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精选8篇)
14-16世纪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
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
1566-1581尼德兰革命
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7世纪
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世纪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
17世纪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
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3.6-1794。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794法国热月政变
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9世纪
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10-1826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1815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81-1899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
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
1889第二国际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 1910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10-1917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8.11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19-192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919.3.1朝鲜三一运动
1919.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共产国际建立
1919.1-6巴黎和会
1921.11-1922。2华盛顿会议
1922.10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12苏联成立
1925.10洛迦诺会议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1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5-1936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
1936-1939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9慕尼黑会议
1939.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6法国投降
1940秋不列颠之战
1940.9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941.6苏德战争爆发
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秋大西洋宪章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2莫斯科保卫战
1942.6中途岛战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12.1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11-12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6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6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9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七十七国集团产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出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8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9中美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苏联解体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欧洲联盟建立
世界:1900-2000 1 1902年英国与日本签订条约,建立了英日同盟,标志着英国正式放弃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2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结束。日本获胜。这表示日本的大国地位正式得到承认。3 1905俄国爆发1905年 革命。1914年,发生撒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政。同年11月,举世震惊的十月革命爆发。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6 1918年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同年11月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已经无法再战的德国被迫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惨败结束。1919年,巴黎和会在凡尔塞召开。1920年签订凡尔塞和约。确立了凡尔塞体系。8 1922年俄国结束了三年的国内战争,挫败了帝国主义的干涉,同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9 1922年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华盛顿体系。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影响深远。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始实行经济改革。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式形成。同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标志着法西斯统治在德国确立。1935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结束。1936年,日本爆发兵变,主张对外强硬的少壮派取得军部的控制权,这标志着军部法西斯的统治在日本确立。1938慕尼黑阴谋。德国对捷克的领土要求得到英国和法国的支持。同年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4 1939年3月。德国军队开进布拉格,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同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英国法国对德国宣战,二战全面爆发。同年苏联开辟东方战线。1940年德国以闪电战进攻西欧,相继迫使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家投降。6月法国宣布投降。德国开始对英国实行空中打击。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同年莫斯科战役开始。同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被卷入二战。17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日本开始陷入战略劣势。美国开始反攻。同年苏德战场上的决定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展开。同年底,阿拉曼战役(北非)以盟军的胜利结束。18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以苏联的胜利结束。同年开罗会议召开。19 1944年6月盟军进行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条战线。7月巴黎解放。1945年4月希特勒死去。5月德国宣布投降,二战在欧洲结束。6月联合国成立。8月8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9日苏联对日本宣战。15日日本宣布投降。二战全面结束。21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全面开始。1948年柏林危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名义介入战争。