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学名词解释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政治学名词解释(通用8篇)

现代政治学名词解释 篇1

2.【政治利益】人们在政治过程中,借助公共权力来实际的具有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3.【政治关系】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4.【政治权力】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5.【政治权利】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在政治共同体中获取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和特定资格。这种资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分配关系,是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6.【政治行为】指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活动。政治行为通常有四个要素,即,政治行为的主体、方向、性质和方式。

7.【政治冲突】指政治体系中的不同个人或群体,由于利益的不一致和对同一利益均具有要求而产生的矛盾。政治冲突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表现。

8.【政治斗争】政治冲突的一种形式,指各政治主体之间基于自身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特定的权利而围绕着公共政治权力所产生的对抗性互动行为。政治斗争行为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利益争夺;2权力角逐;3矛盾对抗;④意识自觉;⑤事关全局。

9.【暴力斗争】指伤害个人和社会的暴烈性政治压迫与政治反抗的行为,它在政治革命和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最为普遍,是和平合法手段失效以后采取的斗争手段,最主要表现形式有暴动、武装起义和战争。

10.【议会斗争】非暴力政治斗争的一种。指社会各个阶级、政党、集团及其代表在议会里所进行的斗争。这种斗争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斗争各方都进行理论宣传、施加政治压力,甚至采取金钱交易的方式,以实现自己的集团利益。

11.【政治示威】非暴力政治斗争的一种。指在停止工作或学习基础上形成的表达意愿的方式,“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12.【政治不合作】非暴力政治斗争的一种。指对国家活动的抵制,如拒绝在国家机关或军事机关担任工作,不参加执政党,放弃荣誉称号和名誉职务,不买政府公债等。

13.【政治不服从】非暴力政治斗争的一种。指集体的有目的的脱离政治权力轨道的行为,如公开地故意地拒绝执行官方机构命令、停止工作或学习、逃避法律责任等等。14.【政治战略】指政党或国家等政治主体规定的一定时期内的目的、方针和任务。

15.【政治策略】政治主体为了完成战略任务,根据政治形势的变化而确定的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等,是为实现战略任务而采取的具体办法。

16.【政治妥协】在(1)斗争双方力量悬殊或势均力敌(2)面对共同强大敌人(3)具有某种合作可能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造成更大损伤或两败俱伤,以不损害双方根本利益为前提,通过谈判、协商或默契,互相作出让步,从而暂时实现矛盾缓和以便双方共同发展的某些局面的行为。

17.【政治变迁】指政治体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向着某种被认为是“进步”的价值目标的,那么,政治变迁就是政治发展。总体而言,政治变迁主要强调政治体系运行状态和方式的改变,而不考虑这种改变的价值定向。

18.【政治统治】实质上是阶级统治。是指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与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19.【政治权威】权威的一种。通常政治权威概念对应的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某种机构、职务或个人。政治权威由于其具有的传统基础或魅力基础或法理基础,而获得政治体系中的被统治者的服从。

20.【政治统治的合法化过程】即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国家使自己的价值理念和理论规范转变为社会共识,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信仰体系转化为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从而证明这种政治统治正当性、合法性使政治共同体中的人们自愿服从权威统治的过程。政治统治合法化过程,也是政治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威的过程。

21.【政治合法性】指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这种认可通常不仅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且主要来自一些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社会成员通过这些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来判定政治统治能否有效运行,从而在认可政治统治的基础上产生服从的意识和心理。按照让-夸克的意见(《合法性与政治》),政治合法性实际上是一种统治权利的表现。

22.【统治、专政与镇压】镇压是以暴力对敌对势力实行专政的方式,专政不仅包括暴力镇压,而且包括限制和排斥、怀柔利用和安抚等多种方式,统治则除了专政的内容,还包括民主的内容。

23.【政治管理】国家权力围绕某种特定的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定方式,通过这种约束,政治生活得以按照某种既定秩序和目标来运行和发展。这些目标,既可能包括维持政治体系稳定运行有序发展,也可能包括促进经济增长社会福利扩大等等。

24.【行政管理】指对政府(广义)机关内部事务和人员的管理。

25.【差序格局】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使用的术语。指“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在这种权力格局中,礼与德是权力运行的主要规则。

26.【政治领导】作为政治管理方式的政治领导是指,政府、政党、政治集团以及政治领袖等政治管理主体运用权力和权威,通过对政治管理客体施加政治影响力,确立社会政治生活的性质和目的,实现与政治统治相关的原则和方向的过程。政治领导在政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形式上表现为政治领导人的活动。从政治领导行为的角度讲,政治管理可以被看作是国家政权对社会公众政治生活的根本性问题的权威指导过程。

27.【政治决策】指政府或政党等政治管理主体对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指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进行抉择的过程。政治决策具有如下特征:它是对公共政治生活所作的抉择,涉及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公共性),它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政权组织及与其相关的个人和组织(权威性),它的结果决定政治管理的整个实施过程(指导性),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要求普遍服从并执行(强制性)。

28.【政治组织】作为政治管理方式的政治组织是指,安排分散的人或事物,使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即组合成为行为系统,建立配合关系的过程。

29.【政治协调】指政治管理主体对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进行调节和调解,使之趋于平衡的政治行为和活动过程。政治协调是社会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的共同要求。政治协调的方式主要有:政治干预、权威仲裁、协商妥协、搁置回避和协同合作。

30.【政治干预】指政治管理主体对政治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压制和干涉,使冲突各方都作出让步的过程。

31.【政治沟通】广义的政治沟通是指传递政治信息、交流政治思想的全部活动。狭义的政治沟通是政治体系在输入输出过程中政治信息的交流和转换。作为政治管理方式的政治沟通是狭义的,按照沟通路径,可以分为上行、平行和下行三种。

32.【政治监督】在政治管理过程中,为保证社会公共权力机关在所担负的职权的正当范围内和轨道上运行,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和纠偏的各种活动。政治监督本质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其目的在于抵御权力的腐蚀性,避免普遍利益受到特殊利益的干扰,以保证政治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政治管理过程中,政治监督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和惩治腐败。从行为方向看,有上行、下行两种。

33.【政治稳定】指政治体系在根本秩序上的连续,一般涉及1政治权力承继是连续的;2政治权力格局是有序的、稳定的;3政治文化分布是相对同一的;④政治体系由于是开放的,从而具有很强适应性。

34.【政治参与】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只有公民才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政治参与既是一种权利过程,也是一种责任过程,它建立在对民主价值承诺的基础之上,是由于对国家、民族或某种政治团体的忠诚所采取的行动。

35.【政治投票】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通常,一个国家的公民在选举、罢免、复决等领域有机会以此方式来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

36.【政治选举】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政治过程。政治选举除投票行为外,还包括政治捐助、组织选民、政治宣传及其他影响选举过程或结果的活动。政治选举的持续、定期开展对于使当选者权威地位的合法化具有重要意义。

37.【政治结社】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的行为。这种组织既有可能致力于专门的特殊利益指向的问题,又有可能致力于广泛的公共利益指向的问题。政治结社包括参加政党和参加社团活动两大类。

38.【压力集团】一种政治组织。这种组织代表和维护某种社会特殊利益或特殊利益的某一方面,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但没有政权目的,而只是希望通过影响公共政策的指定、执行和调整来实现其利益要求。

39.【政治表达】指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的行为过程。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援、政治言论等制度性表达和非制度性表达。政治表达主要是通过汇集成一种集体效应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种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来影响政府过程。

40.【政治集会】政治表达方式的一种。指众多人为了共同的目的临时集合起来举行会议,联合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向政府提出某种支持或者要求的行为。

41.【政治请愿】政治表达方式的一种。指公民向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表达自己对有关政治事项意见和希望的行为。

42.【政治言论】政治表达方式的一种,指公民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和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见解的行为。现代社会中,政治言论参与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工具而形成政治舆论去影响政府决策。

43.【政治接触】指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请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官员并影响之的行为。政治接触本身包括合法和非法两种,但政治参与意义上的政治接触仅指合法的政治接触,而不包括贿赂或威胁等非法手段。在中国,制度化的接触渠道是信访,即公民通过来信或来放的形式同政府进行接触。

44.【政治冷漠】政治参与意义上的政治冷漠,是指参与的缺乏,表现为不参与政治活动或参与政治活动的不情愿,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不关心。

45.【政治体系】一般包括社会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两方面的内容。按照《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指一个社会之中的各种“相互作用和制度”。

46.【社会政治组织】指人们通过或试图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则结成的集合体,一般具有特定性质和内容的共同利益、权力和权利要求,具有特定的实体存在方式,具有特定的构成成员,具有特定的运行规则和活动方式。

