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学社教案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文学社教案(精选8篇)

小学文学社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

2.反思自己成长过程,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珍重生命。3.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入集体的大家庭。教学重点:

1.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一点新意。

2.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或突出个人某一方面特点,或多角度介绍自己。教学难点:

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和独到的思想认识表现自我。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思路提示

提示一:这是一篇自我介绍的文章,以写人为主。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介绍自己,就必须抓住自己性格中的主要特点,通过几件具体的、典型的事例,突出自己某一或某几方面的性格特点,力求写出个立体的、充满个性化的自我。写作重点应放在不同阶段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上,写出自我的风采,但不可面面俱到。

可以写我的长相:漂亮的我,丑八怪的我,胖胖的我,瘦瘦的我„„可以写我的性格和特点:淘气的我,娇气的我,嘴馋的我,热情的我,倔强的我,憨厚的我,实在的我,骄傲的我,爱哭的我,爱笑的我,爱出洋相的我,爱睡懒觉的我,马大哈的我,好动的我„„可以写我的内心:我的梦想,我的渴望,我的追求,我的喜悦,我的烦恼,我的悔恨,我的眼泪,我的委屈,我的哭诉,我的自责„„可以写我的爱好:爱读书的我,爱画画的我,爱听音乐的我,爱唱歌的我,爱踢足球的我,爱作文的我,爱写诗的我,爱种花的我„„可以写我的故事:我惹了祸,我出了丑,我挨了打,我做了一件荒唐事,我的一次冒险经历等等。

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直接取材,从日常生活入手,如在校生活、家庭生活或是朋友交往的其他场合,要选取那些最能展现你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例,反映你的性格特征。要仔细地审视我,无情地剖析我,逼真地描写我,客观地评价我。

提示二:写作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突出自己的成长历程;可以采用片断组合的方式,截取不同年龄段的典型事件,凸现自己在思想、知识、认识等各方面的进步;还可以采用反向构思的方式,写自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如“我不是我”,这样不仅构思新颖,也有创新的意识。

二、交流讨论

1.想一想,我有哪些性格特征?

2.小组交流各人的性格特征,还可以互相补充、完善。

3.代表发言,我的性格特征,老师必要指点,为写作做准备。

认识自我是完善自我的前提和途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创造自己的过程,追问自我、审视自我、创造自我是人类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常做这样的自我追问和审视,我们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个性,准确的认识自己。

追问自己要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下面我们小结一下追问地角度。

追问角度参考:个人简况、家庭情况、外貌体型、性格特点、生活态度、爱好特长、成长经历、人际交往、优点缺点„„

第二课时

一、技法点拨

在做自我介绍之前,请先列出“个人档案”,如:

1.个人情况简介:姓名、家庭住址、出生的时间、年龄、名字的由来、名字的涵义„„ 2.个人的肖像与身高体型 3.个人经历 4.家庭情况 5.特别难忘的事 6.自己喜欢的格言 7.自己担任的职务

8.自己为人处世的观点和做法 9.特长和爱好个性 10.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二、范文引路

在介绍范文时,并请同学们讨论、介绍范文的结构安排,写作顺序,你可以学习、模仿的地方。力争让范文起到引路作用。

三、撰写习作

四、评改交流写一首小诗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2.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趣,体会诗歌的特点,激发想象力,学习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的特点,学写小诗。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回忆上节课同学们所谈的心愿。

2.指名读读上节课布置的小练笔——心愿。

二、揭题

如果把大家的心愿写成诗,那一定很美,很有趣。

三、学习小诗 1.投影。2.指名读诗。3.评议。

(1)读诗的情况。

(2)诗的内容。(喜怒哀乐)4.齐读六首小诗。

第二课时

一、写作前谈话

1.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2.把刚才大家汇报的喜怒哀乐的事情改写成诗。

3.引导学生通过将练笔与小诗对比,了解写诗的窍门。如:

(1)可分节写。

(2)每一行的字数不一定相同,句子要活泼简练。(3)如果可能,末字可押韵,但不作要求。(4)要表达真情实感。4.本次习作基本要求。(1)尽量写诗。

(2)内容为:喜怒哀乐。

5.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换其他内容,也可以不写诗。

二、尝试创作

1.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2.投影片段或小诗共同欣赏、评议。3.修改。

三、布置作业

继续习作,并修改习作。母爱

教学目标:

1.能用生活中的一个事例表现母爱;

2.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3.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一首歌曲,大家想一起欣赏一下吗? 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二 学习从生活中寻找事例表现母爱

1.同学们这首歌使你们想起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2.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又教会我们做人。这一切都渗透着母亲那份浓浓的母爱。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她悄无声息,犹如涓

涓细流,滋润我们成长,可以说,在我们的生命里,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母亲的关爱。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母亲,重温一下这分深深的、浓浓的、而又被我们忽视的母爱吧!

(板书课题:母爱)

3.刚才的这首歌曲中有这样两句话:“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同学们,你们有过同歌词描写的一样的经历吗?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先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例,教师先不急于指导细节,尽可能多得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第二个学生说事例的时候,教师就开始引导能集中体现母爱的一句话,写一件事,可以先从一句话开始。

教师引导语: 同学,老师说你感到的母爱是___,你同意吗?和他有类似体验的同学请举手,看来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写作材料。同学们,还想到了什么?

4.让学生小组交流,保证大多数学生有一个可以写出作文的事例。

5.找一个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发言,帮助他把母爱细化。

如:你注意到妈妈接你时那体贴的眼神了吗?你注意到妈妈那______了吗?说说。

6.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刚才大家说得好,母爱真的很感人。你们说的每一个事例中,感人的地方可能不止一处,妈妈那温馨的身影,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体贴的动作可能都包含着一个浓浓的爱字。如果说母爱是一条长长的锁链,那么这些细微的地方就是构成锁链的一个个所扣,把这些细微的地方写出来,母爱就显现出来了,是吗?

