙伴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鹿和鹿弟弟,你们还记得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吗?

指名说。

(二)复习生字:

师:鹿弟弟没有看到盛开的玫瑰花,你们愿意帮他实现愿望吗?你们瞧,这

/ 8

每个字都是一朵玫瑰,只要你们读准它,玫瑰花就会盛开了!

出示带有生字的玫瑰花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一)感情朗读。

师:盛开的玫瑰花真是让人心醉啊!花儿虽美,但《小鹿的玫瑰花》这个故事更动人!请同桌之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可以齐读;可以分段读;也可以分角色读,比比谁读得好。

同桌合作读。

(二)分角色表演读。

师:同学们读得多么投入啊!让我们来当小鹿的伙伴,演一演这个故事吧。老师这里准备了小伙伴们的头饰,谁愿意来读他们的话? 指名上台表演读,其余同学读叙述部分。

三、读句子,练习说话

(一)出示课后三个句子:

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还想读吗?咱们再读读这三句话。

1、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2、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3、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生齐读。

(二)练习说话。

谁能用这些词语(渐渐地、静静地、惋惜地)说句子? 师根据学生说的句子相机评价、指导。

四、指导写字

师:虽然鹿弟弟为小鹿没看到盛开的玫瑰花而感到惋惜,但是小鹿种的玫瑰花为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对他说声“谢谢”吧!

(一)指导写“谢”字。

1、咱们写一个“谢”字送给他,师范写“谢”字。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个字由几部分组成?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请同学们交流,老师提示学生掌握左中右结构的字,并注意“谢”字中间的 7 / 8

“身”长撇不能伸出头。

2、生描红,书写。师提示正确的书写姿势: 眼离书,是一尺; 胸与桌,离一拳; 离笔尖,约一寸; 胸挺直,脚放平。

(二)举一反三,学写本课左中右结构的字:“渐、微”。师:和“谢”字结构相似的字还有两个:“渐、微”。出示这两个字,说说哪些地方容易写错,提醒大家!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相机评价,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的中间部分。

(三)生练写“躺”等12个生字,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学生书写本,全班同学评价。

(五)用生字组词开花。

五、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小鹿的玫瑰花香中快乐地读书、写字、表演。我想,你们一定也像小鹿一样勤劳肯干,你们所获取的知识也会像他栽的玫瑰一样绚丽多彩!

品读感悟 篇5

江镜下和洋小学:翁云 感悟的情境营造——用“心” 体验,激情感悟。

课堂上应该远离课堂上教师的权力意志,还给学生舒畅的、情感共鸣的感悟。有些感悟教学的预设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蓄意安排,匠心独运的结果。

1、在“意境”中体味。要展现意境,从而诱发感悟,首先要“打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合理的感悟预设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它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那必将是流于肤浅,它也不是不可或不必为之的故弄玄虚,那必将流于腐俗。那是对文本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创设。

听一位老师上《万里长城》,其中让学生深入体会这句话:“要采制这么多的砖头和条石,并运送到陡峭的山峦上砌筑起来,光靠肩膀和手,得有多少巧妙的办法去克服一个个困难,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学生一直未激起情感的共鸣,也读不出其中所包含的情感。老师见状,多次提醒学生要有感情地读,可学生还是无动于衷。于是老师以身示范,强调要重读两个“多少”“一个个困难”“血汗和生命”,到此时,学生虽然读出了老师所需要的感情。但我们不禁要想:难道这样让学生读好了这句话,学生就真能读懂广西的内涵了吗?这句话真的已经读到学生心里了吗?而王崧舟老师上的《万里长城》,在这个环节的指导上,则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层体会,先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建筑长城是一个怎样的年代,让学生体会出建造这么一个浩大的工程的不容易,然后再来读这句话,学生自然而然地重读了两个“多少”和“一个个困难”,然后通过对“血汗和生命“的强化理解,情感上再推进一层,学生的体会就更深入了,真正从心底被文本感染了。

我想课堂所生成的这一切均是缘于老师对课文意境的熏陶,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文本的内涵。

2、于关键处“补白”。有些课文中的空白是作者有意无意留下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的空间,它能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课堂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对这些地方进行富有个性的填补,从而开启思维,激发感悟。

