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教育随笔(通用13篇)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开得会更动人。”
美好的初见
初见子轩是小班下期的一个明媚的上午,小不点被妈妈拉着亦步亦趋地走向我,只见他红扑扑的脸蛋,大大的清亮的眼睛,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我蹲下身边问好边伸出了双手想要抱抱他,他却像受了惊的小鹿,躲到了妈妈身后。
妈妈尴尬地笑了笑说:“对不起,这孩子有点……”然后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满含期待地说:“周老师,以后就费心了。”我没有太在意她的话,因为孩子在我的班匕就是我责任。我拉过他的手,看着他红红的脸蛋,开始期待他和我们一起度过央乐的每一天。
期待的“美好”
有了子轩的日子不再平静和轻松,甚至让我曾一度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真是黯淡无光,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子轩这样的孩子。他就像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不爱与老师、小伙伴交流,从来没有说过一次“老师好”“小朋友好”,不管谁和他说话,他都是那几个字“嗯”“不要”“讨厌”;他做什么都慢,吃饭是班上最慢的,起床是最慢的,就连上厕所都是最慢的。
同时,他又是班上最爱惹事的孩子,弄翻玩具有他,咬人抓人有他,撕坏图书有他。我和班上的其他两位老师想尽了办法,却没有丝毫的变化,我们都被他“折磨”得心力交瘁,曾一度萌生了劝其家长让他退学的念头。然而,每当看到她的妈妈泪盈于睫的样子,终究开不了口。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敖过,终于盼来了期末,家长会后送走了孩子们,我站在教室里嚎啕大哭。
突然的顿悟
整个寒假我都在思索我该怎么办,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有责任让他成长得更好,可是面对子轩,我真的黔驴技穷。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准备迎接新的学期。就在开学的前一天,我无意中上网,看到了一本让我终生难忘的绘本《阿虎开窍了》。
看了绘本我真是醍醐灌顶,我为什么只是像阿虎爸爸那样看到阿虎什么都不会,而不能像阿虎妈妈一样相信阿虎会开窍并愿意等他开窍呢!我为什么不能明白其实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需要用心慢慢地体会他们生命的丰富性和主动性。于是,我静下心来,细细回想和子轩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我深深地懊悔,因为我总是纠结于他的“不好”而让自己错过了太多美好。
静静的等待
再次面对子轩,我让自己换了心境,少了浮躁和苛刻,多了耐心和尊重,我慢慢地发现,其实一切都没有那么糟。比如子轩起床总是慢吞吞,但他从来没有穿反过鞋子;子轩每次上厕所都很慢,但其实是因为他总是等所有小朋友先上;他对女孩子很谦让,有两次打架都是因为他旁边的贝贝被其他男孩子欺负……
我为自己的发现激动不已,也很庆幸自己的幡然醒悟,否则,也许自己会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绊脚石。中班上期又过去了,子轩还是没有问过好,还是做什么都慢,还是会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画画也一塌糊涂,但这没什么,我相信我的子轩会“开窍”的。
美丽的绽放
中班下期有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主动地向子轩问好,等待我的不是他一如既往的沉默,而是怯怯的一声“老师早上好”。我和他妈妈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终于等到花开了!从那以后我发现,子轩每天都能和老师问好,偶尔还能和小朋友问好,对待小朋友不再简单粗暴,做事情也快了很多,活动中的专注时间也变长了。看着他美丽的绽放,我们深感欣慰,也倍感幸福。静待花开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更是每一位教师最值得做的事情。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教育就像是人生漫长的旅行,孩子们就是行走在旅途上的游客,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给他们指明方向的指向标、引路人,更需要的是带领他们领略路旁风景、感受旅途快乐、等他们一起上路的导游。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在我们成人眼中是自然而然的,可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更无法代劳,我们只能慢慢等待,这是生命的过程。
一、缘于教育, 钟爱教育
1.爱岗敬业, 摒弃浮躁、功利, 回归教育规律。
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 回归教育规律。 习总书记说要潜心育人, 潜心是一种境界。 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满足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需求, 我们的教育就一定出了问题。 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教育规律, 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 不要浮躁、不要显摆。 一定会取得我们想要的结果, 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会很好, 他们的灵魂也会很丰满, 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2.热爱学生, 用爱浇灌。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 只不过花期不同。 相信孩子, 静等花开。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 教师在尊重学生、赞赏学生的同时, 还要发自内心地喜爱每一位学生, 这点很重要, 学生真的能够感受得到。 及时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与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尤其要注意赞赏那些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 以及外向活泼的“坏孩子”。 在我的众多学生里, 就有那么一位小男生汤某某, 已经不教他多年了, 还是每到节日都送来祝福。 他当时调皮坐不住, 有次夜里生病, 我带他去医院, 挂完水后带他回家下了面条给他吃。 从那以后, 他变了, 很听我的话。 正是这些事例一直鼓舞着我倾注更多爱心, 浇灌每一位我教过的学生, 我想爱的力量是相互的, 爱可以延伸幸福的宽度和长度。
二、塑造宽容、积极向上的好品质
1.教育就像养花, 边养边看, 静待花开。
人生是一种“慢”的艺术, 教育亦然。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教育就像养花一样, 一边养一边看, 一边静待花开。 学生就要这样教育, 要慢, 不要着急。 上帝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 就一定要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 黑格尔说:“存在即价值。 ”
2.学会以包容的心态看人看事, 以诚待人。
生物这门课告诉我们,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和意义。 面对学生的“怪异”如果教师取用宽容的方式, 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我就遇到过一个学生, 上课时坐在那里一声不响, 挺老实。 可他的成绩始终提不高, 完成作业质量也差, 心里很纳闷。 有一天, 我终于发现了他的“秘密”, 原来他在课桌下看故事书。 我冷不防地走到他跟前, 刚想把他的小说拿出来“曝光”, 又忽然改变了主意, 只用手轻轻地敲了敲桌子, 一刹那, 他的脸红了, 我没有说一句话, 继续上课……从这以后, 这位学生再也不在课上看课外书了, 成绩也提高了。
因为宽容, 世界为之精彩, 课堂为之而动;为师者, 拥有宽容, 便拥有了一份自信, 拥有了一份洒脱, 实实在在的, 为天真可爱的孩子搭建一个走向成功的平台。 爱有多少, 幸福就有多长。
三、转变观念, 留给学生成长的时间
1.差生不 “差”。
当今社会, 在高考的压力下, 老师和家长的都把分数看得太重了。 我们要转变观念, 不要用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 让学生快乐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这样我们会发现, 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点, 都是可爱的。 其实, “差生”并不差。
