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初探(精选12篇)
摘要:认真研究思想品德课的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新课标下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对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课堂评价的现状入手,以新课标的评价理念为依据,按照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探讨如何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
关键词:新课标;思想品德课;评价理念;优化策略
走进新课程,不仅要认识新课程,更重要的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新的变化,新的突破,新的创造。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德育课程,该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来促进该门课程的实施,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一。因此,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当前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中非常迫切的任务。
一、评价问题 不容忽视
品德课堂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评价方法的单一,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注重相对评价,忽视绝对评价和个人内差异评价;评价主体单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呈现出明显的“他评”特征;评价的导向“失常”,把学生引向无休止的升学竞争中,使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偏执,使教育陷入不良发展的怪圈。教育教学评价的滞后,已成为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尤其是考试评价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新课改理念的实施。
因此,在新一轮推进课改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把教育教学评价改革这一新课改的关键环节抓好,要通过积极地探索实践逐步完善较为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特别是建立适应新课改理念的考试评价机制。由此可见,改革思想品德教学评价,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二、评价理念 正确把握
新课标的实施促使我们要改变原有的课堂评价方式,以新的课堂评价理念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他们进行准确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为此,新课标在评价内容、方法和主体上体现了如下四个特点:
(一)多维评价
所谓多维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应只看某一方面的表现,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进步提高,必须广泛深入地考察学生围绕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所发生的多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提高,如思想品德状况、行为表现、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等,肯定学生每一方面的点滴成绩,从而彻底改变了对课程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的单一评价形式。
(二)过程评价
所谓过程评价,是指评价要真正进入学生的学习过程,考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行为、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认真积极,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在教学内容的引导下,积极朝着做一个好公民的方向发展,如对如何做人的道理有了较深刻的领悟,分辨是非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人处世的责任意识有所增强,以及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积极、活跃等,都是进步提高的表现,都应给予积极肯定的激励性评价,而不应只看考试成绩这一学习结果的单一方面评价。
(三)多样评价
新课标强调“纸笔测试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为此,新课标大力倡导的评价方法有“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即使是考试,也是倡导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灵活组织进行,如辩论、情景测试等。这种多种多样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为评价原则的实施提供了操作层面上的保障。
(四)多元评价
新课程下评价的主体是多方面的,传统考试评价方法的主体是学校教师,而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如: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形式或班队活动课,评价内容如集体观念、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诚实守信、道德修养、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时要求学生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三、实施策略 优化评价
新课程教学策略研究,主要解决学生学习的三方面问题:一是学生“爱学”,即学习的能动性;二是学生“会学”,即学习的主动性;三是学生“善学”,即学习的创造性。改革思想品德学科评价,关注体验过程,发展个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发展的新趋势,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就如何优化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评价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1、以激励促评价
适时、适当的激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捕捉称赞学生的时机,巧妙运用激励的语言。如对学生说出的好看法,教师由衷地称赞:“你真棒。老师很欣赏你这个见解!”、“大家为他独特的想法鼓掌!”、“说得太好了,真值得大家学习!”等等,这些语言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奋记忆,对评价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多样的标志、贺卡、有趣的图案或举行简短的仪式等方法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老师激励与赞扬,使学生的努力得到认可,老师寄予的希望,更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并推动他们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区”。
2、以个性定评价
小学生心理、生理尚未成熟,解决问题能力差,有时在课上会出现紧张、焦虑等现象,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知识结构,运用多样化的语言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对思考问题很独特,但是个性较孤僻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你每次发言都能给我们惊喜,以后要和大家多多交流,让更多的同学分享你思考创造的快乐。”对性格开朗活泼并善于发言的学生,这样评价:“你有这样的想法太好了!”以爱钻牛角尖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可以这样切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说明你很喜欢思考,但是想问题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坐下来,再想一想好吗?”在充分肯定的同时,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他们指引新的思考、研究方向:“你想法很好,可是还不太全面,想一想,还可以补充什么?”
