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麓山有感(共14篇)
——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
执笔人:尚岭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们小组的成员做好了登岳麓山前的准备。刚8点,我们就已经到了岳麓山脚下。这时我们想起了书上关于岳麓山的介绍:岳麓山---东临湘江,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壑清幽,景色秀美,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名山胜地。我们为我们住在岳麓山脚下的湖南大学感到无比骄傲。
到了山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岳麓书院。虽然以前来过岳麓书院,但每次都是匆匆走过。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智睿等二僧办学。书院改为学堂以后,便有大批爱国志土如唐才、黄兴、陈天华等人,以及先烈邓中夏、蔡和森等都求学于此。1916年暑假期间,毛泽东曾寄居于此,以后又数次寓居,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进行革命宣传。这座学府是一种由高贵语言和闪光思想所构成的财富。
从书院后门出来后,就到了有我国四大名亭之一美誉的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由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倡建,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据湖广总督毕沅之意,取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将亭改名为爱晚亭。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来此学习、登山、露宿和探求革命真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讲到这里我们都对蔡和森很陌生,于是我们查了些资料。蔡和森,湖南双峰人,1895年3月出生于上海。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他“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认真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很快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下半年至1921年初,他先后致信毛泽东等,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与改造世界,要发展中国革命,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第一次旗帜鲜明地称这个党为“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对他的主张“深切赞同”。同时,蔡和森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理论、方针及组织原则也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为党的创建和早期党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1921年10月,蔡和森因领导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斗争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中央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成为党早期重要的理论家和宣传家。1922年6月,他出席党的二大,参与起草二大宣言,为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作出了贡献,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2年9月起任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主编,组织发表并亲自撰写大量文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纲领、主张等,揭露和批判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为维护、推动国共合作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大量工作。这期间,他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前途、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正确观点。曾庆红曾经说过:蔡和森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革命业绩、崇高精神和伟大风范,像一座丰碑永远耸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英勇奋斗的历史上,永远铭刻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心坎里。
蔡和森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用他的行动帮助中国走向复兴的道路,他用他的知识帮助中国走向富强。讲到这里我们已经到了山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岳麓山下的美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真的很好。
上山后我们从宏观上重新看了一看这个充满魔力的岳麓山。岳麓山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更是长沙的“八宝山”。这里长眠了辛亥革命时期为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而献身的先烈,还长眠了抗日战争时期为抵御外侮而浴血疆场,以身殉国的中国军民,可称是“青山有幸埋忠骨”。黄兴、蔡锷、陈天华等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长眠于此。我先后走过了陈天华墓,蔡锷墓,黄兴墓等,下山时到了蔡锷墓庐。看着陈列室里蔡锷的生平,我不禁想起了这些革命英雄的光辉事迹。