47.【政治制度】指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活动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法定规约,它既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及其构成原则(即政治制度),又包括具体政治制度及其构成原则(即政治体制)。政治制度一般具有特定范围内的法定性和规约性,相对严密和稳定。

48.【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组织。恩格斯对国家有过经典的论述:“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49.【国家的历史类型】根据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而对其作出分类的一种方法。50.【国家形式(政府类型)】指国家权力在横、纵两个方面的配置、组合的形式。包括

(一)国家横向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配和相互关系;

(二)国家纵向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即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整体权力与部分权力的分配及其相互关系;

(三)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即所谓“政治体制”。

5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一个国家的政体,指“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主要涉及中央权力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

52.【国体】政府的性质,即在国家中,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53.【政体类型】按照政权组织形式(政体)的具体样式的一般特定,对政体作出的分类,政体类型的划分标准是:

一、最高国家权力的抵掌者人数的多少;

二、最高国家权力抵掌者的产生方式和任职期限。按照此标准,通常国家政体可以从总体上区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两类。

54.【专制君主制】君主政体的一种具体形式,主要特征是:君主拥有绝对至上的权力,君主不受任何来自外部的限制和监督,君主或者按照意志、或者按照自己不必执行的法律来行使权力。

55.【立宪君主制】君主政体的一种具体形式,也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形式之一。立宪君主制下,君主的地位和实际权限根据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规定设置。按照立宪君主制国家权力中心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二元君主制是指存在君主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的政体形式:一方面君主权力受到议会和宪法的限制,另一方面君主掌握着政府任命权、解散议会权和钦定宪法权等权力。议会君主制是指只有议会一个权力中心的政体形式:君主受到宪法和议会的实际限制,政府由议会产生,君主只有国家象征意义。

56.【民主共和制】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按照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特别是主要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

57.【议会共和制】民主共和政体的一种。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议会共和制下的总统实际上不掌握实权,但仍由选举产生。58.【总统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由总统和议会按不同职能分别执掌和行使的一种政体形式。总统共和制下,总统和议会分别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内阁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与议会之间有权力制约关系。

59.【委员会制政体】一种由联邦议会选举联邦委员会,并由后者集体行使行政权的政体形式。联邦委员会无权否定联邦议会决案或解散议会,议会也无权使委员会成员辞职。

60.【民主集中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组建的社会主义国家通常采用的一种制度形式,通常既是一种组织原则,也指组织赖以存续的活动原则。61.【单一制国家】国家结构形式的一种,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其基本特点是:

(一)具有统一的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

(二)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体系;

(三)具有统一的中央政权机关,最高国家权力由中央掌握;

(四)全国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按地域划分,各地域的地方权力受中央权力的统辖;

(五)国民具有统一国籍;

(六)外交权由中央统一行使。

62.【复合制国家】国家结构形式的一种,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联合程度的不同,区分为联邦制和邦联制。

63.【联邦制国家】复合制国家的一种,又称联盟国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组成,其特点在于:

(一)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这些机关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二)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在此前提下和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三)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联邦成员的国籍;

(四)联邦是国际政治的主体,外交权属于中央政府,但在宪法的范围内,联邦成员也可以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64.【邦联制国家】复合制国家的一种,又称国家联盟,由若干主权独立的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其特点主要是:

(一)各成员国主权独立、地位平等不存在隶属和制约关系;

(二)邦联本身不是主权国家,它的权力是邦联成员根据协议让予的,邦联没有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没有统一的军队、赋税和国籍;

(三)邦联设有成员国协商机关,其成员由各成员国政府首脑担任,其只能主要使协商成员国之间的共同事宜;

(四)邦联成员之间的共同活动以各方共同签字的条约为基础。65.【国家机构(政治机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足见的各种机关的综合,它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体现。

66.【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统治阶级在组织国家机构时所确定的不同职能的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原则,它是不同职能的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在国家机构设置原则方面的体现。国家机构设置原则主要有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三类。

67.【分权制衡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包括两层含义:

一、按照不同的功能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二、不同功能的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分权制衡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上的贯彻,通常体现为按不同功能权力设置不同的权力机关,这些权力机关之间具有相互监督、相互否决的权力。接实际运作来看,分权制衡理论有二权分立、三权分立等形式。

68.【议行合一原则】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过的斗争中创造的政权组织原则,其基本内容是:

(一)人民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权力,人民通过代表实施这种权力;

(二)人民对于各种国家职能机构具有统辖权。这种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方面具体体现为,一个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具有一定任期的立法机关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其他国家机关与立法机关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决策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判断议行合一原则的标准并不在于是否只存在一个议决和执行统一的机关,而是应考虑其权力关系。

69.【国家元首】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两种形式。国家元首可以由行政首脑担任,也可以由象征权力执掌者担任;可以由选举产生,也可以世袭或终身任职。国家元首的职权一般包括:公布法律;任免国家机关的高级官员;召集议会,宣布紧急状态、大赦、戒严或对外宣战;代表国家对外交往;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有的国家元首同时兼任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70.【立法机关】指有权制定、修改、废止或恢复法律的国家机关,在现代国家,一般是指代表大会、国会、议会、国民议会等机构,是国家立法权的组织体现。立法机关按照内部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两院制和一院制。立法机关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审查和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决算,并监督其实施;组织或监督政府,决定国家其他大政方针。71.【行政机关】指贯彻国家政治决策、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各行政职能部门的机关,是国家行政权的组织体现。国家行政机关主要由国家行政首脑、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行政公务人员三部分组成。行政首脑由选举产生或议会任命或国家元首任命,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般由行政首脑任命,一般行政公务人员或通过考试或由各级负责人挑选进入行政机关。72.【司法机关】指维护法律的部门,因此又称为审判和追究刑事责任并提出公诉的机关,是国家司法权的体现。司法机关的职能主要包括侦察、诉讼和审判三个部分。73.【政党】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间分子为了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74.【政党制度】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权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政党制度既可以是成文法规定的,也可以是宪法惯例规定的。

75.【两党制】指法律上或许存在许多个政党,但在政治过程中,只有两个政党可以问鼎政权的政党制度。

76.【一党制】指无论是法律上还是事实上,都只存在一个合法政党的政党制度。

77.【政治社团】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

78.【压力集团】又称为政治性利益集团,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

79.【政治文化】按阿尔蒙德的界定,政治文化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 80.【政治心理】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

81.【政治认知】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82.【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构成要素之一。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人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客体的好恶感、爱憎感、美丑感、亲疏感等心理反映的统称。

83.【政治动机】政治心理构成要素之一。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是隐藏在人们政治行为的背后,驱动政治主体的需求向政治目标的实现转化的心理因素。

84.【政治态度】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从肯定到否定、从赞成到反对的连续状态,由政治认知成分、政治情感成分和政治动机成分构成,三种成分的不同配置和组合构成政治态度的不同内容。政治态度通常表现为一系列以成型而又系统的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信仰为表现形式的综合信念体系。85.【政治思想(political thought)】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和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86.【政治哲学】指对政治现实进行价值的判断、评价和说明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其研究重点在于力图阐明政治的价值、政治的实质和政治分析的概念和逻辑,其方法主要是思辩式的。按照艾萨克的概括,政治哲学的特点主要是“科学的、规范的、工具性的和分析性的”,即

(一)政治哲学不反对观察,也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政治生活进行事实描述和解释;

(二)政治哲学是一种规范理论,力求探讨政治的终极价值;

(三)政治哲学也从事实现终极价值的最佳方法的探讨和研究;

(四)政治哲学着重于分析政治概念。

87.【政治科学】指运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方法对一切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进行的经验研究,注重对于实际政治状况的客观描述和阐释。政治科学属于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范畴,主要从事于描述某一个政治系统,解释或叙述某一政治现象的理论活动。政治科学必须具备以下特征,即“客观、精确、系统、普遍和可验证”。

88.【政治社会化】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就其动因、内容和后果来看,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化的最明显特征,即政治性。政治社会化的动因是人们对切身利益或长远利益的维护、实现和发展要求;其内容是对于社会政治的认识、取向和从事社会政治生活的技能;其后果是社会政治成员了解既有政治文化、熟悉政治准则、形成政治意识、明确政治角色,成为政治关系的承担者和政治活动的实践者。

89.【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主要有家庭、学校、特定政治符号、大众传播工具、社会政治组织和政治实践等。

90.【政治发展】指在独立民族国家形成和传统社会转型中,政治体系合法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按照《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定义,政治发展概念意味着“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它们自身民族构设的历程,而不是服从某种盲目的社会力量、政治演化或革命。” 91.【政治革命】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的旨在推翻另一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实现政治权力迅速变更、用一种政治体系取代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政治革命的主要方式包括暴力革命和非暴力的和平过渡。