3、以目的准评价
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欠佳,不够准确的评价往往误导学生,偏离教学。曾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我为家人添欢乐》这一课时提问学生:“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一学生回答:“我送了妈妈两朵花。”师又问:“你为什么送花给妈妈呢?”生回答:“因为我过生日妈妈也给我买了一大盒蛋糕。”师于是称赞学生送花给妈妈这种品质值得大家学习。不难看出教师的评价偏离了教学的目的要求,没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而另一位老师上这堂课的时候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他便反问学生:“如果你过生日妈妈没有送蛋糕给你,你也就不用送花给她,是吗?”生答:“不是的。”师追问:“为什么?”“因为妈妈很爱我。”师及时称赞:“说得真好。妈妈非常爱我们,所以在母亲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送给妈妈两朵花,谢谢她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还有没有其他同学为妈妈做了更多的事呢?”这样的评价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4、以群体互评价
所谓评价要有群体性,是指在实施小组学习时,评价不是指向学生个体的,而是指向群体。
由于传统评价为了达到甄别的目的,往往把学生置于严格的个人环境中,弱化甚至忽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让学生面对问题孤军奋战,不利于养成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技巧,不符合当代社会对人的要求。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应促进群体评价在教学中的实施。
群体性评价要求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发挥小组成员集体的力量。只有当小组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时候,才能获得肯定性评价。就使得小组的成功,成为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目标。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人动脑、动手、动口,努力为小组赢得荣誉;促使他们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如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春天来了》这一课时,课前把学生分成三小组分别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说说自己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课堂上各小组交流汇报本小组寻找所得,比一比,哪一小组看到、听到、闻到的内容多,对表现好的小组予以奖励。群体评价关注的是全体学生,既能让个体学生乐于接受,又让全体学生都有所收获,另外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将逐步得到培养和强化。
5、以期待续评价
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但也需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不满足争上进。
例如,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的《规则有什么用》这一课时提问:“课间活动时我们应该怎样遵守规则?”一学生回答:“我们不在教室里追跑,不打闹,做游戏时要讲文明。”教师适时评价:“你说得对,同学们都要像他这样做,而且不仅自己要做到还要主动劝阻不遵守规则的同学。”使学生不满足于自己遵守规则,而且主动做好遵守规则的宣传员。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这些无声的评价也非常重要。课上老师的眼睛务必不断扫视,对专心听讲的学生教师要用温和的面容、平等的眼神去观望,让学生感到气氛融洽,心态轻松;对走神的同学,教师要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给学生以警示,使之集中精力,对回答问题精彩的学生,教师要用喜爱的目光、微笑的面容、赞扬的手势给予表扬,对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用热情的眼神、暗示的手势,配合语言评价来激励学生,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四、评价原则 需要遵循 1.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包括评价内容多元,包括对学生学的情况、教师教的情况以及课堂活动几方面进行多维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包括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手段多元,包括运用教师课后反思、学生座谈、家长调查、信息化平台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
2.发展性原则。
评价关键要促进“发展”---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更要关注学习的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即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再次体现在教学的效果上,要真正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
3.个性化原则。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德育课程长期以来未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与此相应,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大多缺乏德育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那种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凸现品德与社会学科个性,其评价标准必须指向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4.过程性原则。
要体现教师教学经验的发展过程,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经验发展的过程,它不是在某一事件评定某一结果,而要体现个体发展的连续性。为了真正发挥评价的教学作用,应注重评价对教与学的反馈与激励作用,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给予教师恰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一、按学习主题分项评价, 明晰反映三个纬度目标的达成情况
针对品德与生活 (社会) “按学习主题设计教材”的特点, 将学业评价分解为对多个“学习主题”的评价, 对学生在学习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具体包括学习态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 学习能力和方法 (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 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
二、全程评价, 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 评价不仅要在学习结束后进行, 更必须伴随教学的全过程。品德与社会 (生活) 学科学业评价不是期末的一次综合性测评, 而是建立在日常观察记录基础上, 可以分三个阶段实施:
1. 关注日常教学过程
日常教学中的观察记录, 实质是一种日常的形成性评价, 它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诊断、指导及激励作用是随时可显现的。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的实施依赖于日常形成性评价。因为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实质上是明辨是非真假、不断澄清价值的课程, 课程的实施取决于不同价值观点的碰撞, 取决于学生和教师之间思想的交流, 取决于师生之间美好情感的润泽。没有了课堂中的日常形成性评价, 课程就失去了生成的基础。
教学中的观察记录, 也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角度去关注。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与教育活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更要把目光投向他们投入活动的欲望和参与活动的热情, 他们在活动中的情感变换, 他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他们尝试的种种方法以及思考的方式, 他们与别人合作的愿望和能力等。有了老师细心的观察和热心的指导, 对学生的评价就不会发生较大的偏颇。
2. 及时开展单元学习评价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按照主题设计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 不同的主题活动构成了同一个主题单元, 不同的主题单元构成了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因此, 主题活动 (主题单元) 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轨迹, 主题单元活动的评价最能清晰地表现学生学习的态度、能力和方法, 表现出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表现出学生活动中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和活动的特点, 各个学习主题评价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有的侧重于评价活动的合作性, 有的侧重于评价信息整合的能力, 有的侧重于评价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这些过程性的评价, 清晰地记载了学生成长的足迹。
3. 在学期末进行测试性评价
在评价内容中, 有一部分是知识性为主的, 还有一部分综合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习主题, 这些内容的评价, 我们一般在期末展开, 采用书面测试的方法开展量化评价。这样, 一个学期的学业评价就全部完成了。
三、评价者多元化, 促进多向交流与反思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标准》中强调, 评价者可以是教师, 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 也可以是家长或其他人员, 改变了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因此, 教学中可以加强自评、互评、小组评, 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从教师评价到学生自我评价是一个质的飞跃, 能培养儿童的自评能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 也有利于发展儿童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 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改进, 进一步完善自我。