蔡锷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在云南发动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总指挥,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1915年为反对袁世凯称帝,他从北京潜回云南,通电宣布云南独立,讨伐袁世凯。并组织护国军,打响了讨袁第一枪,历史上称为“二次革命”。蔡锷是“二次革命”的急先锋和首倡者。可惜的是他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病逝时年仅34岁。
在慨叹的同时,更多的是激起了我对这些革命英雄的崇敬。在那个水深火热的的时代,在那个民族危亡的时刻,正是这些抛头颅,撒热血,不怕牺牲的仁人志士撑起中华民族的大旗。谭嗣同在戊戌维新失败后,他本来可以逃往日本,“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黄兴为革命出生入死,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他不恋权利,是推翻清朝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陈天华在日本积极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还“日作书报以警世”,先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两书,以血泪之声,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风行于世,影响甚大。为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的斗争,1905年12月7日写绝命书,决心以死来激励国人“共讲爱国”。8日,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以死报国。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洋务运动中,还出现了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知识分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创造了一些条件。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建学会、和顽固派论战,传播了维新思想,领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尽管不足百日,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人民救国图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虽然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它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做为国家的大学生,我们都深刻的认识到了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我们要努力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国家的复兴和人民的富强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南大学是一个有精神,有文化的高等学府,在这所高等学府里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好好吸收湖南大学的的文化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湖大人。然后好好的为国家奉献,像革命先烈一样去创建中国的新明天!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游岳麓山有感
——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
年级:2010级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1002 组长:王浩 论文执笔人:尚岭
这条溪水, 看似急急忙忙, 跌跌撞撞, 左冲右突, 其实, 她是从容不迫的, 且, 绵绵不绝, 百折不回, 激情而内敛。
这种从容不迫, 也许就是生命和岁月的内在节奏。
这条溪水发源于明月山的半山腰, 她的真正的源头来自山顶各色树枝、树叶和树干上细细密密的水珠, 这些水珠滴注到地上, 又形成细细密密的小水流。
小水流在山顶的坡地上浸润着, 漫延着, 呼朋引类, 悄悄地集合在一起, 遂在半山腰形成一股力量。于是, 有了一条瀑布, 于是, 有了向下奔腾的激情。
因为激情, 这条溪水的生命旅程显得无所畏惧。她把悬崖作为起点, 纵身一跳, 悲壮而快乐地出发了。悬崖下方是一块窝地, 越来越多的同伴聚集在一起, 她们稍事休整和交流, 尔后各自散开, 寻寻觅觅, 急切地溶入大地的怀抱。
扑向悬崖的那一刻, 她们高声地呼喊着, 既鼓舞自己, 又鼓舞同伴。随后, 还遇到了两个峭壁, 她们依然毫不迟疑地跳了下去, 但心情已从容了许多。
既然选择在崎岖和布满荆棘的山路上旅行, 这条溪水注定是艰辛的, 也认定自己必将付出代价, 甚至付出生命以为前行的代价。
何况, 这是一条急急忙忙赶路的溪水, 一条挟裹着爱意和责任的溪水, 一条义无反顾的溪水。
可以说, 这条溪水面对艰险是沉着的有心理准备的, 或者说, “义无反顾”就是这条溪水的价值取向。只有向下奔流, 她的生命才会找到归宿;只有向下奔流, 她的激情才能得到渲泻。
由此, 她会“奋不顾身”, 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话说回来, “悲壮”抑或“轰轰烈烈”只是这条溪水的生命形式之一。多数情况下, 她是含蓄的, 温存的, 婉约的。
遇有岩石挡路, 她会温柔地抚摸岩石, 侧身而过;碰上树木迎面站立, 她会深情款款地舞上一曲, 然后一个华丽的转身, 回眸一笑;如遇花草亲吻, 她会低吟浅唱, 轻轻地颤抖;如有生灵探访, 她会低眉顺眼, 满怀母爱, 幸福而知足。
应该说, 这条溪水的含蓄更加美丽。她在不经意间, 滋润了树木, 抚慰了青山, 孕育了无限生机。
这条溪水经过的地方, 小草惬意地生长, 虫子自由地行走, 花儿红得娇艳, 叶儿绿得纯粹, 树上的果实也沉甸甸的, 极力弯下腰来, 想亲吻大地和这条多情的溪水。
因此, 这条溪水激动了, 幸福了, 知足了, 快乐了, 流得更加欢畅, 变得更加妩媚。
……
名称的由来
