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推进四群教育工作简报(精选12篇)
我县召开群众观众利点群众路线群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动员大会。24日至28日,各乡镇、县属各党委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相继召开动员大会,全面推进“四群”教育。
我县突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参与“四群”教育的热情和动力;深入基层走访调研,进行专题研究,认真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集中精力进行了整顿。健全组织,组建机构,及时成立“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展学习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结合洱源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明确了“四群”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措施和工作要求;派出5个督导组,加强分类指导,增强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细化目标任务,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加强跟踪问效;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为开展“四群”教育创造必要条件。
我县紧紧围绕“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动力,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幸福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广大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扎实开展“四百”(串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难)、“五访五问”(一访富裕户,问致富经验;二访党员、老干部,问发展良策;三访党员示范户、党员中心户,问基层组织建设见解;四访弱势群体,问困难和问题;五访意见户和矛盾纠纷户,问产生怨气和矛盾纠纷的原因)、“五关心”(关心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老党员、困难群众)、“五个一”(在一线学习动员、在一线工作宣传、在一线专题调研、在一线学习讨论、在一线解决问题)等活动,扎实推进“四群”教育,在群众最盼处慰民心,在群众最急处见真情,在群众最怨处改作风,在群众最需处下功夫,靠爱民之心、亲民之心、亲民之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一、加强“四群教育”认识, 提高工作反思能力
加强群众观点教育, 切实解决好认识问题。深入群众, 了解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感情, 摆正位置, 端正态度, 密切联系, 增进师生感情。总之要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 明确这个目标之后, 认真做好自己的岗位职责。牢记权力来自人民、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 进一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二是加强群众路线教育, 切实解决好实践问题。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重点是坚持群众路线, 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使工作更加体现群众意愿。到学生宿舍走访, 开展“交心谈心”活动, 听取学师生意见建议, 认真梳理分析, 尽量解决。三是加强群众利益教育, 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核心是群众利益问题, 要视群众为“家人”, 视群众的事为“家事”, 视群群众期待为“家计”, 视群众工作为“家业”, 努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核心任务。换位思考, 从群众的角度出发, 才能为群众谋取更大的利益, 服务师生工作。四是加强群众工作教育, 切实解决好方式方法问题。要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要求, 改进和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关心师生, 做好群众工作,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设立师生共言箱和电子邮箱, 接收师生的意见或建议, 做到事事有记录和反馈。善于运用网络、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健全群众工作机制, 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五例会团队”的建设, 创新高校党建学生工作新思路
制定并认真实施“五个例会”制度。例会的内容一般包括:传达学校、学院相关文件 (通知) 精神和工作安排;各部门对所做工作的汇报和总结;拟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同时, 了解同学们对学院、学校的相关情况有何意见或建议, 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打好基础。
1.班主任工作例会
传达学校相关文件 (通知) 精神, 安排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 同时对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 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 集中班主任集体的智慧, 分享班主任工作的成果, 研究典型案例的解决策略, 商议重大活动的可行性方案等。每个月月底最后一个星期五, 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2.班长工作例会
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三, 讨论解决学生生活和心理问题;听取各班近期在各方面的情况汇报, 宿舍卫生情况、晚归情况、班主任开展工作情况等。
3.团支部书记工作例会
每个月第二个星期三, 讨论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培训和三学活动开展等党建问题。
4.学习委员工作例会
每个月第三个星期三, 讨论学生学习问题, 包括出勤率、自习情况。
5.学生会部长级工作例会
每个月第四个星期三, 讨论解决文体活动等相关问题。
每个列会形成一个团队管理, 选出团长、副团长管理, 建立各团队的QQ群加强交流和管理。在五列会开展一年多来, 学院学生各方面有了明显的好转, 如学风上、党员带头上、干部表率上和学生违纪上, 使得学院的管理更规范和精细化。
三、加强“五加强团队”的建设, 实现四群教育新突破
1.加强“演讲和政治理论团队”建设, 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
在信息化、知识型社会里, 借助互联网等媒介进行交流与沟通逐渐成为主流, 面对面、口耳相接的人际交流活动逐渐减少, 使一些大学生常常处于半失语状态, 难以适应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因此, 培养大学生善于演讲的习惯, 准确、清晰、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学院依托演讲者协会组织“爱的奉献”“从我做起, 促学风建设”和“感恩, 前行的力量”等多个主题演讲, 在学生中知和行结合, 激发学生的责任和动力。同时, 在当今信息时代, 写作能力已成为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 写作行为也将成为人们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掌握一定的写作能力不仅是人文科学学生的专利, 而且也是自然学科学生应掌握的一项核心技能。近些年来, 毕业生的“公务员热”“村官热”和“事业单位热”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要求, 学院依托延安精神研究分会, 帮助学生把握时代主旋律, 弘扬社会真、善、美, 促进传统教育与现代观念相结合。学院开展了“学习郭明义事迹”“学习雷锋事迹”“学习杨善洲事迹”和“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多个主题后, 每个主题都要求同学们认真写心得体会, 每人每个学期都要写10个以上的心得体会, 由关工委老师为他们批改, 长此以往, 学生写作不断得到提高。
总结我院多年思想教育成果, 在我院形成了一整套的有关学习的理论体系。从一开始提出的“学一学、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学英雄、照镜子、理思路、提措施”到后来的“以事造势, 以势引情, 以情寓理, 事、势、情、理有机结合”, 其影响在不断扩大, 组织方式在不断改进, 学生在活动中不但是学到知识, 感受到力量, 更重要的是在分享的过程中彼此获得心灵的碰撞, 精神上得到升华。一年来, 关工委老师为学生批阅心得体会近2000份;每个月制订支部的学习计划, 至少有一个积极、乐观、热情、向上的主题;开展影片教育、学习与交流、周末有约、革命诗歌欣赏、红歌会等多种方式学习。效果通过发布到学院网站或宣传栏, 供大家学习借鉴。
2.加强“科研项目团队”建设, 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学生科研活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包括团队协作精神、社交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正确的科学态度等在内的综合素质的角度强调了其必要性。有学者认为, 以项目开发为导向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以学生参与项目开发实践为手段、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 使学生能全面胜任专业领域的项目开发任务的培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 这种培养模式以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 以学生的实践参与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与就业市场需要的既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 又有很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由上可见, 对本科生实施科研能力训练已成为一条被普遍认同的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学院结合学校创新创业项目, 院企项目, 每年有近100个项目立项, 300多人参与, 逐步形成了以科研促学风, 促创业的良好氛围。
3.加强“文体活动团队”建设, 提高学生德智文体能力
高校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完善人格, 提高其工作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 促进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与自然人”的全面发展。由学生自愿参加、有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 而文体活动正是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深化、延伸、继续, 只有将两个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造就学生成为“完善的人”“完整的人”“和谐的人”而幸福健康地成长。