四、个性化的评价方法, 与评价内容相适应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评价内容和标准多元化的必然要求。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 必须明确评价的目的, 注重评价方法的使用范围, 以更好地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列举如下:
1. 活动展示性评价突出学生的探究意识
探究性活动在品德与生活 (社会) 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探究性活动的目的大多侧重于学生的经历和体验, 评价的重点自然也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评价时较多采用展示性活动。
展示性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 包括成果展示、文艺表演、社会实践、情境测试等多种形式。对于学生来说, 成果展示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评价方法。把学生参与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探究性学习等活动中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并师生一起进行点评,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更具有成功的体验。展示评价的形式非常多, 以图文并茂展示研究成果, 以课堂小品的形式进行表演, 以实验的形式加以说明, 以展览实物形式加以介绍……
2. 模拟情景表演
模拟情景表演往往应用于综合性比较强的学习主题, 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正确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主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的方法, 并通过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经历的过程, 促使三维目标和谐达成。
3. 书面测试
书面测试相对操作简单, 能较为清晰地反映知识的掌握情况, 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是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测试试卷的设计应富有生活气息、生活意境, 采用活泼、亲切的卷面, 一般开卷完成。为了体现“童心”“童味”“童趣”, 可以把纸笔测试的内容与文学、美术、音乐、数学等形式相结合。卷面设计采用报纸副刊的图文并茂的排版法, 把考查的题型变化为生动活泼的一个个栏目。这种设计, 使呆板的纸笔测试可爱化了, 在试卷与学生之间架起心灵交往的桥梁。
一、小组合作学习
在思品课教学中,应注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以方便学生讨论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参与中发展,变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为自主学习的探索者,变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组是形式,合作是关键,探索是灵魂。
二、引导讨论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我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小问题,交由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教师只是适时给予点拨、评价,这样,就把道德准则的灌输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发现道德准则的探索过程。为使讨论富有成效,我认为引导讨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交给学生讨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重难点。二是引导学生讨论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有效手段,不能为讨论而讨论,搞形式。三是让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深浅适度,太浅则不启就发,太深则启而不发,两者都不能达成教学目的。四是交给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有趣,有趣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勤劳节俭》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富裕家有若干代人,名字分别叫富裕、勤奋、贫穷、骄奢,在学了本课课文后,你能排出富裕家的家谱吗?”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明白了一个道理:富裕来自勤奋,而富裕后绝不能骄奢、淫逸,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五是让学生讨论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生活。比如:在教学《勤劳节俭》一课时,我把学生中出现的不正确认识提出来:“春游时,带的东西吃不了,要回家时,为减少负担把它扔掉”、“我年纪还小,参加劳动也做不了什么事”、“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劳动积极与否无关紧要”、“家务事是女孩子干的,男孩子不必做”。这些说法,来自学生生活,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辨析,及时澄清了一些学生思想中的模糊、错误认识。
三、 提倡质疑问难
学贵有疑,在思品课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比如:在教学《勤劳节俭》时,我安排了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书上说毛主席、周总理衣服那么朴素,可我们从电视上看,一些领导人怎么穿得那么好呢?”、“如果大家节俭了,都过着俭朴的生活,那漂亮的小汽车,漂亮的房子,漂亮的衣服还有谁买?这些东西不是没用了吗?”、“既然勤劳很重要,那么国庆节工人怎么放了那么多天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们明白了勤劳不是不休息,而节俭也不能成为“守财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用于劳动的时间将会越来越少,而用于消费的东西则将会越来越丰富。也就是说,社会在不断进步,勤劳和节俭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这样,学生对勤劳节俭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入,而且初步体验到了要学会用辩证眼光看问题。
四、坚持明理导行
[导读]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有着自主性创新性与能动性,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构建知识,提高能力。
张 剑(武定县田心乡田心中心小学 云南 武定 651609)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有着自主性创新性与能动性,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构建知识,提高能力。学生也是教学的平等参与者。美术教学作业的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作业评价中被重新审视。根据教学的经验有以下几点想法与各位同仁探讨。
1.从评价角度的转变开始
因为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这个差异就决定了学生能力的不同,教师进行作业的评价时就不能以同一角度和同一标准衡量每个学生,避免评价的一概性,一致性。有一部分学生在星期三下午活动课的时间在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学了一些专业的美术知识技能,学校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目标,要求学生必须练习。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倒是还很高涨,可是到后来,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对大量普通的小学生的美术评价来说专业美术知识只会让他们觉的枯燥。《风景写生》教学内容有着透视与构图的专业知识,评价作业从专业的技能,技巧角度评价,作业以黑白为主色,线条为表现元素,学生会觉的很枯燥。采用“真像”、“太逼真了”之类的话语。这样评价是单一片面而过于主观。忽略了作品的内涵,独特的表现方式,与众不同的审美观等,无法深入诠释作品内在的含义。评价中我们应加重于作品的内涵,发现作品中独特的亮点。换个角度从学生的视角,阅历出发,认识、解读作业,画面表现了学生视野里的风景,以幼稚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景物。画面中的建筑物夸张变形,画面上只有一座高大的建筑,其他的景物围绕在周围。这样的画面体现了学生对风景的最初影响,洋溢着对世界天真的理解,有着儿童跳跃的童心。避免以成人的角度主观、武断的评价儿童作品,对画面有自己己独特见解,独特风格的画给与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思维飞扬的激情。视角的转变,给学生的学习会有意想不到的影响,应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以评价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学习。
2.要注重作业过程的评价,而不是其结果
从过去的传统上看,美术教师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成绩,常以完成一件较为满意的作品来决定学生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成绩。很显然,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的作用。学生作业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学生最终的作品来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差异。我们应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个性特点。注重最终静态的作业评价演变成对作业过程中学生情感动态,态度变化,能力深浅的评价。学生作业过程的评价可了解在学习活动中参与意识,认知水平,操作技能等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适时反馈给学生,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一年级的《水墨游戏》,学生初次接触水墨,对水墨画的工具材料一无所知,想让他们完成一幅水墨画是完全不可能的。学习以游戏形式展开与学生一起游戏,让学生用毛笔蘸墨调和不同水分在宣纸上画出不同深浅浓淡墨色的电,线,墨块,在随意的涂鸦中学习墨色变化与水分的多少有关。同时对于一些学生涂鸦过程中适时点评墨与不同水分调和可以表现水墨丰富的层次,提升学习的兴趣。由对竟态的的教学成果的评价转入动态作业过程的分析,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多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把发言权力还给学生