传说很久以前,在南京玄武湖边的九华山上,盘踞着一只十分厉害的蜈蚣精,能口喷数十丈毒火焰,经常喷火毒害行人和牲畜,危害极大。后来天上的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就派了在天宫中报晓的金鸡下凡,以金鸡来对付蜈蚣。金鸡领命后来到凡间,果然见到蜈蚣精站在九华山上喷射毒焰伤人,金鸡站在北极阁山顶,冲着蜈蚣精一声啼叫,蜈蚣精被这震耳欲聋的啼叫声吓得匆忙逃脱。不甘失败的蜈蚣精调整了状态后,又冲上山顶,疯狂地喷吐更浓的毒焰,金鸡站在北极阁山顶一见,飞奔过来,一口咬住蜈蚣精,经过一番搏斗,蜈蚣精被咬死,金鸡也因中毒太深而倒下了,人们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金鸡,便把北极阁山上的那座寺庙称为“鸡鸣寺”。这个传说是美好的,表达了当时人们寄希望于上天来帮助除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南京鸡鸣寺名称的起源还有一说,认为是因寺前有鸡鸣埭,清人余宾硕的《金陵揽古》中,有一条关于“鸡鸣寺”的记述,日:“寺前有鸡鸣埭。齐武帝早游钟山,射雉至此,始闻鸡鸣也。”清初诗坛领袖、刑部尚书王士祯所作的《登鸡鸣寺》更有影响:“鸡鸣山上鸡鸣寺,绀宇凌霄鸟路长。古埭尚传齐武帝,风流空忆竟陵王。”其实,余宾硕的记述和王士祯都误引了齐武帝习武鸡鸣埭的典故,造成了鸡鸣山、鸡鸣寺名称与鸡鸣埭的密切关系,让人们以为“鸡鸣寺”之名是由鸡鸣埭而来的,造成了由来的误解。实际上,鸡鸣寺与鸡鸣埭相去甚远,鸡鸣寺的取名与鸡鸣埭无关,史学家蒋赞初先生说“鸡鸣埭在玄武湖北”,清末文人壬氏父指明鸡鸣埭“在迈皋桥附近”,并非鸡鸣寺前有鸡鸣埭。
实际上,鸡鸣寺是因鸡鸣山而得名的。鸡鸣山为北极阁山,又名“鸡笼山”,此山最早是以学馆而闻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文化水平不高的朱元璋夺取天下之后,也知道文化的重要性,他想建造国子监,就亲临鸡笼山去选址,后来在鸡笼山东麓选中了馆址,但其山名“鸡笼”显然不合圣意,就改名为“鸡鸣”,取的是“晨兴勤苦”之意。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太祖朱元璋命祟山侯李新督工,在原来旧寺故址(旧寺是什么寺院还存在争议,下面另述)基础上重新兴建寺院。之后,在宣德、成化年间又有扩建,在弘治年间有为时6年的大修,其寺院的规模扩大到占地一千余亩,殿堂楼阁、台舍房宇达三十余座,常住寺僧有百余人之多。寺院依山而建,风格别具,背依明城墙,下瞰玄武湖,远眺紫金山,景色绝佳,环境清幽。
鸡鸣寺前身之争
古老的历史遗迹常常连带着许多传说,甚至依附着许多牵强附会的故事,让人感到离奇莫测,难以证明,但又常常舍不得放弃。关于鸡鸣寺的前身,至少有两种有影响的说法,一种是三国孙吴时“栖玄寺”之说;另一种是南朝梁时“同泰寺”之说。
第一种说法认为早在孙吴时期,现鸡鸣寺之处就已建有一寺,名为“栖玄寺”,因鸡笼山北面有栖玄塘而得名。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七皇子、建平王刘宏为人谦俭周慎,深得父王信任,遂赏赐其在鸡笼山东偏北处建宏敞府第。刘宏于宋大明二年(458年)临终前,嘱咐将鸡笼山下东偏北处的府第捐为寺庙,沿用名“栖元寺”,元、玄同义,南齐时改名“建元寺”。孙吴时期开拓了南北向的潮沟(在今南京市机关大院西墙附近),南接城北渠、运渎,经栖玄寺门前,北通玄武湖,后来,明代筑城时阻断了该潮沟,但此沟的南端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尚存,沟旁尚有几棵老槐树。从这些资料看,三国孙吴时的栖玄寺该是鸡鸣寺的前身。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鸡鸣寺的前身是南朝梁时期的“同泰寺”。持这一观点的人认定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在鸡笼山所建的同泰寺是鸡鸣寺的前身。当时的同泰寺范围很大,从山下一直延伸到鸡笼山上。同泰寺寺内有大殿六所,小殿堂十余所,一座九层浮屠(宝塔),一座七层高的大佛阁,供奉着十方金像和十方银像,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
当然,不管其前身是同泰寺还是栖玄寺,或是其他的寺庙遗迹,都改变不了鸡鸣寺也是一座古老寺院的事实。清朝康熙年间曾对鸡鸣寺进行过两次大修,并改建了山门,康熙皇帝南巡时曾登临寺院,并为这座古寺题写了“占鸡鸣寺”的匾额;乾隆十五年(1751年),地方官为了迎接皇帝和太后南巡,又重建了凭虚阁作为驻跸行宫,乾隆帝也为这座古寺题写了匾额和楹联;光绪二十年(1894年),两江总督张之洞为纪念他的门生杨锐,取杨锐所诵杜诗“忧来豁蒙蔽”一句,将殿后经堂改建为“豁蒙楼”,并手书匾额,还写了首五言咏《鸡鸣寺》诗;民国初,又增建了景阳楼。1985年鸡鸣寺重新对外开放,随后又逐步修筑大山门、毗卢宝殿、钟楼、鼓楼、放生池等建筑,使古老的鸡鸣寺成为南京很有影响的寺院。
寺庙建筑
鸡鸣寺有很特别的地方,例如同治年间兴建的观音楼,楼中的观音与其他寺院的观音不同,是一尊倒坐观音菩萨像(面朝北而望),佛龛上的楹联道出了佛像的奥秘:“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颇有哲理意趣,耐人深思。再如,鸡鸣寺有座宝塔南面正门上的匾额有“药师佛塔”4个大字,系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手迹;塔内供奉有药师佛铜佛像一座,此像原供奉于北京雍和宫,1972年由赵朴初向国务院提请、经周总理批准送给南京灵谷寺,灵谷寺维修时,将其迎奉于塔内;此外,在塔内的4个佛龛中,每个龛内供奉有一尊捕木的药师佛像。在豁蒙楼东的景阳楼,有一副有趣的对联:“鸡笼山下,帝子台城,振起景阳楼故址;玄武湖边,胭脂古井,依然同泰寺旧观。”
鸡鸣寺门前坡下有一古井,传称“胭脂井”。多少年来,人们喜欢将胭脂井与陈后主和张丽华的故事联系起来。南朝时陈朝皇帝陈叔宝,史称陈后主,是陈朝最后一个皇帝,他在位不到8年,荒政误国,最后无力与南下的隋军抵抗,当隋军进入皇宫时,陈后主被逼走投无路,带着两个宠爱的妃子躲进景阳楼下的枯井中,最后被隋军大将韩擒虎活捉。之后,陈后主及二太子、诸弟王及文武大臣一齐被押往长安。本来是昏君误国,与妃子无关,可是,陈后主最美丽的妃子张丽华却承担了祸国殃民的骂名。晋王杨广担心“美色误国”,将张丽华处死。那口胭脂井此后被称为是“辱井”,后来有诗人日:“可怜此井为何辜,一辱至今不能洗。”当时的胭脂井又称“景阳井”,《六朝事迹编类》说:“景阳井,一名胭脂井……其井有石栏,上多题字。旧传云:栏有石脉,以帛拭之作胭脂痕。”
鸡鸣寺从南朝至今,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故事与传说,说也说不完。最后,读读张之洞咏《鸡鸣寺》的部分诗句,以作结尾:“一朝辟僧楼,雄秀发其秘,城外湖皓白,湖外山苍翠。南岸山如马,饮江驻鞍辔,北岸山如屏,萦青与天际。鹭洲沙出没,浦口塔标识,烟中万楼台,渺若蚁蛭细,亦有杜老忧,今朝豁蒙蔽。”
【责任编辑】王凯
大家做上校车,校车开动了,我们在车上叽叽喳喳,李老师要同学们安静下了,对同学们说:“我们在坐校车的时候来背背课文吧!”一..初春.......
