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新理念新策略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建设新理念新策略(共8篇)

生态建设新理念新策略 篇1

2012-04-06

实践证明,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不断化解生态危机,促进生态平衡,才能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永恒追求的宏伟目标。

一、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态意识。农民是农村生态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农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淡薄,因此要在村干部和村民中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以指导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质量的改善。近年来,富阳市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传播方式,把生态文明理念传播与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每年的地球日、环境日、水日等,深入乡村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不少乡镇结合当地实际,联合村支两委进行“生态文明进农户、进地头、进村庄”的“三进”宣传,使农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氛围不断浓厚,有效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

二、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鼓励发展有特色、有效益、有前景的生态产业循环环境链,着力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一要根据不同地区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引导合理选择发展方向,确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富阳市在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中,制定了水源源头、江河溪流沿岸及山区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等政策规定,鼓励山区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生态种植等产业,以生态带动农民致富。二要大力推进新的科技革命,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与贡献率。这些技术必须适宜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包括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生物净化环境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等。同时,包括提高水、土、肥以及农业废弃物等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把新的科技革命与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科技队伍,把生态文明理念与科技兴农战略真正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之中。

生态建设新理念新策略 篇2

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 又还利于自然, 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 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建国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农民开起了小车、筑起了楼房、打起了手机, 可谓生活富裕。但是,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药化肥的施用、农业机械的开动在促进农业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冲击,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 已严重影响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其任务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策略。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农村建设同样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层面的全部内容, 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实践证明, 必须把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工作中,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 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不断化解冲突和生态危机, 才能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健康协调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的需要, 是永恒追求的宏伟目标。

二、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 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再加上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多数农村还是新生事物, 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不高, “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得到普及和推广;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无法贯彻执行。

(二) 部分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虽然我国大部分农村实行了村村通公路,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水、电、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由此带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 现代型、外向型农业发展不够迅速, 缺乏具有强劲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 农民增收渠道较窄。

(三) 主管领导不够重视, 宣传不到位。

首先, 受一些综合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农村有些领导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的发展, 更有甚者不惜牺牲环境资源来换取经济的发展。领导一茬一茬换, 重经济抢政绩, 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领导宣传不到位, 农村地理位置偏远, 传播载体较少, 不能很好地在群众中宣传生态文明及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作用。

(四)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一是农村饮用水仍存在安全隐患。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污染治理不力, 监测监管能力薄弱;二是农村生活污染加剧。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人粪尿;三是农药化肥使用量大。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四是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畜禽粪便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在一些地区, 畜禽养殖污染成为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五是农村工矿污染突出。乡镇企业布局分散, 工艺落后, 绝大部分没有污染治理设施,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 我国农村还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行为, 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三、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新农村建设

(一) 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意识。

农村干部是基层农村的政治核心人物, 是农民的带头人和主心骨。目前, 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村基层干部生态环保意识淡薄, 唯经济之上。首先, 必须强化这些干部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意识, 并身体力行, 率先做出榜样。同时, 落实目标责任制, 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 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进行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 帮助解决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 在农民群众中创建生态文明理念的氛围。

受文化程度制约, 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应采用多种方式和渠道, 培养农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农民群众既是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的执行者也是受益者。建设生态文明和新农村, 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 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及新闻传媒等多种渠道和各种载体, 加大对生态思想的宣传教育力度,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消费观, 强化农民生态保护意识, 维护绿色环境, 并潜移默化地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行动中去, 使他们积极地承担起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的责任和义务, 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效持久地开展打下坚固广泛的群众基础。

1、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新农村建设是千百万农民群众共同的事业,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增强生态文明理念,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以发展社会事业为平台, 倡导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建立党员活动室、村民体育活动室、老人活动室、卫生室等村民活动场所。奖励生态家庭、开展文明村庄、星级文明户活动, 以点带面促进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发展。