学院依托学生会和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晚会、辩论赛和诚信知识竞赛、党的知识竞赛和各种球类比赛。通过活动, 提高了学生的活动组织、交流沟通、协作配合、指挥领导等能力素质, 培养了学生健康个性与完善人格, 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和意义。
4.加强“社会实践团队”建设, 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学院每年组织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 与农民同吃同劳动, 共同交流、共同学习, 为农民讲解科学的养殖技术, 提供咨询服务1000多人次, 发放农业科普宣传资料10000余份, 举办农业科技讲座多场, 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全体同学都以“我是一个毕业生, 当成是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心态分别入住不同的农户家里, 到了生产第一线, 进行“一对一”“手牵手”“心连心”的互动沟通、交流, 收集信息, 了解“三农”现状, 宣传农业科技, 为广大农民养殖户解决和提供疾病预防、科学养殖的方式方法, 听取农民的建议和意见, 在实践中锻炼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制定更为明确的目标。在整个活动中, 学院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活动结束后要求每组交小组总结, 每位同学交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各一份, 做好总结, 为今后“三下乡”活动提供宝贵的经验。整个活动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多年的实践证明, 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全面、客观地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社会实践, 可以让学生亲眼目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感受社会价值体系的各种冲击和张力,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社会的变革和变化, 从而使学生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明确、视觉更清晰。这不仅可以促使他们从思想上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明确社会对大学生的各方面要求, 激发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培养他们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而且还会促使他们自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改善理论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最终走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
5.加强“志愿者服务团队”建设, 倡导学生服务社会价值观
党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素质教育在注重知识传播的同时, 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品格的塑造, 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志愿者精神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学院依靠自愿者团队开展了保护滇池“绿色行动”、爱护红嘴鸥、敬老院慰和孤儿院演出交流等活动。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传递爱心, 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 也传递了爱心, 传播了文明, 这种“爱心”和“文明’, 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 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二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 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 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 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 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围绕如何使学生成长成才、成为有用的人, 更好地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 学院通过实施“五列会五加强”, 切实起到了促进学生能学习、能干事、能写作、能思考、能善言的作用。今后, 学院将进一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掌握学生学、生活规律, 制订出更合理的管理措施, 实现学生党建工作和四群教育的新突破。
摘要:围绕云南省委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活动的要求,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按照学校要求, 深入开展“五列会五加强”活动, 结合学院实际情况, 在教师队伍和学生群体中开展“五列会五加强”推进四群教育活动, 实现高校党建学生工作新突破。
关键词:高校党建,四群教育,学生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玉霞.高等学校对大学生演讲能力的开发研究[J].语文学刊, 2010, (3) .
[2]黎德锐.论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03, 24 (2) .
[3]张文涛, 汪宏志, 宋晓梅.参加科研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意义[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OO7, (3) .
[4]王应解.以项目开发为导向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1) .
[5]黄新宇.高校“第二课堂”刍议.高教论坛, 2008, (8) .
[6]牛磊.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0) .
11月11日晚,西盟县教育局第五批工作组在李群昌局长带领下深入力所乡茨米竹村民小组农户家中了解民情。李局长在与农户的促膝夜谈中了解到,因人手不足,部分村民种植的咖啡豆不能得到及时采摘。得知这一情况后,李群昌当即决定第二天组织所有工作队员到咖啡地无偿帮助农户采摘咖啡豆。
次日清晨,天刚拂晓,李局长一行便来到了茨米竹村民小组的咖啡地帮助农户采摘咖啡豆。从清晨开始,工作组的队员们顶着越升越高的太阳在咖啡地里埋头劳作。渴了,他们就喝上几口自带的茶水;饿了,就在地头围坐成一圈吃着自带的午餐;累了,就相互間打趣几句解解乏。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暗,大家合力将采摘到的咖啡豆抬到了加工场。这时,村民们围拢过来说:“你们帮我们摘了一天的咖啡豆,就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吃顿饭吧!”面对村民的盛情邀请,工作组一行婉言谢绝了,悄悄回到了临时住所。
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
全面推进幸福乡村建设工程总体启动方案》的
通
知
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市级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在农村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施幸福乡村建设工程的决策部署,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全面推进幸福乡村建设工程总体启动方案(送审稿)》。《方案(送审稿)》已经十届市委第15次常委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关于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全面推进幸福乡村建设工程总体启动方案》
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厅
2012年6月28日
关于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 全面推进幸福乡村建设工程
总体启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在农村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施幸福乡村建设工程的决策部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按照试点先行、由点及面、示范带动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同时同步启动幸福乡村建设工程,迅速掀起幸福乡村建设高潮。现拟订方案如下:
一、启动时间和内容
拟定于7月上旬,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以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宜居农房)为主要内容的幸福乡村建设工程。
二、启动方式和要求
在全市范围分4个层次,全面启动幸福乡村建设。
(一)全面启动“幸福乡村建设工程”25个第一批宜居农房建设项目
1.启动方式:由相关市领导带队,分赴东川、禄劝、寻甸、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同时同步启动25个第一批宜居农房建设项目(详见附表一)。
2.启动要求:由相关市领导带队,在各自启动点组织开展以“五个一”(即:开展一次宣传发动、举行一个启动仪式、参加一项建设劳动、开展一次民情恳谈、引入一批社会力量)为主要内容的启动活动。
(1)开展一次宣传发动。以召开座谈会、解读宣讲政策等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市委、市政府推进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幸福乡村建设工程的政策措施,特别是第一批启动宜居农房建设的村,要重点宣传好村庄规划建设、农房建设形态,以及宜居农房建设的资金补助和信贷支持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建盖宜居农房、建设幸福家园。
(2)举行一个启动仪式。举行以宜居农房、村庄道路、农田水利、产业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开工启动仪式,形成全面启动、整体推进幸福乡村建设工程的浓厚氛围。
(3)参加一项建设劳动。结合项目启动,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和项目建设一线,与农民群众一道抓生产、建项目、促发展,共同推进幸福乡村建设。
(4)开展一次民情恳谈。蹲点驻村入户开展民情恳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社情民意,感知感受群众所思所想,努力解决群众所急所盼。
(5)引入一批社会力量。邀请企业、商会、民间组织和爱心人士参加启动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幸福乡村建设,深入开展“百企联村共建、千人爱心助困”活动,巩固提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形成全社会同参与、共建设的良好氛围。
3.参加人员:(1)第一批宜居农房建设启动项目涉及的市领导(详见附表一);(2)市级挂钩部门负责人;(3)启动项目所在地“四群”工作队员;(4)启动项目涉及县区领导及乡镇、村委会负责人;(5)邀请第一批定点挂钩贫困村委会的企业和商会负责人参加。(6)组织部分群众参与。