到了岳麓山,在东方红广场拍了照,然后,我们去了爱晚亭,又去爬山到了半山亭,大家终于可以吃零食了,同学们你给他一点,我给你一点,老师说:“我们继续爬.”大家一直爬到了鸟语林,我们先去看鸟艺表演,表演有举重,骑单车........我看完了就从鸟语林出来了,在草地开心地玩耍,后来我们坐校车回校了.
游岳麓山作文200字
坐了一个小时左右的公交车,我们一家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我们从东大门进入,一直向山上走,在这途中,我看到了许多人,有的人光着脚,提这鞋、袜;有的人一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有的人骑着单车,艰难的向上行驶……两旁有树木、花草相伴。突然,我看到了一条长长的索道。蜿蜒的盘旋在空中,一直到达山顶。
走到岳麓山的正中央了,我和老弟因为走得很快,不一会儿就把老妈和老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一会儿,我们遇到了两只可爱的小狗和它们的主人,一只全身秃毛狗被它的主人牵着,一只全身黑色卷毛的可爱萌狗自由自在。我走在前,萌狗就走在后,我和它平行,它则用它那可爱又迷人的大眼睛害羞的瞅了瞅我,随之躲到杂草堆里去了,时而还抬起头来望望我们,真有趣!我喝老弟又说说笑笑的继续往前走。
可能是走的太久,我似乎产生了错觉,我竟然闻到了饭菜香!我又使劲嗅了嗅,没错。我们休息了一会儿,便继续赶路了。饭店的旁边是电视塔,它是1995年建的,高大雄伟!我们还拍了照呢!
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观望塔,听说这是以前战士用的观望塔,防止敌人的入侵!然后我们站在了上面,心里思绪万千,先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守住了长沙,创造了美好的环境。我们从上往下看,下面的房子变小了,路变细了,人变得更小了。从上面深深地吸一口气,空气格外新鲜。好多游客都陆陆续续的到达山顶,吸收着新鲜的空气,观看着美丽的风景。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鸟语林。那里有几块牌子,从牌子上,我知道了:印度国鸟,蓝孔雀;阿根廷国鸟,棕灶鸟;比利时国鸟,红隼;奥地利、爱沙尼亚的国鸟,家燕;智力国鸟,安第斯神鹰…其中,棕灶鸟建的巢非常独特,像面包,它故有“面包师”之美称;家燕最喜欢与人类伴往,是人们最熟悉、最受欢迎的益鸟…。
我们继续往前走,由于天越来越黑了,所以我们只是在赶路,错过了好多精彩的风景。一路上,还是有许许多多登山爱好者赶往山顶。
经过一番走路,我和老弟都累了,便把鞋提在手中,光着脚继续走!地上的那种水泥路正好可以按摩,舒服的不得了。我们左转右转,终于看到了亮光,到达了山脚的南大门。这时已经有8点多了,天已经很黑了。
这天下午,妈妈打电话说,今天晚上我们去岳麓山吃晚饭,一起去的还有妈妈的朋友。我接到了这个消息,差点幸灾乐祸,撞上旁边的床头栏杆。我和妈妈坐在小汽车上,上了岳麓山。啊!岳麓山里的风景是美上加美,里面的空气就是鲜上加鲜,一路迎着鲜花,随着山势,鲜花的香气时而浓,时而浅,时而大,时而窄,各种鲜花也不时的变化着自己的美丽形象。我们在山上的一个小餐馆吃饭,那里看起来不怎么样,也没什么名气,但主要是看菜好不好吃。这时摆上来一道菜——米豆腐。看者那黄澄澄的米豆腐,我心里痒滋滋的,表面就像一只饿昏了的小花猫,咕噜咕噜,三下两下把这样菜吃了个一干二净,这时有一道美味可口的菜端了上来,这些可口的菜这可把我撑了个饱,这时我有像一头胀得动也动不了的小瘦猪。在山下的路上,翀翀的爸爸躲在一根电线杆后面,先用鬼一般的声音喊翀翀,然后突然出来吓我们。我们三个差点被吓晕了(因为那时是晚上,路灯不是很亮),开始我们还以为是遇上了鬼哪。哎!真是吓死人了。最后我们在小轿车,恋恋不舍地和新鲜的空气,还有美丽的鲜花告别了。
(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观察、猜想, 引入课题)
欣赏电影《鸦片战争》片断, 起到凝神起兴作用, 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显示“世界地图”图片)
然后设疑:在苏伊士运河还没开通的19世纪上半叶, 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 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 至少要4个月,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新知探究
一、虎门销烟
我们先把两个国家都放在19世纪上半期 (鸦片战争前) 的时间刻度尺上作一横向对比。
(一)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组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对比的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局势。 (学生很自然总结出:中国明显落后于英国)
(1) 战前的中国———危机四伏; (2) 战前的世界迅速崛起。
师点拨,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发展资本主义要打开中国市场。”那么直接原因呢?