3、确立和完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生态制度体系。

制定出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政策, 才能保证生态制度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提高村民法制观念和意识, 使群众整体文明素质得到提高。

4、倡导社会性的环境保护和修复改善生态环境的行为体系。

坚持科学发展观, 切实保护好资源环境。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 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注重对资源环境的保护, 保障群众的健康生活, 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 构建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化。

1、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加强林业建设, 保护和壮大林业生态系统;抓好粮食、畜牧、水产、果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清洁生产, 发展无公害农业。树立全球性绿色意识, 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 发展绿色龙头企业, 实行绿色检测标准, 健全绿色检验体系;结合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以高新技术为手段, 开发建设绿色农业技术支持体系, 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进行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

种植业的产业规模及产业结构布局应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 尤其是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资源供给量匹配。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园区建设, 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对生态园区进行系统规划, 鼓励园区内资源的梯次流动和综合利用, 促进生态农业上规模、上水平, 夯实绿色农业基础。抓好粮食、畜牧、水产、果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清洁生产, 发展无公害农业。

发展生态环保型畜牧业, 在规模化养猪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实施能源生态模式或能源环保模式的大型沼气工程, 建设“一池三改”为主体的户用沼气工程, 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等能源生态种养模式, 对养殖场粪污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林业发展的重点是保护热带天然林,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发展林产工业和经济林产业的同时,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花卉业等新兴林业产业, 建立起规范有序、集约经营、富有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新的科技革命,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与贡献率。新的科技革命也可称为绿色科技革命, 是以生物技术为主的革命。包括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生物发酵技术、生物酶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生物净化环境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等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需要着重加以推广, 提高包括水、土、肥以及农业废弃物等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建立和健全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体制和科技开发与推广融为一体的机制。把新的科技革命与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 培养与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队伍, 扭转老弱劳动力务农的局面, 把科教兴农战略真正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之中。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植保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 推进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 推进植保工作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

2、培育和发展生态工业。

注重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 鼓励发展有特色、有效益、有前景的生态产业循环经济链, 着力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一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 确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 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二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认真实施节能降耗重点工程;三是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 突破以往末端治理的传统环保模式, 加强源头和过程控制, 确立新型的污染预防控制体系, 达到“节能减排, 降耗增效”的目的;四是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提高产业项目的环保准入门槛, 杜绝新上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产品, 治理超标排放的工业企业, 以此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3、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体现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良性互动关系。我国的农业发展应与第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乡村旅游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风貌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优势。

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进行分类指导, 打造乡村旅游的不同发展模式。无论是现代新农村、生态村庄, 还是古老村镇、民族村寨的乡村旅游, 都需要瞄准国际同类产品, 本着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的原则, 开发与国际水准接轨的优质旅游产品。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 应合理规划、科学设计, 将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再生资源永续利用紧密结合, 谋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同时要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结合, 搞好农村居民点与道路规划, 合理开发和整理土地, 改善农村环境, 在保留传统民居的同时兴建新民居;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方便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

乡村旅游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要依托于一定的农村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仅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开阔了发展空间, 更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乡村旅游发展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同旅游开发、经济效益相结合, 要注重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 促进城乡互动, 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 以实现城市反哺农村。

(四) 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一个关键措施。要在道路硬化、院落街道净化、村庄绿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县级财政要按农业法的有关规定对农业投入安排资金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 确保资金投入, 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顺利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五)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我国是人口众多而人均资源占有量甚少的国家, 由于制度上的缺陷, 资源浪费极大。中央虽然早就提出要将粗放型经营转为集约型经营, 但收效不大, 资源浪费与环境恶化状况未能根本扭转, 其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为此,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十分重要, 还需要有配套的具体措施加以保证, 否则容易落空。

(六) 始终把解决农民民生问题作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来抓。

通过认真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诸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看病就医、科技推广、社会治安等问题, 改善民生, 促进民和, 保障民安, 增进社会的和谐。

