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征突击手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长征突击手(精选8篇)

新长征突击手 篇1

推荐材料

贾镇生,男,现年35岁,社旗县陌陂初中教师,共青团员,党员级积极分子。1997年参加教育工作至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工作,团结同志,注重修养,教书育人,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始终拥护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工作积极,教学成绩显著,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的渊博学识去鼓舞学生。现将近年来的工作和成绩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从教以来,他一直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以及教育规定,严格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级。认真学习党的纲领、文件、精神,努力向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努力学习教学教法,学习新课程理念和备课策略。在新课程改革中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心全意搞好教学,关系学生的成长,管教管导,言传身教,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努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生。

二、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他注重学生的个人特点。他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都有他自己的长处,只要你用心去发现,你一定能找到。所以他用“人人皆可成功”的观念来教育孩子,他告诉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有长处的,只要你努力,每一个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成功。所以他所教的每一届学生,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学会自信,也都能努力向上。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细致繁琐的工作。所以他一向注意从细微处入手,一点一滴的把自己的工作渗透进去。他提倡班主任家访活动。他所教的每一届学生,三年之中,他至少要到每一个孩子家中家访一次。家访可以和家长更好的沟通,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以便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另外他还提倡谈话,谈话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每个月,他都要和班里的每一个同学谈一次话,包括十分优秀和默默无闻的学生,这样能让他们感受的老师心中有他,没有把他忽视。这样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威信,而且也能了解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另外,他还利用班会时间给学生讲人生,讲理想,进行心理辅导,教育他们自信,勇敢,进取。

三、教学方面

教学中,他认真备课。在备好课的基础上,每次上课前都要把教案再看一看。每次上完课后,还能及时将上课心得和新发现记录下来,及时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物理的题目是比较多变的,要学生做的,他们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经过自己做了以后才给学生布臵的。他的作业安排较灵活,有:作业本、《基础训练》、语文纠错本、试卷1套等,这些作业他都全批全改。只要做到了备、讲、复、批、考 各个环节都抓好,落实好,考出来的成绩也一定是最好的。连续多年他所教的学科均在同级同类学校评比中排名第一。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也是他热爱工作的表现之一。他在班里经常找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课下多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之间留一会儿,让他们问问题,有时也请他们到办公室里来进行个别指导。他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些钱,让他们吃饱别饿着;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很有耐心的给他们讲解,直到听懂为止;心理上有困难的学生,要鼓励他们自信,树立远大的理想。每年都会有很多学生回学校找他,和他聊天。他们可能现在不是很成功,但他们都有着一颗感恩的心、进取的心,他想他们以后肯定会成功。

四、其他方面

他还注重文化的学习。工作之余,他还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参加市级班主任培训,语文新课改培训等。在不断的学习

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力争使自己成为专家型老师。

五、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1、2010年被评为“社旗县文明班级”。

2、2011年9月被评为“社旗县优秀班主任”。

新长征突击手 篇2

2010年北斗系统卫星进入密集发射期,连发5颗卫星,非常给力,颗颗成功,卫星的发射数量仅次于俄罗斯。俄罗斯在2010年可谓喜忧参半,三次共发射九颗卫星(一箭三星方式),谁知第三次发射,因为燃料过剩发射失败,三颗卫星掉进太平洋,使得俄罗斯雄心勃勃的导航卫星计划受到挫折,原来指望在2010年年底达到满星座24颗工作卫星的打算,不得不推迟。此事震动了俄罗斯的总统和总理,双双发言谴责,使得俄罗斯宇航部门的高官因此落马。美国和日本分别发射了一颗GPS IIF卫星和一颗QZSS卫星,均有开创性意义。这样,2010年全球成功发射的导航卫星数量达到创纪录的十三颗,使在轨工作卫星数量达到60颗以上,同样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数量。值得指出的一件事是,美国有一颗GPS工作卫星,年龄届满20岁,创造了世界纪录,而且估计还能继续服务一段时间。

2010年全球叫得很凶的是,GNSS的兼容互操作可交换。实际上,没有什么进展。谈何容易,GNSS兼容互操作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大问题,它不是仅仅停留在频率和信号协调上,不单单是个技术问题,而且牵涉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与影响,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形因素在发挥作用,必须要有大智慧才能推进其实施。但是,当前的十年是个大好时机,因为GNSS处在一个大转折、大变动、大改组的关键战略发展期,卫星导航因为其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是玩儿大国政治的极好场所。美国在其新的空间政策中指出,“外国的定位导航授时(PNT)服务可以用来提高和加强GPS的应用可靠性”。奥巴马政府还提出公开与中国进行在GNSS方面的双边商谈。必须要看到的是,当前的GNSS概念,根本上不是个系统,更加谈不上系统之系统,只能是多个系统的一种拼凑,或者说是无序组合,没有真正的内在的有机联系。要充分利用天上现成的信号资源,还需要做很细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再规划、再设计、再集成、再利用。这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若干年的努力,方能奏效,关键在于找到一些共同的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与合作,如卫星与接收机使用的三角定位方法改进、扩频技术的CDMA信号设计新技术、信号设计的要素和导航电文结构、与统一协调的GNSS系统融合的实施标准等等。最为迫切的是,需要相关方有明确的协议和合作条款,不然兼容互操作可交换只是一句空话。

不仅是2010年,而且是近些年来,多种多样的电磁干扰和环境效应,以及那么多导航卫星在天上引起的背景噪声的增加形成的影响,都已经成为卫星导航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克服GNSS的脆弱性问题业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因为2012年前后的太阳黑子高峰年的来到,就连空间气候这样严肃的事情都提出来了。美国空军相关官员在2010年1月正式提出,军方不能过多地依赖GPS,需要开发精密定位、导航和授时的替代技术。这种警告来自于美国掌控GPS的运营和维护部门的头头,其意义耐人寻味。因为卫星导航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威胁来自于人为和自然的干扰、电子欺骗和反卫星武器。2010年3月,两家英国机构支持召开的出席人数不少的会议,其会议名称为“GNSS的人为干扰和自然扰动是明摆着的和现实存在的危险”。2010年9月,在克罗地亚举行了GPS的脆弱性和解决方案的第三次年会。此外,低功率的廉价的GPS干扰仪已经可以随便采购得到,所以GNSS的电子欺骗要比对于GNSS信号干扰更为严峻,成为在未来PNT服务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除了来源于人为的有意或者无意干扰,还有来自大自然的多种多样的有害影响和效应,如太阳和地磁活动与相关的大气现象,甚至单粒子事件这种鲜为人知的名词,也会进入人们的视野,会影响到卫星导航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这些方面已经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

破解美军狙击手新武器 篇3

M110的前辈们

长期以来,美军一直把对M14进行部分改进的半自动步枪、M24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Mk11Mod0半自动狙击步枪等作为制式狙击武器,这些狙击步枪各领风骚。

这里首先要提起的是经过各种改装的M14狙击武器。M14实际上是二战后以M1为基础而开发的半自动步枪,在越南战争特定的作战环境中M14显得又长又重,难以与AK-47步枪抗衡,最终被M16突击步枪取代。但依靠自身精度高和射程远的优势,M14半自动步枪却在狙击战场上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M14半自动步枪作为狙击步枪广受欢迎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它当时作为国家比赛步枪十分受宠。在它基础上发展的M21半自动狙击步枪被广泛装备。后来又被美国陆军和海军发展成为XM25狙击步枪。在配备附件的情况下,M14具有很出色的命中精度和良好的可靠性。“9.11”事件后,鉴于全球反恐战争的需求,美军又将武器库内储存的剩余40000支M14半自动步枪进行翻新改进,加装瞄准镜等,作为狙击步枪使用。通过更换麦克米兰M2A枪托,M14半自动步枪还被改装为精确射手步枪(Designated MarksmanRifle),简称M14DMR,配备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舰队反恐怖安全部队,并参与了实战。美国特战司令部近来还将其做了进一步的改进。自从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为了对付反美武装的狙击手,驻伊美军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反狙击作战,由M14改装的狙击步枪成了最主要的狙击武器之一。

美军大量装备的另一种狙击步枪是M24狙击手武器系统(Sniper's WeaponSystem,简称SWS)。它是美国第一种专门研制的狙击武器系统,由著名的雷明顿民用型700步枪衍生而来,发射M118弹,1988年7月开始装备美国陆军。但在索马里战争和以费卢杰之战为代表的伊拉克战场上,M24步枪暴露出连续射击时射速过慢等缺点。战场上的狙击手有时必须承担干扰对方狙击、掩护己方人员的任务,而此时半自动步枪较强的火力足以弥补精度上的些许不足。因此,半自动狙击步枪发挥的效能要超过手动的高精度步枪几倍。而且,配备半自动狙击步枪的射手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连续射击,既可以对同一有生目标或器材进行“补枪”射击,也能对相距不远的多个有生目标连续射击,甚至在必要时对一些敌军的特定目标进行压制性射击。这正是M24狙击步枪的缺憾!