(多媒体课件显示“鸦片”实图)
利用鸦片实图进一步设疑: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有何争论?道光帝最终采纳了哪一种建议?
(二)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构建以下虎门销烟的逻辑关系图;培养学生探究因果关系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括号内为学生要填的内容)
正当贸易%%扭转逆差 (打开市场)
(出超) 中国——→←———英国 (入超) ———→ (对华倾销鸦片) ———→ (严重灾难) 中国———→“驰禁论”与“严禁论”———→林则徐禁烟
简介鸦片战争中的重要人物林则徐, 观看《虎门销烟》录像小片段。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的情况下, 对他们的情感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 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 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
林则徐指挥下的虎门销烟壮举, 昭示世界, 振奋国人, 表现了中国严禁鸦片的正义立场, 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在学生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喝彩的时候, 设置新的悬念:英国方面会有何反应?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一)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战争的过程 (1840.6-1842.8)
问题探究:“如果林则徐不禁烟, 那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 你同意吗?”让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证关系, 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自主探究、敢于质疑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探究学习中, 学生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前面的基础上, 学生会得出正确结论:根本原因是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而虎门销烟正是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 (解决本课难点“鸦片战争起因”)
战争过程: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战争过程, 形象直观, 一带而过。战争结果:中国战败, 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二) 《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2.8) 及影响
1. 条约的主要内容。
条约内容, 提示学生看课本并划出 (解释“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租界”专有名词, 引导学生分析危害) 。
2. 影响。
(引导学生从外交、国家主权、经济三个方面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每组派代表总结陈述, 最后多媒体课件显示影响内容。)
3. 中国战败的原因。
问题探究: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让学生自己陈述结果, 教师进而点拨总结。
学生分组讨论, 体现了新课改的“合作”理念, 合作交流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真正的“教学”, 就是一种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主体的教学双边相互作用的多方位沟通与互动的活动过程。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要求教学学习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与交流。通过互动体验, 感受数学思想与方法, 认识数学知识与经验, 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 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 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 西方列强提出全面修约要求
(二) 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1856.10-1860.10)
(多媒体动画演示战争过程)
1.火烧圆明园。
(多媒体课件显示电脑复原的火烧圆明园前的景观和火烧圆明园后的真实景观图片)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3.影响。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的“十一口通商图”。
(问题探究: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 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 最后教师总结)
课堂检测
1.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 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规定是 () 。