在劳动力培训就业上有新突破, 以农民培训为载体, 积极探索研究保持和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长效机制, 使新农村建设保持持久动力。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 为广阔的农村培养一批生力军。通过开展科技讲座、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外地参观学习等形式, 推动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七) 奖励生态家庭。

节约每一滴水, 每一度电, 积少成多, 通过节省每一个家庭的支出来达到节约整个社会资源的目的。生态文明下的新农村建设也应从家庭开始, 从随手关灯, 拧紧水龙头, 换上节能灯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做起。倡导家庭绿色消费模式, 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 也需要有关部门的激励与支持。

家庭具有从源头上引导社会消费、影响企业生产、影响经济发展、影响长远发展的功能。绿色家庭促进绿色社会建设, 比如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影响和引导, 可培育下一代生态生活理念、生态生活行为和生态生活习惯。组织开展年度评选生态型家庭活动、对节能住宅建设和使用进行补贴等措施都可有效激励生态型家庭建设。

总之, 农村具有广阔的天地, 绿化美化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 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 我们要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 使生态文明切实深入人心, 使广大农民群众都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全局观念, 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摘要:本文在论述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 从不同层面提出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杨慧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探析.人民论坛, 2009.24.

[2]易国锋.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6.

生态建设新理念新策略 篇3

关键词:创新能力;新课程理念;生态课堂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构建生态课堂。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不停地向学生灌输枯燥的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和是否易于接受。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这个现状,在讲述知识点的时候,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易于接受为原则,可以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来解决。比如说,在教学工程应用题“甲工程队单独来修一段长为60千米的公路需要20天完成,而这条公路由乙工程队来单独修则需要30天才能完成,那么,两个队合修需要几天可以完成?”教师可以设置诸如“如果去掉长度为60千米的条件这个问题,还能否解决?”“如果可以解决该如何计算?”等具有连贯性的问题,这样的连贯性的问题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深入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就充分发挥了其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有利于生态课堂的构建。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过程都比较单调。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往往采用的是让学生进行不断的、重复的练习,这是被动的“填鸭式”教育。这样的方式既压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生态课堂的构建。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上,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方式来改变这一现状。例如,在对“体积公式”进行讲授时,可以先让学生拿出正方体,让学生想办法找出其体积,再告诉学生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然后再拿出长方体让学生探究其体积计算公式,最后再拿出圆柱,让学生探究其体积计算公式,最后让学生自己领悟到一般的体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主动进行探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促进生态课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卫军.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J].时代教育,2014(6):182,184.

[2]陳丽珠.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J].教师,2014(30):81.

生态建设新理念新策略 篇4

南通市启秀中学程丽华

中文摘要:班集体是一个微观的社会体系,是学生参与社会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沃土和摇篮。班集体建设要倡导 “以生为本”、“和谐发展”的新理念,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用“系统管理”的方法看待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班集体以生为本和谐发展系统管理整体效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的教育理念发生着深刻地变化,班集体建设也呼唤着新的思维,渴望着新的管理智慧,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更新班集体建设的理念,调整班集体建设的思路,创新班集体建设的途径,使之更加符合现代学生的实际,顺应时代的要求,顺应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所以对班集体建设的研究和探讨仍然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以生为本”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前提

在传统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班集体属于学校德育的范畴,把班集体理解为学校德育的工具和手段,忽视了学生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班集体建设在整合优化班级各种教育和文化因素中的独特价值。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发展观,“以生为本”就是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个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生为本”是班集体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以生为本” 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班集体建设就是要“以生为本”,重视每位学生的价值,为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形成和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展示其天资、才能与个性。调动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让他们做集体的主人,在集体活动中唱主角,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班集体建设中。让每位学生感到在班集体中,自己对于他人来说非常重要。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课堂学习的主体,相互感染,相互激励,如同磁场,其辐射和穿透对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和全面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最终构建一个满足每位学生发展需要和“以生为本”的班集体。