92.【暴力革命】采用战争或流血斗争的方式用武力大岁旧的国家机器,推翻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的政治革命方式。

现代政治学名词解释 篇2

标量名词短语是采用各种标量手段标示量范畴的名词短语。本论文聚焦合指量和非合指量这一目标, 以标量手段的扩展和深化研究为主线, 在对以往标量手段分析整理的基础上, 探寻新的标量手段的形式类型、语义范畴、表达制约条件和语用规则。此项研究可以在名词短语研究的薄弱环节上取得较大进展, 对于进一步完善汉语语法学体系有重要意义;对于改进多种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环节有实用价值, 可为立足于汉语的语言工程研究中的名词短语语义语法属性标注以及名词短语与谓词的组配规则研究提供参考性成果。

论文以语义功能语法理论为指导, 从静态分布、动态分布、语篇功能等层面全方位地考察汉语含标量成分名词短语的各种语法语用属性;以结构功能、表达功能为主线构建层级分类系统, 对各功能大类、小类进行描写和解释;在分布特征和功能分析中, 把标量名词短语和相关词语进行系统的比较, 尝试对结构类型与功能类型的关系做出新的解释。全文构架为:1.绪论;2.名词短语标量手段分析;3.表示合指量和非合指量的标量名词短语研究;4.结论。

论文的创新之处如下:

第一, 界定了标量名词短语的研究范围。标量名词短语是采用各种标量手段标示量范畴的名词短语, 标量手段复杂多样, 类似于语义框架中的触发词, 我们将其分为名词短语内部的标量手段和外部的约束手段两类。

第二, 系统考察了“方位词‖数量︱ (+X) ”的标量手段。我们把“方位词‖数量︱ (+X) ”作为整体所表示的规定范围的数量意义称作“范围量”。从形式上, 方位词和数量词语是组构关系, 内容上, “范围量”是方所意义和数量意义经过重新分析组构后产生的新的意义, 属于量范畴的一个次范畴, 是复杂短语形式表示的范畴。“范围量”包括总量和部分量两种, 不同的方位词在标量内容和组构方式上各具特色。论文通过对“上类方位词+数量 (+X) ”的系统研究和比较分析, 得出了两个系列。一是标示“范围量”意义的典型形式到非典型形式的序列:“上/下+数量 (+X) ”﹥“以上/以下+数量 (+X) ”﹥“上面/下面+数量 (+X) ”;二是标量短语的独立性由强到弱的系列:“以上/以下+数量 (+X) ”﹥“上面/下面+数量 (+X) ”﹥“上/下+数量 (+X) ”。

第三, 比较分析了一组表示部分量意义且具有相近标量形式的词语:有时—有时候—有的时候。三者分属于词—类词短语—短语这三个层面, 在单用、多项并举使用时, 意义和功能有差异。另外, “有时候、有的时候”具有篇章管界的功能, 在恒常句中, “有的时候”已经发展出降低概率, 表达可能语气以及缓和语气的作用, 类似于插入语。

“胎毒”的现代医学解释 篇3

何为“胎毒”

宝宝在出生后脸上、腋下等处容易起红疙瘩,民间俗称此为“胎毒”。“胎毒”是指孩子出现的反复起湿疹问题,这和孩子的体质有关,多为湿热内蕴所致,是孩子的皮肤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时的一种免疫过程。

古人认为胎毒的发病与胎妊期间母体的热毒有关,表现为某些婴幼儿疾病,如疮疖、痘疹等。“胎毒”一词首见于《幼幼集成》:“凡胎毒之发,如虫疥、流丹、湿疮、痈疖、结核、重舌木舌、鹅口口疮,与夫胎热、胎寒、胎搐、胎黄是也。”其病因是由于孕妇恣食辛热,甘肥厚味或生活调摄失宜。遗毒于胎。或郁怒悲思等因素影响到胎儿而致病。在南方地区,人们认为胎儿在母体中染了毒邪,出生之后若不除去,将来会引发许多疾病,如黄疸、湿疹、鹅口疮等。

盲目排毒不可取

婴幼儿在出生后出现过敏、皮疹等皮肤问题,这一般是因为胎儿的营养摄入都直接来自母体,在母体的子宫内所处的环境比较干净、安全,出生后婴儿接触到自然界的各种病菌、过敏原后,由于自身免疫能力低下而出现皮肤问题。

有的妈妈在怀孕期间就开始服用中草药来“排毒”,有的家长还给新生儿服用了一些中草药以排除“胎毒”。常用的中药有甘草、黄连、朱砂、牛黄、轻粉等。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上述疾病各有病因,不能简单地用“胎毒”来解释。相反,这些中药对婴儿的健康不利。例如,黄连昧苦,性寒,易损伤婴幼儿的胃肠功能,影响消化、吸收;朱砂含有汞和硫磺,对婴儿有一定的毒性;牛黄是食草动物的胆石,味苦,性凉,不宜单味服用;轻粉即汞粉(水银),有剧毒。因此,无论是给孕妇还是小宝宝排“胎毒”,都没有科学依据,对于孩子出生后可能出现的这些皮肤问题,目前尚没有科学研究发现是可以在怀孕期间预防的。而且乱服药还可以对胎儿、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合理饮食,自然排毒

对孕妇来说,最重要的是营养搭配合理。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尽量少吃辛辣和煎炸食物,建议准妈妈在怀孕后期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和牛奶、多喝水、多吃五谷杂粮,保持大便通畅。

如果宝宝出生后出现的皮肤问题并不严重,给婴幼儿补充一些维生素C就可以了。另外,在孩子出生后坚持4到6个月的母乳喂养,母乳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抵抗自然界的这些侵扰。

宝宝伴健食疗方

(1)芝麻糊:将30g芝麻磨粉,加水煎煮成糊状,分次让宝宝服之。

(2)茉莉花煲鸡蛋:将茉莉花洗干净,两碗水,鸡蛋,一起放在锅里煮。待鸡蛋熟了,放入少量的冰糖,融化后即可服用。

宝宝皮肤外用方

(1)童子尿,趁婴儿刚小解完,将沾有童子尿的尿布直接搽拭在皮肤患处。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功效,一日3~4次。

(2)菊花、金银花各5克,煎药10—15分钟,取药液放置微温时外洗皮肤患处。一日1~2次。

母婴温馨提示:

现代企业名词解释1 篇4

流水生产: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按照规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地、有节奏地进行生产

目视管理是一种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企业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目的的管理工作

制造资源计划(MRP):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

MRP2:在闭环的基础上加入了财务及成本管理、营销管理、作业监控等功能模块,形成了一个能覆盖企业全部生产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

ERP是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因此称为企业资源计划

精细生产又称精益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整体优化的观点,科学、合理的组织与配置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以“人”为本,以“简化”为手段,以“尽善尽美”为目标,使企业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增强,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质量是反映实体(产品、过程或活动等)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是指质量的含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和服的质量,还包括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

质量认证含义:由国家认可或国际认可的机构对企业产品及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试验、检查和评定,以及获证后的定期检查和监督,以保证产品持续的符合技术要求的活动。强制性产品认证:是通过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强制性产 品认证程序,对列入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检测和审核。

价值工程:从产品的功能与其成本的最佳组合出发,研究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门科学。

风险:是指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

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也是企业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 篇5

1923年2月,张君劢对清华学子做了题为《人生观》的讲演,引起了地质学家丁文江的异议,拉开了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同以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科学派”之间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历史上称之为“科玄论战”。论战的焦点集中在:①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问题;②对科学与西方文明的认识;③对中国文明的态度。论战实质是如何对待东西方文化问题。2.《新潮》

1919年1月的由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创办的五四时期的进步刊物之一。主要发起人为罗家伦、傅斯年等。曾得到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支持。创刊后,因其仿效《新青年》,鼓吹“伦理革命”,反对纲常名教,提倡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鼓吹“文学革命”,大量刊载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作品,在进步的知识分子中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在五四运动后,由于受胡适的影响,逐渐向右转。共出版三卷十二期,1922年3月出至第三卷第二号后停刊。3.《新青年》

1915年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更名而来的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刊物之一。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早期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不断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状况的文章,逐步成为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刊物。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到1922年7月终刊出9卷54号

4.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创立于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建了陆军军官学校。(2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廖仲恺任党代表。(1分)黄埔军校是一所新型的军官学校,不仅重视军事素质的培养,还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分)5.整理党务案

是一九二六年五月,继中山舰事件之后,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抛出的限制共产党、夺取革命领导权的反动提案。其中规定: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省党部、特别市党部中担任执行委员人数不得超过全体执行委员的三分之一;共产党员不得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须全部交出;共产国际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指示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员的指示,均须先交国共两党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始能发出。总之,所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限制和打击共产党在国民党中的领导地位。