请看最近听过的一位教师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一段精彩的片断: 老师先投影出示文本内容

孩子: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什么事情啊? 孩子: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什么时候? 孩子:刚才。

竺爷爷:是第一朵吗? 孩子:是。

对话表面上平淡无奇,却隐含着丰富的潜台词,留给学生非常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学时,老师要求学生补白对话中的人物神情、动作;其次是表演,小组成员一同分角色表演,发表自己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接着让学生将自己补充的词语放到课文中体会揣摩,看其能否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文章中心,同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等方式感悟用得传神的词句,以体会其文字表达的精准和文章内容的精神魅力。之后,学生所写的感悟后的言语表述之精妙出乎我的意料:

孩子边跑这叫喊,急切的语气中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之情:“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闻声走出卧室,走到孩子跟前,亲切地抚摸着他的头:“什么事情呀?”孩子用近乎歇斯底里的语气大声喊道:“竺爷爷,杏花,杏花开啦!”竺爷爷激动不已,良久,声音竟显得有些颤抖:“什么时候?”孩子脱口而出:“刚才!”竺爷爷伸出一根手指,认真地问:“是第一朵吗?”孩子用力地点点头:“是。” 这一片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时应抓住“空白”,牵一发而动全身,留给学生表现自我,表达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自我解读,自我感悟。

以上两个课例集中体现出课前的一种思想预设。虽然我们无法料到课堂会生成些什么,或者不能追求每一节课都能做到绚丽精彩,但至少我们通过预设一些细节,预约一些感悟的前提,为学生发表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提供条件,从而增强体验,丰富内涵。

感悟的方法选择——追求“灵动”,动态感悟。

老师只有引导学生乐于“机敏”的倾听,追求“精彩”的意外,才能实现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使新课程呈现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特点。

1、强调“倾听”。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教材改革,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学情”,便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更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典型的正确引导学生倾听的成功案例:

师:老师为同学们读第四自然段,同学们认真听,说说你听出了什么。(教师范读)师: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我听出了老师在“船夫的驾船技术特别好”这一句后和“还能作急转变”后停了很长时间。

生:我觉得老师在第一处停顿的时间比第二次还要长些。师: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我明白了,这一段的中心句是“船夫的驾船技术特别好”,老师在停顿中告诉了我们这一段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

师:你说得很好,你听到老师重读哪几个字吗? 生:特别好。

师:哪些地方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生:遇上拥挤的地方,他也能挤过去。

生: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退,写了行船速度快,也表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师:看来,这一段的第一句总写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那老师为什么要在中间停顿一会呢?

生:前面一部分描写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后面一部分描写了“我们”坐船时的情况。

生:前面一部分通过描写了船夫如何驾船来表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后面一部分通过描写了“我们”坐船时的感受来表现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你们说得真好。在听老师读的过程中你们明白了这段所写的内容,体会到了作者描写的不同方法。我们再读读这个段落,来体会它们的不同。

在本段教学中,教师通过范读,让学生主动倾听、质疑,自己体会老师想问的问题,在自我质疑解难中更深刻地感悟到作者描写的精彩,同时也使他们更加自信,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独立生命而受人尊重、爱护的喜悦之情。

2、引导“纠编”。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事物特点,貌似矛盾,实则统一。由于小学生认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易被文本的表现现象迷惑,只看到矛盾处,看不到内在统一点,理解容易偏离精神实质。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这类语句,设置话题,巧用意外,引导感悟,与作者产生默契。

例如《草原》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发现了吗?课文前面说“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后面又说“车子飞了起来”,这是为什么?

(学生马上读课文,不一会儿课堂里小手如林,个个面露喜色,急于发表自己的“发现”)生:一开始刚进入草原,草原十分辽阔,一碧千里,走了一百五十华里后还是望不到边际,觉得车开得特别慢,所以课文用“走”。

生:后来看到蒙古族人民那么热情,走了那么多的路,身穿节日的盛装迎接他们,作者的心情激动极了,也就觉得车子开得很快,所以课文用“飞”。

生:其实不是车子在飞,而是作者的心在飞。“飞”表现了作者激动的心情。其实,“走”和“飞”在课文中是两个极为平常的字,然而教者却从中抓出了一对矛盾,以自己对课文的敏锐的感知力,为学生的深入研究,探索创造了条件,使学生感情到隐含在两个词语中的不同含义,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不是老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哪怕你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可能将这个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学习障碍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感悟的时机把握——深谙文本,多点感悟。