(二)全面启动411个省市重点贫困村幸福乡村建设项目 1.由相关市领导带队(已安排启动第一批宜居农房项目的市领导除外,详见附表二),按照“五个一”要求,同时同步启动所联系的重点贫困村幸福乡村建设项目。
2.由市扶贫办牵头,市级相关部门配合,东川、禄劝、寻甸、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管委会、盘龙、晋宁、富民、宜良、嵩明、石林、阳宗海管委会具体落实,按照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启动实施411个重点贫困村幸福乡村建设项目(详见附表三)。
(三)启动28个新农村的建设项目
由市委农办牵头,按照“六带八化十有”的要求,涉及县(市)区具体负责,在进一步做好全市60个示范村项目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启动实施28个示范村的项目建设(详见附表四)。
(四)启动都市农庄规划和建设项目
由市农业局牵头,涉及县(市)区具体负责,进一步做好30个都市农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前期组织启动10个建设项目(详见附表五)。
三、有关事项
(一)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以及市领导所在部门,负责细化方案,并组织安排好所对应市领导参加的启动活动。
(二)市扶贫办牵头,市级相关部门配合,东川、禄劝、寻甸、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管委会、盘龙、晋宁、富民、宜良、嵩明、石林、阳宗海管委会等11个县区具体落实。一是负责“幸福乡村建设工程”第一批宜居农房启动项目汇总表的编制、复核,审核无误按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二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年年有资金、村村有项目”的原则,具体负责组织411个省市重点贫困村2012年度规划项目的启动建设和推进落实。
(三)盘龙、晋宁、富民、宜良、嵩明、石林、阳宗海等7个县区,至少要有一个以宜居农房项目建设为重点的试点村启动建设。
(四)市委组织部、市“四群”办,负责组织督促“四群”工作队员全程参与、协助配合当地党委、政府推进实施好幸福乡村建设工程。
(五)市委宣传部负责围绕幸福乡村建设主题,组织开展好系列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六)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市委农办、市级有关部门、相关投融资平台和各县(市)区负责项目资金筹措及落实。市金融办负责协调相关金融机构,对宜居农房建设给予贷款支持,具体事宜由涉及县区衔接落实。
(七)市扶贫办、市农业局、市工商联、市工信委负责落实提供企业、商会定点挂钩贫困村名单,并组织参加项目启动仪式及相关工作。
(八)涉及县(市)区负责认真做好政策宣传、群众发动、启动准备和推进落实工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同时,以专报、简报和信息等多种方式,向市级挂钩领导和相关部门上报项目推进情况。
(九)市纪委和市委、市政府目督办负责对幸福乡村建设工程推进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督办。
——xx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xx县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在我县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时刻,各位领导、专家在百忙之中,不辞辛劳莅临xx检查指导工作,让我们深受鼓舞、备受感动。在此,我谨代表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xx地处赣北,位居昌九中段、鄱湖之滨、庐山脚下,县域面积xxx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场)、xx个行政村,人口xx万。xx是一方人文厚土,建县千年,文化厚重,人杰地灵;xx是一方生态净土,这里风景秀丽,生态优美,已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江西省卫生县城、江西省森林城市、江西省文明县城等多张城市名片;xx是一方资源沃土,这里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林地面积88.6万亩,森林覆盖率60.56%,境内水系纵横,铅锌、钙、锡等矿产资源丰厚,以义门陈文化、万家岭大捷抗战、袁隆平科普教育为元素的旅游事业蓬勃兴起;xx是一方发展热土,xx县大力推进“新工业十年行动”,强力决战工业经济,聚力发
2算内教育事业费从x年的7524元提高到x年的9988元,增长了32.7%,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x年的10159元提高到x年的11535元,增长了13.5%。三是健全督促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联合组建专项督查组,定期对各校教学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完善考核考评体系,将教育工作纳入全县部门绩效考核和科学发展目标综合考核,严格按照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实施奖惩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二)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把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主要阵地,严标准、强投入、建基础、添设备,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是优化学校网点布局。制定出台了《xx县x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稳步推进全县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x年在县工业园新建xx县第三小学,同时撤并宝塔乡杨桥小学;x年合并车桥镇中、小学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合并聂桥镇中、小学为九年一贯制学校;x年合并林泉乡中、小学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合并塘山乡中、小学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九仙新区新建了隆平学校。通过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校网撤并调整,教育资源得以优化组合,学校布局更加趋于合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明显提升。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x亿元先后在县城新建了x小学,县二中,县一小、一幼,县三小、二幼和x学校等花园式学校。在不断提升城区学校的硬件水平的同时,通过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学校标准化、农村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校安工程等项目建设,三年共投入资金x万元为农村学校完成维修、改造、新建项目x个,维修、改造、新建校舍x平方米,新建运动场x平方米,围墙x米,校门x个;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改造、新建项目x个,改造、新建面积x平方米,所有农村学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三是加大教学设备配备。x年制定出台了《xx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试行)》(x教体发﹝2013﹞43号),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x万元,装备标准化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多媒体投影教室共56间,添置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1526台,购置多媒体“班班通”263套,一体机(含推拉黑板和高拍仪)78台,购置图书26万册,添置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762万元。2011年开通xx县教育协同办公平台,全县所有学校均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全县中小学实现了数字网络全覆盖。其中生均图书册数小学为18.4册,初中为27.6册;小学生生机比为16:1,初中生生机比为10:1。全县生机比、生均图书、生均教学仪器值及各功能室的数量和要求均达到省定标准,各项设备能满足基本教学需求。
(三)建强队伍,着力提升师资水平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支撑,广招引、促交流、增待遇、提素养,努力提高师资整体水平。一是配足配强师资力量。我县从2007年起开始实施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制度,先后选拨了255名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定向培养,目前
6钩费用的现象,实现了“零择校”目标。制定出台了《关于我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二是保障残疾儿童教育权利。将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建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残疾儿童少年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形成了以特教班为载体、以随班就读为核心、以送教上门为特色的特殊教育体系,解决了残疾儿童少年就学的实际困难。目前我县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7.17%。三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出台了《xx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以政府主导,教育、财政、民政、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关爱体系,通过开展助学结对、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新建改造心理健康室、配齐配强心理辅导老师等有效举措,及时了解班级“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与家长和监护人的联系沟通,真正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局面。四是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认真落实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各项政策,三年来共投入各类扶贫资助资金328.27万元,资助学生5658人次。大力开展“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助学活动,三来年共筹措资金74.7万元,资助家庭贫困学生684人次,确保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困难学生辍学现象。
(五)突出质量,着力凸显办学特色
