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精选4篇)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篇1

一、现有的各种增收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

为了使农民增收,政府提出并实施了诸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大办乡镇企业、调高农产品价格、减轻农民负担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此外,几十年如一日地兴修梯田、水利,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如提倡使用改良籽种和地膜等等,都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重要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究竟能不能彻底解决增收问题呢?下面对此做一些粗略的分析。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即由传统的粮食生产,转向发展多种经营,什么能卖钱就搞什么。目前,全国各地农村都在“压粮扩经”,或者栽果树,或者种蔬菜,从局部看,这样做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全国到处都这样搞,长此以往,又会使农业产业结构趋同,出现新的失调。而且,产业结构应该是由市场来调节的,靠行政命令人为地调整,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众所周知,烤烟的返还税比较高,前几年,好多地方基层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打着调整产业结构的旗号强迫农民种烤烟,对不种烟的农民进行处罚,一时烤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翻了几翻。但是烟草是国家专卖产品,烟叶不像蔬菜、水果那样直接进入流通市场,而是只能卖给烟草公司,全国的烟厂就那么多,吞吐能力也就那么大,过多的烟叶烟草公司根本收购不了,结果大量的烟叶积压下来,让农民吃了很大的苦头。可见,即使产业结构调整了,增收仍然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

2、推动农业产业化。即通过创办各类龙头企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以此增加农业的边际效益。创办龙头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目前农业剩余几近于无,而农民又不具备足够的融资能力,因此龙头企业难以大量涌现。计划经济时期靠政府出资建立起来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难以存活,如果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旺,公司无利可图,就只有倒闭或者转产,脆弱的产业链也就会被无情地掐断。从全国产业化发展形势来看,走这一条道路是十分艰难的,目前只有少数比较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产业化雏形,对于大多数边远农村来说,实在还没有条件走这样的一条路,因而也就谈不上通过这条途径,来大面积地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乡镇企业。无庸讳言,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确实吸纳了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批管理薄弱、产品粗劣和缺乏资金、技术投入的企业被淘汰了,而另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经过改制、改组和改造,由劳动力密集型逐渐转为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这样不仅不能大量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反而还不断地向外排斥着农民工。从近年来乡镇企业放缓吸纳以至排斥农民工的现实来看,这一条增收渠道已日渐堵塞。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由于农民工在整体素质上的天然低下,能够大量吸纳农民工的乡镇企业,不会再有产生和存活的土壤与气候了。

4、提高农产品价格。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多次通过调高部分农产品价格和实行农业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加入WTO,农产品价格最终要由市场来调节,而不能再由政府依靠行政命令来确定了。单从价格来看,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国内,因而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远远低于国内市场,这样我国的传统农业便完全丧失了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期望通过粮食价格上升来增加农民收入,在今后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严峻的现实是,加入WTO之后,发达国家的大宗农产品,会以低廉的价格冲击国内市场,造成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进一步大量失业和破产,这对于农民增收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所以朱镕基总理说,入世后他最担心的是农业。

5、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没有完全享受“国民待遇”。和城市居民尤其是和国家干部职工相比,一个农民一年的现金收入,只是国家干部职工一个月或两个月的收入。国家干部职工月工资超过800元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农民却在很低的收入水平上就承担了各类税赋,两者的收入和负担相比之下过于悬殊。而且,国家干部职工还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其他显性与隐性的社会福利,而农民不但没有任何福利待遇,还承担了国家干部职工不用承担的好几种费用。例如,在城市里办学、修路由国家财政负担,在农村却要由农民自己掏钱。近年来通过精简乡镇吃“皇粮”的人数和税费改革试点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这些措施充其量只是缓解一下尖锐的矛盾,并没有彻底改变农民的命运。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不解决,不缩小和城市居民尤其是和国家干部职工之间人为造成的差别,农民就不会从经济上彻底翻身,减轻负担也就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增收途径不过都是权宜之计,在局部或者一段时间内可以让农民增收,从长远看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出路。目前所搞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只是农业系统内的一种微调,并不能使农业本身发生革命性变迁,更不会改变一、二、三产业大格局。从全国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比较低,绝大多数农村都不具备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条件,而从事产业化的这一部分农民,从数量上看也不会超过农村劳动力的10%,因而所有单纯就农业抓农业的办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