2.知识积累, 乐在其中。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一文也指出:“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生物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终生发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 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改变学生学习习惯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就得脚踏实地磨炼意志, 不攀比, 不这山望着那山高。明确动机, 乐在其中地学习, 比什么都重要。 更何况考试只是教育的副产品, 考试其实就是考人品, 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不搞题海战术, 搞懂每题考察的知识点, 深究出题意图, 跳过知识陷阱, 提升审题做题能力很重要。 现在的考试题型不仅新颖, 而且思维活跃, 关注民生和时事热点, 都对知识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积累知识, 胜过积蓄金银。 学会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否则,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教育孩子, 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 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 不要督促他快点爬, 留给他成长、积累的时间。 等到一定的时候, 就会有质的飞跃, 所谓厚积而薄发。
总之, 教育需要慢慢来, 教师需要与课改与时俱进, 做有血有肉的教育弄潮儿。 享受自己的工作, 把上好每一堂课作为每天努力的具体目标, 不急不躁, 等待学生成长。 小目标大理想, 让教、学、做有机融为整体。 春风化雨皆是情, 用爱静待花开。
摘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的前提是“爱”的教育, 生物课堂教学的提升是趣味化、生活化和知识化。秉承慢的艺术、新的教育理念, 用爱等待学生成长,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祖国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爱”的教育,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魏书生.素质教育理论与教学模式.
[4]孔子.论语·子罕.
关键词:自信心;关爱学生;赏识学生;评价学生
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老师的疏忽或教育误区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感。那么,作为班主任应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关爱学生,抓住学生每个闪光点,赏识学生是开启学生自信心的钥匙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鼓励与关心,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
样。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学生的学习或提问的表现,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影响,如:点点头,一次微笑,竖起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学生回答问题较好时,我们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很聪明”“你很细心”。当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时,用“勇敢些”“放松些”“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等话语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增强信心。
哲人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他精辟地指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
对学生适度的赏识是启动学生表现自我、发挥潜能、追求进步的强劲动力。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答错时,我们要想办法把错误的思路引上正轨,要热情期待。哪怕只有一部分对,也应给予肯定,并用激励的语言、鼓励的眼光给予帮助,让每个站起来的学生都毫无遗憾“体面”地坐下去,使他们感到自己受到老师信任,从而克服自卑、树立信心,激发渴求知识的情感,对学习产生兴趣。
以前班上有一个女生,由于性格内向,上课时很少回答问题,平时也几乎不怎么和其他同学一起玩。于是,我及时向学生和家长了解情况后,发现她是从小学开始就由于学习基础薄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不好,才导致产生了自卑心理。我就和她谈了几次话,鼓励她要勇敢、要坚强,把困难克服掉。我还组织全班开展找优点的主题班会。全班同学一起帮她找出了许多优点!这个同学才明白老师为什么组织这次班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有意地去提问她,她也逐渐地爱主动回答问题。她的成绩也有了进步,性格也活泼开朗了许多,从此对自己有了信心。各科成绩都有了进步,还很愿意去帮助其他同学。
二、创造机会,多角度評价学生,对他们多做肯定性评价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助力
珍视学生的成功。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情,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给予的肯定评价,会让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效应。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是看各学科成绩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这样一来,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在这方面有过许多次失败,直接导致学生出现情绪、兴趣上的波动,影响学生的心理环境和学习效率。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因此,老师在评价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如:学生的兴趣、工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计算能力、人际关系等等。如:对一个学习不够努力但劳动非常积极的学生,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他:有了你的帮助,大扫除做得又快又好。或者因为你的帮忙,使我的工作变得容易多了。对学习马马虎虎但非常喜欢做手工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他:我喜欢你的工艺作品,它看起来很有创意……这样从多角度评价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再如,班里有个学生小A,他调皮捣蛋的事经常有,而且说谎能以假乱真。一开始的时候我感觉很不习惯,总是很较真地跟他谈心、做解释,处理由他引发的一些跟同学“难解难分”的纷争。比如:一开学,他把别人给打了,却硬说是别人把他的计算器拿走了还打他。而经调查,这计算器确实是另外一位同学的,而且是他自己先动手的。小A从小学习成绩很差,又与班级中很难管理的那几个学生是哥们,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坏习惯;而且对自己有点自暴自弃,上课拒绝回答老师的提问,每次老师提问,他都说:“我不知道,我很笨,我从小就成绩很差……”言语中明显透露出不自信,有点自暴自弃。但是,通过观察,我发现小A体育很好,跑步、跳高、跳远、扔铅球、打篮球样样出色;我还发现小A在同学中很有威望。我就让他的“威望”发挥作用,让他担任体育委员。他觉得很开心,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重用,欣然接受了任命,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当然,小A的学习成绩是不能与其他同学相比的,但这不能成为我评价小A的唯一标准。我对小A的评价是建立在他本人原先的基础上的,看他对待困难、挫折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逃避还是面对;判断问题是武断的还是能从多方面思考;对待老师、同学时有没有学会换位思考等等。在他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种种困难,老师如能及时肯定他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就会激励他的自尊和自信。
总之,班主任应从强化自信心教育入手,多角度评价学生,让学生不断以自信的心态,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成绩,从而走向成功。
我可爱的儿子!你天真,活泼,可爱,同时也是一个“马大哈”。最近读了你写的日记《心中委屈对您说》,看到了你“控诉”妈妈的“数宗罪”,也看到了你内心的委屈,我的内心波澜起伏,感触很深……
张弛,妈妈和其他家长一样,为了使你的作文更加优秀,总要求你多运用一些优美的.词汇。因为妈妈经常听老师说,平淡的作文就如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若添加了好词佳句,作文就如同一杯美味的咖啡,让人回味无穷。现在妈妈反思,可能干预过多,让你出现了逆反心理,无形中也挫伤了你写作的兴趣,甚至产生写作恐惧。
读了你的日记,妈妈也渐渐明白,作文不再是词藻的堆砌,那样只会是华而不实。你说得对,作文是自己思想内涵的体现和感情抒发的需要,心里怎么想,作文就怎么写。以后妈妈会尊重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当然,妈妈也会对你个性化的语言大加称赞,以欣赏的眼光去寻找你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应及时给予鼓励。请相信妈妈!