坚持把强化素质教育作为主攻方向,创品牌、树特色、强管理、重实效,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一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牢固树立环境育人理念,积极引导学校因校制宜,围绕“一校一品”目标,构建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良好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全面实施学校文体“2+1”工程,保障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定期举办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生篮球赛、幼儿舞蹈大赛、青少年书画展、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发挥了积极的育人功能,提升了学校特色办学品位,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2015年度县一小荣获了全国 “动感啦啦操”第二名;县二中、县一小、县三小、县蒲塘小学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县蒲塘小学近三年获全国全省短式网球、啦啦操、校园集体舞比赛奖项136个。二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开展教学活动,全县中小学实现开全课程,学生入学实行均衡编班,不下达升学指标,严禁利用节假日补课,严禁按分排名,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不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工作和教师绩效。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生活基本技能培养力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三是全力创建平安校园。全面加强校园安保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配备了安保和医护人员,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配置了钢叉、警棍等安保器械。不断加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防溺水、防传染病等安全教育,对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当好村情民-意调查员。党员干部深入农家和田间地头,与群众交心谈心,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村情民-意,发放民情联系卡,做好民情登记,写好民情日记,做到“三知”、“三解”,即知民心、知民-意、知民情;解民困、解民难、解民生。目前,该镇553名镇、村干部驻村蹲点累计达912天,联系慰问困难群众2539户,发放慰问金16.74万元、大米6000公斤、棉被和食用油等慰问品112件,帮助群众落实产业发展项目21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65件。
当好方针政策宣传员。各级党员干部通过召开群众会、入户交谈、刷写标语、文艺演出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室、“农家书屋”等场所,组织群众学习法律法规、了解市场信息,为群众解疑释惑。自活动开展以来,开展政策法规宣传24场(次),印刷标语56条,解答政策疑问70个,开展文艺演出1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500份,受教育群众达6000多人。
当好科技推广辅导员。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抽调56名技术骨干组建农技、畜牧、农机等6支技术服务队,开展“送技术、送技能、送培训下村”活动,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购良种、地膜、化肥等春耕所需物资;对农户农机进行维修保养,手把手指导农机操作;举办种植养殖、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畜禽疫病防治等技术培训。目前,已举办培训班40余期,培训农民群众3000多人(次),现场解答群众咨询500人(次),发放各种实用技术资料4000余份。
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党员干部通过访农家、交农友、谈农事,积极排查农村矛盾纠纷,及时了解和掌握纠纷动态,妥善处理各类矛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发生,促进“和-谐村组”建设。目前,共参与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5起,化解58起。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乡党委对“四群”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乡人大主席、乡党委专职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各党总支、支部书记,乡属各办公室、中心、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四群”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下发了《xx乡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四群”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措施和工作要求。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结合中心工作,及时将工作重心下移,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增进群众感情,增强以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安排工作经费1.5万元,为开展“四群”教育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强化培训,广泛宣传。县委“四群”教育动员会召开后,乡党委组织观看了云南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视频专题培训,随后又组织全乡干部职工观看了远程教育片――论党的群众工作专题培训,为乡村干部征订了“四群”教育工作读本。
(三)深入基层,体验民情。针对当前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漠,群众立场不坚定,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特别是直接联系群众弱化,不想深入实际,不愿深入基层,不会深入群众等问题,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开展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实行领导蹲点联户、部门挂钩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活动,推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科级领导干部每年住村时间不少于60天,结对直接联系群众不少于10户。各站所挂村包组联系群众,形成做好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合力。乡机关一般干部每年住村时间不少于60天,结对直接联系群众不少于4户,村委会干部结对直接联系群众不少于8户。建立民情台帐和民情登记卡,发放《民情联系卡》,送达所联系群众,方便经常联系。
“四群”教育开展以来,全乡110名乡村干部直接联系村组131个,联系农户590户,干部驻村人均14天,共发放民情联系卡590张,填写民情登记卡590张,建立民情台帐9本,发放民情日记本65本,召开民情分析会议120场次,收集民情民意56条,调解矛盾纠纷12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5件,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2户,为3个村组争取协调项目5个、资金37.4万元,协调村委会办公经费4000元,解决了3个村组的饮水难问题。
(四)创新载体,抓好结合。以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开展一次专题学习生活会、开展一次“三同”民情体验活动、帮扶一户困难家庭、为群众献一计一策、办理一批实事好事、锤炼一批党员干部、开展一次党性教育、探索一项长效机制、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十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为“四群”教育载体。组织开展好“三个一”工作,组织个人自学,把“四群”教育学习内容纳入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内容,建立学习档案。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远程教育视频,开展专题培训,学习了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在全省干部“四群”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四群”教育读本。开展集体学习,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题学习生活会,班子成员撰写了“四群”教育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开展一次民情体验,每周安排干部下村蹲点,入住农户,体验民情,记录民情日记,切实 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干部职工结合当前抗旱、备耕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做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州、县党代会和各级“两会”精神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切实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认识上来。
二、取得的成效
“四群”教育工作启动以来,全乡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树牢群众观点,做好群众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群众观点有了新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学习群众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不想深入实际,不愿深入基层,不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少了,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提高了。
二是机关作风有了新转变。通过建立和完善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干部经常性管理,加强干部纪律作风督查,干部纪律作风明显好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三是维护稳定有了新举措。更加重视信访工作,及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实行领导包案制,矛盾纠纷排查做到了“主动出击,提前介入”,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妥善化解,群众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四是改善民生有了新成效。实施了投资xxx万元的`xxx建设工程,解决xxxx多亩土地生产缺水问题,实施了投资xxx万元的xxx工程,解决xx个村xxx人的饮水难问题。投资xxx万元的xx扩建工程即将动工,投资xxx万元的xx至xx水泥路面铺筑工程正在着手施工。
五是基层组织得到新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示范点建设成效明显,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党组织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明显增强。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我乡的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XX、XX三县交界处,乡政府驻地距县城28千米。全乡辖XX、窝郎、乱头、新发、石河、民村6个村(居)民委员会,共计42个村(居)民小组,20××年末总户数3785户14236人。全乡总面积134平方公里,有耕地1164公顷,全乡森林覆盖率为62.21%,20××年被评为“省级生态乡”。