第三种狙击步枪是MK11ModO狙击步枪。MK11Mod0其实是以比较短的SR25轻量级比赛步枪(LightweightMatch Rifle,简称SR25LMR)为基础改进的型号,由骑士军械公司(KAC)生产。它使用比赛级7.62×51毫米北约标准弹(.308温彻斯特),只能半自动射击,目前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第75游骑兵团等。

为了配备单一的一种可进行精确射击的狙击武器,取代目前各种狙击步枪混装的局面,美国陆军试图实现7.62×51毫米口径半自动狙击步枪的标准化,从而孕育了M110狙击步枪的“诞生”。

M110“血缘”追踪

为使狙击手在战斗行动中能为主力部队提供更强的支援火力,并大大提高狙击手的生存能力,美国陆军期望用一种武器统一各种可进行精确射击的7.62×51毫米口径狙击武器,替换美国陆军狙击手装备的M24 SWS、M14狙击武器系统等。2004年11月17日,美国新泽西州皮卡汀尼兵工厂的陆军武器研发中心(ARDEC)公布了招标需求,基本要求是能在1000米射程上提供精密火力杀伤人员目标,单人可携,能兼容陆军现存的所有7.62×51毫米弹种,但使用M118LR弹时可在远射程上达到最佳效果,也能在特定的任务需求中使用M993穿甲弹。在步枪归零后,其准确性要求能和M24SWS相等或更好。五家著名的军械公司包括骑士、雷明顿、阿玛莱特等参与了竞标。2005年9月28日,美军正式宣布骑士公司的SR-XM110狙击步枪胜出,赢得为期5年的供应合同。

在这里,值得提起的是,最后进入竞争阶段的两支武器——骑士公司的SR-XM110和雷明顿公司的AR-10T均以AR-10步枪为基础而设计。其中SR-XM110是从美海军“海豹”突击队的Mk11Mod0狙击步枪系统改进而来,而AR-10T是在阿姆莱特AR-10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配备了中型比赛级枪管。从外表上看,KACM110半自动狙击步枪系统的外观与过去的sR-25或Mk11Mod0非常相似,不仅上下机匣相同,枪机机构、导气式自动方式、射击比赛级高精度枪管等全都相同。这种设计与骑士公司的负责人戴威德·A·鲁茨有着很大的关系。戴威德·A·鲁茨是退役海军中校,掌握高超的狙击技术,曾参与斯通纳和骑士军械公司共同推进的sR-25狙击步枪的开发,并广泛收集“海豹”突击队等特种部队士兵的意见,在M110的开发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3年,在结合了斯通纳AR10步枪和AR15步枪结构的基础上,骑士公司推出了SR-25步枪。起初SR-25只在民用市场上销售,其优异的性能很快引起了军方的注意,美国海军陆战队对其进行了测试,但并没有采用该枪。不过美国陆军购买了部分SR-25狙击步枪配发其特种部队并进行试用。该枪后来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许,从而促使美国海军后来请骑士公司为海军设计一款狙击步枪。骑士公司为此设计的就是7.62毫米MK11Mod0狙击步枪。新型M110其实就是MK11Mod0的改进型,其自然而然有着正宗的斯通纳步枪“血统”。我们可以说,它基本上是一支发射7.62×51毫米弹药的现代HAR-10步枪。

独特的“性格”

M110 SASS虽然源自MK11Mod0,与MK11Mod0的外形和结构基本相同,但具有特立独行的“性格”。

导轨系统

新长征突击手事迹材料 篇4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一转眼我已在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了整整四个年头,四年前我庆幸“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四年后再回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几滴汗水,几份收成,几多成功,几份喜悦,几许不足,几份缺憾,是过去四年的真切感受,现将四年来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为人师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衷心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热爱祖国、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时刻以共青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地发挥了先锋带头作用。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工会活动,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及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人际关系融洽。

二、教学工作方面:潜心钻研,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书刊、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老师们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平均每周听课一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平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活动以及教学研究活动。

6、我坚持上公开课。通过上公开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

7、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竞赛、评比活动以及辅导学生参赛。

三、从教四年来,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成绩:

1、参加硚口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优质课竞赛荣获二等奖。

2、参加硚口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荣获优秀奖。

3、参加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竞赛荣获二等奖、三等奖。

4、参加全国小学科学教师博客竞赛荣获一等奖、三等奖。

5、担任湖北省小学数学网络教研管理员并受到好评。

6、担任湖北省小学科学网络教研管理员并受到好评。

7、担任武汉市小学科学网络教研管理员并受到好评。

8、担任硚口区80后教师培训小学班委会成员并受到好评。

9、所主持的网络教研研讨的内容被多次刊登在国家级期刊杂志上。

10、担任班主任所在班级学生被评为武汉市三好学生。

11、担任班主任所在班级被评为硚口区红旗中队。

12、辅导学生参加武汉市科学探究大赛并荣获一、二、三等奖。

新长征突击手 篇5

学研究成果鼓励奖。1999年和2000年更是硕果累累:不但在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评比中获一等奖,而且光荣地被评为社发局“青年突击手”;2000年获“浦东新区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教育工会“新世纪女教师形象大赛”二等奖;浦东新区“基金杯”基本技能比赛一等奖,教学竞赛二等奖;获上海市“我喜爱的好老师”金奖称号。

在两个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汪老师作为学区团委书记,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广大团员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不断提高了团员青年的素质,而且也让团员青年有了走进社区、参与共建的机会。2000年由于成绩突出,陆家嘴学区团委被评为新区“新长征突击队”。

这些成绩并非来自一朝一夕,而是倾注着汪老师对每个孩子深切的爱,对工作执着的追求及对幼教事业的满腔热忱。

汪老师热爱自己的工作,喜爱班级中每一个孩子,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体健康发展,更把爱倾斜于那些特殊的孩子。她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叫韩学思,小名苏苏,是个手脚极不方便的孩子。苏苏不会穿脱衣服,汪老师就蹲着手把手地教他;苏苏哭了,汪老师总会亲切地抚摸他,亲亲他说“不要紧,慢慢会好的”。她的这一事迹被广为称颂,在市、区不同层面予以交流。

在受孩子、家长爱戴的同时,汪老师也赢得了老师的赞赏。不仅是因为她勤于学习、踏实工作的态度给大家以学习的榜样,而且她能把握身边的每一个机会,在业务和比赛中捷传频报。由她执教的英语活动《Coloursofthesong》在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和浦东新区的各级各类园长老师开放的过程中受到了一致的好评,并收录在《上海教育研究》中。

作为园里的业务骨干,她还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别人,使新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有了进步。

新长征突击手 篇6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觉悟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作为团委书记,我注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青年,运用团员青年易于接受的方法,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正确的思想灌输与积极的启发引导结合起来,切实加强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思想教育,帮助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抓学习。注重发挥了各团支部以及全体团干部的集体力量,鼓励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各团支部根据的工作要求,基本做到了每月不少于一次的组织学习活动,在学习基础上组织团员青年进行交流,并结合实际工作谈心得、写体会,利用黑板报等活动阵地将学习体会报导刊出在。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期间,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收看十六大直播,重点学习江总书记十六大报告,并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了“团员青年的先锋作用是什么”的大讨论,使团员青年进一步明确了团的使命,提高了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觉悟。