二、选择事例,当堂写作

1.有名同学也写了一篇反映母爱的文章,想看吗?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

2.出示文章:

母爱

人们都说母爱情深,我觉得他们说的对。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是最无私的爱,它会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让我们感到无限的温暖。

记得有一次,窗外下着小雨,我起床一看,都七点了。

我匆匆吃完饭,背起书包准备换鞋上学,妈妈拦住了我,想叮嘱几句。也许是怕我嫌烦,她迟疑了一下,只说了句“带的午饭要吃掉”,就轻轻打开了门。我穿鞋时,妈妈在一旁站着,似乎想帮着我做点什么。于是,她把我的那把小伞撑开,看是不是好使,接着又合上,合到恰当的位置,保证我出门一按就能打开。妈妈做完这些,我的鞋带还是没系完,她索性就蹲下来,帮助我系好了没系完的鞋带。妈妈有些胖,看得出她蹲得很吃力,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脸上就冒出了汗珠。

我匆匆下了楼,走到小区的拐角处,回头一看,妈妈正在阳台上向我这里张望。我能感觉,那眼神将一个字悄悄地写进了我的心里。

3.交流:

文中的那位妈妈像你的妈妈吗?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

4.其实刚才引起大家共鸣的地方就是作者描写具体的地方,她把妈妈的爱体现在了这些细微的举动上,收拾书包是爱的细节,准备雨伞是爱的细节,系鞋带是爱的细节,那阳台上的眼神也是爱的细节,从这些细节中我们感受到了母爱,不是吗?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呢?(板书:细节描写)

5.现在,能写了吗?把你想到的这件事中最能体现母爱的那些细节写出来,时间够不够?

三、交流完善

1.好,现在可以读我们自己的作文了,请看这篇作文。读过之后,我们谈谈文中哪些地方流露出了母爱?

2.我们再来一起帮助这位同学想想,可能漏掉了哪些细节。

3.学生交流,教师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把细微的地方再想细致一些。

四、情感升华,激发学生感恩的情结。

同学们写的真好,从你们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深厚与强烈,母亲的爱是超越生命的爱,她像暖流源源不断地流向儿女,那么此时此刻做为儿女的你们想对你们的妈妈说点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结束语:今天老师真高兴,因为从你们的言语中,我也能感受你们对母亲的爱,你们长大了。母爱不是奔流大海,它是平常生活中的长流细水,只有我们用心去体察,才能感觉到它的绵绵不绝。下面就把这首《烛光里的妈妈》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并捎去我们的祝福: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健康!永远幸福!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下把文章修改好,并读给你们的妈妈听,下节课我们再交流一下心得,大家说好吗? 物语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写作状态,并且抓住写作要点,2.借助多媒体,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获取语言情趣。

3.构思:层层推进的训练方法。

教学重难点:

层层推进的训练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析

大多数学生在描绘某一个事物(自然景观)时往往只注意事物本身的表面(表象),只重视了对事物的感性感受,造成写作时千人一面的局面,作文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开启思维,没有展开想象,使写作呈现僵化现象。

二、导

作文是需要激情的。作文是思想感情与生活碰撞的火花。从生活中去感悟写作奥妙、体验写作乐趣,是激发写作灵感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

联想和想象是人类思维的宝贵财富。对生活进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会使我们的感情世界更加丰富、更加美好。今天让我们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体验自然的风景吧!

三、赏

1.老师引导并用投影仪显示写景作文的几个注意点:观察的角度,景物的特征,具体的描绘,思维的拓展。

2.展示课文中有关写景的文段和课外名家美文中的写景妙句。

A、展示台展示第五册课文《鼎湖山听泉》中的精彩选段(略)。

B、投影仪显示课外名家语段(先显示未画浪线的文字,再一次显示浪线上文字): 村落沉睡了,幽暗的夜空泛着银光。一颗颗绿色的星星,像夏夜那般温柔,它从深奥莫测的苍穹,从遥远的银河深处,若隐若现,友爱地向我眨着眼睛。当我走在布满灰尘的夜路上,它随我同行;当我停在桦树林边,在那幽静的树阴下,它就守侯在树丛中间;当我走过家门,它就从漆黑的屋檐后面向我亲切而温柔地闪着光辉。

——(苏联)邦达列夫《星星和月光》

四、思

请几位同学谈感受,分析选段好在哪些地方。

1.为什么作者能够抓住景物的特征?有没有诀窍? 明确:借助联想和想象。多思。

投影仪显示两行字: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帕斯卡尔。

2.选段语言优美的特点: 贴切;句式多样;情感丰富,五、练

1.有人去过张家界吗?如果有人回答去过,就让他谈谈感受,或简略描绘一下。多媒体播放《张家界风光》

老师提示:注意这些风光美在何处、拍摄者的角度等。

2.观察学生的情绪,在情绪高昂之时,定格一个画面,如《张家界风光》中的五色海中的一格反光点,一处如珠玉乱溅的瀑布„„

3.给5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将画面上的景点描绘下来,选择几个好的当堂诵读。

4.老师小结学生片段训练可能出现的长处和不足:①写作技巧欠缺,如句式单一,修辞手法欠缺,表现手法不熟;②缺少联想,没有与其他类似的景观进行比较。正例:《济南的冬天》;③缺少想象,不能从语言上给读者更多的情思。正例:《鼎湖山听泉》;④没有上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未将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人文思想相结合。正例:《画山绣水》。

第二课时

一、拓

投影仪显示有关张家界的美文片断。

金鞭岩高出峰林之上,与其他山峰迥然不同,从山脚到顶巅,像斧砍刀劈似的,不长树木,明晃晃,高巍巍,四方形,有如一支怒举的金鞭,直指云霄。尤其令人感到奇异的是,金鞭岩紧靠一座巨峰,巨峰酷似雄鹰,鹰首高昂,凌空展翅,一只翅膀有力地半抱金鞭岩,气势雄勃,这是有名的“神鹰护金鞭”。(峻青《翠绿的张家界》)

人们习惯于以“猴子望太平”、“童子拜观音”等等形象的联想来歌颂自然界形式之美,还往往要用“栩栩如生”来形容其酷似,其实许多石头本身就很美,美就美在似与不似之间。张家界的石峰名堂可多了,什么秦始皇的“金鞭”,什么“三姐妹”„„美丽的故事由人们的想象自由去创造吧!(吴冠中《养在深闺人未识》)

在我游览回来的路上,我发现“相见恨晚”已不只是我一人的感觉,而是人类的感觉了。我想起伯乐和马的故事。中国古人慨叹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话也可借来说明人对自然美景的发现。当人类以关心的眼光来审视自然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被自然界“珍藏”着的美景,原是人类视而不见的,发现自然之美与人的觉醒是紧密相联的。为此,我们不仅要呼唤马伯乐、人才伯乐,也要呼唤美景伯乐或曰美伯乐,世上不知有多少张家界等待伯乐们去发现呢。(孙荪《相见恨晚》)