XX乡党委下设6个党总支、4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65名。近年来,乡党委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和“四群”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实现了党员受教育、发展上水平、业绩创一流、群众得实惠的目标。一是经济建设方面,乡党委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克服持续干旱等各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烤烟和黑山羊为主的种养殖业,稳步推进万寿菊、泡核桃、食用菌、蔬菜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务工经济,全乡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今年,共种植烤烟20000余亩,实现产量237万公斤,实现产值5100余万元,人均烤烟收入3630元。全年预计可实现经济总收入90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二是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方面,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1.8亿元,完成了集镇“10个1”、中小学危房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道路交通、抗旱应急调水等160余件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了全乡各村水、电、路“村村通”,全乡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全面发展。三是社会安全稳定方面,乡党委按照“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和严打整治,扎实抓好非煤矿山、尾矿库、道路交通、学校安全、农村消防、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全乡呈现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安全稳定、群众满意”的良好态势。同时,结合社会管理创新,在总结推广护村轮户值日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行“三队带三室”(农村义务巡逻队、夕阳红调解队、青少年法制宣传队)社会管理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了群防群治网络。20××年,我乡被评为市级“五星级”平安乡。
二、“四群”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省、市、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省公安厅、市审计局、县政法委等10个部门及我乡各单位挂钩全乡42个村(居)民小组,实现了村组全覆盖。省、市、县、乡、村共计301名干部直接联系全乡1066户群众。(其中:省、市、县174名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我乡655户群众,我乡127名干部直接联系群众411户)。
1.创新活动载体,全面推行“五?五”工作法,通过不断强化干部思想认识,让干部在“三深入”中,围绕“五送(送政策、送思想、送科技、送文化、送温暖)、五帮(帮困难、帮谋划、帮协调、帮疏导、帮担保)、五问(问冷暖、问愁苦、问安危、问作风、问意见)、五包(包人饮、包增收、包维权、包服务、包承诺)、五促(促平安、促和谐、促发展、促思源、促信念)”,转变工作作风,丰富联系群众方法及内容,确实推动干部从根本上践行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达到了干部受教育、作风有转变、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自“四群”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乡干部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698件,扶持培育食用菌、黑山羊等特色种养植业111户;累计投入抗旱资金800余万元,实施抗旱应急调水、打拦河坝等工程16件;入户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8起,成功率100%,实现到县以上上访同比去年下降60%,治安案件同比去年下降90%。
2.不断拓展“四群”教育活动的宣传面,采取立体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形式,坚持“外宣重时效,内宣重实效”的“两重”原则,着重以氛围营造、亮点打造、政策宣传为重点,切实加强“四群”教育活动的宣传声势,扩大社会影响,将“四群”教育活动深入人心。投入资金10万元,在“马大”公路旁制作了立柱宣传牌1个,建立宣传专栏8块,张贴、书写宣传标语5条,绘制墙体文化70平方米;开展专题培训24期,参训人达2200余人(次);编发简报16期,其中,被市“四群”办采用1期,县“四群”办采用8期,其他媒体采用3期。
3.上下联动,整合上级挂乡包村的市审计局、县财政局等部门资金250余万元,争取窝郎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示范村建设项目,确实把“四群”教育活动办成了群众满意工程。
4.在“四群”教育活动中,省公安厅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开展领导下基层、项目下基层、爱心下基层、和谐下基层“四下基层”,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立党宗旨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人民的具体行动,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做了许多的实事好事。领导下基层,根植群众。省公安厅各总队是先后多次到我们XX,住在我们XX,通过“三入三会”,把心搁在了XX,根扎在了群众中。入户谈心,召开民情恳谈会:省公安厅领导们轻车从简,直接到村,住进了联系户,与他们坐火塘、睡地铺、拉家常,嘘寒问暖,与群众认“亲戚”,通过填写、发放民情登记卡、民情联系卡,建立了干群联系沟通“绿色通道”。入户后,领导们把各自“亲戚”集在一起,召开民情恳谈会,畅所欲言,与联系群众共同寻求未来的发展路子和发展办法。群众们反映的意愿和诉求,领导们一一记录,作为今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入村调研,召开干群座谈会:在入户听民声、汇民意的基础上,省公安厅领导们走遍村里的山山水水,了解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发展、村民生产生活等村情,召开干群座谈会,共谋村庄发展。入乡研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省公安厅领导们结合自己收集调研到的村情民意,到乡上与党委、政府领导一起研究,共同制定村庄建设、群众致富措施,并立即回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把与乡党委、政府制定的各项措施告知群众代表,让群众代表积极做好宣传,并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配合。目前,共为村民谋划致富路子24条,制定村庄建设规划6项。
项目下基层,利“润”群众。一是反恐总队在年初抗旱期间,为我乡部分靠运水保障饮水的村组及时协调县消防大队,用消防车拉水送给当地群众解决人畜饮水,并购买汽油1吨保障运水畅通。同时,通过了解联系户的实际情况,为联系户送去了母猪、狼猪,帮助他们发展生猪养殖;二是技侦总队针对XX乡上花冲村、大冲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紧缺的实际,为2个村共计300余户群众每户送去了一支储水桶,解决了群众蓄水无器皿的问题,中秋节来临之际,又为每户群众送去了1箱月饼,为群众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同时,技侦总队还计划为上花冲村、大斗把必村修建街心水泥路和进村道路共计3000余米,工程投资预计40余万;计划在今后帮助两村各建一个村级活动场所。三是网安总队多方协调爱心企业,计划为联系的新发、大海子两个村共计148户群众每户建1口小水窖,总投资50余万元。目前,已捐资10万元,实施了33口小水窖建设。抗旱期间,针对我乡厚甜抗旱应急调水工程抽水电费紧缺的实际,网安、反恐总队充分弘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为我乡捐赠抗旱资金6万元,雪中送炭,解决我乡燃眉之急。
爱心下基层,情浇群众。按照“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的原则,厅领导干部积极帮助联系群众谋划发展思路、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用爱心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群众。石河村民许光彪因务工造成右手粉碎性骨折,反恐总队领导立即动员联系干部爱心捐款1000余元,帮助群众许光彪解决了医疗费难题,许光彪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我一定努力劳动,争取早日脱贫致富”;80余岁群众张自海遇到了在村里调研的反恐总队领导,在交谈中,厅领导得知其老伴因感冒卧床不起,立即安排车辆将其老伴送至村卫生院医治,并帮助其解决了医治费用500元。等等,诸多爱心关怀群众的事情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群众。
和谐下基层,法“治”群众。在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中,省公安厅领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农村“防灾、维稳、就医、出行、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加强对我乡政法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建立起“省级机关—乡镇—村(居)委会—村民小组”四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实现“省厅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平安建设格局,保障了各村社会治安和有效预防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在这里,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全乡各族群众对先副厅长、公安厅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谢意,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四群”教育活动中一如既往的关心XX、发展XX,我相信在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XX建设得更加美好。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我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单一。近3年来,面对持续特大干旱,我乡投入了大量抗旱资金,实施各类抗旱应急项目20余个。今年3月,乡党委、政府针对严峻的旱情,投资600余万元完成了厚甜抗旱应急调水工程,有效解决了全乡广大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但由于项目投入资金大,财力困难,目前,仍下欠工程资金100万元。