6.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1分)会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维护农工利益的内容,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奋斗纲领有一致之处,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选出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等。(2分)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分)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是毛泽东为了支持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驳斥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种种责难,于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到湖南湘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写的著名报告。发表于1927年3月。文章的主要思想是:充分肯定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指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是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在农村,农民推翻地主阶级的武装和政权,建立自己的武装和政权是完全必要的;那些攻击农民运动的言论,是站在地主阶级方面打击农民革命斗争的反动言论。这篇文章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经典文献。

8.“好人政府”

1922年5月,胡适、蔡元培、王宠惠、罗文干等16人,在《努力周报》上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2分)提出建立“好政府”的主张,当时被称作“好政府主义”。认为中国的腐败主要是好人自命清高,不肯出来当政的缘故;只要好人挺身而出,组织一个宪政的、公开的、实行有计划的政治的政府,中国就能得救。(2分)9月,直系军阀吴佩孚操纵组成以王宠惠为首的内阁,实践了“好人政府”的理论。由于军阀的操纵和控制,该内阁无法实践其具体政治主张,至11月间,因曹锟为首的保定派军阀的反对而垮台。(1分)9.联省自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部分地方军阀为保持地方割据而提出的主张。1920年7月,湘军总司令谭延闿在湖南人赶走张敬尧之后,以避免卷入南北战争为借口,通电号召“湘人治湘”。11月又通电主张“联省自治”。

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熊希龄则进一步主张仿照美国联邦制,由各省制定省宪法,实行“自治”,并号召召开联省会议,成立联省自治政府,以此改良腐败的政治,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广东军阀陈炯明、云南军阀唐继尧等通电响应,形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要求省自治和联省自治的浪潮。1924年,一些进步人士也曾利用这一口号,推动浙江自治和苏、浙、皖三省联省自治,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孙传芳的斗争。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后,联省自治的口号无人再提。10.工农武装割据

是毛泽东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队伍上井冈山、在开创和坚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守提出来的一个科学概念。即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阵地三位一体的思想,亦称“红色政权”的理论。它是关于农相。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11.《井冈山土地法》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开展了土地革命。1928年12月,在总结了并冈山根据地创建一年来土地革命斗争的经验后,由毛泽东起草并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共9条14款。主要内容是: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并由其进行分配;分配土地的数量标准和区域标准;山林分配法;土地税之征收等。这个土地法的颁布,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由于缺乏经验,土地法出有一些不足,如没收所有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土地所有权属苏维埃政府而不是农民,禁止土地买卖等。12.中原大战

1930年国民党内北伐后失势的改组派联合反共右倾西山会议派和冯、阎、桂军阀发起夺权挑战蒋介石中央政府及国民党中央会议的内战,共产党称之为蒋冯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战争在11月正式爆发,大体经过三个阶段,关键时刻,蒋介石得到张学良的帮助,迅速取得了胜利。此战巩固了蒋介石在国民党及其政权中的地位,张学良及其东北军也顿时身价倍增,但是此战却给广大民众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使国民党最终丧失民心。

13.新月人权派:

又称“新月派”或“人权派”,[1分]是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1分]出现的以胡适、罗隆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松散联合的政治派别,[1分]因创办《新月》月刊和主张“人权”而得名。[2分]

14.中国国民党改组派

又称改组同志会。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国民党内的主要反对派。1928年冬成立于上海,主要负责人是陈公博、顾孟余等,奉汪精卫为领袖。(2分)宣称恢复1924年国民党改组精神,却又反对共产党。反对独裁,揭露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得到了不少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拥护,最盛时会员达1万多人。在国民党“三大”和中原大战期间其反蒋活动达到高潮。(2分)蒋介石采取又拉又打方式分化瓦解,1931年初,汪精卫在香港发表宣言,宣布解散改组同志会。九·一八事变后,蒋汪合作,改组派不复存在。(1分)

15.法币政策:

1935年11月,〔1分〕国民党政府实施的废除银本位制,改用纸币的币制改革。〔2分〕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在客观上对中国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分〕

16“东北易帜”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继任奉天督办、东北保安司令,不顾日本的一再阻挠和压力,于7月1日通电宣布与南京方面停止军事行动,又派人与蒋介石洽谈统一事宜。(1分)10月8日,张学良接受国民党中常会任命的国民政府委员职,又达成东北统归于国民政府的4点协议。12月29日,张学良与张作相等联名通电声称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30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2分)国民政府实现了南北统一。(2分)17.瓦窑堡会议 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12月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会后,毛泽东根据中央的决议,在共产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决议和报告分析了“九·一八”事变以来国内政治形势的基本变化,指出了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决议和报告着重阐明了建立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会议批评了党内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瓦窑堡会议为迎接抗日新高潮的到来,做了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准备。18.洛川会议

中国共产党中央为了正式制定其在全面战争时期的行动方针和具体政策、正确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于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发出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伟大号召。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新形势,指出共产党同国民党的争论已经不是应否抗战的问题,而是如何争取胜利的问题,而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为此,会议决定:必须坚持抗日战争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乱后战场,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在一切国统区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争取全国人民所应有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会议在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转变为民族战争的历史关头、及时地规定了党的正确路线、纲领和政策,为实现党对抗记战争的领导,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19.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是1939年1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抗日问题和国共关系问题。(2分)关于抗日问题,全会仍旧标榜“抗战到底”;关于国共关系问题,会议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秘密通过了《防止异党活动办法》,设立了防共委员会。这次会议标志着抗战以来国民党在联共政策上的改变,给国共关系蒙上了阴影。(3分)

20.减租减息

是中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在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1分)基本原则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2分)一方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生活,增强了农民抗日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联合了地主一致抗日,壮大了抗日力量。(2分)

21.《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洛川会议制定并通过的全面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基本政治主张和争取抗战胜利的具体政策的一个纲领。基本内容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军事总动员;全国人民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实行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改善人民生活;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防;建立抗日的民族团结。纲领主张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共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是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指针,是反对国民党片面抗战的有力武器。

22.史迪威事件 抗日战争后期中美外交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1942年3月至1944年10月,蒋介石与史威迪之间围绕着美国援华战略物资的分配、调整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以及国民党军队的改革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蒋因不满史威迪与中共联系并进行军备支持而不断对美施压以致史于1944年10月被召回国,它表明美对华政策的转变,从开始积极支持中国抗战,支持史的主张变为最后接受蒋的要求,扶蒋反共控制干涉中国内政。

23.长沙大火:

1938年冬,〔1分〕日本侵略军占领武汉,进入湖南北部,国民党政府惊慌失措,以焦土抗战为名,下令火烧长沙,(1分)自11月12日晚间纵火,至14日大火熄灭,全城房屋大部焚毁,居民被烧死二万余人,财产损失无数。(2分)之后,日本侵略军并未立即进攻长沙。国民党政府为了推卸责任,将指挥纵火的长沙警备司令等3人枪决。(1分)

24.西南联大

抗日战争期设于昆明的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长沙,组成临时大学,10月25日开课。1938年4月,临时大学迁至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学。设理、工学院子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后亦迁至展明)。1939年后,共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等5个学院,以及2个专修科。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南联大于1946年解散,北大、清华、南开分别迂回北平(今北京)、天津复校。8年中华业生约2000人。抗日战争时期被誉为“大后方的民主堡垒”,震惊中外的“一二一”反内战反暴行斗争就发端于西南联大。

25.重庆谈判

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于1945年在重庆举行的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篡夺胜利果实,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积极准备反人民的内战。为了伪装和平,蒋介石于1945年8月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谈判进行43天,最后签订了“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国共双方达成了同意长期合作,避免内战等一系列有利于建设国家的共识。重庆谈判使共产党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取得民心等,有重要的意义。

26.《中美商约》

是国民党政府与美国政府于1946年在南京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简称。条约经历了3年的谈判酝酿,最终以互惠,对等的形式规定了两国国民在对方领土上的权利,美方法人团体与中方法人团体有同样的权利等诸多内容。但是因为当时中国生产落后,远洋运输又不发达,中国人民无法实现该约规定的权利。该约缔结之后,受到当时中国人民的普遍反对。

27.“五四指示”

即中共中央于1946年5月4日发布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根据日本投降以后国内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引导农民积极性,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有计划地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引向深入,而颁发了这项指示。规定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调整为平分土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同时要求在1946年底前全部或大部分解决土地,发动群众,执行群众路线,禁止命令主义,包办,代替,恩赐。使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2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的、于同年10与10日由中共中央公布施行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大纲是土地政策的法律化,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公布和实施,使得全国掀起了土地改革的高潮,消灭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完成了农村生产关系的伟大变革,满足了广大贫雇农对土地的迫切要求。这对于巩固解放区,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9.金圆券法案