“以生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新时期,我们的教育进入一个“人”的世纪。人的发展、个性解放成为教育的核心价值。“以生为本”的管理,就是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人,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视为有生命的个体来尊重,坚持把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学生全面的、自在的发展为核心的一整套班集体管理模式。通过班集体建设达到改变人的状态,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能力,张扬人的个性,提高人的价值的目的。学生发展目标:“六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交往、学会创造,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终生发展的能力。

“以生为本”就是从人才强国定位教育的功能。班集体建设与学生的人生维系紧密,是为学生的将来人生有准备的教育。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以生为本”就是一种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1

主义的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实践表明,在班集体里通过自律、互律、互助、共进,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可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中学阶段是学生求知习能、懂事明理的关键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黄金期,班集体在学生的一生中至关重要,“以生为本”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前提。

二、“和谐发展”是班集体建设的根本任务

班集体是社会的一个微观体系,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参与社会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沃土和摇篮。一个好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谐发展”就是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班集体具有积极的价值导向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目标和教育内容,拥有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班集体具有社会化的功能。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使一个自然的人变为社会的人。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从“生物人”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即个体习得社会文化规范和适应社会环境,成为社会合格学生的过程。学生在班集体中要遵从和依照集体规范行事,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班集体的每位学生都来自不同的社区和家庭,拥有各自不同的社会知识,经验背景,通过集体活动相互交往可以习得各种社会经验和处世能力,从而养成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品质,使班集体中的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就是调控教育系统中诸要素的关系。“和谐发展”自然跟学生的自身素质有关,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要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设和谐的教育条件和氛围,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首先,要广开交往渠道,促进人际交流。交往和交流是和谐发展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通过交往与交流,才能促进思想与感情的接近、沟通与理解,才能进一步密切联系,增进友谊。组织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是促进“和谐发展”的主渠道。其次,优化人际关系,能提高“和谐发展”的质量。“和谐发展”实质是价值观念的一致,因此群体价值观念的正确与否决定着班集体“和谐发展” 的质量高低。我们在班集体中需要建立的人际关系是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共同进步,为此,让学生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让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和谐发展”就是有效地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一个好班集体,在开展活动时要善于依靠全体学生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个性各异的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通过班集体活动和积极和谐的人际交往,引导学生自觉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又充分发挥和发展了学生智力和能力。这样不仅尊重个性差异,完善每位学生的个性,而且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和谐发展”和全面提高。促进学生的个体目标与班级共同目标和谐,既保证完成班集体共同目标,又实现了学生个体目标。

所以说,“和谐发展”是班集体建设的根本任务。班集体像一座长长的桥,通过它,学生们跨向理想的彼岸。班集体像一条挺长的船,乘着它,学生们越过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社会大舞台。很多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多年,仍念念不忘当年的班级,可见班集体对学生个体影响之深远。

三、“系统管理”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

班集体是在教学班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协同体,它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自主教育共同的基层组织。班集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班集体建设的系统就是开发利用班集体建设的所有资源,协同各种力量与要素,充分发挥班集体自组织功能的最优化管理系统。

“系统管理”就是为协同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班集体建设是协同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生自主教育。班集体建设要发挥任课教师的协同作用,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指标。班集体建设要创造条件,让除班主任、学生以外的家长及社会更多人员进入系统,同时利用多种资源,使得班集体得到物质、能量、信息保证;使更多的人参与班集体建设,调动多方面力量的积极性,通过竞争、合作,使班集体产生新的模式和功能;组织一系列突出主题、注重实效的活动,使得班集体建设得以维持和发展;运用好的组织方法,创造有序发展的良好路径,在班集体建设系统中让所有的发展都成为一种充满爱意的、自发的、和谐的集体行为。