1、在文本的“质疑点”感悟。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老师要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月光曲》有这样的内容:

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却又弹了一曲。教学时,有的学生会问,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为了让学生感悟这个内涵丰富的句子,可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回答”的各种原因,让学生设想了多种可能:(1)贝多芬默认了。(2)贝多芬怕被人知道,会有很多人来看他。(3)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进入佳境,没有听到问话。(4)贝多芬急着要把《月光曲》弹出来,顾不上回答。(5)贝多芬认为遇上知音。非常激动,说不出话来......

2、在文本的“分歧点”感悟。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课堂上,教师要坚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对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了“中部凿井法”有着不同的理解,我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充分感悟。有的学生认为,“中部凿井法”就是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由竖井处分别向两头开凿;有学生马上提出异议,他紧扣“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这句话,认为詹天佑应该是通过四个工作面同时施工的,即竖井处两个从里向外凿,隧道两头各从外向里凿,这样,工期才会缩短。而另有学生此时又提出自己的想法,说既然中部凿井可以增加工作面,那就应该我多打几口竖井,工作面越多,不是工期越短吗?可其他学生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打竖井也需要时间,所以并不是竖井打得越多越好,那究竟打几口比较合适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后来有个学生说,肯定是打两口,因为八达岭的隧道是居庸关的三倍长,打两口,把工作面增加到六个,而每段隧道的长度就相当于居庸关的长度。同时又有学生提出詹天佑在开凿居庸关隧道时为什么不也采用“中部凿井法”来增加工作面呢?经过一番探究,他们明白了,原来居庸关的特点是“山势高,岩层厚”如果采用“中部凿井法”太花时间,所以用了“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对此,有的学生还一画了示意图加以说明。

正是这一系列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互相补充,思维碰撞,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思想的启迪,求异思维得到逐渐升华。我们可以看到在对话中,学生由于有了表达个人感悟的途径,情感就会更加投入。因此老师要用好文本所显现的“分歧”点让学生充分感悟,在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争辩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品读经典感悟人生 篇6

《品读经典感悟人生》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博大而精深,传统文化犹如一座蕴涵丰富的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而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一册册光辉的篇章,一首首、一曲曲气吞山河或如泣如诉的诗、词、赋、曲如群星璀璨、华光四射.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在这样的星空下,生生不息,继承和创造着.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将如何实现民族的复兴伟业?我们将怎样参与全球竞争?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就是只有中华民族继承和弘扬优良的传统文明,以其独特魅力和力量才能“征服”世界,才能保有民族的特质,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解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阅读经典不失为最佳途径之一.因为阅读经典就犹如与先哲同行,聆听他们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你会被那睿智的思想灵光所照彻.比如读先秦诸子,你不但能感受到儒家“仁爱”的人性光芒,还能激发你“济世、修为”的进取之心;你不但能感受到道学空灵的境界,还能学会洞悉世界的方法…… 阅读经典,你能感受到一颗颗激越跳荡的民族心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爱国情.屈原峨冠博带、手执长剑,伫立在汩罗江边眺望楚都,忧叹长问,文天祥在零丁洋上悲壮的豪迈高歌,岳飞壮志未酬白发陡生的剜心之痛,情景毕现,无不拨动人们的心弦.阅读经典,你还会走进祖国的山山水水.李白雄奇瑰丽的诗笔,把你带进激情的山川;王维清丽的诗情,把你融入如画的意境;还有那边塞的冷月、那大漠的孤烟、那长河的落日、那北国的壮伟、那江南的温婉……你怎能不倾情祖国的河山之美.阅读经典,你还会感受到慈母温暖的目光以及亲人倚门的殷殷期盼;或看见朋友或踏歌而别,或把酒而叹;或体察到离别时又有前路无知己的孤寂……

经典浩如烟海,我们只能撷英粹精.让我们从小选取一些经典篇章来阅读,或许我们现在有许多还无法解读,但不要紧,我们重在濡染经典的灵气.让经典长相伴随,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你也许会豁然顿悟,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脉气贯注于你,中华文明的特质熔铸了你.你,就这样走向人生、走向世界.