2、抓教育。在纪念建团八十周年期间,各支部认真组织学习江总书记和田凤山部长的讲话精神组织学习团史知识,了解共青团80年来的革命历程,以及团员青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肩负的重任,同时组织30多名团员青年到南京参观了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雨花台烈士陵园,聆听革命事迹,重温入团誓词,进行勿国耻教育,团员青年在革命教育基地回顾了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的革

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局团委还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团史知识竞赛,让全体团员进一步了解了团的知识。

(二)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生力军作用

围绕全局中心工作、立足国土资源业务、服务全局永远是团委工作的主旋律。在日常团的工作中,一直强调团员青年要在各项业务工作中争当先锋,任劳任怨。除此之外,团委也积极找准国土资源业务的切入点,开展活动。

大力开展业务宣传活动。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了“4.22世界地球日”、“6.25土地日”、“12.1测绘法”宣传,展示了国土资源青年的风采。地球日宣传局团委组织了“善待地球,保护家园” 万人签名活动,近千市民写下保护地球的心声,有不少市民还写下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6.25”土地日局团委推出了12块“地球日”宣传专版,内容包括耕地保护、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矿产资源、测绘管理以及国土资源审批程序等各方面,让市民了解了国土资源有关法律法规;测绘法宣传期间,10多名团员青年现场解答了市民的咨询问题,印发了1000多份宣传资料。这些活动不仅宣传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更给广大团员青年利用知识,展示自身风采的一个舞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青年文明号活动是共青团委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而实施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广大职业青年弘扬良好的职业道德,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我局在原有的两个“青年文明号”的基础上,加大了创建力度,把青年文明号作为团组织活动的载体。我局除土地综合开发公司技术工程部、土地市场服务中心窗

贫活动,捐助市区下岗职工子女,勉励他们好好读书。

在任团委书记期间,工作有生气有活力,开创了一个较好的共青团工作局面。土地综合开发公司团支部被共青团江苏省省委评为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并在《南通共青团工作》上作了交流;局团委被评为全市市级机关先进团组织,有多人被评为先进团干部,局信息中心周竹军同志还获得”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列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良性工作机制,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中层干部能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体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树立了勤政廉洁、优质高效的良好部门形象。

管护并重 牢牢坚守耕地红线

强化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和非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查处情况纳入对各乡镇的目标考核内容,实行奖惩兑现,一票否决,连续第8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面积稳定。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五个不准”。在用地审批上,实行集体会审制度,坚决按用途管制要求和土地总体规划审批建设项目用地,几年来,未出现任何违规批地现象。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目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和开发复垦工作。五年来,累计自筹资金1300余万元在14个乡镇自行组织开发出基本农田8000余亩,成功申请并组织实施了石家庄镇等国家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成“五配套”高标准农田8500余亩,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规范市场 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加强土地市场管理,依法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充分利用

顿,共清查2006年以来各类违法占地79宗226.65亩。坚持铁腕整治、铁拳打击、铁纪惩处,采取节假日不放假、沟口路段设置关卡、开通“12336”举报电话、部门联合行动等方法,持之以恒地对县境内的非法采矿进行了高压严打,确保了全县矿业秩序的安全稳定有序,先后共炸毁填实非法矿点800余处,处理越层越界30余起,没收设备、生产工具6000多件,没收非法矿产品1.6万余吨。

关注民生 狠抓地质灾害防治

始终把关注民生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汛期值班制度和地质灾害三级监测网络,投资100万元建成了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万年冰洞地质博物馆,使全县的地质灾害防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被国家列为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狠抓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不断加大灾害治理力度,累计排查各类隐患300余处,成功组织实施了8个自然村的移民避让搬迁工程、9个新水源地建设项目和2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近五年来,地质环境治理累计投入资金达1.2亿元,有14村庄1000余户3800余人从中受益。

保障用地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在控制用地总量的前提下,优先保证省市重点工程、全县工业园建设、基

新长征突击手 篇7

1

1989年8月, 一个炎热的上午。刚刚被中央任命为化学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的顾秀莲同志, 在秦仲达同志陪同下面带微笑地走进化工部办公大楼三楼会议室, 正式执掌这个共和国化学工业的最高领导机关。

尽管对这个行业她并不陌生, 在国家计委任职10年, 她多次跟化工打过交道;主政江苏8年, 这个省的化学工业具有了相当规模, 还亲自抓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引进项目之一的扬子30万吨乙烯工程。但她深知, 这是一个庞杂而重要的国家基础行业。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它;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它;国防、军工离不开它;卫星、飞船离不开它……

面对这个无尽无休进行着分解与化合, 每时每刻都在诞生新的物质的多姿多彩、奥妙无穷、奇妙不绝的世界, 她没有感到丝毫轻松。

当然, 面对新的挑战, 她也无所畏惧。

自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组部部长宋平同志代表中央找她谈话以后, 她就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熟悉情况中, 花很长时间看文件, 看资料, 找人谈话, 学习化工基本知识。她敏锐地意识到化工行业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高危行业, 要领导好、发展好, 就必须提高企业素质, 加强企业管理, 推动技术进步, 而要做到这一点, 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树一面旗帜, 立一个标杆, 让大家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改革开放十年来, 我国借鉴了许多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典型。

其间,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这个名字不时印入眼帘, 贯进耳膜, 直到在她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于是, 她知道这个十几万人的大型化工企业搞得不错、很了不起。

到任后, 从部长、司局长到工作人员对吉化异口同声的赞扬更是不绝于耳。她了解到, 吉化在现代化管理中融入了传统的中国式管理特色, 核心是“以人为本”、“大庆精神没丢”、“企业管理扎实”。她开始在心里盘算着:能不能通过“学吉化”, 使全国化工系统涌现一批先进典型, 同时也使吉化再前进一步呢?

就在这时,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 一个重要内容是部署当时党的几项重点工作, 其中包括继续搞好治理整顿, 更好地坚持改革开放, 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教育, 切实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会上, 顾秀莲部长与吉林省委书记何竹康、省长王忠禹不期而遇, 他们同样谈到吉化搞得不错。

会后, 何竹康、王忠禹回到吉林, 不久就召开“学吉化”现场会, 向全省推广吉化经验。同时, 吉林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深入开展向吉化学习活动的决定》。一股向吉化学习的热潮随即在吉林全省各行各业掀起并漫延开来。

听到这个消息, 顾秀莲部长的思想触动了、升华了、坚定了。她认为吉化正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针对性。深入学习这个先进典型, 对推动全行业治理整顿工作, 进而带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把中国的化学工业做大做强,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她坚定地说:“吉林省走在了前边, 很好。我们化学工业部要借这个东风, 紧紧跟上, 在全国化工系统开展学习吉化活动。”

于是, 开展全国化工系统“学吉化”活动成为她就任化学工业部部长后重点抓的三件大事 (<注>:三件大事即科技兴化、“学吉化”、发展外向型经济) 之一, 并将其作为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

抓什么?怎么抓?吉化经验到底是什么?全国化工企业要向它学什么?怎么学?这些都是十分具体又非要搞清搞准的事。这就需要总结提炼, 就要有人去做工作、去进行具体的安排。

顾秀莲部长找到时任生产综合司司长的我, 向我讲述开展“学吉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也讲了她的一些想法, 决定由我负责主抓此事, 并让我带队即刻出发, 去吉化蹲点, 抓紧时间总结吉化经验和负责筹备全国化工系统“学吉化”现场会议的各项工作, 同时要我尽快拿出一个具体方案向部党组汇报。

接到这个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工作, 我一点儿也不敢怠慢, 立即征求生产综合司几位副司长的意见, 又找企业管理处所有同志谈话。大家谈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想法, 我的头脑充实了很多。其中两个人的意见我深受启发。