其山川秀色,全无人工雕凿与粉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全凭天造地设,风雨切割。无论高山、洼地、深涧、幽谷,还是洞壑、石潭、奇花、异葩,都是自然成型,自然成趣,自然成景,自然成名。它藏而不露,好似长在山里的土家族姑娘,笑逐颜开而矫健,是断断无法在内心形成具体的场景的。(网友作品)金鞭溪是天然形成的一条美丽的溪流,因金鞭岩而得名。溪水弯弯曲曲自西向东流去,久旱不断流。走近金鞭溪,满目青翠,连衣服都映成了淡淡的绿色。放轻脚步谛听,流水潺潺,伴着声声鸟语。走着走着,忽然感到一阵清凉,才觉察有微风习习吹过,阵阵袭来的芬芳使你不由得驻足细细品味。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的碧水中,鱼儿欢快地游动,红、绿、白各色卵石在水中闪亮;阳光透过林隙,在水面上洒落斑驳的影子,给人一种大自然安谧静美的享受。(网友作品)

杜仲茶除具有杜仲的药用功效外,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位采药老人有一次在上山采药的时候不幸落入悬崖,昏迷了七七四十九天后居然能够奇迹般地醒来了。醒来的时候,老人发现自己口中含着一株什么草,当时还不知道那就是杜仲。老人当即对该草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解剖其中的奥秘,让这种草药得以流传。至今在“武陵源”的“十里画廊”还留存着采药老人的石峰,是那样的栩栩如生,那背上的药篓已经背了数不清的严寒酷暑,而且还将永远背下去„„

二、悟

1.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悟解。

2.在此基础上,学生当堂进行修改刚才的片段训练

3.投影仪展示几篇好的修改文章,让学生结合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悟解进行评论。

4.投影仪显示总结:

观察的角度(不同角度、点面结合、移步换景)景物的特征(不同时间的不同特色)

具体的描绘(句式多样、善用修辞、情感丰富)思维的拓展(联想和想象)(有理性高度)写一张照片

教学要求: 1.选择一张你的照片,或你和其他人的合影,然后根据照片,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3.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教学难点: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照片是美好生活瞬间的定格,每张照片都可能记载着一段独特的故事。用我们的笔写下这段故事讲给大家听,便是一篇很好的习作。

二、审题指导

读题目要求:你都了解到什么?(读题目要求,认真加以思考)

你认为此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内容具体、真情实感)

三、组织材料

1.打开同学们的影集,那一定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里记载着同学们的成长历程;记载着同学、朋友间的友谊;记载着父母、老师们的关爱„„浏览一番,一定会勾起同学们许多的回忆。大家可以在其中选择一张令你感触最深的照片,把他的故事写出来。请学生们根据要求进行材料的组织。

要求:

(1)说一说使你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2)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材料?

(3)把你选择的材料完整的说给大家听。

(在独立选材的基础上可以就近进行交流)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比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教师应注意评价学生的评价,要充分肯定优点,适当的指出需要努力的方面。

(2)在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同学进行汇报。同学老师进行及时评价。友善的提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一、突破难点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内容具体、感情真挚。那怎样才能做到呢?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的改进的方案。

小组每进行讨论,报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

3.教师总结: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充分融入自己的真情,才能写出好文章。

二、动笔练习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三、范文:

相片上的回忆

今天,我和妈妈在整理相册时,从里面掉出一张带有花边的相片,我拾起来一看,“啊!”这不是我在二里庄小学上三年级时的全班合影吗?我张在最后一排的中间,王博伟站在我的左边,袁深站在我的右边„„四年级时我转到了府学小学。我来府学小学已经快两年了,可却怎么也忘不了在二里庄小学时的生活。

记得那是三年级时的一个早自习上,袁深得意地对我说“赵晓东,虽然第二课还没学,可我已经能把课文背下来了!”我惊讶地问“真的?”他充满信心地说:“当然了,不信我给你背一个!”说着,他便摇头晃脑的开始背了。我拿起书对照检查,他快背到最后一自然段时,居然一个字也没错,我心中暗暗佩服。可他却偏偏在这关键时刻掉了链子,突然停了下来。我估计他一定是忘了,为了照顾他的面子,我故意把头扭向一边装作心不在焉的样子。这家伙见有机可乘,竟然悄悄打开书迅速的看了一眼,接着往下背。看见他那鬼鬼祟祟的样子我不禁偷偷地笑了。

“咦!”后面那个高个子不是单兆祥吗?听说他现在在东城体校踢足球,提起踢足球,还有一段趣事呢。一次,我们三(二)版和三(一)半踢足球,我放友善照相、耿昂、和我等人。对方的人员姓名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对方的守门员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个子矮矮的,胖胖 的,特别活跃。在场上,他不时喊着自己队员的名字,看上去是个队长。当比赛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双方都还没有进球。这是我们都有些急躁,场上乱作一团,也不知什么时候,双方的守门员也参加到我们抢球的行列。这是,单兆祥想带球射门,却怎么也找不到对方的球门,急得大喊:“三(一)半的球门在那儿?我当时抢球抢得昏天黑地,也分不清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了,一把拉起三(一)半的小胖子跑到事先画好的球门旁,大叫一声:“在这儿!”单兆祥迫不及待地抬脚怒射,球进了!正当我们兴奋得手舞足蹈时,突然,三(一)班的同学也欢呼雀跃起来。怎么回事?等我们回过神来细看,小胖子竟然站在了我们的球门前。我高声质问:“喂,你怎么上我们这儿守门来了?”小胖子理直气壮地说:“不是你拉我过来的吗?”同学们都笑弯了腰,我却惭愧得不行,从心里往外觉得对不起大家。

时间过得真快,如今我离开二里庄小学已经快两年了,但发生在那里的许多事还历历在目,让我永生难忘„„二十年后的——

教学要求: 1.根据要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

3.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难点: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听妈妈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就好像神话一样,细算起来那不过也就是20几年前的事,20年后我们身边将会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20年后的情景。

二、审题指导

读题目要求:你都了解到什么?(读题目要求,认真加以思考)

你认为此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内容具体、真情实感)

三、组织材料

(一)按要求进行准备。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说说你为什么补充这个题目。

(祖国、首都、学校、家庭的变化、也可以写自己的变化如: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画家、教师、演员„„)

2.说说你准备通过什么事展开你的想象。事中的人物都是怎样的?