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打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号介入战争。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同年纳赛尔在埃及开始执政。埃及真正独立。24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1955万隆会议(亚非会议)召开。25,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同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26 1957年古巴革命胜利。27 1960年,非洲独立年。28 1962年阿尔及利亚宣布独立。70年代初期,石油危机爆发。美元急速贬值。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30 1974年,越南赢得越南战争。美国又一次失败。31 1976年越南统一。32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八十年代,苏联开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美国开始推行星球大战计划,意图拖垮苏联。1988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同时期发生了两伊战争。
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1992。南斯拉夫分裂,内战爆发。35 1991年美国发动海湾战争。中国。1840-1900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 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 北京政变 1861年 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2000 1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义和团运动失败。2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1905年同盟会成立。科举考试被废除。4 1908到1910年清政宪政改革。5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同时开始南北和谈。3月清帝退位,清朝灭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7 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发动护国战争。二十一条。1916年袁世凯宣布退位,同年6月死去,7月张勋复辟。孙中山发动讨逆运动。新文化运动推向高潮。10 1917年 府院之争。同年护法运动开始。11 1919年爆发 五四运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922年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革命开始。15 五卅运动爆发。工人运动达到高潮。16 1926年年北伐开始。大革命达到高潮。1927年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大革命失败。18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国共产党举行三次起义。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2年 一二八事变。满洲国成立1934年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开始。
1935年 华北事变 1月遵义会议召开,10月长征结束。12月,一二九运动达到高潮。22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1937年 1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战全面爆发。8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同时,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淞沪会战开始,9月平型关大捷。12月南京沦陷,日本举行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1938年 三月台儿庄大捷 同年武汉沦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25 1940年 百团大战。胜利。1941年 皖南事变。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27 1943年延安整风。1945年 3月中共七大召开。8月 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同月毛泽东赶赴重庆,重庆和谈开始。10月双十协定签订。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31 1948年三大战役。
1949年1月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结束,北京和平解放。三月,七届二中全会召开。4月渡江战役,南京解放 9月新政协召开 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新中国成立。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同年开始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展。
1951年: 西 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1954年: 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0年代初:西藏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1964年:第一颗原 子 弹爆 炸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73年: 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982年: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 中英两国政府就中国收回香港问题签署联合声明;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赢得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1,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 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 州一号”发射成功; 12.20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 核原料虽然体积小但蕴含的能量却很大, 2400吨标准煤所放出的能量仅需1000克铀裂变即可得到。
(2) 核能是清洁能源且属于不常用能源, 开采成本不易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3) 核电基本不会对附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 不会促进温室效应的加重。反应堆外面有多层保障, 基本不会排放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对外放射性污染一年的量相当于做一次X光透视所受到的照射量。
虽然核能总体利大于弊, 但我们也要趋利避害, 将核危害降到最低, 因为核电一但出现重大事故其影响远比普通电站大, 除了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附近居民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核辐射威胁。
接下来通过对迄今为止的三起重大核电事故分别分析从而总结引起这些事故的重点因素。
1 美国三里岛核电事故
1979年3月28日4时, 美国三里岛核电站由于操作判断失误及机械故障发生5级核电事故。
事故经过:1979年3月28日4时, 三里岛核电站2#机组反应堆的二次回路循环水泵发生机械故障温度升高, 该回路冷却系统自动运行, 由于先前工作人员检修后未能将冷却系统的出口阀门打开, 导致二次回路冷却失效。堆内温度、压力上升至危险限值, 反应堆自动停止运行, 并开启泄压阀进行泄压, 堆内压力恢复正常后, 泄压阀因为机械故障没有自动归位, 导致堆内冷却剂持续流出, 反应堆内压力下降到正常水平以下, 应急堆芯冷却系统自动投入进行挽救, 操作人员在不知道泄压阀没有正常归位的情况下, 认为该系统的投入运行是多余的操作, 便将其关闭, 终止了向堆芯注水的操作。设备故障及操作管理失误致使堆芯温度短时间内过高, 46%燃料棒外壳镐及铀燃料熔化, 堆芯严重熔毁。
事故处理:及时地应对避免了氢气爆炸;核电事故进展信息上报及时, 5小时后白宫得到最新进展并发出指令, 7小时后大部分人员撤出事故电站;5英里以内儿童和孕妇进行疏散转移, 10英里以内学校暂时停止上课;2#反应堆宣布报废且清理费用达10亿美元, 三里岛核电公司共赔偿1.3亿美元。