二、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已经成为增收的重要或主要渠道

仔细考察一下近年来农民取得收入的主要途径,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政府一直致力于农业本身的发展来解决增收问题,但是农民的大部分收入尤其是现金收入,却来自于非农产业。这种结果实在是政府当初所没有预料到的。

农民的大部分收入和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来自于非农产业的一个标志,便是每年都在城乡之间汹涌彭湃的“民工潮”。

之所以会出现“民工潮”,首先是因为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测算,我国农村目前大约有4-5亿劳动力,而现有的耕地有一半人甚至仅有1亿人经营就足够了。大量剩余的劳动力为了摆脱隐形失业的困扰,只有到城市去打工,估计每年出外打工的农民在8000万到1亿之间。据了解,在一些传统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的地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所有的精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出外打工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越是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越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便越多,出外打工的人数也就越多。

其次是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农民谋生的一条重要以至主要渠道。目前,农村土地的承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农作物产量的增长也接近了极限,过多的劳动力聚集在土里刨食吃,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日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完全解决花钱的问题,这种情况促使农民只有外出打工才能挣到钱。据了解,许多地方的农民从打工途径取得的收入,已经占了人均纯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农民收入中的现金基本上都是由打工得来的。

三是农村中比较富裕的农民大多数都从事非农产业。作为弱质产业的传统农业,投资大、回报低,市场需求又不旺,并且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蚀,因而单纯靠农业并不能使大多数农民迅速富起来。目前,农村中相对比较富裕的农民,一般都是靠从事二三产业致富的,他们或到城市里从事建筑业,或者凭一技之长做生意,或者利用交通之便搞运输,总之,手中的钱大多数都是从农业之外得来的。综观中国大地上相对富裕的村,或者位于城郊、交通要道,占据着有利的地缘优势;或者靠近煤田、矿山,占据着丰富的资源优势;或者地处风景名胜区,占据着独特的自然优势,总之,这些地方都具有发展二三产业的良好条件。由于这些地方除从事农业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出路,加上这些地方的农民一般都要比别的地方的农民见多识广,头脑灵活,具有从事二三产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他们便比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先一步富起来了,甚至有一部分农民还住上了洋楼、坐起了轿车。而那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在一亩三分地里刨食吃的农民,是连想也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的。

综上所述,由于农业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目前农民从农业本身已经不能得到丰厚的收入,而在农业之外却广泛地开辟了增收的渠道。

三、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非农化

既然仅仅靠发展农业并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而且农民目前的收入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那么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结论: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的确,20多年来农村改革的实践已经表明,只有大量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矛盾。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与非农项目大量占用土地,我国耕地每年以几百万亩的速度锐减。目前,我国农村户均承包耕地仅7亩多一点,其中14个省区人均耕地低于1亩,更有6个省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5亩,可以说我国土地的承载力远远超过了极限,其生产资料功能已经严重退化。与耕地减少相对应的是,农村人口却一直处于膨胀之势,由建国初期的4亿增加到现在的9亿。据测算,目前农村有5亿左右的劳动力,而从事农业生产只需要不到一半的劳动力,这就是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有2-3亿,这么多的人如果都留在农村而找不到出路,不但不能解决脱贫致富的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矛盾,不仅使我国农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拖了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后腿。因此,只有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农村,只有让更多的农民脱离传统农业,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与地这种深刻的矛盾,才能为留在农村的那一部分农民开拓相对广阔的生活空间。

不仅如此,农民只有大量地从事非农产业,才能加快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步伐。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相当低,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0%左右,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甚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要实现城市化,必须改变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即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大幅度降低,第三产业就业比例相对提高,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应该超过一二产业就业的人数之和。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一般都达到60-70%;不少发展中国家,三产就业比重也在40%甚至一半以上。第三产业是城市新迁入人口的最佳流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就在于从事第三产业。只有大量的农民进城从事了第三产业,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目前十分突出的农业就业矛盾,加速实现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综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过程,无不伴随着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市大量转移,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舍此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劳动力资源再配置的过程,在目前农业出路十分狭窄的情况下,单纯地在农业内部调整产业结构,只有局部的效应,不会从根本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放在大产业格局中进行,也就是不断地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千方百计地发展第三产业,使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趋于合理。

