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实践 开拓创新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用心实践 开拓创新(精选8篇)

用心实践 开拓创新 篇1

一个振兴教育的誓言,唤起了博士们科教兴国的决心,造就了民办高校有希望的行动。

一个让国内瞩目的名字,会融了十八名博士创业的毅力,唤醒了教育界用心教学的实践;

一个独特的学生管理体系,凝聚了尽心教育事业者的勇气,创造了民办高校教育管理的主流。

2004年,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这个成功跨越了创业初期和积极探索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建设的行动,伴随着民办教育法的颁布又必将迎来一个创造未来高等教育发展奇迹的二次创业。以独特的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极强的凝聚力,在全国享有盛名。办学只有五年时间就已成为全国十大著名民办大学。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生管理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为可喜的重大突破性发展。在院长胡列博士提出 “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下,加强学生管理、强化学风、校风建设,强调学生加强自律,一直在努力探索和构筑民办高校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其重要表现在:

一、严格管理与热情服务的辨证统一。

1、严格管理就是对学生最佳的服务。长期以来,我院学生管理部门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领导下,积极探索与实践学生管理思路,推行军事化半封闭管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与作用。大胆择优本校毕业生充当学生管理的前沿部队,不但提高了学院学生管理效率,而且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管理人才,以他们年轻的智慧、积极创业的精神、灵活的管理思路,推动我院学生管理的创新,他们容易和学生接近, 做学生的贴心兄长,跟学生打成一片,会想学生之想,理解学生生活之需要,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形成了团结、友好、合作的生活氛围,体现了管理与服务辨证与统一。

2、热情服务是学生管理工作中最有力的保障。学生是学校的客户,是学院的重要组成,也是学院管理部门的难点,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对发展教学教育工作以及学院整体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管理工作,我院以重点工作长抓不懈。

3、重大事件的处理与思想引导。

在西大事件、5、20大选上,根据学生的爱国热情,给予引导、全面认识,让他们能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从中积极总结与反思,要求学生掌握并提高业务技能,引导学他们认识到科教兴国才是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有效的抱负之一。根据现状,给学生进行相关爱国讲座,我院根据媒体、宣传窗口给学生进行思想宣传,保证学生的思想与教学的统一,达到教与学的辨证与统一。

二、学生处工作中,必须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严谨的学生干部队伍与辅导员队伍。

1、干部梯队培养是我院学生处学生管理队伍的来源与保证。

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正确指导下,以党的十六大为契机,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活动,充分依托“邓论学习研讨小组”、业余党校等载体,培育大学生理论学习、行为实践类社团组织,通过骨干培训、专题讲座、典型示范、实践活动等形式,积极组织学生干部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内涵。通过领会与学习三个代表,来激进学生干部的思想,巩固学生的思想阵地,使他们能独当一面,对学生稳定,学院安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培养的干部,可以充当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最好沟通的桥梁,互补了辅导员在管理当中的不足,对管理工作输入新型的模式。

2、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学生处把学生干部梯队培养作为重点学生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通过学生干部集训大队来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实现干部作风的多元化。

2)、干部培养是我院在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创新模式实践中的创举。

3、通过干部培训中脱颖出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干部作为我院管理的组成,来促进管理工作。

1)使每个学生干部个人在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方法以及工作能力与作风、团结合作精神、拼搏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自律意识、竞争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从理论与实践上真正得到有效的训练,综合素质有大幅度地提高;

2)真正在全院师生员工中树立起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

3)在自觉自律、弘扬正气、勤奋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学生干部真正发挥起模范带头作用;

4)有力地促进我院学风校风的建设。

4、学生干部的培养既有利学生处的管理,更补充了学生管理队伍,经过学生干部集训的培养,涌现出一部分思想活跃、组织得力、工作责任心强的学生,我们把他们作为另一重点加强培养,并吸收到学生管理队伍当中来,对学生的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辅导员在学院的教书育人和学生管理整个过程中起到思想稳定与教学保障的作用。学院的每一项安排,每一项要求都要由辅导员安排并传达到学生中去,对于学生的到课听课情况,学生的宿舍安全卫生情况,学生的纪律执行情况,学生的文体活动,辅导员都在密切关注着,努力工作着,他们的工作比较琐碎,也不容易出成绩。但正是他们的默默努力,才使学院保持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教师从容教书,让学生安心学习。辅导员还要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他们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心理方面影响和作用很大,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很多人的学习方法不对路,学习上有依赖心理,心理承受能力差。作为年轻人,他们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思想性格心理上的弱点。所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大学生活,是我院的学生管理的一个中心工作,而这一任务很大程度上落到了辅导员的肩上。

6、学生处对辅导员管理不断走向规范化。

学生处建立了完善的辅导员考核体系,辅导员评比办法,每周安排有业务学习业务交流与培训,要求辅导员在学生思想工作时,做好谈话记录,做到学院学生家长的互动。另外,学生的到课率、交作业率、流失率、违纪次数都与辅导员的业绩挂钩,同时,引入学生评议辅导员调查工作。注重考察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学生的认可度。进行辅导员的中期考核,对辅导员的考评做到量化,公平化,人情化。

三、学生处是搞好学生自律工作,加强学生管理的主体单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和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的成倍增长,导致就业竞争已趋于白热化,这必然给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所以倡导学生自觉自律势在必行,并要求把自律作为管理当中的系统工程来抓。倡导学生自律是和建设优良的学风、班风和校风相辅相成的。通过倡导学生自律,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我们要求辅导员带头自律,并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让学生认清形势,摆正位置,做到真正自觉自律。

学院通过互联网络、教室闭路电视、等离子播放,通过主题班会、报告会、特别团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干部集训大队,通过业余党校,学生社团等机构,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培养优良的校

风和学风。

学风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学风上去了,教学质量就上去了,要造就我院学生勤奋、复合、创新、合作,要搞好教学质量,我们就要狠抓学风校风建设,我们相信最严格的管理就是最热情的服务。学院在管理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定期班会制:每周日晚自习作为班会时间,由辅导员总结上周工作,安排本周工作,及

时传达学院的各项

工作要求。

2、听课证制度:针对我院学生特点,在我院全部学生中实行听课证制度,辅导员每天早上上课前检查听课证,以利于日常管理。

3成立学习辅导员:根据各班情况,我院设立学习辅导员,辅导学生的学习。并指定有班级学习督导员。

4、辅导员跟班制:我院要求每位辅导员必须到所带班级听课,以便组织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辅导员每周要交听课记录。

5、提高到课率的管理办法:在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同时,学生处实行到课情况周报表制及日跟踪汇报制。周报表的具体做法为:由班长对每周本班同学的到课情况于周末上报到各系办;日跟踪汇报制:由各辅导员对学生每节课的到课人数、科目等情况予以考勤,并当晚上报各系办。