3.把你选择的材料完整的说给大家听。

(在独立选材的基础上可以就近进行交流)

(二)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比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教师应注意评价学生的评价,要充分肯定优点,适当的指出需要努力的方面。

2.在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同学进行汇报。同学老师进行及时评价。友善的提出不足之处。

四、突破难点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内容具体、感情真挚。那怎样才能做到呢?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的改进的方案。

小组每进行讨论,报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

3.教师总结:想象要合理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不能凭空想,只有平时多观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提高认识。想象作文有了生活的基础,内容才能跟丰富。

第二课时

一、动笔练习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二、指导修改

范文:

二十年后的我

“开始工作”,随着我的一声命令,所有的机器人清洁工都出发了。我坐在荧屏前看着各岗机器人都到位开始工作后,欣慰地笑了。看到这种情景,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童年。

我小时侯,妈妈就是一名清洁工。那时的公共场所都是由人工清扫的。一把扫帚,一把撮子就是妈妈全部的劳动工具了。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们总是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地工作着。妈妈的脸晒得黑黝黝的,累得腰酸背痛,每天晚上回来还要给我做饭。而每天早上,当我睁开眼,却总不见妈妈的身影。从那时起,我就想,要是能有一天把清洁工的工作都换成机器人来做那该多好呀!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人只要在屋里按动电钮和开关,机器人就可以把该清扫的地方全部打扫干净。

从此,我更加努力学习,各课成绩都非常好。读完了大学、研究生后,领取了博士证。终于,在我不懈地努力下,机器人造好了。它们是全智能型机器人,只要输入信息,它们就会自我控制、自我思维。它们使用的工具是小巧轻盈的软毛笤帚,那笤帚实际是个小型的超强马力的吸尘器,那软毛是空心的,既可把灰尘扫起,又可直接吸入,经久耐用,不易损坏。撮子把儿的顶端有一按钮,一按就变成了一把中心喷水的拖布,时间不长,各工作区已清扫完毕。这就是我设计并研究的机器人。

我按了一下按钮,接通机务组长,告诉他们:该保养路面及周围环境了。这时,一架小型无人驾驶的飞机轻盈地飞上蓝天,把朵朵白云集拢到一起,进行降雨。一阵小雨过后,路面清洁,空气清新湿润,花草戴上了晶莹的珠链,多美的环境啊!我被眼前这美景深深地陶醉了。

“铃、铃、铃”,电话响起,秘书小姐报告:“田总,想引进我们环保设施的外宾在接待室等您;技术处新的科技方案以完毕,准备向您汇报。”“好吧!马上,自动玻璃净喷雾剂就要试验回来,还有油烟制氧器的试验指标完成情况,让他们过一会儿再向我汇报。”我自言自语道: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走到镜子前,整理了一下着装,向接待室走去„„

二、交流评议

小学文学社教案 篇2

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诗歌普遍进入了中小学语文教材, 从目前通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 已占课文很大比例。教材中收录的有古诗词、现代诗歌、儿歌、童谣等。诗歌进入教材后, 教师要进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改革, 特别需要提高儿童文学修养。但现状是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对诗歌教学重视不够, 儿童文学素养不高。儿童自创诗相对较少, 能提供给学生阅读的儿童诗集很少。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爱幻想, 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 记忆力强, 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教学中通过搜集整理、赏诗诵诗写诗等途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学生的童年充满诗意。

正基于此,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赏诗诵诗、尝试写诗、编辑诗集等活动, 对儿童欣赏诗歌、自创诗歌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培养学生诗性文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促进教师的诗性智慧和业务素养的提高, 拓展素质教育的语文新天地, 实现教学由文学、到美学的升华。

一、引导学生与诗同行, 掌握诗歌学习的基本方法

1. 搜集诗歌。

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给我们美的熏陶。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采访记录等信息渠道, 搜集创作的诗歌或记录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也可以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此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给我们美的熏陶。

指导学生阅读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阅读唐诗、宋词、元曲, 再阅读国内外优秀的现代诗。古诗语言凝练, 内涵丰富。让学生熟读成诵,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诗歌, 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情感。现代诗写法自由, 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

2. 整理资料。

通过阅读诗歌, 让学生学会给诗歌分类, 从不同角度搜集诗歌, 整理诗歌。如:按题材分, 有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等;按形式分, 有格律诗、自由诗等;按体裁分有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等;还可以按国家和作者分。搜集诗歌时, 要提醒学生不要局限于创作的诗歌, 还要记录当地的民歌和童谣。个人和小组将搜集到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在小组和班级中进行交流, 为下一步开展诗歌欣赏打下基础。

3. 欣赏诗歌。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 借助工具书了解大意, 体会情感。在组内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诗, 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在欣赏诗歌时, 可以在小组内阅读, 看作家是怎样欣赏诗歌的, 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

4. 动手写诗。

在学生赏诗诵诗后有了一定的积累, 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 大胆想象, 锤炼语言, 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推荐优秀儿童诗, 想想他们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的, 再试着写一写诗, 鼓励学生之间交流自己写的诗。

5. 诗歌朗诵。

可以朗诵搜集到的诗, 也可以朗诵自己写的诗, 在班级里开展诗歌朗诵会。

6. 知识竞赛。

将搜集到的诗歌知识编成题目, 用比赛的方式看看哪些同学的诗歌知识最丰富。

7. 编辑诗集。

小诗集里可以编入收集到的诗和同学自己写的诗, 也可以编入诗人的故事或诗歌的相关资料或给诗配上插图。给诗集取个好听的名字, 装订后在班上展示。教师将优秀诗集搜集起来, 编订出一本小学生诗集, 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8. 办手抄报。

举办“我爱诗歌”手抄报评比, 通过“我爱读”“我会赏”“我会写”及诗歌知识答题等板块, 使学生爱上诗歌。

二、引导学生在诗里发现美, 提高诗性文学素养

1. 激发学习诗歌兴趣, 提高诵诗赏诗水平。

教学中与诗同行, 通过诵读所传达作品的情, 所阐述的理。诵读作品本身内容的新奇丰富, 表现风格的多姿多彩, 表现手法的精妙绝伦, 吟诵品味之中, 学生自然会被作者所抒发的真情、所揭示的哲理深深触动, 自然会被作品高超的艺术手法而惊叹折服,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强烈兴趣, 体会到诗歌学习原来是如此的奇妙而精彩。走进校园, 常能听到朗朗诵诗声;看到孩子们在比着谁诵的诗多;时常能听到学生在游戏中, 在与人交流中不经意地吟咏出几句蕴含诗意的话;孩子们经常通过“朗诵”“吟咏”“歌唱”“配画”等形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真挚的情感, 富有鲜明个性。学生在一次次的美读指导中, 渐渐掌握了诵读方法和技巧, 激发了学习诗歌的兴趣, 诗歌诵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诗歌更加喜爱, 渐渐体悟到了诗歌的美, 丰富和提高了文学素养。