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目前许多城市已经陆续拆除面向农村人高筑的壁垒,许多不合理的收费和限制被相继取消,农民在城市里就业和创业的环境比以前宽松多了。但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还没有得到当地政府应有的关注,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这一部分农民还没有进入农村基层政府日常管理的范围,属于被忽视或遗忘了的一部分人。在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及其负责人看来,农民一但外出打工就脱离了管辖的范围,他们的喜悦忧愁、成功失败与自己关系不大,因而对他们在外面的生活和生产不闻不问,甚至当外出打工人员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而四处求助时,也不能给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应有的关心。事实上,外出打工人员相对于城市人来说,仍然在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因而打工时常常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和心理压力,至于被工头欺骗,被老板克扣工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的事也时有发生。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篇2

自实行土地承包经营以来, 铅山县农业机械化经过了一个逐步发展的历程。农业机械化不断适应农业生产要求, 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形式, 以简单替代体力劳动到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再到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逐步形成专业化经营, 社会化服务的新产业, 农机社会化服务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农业机械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铅山县是一个农业产粮县,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现在农业机械不仅广泛地应用于种植业, 而且在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业、经济作物等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机械作业与人工相比, 实现了三个进步:一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 把农民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特别是在每年的夏、秋两个农忙季节, 农民不用像以前那样起早贪黑, 出力流汗了。农业劳动也变得相对比较轻松;二是农业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水稻、油菜收获和植树挖穴为例, 过去人工作业, 水稻收割一亩人工至少要一天, 机械收割不到半个小时就收割完了;植树用机械刨坑比人工作业效率提高了100倍。作业效率提高了, 解决了种收之间争时间的矛盾, 确保了农作物适时播种, 促进了增产增收;三是机械化增强了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业机械的应用, 不仅可以保证适时作业, 减少自然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 而且在抗灾救灾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增效。

农业机械是先进农业技术的载体。农业机械化作业促进和加快了先进适用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铅山县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机化装备结构, 加快农业机械技术创新, 今年认真实施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工程, 集中搞机插育秧示范演示, 带动了农户购机插秧的热情, 为机械化插秧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与此同时, 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 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农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得到认可。

三、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和就业开辟了新渠道。

近几年农机手参与跨区作业的热情越来越高, 部分农民把投资的目光盯上了农机服务市场, 农机行业给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成了部分农民的致富之路, 拖拉机整地、收割机收割、插秧机插秧等等都使机手们尝到很好的甜头。

此外, 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二三产业的发展, 加快了县乡村建设。农业机械使铅山县50%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进入二三产业或到外地打工, 促使农村人口城镇流动, 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篇3

对这“四道难题”要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认识。首先,我们要看到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河南高校由1978年的24所增加到2000年的52所,再增加到2009年年底的99所;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也由2.73万人增加到26万人,再增加到137万人。河南高等教育有了突破性的、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发展是主流,这是有目共睹的。出现的问题有的是教育快速发展中伴生的、不可避免的,有的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有的则是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要在发展中解决,不能不发展,不发展问题就会更多、更严重。其次,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四道难题”是全省高校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是高校领导遇到的最棘手、最头痛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否则就会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贯彻落实,从而严重制约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最后,我们应该看到,这些难题从根本上说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有关教育的体制机制问题引起的。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就很难有教育的发展,但是教育自身发展也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目前高等教育的模式有许多不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地方,必须通过改革兴利除弊,使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适应教育发展的规律。下面重点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改革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

在计划经济时期,高校教育经费全部来自政府财政拨款,比较单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高校开始收取学费,并通过校办企业和向社会提供咨询、培训等方式有了一些服务性的收入。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实施扩招以来,高校发展允许使用银行贷款,这确实为高校发展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也给高校带来了还贷的压力。目前高校普遍债务累累,少的几亿元,多的几十亿元,每年的还贷付息成为高校领导最头痛的事情,有的已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出现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等教育的投融资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因此要采取多种举措解决这一问题。

1.增加政府投入

教育是基础、是支撑、是民生、是未来,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高校出现巨额债务,政府有责任帮助解决。从河南省的情况来看,近些年来,来自财政的教育投入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扩张快、基础差、基数小,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仍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国家要求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因此,对高校债务,政府要通过增加财政投入的方式,或一次性解决,或实行贴息的办法予以缓解。