最后,张弛,妈妈也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對于你的写字态度,妈妈一直想方设法纠正,但收效甚微。你字迹欠佳,作业马虎,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妈妈希望你能端正态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会有真成就!你说呢?
照片中红衣服的小男孩是我们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我叫不上他的名字,但小男孩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男孩入园时,有着严重的分离焦虑。开学初在一片哭闹声中他并不显眼,一个月下来,大部分孩子都已适应,他们能够快乐地跟父母挥手再见,唯独他还是哭个不停。每当走到楼梯口总是能听见他扯着嗓子哭的声音。与他的第一次接触是在一个午休时段,我在小班值班,孩子们都已陆续上床了,一会儿就安静下来了。走进教室,我发现他仍然坐在小椅子上,也许是一个上午的哭泣,让他觉得有点累了,他的眼睛微闭着,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要奶奶,我要奶奶„„”我走进了他,他用大声哭抗拒我的关心,无论怎么分散他的注意力都无济于事。一个中午就是这样哭哭停停,当陌生人靠近他时,他就用“哭”这个专利来表示抗拒。
第二次接触是在某一天的放学后,孩子们都回家了,我远远地看见小土丘上还有个小朋友在快乐地玩耍,走进一看,原来是他。在奶奶的陪伴下,他的脸上少去了不悦,小眼睛炯炯有神,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笑眯眯的他。奶奶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与奶奶交谈了一会儿,大体了解到:孩子自小跟她一起,离开他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小时,在家也喜欢跟同龄的孩子玩耍。我想孩子之所以有着严重的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丧失安全感„„玩累了他乖乖地走到奶奶身边,我弯下腰问他:“幼儿园好玩吗?”,他并没有理我。只是一个劲儿地抓着奶奶的手要回家。我紧接着跟他说:“幼儿园多好啊,小朋友玩玩具,做游戏,老师带着小朋友唱歌跳舞,明天还要来哦!”小男孩还是笑笑。
照片上的他是近日在户外游戏时我拍的,那天下午我带着大班的孩子们到操场上去玩,小班的孩子们在大型玩具上玩得不亦乐乎。在人群中伙惊讶地发现了他。他也在人群中蹿动着,一会儿随人流走到小滑梯,一会儿又跑到小土丘„„和同伴一起他开心的笑着,拉扯着,欢呼着!我想:快乐已经走进了他,他也走进了这个集体。幼儿园是个百花园,他这朵花,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终于静静地开了„„
依然清晰地记得,五年前初次登上讲台与孩子对视的一刹那,内心顿然涌起些许的兴奋与激动,从那一刻起,我便戴上了”班主任”这顶“乌纱帽”,并且至今从不曾摘去。一路走来,苦累相伴,幸福相随。
刚上班时,女儿五岁,儿子还不到一岁,婆婆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老公又常年在外,家距离学校有五里路之多,我每天穿梭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多少个早晨,顾不得吃饭便匆匆上班,多少次两个孩子抱着腿哭喊纠缠“妈妈别走”。就这样无论刮风下雨,就这样无论酷暑严寒。特别是赶上两个孩子生病,我这当妈的更是心痛,为自己不能陪在孩子的身边而深感不安,为自己不能把全部的身心留在学校而倍感自责。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学校,同事们都会心疼地说:“卫红,你该歇歇了,这样下去,你的身体吃不消啊!”对此,我只是无奈地笑笑,内心只有一种期望,那就是两个孩子快快长大,我好有充沛的精力去搞好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家庭对我固然重要,但工作更是我的挚爱。经历了常人所不曾经历的苦难岁月,孩子们终于长大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我由衷佩服自己的坚强,我用柔弱的身躯为自己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天,我也将会用柔弱的身躯为班里几十个孩子撑起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家庭的压力得以缓解,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我如饥似渴,弥补我两年来因照顾家庭而留下的种种遗憾。班主任工作琐碎而复杂,特别是近几年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偏多,孩子的集体意识不强,学习观念薄弱,要把一个有六十多名同学的班级组建成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大集体谈何容易?作为班主任事必亲力亲为:改作业,搞活动,建社团……特别是后进生的转化更是难于上青天,无论你再怎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都于事无补。打架斗殴,晚上进网吧,上课打瞌睡……面对这么多散漫的”宝贝儿”,作为老师真有一种黔驴技穷的感觉,可我比任何人都清楚,班主任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永远不能使自己置身于“技穷”的境地。找孩子谈心,与家长沟通,用爱与耐心改变学生的任性。