“系统管理”就是为素质教育的目标“育好人”提供平台。班集体建设属于非线性协同系统,更多地关注学生个性之间的协同发展,班集体建设中学生的互动体验、共同成长、全面发展等多维建设目标包含了班级管理的目标。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全体学生的参与下,制订合理且可行的条例与规定,以引导和规范集体学生的日常道德和学习行为习惯。学生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进行管理的主体。既要使制度条例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集体规范,又要使制度管理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成为建设班集体这座大厦的“设计师”,而不是成为班集体这座大厦的“房客”。只要学生把班集体建设当作自己的事情,才能将自己的才干奉献给集体,与班集体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融化在班集体中。

“系统管理”就是建立和完善班集体建设的体系。班集体是由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构成的体系,班集体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班集体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群体是班集体的主体参与力量,是班集体中的学习群体;教师群体是班集体的价值引领力量,是班集体中的导学群体;家长群体是班集体的资源开发力量,是班集体中的督学群体;社区群体是班集体的社会促进力量,是班集体中的助学群体。建设充满文化气息的集体,逐渐形成富有特色的班集体精神文化,是班集体建设重要方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宽容、理解和合作的处世态度体现了班集体特有的发展理念,也是一个班集体感召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班集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单位,班集体建设有利于整合学校各种教育因素,提高学校和班级教育的“整体效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班集体是满足学生精神需求,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综上所述,在班集体建设中“以生为本”是基本前提,“和谐发展”是根本任务,“系统管理”是重要保证。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散文教学的策略 篇5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散文占了不小的比例。散文因其语言优美,意境深邃,读来朗朗上口,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受到广大师生的特别钟爱。但喜爱归喜爱,我们在教学散文时,却总感觉到散文有根若隐若现的线,让你似乎看得见,等你仔细去看时,却又看不清。原因何在?或许是因为我们没能真正把握散文的特点,没有真正领悟散文的“魂”。为此我研修了新课程理念下散文教学的策略。

明白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一是散文形神兼备,思想性突出,情感丰富是散文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散文形者有三:一是写作对象或写作题材;二是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抒情、议论、描写等);三是文章的外在呈现方式。(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二是散文形散神聚。也就是说,散文可以有很多种表现方式,可以叙事,可以是议论,可以是描写,可以是说理……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散文,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有一种特定的情感。

三是散文语言凝炼优美,富有文采。因而又称美文。四是散文意境深邃。散文是除诗歌以外最具文学性的一种文体。它意境之深邃,总是能更深地打动读者的心,总是能够给读者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把握住散文的特点,要上出散文的精彩来,就容易多了。下面我就以支玉恒专家上的“匆匆”一文为例,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散文教学的策略,即教学中要把握住的几个重点:

一、散文教学是一种情感教学

散文本身融入了作者太多的情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之中,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是散文教学中的重点。只有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算真正读懂了散文。比如《匆匆》,学生要想一下子就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很难的。因为学生的阅历浅,对事对物的认识还不够深。可能他们读了之后,会很快地了解作者是想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这一主题,但作者如歌如泣的情感,学生就很难把握了。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我们老师挺身而出,做他们情感的引导者。朱自清先生要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是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无奈,是对广大生于乱世而无所作为的青年的谴责,是对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只能浑度时日的感伤。所有的一切,都在随着匆匆而过的时间渐渐消逝。可是积压心头的,却是满腔的无奈、内疚、感伤。这么复杂的情感,支老师先放了一段课文配乐录音,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把从字里行间里体会出的情感说出来。学生知道了情感,也就确定了朗读的基调。支老师告诉孩子朗读是一种巧,要根据情感的需要,选择语速、语气、语调。这篇文章读时语速要缓慢,语气要哀伤,声音要低沉。正是因为支老师的正确引导,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能把握住课文的情感基调。