即国民党政府为避免货币的破产于1948年8月19日颁布的《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废除法币,另外发行金圆券,以金圆券1元折合法币8百万元的比率收兑法币,并强制收兑民间金银外币。金圆券发行后,以比法币更快的速度贬值,不到10个月,发行额就增加了65万倍,批发物价随着上涨120万倍以上。1949年7月2日,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崩溃的前夜,宣告金圆券作废。

3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1分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政策和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会议要求全党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禁止给党的领导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道名和企业的名字。(2分)它规定了中共对夺取全国胜利和在全国胜利后的基本政策。为夺取革命胜利,推动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基础。(2分)

31.《美中关系白皮书》

是美国国务院于1949年8月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共分八章,回顾了从《中美望厦条约》签定到1949年的中美关系。(2分)白皮书的主旨在为美国对华政策作辩护,把美国在中国的失败归于国民党的腐败,而不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误。其结论是中国内战国民党的失败超出美国政府的控制能力,也是无可避免的。白皮书发表后,毛泽东连续写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等五篇文章、新华社发表了《无可奈何的供状》对其进行了揭露和批评。(3分)

北京政变

1924年10月23日由冯玉祥发动的针对直系的政变。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军。10月23日,冯玉祥率部返回北京,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统治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监禁总统曹锟,宣布成立“国民军”。政变后,冯玉祥授意摄政内阁通过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帝号,清室迁出紫禁城,驱除溥仪出宫。

曹锟贿选

1923年6月,直系军阀首领曹锟指示其党羽采用各种手段进行“逼宫”,把总统黎元洪逼出北京,为自己上台扫清了道路。但曹锟既想登上总统宝座,又要披上“合法”外衣,于是就以巨款贿赂国会议员,选举他当上总统。9月,在总统选举的预选会上,曹锟以5000元一张选票,到处收买议员,又以40万元的高价,收买了国会议长,共用去贿赂款1350余万元。就这样曹锟贿选当上了大总统。史称曹锟为“贿选总统”。

郭松龄倒戈

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由于地盘分配问题导致奉系内部矛盾激化,奉军土派将领郭松龄决心推到张作霖,清除洋派代表杨宇霆等而发动的倒戈事件。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起兵开始反奉,次日,又在滦州宣布倡导和平,班师回奉,要求张作霖下野,查办杨宇霆,拥护张学良为总司令。郭松龄反奉以他本人被杀而告终。郭松龄事件导致奉系军阀与直系军阀联合对抗冯玉祥的国民军,国民军退往西北。

古史辨派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篇6

1、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有机的组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8、信息情意:是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态度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形成信息素养的主要动力。

9、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人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10、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12、远程教育: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活动。它是一个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监控媒体教学、学生自学、面授、辅导等环节,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响,使之朝预期的认知和行为变化过程。

二、重点记忆内容

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趋势:学习信息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智能化;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全球化;教学管理与评估的实时化。

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

教学评价的目的:根据教学目标,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

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以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一)根据运行环境分类(单机版、网络版);

(二)根据包容的知识量分类:堂件、课件(CAI教学软件)、系列课件;

(三)根据教学类容的组织方式分类(帧型、生成型、数据库型、智能型)。

教学活动流程图的符号:长方形: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椭圆:媒体的应用;平行四边形:学生的活动;奇形怪状的:学生利用媒体操作、学习;菱形: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CAI课件的基本特征:1.表现教学内容的直观模像性。2.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片断型。3.反映最新知识信息的及时性、新颖性。4.展示方式的多媒体性。

CAI课件的基本设计思想:Why: 为什么要用(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抽象内容,示范)Who: 使用对象是谁(教师、学生)What: 什么表现形式,什么内容,基本问题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选择何种方式,表现手法(图片、文字、声音、制作工具是什么)When: 什么时候用(教学过程、课后学习)Where:什么地方用(配合什么内容)Which:哪一种内容最合适,素材来源。

CAI课件的制作原则:1.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2.内容针对性、正确性、相关性、完整性原则;3.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原则;4.灵活多样地交互性原则;5.注重个性化原则;6.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探索知识的原则;7.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原则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一致性原则、科学性、适应性、友好性、有机结合原则。多媒体课件评价:国内(自我评价、组织评价、使用中的评价、过程评价),国外(指标体系评价、分析式评价、观察法、实验法)

多媒体课件评价标准: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使用性

信息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

CAI课件的优缺点:优点:交互性、个别性、增强动机、及时反馈、学习者控制;缺点:开发成本较高、可能限制意外学习、学习过程不够灵活、缺乏感情。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及几点建议:

❶优点:增强感官效益,提高学习效率;信息的多维化有利于思维的多维化;多媒体的主题信息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次、创造性的学习目的。

❷缺点:课件质量差,操作环节机械;以辅代主;缺乏师生的互动交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资源。

❸建议:注重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精心设计课件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化对教学观念的冲击:(1)现代教学观。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学习(2)现代师生观。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认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也演变成了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和设计者,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现代人才观。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而不是传统教育的知识型、模仿型人才。(4)学习时空观。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实时或非实时地学习。这些现代教育观点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对于推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原则1:注重情境的创设与转换,并最终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原则2: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原则3:为学生提供支架式学习环境,以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资源、方法)原则4:充分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重视学生评价技能的提高。原则5:注意学习内容的适量,保持学习内容的活性。原则6:鼓励学生体验多种情境和检验不同观点。原则7:鼓励合作学习,注意心理环境的营造。

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原则: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优化组织多种教学媒体;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反馈。

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改中的作用(影响):

1、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工作平台

①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②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③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④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评价体系的建立

2、现代教育技术给课程设计与编制带来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 ①课程与教材编制者的群体化、综合化 ②课程与教材的多元化、系统化 ③平台化的教材、交互化的教材 ④课程的多元化载体

⑤课程的网络化、教材的智能化

在远程教育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必要素养?

1、主体意识: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唯一的主体

2、信息素养: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最起码的素养就是能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操作技能。

3、自控素养:加强元认知培养,积累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高低来源于学习动机;强化归因训练,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全面评价,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自我强化,加强意志锻炼。你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否适应?你该如何应对?

①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无孔不入”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面前难以应对,新的教育观正是在此“内忧外患”之际应运而生。知识不限于书本、不限于课堂、不限于教师,信息技术、因特尔和虚拟现实使个性化的教育成为一种可能,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信息技术的冲击还反映在教学模式的变化上。远程教学、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分布式学习、同步教学、异步学习等等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出现在教育界,并逐渐为绝大多数教师所接受。②如何应对?

改变教学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技能和方法的传授;重新组织、安排、更新教学内容;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如:交互式、合作性,多样化的教学);改变教学方法。

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流程: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评价量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编写脚本、制作工具选择、教学实施、总结反思。

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订策略、选择媒体、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教学任务分析、学习对象特征分析、学习目标分析、评价量规、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资源与环境、问题情景创设、教学活动过程、总结反思。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解决怎样教的问题。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学校教育面临的矛盾

1、新的信息不断产生与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矛盾。

2、新的媒体不断出现与传统教学方式不相适应的矛盾。

3、新的教学环境与传统培养模式的矛盾 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学组织

(一)内容组织:新颖:体现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科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 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效果: 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递进演绎------人文关怀、引导启发

(二)过程组织:熟悉环境,合理选择媒体实施教学;操作熟练,有效控制教学过程;加强互动交流,及时响应反馈信息。发现、探索-----获取知识,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三)效果评测:课堂内容的延伸;师生交流的桥梁;激发兴趣、提高动机;教师备课、教学评价、教学信息管理。多媒体课件:CAI(Computer Auxiliary Instruction)课件;CAL(Computer Auxiliary Learning)课件;MCAI(Multimedia Computer Auxiliary Instruction)课件 网络版多媒体课件特点

共享性强,受益面广;对象灵活,使用方便;开放型(协作学习、交流);动态性(易于维护、更新、充实);交互性(课件自带交互功能、BBS、E-mail等)自主性;多媒体型(超链接)

CAI课件的使用对象:课程学习型、拓展知识型、教师使用、教学型、演示型、情景创设型、学生使用。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

目标: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 内容:教育管理与决策信息化、教学过程信息化、学习过程信息化、育人环境信息化。基础: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知识自我建构 备课 = 写教案 上课 = 讲教材 教学系统设计 ≠ 教案 教学系统设计 ≠ 课件

教案:分节课进行编写,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描述,顺序递进。适用:传统教学方式 Intel 未来教育新理念

1、换位思考:角色转换,学生--教师相互体验、寻找切合点、寻找最佳的信息传播路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2、感受不同技术对相同内容的传播效果,理解技术的有效性(不同呈现方式,效果不同)。