说到后进生的转化,无名的苦辣酸甜占据心头。车若森是班里一个极其聪明、活泼的男孩儿,他也是留守儿童中的一员,让我庆幸的是,他并没有像其他留守孩子一样受到恶习的影响,一直保持着中上游的成绩。两年过去了,但不知从何时起,惰性开始在他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业不按时完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说话一副满不在乎、吊儿郎当……于是,我试图去改变他,希望能够把他身上群表现的种种恶习遏制在萌芽状态。表面上的车若森既不回避,也不抵触,理直气壮地说自己迷恋了上网游戏。无数次了苦口婆心地劝告换来的却是他行动的一如既往。继续吧,我心如冷冰,放弃吧,我于心不忍。我清楚地知道,车若森绝对不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是父母的长期疏忽导致了他的“玩世不恭”。我想,教育车若森或许需要更多人的持之以恒,需要集体的力量。我让班里几个学习好的同学,对车若森落下的课进行跟踪辅导,限制他玩手机、出入网吧的时间。要求几个承包任务的同学留心观察,一旦车若森有了点滴的进步,及时向老师汇报,我负责将他的闪光点放大,在班里当众表扬。让他像以前一样再次感受到掌声的力量,体验到被集体关怀的幸福……六十多个同学中,这样的事例绝非少见,我也用同样的爱心与耐心教育着班里更多的孩子,使其能更加优秀,为他们的美好未来和幸福一生奠基!
我庆幸我选择了教育,让我与孩子们走到了一起,六十多个生命在我们“阳光班”的命名下,在我们“有阳光我们就能灿烂绽放的班级愿景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着。风沙与阳光同在,羁绊与成长共存!为了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量,促进孩子们更好地成长,我带领孩子们营造书香校园,校园的树阴下,多少次留下我们师生共读的身影,早读课上,多少次见证我们徜徉书海的快乐;为了给孩子们缔造一个更适合他们成长的“小屋”,陪孩子们制作手工,看孩子们写读书心得,一本本算不上精美但凝聚着孩子的心血的小鸡子相继诞生,一个个多彩的生命在孩子的巧手下灵动飞舞……过程辛苦但其乐融融,收获满满。在县级书香班级评选中,我们荣获榜首。我们看中上级的荣誉,但我们更注重收获之后内心那份别样的幸福,浓浓的墨香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我幸福,在求知的海上,引领孩子们扬帆起航!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个一心朝着梦想奔跑的人,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我不奢望全世界的人给我让路,只求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在更多的尺码相同的人的陪伴下,倾情我所挚爱的教育事业,静待花开的声音!
我叫扫描数据,英文名叫Scanner Data。我的英文名比小沈阳的英文名可是地道多了。好多人可能还不认识我,没关系,下面我就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自我介绍。
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位,人们免不了都会进入商场或者超市消费。里面的商品林林总总,有的商品名称就有十几个字,甚至更多,想记下来真的很难,但是结算的时候只要扫一下商品的条形码,人们就可以在购物小票中清晰看到商品的名称、价格和数量。其实,我就是通过扫描这些条形码而得到的数据。但我的内容还远不止这些,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在商品的包装或者标牌上会有一个不同的条形码,别小看这个条形码,它里面记录着产品名称、产品型号、产品编号、交易价格、交易数量、交易金额、交易时间、交易地点、产品特征等详细信息,而这些信息都会被我纳入其中,我的内容够丰富了吧!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我不单单是通过条形码来表现,我也会与时俱进,换一下着装的风格,比如时下很流行的二维码,同样是我庞大家族中的一员,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内容同样丰富。而且,我相信,未来我的家族成员会越来越多。
我从哪里来
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新鲜事物,其实我已经出生很久了。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了条形码的雏形,到1949年,文献中已经有了全方位条形码的记载,即便是时下流行的二维码,也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可是我为什么默默无闻了这么久呢?主要原因就是技术条件还不成熟。就像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成长一样,从条形码或二维码向我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扫描器的力量才能最终完成。在20世纪,显然普及扫描器还不现实。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尤其近几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我的家族也随之迅速扩大,并且成员在各自领域都有了用武之地,我们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吧。
下面就跟大家说说,我的成员都分布在哪些领域吧。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会更好地了解我们将到哪里去。最早的条形码是用来给邮局进行包裹分类的,到1974年,美国俄亥俄州一个超市的箭牌口香糖率先采用了条形码系统,自此开始,条形码逐渐被应用到商品流通领域。由于条形码具有简单、便捷、成本低等优势,现在条形码广泛存在于商品流通、物流仓储、图书管理、银行等生产生活的各个部门,时时刻刻为人类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伴随着条形码的普及,我的家族成员每天都以亿为单位在急速增长。看到我们的家族成员不断壮大,我也很高兴。可是,我苦恼的是,我的孩子们大多静静地待在超市、商场、图书馆等部门的数据库中,帮助主人管理日常工作,这也只能算是小范围的略施拳脚,我的价值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随着近几年大数据的风靡,我也在想,我们如此庞大的家族还可以为人类做些什么呢?