2. 加强学生诗歌创作指导, 提升诗歌写作水平。

学生通过对诗歌的品读、模仿、创作和评价, 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基础知识, 并初步学会了欣赏、写作。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读诗、写诗兴趣盎然, 他们以此为乐, 互相传阅, 互相品赏, 积极进行诗歌创作。2011年出版了一本儿童诗集《花瓣飘香》, 刊号为:ISBN978-7-204-10902-92011, 诗集的正式发行, 突破了目前国内儿童自创诗相对较少的现状, 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反应。同年我校成立花瓣飘香文学社, 至今出版六期《花瓣飘香》校报。2012届毕业班优秀作文选《五彩斑斓》出版发行。2013年毕业班又编印了第二辑《花瓣飘香》诗集, 共选入213首儿童诗歌。

3. 构筑诗意校园, 促进了师生和谐发展。

有诗的人生一定会多一点精彩。我们通过渗透、熏染、陶冶、美化等形式, 达育人、美育的效果。事实证明, 受诗熏陶的孩子, 比其他孩子的情感更细腻, 更懂得关心人、体贴人, 能更多地为别人着想。校园蓬勃生机, 充满诗意。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经常通过“朗诵”“吟咏”“歌唱”“配画”等形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随着诗歌阅读量和创作的加强, 在诗的熏染陶冶下, 学生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乐观, 涌现了一批校园小作家、小诗人。他们以自己独到的笔触描绘着自然、刻画着生活、抒写着情感, 创作了大量优秀诗作, 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创作诗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发表与获奖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使他们写出了更多、更好的作品。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在这悄无声息中丰富并提高了学生诗性文学素养, 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与诗同行教学相长

1. 探讨了有效的诗歌教学模式。

教学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勇于实践, 促使学生诗情激荡, 思维飞扬, 使课堂诗意弥漫。经过实践, 总结了搜集整理—诵读赏析—仿写创作—成果展示的诗歌教学模式。

首先, 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 搜集经典诗歌或感兴趣的现代诗歌、民歌、童谣。小组搜集到的资料, 按一定的类别把诗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优秀诗作, 指导学生把握优秀诗作的字音、节奏、轻重、缓急, 读出诗歌蕴含的感情, 美读成诵, 促进学生理解诗作。对经典诗作诵读、感悟、内化, 真正理解和领会诗作的思想情感后, 指导学生模仿写出同类和类似的诗作。与此同时, 有目的、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社会中体验生活, 取舍素材, 进行诗歌创作。教师将优秀诗集搜集起来, 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在班级里开展诗歌朗诵会, 汇编学生创作诗歌, 出版了一二辑儿童诗集《花瓣飘香》, 优秀诗歌选《五彩斑斓》, 内容富有生活情趣, 编排更系统更科学, 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学生尝到了写作诗歌的甜头, 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提高了教师和儿童的文学素养。

诗歌教学, 不但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而且课堂中的诗意和人文关怀, 开始漾荡在课堂中。教学的同时, 老师也对诗歌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童心不泯, 诗乐融融, 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 一起成长。既了解了孩子, 又丰富了自己, 提高了儿童文学素养。老师指导学生参加主题诗歌比赛, 参赛学生全部获奖。2013届元旦诗歌诵读会上, 教师诵读学生自创诗, 荣获校级一等奖。

小学文学社教案 篇3

浙江省慈溪市天元镇潭南小学315325何苗

晚饭后,我闲着没事干,就吃起了泡泡糖。正嚼得有滋有味的时候,妈妈叫我去睡觉,可是我舍不得吐,就含着睡了。

第二天我还在睡梦中,妈妈就生气地叫醒了我。我迷迷糊糊地说:“怎么了,妈妈?”妈妈把她的真丝睡衣举到我面前,气呼呼地说:“我的真丝睡衣上怎么粘了泡泡糖?”一开始我有点莫名其妙,但是马上就想起来,肯定是我含在嘴里的泡泡糖惹了祸,睡在我旁边的妈妈遭了殃。哎呀,真倒霉!我就开始抠,可是白乎乎的泡泡糖怎么也抠不掉。妈妈不停地数落我,我坐在床上不停地哭,越想越后悔。

爸爸走过来说:“别哭了,你说说自己错在哪里了?”我流着眼泪说:“我不该含着泡泡糖睡觉,这样对牙齿不好,还会弄脏衣服和床单。今后我再也不在睡觉前吃东西了。”(指导老师:黄儿)

快乐女孩

浙江省慈溪市天元镇潭南小学315325吴辰

我叫吴辰,今年9岁,上小学二年级了。我是个快乐的女孩儿。

我呀,就是今天一个样儿,明天一个样儿。开心的时候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他的什么都不管。不高兴的时候呢,就站在阳台上,打开窗户,呆呆地看着蓝天、白云,或是在楼下转一转,这样,烦心事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了。总之,我快乐的时候多,不快乐的时候少。

我长大后想做一名教师,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所以,我现在就要改掉坏毛病,好好学习,争取实现这个理想!

这就是我,一个快乐的、真实的我!

(指导老师:黄儿)

我长大了!

浙江省慈溪市天元镇潭南小学315325王财友

今天,我给爸爸妈妈泡了两杯茶,他们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妈妈抚摸着我的头,深情地对我说:“好孩子,你比过去懂事多了。”我听了这句话,感到很惭愧。

过去我真是不懂事。爸爸妈妈下班后,不管他们有多累,我总要缠着爸爸陪我玩,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爸爸妈妈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今后,我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爸爸妈妈的笑容天天都挂在脸上,让他们变得更加年轻美丽!(指导老师:黄儿)

吃虾

浙江省慈溪市天元镇潭南小学315325 曹聪聪

今天天气很好,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表哥家吃饭。半路上,妈妈叮嘱我说:“到了表哥家,要懂礼貌。”我甩着两条小辫子说:“知道了。”

吃饭时,表哥端出了一盘香喷喷的虾,我高兴地大叫起来:“啊!是我最爱吃的虾,太棒了!”我迅速地拿了一只最大的虾。妈妈看见了,用眼睛瞪了一下我,拍了拍我的头。我知道妈妈一定在心里说:刚刚才说要懂礼貌的,怎么那么快就忘了?真是太不懂事了!爸爸的眼睛里也是火冒三丈。可是碍着表哥的面,他只能对我瞪上一眼。

我假装没看见,慢慢地剥着虾。我感觉妈妈的火气都快把我给烧着了。忽然,我把大虾送到了表哥的碗里,说:“表哥,请你先吃。”表哥乐了,我们全家都笑了起来。

(指导老师:黄儿)

包饺子

浙江省慈溪市天元镇潭南小学315325许洋洲

我爱吃饺子,我妈也常常也我包饺子。今天妈妈又在给我包饺子了。我悄悄地拿起一张白色的饺子皮,照着妈妈的样子,把饺子皮放在手掌心,然后摆平,用大拇指轻轻地按住饺子皮的边,用筷子在碗里夹了一块肉馅儿,放在了那一张白色的饺子皮的中心,接着我把饺子皮用手指按住角,翻过来最后用双手把两半饺子皮捏了四下,做完一只饺子。我包的那只饺子出现在眼前,看上去像张“大嘴巴”!