一个是生产综合司企业管理处处长朱永涛同志。我深知他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同志, 看问题层次较深而且很有新意, 情况也比较熟悉。但不巧的是他第二天就要出差, 来不及当面交谈了。不能放过他。我立即当晚打电话给他, 让他留下书面意见, 必须在隔日早晨出差前写好交给别人带给我。他很认真地写了半页多纸, 很快转到我的手里。这页纸文字不多, 建议很好。他提出去吉化总结经验, 不仅要注重物质方面的东西, 更要总结精神方面的内容, 比如, 挖掘几种革命精神等。这对我启发很大, 拓展了我的思路, 改变了我原来一些想法的局限性, 明确了要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去总结。

另一个人是史美充同志。他原任生产综合司企业管理处处长, 后担任生产综合司副总工程师, 时任《中国化工报》社社长。这是一位思想活跃, 沉着稳重, 办事能力强、文字水平较高的同志。我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充分交换了看法。最后, 他对我说:“你去吉化蹲点总结经验, 任务很重, 难度很大。要把吉化内部、吉林省和部里的意见与看法完全统一起来, 绝非易事。你要有个思想准备, 想尽一切办法协调好。其次, 要把吉化经验总结出来向全国推广, 拿出来的材料文字水平就必须很高。你一定要带一两个好笔杆子去, 组织一个精干的班子。再有, 要请求部领导充分授权, 明确你们是代表化工部去的。”

经过多方工作和认真思考, 一个完整的方案在脑子里形成了。用整整一个星期天, 我在家里起草了一个东改西添只有自己看得懂的铅笔写的汇报提纲草稿。

周一上午, 顾部长在她的临时办公室召开专门会议, 由我汇报去吉化蹲点总结吉化经验的全部安排。林殷才副部长、谭竹洲副部长, 还有刚刚退下来的秦仲达部长, 以及有关司局领导参加。

汇报中, 我特别强调了既要总结基本经验, 也要提炼革命精神, 真正把吉化过硬的真东西挖掘出来, 让人听了觉得是那么回事, 看了更是口服心服。

同时, 我还详细汇报了于当年9月中旬在吉化召开全国化工系统“学吉化”现场会的具体安排, 包括会议目的、主要内容、时间、规模、形式、参会单位、日程安排等等。鉴于此前化工部曾正式下发过在全国化工系统“学吉化”活动的通知, 因此这次将会议定名为“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现场会”, 并建议会上正式做出“化学工业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活动的决定”。

最后, 我提出两点请求:一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蹲点小组要短小精干, 请部领导批准, 调研室支持, 抽出部调研室副主任陈蔚、部调研室体改处处长王其祥、生产综合司企管处处长朱永涛同我前往吉化;二是部领导授权这个小组是代表部党组的, 为了协调好各方面关系, 请部领导分别打电话给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吉化公司主要领导, 请他们给予全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听过汇报,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我的考虑仔细周到安排也很合理, 完全同意照此去做。

2

我和陈蔚、朱永涛、王其祥来到吉化, 并立即展开工作。

吉化好, 它到底好在哪里?要总结归纳出条条道道来可是个大学问, 也是篇“大文章”, 化工行业的发展实在需要这样一篇“大文章”。如何让这篇文章具有可读性, 如何让人读之精神振奋、受到启迪、久久回味是我们此次赴吉化肩负的使命。我们苦苦思索着这些问题, 也在努力破解这些难题。

在吉化, 我们白天连续召开座谈会, 到多个生产厂查看现场, 与有关领导和有代表性的干部、工人谈话, 不断与吉化主要领导交换意见。晚上, 小组碰头讨论, 并与吉化公司临时组建的写作班子成员进行交流沟通、研究写作提纲。

经过20天不间断的工作, 我们的脑子渐渐充实起来, 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总结——提炼——升华。终于, 吉化的“四种革命精神”、“五条基本经验”脱手了。

四种革命精神是:

1989年8月, 由化工部生产综合司司长李士忠 (右二) 率化工部调研组赴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总结吉化经验, 从而拉开了全国化工行业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的序幕。这是调研组在吉化龙潭山宾馆门前合影 (左二为化工部调研室副主任陈蔚、左一为化工部生产综合司企管处处长朱永涛、右一为化工部调研室体改处处长王其祥)

一、苦干实干, 不怕困难的艰苦创业精神;

二、一丝不苟, 坚持不懈的从严治厂精神;

三、不甘落后, 争创一流的不断进取精神;

四、立足本职, 建功立业的积极奉献精神。

这“四种革命精神”集中反映了吉化职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 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股强劲的无形力量, 将十几万人凝聚起来改变了吉化的昨天, 创造了吉化的今天, 也必将发展吉化的明天。

五条基本经验是:

一、坚持改革开放, 增强企业活力;

二、坚持从严治厂, 不断强化管理;

三、坚持自力更生, 推进技术进步;

四、坚持以人为本, 培养四有队伍;

五、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班子建设。

这“五条基本经验”是吉化实践的总结, 也是吉化面貌的真实写照, 都有具体生动的内容, 贯穿于吉化的各项工作中, 体现在吉化的各个方面, 看得见, 摸得着。更重要的是, 这些经验和做法恰恰与十三届四中全会部署的党的几项重点工作相契合, 将其在全国化工系统推而广之对于切实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带动作用。

经验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非常满意, “吉化人”也非常满意。这是吉化创造的, 也是我们和“吉化人”共同总结、思索的结晶。

我们一行很兴奋, 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惬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那天晚饭后, 伴随着习习的秋风, 我们几个20天来第一次走出户外去散步。我们交谈着, 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行至江北龙潭山脚下, 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只见远方的天际, 太阳已经落到山的那一边, 红色的晚霞正在逐渐褪去, 夜幕慢慢合拢。夜色下的吉林化工城笼罩在一片灯火辉煌中, 鳞次栉比的厂房, 冲破青天的座座银塔, 纵横交错的条条管道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那点缀在钢铁林莽上的光芒, 不知是地上的灯, 还是天上的星。

眼前的一切, 吸引着我们, 也震撼着我们。谁也不会想到, 十几年前历经十年浩劫、刚刚挣脱深重灾难时, 这里目之所及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千疮百孔, 跑、冒、滴、漏、脏、乱、差、软、懒、散“十害俱全”, 主要设备完好率只有35.1%, 静密封点泄漏率高达15.6‰, 国家考核企业的八大经济技术指标没有一项完成。

看着看着, 我好像看见不夜城的那边无数化工企业正在不断地发生着“裂变”, 开创着新的纪元。

此时此刻, 我们心里荡漾起一种美滋滋的骄傲, 这种骄傲绝不属于我们, 而属于“吉化人”, 属于化工同行。

翌日, 乘座一辆黑色轿车, 我们匆匆赶往长春。飞驰在吉林市与长春市之间刚刚修好尚未交付使用的高速快车道上, 坐在轿车后排右边座位上的我常常陷入沉思, 虽然不时与坐在旁边的陈蔚和副驾驶座上的吉化副经理李松灿不经意地搭几句话, 内心却始终在想着要向吉林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哪些内容, 如何汇报, 怎么抓住问题的关键, 使我们的看法和他们的看法取得共识。

时间过得真快, 上午九点钟前, 汽车准时开进了吉林省委大院。

在吉林省委办公大楼一个中型会议室里, 吉林省委书记何竹康亲自接见了我们一行。“你们辛苦了, 应该说, 这也是为我们做了工作。”何竹康很感激地说。

参加接见的还有吉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高某, 吉林省副省长王云坤, 以及吉林省计经委、总工会、石化厅、“学吉化”办公室的主要负责同志。接待规格之高, 历来少有。我感到这恰恰反映了吉林省对“学吉化”活动的高度重视。

我汇报了我们调研组在吉化的工作情况和化工部将要在吉化召开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现场会的安排, 特别是全面阐述了吉化的“四种革命精神”、“五条基本经验”的详细内容。

“好, 这个总结是对吉化经验的高度概括, 抓住了吉化经验的精髓。”听完汇报, 何竹康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和肯定。

就这样, 吉化公司、吉林省、化工部对吉化经验和开展“学吉化”活动的认识, 在新的高度上形成了新的统一。

正是“四种革命精神”、“五条基本经验”的总结提炼, 为开展“学吉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也为即将在化工全行业大张旗鼓开展起来的这项活动奏响了嘹亮的序曲。