事故影响:2#堆堆芯严重熔化;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 (氪、碘、氙) , 现场共有3人受到辐射, 80公里以内居民受到放射性威胁;此次事故导致美国人民反对建设核电站情绪高涨, 民众纷纷游行, 美国因此30年内核电止步不前。
事故分析:
(1) 前48小时低估了这次核电事故的危险性, 而后又扩大事故的影响范围, 致使美国人民对核电的发展信心大减。
(2) 缺乏严密的管理逻辑, 操作失误, 自控薄弱, 报警不力。核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
(3) 1979年年底, 美国总理卡特表态:“核能应该作为美国最后的一种可供选择的能源”。因此, 美国在20世纪后期停建核电;然而21世纪初美国大量在役核电站延长服役年限, 埋下了隐患。
(4) 不应在人口密集地区及靠近城市水源的地方修建核电站, 从而减小核电事故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2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6分, 位于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迄今为止事故等级最高的7级核电事故。
事故经过:在对4#反应堆进行安全维护中, 控制反应堆检测人员为了使检测顺利实施, 将一部分控制棒插入水中, 从而减少蒸汽量和功率, 二十分钟后功率下降, 检测人员又提升控制棒97.2%, 仅留下6根, 205根控制棒同时裂变, 产生大量热量;同时, 控制水泵检测人员将注水泵关闭, 启用备用水泵, 以减小流量便于测试;两工作人员同时的截然相反的操作, 使反应堆温度、压力急剧升高, 超出正常温度的百倍, 最终超出反应堆设计限值而爆炸。
事故处理:立即组织消防人员进行长达4小时的灭火作业, 有人员当场死亡;36小时后居民及职工全部撤离至安全区域;出动1800架飞机对4#堆空投5千吨放射性吸收物质, 减小放射性危害;反应堆底浇筑混凝土板, 上部用混凝土对反应堆进行全封闭浇筑, 隔绝残余核原料与外界的接触。
事故影响:反应堆堆型为石墨堆型, 内部全部为可裂变浓缩铀, 爆炸时附近厂房被掀掉;放射性物质随石墨升至大气平流层, 邻国受到辐射影响;进行事故抢救人员有29人死亡, 106人患急性放射性疾病 (成人辐射照射量按大于0.0671C/Kg计算) ;事故地点50公里以内11.5万人全部疏散, 2.6千平方公里内无人居住;事故发生后15年内有6.6万人患癌症及其他病症逝世, 受到不同放射性程度损害人员为320万。
事故分析:
(1) 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没有进行协同操作, 随意性强, 因人为失误的叠加导致反应堆的爆炸。
(2) 反应堆型本身存在缺陷。石墨堆型的使用导致此次核电事故中带有辐射的大量石墨扩散, 应更换先进堆型。
(3) 核电设计无安全壳, 反应堆爆炸后放射性物质无遮挡而随大气环流自由飞散。
(4) 核电站管理人员对核泄漏的严重性缺乏充分认识, 硬件无闭锁, 软件无自控。
3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 福岛第一核电站受地质灾害影响发生7级核泄漏事故。
事故经过: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 日本福岛发生9.0级地震, 这次地震引发了海啸的发生, 海啸经过福岛第一核电站, 摧毁了核电站的供电系统, 设备功能失效, 反应堆内无法注水, 温度过高导致燃料棒熔毁, 在镐外壳有氢气生成, 安全壳内温度、压力过高, 各反应堆先后于1号12日, 2号15日, 3号14日, 4号16日在厂房内发生氢爆。安全壳有裂缝产生, 含放射性物质泄露, 9千吨低放射性及2万吨高放射性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倾入海洋, 8.65万吨受放射性污染的水源暂未处理。
事故处理:先是留下50人清理事故现场, 随后又升至180人, 清理人员辐射剂量上限放宽至250毫希;30千米以内居民全部疏散, 20千米以内设为禁区;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 应急系统电力中断, 首先采用飞机进行空中洒水降温, 然后通过高压消防车从地面进行投水冷却;铺设电线恢复供电系统, 启动冷却系统;对于未经处理流出的含有较高放射性污水进行堵截, 并采用容器进行储存, 部分含有放射性的污水则直接排入海洋, 依然有8.65万吨污水需要处理;拟建防波堤;4个反应堆均采用混凝土进行全封闭浇筑, 三阶段长期处置已启动;日政府暂时停止运营滨冈核电站, 防止受到后续可能发生的8.0级地震的影响, 避免福岛第一核电事故的重演。
事故影响:反应堆氢爆有11人受伤;共有190人受到不同程度辐射伤害;半径30公里以内人员全部撤离;受灾地区土壤、奶制品、菜类、海鲜均检测到放射性物质;燃料棒30%-70%熔毁;泄露辐射量缓慢释放;近海、深海均受到放射性影响, 海洋污染区5年内到达北美, 10年内到达亚洲, 30年内太平洋将受到放射性的影响;日本政府宣布福岛核电站4台机组已全部报废。
事故分析:
(1) 核电站厂址地面与海平面高度差距太小, 且无抵挡台风、海啸建筑设施;抗震等级低。
(2) 核电站备用供电系统不完善, 主供电系统受损备用供电系统无法立即保障供电。
(3) 对反应堆内氢气的产生及氢爆的限值认识不清, 没有吸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氢爆的教训, 低估了氢爆带来的后果影响。
(4) 事故发生后由于担心海水对设备的损害, 当局决策迟缓, 过分注重经济利益, 延误了避免氢气爆炸的最佳时机。
通过对历史上三起重大核电事故的分析可见, 导致核电事故的主要因素有:
(1) 操作管理因素。
(2) 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够。
(3) 应急系统力度不够。
在操作管理因素方面, 需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 树立安全意识, 对于维护和检修应制定标准化流程, 拒绝不安全操作;在抗自然灾害方面, 需根据建厂所在地可能面临的潜在威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并修建相应的防范设施;在应急系统力度方面, 应急系统应作为防范核事故的第一道屏障和最后一道屏障, 而不仅仅是警告, 在核电站面临巨大威胁。例如:堆芯温度过高而面临熔化时应强制采取挽救措施, 此时不应再受人为的限制。
而在降低核电事故造成的影响方面应从建厂选址和防护隔离两方面防范。在建厂选址方面应远离城市水源避免污染城市用水, 远离人口密集地区避免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和恐慌;在防护隔离方面要修建安全壳避免辐射物质大量无遮拦外泄, 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
摘要:核能属清洁能源, 因而被广泛使用, 其典型代表就是核电站。核能不同于其它能源, 因核原料具有放射性, 因此核电事故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威胁附近居民健康, 造成人民的恐慌, 故而影响到核电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通过对历史上三起重大核电事故的整理、分析, 探讨造成核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核电事故原因,重大核电事故,辐射危害
参考文献
[1]朱继洲, 单建强.核电厂安全[Z].
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炮舰迫使中国接受了带有西方殖民色彩的条约体系。清王朝时期的中国。开始从独立发展的封建的中国,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此以后,清王朝在对外战争中,在对待强大的资本主义入侵者的过程中,步步退让。逐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印记。鸦片战争形成了晚清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严重影响了此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方向。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矛头所向,虽然主要是清朝皇帝和各级地主官僚,但它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而深入内地的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迫使外国侵略者重新认识中国,认识中国的统治者和农民之间的关系。调整对华政策,明确了支持清朝统治者的政策方向;这场战争又迫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农民造反是“心腹之患”,外国侵略是“肢体之患”。从而调整了对待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之间的政策,因为这种大政策的调整。就影响到国内政治结构的转变,中央权力下移,汉人督抚当权,湘、淮军兴起。这些转变不仅直接影响了此后政局的发展,影响了中外关系发展的格局,也影响了此后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太平天国运动形成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二个转折。