6、学生处为了加强管理,于每周一发出《学生处工作纪要》,对上周工作进行评估,对存在问题的环节给以通报,并限期改正。

7、学生宿舍走访制:为了学生工作更加细致,要求辅导员定期到学生宿舍对学生进行看望,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

8、学生处查房制度:组织辅导员不定期查宿舍,通过查宿舍实际反映学生日常作息,掌握

学生生活作风,很好的了解并作好学生的一线服务工作。

9、学生生病后,由学生处安排专人负责。

四、学生处管理部门对学校安全与稳定起着绝对作用。

学生是振兴学院教学进步的主流,但学生同样也是阻碍学院的进步的枷锁。如何引导好学生,管理好学生,对学院的整体影响很大。为此,学生成立了学生违纪事件应急小组,设立了违纪事件应急预案;学生干部联防小组;查房体系、学生管理体系,学生疾病救治小组等,完全防止了学生违纪事件的发生,同时确保因疾病发生的不良后果,几年来确保了教育教育的稳定,学校的安全,学生处作为直属部门,肩负起了管理与安全的角色,时时维护学院的学生安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要求标准发生了变化,但是现在一些国有大学的改革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国有大学的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诚实敬业的工作作风。在整个社会的转型时期,民办高校通过自身的努力会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的认可。时代发展对民办高校提供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索,大胆改革管理方式和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形成辩证思维,研究式的学习,创造的素质,给学生一个超越国有大学学生的机遇,这样经过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民办高校的实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会赢得社会良好的口碑,家长对高等学校的评价也不会以国有和民办作为标准,而是以学校的教书育人,服务于学生的质量高低以及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作为标准。

用心实践 开拓创新 篇2

从2013年至今,学校推出的“七色花”评价体系、“七彩课程”、“七度课堂”,在社会上反响强烈,被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兰州日报、兰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教育部语用司副司长彭兴颀等领导也曾莅临七里河小学,对七里河小学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所好学校离不开一个好校长”,七里河小学在校长王俊莉的带领下,正在实现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又一次新跨越。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他们吹响号角,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

“七色花”评价: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我最爱读课外书,所以老师给我的是‘悦读花瓣’,今天回家就可以给爸爸妈妈看我的七色花瓣了。”一位获得七色花瓣的学生高兴地告诉记者。

这个学生所说的“悦读花瓣”,是七里河小学“七色花” 评价体系中的其中一瓣,能获得这个花瓣奖励的学生代表着“有广泛的阅读兴趣,能自主阅读,或者能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把阅读当成一种快乐”。

“七色花”评价体系是七里河小学独创的也是首创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一种方案,深受学生和老师们的欢迎,同时也获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那么,它到底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七色花”共有七瓣,每片花瓣都是一枚金钥匙,分别代表着创新、善学、笃行、尚礼、博艺、悦读、健康,象征孩子们用生命的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七色花”评价体系的建构以身心素养、专业素养、人文素养、思维素养和信息素养五个维度为指向,将五大维度落实到“创新”、“善学”、“笃行”、“尚礼”、“博艺”、“悦读”、“健康”七个层面,从七个层面来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每个班级会建立“七色花”综合素质评价记录表,通过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表现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进行奖励。

在学习过程中有创新想法的学生能获得“创新花瓣”; 平时注重学习方法,爱学习的学生会获得“善学花瓣”;做事踏踏实实、一心一意,言必行的学生会获得“笃行花瓣”;而知书达理,懂得感恩,会敬人爱人的学生会获得“尚礼花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多才多艺的学生会获得“博艺花瓣”;热爱运动,乐善好友、富有团队意识的学生会获得“健康花瓣”。

“七色花”评价体系从不同的方面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也释放了学生的个性,让鲜花一路伴随着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七色花奖励分为班级七色花、年级七色花、校级七色花三个等级。”七里河小学校党委书记张岚介绍说,“孩子们在哪一方面有出色表现,就会在班级得到1枚金钥匙,金钥匙累计到7个之后就可以拥有班主任老师颁发的‘班级七色花’,并兑换一枚在某一方面十分突出的金钥匙,攒够7枚不同颜色的中级阶段金钥匙,就可以组成一朵年级七色花。”

“获得7个年级的七色花后便可以得到由校长颁发的校级‘七色花’。得到的七色花越多,就预示孩子各方面均衡发展,人生之路色彩斑斓,一路鲜花。”教师龚艳补充道。

据介绍,为了让学生们对“七色花”评价体系有清晰、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在新生入学后,班主任还会利用周二下午的一节班会课,为孩子们详细地介绍“七色花”。

最佳的了解方式是参与,学校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建构 “七色花”评价体系,各个班级还会利用班会、课间活动等时间让学生们深入交流,然后师生一同制订“七色花”班级评价奖励细则,形成更加具体的评价操作方法。

语文教师赵金花介绍说:“在评价实施中,‘创新’的评价体系较难操作。为此,学校还举办了每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就会给予他们‘创新金钥匙’, 奖励学生的创新动机。学校还利用假期,让学生从身边发现可用之物,变废为宝,完成各种小制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

在评价方式上,学校则实行多样化。除了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外,学校还努力建构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开展学生自评、互评、集体评、一日一评、一周一评、一月一评等。如果有评比有记录,学校和班级还会及时宣传,将表现出色的学生利用校报、校园网站等宣传出去,让学生有自豪感、荣誉感。

这样的评价不仅促使学生一步步由‘他律’向‘自律’转化,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而且还传递了正能量,实现了学生的共同进步。

“七色花”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实施,让七里河小学重新焕发了新活力,学生爱学了、爱动了,教师会教了、爱教了。有效发挥了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成为学生和教师最喜爱的评价方式。

六年级四班的陈奕丹在她的获奖感言里这样说:“今天我获得了神奇的七色花,我真的好开心!虽然我没有傲人的聪颖,但我有勤奋向上的精神;虽然我没有能通六艺的才能,但我有学习六艺的兴趣。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让七色花伴我一路芬芳。”

七彩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校要办出特色,必须得有特色课程作保证;要保证每一个孩子拥有专长,需要有校本课程作保证;要学生一个不落地接受优质教育,需要设计生本课程作保证,”赵金花介绍说,“当初学校就是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以学生的创新需求、成长需求、个性需求、发展需求为基点,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七彩课程。”

七彩课程由“成长课程、发展课程、个性课程、创新课程”四大模块构成,涵盖七个方面,即尚礼、笃行、健康、悦读、博艺、创新、善学,每个课程又包含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内容,它与“七色花”评价体系相呼应。

开发设置的七彩课程,尤其是独具特色的学生社团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深得家长欢迎。截至目前,学校已经开设了包括沙画、书法、足球、校报、国画、科技、小记者、花艺等二十多个社团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彰显了校本课程的“私人订制”特色,让学生真正实现了博才多艺。

“看着孩子们在每天下午放学之后,愉快地走向社团教室,走向自己喜欢的课程,看着他们在操场上带球奔跑,看着他们在书法教室静静地书写,看着美丽的花朵在他们一双双灵巧的小手中盛开……七小的老师们特别欣慰,孩子们真的很喜欢这样的课!”赵金花欣慰地说道。

赵金花说,七小的精品课程“小学生大讲堂”,是一个培养孩子自信力,培养学生公众演讲能力,以及自主管理、自我创新的有效载体,它是“笃行”课程里面的一个小板块。每周四,“小学生大讲堂”都会在操场进行招生报名;次周一, “小学生大讲堂”会进行20进3的预赛;然后再在每周五下午2点到2点30进行决赛,所有流程都由学生大队干部们组织进行。

“‘小学生大讲堂’成为了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小主持、小评委、电脑操作员、大众评委以及亲情团队等角色,让每个孩子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与发展。”

月冠军获得者陈培瑶在学校《号角报》上发表感言:“其实,我也害怕失败,但是,无论结果如何,都无法减弱我对演讲的热爱!”