我是怎么进入统计大家庭的
大数据时代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仔细思考后,我觉得我可以更好地为政府统计服务。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要我在政府统计部门发挥一技之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可以帮助完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消费者价格指数:理论与实践》(2004)中对我的定义是,通过零售商户的电子销售终端对单个产品的条形码进行扫描而获得的详细消费品销售数据。
政府统计部门看到了我身上很多宝贵的品德,这让我一直很高兴。比如,我更真实,我总是真实记录商品身上与交易有关的一切信息;我更细心,我会将痕迹都保留下来,我代表的是实际交易价格,这对政府统计部门来讲实在是太重要了;我更贴心,我可以大大减少采价员的工作量,而且也会减少企业不配合的情况,对大家都是一种减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管理有序又很方便,我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这可以方便统计部门对商品进行分类,而且,只要统计部门需要我,我可以随时随地出现,提高政府统计工作的效率。
但由于我当时还比较年轻,很多方面都不是很成熟,我只是对个别国家的一些分类指数编制提供了帮助,并没有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对此我一直很遗憾。好在进入21世纪后,很多国家的政府统计工作者又重新看到了我。我在荷兰和挪威已经服务10年左右,每天都有很多孩子直接由他们的主人(连锁超市等)转发给统计部门。在指数编制过程中,我帮助统计部门克服了权重调整、质量调整等很多难题。后来,瑞士、澳大利亚也都陆续将我纳入到他们的指数编制中。
1、自学质疑—课堂因“疑”而精彩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生能提出疑问,首先是思考的表现,也是主动参与的表现,而在学生的疑问声中,也有了精彩的语文课堂。如在教《巨人和孩子》一文时,就有同学提出“文章中巨人抱过的那个小男孩去哪儿了呢?”这显然不是传统的老师讲授所提的问题,但是学生对于自己的疑问显然更有兴趣,也更有见解。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爱心的使者,来完成了让巨人获取爱心的使命后,就回去了”;有的说“他就是巨人的爱心变的,以前巨人把他丢了,现在他又回到巨人身体里去了”……多么有创意的答案啊,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慢慢提升。
再比如在教《陌上桑》一文时,按照传统教材的讲法,里面的使君追求美女罗敷是个荒淫无耻的形象,可学生提出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使君追求罗敷不是在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吗?应该赞扬才对啊。”问题一出,立即引起了热烈的课堂讨论,有的同学直接就站到了讲台上,说:“我们对于美的追求要符合道德标准,文中显然已交代了使君的无耻要求,所以该批判!”“不对!……”“不对!……”一场全员参加的辩论显然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学生们在课本中找到依据,积极发言,有时候同时站起来抢着回答的人竟有几十人之多。最后不知不觉中把课文分析了一个透彻,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学生自己的质疑激活了沉寂的语文课堂,难道传统的老师讲授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吗?这样积极踊跃的课堂会有人学不好语文吗?
2、合作探究—“这里有我的价值”
“老师,我愿意在小组中一起探究,因为以前我都不爱回答问题,我老觉得我不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里有我的价值!”这是一个性格内向学生的心声。
的确,小组的合作探究可以优势互补,更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比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探究文章由哪一个字贯穿全文,小组代表发言时,对于是“闲”还是“月”贯穿全文,各组代表谁也不让谁,可是这时候下课铃响了,我刚要说话,有好几个学生喊:“老师,先别下课!”“对,不能下课,今天得说清楚!”我不禁笑了,课堂的魅力让他们都不再迷恋下课了。课后,我问一个内向的同学,今天为什么敢有勇气去辩论呢,他说:“我在小组中发言时就得到了我们组的支持,他们都说我说的有道理,我觉得,我能行。”
每一个人都想得到别人认可,被认可后的学习积极性可想而知。
3、展示交流—我的舞台我做主
在“展示交流”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真可谓是“我的舞台我做主”。如有的时候探究一道口语交际题的答案,有的小组是有人回答有人补充;还有的小组有人解释,有人板书;还有的小组就很有创意的通过小品剧的形式表演出来,笑声在语文课堂上回荡,这样的课堂不喜欢都难。
从以上几点就可以看出,新课改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是全员参与的课堂。老师如果跟不上变化的节奏,就很容易被淘汰。
4、检测提升—能力检测的基地
思维研究表明,思维是从研究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如在教《巨人和孩子》一文中,在賞析完精彩的拟人句后,我设置了拟人句的课堂小练笔:设想花园中春天来了,霜雪、北风、冰雹是什么样的情态?学生的拟人句精彩极了,“北风呜咽着逃走了”“霜雪羞愧的隐身了”“冰雹迈着沉重的脚步,灰溜溜的离开了”。学生在这几分钟的练习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是没有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的,因为他是在别人的呵护下成长的,一旦失去了保护他的大伞,他就会被狂风吹到。
同样的,现在语文考试不再是只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功夫,而是考察积累运用的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么这些能力不是老师一句一句教,学生一句一句背能取得的,真正的能力是在他成为学习的主人的那一刻才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
试想,传统教学学生只是一味被动接受,能力素养从何而来?可是新课改模式就不同了,学生就充分体现了自主意识。思维研究表明,思维是从研究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学生还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了有条件地思考问题,会清晰地阐述观点,有序地呈现结果,客观地评价或反思自己与他人的见解,掌握与人合作、沟通的技巧,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不断提高,还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正是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学习中,他的能力和素养才有了锻炼提高的机会。
去年上半年,我配合教研室领导研究新课改模式还有送课下乡,曾经把《巨人和孩子》带到好多地方,共上了16遍。后来有老师问我:“赵老师,你都没时间去判作业和辅导学生了,怎么学生能力还那么强,期末成绩还那么好啊?”我一想,是啊,不是我有超能力,而是在教研室领导的新理念督促下,我不知不觉中把它运用到了课堂上,学生才有了能力和成绩的提高。
这么多年来,语文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苦苦求索,想让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不断提高,考试成绩蒸蒸日上,那就让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高效学习、有兴趣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的学习。
蒲公英,漫天飞舞。
――题记 作文网
壹。 作文网
阴郁的日子,连绵不断的细雨,惊扰了心情。无聊的伏在课桌上,回忆着我们度过的时光。算不上美好,算不上苍凉,很简单的,很平凡的一段过往。
记得你曾经说过,“我们一起等待花开”,呵,春还未到,可是你却走了,上帝仿佛知晓我心情般的,用绵绵细雨来点缀天空的心情。为什么呢?为什么你没有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春天还没来,我在等待着花开的那一天,可是你呢,为何要连告别都没有就走了。难道你就那般的厌倦了我们的友谊吗?静静地望着窗外,细雨如丝,让我心烦意乱。
MP3里依旧放着那首《等你回来》,熟悉的旋律绕过耳畔,还是那般温柔的.话语。我哭了。我在等你,你知道吗。翻看着你留下来的痕迹,那些书,那些CD,你喜欢的古韵,长存着。为何?你走的这么干脆,都没有回头,也不来信?那么远的城市呵?有多匆忙?有多迷惘?