洋务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地主阶级当权派的自救运动。洋务新政首先抓军用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保证政权稳定,同时也有保卫国防、对付外国侵略(所谓“勤远略”)的动机。官督商办的民用工业发展起来,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被引进中国,与此相适应,一批西方社会科学书籍被翻译过来,一批洋务人才被培养出来,中国工业化由此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生产方式。虽然并未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却是中国社会的新生事物,是推动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是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力。因此,洋务运动的兴起客观上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三次转折。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纷纷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义和团的强烈反抗使帝国主义者看到了中国昂扬的民气,不得不改变“瓜分”政策。实行“保全”清帝国的政策,同时也迫使清政府实行若干改革,1901年的新政于是发生。经济政策的放松,鼓励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就加强了代表资产阶级的立宪派和革命派向清朝统治阶级要求政治权利的物质基础,造成了革命派和立宪派活动的空间;废除科举,鼓励海外留学,造就了大批接受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新型知识分子,从中形成了一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皇权统治的基本力量;新式军队的编练和皇族内阁的组成,加剧了上层统治阶级内部满汉之间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辛亥革命就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是晚清历史发展的第四次转折。
二、民国时期的几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和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开始进入逐渐摆脱贫弱被奴役命运的上升期。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形成了民国时期中国历史的第一个转折。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掌握北京政权。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失去政权。1913年宋教仁被刺,孙中山、黄兴发起“二次革命”,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宣布就任民国正式大总统。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蔡锷等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袁世凯从称帝到败亡。黎元洪任大总统后,发生张勋复辟和段祺瑞“再造共和”那样的政治局面,这实际是专制与共和斗争的一个表现形式;接着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号召维护《临时约法》;接着发生北京学生的“五四”运动和上海工人的“六三”运动,掀起了前所未见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辛亥革命是中国由专制走向共和的转折期。这个时期。促成中国社会进步的阶级力量在明显地成长、壮大中。但因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物质基础还不够强大,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也就相对软弱。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这个合作导致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导致了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高涨,最终导致了北洋军阀的垮台。这是民国历史的第二个转折。这个转折标志着近代中国新兴的政治力量的形成。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是民国历史的第三个转折。这个转折埋下了国共两党长期不和、长期斗争的根苗,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社会、文化、思想发展的走向,影响了社会制度选择的方向。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形成了民国历史的第四次转折。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步伐加快的形势下,中华民族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急剧增长,爆发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看到了西安事变并非张、杨的个人行为,看到了1931年以来的民族救亡的民众运动在反蒋的政治力量中的反映,看到了日本侵华导致了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民族矛盾的骤然上升,于是紧紧抓住了抗日的旗帜,代表了中国大多数民众的民族心理和要求,以此为据,促成了国共的再次合作。这次合作,不仅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初步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废除了列强在华治外法权以及《辛丑条约》强加在中国身上的沉重负担。在国共A作进行抗日战争的八年中,国共之间有许多矛盾和摩擦,特别是皖南事变使这种矛盾和摩擦达到了高潮,都是因为民族矛盾超过了阶级矛盾而化解了,没有造成国共合作的再次破裂。由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空前调动了全民族的救亡意识、民主意识,正是这种意识,使得中国赢得了近代以来反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公元1928年:
·6月4日,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东北军阀,张学良之父)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暴露了日本企图侵略东北的意图。
公元1931年: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趁张学良调动东北军主力入关参加中原大战并留驻华北之机,发动“柳条湖事变”,又称“九一八事变”。事变两个月内,日军占领中国东三省诸多主要城市,除在黑龙江遭到马占山部等的强烈抵抗之外,并未遭受重大损失。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民众自发组织了大量东北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军阀侵略,这些抵抗得到了关内民众同情和声援。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公元1932年: ·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粤军)在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的带领下展开回击,随后张治中率中央军第五军增援上海,双方陷入僵持。2月28日,英国、法国、美国三国公使介入调停。5月5日,中日双方签署《淞沪停战协议》。史称“第一次松湖战役”。
·3月,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公元1933年—1935年:
·1933年日本将军队开进长城一线,进犯热河、察哈尔两省,史称“长城事变”。
·1935年1月中旬,日军制造了“察东事件”,迫使南京政府承认察哈尔沽源以东地区为“非武装区”。
·1935年5至7月,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关东军奉天(今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借口“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胁迫南京政府批准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梅津达成的条件,即“何梅协定”,及察哈尔代理主席秦德纯与土肥原签定的“秦土协定”,接受日军所提取消冀、察两省境内的国民党党部等多项要求,使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
·1935年9月,日本再度制造舆论,要求“华北五省(察哈尔、绥远、河北、山西、山东)自治”。
·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
(以上事变统称“华北事变”,它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标志。)·1933年12月,福建蔡廷锴、李济深及其十九路军组织“中华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与红军签署《抗日停战协定》,力图挽救危局,史称“福建事变”。·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