二、散文教学是一种语感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情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情感朗读来训练。散文的语言凝炼优美,富有文采,是最适合朗读的文本。支老师在教学中告诉孩子读书要用心灵诵读,这样更能激起人与人心灵的共鸣,更能直达情感深处。在支老师指导读书方法时,他又向学生推荐了“空灵”的读法。比如“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按我的理解应该用缓而重的声音表达,但支老师却说应该用“空灵”的声音来读。于是,老师“空灵”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告诉我们时间如同这声音,感觉得到,但又缥缈,虚无,转瞬即逝。两种读法一比较,孰美孰对,听者先是震撼,而后是豁然开朗。此时,心中的疑惑已化为声声赞叹。整节课,支老师反复地用自己的范读向学生传递不同语句的不同语感,让学生反复体会,跟读、揣摩、领悟,渐渐的,老师的语感变成了学生的语感。课堂中,他自始至终没有提出直接指向内容的繁琐问题,也没有一步步去剖析文章情节,但文中所有疑难之处都通过学生用心灵去诵读,用心灵去倾听得到了解决。整个课堂始终回荡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在这个课堂上,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读来解决。

三、散文教学是一种美感教学。

《小语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没有哪种文本比散文更有审美价值了。散文之美,美在其语言,美在其律动,美在其情感。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评价策略 篇6

冀州市徐庄乡中学

刘海霞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深刻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评价应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新人格的发展。

一、评价的形式:师生共同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这些做法既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确立。如一个学生读课文后,我要求他自我评价,他说:“我读得很有感情,但声音太轻了。”“那能不能改进一下?”他又读了一遍,既响亮又富有感情,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贺。实践证明,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评价的手段:有效的激励性评价

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教师运用激励的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

(一)要把爱心献给学生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的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很难想像,一个眼里总是看着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没有半点喜爱、平时对学生一味“高压、打击、训斥”惯了的教师,某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激励学生会是什么样子。恐怕学生只会把这种激励误认为是一种虚伪、一种讽刺或人格的污辱,更抵触教师、甚至仇视教师,个别的学生也许还会产生过激的言行。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如: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再如,作文教学中进行的习作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都旨在以学生激励为评价主体,通过学生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张扬个性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三)适时、适度的予以评价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另外,我们必须意识到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当然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三、评价的内容:思维与人格并举 创新教育中的课堂评价内容,首先要注意谨慎地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听后友好地评价:“好,这是你自己的见解!”“说得很有道理!”

其次,注意创新人格的塑造。如果一个人虽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却无提出问题的胆略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意志,那么创新也将胎死腹中。因此,教学评价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探究的兴趣、坚强的意志,这是创新人格的主要因素,也是当今的独生子女比较欠缺的品质。有人说:“孩子总是朝大人鼓励的方向发展的。”事实确实如此,我们的学生最初不断地发现课文插图的失误,后来他们逐步地扩大视野,向作家、课文发起了挑战。每当他们提出类似的观点时,我总是说:“你很会观察!”“你能独立思考,很了不起!”“你真勇敢!”正是这点点滴滴的评价,如甘霖浇灌着创新之树健康成长。

生态建设新理念新策略 篇7

1土地整治概述

土地整治就是对那些低效率利用、非法使用、空置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 以此来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就是土地整理,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村庄、道路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扩大有效的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此来改善生产条件以及生态环境。 其二就是土地复垦,主要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那些生产建设中遭到破坏的土地, 或者那些因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山体滑坡或者火山喷发,而遭到破坏的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整治,以此来恢复土地的使用性。 其三就是土地开发,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通过一定的手段对那些没有被使用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此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我国对土地整治也越来越重视,2012年国务院开始颁布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我国土地整治的五项重要任务。 首先,我国政府必须要统筹推进土地整治,其次,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农用土地整治。 第三,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规范农村建设用地。 第四,我国有关部门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建设用地的整治.最后就是有关部门必须要充分借助各种现代化手段加强土地资源的复垦。 总而言之,土地整治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加强各个类型的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以此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我国土地整治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影响了土地整治效果,不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1土地整治观念落后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土地政治观念还比较落后,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土地整治效果, 不利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例如我国很多土地整治部门并没有树立生态景观建设理念,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虽然提升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