3、根据教学、学习需要,选择技术、学习技术、利用技术、掌握技术。

4、基于问题的教、基于问题的学。在统揽知识面的基础上,找出结点,以点带面,引导教,引导学,探究式,研究型。

5、逆向教学设计。要深刻体会评价量规的作用。

6、协作交流,自我评价、反思的能力培养。英特未来教育新理念

1、一条主线:信息化教学设计;

2、追求的目标:信息化环境中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学核心:问题设计;

4、教学方式:自主、交互、探究、体验式学习;

5、评价方式:评价工具的合理、有效地使用(学习过程的评价,自评,互评);

现代政治学名词解释 篇7

一“不+名词”的种类

1. 俗语

黄伯荣和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中指出:有几个副词能加在名词前头, 但不能单用, “不人”“不山”不能单说, 只有在“人不人, 鬼不鬼的”“什么山不山的”等句子里成对用或连着说。按照此种句式, 引申出比较常见的例子有: (1) 他打扮得不男不女。 (2) 什么星期天不星期天。 (3) 什么厂长不厂长。

2. 名词具有描述属性

否定副词“不”和具有描述属性的名词搭配时, 其用法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很相似, 其中的名词具有形容词特性。此时的“不+NP”前面常常会有表示程度的副词出现, 如 (1) 他一点儿不男人。 (2) 她太不淑女了。

黄伯荣版的《现代汉语》指出, 近年来, 在书面中出现一些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 如“很淑女”“很绅士”“太传统”“非常专业”等。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在此类名词的语义上, 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

与此同时, 一些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也应运而生, 表示否定。如 (1) “我干吗在这关头如此虚弱, 我太不男人了?” (2) 同时, 她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自己从来就是个非常不现代的女人。 (3) 我的舞蹈也是这样, 从不担心它不中国, 只担心它不现代。

在句法上, (1) 中的“男人”做谓语; (2) 中的“现代”做定语; (3) 中的“中国”和“现代”做补语。有学者认为, 副词修饰名词, 这是一种名词和形容词兼类现象。但是需记住: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虽然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但不能修饰做主宾语的名词 (这一点区别于形容词) 。所以, 否定副词修饰名词中的名词仍是名词性的。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研究成果表明:“很+NP”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当“不+NP”做状语时, NP属于下面所讲的一类, 即具有动作属性的一类。在这个结构中名词意义体现出形容词的特点, 但名词仍然是名词。当“不+NP”的结构中名词性成分具有描述性质的时候, 其功能与“很+NP”的功能相似, 并且NP仍是名词性的, 其形式上常会出现否定词前出现程度副词的现象。

3. 名词具有动作属性

否定副词“不”和具有动作属性的名词搭配时, “不+NP”结构在整体上具有谓词性质, 并且否定副词“不”后面多有出现名词性短语的情况。这一点, 区别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如 (1) 我说, 你爸你妈才耍流氓, 他们不流氓能有你? (2) 余新江默默地按着龙光华的手, 他的脉搏是这样微弱而又不规律地跳动着。 (3) 一个不宣传、不公关、不上电视作秀的企业就不是好企业了? (4) 十日半月不营养思想, 人还不一定能感觉到。 (5) 这样的个人, 若非道士, 而是小说家, 即使本心并不忧患什么, 也让瞧着的人, 能硬瞧出点儿忧患着什么的意思的。

在句法上, (1) 中的“不流氓”做谓语, 是“不耍流氓”的省略; (2) 中的“不规律”做状语, 是“不按照规律”的省略; (3) 中的“不公关”做定语, 是“不做公关”的省略。 (4) 中的“营养思想”和 (5) 中的“忧患什么”都是名词性短语, 其中的“营养”和“忧患”都是具有动作属性的名词, 后面又加了名词性成分做宾语。

二“不+NP”中NP的选用条件

从语义看, “不+NP”结构的中心意思体现在“NP”上, 其中名词性成分对表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不+NP”中, NP仍然是名词性的, 但并不是所有名词都可以被否定副词“不”来修饰。其中的名词性成分应具有以下特征:

1. 表意明确性

“不+NP”中的名词性成分应有明确的区别意义和典型特征的语义指向。我们说“不淑女”“不中国”, 因为其中的“淑女”指非常典型的一类女性, 美好而文静, 区别于“女汉子”的形象;“中国”指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形象, 在国际上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区别于其他国家。

同样, “桌子”“水杯”“房子”等名词却不可用于“不+NP”句式。因为它们不具有表意明确性, 世上有很多种类似于“桌子”的方方正正的事物, 如茶几、写字台等, 而且桌子种类很多, 如果说“不桌子”, 说话人到底要表达哪个语义指向呢?这是不好解释的。

2. 形象性

当说话人使用“不+NP”句型时, 所选用的名词性成分应使听者在脑海中形成概念, 并清楚准确地明白说话者所描述的事物和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如钱钟书的《围城》中说:丈人丈母重男轻女, 并不宝贝你, 可是你也够难服侍。这个句子中, 名词“宝贝”表达出像对待宝贝似的那样珍爱之意, 从具体名词出发, 使读者通过联想, 自然而然地联系到人们对于珍宝的态度。

3. 简短性

“不+NP”句型中的名词不会很长, 双音节名词占了较大的比重。如当名词具有描述属性时的“不淑女”“不爷们”“不中国”“不洋气”等;当名词具有动作属性时的“不流氓”“不公关”等, 如果名词性成分是短语, 此时具有动作属性的名词也是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 如“不宝贝你”“不忧患什么”等。

三“不+NP”的表达功效

从语用看, 说话人在使用“不+NP”结构时, 常常能使听话人有效地理解他所要表达的内容, 其表达效果具有以下两点功效。

1. 言简义丰

“不+NP”的语表形式简单, 语里表达的信息量却非常大。因为名词所包含的性质意义是复杂、深刻的, 外延很大, 所以有的时候, 很难找到合适的形容词将其确切表达出来, 如果使用形容词描述还会显得啰唆而意蕴不足。如果用“不淑女”形容一个女子, 很容易让人想到其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不像一个女人一样贤淑、文静、美好、温婉。

2. 形象生动

“不+NP”的表达效果非常生动。当名词充当形容词用时, 它就像一个形容词一样, 在人们的脑海中描述出一幅具有该名词性质的或抽象或具体的人和事物, 如“不青春”中的“青春”具有“年轻、有活力、积极向上”等特点;“不宝贝你”中的“宝贝”就会让人感受到把人捧在手心里, 像是对宝贝一样疼爱的那样的动作和神情。这些句子的使用都会使听者产生“如见其人”或“身临其境”之感。

四结论

本文以否定副词修饰名词语法现象为研究对象, 分析总结出“不+NP”结构的种类、NP的选用条件以及此句式的表达效果, 认为其中除了俗语外, NP有形容性的, 也有动作性的, 但NP仍是名词。还有, 并不是所有名词都适用此结构, 只有表意明确、形象而简短的名词才有资格。最后, 分析了这一语法现象具有言简义丰和形象生动的表达功效。

摘要:本文以“不+NP”为例, 分析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修饰名词这一语法现象, 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不+NP”的种类、“不+NP”的名词选用条件和表达功效进行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不+NP”,种类,选用条件,表达功效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3]徐洁.“副词+名词”的排列不等于副词修饰名词[J].陕西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2)

[4]张谊生.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 (4)

[5]邢福义.“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语言研究, 1997 (2)

现代阅读解释学的本体论 篇8

解释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就有讲逻辑与解释的《范畴篇 解释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出现了系统训释《春秋》等著作的经传。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西方业已形成比较完备的训诂学和解释学理论。但是,到了20世纪,我国现代教育产生以后,语文学科既没有继承古代训诂学的传统,也没有借鉴和吸收西方解释学的成果,来形成自己的理论,因而在文本解读方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几乎没有规范可循,出现了很多混乱。当前,亟需构建一套我国现代语文阅读解释学的理论体系。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发杨邦俊老师关于现代汉语文阅读解释学研究的系列文章,运用阅读解释学和训诂学研究的成果,从哲学本体论、学科认识论和教学方法论的维度,对现代汉语文学科阅读理解的本原与发生、阅读解释的本质与方法、阅读解文的视角与边界,进行一些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期引发大家对现代汉语文阅读解释学的深入研究,促进我国现代阅读解释学的发展。

解释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代语文学科产生以后,既没有继承古代训诂学的传统,也没有借鉴和吸收西方解释学的成果,形成自己的解释学理论。在文本解读方面,几乎没有规范可循。语文学界亟需构建一套现代语文阅读解释学的理论体系。为此,我们在借鉴现代西方阅读解释学研究成果和吸收我国古代训诂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语文阅读解释学的概念,并从阅读解释的本原入手,系统探讨现代语文阅读解文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方法。本文拟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维度对现代汉语文的阅读解释学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