公元1936年:
·12月,蒋介石亲自来到西安“督战”,12日,张、杨发动了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施“兵谏”,逼其抗日。又称“双十二事变”。公元1937年:
·7月7日,日军炮击中国宛平城,卢沟桥事变发生,中日全面战争开始,史称“七七事变”。
·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会战开始。它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会战指挥将领:蒋介石。
· 8月16日至12月2日,江阴海战。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一次海军战役。
·8月2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10月2日,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9月23日,中国蒋介石被迫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9月25日,平型关大捷,中国八路军115师一部在平型关歼灭日军1000多人,这是中日开战以来共产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战役指挥将领:林彪。
·10月13日至11月2日,忻口会战。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会战指挥将领:阎锡山,朱德、卫立煌。
·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军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
公元1938年:
·4月,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的一部分)。国军大败日军。毙伤日军一万多人,成为中国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会战指挥将领:李宗仁。
·6月9日,蒋介石命令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岸大坝,史称“黄河花园口决堤”。此举虽然暂时阻挡了日军南下,但是也造成了黄河下游的大规模水灾,造成上百万民众直接死亡或间接因饥荒而死。
·8月至10月,武汉会战。是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战争中日本损失8万人,因病减员8万人,由此丧失了战略进攻的能力。会战中,中国军队最大的胜利是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歼敌4000余人。会战指挥将领:蒋介石、陈诚。
公元1939年:
·5月1日—5月24日,随枣战役。战役指挥将领:李宗仁。
公元1940年:
·3月30日,汪精卫伪政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5月1日—6月18日,枣宜会战。会战中,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他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会战指挥将领:李宗仁、张自忠。
·8月20日至12月15日,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会战指挥将领:彭德怀。
公元1941年:
·1月,中国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杀害。
·12月,香港保卫战。战役指挥将领:莫德庇少将。·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史称为“长沙会战”,或称“长沙保卫战”。会战指挥将领:薛岳。
公元1942年:
·2月1日,中国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顿党的作风报告,其后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左权不幸壮烈殉国。他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牺牲的最高将领。
·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协助英军对日作战,救出被围英军7000人。·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公元1943年:
·11月,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首都开罗开会,通过《开罗宣言》,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公元1944年:
·4月17日至12月10日,豫湘桂战役。抗日战争中损失最大的会战,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会战指挥将领:蒋介石、陈诚、白崇禧、汤恩伯。
·5月,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华民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成为了日本在中国战败的转折点。
公元1945年:
·3月起日军先后发动豫西鄂北会战和湘西会战。
·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的党章中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南
·5月,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召开,决定坚持独裁、准备内战的政策。·7月26日,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28日,毛泽东抵重庆,与蒋介石会谈,史称重庆谈判。
1、中法马江海战 1883年法国占领越南,并以越南为基地侵略中国,引发中法战争。1884年7月间,法国海军中将孤拔率领远东舰队以“游历”为名,陆续强行驶入马尾军港,引发马江海战。仅半个小时清军舰9艘运输船19艘均被击沉,全军覆没。马江海战惨败,激起国人极大愤慨,8月26日,清政府被迫下诏正式对法国宣战。
2、马尾船政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左宗棠、沈葆桢等人主持下,清政府在福建马尾设厂造船、兴办学堂,组建水师,开创了近代中国第一座专业机器造船厂和传授科技知识的高等教育机构,形成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马尾船政。马尾船政开风气之先,培养了大批船政群英,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3、福建的辛亥革命运动 1911年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中,八闽儿女奋起响应投身革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战斗篇章。广州起义,林觉民等23位闽籍志士慷慨赴难,英勇作战,血洒黄花岗。武昌首义,林森、林述庆、黄钟瑛等闽籍志士做出了重大贡献。武昌起义后,福州的革命党人积极响应,于11月9日在于山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隆隆炮声并很快光复福州。此后,厦门、兴化、漳州、汀州等地相继爆发武装起义。是年11月建立福建革命军政府,使福建成为辛亥革命中全国最早光复的17个省份之一。
4、福建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发祥于北京的“五四运动”浪潮扩展到福建。5月7日,福州中等以上学校的师生率先在南校场举行大会和示威游行,拉开了福建五四运动的序幕。此后,福州学生组建学联会,并于5月24日举行追悼在北京死难的闽籍爱国学生郭钦光。从6月14日开始,在福州台江发生了为期半年的抵制日货、抗击日舰入侵、抓捕寻衅日本浪人、驱逐北洋督军李厚基的一系列事件。
5、闽西南武装暴动 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福建党组织于1928年3月至7月相继组织龙岩后田暴动、平和暴动、上杭蛟洋暴动、永定金砂暴动等武装暴动,建立了闽西南工农武装和红色区域,为迎接红四军入闽、建立闽西南苏维埃政权奠定了基础。
6、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古田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所确定的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和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古田会议因此成为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7、福建苏区的建立 从1928年开始,福建地方党组织在红四军的帮助和指导下,相继建立了闽西南苏区(中央苏区)和闽赣、闽北、闽东苏区,以及闽中游击区。福建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8、福建事变 1933年11月至1934年初,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中国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建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简称“闽变”。