2.2土地整治方面法律不完善

规范的法律体系能够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还不是很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只有《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以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但是缺乏专业的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不能使土地整治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其次,在另外一个方面,虽然我国也有关于土地整治方面的法律,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效果,不利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2.3土地整治破坏环境

土地整治破坏生态环境是我国土地整治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最深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例如在城镇建设用地整治中,有关部门为了进一步扩大建筑面积,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城市绿化面积,进而破坏了城镇的生态景观。 还有很多农村地区,在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有关人员为了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对树林进行大面积的砍伐,大大缩减了农林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2.4土地整治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 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很多土地整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较低,对待工作不能兢兢业业, 经常会出现偷懒、耍滑、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整治工作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工作整治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偏低, 绝大部分的土地整治工作人员都缺乏生态景观建设方面的知识, 进而致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无法正确处理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之间的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效果。

3基于生态景观建设理念的土地整治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要树立生态景观建设理念,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3.1及时更新土地整治观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土地整治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土地整治工作的变化及时更新土地整治理念。 首先,我国各级土地整治部门必须要树立生态景观建设理念, 将生态景观建设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到土地整治工作的各个环节, 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提高土地整治策略的实用性,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整治工作水平,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2积极完善土地整治方面的专业法律

只有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法律体系才能有效保证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法律体系建设。 首先,我国立法部门应该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立法,尽可能出台一部专业的土地整治法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整治工作的需要, 为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真实可靠的法律依据。 其次,在建立专门的土地整治法律之后,我国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建设,对于土地整治工作中违反法律规定的个人或者集体要给予严重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确保法律的权威性,有效防止土地整治工作的随意性,提高我国土地整治效果,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保持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的同步进行

保持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的同步进行是我国现代化土地整治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我国土地整治部门必须要保持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的同步进行,在土地整治工作中,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生态景观建设的要求对土地资源进行整理、规划与开垦,例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要土地资源进行统一规划, 不能随意将土地资源划分给商业建筑或者住宅建筑,必须要留足城市景观建设用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还有在农村土地资源整理过程中,土地整理工作人员可以将那些无用的民间小路进行合并, 对废弃的土地进行重新开垦,但是严禁破坏森林,这样不仅仅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村的生产能力。

3.4加强土地整治工作队伍建设

高素质土地整治工作队伍是保证土地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因此各级土地整治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 首先,土地整治部门应该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以及网络招聘引进一些既懂得土地知识, 同时又懂得生态景观建设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 各级土地整治部门还要积极地完善培训机制, 定期或不定期对土地整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一方面要加强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培训;另一方面,各级土地整治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养,加强工作人员生态景观建设方面的教育,尽可能的使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掌握不同程度的生态景观建设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当中正确处理生态景观建设与土地整治工作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4结语

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自下而上的生存基础,只有在不断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促使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生态景观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改,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是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土地使用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要从生态景观建设的角度出发,建立系统完善的土地整治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文章重点分析了基于生态景观建设理念的土地整治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生态建设新理念新策略 篇8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生态课堂 构建

生态课堂是以尊重学生、激发学生潜力和培养学生兴趣为主,是在新课改后实施的新型教学方式。生态课程提倡师生平等,让老师和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下共同进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增加自信心,勇于表现自己。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是有层次性的。生态课堂尊重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一、小学语文在课程改革中存在着的“生态失衡”问题

1.教和学的失衡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重点强调的是个人在课堂上的作用,随后对学生进行标准化的教学,从而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被迫接受知识或者机械化的进行死记硬背,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情感的培养,从而压缩了学生的互动性与独立思考能力,最终导致教师与学生的教和学的失去平衡。