2.招商引资难。虽然我乡具有生态和区位两大优势,但由于受乡小人少、投资环境、招商信息渠道等因素制约,大多数商家不愿到我乡投资,致使我乡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3.全乡部分村组通村道路一时难以修建,例如XX居委会的大斗把必、大冲等村;村级活动场所少,村支部活动开展存在开展无场所难题。全乡42个村(居)民小组仅有16个村级活动场所。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 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方案
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干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团结带领全县各族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幸福新xx,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省委、州委和县委的安排部署,县政协党组决定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和群众工作教育(以下简称“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省第九次党代会、州第八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拓展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使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具体化、制度化、常态化。通过落实干部住村联户制度、部门挂点联户制度、工作调研联户制度、建立“三卡”联户制度、社情民情通报制度,努力实现“群众观念有新增强、机关作风有新转变、维护群众权益有新举措、解决信访问题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的目标要求。
二、组织机构
解实情。处级领导干部在联系点选择5户以上基层群众作为具体的民情联系人;科级领导干部在联系点选择6户以上基层群众作为具体的民情联系人。各级领导干部确定的民情联系户原则上不交叉重复。处级领导干部每年住村时间不少于20天、撰写民情报告不少于2篇,科级领导干部每年住村时间不少于30天、撰写民情报告不少于3篇。其他干部职工每年住村时间不少于5天、结对联系群众不少于2户。干部住村要写好1本民情日记、帮助解决1至2个实际问题。
(二)实行部门挂点联户制度。根据县委“县属各部门各单位原则上按扶贫挂钩联系点直接联系群众”的要求,县政协处级领导分别联系各自挂钩联系村群众,其他机关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点为xxx乡xxx村委会。单位挂点每年要做到“四个一”,即:每年到挂钩点上1堂以上党课,开展1次以上民情恳谈,扶持1户以上致富示范户,办1件以上惠民实事。
(三)实行工作调研联户制度。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三走完三掌握”要求,各级干部进行工作调研时,要进村(社区)入户直接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为老师,对群众有真情实意,把自身融入到群众中去,让自己成为群众中的一员,做群众的知心朋友,尽力取得群众的信任,听群众讲真话、实话。要结合村(社区)班子建设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涉农政策落实情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社情民意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自主选题深入开展调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协调有关方面推动发展。要做到“六访六问六求”,即:访贫困户,问贫困原因,求解困之策;访致富户,问致富经验,求致富之策;访上访户,问上访事由,求化解之策;访党员户,问带头作用,先实施;在挂钩村组基层弱势及信访群众中实现全覆盖,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率先解决。处级及科级领导干部确定的联系户请于12月31日前上报,一般干部确定的联系户请于2012年1月20日前上报。处级及科级领导干部必须于12月31日前确定具体联系农户并到所联系村寨和农户走访了解相关情况一次以上;一般干部必须于春节前确定具体联系农户并到所联系村寨和农户走访了解相关情况一次以上。
2.坚持做到“三必须三不准”。必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必须自带生活用品,自理食宿费用;必须虚心向群众学习,不得对村干部指手画脚瞎指挥。不准事先踩点,不准层层陪同,不准搞特殊接待。
3.坚持做到“三发现三帮助”。发现影响农村发展的问题,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发现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问题,帮助化解社会矛盾;发现影响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帮助贫困群体尽快脱贫致富。
4.坚持做到“三统一三结合”。要把落实干部住村联户、部门挂钩联户、工作调研联户、建立“三卡”联户、社情民情通报“五项”制度有机统一起来,把增进群众感情、了解基层实际、历练干部作风与解决问题、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有机统一起来,把落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与网上党支部的建设与运用有机统一起来;把落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与跨越发展先锋行动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务求实效。
群众制度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好新形势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四群”教育),建立完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群众工作在社会保障服务民生活动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抢抓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历史机遇,以扎实的工作作风、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工作态度,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促进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开展“四群”教育活动,要以科级领导干部为重点,按照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工作要求,采取“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的主动措施,带动干部职工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过程中,加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切身利益问题,在密切联系群众和为民服务中创先争优,全面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确保实现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
三、主要内容
(一)开展主题教育。局属各单位要迅速开展“四群”教育,采取学习文件、专题辅导、作形势分析报告等形式,认真学习掌握“四群”教育的内容,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突出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这个主题,一是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反思宗旨意识问题,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等思想认识问题,认真反思查找在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增强执政为民意识;二是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反思工作作风问题,认真查找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好作风漂浮、脱离实际等工作作风问题,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工作更加体现群众意愿,更加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增强发展为民意识;三是加强群众利益教育。反思执行政策问题,认真查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政策不落实、执行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切实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重要责任,把改善民生视为最大的政绩,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最大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真正让社会保障惠及全区城乡居民,增强落实为民意识;四是加强群众工作教育。反思思维定式问题,认真查找在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不会干、不能干、干不好等能力水平问题,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服务为民意识问题。创新为民服务载体,丰富为民服务内容,贴近实际,把握工作方式方法,迅速掀起“四群”教育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热潮,确保“四群”教育活动干部联系群众在制度建设和创新为民服务模式上取得实效。
(二)搞好民情恳谈。科级领导干部要带领干部职工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广泛开展民情恳谈,利用调研、实地走访、参与劳动等时机,主动与群众交谈,了解群众生活状况,以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为载体实行单位挂钩联户、领导蹲点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等方式推动机关走进村社、干部走进群众,收集和反映民情事项,拉近思想、拉近感情、拉近距离,以畅快的话题、宽松的氛围接待群众来访,记录民情报告,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做群众的“贴心人”。全系统挂钩村(社区)不少于3个,科级领导蹲点联户不少于1户,干部结对联户不少于2-3户。
(三)了解群众诉求。在调研工作、民情恳谈时,干部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要带着政策、带着任务、带着感情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主动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主动与困难群众、贫困家庭拉家常,倾听群众对社会保障工作的建议,在发展生产、基础设施、干部作风等方面的要求,每次走访不少于2至3户村民。同时,要通过设置民情联络员、民情热线电话、民情意见箱、民情电子邮箱,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诚恳接受意见建议。对群众反映的主要困难问题和诉求要认真做好记录,涉及本单位业务工作的要及时研究解决,涉及其他部门的要主动向区“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四)解决实际问题。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创业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仲裁维权、劳动监察等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要采取挂帐消帐的办法,一件一件抓落实,明确具体责任人,解决时限,办理要求,让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为群众解决一批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难事。