9、中央红军长征
福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1934年10月中旬,2.8万福建儿女(约占中央红军的三分之一)跟随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为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留在福建苏区的红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牵制了大批敌军,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10、福建的三年游击战争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以后,福建苏区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并为组建新四军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后长期坚持抗日反顽斗争、解放战争和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建的斗争,十五年红旗不倒,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红色根据地。
11、新四军北上抗日 1938年初,在福建各苏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近六千人(占新四军组建时近一半)相继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支队等部队北上抗日。闽籍新四军各部队驰骋大江南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2、永安抗战进步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文化精英集中我省永安,形成了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要内涵的永安进步文化,并与延安文化、重庆文化、桂林文化并立,成为抗战时期祖国东南的进步文化中心。
13、大湖战役 1941年4月日军侵占福州后,沿闽江西进,试图占领闽北威逼浙赣。福建军民在闽侯大湖浴血奋战,歼敌数百,粉碎了日寇的战役企图。大湖战役是福建军民抗击日寇入侵并取得胜利的一次主要战役。
14、解放福建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进军福建,围歼东南沿海地区的国民党军队,相继取得了福州战役、漳厦战役的胜利,基本解放福建。
15、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防作战(东山战役、空军入闽作战、炮击金门和崇武海战等)。新中国成立后,盘踞在台湾和福建沿海岛屿的国民党军不断窜犯东南沿海地区。1953年7月,人民解放军歼灭窜犯东山岛的国民党军队;1958年6月空军入闽作战,控制了闽海前线的制空权;同年8月,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是在党中央直接指挥下,我国军事、外交相互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六十年代初粉碎美蒋武装特务窜犯东南沿海;1965年8月,人民解放军海军以小胜大,在崇武海面击沉了国民党军“章江号”、“剑门号”。从此,国民党军队停止了直接进入福建沿海地区的骚扰行动。
16、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198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3月,中央决定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岛。福建的改革开放由此掀开新的篇章。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
17、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1984年3月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联名倡议,要求对国有企业“松绑放权”,以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此举在全国引发关于给国企领导“松绑放权”的大讨论大行动,对深化我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重大影响。省委省政府根据福建的实际情况,“念好山海经”,发展生产力,在全国率先引进境外资金嫁接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全面兴起并形成“晋江模式”。组织石狮综合改革,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的途径。大力推进林权改革。1979年春,仙游农民李金耀承包马山林场;2003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林权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2008年8月,中央推广福建林权改革的经验,继土地联产承包之后,在农业战线揭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序幕。三明市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核心内容,首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在漳州市首创“110”服务的基础上,全省创建便民服务联动体系。
18、两岸交流实现三通 从1979年开始,福建率先对台湾产品开放市场(通商);1984年台湾民众乘渔船进入湄洲岛祭拜妈祖,开创了两岸民间交流的先河;1993年开放邮件往来(通邮);1997年开通福州、厦门海上航线高雄(通航);2003年春节实现空中直航,2008年12月,闽台三通取得实质性突破。由此,闽台之间的各方面交流全面展开。
19、福建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 武夷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丹霞(泰宁)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南音、妈祖信俗、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技艺等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木拱桥营造技艺入选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州三坊七巷、泉州中山路、漳州香港街等相继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20、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设立 2004年1月福建省第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多年构思的基础上,正式提出海峡西岸的区域经济构想。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形成。
近代以来福建著名历史人物参考
一、近代
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陈化成(吴淞抗英)洋务运动:沈葆桢(马尾船政)
陈宝琛(末代帝师、新式教育)
马江海战英烈群体 马江海战中牺牲烈士近千名(列入名册者736人)。涌现了陈英、吕翰、许寿山、叶琛、林森林、梁梓芳等英烈。
甲午海战英烈群体:刘步蟾等海军将领 戊戌六君子:林 旭 刘光第 广州起义(黄花岗)闽籍烈士群体:
方声洞 冯超骧 罗乃琳 卓秋元 黄忠炳 王灿登 胡应升 林觉民 林西惠 林尹民 林 文 林时爽 刘六符 刘元栋 魏金龙 陈可钧 陈更新 陈与燊 陈清畴 陈发炎等23人 武昌首义闽籍群体
思想启蒙:严 复(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林 纾(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辜鸿铭(中西文化交流)
陈季同(中西文化交流)其 他:萨镇冰(中国近代海军将领)
林 森(民主革命先驱)陈绍宽(中国现代海军将领)黄乃裳(民主革命先驱)
二、现代
革命人物:林祥谦(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王荷波(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的工人运动领导人)
张鼎丞(闽西苏区主要创始人之一)邓子恢(闽西苏区主要创始人之一)叶 飞(开国上将)杨成武(开国上将)
刘亚楼(开国上将)
张廷发(开国少将、中央政治局委员、空
军司令员)
名人名家:闽籍两院院士群体
高 鲁(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著名天文学家)