今年的6月20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于是学校就启动了《诗情画意的中国节日》课程,从活动的策划到精心安排,全都由三年级组的师生主办。“活动前一天,家长、老师及孩子们用自己的作文、手抄报、绘画作品以及荷包装饰了睿思楼,渲染了节日的浓浓氛围。活动当日,学生们还准备了漂亮的荷包和五彩花线,他们为老师和同伴们系上五彩线,戴上小荷包,将浓浓的节日祝福送给了可亲可敬的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师生一起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之后,各班又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有奖竞猜、端午知识对对碰、包粽子等比赛活动。”这些节日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让师生一文一字探讨,一点一滴感悟,一朝一夕滋养,一生一世受益。

还有,一年级的“开笔礼”、三年级的“成童礼”、六年级的“状元礼”、开学第一课、心理辅导课、节日课程、晨读、午练、暮省、古诗词诵读、班级漂流阅读、梦想课程、趣味假期作业,影评、思维导图以及“阅读欣赏”等一系列课程板块, 让每一名学生真切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

走进七小的校园,记者看到七彩楼宇、幸福长廊、儿童画廊、涂鸦井盖、地面文化、童真趣味的“童童”“年年”吉祥娃等,学校的每一处无不渗透着教育,无不饱含着七小教师团队对教育的思考,对教育的执着以及对教育的创新。

七彩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在精彩丰富的活动里收获快乐、收获幸福。

七度课堂:促使教师“华丽转身”

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学校要实行“七度课堂”,这对于一直遵循原有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在我自己的理解中,教学中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当时觉得要在‘七度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完成教学任务,那不是难上加难吗?”英语教师苗静回忆起自己“转身”的过程很有感触,“后来,我静下心来认真解读‘七度课堂 ’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内涵、预期目标和评价方案,并在我的英语课程上开始尝试渗透‘七度课堂’理念。”

在实践的过程中,苗静不断加深自己对“七度课堂”的理解,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课堂效果明显提升。

在英语课堂中,她会力求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贴合学生实际的活动,发挥孩子们的主体地位。渐渐地,她发现,班里的有些学困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了,对于老师布置的有些任务能开始积极地准备,他们开始期待上英语课了。

“我想这些点滴的变化都是‘七度课堂’的功劳——它让我们的孩子准确地定位了自己。”

慢慢地,苗静喜欢上了“七度课堂”教学模式,也对“七度课堂”的教学质量越来越有信心。

“通过在我的英语课堂和我校的英语活动课中加入‘七度课堂’模式,我深深地感到这种模式在课堂的渗透真正关注了儿童的均衡发展。”

很多教师都有和苗静一样的感受。

那么,“七度课堂”的魅力在哪里呢?“七度”就是通过 “宽度、广度、深度、难度、信度、效度、温度”七个维度来实现七大解放,即解放心智、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按照教师设计的六个模块———自学质疑模块、交流展示模块、互动探究模块、精讲点拨模块、矫正反馈模块、迁移应用模块进行学习,清晰地把握教学主线。

“它让学生学会了预习、学会了听课、学会了复习、学会了做作业、学会了总结、学会了记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赵金花说。

语文教师徐丽红介绍说,在《触摸春天》一课中,她就采用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的主线设计,将课文的重要内容涵盖进每个环节,既能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七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目的在于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实现课堂‘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赵金花说。

苗静在她的课堂教学反思里也这样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众多教育教学理念模式中,我校‘七度课堂’为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校情、适合学情的佳径!我会继续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使‘七度课堂’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七度课堂”模式的实施,教师的变化是明显的,学生的变化也是明显的。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找到了新的成长点,在新的课堂模式运行中有了更活跃的表现,有了更多展示的机会,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用心实践 开拓创新 篇3

京剧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系统全面地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力。中国京剧艺术的普及和推廣,是增强各族人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能够胜任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1.传承民族文化,普及京剧艺术

京剧艺术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历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洗礼,有了自己辉煌的历史。因此,它的魅力不仅为国人所折服,更是得到国外艺术界的普遍认同。以梅兰芳的表演风格和名字命名的一派表演体系,已经成为东方戏剧表演庞大体系的典型代表。在国际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沟通中,京剧起到很好的纽带作用。京剧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融合,让京剧艺术以一门课程的身份走进学生的课堂,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京剧艺术的普及。

2.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拓宽学生视野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京剧艺术作为我校的学校课程,已经为学生所熟知。将京剧艺术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深入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京剧知识,欣赏京剧曲目,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融合不违背学生的天性,也不违背学校的教育规律。会促使教育进一步向素质教育迈进。

二、京剧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融合策略

1.建构京剧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融合的大环境

京剧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融合,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任务,而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任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不能与专业的京剧艺术课堂一样,仅仅局限在学唱京剧这个层面上,而应该进行更深一层的挖掘。借助学校课程的教材《体验京剧艺术 弘扬民族精神》,全校教师行动起来,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研究教学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进行京剧艺术的小课题研究。通过上网搜索,采访、实地调查等方式方法,进行小组合作,任务分工,引导学生从广泛的情境中开展调查研究。

2.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创设研究学习氛围

要让京剧艺术顺利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融合,首先必须端正教育者的思想意识,让教师认识到学习京剧以及研究京剧的必要性。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帮助教师学习京剧艺术。教育者能否以积极的态度接受京剧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京剧艺术的接受态度。因此,要顺利的普及京剧艺术教育,就要求教师自身价值观念的转变,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接受京剧艺术。教师自身接受的目的是带动让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深切体会京剧的价值,更好地开展京剧艺术的研究性学习。

3.拓展京剧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京剧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融合可以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开展学习研究。

(1)设立课堂讲授环节

京剧艺术作为学校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融合,要注重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京剧的相对集中时间,从而更深入细致地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审美修养。