品读感悟表达教学设计 篇7

《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 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 结构清晰, 首尾呼应, 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 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老师, 向自然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获取知识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二、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概括课文3、4、5自然段段意。

2.研读课文, 弄懂人类从生物上受到什么启发,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3.指导学生介绍课外搜集到的有关仿生学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4.练写自述, 内化语言及体会写作特色。

三、重点、难点

重点:研读课文, 弄懂人类从生物上受到什么启发,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难点:练写自述, 内化语言及体会写作特色。

四、教学过程

(一) 紧扣题目, 寻找“老师”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 课文中人类的“老师”是谁?

2.生答:鱼儿、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等。

3.文中有一个句子就能回答谁是人类的“老师”!

(出示: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4.课文第二节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点。

(出示:其实, 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

【设计理念:文题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它往往是文章中心或主要内容的提炼。教师要用好这一资源, 以文题为着眼点, 以点带线, 以线促面, 推进阅读, 拓宽学生阅读思路, 引导学生潜心文本, 与文本展开有效的对话。】

(二) 研读课文, 感悟“老师”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出示: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 发明了潜水艇。可以说鱼儿是人类的“老师”。

你能用“因为……所以……”说说为什么鱼儿是人类的“老师”吗?

(2) 过渡:这个难不倒你们。课文第三小节介绍的鸟儿等生物也是人类的“老师”。你们会不会用这个句式说句话呢?

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三小节, 边读边想, 细细体会, 可以画一画关键的词句, 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还可以作上记号。

(2) 学生自读课文, 体会理解, 然后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3) 交流: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专心、十分投入。那么, 谁先来说?

●鸟儿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因为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 发明了飞机。所以鸟儿是人类的老师。)

30年以后, 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 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 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学生跟读—— (至“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蜻蜓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谁能用刚才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蜻蜓是人类的“老师”?能不能说得简洁些?谁读懂了“这一点”指什么?这几句话怎样来读好它呢? (开始读得慢些, 接着读出恍然大悟, 最后又有点惋惜。)

●苍蝇、蚊子、蜜蜂等为什么也是人类的“老师”?

(引读:现在, 飞行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

谁能用刚才的句式说说苍蝇、蚊子、蜜蜂等为什么也是人类的“老师”?

(4) 小结:飞机的发明、改进、创优, 几乎都是从这些小小飞行家身上得到启示的, 它们确实是人类的好老师!

3.同法学习课文第4、5、6自然段。

【设计理念:教师应建构“对话”型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对话, 在多层次、多角度、多智慧的对话中深入感悟文本, 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使阅读教学充满个性价值。】

(三) 练写自述, 体验“老师”

1.教师创设情境:鱼儿、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等, 成为了人类的老师, 可它们并不知道。

2.出示范文。

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有着圆圆大头的鲸。有一天, 我正在海中畅游, 突然一艘海轮很快地从我身旁驶过。咦?怎么回事?我急忙奋力地游过去, 大声问:“海轮大哥, 现在你怎么能开得这么快?”海轮大哥放慢速度, 笑呵呵地说:“这还得谢谢你呀!是你给了科学家启示, 把我造成你的样子。你的外形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流线体, 在水中的阻力最小, 所以我现在开得快。你明白了吗?”

3.选文中的一个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事例或其他事例, 用自述的形式写清人类以你为师的原因。

4.学生写自述, 教师巡视。

5.交流:大多数同学写好了, 有许多同学还写得很生动。下面, 我请同学们到前面来读读自己写的“自述”, 谁愿意先来?

【设计理念:教师要钻研文本, 再度开发文本, 让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学生在练写自述中内化了文本语言, 解放了头脑、放飞了想象, 表达了个体心声, 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体验真起来, 让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与光彩。】

(四) 拓展材料, 延伸“老师”

1.从刚才你们的自述中, 大家了解到:是你们让人类受到了启发, 并有了许多发明创造。课文主要讲述清楚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

2.拓展延伸。

(1) 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在这里说明什么?