你去了法国,普罗旺斯。那个有着异域风情的国度,那个有着薰衣草的城市。看着地图,胡乱的比划着,那么远呢。
贰。
春至。花开。
窗前的蒲公英飞舞着。我静静的望着,目光呆滞。因为我知道,蒲公英的花语是等待重逢,所以我在窗前栽满了蒲公英,我等你呢。
蒲公英飘散的样子好美哦。我记得你曾经说过。
是啊。这是我最喜欢的花了。我知道你总有一天会离开的,我只能默默等待。
叁。
好高兴。在我的期待中收到了你的第一封信。
对不起。我走了,却没有告诉你。我没有忘记我们的约定。记得等我。一年后的那一天,我会回来,和你一起,静待花开。
很熟悉的文字,看到你的文字突然地感到那么的亲切。我泪如泉涌。
一年。一年。我等待着。
肆。
我很快的忘记了我们的伤。因为我知道,你会回来。
一年很快啊。怪不得那么多的诗人学者感叹着时光易逝。
老地点。
我看到一个可爱的孩子。朝我的方向奔来。
我笑了。呵。你终于来了。
后记:
你很快乐。和曾经的你一样,一点也没变。
一场暴雨之后,天空显得特别清澈,阳光撒满了整个世界,小鸟仍在婉转歌,尽管我没有看到我所渴望的彩虹,但那翠滴的绿叶,气人心脾的清风,清新的感觉,仍让人觉的一却都那么富有生机。
时间如一匹骏马,转眼间便疾驰而过。六年时光匆匆过去,暮然回首便快要步入初中了。思绪如泉水般涌入大脑。我感恩,感恩老师对我们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淳淳教诲。我不舍,不舍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六年同窗情谊。我难忘,难忘那百般滋味的成长足迹。
但我知道,在这之前我必须拼尽全力的为自己的心愿-考上东华初中!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要让信念于行动同步,才能创造人生辉煌!”对!我不能只干等着“花开”,就像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那样.我要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来迎接梦想对我的考验。趁一切还来的及,我要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利用起来,不让时间在虚无中度过。
因为是买的那种半成品,就是一个易拉罐样的小铁桶里已经装好了现成的锯末一样的土,有个小小的塑料袋里装了二十来粒种子。按照说明在锯末土上用牙签戳几个小坑,然后把种子撒在里面轻轻埋上,再用喷壶把土喷湿就可以。
在铁桶花盆的外包装上有图片显示它应该会开出一种很灿烂的粉色小花。尽管之前这样的花已经种过两次,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当我们再次种下这盆花后,儿子仍然会每天按时给它浇水,对着它说话,盼望它快点发芽长大。起初儿子每天一从幼儿园回来就会跑到阳台看他的小种子,然后守在那里。因为有了这盆花,儿子好像多了份守望,守望绿满盆间,守望鲜花绽放。
今天中午突然想起最近几天气温骤然升高,白天阳光暴晒,几天下来似乎未看到儿子浇水,冲到阳台拿起那小铁桶的花盆,果然,零星钻出的几株小苗蔫头耷脑地歪在那里。我的心为之一震,居然有些小心痛,又在担心儿子回来若是看到他的花如此的垂死状态,会是如何反应?于是急忙取来水,缓缓注入,浸透盆中的每一粒土。静静地坐下来,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好笑,它只不过是一盆小花,我为什么会这样着急呢?细细思量,可能它承载了我太多的希望、太美的梦想了吧?因为这样,希望就不自觉地让人感到压力和紧张,对花如此,对孩子更是如此,总是小心翼翼,可仍然担心在不经意的懈怠放松时,花会枯掉,孩子也会无法按照我们的寄望去成长。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在一次育儿讲座中,老师给家长们放的动画片《安的种子》,讲的是一个寺庙里,老和尚有三个徒弟,分别叫本、静、安。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有一天老和尚给了三个徒弟一人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
三个徒弟拿到种子后,本想:我要第一个种出莲花来。静想:怎么才能把莲花种出来?而安什么也没说,收拾好自己的种子就起身离开了,他只是很高兴自己有一颗种子了。
大雪的清晨,安像以往一样挑着水走在寺庙的山路上,挑完水又去清扫积雪。而静捧着种子茫然地来回奔跑着,本倒是很忙碌,准备好种花的工具,也不管外面还是三九严寒,冒着鹅毛大雪就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坑,然后把种子放了进去,他把种子埋在雪地里还浇了很多水。
静一直想着:我一定会种出千年莲花的。夜晚,静点着蜡烛,在昏暗的烛光下翻看种植方面的书籍。每天,安依然去挑水,而静在房间里看上去很忙碌地东奔西跑。最后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一个很漂亮看上去很名贵的青花瓷花盆,把种子小心翼翼地种了进去。此时本正焦急地等待着他的种子发芽,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见种子发芽的本,最后失去耐性不干了,气得一脚踢飞了凳子。
此时的安跟往常一样照旧每天早起做着斋饭,而静也开始焦急地等待着,每天看着他的瓷花盆。终于有一天,静的种子发芽了。静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然后静把它当成了宝贝一样, 用罩子把发芽的种子遮了起来。由于得不到阳光与新鲜的空气,静的种子最后枯萎了,静很伤心,连鸟都嘲笑地在他头上拉屎。