(2)开展京剧兴趣小组活动

教育部指出“在中小学宣传普及京剧艺术,普遍让中小学生开展学习京剧的活动,是能否弘扬和发展中国戏曲艺术的首要,也是很重要的第一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京剧艺术的研究与学习,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有机整合校内校外的学习资源,进行多方面,多形式的指导,达到培养京剧艺术接班人或者京剧小票友的目的。

(3)拓展学习活动展示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组织“京剧比赛或者演出”的形式进行展示汇报学习成果,例如在节日组织京剧方面的演出和手抄报展示评比,邀请京剧艺术家到校表演,近距离感受大家的魅力,组织学生集体外出,到剧院观看京剧表演等等。这些形式可以是班级与班级之间,也可以是年级与年级之间,给学生创造和展示的机会,从而激励和促进学习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4)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京剧艺术作为一门课程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需要采取新颖的评价机制,评价手段和方式要关注到教师自身的教学进展,学生的反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应用的研究方法等。评价方法和手段要根据京剧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量身制定。有了良好的评价机制,才能对京剧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融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京剧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机融合,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京剧的美,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一种素质教育的有效探索,它营造了一种传承文化,开拓创新的教育氛围。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它将为弘扬民族文化寻找一条便捷之路。

用心实践 开拓创新 篇4

(__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方针。经过多年努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开展,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雄辩地证明,央作出关于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落实好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去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两个《决定》颁布十周年,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省委、省政府今年又作出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意见》的精神,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综治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务求做到“四个新”。

一、确立新观

全面贯彻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是全面有效地提高治安管理水平,巩固和发展“严打”整治斗争成果,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最近在上海、广州分别召开的全国、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就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而且明确提出要在抓好“严打”斗争这一首要环节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我们要领会好、把握好、贯彻好这一会议精神,坚持与时俱进,确立新观念,以新的观念促进治安防范工作的落实。

1.要树立防范为本的观念。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但打击毕竟只是治标的,做好防范工作,才能釜底抽薪,才是治本之策。而加强防范,成本低,效果好,避免了不法侵害,群众自然满意。实践证明,抓好了治安防范工作,既可以有效控制刑事发案避免出现打不胜打的被动局面,又可以避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侦办案,实现提高社会效果与减少工作成本的“双赢”。因此,我们必须要以比抓严打更深的认识、更大的决心和更大的力度狠抓治安防范工作,切实把思想认识、工作重点、警力配置、经费投入、考核奖惩机制等真正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

2.要树立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观念。治安防范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工作,是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包括政法公安机关在内的共同责任。做好治安防范工作,政法公安机关发挥职能作用非常重要,但光靠政法公安机关单挑独斗是难以取得好效果的,必须组织发动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承担起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责任,否则,综合治理就形成不了合力,更没有生命力和战斗力。

3.要树立抓治安防范就是抓经济的观念。社会治安秩序是经济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一个地方招揽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地方也是这样。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深刻认识搞好社会治安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自觉把治安防范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中去,像抓经济发展那样抓治安防范,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4.要树立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观念。治安防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既要着眼长远,着力构筑长治久安的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综合治理,常抓不懈,又要立足当前,抓住当地当前存在的治安突出问题,重拳出击,重典治乱,让群众切切实实得到安全感,确保实现中央提出的社会治安工作两年内取得新的明显进步的目标。

二、构筑新网络

形势在发展,治安情况在变化,治安防范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因时施策。从我市实际出发,治安防范工作要按照管好犯罪高发群体、管住特种行业和重点场所、压缩多发性案件和加强基础性工作的整体思路,系统规划,统一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推进,构筑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专群结合、全面覆盖的治安防控网络。按照这个思路,必须多管齐下,着力布建和完善五张治安防控网络,形成打、防、控、管一体化治安防范新格局:

团结务实 开拓创新 篇5

努力建设豫西地区现代化经济强镇

---中共阳平镇第十届委员会工作总结

镇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阳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强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富民,文化旅游名镇‛发展战略,大胆解放思想,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探索符合镇情的发展道路,在竞争中拼搏,在困难中突破,在创业中赢得辉煌,全面超额完成了镇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先后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乡镇‛、‚全国计生协会先进乡镇‛、‚全国果品生产基地百强乡镇‛、‚河南省‘五好’乡镇党委‛、‚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河南省国土绿化模范乡镇‛、‚河南省先进文化乡镇‛、‚河南省安全生产先进乡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得到大发展的五年。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严峻挑战,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使过去五年成为我镇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完成财政收入51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与‚十五‛末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倍,地方财政一般预

算收入增长1.9倍,经济发展的规模实力大幅增强、速度质量显著提升。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区位优势得到大提升的五年。我们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城乡协调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镇区面积达1.46平方公里,内有道路三横两纵5条,拥有客车站2个,自来水厂3个,建成住宅面积57.58万平方米,拥有商贸市场3个,大型超市4个,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完善了城镇服务功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直接的拉动作用,带动了建筑、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成为财政增收的主要动力。全镇建成库、塘、井、站等水利设施369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3000亩,旱涝保收田39000亩;配合完成了县道X007线长17公里、X009线长27.4公里的升级改造任务;完成了Y020线5.5公里、Y018线3.8公里、Y005线25公里3条乡道的水泥硬化道路建设任务;采取上级补助和镇补结合的办法,全面完成44个行政村的村村通公路约120余公里,建成变电站3座,供电线路总长736.75公里,年供电量达4100万千瓦时,人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过去的五年,是文明创建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取得大进步的五年。我们在狠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进步。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镇80%的村创建为文明村,有力

地提升了阳平人文形象;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全面落实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家电下乡、义务教育免费等惠民政策,开展了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始终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资源配臵和基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急机制初步建立。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夺取了市九运会奖牌总数第一的佳绩。创新计生管理机制,人口计生工作继续保持了三门峡市先进。科技、环保事业实现新的突破,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发生了深刻而可喜的变化。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民主建设得到大加强的五年。我们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全面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巩固了团结合作的良好局面。坚持依法治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积极探索完善应对突发事件预案和应急机制,严格落实信访责任制,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扎实推进‚平安阳平‛创建,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辖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过去的五年,是党的建设成效显著,执政能力得到大提

高的五年。以党的先进性教育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五好‛党委创建活动,大胆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继续实施大规模、多渠道、宽领域的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双创双带‛等活动,顺利完成了农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全面增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不断增强。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阳平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能开创今天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主要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各界人士和驻阳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阳平镇第十届委员会,向为阳平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实践,有几条基本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第一,与时俱进的正确思路是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始