(五)送去节日慰问。科级领导干部要全身心地深入到贫困群众、特困家庭中,对他们的生活状况、困难原因等进行寻访了解。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帮助想法子、出点子、找路子,有效解决好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元旦、春节期间,做好协调,认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和家庭过上一个安宁祥和的元旦、春节。
四、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2011年12月22日—27日)。局属各党支部、各单位要成立“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小组,组建工作机构,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迅速搞好动员部署,启动“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文件资料、收看专题教育片、开展专题辅导,开展民情体验等形式,深入开展“四群”专题教育。春节前,局属各单位要按照确定的联系村(社区)、干部结对对象广泛开展民情恳谈、走访慰问,服务群众、扶贫济困、化解矛盾,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简报、板报、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搞好动员宣传,在全系统迅速掀起开展“四群”教育及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活动热潮。各单位开展动员部署的情况及简报于2011年12月27日前上报局党办。
(二)拟定方案(2011年12月23日—28日)。各党支部、各单位要以区委“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安排部署,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制定本支部、本单位“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活动内容、方法和步骤,突出特点亮点,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健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明确细化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内容、标准和任务。各党支部、各单位拟定的工作方案,成立的领导小组、工作机构于2011年12月30日前报局党办。
(三)学习整改(2012年1月初—1月中旬)。一是采取个人自学、集中辅导、学习交流等形式,认真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XXX省“四群”教育学习读本》和省市区等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观看孟连经验专题片《巨变》,开展好“四群”专题培训。二是采取调研恳谈“群众提”、座谈走访“当面问”、问卷调查“多方求”、总结经验“对比找”等方法,认真反思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和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针对存在问题,剖析查找原因,明确整改措施,科级干部要撰写“四群”教育分析检查报告,领导班子要召开一次“四群”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分别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确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四是各单位和科级领导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向党组织承诺、向群众承诺,提出履职尽责、改进作风、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具体目标和措施,承诺要做到责任公开、事项公开、时限公开、结果公开。五是组织群众对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和领导干部整改措施进行评议,对开展“四群”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四)健全机制(2012年1月中旬—2月中旬)。全面建立“挂村联户、蹲点联户、结对联户”工作机制。局属各单位联系不少于1个社区(村),科级领导干部与1名老党员或困难群众结对,直接联系群众不少于15户,一般干部要采取多结一的形式,联系群众不少于3户。同时,采取确定一名联络员、发放一张民情联系卡、建立一张民情登记卡、记好一本民情日记等方式,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架起了解民情民意和挂钩社区(村)群众反映合理诉求的直通通道。确定一名联络员:局属各单位要确定一名领导或干部为联络员,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为群众服务。发放一张民情联系卡:卡片上注明联系人姓名、单位、电话、邮箱等内容,并作服务承诺。建立一份民情登记卡:记录所联系党员和群众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状况、反映的问题、需要解决的困难等内容。记好一本民情日记: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每月至少撰写1篇民情日记。
(五)实践推进(2012年2月中旬—12月中旬)。各支部、各单位要依据制定的工作方案,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扎实开展“三问贴民意、四讲聚民心、五访知民情、六送解民难”实践活动,切实摸清社情民意、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听取收集群众意见、排查矛盾隐患,解决基层和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党员干部要走出机关、驻村蹲点,在一线了解情况、在一线做好服务、在一线开展培训、在一线普及法律、在一线落实政策,近距离开展工作,心贴心为民服务,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科级干部每年要抽出不少于5个月时间深入基层调研,驻村不少于30天;一般干部每年驻村不少于15天,撰写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能解决问题的调研报告不少于1篇。各单位每月要召开1次民情分析会,领导小组每半年要召开1次专题会议;切实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工作开展情况要建立完善各类台帐,1.实行每周一报,每周二下午5:00前上报:①《XXX市XXX区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表》;②简报及图片;③收集到的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2.每月22日前上报本单位掌握的情况和开展工作的情况。
(四)总结验收(2012年12月下旬)。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情况纳入党建目标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建立健全民情责任区、民情恳谈会、民情分析会、民情工作巡视等制度,认真总结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成效。
五、工作要求
全系统干部职工,尤其是科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感情、带着激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着力查找和解决基层和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千方百计为基层和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一)深入一线,真正做到接触群众“零距离”。通过深入群众开展“五项”主题实践活动,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解决基层和群众的困难,送去政府的温暖,搭建群众和政府交流的平台。要通过开展“大接访、大下访”、“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走访群众、慰问群众、帮扶群众,消除沟通障碍,密切感情交流。
(二)统筹兼顾,真正做到帮助群众“全覆盖”。各单位要选择1个村(社区)建立联系点,科级领导干部要与1户困难党员或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一般干部要与2-3户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实现帮扶救助全覆盖。领导干部每月要与帮扶联系点或帮扶对子开展工作1次。倡导和鼓励干部职工与困难党员和群众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重点做好沟通协调、分析情况、解决问题等工作,力求做到帮助群众全覆盖。
(三)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带领群众“全身心”。各单位领导干部要按照区委和局党委的要求,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全身心帮助村(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围绕推动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尤其是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等工作中,率先垂范、自我教育,增强敏感性,提高执行力,确保实效。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县委、县政府将复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临邑县省级卫生县城复审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成立复审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具体负责复审迎查工作方案的制定,信息报送,资料的收集整理、申报,以及迎查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各部门各单位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各部门单位结合各自分工,周密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进度推进表,强化目标任务分解,做到目标任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确保迎查工作落到实处。
(三)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宣传、广电部门大力宣传巩固省级卫生县城成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跟踪报道复审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对工作迟缓、问题较多的单位和卫生“脏、乱、差”问题进行曝光。邢侗街道、恒源街道、临邑镇及城管部门要在辖区重要路段、县城出入口及显著位置分别设立大型公益宣传广告牌。