在评价的过程中如果只有教师个人评价观,没有学生发言权,这是美术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受欣赏者个人阅历、兴趣爱好、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造成了不同的审美观。教师常常以教科书为唯一标准,用书中搬来的观点去统筹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不尊重学生个性,不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评价也应有学生的参与,评价的主体,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重新审视自己的作业,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引导学生精益求精,积极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远近的奥秘》评价时让学生和同桌比较,运用比较法分析自己的画面,学生认为画中画得比较好近大远小表现出来了这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从总体上看图画,线条不算流畅,仔细检查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如构图感觉太散,没有紧密感。和自己以前的作业比较有很大进步,画画的灵活有层次感。这样横向、纵向比较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自我的经验构建了认识。学生对作品认真地进行理性分析后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体现出个体的审美。学生审视自己的作业,发现作业中有许多完美的成分与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从而引发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感,尽管有时显得较为幼稚,但这是一种自我发现美、自我获得美、自我创造美的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4.采用激励学生相互评价的方法,完善教学评价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常常会被老师批评,作业多不敢展示给同学,怕受到老师的嘲笑。但是同学的评价会让这些成绩不好的差生对美术学习产生爱好,喜欢上美术课。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眼光要比教师的评价和自己的自我评价会更加敏锐,这是美术评价中不可替代的。有个班的学生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的差生,到了他们班的美术课我特意的走到这个所味的差生的桌子边上看了一眼他的美术作业《风景写生》,发现他的画面线条有力,抓住了画面的主要景物。当我正想看他的画时,他却不让我看,让他自己发表对自己画的评价时也是一言不发。作业评价时让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班里的一个学生发现了他的画面,用文字在他的画面下方写上了几句话:“画面景色优美,选景很好。线条流畅,画面远近层次分明。”这样的话让这个所味的差生发现了自己不是什么都不如人都比人差,从这次课中找到了自信。从此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了努力学习的自信。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所评价的内容片面,形式单调,方法单一 ,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尝试着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以 期初步建立起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1.评价目标的系列化
制定评价的目标系列需要经过一个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的双向过程。首先由教师在深入学习大纲,把 握教材的基础上,分析知识点的分布、能力培养的载体以及思想教育的因素,初步制定出评价的目标系列;然 后由教科研人员和部分骨干教师研究评价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最后确定评价的目标系列,并向师生公布。
经过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评价的目标系列一般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知识评价系列。教材把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具体化了,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教材,找出每一节课、每 一单元、每一册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构建一个知识评价系列。如:第一册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 减法的知识评价系列:
能力评价系列。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认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离开了数学知识和必 要的教学活动,数学能力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认为,建立能力评价系列既离不开“数学知识”这 个载体,又要在教学活动中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建立能力评价系列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鉴 定性的评价,而是为了促使教师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中自觉的行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尝试建立 各年级的能力评价系列。(参见表一)
非智力因素评价系列。即对学生学习数学时所表现的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定性的评价。根 据大纲的要求,我们初步拟定出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评价系列:
2.评价时空过程化
评价时空过程化是指要随时随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从时间上看,应有学习前的准 备性评价、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从空间上看,在学校应该包括课堂上的评价、活动课 的评价;在校外,应有家庭评价和其它活动的评价。
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就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程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行 为,使全体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要求注重平时的了解、考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作业 、家庭作业、课时达标测试、课堂操作、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习惯等。显然,实现评价时空过程 化,评价的指向是唯一的,而评价者既可能是学生本人,也可能是同学、教师、家长或其他教育者。因此评价 时空过程化,要求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3.评价方法多样化
(1)个人、小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2)口试、面试、笔试相结合。
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说理,即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讲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面试的主要内容是操作,如操作 小棒演示算理,拼摆学具推导公式,测量,制作等。笔试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加强 口试与面试,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及时对学生提供帮助,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和临场心理素质。
(3)免试与重试相结合。
对于学习能力强,学习认真,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允许免试。对于评价成绩待及格的学生,应当给他 们重新应试的机会,并以重试的成绩为准,这样能使学困生在重试之前找出不足,进行重点学习,同时可调动 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评价结果的表现科学化
以往把百分制作为教学评价结果的唯一表现形式,无论是在信度上还是在效度上,都有较大的缺陷。因此 ,应寻求评价结果表现形式的多元化、科学化,尽可能地把评价结果描述得准确些。
(1)平时考查与综合考查的结果相结合,以平时的结果为主。
(2)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从教三十年来,大多数时间都在从事学生思想品德的教
育。现行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思想品德的评价没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如何正确评价学生,还缺乏一个系统、科学的评价模式。对此,我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要遵循几个原则。
一、评价的目的1、教书以育人为本,小学生品德评价的核心是育人,是教师根据一定的德育要求和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是融知、情、意、师生间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信任和充满信心的有效交往过程。教师是品德教育的指导者、组织者,除平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品德教育外,还应利用品德评价这一手段,准确、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品德进行矫正,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和谐、健康发展。品德评价的自我教育作用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不强,因此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质,必须时刻提醒他们牢记品德要求,让他们按照品德标准经常自我评价,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意志行动向意志行动转化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简单,表现刻板,直接与