当天下午, 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回吉化, 抓紧时间为即将在这里召开的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现场会做前期准备工作。

在铁东招待所会议室, 我召集调研组成员和吉化临时写作班子成员开会, 研究具体工作, 并做出明确分工:吉化经验由吉化临时写作班子负责推敲、修改, 整理成吉化霍荣华经理向现场会所作的经验介绍;由陈蔚、王其祥负责起草现场会上顾秀莲部长的报告草稿;由朱永涛负责起草“关于化学工业部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的决定”;由我负责审核所有文件的草稿, 并和吉化副经理焦海坤商定现场会的全部安排, 同时负责整理成书面材料。

最后, 我特别明确几点:霍荣华经理的经验介绍草稿审核后, 由吉化党委讨论审定印制;顾秀莲部长的报告和“学吉化”的决定审核后, 带回北京提交部党组讨论审定印制;会议的日程安排和各有关事项与吉化商定后, 带回北京提交部党组讨论确定;一切工作三天内全部完成。

最终, 任务按时完成。1989年8月底, 带着一丝疲惫, 怀揣一份成果, 我们一行按原计划回到北京。

接着, 各项工作在紧锣密鼓中按安排进行。部党组讨论一一通过了顾部长的报告、“学吉化”的决定、“学吉化”现场会的具体安排和议程, 并决定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现场会于1989年9月12日至16日在吉化召开。

3

会期一天天临近, 顾秀莲部长抓紧时间向上级汇报。

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听了顾部长的汇报后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十分支持这一做法, 关切地说:“抓好搞活大中型企业是国家当前的中心。我国财政收入百分之八十靠工业企业支撑, 工业搞上去很有意义。”

顾秀莲部长还向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做了汇报。李先念主席于1989年9月5日欣然题词:“发展化工,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9月2日, 顾秀莲部长亲自给李鹏总理写信, 请求汇报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的问题。

9月3日, 李鹏总理阅信后批示:“尽快安排。”

9月4日, 李鹏总理约见顾秀莲部长。

对于吉化, 李鹏总理并不陌生。早年在小丰满水电站工作时, 他就熟知吉化。两年前, 他一一视察了吉化的几个主要生产厂。

李鹏总理对顾秀莲部长说:“吉化的工作搞得不错, 主要经验是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好,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没有丢掉, 也就是基本功好, 可贵的是大事小事都十分认真, 特别是小事也严肃认真, 所以企业管理搞得比较扎实。”

9月6日, 李鹏总理欣然题词:“发展化工, 强国富民。”

事后, 顾秀莲部长回忆说:“我觉得总理对吉化的评价是很高的。总理对吉化是十分了解的。”

中央领导对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如此重视, 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快马加鞭抓紧做好将于9月12日召开的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现场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9月的吉林大地, 秋色迷人。

汽车行驶在快速公路上, 无限风光一晃而过。

我不时凝望公路两旁。丰收的喜悦无处不在, 弥漫田野的角角落落, 恰似此时此刻的我们。

万山层林叠翠流金, 林海彩潮随风摇曳。我们来不及饱赏这满目的缤纷, 急速赶往吉林。

与此同时, 全国各省市区的化工厅局长和大中型化工企业的主要领导们也正在奔向与我们相同的目的地。这些中国化工行业的精英们从四面八方云集一起, 只为参加一场盛会。

9月11日, 顾秀莲部长先期抵达吉化。与她同行的有谭竹洲副部长和陶涛、冯伯华、贾庆礼等老部长。我和有关司局长也同机到达长春。

霍荣华经理从机场把部长们接到长春南湖宾馆休息。我们则由副经理张真接到吉化驻长春办事处进餐后急忙赶往吉林市作会议准备。

在机场到长春市内的路上, 张真同志急切地告诉我一个出人意料的情况:吉化党委在讨论霍荣华经理的经验介绍时, 有人对“五条基本经验”的第五条标题持不同意见, 坚持要把“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班子建设”改成“坚持抓好党的建设, 培育献身四化的领导班子”, 这就跟顾秀莲部长报告和“学吉化”决定中的相关内容略有出入。他说:“因为还没达成共识, 所以报告尚未印制, 等你来了做决定。”

听了这话, 我有点儿着急地说:“顾部长的报告和’学吉化’的决定, 是经部党组讨论定稿印制的, 我无权决定。”

一到吉化驻长春办事处, 我立即打电话给南湖宾馆, 几经周折找到顾部长, 如实汇报了此事。顾部长在电话里告诉我:“没有原则性的大问题, 不一定强求一致。他们讲他们的, 我们讲我们的。你到吉化后核对一下, 就由你处理吧!”

到了吉化, 我赶紧核对稿子, 内容大致一样, 没有相反的原则性问题, 虽然标题不同, 内容稍有调整, 但无碍大局。时间紧迫, 也来不及再交换意见进行协调, 我当即决定交付印制。

这件事虽然是个插曲, 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但它让我真正感到史美充同志早先说的话没错, 要把部、省、企业三方意见完全统一起来, 真非易事, 他的提醒十分有益。

到吉化的当天, 顾部长、谭副部长和三位老部长视察了吉化主要生产厂和职工食堂、托儿所等单位, 听取了会议各项准备工作的汇报, 几位部长一致表示非常满意。

吉林市依山傍水, 尽管秋天初临, 但秀色宜人。吉化坐落在龙潭山脚下, 松花江之畔, 厂区延绵数里, 机塔林立热火朝天, 一派生机勃勃。

1989年9月11日, 化工部部长、党组书记顾秀莲 (右) 于“学吉化”现场会前在吉化检查工作, 与吉化副经理张真 (左) 热情交谈, 时任化工部生产综合司司长李士忠 (中) 陪同

1989年9月12日, 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学吉化”活动现场会如期在这里隆重召开。为期5天的会议环环相扣、紧凑丰富。顾部长的报告很精彩, 霍荣华的经验介绍很实在, 化工部的“决定”很适时, 小组讨论很热烈, 特别是参观的现场很过硬。

五颜六色的染料厂, 里里外外看不到一点儿颜色;化肥厂压缩机车间的楼下看不到油污和灰尘;电石厂焦炉旁看不到一点儿烟灰, 焦炉下摸不到一点粉尘;所有操作记录都用仿宋体工工整整地填写。

眼前的一切让参加会议的同志无不惊讶, 无不感叹, 无不称赞。我们的老部长陶涛同志一辈子学化工、干化工, 不知走过多少工厂, 看过多少企业。她站在焦炉旁, 看到焦炉一无烟火, 二无灰尘, 整个车间悄无声息一片寂静, 不解地问:“今天焦炉怎么没开车?”当得知焦炉正在正常生产时, 她非常激动, 连连说:“吉化不愧是化工行业的先进典型。佩服!佩服!”

“四种革命精神”、“五条基本经验”的出台和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学吉化”现场会的成功召开, 拉开了中国化工全行业大张旗鼓开展“学吉化”活动的大幕, 吹响了中国化工行业新长征进军的号角。

4

为了进一步将“学吉化”活动推向深入, 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学吉化”现场会上决定, 采取五项措施切实落实会议精神:一是组织“吉化人”事迹报告团, 到全国各地宣讲吉化事迹并进行企业诊断;二是举办“学吉化”培训班;三是编辑出版《“学吉化”资料汇编》和《吉化经验谱新篇》;四是拍摄吉化经验电视专题片;五是成立化工部“学吉化”办公室。

“吉化人”事迹报告团很快组建起来, 团长由原化工部副部长、吉化原党委书记, 也就是这个奇迹的创造者贾庆礼同志担任。此时, 他已到古稀之年。老部长老当益壮带领事迹报告团日夜兼程赴26个省市区, 130多个城市, 行程数万里, 作报告370多场, 咨询、诊断工厂160多家, 出色完成了任务。

时至今日, 我到各地走访调研, 许多老化工企业每每提及当年这场轰轰烈烈遍及全国化工行业的活动还记忆犹新、赞不绝口。称赞之余总是念念不忘这些“吉化人”的言行和身影, 以及他们对化工全系统的卓越贡献。