侯德榜(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陈岱荪(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著名经济学家)高士其(中国科普先驱)卢嘉锡(著名化学家)林兰英(著名物理学家)陈景润(著名数学家)林巧稚(著名妇产科专家)沈 元(著名空气动力学家)林同骥(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吴孟超(著名肝胆医学专家)梁守槃(著名航天工程技术专家)谢希德(著名物理学家)
郑振铎(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邓 拓(著名文学家)谢冰心(著名文学家)林语堂(著名文学家)庐 隐(著名文学家)
林徽因(著名文学家)
华侨领袖:陈嘉庚
胡文虎
英雄模范:谷文昌
杜凤瑞 安业民
英雄小八路群体 海上女民兵群体
张高谦(著名少年烈士)李子芳(著名新四军抗日烈士)廖海涛(著名新四军抗日烈士)陈明、辛锐(夫妇、著名八路军抗日烈士)李 林(著名八路军抗日烈士)何凌登(抗美援朝第一位烈士)陈客嬷(著名红军女烈士)吴富莲(著名红军女烈士)
1.0总则:
在集团运营管理中,应尽量规避重大事件的发生。当重大事件已发生,为提高处理应对的效率,明确各级职能部门的反应动作及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2.0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海伦堡地产省内外项目。
3.0术语定义:
3.1 重大进度延误:指集团重点关注关键节点延误的,节点有“工程开工”、“达到预售条
件”、“展示面预售开放”、“交付物业”、“交付业主”。
3.2 重大质量事故:
特重大质量事故:指造成50万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重大质量事故:指造成10万以上5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一般质量事故:指造成1万以上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3.3 重大安全事故:
特重大安全事故:指造成2人死亡或者3人重伤的。
重大安全事故:指造成1人死亡或者2人重伤的。
一般安全事故:指造成1人重伤的。
3.4 其他事故:费用在1万元以下或轻伤的。
4.0各部门职责:
4.1建筑项目部:具体负责项目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进度执行工作,应及
时响应城市公司及集团各部门的预警并落实整改措施,对出现重大事件及时真实汇报。
4.2地产/项目公司:承担全过程动态检查、监督、预警、反馈职能,并有重大事件评定参
与权。
4.3集团工程管理中心:全过程动态检查、监督、预警建筑项目部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
工、进度运营,并有重大事件处理的决定权。
5.0重大事件处理流程(见附件):
说明: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1小时内,项目经理口头通知工程技术部经理、地产工程总经理、工程中心副总监、分管副总裁,24小时内书面提交事故报告文件,48小时内提交事故处理报告文件。对出现重大事件后,项目隐瞒不报或延时不报的,必要时加大处罚力度,具体由集团领导决定。
2013年9月16~21日, 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欧洲机床展EMO上, 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磨床类企业的惟一带机参展代表, 以120m2的超大展位, 两台智能化高速珩磨机、一台3m强力数控深孔珩磨机, 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超精加工领域客户到场参观, 德国博世、大众等世界一流企业纷纷前来展台洽谈合作。
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珩磨机械产品制造、开发和设计的科研型民营企业, 成立于1999年。2006年10月的上海PTC展会上, 刘忠董事长还在为国产珩磨机市场被诸多国外品牌打压而向媒体呼吁, MC记者特撰写文章《以不断创新撬动中国珩磨市场》在相关媒体上为苏州信能呐喊。短短几年, 苏州信能即超越诸多国外品牌, 代表中国珩磨制造业站到了世界一流珩磨产品供应商行列。2013年11月21日, 刘忠先生在与MC记者分享这种跨越动力时, 一再提到“有幸承担了国家04重大专项”。
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04重大专项是“电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研发及应用”中的子课题“高精度数控小孔珩磨机及配珩中孔珩磨机与磨具的研制”。苏州信能刚开始承受了很大压力, 刘忠坦言:“国家04专项要求精度等级是微纳米级, 零件加工精度要达到圆度0.5μm、圆柱度1μm, 而且是12个工位, 要求配珩。珩磨本身就是机械加工中的最高领域, 精度每提高一步, 都会牵涉到工具、夹具、机床及工艺等很多问题。尤其04专项要求带配珩系统, 需要高精度的测量技术, 全世界当时也只有德国STOZE公司一家能够做到;还有控制系统, 世界上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提供, 无论是西门子还是发那科, 只有卡迪亚有, 自己专用。当时信能的经费也不宽裕, 要完成这个任务, 苏州信能必须突破现有的珩磨工具技术、工艺技术, 又要解决机床的控制技术和测量技术, 合作方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也担心是否能做好。期间朱剑明所长、胡林峰副所长等项目领导也多次亲临指导, 对项目的顺利推进给予大力支持, 中国工程院周勤之院士、卢秉恒院士及04专项办领导都给予了极大的鼓励。”
承担重大专项有压力, 但对信能人更是动力。为确保专项的成功, 苏州信能采取了两步走的战略, 先做一台单工位的珩磨机, 解决高精度珩磨的工具、夹具等工艺问题, 测试成功后, 再着手解决多工位的配珩问题。为学习国外先进的珩磨技术, 苏州信能于2011年利用自身在珩磨领域长期实践积累的人脉, 果断在德国设立了研发平台, 支持国内产品开发, 并通过该平台, 于2012年11月成功完成对世界一流珩磨设备供应商德国Degen公司51%股权的收购, 从而解决了制约信能生产高精度配珩珩磨机所需的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对此刘忠先生感受颇深:“德国STOZE公司开始根本不搭理我们, 认为中国企业根本不可能制造出如此高精度的珩磨设备, 跟我们讨论相关议题是浪费时间, 正是这样才促使我们到德国收购技术, 收购企业, 最终走向国际化。”等到信能成功完成了单轴单工位高精度珩磨机的研发后, 国外知名的配套企业如测量领域的德国霍梅尔公司和控制领域的法国NUM公司开始积极与信能合作, 共同开发与04专项相关的测量、控制等珩磨设备关键技术, 而且国外专家亲自到苏州信能参与相关讨论。
经过几年努力, 目前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和共同承担的国家04重大专项子课题——高精度数控小孔珩磨机及配珩中孔珩磨机床与磨具 (编号2011ZX04001-061) , 已取得重大成果。201 3年10月15日, 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出具检验报告:课题中涉及的各项数据均达到或超过验收标准, 零件加工精度指标要求:圆度0.000 5mm、圆柱度0.001mm, 表面粗糙度值0.05μm;零件实测:圆度0.000 2mm、圆柱度0.000 2mm、表面粗糙度值0.042μm。机床工作精度指标要求:圆度0.000 5mm、直线度0.001mm、表面粗糙度值0.05μm;实测圆度0.000 2m m、直线度0.000 7m m、表面粗糙度值0.042μm。标志着苏州信能已成为继德国卡迪亚公司之后, 世界上第二家具备高精度配珩珩磨设备生产能力的供应商。
2013年德国EMO展会信能展台
不仅如此, 苏州信能还借助重大专项实施过程中掌握的丝杠伺服控制技术, 陆续开发出系列单轴双轴的珩磨设备, 并销售到日本电装、本田等国际知名企业, 丰富了珩磨设备的产品线。结合苏州信能在国内早已领先的液压往复控制系统技术, 重大专项已将苏州信能的珩磨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 国内机床行业普遍面临订单减少、需求下滑、利润减少的困境, 苏州信能却逆势扩张, 新建厂房3000㎡有余, 仅2013年就新购设备2000多万元, 有德国液压烧结机, 日本沙迪克慢走丝两台, 德国马尔圆柱度仪、粗糙度仪, 德国温泽的三坐标仪, 美国API激光干涉仪、高精度外圆磨床等, 产学研方面也正跟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天津大学等院校合作。借助国家04重大专项, 苏州信能正以饱满的生产订单, 一流的珩磨技术, 信心百倍地拓展世界珩磨高端市场, 跻身世界一流珩磨行列。
关键词:重大事件;新闻策划;作用和对策
引言
新闻策划是指对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有目的和有准备的报道,通过对新闻事件深入的分析、构思、酝酿和调整,从众多的报道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报道方案,已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新闻策划体现了媒体新闻制作水平[1]。尤其是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更是对新闻媒体新闻制作水平的全面考查。新闻媒体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更需要提升对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浅谈如何做好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