A.割让香港岛B.开放五口通商口岸C.赔款的规定%D.英国享受最惠国待遇
2.鸦片战争后, 首先被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的是 (%%) 。
A.中国外交B.中国内政C.中国海关D.中国军事
3.《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 (%%) 。
A.长江下游流域B.珠江下游流域C.广东、福建沿海D.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课堂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反馈学生知识的掌握。因此, 在教学中, 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课堂练习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摘要:通过对“鸦片战争”的教学过程, 体现了新课改的“合作”理念, 合作交流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
岳麓山是南岳72峰之尾峰,海拔300.8米,面积5.28平方公里。在岳麓山上,保存着大量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和古树名木,晋朝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栗,随处可见,生机勃勃。其中,最高龄者当数麓山寺前的两株罗汉松,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树龄,被人们称为“六朝松”。岳麓山共有植物174科977种,它们春生夏长,年复一年,使长沙绿韵悠长;它们呼吸吐纳,日复一日,净化着城市的空气。据统计,长沙市的氧气供应量,有五分之一来自岳麓山的草木。置身岳麓山,空气的清新纯洁,似乎用眼睛都能看得出来,闭目深呼吸,神清气爽的感觉充盈身心。毋庸置疑,岳麓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岳麓山集天地之灵气,蕴含着一股坚强纯朴的力量。对生活在长沙的人来说,岳麓山的意义绝不止于风景名胜区。当我们被现实生活搅得心志烦乱时,会愿意去岳麓山走走,领略镶嵌在山林中的美景,或秀美,或道劲,或幽静,或厚重,自然情怀会像春风拂面一样将心头的皱褶慰抚得甲甲展展。当我们被世俗人情烦累时,也会想到岳麓山去走走,寻找那蕴藏在青山中的历史故事,或源远流长,或荡气回肠,或意气风发,人文情怀会如涓涓细流濯去灵魂中的尘埃。我们也会向她倾诉喜怒哀乐,在人生的转折点,在事成事败之后,来到岳麓山顶举目远眺,享受俯瞰大地的达观,享受静静思考的时光,从而心生鼓舞。
岳麓山脚下,一座古老的学堂便立在湘水之上。它名叫岳麓书院。
不知已来过岳麓山多少次了,而书院作为山边上地标性建筑自然少不了到那儿参观。作为湖湘学子的我每次参观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印象中的学府讲堂是开放性的,两位老师坐在讲台的木椅上,学生便盘腿坐在地上,各地学子来此游学求教,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使浓浓的书香气息溢满整个书院。仅三间教室那么大的地方却能装下两三佰学生,当时我只是有些惊讶,想着如是我肯定受不了和一堆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挤在一起。
当时未明白其中的感觉是心酸还是快乐,而这一次我慢慢理解到这种感觉,是幸福知足的。
在导游的演说下我第一次注意到古墙上竟然有相当于现代校规的石碑内容,一百零捌字中处处都蕴含着古人对知识的敬畏。导游问为什么在圣贤二字之上要空一格,而塑望两字要并列写,我好奇的猜测着:也许因为他们比较重要;又也许是考虑到一块石碑上写不了这么多字。听了解说才明白,是要表达古人对孔孟等大学问家的尊重,听到这里我触动很大。这可不仅仅是对这些圣人的尊重还有对知识的崇拜,要知道古人的学习可不比我们现在轻松,四书五经、哲学、古诗文等十六门主课。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继续坚持下去?是知识。这里有山水创造灵感;这里远离世俗有着无限知识,他们渴望得到知识。
我们又何尝不一样呢?同样的学习,为什么有的学得好有的学的差。一些人不理解古人眼中的仅仅只有20分之一的人才能学习是什么概念。他们能够忍受寒冬中坐在冰冷的地面上认真听讲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我们能够做到这样吗?电脑手机摆在面前你会怎么做?是利用它获取知识还是利用它玩游戏?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多学一些本领得到幸福,而这一切都必须依靠知识这一块基石来固稳打牢。为何不问问自己努力了吗?努力后又学到了些什么?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受益很大,我敬畏这些敏而好学的古代学者。
5月13日下午,公司部分员工及家属共计37人,满怀喜悦,沐浴着春日的阳光,相聚江北国际机场,乘机前往首都北京,开始了愉快的七日游。
本次活动得到了周总大力支持,在出发前夕还发来情深意切、关怀备至的信息。要求大家发扬团队精神,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希望大家玩得高兴玩得开心。
在这七天的旅程中,我们先后游览了北京天安门、故宫、颐和园、长城、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和坤恭王府;天津市容、洋货市场、滨海新区、环渤海湾风光;北戴河、山海关等名胜古迹和现代建筑。并观看了圣水观音和杂技表演两场文艺演出。
通过七天的旅游,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升华。对古代文明感到骄傲,对侵略战争铭记于心,对现代发展感到自豪。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对本次活动的一些想法:
一、出发前的准备较为充分
1、对员工和所带的家属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所属关系、联系方式,在此基础上还对房间进行了合理的安排。
2、成立了由童昌平、谭代田、何嘉、韩晓锰、王元全等五人组成的领导小组,童昌平任团长。出发前负责安全的韩工还购买了部分防暑药品。
3、通过会议和资料提前把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告知员工和家
属,让他们心中有数。
二、行程安排不够合理
1、七日游相当于五日游,出发和回来两天没有任何安排。
2、前面密度大,特别是前两天,后面无内容。
3、导游以堵车为名将游八达岭改为游居庸关。
三、由于对情况不了解或沟通不够,在自费项目上吃了大亏。如北戴河乘船的船票和演出的门票。
四、重庆去的全程陪同导游没履行职责,没取到任何作用。
五、本次活动民主性体现不够。
总之,本次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由于没有经验。只要我们加强总结,吃一堑长一智,相信今后的活动会搞得更好,领导和员工会更加满意。
2010年5月23日
步入黄河水湿地公园,这次明显的热闹了很多,游玩的人多了,此次湿地公园一游感受到的是一种美的合谐,绿叶衬着红花,亭子傍着湖水,而我们人则是万物中一笔重彩,没有了我们的点缀,又何来让大自然灵动起来???希望我们能够常将自己投身于大自然中,去爱护它,去欣赏它,不仅让人和物保持着这种与大自然的天然合谐,也让每个人内心的纯净,真诚与大自然保持着一种人为的心灵沟通吧!言归片.......龙口徐福镇(古称徐乡县)为秦朝方士徐福故里。现存部分徐福遗迹,如黄河营古港遗址、屺木洞、徐母坟等。现今在徐福镇,建有徐公祠,它背负汉宣帝祭拜过的乾山,面对齐国八神主之一的月主祠所在地莱山,占地6600平方米。整个建筑由祠门、东西配殿、大殿四部分组成,力求体现秦代建筑特点和风格。大殿内塑有徐福像,生动逼真,他手持竹简,双眉微皱,两眸机警有神,似胸怀文韬武略。左为童男手持宝剑,右为童女手捧药葫芦,随从左右,侍护他寻觅海中仙山,采集长生不老药。人们参观游览徐公祠,仿佛又回到2000多年前的秦王朝,亲身感受到那时的社会风土人情。
来重庆已经一个星期了。在这一个星期里,这个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城市带给我太多的惊喜,深深地吸引了我。这周六,学校安排我们去拥有“小重庆”之称的磁器口游玩,这一天的旅程虽然很累,却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重庆这座城市的文化。
走在磁器口的石板路上,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这里的安逸。我们是上午九点出发的,到达磁器口时路上的人还很少,处处都散发着一种慵懒舒服的感觉,让我们这些平时只顾忙俗事的人瞬间轻松不少,只想着能够静静地逛一逛,看一看,其他的烦恼都不是那么重要了。随着时间的流逝,镇上的游人也越来越多,再没有了那种安逸。在拥挤的人群里,我没有烦躁,却感受到了这座古镇的繁华,还有文化积淀。街道两旁热情的商贩,面对我们要拍照的要求,都尽可能满足我们,还有那极具当地特色的小吃、饰物,让我欲罢不能。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是带着任务来到磁器口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见到了明朝古井、清代古宅、宝轮古刹,还有那飘荡丝竹之声的茶馆和街道尽头已流淌了千年的嘉陵江。这一路走来,虽只是大略的游览,但身为一个地道的北方人,还是感到了与北方粗犷大气完全不一样的精致秀气,窄小的青石路,乳白的砖瓦墙,这是巴渝文化历经千年的传承。不过,当伫立桥头,远望嘉陵江,我还是感到了一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博大。这样精致与豪迈的结合,可能也是磁器口文化最吸引我的地方。
在磁器口,有很多充满艺术气息的小店和茶馆儿,但它仍然有“市井”的一面,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磁器口也被更深层的开发,在这一天的游览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商业化的东西,各式各样的小店都打着“百年传承”的旗号招揽顾客,让顾客无法辨识真正传承的文化印记。当然,我们知道,这是磁器口文化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步,是让更多人认识磁器口文化的方式,但是在磁器口文化发展的路上需要我们这些来到这里的人,用一颗尊重、保护的心来欣赏磁器口,感受磁器口,才会使磁器口更健康、长远的发展。
这次来韶山是我第二回了,第一次那是16年前的事,当时刚从学校出来的我与几个同学稀里糊涂地来到了韶山,那个时候正值雨季,可以说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就连毛主席故居也没去就打到回府了。成家后,去韶山瞻仰毛主席及参观故居的愿望十分强烈,我多次与妻商议携全家去韶山一回,但由于工作上的原因,一直未能实现。这次听到单位组织去韶山,我十分激动。8月10日,正值夏季高温天气,我们早早的就启程,怀着敬仰伟人的激动心情,行车约四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久仰的革命圣地——韶山。