举办“学吉化”培训班的工作部里交给我全面负责实施。培训全部放在吉化公司进行, 每期两周, 由各省市区化工厅局长带队, 企业领导、车间干部、在岗工人成龙配套到吉化现场接受培训。

我在吉化一住又是一个月, 亲自全程主持了两期培训班。培训班学习内容非常丰富, 有吉化领导的经验介绍, 有车间干部和工人的现场说法, 有参观生产现场和辅助部门, 也有制定学习吉化的规划等。通过两期培训班的实践, 制定和完善了继续办班的计划和具体安排后我返回北京, 另派部里其他司局长去主持此项工作。培训班先后举办了二十来期, 为全国化工系统开展“学吉化”活动培养的近千名骨干在活动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保证了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

《“学吉化”资料汇编》和《吉化经验谱新篇》两本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先后出版, 发送全国化工系统学习参考。《“学吉化”资料汇编》一书汇总了“全国化工系统进一步开展‘学吉化’活动现场会”的全部资料, 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真实详细地阐述了吉化的“五条基本经验”和“四种革命精神”。书中还收集了吉化的有关规章规定以及吉化职工的格言、警句精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格言、警句, 因为通俗易懂、生动好记, 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和实用性, 又是吉化经验和吉化精神的真实写照, 在“学吉化”活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吉化经验谱新篇》一书汇总了1991年4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化工系统“学吉化”总结表彰会全部资料, 包括顾秀莲部长的报告, 吉林省、吉化公司领导的讲话, 相关决定, 以及17个“学吉化”先进单位、车间、班组及个人的经验介绍。特别是17个“学吉化”经验介绍, 非常生动, 实实在在。

吉化经验电视专题片共六集, 由化工情报所拍摄。它通过现场和真人真事, 将吉化的“五条基本经验”、“四种革命精神”等内容真实地反映出来, 使广大职工看得见、摸得着, 真实易学。应该说, 这项工作难度很大, 倾注了众多人的心血。化工情报所的创作人员克服各种困难付出了辛勤劳动, 我和朱永涛等同志也一起选择拍摄内容, 撰写解说词, 观看每集样片进行审核修改, 不断往来于现场和摄影棚之间。最后, 各位部长和有关同志审查确定, 发放全国化工系统学习参考。

化工部“学吉化”办公室由生产综合司副司长郑兴国任主任, 具体负责处理“学吉化”的日常工作, 统一协调“学吉化”的各项事务。

五项措施仿佛一套组合拳, 形成系列, 成龙配套, 全面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开展。一时间, 全国化工系统人人“学吉化”处处赶吉化, 轰轰烈烈、如火如荼, 真学实干中, 涌现出一批“学吉化”先进典型。

5

为了更进一步推动“学吉化”活动向纵深发展, 化工部党组决定适时召开一次全国化工系统“学吉化”活动总结表彰会议。

整个会议的筹备工作包括“学吉化”活动的经验总结、先进单位的检查评选、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发言等。这一系列的组织实施工作部里又交给了我们生产综合司, 由我全面负责。

我把司里所有业务工作交给几位副司长负责, 自己则全身心地投入到全国化工系统“学吉化”活动情况调研和典型经验筛选总结中, 并把此项工作列为全司工作的重点。

当时, 我特别对主抓这项工作的副司长朱永涛同志提出要求:必须向会议提供“学吉化”活动的配套经验, 要有全省的、企业的全面典型经验, 也要有企业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科技进步、管理方式、队伍建设、政治思想工作、领导重视等各个侧面的典型经验, 还要有车间、班组、个人的典型经验。抓住不同特点,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学吉化”成果和经验, 不能搞成千篇一律。

总之, 要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的成功经验, 不能重样。形象地讲, 就是要给会议提供一桌“全席大餐”, 有红烧鱼、熘肉片、炒虾仁, 也有清蒸桂鱼、四喜丸子、辣子鸡丁、油焖大虾, 还有红烧茄子、西芹百合、清炖白菜。煎炒烹炸、荤素搭配, 绝不能猪肉炖粉条一锅大杂烩。要让吃“全席”的人有一种享受。典型经验也同样, 必须方方面面, 具体而又实在, 让人听了值得回味, 有所启迪, 能从中学到真经。

话好说, 事难做。为了“烹制”好这场精神盛宴, 我们专门从企业抽调几位有一定综合能力, 又有较高文字水平的同志来共同完成这项工作。我们对报上来的众多经验总结材料逐一审核、筛选, 从中总结概括提炼整个化工系统“学吉化”的主要经验, 并对各方面典型经验的精华内容进行摘抄。

同时, 我们正副五位司长组成五个调研组分五路到各地各企业检查核实, 验证典型经验的真实性。

我这一路只带了生产综合司企业管理处处长仉敬琰同志。我们先后到了陕西省、湖北省和青岛市, 重点检查了湖北省化工厂、兴平化肥厂、宝鸡氮肥厂、西安化工厂和青岛双星集团。

我们的检查异常仔细深入。以检查青岛双星集团为例, 我和仉敬琰同志乘火车赴青岛, 早晨一下车就直接进厂检查。不仅检查了生产车间、半成品库、辅助部门, 就连食堂的副食品库都查了个底朝天。缝纫车间流水线零部件中转库的物、账、卡是否一致, 食堂副食品库的物、账、卡是否一致都在检查之列。在食堂, 我们对大葱、味精等物品过数、称量, 一一核对。检查证明, 青岛双星集团通过“学吉化”, 管理是过得硬的。他们做到了每只鞋尽管经过二十来道工序, 不管哪道工序出了问题, 都可以找到责任人。不仅如此, 在这里, 现场处处干干净净, 一尘不染, 的确令人钦佩。

在湖北省化工厂, 我们看到了通过“学吉化”真抓实干所取得的成果。这里真正做到了“劳动纪律过硬、工艺纪律过硬、无泄漏过硬、设备完好过硬、清洁文明过硬”。

在陕西, 我们听取了省石化厅的汇报, 实地检查了几个重点企业, 确实感到通过开展“学吉化”活动, 他们一改四平八稳的常态, 一扫因循守旧的积习, 大张旗鼓、顽强拼搏, 企业各方面工作都跃上了新台阶。

各检查组于1991年4月初陆续回京。经过认真讨论研究, 严格评选和审批, “学吉化”的10条经验、17个先进典型和75个先进单位先后出笼。它浓缩了一百多个不眠之夜, 几万里征尘, 几十位同志难以计数的心血。

“学吉化”总结表彰会会期越来越近, 会议文件起草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尽管此前我已安排“学吉化”办公室的“秀才”们, 摘抄和缩写了各地上报的典型经验材料中的精华段落, 为报告起草做好了准备, 但此时, 工作量依然很大。

顾秀莲部长的主报告是此次会议分量最重的一份文件。起草报告的重任再次落到朱永涛同志的肩上。时间紧迫, 他只好深夜在家伏案苦战。我给他派去两位助手, 他写出一段, 助手誊清一段, 一气呵成。当天色微明, 东方发亮, “大作”终于脱稿。

早晨一上班, 报告草稿就到了我的手里。我告诉办公室的同志, 当天上午不接待任何人, 不办任何其它事, 只俯首案边, 逐字逐句审核修改报告, 以便当天下午两点钟提交部党组会议讨论定稿。

顾部长的主报告、《化学工业部关于表彰“学吉化”先进单位的决定》、《化学工业部关于表彰吉化事迹报告团的决定》, 以及17个典型经验发言稿先后经审核修改定稿印制。一切准备就绪。

4月的北京正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黄金季节。1991年, 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 伴着和煦的春风, 北京著名的京西宾馆迎来了全国化工战线一次少有的盛会。4月20日, 全国化工系统“学吉化”总结表彰会议在这里隆重开幕。

各省市区化工厅局长, 17个先进典型和75个受表彰先进单位的代表, 部分大中型化工企业负责人, 部各直属企事业单位领导, 以及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干部工人代表共二百多人云集一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 原国家经委主任吕东, 吉林省省长王忠禹等领导来了;国家计委、生产委、中共中央党校、全国总工会的领导来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化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也来了。