2.以老校区土地置换收益还贷

老校区一般都位于市区比较繁华的地带,近几年土地升值很快,应该价值不菲,但是有一部分老校区至今仍处于“闲置”状态,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加强协调工作,使其发挥作用。

3.广开融资渠道

高校的发展不能光靠政府的支持,也要寻求社会、企业和广大民众的支持,要采取妥当的形式和优越的机制吸引社会各界的捐款和馈赠。比如,教学楼、基金会均可以捐赠者的名义命名,学校也可以为捐赠者树碑立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的富人越来越多了,这种捐助办学的形式也会越来越多,所占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此外,高校还可以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获取收益。

二、改革高等教育结构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难发生在学生身上,但根子在学校、在社会。从学校来看,教育结构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进一步改革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1.努力培植和打造在全国有一定声誉和影响的名牌大学

河南有1亿多人口,有100多万在校大学生,却没有一所全国一流的大学,仅有一所大学进入了“211工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这是河南的重大损失:一方面大批优秀的人才苗子(高中毕业生)流失到了省外,另一方面我们自己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又很少,因此就出现了“需要的没有、不需要的却比较多”的问题。省委、省政府应对基础比较好、发展势头比较好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予以重点扶持,使其尽快进入全国一流大学的行列。

2.切实加强职业教育

近些年来,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比较快的发展,学校和学生的数量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学校的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师资队伍仍然比较薄弱,教学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增加对高职高专的投入,并采取定期培训、向企业聘请和向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3.按照社会和市场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

高等教育转为大众化以后,学科设置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既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也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多数高校来说,要把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放到第一位。

三、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最近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老临终之前在病榻上还念念不忘人才培养问题,他说: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大问题。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好的标志就是能够考一个好分数,教育成功的标志就是学生能考上大学、考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最终当上官。结果培养出的大部分是“五分加绵羊”式的“好学生”,走出学校后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数千年形成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必须扭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已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创新的关键是要有创新型人才,因此大学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目标,革新教育观念,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方式,由“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更加注重师生互动式、启发式教学,由“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确保学科和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进入大学课堂;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课本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授方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开展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组织管理信息化。

四、改革教育管理体制

这里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政府如何管教育,一个是学校自身如何管理。

从政府来说,要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可综合利用立法、规划、拨款、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及必要的行政措施来行使对教育的管理,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开,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建立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高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可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各种咨询服务活动,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从学校内部管理来说,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育人为本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要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尊重学术权利和学术自由,充分发挥学术机构的管理和决策作用。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改革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只有坚持不懈地深化教育改革,才能有助于“四道难题”的破解。

(作者系河南省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篇4

姜大明充分肯定了我省科技兴农工作取得的成就。他说, 农业领域的竞争, 实质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省要继续保持农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必须更加注重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农之路。要紧紧围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创新体制机制, 合理配置资源, 优化政策环境, 更加注重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更加注重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更加注重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更加注重搞好“农科教”结合, 大幅度提升农业科技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为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力争到“十二五”末, 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 到2020年提高到70%以上。

姜大明要求,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兴农工作的意见》, 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要切实加快现代种业发展步伐, 尽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动植物新品种, 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种业企业。二要切实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进一步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条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 努力形成科技支撑产业的基本框架和高效组织。三要切实加强农业装备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毛主席早就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我们要把加快农业机械化作为推动农业产品上档次上水平的关键,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率,搞好大型、复式、高效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进一步优化农机结构提升农机档次, 丰富农机种类,提高配套率,逐步用高端装备武装农业;要加快推进农机与农技、农机与农艺的融合,积极推行既利于增产增收又便于机械作业的组织措施、种植模式和生产方式;要加大优惠扶持力度,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农业服务组织提升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加快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四要切实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及时便捷的信息服务。五要切实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尽快形成一支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职业农民队伍。六要切实加大科技兴农平台建设, 加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力度。

姜大明强调, 加快推进新时期科技兴农工作, 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 是一项大有可为的艰巨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政策扶持, 严格监督考核, 搞好宣传引导, 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科技兴农工作的浓厚氛围。

上一篇:校园运动会个人心得感悟下一篇: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