外界(教师、家长等)的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把不断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做为出发点,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侧重点,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下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就是引导他限期(下次自我评价前)改正错误,重新做起,然后给予登记。再让其多次反复去做,这样就给了他改正的机会,激发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有时在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反复练(为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培养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评价的标准
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幻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订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
三、评价的原则
1、“激励为主,惩处为辅”小学生品德的发展,是一个漫
长的养成过程,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的养成与外界(教师、家长等)的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把不断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做为出发点,在设计“评估导向标”时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侧重点,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下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当然,评价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既要以激励为主,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但一定要讲清道理,使其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去做才对。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2、“言传身教,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学生榜样,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在很大
程度下可以感染学生,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做到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
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四、评价的方法
小学思想品德学科评价,采用“无等级激励性”评价。“无等级”,就是不评等级,注重教育过程的内化和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个体纵向健康成长。“激励性”,就是运用激励手段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1)教师要转变观念,了解学生品德形成规律,不过早给学生下断定,把评价作为学生品德发展的“加油站”。(2)评价重过程,重平时。每一节思品课中,围绕评价内容,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评价,并坚持学生个体纵向比较,把自评与他评相结合。(3)期末评价形式多样化,综合化,能力化,学生动用多种感官,积极自主参与整个过程。思想品德无等级星级评价,使学生乐于参与思品课的学习,充分发挥主体性,扩大评价的参与面,既促进品德的内化,又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了解生活, 实施铺垫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机械照搬教材, 只是原封不动地阅读教材, 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 这样势必会陷入枯燥的说教式教学, 而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 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是强化学生理解的重要基础。为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来收集与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 以为实现预定的道德认知目标做铺垫。如在学习《我长大了》一课时, 我让学生做这样的准备。1.收集自己刚出生时, 上幼儿园与小学这三个阶段的照片。2.收集一些小时候所用过的物品, 以及成长故事。3.谈谈自己的成长感受。这样引导学生将教材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 这样学生就可以以主体身份走进教材, 更加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在抚养与教育子女过程所付出的艰辛, 感受到父母对女子深深的爱。
二、体验生活, 激发情感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关键。可以说“情”是通向“理”的桥梁, “情”和“理”又是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纽带。而情感是在特定的生活之中产生的。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更多的亲身体验生活的机会,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 带情入境, 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明理。
(一) 利用表演再现教材中的生活场景
教材在编排上非常重视生活素材的选入, 为了实现学生对教材的真正对话, 带领学生走进教材, 以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表演教材中的情境, 将静止的文字教材直观而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入情入境, 这样更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与感受, 从而“快!快!不能再快点吗?”让学生与教材进行直接对话, 在表演中将之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更可以让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 要珍惜时间”有更深的体会与感悟。
(二) 用角色表演来展现真实的生活
思想品德是一门植根于生活的学科, 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将学科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用表演来再现生活,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亲身体会, 自主探究。如在学习《尊敬老人》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走进敬老院来帮助老人, 并让学生将这些生活片断进行整理以表演的形式来展现出来。这样通过学生扮演老人等可以让学生对其行为的动机与结果有更深刻的认知, 并能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之中。
三、评析生活, 升华认识
思想品德教材所选取的素材具有典型性与一般性, 虽然在编排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 但毕竟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与滞后性, 只是反映学生的一般性, 无法兼顾学生的差异;并不能将社会的时事热点话题及时编入教材。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活素材, 尤其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时事热点话题, 引导学生展开评析, 从而使学生明理更深刻, 行为取向更具有生活意义和社会效应。如“碰瓷”现象, 如果你遇到这类问题, 你会如何解决。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升华学生的认知, 这样就不会是学生机械的记忆, 却无法用于指导行为实践, 而是将理论与行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分析中提升与内化, 从而形成自身的自觉行为。
四、拓展生活, 规范实践
知行统一是教学的最高目标, 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 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 也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理念的重要方面。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运用生活来辅助学生的认知, 加强学生的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校园, 走向生活, 走进社会, 让学生在生活行为中自觉规范道德行为,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开展我为妈妈 (爸爸) 做件事等感恩父母活动, 让学生尽自己所能来帮家长做事, 如给爸爸妈妈倒水, 洗衣服, 做饭等, 让学生从中了解到父母为女子所付出的, 从而让学生在这些小事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爱的深沉与无私, 从而会更加地关心与孝敬父母。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堂中所无法体会与感受到的。
生活化教学从生活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 同时又回归生活, 让学生将所学用于指导行为实践, 这样的学习过程遵循了学生由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的认知规律, 更能促进学生道德准则的内化。为了提高生活化教学的实效性, 在运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生活化教学并不等于生活素材的简单堆砌