终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在探索中总结,在继承中完善,在实践中提升,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发展要求、切合镇情实际的工作思路。我们抢抓机遇,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大手笔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抢占了发展的制高点,打造了发展的优质载体和平台。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实施‚工业强镇‛、‚农业富民‛、‚文化旅游名镇‛等重大战略,并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两个转变‛,致力推进‚全面提质‛,引导经济工作重心由基础设施建设向项目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有力地促进了阳平发展的成功转型,实现了区域经济在更高起点、更优平台上的更好更快发展。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经过几届班子的努力,终于找准了一条区域发展的正确思路。这一思路,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第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坚持来自群众、依靠群众,尊重和引导群众的精神,自觉推动思想更新、观念更新和工作创新,逐步提高了宏观决策和宏观驾驭的能力。我们积极应对连年的宏观调控,成功地启动了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我们还推出了‚村账委托镇管‛、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和措施,使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敢想敢干,坚持把创新渗透到每一项工作之中,始终把握住了发展先机。可以说,没有这种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善于求变

5 的创新精神,就不可能有阳平今天的巨大成就。

第三,政通人和的干事环境是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发扬团结务实的优良传统,始终把团结作为一种素质来提升,作为一种能力来强化,作为一种境界来维护。党委、政府既立足本职,又分工协作,积极投身工作一线,共同致力于经济发展、重点工程建设、文明村镇创建等工作。各级领导班子坚持以发展鼓舞人心,以事业凝聚人心,始终保持了气顺心齐、风正劲足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四,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是发展的根本保障。回顾五年的创业历程,我们之所以能跨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一次又一次跨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崇尚务实、反对飘浮的良好导向,得益于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得益于义无反顾、一抓到底的实干精神。在文明创建、项目建设、维护稳定等各项具体工作中,我们所形成的这种务实求真的工作品格,百折不挠的工作意志,必将成为我们再创事业辉煌的制胜法宝。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基层改革和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比较突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压力不断增大;少数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部分党员干部

6 的观念、能力还滞后于形势发展需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五年,也是新一届党委班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五年。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阳平发展的全新跨越,就必须树立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前瞻的思路、更开放的胸襟,团结带领全镇人民,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为把我镇建设成为豫西地区现代化经济强镇而努力奋斗!今后五年全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项目建设、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稳定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积极推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将我镇建设成为豫西地区现代化经济强镇。

确立建设‚豫西地区现代化经济强镇‛的奋斗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在激烈竞争中赢得发展优势的客观需要,也是镇党委把握发展大势所作出的科学决策。我们完全有必要、有能力、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从宏观环境来看,省委提出打开西大门、建好西大门,黄河金三角三

省四地继续深化区域协作,阳平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三门峡市做出的建设三大省级产业基地,发展以310国道沿路城镇集聚带为轴线的‚三点一线‛带状组团式城市发展布局,有利于我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国家、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扶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还将陆续出台兑现,为我们左右逢源、借力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空间。从对比分析来看,我镇在三门峡市经济指标排位中,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两项主要指标都位于前列,这充分说明我们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已经赢得了一个较高的发展起点,具备了赶超发展的比较优势。从现实基础来看,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全镇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我们已经积蓄了跨越发展的强大势能。在准确把握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直面竞争和挑战,从而更好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总之,今日的阳平,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面对成绩,我们要保持清醒,切不可盲目乐观;面对机遇,我们要乘势而上,切不可迟疑观望;面对困难,我们要沉着应对,切不可畏缩不前。只要我们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努力,就一定能实现建设‚豫西地区现代化经济强镇‛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实现跨越。至‚十二五‛末,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 223万元,年均增长14%;工业总产值 215亿元,8

年均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2亿元,年均增长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年均增长60%;实现农业总产值6.5亿元,年均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0%。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至‚十二五‛末,建成一座高标准、有现代气息,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完善配套设施,争取把其建设成为我镇的标志型文化广场;建设完善5个专业市场,不断完善镇区的商业功能;搞好阳平河两侧配套整治工程,继续强化镇区环境治理;对镇区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改善镇区环境面貌,提升小城镇的品味和档次。

——民生改善再上新台阶。至‚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比2010年增长5860元,年均增长16%;农村住宅砖混结构比重达到90%;农村养老保障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8%以上。

——社会建设更加和谐。至‚十二五‛末,全镇人口增长率年均控制在4‰,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镇内二三产业新增就业人员4080人,土地、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实现宏伟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提高镇域经济实力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实施‚创新先导、产业提质、开放带动、城乡共融‛

四大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新突破。

(一)实施创新先导战略,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镇”注入不竭动力

创新是我们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发展的内生动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

1、创新思想观念,提升发展思路。要不断解放思想,以新理念应对新问题,以新思维谋划新发展。要打破思维定势,倡导敢想敢为,只要符合‚三个代表‛,只要有利于阳平发展,就要大胆地想,勇敢地试,义无反顾地做。要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做到‚四破四立‛:破除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率先发展、争创一流的理念;破除部门至上、官本位的思想,树立服务纳税人、善待投资者的理念;破除虚假浮夸、好大喜功的思想,树立少说多做、崇尚实干的理念;破除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思想,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理念。

2、创新管理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完善政府机构设臵和职能配臵,着力解决行政审批事项繁杂、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社团、社会中介和志愿团体等民间组织,推进政府、社会、群众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建立健全专家顾问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和决策失误追究等制度,提高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10

完善行政效能监察机制,加大公务员行政问责力度,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电子政务,逐步推广网上政务服务,打造更加优质的服务平台,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3、创新工作方法,破解发展难题。当前,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凸现。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凭老经验办事,而是要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及时调整工作对策,科学合理地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因地制宜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复杂的局势面前,要增强辩证意识,兼顾各方利益诉求,理顺各方利益关系。要善于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找准‚主攻点‛,牵住‚牛鼻子‛,对症下药。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镇”提供强势支撑

我们要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坚持全局工作以经济工作为核心,经济工作以工业发展为核心,工业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不断扩大项目规模,全面提升项目质量。今后五年,我们要以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壮大巩固现已形成的‚五大基地‛,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即以海升灵宝分公司、13.5万亩果园和118座冷藏库为依托,延伸链条,多措并举,形成全省最大的果品‚生产—加工—储藏‛基地;以七星公司、富源面粉、北阳面粉和5万亩粮

11

田为依托,形成豫西最大的食品粮食加工基地;以信利民生和5万亩速生林为依托,形成年产板材10万立方,产值1.5亿、利税1800万元的灵宝最大板材加工基地;依托长宏井巷公司、三联公司等矿选企业为依托,形成日处理矿石1000吨的黄金采选基地;以灵帅公司、金马公司为依托,形成年产轴承200万套、矿山设备500台(套)的全市矿山设备和机械制造基地。

(三)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镇”积蓄强大后劲

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开放带动全局‛的战略意识,大力引进资金、人才等要素,充分激发经济内在活力,助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要围绕区域产业规划,精心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大力开展主导产业的‚链式招商‛和核心企业的‚品牌招商‛,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产业配套企业,推动全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坚持正确的产业导向,杜绝资源高占用、能源高消耗项目的引进,由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依托专业招商、中介招商、节会招商,积极对外宣传阳平、推介阳平,不断提高我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资金、项目和企业汇聚阳平。同时,开辟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以开放的胸怀招贤纳士,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镇‛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强与知名大