会议开始后, 我静静坐在离主席台较近又出入方便的角落里, 随时准备处理应急事情。

顾部长的报告分别对提高认识、领导带头、发动群众、抓住根本、重点突破、抓出样板、“严”字当头、搞好结合、持之以恒、注重实效等十条“学吉化”主要经验作了详细而全面的阐述。17个典型发言有全面的, 也有不同侧面的;有厅局的, 也有企业的;有车间的, 也有班组、个人的。

无论是顾部长的报告, 还是17个典型发言, 有理论, 有实践, 有血有肉, 真实感人, 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对“学吉化”10条主要经验和17个典型经验, 我怀有一种亲切而特殊的感情。从如雷如潮的掌声、如沸如腾的气氛中, 我和我的同事们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邹家华副总理亲自为先进单位颁奖。他说:“我代表国务院向在‘学吉化’活动中做出显著成绩、获得表彰的先进单位以及‘吉化人’事迹报告团表示热烈的祝贺。”

会场沸腾了, 有人站起来, 有人眼含热泪, 掌声经久不息, 把会议推向高潮。

会议结束后, “学吉化”活动在全国掀起新的高潮, 不仅化工系统搞得更加有声有色, 不少省市区其它行业也风生水起地开展起来。让我难忘的是1991年4月9日至15日, 甘肃省省长贾志杰、副省长李萍亲自带领甘肃省有关部门、部分工业城市和大中型企业的负责同志到吉化考察, 并在全省学习推广吉化经验。

“学吉化”报告团到达济南时, 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等热情迎接。他用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说:“我们一定要让‘吉化人’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在山东生根、开花、结果。”

时任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的贺国强同志, 在济南化肥厂文化宫聚精会神听完吉化经验报告团的报告后, 当即讲话说:“这场报告有血有肉, 有情有理, 有感染力, 有说服力, 有深度, 有高度, 确实使我们受到深刻教育。”他要求把“吉化人”事迹材料印发给所有企业, 在全市开展“学吉化”活动。

甘肃省、山东省、济南市等对吉化经验如此重视, 真是令人感动。

通过大张旗鼓地开展“学吉化”活动, 全国化工系统各企业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 企业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对促进各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影响之深, 范围之广, 反应之强在全国化工系统前所未有。

全国化工系统“学吉化”总结表彰会议结束不久,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于1991年6月9日到吉化视察, 并亲笔题词:“把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办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集团”。总书记的重视与关怀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化工系统“学吉化”活动的深入开展, 也鞭策和促进了吉化的自身建设与发展, 更鼓舞和激励全国化学工业广大干部职工继续在新的起点上向新的高度奋进。

“学吉化”, 是中国化工面对新挑战, 迎接新世纪, 坚定起飞的重大举措。它的实施开启了我国化工行业“新长征”的大幕。宛如一次播种, 它让一种精神在化工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驻足在祖国丰腴的大地上;恰似一面旗帜, 它高高飘扬在远方, 召唤着化工人以奔跑的姿势向前, 向前。它是一盏明灯、一柄火炬, 在那个特殊时期及时点亮, 洞照前进的方向, 进一步增强了一个行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团结和引领千千万万的化工人开拓进取, 继续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它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不仅将一种行业精神和作风根植于人们的内心, 更穿越时空为今天的我们提供营养、给以启迪, 让我们深受教益的同时吸取新的力量;它是一组清亮的音符, 奏响祖国化学工业跨世纪的乐章, 撒向辽阔的原野, 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久久鸣响……

6

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学吉化”活动, 不仅促进全国化工企业提高了整体素质, 强化了企业管理, 加强了队伍建设, 更对当时乃至此后全国化工系统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既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又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作为亲历者, 除了深感欣慰, 我更深深地知道, 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遇。人生能有如此经历那是一种怎么样的幸运!我为能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能尽己所能为党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点滴作用而备感荣光。

历史已经喧然而去。星转月移, 一晃, 几十年过去了, 人生把我送进了古稀之年。一辈子学化工、干化工、深深地挚爱着化工。它的哪怕是一丝细微的触须也能轻易牵动我、吸引我向它靠拢。

化工部等部委撤消后, 我任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国务院派出大中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以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 不管走到哪里, 都要到当地的化工企业去走走看看, 藉此寄托自己对化工的眷恋。许多企业, 如青岛双星集团、湖北省化工厂、湖北宜化集团、陕西兴平化肥厂、杭州电化厂、浙江建德化工厂等等一大批企业, 虽然领导几经更迭, 都不认识了, 但至今仍难以忘怀。特别是对吉化, 我的确有着一番无以言表的亲情。在吉化蹲点总结经验、肩负“学吉化”的重任、“学吉化”总结表彰会议的召开, 以及吉化历届领导的音容笑貌都像昨天一样, 历历在目, 记忆犹新。我常常在想:现在的吉化怎么样了?有了新的发展没有?管理还那么过硬吗?这些问题盘旋脑海挥之不去。

有幸的是16年后的2004年7月下旬, 应吉化公司盛情邀请, 我再次来到了久违的吉化。在吉化集团党委书记李志深和上市公司总经理于力的精心安排下, 用几天时间, 认真仔细地参观了8个主要生产厂。

我的精神为之振奋, 眼界为之大开。那还是我心中的吉化, 那又不再是我心中的吉化。它真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重大变化, 尤其是现场管理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 化肥厂合成氨车间一台透平压缩机取代了原来的十二、三台4000千瓦/时电动机带动的压缩机, 节约了大量的电力和厂房。再如, 产品结构做了大量调整, 原来的“三大化”已发生很大变化, 化肥厂不生产化肥, 电石厂不生产电石, 染料厂不生产染料, 全部调整为附加值很高的化工产品。还有, 当参观石油焦生产车间时, 我不是吃惊而是震惊。大家知道, 石油经提炼最后会剩下又黏又稠又黑又有难闻气味的残余物。这个车间就是用这些残余物来生产石油焦和回收一些化工产品。而在这里, 我看见花园般的厂区里没有一个黑点, 不冒出一丝黑烟, 闻不到一点儿怪味, 所到之处绿树如荫、芳草萋萋, 满地的绿草还用大梳子梳理得平平整整。

2004年7月, 原化工部副部长李士忠 (前左二) 与吉化历届部分老领导在松花湖游船上合影留念

我很想念吉化的老领导。但他们中有的已经驾鹤西行, 有的已经移居外地。吉化领导专门为我邀请在吉林市居住的历届老领导, 一起到吉化松花湖休养所欢聚。重游松花湖, 我们在船上促膝交谈, 回忆过去, 畅想未来。那天晚上, 原吉化公司党委书记、时任吉林市委书记的朱忠民同志, 专程赶来共进晚餐。那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大家谈笑风生, 直到月上枝头……

现在, 离那次故地重游又过去将近十年。我想, 吉化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和重大突破。真想再去走一走, 看一看, 去饱尝他们的光辉业绩, 为他们骄傲, 为他们自豪。

民间资本新长征 篇8

而如今,民间资本终于看到了曙光,一场奔向“自由”的新长征,正徐徐拉开大幕。

长期以来,民营经济早已达到可以和国有经济分庭抗礼的地步。事实却是,它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法律尊严,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尴尬无处不在,一道道的无形之门无时不横亘在它面前——“国字号”在信贷市场纵横驰骋,在资本市场跑马圈地,在各行各业信马由缰。在许多近乎垄断的领域,民营经济显然属于凤毛麟角。

作为企业公民,无论是国有的、民营的都应享有同样的国民待遇。然而,民营经济的“身份问题”却远未得到解决,因此始终无法摆脱“配角”的角色。

如今,一项意在为民间投资“开闸”,酝酿将其作为拉动下一轮投资增长生力军的新政正在加紧推进中。《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即鼓励民间投资20条,已于8月上旬上报国务院。如无意外,这一文件有望于年内出台。

至此,民间资本终于看到了曙光。一场奔向“自由”的新长征,正徐徐拉开大幕。

民资“非国民待遇”