生活化教学是重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用生活来引导学生认知, 规范学生行为, 但并不是盲目地生活的堆砌。而是要采取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生活素材, 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素材中进行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进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
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中也要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要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生活与教材, 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来引入新知的学习。同时,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 在互动探究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让传统的教堂成为学生的学堂。
(三) 与其他教学手段穿插运用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 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问艺术等来将生活与教学联系起来, 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愉悦而开放的教学氛围, 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在此,笔者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作了一些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前提。(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所提问题扩展思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氛围,创设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景和氛围,是营造可教学时刻的重要方面和环节。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情景,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探究欲望。(2)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创造的去学。《品德与社会》内容有些枯燥,知识机械地灌输,学生常常觉得乏味,缺乏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能向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悦耳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和探究。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的计划和步骤,避免学生盲目而低效的探究和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世界为出发点,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真实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研究社会,从而创设一种学生乐学易接受的学习情境,灵多种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今后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健康发展提供充裕的空间,进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如在调查探究前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事先准备好的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表册内容区调查。作为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要转变教学观念,尤其要注重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几种教学活动方式的运用,充分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实效。
三、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开展一些易操作的调查访问、角色体验、资料搜集等实践性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使其原有模糊的道德认识清晰化,激发他们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达到知行的协调统一,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贯彻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创设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探索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作为学生实践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去观察、记录、体验、感悟、整理、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将尝试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增加学习内容的实效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与可再生性,从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师要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实践活动结合,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合作精神,从而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的开放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思想品德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的意义:
1、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对学生一个学年度以来在学习、生活、活动等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言行的全面的概括和定等;
2、通过思想品德评价工作,在各班级形成弘扬正气、争当优秀学生,抨击邪恶,告别不良行为的良好风气;
3、通过思想品德评价工作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学校、班级、同学中的定位,使全体学生明白自己的思想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取得进步;
4、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结果分为四等: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 ;
三、组织机构
1、学生思想品德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陈生才
副组长:田开宏
成员:侯启国、王自英、刘文远及各班班主任
四:工作人员职责:
(一)领导小组职责:
①研究制定思想品德评价工作方案;
②审批各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结果;
③总结思想品德评价工作。
2、各班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评价小组
成员:班级主要课程的任课老师;
班上主要干部(班委会、少先队)。
(二)评价小组职责:
① 组织学习方案,布置评价工作;
② 组织对学生进行评价;
③ 上交学生思想评价资料。
五、工作程序:
1、在班上组织学习方案,进行思想动员;
2、宣布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工作方案;
3、组织进行评价;
4、填写相关表格;
5、上交相关资料。
六、有关要求:
1、凡受记大过以上处分又未取消处分、表现又继续不好的学生均只能记基本合格或不合格;
浅谈多元化的品德评价
张敏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通过近年来的品德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只有倡导评价多元化,关注评价过程,才有可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受到鼓励,坚定信念,走向成功。
一、巧用评价语言,营造民主评价氛围
一个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有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节,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迸发。教师要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在教学评价时,要注意面向全体,为上好品德课打好良好的基础,再加上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师生将会在这种氛围中其乐融融,收获多多。
1.激励式评价
小学生更需要从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转变角色,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实施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策略,多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只有这样,学生多方面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各方面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及时中肯的评价是对学生课前活动和探究学习的充分肯定,激励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即使学生回答的内容完全错误时,教师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当学生的想法出乎教师的预料,但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新,教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不够正确,不够完整,并随即改正时,教师应轻轻地点点头,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翘起的大拇指……这些无声的评价也会给学生莫大的自信,会让孩子们久久不会忘记。
2.期待式评价