12

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采取决策咨询、技术合作、专家顾问等方式,引导各类人才参与阳平开发建设。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培育和发展民营经济是我们必须始终把握的经济工作重点。要认真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坚持‚经济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非公益事业以民办为主‛的发展思路,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引导民营资本向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拓展,提升民营经济的产业层次。建立民营经济扶持机制,培育一批明星民营企业,造就一个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群体。积极宣传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营造鼓励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

(四)实施城乡共融战略,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镇”构筑跨越平台

未来五年,要继续加快城镇化步伐,力争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市场运作‛的方针,积极盘活各类资源,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保持投资强势拉动。同时,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对接城市发展方向,完善农村交通、电网、饮水等基础设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努力构建和谐阳平

今后五年,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构建和谐阳平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臵,致力推动各项事业

13 的协调并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镇‛营造更加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

(一)建设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新阳平

文明是和谐的必然要求,和谐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以创建‚省级文明乡镇‛为总体目标,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精神文明真正成为助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要以提升素质为主题,以特色创建为手段,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培育一批精品村和文明单位。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知荣辱、守公德、讲文明‛的良好风尚。突出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步伐,整体提升人居环境。突出抓好镇区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镇区对外形象。要切实加快‚诚信阳平‛和‚学习型单位‛建设步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构建协调联动的精神文明建设新格局。

(二)建设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新阳平

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依法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构建较为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保持阳平教育在全市的先进地位。健全科技创新和普及体系,积极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大力提升全民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

14

系,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优化配臵卫生资源,强化农村卫生服务,完善预防保健机制,健全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抚政策,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三)建设社会大局平安祥和的新阳平

要切实加强信访工作,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有效预防和妥善处臵群体性事件,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进一步完善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公共安全维护机制,增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综合治理方针,加强对重点治安问题的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建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新阳平

我们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积极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各类人员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健全大病

15

医疗救助和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事业成败,核心在党,关键在人。今后五年,我们要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强镇‛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先进性建设为总揽,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镇域发展的全新跨越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团结统一的精神状态确保党的先进性

要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营造齐心协力促发展、众志成城谋跨越的良好氛围。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职能。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自身优势和积极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抓好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强化司法保障和司法监督,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充分发挥工、青、妇和其它群团组织的作用,构建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切实抓好老干部工作,认真落实‚两项待遇‛,使老干部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乐、16

老有所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全面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努力构建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企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进一步关心基层干部的成长进步,政治上给地位,工作上给环境,生活上给待遇,充分激活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力。

(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以统揽全局的驾驭水平确保党的先进性

实践证明,只有形成统一的思想、共同的意志,才能集中力量、凝聚合力。一级党组织,是当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核心领导力量,其权威应当得到充分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应该畅通无阻,任何软弱、涣散甚至失控都是不允许的。现在,建设‚现代化经济强镇‛的目标已经明确,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把建设‚现代化经济强镇‛的发展目标落实到各行各业、各个地方、各条战线的具体工作中,同各自的岗位职责和事业追求统一起来,真正使建设‚现代化经济强镇‛成为全镇上下共同的意志和行动。在保持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基础上,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坚持总揽而不包揽、协调而不代替、放手而不放任的原则,处理好掌方向与管全局、谋大势与促发展的关系,努力形成既总揽有力、又宽松和谐,既规范有序、又生动活

17

泼的良好局面。要不断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在运作经济工作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善于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自觉运用市场的办法、法律的手段,有效解决行政办法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各级党员干部要有处变不惊、妥善应对的策略,当机立断、敢于负责的作风,协调各方、凝聚合力的本领。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兼顾各方利益,真正使群众理解我们的意图,支持我们的工作。(三)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以素质一流的干部队伍确保党的先进性

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务实、素质一流的干部队伍,是建设‚现代化经济强镇‛的决定因素。要下大力气培养群众观念。始终坚持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着力解决好在新的发展阶段,怎样为民掌好权、用好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胜利之本、力量之源,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要下大力气锻造过硬作风。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六个不得‛的标准:坚持敢于碰硬,力戒临阵退缩,切实做到‚软不得‛;坚持实干为本,力戒纸上谈兵,切实做到‚空不得‛;坚持雷厉风行,力戒拖拉疲沓,切实

18

做到‚拖不得‛;坚持脚踏实地,力戒心浮气躁,切实做到‚浮不得‛;坚持带头节约,力戒铺张浪费,切实做到‚奢不得‛;坚持勤勉干事,力戒得过且过,切实做到‚懒不得‛。以一流的作风为全镇上下当好示范、作好表率。要下大力气主攻选贤任能。彻底打破在干部任用上的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积极为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干部提供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的机会,促使他们更快地成长进步。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拒腐防变的浩然正气确保党的先进性

未来五年,我们将身处一个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对照党的先进性标准,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实践党的宗旨,抵制歪风邪气,努力塑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尚品格。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以学习贯彻党章为重点,全力推动廉政文化进农村、进企业,特别是要抓住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活动行使到哪里,党的监督检查就延伸到哪里,真正确保组织管理不失控、干部行为不越轨。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整治,促进部门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切实加大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惩治腐败分子。要以落实

19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大力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

形势催人奋进,蓝图鼓舞人心。让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为把我镇建设成为豫西地区现代化经济强镇而努力奋斗!

开拓创新 筑新梦 篇6

在开拓创新中高歌猛进

穿过秦岭,进入汉中盆地,运八飞机生产运营商――中航飞机汉中飞机分公司就座落在这里。国庆阅兵空中梯队、大型文艺晚会、公益捐助现场、各类体育赛事„„“他们”的身影总会频频出现。正因为此,很多市民向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介绍汉中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提及运八飞机,提及汉中飞机分公司。

但是,谁会想到,这个大中型运输机研发基地,这个为国家国防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大型军工企业,曾是一家徘徊在崩溃边缘的“缓建”企业。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凭借顽强的拼搏精神,这家企业奇迹般地“起死复生”,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之路。其主产品运八飞机历经4次升级换代,实现平台“三连跳”,其成功研制的、具有知识产权的空警-200预警机更是大大提高了运八飞机性能,成功列装军队,成为国防现代化建设重要的航空武器装备。汉中飞机分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航工业管理创新最优实践奖”、“陕西省第四批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是什么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进入办公区域,气势恢宏的红色科技大楼矗立眼前,占地4000多亩的南北两大工业园区里,绿植掩映,花香扑鼻,一间间高大宽阔的厂房鳞次栉比。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企业名称在改革创新中也不断更新:彤辉机械厂、陕西飞机制造公司、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陕飞,再到如今的中航飞机汉中飞机分公司。那个曾在崔家山小镇上“孤军奋战”的企业,如今已闯出一片新天地: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前景广阔,占地27.8平方公里的汉中航空小镇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东方“图鲁兹”即将诞生„„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广兴坦言:只有开拓思维,激发热情,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产品技术、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我们才能在发展道路上高歌猛进!