在本和静忙着种花的过程中,安每天依然按部就班地过着原来的生活,照常挑水、做斋饭、诵经、去集市买东西。一直等到冬去春来,冰雪融化,春回大地的时候,安直接把种子轻轻放到池塘里,夏至的时候,安的千年莲花盛开了……
简单的一个故事,却给家长们太多的启示。我们的孩子不就正像那千年莲花的种子一样?比起家长们精心备至的呵护,孩子更需要的是按照他们自己的速度和方式来成长。而本、静、安刚好像极了三种最有代表性的家长。本代表的是那种急于求成,缺少耐心等待的家长,不管孩子的实际情况,也不管周围的条件,一心求快,什么都不能落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可是最后却让孩子输在终点线上。而静代表的是那些凡事照本宣科,照搬死教条,又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保护过度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爱很盲目,他们虽然会在物质上尽其所能地给孩子提供一切所能给的最好的东西,却偏偏忽略了孩子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就像静尽管给了他的花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偏偏忘了种子最需要的就是阳光和空气。只有安一样的家长,懂得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种下种子,不急躁、不攀比、不焦虑,以平和的心态,耐心地等待着他的种子静静地发芽、长大、开花……
生命的成长需要过程,孩子总是有他们自己的成长时间表,当孩子准备好时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就像我对麦子和玲珑的养育过程,有太多方式上的不同让我深思。麦子是我的第一个孩子,初为人母总是对什么都充满了希望和热情,自然总不免迫切地想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和成长。同样在学步年龄,老师的指点和育儿经的参考让我们还算按捺住了内心的渴盼,没有像有些家长那样7、8个月就开始训练孩子走路,而是直等到麦子终于可以独站,才开始每天扶着他的腰来回走上十几二十分钟。还特别买了学步带,可实际上也没用几次,大概只练习了半个月,觉得大人整日弯着腰太累,便停止了这种辅助练习。而麦子差不多12个半月时终于可以迈步走了,大概1岁5个月左右可以自己上下十厘米左右高的矮台阶。那时为了麦子运动细胞的快速发育,心里充满了喜悦和骄傲,所以当玲珑没有练习过一天行走,却在周岁前一天的某一时刻,突然从地上站起来开始满屋溜达时我们完全惊呆了。而且到了1岁3个月时,同样高度的台阶只需要给玲珑一根手指就可以辅助她上下了。两个孩子都是自己的,所以也就没有了比较的那份心,可是对孩子养育方式上的不同却足以让我明白,原来孩子的成长是不需要“教”的。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耐心等待,等待孩子的茁壮成长,等待孩子像鲜花一样绽放的明天……
在一个班集体中, 由于学习的压力、社会的诱惑、家庭的变故等因素, 出现心理偏差的问题学生呈现上升趋势。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 不仅影响现在的学业成绩, 还会影响未来的人生发展。因而, 转化问题学生就成了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班的小豪同学, 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 任性、执拗, 还有一点偏激。他上课不听讲, 经常影响课堂秩序;下课总爱和同学打闹, 有时甚至大打出手;遇到一点小事, 他总是斤斤计较;班里大扫除他都以各种理由不做, 还强加给别人。每天放学后, 总爱打乒乓球, 玩得忘乎所以;周末经常进网吧打游戏。很多同学都不愿意跟他玩, 他也渐渐地脱离了课堂, 脱离了学校。
作为班主任的我心里万分着急。于是, 我跟他的父亲进行了深入交谈。经了解小豪从小由于父母在外打工, 由奶奶带大。读小学四年级时, 父母离异。母亲重组家庭, 父亲为了生计, 远走他乡, 让孩子一个人单独居住, 很少和他沟通, 生活饮食由邻居代管, 周末才让孩子回老家看奶奶。遭遇家庭变故, 小豪误以为被家里抛弃了。这种被抛弃的恐慌心理发展成为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小豪对任何人都表现出强烈的怀疑和抵触情绪, 害怕再次被抛弃。家长对孩子的疏忽造成孩子越来越喜欢暴力解决问题, 孩子的逆反心越来越严重, 致使孩子对家长和老师的话都听不进去, 孩子的想法都是社会青年那些小混混的想法, 每天的生活就是玩乐、打游戏。
身为一名班主任, 要做好学生的工作, 拉进和学生的心理距离是很重要的。我认为想要转化小豪, 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关心他、善待他, 引导他的“回归”, 帮助他认识自我、调节自我, 让他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与人相处。
情感的缺失需要情感来弥补。我首先与他的父母双方取得联系, 让家长明白孩子最不能缺失父母对他的爱, 让他的父母尽可能抽时间多陪陪孩子, 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 了解孩子心中所想。只有家校联合教育, 才可以更好地帮助他取得进步。我针对小豪的爱好, 在班上成立了乒乓球训练队, 课余时间组织活动, 让他和同学们待在一起。我有时随意地从某一球的得失, 到发球的方法, 再到功防的战术跟他交流;生活上提醒他, 该剪指甲了, 该换衣服了, 告诉他父母是爱他的, 做孩子的可不能心存怨恨, 鼓励他改变自己。随着感情的培养, 渐渐的, 他对我有了一种亲近感, 使我对他进一步的教导减少了隔阂。