任何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在发展过程中总有个性差异。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对学习有因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根据情况做出期待式的评价。如在学习《可爱的家乡人》这一课时,有一位学习困难的外地学生把自己老家的特产带到课堂上介绍,这一举动得到全班同学的肯定。我就马上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他,并鼓励着:“你能把家乡的特产介绍给大家真了不起,真是个有心的孩子,相信你以后会更出色,你为你的家乡人争了光。”这样的评价既是给了学困生的肯定,(教学论文 )又对他提出了期待,相信他以后在品德课堂中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上即使他们答错了,也要努力为他们铺设好台阶:“你可能因为紧张才说错了。平静一下,你一定会回答好的。”富有弹性的评价语不仅能让学困生心服口服,还为他们的进步指明了方向,点亮他们心中的一盏明灯。他们也将越来越喜爱品德课。
3.接纳式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想法,然后帮助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评价的积极效果。
4.否定性评价
当学生的认识或行为发生明显错误时,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善于运用否定性评价,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味赞赏,对错误不提出指正。比如在教学《危险在我们身边》一课中,当讨论“假如你遇到火情怎么办?”许多同学都表示自己要参与救火时,我就使用了否定性评价。“一旦发生火灾,我们小学生年龄小,不具备救火的能力,我们应该马上打“119”报警电话,或寻求大人帮助,立即进行自救”。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及时进行了否定,并抓住时机进行了安全教育,这对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
二、巧用多方力量,多元主体参与评价
品德课堂倡导多元评价,因此教师、家长、同伴、学生自己都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从学生道德水平发展过程的角度来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自我评价是自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需要有一个过程,小学生常常是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获得对自己的.认可,因此要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生活环境中获得激励性评价,才能使其悦纳自己,进而正确评价自己,实现自我发展。教师要抓住时机,善于协调多方评价力量,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1.教师评价,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不闻不问,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如我在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学生讨论:父母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时,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好多同学都站起来表达自己以后要关心、孝顺父母,体会到他们的辛苦。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爸爸整天在外出差,根本没时间管我,我不想说什么。”
我就抓住时机,针对班中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读了一封《爸爸的来信》,学生听后许多人留下了眼泪。我再请那位同学说说他的想法,他哽咽道:“教师,我很想念我的爸爸,现在我知道他在外面挣钱很辛苦,我真想对他说,爸爸,我爱你!”全班同学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时我说:“我知道你内心肯定很爱很爱你的父母,他们虽然有时忙于工作,疏忽了你,但是他们辛苦地为这个家奔波劳累,我们应该体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爱他们,而不是为了一些小事与他们赌气,相信你一定是个孝顺的孩子。”这样的评价更高层次地让孩子明白了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2.同伴评价,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学生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与人交往,成为社会群体的一员,但对于在祖辈、父母溺爱下长大的独生子女,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此时,同伴的评价就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如在《坐立走,有精神》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设计了孩子们饶有兴趣的表演比赛,同时表演结束后请同伴进行评价:“他们表现得怎么样?哪些同学做得好,哪些做错了?”同伴的评价不但提醒了这些做错的孩子,日后还可以督促这些孩子纠正不良的坐、立、走的坏习惯。儿童在进行评价的同时,还时刻提醒着自己,可谓“一举多得”。
3.自我评价,为自我发展奠基
儿童道德的形成是自我建构的结果,也就是说,只有经过自己体验,社会道德观念才能成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因此自我评价是学生品德内化的有效途径。在自我评价中,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评价过程是学生辨认、自我澄清、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正确认识了自己、提升了自己。
4.家长评价,促进行为养成
家庭是小学生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形成良好习惯最为关键的环境。为此,教师必须把学生在家中的表现纳入到评价系统之内。我们针对学校实际,每月对学生行为进行考评前,都会给每一位家长发出通知,说明品德评价的目的和要求,并附上“学生在家表现评价表”,请家长给出等级评价和描述性评语。比如一年级的学生主要评价他们在家的生活作息习惯、卫生习惯、安全意识、学习习惯、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以及和父母、同伴、亲人沟通交往的主动性等。由于目的明确,内容和要求具体,家长操作起来比较容易,效果不错。特别是其中的“家长寄语”栏目,以一种温情脉脉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家长的激励和期待,增进了亲子交流,深受欢迎。
品德评价改革探求的路还很长,改革的阻力在教学实践中肯定会很大。但只要品德教师做一个有心人,灵活运用评价手段,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以激励为主的语言评价学生,关注他们的实际生活,多元化主体参与评价,就会为学生铺就一条迈向成功的道路。
(作者单位:021008内蒙古海拉尔市沿山路小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呈现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动力源泉。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对学习内容积极研究的认识倾向和乐于探究的良好心理,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教师面临和探究的问题。
进入小学中高年段后,品德课的教学增加了许多史地方面的相关内容,而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遥远又抽象,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我选择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中,从而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拉近时空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感受,进而激发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如我在教学《被掠走的中国国宝》一课时,采取了以下多媒体教学:一是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二是让学生浏览有关外国列强侵略我国,给祖国人民和文化带来危害的图片。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称为“万园之园”。这如梦如幻,宛如仙境的圆明园你想看么?但你还能看到吗?你只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些情景的再现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中国,令他们如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了英法联军的入侵给古老的中华大地带来的灾难,激起了生活在和平年代学生那沉睡心底的民族激情,从而更好地激发起了学生爱国强国的民族信念。
二、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而合作学习是优化教学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庭小账本》时,我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先在超市、市场、电信营业厅等场所进行实地录像,带给学生直观感受,让学生知道做家庭的小管家应该注意些什么。在学文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在bbs上填写一张《家庭收支现状调查表》,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调查结果和感受。便捷的网上浏览,使学生很容易将自己家和其他同学家庭收支表进行比较,很快就能发现自己家庭消费方面比较浪费的部分。那怎样才能防止这种浪费呢?你有什么金点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了交流、讨论,有的介绍自己家庭在节电方面的好点子,有的述说自己家人在用水方面的浪费做法等等。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再次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平时忽略的一些细节被重视起来,课内的学习和平时学校的环保宣传有机地找到了吻合点。这时,完成制定《家庭收支现状计划书》这个教学目标的达成便水到渠成了。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创设学习情境,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能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不是在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