2.教学环境与教材内容的失衡

在新课改的实行中,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都过分的依赖与教材,从而使得学生在一个封闭的空间进行学习,这与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和发展是不相适宜的。由于在封闭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弱,再加上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与热情不足,使得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情感素质的培养受到局限。例如: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对课本中的诗词歌赋、生字、生词等进行死记硬背,为学生提供课外质料却非常少,从而使得学生在需求与环境上失去平衡。

3.教学目标和发展上的失衡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以成绩为主导。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其中所涉及的识字记忆和思维培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等内容,导致学生的发展和现代教学的目标失去平衡,使得大部分学生单纯为了高分而进行学习,最后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等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发展。

4.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失衡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应与学生的课外生活保持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但是在原有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因教师对课堂教学向外延伸的不重视,学生只能将更精力重点放在课内知识上,这就不利于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

1.联合教材内容,打造课堂氛围

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美学,很多文学作品都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展示出它的美感。在语文教学中,要领悟到文章种的文学性就应该营造富有美感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提高文学感受力。对小学生来说,语文课堂的氛围非常重要。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各种设施软件或者实物道具等来营造课堂氛围,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黄果树瀑布》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先将教室灯光调暗一些,再打开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黄果树瀑布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水势奔涌和吼声如雷等瀑布景象,随后再对课文进行讲解。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受更加直观。再如,教师在教授在《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时,就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海子的作品,全文文笔优美,富有哲理性,教师可以将学生生活与课文文本联系起来讲课,全文的篇幅并不长,但是简短的文字中蕴含了作者渴望脱离世俗的牵绊,这是作为作者最后的生存思考,使后人在阅读文章后开始审视自己的生存价值。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需要深入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对全文有更为精准的理解。教师可先对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讲诉,以此营造一个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在这种气氛中提高自身对文章的认识,同时也能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的模式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对语文提不起兴趣,学习都是被迫去接受。因此,在构建生态课堂中,提高学生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爱好的活动,让学生积极踊跃的参加,例如,各种人物角色的扮演和各种知识竞赛等,使语文教学更加有趣,提高学生积极性。

例如,在《狼和小羊》这一课中,教师可请两位同学来进行角色扮演(狼和小羊),因为学生对课本的内容比较熟悉,扮演狼的学生可以故意找单纯善良的小羊的茬,从而使得整个画面惟妙惟肖。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点评,随后让学生明白,和狼这样的坏蛋讲道理没有用,要学会机智地保护自己。

3.围绕教材内容开展实践活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开展很多的观察与实践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广玉兰》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观察广玉兰开花时,花瓣的形状,并充分的感受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再如,《春联》一课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自家的贴的春联,鼓励学生试着动手写春联。除此之外,而在在谈话当中,教师对学生主动提问进行了积极引导,并要求学生自行阅读,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在不断的朗诵中也能渐渐了解作者在写词时的心境,在写这首诗词时心中有万千感慨,以及对青春的怀念。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一定会畅所欲言,这种富有生气的语文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为师生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调节作用。

4.遵循教学开放性,拓展学生视野

众所周知,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知识的累积息息相关,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必须增长学生的词汇量。据此,教师必须立足于教材,正确引导学生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内涵丰富的课外读物,要求学生在课后时间进行阅读、浏览。教师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也必须遵循一定原则,首先,课外读物必须有趣味性,能吸引到学生;其次,课外读物必须具有一定内涵。比如,寓言故事等,能让学生读完之后有所收获,有所反思,这种寓言故事的阅读非常有利于观后感一类文章的写作。

综上所述,有效的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使枯燥的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发福.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生态失衡”及“生态课堂”的构建[J].生活教育,2014,(S2):132.

[2]辛妍.让语文课堂摇曳生命之绿色——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J].新课程研究,2015,(07):83-84.

[3]陈利林.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J].小学时代,2014,(13):2.

[4]戴冬梅.对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生态课堂的探讨[J].语数外学习,2014,(12):225-226.

上一篇:藏传佛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下一篇:鲜花贺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