(2) 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除了刚才大家介绍的, 你还知道哪些? (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仿生学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3.小结:大家搜集到的资料很丰富, 看来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事例还真不少。正是由于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了启发, 所以才有了很多发明创造, 他们成为人类的“老师”真是名副其实啊!

4.让我们来赞美一下他们! (出示: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设计理念:教师要根据课堂需要拓展, 拓展时机、程度、内容都要立足文本, 围绕文本展开, 要超越文本, 更要反哺文本, 唯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实现真正意义上教材文本空间的拓展。】

(五) 总结课文, 学习写法

1.大自然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生物的研究, 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 但这还远远不够, 更多的奥妙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以自然界的生物为师, 在走进自然的同时, 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启示, 产生更多的发明创造。

2.人类的老师有很多, 为什么只写了鱼儿、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 (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材料写)

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同时, 还要学习一篇文章的写法。

3.在那么多的“老师”中, 作者为什么重点写了鱼儿、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 (有详有略, 重点突出)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应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学生不仅要理解课文写了什么, 还要了解作者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组材的, 是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等。教师应研读教材, 找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 让学生走进课文, 与课文展开对话, 教师适当点拨, 让学生习得写法。】

板书设计:

飞机设计

轮船设计 详写

人类的“老师”建筑设计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

汽车设计

坦克设计 略写

品读感悟拓展共鸣 篇8

【设计思路】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征,借鉴"先学后教、自主互助"理念,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一些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点拨感悟,激发共鸣,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积累中华经典诗文,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语言文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视频及其音乐、《二泉映月》音乐、课件。

学生准备:(1)要求根据预习卡预习课文;(2)搜集伯牙、钟子期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1 音乐导入,激发情趣

(1)课前热身。交流朋友情谊的名言诗句。

(2)欣赏音乐:欣赏视频《高山流水》说感受。

(3)揭题板书。读好"弦"字。

2 由题引入,形成导学

2.1 理解课题: 交流资料

2.2 形成导学:你想提什么问题?

(1)伯牙为什么要绝弦?

(2)怎样绝弦?

(3)结果怎样?

2.3 回顾学法:

(1)、多读,读通读顺

(2)、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理解课文

(3)、体会课文感情

3 初读课文,感知韵味

(1)指名读

(2)师配乐范读(课件出示)

(3)生自由朗读课文。

(4)师生配合引读。师"伯牙善鼓琴--"生:"钟子期善听"……

有什么发现?(开头是交替着描写伯牙和子期,最后一句是写伯牙一个人)对,抓住这个规律就好背诵了。

(5)指名讀、齐读、评价。

4 互助议学,理解课文

5 展示成果,解决问题

5.1 理解课文。

(1)、理解关键词语。

"善"字的意思:"善"字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兮"、"谓"、"乃"、"复"

(2)、小组小组pk,交流理解。

5.2 解决问题:解决第三个问题。

6 拓展细品,共鸣情感

6.1 知遇知音之难。

(1)理解知音: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名满天下的音乐家,在遇到钟子期之前,他还会缺少赞美吗?假如你们就是伯牙遇到子期前的那些听众,你会怎么赞美我?

(2)感悟相遇。

师:是啊,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

生:洋洋兮若江河

师:子期说的,仅仅是伯牙的琴声吗?对,是志向,(板书:志)那么,你可以用哪些带"志"的词语来形容?志存高远,壮志凌云、志向远大。这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来,再来赞美一番。

师:这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师: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师: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师:凡伯牙所念者,钟子期必得之,这就叫做知音,(板书:念,得、知音)听了知音的赞美,大家说,伯牙心情会当如何?

请看——出示:知我者,子期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

6.2 感丧知音之痛。

于是,伯牙欣喜若狂,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仲秋再在此地相会。

师:然而世事难料,第二年仲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他等啊盼啊,望穿秋水,等来的却是一个噩耗——(课件出示灰暗画面)

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更让伯牙感动的是,伯牙知道了钟子期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此刻,伯牙在子期的坟前,伤心欲绝,悲痛万分,不禁抚琴大哭,弹了一曲当年的《高山流水》。

师:可是,此时,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当年的子期那样说——;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志在清风,再也听不到——;伯牙所念——无一人得之(依次擦去板书:志、念、得)