面对未来,我们的教育旨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学习《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一课时,我根据本课内容,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中华民族兴衰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自学。有的同学找到了中国申奥成功的视频;有的同学收集并统计了旧中国签订的多个不平等条约;有的同学在家长的协助下,拍摄了奥运圣火在广州传递的录影等。他们走向社会,各显神通,独立自主地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从中选择整理、组合,并上传到学习网站上,用来交流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中国申奥成功的视频引子,激发学生对“中国人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申办奥运会”的探究热情,以此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最新资料和课前在学习网站上自学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讨论。学生的情绪十分活跃,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结合自己上传或浏览他人的资料畅谈了自己的学习:有的学生结合历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表现,诉说了中国从外国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到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并成功申奥的艰辛发展历程;有的同学结合本次奥运圣火在国内外传递的视频,抒发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因为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她的奋发繁荣……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大激发,在不知不觉的畅谈中触动了自己心底“体育强国”的情感之弦,真正感受到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徐徐响起,学生不禁高声齐唱,心中的激情让歌曲的每个音调都显得那么铿锵有力。在信息技术的介入下,学生通过自学,丰富了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的储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激昂的氛围中,学生获得了充分、到位的道德体验。这样的道德体验自然大于空洞、干瘪的灌输与说教。最后,教师提出作业要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Word或Powerpoint做一份电子小报,内容要符合本节课的主题,注意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对于计算机水平好的学生,也可以独立完成),分小组进行制作,各司其职,通力合作。
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多媒体应用能力,真正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自己学习的工具,同时学生在围绕主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了中国人真正站起来的自豪感;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等丰富的学习表象,其各个环节的优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由此,信息技术与品德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作者单位: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
一、尊重生命, 营造和谐的课堂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 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有效地开展生命化教学, 教师首先要摒弃以往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 蹲下身来, 与学生站在同等的高度, 尊重他们, 理解他们, 相信他们。尤其是针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者——一群刚入学不久、没有什么是非分辨能力的低年级孩子来说, 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能打开孩子的心扉,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 使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成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
在教学《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时, 在学生明白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后, 我让学生针对自己在学校以及在家里应该怎样合理用眼展开讨论。在交流时, 大多数学生都谈到不能看电视, 看电视对眼睛的危害很大。这时, 有一位学生站起来问我:“老师, 请问您小时候看电视吗?您小时侯是怎样保护眼睛的?”同学们睁大了双眼, 似乎都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我的回答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回答没有看过电视, 学生一定会在心里对老师产生不信任、不真实的感觉;如果回答看了, 又怕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最后, 我决定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回答学生的提问。“我给大家讲讲老师小时侯的故事吧!老师小时侯也和大家一样爱看电视, 爱看动画片。可是, 受电视的吸引, 老师的视力也出现了问题, 眼睛出现了散光现象。”学生纷纷着急:“老师, 什么叫散光?严重吗?”“有点严重, 不过老师去看过医生了, 医生建议我要适当休息眼睛, 不能老盯着电视看”。学生关切地问:“老师, 后来怎样了?”“老师当然听了医生的话, 回家后制定了一份用眼保护计划, 规定了每天看电视、看书的时间, 没多久眼睛就渐渐恢复了原来的健康。”学生激动地说:“老师, 您制定的计划是什么?能给我们说说吗?”于是, 我根据课堂生成的情况, 当场制定了一份用眼保护计划, 并倡议学生也自己制定这样的一份计划。没想到, 同学们纷纷制定出了健康、合理的用眼保护计划, 而且有的学生还在计划上签名, 表示坚决做到。整个课堂变得热烈而和谐, 所有知识的教授都那么自然, 水到渠成。我强烈地感受到师生心灵交流、互相尊重所产生的力量, 这力量像细流润物无声, 又像瀑布倾泻奔腾。
二、激活生命, 打造开放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的是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开放性是课程实施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 而应该把课堂内容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使之有兴趣的题材上去, 用生动的内容激活学生生命的潜能, 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充满激情与童趣的课堂。
1. 活动内容的开放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 它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都有一定的互通性。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互通性特点, 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实践机会和发挥能力的空间。
如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 就可将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有机地融会到其中, 让学生形成多元发展。课堂中, 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词语, 进行小比赛;还可以让学生背诵关于春天的诗句;可以开展“春天的百灵鸟”歌唱比赛;还可以把眼中的春天画下来。在这样多元、开放的课堂中, 学生的学习激情怎能不被激发?个体生命意识怎能不被激活?
2. 活动空间的开放
除了课堂活动内容上的开放以外, 活动空间的开放也能让学生的生命激情得到释放。在教学《风儿吹呀吹》一课时, 我将教学场地挪到了户外, 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空间中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激情。孩子们有的拿着自制的风车在操场上奔跑, 有的挥动着纸飞机, 兴奋不已, 有的将风筝放飞到了高空, 那脸上幸福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这不就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真正关注吗?
三、体验生命, 创造生活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只有注重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 才能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如教学《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 在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时, 我话锋一转, 问道:“同学们, 你们平时都做到保护环境了吗?”“对于我们身边的校园环境大家究竟保护得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一看”。顺势播放教师在校园中抓拍到的不文明行为、不卫生环境。学生一片惊叹声。抓住这一时机, 我紧接着说:“就让我们的环保意愿付诸于行动吧!让我们亲手美化我们可爱的校园吧!”这样, 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 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使《品德与生活》课程真正回归到生活中去。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初探】推荐阅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06-17
小学思想品德组教学教研计划07-04
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工作总结11-09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11-04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培养自信心得体会06-18
小学四年级品德教案上06-05
小学品德与社会复习计划06-17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什么09-19
小学品德学科教研计划11-10
春天的盛会小学品德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