(四)加大督导,严格奖惩。复审工作指挥部及时跟上督查,定期形成督查通报,严格实行问责制度,对限期不改者,第一次对责任人予以警告,第二次进行约谈,对影响全县复审工作进程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勇于扛起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聚焦“五大振兴”,用心用情用力破解乡村发展瓶颈,农田水利设施显著提升,农村面貌明显改善,乡村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明显增强。现将工作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亮点
我们坚持把示范创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发挥样板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镇*村、*镇*村、*镇*村、*镇*村等*个村被认定为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街道被认定为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镇;*片区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被纳入全省首批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创建名单,*县被确定为*市唯一一个农业农村部和*省共同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县,成功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二、工作成效
(一)围绕产业振兴奠基石。
今年完成了*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实施了*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疏挖田间沟渠长度*公里,修建桥涵*座,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改善;*留兰香列入《*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建设高标准留兰香试验示范基地*亩,建立留兰香种质资源圃*个品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储藏加工,**、**、**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产能,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家;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建成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个,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农业“新六产”的框架布局基本形成;前三季度,全县设施农业个数较去年同期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全县生猪存栏达到*万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元增加至*年的*元,增长*%。(二)围绕人才振兴添力量。
创建了**科技孵化器、智慧产业园两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累计孵化*名人才创业,带动就业*人,上半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亿元;今年以来,引进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人,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人,分类培训高素质农民*人,培训农技人员*人次,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余人次,申报国家级重点人才项目*人;优先配置乡村人才,将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岗位向乡村倾斜,通过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人,“三支一扶”人员*人;努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三)围绕文化振兴树新风。
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程,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建设全覆盖;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登记注册的志愿者达*万余人,举办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余场次,*%以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内新增并丰富了属地红色资源展示平台,开展各类活动*多场次,接待参观学习群众*余人次;全年完成放映公益电影*余场次、送戏下乡*余场次;为全县*余个村补充更新图书*万余册;建成县级公益性公墓*处,镇街(村)级公益性公墓*处,村村建立了红白理事会、修订了村规民约,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得到遏制。培育*户“最美家庭”典型,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各*名。(四)围绕生态振兴美环境。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积极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万余户,完成*个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行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全县镇街驻地、路域、村庄共设置垃圾桶约*个,保洁员*余名,配备垃圾运输车*余台,直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了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建成“四好农村路”*公里,完成路网提档工程*公里,改造危桥*座,建设公交站点*个。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全县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户,创建率*%。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个,市级示范村*个,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村容村貌得到了全面提升。(五)围绕组织振兴筑堡垒。
圆满完成全县*个村“两委”换届工作,“一肩挑”实现*%,村级干部队伍整体实现学历、年龄、结构、能力“一升一降一优一强”;建立农村党组织书记分级管理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格局;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敲农门、听农声、办农事”活动,共走访农户*万余家,累计解决民意诉求*个;扎实开展第二轮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培训软弱涣散村“两委”成员*人次,储备后备人才*名;推广“党支部+合作社+N”模式,全县集体经济收入*万元的村达到*%。全面推行“三本一册”模式,共印发“三本一册”*余册;完成“牌子多”集中整治清理*块。建设了“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搭建起集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援助、指挥调度和民生诉求服务等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化解平台;健全完善农村法治体系、治安防控体系,形成了高水平乡村治理能力和农村稳定和谐局面。三、工作谋划
两年以来,我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工作进展不平衡、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特色产业发展链条短等问题。对此,将继续坚持以乡村振兴**样板为统领,重点实施特色产业提升、生态品质提升、乡风治理提升、基层组织提升、人才引育提升“五大行动”,努力建设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县。围绕以上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实施“三化一融”行动,推动产业振兴。
围绕**、**两大主要产业,推进种植规模、设施布局规划,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加工能力、完善基础设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产业品牌化。推进标准体系、产业链条、人才体系建设,逐步提升产品质量标准、种植和管理规范标准。拓展销售渠道、加大品牌宣传,做好产业产品进城、进商超工作,并通过精准布局电商推介,持续推进产业活动推介,实现产业品牌化。同时,做好“产业+旅游”“产业+创意”工作,加快田园休闲旅游建设,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实施“三大工程”行动,推动生态振兴。
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结合环卫一体化、残垣断壁清理、农村污水治理,认真对照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建标准,聚焦细节,清理角落问题,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实施“造绿添彩”工程,以河网、路网绿化为基础,结合留兰香产业,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特色植物景观带,拓宽乡村绿色生态空间。实施“村庄入画”工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持续加大投入,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景观小品,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美丽新乡村。三是实施“文明新风”行动,实现文化振兴。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好人评选、家风传承行动,启动民宿和乡村记忆馆建设传承民俗、留住乡愁,并推广垃圾分类、出彩人家、志愿服务等工作,增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群众倡导文明新风。四是实施“沃土提质”行动,实现组织振兴。
持续推进支部规范化、两新示范点、村务公开建设,强化对村支部书记管理,并充实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加强头雁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力争实现全覆盖,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增加村集体收入;以研判、解决“一肩挑”工作为抓手,扎实做好“村两委”成员筛选、村庄矛盾化解等问题,提前谋划好“村两委”换届工作。【县推进四群教育工作简报】推荐阅读:
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实施方案05-26
推进教育工会工作06-07
教育局安全工作推进06-08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计划07-04
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07-25
推进纪律教育07-04
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11-26
推进和谐教育打造幸福校园05-31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06-29
教育学院活动推进表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