6.3 丰富内容,拓展阅读。

师:伯牙弹完了高山流水,绝望至极,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擦去板书知音)说罢,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升华感悟:作为一名已经成名的乐师,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金钱、名誉、地位、快乐……)

(2)链接阅读:接着,俞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出示: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3)阅读诗作:师:知己不在,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出示)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清风明月酒一樽。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4)配乐写话:2000多年后的我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快,提起笔来,让你的思绪在纸上尽情地流淌吧!(配乐高山流水,学生动笔写感受,交流,点评。)

4、动情读文。师:是啊,人生苦短,知音难觅;云烟万里,佳话千载,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让我们一起动情地读这篇课文。)

7 作业布置

(1)试听音乐《高山流水》。

(2)背诵课文。

(3)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反思:本课教后,有两点甚为满意:一是有个意外的生成。在读懂文言文这一环节,学生对于"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中的"之"的理解破费周折,可见一些虚词是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障碍。在课堂中,能随机应变:先让学生说整句之意,再从意思中分别找出"得"、"之"两个词的意思--得到、心意,接着趁热打铁,指出"之"为谁的心意,最后学生顿悟"之"即为前半句的"伯牙所念"。老师及时总结读懂文言文的方法:解决个别词语的意思,可以先理解整句,再理解词。

品读感悟,体味语言魅力 篇9

龙岩市西安小学杨源昌电话:***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 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 实施都应该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回归本色,充满浓浓书香。

一、捕捉文眼,品味魅力语言

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我们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如选自《水浒传》的《景阳冈》就是一篇值得学生品读的佳作。

施耐庵用他的一枝生花妙笔,细腻地刻划了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紧紧抓住武松的言行来品味其勇武机敏的鲜明特点。文中“武松打虎”这一段写得尤为精彩,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的来势汹汹和武松“一闪,又一闪,再一闪”的沉着机智以及武松打虎时的竭尽全力都要在反复品读中去体会,这样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领略到大家风范,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传神。

再如《钱学森》这篇课文,通篇以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杰出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对内容的感知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就会觉得这篇课文平淡无奇。但若是能通过品读语言文字,零距离地与课文对话,就一定能走近科学家,并感受到本课语言独特的美。在教学时,我与学生一起紧紧地抓住能体现钱学森杰出才华的三处地方和表现钱学森爱国情怀的几处内心活动进行深入研读,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深深留在学生的心中,还使学生从平淡、朴实的语言中品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培养了自己的语感。

二、深入感悟,从人物描写中品味语言神韵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感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

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读读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我又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在反复推敲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学生的心灵与主人公更加贴近,逐步体会到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是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学生在与文本作深入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再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这一部分内容是通过一段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寥寥几句就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为了使同学们深刻认识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我先让学生读读这段对话,说说周瑜、诸葛亮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再通过细细品读,揣摩周瑜的每一“问”用意何在?而诸葛亮的每一答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研读每一问一答中,透过语言文字,发现了周瑜表面客客气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从中,学生更体会到了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也能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潜心会文,使学生对文章的品读,对语言的感知不再是浅尝辄止,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积累,理解文章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变换语气探读,品味不同效果

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语文文本的多义性为多元解读提供了客观条件,可用“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来形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处境,以不同的心情去观望同一个句子同一情景,都会有迥然不同的感受。而阅读主体的个性差异正是多元解读所能实现的主体条件。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因此,我们采取多元解读策略,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立体感悟。《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教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进行多元解读,如“我们看是极险极窄的地方,小艇能够穿过去,而且速度非常快。”问学生,你们读这句话有什么感受与想法?学生会说是惊讶、赞叹等。如果我们刚好坐在这艘小艇上,我们会怎样?学生回答说我们会惊呼起来,会心惊肉跳,叫船夫慢一点。那么如果我们就是船夫,我们又会怎样?学生说我们会

很轻松,很潇洒,谈笑风生,面对乘客的紧张很开心。这样,就从乘客、读者、船夫三个角度进行了多元解读,明白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这样所得的感悟无疑是立体的、丰富的。学生的每一次朗读,无不体现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不渗透着学生强烈的情感。这样的多元探读,使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增强了,使学生的语言思维更活跃、更深刻了。

上一篇:物业管理岗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热门】小学生爱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