“现在即使有钱也很难投资啊!”安徽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总大吐苦水,因为想投资的领域进不去,即使进去了,也要承担很高的成本,“还是边走边看吧,不是说国家会出台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吗?那时候也许会好一些。”

中国民间资本的“家底”其实十分雄厚:截至2008年底,实体性民间资本大概有11万亿元。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存在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外汇等市场的虚拟性民间资本。

尽管数额庞大,但民间投资整体上却是步履维艰。据四川省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四川民营企业投资2328.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3.7%下降到41.9%;而在广东省,上半年民营经济投资同比下降0.8%;湖北省则比去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得不到有效启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间投资被挡在一些领域外面。从总体来看,民间资本目前在垄断性行业中比重较低,如电力、电信、邮政、金融、烟草、石油、铁路、航空等行业中,民资占比都在10%以内。

另一方面,民间投资的成本和风险都太高了。“民间资本要投资真是难啊!”有企业家在接受采访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投资一个项目,难免要贷款。一旦要贷款,就需要所有股东都参与连带担保,把房产等都抵押上,但是小股东并不参与经营管理,为了很小比例的股份就把自己的财产都押上,风险太大了。”

企业要向银行贷款,要付给担保公司3%的担保费,还要提前付给担保公司贷款金额的20%~30%作为押金,“要是担保公司关门了,企业的风险不是更大了?”他算了一笔账:假设企业要贷500万元,扣掉担保费和预支款项,拿到手的只有300多万元。“如果要拉动民间投资,就一定要改善金融体系,建立起信用体系,企业贷款靠信用,而不是靠押金和高额担保费。”

由于民营企业的融资门槛比国有企业高得多,经常拿不到国家规定利率的贷款。很多民营企业只好转向担保公司进行抵押贷款,这样一来,企业的融资成本就大大增加。这是影响民企投资热情的最重要因素。

放开准入是关键

2005年2月,国务院3号文件(即“非公36条”)提出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垄断行业、基础设施行业和公用事业领域。不过,基本上没有实质的进展。

相比“非公36条”,“20条”有望出现重大突破。打破垄断,成为“20条”为民间投资树起的一面大旗。

据了解,“20条”草案第一部分,就将内容锁定在“扩大市场准入范围”上,提出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放宽股比限制,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在民资的市场准入范围上,“20条”还给出了框架——即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金融保险、文教卫生和公共服务五大领域。

为保障民间投资的更大空间,“20条”同时提出,要适时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进一步缩小核准范围,减少核准事项,下放核准权限,规范备案管理。对不需政府核准的民间投资项目实行登记备案管理,但严禁以备案名义实行变相审批。

“今年以来促进民间投资一直是发改委的重头工作。”发改委有关官员表示,政府投资之后民间投资的兴起,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前者主要偏重于民生工程、基础设施,而产业发展则要看民间投资。

扩大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范围,正是“20条”中最大的亮点。

民营资本资金量相对较小,相对国有企业较为弱势,而一些领域投资准入的限制对民营资本更是相对不利的政策,这种政策不消除,对民营企业实现盈利将会有很大障碍。

事实上,放宽一些领域的民营投资准入限制对这些产业本身也是很大的利好。基础产业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技术上要求较高,原来一直以政府投资为主。如果放宽准入限制,由民营资本进入的话,将能有效地促进这些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为民资“开绿灯”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金融领域的小额贷款公司,就是放宽准入的表现之一。但业界普遍认为,商务服务等部分垄断行业仍有一定的放松空间。

从金融领域“破题”

投资的扩大需要融资层面的支持,而融资难恰恰是中小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因此,研究制定《放贷人条例》,也被写入“20条”草稿中。该措施能有效帮助民营企业融资,为投资进一步扩大提供支撑。有分析认为,此举意在突破禁区,从法律上明确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和正常民间借贷的界限;赋予借贷主体及其行为应有的法律地位,使民间借贷“阳光化”。

“如果《放贷人条例》出台,允许个人注册从事放贷业务,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都可开办借贷业务。一则打破目前信贷市场所有资源都被银行垄断的局面,二则是大量地下钱庄‘阳光化’,有利于国家全面掌握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分析说。

“20条”还提出,要依法设立为民间投资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增加地方性中小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和规模。而现有的大型金融机构,也要将贷款总规模的一定比例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监管部门要将此纳入银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除了上市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试点,规范和促进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外,国家还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

单个中小企业发债有困难,通过多家企业集合发债。目前这些做法已经成为不少地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形式。最近,北京、深圳、大连等省市都已经成功发行了中小企业的集合债券,发行总额达到了18.2亿元。

另外,政府正在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机制,支持不同层次的中小创投公司设立与发展。下一步还将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支持,创投引导资金等多种形式引导民间资本设立创投企业,鼓励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

“20条”提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无疑是为民营经济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民间金融和民企融资需求也有望依靠这种多管齐下的政策支持,从此真正告别“灰色地带”。

减负保增长

“中国的经济增长,投资一直是主要的推动力。但上半年,政府刚刚放出去4万亿元,下半年政府的财力会非常紧张,需要民间投资来接棒。”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沈明高分析,“中国的就业问题,需要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来消化;民营企业不光连着增长,还连着消费,只有就业增长了,消费才能增长”。

为了保增长,“20条”鼓励民企跑步前进的另一大利好,正是“减轻民企经营税负”。

据透露,“20条”草稿中列入的减负政策包括:民营企业利用税后利润进行再投资和技术研发,可享受一定程度的税收抵免;民间投资用于国家鼓励类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原材料及零部件时,减免征收进口关税,对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民间投资项目,可以适当缩短其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民营企业为转化、引进科技成果而支付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按照实际发生额计入生产成本,不受比例限制等。

去年初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按20%的低档税率征收。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

此外,中央财政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截至去年年底,已累计下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达到208.5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专项基金在2008年39亿元的基础上已经增加到96亿元。

下一步,国家还将规范中小企业收费市场,全面清理整顿涉企行政许可和强制准入的中介服务收费、具有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收费,凡未按规定权限和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类项目均一律取消。此外,国家将严格执行各种税收管理法律法规,禁止向中小企业提前征税或者摊派税款。

下轮投资增长要靠民资

除了上述三大利好,“20条”草稿同时还提出要合理利用公共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政府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利益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独资、合资、联营和项目特许权经营等方式,参与能够实行市场化经营的行业和领域的建设。

从深层次来看,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应该是走出经济危机最有效的途径。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研究表明,造成危机的其实就是繁荣,因为经济繁荣造成了劳动力、实物资源和信贷出现不平衡。这最终导致私人花费不可能进一步增长,新的商业机遇也变得无利可图,萧条和危机就此出现。因此,所谓的经济复苏,无非是要解决资源的瓶颈问题。

显然,今天要解决中国今天所面临的问题的唯一合理途径,就是激励那些具有更高投资效率的企业和个人进入市场。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陈乃醒认为,“启动民间投资,对增加下一阶段的投资意义重大。政府4万亿元投资应该投到能拉动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产业链比较长的项目上,同时还要撬动民间投资。这种撬动,是10倍、20倍的撬动,4万亿元要撬动40万亿元、80万亿元,甚至更多才行。”

从中长期来看,政府大规模投资很难持续,因此,民间投资的兴盛,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们指出,与国家巨额投资相比,零零散散的民间投资虽不是大手笔,但也不可小觑。一旦启动,不仅可以增强经济增长的自主动力,还可以在就业尤其是解决农民工、城镇失业下岗人员就业问题上发挥作用,对消费也会有很大幅度的拉动。

不久前,央行副行长苏宁在上海表示,在这次危机中,政府引导投资先行是必然的,否则短期内想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回升是比较难的。但“要真正克服金融危机,使经济走上良性循环,必须有社会投资、民间投资的发展。”苏宁指出,社会投资、民间投资能否跟上是经济复苏的关键。

其实对于民间投资而言,且先不论能对经济复苏作出多大的贡献,至少他们有望得到一个“草莽英雄”与“御林军”同台竞技的机会。也许,这才最值得欣慰的地方,也是我们真正希望看到的结果。

编 辑 陆 坷

上一篇:质量部月分析报告下一篇:内科医师群众路线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