重组变革机制创新让企业轻装上阵

和当时所有三线军工企业一样,中航飞机汉中飞机分公司早期“企业办社会”、大而全问题十分突出,随着改革开放冲击企业产品结构、生产规模和经营方式,公司领导认识到:不改革不行、不创新不行!

2009年,公司开展关于组织机构、职业成长、业绩评价体系和薪酬体系4项变革,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为目标,围绕“发展主业,分离辅业,优化结构,转变机制”的战略指导思想,相继完成“债转股”、企业社会职能分离工作。

随后,从航空产品及企业定位着手,公司分析自身优劣势,开展自主创新、整合优质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实力,主动实施6大变革,至2013年初中航飞机完成资产重组,中航工业陕飞同步实现业务剥离,其航空相关业务全部进入新成立的中航飞机汉中飞机分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顺应改革发展新形势,对公司与存续公司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做出清晰规划,对组织架构进行全面设计,提出“调结构,增能力,转方式,上水平”的发展新思路,正式开启了深化改革工作:

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切入点,对人力资源管理各领域工作进行系列化改革调整:如完善领导干部选拨任用机制,实行领导干部全部下岗重聘制度,增强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建立“长、家、匠、特”管理体系,制定《专家应具备的能力及相应职责》、《汉中飞机分公司公司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打通员工职业发展新通道;大力实施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职工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取得任职资格;按照分级培训、系统推进模式,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短期培训,利用高校资源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开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工作,采取引智、出国留学等方式,大力培养核心管理、技术人才;通过讲座、观摩、研讨和视频教学等多种形式,提高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规程规范以及专业管理知识的把控能力;加强规范、流程培训,强化职工岗位技能,同时大力开展推优、鉴定、竞赛、评选活动,激励和调动员工主动提高综合素质的积极性。

创新考核机制和薪酬管理机制:如修订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促使优化人员配置,激励员工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激励单位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进而促进公司总体绩效提升„„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企业轻装上阵,转型发展活力激增。

顺势而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是把握市场脉搏,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无论是提高产品质量,或是实行产业升级,或是培育优势产业,都需要狠抓产品技术创新。

公司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成果,打造运八“精品工程”;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以二级配套生产为突破口,努力提升转包水平,打开转包市场,形成大型飞机零部件转包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加强局域网和信息化建设,完善数字化制造技术和手段,初步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使运八飞机的研制、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围绕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这一主线,以型号保障满足武器装备发展为急需,统筹规划,逐步实施,加快条件建设步伐,完善工艺布局调整,较好解决了型号设计、研制、试验中存在的关键技术、特殊技术难题。

为做大做强企业,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广泛采用先进工艺方法,改善飞机结构工艺性,全面提升飞机技术品质,提高飞机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以及综合保证能力;重点完善设计手段、制造手段、试验手段,在新增试验和检测设备的同时,解决了运八军、民用飞机生产中的数控加工和热表处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薄弱的问题。为确保系列重点型号研制任务全面完成,汉中飞机分公司紧抓难得发展机遇,结合国家下达的重点技改工程和军机研保条件建设,积极启动飞机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优化工程,重新调整并补充完善运八飞机生产线,提升飞机研发手段和数控加工能力;完成部装厂房局部脱险搬迁改造,对南、北生产区工业布局进行调整,利用区域特征进行优势互补,使其各具特色。几年来,三线局部脱险调迁、民机生产条件技术改造、重点试验室等条件建设、军机批生产技术改造等基本建设、条件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用于研发大型飞机的一批高精尖科研、试验、生产设备的相继投入使用,大大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新建成的技术中心大楼、飞机部件装配厂房、喷漆厂房、数控加工厂房、热表处理生产线、大运厂房、运九数字化生产线及液压飞控室、燃油系统和大型结构油箱震动、液压系统、电磁兼容、航电综合、电网络、飞行、刚度强度、材料理化、化学分析试验室等,都大幅度提高了公司在航空产品设计、计算分析、工装设计、试验检测等方面的数字化水平,形成具有一定特色、拥有一定优势的特种飞机及大、中型飞机研发体系,使运八飞机在设计手段、工艺流程、试验等各个环节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性能最先进、平台适应性最强的中程中型运输机,为国防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坚持分析、研究市场基础上,公司依靠产品技术创新一次次提高运八飞机技术等级,满足用户需求。逐步实现了从单一的军事运输到多用途的转变,从主要装备空军到同时装备陆海空三军的转变,从军用到民用的转变,从满足内需到出口创汇的转变。至目前,已拥有8600多名经过几十个型号的优秀技术、管理、作业人员队伍;具备了较完整科研、试验、生产条件,在国内大中型运输机、特种机研制领域具有比较优势。运八飞机主产品历经4次升级换代,形成两大系列、三类平台,近40个型号,累计生产交付各类型号运八飞机两百余架。

着眼未来管理创新激发全员创造力

随着旺盛的市场需求与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在汉中飞机分公司日益凸现,领导班子认识到,要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站稳脚跟并胜出一筹,就必须快速提升能力。特别是面对基础管理这一制约汉中飞机分公司能力提升的最大软肋。“唯有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进和突破,推倒传统管理思想的“墙”,向现代管理要效益,才能使公司真正破茧而出,化蛹成蝶。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围绕“航空为本,相关多元,改革创新,超越百亿,建设一流航空工业园”的战略目标和“调结构,增能力,转方式,上水平”的总体发展思路,公司针对管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以流程为主线,以数据为基础,以解决为重点,同时坚持以完善的管理创新体系为保障,开拓创新、持续变革,推进管理创新项目持续进行:如加强过程管控,稳步推行现场6S管理,引进推行六西格玛、TPM和精益管理方法,开展平衡计分卡管理、过程能力测评与波动削减技术、EVA管理、信息化管理等,不断加强新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实践和应用。同时,将几种管理方式与方法有机融合,不断改善机制和变革管理,对夯实管理基础,构建管理创新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为营造精益六西格玛持续改进良好氛围,公司一方面采取“请进来”方式,邀请精益管理专家来公司,对全体专家、干部开展管理知识培训,汇聚思想,统一价值观。另一方面采取“送出去”方式,选送生产、技术、管理骨干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将先进方法和工具不断渗透进科研、生产中并灵活运用,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质量和效率。围绕经营战略目标、平衡计分卡核心流程、管理中的瓶颈和难点、技术质量问题,公司掀起全员改善活动高潮,取得显著成效。同时,通过优化工艺方案和工序,减少中途周转时间及准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行“拉动式精益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促进管理上水平;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契机,持续开展“新陕飞,新员工”主题活动,全员培训、职工绝招绝技展示、师徒结对等活动,努力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创造价值能力;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规模开展全员改善、技术攻关、生产突击等各类竞赛活动,积极为职工实现价值搭建广阔平台„„而这些不断创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也充分发挥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兼容并蓄文化创新重塑企业精气神