1.新闻策划的意义
1.1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在报道社会上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前,做好明确、完善的新闻策划有助于顺利地报道事件。尤其是一些繁冗复杂的重大事件,它涉及诸多厉害关系,新闻工作者在把握各方面关系上存在很大的难度。而通过前期的新闻策划可以帮助新闻工作者理顺事件,掌握事件的本源,从而达到顺利报道新闻事件的目的。此外,好的新闻策划也有利于传播重大新闻事件本身。例如2012年众多中科院院士联名公开反对“中式卷烟”项目入围国家科技进步奖,此事件经过新闻报道后,立即引起强烈的舆论反映。与此同时,众多国家相关部门也针对此事件纷纷表态。
1.2树立媒体的权威性
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初期,对新闻报道就提出过精确和系统的要求,依据当前的报道标准,精确和系统的对事件进行报道就是全面、客观的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而全面客观正是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关键,全面客观的新闻报道可以探究事件背后的真想,从而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这种阶段性的报道目的对新闻发展脉络产生巨大的影响[2]。然而当前社会有报纸、电视和网络等众多新闻工具,通过新闻策划得到精确和系统的报道有利于抢占主流媒体的位置,尤其是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有目的和有准备的计划去发掘事件背后的真相,避免新闻报道停留于事件的表面。而媒体报道重大事件中也可以满足自身的新闻欲望,通过对事件合理的分析解释以及正确的引导,可以在报道重大事件中建立自己的权威。例如《人民日报》“中国质量万里行”、“地球上的红飘带”等等,都是成功的新闻策划的体现。电子媒体也是如此,电力媒体专业化进程也需要新闻策划,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和《实话实说》栏目。
1.3满足受众需求
好的新闻策划必然是得到受眾群体认可的策划,因此在实施新闻策划前首先要针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充分得分析和研究,了解受众的需求、爱好和关系。也只有了解受众的真实想法和实际欲求才能做好新闻策划,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引起受众的关注,达到扩大的传播效果。否则,新闻策划如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满足受众的需求要求新闻策划人员需要在思想上达成一致,达到及了解事件的过去以及现状,甚至预测事件未来发展态势的目的,满足受众,服务受众。
2.做好重大事件新闻策划的思考
2.1用超越思维突破“雷同”
随着新闻传播工具的发展,新闻资源的共享程度越高,使新闻媒体难以通过“我有你无”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3]。而“你有我有”的状况也导致新闻报道的“雷同”性也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之间无孰优孰劣之分,也无法拉开自身与其它媒体之间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好做强,新闻媒体就必须在思维上超越其它新闻媒体,在新闻策划是要积极运用创造性超前性的思维。例如1996年央视创办的《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栏目以及香港凤凰卫视开播的中文台,从当前的角度来看,央视的两个栏目与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就是运用创新和超越思维。央视的《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栏目在报道时注重事实而赢得观众的认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快捷性和评论性强,重视重大事件的直播,其影响力和权威性也在逐渐提升。这两个案例成功的经验启示在对重大事件进行新闻策划时要注重运用超前思维来突破“雷同”的局面。
2.2探究有价值的报道源
无论是要求新闻策划人具备应变能力以及在新闻策划过程中运用超前意识,它们的最终归宿都在于探究有价值的报道源。这一点要求媒体在策划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的过程和采访中要发现与政策、当前形势与事实相符的新闻事实,发独家新闻,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和喜爱[4]。新闻事实符合政策、当前形势与事实要求新闻策划人明确客观事实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然而新闻事实的空间和时间较为模糊,策划者和采访者需要去不断的摸索和认识。反言之,要做好重大事件新闻报道,需要记者、编辑和领导的认识达成一致。即重大事件新闻策划不是一个与外界独立的想法或突然的思想火花,而是与策划同步进行的系统工程。重大事件新闻策划有许多与之配套的创意和设计,并与创意和设计组合成一系列方案,任何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都不可能赢得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事实报道最终的成功[5]。
2.3具备应变能力
在新闻策划中运用超前思维则需要新闻策划者具备较好的应变能力去发现具有价值的报道源,这是由重大事件新闻策划的现实决定的。重大事件新闻策划对许多媒体都是一个新的探索领域,新闻策划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都不充分。而我国市场经济却处于快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新闻传媒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媒体需要从新闻策划的广度和深度上才能得到突破,而广度和深度则需要策划人利用自身的应变能力去探究有价值的报道源[6]。例如“连线四川灾区报道”这一新闻策划,该新闻策划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采访对象不确定,记者能否顺利完成采访任务等等。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策划人要具备处变不惊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依据实际情况积极变动新闻策划方案,及时修正和完善已有的新闻策划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将新闻报道的主动权攥在手中,达到最好的效果。而现场采访记者也结合前期新闻策划的宗旨和现场情况进行采访,最终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完成“连线四川灾区报道”这一新闻策划。
3.结语
重大新闻策划具有很强的实践色彩,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成为新闻报道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重大事件新闻策划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不强,但是随着策划实践的丰富,其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会日趋完善,新闻策划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任何新闻媒介都需要充分认识到新闻策划的作用,深入研究重大事件的新闻规律,遵循规律并按照规律做好新闻策划工作,发挥新闻策划在报道重大事件中的作用,获得新闻策划的最大效益。(作者单位:亳州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 曾青生.小舞台也能上演大剧目——专业频道如何做好重大事件报道[J].声屏世界,2009,(07).
[2] 刘先宏.化危为机 共创和谐——开县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做法与启示[J].新闻导刊,2007,(01).
[3] 赵屾.以专业精神开辟独家视角——浅谈如何做好重大行业新闻的报道策划[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03).
[4] 夏克彬.如何做好重大事件的报道[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11).
[5] 王丹.感受新闻策划的力量——对如何做好新闻策划的几点思考[J].商业经济,2012,(10).
【世界重大历史事件】推荐阅读:
抗战重大历史事件06-13
重大事件报告管理规定06-05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课程纲要07-14
传染病防控重大事件应急预案07-20
高速铁路与世界历史10-25
重大项目10-15
重大风险控制措施06-26
重大紧急信息报送06-27
科学方法重大意义07-17
重大新闻报道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