刚下车,映入我眼帘的一幕,干净的马路,山上茂密的植被、挺拔的松柏、翠绿的青竹,人行道上一排排绿化带,即使在炙热的太阳下,微风吹来,如入人间仙境,行走几步就远远看见一座高大的毛主席塑像雄伟般地屹立在广场,一群群敬慕者不时的在塑像前献花,广场园林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精美的的浮碉、名贵的盆景、花木、有如花园当中。与记忆中的韶山广场大径相庭,原先主席塑像对面至少有几十家一排排低矮的砖瓦“毛泽什么餐馆”早已成了花园式广场的一部分,我们跟随导游讲解,冒着火红般的太阳,带着崇敬般的心情向伟人塑像走去,听导游讲,耸立在广场上的毛泽东铜像是为了纪念他老人家诞辰100周年而特意铸造的,毛主席铜像重3.7吨,像高6米,通高10.1米,象征着“十一”国庆,基座高4.1米,象征主席从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领导地位到1976年在位41年,主席诞辰那天,虽然是十二月的严冬,但韶山冲的映山红满山竟然提前了二个月遍野地灿烂开放,好象在欢迎主席落叶归根,回到故里.同时铜像揭幕时天空中太阳与月亮也竟然同时出现,也就是说毛主席真是与日月同辉!真是奇迹,之所以导游介绍说毛主席是我们心目中的“平安神”.铜象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面带微笑而又沉思,正视前方,巍然挺立.站在铜像前,人流很多,我们集体排成二排向主席铜像三鞠躬,并沿着铜像绕了一圈,在主席铜像前我们拍了一张集体照以作留念。
我拿着相机尾随团队对主席附近的景点拍个不停,到了毛泽东故居,参观的人很多,络绎不绝。听导游讲,主席故居得到了多次整修才有今天这个样子,这是一幢座落在山角下的U字形土房,前面有两个大的池塘,面朝山,同事开玩笑说,房子里最值钱又值得一看的是毛主席父母的睡过的那张床,我笑了笑。主席故居有13半房,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间间地对主席曾经用过的一件件物品看过去,好象在找回主席当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感触万分,也正是这间普通农家的土屋里走出了一个世纪的伟人,实现了新中国的梦想,才赋予了它不一样的含义。毛泽东小时候在这里生活也造就了一代伟人的人格魅力,早在学生时代毛泽东就胸怀大志,就写出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远大志向,为他走上中国革命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午饭是在毛家饭店用餐,在这里我真正地品尝到了主席当年最爱吃的家乡红烧肉。午饭后我们坐车来到了距故居4公里外毛主席于1959年回韶山时曾住过的地方——滴水洞。滴水洞毛泽东曾形象喻为“西方的山洞”,这一喻为也不为过分,滴水洞在毛泽东故居的西北方向,入口处的门楼是仿水帘瀑布的洞式造型,“滴水洞”三个大字为毛泽东书体,灵动飘逸,分外夺目。马路边有一个大的水库,当年主席回韶山就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在这里游过泳。进洞改坐电瓶车几分钟的工夫我们就来到了主席的办公楼,这里有三幢办公楼,里面三面环山,由于谷深清幽,犹似一个洞,山上有一小股泉水从岩缝中滴下,故称为“滴水洞。洞内有小溪,小溪的的沿岸林木繁茂,挺拔的松林中夹杂着楠竹,清静幽雅,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我走进了一号楼,里面第一间是宽敞的会议室,台灯亮着的地方曾是主席回来坐在这个位子召开会议的地方,我在窗旁站了很久,脑海里浮现出主席当年在这里开会带有浓厚的家乡口音的场景。看到主席办公和休息的场所是那么的简单与朴素,是与主席一贯艰苦奋斗的作风分不开的。走到防空洞时,一扇厚厚的铁门呈现在我的面前,导游告诉我,这是当年为了主席安全修建的,走进去里面阴深深的感觉,每隔10多米就有一道道的厚厚的铁门,这个防空洞约有2米高,宽1.5米,有抗震、防辐射的作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滴水洞优雅的环境吸引了无数名人志士的到来,亲自感受伟人的风采。
韶山之行即将结束,站在伟人的故土,真是依依不舍,为了缅怀主席,临走时我特意买了一尊毛主席半身塑像带回家以表释怀。
莲花分公司:刘奉斌
暑假,我们全家去北京玩。那天早晨,我们出发很早,在北京吃过早饭后,我们就去了故宫。
故宫就是我们常说的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
游览故宫,可以从天安门进,也可以由后门——神武门进。我们是从天安门进的,穿过一片广场,便到达了紫禁城的正门,也就是午门,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皇帝下令将大臣推出午门斩首,这就是那个午门了。水桥了,过桥经太和门,就是三大殿。
三大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是皇帝登基、大婚等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接下来就是皇帝生活的地方,比如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事务的地方,交泰殿是册封皇后、以及皇后的生日都在此举行,宫是皇后住所。除去这三宫,还有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的“三宫六院”。
另外还听爸爸讲,乾清宫的乾代表天,坤宁宫的坤代表地,地宁的意思。故宫房屋有9999间,每个门上的铜门钉也是横竖是“久”,意思是“永久”的意思,所以又意味着江山天长地久。
最后,我们由后门——神武门出来,“故宫博物院”几个大字刻在门口。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十五年的时间才修建的雄伟、壮丽的宫殿。
【游岳麓山有感】推荐阅读:
游岳麓山后感07-08
岳麓山的冬天作文06-30
岳麓山小学五年级优秀作文10-25
岳麓书院考察报告09-28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试题09-24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06-12
岳麓版必修一第19课10-23
七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 岳麓版07-11
岳麓版政治史导言课[教案2]06-13
八年级历史上册归类复 习资料岳麓版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