“只有汉中飞机分公司发展了,我们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才能过上好日子”。如今,很多职工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越来越多的职工不再以辛苦和汗水论功过,而是更加关心如何创造价值;不再凭经验办事,而是更加关注技术创新和流程优化;不再单纯追求工作进度,而是同时关注工作质量和效益,诚信观念、创新观念、价值观念、用户观念,其成长与幸福的观念正被全新定位。而这一切,均源于公司对企业文化的重新定位和不断创新。

从当初的“奉献”到“贡献”,再到如今的“共赢”,历经两次转型,公司核心价值观正日趋成熟。中航工业重组整合后,公司更是把企业文化创新与中航工业集团文化相融合,让文化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原动力:完善“三位一体”文化建设领导机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开展问卷调查,客观评价原有文化体系,借鉴、吸收先进文化,形成以“精益工作创价值,企业发展我幸福”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共赢”文化理念体系。通过党政领导授课,全员大讨论、有奖征文、演讲比赛、故事会、图片展、文化下基层等多种形式宣贯,使公司“共赢”文化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企业快速发展同时不忘让职工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稳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逐年提升职工收入,实施企业年金制,提高住房公积金上缴比率,加大福利投入,新建职工体育馆、职工餐厅、图书馆等一批文体休闲娱乐设施,让三线职工过上了并不比城市逊色的生活,职工文化认同感、企业归属感、从业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大大增强。公司也先后通过了首批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现场评估,被原国防科工委授予“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通过了国防科技工业军工三线文化教育基地评估,被授予“国防科技工业军工三线文化教育基地”称号。

创新务实开拓新局面 篇7

2012年,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杂志, 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领导的亲切关怀下, 在地方协会和广大企业的大力支持下, 杂志社全体员工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精采细编, 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计划。

2012年,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杂志, 在内容方面, 实现了国际国内互动, 既展现国际新锐理念, 又助力中国文化;既有最求视觉冲击, 又有精确结构分析;既有个案展示, 也有观点述评;既有艺术欣赏, 也有专家高见。可以说在综合能力和服务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得到了业界人士好评。

2013年, 仍将是装饰行业持续发展的一年。为了使杂志更好的为行业服务, 编辑部专门召开会议, 就诸多事宜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总编辑华敬友指出:“在新的一年里, 杂志社全体员工要齐心协力, 创新务实, 把《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杂志真正办成一本最具行业特色, 为广大读者爱戴的精品刊物。”

2013年,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杂志, 内容方面更多关注创新, 话题方面更加注重务实, 努力开拓更多领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为读者服务。

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 篇8

一、在理论与实践中思考音乐发展的道路

音乐创作是一种实践,可以说,以专业音乐学院为依托的中国新音乐创作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都在进行之中;从各个学院的各类音乐节、音乐会,到各个地区、各个音乐厅或剧院的音乐会都在上演新创作的作品。新音乐的发展直接体现在这些音乐会中。同时,音乐创作也离不开理论。在各种活动中安排的研讨会、座谈会或交流会,甚至在音乐会中穿插的节目介绍,都在向人们传达着音乐创作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正是一种用理论记录实践的方式和思维。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新音乐包括三种性质:超越性、创新性和延续性。这三种性质不仅是新音乐的理论品格,也是新音乐的实践导向,只有在不断的超越和创新中才能延续历史,发展历史。从而,他指出了新音乐是具有实验性的,正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现代音乐的实验性一样,中国21世纪的新音乐创作同样是实验性的,但是只要坚持超越和创新地延续历史,那么这些新音乐创作的实验就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就会留下许多经典。他的发言高屋建瓴,把新音乐创作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用宏观的思维聚合在一起并表达出来。另外,他还提到研究性,实际上也是希望我们不断对音乐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反思,使之更好地在实践中体现出传统与创新。《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对实践的理论积淀。

二、在历史总结和评述中积累音乐文化成果

《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始于2009年,每年一卷,目前已出版三卷(2009年、2010年、2011年),每一卷的核心内容均以综述的形式,分院校记录了每一年与新音乐创作相关的活动及作品演出等方面的信息。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钱仁平教授在“《中国新音乐年鉴》编撰工作报告”中对于《年鉴》(下文多用简称)的编撰从发起到经过,这几年来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叙述,不难看到,一位对中国当代新音乐发展怀着无比热情和责任感的学者发起了一项非常艰辛的却非常有意义的“工程”。记录历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评论历史,更是需要勇气和学识。《年鉴》内容所反应的正是在记录中总结和评述历史,目标宏伟、任务艰巨。《年鉴》从2009年的“年度创作”、“重大项目”、“专题访谈”和“文献综述”四大板块,逐年增加了“年度观察”、“作品选辑”、“年度人物”等板块内容,不仅更丰富、更立体、更生动地呈现了中国新音乐创作的成果,而且更重视总结、提炼和评价新音乐的得失。钱仁平教授提出,《年鉴》应该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立场”、“人文关怀”和“问题意识”。这种对历史的态度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思考。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教授清晰地说明了《年鉴》的意义和性质。他指出,年鉴具有“鉴照意义”,不仅是编年史,而且是工具书、对照书,“以史为鉴”是它的性质和功能。正是因为年鉴具有参照、鉴别、鉴定、警示和鉴知的功能,因此《年鉴》应该“有主题”、“有限定”和“有重点”,是倾向于“新思想、新语言、新技法和新音响”,更重要是,他认为应该在保证《年鉴》的客观价值基础上提升主观价值,在保证史料价值的同时提升学术价值。由此可见,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对历史的看法和评价才是“鉴”的真正涵义。正是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才是新音乐发展的态度,才能从精神的高度推进中国新音乐思想的发展,推动更杰出的新音乐创作的发展。如果我们不能主动地思考,又如何能更好地创作?作曲家何训田教授指出,《年鉴》应该具有自己的观点、特点和独立思想,实际上也回应了钱仁平教授的“中国立场”和“问题意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韩锺恩教授以自己曾经多年编写《中国音乐年鉴》的经验,希望《年鉴》能为中国音乐界贡献杰出人物,同时提到既然难以求“全”,何不突出其“特”,也希望《年鉴》不仅在编写的体例上应该有自己的特点,更应该在观点上有独到的见解。原《人民音乐》编辑部副主编于庆新建议,《年鉴》应该增加“音乐思潮”(创作问题)和“音乐评论”等板块,从而提高《年鉴》的思想性和学术性。这一点也是这次会议上大家的共识。他还建议将“十大新闻”板块改为“重大新闻”,从而避免某些强势媒体为炒作、拼凑诸多“十大”而出现的挂一漏万或滥竽充数。

三、在音乐教育事业中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上一篇:2018年寒假山东济南小学生冬令营哪家好下一篇:高中同学录毕业赠言