有了孩子对我的信任, 就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我利用休息时间找一些“名人成才故事”给他看。之后, 我们共同谈论读后感想, 引导他明白做任何事都是有失败的, 使他正确认识失败与成功, 鼓励他失败了不要紧, 只要不放弃, 努力坚持下去就会成功。课堂上他答错了题能够坦然面对了, 不懂的问题能问同学问老师了。
针对他玩网游上瘾的问题, 我和他的父母共同协商, 采取计划时间上网, 逐渐延长上网周期, 减少上网时间的方式, 使其逐步远离网游, 慢慢让他感觉到对网游的疏远。在班级里, 我也开展了很多适合孩子的活动。例如, 图书角、棋类比赛、篮球乒乓球赛等, 培养孩子更多的爱好, 让孩子远离游戏, 小豪对丰富的课外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读书过程中逐渐能静下心来, 从书中吸取营养;在乒乓球、篮球比赛中, 他精湛的球技, 为班级换来了荣誉。这对他来说是很久以来都没有过的感受, 他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从他的笑容中看到了自豪、开心。
他的个人操行扣了分, 我就找他谈心。告知他的行为影响了全班的声誉, 也让他明白遵照纪律的同时也要和同学团结友爱相处。我还特地安排了成绩优异、品行好的小容同学做他的同桌, 帮助他的学习, 带领他共同进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小豪主动学习, 课堂上总能看到他求知的双眼;班级劳动, 总能看到他挺身而出的身影;课间休息, 总有他在绿茵场上运动的身影。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的点滴进步, 他有些惊喜, 又有点不好意思, 但是从那以后, 他的小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幸福的笑容。如今, 小豪树立了较强的自信心, 也受到了其他同学的尊敬, 他也变得热爱学习和热爱集体了。六年级新学期通过竞聘当上了班里的体育委员。看到他的转变, 着实令人欣慰。
小豪的转变使我坚信: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 找到进步的自信。
二、反思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教育学生, 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 用爱心去浇灌。
1. 赏识学生, 能叩开封闭的心灵。
教育工作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使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昔日冷眼中的瓦特、讥笑中的牛顿、愚笨的爱迪生, 不是都成了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了吗?对待“问题”学生, 做到在思想上积极引导, 学习上耐心帮助, 生活上关爱体贴, 他们渐渐地就“没问题”了。
2. 扬长避短, 是孩子翱翔的翅膀。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一个心理问题学生的情况各有不同, 老师要“以人为本”, 找到学生的闪光点, 唤醒他成长的正能量, 从而促使他扬长避短, 主动成长。
3. 循序渐进, 等待花儿的绽放。
四月的天气,在某一片鸟语花香中,也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干涩的风烦躁了一拨人,而我恰巧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妈妈打来电话,说我家屋背后的阴沟坝上长了一棵兰草花,花开得很香。听得出来,妈妈的语气里满是惊奇和欢喜......
那棵兰草花,我已记不得是何时从山上带回的。年少的时候,总是喜欢跟着几个大龄伙伴上山掏掏鸟蛋,下河抓抓鱼虾,就是被他们吆喝来,吆喝去,我还是感到其乐无穷。这棵兰草花便是他们挑来拣去最后打算丢弃的,我却偷偷把它捡回来了。确实是偷偷拿的.,一是怕他们笑话我捡了他们不要的东西,那时虽然年纪小,但自尊心已学会了作怪;二是怕父母发现,骂我整天到处乱疯,一点女孩子样都没有。于是我先一个人回到家,探探下地干活的父母有没有回来。一看家里大门紧闭,我这才放心地把兰草花给接了回来,却也不敢把它种在显眼的地方。思来想去,我把它带到了屋后的阴沟坝上,坝上丝毛草倒是很多,这与兰草花的叶子在外形上看起来很像。突然,我灵机一动,拔起一株丝毛草,把兰草花种在了本不属于它的位置上,与其说是种,还不如说是插的。简单地把丝毛草根上的泥土抖下来,�g了�g,又埋在兰草花的根上,就这样,我把它安好了家。松了一口气,可我的热情也顺着这口气通到了心底,这以后,我也没再管过它。
开花了,它开花了。我有些激动,更有些感动。多久了,我没再看过它一眼,任其在杂草丛生的地方跋涉、成长!可它呢,没有记仇我的忽视和冷漠,依然在这花开的季节,落我一身清香。我不知道,如果我在家,是不是有勇气拨开那一丛杂草,一睹它的芳华。
【静待花开教育随笔】推荐阅读:
青春随笔:静待,青春花开06-24
生命的路口,静待花开10-25
家长会静待花开06-22
静待花开优秀作文700字10-08
等待花开的日子随笔06-24
又是桐树花开时散文随笔10-26
静听花开花开有声作文11-25
又见花开作文_那时花开作文07-21
紫藤花开作文06-16
守候花开作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