本体论是对事物的本原性认识。从本原上看,现代人的阅读解释活动是从对文本的认知开始的,阅读解文是关于文本存在的认识、反思和觉解,阅读的过程是以文本为中介、经由主体参与的间性互动。阅读的终极目标是要超越文本,文本内容对生活的世界有一个深刻而又全面的认识。解释则是在上述读解的基础上,走出文本诠释和说明这些认识。阅读活动的发生有三个深层的根源:一是文本的存在,二是主体的存在,三是超文本的存在。解释和说明也离不开这些存在。下面,我们对这“三种存在”作一些本原性探索。

一、文本、文本间性及其存在

经验主义哲学认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广袤构成了我们称之为‘世界的那种物质实体的本真存在。”①作为阅读对象的文本不是孤立的文字、文章,文字和文章记载着人类历史发展中某一时段真实发生的事情,包含着丰富鲜活的生活内容。文本的存在实际上也是一种由时间、空间和语用三维构成的历时性存在。因而,文本所承载的全部内容,同样具有存在主义哲学所指称的那种世界性,并且唯有“世界性”才能准确反映阅读对象的真正属性。

(一)文本、对象化存在及其世界性

从表面上看,阅读的对象是文章,或者说是文章所反映的文本世界。但如果深究起来,文章和文本都还不能直接成为认知的对象。无论是文章所反映的语言的世界,还是文本所反映的言语的世界,其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对象世界。这个世界是历史上某一时间、空间中各种存在的总和,具有历时性、生态性、多样性。单纯记载这个存在的语言系统——文章的存在,还不能直接成为认知的对象,还必须转换成反映这段生活内容的文本;文本也还不是真正的认知对象,还必须对象化,必须重回它原来那个世界的生态,回到历史上发生的那个时刻,还原它全部的生活内容,变成一种对象化的存在,才能成为阅读的对象。我们把阅读对象的这一特点称为文本的对象化,把文本能够以对象化的方式存在的特性称为阅读对象的世界性。要弄清其中的奥秘,需要从语言—言语、文章—文本两个维度来观照。

1.语言、言语及其“世界”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例如汉语、英语、俄语,或者是西班牙语等都是这样的系统”,“在语言这个系统中的每个成分,即每个语言成分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结合成的”②。语言符号及其声音和意义是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在后来的运用中,不断得到强化、丰富和发展,形成某种约定。音、形、义的构成不但可以记载、描写、复制,还可以写进《字典》和《词典》,为大众运用提供规范。与此相对,言语则是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话,它不单指语言层面的意义,更包含说话时的语音、语气和语调,以及语用环境中生成的情态、情状和情趣。语言层面呈现给我们的世界是静止的、确定的、易把握的文章系统。言语层面的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是生态的、生成的、难于把握的文本系统。阅读解文的关键是需要从语言的世界,走进言语的世界,从情与意、形与神、虚与实、恒与变等维度全面把握文本的内涵、情状和神韵,以及由此生成的精神世界。现代阅读学需要探索言语阅读的途径。

2.文章、文本及其“世界” 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连缀的有意义的篇章,文本指凝结着真实、深刻、鲜活生活内容的历时性存在。文章的世界指由字词句段篇及标点构成的符号系统,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有限的、直观的存在。可供人们反复阅读、观看、研究、咀嚼和探讨。文本的世界则指历史上文本生成时承载的所有内容的总和,是一个无限的、精神的、想象中的世界,可供人们自由的预想、猜测,审度、批判和讨论。文章和文本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一方面文章是文本的外在形式,人们对文本世界的想象、觉知,要借助文章这个由符号构成的世界来进行。另一方面文本又是文章的精神内核,是文章的灵魂,它是文章所反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内容的总和。阅读文章的终极目标是要全面地、立体地、生态地认知对象世界,即文本的世界。所以对文本世界的全面、深入、个性化的认知和解读是整个阅读活动的关键。阅读解文需要经历文本对象化的过程。

(二)文本间、间性存在及其互涉性

阅读需要借助文本进行,文本又是对生活世界的反映,是一种文化生成现象。意义的生成、意趣的产生、生活世界的文本化不是凭空而来的,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摄取,又有对固有文化的继承,还有作者个人因素的发挥,进入阅读环节后,还会有读者的加盟。因此,作为阅读对象的文本是一个包含有本文、互文、作者、读者复杂结构的间性存在,其间有多种互涉。

1.本文、本文性及其互涉 “本文” 又叫元文本,指阅读的第一文本。它是现实的、具体的,读者可以拿在手头的文本。它的文字、意义可以直接解读,它的意涵、韵味可以直接品评,它的学说、思想可以直接观照。它又是元的,初始的,没有掺入自身以外任何元素,不带有读者因素的文本,它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排他的、前设的。我们把元文本的这种“本文的存在”称为文本的本文性。如果进一步考察,我们还会发现所有的阅读解文,都是基于对本文性的认识而作出的结论,因而任何阅读活动都必须忠实于本文,任何文本解读都必须有其本文性的依据。但是,阅读解文又不能仅仅依靠元文本,不能拘泥于本文。这是因为,进入阅读状态以后的文本不再是它原来的那个“本文”, 由于读者的加入,此时文本中既有“本文的存在”,还有读者“带来的存在”,融入了生活、作者和读者的世界,是一种复合的间性存在。“本文”受到众多与意义有关的方面的影响,这些方面相互牵连,相互干涉,相互守正,相互革新,形成复杂的互涉关系。文本的意涵由此变得异常复杂,意义关系不再简单明了、一成不变,相反,变得隐晦、模糊而可再生。阅读解文受到文本互涉的强力作用,也由此产生了广泛的互文性。

2.互文、互文性及其互涉 阅读是一种文化交流,文本的世界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上才能显现,文本的对象化也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实现。“文本的存在”是在互涉、互照、互证中被认知的。任何一个孤立的文本都无法完成自证,因而都是不自足的。由此观之,文本与文本的广泛互涉构成了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两个相互关涉的文本甲和乙,如果我们把甲文本称为乙文本的“互文”,那么乙文本也应视为甲文本的“互文”,所谓互文性就是指文本之间因这种互文关系而发生影响的特性。现在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文化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变得异常广泛,文本间的互文关系也更加突出,互文性几乎无所不在。诚如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所说:“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③在阅读的互动中,一方面通过“本文”的“存在”向“互文”发出要求交流的信号,输入认同、否定、修正和创新的信息,促进文本间的碰撞、交流和修正发展。另一方面,“互文”的“存在”又逆势地向“本文”发出同样的信号和信息,产生同样的影响。阅读发生和交流的空间变得异常广阔,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必须放弃以往只从作者与作品自身的维度来认识读解文本,忽视跨文本的互通、互证和互解的传统做法,转向一种宽泛语境下的跨文本的文化解读,大力提倡互文性阅读。

二、主体、主体间性及其存在

阅读解释学,从本质上说属于精神现象学研究的范畴。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对人类的精神现象曾有细致的研究,他在《精神现象学》中,引入实体和主体的概念,深入论证了人类精神活动由实体到主体的生成、发展的运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和认知领域的奥秘,为现代解释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西方解释学兴起,对主体的研究更加深入,作为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范畴的主体间性,受到解释学家的高度重视。狄尔泰等一批现代西方解释学的先驱,以此为基础来“构想理解活动,阐释其生命解释学的思想”④,创建了现代解释学理论。我们借鉴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经验,深入考察汉语文阅读发生的过程,获得以下一些重要的认识。

(一)实体、主体的存在及其同一性

“实体”和“主体“是西方哲学本体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实体,指现实世界中那种自在自为而存在着的东西。它是一种生态的存在,既含有某些物质的因素,又必须是能够上升为精神的东西。这种存在具有自我异化的功能,能够不断地在自我否定中,褪去物质的外衣,上升为纯粹的、精神的自我。因此,实体从本质上说是精神的,它是在由物质趋向精神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最终完成的那个自我。在黑格尔看来,“它(指实体)必须是关于精神的东西的知识和作为精神自身的知识。”⑤那些带有物质属性的东西还不能称为实体,只有脱离了物质关系,完全实现自我以后的那种纯粹的精神的存在,才可以称为实体。主体则是指实体在生成过程中完全上升为精神以后的那个实体。如果说实体在它成为自身的初始阶段,还保留着某些物质的属性,那么随着它一步一步地上升为实体,一次一次地实现对自我的否定,一次一次地排斥作为个体的质的规定性,上升为抽象的类的规定性,最终完全脱离了物质的属性,变成一种纯粹的精神的存在。这时的实体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实体了,就主体化了,就是主体了。基于这种认识,黑格尔提出著名的实体即主体的论断:“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⑥这就是黑格尔哲学中著名的实体和主体的同一性理论。需要说明的是实体和主体的同一,并不是说二者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区别,也不是说任何实体都可以无原则地上升为主体。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人们对事物运动状态的一种认知。这种认知必须是基于事物自身条件作出的合乎逻辑的推断,而不是一种完全脱离文本和生活的纯粹自由的行为。实体与主体的统一性原理及其运动规律,既揭示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奥秘,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汉语文阅读解文过程中文本理解的某些奥秘。