我包的饺子大多是躺着的,样子也各种各样,有的像包子,有的像大馄饨,也有的像大肚子,比起我妈妈包的饺子我的真是差远了。

我包的饺子虽然相貌不怎么样,但是吃了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我觉得味道格外鲜美!(指导老师:谢莉娜)

数星星

浙江省慈溪市天元镇潭南小学315325 谢晓悦

晚上,我和妈妈在阳台上数星星。

星星好调皮,一闪一闪的。我对妈妈说星星在对我眨眼睛,妈妈笑了:“傻孩子,星星是不会眨眼的,这是大气在变戏法。你知道吗?大气是不断流动的,热空气往上升,冷空气往下沉。它动荡不定,密度也不均匀。我们隔着空气看星星,就觉得星星在眨眼了。”

数星星真有趣,明天我还要数。

小学语文文学善良的教案优秀 篇4

一、检查作业

二、分析第二部分

1.找出5—11自然段的关键句。

(5)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

(6)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的力量)

(7)善良的属性。

(8)善良宣扬自己的光明。

(9)善良的内涵。

(10)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的超拔联系在一起。

(11)善良者永远乐观、充满信心。

(12)我喜欢善良。

2、阅读第二、三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对善良的评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王蒙对善良的议论有哪些新意?

答案可允许不一,旨在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观点。

如:①善良与凶恶相对善良是稚弱的,常常败于凶恶手下,但善良每败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一次。

②多数情况下,善良之不为恶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③即使自以为百分之百地代表着真理和正义也不应该滥恶。

④善是人类和社会进化所必需。

⑤相信国人会愈来愈善良。

⑥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有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

(2)反复咀嚼下面几段话,理解其深刻的含义,想想为什么。

①她(善良)属于人,她属于„„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明确:因为,善良是人的本性,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说“她属于人”;因为“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天下太平”,所以说“她属于„„”

善良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是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的,所以它是具有力量的,是光明的,因而能够在每败于凶恶一次的同时,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获得另一种意义的胜利。

②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精神的平安,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一种文化,一种快乐,一种乐观。

明确:这句话是对善良的性质的较全面的概括,它从不同的角度提示了“善良”的深层含义。这句话阐释了作者在上文论述善良在与凶恶作战的过程中尽管常败,但每败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的观点的原因。

③事情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明确:这句话是扣紧首句“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与超拔联系在一起”展开的具体阐述。小孩子天真,不谙世事,不知人世险恶,所以善良;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因成熟、超拔,不会滥用权力,所以也善良。

3、请找出课文中的对比论证,并说说运用对比论证有什么好处。

对比的运用:

对比:是将两种性质不同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或对照,从而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方法。

集中在第5、8、11段。

第五段——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

把善良的稚弱与凶恶强大比,把善良处于不设防不抵抗的地位与凶恶会毫不犹豫地施出毒手比,把善良有所不为与凶恶无所不为比,把善良常败而凶恶常胜对比;

第八段——结果对比:善良被弘扬—凶恶被压缩

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

第十一段——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

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恶人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

好处:通过对比,好坏、是非就分明了,能够突出事物的本质,更好地说明问题,增强说服力。

三、文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文中运用了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

1、排比:文章中大量使用了排比的语句,排比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善良”的理解,也引起读者对“善良”的广泛而深入的思考。如:

“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由“喜欢”到“向往”,迫切之情溢于言表。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了善良的功能作用,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做事《善良》王蒙教案处世,小至个人,大至社会,有善良才有幸福,有善良才能天下太平。“„„才(有)能„„”的句式尽管前面没有用“只有”,表示善良是唯一的条件,但也强调了善良是幸福、和平„„天下太平的重要条件。

2、对比:为了突出“善良”,作者在文中多处把“善良”与“凶恶”作对比。如: “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善良常败在凶恶手下。”

“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

说明:前一段的对比,摆出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凶恶是强大的,无所不为的;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常常败于凶恶手下。并且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凶恶有各种各样的武器,施毒手时毫不犹豫。这种情况人们大多有亲身经历,很容易认同,但往往会生出不平之心,有的人甚至因而放弃善良。

后一段对比,阐述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见解独特,醒人耳目。这是作者根据自己坎坷的生活经历悟出的哲理,它能帮助人们解开心头的郁结,更坚信善良,坚守善良。

四、总结全文,归纳中心思想。

撷英文学社选修课教案二 篇5

主讲人:杨翠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简单了解儿童文学的发展过程,了解儿童文学最新的分类及特点,并初步掌握对不同文学类型所采用的不同视角。过程与方法:

先简单介绍儿童文学的发展过程,然后每个类型给出一个小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比较每个类型的特点及鉴赏方法。然后让学生课下任选某一种类型中的一部作品去欣赏,并写出读后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和鉴赏儿童文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儿童文学著作,但是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文学吗?你们知道除了你们常见的类型以外,儿童文学还有很多特殊的类型,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儿童文学吧。

二、儿童文学的定义:

儿童文学是成年人为吸引、提升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需要而创作的一种特殊文体,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生产者是成年人,而消费者是孩子。

三、儿童文学的发展过程:

五四时期儿童观的转变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转型 二十年代文学研究会的“儿童文学运动” 三十年代儿童文学的左翼潮汐与革命范式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对外交流

四、儿童文学新品种的实验:

每个儿童文学类型给出一个小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比较每个类型的特点及鉴赏方法。教师总结:

1、少年自我历险小说

少年自我历险小说为小读者展现了一片广阔的历险领域,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智力、道德、人格和素质的综合训练的机会。

2、亲子小说

文学与医学的融合,具有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互补性。

3、新童话

包括热闹型童话、诗意型童话、小巴掌童话、双面体童话和魔方体童话。

五、总结:

评判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的儿童文学才能叫好又叫座?《中华读书报》上刊载了谭旭东的研究文章。他认为:第一、文学作品的优劣不能完全以读者多少而定,很大意义上来说,作品的优劣取决于作家主体的创造力、创新精神、感悟力和文学素养、知识结构,而与读者关系不大。第二、儿童的文学阅读是可以引导的,儿童的文学趣味和审美水平是可以不断培养提高的。文学欣赏与阅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些作品儿童可能一时不能接受或者不喜欢某类作品,但一经引导就可能喜欢。第三、“儿童喜欢是硬道理”本身对作家的创作动机和目的进行了狭隘限制。无论是儿童文学创作,还是成人文学创作,其目的和动机都不可能是惟一的。从文学发展史来看,有些文学作品就是为少数人写的,没有必要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它本来就不属于广场艺术,而是属于少数人的艺术,儿童文学也不例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或者说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定体现了儿童的精神哲学。儿童文学不能简单地用“童心、童趣”来概括,儿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哲学。除此之外,作者还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当包涵爱的哲学,儿童文学可定义为“关注儿童成长,表现儿童成长,有助儿童成长的文学”。世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是因为转达了深邃的爱的哲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还应当构建梦想的诗学,它是作家重新对我们整个童年进行想象,在想象童年时,重新发现童年,回到童年,从而实现对成人功利的、喧嚣的、世俗的世界的抵制。如果儿童文学无法构建梦想的诗学,无法让成人回归童年,回归童心,返回到自由的童年体验中,那么就很难说它能使成人的心灵得到润泽,也很难得到孩子的喜爱。

六、作业:

文学概论教案 篇6

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运用文学理论去阅读、欣赏、分析和评价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能力,为学习中外文学史和从事文学实践活动及语言教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导语:

第一编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从文学到文学理论 1.什么是文学?

从各种文学现象引入(看视频)以上这些都是文学吗? 英国的雷特·伊格尔顿说:“我们也许正把某种‘文学’概念作为一个普遍定义提出来,但是事实上它却具有历史的特定性。”

什么是“文学的历史性”?

文学的历史性——指的是文学从产生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发展变化,虽然这种发展变化并不是直线的,但是它所留下的轨迹明晰可见的。最初的文学一方面显得非常简单、幼稚、模糊,另一方面又与宗教、哲学、史传等联系在一起,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凡是以书面面语言写成的一切典籍都是文学,连朝廷的应用性文学,都曾被视为正宗的文学。这个时候,文学和宗教、哲学、史传等彼此具有同一性。

文学的多样性——指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种种关于文学本质的看法,如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康德的“天才说”、黑格尔的“理念的显现说”等。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对文学的看法更多

所以“文学”作为一种概念,文学的概念源于文学观念质属性进行抽象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的词语形式。

文学观念指关于文学现象的认识和觉悟;而文学概念,则是对于文学本质属性进行抽象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的词语形式。

从文学活动的现象上看,文学首先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或文本而存在的。如《诗经》、《唐诗》、《窦娥冤》、《红高粱》。从历史来看,人类对于文学的最初认识混杂于各种文化现象。如中国的先秦时期,《诗》、《书》、《礼》、《乐》、《易》,诸子百家,所有涉及相关的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都叫文学,其实,这些是文学的最初信息,是文学的“前观念” 状态。

20世纪以来,文学理论研究呈现了新的开放状态,其中对于文学内部构成 因素和规律的“本体论”的关注,“什么是文学”的问题得到新的正视和正面的界说。美国文学理论家雷•韦勒克和奥•沃伦撰写《文学理论》第一章和第二章就是讨论“什么是文学”?

2.文学与文学理论有什么关系?

以具体为例阐述。如当代诗人牛汉的诗《夜》这首诗引导我们思考带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和文学理论的问题。也就是说,诗的功能是什么?诗有什么价值,对人生有什么意义?人类为什么需要诗?

我们学习文学理论,就是能从自己的角度对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小说或电影电视作一个分析。

3.什么是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它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方式。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它主要以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评论为对象。它的基本任务是:从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科学地分析具体的作家、作品,给以思想的、艺术的评价,从而总结文学创作的具体规律,给创作以指导;通过对作品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点的具体分析,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培养读者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通过文学批评的实践,特别是当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提出并探索新问题,推动并促进文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文学史是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从历时的视角探讨各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的学科。它以文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为研究对象。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指研究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换言之,它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但不象文学史和文学批评那样去具体地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一个个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般可分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文学接受论四个方面。

文艺学又称文学学,是指关于文学学问。它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的统称。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文学理论的任务

文学理论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从这个总的对象出发,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论和文学接受论。这四个方面的研究任务,是由文学四要素(见教 材P6示意图)所构成的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所决定的。文学理论应该具有实践性、现代性、民族性的品格。

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浪漫主义理论和批评传统》虽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但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总结,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在各历史时期的兴衰和实际运用的利弊,使读者对西方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史有了一个明晰的、全面的认识。另外,艾布拉姆斯明确提出了文学批评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已被学术界普遍采纳。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第一个: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的过程 第二个: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的过程

文学理论的研究客体就是这两个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阶段相互关系的规律。研究者从不同研究文学活动的两个过程,产生了文学理论的多种形态。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七种形态: 文学哲学:

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即作家作为主体反映作为客体的生活,作品和读者接受中也有不少是哲学层面的问题,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角,是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如托尔斯泰的《复活》、施耐庵的《水浒》。

文学社会学:

研究文学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文学的社会学方法。它有两种倾向:

1.倾向于文学学 2.倾向于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与心理学在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对于人类自身存在的理解与把握,文学与心理学都可以说是一门“人学”。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文学活动。

文学符号学:

符号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学科来源于瑞士语言学家R•索绪尔和美国哲学 3 家C•S•皮尔士,是研究一切交际活动中的语言和非语言、数字、电码,而且一切构成现象世界的视觉、听觉对象等都是符号,如动作、仪式、装饰、神话、宗教、文学艺术等。在人类交际中传达信息的各种符号系统中,语言是第一性的符号,其它符号都要通过语言译解,因此人类面对的世界是人类用语言符号构造的世界。将文学作品本身及其产生、传播过程视为一种特定的符号系统,并对其进行符号学研究,形成了文学符号学。

文学信息学

这是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活动的一个新学科。信息论是20世纪40年代末由美国数学家C•E•申农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研究信息的本质,以及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储存,研究由信息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等部分组成的通信系统。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亚伯拉罕•A•莫尔斯的《信息论与审美感知》用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文艺美学和审美现象,形成了信息论美学。

信息论美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把美看作是一种信息。文艺作品是一种传递审美信息和其它认识信息的载体,文艺作品的创作、欣赏、批评等活动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它可以研究文艺作品的审美信息量,并由此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及风格、手法等等。

文学价值学

所谓价值是指某事物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文学作品对人有特殊意义,因此它具有价值,一种特殊的艺术价值。它产生于文学创造之中,在文学作品中得以确立,在文学消费中得以确证。

文学文化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篇7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加强人文性, 特别是教材的选文, 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导向;第二, 现在的实验教材,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主性。自主性就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材的编者是蹲下来看孩子, 跟孩子平等对话;第三, 教材体现了开放性。我理解的开放性, 是教材的助读系统, 特别在思考和练习中, 不追求固定的思维模式, 不追求标准答案, 让孩子遐想联翩, 给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大的空间。在教师多元角色中, 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就小学语文教师而言, 教师的语文文学素养, 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把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较单一的教学目标, 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目标转变。变重视教师的教法为重视学生的学法,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法。所以, 大多数教师就开始把目光转向学生, 关注学生的积极主动的主体参与。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在体现“学习者”这个教师角色的时候, 小学语文教师也把学习的重点对准理论的探讨、方法的学习、经验的借鉴, 忽视了语文教师自身的特点, 对语文文学的储备不再重视, 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某中学一位语文教师, 对散文的研究很有深度, 上课时能帮助学生把每一篇文章都联想成意境优美的散文, 久而久之, 几十年后, 他的学生中竟出了几位研究散文的专家。这位教师靠什么把学生引到散文这条路上的呢?显而易见, 靠的就是自己深厚的散文素养。只有教师自己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夫, 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妙语连珠, 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 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打个比方, 把有正常文学素养储备的教师比作正常的人, 把文学素养储备欠缺的人比作身体条件较差的人, 而把文学素养储备较多的人比作身体条件较好的人。如一场篮球运动, 如果运动员自身素质不高, 你就是把美国NBA的技术拿来使用, 也无济于事。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教师自身语文素质不高, 又不能及时进行阅读储备, 那么, 就是再先进的教学理念, 再高超的教学方法, 也不能弥补这个根本的不足, 所谓的“润物细无声”也成了一句空话。所以, 语文教师不应忽视语文文学素养储备, 而应切实提高自己的素质。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就更应该加强文学素养储备, 因为,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 他们对文章的感知大多在感性的层面。如何引导学生吸收文章的精华, 体会人文的影响, 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有较高的语文驾驭能力, 这样才能把较深的道理用浅显的儿童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多元角色。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文学素养越高的人, 所具有的生活、情感、经验就越丰富, 观察、理解、表达的能力就越强, 对生活的热爱也就越执着。当今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着诸多困惑:怎么把教材巧用、活用, 怎么让学生活学、爱学, “三维”目标如何整合……教师们总苦恼于“学生难教了, 不听话了”。特别是高年段的学生, 很难见到他们热情洋溢地上语文课, 其原因主要在于语文老师没能博得学生的喜爱。学生首先要爱上语文老师, 才能爱上语文学科, 让学生热爱学习语文, 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而文学素养正是小学语文教师魅力的添加剂。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 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 民族文化的智慧, 很大部分, 学生要通过语文这一载体来认识、吸收。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自主性、开放性、人文性大大加强, 特别是教材的选文, 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导向。就是在语言编写方面, 也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人的特征, 而教材的助读体系、课后的思考和练习均已不追求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标准答案, 让孩子遐想连篇, 给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多的空间。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 才能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 才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含的意蕴, 才能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特点, 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 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 从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比如风格各异的古诗, 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外, 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能真正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节选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的文章, 除了了解故事情节, 认识人物形象, 还要知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遗产;《新型玻璃》反映的是高科技发展成果;《蝙蝠和雷达》反映科学探究方法。除此之外, 一些富含生命意识的文章如《挑山工》, 富含环保意识的文章如《只有一个地球》等, 当代先进文化思想尽蕴含其中。只有把这些内在因素充分挖掘, 才能明白语文课上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 而不会盲目地为“怎么教”而困惑, 语文本体才不至于淡化和失落, 语文课堂才能灵肉相并。

认识了小学语文教师阅读储备的重要性, 我们就应该切实行动起来, 加强阅读储备, 提高文学修养。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点子上, 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提高了, 就一定会出口成章, 语文课堂也一定会精彩纷呈。学校领导者应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读书, 把教研活动与读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让出时间给语文老师读书, 要开展有意义的读书活动, 把与时俱进的思想真正体现到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修养上来。而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局限于学校的安排, 更应主动地吸取文学宝库中的精华, 读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时刻牢记自己语文教师这个角色, 加强学习, 勤于思考。

读书形式也是多样的, 可以与学生一起阅读课文, 可以定期到图书室去看书, 可以上网去查阅。但要注意的是, 语文教师看书不仅仅为了自己, 更主要为了一群活泼的孩子。学校还可以适当安排采风、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 帮助教师提高文学、人文等修养。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 篇8

一.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联系

1.儿童文学与小学生之间的联系

小学生正处在对新事物好奇、渴望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年龄阶段,强烈求知欲使得小学生急切地需要通过课外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来增长见识,扩大自身视野,进一步了解和探知社会的发展和世界的变迁。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加深少年儿童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净化感染孩子的心灵,通过儿童文学作品中各种艺术内容形态的美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同时放松愉悦孩子的身心,促使小学生在良好的心态和环境下取得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平衡发展。

2.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联系

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两部分,下面将分别介绍儿童文学与这两部分之间的联系。儿童文学作品体裁形式丰富多样,儿歌、故事、诗歌、童话、科普读物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范围,而且这些优秀作品又作为编写小学教材的重要文学资源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里面,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小学语文教学教材内容形式,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把握儿童文学的特质和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来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当代社会,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十分广泛,少年儿童在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儿童文学读物来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读写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儿童文学由于其丰富的体裁样式和大量经典作品的创作成功,极大地扩展了编写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资源渠道,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科书中大部分选文均来自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要求下,无论是哪一套小学语文教科书,都因儿童文学作品特有的文学性、艺术性与趣味性等特征构建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参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这一现象不仅仅在国内比较普遍,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因此,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源,对小学语文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源泉

在儿童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儿童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同时有利于与成人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沟通,而依据儿童身心发展需求进行创作的异于成人文学的独立的文学门类,即为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内容开发的重要源泉,符合七岁至十二岁之间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理解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情感和观念的形成以及对文学作品阅读兴趣的培养都将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3.构建小学生和谐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儿童文学占据了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很大比例,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小学生通过学习儿童文学中的寓言故事能够深刻领悟到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帮助这些儿童形成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另外,儿童文学其实就是打开小学生心灵世界的“一扇窗”,他们能够借助儿童文学这一载体更好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享受着儿童文学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儿童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小学生在儿童文学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促使小学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道德品质高尚、伦理观念健全的社会人。因此,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于构建小学生和谐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与小学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日渐提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一定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教学要求,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与小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水平。

上一篇:个人工作情况述职下一篇:情人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