(二)主体、间性存在及其互动性

人类的阅读活动是依靠文本实体和阅读主体来支撑的,由于作者、读者的加盟,文本的世界呈现出多个实体与主体相生共存的复杂结构。阅读过程中,实体与实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呈现出一个巨大的“中间地带”。这个地带构成整个阅读活动赖以发生的环境,所有的阅读解文活动都是在这里发生的,所有的读解都在这里生成,是整个阅读的真正“战场”。我们把阅读过程的这一特性,称为阅读发生的间性,把阅读过程中的这些存在,统称为间性存在。阅读发生的间性理论揭开了阅读活动的真正奥秘。

要弄清阅读的本质,还必须了解阅读发生过程中一些真实的情况。诸如,阅读中,作者、读者与文本的关系是怎样的?作者、读者是以什么状态参与的?作者、读者之间是以何种方式互动的?互动生成的各种读解和认识与主体间的关系又是怎样联系的?此前,我们对这些问题曾做过一些现象学层面的考察,初步认识到:“阅读解文的真实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读物负载的文化观念,在一定情境氛围中得以‘接受——再生的过程,从实质上说是阅读主客体互动性发展的过程。”⑦但是,由于忽略了对作者、读者以及其他关系者的本体论研究,理论基础不甚厚实。直到引入阅读解释学理论来研究,才获得重大突破,发现其中的一些奥秘:一是多元主体的间性。阅读活动从表面上看是文本作者、现场读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实际上是由他们演化而成的主体间的互动。文本对象和阅读参与者的主体化给阅读互动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间性”空间。主体与主体之间,因为这个空间而存在,并发生联系,由此引动整个阅读过程的完成。二是文本对象的主体化。一篇文章从表面上看是由某一作者完成的,是对特定现实生活的反映,应该具有客观唯一性。但是,如果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观照就会发现,作者及其反映的生活世界,进入阅读的间性空间以后,由于经历了“实体——主体”的演化,实体的“身影”逐渐消弭在主体的世界里,作者及其文章对原作者、原生活不再是简单地的“一对一”的反映,而是上升为抽象的“类”的反映。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文本对象中的各种关系者都脱掉了物质的“外衣”,上升为纯粹的精神,只能以主体的面貌存在并参与互动。三是阅读参与者的主体化。在阅读发生的过程中,读者带着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和思想“武库”, 进入阅读的“间性空间”,但他们一旦进入这个空间,受到阅读机制的作用,就被主体化了,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读者,而是一个完全主体化的对象,只能以“主体”的存在方式参与文本的阅读互动。四是主体间的互动性。阅读过程中,因为文本的“间性”作用,形成一种主体间“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否定、相互修正,互动发展”⑧的机制。阅读的真实发生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这种间性的作用下,主体间广泛的、深入的、全面的互动过程。作者、读者、文本的主体化及其间性理论,褪去作者、读者和文本的物质外衣,抛开以往对阅读过程的狭隘认识,使我们能够从纯粹的理性层面考察阅读发生的真实过程。

三、超文本、复合间性及其存在

考察一个真实的正在发生的阅读存在空间,我们发现这里不但有围绕文本而存在的众多主体,而且有远离文本而与文本遥相呼应的生活,我们把前者称为文本的存在,后者称为超文本的存在。那么这些文本和超文本原本隶属于不同的时空范畴,它们又是怎样走在一起的,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呢?下面我们对这一复杂的间性结构进行一些较为周密的解析。

(一)超文本及其存在

在阅读的间性存在中,有一个由言意构成的文本世界,还有一个由本象构成的超文本的世界。写作通过“言”来传达“意”,但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采用简单明了的方式,“以言尽意,以言达意”,而更多的是采用比较隐晦的方式,在“言意”中间引入“象”,用作譬喻,通过艺术的手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以象尽意,以象达意”。因此,在那些比较复杂的阅读过程中,就存在一种“言—象—意”的认知结构。在这个结构中,“言”构成直接的文本。“意”和“象”则较为复杂:一种情况是作者在文中把意和象直接表述(或写)出来,自然属于文本的范畴;另一种情况则是作者在通过“言”表述“意”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抽象化”的过程,将“象”的成分一次一次地抽去,读者阅读时已无法从文本中找到象的“身影”,需要在言外去追索,需要掺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补充。因而,由此生成的意义也更为模糊,根本无法从文本中直接获取,需要经过精细的解读和体验才能得到。这一类远离文本的“言外之象”和“言外之意”,则属于超文本的范畴。超文本的存在,使言、意、象的关系出现两种情形:一是言意的模糊性。文通过“言”来传“意”,但很多时候,“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需要“立象以尽意”⑨,这样,“言”所传达出来的“意”就具有了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一方面给我们阅读解文制造了较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又为阅读解文提供了巨大的创造和发展空间。二是象与意的非对称性。文章通过“立象”来尽意,通过“抽象”来运思。在“言”与“意”之间徘徊着一个“象”,这个“象”与“言”有时相随,有时分离;有时显明,有时潜隐。“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⑩。有时“一对一”,有时“一对多”,有时“多对一”,具有非对称性。举例而言,“白”,当初写作中,作者对它的认识,可能出自“白花”中的那种“白”,也可能出自“白马”“白纸”……任何一种实物中的那种白,但是一旦上升为抽象的“白”,写入文章,就脱离了原来的物性,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理性的概念;读者在理解“白”这个概念时,只要能找到生活中任何一种关于“白”的实物(象)的感觉,就能获得对“白”的正确理解。只是,在真实的读解中,不同读者找到的象,可能是不同的,有人可能是“白马”,有人可能是“白纸”;数量上的对应,有人可能是一种,有人可能是多种。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阅读中的情境和心理状态不一样,阅读中对“言”“ 意”与“象”的比契也不一样。因而,不同读者,阅读解文的方式和途径是不一样的,是充满个性的。

(二)复合间性及其存在

既然阅读的过程是在作者、读者、文本、超文本之间发生的。那么在文本的空间、主体的空间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大的复合空间。这个空间能够包容阅读发生中的文本、主体以及超文本的存在,形成一种文本与文本,主体与主体,文本与主体,文本与超文本之间的多向联系,构成交互的间性结构,从而引发综合的阅读互动活动。我们把上述特性称为阅读的复合间性,把其中包容的对象称为复合的间性存在。关于这种存在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例来演示:

复合间存在

复合空间的阅读互动生态示意图

进入阅读时间,读者首先接触的是“本文”,由此进入“本文”的空间(作者潜藏在这个空间),此间经过“实体——主体——对象化”的过程,“本文”的空间分化出读者和作者两个主体存在(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并形成互动(图中短虚线箭头所示);随着阅读的深入,被激活的“主体”,在“本文”的空间互动中,一方面经过想象、回忆等环节进入“超文本”的空间,在这里,经由“主体——实体——生活世界”的逆向还原,追溯到一个庞大的生活世界,形成对“本文”的比对和认证;另一方面,“主体”的存在,经过比较、筛选等环节,找到与“本文”有关联的“互文”,由此进入“互文”的空间。同理,“互文”也会分化成类似“本文”的主体,并形成“主体间”“文本间”的深入互动。此时,一个更大的复合交互运动的空间就会悄然来临,“本文”“互文”,“文本”“超文本”,“主体间”“文本间”,在这里形成广泛的互动(图中长虚线箭头所示),构成阅读发生过程的真实生态。超文本的形成有赖于读者的人生经历和想象、创造能力的发挥。创造性阅读,大都在这种复合的间性互动中生成。

文本、主体、超文本的间性存在及其互动,隐含了阅读生成的全部奥秘。对其本原性探索,为现代语文阅读解释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06页。

②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文学概论》,《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页。

③转引自黄念然:《当代西方文论的互文性理论》,《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

④田方林著:《狄尔泰生命解释学与西方解释学本体论转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⑤⑥〔德〕黑格尔著:《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7、12页。

⑦⑧杨邦俊撰:《阅读互动论》,《教育科学》,2002年第2期。

⑨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63页。

⑩〔魏〕王弼撰、楼宇烈校释:《老子德道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2页。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的案例下一篇:讲座活动冠名赞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